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39: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会展服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会展服务合同范文1甲方:
地址:
乙方:
地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遵循平等自愿、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订立本合同。
第一条、人员指定
为便于合同履行,甲乙双方各自指定人员(甲方指定:;乙方指定)为本合同项目中各自的联系人,处理各自在本合同下的事宜,包括进行协商,向对方作出同意、确认或认可的意思表示等,但本合同已指定其他特定人员行使的权利和义务除外;
第二条、项目内容
甲方委托乙方负责完成等服务工作。
第三条、合同费用
本合同总金额(含税)为:元,人民币金额(大写)元,此总金额是乙方履行本合同的所有费用,甲方无须另行支付其它任何费用。
第四条、合同期限
自年月日始至年月日止。
第五条、费用结算和支付
1、费用支付:
支付方式:现金 支票 汇款 汇票
首付,甲乙双方签订合同后,甲方在 个工作日内支付乙方单站%费用;
尾款,所有项目及服务完成后,于甲方活动结束后个工作日内,乙方向甲方提供内容相符之有效发票,甲方在收到合规发票后 个工作日内向乙方支付剩余款项。
2、所有结算按实际产生为准。
3、甲方开票资料信息如下:
公司名称:
纳税人识别号:
地址、电话:
开户行及账号:
4、乙方的银行帐户信息:
开户名称:
开户银行:
帐号:
发票类型: 增值税专用发票 增值税普通发票
开票内容:会展服务费 展览展示服务费 服务费
第六条、甲方的权利及义务
1、甲方有权随时要求乙方向甲方汇报委托业务履行情况,有权监督乙方业务执行。
2、负责监督、检查乙方提供服务的工作进度、质量情况。
3、按合同约定向乙方支付相应费用。
第七条、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乙方有权按合同约定向甲方收取本合同规定的各项服务费用。
2、乙方保证其具有履行本合同项下委托业务所必须的相应资格、资质,并有义务按照甲方的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文件。
3、未经甲方事先书面同意,乙方不得将本合同项下委托事项全部或部分转委托给第三方,不得使第三方承继本合同项下乙方权利和义务。
第八条、违约责任
1、甲方在超过约定支付时间不支付费用的,乙方可向甲方发出要求付款通知,甲方收到乙方通知后仍不能按要求付款的,可与乙方协商签订延期付款协议,经乙方同意后可延期支付,否则乙方有权依法追索拖欠款。
4、在乙方提供服务过程中,由于乙方原因造成甲方及其人员或第三方人身及财产受到侵害的,由乙方负责解决及承担全部责任,并赔偿甲方(含甲方向甲方客户承担的法律责任而产生的损失)及受损害的第三方所遭受的一切损失。
5、因乙方违反本合同的其它约定而造成的所有损失由乙方负责赔偿并承担由此对甲方造成的一切损失。
第九条、保密义务
1、乙方应保证对本合同的所有相关内容及其在本合同订立前和本合同期限内所获知的甲方及甲方客户的保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生产、经营、管理、科研、技术、营销、发展规划等)负有保密义务,未经甲方事前书面许可,不得将上述信息用于本合同目的之外; 除为履行其职责而确有必要知悉保密资料的乙方工作人员或其他第三方外,乙方不向其他任何人披露上述信息,且乙方应确保上述人员承担与本合同约定同等严格的保密义务。
2、在合同期满之日起____日内,或经甲方提出要求后日内,除归还甲方的资料外,乙方应按甲方的要求将其他保密资料销毁。
3、如乙方违反保密约定,则乙方应赔偿由此给甲方所造成的实际损失。如有乙方委托的第三方参与的工作,乙方必须与第三方签署项目的保密协议,如因第三方造成泄密,乙方对甲方的经济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4、无论本合同因何种原因终止,本保密条款依然有效。
第十条、不可抗力条款
1、本条所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因素。
2、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甲乙方未能按本合同约定履行相应的权利义务的,甲乙双方免除相应的责任,但双方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减少造成的损失。出现不可抗力情形的一方,应在不可抗力发生之日起_____日内向对方发出出现不可抗力情形的书面通知,并提供相应的证明;因不可抗力导致通知困难的,应在困难消除或不可抗力情形结束后的_____日内进行书面通知并提供相应的证明。
3、不可抗力因素消除后,双方应立即进行磋商,就不可抗力所造成影响程度甲方有权决定是否继续履行或者终止本合同。如果甲方决定终止合同,如甲方已经付款,乙方应在扣除实际发生的有确切合法有效单据证明的费用后在____日内向甲方返还余款。
第十一条、法律适用与争议解决
1、本合同的订立、效力、解释、履行和争议的解决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2、关于因本合同引起的、以及与本合同相关的一切纠纷,甲乙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甲乙任何一方均可向甲方住所地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二条、其他
1、本合同经甲乙双方授权代表签字并盖章生效。本合同壹式份,甲方执贰份,乙方执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对本合同的任何变更或补充,须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并另行签订书面补充协议。
甲方(公章):_________乙方(公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会展服务合同范文2委 托 方: (以下简称“甲方”)
住 所:
法定代表人:
联系电话: 传 真:
联系地址:
邮政编码:
受 托 方: (以下简称“乙方”)
住 所:
法定代表人:
联系电话: 传 真:
联系地址:
邮政编码:
开户银行:
帐 号:
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就甲方委托乙方提供对甲方人员拓展培训服务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 甲方委托乙方提供拓展培训项目的基本情况
1.1 拓展培训项目名称:
1.2 拓展培训对象及人数:
1.3 拓展培训日期及课时:
1.4 拓展培训地点:
1.5 拓展培训讲师:
1.6 拓展培训项目大纲:见附件一。
1.7 测评问卷:见附件二。
第二条 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1 甲方的权利义务
2.1.1 甲方有权在拓展培训前就培训课程内容、时间、参加人员等事项与乙方进行确认。
2.1.2 甲方按合同规定支付给乙方相应的拓展培训费用
2.1.3 甲方负责安排,组织拓展培训前及培训中的相关准备事宜。
2.1.4 甲方负责在乙方进行拓展培训期间指派相应工作人员协助乙方进行准备和协调性工作。
2.1.5 甲方为乙方提供参训前的书面调查表及参训人员姓名,性别等学员基本情况。
2.1.6 甲方明确拓展培训的目的并将准确的信息与乙方沟通。
2.1.7 甲方有权要求乙方组成专门的服务小组并指派专员负责为甲方提供服务,并且在乙方提供的服务不满意时要求乙方更换服务人员,甲方有权对乙方的服务质量提出意见并且要求乙方予以适当改正。
2.2 乙方的权利义务
2.2.1 乙方保证拓展培训讲师按照本合同约定的时间为甲方提供培训,培训时数 不应少于本合同约定。
2.2.2 在本次拓展培训项目结束后五个工作日内,乙方提供此次培训项目结案报告,包括学员的测评报告及相关建议。
2.2.3 乙方负责免费此次拓展培训的摄像、光盘制作等,并负责在本次培训项目结束后十五内,将制作的光盘送达甲方。
2.2.4 乙方负责指派培训人员 到甲方所指定培训场地( )为甲方进行为期 天的团队建设拓展培训。
2.2.5 乙方应按时按量完成所负责的培训工作,如遇不可抗力之因素,甲乙双方应协商决定。
2.2.6 乙方负责提供甲方在乙方当地培训的场地及所有相关拓展培训所需的硬件及软件设备。
2.2.7 乙方负责培训期间的组织和服务工作,甲方协助、协调沟通。
2.2.8 乙方保证甲方参训人员安全,因非甲方的原因导致参训学员伤害的,责任由乙方承担。
第三条 费用和支付方式:
3.1 甲方应支付乙方拓展培训费合计为 人民币(RMB)。若实际参加培训人员超出 人,按照 元/人计算,双方按实际参加培训人数结算。
3.2 本条约定费用包含:整体课程培训项目方案设计;提供活动用器材及训练资料;培训师授课费用、培训师交通费用;行政管理(甲方人员餐费、住宿、交通费用)和相关税收费用等完成本协议约定事宜所需之全部费用。除约定报酬外,乙方不得向甲方收取其他任何费用,即因培训发生的其他费用均由乙方自行承担。
3.3 培训费支付方式:在培训结果甲方收到乙方提供的正式足额发票后 个工作日内以现金或电汇或支票方式向乙方指定帐户支付 元人民币。
开户银行:
账 号:
第四条 违约责任
4.1 若甲方未能按期支付乙方培训合同金额,乙方可以要求甲方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支付违约金。
4.2 如乙方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日期开始培训,则每逾期一日,应当支付培训费的0.5%作为违约金,逾期超过15日的,甲方有权解除合同。甲方解除合同的,则乙方除应向甲方退还已付款项、支付延期违约金外,还应向甲方一次性支付培训费20%的违约金。
4.3 甲方如果不满意乙方提供的服务,可以向乙方提出改进服务的要求,如果乙方不能够达到甲方所提出的全部要求的30%,则甲方有权解除该合同,乙方根据甲方已经参加的拓展服务量收取一定费用,并返还甲方剩余费用。
4.4 甲方若将乙方资料用于培训甲方员工以外的其它目的,乙方有权对此进行版权的相关索赔。
4.5 若乙方事先未征得甲方书面同意,将甲方提供信息披露给任何第三方,甲方有权对此进行相关的索赔。
4.6 甲乙双方经协商可以变更、解除本合同,提出变更、解除合同时应在培训开始前3天书面通知对方,如在培训前3天内,因甲乙双方单方面原因取消培训委托,则视为该方违约,违约方应按合同金额的20%支付违约金。
4.7 因不可抗力所造成的培训课程取消,甲乙双方可依法减轻或不承担责任。
4.8 自甲方发出要求乙方支付违约金的书面通知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乙方应按照合同约定向甲方一次性付清违约金。逾期支付的,按照应付违约金每日万分之五支付滞纳金,自逾期支付之日起至乙方向甲方实际付清之日止。若甲方尚有部分服务费用未支付乙方的,甲方有权从该笔费用中先行抵扣相当于违约金及滞纳金数额之款项。违约金不足以弥补甲方所遭受损失的,甲方有权继续向乙方追偿。
第五条 付款提示条款:
5.1 在达到合同约定甲方付款进度时,乙方应提前 日向甲方发出提示付款的书面通知。
5.1.1 若甲方对乙方提出的付款通知有异议的,甲方将在收到该付款通知七个工作日内向乙方发出异议通知且暂时停止支付。经甲方同意确认后,甲方再行支付该笔费用。
5.1.2 若乙方未及时发出书面通知导致甲方未支付的,甲方不承担任何违约责任。
5.2 乙方在收到甲方支付款项的同时,必须提供正式的税务发票。若乙方不提供发票,甲方有权拒绝支付该笔款项且不承担任何违约责任。同时,乙方不得因此而停止工作。
第六条 保密条款
6.1 双方承认保密信息构成有价值的商业秘密。双方同意严格按照本合同的规定使用对方的保密信息,未经对方的事先书面许可,不得向第三方,或允许向第三方直接或间接地透露保密信息。双方同意:
a 对保密信息保密,并采取所有必要的预防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双方采取的用于保护自身保密信息的措施)防止未经授权地使用及透露保密信息;
b不得向第三方提供保密信息或由保密信息衍生的信息; 除了本合同确定的应用范围外,不得在任何时候使用保密信息。
6.2 双方不负责保护以下信息:
已公开的信息;或 由另一方从不受保密限制的第三方获得的信息;或 未参考保密信息而由另一方独立开发的信息;或 依据法律的规定或根据法律赋予的权力可以获取此信息的司法、政府机构的要求必须公开的信息。接到此类要求后的一方,应立即通知另一方,使另一方了解将要披露的内容并提出意见。
6.3 本条款项下的义务适用于任何保密信息,或根据双方事先或目前合同由甲、乙方提供给对方的其他专有和/或保密信息。
6.4 本合同终止后,双方应立即自费将保密信息物归原主,并归还所有含保密信息的文件或媒体及其复制件或摘要。双方不得就此要求经济补偿。
6.5 合同确定业务的双方员工。如果参与本合同确定业务的双方员工不再继续
6.6 本合同终止后,本条款规定继续有效。
第七条 通知
7.1 以本合同为目的或与之相关的任何通知均应以亲自递交、邮递、特快专递或传真发至文首列明的联系地址和/或联系方式,否则不发生效力。如果拟接受通知的合同一方的联系地址和/或联系方式发生变更,则其应毫不延迟地通知另一方这一变更情况。
7.2 通知被视为送达的日期应按如下方法决定:
a 专人递交的通知在专人递交之时视为有效送达;
b 以(预付邮资)的挂号信件发出的通知,应在寄出日(以邮戳为准)后
第七日视为有效送达;
c 以快递发送的通知应于交予合法的快递服务发送后第三日视为有效送达;
d 以图文传真发出的通知,在传送日后第一个工作日视为有效送达。
第八条 继承
本合同生效后,无论甲方或乙方的名称、组织形式、企业性质、经营范围、注册资本、投资者等发生任何变更,甲方或乙方应继续或要求其权利义务的继承人恪守并履行其在本合同项下之相关义务。
第九条 不可抗力
因地震、台风、洪水、海啸、火灾、战争、暴乱、罢工及其他合同双方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导致本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时,遭遇上述不可抗力的一方,应立即将相应情况用书面通知对方,并于七(7)天内提供不可抗力发生的详情及本合同不能履行、或者部分不能履行、或者需要延期履行的理由的有效证明文件。根据不可抗力事由对履行本合同影响的程度,由双方协商解除本合同,或者部分免除本合同的履行义务,或者延期履行本合同。
第十条 不弃权
本合同的任何条款或表述均不得被视为对一方权利的放弃,任何违约行为亦不得被同意免除或放弃追究另一方在某方面的违约责任,并不意味着免除或放弃追究该另一方在其他方面或后续发生的违约责任。
第十一条 附件
本合同所有附件为本合同不可分割之组成部分,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十二条 可分割性
本合同及其附件中所包含的任何条款在被认为无效或不具有强制执行力的情况下,该条款的无效性或不可执行性不得影响其他条款的效力。
第十三条 完整合同
本合同构成各方对本合同所涉事项的完整合同,它取代了此前各方就该等事项作出的任何口头或书面合同或许诺。
第十四条 修改
对本合同的任何修改均须以书面形式进行,并经本合同双方签字并盖章后才能生效,本合同中未经修改的其他条款仍然有效。
第十五条 适用法律及争议解决
15.1 本合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
15.2 凡由本合同引起的或与解释或执行本合同有关的任何争议,双方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或调解解决。协商或调解不成,任何一方可向甲方所在地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六条 标题
本合同中的标题仅作为参考,不影响本合同的含义及其解释。
第十七条 生效及文本
本合同自甲乙双方签字并盖章后即生效;本合同一式四份,双方各执二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公章):_________乙方(公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会展服务合同范文3甲方:
地址:
电话:
乙方:
地址:
电话:
甲乙双方就乙方为甲方提供展会设计制作策划服务事宜,经友好协商,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达成以下协议:
一、 合作内容
乙方为甲方在年月日举办的活动提供展览展示服务,主要服务内容为。
二、 服务金额及付款方式
1.1 合同总金额:,大写人民币;
1.2 付款方式
1.2.1 甲方在年月日前向乙方支付合同总额的
50%即;
1.2.2 展览结束后10日内向乙方支付合同总额另外50%,即
1.3 乙方指定账户信息如下
账户名称:
开户行:
账户号:
三、 乙方指定联系人
1. 先生
电话:+86-
2. 女士
电话:+86-
四、 双方确认
1. 双方需对展览的相关设计签字确认,为保证展览如期举办,设计的最后确认日为年月日;
2. 若甲方在确认日后对任何设计做出修改或变动,且此修改变动将产生相应费用的,此费用应由甲方承担。
五、 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1、甲方权利与义务
1)甲方有权审核乙方的设计样稿,经甲方认可的稿件,创意、
2)甲方应积极支持乙方工作的开展,全力提供乙方所需的项目相关资料、对于乙方提交的方案尽快确认或提出修改意见。
3)甲方对已签字认可的设计稿提出修改意见,使制作、时间延迟的,乙方不承担违约责任。
2、乙方权利与义务
1)对于甲方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要求和行为,乙方有权拒绝。
2)除不可抗力外,乙方须按照合同约定保证品质和工作时间。
3)乙方对甲方所提供的资料负有保密的义务,并采取一切合理的措施以使其所接受的资料免于散发、传播、披露、复制、滥用及被无关人员接触。当合同终止之时,乙方返还或销毁甲方所提供的资料。 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保留法院诉讼的权利。协议如有变更或补充,双方另行签定补充协议或备忘录,该部分与协议具有相同的效力。
六、 其他
1. 本协议未尽之处,双方可协商签署补充协议;
2. 本协议适用中国法律,与本协议相关的争议将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中国具有管辖权的法院管辖;
3. 本协议自双方签定之日起生效,本协议一式四份,甲方两份,乙方两份。
甲方(公章):_________乙方(公章):_________
【关键词】会展服务 英语翻译 趋势 成长
20世纪至今,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影响,催生世界经济趋向一体化,经济活动在各国间的交流更加密切。在竞争与融合的情况下,各国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跨文
化)。由于文化涵于经济活动之中,可以说,国际间的会展交流是经济与文化交流的结合体。翻译工作就是在跨文化间起着纽带的作用。国家、组织、个人之间的跨文化一方面为文化繁荣和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由于文化差异的不同也带了冲突,这种冲突挑战着人类对文化差异的耐受性,感知性。而翻译工作则是尽可能的让参与方相互了解,知情达意,减少文化冲突。随着我国的外语教学的不断深入和兼容并蓄,英语人才培养得到蓬勃发展。但是,我国会展业对于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是刚性的、多样的、巨大的。
一、我国英语翻译人才现状
我国翻译人才远远没有达到经济活动的需求。仅能够满足10%的国际会展活动需求,缺口高达90%。全国在岗专业翻译人员约8万人,从业约为50万人,目前有所增加,约100万人。但不足以满足我国的会展业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需求,包含翻译人才的数量缺少和翻译人才的质量欠缺两方面。
二、我国会展英语翻译人才欠缺的原因
1.专业性“强”。纵观我国会展服务的英语翻译人才市场,各个国际性会展(论坛)都存在翻译人才缺乏的情况,英语翻译不管是口译还是笔译,尤其是在商务谈判的签署文件阶段,专业性笔译人才总是组织者首先要解决的“头痛”问题,而一些文化交流类的论坛或会展因为缺少专业水平高的翻译人才而“麻烦不断”。会展服务是综合性的,需要一批既懂专业技术,又通晓外语的职业翻译人才。因为,国际会展的内容是多方面、多种类的,它包含国际上任何一个行业或者技术。诸如科技、农业、军事、海洋等等。这为翻译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又提出了非常严苛的专业知识挑战,而对不同的专业知识和文化背景的掌握又需要较长的培养周期。对于译员来说,在这么多的而繁杂的各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上都能够做到“完美对接”确实具有很大难度。就经济发达国家的语言而言就有较多差别,何况专业技术的分类?同时,在会展业中不能够像日常交流那么随意,其中包含有翻译技巧。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可能需要懂得的专业知识很多并且还需要较多的翻译技巧。如下文就有两种译法:
The technology available today has made it all possible for us to be away from the city and still communicate iDstantaneously with our clients and meet our deadlines.
利用当今的技术,即便远离城市,我们还可以和客户及时交流,不会误事。
有了当代技术的保证,即便远离城市,我们还可以和客户即时交流,不会误事。
2.灵活性“大”。会展业是一个以服务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为特点的新兴产业。会展组织的区域中所能提供的专业人才的多少,专业技术水平的高低,以及能够为会展活动提供支持的技术水平决定了会展的收益和影响力。就北京而言,在2010年就举办了近114场大中型展会,其中一个大型国际展会就要至少60位具有专业水平的管理者和协调人员,包括翻译就需要10-20人,翻译人才就要占30%以上。而从全市范围看,大多数会展英语翻译人员是“半路出家”。北京的会展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首都功能调整的大方向,这也是政府大力支持行业。因此,会展服务的英语翻译人才会需求巨大,日趋紧张。相反,会展服务英语人才队伍的扩大和能力提升也会对北京的会展业起到重要推动。
3.广泛性“杂”。国际性的文化会展就是“跨文化”的交流。而“文化”又是纷繁复杂的。
有会展就有语言文化的交流,就有商业机会交流,还有产品展示和技术交流。因此,会展需要的“人才”的内涵是广泛的,除了懂得会展所要表达的厂商展示产品,还有科技展示,文化展示,交流展示,未来发现展示等等。不但需要好的语言翻译人才,还要翻译者懂得会展组织管理技能。会展呈现出的内容广泛性与经济活动的广泛性保持一致。做为现代经济业态,为世界各国团体、企业、组织提供了展示舞台,也为各国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尤其是对跨文化的交流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做为会展业最发达的国家――德国,之所以在世界上影响巨大,就是因为德国有很多会展业的专业人才参与,不但拥有最多的翻译人才,还拥有最多的具有语言翻译能力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会展的多样性内容体现出了会展开展过程的复杂性,也体现了对 “翻译人”的高要求。
4.职业性“难”。不管是为哪种商务交流活动服务,都离不开现代人的职业发展和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没有职业发展方向就没有人去学习和从业,没有人从业就不会带动人们的物质追求。在我国,会展服务英语翻译工作者有很多原本的业并非翻译,而是从出色的兼职翻译发展成为专业翻译者。他们在精力全部投人的同时,收入和专业水平也获得了较大的提{。近来不少高校或中学的教师纷纷辞职做起了全职翻译,为缓解我国会展服务英语翻译人才的短缺做出了贡献。当然,对于我国英语教育和发展也并不完全是好事(这一矛盾是我国英语教育和翻译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在过去,失去一份受人尊敬的职业去从事一份毫无保障的自由职业翻译者,是让人不可理解的事情。可见,会展服务英语翻译这个行业自有其特殊的吸引力。
三、会展服务英语翻译人才的发展趋势
国际会展是经济交流的一种形式,真正内涵还是国际间的跨文化交流,其动力是国际经济一体化所导致的文化交流。英语翻译人才是与国际经济活动和文化交流活动保持一致的,其内容和能力也相伴相随地发展、充实。所以说,会展服务英语翻译人才的发展趋势与国际交流发展是同步的、一致的。即国际经济活动愈频繁,则英语翻译活动愈频繁;国际文化交流越深入,英语翻译活动则越深入。对于英语翻译活动的出现与作用,经济和文化活动是重要的“推手”。从翻译者的数量增长上看,一直保持增长。而专业的、自由职业者译员是翻译职业大军中的一大群体。
四、我国会展服务英语翻译人才的成长策略
培养我国翻译人才首先要提高我国英语教育水平,其次是要促进英语翻译人才的学习能力,最后是要为英语翻译人才的成长提供好的成长环境。英语翻译是门语言艺术,语言环境对于翻译人才的成长至关重要,培养英语翻译人才的成长环境就是要提供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语言环境。在理论研究方面要对翻译的诸多重大问题进行比较研究,挖掘翻译的本质内涵,客观认识与正确评价翻译在人类文化交流史中的作用。从大环境而言,目前由于互联网的存在与发展,国内外人员的交流几乎没有太多障碍,越来越多的人学习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并相互影响,成才之际踏入了翻译行业,他们踢开沉闷的伏案,利用互联网和翻译软件进行多面性的翻译工作,通过即时通讯软件与外国人进行交流,通过翻译软件进行翻译文档。但这并不能快速的让这些“语言的自由活动者”从一个英语爱好者或者是简单交流者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英语翻译者,真正的专业的翻译者需要严格训练和学习,会展产业战略发展的要求需要的是专业性的翻译工作者。那么,如何成为会展服务英语翻译人才呢?
1.先成为语言艺术专业者。翻译工作是跨文化交流的媒介。既然要在参与方的起到中介作用,就必须要懂得双方的语言习惯和语言文字及其内涵。这就要求翻译者除了掌握一种母语还要了解其他语言,而专业知识也必不可少。翻译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从一种语言过渡到另外一种语言的过程,仅仅学会一门外语的语音、语法规则和词汇是不能够完成翻译工作的。因为,一种语言和另外一种语言的交流还存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如果翻译不了解此背景,不能让双方进入到一个维度上,就会产生误解、曲解,会导致交流失败。让人无法接受,甚至会给翻译者自己和交际对象(客户)带来麻烦。
2.勤勉的学习者。做为翻译,在翻译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同知识和语境。同时,在会展中所遇到的语言要求十分准确,特别是一些专业用语的表达,不能有丝毫的差池。因为,会展做为经济交流活动需要翻译能够客观准确的表达参与方的意图,是对事物的客观精准描述。不能有任何的模糊或者不确定性,当然,国际商业法则也不允许有模棱两可的词语及表达。因此,需要翻译者勤勉的学习不同的专业知识,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甚至不同种族对于不同事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变化。翻译不仅仅是两种文字的“转换机器”或者“传声筒”,而是非常灵活,且有创新性价值的工作。
3.认清自我。翻译工作是客观的对参与方所表达的意思进行传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传声筒”。因此,翻译工作需要尽可能的准确表的双方意思就可以了,不能够带有自己的感彩,也无须为某一方多做描绘。这要求在会展服务过程中“一是一,二是二”“能力所致”的做好自己的本职,不能够有倾向性,这是最基本的操守。当然,在做翻译过程中,除了更好的完成工作,还需要不断推销自己,在工作之余与客户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尽力提高自己的收入。在国际会展翻译服务中更容易开发国际客户,会有较好的收入,也能促进自己更加投入,激发上进心。
4.语言能力是基础,理解能力是保障。著名翻译家林戊荪先生就曾说过:将外语翻译成汉语,要求翻译者必须具备很好的中文表达能力;而将汉语翻译成外语,翻译者就必须具备很强的中文理解能力。翻译的本职是做好参与方的跨文化交流,就需要翻译了解参与者的内心所想、表达之意。所以,翻译要有一定的理解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完成工作。
五、结论
二十一世o,是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大展宏图的时代,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会展服务翻译在我国对外交流中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学习引进外国的先进科技知识和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方面,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纽带作用。
参考文献:
[1]翁凤翔.实用翻译[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市场营销 广告 理念
一、会展营销概念
1 会展服务营销的理念
随着企业对于消费者需求的进一步认识,企业在营销过程中采取了一些列的方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其中服务营销就是一个重要的措施。面对消费者的多元化,广泛化以及复杂化,服务营销也需要因人而异,复杂多样。消费者会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和自身所拥有的条件形成较大的需求弹性。这对相应的服务人员的技能和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谓的会展业是指会议业与展览业的统称,这是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在我国,会展业从改革开放以来逐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的发展壮大着。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的发展以及与国际交流的日渐加强,相应的展会的次数也在逐渐的增加,其规模也在日渐的扩大,举办会展的水平也是日渐的提高了,形成了一定规模,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是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2 会展服务营销显存的问题
2.1 缺乏明确的营销理念,经营的观念落后
随着我国会展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会展业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营销理念,然而,在实际的经营运作过程中,却很少能够将这些市场营销的理念运用于实践中或者运用时取得的成效并不是很好。其仍然存在着诸如不能准确的定为市场,缺乏必要的市场细分,市场竞争力较低,市场运作水平较低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当前的市场营销理念仍然没有突破传统,在会展中仍然存在单纯的追求广告的投入,忽视了品牌自身,单纯的追求短期利润等各种问题。
2.2 品牌的创建
在创建品牌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考虑产品的质量因素,还需要注重企业的服务质量,消费者的满意度等因素。这些都能够不同程度的反应行业的经营理念和营销理念。在会展中,存在的品牌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忽视品牌形象;二是对品牌策略的理解仍然只是增加广告投入,对于会展本身的构成要素和会展的长远的发展的认识不充分。
2.3 会展中营销人员的素质不够
在会展中,服务营销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达不到预期的要求。特别是在一些小型的会展中,服务营销人员不论是素质还是技能都较低,对于营销的工作只是停留在销售或者推销的层面上。部分企业的营销管理跟不上,营销的形式没有创意,形式过于的简单,没有行业标准。
3 会展服务营销的发展趋势
3.1 现代化、科学化的营销理念
根据当前的服务营销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状况,会展业需要树立先进的服务营销理念,并在新的营销理念的引导下研究出多样化的营销策略,通过创新性的营销思维和营销活动,促使会展业服务营销的迈向现代化、科学化以及创新化。
3.2 构建多元化的服务营销战略
面对经济的快速的发展,会展业的服务营销的手段和方式也正在不断的完善和出新。在传统的广告、邮寄以及人员推销的方式下,注入了目的营销等。例如,确定目标市场以后,在该目标市场中建立工作处,同时加强与当地政府的合作与交流,并对于会展进行各种各样的促进活动,派专业的人员到国外进行交流合作,经常拜访重要的客户。此外还可以对会展的宣传材料进行美观、详细、实用的设计促使其效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4 服务营销在会展业中需注意的问题
为了提高会展业的竞争力,在某种程度上需要有效地利用服务营销。会展业需要针对于自身的特点,加强对市场的细分,服务的差异化、有形化以及标准化的确定,通过科学的、新颖的服务营销战略,来提高会展业的竞争力。
4.1 确定服务的市场细分
面对数量众多,变化较大的服务市场和各种各样的服务需求者,会展业不可能做到全方面的满足不同市场的服务需求,不可能对所有的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有效地服务。面对这个问题,会展业需要根据服务的市场和对象进行市场细分。通过对市场的细分确定目标市场,并组织有针对性的营销组合策略,只有这样才可能取得会展营销的目的。
4.2 注重服务的差异化
所谓的服务差异化是指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时,在服务内容、服务渠道以及服务形象等方面进行强化,突出本企业特有的优势,从而战胜竞争对手,在会展中取得胜利。这种差异化主要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人手:
(1)通过调查、分析会展服务市场上已经存在的服务类型,以及自身的优劣势,进行针对性、创新性对服务项目进行开发,尽可能满足目标消费者的需求。
(2)利用区别于其他企业的传递手段,有效而快速的将会展服务传输给参展商和参展观众。
(3)为了表现会展的独特形象,可以采用象征性或者特殊化符号、名称以及标志等。
4.3 进行有形化服务
服务有形化是指会展业通过服务的过程,把各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服务产品做到实体化、有形化、具体化,让参加会展的人员可以切实的感受到服务产品的存在,从而提高服务产品的质量。服务有形化具体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4.3.1 服务产品有形化
所谓的服务产品有形化是指利用设施等硬件来使服务自动化和规范化,确保会展服务的一致性和服务质量。通过各种服务特征,如各种票等做到区别服务质量,变无形为有形的服务,从而增加了会展参加者对于服务的感知。
4.3.2 服务环境有形化
会展的环境能够给人以先入为主的效应,它虽然不是服务产品的核心,但却是服务产品不可缺少的必要的条件。
4.3.3 服务提供者有形化
服务的提供者直接与参加会展的人员相接处,他们的服务素质和服务过程中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的会展的服务,其会直接的影响会展服务营销的质量。因而,会展需要对员工进行行业服务标准化的培训,保证其掌握一定的服务技巧和技术,使得他们的服务可以与会展的服务目标一致。
4.4 标准化服务
会展服务除了依靠服务人员以外,往往还需要借助一定的技术设施和技术条件,实现会展服务质量管理和服务的标准化。为了有效地提高会展质量,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
(1)为了方便参展者,要不断的完善设计服务的质量,促使服务的程序合理化;
(2)制定合理的、与会展服务相符合的规章制度,引导参加会展人员接受服务;
(3)改进服务设施,美化会展环境,从而为参加会展人员的等待和接受服务创造良好的条件;
(4)在会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的情况下,通过对价格的上下调节来满足参展商的需求,从而平衡供需,稳定服务的质量。
5 会展服务营销的质量管理
由于服务具有无形性,生产与消费同步性,消费者参与服务生产过程的特点,所以服务营销的环境更具有动态性、差异性和竞争性。它可以直接的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度。因此,要加强对服务营销的质量管理。具体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5.1 独特的服务营销理念
根据服务营销的无形性、多变性以及不稳定性等特点,在实现服务营销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软件、硬件、员工以及消费者等各个方面,力图将各个方面进行完美的融合。为了保证服务在各种环境中都能有效地进行,需要明确建立服务营销文化。服务营销文化要体现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公司文化,体现全心全意为顾客着想的理念。这种服务营销文化可以统一思想,统一标准,从而提高整个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5.2 规范的服务营销理念
在服务过程中,建立规范化的服务营销理念可以规范、约束和引导服务人员的行为和心理,确保服务的稳定性,避免服务的易变性和不一致性。由于实际中服务的质量不稳定,不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认知,服务的品牌不容易树立以及标准不容易执行等特点,使得服务营销不容易进行。然而,确定规范化的服务营销理念,可以避免上面的缺陷。服务的规范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规范服务环境;二是,规范服务人员的行为和心理。在服务营销中规范强调会展的服务理念,规范行为,标准化服务质量,并对服务进行质量监督。
5.3 控制服务营销的质量
控制服务质量是服务管理过程中的重点,确定有效地服务营销质量标准是质量控制的重中之重。切实有效的服务营销标准具有如下的特点:一切从顾客出发,明确具体的操作方法,并且该操作要便于执行。会展要制定具体的明确的质量标准,这一标准要便于员工接受和理解,要体现顾客的需求。
二、会展营销的特点
1 营销主体的综合性。会展营销的主体十分复杂,大到一个国家或城市,小到每个会展企业甚至是一次具体的会议或展览会。每个主体的营销目的不一样,营销内容的侧重点也存在明显差异。一次展览会可能要涉及众多的组织和企业,大型的国际性展览会可能由当地政府主办,由一家或者几家展览公司承办,其中个别较复杂的活动则由具体的项目去承担。换句话说,一个展会由几方共同操作,且各自承担的工作在深度与广度上有所不同,但进程必须保持一致,合作也必须紧密有效。
2 营销内容的整体性。展览会的举办时间、地点、主题及内容等都是参展商所关心的。因此,会展营销的内容必须具有整体性,既包括举办会展的外部环境,如城市的安全状况、旅游综合接待能力等,又包括会展的创新之处,能够给观众带来独特利益,以及配套服务项目水平等。这一切都会影响参展商的购买行为。
3 营销手段的多样性。会展营销的主体复杂和内容广泛决定了展览会必须综合利用各种手段来开展宣传,以达到预期的营销目的。从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到各类行业杂志、专业会展杂志,到面向大众的路牌广告、地铁或出租车以及已渗透到各行各业的互联网,会展营销主体以平面或立体的方式,将大量的信息以最快、最直接的方式传递给大众。
4 营销对象的参与性。在许多时候,会展活动的主办者虽然熟悉策划并操作会展,但对行业的认知程度可能并不深刻,因而在整个过程中必须广泛听取与会者和参展商的意见,根据自身能力结合与会者和参展商的要求尽可能地调整营销内容,以更好地满足与会者和参展商的需要。另外,在会展活动中,与会者和参展商的参与性都很强,主办者必须与其实现互动,才能提高与会者和参展商的满足程度。
三、展览会项目管理
近年来,一个新兴的产业——会展产业在中国悄然兴起,并迅速的发展起来,这种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会展业能够拉动一个城市或一个地方的区域经济增长,促进该行业的贸易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实践证明,现代会展产业是一种投入少、社会效益高、无污染、零排放的绿色产业。因此,发展会展产业常常成为一个城市经济发展和提升城市形象的首选战略之一。
会展产业在宏观和微观经济中均发挥出重要的职能。在宏观经济领域内的职能表现为,在一定期限内将供应和需求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换句话说,展览既能开发营销市场,也是市场的主导。通过提供平台让市场参与者进行互动,是市场的自我开发和成长。在微观经济领域内的职能表现为,参展商通过多样化的推广和营销手段,可以让观众详细的了解到产品的性能,行业的资讯和市场发展速度。参展商和观众能够面对面的交流,对公司及其产品恰当的介绍,可以增加公司在客户心中的印象。展览会既促进了消费者的采购又增加了客户的忠诚度。
总体来看,我国会展产业发展的历史还比较短,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巨大的市场潜力正在面向世界不断彰显出来,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综合服务能力,使中国朝着世界会展的最佳目的地的方向发展。目前,我国的会展产业正在呈现以下几个趋势(1)国际化趋势-一方面是组展机构的成员与运作规则的国际化、另一方面是展会参展商、观众人员的国际化;(2)专业化趋势即具备明确的主题、专业和市场定位与专业化会展服务以真正满足参展商和观众的需求;(3)品牌化趋势即通过品牌战略、品牌质量、品牌拓展等方面体现的一批行业知名品牌展会。4、多元化趋势发展,即包括会展内容的多元化和经营形式的多元化。
应丽君女士,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2000年10月归国创建“中德合作重庆海钠会展研究所”任所长,主持和参与1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大型工程项目和科研课题,主编专业文集《会展经济发展新理念》。
加强区域联合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西部发达会展经济中心城市为中心,辐射带动西部其他城市和地区发展会展经济,从会展产品的配套组合入手,组成西北、西南两大会展经济板块,将各省市重要会展资源组合成为一个整体,推向国际国内市场。
坚持会展与相关产业联合发展,形成西部会展经济大发展机制。树立西部大会展经济的观念,广泛宣传会展经济的关联和带动作用,以及联动功能产生的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西部地区形成共识,共同来推动西部会展经济的发展。
树立大市场观念,争取会展市场持续增长。要树立西部会展经济大市场观念,形成政府与企业联合促销的新模式。制定西部会展整体规划,采用灵活多样的促销方式,争取国际、国内、西部和新老会展市场都能保持持续增长。
不断完善城市会展服务功能,营造会展业发展大环境。要进一步完善城市会展服务功能,营造一个良好的会展外部环境,努力在城市建设、环境保护、旅游会展配套设施、会展服务意识等方面形成综合配套体系,增强西部会展中心城市的吸引力。
坚持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强化会展管理。由政府牵头制定西部各会展中心城市“城市会展发展5-10年规划纲要”,颁布和完善会展管理条例等法规和规章,依靠政府宏观管理和市场的导向作用共同推动会展业的有序发展。
树立西部会展整体形象,提高会展中心城市会展竞争力。西部会展中心城市要以“展示和销售西部会展产品”为根本任务,制定促销策略,突出西部会展的整体形象。
积极开发会展新产品,促进会展业持续发展。会展产品的不断创新和优化升级,是保证西部会展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实施会展产品名牌战略,树立品牌形象,选择一批有代表性的会展,做精、做大、做新,大力宣传产品知名度。
“办展会就是做服务,办展会其实是为行业提供交流的平台,如果没有了良好的服务支撑,展会就无需存在了。”慕尼黑展览会集团的项目总监Peter Knoll先生是这样阐述他们的办展理念。对于会展行业今后的发展,不少业内人士都宣称:无论从硬件还是从软件来看,“以人为本,专业服务”将是展览业的全新标准。这充分说明了会展服务对会展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并明确了会展服务的核心内容与关注人文需求的必然联系。服务营销是会展企业从顾客的终生价值来获取利润,并维系更持久的重要途径。一个展会要想持续发展就要以个性取胜,以文化取胜,以服务吸引人,最大限度地满足参展商及参观者的根本意愿。挖掘会展服务文化价值内涵就要以文化开发创意,以文化构架思路,以文化引导消费,以文化推介企业。会展有关组织者要考虑的不能只是眼前利益,重要的是长远利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以吸引更多专业观众、潜在消费者关注展会,使展会形成行业文化交流中心,通过完善相关配套服务和活动,使之更加丰富和多元化,成为可欣赏的艺术品,可品味的文化大餐。
一、满足参展各方的需求,实行多样化、精细化的分层服务
参展商有国内和国外的,参观者有专业和普通的,赶来参加展会的人们都抱着不同的目的:参展企业为展示形象、拓展市场、扩大贸易、建立销售管道而来;专业观众根据市场需求寻找目标客户、为洽谈贸易和订货而来;普通观众,或为改善自身的生活条件或为扩大视野跟上时代潮流而来;还有新闻媒体、政府部门等特殊观众为获取展会信息、数据而来……各自的目的都十分明确。真正的客户服务是根据客户本人的喜好使其满意,而最终客户会感受到被重视,会把这种好感铭刻于心,成为企业的忠诚客户。 作为展会的主办单位需要认真分析,妥善安排,以满足各方不同的目的、需求,重在为参展商、消费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双方共同受益。由此,相关的服务工作必须考虑周全:
(一)展前调查摸底,展后跟踪服务。为满足参展各方的需求,会展组织者应有“三天盛会,常年对接”的办展理念。不少成功展会除了办好三天展会外,一年365天都在从事项目征集和对接、转化、落地等工作,加强客商数据库的开发利用,把几天的展会服务变成365天的综合商务服务;有的展会组委会给消费者制作“质量跟踪服务卡”,可持续、有效地保障消费者的权益。这些服务工作使展会上的信息交换、情感交流得到不断延续,也有利于下期展会的继续深入。如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就通过这种常年对接的工作,实现了从一个区域性平台向全国性平台的转型。展会组织者平时如能多与参展商及消费者沟通、交流,通过调查、采访、座谈、留言等方式将他们的真实需求最终在三天的展会上很好地体现出来,并对会展品牌进行认真地规划,这样就可以在品牌建设的道路上少走许多弯路,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
(二)积极推广宣传,提高参展效率。“高效率”是众多业内人士对会展业提出的专业化要求。要服务好参展商,促进参展企业发展,可加大策划宣传力度,利用本地区域资源,为企业和政府在项目开发、融资企业战略等方面提供更多的专业服务;可邀请国际品牌公司对热点城市、热点行业、优秀企业作重点推介,通过文化策划、宣传,实行全面“包装”,并利用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向海外推介;为吸引高素质的专业买家到会,确保成交效果,主办机构应广泛宣传,主动联系,加大专业买家的邀请力度,最初还可能需要到各商场和集散地邀请客商到会;为提高成交率,可将供需双方的需求梳理后进行“展前配对”,使更多企业一开展就可直接找到目标对象,通过多谈多签项目,多推出品牌,以确保展会取得实实在在成果;还可通过组织相关活动,帮助企业推介产业产品,加强技术交流,共同研讨发展战略,拓宽市场营销、合作渠道,促进共同发展。
(三)严格把好质量关,以诚信让百姓安心。展会应以参观者的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以维护消费者的根本利益为服务的最大目标。会展主办方应对参展项目严格把关,把更全面、更丰富、更准确的综合服务信息传递给消费者,确保让老百姓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诚信经营,服务百姓,让利于民,是会展组织者及参展商应有的信念。那种只想在展会上做“一锤子”买卖就走,或是单纯依靠打折销售吸引消费者的现象不可能长久。现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更加注重提高品质、诚信经营,以良好的售前、售后服务吸引人。在展会上,就需要企业更加注重和谐办展、诚信沟通,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并通过签订诚信承诺书,公开承诺,推崇诚信文化,做到信息透明、服务有保障,以消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二、探寻展会服务文化价值,展现个性化、差异化的特色服务
在某些时候,会展服务仅靠严格管理和规范操作并不能获得顾客的普遍满意,唯独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才能打动顾客的心。主办方可通过开展展前、展中、展后的系列服务工作,展示本地人民热情、周到、优质服务的良好形象,吸引八方来客,促进各方成为永久的朋友;通过精心策划组织,让展会既有高层次的思想碰撞,又有轻松的文化交流,使之成为富有营养的文化大餐;通过创新形式,丰富内涵,让众多的参展者及参观者都有所收获,使之成为展会第一品牌,成为当地该行业的重要节日。由此,相关的服务工作还要做到位:
(一)明确展会定位,突出展会主题。鲜明的特色是展会的生命,特色服务就是展会的核心竞争力。会展组织者可依托当地产业优势,组织特色会展;根据本地文化特色,举办会展相关的节庆活动。从本地产业、文化发展实际出发,策划举办全省、全国乃至国际性的专业或综合博览会,形成特色展会,对促进本地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促进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着重要意义。同时,每届展会都应有一个鲜明的主题,以突出展会中心主旨,这也是提升展会文化内涵的一种方式。会展主题就像文章的中心思想一样,会展有了好的主题,就如文章有了灵气,魅力倍增;会展如果没有主题或者主题不鲜明,就无法激发参与者的兴趣,必将难逃失败的命运。 如2007年宁夏银川市第十届房博会的主题是“激情创业 和谐宜居”,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2011年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主题确定为“环保合作”,无不希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增进相互了解,促进销售合作。为让企业获得更加专业的市场服务,展区布置应更集中、更专业。在展厅显著位置播放城市或企业宣传视频,分区域、行业重点宣传、推介品牌,让城市或企业特色文化更鲜明突出;在各展位前也可设置宣传触摸屏,让参观者对展品的基本情况有直观明了的了解,有利于供需对接,还可减少因口语宣传而产生的噪音;在国际展会上,增设语言翻译器,将为不同国家的参展商、参观者带来极大的便利,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举办高层次论坛和会议,让企业及时获得多领域的权威信息,使参展成为建立和维系商业联系的独特和稳定的平台,挖掘更多与潜在客户和市场开始合作的宝贵时机。
(三)举办专题讲座,增长人们见识。人们希望在展会上不仅可以买到称心的物品,还能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通过举办相关理论研讨及讲座活动,如区域城市未来发展报告会、行业建设成果交流会、节能环保与品牌推介会、行业自律与维权座谈会,还有专题知识或技术讲座、风格设计展示会、民俗文化大讲堂,以及普及法律、金融常识的专家咨询解答会等,都可为参展商及参观者打开一扇行业文化窗户,使之了解更多与展会有关的信息和知识;并让邀请来的专家、学者、行业大腕、媒体记者与专业观众、市民代表、消费对象等,就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概念展开讨论交流,发表宣言,推广新技术、新工艺,传播新理念、新知识,增进相互了解,达成共识。
(四)组织丰富活动,满足精神需求。展会还可融入多种时尚元素,通过精心策划颁奖晚会和开幕式,组织异彩纷呈的现场演出,举行名品荟萃欣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参观者在得到信息和服务满足的同时,还得到视听享受和精神愉悦。无论是展台的布局、灯光的设计,还是书画展示、钢琴演奏,以及玉器木器鉴赏、古玩收藏讲座等,都可让参观者眼前一亮,即使不买商品,去展会也是一种享受。同时举行观展征文评比活动、会展精彩瞬间摄影大赛、展位布置设计擂台赛等互动活动,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其中,成为精彩展会的一分子,感受到来展会的乐趣,充分体现综合展会休闲度假游的特点,让展会成为假日独特的“节目”,一年比一年更吸引人。
关键词:会展企业 价值链 盈利模式
中图分类号:F713.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1-040-02
中国会展业经过了20多年的快速发展,从办展的数量和总体面积来讲都已跃居为全球会展大国,但从国际综合竞争力来讲,我国会展业特别是会展企业还存在着主体力量不强、综合竞争力缺失、盈利模式简单单一、价值链整合力度不够等问题。会展行业从暴利时代进入了微利时代的现实背景下,只有那些能够持续获得比同行更高的利润,找到有效着力点的会展企业才能在微利时代的盈利法则中生存下去。会展行业盈利模式研究是一个全新而又备受关注的领域,本文将以价值链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会展行业目前的主要盈利模式及其特点,努力从优秀会展企业的盈利模式中找到可参照和复制的共性基因,并以此为其他会展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理论基础
(一)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的概念和理论是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在其1985年所著的《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提出的。他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过程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相互分离的活动的集合。任何企业的价值链都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创造价值的活动构成,这些活动分布于从供应商的原材料获取到最终产品消费时的服务之间的每一个环节,这些环节相互关联并相互影响。”在此基础上,波特提出了价值链分析方法,即对企业活动进行分解,通过考察这些活动本身及活动相互之间的关系来确定企业竞争优势。
(二)盈利模式
企业盈利模式即企业通过怎样的模式和渠道来获取利润。企业盈利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内涵式盈利,通过开发产品,生产并出售产品,形成规模效应实现盈利;一种是外延式盈利,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兼并、收购、重组等对外扩张途径来实现盈利。本文所探讨的主要是会展行业的内涵自主式的盈利模式。
二、会展价值链的构建和企业构成分析
(一)会展行业的价值链分析
会展行业是依附于贸易行业的商品的市场买卖、沟通交流而存在的,具有促进商贸、技术交流、形象展示、宣传推广等多项功能,但在这许多功能里,最普遍、最核心的功能是促进商贸。因此本文将从大型贸易类展览会的范畴出发,研究会展企业的盈利模式,因为贸易性展会具有一般展会所应具有的功能和特性,具有一定行业的代表性。
会展产业是为其他行业服务的,是一个行业性的交流平台,因此具有整合其他行业的产业链的功能。吴开军认为会展产业链是以一定的产业聚集的地理区域为依托,以会展业较有实力的会展企业为主体,以主体方(招展商、商、场馆、参展商、参观者)为核心,整合上、下游相关利益企业(旅游业、交通业、餐饮业、广告业、通信业等企业),以某个服务(某一主题或活动)为纽带、通过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商流的优化组合,形成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有较强竞争优势的链网式企业战略联盟。他还从计划、组织和控制三个角度将会展产业链的增值过程划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环节,并提出其具有向前推动效应、后向拉动效应和旁向溢出效应。本文认为会展的价值链是依附于会展产业链的价值增值过程,一个成熟大型展会的会展的价值链是封闭的,并且呈现螺旋上升的。
(二)会展企业在价值链的构成和增值过程分析
会展行业虽然是依附于其他行业存在并为其提供行业服务的产业,但是会展行业本身作为一个产业,也有其自身的产业链条。依附于该产业链的运作而存在。价值链可以根据价值增值过程划分为四大价值环节:会展立项策划环节、会展营销环节(主要内容为宣传推广和招商招展)、现场组织管理环节和展后评估环节。
大型独立会展组织运营企业(商)作为会展活动的主体是整个会展价值链核心,其价值增值活动贯穿于会展价值链条的始终,不管是会展立项策划、宣传推广招展招商,还是现场活动组织、展会评估都参与并分享价值的增值过程,并以其在整个会展活动中的绝对支配力对参与产品价值链所有环节的企业拥有强大的影响力。本文所指的会展运营商,主要是指从事会议展览的策划、开发、组织、实施等会展全程服务的企业,在会展产业链的整合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在会展的策划、宣传、计划、组织、反馈中起主导作用,调动设计、搭建、交通、商旅等中下游相关方参与到会展活动中来,从而创造价值,实现价值的不断增值。而其他参与到会展价值链的企业被称为会展价值链节点企业,包括为展会现场提供场地支持的会展场馆和为提供其他会展活动过程所需要服务的会展服务企业,包括会展搭建设计企业、广告服务企业和商旅服务企业。价值链核心企业和节点企业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会展价值链节点企业是指参与到会展价值增值链条的一个或多个环节,通过为活动提供所需服务,实现自身利润,包括会展场馆、会展服务企业等。核心企业与节点企业按照市场的规则,通过信息共享、分工协作、利益分成来取得最大的价值增值,从而实现“多赢的目的”。Thompson还认为,价值链中作业之间的依赖程度越高(即它们的联系越强),就越需要协调和管理价值链中节点企业之间的关系。
三、基于价值链解构的会展企业盈利模式分析
会展企业盈利模式,即会展价值链上的企业通过参与会展价值链增值过程而建立的获取利润的渠道和方式。本文根据各个企业在价值链上的位置将会展企业分为会展运营企业(商)、会展企业(商)、会展场馆和会展服务企业,下文将一一论述。
(一)会展运营企业的盈利模式——以展位费收入为核心的多元化、多渠道盈利
会展运营企业业务贯穿于整个价值链条始终,包括项目策划、营销推广、现场组织和评估。其主要赢利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利润渠道和来源广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展位费增值。收取展位费会展运营企业最直接也是最初级的盈利模式,这种盈利模式比较简单,其主要业务是组织行业展会并通过向参展商出售展位,从而收取展位费。展位销售也是其他所有可能盈利方式的基础,没有展位销售,那么其他的所有盈利也就失去了基础。
2.广告服务增值盈利。广告服务盈利包括会展现场广告、自有媒体广告、会刊广告等,广告收益是会展运营企业另一大盈利来源,会展作为贸易交流的平台是行业企业和行业信息聚集的地方,因此很多的会展运营企业都依托于行业媒体组织展会,或在行业展览做到一定程度后自设行业媒体,如建立行业网站,设立行业杂志、展会会刊等;展会现场的广告位出租、门票、会刊、宣传册及其他广告收入是展览收入的另一大来源,有时甚至超过总体展位费的收入。而依附于展会存在的常年性的行业杂志、会展通讯、行业网站的运行不仅是举办展会的需要,其成本也可以通过广告的形式加以消化,而其收益既有展会参展商和专业观众数量的提高,也有经营广告费用的收益。相对来说,这块收入成本较低(利用展会的固有资源),利润率比较高,是会展运营企业积极开拓发展并体现其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盈利领域。
3.赞助费用。赞助收入是展会运营商除展位费和广告费收入以外的另一块盈利领域,是广告收入的另一种形式,相对于广告收入而言,赞助收入的推广对象更集中、单笔收入数额更大,资源的综合利用度更高,宣传的效果也更好。但并不是每一个展会运营商都拥有并重视这一块盈利空间的,只有市场开拓做得好,重视多元化盈利并存的企业才会重视开发并享有这一块的收益。当然,能否成功开发这块盈利区域不仅与开发对象选择的匹配程度、市场销售人员的开拓能力有关,也与展会拥有的资源和实力相关。
4.其他收益(政府奖励及补贴及其他)。为了鼓励和推动本地会展业的发展,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了扶持会展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尤其是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政府从财政中拨出数额不小的资金设立会展业专项扶持资金对会展企业进行奖励和补贴。如《宁波市展会资助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新办的境外参展企业展览面积达到总面积60%以上的进口贸易展会总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3万平方米以下的资助120~140万元;3万平方米以上、4万平方米以下的资助140~160万元;4万平方米以上、5万平方米以下的资助160~180万元;5万平方米以上、6万平方米以下的资助180~200万元;6万平方米以上的资助200万元。这块收益是会展运营企业主营业务以外的另一块收益来源,由于在一些地区,政府奖励的力度比较大,补贴金额也相当可观,因此,也成为会展运营企业的盈利来源之一。
(二)会展企业的盈利模式——以返利为核心
会展企业(商)是指企业本身不拥有展会,利用其所拥有的客户基础和专业服务,专门负责招揽参展商(展位销售)和专业观众赴境外或其他地区参加专业性展会,并为其提供代办签证、代订酒店、机票旅游等全程服务的会展企业。其主要赢利收入有两块,其中核心收入为返利,会展商通过与主办单位签订协议推广展会、销售其展位,从而获取每个展位一定比例的返利,销售的展位越多,返利的比例就越高。返利的数额根据展会的知名度和销售的难易程度而定。一般成熟的知名展会,品牌知名度高,其体系完善成熟,销售推广难度相对不大,招商招展较容易,因此其返利较低,一般在其展位费的10%~25%左右。而一些新办展会,其知名度不高,市场开拓难度大,招展招商较难,因此,其返利一般较高,返利在20%以上。会展商为了销售展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采取捆绑销售政策,即参展商若想购买某个国际知名畅销品牌的展位,需同时购买由该公司的其他新办展会的展位。另一块盈利是服务增值。商的工作不仅止于展位的销售,还包括为参展商及专业观众提供的其他相关服务,包括海关手续的办理、签证、飞机、酒店住宿、旅游等全程的服务,通过服务的增值从参展商或专业观众处获得部分盈利。部分商还通过提供代办进出口许可证和代为申请中小企业开拓资金等外贸增值服务获得盈利。
(三)会展场馆的盈利模式——基于场馆租赁的多元化的土地增值型盈利模式
目前,场馆租赁是自有展馆主要利润来源之一,也是会展场馆的核心业务之一,会展场馆通过向会展运营商出租一定时段一定面积展馆的使用权并为其提供水、电、展具等相关服务从而获取收益。随着会展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会展场馆的盈利不在停留于场馆租赁,而是围绕场馆租赁这一核心业务提供展位设计搭建、展具租赁、商务旅游等多元化增值服务,虽然这种多元化服务增值盈利所带来的利润有限,但是对于提升会展场馆的核心竞争力并拓展其营销渠道以意义重大。会展场馆投资大、回收周期长、风险大,仅仅依靠场馆租赁和其他配套服务是很难短期内收回投资的。因此,会展中心一般由国家投资兴建,企业承包经营的方式来运营。但是,会展中心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营,随着周边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的跟上,能够拉动周边土地和地产的增值,而土地和地产的增值不仅使作为固有资产的会展中心随之升值,而且能够反向拉动场馆租金上涨,同时拓展会展中心所提供的增值服务的盈利空间。
(四)会展服务企业的盈利模式——以客户为中心劳务服务型
展览会主要工作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展览的组织运营层面,即展览题材的策划开发,市场营销、展会组织及其他相关工作(即本文所论述的会展组织企业);另一个是展览会的服务层面,包括展览场地提供和展会现场针对展会组织者、参展商和专业观众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如展台的设计搭建、现场物流、商旅服务等;此处所指的会展服务企业是指除会展场馆外其它在展会现场为展会提供服务的企业。相对于第一个层面来讲会展服务企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工作,从属于会展组织运营层面的工作,通过为不同展会提供所需的专业化的劳务性的服务来获取企业利润。这是一个基于公共平台的通用化专业,他不只是为某一个展会服务,而是以不同展会的参展商和专业观众需求为导向,为其提供诸如展位设计搭建、现场物流服务、商旅服务等服务。会展服务企业要实现盈利模式的革新和突破,追求最佳利润收益,不仅要满足于为参展商和专业观众提供简单的劳务增值服务,还要从深层次了解会展运营商的需要,创造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服务,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基础上建立自身的盈利模式。
(本文为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资助。)
参考文献:
1.吴开军.会展产业链刍议[J].科技管理研究,2011,(3)
2.张艳玲.体现循环经理理念的会展场馆盈利模式探讨[J].现代财经,2009,(7)
3.唐明贵.会展产业链互动关系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产业市场,2011,(9)
4.孟淑娟.会展产业链盈利模式分析 [J].经济研究导刊,2010,(11)
5.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5.
“展都”美称的北京会展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会展场馆逐年增加展览面积领跑全国
随着北京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会展场所的逐步完善,北京接待会议数量逐年增加,
“会都”地位名副其实。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北京的展览总面积也处于领先地位。
会展设施逐步完善。随着一些新酒店的投入运营以及会议设施的改扩建,2009年,北京拥有会议室5718个,较上年增加315个,增长5.8%:全部会议室可容纳人数达50万人,较上年增加4.7万人,增长10.4%。
2009年末,国家会议中心和九华展览中心正式启用,进一步缓解了北京大型展览场馆设施不足的问题。2009年末,全市专业展览场馆的总展览面积达56.9万平方米,其中展厅使用面积35.4万平方米,增加了10.1万平方米,增长39.7%,室外可使用面积达到21.5万平方米,增加了10.4万平方米,增长94.3%。
除了专业展览场馆外,国家体育馆、国家体育场及其他一些场馆也对外承接展览业务,对专业会展场馆形成了有利的补充,北京的会展设施进一步完善。
目前,国内著名会展城市上海、广州和香港的总展览面积分别为47.7万平方米、20.7万平方米和13.9万平方米。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北京的展览总面积处于领先地位。
“会都”地位进一步巩固。2009年,各宾馆饭店和展览场馆共接待会议22.4万个,接待会议人数1615.3万人次。全市全年平均每个会议室接待39.2个会议。由于北京拥有首都优势和国际化大都市优势,使得国内外许多重要会议都选择了北京作为举办地。在受经济危机影响,全球经济普遍下滑的时刻,北京会议数量仍旧保持了较大增长,2009年,外国及港澳台在北京举办的会议较上年增长30.9%,显示了北京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根据国际会议协会的数据在2009年举办国际会议数量的全球城市排名中,北京已经上升到第10位。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北京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会都”。
产业集群优势突出。北京市的专业展览场馆有50%位于朝阳区。2009年,朝阳区的场馆接待展览数量占全市专业展览场馆接待数量的70.7%。朝阳、海淀、东城、西城是会议活动较为集中的区域,2009年,该四城区宾馆饭店数量占比为54.2%,接待会议数量占比为54.7%;在展览场馆和宾馆饭店的带动下,周边会展服务企业发展较快,四城区会展服务单位数量占比为80.9%,实现会展收入占比为88.4%。
目前,以朝阳、海淀、东城、西城四个城区为核心的中部偏北地区已成为北京市会展活动较为集中的区域,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产业集群,不仅有利于资源共享,更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了联动效应。
大企业龙头作用明显。2009年,北京会展收入超过亿元的企事业单位有16家,涉及会展单位的各个类别,其会展收入占全市会展业的24.8%,比上年增长0.4个百分点。在全部会展单位中,20%的单位的会展收入占全市会展收入的82.8%,比上年增长了4.2个百分点,龙头企业作用进一步增强。
经济危机应对措施多样。2009年,随着经济危机的全球蔓延,北京会展收入同比下降3.4%:接待会议数量增长6.8%,平均每个会议的收入下降5.9%,平均每个会议参会人数增长0.8%,平均每个国际会议参会人数增长9.1%。会议举办单位采用压缩人均经费、减少国际会议数量,增加国内会议数量,扩大会议规模等多种方式减少开支,应对经济危机。
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许多企业取消了大量自办的小型展览,有些企业转为参加他人举办的中大型展览,2009年,北京接待展览数量下降7.2%,但1―5万平方米的中型展览数量增加了6.5%,接待场所平均每个展览收入下降1.4%,国际展览数量下降43.5%,但平均每个国际展览的收入增长53.2%,许多国外参展企业更加看重中国市场。
专业展览有待加强 展厅使用率亟需提升
目前,许多省市为吸引会展,进一步强化了服务工作,出台了优惠政策;相比之下,北京市会展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机制不够完善,办展成本较高,会展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恶性竞争、重复办展问题较多。
展览业务下滑。尽管北京的会展场馆在逐年增加,展览面积大幅增加,但接待展览的数量并没有同步增长。除2005年和2006年小幅增长外,2007年出现负增长,2008年由于受到举办奥运的影响,降幅加大,2009年,虽然受到经济危机等影响,展览数量小于正常年份,但由于2008年基数较低,导致2009年增幅较大。总体来看,2006年以后,由于办展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北京原有的许多展览外流,专业展览数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2008年,北京专业展览场馆接待的展览数量为282个,展览面积558.9万平方米,2009年,其接待的展览数量为314个,展览面积586.2万平方米;而2008年,上海展览场馆接待的展览项目共544个,展览面积707万平方米。因此,在专业展览方面,北京已经落后于上海。
展厅年使用率不高。2009年,全部专业展览场馆平均使用率为17.8%,剔除九华国际会展中心和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后(两个单位于2009年11月份刚刚投入使用)的平均年使用率为24.3%,比上年下降了3个百分点。全部展览场馆中只有两个馆展厅使用率超过50%。
接待场所亏损面较大。2009年规模以上(年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会展举办及服务企业的亏损面为23.3%,宾馆饭店的亏损面为56.1%,展览场馆的亏损面为40%;而北京第三产业规模以上企业的亏损面为30.3%,会展举办及服务企业的亏损面低于北京市三产的亏损面,但宾馆饭店和展览场馆亏损面远高于北京第三产业的亏损面。
针对展览短板 优化外部环境
虽然近年来北京的会展业总体发展较快;但展览业务相对已经成为短板。实现会展业的良性发展,必须尽快解决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优化会展外部环境。北京的会展业务,尤其是展览业要实现快速发展,应全面改善会展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沟通协调机制,解决恶性竞争、重复办展等问题;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展览场馆周边交通拥堵状况;降低相关收费,研究出台优惠政策: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会展服务水平。
中国的会展业发展有趋势,分别是全球化趋势、信息化趋势、集团化趋势、品牌化趋势、专业化趋势、创新化趋势,生态化趋势和多元化趋势,同时又暴露出五大问题,地区发展不平衡,展览数量多、规模小、品牌少、效益不高,再加上行业本身不规范,经常出现骗展和侵权,从这些问题直接反映出我国会展业自身建设薄弱,那么我国会展服务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
发展催生人才需求
无论是从会展业发展趋势的要求上,还是从存在问题的解决上,都从方方面面对会展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概括的说会展人才指的是策划和实施层次的人才,其中包括会展核心人才,会展辅人才与会展支持型人才。会展核心人才是会展策划组织的核心、也是会展设计制作服务的核心,他们在行业中层次最高,知识面最广,专业性最强。
全球化、品牌化、专业化对于组展企业来说是目标、是梦想。它不但是要求企业要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更是从人员素质上提出了更高,更深层次的要求。作为这些企业的领导不但要有对市场前瞻的视野,还要熟知行业政策、行业习惯。更要有专业的实战经验。作为这些企业的策划组织者,首先要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其次,要有广泛的知识面・再次,优秀的语言表达和出色的文笔;最后,具有非凡的资源整合思想和协调能力。看似不起眼的行业,人员要求可谓是既全面,又专业;既深沉,又外向。
创新化、专业化、生态化对于展览服务企业来说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和航标。它不但要求企业要有丰富的资源,更要求人员具有创新的思维,专业的技术。作为这些企业的高层领导、项目人员、设计师,要有比策划组织者更加细致的专业经验,更加细致的思维方式。既得判断展览市场的前景,又必须抓住客户心理;时尚的设计风格、应用环保材质,细致到位的制作搭建,最终以完美的形象展示给大家。要求很高,但是市场效益空间,却被人为的层次低的看法压的很有限。
因此,对会展业各类人才素质、专业、规范的提高,就是市场的需要,行业发展的需要。
会展教育须有特色
目前,会展教育培训机构区域分布,总体上与我国会展业发展状况是相吻合的。其主要人才教育培训机构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会展发达城市。但对一些会展起步晚,起点却很高的新兴会展城市来说,专业展览人才的缺乏,会展人员素质偏低,已成为制约当地会展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进入2005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沈阳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和广西财经学院等已成为主要会展人才教育机构,同时,新的会展培训机构还在以逐年递增的态势向各地蔓延。以美国CEM为代表的境外会展培训,国内的全国会展策划师、全国会展商务师、会展管理师、会展经营策划师等等都孕育而生,有政府部门组织的,有行业协会开发的,也有其它社会机构、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可谓是风风火火闯九州。
但是,由于我国会展教育起步较晚,无论是在师资培养、专家结构,还是在教材的规范和课程的设置方面都还不够完善,使会展人才的培养质量大打折扣。专家认为,会展人才培养应从总体要求出发,现在及今后会展培训应定位在博,深、精。所谓博,是指要提供广博的知识,以适应不同内容会展项目的要求;深,是要深入掌握会展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精,就是要精通整套会展业的操作流程,培训时间最好是分期进行。在实际培训过程中,需要与会展行业需求紧密结合,走特色人才培养之路。这种特色主要表现在培养目标的细分化、课程设置的独特性以及培养模式的多样性等方面。
总体来讲,中国会展教育与培训在磕磕碰碰的教育探索中所取得的成绩,是值得业界肯定的,要走一些弯路也是必然的。会展教育要走持续健康之路,在借鉴国外成功案例时,还必须要有一个权威机构牵头对会展教育、培训进行有效的整合,这样才能避免教育资源浪费。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这是目前职场上普遍认同的真理,会展服务业更加符合这句话的标准。宏观上说,会展行业应该多涌现出高屋建瓴的人物,来引导潮流,提高层次。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具体的国情,具体的会展大环境以及政策面的矛盾。水土不服,脱离现实,步子过大引导的潮流就是短暂的,没有生命力的。
【关键词】城市会展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网络层次分析法(ANP)
会展业是高速增长的新型服务业,作为一种新的产业业态,逐步成为现代城市的经济增长点,亚洲已经成为会展业发展的新热点,我国城市会展业格局已基本定位,会展城市之合作与竞争并存。城市是会展业的载体,会展业和城市竞争力之间有正相关性,随着城市的日益发展,城市举办真会的数量、种类和收入均大幅增长,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城市会展业的发展出现过热和盲目发展现象。如何客观地认识城市会展业竞争力,分析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及影响因素重要性权重,有利于城市权衡自身优劣势,权衡城市发展的城市环境、会展需求和相关产业等,同时也是会展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来源。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会展业发展规划,对促进城市会展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城市会展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1 波特“钻石模型”的因素分析
20世纪90年代,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借鉴国家竞争优势模型来分析产业竞争力的理论体系,即钻石理论。该模型表明,一个产业的竞争力优势取决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状况、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四个决定因素,以及辅助因素:机遇和政府,如图1。本文通过对六个因素的分析,构建城市会展业竞争力的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计算各级指标权重,根据结果,权衡各因素对城市会展业竞争力的影响,以期为城市会展业竞争力能力的评价提供参考。
图1 波特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
1.2 基于波特钻石模型的城市会展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基于此,本文以构建城市会展业竞争力的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支持、会展业内部因素、机遇和政府六个因素为主轴,将城市会展业竞争力的评价内容划分为13个大类共26项评价指标。城市会展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结构如表1所示。
各指标解释说明:定性指标按照0-10进行评价打分,分值与评价结果成正相关。
定量指标说明如下:
城市的综合影响力或辐射力是指政治区位、经济区位、交通区位的综合作用。
(1)交通区位:城市的旅客和货物周转量占全国总旅客和货物周转量的比例。
(2)城市信息通讯设施:国际互联网用户、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普及率。
(3)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GDP总量。
(4)外贸发展水平:城市外贸进出口值。
(5)城市会展产业的市场规模:城市举办展览的个数和展览收入。
(6)企业参展需求包括企业参展意识和企业实际参展情况(某时期单位数量的企业参展的次数)。
(7)旅游业(旅行社和景区)发展水平:城市旅游业产值占城市GDP总产量和年营业额在200万元以上餐饮业个数。
(8)酒店业(星级饭店数量):城市星级饭店总数量。
(9)商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除餐饮业)。
(10)交通运输业: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与城市人口的比例。
(11)展览公司数量:某年份城市展览公司数量。
(12)展览场馆面积:城市主要展览场馆面积总规模和城市最大单体展览场馆面积。
(13)专业会展服务公司数量:城市专业会展业服务公司数量。
(14)专业会展服务公司数量:城市专业会展服务公司的数量。
(15)会展从业人员数量:城市会展从业人员总量。
2.建立ANP结构模型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以及网络层次分析方法的原理,建立ANP结构模型(见图2)。模型的问题目标是城市会展业竞争力(A),控制层子目标包括生产要素(B1)、需求条件(B2)、相关及支持产业(B3)、会展企业内部因素(B4)、机会(B5)和政府(B6),文中对于子目标六个元素的权重直接用AHP方法计算获得(篇幅限制,此过程在文中省略介绍)。网络层中,包含13个元素集,每个元素集中分别由其相应的三级指标作为元素所构成,共有26个评价指标。
图2 ANP结构模型
3.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权重计算
ANP进行决策的步骤如下:
(1)构建判断矩阵。
ANP结构中,相比较的元素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在城市会展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控制层有准则B1、B2、B3、B4、B5、B6,网络层由子准则元素C1、C2、C3….C13。以控制层元素Bs(s=1,…,6)为准则,以Cj中元素cj1(j=1,…,n13)为次准则,元素组Cj中元素按其对cj1的影响力大小进行间接相关重要性比较,即构成判断矩阵。
(2)构造超矩阵。
元素组Cj对cjl(l=1,…,n13)的重要性大小进行比较,构造判断矩阵并计算出归一化特征向量win。在特征向量满足一致性验证的情况下,则为网络元素排序向量,其他元素同理,可得排序向量(w il ( jl), …,w in i ( jl))′。
公式中,Wij的列向量就是Ci中所有元素ci1,…,cini对Cj中元素cji,…,cjni的相对重要程度排序向量。若Cj中元素不受Ci中元素影响,则Wij=0,这样最终可以获得Bs下超矩阵W。
(3)构造加权超矩阵。
以Bs为准则,进行Bs下各组元素对准则Cj=1,…,N的重要性比较。如果Cj的元素组所得的排序向量分量为零,因此则可构造加权矩阵。
(4)计算指标权重。
对超矩阵W的元素加权,得W=(Wij),其中Wij=aijWij,i=1,…,N,
j=1,…,N,W就为加权超矩阵,其列和为1。笔者采用文献调研法、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应用Super Decisions和yaahp软件对城市会展业竞争力评价指标进行重要性程度比较,最终值由其加权平均值所得,网络层中对13个二级指标组及其下26个三级指标之间的关系矩阵一一进行一致性检验。表2中,“Normalized By Cluster”列考虑到指标的相互依存和反馈性,计算得出各三级指标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权重,“Limiting”列是各三级指标在其所在的二级指标中的相对重要性权重。
4.结语
本研究给出的城市会展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既可以用于对不同会展城市间的竞争能力的横向比较,也可用于对某一会展城市的竞争力情况的纵向比较。对会展城市评价提供参考,该方法合理有效、易于操作。
参考文献:
[1]陈卫平,朱述斌.“钻石模型”,国外竞争力理论的新发展[J].经济前沿,2002(5):29-22.
[2]朱廷浦,安占然.波特竞争优势理论:基本架构、最新发展与质疑[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1(8):55-58.
[3]宋哲,王树恩.基于ANP的企业绩效管理能力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4):160-162.
[4]Saaty T.L.Inner and outer Dependence i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The Super matrix and Super hierarchy [A].proceding of the 2nd ISAHP[C].Pittsburgh,1991.
[5]王莲芬,蔡海鸥.网络分析法的理论与算法[M].决策科学理论与方法.海洋出版社,2001:9-17.
[6]唐桂娟.哈尔滨市会展业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7]李爱英.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
关键词:地方高校;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双向驱动;会展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4-0163-03
20世纪末,经过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的调整,我国高校形成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统筹管理为主的新体制。少数高校由国务院委托教育部、工信部及其他部门管理,多数高校由地方管理或以地方管理为主,据此划分为中央部属高校和地方省属高校(下简称:地方高校)。目前,我国2400余所高校中,中央部属高校仅110所,而地方高校则超过2300所,在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我国地方高校的职能
从发展历史来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校的社会职能是逐渐演变的,不同时期的高校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职能。中世纪的高校仅仅承担保存和传授知识、培养专门人才的职能;洪堡于1810年创立了柏林大学,强调应将科学研究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19世纪中后期,美国大学发展了社会服务职能。
当今的高校,承担着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以及传承文化四大社会职能,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在承担四大职能方面有所侧重。毋庸置疑,培养人才、传承文化是所有高校的基本职能。较之发达国家,我国高校有着不同的发展背景。对于我国的地方高校,在承担上述两项基本职能外,应着重拓展服务社会职能,发挥自身优势为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广州大学是省市共建的综合性大学。近年来,广州大学以合并组建和搬迁大学城为契机,坚持“教学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服务荣校”的办学理念和“立足广州、面向广东、辐射海内外、服务社会”的服务定位,积极探索学校发展模式,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传承文化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二、会展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双向驱动模型
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对会展人才的迫切需求使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成为国内近年新开设的热门专业。作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的举办城市,广州是我国会展业的发源地及国内会展业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广州大学于2002年开设会展方向,组建会展教研团队,2006年底获批设立会展专业,是国内最早开设会展专业的高校之一。
会展专业的应用性及会展人才素质的综合性要求对会展人才的培养必须与行业需要和发展紧密结合。为此,广州大学会展教研团队开展了会展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双向驱动模式的研究及实践。该模式依托新兴会展产业的现实条件,结合学校的定位、办学优势和特色,立足于广东地方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探索了会展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双向驱动的运作机制。一方面,会展教研团队学术带头人承接项目研究、行业调查、行业标准制定等服务社会的课题以了解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并通过实习、办展、比赛、论文报告等教学、实践形式提高青年教师教研水平和会展专业学生素质,培育了合格人才。另一方面,会展教研团队成员教研水平及会展专业学生素质的提高反过来又促进了服务社会能力的增长。这样使得会展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之间形成了良性驱动。双向驱动模型如下(见图1):
会展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双向驱动模型图
该模式将为新兴的应用型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一种思路。通过该双向驱动机制,新兴应用型专业将能较快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并将这些需求及时转变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及相应的实施方案。
下文将以广州大学(中法)旅游学院会展专业为例,进行服务社会对培养人才的驱动模式分析。
三、服务社会对会展人才培养的驱动作用
(一)对接社会需求,形成和完善会展人才培养与实践方案
会展专业是人才需求量大,应用性较强的管理类专业。针对高校对会展业界关于人才的具体需要不完全了解,造成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设置、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与业界需求脱节的现象,深入会展企业调查,了解行业第一线对人才的要求是必要的。广州大学会展教研团队通过服务社会深入了解会展业对会展人才的素质要求及需求量,使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其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精神,系统掌握会展经济和管理基本理论,全面掌握会议、展览、大型节事活动的经营管理及商务旅游的运作方式,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能够从事会展经营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会展人才。经过行业反馈,认为所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既有前瞻性,又有现实性。
同时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方式进行了创新,将刚性的课堂理论教学与柔性的课外会展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强调以实践教学作为积累就业、创业宝贵经验的途径,开展多模块、多环节、多内容、多层次、多形式的会展实践,积极探索系统的、合理的会展实践教学体系。一年级参加会展见习,初步了解会展行业;二年级深入到会展企业从事基层的会展服务工作,如办证、引导、咨询、统计等,切身体会会展服务要求;三年级直接参与广交会的服务工作,其服务内容更具专业性,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融入于服务工作中,同时服务工作又反过来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比较好地适应企业的用人需求,为学生们就业及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实习则参与展览公司或展会运作管理,全面检验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经济学分析 需求理论 会展产品 会展经济
一、会展产品的定义及内容
会展产品是指会展经营者基于会展参加者的整体需求,向会展参加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需求的会展经济活动及全部服务,包括会展细分行业及相关的旅游、交通、商业等行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会展产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会展活动场所。会展活动场所主要包括会展中心、酒店和体育场馆这三类。会展中心的综合性较强,可以提供广阔的展览场地,也可提供规格不同的会议室,可以承接各种大型的展览会,博览会以及各类会议。星级酒店具有的会议室,可以提供会议服务,同时也可解决与会者的餐饮和住宿等问题。体育场馆通常是为了满足体育比赛而设计的,但很多音乐会通常也会在体育馆举行。这些会展活动场所的出售不是所有权的转让,而是使用权的转让。
(2)会展活动内容。对于会展行业来讲,除了主办方向参加者出售的场地之外,会展产品还包括发生在展会举办期间的各种活动。其主要形式有展会的门票、会议的注册费以及展商的参展费等。
(3)会展服务。会展服务是会展活动的配套产品,包括与会展活动直接相关的产品和与会展活动间接相关的产品。主要包括:会展活动的组织、宣传、布置、联络、流程安排以及交通、住宿、餐饮、娱乐、通讯、消费等。
(4)广告宣传平台。广告宣传平台在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大型会展活动中,也可能是一个重要的会展产品。会展活动对于一些参展商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广告和宣传机会,因为有大量专业和普通观众参与,能够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会展产品的需求影响因素研究
会展产品的需求是指会展产品的消费者——即参展商和观众——在一定时期内在会展产品的各个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会展产品的数量。
影响会展产品需求的因素主要包括:会展产品的价格、会展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会展相关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消费者对会展产品的偏好、闲暇时间以及政府对于会展产品的消费政策等因素。
我们在这里设影响会展产品需求的因素与会展产品的需求之间的关系为这样一个函数。Qd=f(a,b,c,…)其中,a,b,c, …代表影响需求的因素。下面将从这些影响因素一一入手,对会展产品的需求进行分析。我们假定当研究一个因素时只有该因素产生作用,其它因素保持不变。
(一)会展产品的价格
该因素说明的是需求和价格一一对应的关系,因而符合微观经济学理论中关于需求函数的定义。我们知道需求函数是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的相互关系。因而此时函数Qd=f(a,b,c,…)的表达式为需求函数Qd=f(P),其中P代表会展产品的价格。
会展产品是商品种类之一,符合商品需求函数的性质,因而会展产品的价格与会展产品的需求呈负相关,,当会展产品的价格上升时,其需求会相应的下降;而当会展产品的价格下降时,其需求会相应的下降。
由此可知,会展产品的价格是影响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与会展产品的需求呈负相关,因而需求函数Qd=f(P)的斜率为负值。
(二)会展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是消费者购买能力的体现,因而会展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往往构成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最大约束条件。会展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与会展产品的需求成正相关。会展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越高,就越有能力支付参与展会的各种费用,因而就越有购买会展产品的欲望,其需求量就越大。而收入水平的下降,就会降低会展消费者的参与展会的能力,因而购买会展产品的需求就会不断下降。
(三)会展相关商品或服务的价格
会展相关商品或服务是会展产品的替代品和互补品。替代品是在效用上可以相互代替的商品。替补品是指需要相互配套,才能发生效用的商品。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变动会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1)保持会展产品价格不变,会展产品的替代品价格与会展产品的需求量成正比。当其替代品的价格上升时,更多的会展消费者会选择会展产品,从而使需求量上升。反之,当其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也会随之下降。例如:会展产品可以当做是一种营销手段,而人员推销也是一种营销手段。当更多的会展参展商选择人员推销作为营销手段时,对会展产品的需求就会下降。
(2)保持会展产品价格不变,会展产品的互补品价格与会展产品的需求量成反比。互补品的价格上升,会使会展产品的需求量下降,反之成立。
(四)消费者对会展产品的偏好
偏好是经济当事人对于不同资源配置的喜好程度。偏好的假设是满足完备性、满足传递性、满足连续性和满足“多比少好”。消费者对会展产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会展产品的需求就会增加;反之,当偏好程度减弱时,需求量会下降。
(五)闲暇时间
闲暇时间主要是指购买会展产品所需要付出的时间成本。对于参展商和观众来说,参展不仅要付出物质成本,还要付出时间成本。会展产品需求与个人闲暇时间是正相关关系。如果个人闲暇时间增加,对会展产品的需求就会增加。
三、从需求曲线出发研究会展产品需求的影响因素
会展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会展产品的替代品价格、闲暇时间、消费者对会展产品的偏好这几个影响因素与会展产品的需求成同方向的变化。因而当这些影响因素增加时,需求曲线会向右移动,因而会展产品的需求会增加。反之,当其减少时,需求曲线会向左移动,会展产品的需求也会减少。
会展产品的互补品的价格则与会展产品的需求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因而当互补品的价格上升时,需求曲线会向左移动,会展产品的需求则会下降。反之,需求曲线会向右移动,会展产品的需求则会上升。
四、结论
在微观经济学的需求理论对于研究会展产品的需求的影响因素有重要的作用。在其基础上对会展产品的需求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清楚地阐明各个影响因素对会展产品的需求的作用结果。这些因素可以进一步表示为函数Qd=f(a,b,c,…)。这些因素的改变,都会使Qd的因变量a,b,c…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使Qd也发生相应的改变。我们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会展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会展产品的替代品价格、闲暇时间、消费者对会展产品的偏好这几个影响因素与会展产品的需求成同方向的变化;而会展产品的价格与会展产品的互补品的价格则与会展产品的需求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这为进一步研究会展产品的需求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函数基础和理论铺垫。
参考文献:
6月21日,由上海市多媒体行业协会、太仓市科教新城联合主办的“长三角区域多媒体行业错位竞争发展交流会暨太仓市科教新城推介会” 在上海举行。
此次交流会聚集了来自上海地区多媒体领域80余家企业高层,上海市及太仓市政府相关委办局领导以及新加坡、韩国、加拿大、法国等一些驻沪机构及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等代表共180余人参加。上海市政府参事张鳌出席活动并致辞。
交流会上,太仓市科教新城党工委书记施燕萍作的关于“太仓市科教新城产业布局与集群发展”主题演讲成为了活动上的最大亮点。据介绍,太仓市科教新城主动采取错位竞争的发展战略,结合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创新活力的大文化产业,在文化创意、研发设计、会展服务、总部经济、金融后台、职业技术教育、旅游休闲等方面加强载体建设,将产业、居住、休闲、商务、教育功能有序分布,着力打造创新型城市典范。
创新驱动,奠定城市转型发展路线
太仓市科教新城位于太仓、嘉定、昆山三城交汇的中心地带,是连接上海和江苏的首要门户,立体化交通网与上海畅通对接,上海11号轨道延伸段和苏州城际铁路已经规划,显著的区位优势,加上其周边50公里半径内有复旦、同济、上海交大、上海外国语、上海财大、苏州大学等十几所知名高校,高科技人才齐备,非常适合创新和创业型企业聚集。城市、区域、行业及企业联合发展的思路是催生该项目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充分调研和比较的基础上,全力打造智慧新城和乐居新城,突破“工业园区”的狭隘思路,进一步抓住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主线,发掘产业化和城市化的多元发展空间,实现产业、人居、人文的有机融合,将科教新城培养为科教文化、新媒体产业项目的孵化器。
“一环、一带、一片”打造特色城市功能布局
具有创新活动力的大文化产业是科教新城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在文化创意、研发设计、会展服务、总部经济、金融后台、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文化产业人才及运动健身、旅游休闲、品牌餐饮娱乐等方面加强载体建设,产业、居住、休闲、商务、教育功能有序分布。构建了“一带、一环、一片”的城市功能布局。即,主要发展总部楼宇、商务办公、酒店会展、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环湖文化商务区;将集中建成太仓市教育及文化产业重地,在原有的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上,建设大学科技园、服务外包产业园、技能培训中心、科技创业园、技能培训中心等园区的科教与文化创意产业区;以及重点建设集文化展示、文化体验、文化消费、餐饮、休闲、体育、娱乐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时尚休闲带。
综合型城区建设 营造“家”的氛围
科教新城总面积12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5万,健全的功能划分和配套设施,对于在上海各大产业园承担着高商务成本的企业,太仓科教新城不仅为入驻企业提供了高性价比的平台,对于企业员工在未来发展、工作生活上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显著优势。从城市开发的角度将产业聚集在一定区域内,就配套的高品质生活和休闲娱乐设施,是目前大多数产业园区受园区规模的限制很难做到的一点,这也成为太仓科教新城的优势发展的奠基石。目前,科教新城已吸引到包括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兴通讯、水晶石数字媒体学院、澳大利亚互动娱乐学院、北京邮电学院等十余家知名机构与企业入驻,在园区建立自己的研发实训基地,成功案例为新城积蓄活力,其发展前景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