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39: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郭沫若诗两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名作欣赏·中旬刊》于2013年第9期和2014年第10期的“师生论道”栏目曾刊登了宁波大学夕卜语学院钱志富副教授和他的学生共同完成的诗评文章,获得较为广泛的好评,《山东诗人》以及相关网站等进行了全文转载,在诗歌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本期刊出的四篇文章是由宁波大学外语学院2012级本科生郑秀兰在钱志富老师指导下一人完成的,而且赏评对象诗人周苍林的四首作品也是郑秀兰依据自己的眼光选的.应该说,所选作品是达到了一定的水准的,而诗人周苍林的诗在中国当今诗坛也是有一定成绩和影响的.他也是中国新诗的佼佼者。
——牛殿庆(宁波城市学院教授)
郑秀兰[宁波大学, 浙江宁波315211]
借你的地开耕、播种/收获春华秋实的生活/借你的地修房造屋/远离风雨、繁衍子孙/借你的地笑傲江湖/浪迹天涯、追逐梦想/借你的地走了不少路/看了不少景、拿了不少物
只是,借你的地走南闯北/从没有走出你的掌心/借你的地搬东搬西/从没有搬出你的视野/原来,我只是你在尘世中/聘请的一个搬运工/借你的地/搬你的物/搬进搬出/我的手上都是空/最后,我把借你的地/一寸不少、连本带息还给你/大地,你还倒欠我一条命
于人类而言,土地是母亲;对国家而言,土地是尊严;对农民而言,土地是希望;对诗人而言,土地是生命中不能释怀的体悟和眷念。诗人们对大地咏叹的诗歌不计其数,其中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有郭沫若的《地球,我的母亲》:“地球,我的母亲!我过去、现在、未来,食的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我要怎么样才能够报答你的深恩?”据郭沫若自己回忆,这首诗是这样写成的:1919年12月末的一天,当时留学日本的郭沫若趁着放假去图书馆看书。突然,一阵诗意袭来,他急忙跑到图书馆后面僻静的石子路上,脱下鞋子,赤着双脚踱来踱去,然后又倒在路上与“地球母亲”亲昵。在这种迷狂状态中,《地球,我的母亲》诞生了。诗中,诗人一遍又一遍地呼唤着“地球,我的母亲”。不知周苍林这首《大地,你还倒欠我一条命》是在什么样的灵感驱动下、什么样的环境酝酿下写成的,想必也和郭沫若一样,是在对土地的极度狂热下所作的。但对比两首诗的情感基调,郭沫若的诗更加慷慨激昂,周苍林的诗则基调平缓,更多的是一种深深的思考。
全诗一共两节。第一节写借大地母亲之躯,在上面开展一些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借你的地开耕、播种……借你的地修房造屋”,这是在大地上的物质活动,大地给我们提供了春华秋实的生活,躲避风雨、繁衍子孙的住所,大地总是竭尽所能为我们提供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我们穿的衣,是大地的头发;我们饮的水,是大地的乳汁;我们住的房,是大地的骨头;我们走的路,是大地的皮肤。“借你的地笑傲江湖/浪迹天涯、追逐梦想/借你的地走了不少路/看了不少景、拿了不少物”,这是在大地母亲上的精神活动,人类光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好、行得便还不够,人类还得有更高的追求,我们还得旅行,追梦,增加阅历,陶冶情操,大地母亲又为我们提供了诗意的栖居场所。这一节的特点在于运用多种写作手法,如反复、排比等,收到了条理分明的效果。平铺直叙,全诗丰富的想象和饱满的情绪均组织在一个层次井然的结构之中,行文有节奏感,朗朗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达效果和气势,而且还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第二节写无论我们用的物质有多少和进行的精神活动有多远,我们始终都走不出大地母亲宽广的怀抱。“借你的地走南闯北/从没有走出你的掌心/借你的地搬东搬西/从没搬出你的视野”。我们在大地上纵横驰骋,大地母亲只是敞开怀抱笑而不语,就像游子不论走多久多远,永远跳不出母亲那眺望的眼和牵挂心。然后作者明白,“原来,我只是你在尘世中/聘请的一个搬运工/借你的地/搬你的物/搬进搬出”。而诗人最后发现,“我的手上都是空/最后,我把借你的地/一寸不少、连本带息还给你/大地,你还倒欠我一条命”。人老了,没有精力春耕秋收,也没有精力远赴他乡追逐梦想,把一切都还给大地,最后寿终正寝入土为安,把身体也还给了大地。诗最后一句“大地,你还倒欠我一条命”,点睛之笔,照应标题,语言平实,但却意蕴深长,有这样无私奉献的大地母亲,谁不想重新再活一次呢?
著名诗人吉狄马加先生说:“我以为,在今天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诗人的文化自觉就尤为重要。无论他是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还是面对他的灵魂和内心世界,真诚和诚实,正直而富有良知仍然是今天诗人所应该具备的条件和要求。”周苍林就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典型的意象,以散文似的诗句谱写出强烈的节奏。诗歌具有一种优美流畅的节奏,表达了诗人来不可遏、去不可止的感情。在字里行间,我们没有感到一丝被号召的力量,而完全是荡漾在抒情之中。诗人用第一人称“我”在和地球母亲对话,这就是本诗的一大特点,它摆脱了那些象征性的号召语句,以平静的语气扣人心弦。“我”不单单指作者自己,而是泛指全人类。作者以巧妙的手法让我们自然地觉悟起来,比那些号召性的文字作用更大。作为人类,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感恩不报答大地母亲呢?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受到了宁波大学外语学院钱志富副教授的指导)
[内容]
高中6册语文课本(必修),共42个单元,现代新诗仅4首,加上两首外国诗歌,算1个单元。只教这几首诗就想读写过关,是极为困难的。怎么办?我的办法是,排除障碍,强化读写。
首先,创设诱因。在高二上学期,我挤出5课时,让学生阅读郭沫若、卞之琳、舒婷、顾城等人的6首新诗(包括朦胧诗),旨在为下学期讲授新诗奠定基矗新诗反映的虽然是新生活、新思想、新感情,但理解难度并不亚于古诗。所以有些新诗学生读后常常茫然不知所云。这时,我于疑难处给学生一一点拨,竭力培养他们的悟性,帮助他们找到理解的门径。
学生由迷惘朦胧到清晰明白,这是一大进步。他们学到以前没有学到的知识,自然就产生了求知欲望和浓厚兴趣。我趁热打铁,介绍一些诗刊、诗报和新诗集让他们在课余阅读。这么一来,学生读诗抄诗,便蔚然成风。
其次,运用浅易诗歌原理,帮助学生排除阅读障碍。(一)区分物象与意象。物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意象是诗人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融入主观情趣和美学理想的客观物象的映象;它是诗人构思中最活跃、最基本的因素,是读诗写诗入门的向导。比如,自然界里的“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橡树”、“木棉”等是物象,但在诗歌《致橡树》里,“凌霄花”、“橡树”、“木棉”等就是意象,二者不可等同。(二)区分意境与意象。意境与意象是相互关联而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意境通常指整首诗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而意象只不过是构成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单位。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建筑的砖石、沙子、水泥。意境虚,意象实,二者不可混淆。例如,《礁石》里的意象是“礁石”和“海浪”;而诗中的意境则是表现一个不屈的民族或一个求生存的人的不畏的刚强性格和斗争精神。(三)理清抒情脉络。诗歌抒情丝缕与感情发展是一致的。如《就是那一只蟋蟀》,诗人的抒情是由外在到内在、从宏观到微观、由民族感受到个人感受,逐层向前发展。把握了感情的起伏变化,抒情脉络便显豁分明。(四)熟悉新诗语言。新诗的语言具有多义性、跳跃性、音乐性等特征,讲读时必须阐明。冯文炳的《理发店》,全诗八句,跳跃性大,容量也大。乍一看,诗意似乎凌乱,但补出省略部分诗意就明晰了。“胰子沫”、“人类的理想”、“无线电”是这首诗的意象系统。“胰子沫”是“匠人”用“剃刀”劳动的产物;“人类的理想”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无线电”净化人们的灵魂。可见,这首诗是劳动的颂歌,表明诗人对真善美的呼唤与追求,暗示心灵美比外观美更重要。学生懂得了一点浅易的诗歌原理,犹如猎人获得一支猎枪,渔人获得一张鱼网,再读其他诗作,就不觉得特别困难了。
第三,指导写作。历年高考作文不准写成诗歌,但并不意味可以取消写作训练。因此,我仍把写诗纳入读写计划。学生通过写诗,可以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艺术鉴赏水平,培养想像、联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所以,讲读之后,立即跟上写作训练是十分必要的。我本着由易到难的原则,让学生从写咏物抒情小诗入手,逐步学会运用集合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复杂感情。一个学期,学生可以在日记里或小作文里练习两三次。这样做效果较好。我教的91届毕业班,在市级以上的报刊上发表了4首小诗。我教的94届毕业班,仅一年半就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小诗7首。学生陈金琳的《思念的心情》等两首,在《未来》杂志社诗歌大赛中获奖,并收入《中国当代青年诗人优秀诗歌逊,由国家出版社出版。去年我教的高中文科班也写了不少好诗。王俊捷的《也是一种辉煌》就是其中的一首:不是所有的玫瑰都盛开在花园里/山野丛林中的玫瑰/也很烂漫/也很馨香。不是所有的河川都汇入大海/山间的溪流/也有浪花/也很自由奔放。不是所有的墓碑都镌刻着伟大/平平凡凡的人生/也有闪光/也是一种辉煌。小诗尽管有些稚嫩,但意象鲜明,韵律和谐,首尾一贯,趣味隽永。这些同学,如能在读写上继续下苦功,我想,将来一定能拿出精品来。
金人元好问说:“鸳鸯绣罢任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我则主张“应把金针度与人”。学生有了“金针”,就会一通百通,不但能产生时效,而且具有后劲。
诗歌是一门抒情的艺术。没有情感,诗歌就没有生命。情感是诗的命脉。也只有用饱和激情熔铸起来的形象,才具有真正的审美价值。欣赏诗歌从本质上讲是情感体验式的,阅读者要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就得借助诗歌的语言形式,体会诗歌的意境。因此,我们现在的中学新诗教学中,对新诗的鉴赏贯彻不力。教师只是简单地要求学生朗读,据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读诗兴趣,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内涵,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将这些内容落实到位呢?
一、要把握好节奏
新诗是一种独特文体,具有音乐美与节奏美的特征,朗读不但要有感情,而且要读出它的节奏韵律美和音乐旋律美。因此,在进行现代诗歌教学的过程中,必需牢牢抓住诗歌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抓住诗歌的节奏特点,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进而感受诗歌的韵味;通过读准诗歌的节奏,去认识诗歌的基本特点、类型,激发学生鉴赏诗歌的兴趣。为此,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如结构停顿、意义停顿等相关节奏知识的指导,让学生在此基础上不断去感悟。
如:在教学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时,我先要求学生反复朗读,然后引导他们反复体会诗歌在朗读中的节奏,最后用标线的方式注明,再进一步朗读,学生自然而然就感受出诗歌的韵味。
二、要捕捉好意象
诗歌与其他的文学性文体不同,它蕴涵着文字之外的深意,文字的符号下附载着意象,暗含着哲理,流动着音韵,跃动着情趣。诗歌是一种含蓄的艺术,它是用形象来思维,来反映诗人眼中和心中的世界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要以读促品,指导学生捕捉意象,深入感知诗歌描绘的意境,这是解读诗歌的关键。
一首诗歌最易感知的东西是诗歌的情感,而情感是靠诗歌的意象来体现的。意象就是诗歌中饱含诗人感情,带有诗人主观色彩的物象。诗人在从事诗歌创作时,总要从自然界,从生活中选取一些物象用于作品中,借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席慕容的《乡愁》中,“笛”、“月亮”、“挥手”等意象表现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没有年轮的树”则形象地抒发了诗人割舍不断,无法用时间计算的思念之情。又譬如《星星变奏曲》,其中最主要的意象就是“星星”,一般来讲“星星”象征了光明,即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而在这首诗中的“星星”又有其特定的情境和意味,它所显现的不是阳光普照的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闪亮的微弱光明,借此寄托了诗人在现实中执着的追求与理想。另外用“夜、冰雪”等意象用来象征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整首诗诗意含蓄朦胧,意境优美,如果学生能捕捉到意象,自然也就领会了诗人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抒发的思想感情相融合的艺术境界。因此在教学中重视探讨“星星”的意义,也就是探讨了诗歌的主题,教学难点会迎刃而解。
三、要拓展好阅读
运用比思维,拓展阅读面,深入把握作品主旨。审美不单纯是一种形象的直觉,也是一种思维的深化,应该包含探知、理解、欣赏、比较的过程。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完课文之后,又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组织学生分析了诗人海子的另外两首诗歌,即《秋》和《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抓住三首诗题材相同,情感各异,表达有别的特点,重点指导学生比较作品的主旨、情绪和表现手法。《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笔调轻快,作者对自己理想中的生活进行了美好的想象和热情的歌颂,对生在尘世中的人们送出了祝福,但诗的末尾流露出一种孤独的意味。诗人理想的生活在“明天”,他将一个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通过文本剖析诗人复杂矛盾的心理世界,培养学生去发现新诗的思维深度和语言美,体会诗人的幸福观,进而激发学生情感。在《秋》和《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中,海子还是那样自我,喜欢沉迷在个人王国里孤芳自赏。在自我的世界里越陷越深,最终无以解脱,葬身于冰冷的铁轨之下。在教学中采用“精读一首,带读一组”的方法,运用类比思维进行比较阅读,小中见大,由此及彼,从多角度审视,增大了课堂容量,也使学生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有利于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学中,要把以上几个方面有机地统一起来,以多样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新诗,培养既有知识更有人文精神的文化人,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对理想的追求,对自然与人生的关怀,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
蔺明珠,甘肃秦安县兴国镇初级中学教师。
《知疑》那篇,也多少说到了善疑的必要,比如说不可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地无所不问,而应该善于区别轻重缓急,抓住该问该疑的“要害”,提出实质性的问题来,等等。但那只是强调了要在众多问题中舍弃无关紧要的、选出重要的问题来疑来问,并未能把“善疑”的必要与意义说得完善。
学习过程中,要做到“善疑”,首要的前提大约在于,能够于常人不疑处,提得出准确而深刻的疑问来。对于学习者来说,能不能独立地提出准确而深刻的问题来,可是一桩严肃的考验。这确实需要深思,而且需要博学;如果只是装模做样地摆出一副深沉的表情,提出的却是些浮皮潦草的问题、甚至是些荒唐不堪的问题,那可免不了要弄巧成拙,当众出丑,现出自己不学不思的原形来。
多说空话无益,且举两个高水平的“善疑”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华罗庚疑《塞下曲》。这是去年8月间在一家报纸上看到的。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是现代自然科学家中能够作旧体诗,而且能把诗写得清新可喜的一位。让他发生疑问的《塞下曲》,是唐代诗人卢纶所作流传极广的五言绝句之一。诗曰: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这首诗,千多年来脍炙人口,谁也没有提出过什么疑问或批评来。可是我们的数学家对它生疑了,于是写了一首质疑的诗,也是五言绝句。诗曰:
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
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
试问,能不对华先生的“善疑”叫绝吗?他凭借对常识的准确把握,缜密的推理,把卢诗之病明明白白地解析出来,叫人一目了然,即使卢纶复起大约也无法置辩了。当我读到华先生的这首诗时,不能不由衷佩服而感叹不已。我至今能够倒背如流的唐诗并不多了,不过收进了《唐诗三百首》的卢纶这首诗,是背得滚瓜烂熟的,可我怎么就从来没有觉察出它存在着这些明摆着的常识性错误呢?看来是对名诗的崇拜,使得我丧失了独立思考的精神。
第二个例子是赴朴初疑《蔡文姬》。赵老是词曲大家,这是人所共知的。但他以词曲形式作文艺评论的事例,我仅在1980年11月16日的《文汇报》上见过一次,题目是:《观演〈蔡文姬〉剧有作三首》。三首词曲,不只是说说观感,而且是相当明朗地提出了自己对该剧的见解,提出了疑问和批评,真是别致极了。堪称当代中国文坛的一段佳话,同时又是一个难得的“善疑”的典范。
赵朴老的第一首是《竹枝》:
黥头刖足语堪哀,不道成书有女回。
了却伯喈千古恨,九原应感郭公才。
这是借托蔡邕,婉转地表示对郭沫若作《蔡文姬》剧的成绩的肯定。赵朴老写此,并列作第一首,除表达自己对此剧也有肯定的评价外,或许赵朴老还想让人们读到以下两首诗时,不要误以为他完全不赞成郭氏此剧。
且看第二首《鹧鸪天》:
玉佩明望俨然,骊歌肠断草原天。忍抛稚子三千里,换得胡笳十八篇。
家再破,梦难圆,中郎志业几分传?和亲肯迁王姬嫁,毕竟唐文汉武贤。
直接批评的是曹操,说他把蔡文姬从匈奴索回,于继承其父事业究竟能有多大补益颇值得怀疑,何况还闹得文姬弃家抛子,凄凄惨惨,这哪里比得上汉唐实行的和亲举措近乎人情呢?批评的是曹操“文姬归汉”的做法,当然也就批评了歌颂这种做法的郭著《蔡文姬》。赵朴老在这里是巧妙而尖锐地指出,曹操这种并不高明的处置,何必把它说成是雄才大略的英明伟业呢?
第三首曲:《快活三带过朝天子四换头》,则把曹操强行接回蔡文姬之举所造成的于政治于人之常情均得不偿失的悲剧后果,揭示得淋漓尽致。曲曰:
左贤王拔剑砍地,镇日价女哭儿啼。进门来惨惨凄凄,出门去寻寻觅觅。千里,万里,处处是伤心地。胡笳做弄蔡文姬,怨续哀弦难理。迁使何为?赎身何意?我道曹公差矣!谓中郎有遗书,有女儿能诵记,只消寄个纸笔。睦邻大计,更要将心比他意。常通声气,频传消息,何如认个亲戚?和吐蕃的唐太宗,和乌孙的汉武帝,都比你,有主意。
这不仅把曹操的失策,用接近口语的话,揭示得明明白白,而且还提高到对待外族(或外国)应该施行什么样国策的高度,加以评论。本来是“只消寄个纸笔”就能办得妥妥当当的事,何苦硬要把蔡文姬给赎回来,既破坏了人家家庭的幸福,又有损于睦邻国策呢?《蔡文姬》一剧,把文姬归汉一事,演绎成曹操的一桩永垂青史的事迹,讴歌称颂不已,实在是值得商榷的。赵朴老的本事,真令人赞叹,换个像我这样水平的人,要把这么个问题说清楚,少说也得写上几千字,可赵朴老似乎用信手拈来的几句话,便轻轻松松地把花花绿绿的“蒙头巾”给揭开了。
《蔡文姬》一剧,早就给了我颇深的印象。那是它还没有上演的时候,我们沾着和在一个楼上办公的光,得以看到了它的稿本(打印本)。当时郭老声望极隆,虽然上边有“看看大家有什么意见”的招呼,可是大家都不说什么;不过私下里信得过的三两好友,免不了悄悄说上几句怪话:“郭老怎么会把剧本写成这么个样子呢?”当时,大家不像赵老这样的高明,并没有看出《蔡文姬》在内容上观点上存在什么问题,只不过是觉得写得十分肤浅潦草,挺枯燥,没趣味;就像他写的那些“百花诗”简直没有什么诗意一样,有损文豪的声誉。这些议论,那时当然无处去说。不过大家那时对郭老并无成见,所以有幸到首都剧场去看了人艺刁光覃、朱琳主演的《蔡文姬》彩排之后,立即印象大变。私下不免又说:“没想到会这么好看!”不过底下还接着有句话:“人艺的导演和演员,本事真大!”
记得是1965年年底,有一次到马列主义研究院召集过一个小型会议,会上他说了许多话,从批判《》,到批判《多余的话》,到《蔡文姬》,一路讲下来。当他说到“借古讽今”时说,把古人现代化的事是常有的,郭老的《蔡文姬》就是把他个人现在的感受写到了古人身上。郭老是把蔡文姬比作他自己,把曹操写成了。接着笑着说:“郭老的好处是他不是在借古讽今。”当时我听了的这番议论,心里想郭老真是一身文人才子的浪漫气质,怪不得《蔡文姬》会写得那么夸张。而且还由此联想到了《替曹操翻案》的那段公案,恍惚觉得那似乎也是写给看的,心里挺别扭的。可是我一直没有觉察历来对“文姬归汉”一事的肯定,以及《蔡文姬》对此事的褒扬,在评论准则上有什么不妥之处。直到二十多年以后,读到赵朴老的词曲,我才明白在这个问题上,自己的脑袋里装的,原来是一盆浆糊。
一旦剥去混淆耳目的外衣,真理总是显得平实、明白、易懂,这就像爽风一阵把云雾扫开露出青天那样。赵朴初老先生,和华罗庚老先生一样,在一件不大的“文事”上,偶尔露了一手“拨云见日”的真功夫。这功夫,可不是轻易就能学会的。
在我看来,华、赵二老,之所以能于常人尽信之文、尽信之事中,提出独到见解,质疑问难,道出真知灼见,这首先是在于他们有着深厚的文化积累。学与思之间具有相得益彰的互补性,在这里表现得至为清楚。
博学,是深思明识的基础。一位数学家、一位佛学家,他们在自己的专业之外,偶尔为之的文事涉猎,竟然举重若轻,发人所未发,提出如此深刻的问题,做出如此的雄论辩证;如果没有深厚的学识根底,那自然是绝对做不到的。不学而思而疑的人,历来是大有人在的,但那免不了思的肤浅,甚至疑的荒唐。仅就治学而言,不学而疑,必定会走火入魔,闹成疑神疑鬼的胡思乱想,于学术事业有害无益。
不过,博学者并非均能深思明辩。博闻强记的饱学之士,也屡屡有思维并不活跃敏捷的。且不说古往今来果真有“学而不思”的“书库”式人物,但至少可以断定,历来确实是有一些不大会提出疑问、不怎么善于提出疑问的学问家 。也许是我孤陋寡闻,我没有听说过那么多研究唐诗的专家中有人提出过数学家华先生对卢纶《塞下曲》的质疑,也没有听说过研究三国魏晋的学者们有谁对郭沫若的《蔡文姬》提出过不同意见。不学小子之如我,在这里斗胆说句不大恭敬的话,窃以为华、赵二位,在汉、唐历史文学的专业范围内,知识的积累与熟稔,不见得能比得上以从事该领域研究为终身专业的专家们,但是,在我所看到的这样的特例上,华、赵二位确实提出了专家们没有想到的独到见解。整体学术水平,自然从这样个别的特例中不好作出评判,但是至少可以说,在这特定的例子上,两位老先生想了其他专家们所未曾想过的事和理。也就是说,至少是在这样别人没有动脑筋的地方,他们两位动了脑筋;在这样大家熟视无睹的问题上,他们二位敢于想敢于疑,善于想善于疑。所想所疑的题目,固然也不好说是具有什么特别不得了的学术上的意义,但是他们的所想所疑,却无疑是表现出了深沉而自信的独立思考精神,亦即善于怀疑的科学探索精神。大概可以断言,这种独立思考的精神、善于怀疑的精神,当是推动学术发展的契机。学术只能在善于怀疑中推陈出新,这对于自然科学也好,社会科学也好,人文学科也好,的确是概莫能外的常规。
“善疑”,除了必须有深厚的学识根底之外,无疑还得有探索的勇气。碰到习以为常的定论,你敢犯众意吗?碰到权威人士的权威见解,你敢去挑战吗?华、赵二位,或不为流传千年、家喻户晓的唐诗名篇所束,或不为名满天下、一代文豪郭老的名望所拘,提出了独到的真知灼见,不仅持之有据,言之成理,而且坦诚直率,无所顾忌。假如学者缺乏这种勇敢的“善疑”精神,或者他们所处的学术环境不允许进行这种标新立异的探索,那么学术自然就会缺乏生机,“百家争鸣”的局面自然也就无法形成。
作为“善疑”的对立面的,除了“不疑”外,自然还有“不善疑”――即“疑而不善”或“疑而不当”。就做好学问来说,不会疑固然不行,多疑而不当或不善,亦必定无益于学。人格中的狐疑,即马克思所讨厌的那一种,是近乎病态的心理缺陷。用“狐疑”的态度当然做不好学问,算不得是真正“知疑”。“学贵知疑”,顺理成章地要求以“善疑”为题内应有之义。只有“善疑”,才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知疑”。
2000年5月9日改定
再比方说一名牧童,在清明节的细雨中,牵着牛出门,正碰到杜牧问路,热情的牧童向杜牧推荐本地最有名的酒店,一并把路线指给他,没想到自己因此进入了诗中。看来,科技的不发达是诗意产生的重要来源之一。假若杜牧有3G手机,上面再下了某某点评网的APP,直接找来一顿酒足饭饱,恐怕就没了再写此诗的雅兴。
通常来说,工作调动,容易提高入诗的可能性。例如一名姓杜的副处级干部,有一年,上面要把他从首都调到地方去工作,本来碌碌无为的他,因为临走前,王勃给他写了一首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从此天下闻名。诗中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被一代代吟唱下去,而杜少府以后的仕途究竟如何,却少有人关心了。
还有位姓元的,在家排行老二,因此被称为元二,一日,他接到命令,要去出使安西,临走前,朋友为他送行。朋友中有一位叫王维的,为了让他多喝两杯,能够稀里糊涂上路,写诗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酒劝得高明,诗也写得伤感,恐怕那晚,元二非要喝得酩酊,才对得起这首传世名作。
工作调动总牵扯到离别,离别多惆怅,惆怅多写诗。所以,如果你经常东奔西跑,又有一些诗人朋友,入诗的概率就大。例如董大,搞音乐出身,名气不算太大,史料上说他少年时不肯读书,到处游荡,甚至做过乞丐,向人讨饭。搁到今天,颇像一名流浪艺人。流浪有流浪的好处,行万里路,遇见的人多。李颀写过《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称赞他的音乐“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当然,最有名的还是高适那首《别董大》,高适知道董大有丰富的流浪经验,饿不着,好歹到哪儿都有酒局,所以才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其实,因入诗而出了大名的,有两个人最值得一说,这一女一男,一个入了杜甫的诗,一个入了李白的诗,于是,在诗圣和诗仙的名句中,他们的名字被历朝历代男女老少背得滚瓜烂熟,黄四娘,还有汪伦。
关于黄四娘的身份,一直很有争议,有说就是一般妇女,有说是花农,有说是,甚至还有说是已故尼姑。清代的浦起龙认为黄四娘是古代唱歌、跳舞供人娱乐的“伎人”,这个观点今天也被。最滑稽的是苏轼,指着一个乡村老妇,说这就是黄四娘,“主人白发青裙袂,子美诗中黄四娘”,苏轼本人艳福多多,这么搞纯粹为了笑话杜甫的审美品位,一点也不厚道。
可是,黄四娘,你到底是个啥子人哦?
较为合理的说法,考证黄四娘为“花禅”,即做过的尼姑。原因如下:
首先,黄四娘被称作“娘”,和尼姑身份有关。正如杨贵妃之被呼为“娘子”,也正因她曾经出家做过道姑,武则天小名“媚娘”,大概也和她做过尼姑脱不了关系。当然,唐代的年轻女子也可以称“娘”,但按当时习俗,杜甫是不可能没事到人家里闲逛的,或者说,即使偷偷去逛,事后也不可能写诗留证,这牵扯到人品问题。其次,黄四娘无疑也不是纯粹的尼姑,否则,杜甫到尼姑庵去,自然会端庄肃穆,不能写出有沾花惹草招蜂引蝶之嫌的诗句。但黄四娘若是一般,杜甫这般吟诗作赋也过于轻浮。但是,和做过的尼姑交往,唐代的诗人倒不避嫌,在“脏唐臭汉”的氛围之下,不少文人学士都和尼姑酬唱雅谑,比如王维跟长安崇通寺尼姑就有交情,李白《中山孺子妾歌》对一位色衰爱弛、削发为尼的姨太太寄予同情,白居易写过《龙华寺主家小尼》,张祜吟过《惠尼童子》,刘长卿更是乐于同尼姑、道姑交往,他不但与女道士李季兰共成千万雅谑,还曾对一位妙龄尼姑“云房寂寂”,想入非非、垂涎欲滴。杜甫虽没这些人风流,也绝非一尘不染。
比起黄四娘,汪伦倒是有名有姓,但是,有名有姓的人,想确定身份,也不容易。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里认定汪伦“是一个农民”,这个说法大概参考的是南宋时杨齐贤的解释“村人汪伦常酿美酒以待白”。但按李白写的诗来分析,这个汪伦绝非凡夫俗子,不但招待得好,而且是窦子明、浮丘公一样的“神仙中人”。因为除了这首家喻户晓的《赠汪伦》之外,李白还写过《过汪氏别业两首》,从“畴昔未识君,知君好贤才”上来看,一般的农民是不会被李白如此称赞的,汪伦也不是一般的土财主,他能够“随山起馆宇,凿石营池台”,堪称有钱又有雅趣,另外,在陪酒的场面和水平上,也能显示出汪伦非同一般的身份,“酒酣欲起舞,四座歌相催”,这才把李白喝得酣畅淋漓,斗酒诗百篇。
2.阅读训练(二)蔡运强,张坤
3.阅读训练(三)张传权
4.阅读训练(四)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马莉
5.阅读训练(五)马宽明
6.高考作文训练与指导(一)唐惠忠
7.高考作文训练与指导(二)王学华
8.高考作文训练与指导(三)华德阳,苟大权
9.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时鹏寿
10.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三)钱德宝
11.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四)姜有荣
12.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五)桑进林
13.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六)鲁厚之,韩香玲
14.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七)薛吉辰
15.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八)王勇善,徐长玉
16.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九)王辉
17.高考语支模拟试题(十)李广予
1.分段实现大目标刘燕敏
2.浅析"王将军之武库"赵庸谦
3.精心布局巧成篇——《闺塾》三叠技法探幽王学华
4.反向扩张与相向吸引——简析《鸿门宴》中项羽与亚父、刘邦与张良的关系赵学勉
5.《窦娥冤》中三重天姚志忠
6.层层铺垫卒章显志——简析《秋韵》的构思技巧杨能荣
7.平平淡淡才是真——读颜纯钩《爸爸的吩咐》何绍袖
8.妙思巧构想象奇特——《登峨眉寻李白不遇》赏读何传跃
9.红尘祸福挥手去山间风月入怀来——元好问小令《人月圆》赏读杨廷平
10."八小"锁定高考一类作文姜有荣
11.作文的模仿与创新杨丽萍
12.生命·自然·美傅军
13.飘浮的云吴舒
14.秋来书更疏,冬至否?徐菲
15.2007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综述蒋平
16.标点符号复习指要卢增虎
17.文言文翻译的七大"硬伤"薛秋影
18.由"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谈列锦手法张寿哲
19.古诗词典型意象扫描(二)陆精康
20."北海"在哪里?李东方
21.古汉语词类活用辨析李林
22."和"字语病例析曹洪新
23.如今学生名难读语文教师尴尬事——学生生僻名字的读音说略李弗不
24.虚词语病面面观刘素玉
25.《中学语文园地》用稿内容与要求
1.谢天陈之藩
2.『对与我国的语文教学蒋平
3.灵与肉:脱壳奔逃还是共历苦难——关于《促织》《变形记》的一些思考姚志忠
4.《归去来兮辞》情感内核新探成龙
5."长"字音义注商王怀宇
6.《阿房宫赋》的思想艺术浅析马建民
7.通假字的注释应先述本字再释义王静旭
8.匠心设计伏笔误会筑就美丽——《出租车司机》赏析丁勤中
9.『三美并存感人心魄——《多言无力》赏析傅其标,马兆霞
10.文约意丰发人警醒——品读《卒》姚绍清
11.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徐志摩《偶然》解读常文艳
12.高度的艺术概括鲜明的艺术形象——王昌龄两首边塞诗赏析王月馥
13.分析语段巧作议论——高考议论文写作难点突破的探索与思考葛惠霞
14.条分缕析明立意精雕细刻巧表达——二元关系类话题作文写作指要时鹏寿
15.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释义谋篇唐金龙
16.等待之香张冰菡
17.老街顾蔚
18.成长痛吴炜瑛
19.咫尺·天涯郭一
20.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如何正确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李培臣,刘智玉
21.怎样踩准文言文翻译题的得分点李雪松
22.古诗阅读训练胡俊华
23.古代诗歌常用艺术手法举隅陆精康
24.隐士、居士、名士和处士席红
25.古代座次尊卑摭谈柳天慧
26.古今异义文言词语例说马祥
27.古汉语联合式双音词集释路荣
28.古代表官职变动的词语集解钱德宝
1.书院清池李元洛hHTTp://
2.《柳毅传》《促织》与志怪小说黄克龙
3.《归去来兮辞》注释商补崔皓
4.李密与《陈情表》陈春华
5.寒凝春华发,血沃劲草肥--《天地苍茫一根骨》赏析程鸣
6.清芬浮动,韵致淡雅--《独坐夕阳里》赏析王晓维
7.悄悄地,让你的心宁静--散文《柔软》赏析曾庆培
8.婉转曲折,纯情秀雅--《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赏析戴继华
9.关于话题作文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丁勤中
10.审题是话题作文成功的关键暴瑞
11.高中语文第二册期末检测题韩香玲,鲁厚之
12.高中语文第四册期末检测题张素秋,孟健
13.高中语文第六册期末检测题蒋平
14.高考现代文阅读"好处、作用"题解答策略刘相春,夏国荣
15.文言修辞句的翻译李明隆
16.春风放胆来梳柳--文言文阅读题解题指导时鹏寿
17."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王兆银
18.古代官职变动系列词举隅刘永继
19.古诗鉴赏中常见的四组概念宋峥
20.几组"一字之差"的近义成语辨析刘素玉
21.文坛掌故花絮胡俊华
22.朱元璋出联索对趣闻王国生
1.读书——美容术张秀亚
2.征稿启事
3."七"之趣崔乐义
4.趣话词语别称周晓玲,徐继锋
5.亲情与挚爱的表达——浅析《项脊轩志》的内容与思想李福香
6.结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谈孔子的教育思想李晓燕
7.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散文单元鉴赏曹洪新
8.因文而异巧设计寻求最佳切入口许和众
9.逆向审题法示例张风辉
1.玫瑰树根伽·米斯特拉尔
2.妙语连珠
3.用飞翔唱响的一曲生命悲歌——《鹰的飞翔》赏析余天泽
4.忧伤天鹅——海子《天鹅》赏析张中
5.少一些欲望,少一些烦恼——《魔术师的房子》赏析桑进林
6.真实的高贵海明威
7.淡泊中见真淳——王安石《菩萨蛮》赏析赵义明
8.《庄子》简介张梅华
9.点石成金话修改——作文修改六法李向阳
10.高考作文须慎:文体文墨文脉文面韩旭
11."丹青难写是精神"——写"古人情怀"作家文与考场文"骈谈"朱庆和
关键词:新月社;“五四”时期;诗歌翻译;诗歌创作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11-0192-5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4.052
1 . 新月社成员的诗歌翻译实践活动
在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上,新月社差不多是成员最为庞杂而且不断发生变动聚散的一个文人团体②,它大致由这样三拨人构成:政客、学者和艺术家,其三度聚合间汇集了梁启超、、徐志摩、闻一多、林徽因、余上沉等政界、学界、实业界、军界、社交界人士。它以自由和独立为标志、以西方现代知识分子团体的身份跻身于当时文坛,其主将及骨干成员几乎都亲身接受过“欧风美雨”的洗涤,大部分成员都是“术业有专攻”的学者型文人③,并且大多是创作与翻译兼顾,身兼二任。
“五四”时期,正值中国新诗的实验期,新月社诗人既不满意散漫的草创的白话自由诗,也不满足学习借鉴而来的西方式的诗作,而希望能够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诗歌形式。为了促进诗歌向现代化转型,他们自觉反抗僵化的文学传统,借鉴外来文学的积极因素,大胆探索和尝试全新的诗歌表现形式,因而成为了中国现代新诗的开拓者。他们对诗歌翻译情有独钟,并且在诗歌翻译中他们完全背离了当时诗歌翻译流行的句式、诗体和语言规范,引入异族文化模式,引发了审美心理结构、想象定势和美学原则的革命。
由于处在新诗的形成和发展时代,新月社诗人积极寻求诗歌的新格律形式,通过译诗的奥秘不仅将源语文本的韵律翻译到目的语文本,而且还将自由诗、散文诗、不规则的诗行缩进等英语诗歌格律形式运用于译诗,这些新奇的诗歌形式延长了目的语受众的阅读感知过程,使他们感受到文本的异域性。另一方面,他们将中国古体诗和新格律诗的诗歌格律形式与原诗中的英语诗歌形式相杂合,制造新奇的诗歌效果。受西方现代文化观念的影响,他们努力将西方文化观念与本民族文化观念相融合,并在这种融合中加以选择,提出“纳西方诗于艺术之轨”④。受当时主流诗学的影响,被译的外国诗歌,都具有整饬的形式和良好的音乐性。当无法用文言结构来表达原诗中的思想内容时,他们中的部分诗人就改用白话来翻译这类诗,并告诫大家不要用文言文来写诗。如闻一多曾试译安诺得(Arnold)⑤的诗《渡飞矶》(Dover Beach),起初他用五言诗将原诗锁在很整齐严格的形式内,但到了第三段,原文由两句是对自己心爱的人发出的心声:Ah, Love, let us be true / To one another!(啊,爱人啊!让我们保留彼此一心的坚贞……)⑥这两句闻一多无法用古文来翻译,只好另觅他法。因此当时大多数新月社诗人用以翻译的语言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白话文,即中国白话词汇和欧化句法的结合体。
2 . 诗歌翻译对其创作的总体影响
在中西诗学的撞击与融合中,中国现代文学获得了存在和发展。五四时期的新诗发展正是如此。一批又一批诗人在探索、借鉴、吸收和调整中将新诗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从中探索着新诗现代化的艺术途径。他们在诗歌翻译中都反对因袭,主张大胆探索和创新,翻译与创作始终交织在一起,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
新月社诗人们的翻译为其创作提供了宝贵且丰富的资源。诗歌创作没有纯粹的无源之作,介绍和翻译外国诗歌,是五四和文学革命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月社诗人自己文学活动的重要方面。在翻译工作中,他们从来不是单纯的译者,而是不懈地从翻译过程中获得经验、从翻译作品中借鉴创作灵感的作家,他们的译介工作对于自身创作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不仅丰富了诗歌创作,而且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学体系。他们把名著当作模本、范例,反复练习,变成自己的东西,并运用于个体的创作实践。他们大量地译介外国特别是英美诗歌,不断受到“大家”思想的熏陶和艺术的陶冶,因此他们创作的不少诗歌的情绪里都带有外国诗人的特征。其中有情绪的感染,也有艺术的仿效与模仿。
由于新月社诗人在诗歌的创作上借鉴西方诗歌创作的技巧和经验,而大量模仿和译介英美诗歌,于是出现了英美诗歌的翻译潮。研究英美诗歌并翻译给中国读者的这些诗学经历,激活了他们的诗歌创作灵感,提高了他们的诗歌创作品位。对他们自己而言,译介翻译外来诗歌,给自己的创作实践也带来不少益处。
2 . 1 在翻译中体悟诗理
翻译外来诗歌,给了他们仔细推敲诗理的实践机遇。译介外国诗歌促进了他们对诗理的关注和诗歌的创作。以徐志摩为例:“谁不曾见过野外的草花,但何以华滋华斯的《野水仙》独传不朽?谁不曾听过空中的鸟鸣,但何以雪莱的《云雀歌》独享盛名?”⑦徐志摩从正反两方面的比较分析里,窥探着诗的秘密。他探讨了诗美的根源,思考了内容和形式等诗的内在和外在素质的关系问题,也探讨了诗的构思、创作灵感等创作过程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就徐志摩而言,他对这一系列理论问题的探讨,是和他诗歌创作及翻译实践同步进行的。
2 . 2 在翻译中警悟到诗歌语言美的重要性
在译诗过程中,他们警悟到了语言之于诗的重要性。如徐志摩曾坦言:“爱文艺之诸君,曾经相识与否,破费一点功夫做一点更认真的译诗尝试。用一种不同的文字翻来最纯粹的灵感的印迹……为什么,譬如苏曼殊的拜伦译不如郭沫若的神韵节奏?”⑧诗歌语言的基本特征是高度凝练集中,徐志摩从这个特征出发,努力发掘汉文字的表现力,尤其是白话语言文字的表现力。他诗歌里清丽、优雅、柔美、准确的文字,得益于他的译诗追求,也是他长期追求诗歌语言美的结果。另外他所译的哈代(Thomas Hardy)《分离》(The Division)一诗⑨:
Rain on the windows, creaking doors,
急雨打着窗,震响的门枢,
With blasts that besom the green,
大风呼呼的,狂扫过青草地。
And I am here, and you are there,
在这里的我,在那里的你,
And a hundred miles between!
中间隔离着途程百里!
O were it but the weather, Dear,
假使我们的离异,我爱,
O were it but the miles
只是这深夜的风与雨。
That summed up all our severance,
只是这间隔着的百余里,
There might be room for smiles.
我心中许还有微笑的生机。
But that thwart thing between us twain,
但在你我间的那个离异,我爱,
Which nothing cleaves or clears,
不比那可以短缩的距离,
Is more than distance, Dear, or rain,
不比那可以消歇的风雨,
And longer than the years.
更比那不尽的光阴:窈远无期!
第一节作者用了摹声词“呼呼”,又分别在第二和第三节里重复使用程度副词“只是”和“不比”,把原诗译得准确贴切。对比原文和译文可以看出,译者还用了“微笑的生机”等拟人比喻,明显是在发掘白话汉字特有的表现力,译文中运用的多种修辞手段,几乎成了译者基本的诗美追求。
2 . 3 在创作中借鉴外国诗歌
在翻译中,新月社诗人学到了外国诗歌精湛的技艺并丰富了自己的诗歌表现技巧。他们翻译的外国诗,诗体多样,有长诗,有短句,不少是知名诗人的杰作,表现方法丰富多彩。然而,所有诗歌技巧,在翻译过程中,必须经过自身的反复玩味、领会理解,并进而融会贯通,否则,诗人难以确切地译出它们的诗意。同时,在他们的诗歌创作中,我们也会程度不同地看到,他们借鉴运用了外国诗歌的丰富的表现技巧与手段。以徐志摩翻译哈代诗歌运用各种格律和诗体形式进行试验为例:徐的诗(包括十四行诗、歌谣和无韵四行体诗)运用抑扬格、抑抑扬格、民歌节奏,采用独特格式的纤细新颖的韵律,创立了格调鲜明的新式对偶句,以重读单音字奏效,并且引进了招眼惹目的英国风格。以下试比较徐创作的诗歌《灰色的人生》和他所译的哈代的《致人生》(To Life)。
灰色的人生
我想――我想开放我的宽阔的粗暴的嗓音,唱一支野蛮的大胆的骇人的新歌,
……
来,我邀你们到民间去,听衰老的,病痛的,贫苦的,残毁的,受压迫的,烦闷的,奴役的,怯懦的,丑陋的,罪恶的,自杀的,――和着深秋的风声与雨声――合唱的“灰色的人生”!
致人生
O life with the sad seared face,
人生你满脸的忧愁与干枯,
I weary of seeing thee,
我不耐烦看着你,
And thy draggled cloak, and thy hobbing pace,还有你的泥污的衣,你的踉跄的步
And thy too-forced pleasantry!
你的过于装作的滑稽!
…⑩
可见徐志摩在《灰》里的思想是受了哈代《致人生》的启迪。受哈代的《致人生》描绘了文学与人生的关系的影响,徐的《灰色的人生》也描绘了文学对人生的作用。另外哈代在《对月》(To the Moon)一诗中,曾把人生比作“叫人烦死”、早该“闭幕”的“一出戏”,亲手翻译这首诗的徐志摩由此发明了“人生趣剧”的概念。哈代对徐志摩人生观的单纯信仰“爱、自由、美”有深刻影响,对译文内容和创作主题的选择上也起了很大作用。
2 . 4 翻译强化了诗歌的音乐美
新月社诗人的诗歌特点强调音乐美,这与西方诗歌强调音乐性不无关系。英诗的音乐性通过节奏和韵律表现。英语诗格的音韵是通过重复使用相同或相近的音素而产生的,是构成诗歌的音乐美和艺术情趣的重要元素。例如,C. 罗塞蒂(Christina Georgina Rossetti)的《歌》(Song)译文结构严谨、形式美观,既有缠绵的节奏,又有清亮优美的音韵,是一首很好的译诗。徐志摩创作的《落叶小唱》,其节奏是英语诗式的,不能不说是受到《歌》的影响。又如对音乐美的追求,在徐志摩那首脍炙人口的《再别康桥》中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诗中的“夕阳”与“新娘”,是“行中韵”(头韵和腹韵);“新娘”与“波光”是“蝉联韵”;“新娘”与“荡漾”是“尾韵”。“夕阳”―“新娘”―“波光”―“荡漾”,四个词语在音韵上遥遥相应,突出地表现了音节的“波动性”。
2 . 5 翻译带来的欧化句式成就了一些经典诗歌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之所以成为诗中的经典,除音乐美外,还有欧化句式的使用。徐志摩的名篇却得益于正确运用欧化句式。例如,“轻轻的我走了”,是英文“Quietly I went away.”。按现代汉语当是“我轻轻地走了”。又如“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借用的是英文的倒装句法,是把表语提前的结构,其英文结构为“Silent is tonight’s Cambridge.”。
3 . 代表人物徐志摩的诗歌翻译与创作
说到新月社,不能不提徐志摩。徐志摩,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学大师,新月社的灵魂人物,“中国布尔乔亚开山的同时又是末代的诗人”!,更有人称之为“现代诗仙”,堪称中西文化交流的大使@。另有新月社文人陈西滢晚年回忆:“在我的记忆中,新月社代表徐志摩,也可以说新月社就是徐志摩。”
徐一生译诗约80首,他以敏锐的艺术感悟力,扎实的外语功底,娴熟的汉语驾驭能力,凭借自身诗学观念,成功地译出了这些诗,译出了这些诗的个性神韵。为了实验中国新诗在格律上的发展,引鉴外国诗歌的创作形式,徐翻译了维多利亚时期著名的浪漫派诗人罗氏兄妹的几首较为自由的诗,如C. 罗塞蒂的《歌》和《新坟与旧鬼》(The Hour and The Ghost)与D. 罗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的《图下的老江》(John of Tours Old French)。稍一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徐的译作无论是精神和风格,还是内容和技巧,都直接影响了他的创作。例如,徐志摩的抒情小诗《偶然》明显有借鉴《歌》的痕迹。首先,《偶然》的情思非常接近《歌》,它们都是表现离别前“我”对“你”的恳求。“偶尔投影在波心”,或是“相遇在海上”,都是人生旅途中擦肩而过的匆匆过客,人生比如会有这样一些“偶然”的“相逢”和“交会”。这是《歌》的结尾:“假如你愿意,请记着我,要是你甘心,忘了我。……我也许,也许我记得你,我也许,也许我忘记”。再看《偶然》的结尾:“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徐志摩运用了《歌》的创造手法,抒情诗人通过与相爱的“她”的离别抒发绵绵的情意。两首诗的思想内容相似,艺术形式上也非常接近。
在徐志摩的文学生涯晚期,他还翻译了前浪漫主义运动的代表人布莱克(W. Blake)的一首名诗《猛虎》(Tiger),这也是徐志摩最得意的一首译诗。徐志摩不仅翻译了布莱克的诗,还将自己的后期代表诗集以《猛虎集》命名。可见,徐志摩的许多创作和其译作都有直接联系的地方,如果从徐志摩广泛阅读的外国作家的作品与创作的联系着手,我们就会发现有大量创作作品可以找到其译作的影子。翻译诗歌,徐志摩有他自己真诚而独到的见解。从他见解的阐述中,我们不仅看到了翻译给徐诗创作带来的益处,也明显地感受到了翻译给徐志摩诗歌创作提供的某些重要艺术契机。他的独特的诗人气质,通过翻译诗歌对“诗味”的品味,不同的诗体写作实践及对各种诗体审美功能的把握,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强有力的影响。
4 . 结语
新月社同人生活于中国文化的转型和白话新诗的滥觞时期,他们通过翻译借鉴了不少西方的诗歌创作形式,因此他们的诗歌翻译就自觉地参与了本体“文化身份的塑造”和新文学的建设。以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社诗人的诗歌翻译经历了语言和诗体的探索,成功地实现了语言和新诗体的转换,这种转换同时促进中国新诗体的诞生,实现了中国诗体的现代化,由此更进一步证明了翻译的文化交流的本质。总的说来,他们以翻译为媒介,通过借鉴和引用外国诗歌的形式,为探索完美的中国新诗的体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另外,他们的译诗不仅为自身的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范,而且这些译诗本身也成为中国模仿、翻译和创作的代表。
参考文献
Hardy, T. The Complete Poems of Thomas Hardy[M]. Gibson, James ed. London: Macmillan, 1976.
戴拥军、张德让.“五四”文化语境与徐志摩的翻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4(3).
高伟.文学翻译家徐志摩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
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黄昌勇.新月派发展轨迹新论[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
廖七一.诗歌翻译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刘介民、闻一多.寻觅时空最佳点[M].北京:文津出版社,2004.
刘群.新月社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2006.
刘全福.徐志摩与诗歌翻译[J].中国翻译,1999(6).
矛盾.徐志摩论[J].现代,1932年2月.
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M].香港:昭明出版社,1980.
徐志摩.徐志摩文集・散文集[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
徐志摩.徐志摩文集・征译诗启[J].小说月报,1924(3).
印晓红.文学社团之翻译研究[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
关键词:人教版;高中必修;文言;中华文化;四部分类法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灿烂辉煌,作为古老文明载体的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卷帙浩繁。身为高中生的我们如何在短短三年对中华优秀文化有一个比较全面而熟悉的了解,这给我们语文教材所应该选哪些古诗文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从当下人教版必修课本所选编的古诗文谈起。
魏秘书监荀砸谰葜D《中经》,更著新薄,分为甲乙丙丁四部,中华典籍首开四分之法,清代乾隆年间所编纂的《四库全书》为集大成之著作。当下高中的语文教材选编虽说没有按照经、史、子、集来编排,但通过分析入选的古诗文,依旧能发现经、史、子、集的影子。为了更方便论述,文章也从经、史、子、集四个方面展开:
一、经部
经部主要是儒家的经典,由最初的《诗》《书》《礼》《易》《春秋》,合称“五经”,发展到后来的儒家“十三经”。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当然人教版的语文课本没有全部编选以上十三部经典,而是选取了文学性比较强的《诗经》、《左传》、《孟子》。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共305篇。作为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对后世文学影响很大。人教版选入了《氓》和《采薇》两首诗歌。《氓》是一首上古民间歌谣,以女子的口吻诉说了婚变经历和体验,以及女子的决绝,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风俗民情资料。《采薇》写出了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面对凶悍的猃狁,他们忍受着思家念亲之苦的煎熬,舍小家保大家的“征人”是最可爱的人。《左传》中的《烛之武退秦师》展示了烛之武良好的外交辞令,以及不计较个人得失,随时准备为国尽己一份绵薄之力的高尚品德。“亚圣”孟子好雄辩,善于譬喻,他的许多文章都有此特点。《寡人之于国也》中面对梁惠王的疑问,孟子娓娓道来,借梁惠王关心的“好战”来引起其注意,从而把梁惠王带进自己设计好的“圈套”,以至于“王顾左右而言他”。从而很好地去宣扬自己的仁政主张,也就是文中的“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宣扬王道,反对霸道,在当今猖獗的社会依然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史部
中国的史书经历了家修到官修的转变,南北朝以来统治者多为前朝修史,以期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从先秦两汉的历史散文到“二十四史”,构成了古代社会完整的历史画面。翻开一部部发黄的史书,我们依然要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二十四史”最著名的是前四史,人教版的选编也是秉承这个原则的。入选的篇目分别是选自《史记》的《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选自《汉书》的《苏武传》以及选自《后汉书》的《张衡传》。除此之外还有选自《战国策》的《荆轲刺秦王》。
先说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这是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自汉武帝时期三千多年的历史。首先我们应当感激以司马迁为首的一大批优秀的史学家“不虚美不隐恶”秉笔直书的史德,让我们了解到了人性的复杂,以及帝王将相真实的一面。《鸿门宴》中项羽的刚愎自用、优柔寡断、重情重义;刘邦的能屈能伸、知人善任、圆滑狡诈;张良的深谋远虑、胆识过人;范增的老谋深算;樊哙的忠勇豪胆、忠心耿耿等等无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廉颇蔺相如列传》中通过完璧归赵、渑池相会、将相和欢三个典型事件,突出了蔺相如机智勇敢、深明大义、不计私怨的美好品质和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展示了廉颇勇冠三军、坦诚直率的性格和敢于改过的高贵品质。次说选自断代史――《汉书》的《苏武传》:十九年边地牧羊,饮冰餐雪,风雪染白了你的双鬓,但改变不了你对汉家的无悔忠贞。每每读到苏武在天寒地冻的贝加尔湖畔牧羊的故事,常常会感叹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对汉家的忠诚和坚贞,才会使得他从人生的中年一直坚韧到两鬓雪白回到中原的那一天。再说《后汉书》中的名篇《张衡传》, 郭沫若有很高的赞誉:“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文学方面,他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齐名;科学方面,发明候风地动仪,比欧洲早一千七百多年,同时,在哲学和政治方面也很突出。昭示着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好当下的知识,同时要开阔眼界,转益多师,做一个全面发展的有素养的学生。最后我们说一下选自《战国策》的《荆轲刺秦王》。《战国策》是刘向根据战国史料编订的国别体的史书,在二十四史之外。《荆轲刺秦王》主要歌颂了荆轲那种舍生忘死、反抗的英雄气节以及精忠报国的献身精神,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他身上的侠义精神。
三、子部
先秦是中华文化极度繁盛的一个时期。曾出现过“百家争鸣”的学术盛况,培育了中华文明茁壮的根脉。除了儒家经典之外,还有道家、墨家、法家、农家、兵家、阴阳家、杂家、名家、小说家等。出现了诸如老子、墨子、孙子、商鞅、庄子、荀子、韩非子等能够数代的风流人物。而先秦诸子散文最杰出的代表是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孟子不在此列。韩非子的文章,人教必修没有入选。接下来我们要说一下庄子和荀子。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许许多多中国士人的人生准则,苦读圣贤书,希望致君尧舜,然而奸佞当国,阉宦执政,正直之士苦于无处伸展抱负。此时我们不妨向庄周学习,学习他的一份逍遥和洒脱。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我们不妨学习一下庄周。我们需要有一份《逍遥游》的情怀,有一份庄子的情怀。先秦儒家的集大成者――荀子,《劝学》殷殷。“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 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无论做什么事情,无论你先天禀赋如何,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没有一心一意的付出,想要获得人生的满意回报是近于痴人说梦的。
四、集部
文化典籍中,最大的类别应该是集部,包括总集和别集。总集比如说《乐府诗集》、《文选》等,别集比如《白氏长庆集》、《王荆公文集》、《苏文忠公文集》。人教版古诗文选入了很多集部的作品,我们一一来说。
《楚辞》,刘向编辑而成,收录了屈原、宋玉、淮南小山等人的作品。如果说屈原是楚辞的灵魂人物,那么《离骚》则是楚辞的灵魂。所以,体悟《离骚》的韵味是解读楚辞和屈骚内涵的关键所在。限于篇幅和实际,人教版只选录了《离骚》的四五两段,其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仁人志士;他“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深沉忧伤依然让无数人动容。《离骚》中香草、美人等组成的奇丽的世界,依然给我们足够的想象的空间。屈原的自沉带给我们无限的伤感,也给我们无限的追忆。今天我们通过端午节的形式来纪念这位世界级文化为人,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文章,更应该去挖掘背后的实质性内涵。“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既是对封建礼教的一种批判,同时也赞美了焦仲卿、刘兰芝二人对爱情的忠贞,寄予了对爱情美好的向往之情。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赞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的《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涉江采芙蓉》描述了一个游子采芙蓉送给家乡妻子的故事,表达了游子对妻子的浓浓的思恋之情。“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朴素的语言传达着浓浓的情谊。
同时诗歌方面,我们既可以领略引领汉末建安一代风气的曹操诗风的“古直悲凉”。正所谓“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与“古今隐逸之宗”的陶渊明一起“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一起“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一起感受“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田园生活。追随太白来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蜀道,感受李白想落天外的想象力。和杜甫一起《登高》、一起咏怀,“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和白居易一起聆听商女的心事,“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一起感受“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妙的琵琶声。同杜牧一起来到忧伤的秦淮河,在“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朦胧中,抨击着那些靡靡之音背后的权贵。与李义山一起来到马嵬,凭吊一下“长生殿”里的那对鸳鸯,“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不亦悲乎?空留下“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词这一块,不妨先听听李煜那“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家国之愁,因为“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因为“朱颜改”。跟随有“白衣卿相”之称的柳永来到“杨柳岸”,在“晓风残月”中“执手相看泪眼”地作别。在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钱塘,“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在“佳节又重阳”的日子里与易安居士在黄昏后的东篱把盏,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乍暖还寒时候”,听她倾诉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愁。与东坡居士一起“竹杖芒鞋”,一起“吟啸”、“徐行”来到“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赤壁,怀念“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周郎,只是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陪辛稼轩在“落日楼头”、“登建康赏心亭”,把“栏杆拍遍”,只是“可惜流年”,无人唤取“红巾翠袖”,无法“h英雄泪”。那将“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文这一块,于《过秦论》的“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同也”中,感受贾谊政论文的博学与睿智。于李密的《陈情表》中,倾听肺腑之言“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于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感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悲凉,作为后之览者,我们也有感于斯文。在“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的日子,追随王勃来到那“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的“洪都新府”去感受那“胜友如云”、“高朋满座”的胜践。在“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中唐,感受“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的韩文公“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呐喊。在“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之际,和杜牧一起来到“覆压山百余里,隔离天日”的阿房宫,聆听“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教诲。在“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的月色,与苏轼一起“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一起“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与王荆公一起游褒禅山,洞晓“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真谛。
曲则跟关汉卿一起声援窦娥,一起控诉那“糊突了盗跖颜渊”的天。
要之,高中必修古诗文在经、史、子、集方面都做了选录,而以集部为多;而集部里,又以诗、词、文的选录为多。这样的选录不无道理,既符合高中生的理解和领悟能力,又能相对比较全面地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唯一有瑕疵的地方在于,作为中国独有的文体――“赋”的入选几乎为零。(倘若我们严格地界定赋的定义,那么《离骚》、《归去来兮辞》当不属此列。)王国维先生言“一代又一代之文学”,汉赋无疑是汉代文学杰出的代表。而在赋体文学的研究日益繁荣昌盛的今天,人教版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多少有点说不过去。笔者以为,首先,当增添贾谊的《吊屈原赋》,两千多年前的司马迁作《史记》时,便把屈原和贾谊这两个命运极其相似的文人放在了一起,名之《屈贾列传》。而《吊屈原赋》既是贾谊对异代文人屈原的共鸣,同时又是骚体赋的杰出代表。增选此篇,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二人,只有“感”字当头,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其次,当增添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的片段,正如选入《离骚》片段一样。司马相如被赞誉为“赋圣”,其《天子游猎赋》又是汉大赋的极品,理应入选其中两段,以期让中学生对汉大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最后,当入选张衡的《归田赋》,此篇既是抒情小赋的滥觞之作,又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学生通过《归田赋》的学习,认识的不仅仅是《张衡传》里面那个更偏重介绍其科学、政治才能的张衡,更重要地是对文学巨匠张衡有了更好的理解,这样一个“如此全面发展的人才”才更加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