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老年人生活

老年人生活

时间:2023-05-30 09:39: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老年人生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老年人生活

第1篇

对已确诊为高血压的心血管病患者,在生活中,尤应注意慢节奏、轻运动,以防导致血压波动引发疾病,这样有利于养生,有利于健康长寿。生活方面要慢节奏,就要注意平衡,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放宽胸怀,不使情绪大起大落,不让微小烦恼影响自己的心情。要不知老已至,只知乐而忘年,无欲无求。如此,才能延年益寿。据笔者所见所闻与体验,对高血压心血管病患者,在生活上要处处讲究“慢”。这里我归纳了九个方面的“慢”:

起床慢: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晨醒后不要急着起身.先要躺一会儿,然后坐到床边靠在床头休息一会儿,以防脑供血不足,引发跌倒。

排尿慢:半夜起床或早晨醒来,如排尿过快,易引起头晕,所以,老年人排尿要尽量缓慢。为减少起夜次数,要避免睡前饮水过多。

喝水慢:喝水太快,会使血液快速变稀,老年人或心脏不好的人,会出现胸闷等症状,所以喝水时应先含一小口,慢慢咽下,然后小口小口地慢喝。

进食慢:老年人吃饭一定要细嚼慢咽,这样有助于食物消化,还可避免噎着或其他不良后果。

排便慢:患高血压病等的老年人,排便时若屏气用力,容易导致血压升高,诱发脑溢血。因此,排便不要求“短平快”,尽量自然解出,以免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

走路慢:老年人日常要保持步态平衡,特别是用药后的行动更宜缓慢.以防跌倒。尤其是高血压兼颈椎病患者外出行走时更要慢步而行,眼耳并用,辨清过往行人和车辆,以防避让不及被撞倒。外出时最好有人同行。

上下楼梯慢:老年人上下楼梯最好手扶栏杆,慢步而行,不要跨步,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上下楼,这样可降低跌倒或扭伤腿脚的风险。

转身转头慢:对有中重程度肩颈椎疾患的老年人,如转身改变过快,可能导致头晕跌倒。所以,老年人转身动作不要太快,幅度也不要过大。

低头弯腰慢:老年人尽量避开此类动作,在不可避免时最好手扶桌椅或其他稳固的支撑物,使身体有个着力点。日常要注意不要攀高取物,也不要随意垫脚取物,以防跌倒。

老年人在讲究“慢”的同时,生活上还要注意控盐与多吃含钙、高钾食物,如柠檬、猕猴桃、坚果(开心果、松子、花生等)、菠菜、紫菜、大蒜等;多喝牛奶、酸奶。总之,食物要多样化,以食疗调养为佳。

第2篇

60岁是人生新起点

墨西哥《千年报》报道,吉列米娜夫人是墨西哥全国老年人协会开办的5000多家老年人俱乐部的一员。她说,她在那里学会了如何让晚年生活更有价值,“也更加理解我周围的人和我的家人”。

此前,吉列米娜夫人已经接受了人到60岁生命已结束的观念,但现在她却全身充满活力。吉列米娜说:“我告诉那些在街上乞讨的人,他们正在浪费生命,人应该积极地活着”。

吉列米娜夫人以她丰富的生活经历告诉人们:“活动能使我们的身体机能永远健康,使我们的大脑保持活跃状态。运动是优质生活和长寿的基础。相反,懒惰则意味着静静地等死。”

已经64岁的吉列米娜坚持参加锻炼,她对自己的专长――1600米长跑非常自豪,她说,如果有人要求,她还能再多跑1600米。

吉列米娜从来没有过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更不用说学习了。30多年来,她一直为家庭而操劳,靠做小买卖和帮人做家务来养活5个孩子,现在5个子女都已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工作,她也终于有机会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在俱乐部里,她学会了画油画、水彩画、彩绘、唱歌和跳舞。这些活动激发了她的创造力,同时也让她有了收入来源,生活过得更为宽裕,因为毕竟每月政府发放的1400比索(大约合140美元)的养老金实在不能维持生计。

与吉列米娜夫人一样,75岁的格洛丽亚・博拉尼奥斯夫人也通过参加老年人俱乐部发现了自己在诗歌创作方面的天赋。令她骄傲的是,她所创作的一首诗歌曾经被朗诵给墨西哥城市长安德烈斯・奥夫拉多尔听。许多老年人都认为,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使他们远离了疾病的困扰,充满活力,他们的生命因此而重现生机。

在墨西哥城举办的第18届墨西哥全国老年人运动会就是对此最好的例证。3700多位老年人参加了运动会,墨西哥总统福克斯亲自宣布运动会开幕。

参赛的选手们来自墨西哥各地区不同的老年人俱乐部和文化中心。他们参加了包括象棋、田径、篮球、棒球、多米诺以及游泳在内的多个运动项目。

此外,文化展览也吸引了众多老年人参加。展览包括了手工艺品、舞蹈沙龙、歌唱、朗诵、绘画和诗歌表演等。

给予老年人爱和机会

负责组织这次运动会的是墨西哥全国老年人协会,这是一个隶属于墨西哥社会发展部的机构,有遍布全国的350万工作人员和800万个服务机构,他们的目标是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该协会向老年人提供多种服务,包括医疗、法律咨询、帮助60岁以上的老人获得免费乘坐交通工具的凭证、为老年人争取在2万多家商店中享受打折优惠等。此外,在其他机构的协助下,他们还致力于促进老年人运动项目的发展。

该协会负责人佩德罗・博尔达指出,墨西哥共有790万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8%。到达2050年,这一数量将增长约3倍,占到总人口的28%,达到3600万。

博尔达说:“墨西哥正在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欧洲国家用了100到150年的时间才真正进入老龄社会,我国将在50年后成为老龄国家。”

这意味着政府必须从现在开始进行医疗、教育和就业政策的改革。博尔达认为,为了满足老龄化社会来临的需求,需要创造1200万个就业岗位,建造500万所平房式住宅。因为,我们必须考虑到墨西哥将有25%的人口领取养老金,而且我们也不可能让老人们住高层住宅。

博尔达认为,与其他一些政府机构一样,老年人协会目前已经为老年人做了非常充分的工作,但是他认为,跟50年后的需求相比,现在做的一切都微不足道。他认为,在福克斯总统已经提出保护老年人经济实体的前提下,老年人协会的首要任务是领导各方为老年人创造就业机会。

现在,在协会的努力下,已经在超过3000家企业中创造了超过2万个的老年人就业岗位,包括档案管理员和接待员等。此外,还在许多商业中心开辟了以老年人作为员工的为顾客打包的专区。通过再就业,老年人能获取平均每天70到150比索(约合7到15美元)的收入,从而改善了生活质量。

博尔达说:“挑战依然很多,但最关键的是继续改善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尊重他们,不要让他们感到这些计划是救济性的,实际上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是社会的共同责任。”

第3篇

新加坡是人口老化最快的国家之一。据统计,目前在新加坡,每14个人当中就有一名是60岁以上的老人;而到了2030年,新加坡每4个公民中,就会有一个超过60岁的人。

孩子长大成家,纷纷离巢,各自为生活打拼,只留下老人空守旧巢。您或许以为,孤单和无奈是大多数老人的生活写照。其实不然,新加坡老人的晚年生活一般都很积极,也很快乐。

幸福生活的“乐龄人士”

75岁的黄先生早年从事钟表生意,常在文莱、印尼、泰国、越南等地奔波,那时候,兵慌马乱,有几次简直是死里逃生。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福大命大,冥冥之中有贵人相助,他才能活到今天。因为经历过大起大落和生死考验,所以他更加珍视自己现在的家庭生活。

自结婚后,妻子就辞去了工作,安心在家相夫教子。夫妻俩省吃俭用,却不惜代价让儿女们接受最好的教育。他们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两个儿子都是留洋博士。大儿子在美国学成回国后,从事电脑业;小儿子从澳大利亚回国后,在金融业工作;女儿是新加坡航空公司的空姐。让黄先生和妻子十分欣慰的,不是儿女们的事业有成,而是孩子们都懂得感恩,非常孝顺。

星期天,儿子和女儿都会回家看看。但他们却不像我们中国子女那样,由爱人陪同、领着孩子,赶回家吃爸爸妈妈做的一桌好饭,而是三个子女轮流把父母带出去吃饭,哪家酒店有名就去哪家。这些年来,孩子们带着老两口几乎吃遍了新加坡所有的名店。兄弟俩还给老爸买了一辆跑车,让他没事儿时带着老妈到处兜风。因此,哪里有演出,哪里有最时尚的东西,这老两口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内知道。

平时,黄先生最大的爱好就是养热带鱼,鱼儿是他的好朋友。黄先生说他喜欢这些一天到晚游泳的鱼,喜欢和这些鲜活的小生命相处,喜欢看它们从容地前进、优雅地转身。看着鱼儿无忧无虑的样子,自己也会快活起来。黄先生的妻子年轻时就喜欢运动和旅游,多年来,她还一直保持这个习惯。孩子们渐渐长大后,他俩一年里,至少有半年时间要在外面游玩。这些年,俩人几乎走遍了全世界。

现在,黄先生夫妇的生活来源主要是靠早年的积蓄。孩子们每年给的钱,他俩就当做旅游基金。因为新加坡太小了,所以不想做井底之蛙。黄先生说:“趁能走得动的时候,就多出去走走吧!就算有一天实在不能出门了,也可以像一首歌里唱的一样‘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啊。”因此,旅游基金多时,他们的旅行目的地就远点儿;少时,就近点儿。最重要的是,老两口都喜欢那种“在路上”的感觉。

曾是上个世纪60年代新加坡健美冠军的黄先生,如今鹤发童颜,仍帅气十足,依然能看出当年的风采。如今,一家健美中心还聘请他去做顾问呢。谈起当初与妻子的恋情,黄先生便一脸陶醉的神情。原来,黄先生和妻子年轻时,都是新加坡“国泰表演艺术团”的业余演员,而且当年分别是剧团里的男一号和女一号。男人爱慕“漂亮”,女人爱慕“潇洒”,更因为有着共同的爱好,两人便走到一起,成了一家人。现在,黄先生夫妇都是新加坡“乐龄艺术团”的成员。黄先生的妻子在一次歌唱比赛中,以一曲委婉动听的《不了情》获得了大奖。发奖那天,黄先生像年轻时一样,特地买了一篮鲜花送给妻子,并且还当众来了个热情的拥吻。

采访时,我脱口而出:“真羡慕你们这幸福的晚年生活!”黄先生一听,便有些不开心了:“为什么说我老?什么叫晚年?我才70多岁,我老了吗?我是乐龄人士!就是应该享受快乐的人!”看见我正翻看他们的像册,黄先生又无限感慨地说:“这就是人生,从头到尾,一翻就是一辈子……”

积极生活的“乐义人士”

认识罗先生和他的妻子,是我在宏茂桥社区一个公园的小山坡上晨练时。据他俩说,多少年了,除了刮风、下雨,天天都来这儿晨练。老两口都是八十多岁了,但看起来特别精神。每天早晨,他俩都一起手拉着手来到公园,或跳跳舞,或做做操,然后一起去巴刹(菜场)买菜,买完菜后再一起去大排档吃早餐。他俩形影不离,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甚至连下楼买东西、倒垃圾,也要两人一起去。

罗先生原先靠在工厂做工养活一家老少。现在,是靠自己的积蓄和一些社会保险金养老。他的两个儿子也在工厂做工,各自都有三个小孩儿,所以,家庭负担都比较重。有时,儿子们也会给父母钱,但他们坚持不要。虽然生活不是很富裕,但夫妻俩相濡以沫,恩爱满足。

罗先生和妻子也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乐于做义工。他们是积极的“乐义人士”。罗先生夫妇和许多新加坡老年人一样,都愿意走出家门,为社会和一些需要帮助的孤独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平时,在教堂里、社区里做义工,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来,助人为乐;二来,有个精神寄托;三来,可以证明自己仍有“用武之地”。罗先生这样说:“我们现在只要头脑、手脚还灵活,就应该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假如有一天我们也病得不能动了,也会有人来帮助我们的。因为生命的价值就在于分享与关怀。”

晨练结束,也是我的采访结束之时。挥手与罗先生夫妻告别,看着他俩携手同行的背影,不禁让我感觉,这世间真的有一种爱叫做“天荒地老”。

相关链接

第4篇

一、基本情况

农村老年人抽样调查情况:从问卷情况看,抽样的120位老年人中有6位是退休工人,__位是农民,多数老年人人均有承包地2亩左右,在60-69岁的抽样人群中,有60%是老年人自己耕作,40%是子女帮助耕种或转包;在70岁以上抽样人群中,只有少数身体好的自己耕种,绝大多数由子女耕种。多数老人经常给子女料理家务或照看孩子。

从文化程度看,90%老年人是文盲或半文盲,极少数是小学文化,平时不看书不看报,有选择性地看电视节目,以传统休闲娱乐节目为主,平时打打扑克、闲聊家长里短,基本不参加健身和文娱活动。

60%的老人与配偶同居,30%独居,10%与子女在一起生活,住的多数是自己的旧房,面积20—30平方米。去年个人全部收入60%在1001—元之间;30%在501—1000元之间,5%在500元以下;5%在5001—7000元之间,上级每年补助101—300元,每人每月大致开支51—100元,对物价上涨多数紧张,少数平静。没有社会养老保险金(退休人员除外)。50%老人子女经济状况较好,40%子女经济状况有困难,10%子女十分困难;50%老年人生活没问题没存款,10%老人达到温饱有困难、无欠债;15%有欠债,无法达到温饱;5%较富裕,有存款。欠债主要原因是无收入或收入太少、因病,其次意外事故、盖房、娶儿媳妇等。对自己目前的经济状况50%老人认为还算可以;生活水平一般,40%老人认为不满意;生活水平较低,5%基本满意;生活水平很差,5%很不满意。

农村老人身体健康状况普遍很差,70%老人患运动系统病症、心脑血管疾病、气管炎、肺部疾病(其中一至二种较多),25%老人患眼疾,有听力障碍,5%老人患其他神经疾病。自己干不了的事情80%老人靠家庭成员照顾,多数老人认为不孝子女有,但很少,具体不孝原因说不清楚,一般认为还是道德品行问题。

城市老年人抽样调查情况:从问卷情况看,抽样的60位老年人中农业户口18人,占抽样总数的30%;非农业人口42人,占抽样总数的70%,其中农转非3人,占抽样总数的5%。经过对60位老年人的抽样调查,使我们对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和需求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从文化程度看,调查发现城市老年人中初中文化只有4人,占调查总数的6.7%;小学文化32人,占调查总数的53.3%;文盲24人,占调查总数的40%。城市老年人的文化水平虽然比农村老年人的文化水平有所提高,但整体水平普遍偏低。

住房条件:人均住房面积多在20-30平方米,楼房居多,基本上没有危房,多数老年人和子女生活在一起,60-69岁的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强,同时还可以为子女做点日常家务,照看小孩上学等。70岁以上老年人因身体年龄偏大,随着听力、视力的减退和老年病的增多,身体状况相对较差,部分老年人需要亲属照顾,患病的高龄老人需亲属帮助做家务,照顾起居。家用电器方面:多数家庭仅有电视机、洗衣机、电话,部分家庭有电饭煲、电磁炉等,有电脑的家庭较少。

在医疗保障方面:随着政府出台的老年人优惠政策,老年人都加入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村转居),城镇的非农业家庭老年人除部分老有所医外,绝大多数老年人的就医仍存在着很大的困难(新型合作医疗报销比例和种类不同),少数特困老年人和五保户,生活水平偏低条件较差,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大多数老年人不想入住敬老院等养老机构,主要原因也受经济状况的制约,特困老年人的生活来源主要是靠政府的低保金生活。而城镇的低保标准为200元/月/人,农村的仅100元/月/人。同在一个社区生活,差距很明显,受文化水平的影响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多数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和娱乐活动的较少,对自己今后的生活存在忧虑,认为社会治安不是很好,多数老年人感觉老年证没有多大用处,得不到实惠。因此很多老年人不愿办证,这也是办证率低的主要原因。

调查同时发现有的社区为老年人服务工作很扎实。为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免费查体,对部分困难的患病老人给予免费治疗,老年人高龄补贴按时足额发放,还为五保老人提高了补贴标准,新换了服装、被褥,老年活动室设施齐全。

“在养老预期和建议”一栏中,许多高龄老人无法完成这项问卷。从能够勉强回答的人群中,对敬老院、福利院、养老院、老年公寓这些机构,70%老人听说过有镇敬老院,不很了解。在以后养老形成中70%选择居家养老,20%老人选择根据子女意愿确定,10%老人没考虑过。在家养老主要原因是身边有老伴或子女照顾,与孙子辈在一起享天伦之乐,与村里熟人相处心情愉快。最关注的是人老了子女孝顺,有生活保障,有病能看得起。

根据调查和平时掌握的情况,在农村的老年人把一生积累的钱都用在子女身上,没有存款,一但丧失劳动能力只能靠子女供给。多数子女代种父母的田地,给够一年的口粮,家庭状况好的子女一年能给些零用钱,多数是只给粮不给钱,老人花钱只得卖口粮,老人最怕生病,小病硬抗着,大病不住院,平时有常用感冒、发烧药就算好的了。因此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普遍很差。

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分析:

1.生活贫困,生活质量差的状况长期存在。从调查

统计综合情况分析,无论城市还是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状况不容乐观,处在贫困线下的老年人不在少数,导致部分老年人生活贫困的主要原因有:(一)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固定收入。没有劳动能力,又无固定收入,这是导致老人贫困的首要因素。(二)年老体弱,因病残致贫。这一类老人健康状况差,体弱多病,缺乏医疗保障,多数老人无钱看病,有病不能得到及时治疗,部分企业效益不好,退休老人不能及时报销医药费,使他们生活状况更加窘迫,结果因病致贫,甚至是贫困交加。他们是贫困老人中最困难的一部分。(三)自己无生活来源,儿孙无能力赡养。在这些贫困老年人中,有的子女病残,智力低下,生活不能自理;有的子女下岗待业,或无一技之长,难以再就业;有的儿子去世,媳妇改嫁,留下孙儿孙女,还要由老人抚养,因而导致老年人生活更加困难。(四)部分家庭法律意识和敬老观念较差。家庭养老是当前养老的主要途径,据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家庭,法律意识和敬老养老观念都比较强,能够履行赡养义务,但有少部分家庭及其子女,法律意识和敬老观念比较差,不愿赡养老人,导致老年人晚年生活贫困。(五)无退休金或退休金低。这种因素致贫的老人主要在城镇街道、集体企业退休,无退休费或相对较低,难于保障基本生活。(六)天灾人祸和其他突发事件。因此助老济困工作任务艰巨,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2.医疗保障体系薄弱,短期内很难实现老有所医。虽然有了新农合但是报销的金额种类不同,特别是对特困重病老年人来说,就医仍是个老大难问题。

3.社区或政府对于老年市政设施投入较少,老年人活动没有空间或空间较小,投入机制不稳定。

4.特困老人的救助机制缺乏长效型,需党政重视,全社会参与和慈善捐助。

5.针对老年人事业的优惠政策少,有的政策落不到实处。

三、建议与对策

1.当前要着力解决老年人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养”和“医”的问题,把城乡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城市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以及城乡贫困老年人的医疗救助、生活救助制度真正建立健全起来,使城乡老年人都能享受到最基本的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第5篇

然而,由于家政服务业在我国处于起步摸索阶段,保姆行业缺乏市场化的运作和管理,老人们在请用保姆的问题上十分烦恼:“请保姆难!请个好保姆难上加难!”

这边说起请保姆 倒不完苦水

退休金不够给保姆开工资

家住四川成都市五块石的吴玉琼婆婆,请了一个男保姆照顾她中风在床的老伴。吴婆婆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她和老伴的退休工资每月3000元左右,请保姆每月支出1700元,水电气电话费每月最少150元,日用品每月差不多50元,剩下1100元就是3个人的生活费。“幸好这房子还是我女儿的,如果再出点房租、再生点病,简直不敢想象。”

保姆缺乏基本服务技能 家住成都市文庙前街的退休干部宋国强通过家政服务公司,请了一个来自四川眉山市江口镇双江村的保姆。谁知家用电器除电视机外,她一概不会使用。宋先生只得充当培训员,给她一一做示范。她虽然跟着学,但把电饭煲烧坏、把热水器弄烂之类的事情时有发生。如此折腾了半年,宋先生只好将其辞退。

保姆把疾病带进了家 更糟糕的是,有的保姆身患传染病,却不知从何处搞来了健康证。老人本想获得服务,反而被染上了疾病。成都莲花小区的王女士为母亲请的保姆患有滴虫病,保姆进家不久,便将这种病传染给了老太太。78岁的老太太受了不少的罪,才把病治好。如今,老太太宁肯一个人呆在高楼里十天半月不出去,也坚决不让找保姆。

引贼入室为钱物担忧 个别保姆进了家门会起盗心。家住成都李家沱小区的袁菊英婆婆通过某家政服务中心,请了一个姓王的保姆。这人看上去挺老实,干家务也有些经验。不料数日后的一天上午,袁婆婆晨练回来,发现保姆失踪了,两天后又发现抽屉里5000多元现金和一条祖传的金玉项链不知去向。原来保姆偷了钥匙,打开柜子盗走了钱物。家政服务中心接到袁婆婆电话后一查,才发现那个保姆提供的证件、资料都是假的。

独居老人受保姆欺负 家住成都西御河街的郑朝国老人向记者诉苦:自己有严重的哮喘病,他的老伴瘫痪在床,一双儿女又去了国外。保姆见老两口身边无人,要挟涨工资。不到一年,已给她涨了3次,但服务却做得越来越差。脏衣服堆在洗衣机里一个星期都不洗,衣服晒在阳台上久久不收,而且常常外出,有时彻夜不归。老伴腿麻,他让保姆给她揉揉,哪知保姆说:“揉什么揉?再说你也没给我揉腿的钱!”一句话噎得他直落眼泪。

家成了保姆的驿站 有的保姆把老人的家当成了交友中心,没事到处打电话。有的把老人的家当成了进城后的落脚之处,待找到其他的事做后立马走人,弄得老人措手不及。四川遂宁市安居区姑娘小林,来成都当保姆就是为了在遂宁籍打工仔中找个对象,只要主人不在家,她就四处打电话,和同学聊天,和老乡联系。不到两个月,就和一个打工的小伙子有了意思,不辞而别。待主人交电话费时,发现比平时多了近300元钱。成都锦江区绿野天城小区蒋桂香婆婆家的保姆来自郫县农村,来没多久,竟有一个男人带着孩子找上门来,让保姆跟他走。保姆不走,他就带着孩子住下来大吵大闹。原来,这保姆与丈夫闹离婚,当保姆是想找个分居住处。

那边保姆叫屈:谁知我们的苦

对于雇主们的抱怨,许多保姆也感觉“憋屈”。对于不少老年人说她们要价太高,保姆们纷纷表示:目前的行情就是这样,如果同样的工种,别人去做能拿1500元,雇主只开出1200元,多数应聘者会觉得非常吃亏,故而不愿意接手。

已经从事家政行业10余年的黄姓妇女说:“少了2000元我不会干。如果2000元都挣不到,我还不如回家养牛呢!”

很多保姆表示,她们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在雇主家遭受委屈。保姆李翠霞说:“在他们的眼里,我们就是丫环、佣人!”

工作内容超过合同规定,往往也是保姆离开雇主不干的原因。来自泸州的保姆计光琼说:“一些雇主称家里面积只有120平米,可是去了发现,他家实际面积160平方米以上,工资却不提高。还有一些雇主来找保姆时说,家里只有3口人,可是我们去了一段时间以后,爷爷奶奶、七大姑姨都过来一起吃喝,无形中增加了我们的劳动量,我们又不是机器人,啷个遭得住?”

业界人士:求大于供 保姆身价飙升

家政专业人士认为,是求大于供让保姆成了香饽饽,有了挑剔雇主的资本。成都市某家政公司经理邵双城介绍说:保姆分住家保姆、钟点工两种,住家保姆多来自农村,从事保姆职业的98%为女性,大多小学、初中文化。其中,17~45岁之间灵醒一点的或是样子长得好一点的,更热衷于转行当收入更高的“月嫂”。

邵双城坦言:保姆紧缺的直接结果是工资涨价。2004年,成都雇一位在家吃住的保姆月工资只需400元,现在1200元都未必有人做。因为市场走俏,使得保姆们的“眼界”也高了。

成都市长顺下街一家政中介机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的保姆,经常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交流心得,甚至结成价格同盟,有雇主来找保姆,她们有时还凑过来抬高价钱。

专家:雇主与保姆应该相互尊重

保姆在家庭中的作用增大,可是人们在请用保姆时通常只关注其身体状况和人品,很少有人注意保姆的心理健康。据了解,目前成都市办得比较好的家政公司都对保姆免费开展了家庭礼仪、家电使用、厨艺等方面的培训,但针对保姆的心理培训却并未开展过。

对此,四川大学心理学博士张浩呼吁:雇主、社会对保姆的心理问题应给以足够重视,对保姆多关心多了解,一旦发现情绪有异,应及时沟通疏导。

找称心如意的保姆难,除了保姆素质与市场的因素外,也与有的雇主用保姆的误区有关。有的把保姆视为下人、奴仆,苛刻对待。有的看不得保姆稍微休息一会儿,一看到歇下来就支活儿干……凡此种种,归根到底,是缺乏一种平等意识,是对保姆人格的不尊重。因此,雇主要开放自己的心态,走出观念上的误区,学点用人之道。

诗人余薇野家用了近40年保姆,夫妻俩同大多数被用的保姆都建立起深厚的友情。他们的体会是:宽厚待人,是与保姆相处的基本前提。居高临下,说话不尊重对方,都可能产生矛盾。对待保姆的工作,要宽严结合,对保姆有什么要求,要事先讲明,不要等到她出了错再说。她要是打坏个碗、烧糊了饭什么的,也要原谅她,不要为一点小事唠叨没完,对保姆要平等相待。

趋势:保姆市场规范化势在必行

随着社会的发展,相关机构已经开始对保姆开展正规培训,提高保姆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技能。

据悉,国家劳动保障部今年准备以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沈阳、郑州、广州、深圳、成都等10个城市作为试点,借鉴国外家政服务方面的经验,重点开展家政服务业的规范化管理和提高家政服务员素质的工作,以此建立示范性的家政服务窗口,然后向全国推广。

第6篇

[关键词]银色产业;老年人生活质量;逻辑回归

[中图分类号]F06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880(2011)11-

一、模型构建与评价方法

(一) 问卷数据的获得

本文调查问卷采用的是《浙江省老年人养老医疗调查问卷》。这次调查的目的是为浙江省政府及有关涉老部门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人口老龄化对策和“十二五”老龄事业发展计划提供翔实的基础资料。

问卷发出600份,收回362份,实际有效问卷数量293份,收回率60.33%,有效率48.83%。

(二) 问卷中变量的选择

将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分为三大类,即自身素质条件,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在问卷中选择相应的变量,并归类至三类因素之中。

下表为问卷中选择的变量在分析中的变量命名以及对应的问题:

二、 问卷数据的基本统计描述

(一) 问卷数据的登录与编码

问卷数据的登录与编码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问卷第一部分的2、3、5、9、12、13、17、26题以及第二部分的第2、4、6题为单项选择题,选择相对应的答案号码,逐次登录到表格中。

2.问卷第一部分的4、6、7、8题以及第二部分的1、3、4题的后半题为多项选择题,将每一题的每个选项作为一个变量,选择了该选项就为1,没选择为0,登录到表格中。

3.问卷第一部分的第10题为本次研究的因变量,为便于做logistic回归分析,选择了对因变量采取二进制的编码,选择“很不满意”、“不大满意”、“一般”的取0,选择“满意”和“很满意”的取1。登录到表格中。

4.问卷第一部分的第11题,第二部分的7、8、9题虽然不加入到计量模型中,但是作为统计描述的一部分,也登录到表格中,第二部分的第7题为排序题,对此题进行编码,定义五个变量,分别代表“?生活照料sh”,“精神满足js”,“yl?医疗保健”,“sn?失能照料”,“fl法律援助”,将每份问卷的相应排序登录到这5个变量中。

二问卷的统计描述

1. 被访老人自身素质问卷调查情况

本次被访老年人年龄层次主要为60-80;多为已婚且未丧偶老年人;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同时身体健康状况普遍较良好。

2.被访老人物质生活条件调查情况

本次被访老年人多为子女或本人供养;与子女及配偶一起居住的为大多数;老年人的经济支出以日常生活支出为主,经济状况普遍一般,年收入3000元以下的占到了37.5%;对于现存的养老保障制度都持部分满足意见;基本都偏好居家养老;养老负担能力多样化。

3. 被访老年人精神生活条件调查情况

本次被访老年人平时多与配偶、子女、邻居沟通;倾向于自己照顾自己或者由家里人照顾。

4. 被访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调查情况

在关于养老需求重要程度的排序调查中,有48.5%的老年人将生活照料养老服务排为最重要的养老服务,而将精神满足、医疗保健、失能照料、法律维权排在首位的老年人分别占被访总数的5.5%、24.6%、7.5%、5.8%。在生活照料方面,对日常生活照料的需求较低,而对紧急情况下有人能及时救援需求程度较高;在精神满足方面,提供老年人聚会娱乐休闲场所的需要程度要高于探访以及陪伴;在医疗保健、失能照料方面老年人都比较需要,而对于法律援助老年人则普遍表示需求程度不高。

5.分项主观满意度的调查情况

本次被访老年人:对于生活总体满意程度一般,选择“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的老年人达到了57%,而选择“满意”、“很满意”的老年人则只有43%;对于自身健康程度满意程度较差,选择“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的老年人达到了65.8%。

三、 logistic回归模型

(一)问卷的信度分析

对问卷的信度进行分析,剔除使问卷信度有较大减少的变量x1年龄、x3婚姻状况、x10是否独居、x11是否与保姆一起居住、x15是否不倾诉心理问题、x26患病情况、x28参保情况、x36是否希望自己照顾自己。

以剔除了影响信度的因素之后的52个因素为自变量,以老年人对自身生活质量的满意程度为因变量,对因变量采取二进制的重新编码(选择“很不满意”、“不大满意”、“一般”的取0,选择“满意”和“很满意”的取1)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

四、模型结果与说明

从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以下因素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影响显著,经济状况x25、医疗保健x55(陪伴就医,帮助配药)、求助范围x34(求助于村委会及其他村居民)、养老来源x46(政府补贴)、年收入x27、养老来源x42(自己的储蓄)、居住情况x13(是否和子女居住在一起)、倾诉渠道x19(是否向村委会及其他村民倾诉)。

从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显著的影响因素中,物质生活条件占了6个,精神生活条件占了2个。说明物质生活条件对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更为显著,说明了老年人生活质量与其经济状况、收入情况、子女、政府的赡养费用的多少等物质生活条件有极其密切的联系。

2.经济状况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程度位居所有因素的首位,另外年收入的影响程度也排在第五位,另外还有两项牵扯到老年人的日常养老费用的相关因素也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显著。说明经济状况直接左右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在老年人的生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显著的因素中精神生活条件相关的求助范围x34、倾诉渠道x19都体现了老年人日常生活范围比较集中,与朋友、亲友或邻居之间的关系对他们的生活质量影响十分重要,同时,老年人需要人陪伴聊天,需要朋友、邻居直接互相照顾也从结果中体现了出来。

4.显著的影响因素中并未出现自身素质条件,老年人自身素质条件的相关因素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都不高,可以看出老年人对自己素质是否影响到自己生活的质量的观念比较淡薄。

5.显著的因素都直接体现出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其生活环境、与周围人群的关系状况息息相关,尤其是与亲友、邻居、当地集体等,无论是物质生活的环境还是社会生活关系都对其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

五、实证分析总结

通过实证研究,利用《浙江省老年人养老医疗调查问卷》进行的调查与分析,对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了探究。得到的结果与预期基本相符。

第一,物质生活条件在当前老年人生活条件中依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经济收入条件尤其是重中之重。我国自古就有养儿防老,存钱养老等观念,因此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其经济水平基本成正比。

第二,老年人由于收入的下降,以及很大部分的收入要来自于政府、亲友、子女的赡养,因此与他们的关系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

第三,生活环境的优劣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这里的生活环境即包括物质生活条件,如居住情况、供养情况、养老来源等,也包括求助范围、支出范围等社会关系方面的精神生活条件。中国社会强调家庭取向,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老年群体退休后工作状况的改变,老年人的活动中心逐渐从社会转向家庭与其周边,老年人的生活范围逐渐变小,生活周边环境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变得十分重要。

第四,精神生活作为老年人生活的重要部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老年人的生活,但是依照我国目前的社会福利情况,许多精神生活如兴趣爱好方面的支出等也与经济情况挂钩,因此其影响程度不如物质生活条件高。

第五,老年人对自身素质在其生活中的重要性重视程度普遍不高,也并不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

以上结论反映了现今社会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与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的大小,也从侧面反映了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所在,为我国银色产业的发展政策导向提供了实证基础。

[参考文献]

[1]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2]孙敬水.计量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沈振新.提高新世纪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3.

第7篇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杭州 310053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期望寿命逐渐延长,老年人的健康问题逐渐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探讨健康与长寿的秘诀成为许多学者永恒的研究主题。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永嘉县93位健康长寿老人(指80岁以上)的生活方式进行深入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饮食习惯、身体活动情况、睡眠状况、吸烟饮酒习惯和心理状态。运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农村老年人生活方式对健康长寿的影响,探索健康长寿秘诀。

[

关键词 ]生活方式;健康长寿;农村;老年人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们期望寿命逐渐延长,老年人的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张江华等学者(2012)从身体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心理状况、运动情况以及吸烟情况等方面对百位长寿老人的生活方式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他得出结论合理的生活方式是健康长寿的保证,想要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就必须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1]。世界卫生组织(WHO)曾做过大量研究,提出影响健康长寿的五大因素包括生活方式(60.0%),社会因素(10.0%),气候环境(7.0%),医疗条件(8.0%),遗传因素(15.0%),由此可见生活方式对健康长寿具有重大的影响。温州市永嘉县作为浙江省首个“中国长寿之乡”,是目前浙江省拥有百岁老人最多的县。因此,笔者通过对永嘉县93位健康长寿老人(指80岁以上)的生活方式进行深入调查,以此来探讨健康长寿的影响因素。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以枫林镇和岩头镇健康长寿老人(指80岁以上)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3份,其中男55例,女38例;年龄范围为80~104岁,90岁以上占27%。访谈对象25例(90岁以上),包括3例百岁老人。

1.2方法

制定问卷调查表和访谈提纲,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老年人生活方式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健康状况、膳食、运动、吸烟饮酒以及心理状况。

2、调查结果分析

2.1健康状况

进入老年期以后,人体组织结构老化,各器官功能逐步出现障碍,身体健康状况大不如前,但其中许多慢性疾病都是一种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多的退行性疾病。调查中68.8%的老年人患有不同类型的慢性疾病,其中以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疾病为主,大部分老人还表现出耳背,老花眼、白内障等眼部疾病。虽然患有慢性疾病,但61.3%的老年人仍认为自己身体健康状况较好,他们心态良好,乐观地看待疾病与死亡,平静地接受衰老带来的一系列退行性疾病。

2.2饮食习惯

姜华(2014)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的百岁老人三餐都很有规律,荤素有度,定时定量,咸淡适宜,且大都吃到七八分饱,合理膳食造就了老年人的健康长寿之道[2]。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老年人就餐时间都比较规律,他们早餐时间是在5:30~7:00,午餐时间在10:30~12:00,晚餐时间在16:30~18:00。根据老年人早睡早起的作息规律,老年人用餐时间较年轻人而言会提早一点。由于老年人肠胃消化功能已大不如年轻人,睡前吃夜宵会增加肠胃负担,危害健康,因此建议老年人睡前不宜吃得过饱。此外,合理的饮食习惯除了就餐时间规律外,还要充分考虑饮食口味和营养搭配,调查对象中51.6%的老人日常饮食中荤素搭配都比较合理,大部分老人口味都比较清淡,很少吃煎炸油炸高热量食物和辛辣的食物。但是调查发现农村老年人普遍会自己腌制咸菜,大量研究表明腌制品中含有大量亚硝酸盐,对身体危害极大,因此并不提倡食用腌制品。科学研究表明,老人想要身体健康,应该注意食物种类的多样性,这样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才能齐全。

2.3生活方式

2.3.1身体活动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对于65岁及以上的成人,身体活动包括日常生活中的休闲娱乐活动、步行、工作以及家务劳动等[3]。调查对象均为80岁以上老年人,由于身体条件的限制,大部分老年人的身体活动主要为交通往来(如步行或散步)、家务劳动、日常生活中的休闲时间活动。全部老人每日身体活动时间都达0.5小时以上,达到每周至少210分钟以上身体活动的目标。

2.3.2睡眠状况

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所患慢性疾病也不断增多,疾病不仅造成老年人身心的痛苦,导致老年人睡眠质量下降。调查对象中有60.2%的老人表示自己的睡眠状况较好,39.8%的老人认为自己睡眠状况一般或差。尽管老年人夜间睡眠质量大不如前,但事实上他们每天的睡眠时间并没有减少,许多老人都会选择在中午睡个午觉,将晚上少睡的时间“补回来”。

2.3.3吸烟饮酒情况

调查对象中有20.4%的老人会吸烟,而且都是男性,有一些老人表示自己年轻时抽烟,但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们逐渐认识到吸烟的危害性因此现在已经成功戒烟。值得关注的是,调查发现岩头镇许多老人还会自己种植、制作并吸食土烟,有一位老人表示自己从年轻开始就一直抽自己做的土烟。种植烟草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非常普遍,但现在已经逐渐淘汰,虽然没有研究表明吸食土烟对身体健康有极大危害,但笔者仍不提倡吸食土烟。21.5%的老人在日常生活中会饮酒,主要为男性,他们大部分都是喝白酒和自家酿的米酒,也有一些老人会喝点药酒调理身体,养生保健。他们每日摄酒量大部分都在50ML左右,均在健康饮酒范围之内。

2.4心理状况

86.0%的老人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感觉非常满意,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子女较多,大部分都在5个以上,子女十分孝顺,时常会来看望他们。许多老人家里甚至已经是四世同堂,子女孝顺,老有所养,尽享合家欢乐。另一方面,老人自身性格比较开朗随和,邻里关系和睦,人际关系和谐。同时他们的心态都比较乐观,对疾病和死亡坦然接受,不会患得患失,忧心忡忡。现代医学也发现,人类许多疾病都与心理状况有关,紧张、愤怒、悲观等不良情绪容易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尤其是对老年人影响更大,易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疾病[4]。因此老年人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显得格外重要。

3、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永嘉县93位健康长寿老人生活方式的调查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健康长寿的秘诀:

3.1合理膳食

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遵守“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的原则;不暴饮暴食,每餐7分饱,晚餐也不宜吃得太晚,在下午6时左右完成为宜,这样有助于老年人肠胃消化,营养充分吸收又不会发胖引发高血脂;睡前不宜吃得过饱,否则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加重肠胃负担;饮食要荤素搭配,咸淡适中,保证营养均衡。另外,老人不宜吃得过于清淡,应该适当吃点肉补充蛋白质和脂肪,以满足身体代谢的需要,首选为鱼肉和鸡肉。

3.2适量的身体活动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不用剧烈运动但是要保持每天0.5小时以上的运动量,可以选择散步,家务劳动和种花草等休闲活动。爱劳动、爱运动在长寿的后天因素中起重要作用,适当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从而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3.3充足的睡眠

科学研究表明老年人10点以前入睡,早上6点以前起床为佳,这样有利于身体机能和细胞修复,自我调节,充足的睡眠是健康长寿的重要保证。

3.4戒烟限酒

吸烟不仅使人成瘾,还会引发高血压、冠心病,引起肺癌等多种疾病,坚决杜绝烟草,要从年轻人开始做起,因此要加强对年轻一代的教育与引导。如若戒烟较困难,可以慢慢减少吸烟量或者借助烟草代替物直至完全戒除。酒可适量饮用,但切忌过量饮酒,过量饮酒容易伤肝。此外,还应该有选择的饮酒,注意不要喝高度烈性酒,低度白酒、药酒、水果酒(如葡萄酒、杨梅酒)等要有节制。

3.5心态平衡

人到晚年要做到心胸开阔,修身养性,培养良好的性格,不发脾气, 少与人发生争执;要平静乐观地看待疾病与死亡,不患得患失,不杞人忧天,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此外,还要积极搞好各种人际关系,包括夫妻关系,上下辈关系和邻里关系,和睦的人际关系是老人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张江华,刘昆,王景新.生活方式与健康长寿相关性研究——文登长寿之乡百位健康长寿老人流行病学调查[J].临床荟萃,2012,27(12):1083-1085

[2]姜华.山东省乳山市百岁老人长寿因素调查与分析[D].山东:山东大学,2012.53-68张玉琪.老年人的心理与健康[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6):194-195

[3]刘丽芳,曹璐.亚洲国家不同人群身体活动现状分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19-123

第8篇

文/刘静贤

对于患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病人,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防止病情的加重,这对自己的健康非常有必要,具体应该关注哪几个方面呢?在日常活动中,这类老年人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专家在线

专家提示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为了确保自己的平安,应做到五“慢”。

起床宜慢

此类老年人清晨或夜间起床时动作要缓慢,有必要做到“3个半分钟”。即清晨或夜间醒来后,继续在床上躺半分钟;坐起之后再坐半分钟;接着双腿保持下垂,在床沿待半分钟然后再下地。

排便宜慢

老年人常有便秘的困扰,所以在排便之时千万不要着急、用力过猛。因为,使劲憋气会使腹肌强力地收缩,导致腹压明显升高,迫使大量血液迅速流回心脏,增加心脏负担,并使血压骤升,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转头宜慢

老年人颈椎大都会发生退行性改变,因而老年人在低头或转头时切勿速度过快,否则易使硬化的颈动脉受压、扭曲,造成脑供血不足,或颈动脉壁上斑块脱落后随血液循环进入脑血管,引起脑栓塞。

吞咽宜慢

老年人咀嚼功能降低,所以进食时应细嚼慢咽,以免发生意外,并且最好吃切细、切碎和煮烂的食物,避免油炸、黏性、带骨刺和坚硬的食品。

走宜慢

老年人多有骨质疏松症,且肌力减弱、稳定平衡性差、视力减退、反应变迟,因此走路宜慢,以避免摔伤。

健康提示

冬天在冰雪的天气里,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要尽量避免外出,如果要出门的话,应该有相应的保护措施或者有家人陪同。

看灯光出现“彩虹”需查青光眼

北京同仁医院主任医师 陈虹 主治医师 于洁

青光眼是全球第二位的致盲因素,青光眼分为开角型和闭角型。在我国,闭角型青光眼更为多见,患者由于眼压急剧上升,可能感到眼胀、眼痛、头痛,甚至恶心呕吐、视力下降,看灯光时可以见到像彩虹一样的光环,双眼充血,眼球坚硬如石,需要马上去医院采取降低眼压措施,以保护视功能。

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则比较隐匿,偶有眼胀、鼻根部酸胀等不适,不易早期发现,常到晚期发生了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缩小时才确诊。所以,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有眼胀痛、鼻根部酸胀等感觉,特别是在暗处较明显时,就应到医院检查。40岁以上的人进行常规体检肘,也应做一下眼压和眼底检查。已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患病危险性比普通人群要高,更应该进行相关的检查。

学点脑卒中的急救知识

万雪梅(副主任护师)

前不久有位朋友告诉我,他父亲打麻将时,突然头晕摔倒在地,伴呕吐、左侧手腿都不能动,神志不清。家里人不知道怎么办,手忙脚乱,抱住父亲大哭,也不知采取急救措施,造成病情加重,耽误了最佳抢救时间。

此事对我触动很大。家庭成员掌握正确的脑卒中急救知识很有必要。下面介绍几点要点:

1.发现病人突然发病,不要惊慌失措,盲目采取措施,应立即求助120送医院诊治。

2.在等待120的同时及时采取措施以防发生意外:解开病人衣领、取出假牙,用纱布或手帕垫在手上将病人舌头拉向前方,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有呕吐的病人应将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误吸入气管;病人出现气急、发生痰鸣症状时,可用塑料管或橡皮管轻轻插入病人咽喉部,另一端用口吸出分泌物。

第9篇

关键词:老年人群;全科医学保健模式;干预;生存质量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口数量剧增,而且年龄的增长使得人体各器官系统逐渐老化,身体免疫力随之不断降低,大大的提高了患病风险性[1]。相关调查显示,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人疾病患病率和严重程度均比年轻人高,由于大多数老年人已经退休生活在社区中,所以老年人的健康保健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重要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最基层的卫生保健部门,在老年人卫生服务中应发挥主导作用,积极采用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的保健模式,如全科医学保健模式,为老年人群提供综合性的医疗保健服务。本文选取87例社区老年人进行研究,分析全科医学保健模式下社区老年人群的生存质量,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某社区已建立健康档案的87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49例男性,38例女性,年龄60~86岁。所有老年人均进行全科医学保健模式干预,且定期到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排除患严重慢性疾病、肿瘤以及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的老年人,以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合理。

1.2方法

1.2.1成立干预小组 对社区老年人群进行干预前,先成立干预小组,小组成员由5个社区医护人员组成,担任组长的是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全科医生,干预小组成立后,对组员进行全科保健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医患沟通技巧、常见疾病诊断、心理疏导等。

1.2.2全科医学保健模式 全科医学保健模式主要包括:①健康教育。通过个别指导、健康教育讲座、墙报、印发健康教育手册等方式,向老年人宣传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疾病防治知识,使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②生活指导。指导老年人改善饮食结构,严禁烟酒,多食高蛋白质、高纤维素、高维生素食物,禁食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少食多餐,同时严格控制食盐摄入量,最佳摄入量为少于5g;指导老年人进行适当运动锻炼,以老年人耐受程度为适宜运动量,严禁过度运动。③心理疏导。主动上门与老年人进行沟通交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为其提供坚强的心理支持,从而有效缓解不良心理反应,而且在取得老年人信任后,反复强调坚持治疗的重要性,使老年人积极配合治疗[2]。④随访。定期随访社区老年人,通过电话、上门等随访方式,详细了解老年人饮食、运动、疾病药物治疗以及进展情况。

1.3观察指标 详细观察记录所有老年人干预前后生存质量、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环境等情况,作为干预效果评定依据。干预后,对老年人重新进行体检和诊断,并运用统计学对其生存质量和各领域进行评分,以100分为标准,分值越高生存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3.5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量数据以(x±s)表示,P

2结果

所有社区老年人均顺利进行全科医学保健模式干预,干预后老年人生存质量、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环境明显优于干预前,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

3讨论

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增加了老年人口,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所以必须重视老年人群生存质量[4]。本文选取87例社区老年人作为对象,研究全科医学保健模式下社区老年人群的生存质量,结果显示,经健康教育、生活指导、心理疏导、随访等全科医学保健模式干预后,老年人生存质量、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环境明显提高。全科医学保健模式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管理模式,可对老年人生理、心理进行全方位的医疗保健服务。通过各种方式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其健康保健知识水平和疾病相关知识认识度。通过生活指导、心理疏导、随访,可改善老年人饮食方式、生活方式,降低各种疾病患病率。

总之,对社区老年人群进行全科医学保健模式干预,能有效控制各类常见疾病患病率,从根本上提高老年人群生存质量、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环境,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衣运玲,张新宇,刘晶,等.社区居家养老老年人生存质量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02):310-311.

[2]姚雪霜.在全科医学保健模式下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J].兵团医学,2013,36(02):40-41.

第10篇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及健康老龄化的提出,老年护理工作成为护理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社区是老年人生活的基本环境,是实施护理的重要场所。老年人对于社区护理的需求大、内容多,但社区护理的现状离老年人的要求还相差较远,难以满足大多数老年人的需求,故应建立较为系统、完善的老年社区护理体系,加强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并注重老年人的综合护理服务需求,积极开展老年人所需要的社区护理模式,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

【关键词】老年社区护理;人口老龄化;健康老龄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寿命普遍延长,老龄化和老年人的健康问题逐渐受到关注。我国家庭逐渐趋于核心化、小型化,加上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使得老年家庭逐渐增多、家庭养老资源严重不足,因此,建立有效的老年社区护理服务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此外,通过深入了解老年人对社区护理服务的需求,使老年人得到更好更全面的社区护理,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1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人口老龄化是指社会人口年龄结构中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断上升的一种发展趋势。国际上规定凡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达到7%就认为进入老龄化社会。200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达到1.3亿,占总人口数的10.6%,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据预测,到2025年老年人口将上升至20%,并在2040-2050年达到25.5%,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社会问题[1]。

2健康老龄化是老龄化社会的发展方向

寿命仅关注生命的时限,健康则重视生命的质量,健康老龄化是一个质和量相统一的概念。 1992年,联合国第47届大会通过了“2001年全球解决老龄问题的奋斗目标”,强调要开展健康老龄化的运动,至此,健康老龄化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一切老龄问题基本源于年龄增长带来的生理性及病理性老化,其导致老年人功能减退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如能够把生活自理的时间延长到生命的最后时刻,甚至达到无疾而终,推迟老年人需要依赖他人的尴尬局面,就会大大减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因此,我们要塑造健康乐观、充满活力的老年人形象,把老年期视为人生的又一个黄金阶段,让老龄化社会充满活力。

3老年人对社区护理服务的需求

3.1 客观需求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机体的各项功能日渐衰退,健康状况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客观上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倾向性的向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颜君等[2]对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与生活状况的调查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慢性病患病率逐渐上升,患病总数也随之增加。李迎春等[3]的研究也发现老年人中大多都患有一种或几种慢性病,而患两种以上者的比例较高。范亚峰等[4]对老年人心理状况的分析发现,约80%的老年人处于心理健康的临界点或已经处于亚健康状态。费立娟等[5]的研究也表明老人抑郁的发生率高达22.2%。以上研究均表明,老年人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的健康水平都较低,是社区护理的重点人群。

老年人因为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多年来养成的许多不良习惯都会给机体带来损伤;此外,预防保健知识的缺乏和自身认识的不足也使得其健康受损。另外,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自理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呈下降趋势,而其残疾的发生率则逐步上升。因此,为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加强对老年人的护理是不容忽视的,这就要求社区护理人员在提供疾病护理的同时,通过健康宣教等手段,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并在日常生活照料等方面给予老年人关怀。

3.2主观需求

主观需要即老年人自身对社区护理的实际需求。有数据表明,95%的老年人认为有必要开展社区护理,97.5%的老年人愿意接受健康教育指导,76.2%的老年人愿意接受家庭护理及定期到家随访等,75%的老年人愿意在社区建立家庭病床、托老所、日间护理中心等[6];程俊华等[7]的研究表明,89.3%的患病老人希望在社区得到疾病护理。此外,孙菲[8]等对老年人社区非医疗照料的需求调查发现,城区老年人对社区照料需求依次为非医疗应急帮助(75.4%)、提供娱乐场所(74.4%)、心理慰籍(64.7%)、重家务照料(61.9%)、陪同看病(60.9%)和基本生活照料(57.5%)。目前老年社区护理主要侧重于生理、心理方面的需要,对老年人在家务料理、日常料理等方面的需求的研究较少,不注重他们的日常生活照料的需求,而这方面的需求如果不满足,可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4老年社区护理现状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日益增强的医疗卫生保健需求,我国早在1997年就对社区卫生服务开始了试点工作。现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开展了许多形式的社区护理,而社区老年护理也已涉及疾病照顾、疾病预防、健康促进3项职能,包括了老年慢性病护理、上门基础护理、临终护理、老年慢性病预防宣教和社区心理卫生宣教等多种形式。此外,有些城市还设立了养老院、老年公寓、老年护理院、敬老院等。老年社区护理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一些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目前我国老年社区护理仍存在较多问题,如社区护士严重短缺、社区卫生机构不健全、社区所提供的护理项目和老年人的实际利用间有巨大的反差等[9],这些问题都制约着我国社区护理的发展,影响老年人对应得护理的需求。作为一个生理和社会功能处于下降时期的特殊群体,老年人对医学保障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特别是生活不能自理和半自理的老年人对入住专科医疗护理机构,以及对家庭病床、送医送药上门、入户护理服务的需求迫切,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目前我国社区老年医疗护理机构难以满足大多数老年人的需求。

5对策

5.1建立系统、完善的老年社区护理体系 

老年护理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疾病的护理,而且涵盖预防、照料看护、康复以及保持心理健康等多方面内容。老年社区护理除考虑健康人、病人和残疾人外,还应致力于预防疾病或延滞疾病的发展,高度重视老年人的预防保健工作,并为整个社区提供知识、鼓励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将为老年人提供连续、综合的护理服务列为老年护理工作的重点,以照料看护、预防、保健、康复、健康促进、健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模式为主;服务目的从提高个体健康水平向提高总体健康水平转变;服务方式由等病人上门转变为走出医院大门,深入社区和百姓家庭。

5.2 加强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我们将需要大量的多技能的、综合性的老年护理人才,因此,应建立健全护理人才的多层次培养途径。首先,要建立和发展高等全科护理教育;其次,因地制宜地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全科护理人才的培养 ;此外,应加强现有社区护理队伍的继续教育,不断完善社区护士的专业知识 。

5.3 注重老年人的综合护理服务需求

(1)注意老年人的特殊需求

老年护理的目标有别于其他年龄段,不仅要关注疾病,更要注重维护老年人的功能状态,把延缓老年人发生失能,尽量维持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列为首要的任务,因此功能健康是保持老年人生活和生存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慢性病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对于老年人来说治疗疾病更多是控制疾病的进一步恶化,因此要加强护理干预防止因疾病而影响生活质量,尽可能延长老年人的生活自理期。

(2)老年社区护理的核心是预防

从减少和延缓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的角度考虑,导致老年人生活活动能力衰退的原因主要有3类: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的自然老化、疾病引起的病理性老化和废用。对老年人群中广泛存在的慢性病、退行性病、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多种疾病,都可以通过加强推行不同的预防干预措施,得到有力的控制。因此,老年社区护理应把预防放于首位,积极开展慢性病的预防是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的重要途径。

(3)注重老年人的功能康复

老年人的残疾率远高于年轻人,因此,重视康复护理是老年社区护理的另一特点。老年人的常见慢性病、退行性疾病的严重性在于它的高致残性引起的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而在进行社区康复护理后其生活自理能力及功能独立性均有明显的提高,再住院率也下降。因此,在老年社区护理中大力推行可及、可行的康复护理是符合老年人实际需要的既经济又有效的途径。

(4)心理保健是老年护理的重要部分

老年社区护理不仅要注重身体健康,还要重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两者是紧密联系的。可以借助社会、家庭、朋友的力量,关怀老年人,并开展心理健康指导,通过心理咨询、聊天,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正确地对待来自社会、人际、生活方面的各种关系,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丰富晚年生活,实现健康长寿。

(5)照料护理是老年社区护理的重要内容

老年护理的内容与其他年龄段相比,一个特殊之处是医疗照顾与生活照料常紧密相连,特别是高龄老人生理功能已经衰退,轻微的疾病就可能导致自理生活的困难,如果生活照料无法满足,必将影响到疾病的康复。

6小结

综上所述,我国老年人对于社区护理的需求大、内容多,老年社区护理离老年人的要求还相差较远,难以满足大多数老年人的需求。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 应逐步建立完善的老年社区护理体系,并加强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为老年人提供连续、综合、优质的社区护理服务,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最终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使得老年人真正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参考文献

[1]郑翠红, 姜小鹰, 肖惠敏. 人口老龄化问题与老年护理. 莆田学院学报, 2005, 12(1): 33-35.

[2]颜君, 何红. 广州市社区老年人健康与生活状况调查. 中国公共卫生, 2005, 21(6): 723-736.

[3]李迎春, 胡传来, 陶兴永等. 社区中老年人慢性病及卫生服务需求现况调查. 实用全科医学, 2005, 3(1): 61-62.

[4]范亚峰, 王小合.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护理学杂志, 2004, 19(17): 45-46.

[5]费立娟, 刑凤梅. 离退休老年人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 齐齐哈尔医学院报, 2003, 24(6): 664-665.

[6]周萍. 老年人社区护理需求的调查分析.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5, 19(6): 63-64.

[7]程俊华, 李楠.浅谈老年社区护理. 四川中医, 2004, 22(2): 32-33.

[8]孙菲, 汤哲等. 老年人社区非医疗照料需求调查.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5, 25(2):151-152.

第11篇

关键词:老年人;心理问题;护理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重,解决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也逐渐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在实际生活中,大多只关注老年人的生理健康问题,并积极寻找到很多解决方案,但对于老年人所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还缺少足够的重视。因此,需要对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加强重视,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有效护理。

1.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

1.1孤独感以及失落感

对老年人而言,在离休之后没有机会与同事进行交流,并且儿女都有自己的家庭与工作,无法长时间陪伴身边,因此出现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大部分子女在其生活上比较重视,但都忽略在情感上与之进行交流。老年人与他人之间的交往有所减少,增加了其生活中的空余时间,另外,由于身体状况等原因造成行动不方便,导致老年人有空虚、寂寞感,在心理上会有一种孤独感产生,尤其是在其生病时,会使得孤独感以及失落感增加。

1.2恐惧感

对于老年人群,其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下降,担心自己会出现某些疾病,在心理上会产生恐惧感或者忧虑感;有些老年人虽然知道自己患有疾病,但出于自身经济状况的考虑以及担心增加儿女经济负担,因而将最佳治疗时机耽误,导致疾病更加严重,也使其心理恐惧感增加[1]。

1.3抑郁

对于老年人而言,抑郁是一种常见的情绪以及心理失调现象。抑郁情绪的出现大多是由于老年人被慢性疾病困扰以及死亡威胁而导致的,有一部分老年人是由于失去配偶或者生活单调、家庭失和以及内心空虚而出现抑郁与焦虑,有些老年人是因为在退休之后其生活方式出现改变,减少了社会交往,比较缺乏归属感,从而导致其出现抑郁心情,对于遇到的事情感到悲观失望[2]。

1.4健忘

老年人的机体功能会有所减退,并且其记忆力也会逐渐降低,常出现近期记忆力减退的表现,对于近期所发生的事情,经常会忘记,另外对于自己所做事情以及所说话往往会无法回忆起来,可能常常找不到东西,或者是对于所说过的话重复讲述。

2.老年人心理护理对策

2.1指导老年人正确认知,自我调节心理状态

要帮助老年人将生活、家庭、健康、疾病以及业余生活与社会适应等方面的问题妥善解决,对于衰老事实要学会适应,使心情放松,从而及时享受剩余的人生幸福,并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随时准备好应付。在实际生活中要能够了解自身心理变化,对于出现的各种变化做到愉快接受并适应。培养自身积极思维方式,学会以积极心态来面对人生,使自己心态保持积极乐观。对自身善于进行调整,对事情不要有过高的期望值,要学会换位思考,从而使自己保持积极乐观心态[3]。

2.2提倡老年人多接触社会

指导老年人要学会尊重衰老的客观规律,利用不同方式融入社会,保持与其他人的交往。可以鼓励其尽可能地参加健身活动,通过锻炼身体,可以改善心肺功能,保持精力旺盛,从而消除很多不良情绪。保持平和心境以及稳定的情绪,使其具备更有深度与广度的认知,从而使其在生活上健康快乐。

2.3及时疏导老年人消极情绪

若发现老年人存在心理问题以及心理障碍,要指导其及时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并向其讲述和示范各种调节情绪的方法,通过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及药物治疗,使老年人的失眠、焦虑及抑郁等问题得以解决,从而使之保持良好心理状态 [4]。

2.4鼓励老年人不断学习

要避免老年人在心理上出现空虚与无聊,首先就应当使其有上进心和好奇心。好奇心是对新事物追求以及学习新知识所要具备的心理动力。在启发好奇心方面,组织老年人进行学习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措施。鼓励老年人对他们感兴趣的事情进行学习和交流,比如老年人生理和心理上的各种变化以及适应方法,老年人容易出现的意外事件、疾病与心理困扰等,通过学习这些方面的知识,不仅使其能够自我预防以及治疗疾病,还可以在学习的同时延缓衰老,特别是心理衰老。

2.5引导老年人正确面对生老病死

对于老年人而言,进入晚年并不代表着结束人生,而是要重新构建新生活。护理人员要正确引导老年人,使其正确面对死亡,消除对死亡的恐惧。生老病死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是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的,老年人要承认自己衰老的事实,对于自己无法做到的事,不要勉强去做,但心理上要保持年轻,老年人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对死亡有正确认识,才不会对死亡恐惧,对一切都坦然面对,从而做到安度晚年。

3.小结

现代社会,老年人出现的心理问题不断增多,对老年人进行有效护理,解决其心理问题,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护理措施,使老年人拥有一个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

参考文献:

[1]孙巧玲. 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的护理[J]. 基层医学论坛,2010,3(22):47-48.

[2]赖冉冉,林梅. 养老机构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J]. 科技资讯,2010,23(25):232-234.

第12篇

1.1老年人的生活适应能力下降

在社会没有进入信息化之前,是经验在告诉人们如何在社会中进行生存及怎样才能取得成功,而年龄大的人在社会中就有较多的优势,因为他们掌握了生存、生活的经验,这是为什么在传统社会中老年人总是受到敬重的原因之一。但是当前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知识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因此这个时代的老年人积累了大半生的的生活经验已经不能与现代社会相融合,老年群体对于当前的社会发展已经有了诸多的不适应。如果像一个新生儿那样重新学习信息时代的应用工具(比如互联网、智能手机、数码设备告等),对老年人来说则存在着很多困难,因为老年人的生理及精神都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了衰老的现象,而且这一趋势不可逆转。在身体健康指标方面,首先是各种感官能力变得虚弱,听力、视力下降,记忆力衰退,运动迟缓,反应迟钝,这些特征决定了老年群体接受新知识的速度无法与年轻人相比较,也导致了老年人不能像传统社会时期那样拥有较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因素使得老年群体的整体适应能力变差,因此他们的生活质量及幸福感也随之降低。

1.2社会交往渠道变窄

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是人类融入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只有在与社会、他人交流沟通的条件下人们才会有存在感。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儿童,只有在与他人、社团等沟通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地正确认识自己并继续提高。与其他年龄段相比,老人更需要正常的社会交往。可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大多数老人在退休后基本上都不再与原来的朋友有联系;此外,由于身体健康状况也不比年轻时候,行动不变,重新建立新的朋友圈的机会也非常少,这样老年群体就逐渐与社会上的交往越来越少,使社会交往的渠道变得越来越窄。社会交往渠道的变窄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很多老年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如果社会上普遍出现这种现象就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很大的压力。

1.3不能接受自己新的角色

一个人的社会角色是从进入工作岗位开始的,但是当人进入老年、尤其是退休之后,会有很多的不适应,因为会突然找不到自己的定位。美国人特别忌讳谈论退休这个话题,希望自己永远不会退休,因为一旦退休,就由生产者的角色转变成了纯粹的消费者,这种角色转换会让很多人觉得自己成了社会的“负担”、“累赘”,由此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大多数老年人没有足够的心理调适能力去应付这种角色的转换,因此老年群体很容易走向封闭,选择逃避社会,孤独和绝望的心理使老年人不能轻易接受自已新的角色。

2老年教育的作用

2.1提升老龄群体的生命质量

老年人、青年人或者壮年人的区分是从人的生理特征为标准的,但是根据终身教育的理理念,任何阶段的人生都是在不断发展的,任何人在任一瞬间都在争取“生存”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在争取生存的权利上是没有区别的,因为在任何阶段人都要充实地活着,所以“现在”或者“当下”才是最重要的。在传统习惯中,年轻人要向老年人学习各种生活经验,老年人是青年人的老师,但是现在这种概念已经被颠覆,因为老年人并不一定比青年人有更多的经验,在当前的信息社会,必须随时随地的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发展老年教育,其实是让老年人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让老年群体不会因为自己的知识过时而有被社会“抛下”的感觉。从这个视角来说,不断地学习是老年人继续保持自已生活质量的一种方式,是与年轻一代进行持续对话的必然条件。当老年人觉得自己仍然走在生活的前列,与当前的时代没有脱轨的时候,他们会有更高的生活热情,会发挥更多余热奉献于社会,通过参加老年教育,老龄群体不但提升了自己的生活质量,而且为社会做了更多的贡献。因此,发展老年教育是提升老年群体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2.2老年教育可以实现老年的个人追求

人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从幼年时期起每个人就有自己的梦想和愿望,在人生的每一阶段都自己的目标和追求,处在青年时期时人们通过各种努力获得知识、拓宽社会渠道,到了中年时期仍然要不断地学习,因为中年时期又有了新的目标和追求。同样到了老年时期,会有老年的梦想和追求,而要实现这种追求,只能持续不断地学习。比如说,老年人可能也想去旅游,但是当前开发了更简捷的旅游方式,通过上网可以加入各种“驴友”社团,不但丰富了旅游的质量,同时也节省了旅游的费用,这样可以去更多的地方去旅游。但是如果老年人如果不参加老年教育,就不会了解到最新的旅游方式,不知道网络上旅游团体的重要性,而只能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郁闷地生活,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只能束之高阁。因此,老年教育是帮助老年群体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有力武器,老年教育可以加深老龄群体对人生意义的深刻理解,提高自身的修养,增强自己的社会集体意识,扩大自己的生活圈,使自己在老年阶段的人生目标得以实现,从而更能平静地对待死亡。

2.3老年教育可以提升老年人力资源的质量

对大多数老年人来说,退休之后的老年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为重新工作而做的准备,是老年人始终会追求自己“有用”状态的途径,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老年群体,对于自己的退休从来都不认为是自己工作的“停止”,而是要继续通过各种方式加入社会当中去,用新的工作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这本质上来说是退休年龄的推迟。如果不继续参加老年教育,老年群体仅凭以前的知识和经验已经不能适应知识日新月异的当今工作的特点,必须在取得最新的工作资格或者技术资格后才能重新被用人单位接纳。因此,从这一点来说,老年教育其实是在提升老年群体人力资源的质量,同时也是对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的深入开发和挖掘,老年教育不但合理配置了社会中的老年人力资源,减轻了社会养老的负担,同时也使得老年群体的晚年生涯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3老年教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