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子测试报告

电子测试报告

时间:2023-05-30 09:39: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子测试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电子测试报告

第1篇

【关键词】软件测试 测试报告 测试流程

1 引言

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确认一个产品的品质或性能是否符合开发之前所提出的要求。对软件需求分析、设计规格说明和编码的最终复审,某种程度上测试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软件产品的交付和用户的满意度。因此,如何做好测试工作,使测试在软件工程中顺利进行,辅助软件开发工作是我们每个软件人员应该考虑的问题。

2 软件测试的目的

(1)确认软件的质量,确认软件做了你所期望的事情,确认软件以正确的方式来做了这个事件。

(2)提供信息,比如提供给开发人员或程序经理的反馈信息,为风险评估所准备的信息。

(3)软件测试不仅是在测试软件产品的本身,而且还包括软件开发的过程。软件测试的第三个目的是保证整个软件开发过程是高质量的。

3 软件测试的对象

软件测试并不等于程序测试。软件测试应该贯穿整个软件定义与开发整个期间。因此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以及程序编码等各阶段所得到的文档,包括需求规格说明、概要设计规格说明、详细设计规格说明以及源程序,都应该是软件测试的对象。

4 软件测试流程

软件测试工作并不是在软件代码开发完毕后才开始的,这一点是很多软件人员的误区,需要明确一下,它其实是在项目进入软件实现阶段就开始了,项目进入软件实现阶段的时候,就应该启动软件测试工作了。

下面根据笔者的测试经验,详细阐述一下软件测试的流程、每个阶段需要做的工作及整个测试过程产生的文档。

4.1 计划与设计阶段

4.1.1 召开测试启动会议

当项目进入软件实现阶段(编码),测试经理召集项目经理、开发经理开会确定测试交接时间,开发团队与测试团队交接测试内容,对测试目标达成一致,商讨测试计划的可行性,统一项目组的目标和测试的工作重点。进行规模预估并成立测试团队,完成《测试计划》和《测试方案》。

4.1.2 设计测试用例

明确了测试需求和测试计划,在需求分析文档确立基线以后,测试组需要针对测试需求编写全部测试用例,在实际的测试中,测试用例将是唯一实施标准。

4.2 实施测试阶段

4.2.1 实施测试用例

实施测试用例将花费测试组绝大部分时间,这些工作都是建立在前期很多计划工作的基础上。当测试用例全部编写完成后,测试工程师根据测试计划中分配给自己的测试任务,实施相应的测试用例,并记录测试结果。

4.2.2 填写测试记录

测试人员在进行具体的测试工作时,需要将测试内容填写在测试记录表中,直到所有的测试执行工作结束。

4.2.3 提交BUG清单

在具体的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发现BUG后,需要将BUG记录在清单里,并及时提交给测试经理。

4.2.4 提交测试报告

在约定的测试周期完成之后,测试工程师需要总结此测试的结果,编写测试报告。测试工程师根据此轮测试的结果,编写测试报告,主要应包含以下内容:

(1)测试报告的版本。

(2)测试的人员和时间。

(3)测试所覆盖的缺陷――测试组在这轮测试中所有处理的缺陷, 不仅要写出覆盖缺陷的总数,还要写明这些缺陷的去向。

(4)上一版本活动缺陷的数量。

(5)经过此轮测试,所有活动缺陷的数量及其状态分类。

(6)测试评估――写明在这一版本中,哪些功能被实现了,哪些还没有实现,这里只需写明和上一版本不同之处即可。

(7)急待解决的问题――写明当前项目组中面临的最优先的问题,可以重复提出。

在每轮测试结束之后应尽快将符合标准的测试报告发给测试经理。

4.3 总结阶段

测试工作结束或即将结束时,测试组就要开始着手准备进行总结的工作。

4.3.1 编写测试总结报告

在测试结束之后,测试经理编写测试报告,对测试进行总结,并且提交给项目经理,为产品的后续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测试经理根据测试的结果及测试工程师提交的测试报告编写测试总结报告,测试总结报告必须包含以下重要内容:

(1)测试资源概述―多少人、多长时间。

(2)测试结果摘要―分别描述各个测试需求的测试结果,产品实 现了哪些功能点,哪些还没有实现。

(3)缺陷分析―按照缺陷的属性分类进行分析。

(4)测试需求覆盖率―原先列举的测试需求的测试覆盖率,可能 一部分测试需求因为资源和优先级的因素没有进行测试,那么 在这里要进行说明。

(5)测试评估―从总体对项目质量进行评估。

(6)测试组建议―从测试组的角度为项目组提出工作建议。

4.3.2 测试验收

测试验收工作是在以上工作全部结束后,测试经理对测试的过程、效果进行验收,签发测试验收报告,宣布测试结束。由测试经理进行测试验收,验收内容包括:

(1)测试效果验收―测试是否达到预期目的。

(2)测试文档验收―测试过程文档是否齐全,符合标准。

(3)测试评估―从总体对测试的质量进行评估。

(4)测试建议―对本次测试工作指出不足,需要在以后工作中改 进的地方。

(5)宣布测试结束―测试组成员签字宣布本次测试结束。

4.3.3 测试归档

测试归档是在测试验收结束宣布测试有效,结束测试后,对测试过程中涉及到各种标准文档进行归档,主要包括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报告、验收报告等。这些文档的编写保障了测试的顺利进行,同时作为整个测试项目的痕迹,被保留下来,供查阅。

参考文献

[1]佟伟光.软件测试[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2008.

[2]Rex Black.测试流程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Robert V.Binder著,华庆一等译.面向对象系统的测试[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4]Mark Fewster, Dorothy Graham著,舒智勇等译.软件测试自动化技术与实例详解[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5]Karl E.Wiegers著,陆丽娜,王忠民,王志敏译.软件需求[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第2篇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自动测试

中图分类号 TM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111-0183-01

1 自动测试系统的原理与方案

智能变电站智能电气设备通信采用IEC61850标准。按照该标准,站内网络分为三层:过程层、间隔层和站控层。过程层采用SV报文传输交流采样数据,采用GOOSE报文传输遥信和控制信息;在站控层则采用MMS协议传输信息。IEC61850支持智能电子设备的互联和互操作。因此,以IEC61850标准为基础,可以实现实现向二次设备输入故障信息并观测其相应的动作情况。根据IEC61850标准,IED需要对装置进行建模,将功能模块和各类数据信息写入ICD模型文件。ICD文件包含了装置的功能描述和通信接口描述,详细描述了装置的输入输出数据特征。自动检测系统借助ICD文件可以读取装置内部参数。通过读取保护定值,自动设定测试用列模拟不同故障情况,产生相应的SV和GOOSE报文发送至二次设备,结合保护动作接点和动作报文自动评估测试结果,测试完毕后,自动形成用户格式的测试报告。

自动测试系统以PC机作为硬件平台,通过交换机与数字式继电保护测试仪和保护装置进行通信。通过网络通信,自动测试系统读取保护装置定值参数,自动生成测试方案,驱动数字式保护测试仪输出故障电压电流,然后监视保护装置动作情况并给予相应的评价,并生成测试报告,实现保护装置的自动测试。

上位机采用PC机,实现测试系统的建立、测试方案编制和加载、测试任务下装、测试过程监视、测试结果评价和生成报告等。测试系统通过与被测装置的通信读取ICD文件,获得被测装置的信息模型,从而完成自动读取保护装置的定值、自动投退保护压板、自动读取动作报文。根据被测装置的信息编制自动测试方案或加载已经编制完成的测试方案,并设定需要监视的信号和评价标准。

数字式测试仪是自动测试任务的执行单元。数字式测试仪通过与上位机的通信,接收测试任务,根据任务完成故障模拟,通过SV报文和GOOSE报文将信息输出至被测装置。同时测试仪通过接收被测装置发出的GOOSE报文信息判断被测装置的动作情况。

2 系统软件架构

自动测试系统软件采用Visual C++6.0进行开发。程序采用模块化设计,各个测试功能模块被设计为独立组件可以单独加载和卸载。组件功能明确,相互独立,便于维护和使用。测试过程中根据需要动态加载和卸载所需的组件,方便实现任意类型的保护装置测试。同时,允许用户根据规程编制测试模板,用户可以根据需要灵活编写,实现了测试过程的自动化和标准化。

测试系统主要由测试计划制定模块、测试计划监控模块、试验报告处理模块以及通讯规约解析模块组成。应用自动测试软件平台,按照检验规程或作业指导书、保护说明书、设计图纸,按照检验项目和程序编写每个项目的测试模板;基于测试模板,组织测试流程,定义测试方法,计算测试参数,自动实现测试过程。测试模块包括软件功能组件的调用命令、测试数据与定值数据进行链接的公式及数学表达式、程序运行控制参数、试验结果数据的链接参数等,还包括测试过程中的操作提示、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一个测试模块可以完成一种保护功能的测试,全部测试模块组成一套完整的测试模板,就可以完成整套保护装置的测试任务。

系统在应用结构上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硬件接口层、测试接口层、测试层。

2.1 硬件接口层

负责与继电保护测试仪硬件进行通讯,控制继电保护测试仪进行电压、电流模拟量的输出和开关量翻转反馈的信息;从测试仪开入量翻转获取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硬件接口层开放电压、电流发生数据接口和硬件通讯接口。

2.2 测试接口层

在硬件接口层进行一次封装,派生出保护的测试功能算法,例如距离定值校验、过流保护试验等。此层根据保护测试功能的需要,计算出测试仪需要输出的电压、电流值,通过硬件接口层接口与测试仪进行通讯。

2.3 测试层

测试层是测试系统在测试标准化、自动测试方面开发的测试平台软件,它通过数据库来管理设备、装置测试方案、测试报告等。测试层包括自动测试平台和模板开发平台等。

自动测试平台应用数据库和模块化结构技术,采用测试模板方式定制测试程序。整个测试过程将全部自动完成,实现测试过程的自动化。

模板开发平台是针对具体型号保护装置开发专用继电保护测试程序的平台。依照继电保护检验规程,并结合保护装置的说明书、设备图纸,生成保护装置的测试模板(测试方案)和报告模板(标准试验报告格式)。

3 自动测试系统的特点和应用

自动测试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测试平台软件的模板文件中,测试参数与保护定值相关联。通过读取保护定值,使用数学公式和逻辑运算式将保护定值转化为测试参数。试验时打开模板文件,通过MMS接口与保护装置建立通讯链接读取当前运行定值后,即可开始试验,不需要人工对试验参数进行计算和设置,大大简化了测试过程。

2)系统通过设置评估判据,可以对测试结果自动进行评估。评估的判据包含:跳闸、重合、后加速是否动作,动作误差是否满足要求,动作时间是否在允许范围内以及动作逻辑是否正确。设置了评估判据后,测试结束后,程序将自动给出“合格”或“不合格”的结论。

自动测试系统可应用于智能变电站间隔层二次设备的检测。不同类型、不同型号的装置对应的测试项目、测试方法、测试参数各不相同,通过模板开发平台为不同的装置开发测试模板,可以方便地实现各种类型和型号的二次装置的自动测试。

4 结束语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调试和校验直接影响着二次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水平。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自动测试系统能够自动完成二次设备的大部分测试项目,极大提高了设备的测试效率;通过测试模板标准化定制,确保测试过程规范、全面,提升了设备测试质量。实现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自动测试能有效提高二次设备的检修水平,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维护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3篇

摘 要:随着汽车电子市场的快速发展,汽车控制器的电子控制单元(ECU)已越来越多,对ECU的功能测试也变得日趋复杂。为解决车载ECU功能测试,研究了基于控制器局域网络(CAN)的ECU自动测试方法。以NI公司的软硬件为开发平台、CAN总线为通信平台搭建测试系统与被测ECU形成闭环结构。通过CAN总线传输测试信息,可实现对同型号ECU的批量测试。此系统采用了新的测试方法来降低测试误差,并支持ECU的流水线测试,大大降低了测试的复杂度,减少了工作量。同时,在完善仿真信号产生模块和测试模块用例库后,也能适用于其他类型ECU的功能测试。

关键词:

控制器局域网络;电子控制单元;批量测试;汽车电子;车载网络

中图分类号: TP206.1 文献标志码: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utomotive electronic market, more and mor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ECU) for vehicle controller appear and the functional test also becomes more complex.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CU functional test, the ECUs automatic test method based on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 was studied. The system included the software and hardware platform of National Instrument (NI) and communication platform of CAN bus, by which the system and ECU formed a closed-loop structure. To transmit the test message through CAN bus, the system could achieve batch test of ECUs with the same type. By using the new test method, the system can reduce the test errors, and support assembly line test of ECU, which greatly reduces the complexity of ECU functional test and test work. At the same time, the system can also apply to other types of ECU functional test by improving the generation module of simulated signal and use case library.

Key words: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 Electric Control Unit (ECU); batch test; vehicle electronic; vehicle network

0 引言

随着汽车电子的不断发展,汽车已进入电子控制时代,其标志为电子控制单元(Electric Control Unit, ECU)的广泛应用。现如今,车辆上电控单元数量不断增加,功能越发复杂,多个处理器之间相互连接、协调工作并共享信息构成了汽车车载互联通信网络。其中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是汽车中应用较多的现场总线。其良好的实时性、可靠性和经济性能很好地满足汽车ECU之间数据通信的需要,已成为最有发展前景的现场总线之一[1-2]。因此,带CAN总线功能的ECU测试也将变得更加复杂。ECU功能测试属应用层功能测试范畴,是为了检测ECU是否符合给定的协议规范,能否进行正常的控制工作。这种测试在系统级开发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成为应用层测试中最为关键的部分[3]。

在传统的ECU功能测试中,一种方式是利用测试面板产生ECU各种信号后连接到ECU各输入引脚,触发它的各驱动模块进行控制工作,有专门的线路负责数据交换,但这样的测试系统随着传感器数量的增多,连线非常困难,且需要高速的数据采集和信号调理设备,使整体成本增加[4-5];另一种则改进了信号的产生方式,即通过虚拟仪器模拟ECU的控制信号来代替传统的触发信号,采用人工对控制效果进行直接的观察和记录。这些测试方法都加大了测试过程中的测试误差、复杂度和测试工作量,且无法进行自动测试和结果的自动生成,也不能同时对多个ECU进行测试,给ECU厂商进行批量生产时带来很大的不便。

由此,引发了对新的测试方法的思考和探索。基于CAN总线的ECU功能测试方法以CAN总线的传输作为关键技术,采用闭环测试方法对同型号的ECU进行自动和批量测试。

1 基于CAN总线的ECU功能测试介绍

车载控制系统主要任务就是要解决车身电器设备的功能性问题,所以,首先应关注ECU是否能实现功能上的控制,即测试其是否满足控制协议的要求。ECU在控制功能上包括了通信服务功能、传送数据功能、诊断信息及标定信息功能、设备监控和网络管理功能等,具体的要求规范则由各ECU生产厂商自行制定。

目前应用层协议制定分为以测试为重心的模式和以设计为重心的模式。不论哪种模式,控制器开发过程中,都需要通过测试来验证功能的正确性,确定ECU工作正常并不干扰总线正常通信[6]。

由图1的控制器开发“V”模式图可见,控制器开发过程包括多个环节,其中的应用层功能测试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ECU功能测试、网络管理功能测试、故障诊断测试等,是进行实车测试前的重要环节。在引入CAN总线后,将大大降低ECU功能测试的复杂度和测试工作量,是CAN总线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7]。

在基于CAN总线的ECU测试系统中,通信网络是进行数据传输,实现各模块协调工作的桥梁[8]。利用LabVIEW[5,7,11]虚拟仪器产生仿真信号代替数据采集卡采集的真实信号,并在此基础上引入CAN总线作为测试的关键技术,充分发挥CAN总线在传输上的高可靠性和实时性等优点。通过总线对仿真信号的测试报文进行有效传输,如表1所示。

表1中:Message表示报文名称;ID表示报文仲裁场;DLC表示报文长度;Data表示报文数据。

将报文与同型号ECU进行连接,形成闭环测试结构,模拟实车中ECU的各种传感器信号来驱动其进行控制工作(于3.2节详细描述),将仿真报文数据和CAN总线上反馈回来的ECU控制报文数据进行解析,提取出Data的值,并自动进行多次对比和测试后,在人机界面上对测试结果和各种信号量进行直观显示,并利用测试结果自动生成测试报告,优化和改进了传统的测试方法。

2 设计方案

此方法采用仿真信号序列代替采集卡采集的真实信号,利用CAN总线的特点对数据进行传输,并将整个测试构建成闭环结构,大大降低测试的复杂性。

2.1 方法总体框架

由CAN2.0协议可知,CAN报文的基本要素是报文ID、周期和信号与消息的映射关系。因此对ECU的协议功能测试,主要任务就是测试ID、消息周期、确定信号与消息的映射关系是否满足要求,并测试在循环执行多次之后,ECU是否具备在控制功能上的稳定性[8]。

选用以LabVIEW为软件平台实现ECU的功能测试。测试系统整体框架包括三部分:上位机仿真和测试、CAN网络和底层待测ECU模块。如图2所示。

工业计算机仿真给定ECU的各种信号量,驱动ECU进行控制工作。由于各ECU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测试与结果显示模块”采集不同ECU广播的控制信息,并通过ID对它们进行识别。对采集到的控制信息进行分析、对比原始输入来判定各个ECU在功能控制中是否满足协议要求。

具体测试方法如下:

首先,通过上位机LabVIEW模拟仿真信号(如:转向灯信号、温度信号等),通过NI 6259板卡,与待测ECU各引脚进行对接;

然后,发送仿真信号,驱动ECU进行控制工作,并发送出相应的CAN控制信息;

再次,通过NI 8473s板卡与上位机LabVIEW进行对接,接收采集到的CAN报文,并通过LabVIEW实现报文的解析、处理和ECU控制效果的同步显示;

最后,把原始仿真数据和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对比,验证ECU在功能控制上是否满足预期效果,并对以上测试步骤循环多次,得出测试结论,生成测试文档。

在此,根据测试大纲要求,选用一个由实验室和整车厂联合开发的ECU作为应用实例,仿真信号由模拟信号和开关量信号组成,主要分为:转向灯信号、报警信号、状态信号、门信号、温度信号和压力信号控制信号。具体的控制量与变化范围因测试ECU功能要求进行定制化处理。测试ECU仿真控制信号如表2所示。

2.2 软件设计流程

上位机软件整体分为7部分:虚拟仪器配置、模拟信号仿真、同步信号显示、测试结果显示、系统数据判断、数据处理、测试报告生成。模块示意图如图3所示。

1)虚拟仪器配置。对测试时使用的板卡进行初始化配置,设定参数和使用通道。

2)模拟信号仿真。产生ECU仿真信号(如转向灯信号,水温信号等)。

3)同步信号显示。将采集到的CAN报文,进行处理之后,在人机界面上进行控件显示,方便测试者进行直接观察和分析。

4)测试结果显示。在人机界面上进行测试结果的显示,以表格和BOOL数组的形式显示出每个信号在多次测试之后的通过情况。

5)系统数据判断。将处理后的CAN报文数据与预先保存的仿真信号数据进行对比,得出测试结果。

6)数据处理。处理NI 8473s板卡采集到的CAN报文,提取数据信息。

7)测试报告生成。在人机界面上显示测试结果后,将测试结果以网页(.html)格式的文档进行保存,便于后期的分析和处理。

软件设计流程如图4所示。

3 系统分析

由图2测试方法总体框架图可知,此系统主要包含三部分:上位机仿真和测试、CAN网络和底层待测ECU模块。其中上位机仿真和测试模块又分为仿真信号产生模块和测试与结果显示模块两部分。

3.1 仿真信号产生模块

使用NI 6259板卡和上位机LabVIEW构建仿真信号产生模块。此板卡可支持48路数字信号输出和4路模拟信号输出。在调用接口函数模块后,可产生需要的仿真信号,在板卡对应引脚输出对应电压信号。

由表2的ECU控制信号表可知,此待测ECU具有两种不同类型的信号:模拟信号和开关量信号。所以需要在LabVIEW中使用DAQmx各模块仿真出ECU需要的模拟信号和开关量信号。

1)产生模拟仿真信号[10]。需要把模拟信号转化为ECU能识别的电压信号,一般范围在5V以内。

如:仿真发动机冷却水温度信号,水温与电压之间的关系如图5所示。

通过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得出公式:

y=-4×10-10x5+7×10-8x4-3×10-6x3+0.0002x2-0.0642x+4.2044

其中:y为输出电压值;x为冷却水温度值。

如:进气歧管压力信号,压力与电压之间的关系式:

V=V参(0.0023P-0.015)

其中:P为上位机模拟的压力值;V参为参考电压5V。关系如图6如示。

由图5~6可知模拟信号与电压值之间的转换特性,由上位机进行转换后通过板卡进行输出,传递对应电压值到待测ECU,驱动其进行控制工作。

2)产生开关量仿真信号。

在LabVIEW中定义各种开关量信号,通过板卡产生高/低电平。一般情况下,ECU检测到高边信号(ECU有效电平分两种:H、L,即高电平有效或低电平有效)后进行控制工作(一般情况下,ECU的高电平判断电压在2.5V~5V),控制信号的开启或关闭,并同步使用CAN模块广播CAN报文。

如:DriverDoorStatus(左前门状态),根据ECU手册可知,其为BOOL量,所以在前面板中放置一个BOOL型控件。在对信号进行操作处理后调用NI6259板卡的接口函数并配置通道信息,与此板卡进行通信,产生所需仿真信号(此功能是否正常可通过示波器进行验证)。

3.2 待测ECU模块

车载ECU控制功能工作原理:ECU外接12V工作电压,在人为进行操作或发生状态变化(如开启转向灯、水温变化)时电路接通,然后产生电压值传递到ECU的模拟输入引脚,如图7所示。

此系统使用板卡产生的各种电压信号代替左侧虚线部分图中未见虚线,请补充或说明。,ECU检测到信号后进行控制工作。

3.3 测试与结果显示模块

上位机LabVIEW调用NI 8473s板卡接口函数采集CAN报文[12]。根据ECU控制协议,对CAN报文进行解析、分析、处理,提取出周期、ID、DATA等控制信息。然后对比原始数据(3.1节部分),进行多次测试后,如果每次测试都全部通过,则判断为Pass,否则为False,并在前面板中进行显示。

其中:原始数据包括报文周期、ID和控制信号数据等;报文周期和ID由ECU控制协议决定;控制信号数据由仿真控制信号模块在产生仿真信号时提供。

4 测试实现

测试ECU在控制功能上是否满足给定的协议和规范,并测试在循环测试多次之后,ECU控制功能是否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测试系统人机界面如图8所示。

“仿真信号控制部分”产生表1的ECU控制信号。“ECU控制显示部分”是对接收到的CAN报文进行解析、处理之后用控件进行形象的显示,并与“仿真信号控制部分”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循环测试100次之后,信号量“左前门状态”和“进气歧管压力信号”控制出错,在BOOL数组和测试表格中都有明确显示。“ECU控制显示部分”显示出“左前门状态”灯不亮以及进气歧管压力信号数据不一致,这些也同样说明了信号控制的错误。在生成的测试报告(.html格式)中也有明确显示,如图9所示。

从测试过程中得知,各个ECU的触发电平有可能不一样,大致在5V~12V。NI 6259板卡的工作电压需小于10V,所以在需要触发电平高于10V的ECU上进行测试时,则需要在板卡的输出端加入一个增压电路。

同时,为了保证测试的正确性,在使用示波器确认仿真部分的输出电压无误后,采用车载网络测试专用工具CANoe对ECU控制报文进行监测,观察结果如图10如示。

由图8和图10可知,使用CANoe监测的总线报文与测试系统监测到的报文一致,验证了本文所设计测试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在对比分析图8和图10中的监测数据,验证了数据一致性和通信协议的可行性。

根据不同ECU的控制协议,制定不同的仿真信号产生模块和测试模块,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完善ECU的测试用例库,在完善后进行不同ECU功能测试时,进行规格选择后,即可实现对不同ECU的功能测试。

5 结语

本文介绍了ECU功能测试的现状,优化和改进了传统测试方法。此方法以仿真信号代替采集的真实信号来驱动ECU进行控制工作,并引入闭环结构和CAN总线,使测试过程更加简单和智能化。所测结果准确可靠,能运用于ECU生产线,提高ECU批量测试的工作效率,为整车厂进行ECU测试带来了方便。在完善仿真信号模块和测试模块用例库后可扩展到对不同型号ECU的功能测试。同时,此方法的思想,还可以应用于车载网络的测试、故障诊断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

夏巍,严辉,丁刚.CAN网络的实时性与可靠性的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5(1):65-68.

[2]

KONG FENG, ZHANG LIYAN, ZENG JIE, et al. Automatic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for vehicle ECU based on CAN bus [C]//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tomation and Logistics. Washington, DC: IEEE Computer Society, 2007: 964-968.

[3]

王立萍.CAN网络在汽车控制方法的应用[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09(5):77-79.

[4]

WU WEI-BIN, HONG T S, LUO CAI-RU, et al. Hardware-in-loop of alternative fuel engine ECU [C]//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Washington, DC: IEEE Computer Society, 2010: 291-294.

[5]

陈彦丰,朱君.基于PXI的汽车测试方案[J].汽车制造与装备,2005(3):44-46.

[6]

程跃,康劲松,徐国卿.一种车用CAN总线网络测试系统的研究[J].电子应用,2008,27(1):83-86.

[7]

梁锐.NI软硬件平台在汽车ECU开发和测试中的应用[J].世界电子元器件,2007(12):61-63.

[8]

WEI WEN-XIONG, GUO JIANG-WEI, LIU SHENG-LONG, et al. Design of CAN communication network in automobile ECU testing system [C]//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Pacific-Asia Conference on Circuits, Communications and System. Washington, DC: IEEE Computer Society, 2010: 1-3.

[9]

CAN Specification 2.0,Part A [EB/OL]. [2011-02-15]. can-cia.de/fileadmin/cia/specifications/CAN20A.pdf.

[10]

曹更彦.汽车燃气发动机电控系统实时仿真技术研究[D].重庆:重庆邮电大学,2009.

[11]

阮奇桢.我和LabVIEW[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

[12]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 SAE J1939 [EB/OL]. [2011-03-03]. 省略/PDFs/manual/drehgeber/M36X8/M3658_J1939.pdf.

[13]

胡思德.汽车车载网络(VAN/CAN/LIN)技术详解[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收稿日期:2011-06-16;修回日期:2011-08-21。

基金项目:

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2009ZX01038-002-002-2);重庆高校优秀成果转化项目(KJZH08210)。

第4篇

关键词:自动化测试;自动化测试管理平台

中图分类号:TN9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8-7003-05

1 概述

目前中国大部分电信运营商都是以省为单位建设业务支撑系统(以下简称BSS系统),BSS系统包括客户关系管理子系统(简称CRM系统),计费账务子系统以及与其它系统的各种接口。省级运营商市场部门以及下属分公司市场部门为了市场的需要会不断提出各种业务需求,这就需要不断在BSS系统进行修改、增加功能,而BSS系统的支撑既要保障相关的功能修改或增加都必须是安全可靠,又要保障支撑的速度能跟上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但由于软件开发往往采取模块化设计和增量集成的方式,测试版本的和系统上线时间非常有限,大量的变更问题需要验证,还需要进行大量回归测试,这些工作都存在大量的重复性劳动,容易让测试人产生疲惫感,要保证质量难度很大,有必要引入和运用自动化测试方法,将自动化测试和人工测试相结合,让测试人员更好的关注新功能或者改造的功能,做更有意义的测试,降低重复测试投入的成本,提前发现问题,保障系统稳定,提高用户感知。所以本文结合运营商的实际情况和自动化测试在业务支撑系统不断更新过程中的运用,对功能自动化测试在电信运营支撑系统中的引入和具体实施进行阐述。

2 电信行业自动化测试需求

作为运营商的核心生产系统之一,BSS系统的稳定性运行非常关键,其每次发生的重大故障都会给运营商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而BSS系统的稳定运行,与应用开发/集成商提供的应用软件本身的稳定性密切相关。

BSS系统稳可以分为3个方面:系统功能稳定,不要动辄操作失败;系统运行效率好,实时性高;系统运行平稳,不要动辄重启服务器解决严重性能故障问题。而要做到这三方面,不对应用软件进行充分的测试,是无法保证的。

在BSS的实际建设和维护过程中,关于应用软件导致的系统不稳定(主机、存储等设备,数据库、中间件等系统软件导致的不稳定,本文不作讨论),可以大致归结为以下几种:

1)运营商的业务需求繁杂多变,开发周期短,难以进行充分的测试即被迫匆匆上线。每次系统升级前除了进行需求确认测试外,还应进行全量回归测试,以保障变更不会影响到其他功能,这在管理上是很难实现的!

2)新上线系统的BUG过多,功能不稳定。某个新系统上线后,才发现应用软件的BUG很多,营业员时不时的操作失败,而又不是每次都操作失败,让人难以琢磨该系统的“性格”。

3)新上线业务功能导致原有正常业务功能出错。这可以说是BSS系统维护中最常发生的不稳定问题,实际上就是新功能开发时,只对新功能进行了测试,而没有对原有功能的影响进行大量的测试,导致上线前没有发现问题,而仓促上线所致。

4)系统BUG修复后,因回归测试不全面,在上线时会产生新的BUG,得不偿失。

5)新上线业务越来越多,系统越来越慢,直至系统后台死机不处理。这属于典型的性能、压力的测试和分析不够,并进而对系统支撑业务能力估算不足所致

这5个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可以理解为解决当前BSS应用软件测试问题的三个步骤。

首先必须加强上线前开发/集成商的软件测试,建立完整的测试流程和测试环境。

在此基础上,对每个新上线的业务功能,除了执行新功能本身的测试外,还通过建立丰富的测试用例库来确保执行严格的功能回归测试,才能确保新上线业务没有对原有正常业务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同时,引入适当的测试工具软件。一方面,即使针对正在研发中的软件,由于在开发过程中不断引入的变更(发现错误进行的变更,业务需求变化引起的变更等),对于已经测试通过的功能,也需要在每次修改代码后进行回归测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即使在代码不断修改的情况下,软件时相应的功能测试仍然是通过的。而这种回归测试的工作量非常之巨,以至于如果完全人工来做,是不可能实际做到的,自动化测试可以解决回归测试、重复测试的问题。这样才能解决以上问题中1、2、3和4;

最后,有了这些测试流程、测试环境、测试用例库,才可以进行严格的性能测试和分析,为新业务上线对系统荷载造成的影响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从而准确地把握系统实际运行荷载的变化趋势,并进而尽早发现系统支撑能力的“临界点”。

因此,电信行业的业务运营支撑系统有必要启用自动化测试。

3 自动化测试的好处

自动化测试长久以来,一直是软件测试领域的热点,而今从事或者具有自动化测试技能的工程师更是就业市场非常需要的人才。这是因为自动化测试可以带来很多好处。

将精力投入更有意义的测试。自动化测试的引入会减轻重复的工作,使得测试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去分析测试需求、设计详细的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构建更复杂的测试。可以说这是自动化测试带给我们的最大好处之一。

回归测试,降低测试成本。这可能是自动化测试最主要的任务,特别是在程序修改比较频繁时,效果是非常明显的。由于回归测试的动作和用例是完全设计好的,测试期望的结果也是完全可以预料的,将回归测试自动运行,可以极大提高测试效率,缩短回归测试时间。

充分利用资源。可以在无人时定时执行自动化测试脚本,到时候直接看执行结果即可。人工测试和自动化测试相结合使用,可以在白天上班时间进行新功能的手工测试,原有功能的自动化测试可以在晚上或者周末执行,第二天就可以看到执行的结果。即避免了开发和测试之间的等待,又充分利用时间资源,提高测试效率。

测试具有一致性和可重复性。由于测试是自动执行的,每次测试的结果和执行的内容的一致性是可以得到保障的,从而达到测试的可重复的效果。

测试的复用性。由于自动测试通常采用脚本技术,这样就有可能只需要做少量的甚至不做修改,实现在不同的测试过程中使用相同的用例。

加大软件信任度。由于测试是自动执行的,所以不存在执行过程中的疏忽和错误,完全取决于测试的设计质量。一旦软件通过了强有力的自动测试后,软件的信任度也会增加。

公司实力的象征。自动化测试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一个公司对测试质量的重视和实力,增强用户对软件的信任度。

自动化测试是对手工测试的一种补充,自动化测试不可能完全替代手工测试,因为很多数据的正确性、界面是否美观、业务逻辑的满足程度等都离不开测试人员的人工判断。而仅仅依赖手工测试,则会让测试过于低效,尤其是回归测试的重复工作量对测试人员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自动化测试的意义不是为了取代人在手工测试中的位置,而是将人从重复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做更有价值的测试工作。

4 自动化测试框架

前面章节介绍了电信行业业务支撑系统对于自动化测试的需求,下面来介绍自动化测试在某省BSS系统支撑过程中的实际应用。

4.1 自动化测试框架整体介绍

建立自动化测试框架就是为了把测试数据与测试用例的分离、测试数据与业务流程的分离、测试用例与业务流程的分离,让自动化测试更容易维护、用例的重复利用率更高,最后再和需求管理、开发进度管理统一起来,整个质量控制体系就更加完善。

自动化测试框架包括:自动化测试管理和自动化测试工具。自动化测试管理包配置管理、组件管理、测试用例管理、测试计划管理、数据管理,自动化测试报告管理。在本自动化测试框架中使用的是SilkTest测试工具和自主配套研发的自动化测试管理工具平台。运用在实际的电信行业中的框架如图1所示。

5 自动化测试工具选用

自动化测试的工具很多,当前主流的自动化测试工具有Mercury Interactive Corporation、IBM Rational、Compuware Corporation、Segue Software等公司的系列产品。产品简介如下,这里选用的是Borland Software SilkTest(原SegueSoftware产品)

SilkTest 是面向 Web 应用、 Java 应用和传统的 C/S 应用,进行自动化的功能测试和回归测试的工具。它提供了用于测试的创建、定制的工作流设置、测试计划和管理、直接的数据库访问及校验等功能,使用户能够高效率地进行软件自动化测试。为提高测试效率, SilkTest 提供多种手段来提高测试的自动化程度,包括:从测试脚本的生成、测试数据的组织、测试过程的自动化、测试结果的分析等方面来进行规范。

SilkTest的脚本语言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 4Test 来编写灵活的测试脚本,并且SilkTest 有较好的跨平台性。

6 自动化测试管理平台

为了能够让自动化测试入门更简单,维护更加简单容易。我们自主研发了自动化测试管理平台,是基于自动测试工具的自动测试统一工作平台。自动化测试管理平台为B/S结构的系统包括组件管理、测试用例管理、测试计划管理,测试报告管理等。自动化测试工具和自动测试统平台的交互,能够很好的维护自动测试脚本及工程文件,并能以更加直观方式对自动测试结果进行展示。统一的自动化测试平台有如下特点:

通过自动测试平台对象管理功能,可以显示对象的增量修改功能;

SilkTest工具编写的脚本,可以导入到自动测试平台,并通过可视化界面对脚本进行维护;

自动测试平台可以对脚本进行有效的管理,保证脚本的唯一性;

自动测试平台可以对SilkTest整个工程进行管理,方便整个工程的读取;

自动测试平台可以将测试结果文件以pdf文件的形式导出,便于对测试结果的阅读和分析。

6.1 组件管理

组件管理包括:对象导入、对象维护、对象导出。

对象获取。要管理对象,就要先获取取对象。对象获取和整理是编写用例的前提。整理好对象会对在平台上编写用例有很大帮助。也会对接手维护的人员有很大帮助。对象是通过SilkTest工具来获取的,获取对象有两种途径:Window Declarations(获得整个页面的对象)和Window Identifiers(获取单个对象的属性)。Window Declarations获取的对象,结果如图2所示。

对象导入。通过自动化测试平台的导入对象功能,将SilkTest获取的对象存储到数据库中,以便后期维护和部署。页面如图3所示。

对象导出。通过自动化测试平台导出对象文件以便部署到服务器上。页面如图4所示。

对象维护。对导入的对象进行修改或者添加新的元素,页面如图5所示。

6.2 自动化测试用例管理

自动化测试用例的管理包括:测试用例添加,测试用例维护,测试用例导出。

用例添加。需要填写用例名称、用例说明、期望结果和用例类型。操作页面如图6所示。

用例维护。添加用例完成后,在用例维护中将SilkTest中的脚本写成操作步骤。此时页面右边的树就是我们导入的对象,点击对象就可以添加操作步骤。补换卡业务的测试步骤截图如图7所示。

用例导出。将用导出为SilkTest可执行的脚本文件,以后需要调试该用例时,直接通过自动测试管理平台导出用例执行,直接部署到自动化测试机上。操作页面如图8所示。

6.3 数据管理

在编写测试用例的过程中,一定会涉及到数据的交互,例如测试用例的输入数据从哪里获得,如何对输出结果进行验证等。

通常有两种方法:数据写到脚本里面;将数据与脚本分离,存放到excel或数据库中。我们现在选择的是将脚本和数据分离的方式,这样做有如下好处:

1)便于脚本的维护;

2)便于一个脚本支持多个用例,当编写一个新用例时,只需去配置与该用例相关的数据即可;

3)利于扩展和组织测试计划。

6.4 测试计划管理

测试计划管理包括:计划新增、计划维护和计划生成。

计划新增。自动化测试管理平台上有测试计划管理功能,查询出用例并放到新计划中。同时系统还提供了对测试计划维护的功能。如图9。

计划维护。自动化测试管理平台上有测试计划维护功能,即修改已经存在的计划里面包含的用例,可增加或者删除,操作页面如图10所示。

计划生成。由测试计划生成功能,生成脚本、生成计划。即可部署到自动化测试主机上执行。如图11。

6.5 自动化定时执行

编写一个bat文件,定时执行即可,如图12。

6.6 自动化测试报告管理

结果数据的抽取、汇总与展示。在测试执行过程中,通过特定的数据采集组件以及事件触发,获得我们关心的中间结果数据,并且将数据全部入库,根据客户需求,展现一份客户能够看得懂的报告。避免了工具原有报告难理解的问题。同时,记录下来的中间数据可以很好的体现出每个步骤地详细信息和过程时间,这样可以提供一段时间内的横向和纵向的对比,为系统特别是生产系统上的性能渐变提供有力的监控和依据。

自动化测试平台从数据库中捞出测试结果进行处理,根据需要生成用户容易看懂的PDF格式的自动化测试报告,如图13,图14所示。

7 自动化测试流程

有了上面自动化测试管理平台的支撑,自动测试流程中编写测试脚本、执行自动化测试的开展就会更加顺利。

表1为自动化测试流程角色表。自动化测试流程如图15所示。

1)制定测试计划。测试经理要制定测试计划,明确测试对象、测试目的、测试的项目内容、测试的方法、测试的进度要求,并确保测试所需的人力、硬件、数据等资源都准备充分。制定好测试计划后,分派给QA;

2)分析测试需求。QA根据测试计划和需求说明书,分析测试需求,设计测试需求树,以便用例设计时,能够覆盖所有的需求点;

3)设计测试用例。QA通过分析测试需求,设计足够多能够覆盖所有需求点的测试用例,形成专门的测试用例文档。并不是所有的测试用例都能用自动化来执行,所以需要将能够执行自动化测试的用例汇总成自动化测试用例;

4)搭建测试环境。自动化测试人员在用例设计工作开展的同时即可着手搭建测试环境。包括被测系统的部署、测试硬件的调用、测试工具的安装和设置、网络环境的布置等等;

5)编写测试脚本。自动化测试人员在自动化测试管理平台的支持下,编写自动化测试用例步骤,通过自动化测试工具编辑脚本插入检查点和异常判定反馈语句,调试脚本;

6)执行自动测试。自动化测试人员测试测试计划,验证软件功能,执行回归测试、流程测试等,以替代重复性的手工测试工作;

7)分析测试结果。自动化测试人员根据执行结果,分析测试通过与没通过的情况,通过自动化测试平台生产用户容易读懂的自动化测试报告;

8)记录测试问题。QA在测试脚本执行完毕之后,即可查看测试工具的测试报告,然后将没有通过的地方提取出来,描述成BUG,反馈给开发人员;

9)跟踪测试BUG。QA将测试中发现的BUG记录到BUG管理工具中去,以便定期跟踪处理。开发人员修改后,需要对此问题执行回归测试,即重复执行一次该问题对应的脚本,通过则关闭,否则继续修改。如果问题(BUG)的修改方案与客户达成了一致,但与原来的需求有所偏离,那么回归测试前,还需对脚本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试。

8 系统软硬件环境

系统的软硬件基本要求如表2所示。

9 结束语

电信行业业务支撑系统随着电信业务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系统功能不断扩充和更新。每次需求变更,系统缺陷,都会给系统带来大大小小的频繁更新。在需求管理、测试流程管理、测试环境这些都具备的条件下,要满足运营商给开发商预留的项目工期越来越紧,对软件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开发商软件正式上线前尽量减少程序BUG这些要求,这就必须要提高软件测试的质量和效率,在手工测试的基础上引入自动化测试,建立完善的自动化测试管理平台,统一管理测试用例库,让自动化测试完成大量的回归测试和重复性测试,让测试人员将精力投入更有意义的测试,制定更加合理的测试计划、设计更完善的测试用例,使得测试覆盖率更高,发现更多的问题,最终保障BSS系统的质量、降低业务支撑系统给运营商带来的风险,也将对电信运营商的业务支持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科兹纳.项目管理:计划、进度和控制的系统方法[M].10版.杨爱华,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19-102.

[2] 柳胜.软件自动化测试框架设计与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3] 陈能技.软件自动化测试成功之道[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4] Paul C.Jorgensen. 软件测试[M].韩柯,杜旭涛,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5] 胡贝蒂.软件质量和软件测试[M].马博,赵云龙,译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6] 布莱克.软件测试实践[M].郭耀,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7] 朱少民.轻轻松松自动化测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8] 蔡为东.赢在测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9] 温伯格.完美软件[M].宋锐,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10] 惠特克.探索式软件测试[M].方敏,张胜,钟颂东,等,译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11] 曹向志.软件测试项目实战[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12] Dennis M.Ahern.CMMI精粹[M].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第5篇

【关键词】湘潭站 空调工程 问题 办法

中图分类号:TB657 文献标识码: A

湘潭站是集建筑、旅游、商业、办公于一体的地标性建筑。2009年在拆除老火车站的原址上重建,站房建筑面积为19234m2,其中公共区域面积 17759 m2、办公区域面积1475 m2。站房主体为两层,主体建筑高24.15m、长215m、宽51.6m,包括广厅、候车厅、售票厅、出站厅、贵宾候车室、行包库等。夹层东西两侧为办公及设备用房。旅客服务区采用中央空调,贵宾候车室和售票办公区采用多联式空调,其他分散生产办公区采用分体热泵空调。集中空调冷热源采用地源热泵加水冷冷水机组的复合冷热源形式,夏季空调用冷冻水供/回温度7/12℃,冬季采暖用热水供/回温度45/40℃,最大冷负荷为2673KW, 最大热负荷为1347KW。

工程从2009年12月开始建设, 2011年5月站房主体封顶, 2012年12月站房及相关配套工程竣工验收并投入运营。空调工程在站房主体验收合格后进场施工,同站房同步通过验收。湘潭站改扩建工程总投资77840万元,其中空调工程投资约1100万元。

一、室外地埋管系统因场地问题需要进行调整。

湘潭站采用国内最先进、最环保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本工程采用竖直埋管系统,按满足冬季供暖负荷设计,采用DN25单U型埋管,正方形分布,间距4m×4m,孔径D150,钻孔深度100m, 总计钻孔313口井,占地面积6470 m2。

地埋管主要布置在站房东侧130m×40m区域和东南侧70m×20m区域,其中东侧区域钻井277口、东南侧区域钻井36口。由于拆迁不能及时到位,站房东侧只能利用80m×40m区域进行室外地埋管施工,约有130口井无法按照设计图纸布置到位。按照当时情况,最简单的办法是要求湘潭市政府重新腾出一块地出来,专门用来铺设室外地埋管。然而,要在商业价值极高的车站附近腾出一块地来谈何容易,虽然湘潭市政府做出很大的努力,最后还是无果而终。在此情况下,只能另辟蹊径。对照设计图纸,重新对室外计算参数、室内空调设计参数、工程冷热负荷等参数进行了仔细的复核,没有发现任何问题。但在查看设计文件的土壤热物性的设计数据时,发现与土壤热物性测试报告成果数据不一致。检测单位的岩土体导热性能测试报告结果:冬季吸热为三口测试井的平均值46W/延米、夏季放热为三口测试井的平均值60W/延米。而设计数据是按照“冬季吸热量50W/延米、夏季放热量35W/延米”经验数据进行估算的。对照两组数据,夏季放热量的差距比较大,但设计已考虑了一台水冷冷水机组,夏季冷负荷足以保证。为确保冬季热负荷,设计按照冬季最大设计热负荷1347kw为指标值,来确定室外地埋管井的数量。根据测试报告 “冬季吸热量46W/延米”为依据,并考虑管道的1%的热量损失,计算出地埋管长度29575米,按照100m/口井计,整个湘潭站只要296口井就能满足设计要求,虽然减少了17口井,但由于场地的局限性,也综合考虑地源热泵机组电辅助加热功能,最终室外地埋管调整到287口井。设计重新布置室外地埋管,其中站房东侧区域钻井191口、东南侧区域钻井96口。总计减少钻井26口,室外地埋管工程节约投资50余万元。

二、空调控制系统因设计不完善而需要进行调整。

建筑耗能是一个国家总耗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全国总能耗的30%左右。而在建筑耗能中,采暖、通风和空调能耗占40%-60%。可见,空调节能是当今世界关注的问题。众所周知,空调节能主要是通过控制水泵流速进行的,水泵流量、转速、功率之间有如下关系:

………………………………….(1)

……………………………….(2)

式中,Q-水泵实际运行流量,m/h; n-水泵实际运行转速,rpm;N-水泵实际运行功率,kw;Q-水泵设计流量,m/h; n-设计工况下水泵转速,rpm;N-设计工况下水泵功率,kw。由上式可以看出,当Q=0.8 Q,则有N=0.512 N,通过变速装置改变水泵流量,水泵运行能耗下降50%左右。因此,当室外气象参数变化时,通过减少冷水机组水量调整机组制冷量,最有效地办法通过变频装置控制水泵转速达到节能目的。

为了实现空调的节能,湘潭站空调工程设计了智能节电装置,具体实施对象为各立柜式风机盘管机组、组合式空调器、冷热主机、屋顶冷却塔、水泵等,而受控设备为空调器、配套的蜂巢型电子过滤器、纳米净化装置、机组配套电动风阀及水阀。并对空调器、配套的蜂巢型电子过滤器及纳米净化装置、配套回风阀、配套动态平衡电动调节阀进行监控,并通过通讯接口接受BAS指令后上传相关设备运行状态及故障报警信号,各智能节电装置接受BAS指令执行设备启停、冬夏季供冷热模式的转换。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智能节电装置作为一种非标产品,施工图纸没有具体的控制原理及设备构造图,只提出了一些粗略的要求,并要求中标厂家进行二次深化设计。智能节电装置作为一种空调设备进行了物质设备招标,开标后和中标厂家进行了沟通,认为BAS控制对象太多,系统容易产生误启动等问题,因此对设备及控制方式进行了改善。首先,各智能节电装置由BAS集中控制改为分区控制,设备的启停改由人工操作。各立柜式风机盘管机组、组合式空调器、空调冷却水系统、空调冷冻水系统各自设置一套智能节电装置,通过各自的智能节电装置达到空调设备节能的效果。而BAS主机只接受运行参数,不对空调主机、水泵、屋顶冷却塔进行控制和开关。虽然系统自动化程度有所减弱,设备管理人员工作强度加大,但这大大减少了设备因天气原因频繁启动及误启动。集中控制改为分区控制,减少各个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系统的稳定性大大提高。其次,取消风机盘管的动态平衡电动二通阀,改为手动阀。由于整个站房风机盘管只设有40台,设有风机盘管的房间面积不到1000 m2,占整个站房面积的5%左右,空调能耗相对较小。对于这片区域,主要考虑运行期间系统的稳定性及空调效果,基本忽略节能方面的措施,这样根本消除了空调末端设备因自动化程度高而产生的故障。通过这两个方面的改造,整个控制系统稳定性大大增强,避免了系统联动控制产生的误启动。这样既达到了系统节能目的,又减少了工程投资。

第6篇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措施 壁垒 印度

一、引言

技术性贸易措施是指确定工业产品或消费品的某些特性的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规定、标准和法规,以及检验产品是否符合这些技术法规和确定产品质量及适用性能的认证、审批和试验程序。

二、印度技术性贸易措施概要

(一)主管部门及职责

根据《印度标准局法规》,印度标准及认证事务的主管部门是印度标准局(以下简称BIS),BIS下设5个地区局和19个分局。地区局监管对应分局。印度标准局的主要职能有:制定国家标准;认证管理,包括产品认证和质量体系认证;认可和管理实验室,包括检测、校准及管理;标准推广和培训;国际合作;标准及认证的信息服务;消费者事务等。同时还负责对强制性认证产品的市场监督。

(二)法律法规体系

《印度标准局法》是印度管理标准及认证事务的基本法律。该法规定了印度标准局的设立、机构设置及职能。此外,有关标准及认证管理的法规还有:《印度标准局规则》规定了标准的制定和管理;《印度标准局(认证)规则》规定了产品认证和系统认证的管理。

(三)产品质量认证制度

1、认证原则

印度的产品认证实行自愿认证原则,旨在为最终消费者提供有质量保证、安全可靠的产品。考虑到公共卫生和安全以及大众消费等因素,印度政府通过即时法令,对特定产品施行强制认证。BIS仅就申请授予认证证书,强制的具体工作由相关权力机构执行。

2、认证模式

BIS的产品认证模式是通过对工厂质量管理体系的初次检验和评定,对工厂质量管理体系的监督,及对工厂和市场上抽取样品进行检测,来决定产品是否与印度标准一致。

3、认证领域

BIS认证适用于任何国家制造商,认证领域主要有:1.纺织品;2.化学药品和杀虫剂;3.水泥和混凝土;4.金属制品;5.机械设备;6.电气电子和光学设备;7.汽车配件;8.农产品,食品,饮料和烟草;9.皮制品;10.木制品;11.纸和纸浆产品;12.测试器械;13.建筑材料;14.抽水、灌溉、排水和污水装置。

4、其他产品认证制度

除常规产品认证外,对于环境友好产品,BSI执行特殊的认证并授予ECO标志。印度也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员国。BIS代表印度参加IEC的各项活动。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工产品安全认证组织接受的BIS产品目录有:电缆、电容,低电压高功率开关设备,安装保护设备,电子产品等。

5、BIS产品认证证书授予程序

第一步,申请。填写专用申请书并递交以下文件:1.工厂分布图;2.生产厂房的证明文件;3.现有生产设备及检验设备列表;4.使用的测试检验方案,遵守BIS认可的测试检验方案的承诺函;5.支付规定标志费的承诺函;6.遵从中止标志使用的承诺函;7.描述生产和检验步骤的流程表;8.现有技术人员的详细情况。

第二步,记录。BIS将把申请记录在案,并分配给申请者一个申请号,申请因此成立。

第三步,初次检验。BIS通过对公司生产能力和控制水平、质量控制技术、现有设备、工作人员技能的评估以及样品测试等,确定产品是否符合印度标准。样品测试可在工厂进行,同时也会在BIS或其他认可的实验室进行。

第四步,颁发证书。如果初次检验及样品测试结果满足条件,将颁发给申请者证书。证书有效期一年。如果执行证书无误,经申请一次可延期两年。如果执证人希望扩大证书同一标准所覆盖的产品范围,经常规测试,符合条件者即可变更。

第五步,认证后监督。证书授予后,如果执证人全部履行了测试检验方案,产品与印度标准一致,样品测试记录保持完整,经授权即可在产品上加盖标志。BIS将对执证人就证书执行情况进行定期的监督检查。这种监督检查主要看测试检验方案是否完整履行,质量控制系统是否严格按技术标准执行,同时测试生产样品,将抽取的样品送至BIS或独立实验室进行检验。定期检查和产品测试的结果,会以适当的方式告知执证人。

国外生产商在印度的产品认证也是建立在自我认证的基础上。但在申请前,国外生产商须经印度储备银行许可在印度设有联络处或分公司或在印度指定一个授权。该联络处或分公司或应服从BIS法令、章程和规则并对此负责。

三、印度技术性贸易壁垒

(一)进口强制检验制度

目前,印度规范进口强制检验制度的法律依据就是商工部第29号通告。凡是进口属于BIS强制认证产品范围内的109种进口产品,外国生产商或印度进口商必须事先向BIS申请产品质量认证,并获得认证证书,海关依据认证证书对进口产品予以放行 。

印度进口商申请的进口质量检验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可以由印度商申请进口质量检验:该进口产品的消费是必须的;该进口产品的需求是持续的;该进口产品从预先确认的渠道获得。对于印度生产商申请的进口质量检验,印度进口商必须首先建立一个检验设备符合BIS要求的实验室,申请进口质量检验时应在申请表后附上进口商对进口样品的检验报告。BIS认为必要时也可派出一个不超过2人的检验组到进口产品的生产厂实地检验,进口商承担检验组的所有旅途费用。

(二)进口自愿检验制度

凡是进口属于强制进口认证产品范围之外的产品,是否检验由外国生产商或印度进口商自愿决定,政府不加干预。

(三)认证与标志要求

印度STQC强制性认证:安全认证(STQC标志)体系是一个针对电子产品的第三方认证体系,主要由印度政府主管,遵照国际标准ISO/ IEC guide 40和EN 45011标准,须由被认可的实验室来执行测试(特别是由IECEE-CB认可的实验室),测试报告采用CB测试报告的模式。

印度ISI标志认证:印度在进口下列24类159种产品时需事先获得印度标准协会的认证才能进口,这些产品包括浸入式加热器、电熨斗、电炉、散热器、家用开关、电灯泡、断路器、保险丝、开关设备、电缆、仪表和变压器等,外国生产商或贸易商必须先向BIS申请注册其产品,在符合BIS认证标准后,可获准贴上ISI标志。

2011年中印贸易额突破700亿美元。印度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引起多国关注。中国出口企业要想抢占先机就应该多了解印度技术性贸易措施,才可以让中国产品顺利进入印度市场,本文对印度技术性贸易措施做了概要介绍,以期对相关企业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①叶柏林,陈志田.技术引进与进出口商品标准化[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43页

②张锡暇. 外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其应对[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③BIS.Product Certification Schemes[EB/OL].[2007-05-21]

省略.in/cert/fms.htm.

④王爱华. 印度市场准入/认证制度介绍[J].认证技术.2011.7.P52―53

⑤STQC.STQC Product Certification[EB/Ol].[2007-05-21]

stqcnicin/index3asp?sslid=561&subsublinkid=356&langid

=1&plid=63&pplid=140

第7篇

1电子产品开发概述

电子产品的开发离不开企业这个实体,开发项目管理理念需要结合企业的自身实际情况,如企业的行政组织架构,开发项目团队的组织架构等来制定最适合企业的一套产品开发项目管理流程。本文以图1所示的开发项目团队组织架构框来阐述电子产品开发项目管理流程。产品开发整体流程实际上包含一系列阶段步骤,把一组需求和思想转化为市场上成功产品的流程。本文介绍的电子产品开发项目整体流程框图如图2所示。由图2所述,电子产品开发首先要进行市场调研阶段对产品作出准确的市场定位,项目管理者需要进行产品评估设计阶段仔细分析产品功能指标、性能指标、技术参数、系统规格确定准确的项目开发文档作为产品开发的输入,需要对整体设计进行开发计划的制定,系统规格等进行产品开发目标的确定,同时组织设计开发项目团队成员分配,设计开发人员项目责任分配,制定团队各成员的详细准确的设计参数任务书,设置各个阶段时间节点,进行产品成本、时间的控制目标和措施,生产过程中文件控制的实施,产品标准化制定计划等。随后进行产品设计实施阶段,进行设计评审、开发执行,接着进入制作ES样机阶段制作样机进行测试,测试成功随后进行产品小批量生产阶段进行生产小批量样机测试,产品大批量生产阶段,产品更新维护阶段直至产品全生命周期结束。

2电子产品开发技术的详细流程

2.1硬件设计流程

产品硬件设计流程如图3所示,硬件项目组根据产品的技术定义,准确的系统技术参数规格、功能指标、电气性能指标等,进行硬件电路实现方案的设计工作,方案的设计可以提出几套实现方案,最好能引用原有生产产品上的经典的电路模块从而更有力保证产品的设计的稳定可靠性,项目协调员组织相关责任人进行硬件电路设计的评审,评审的原则是以最低的成本最可靠的方案为原则进行方案选定。选定后由硬件工程师进行原理图的设计,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原理图的评审工作,评审合格后再进行PCBlayout设计,在进行PCB设计的同时硬件工程师需要与结构工程师一同协调确定产品的开口,孔位,接口位置等信息进行PCB设计。PCB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PCB图的评审,PCB评审成功后再进行BOM表的整理,进行元器件的采购,焊接PCB后与软件设计人员进行硬件单板功能调试工作,与结构设计人员进行装配组装调试,发现问题填写问题报告,反馈协调到具体的相关设计人员进行整改工作。最后输出的原理图、PCB、BOM表等资料归档作为下一阶段产品ES样机资料发放的输入。

2.2软件设计流程

产品软件设计流程图如图4所示,软件项目组软件系统需求分析得出的系统需求说明按软件设计流程进行软件方面的设计工作,设计的方案首先根据具体的硬件设计电路模块进行各个模块的软件设计驱动及测试工作,如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硬件设计人员进行协商修改,如果没问题则提出系统软件框架的设计方案,项目协调员组织相关责任人进行软件方案评审,评审的时候需要仔细根据需求实现的技术细节来核实软件是否能达到相应的技术指标。评审成功后则根据具体的功能实现模块逐个进行软件设计,每个功能模块设计完成后,再进行软件整体模块代码兼容软件集成设计调试工作,调试成功后需要在几套硬件上进行反复的测试,测试完成各方面达到系统要求指标后进行程序整理归档及初次发放版本管理。最后输出的软件说明文件、源程序、烧录程序等作为下一阶段ES样机资料发放的输入。

2.3结构设计流程

根据产品的技术定义,提出的准确的系统参数规格,结构项目组进行结构设计工作,根据产品的外观要求,整体尺寸大小、开孔位置、按键、LED灯、屏的位置、端子开孔、电气要求等,选择合适的壳体,进行结构图纸的绘制,绘制的过程中需要与硬件设计人员一同确定产品的一些细节问题,绘制完成后通过软件模拟,模拟成功项目协调员协调相关责任人进行结构设计方案的评审,评审成功后进行结构图纸的释放进行快速成型制作一套结构结合PCB板、结构开孔、按键、屏、端子等进行组装测试。测试没有问题后进行结构图纸的归档工作,最后输出的结构装配图、部装总装文件等作为下一阶段ES样机资料发放的输入。

2.4产品ES样机流程

产品ES样机流程如图6所示,技术工程部在产品开发设计实施阶段完成了硬件、软件、结构设计之后,将硬件设计的输出、软件设计的输出、结构设计的输出作为产品ES样机的输入文件,相关技术设计工程师完成ES样机的测试、调试、组装、装配工作,同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到样机问题反馈表中,随后进行产品功能测试、产品电气测试、产品整机测试,测试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责任技术设计人员进行修改,如果没问题则将产品设计文件,ES样机反馈问题,功能测试报告,电气测试报告,ES样机整机检验报告等进行归档工作,同时将ES样机进行拍照录像存档工作作为下一阶段小批量生产的输入,完成产品ES样机流程。

2.5产品的小批量生产

产品ES样机阶段结束后,接下来的阶段就是进行产品的小批量生产试制阶段,工艺部门与技术工程部门进行输入输出文件交接工作,工艺部门根据产品ES样机流程阶段的输出得到的各种归档资料作为产品小批量生产的输入。产品小批量生产试制其流程如图7所示。工艺部门独立按计划按流程制作小批量样机,完成后质检部门QC对小批量样机进行整机全检,并公布遇到的所以问题,工艺部门完成解决相关问题无法解决的问题反馈到技术部门相关设计人员解决相关问题,解决完成后公布处理结果,工艺、质检进行协调测试直至一致通过,接着进行修改完善相关资料,最后进行工艺、质检、技术三部门共同认证小批量生产的样机是否合格,合格则完成产品的小批量生产流程。

2.6产品的大批量生产

电子产品经过工艺部门小批量生产后完善了产品的配套的工艺生产指导文件,但是有时在大批量生产会暴露出批量的相同的问题如电子元器件采购出错,芯片批次不同造成性能不同,结构件的加工误差无法组装等等,所以在大批量生产之前除了需要根据工程样机及配套的工程样机文件来指导大批量生产之外,在大批量生产进行头几台生产时仍然需要仔细进行整机制造后进行整机全检,持续修改完善工艺资料后,接着就将完善后的工艺资料正式转为生产指导资料指导流水线进行大批量生产进程。大批量生产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

2.7产品维护阶段

产品开发大批量生产阶段结束后,整个项目并未结束,此后由于客户需求,技术更新,降低成本等因素进行产品修改更新,都会在原产品基础上提出些设计的更新变更方案,这个阶段就是项目产品维护更新阶段,需要对项目设计更新,设计人员修改设计文档,在ES样机上进行测试,测试合格是否正式,正式发放升级通知及更新套件处理等,以及进行产品更新升级批次的管理工作等一系列跟踪直到项目生命周期的结束。其中产品修改更新流程如图9所示。

3结束语

第8篇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开发,Matlab/Stateflow/RTW,系统建模,自动代码生成,代码测试

 

0 本文意义

传统的手写代码式嵌入式系统开发方法不够直观,开发周期长,测试和维护困难。图形化编程和自动代码生成技术将成为本世纪嵌入式系统开发的趋势和主流。科技论文。本文结合车载智能能源分配器的开发,利用Matlab/Stateflow/RTW工具包完成系统建模和代码生成。完成测试后自动烧录到微型控制器中,从而起到降低成本和缩短开发周期的作用。

1 系统建模及代码生成

根据厂方要求编辑技术规范并划分子系统,使其成为通用的两种模式:真值表(TrueTable),有限状态机(StateMachine)。子系统独立建模可以使得单个模型容易测试和维护,通常完成建模后应该有自动生成的以下4个文件作为分析备份:

1)测试通过报告(SubSystem_Report.txt)

2)MCDC测试报告(SubSystem_cov.html)

3)Test Case VS Requirment报告(SubSystem_tseq.xls)

4)系统模型 (SubSystem_Report.mdl)

所有的模型都使用模型库进行维护,TLC将保证生成子系统代码只包含.h和.c文件(脚本和TLC只对库进行操作,不对模型进行操作)。这样可以保证代码的唯一性和方便管理。所有模型完成后必须通过功能整合测试。

以下是能源分配器中短路监测中的一个模块为例子:

短路监测功能是输出处理(Output Process)库中的一个子模块,针对不同的控制功能对应不同的监测方案,控制功能包括:前后灯,转向灯,中央控制锁,喇叭,顶棚折叠,座椅折叠等。

Figure 1 RETRY/NO_RETRY Controller State Transition Diagram

如果考虑到大量短路检测和继电器控制,短路检控就变得非常困难。RETRY/NO_RETRY模块将自动控制是否继续对晶闸管进行供电,如果仅依赖硬件过载自动复位将严重影响硬件的寿命。软件控制的原理是短时间内连续检测其短路次数(FETShort_Cnt[n]),如果在极短时间内达到伐值就判断系统确实短路,不再供电。

一旦一个晶闸管达到短路次数达到其寿命的1/3,2/3或者3/3伐值,控制器也将永久关闭对它的供电(NO_RETRY),只有测试工具才能再将其激活。RETRY/NO_RETRY模块的执行顺序永远在Short DetectionController 模块之前。

Figure 2 Short Detection Controller State Transition Diagram

Short DetectionController内部是两个平行的状态机,执行顺序为AàB。科技论文。A状态机用来追踪是否有电流输出及读取晶闸管的反馈以判断是否存在一个短路。B状态机则追踪A状态机的状态并与A前一状态的比对。在算法上A状态机会将短路次数累加Intergrate[n]直到255(不同模块配置不同的累加速率),然后B状态机立刻捕捉到短路情况并终止电流输出。

Figure 3 Short Detect Process Integration

值得一提的是Matlab/Stateflow中提供的计时函数编译完成后有一个机器时钟的延时,对高速信号处理状态机有影响。必须手写嵌入式代码并在编译目标中内嵌手写代码。

Figure 4 Configure Embed Code forComplier Target

自动代码生成脚本中应该注意:

1) 自动脚本的编写应该先验证所有模型变量和数据字典的兼容性并自动生成错误报告;

2) 自动修改模型中的变量类型并选择适合的芯片类型及相关时钟配置设置;

3) TLC的编写和引用并设置代码类型(GRT或者ERT);

4 )数据类型别名的定义应该和代码测试中所用到的一致。

2 代码测试

由于数据截断和可能存在的实际代码和行为模型的不一致将导致自动生成的代码在实际运行中发生错误。如何才能有效地检测自动生成代码,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给出了在VC++2005编译环境下使用MxVDev作为测试工具的嵌入式系统高效测试机制。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将要测试的模型在Matlab中完成系统整合并通过测试,在Signal Builder中保留所有的Test Case。这一步至关重要,开发人员必须保证Test Case的质量,否则将直接影响软件在环测试,硬件在环测试以及最后代码的质量。

2) 完成之后通过Matlab脚本自动将所有的Test Case转化为.xmc文件供测试工具调用(通用机器建模语言)。自动化脚本转换工具可以避免手写代码的失误并大大减少开发时间,特别对于包含大量Test Case的系统开发非常有益。

Figure 5 M-Script Convert tool and VC++ Environment Setup

3) 把驱动层代码,应用层代码,任务调用函数,自动生成的代码,数据流定义(DFA)等文件(所有的代码除了驱动层以外都均可通过Matlab操作API函数完成)在VC++2005环境下配置好,并将调试器设置为MxVDev而不是VC++2005。完成编译后系统会自动启动MxVDev。

4) 启动MxVDev后导入已经完成的.xmc文件,就可以进行软件在环测试,代码级测试非常严格,所有潜在问题均可以显现出来。科技论文。如果测试不通过MxVDev会自动生成测试报告,用于问题分析和方案修改。如果测试通过就可以导出.asv文件进行硬件在环测试。

Figure 6 Software In Loop and HardwareIn Loop Test

3 结束语

本文介绍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和测试机制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有利于整个项目可以有序,分阶段地开展,独创的代码测试机制并使代码质量得到极大的提高。整套开发机制依靠Matlab为核心,过程严谨缜密,为实现嵌入式系统的自动化开发提供了一条新方案。

参考文献:

[1] Robert Bosch GmbH. Autoelektrik, Autoelektronik [M].Braun-schweig: Vieweg Verlag, 2002.

[2] 杨涤.系统实时仿真开发环境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3] 苏涛,等.DSP 实用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1.

第9篇

[关键词]创新精神;学科竞赛;实践能力;独立院校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1-0064-03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而且是一项需要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制作出实物的竞赛。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自建院以来,组织学院学生参加了四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2009年、2011年、2013年、2015年)、四届北京市电子设计竞赛(2008年、2010年、2012年、2014年),共有49队参赛,其中有23支队伍曾分获北京赛区一、二、三等奖,26支队伍获成功参赛奖,学院还获得了北京市赛区优秀组织奖,在北京市独立院校中名列前茅。回首八年的参赛之路,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思考,很多经验也要进一步总结和探讨。

一、电子设计竞赛的特点

(一)内容多、知识广、要求高

电子设计大赛与课程优化、课程内容改革紧密结合,竞赛内容不仅包含理论方案设计,还包括实际制作与作品调试两部分。完善理论方案设计时需要涉及多学科知识,而实际制作与作品调试部分对学生的要求则更高:在4天(北京赛为1天)的竞赛时间里,参赛学生需要将前期理论设计方案的内容转化成能够实际操作的作品。从竞赛内容的角度来看,电子设计就是考查学生是否具备综合运用日常所学得的理论知识,并顺利将其转为实际可用作品的能力,这不但要求学生要深入理解理论知识,知道知识怎么用、怎么恰当用、怎么更好用,还要求学生在制作实际电子工艺作品时,要踏实耐心、有条不紊。

最终的竞赛成绩由三方面评定,分别是理论部分、实践部分以及发挥部分,成绩总分为100分,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各半,附加分数最高为50分,根据作品发挥部分情况进行评定。理论部分主要从设计思路是否清晰,所应用的理论知识是否准确无误,参赛作品是否有新技术的应用,方案验证是否严密,设计报告、测试报告及总结报告是否完整几个方面进行评分;实践部分则依照参赛团队是否按设计要求制作出样机,工艺要求是否完美、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有完整的调试改进报告几点来进行评分;发挥部分为附加部分,该部分得分为附加分,即在完成基本要求后进行扩展。发挥部分的设定可以充分调动参赛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于难度大、时间紧,发挥部分并不易得分。从成绩评定的角度来看,该竞赛对参赛队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从不同的院系和专业中选拔具备相应能力的学生,又要让每个参赛学生在备赛的过程中熟悉相关学科的知识、掌握相关技术,从而确保参赛团队在完成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的基本要求后,尽量完善作品,争取更多附加分。[1]

(二)时间短、工作量大、竞争激烈

根据竞赛内容特点,参赛学生的专业主要有电子信息类专业、电气及自动化专业和一般工程专业。按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的规定,竞赛必须在4天(北京赛为1天)内完成方案设计、电路制作、软件编程和设计报告(北京赛不用)各项工作。这就要求参赛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等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电路、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而且对指标、误差、系统等工程概念非常熟悉,还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熟练使用仪器、仪表及迅速判断故障和调试电路的能力。[2]参赛团队不仅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工作,同时还要和来自北京赛区30多所高校派出的约500多支队伍进行比拼,竞争极其激烈,不可掉以轻心。

二、电子设计竞赛的筹备和组织

学生是电子设计竞赛的主要参与者,一直采用固定的选拔方法以及不变的培养方式不再适用于新时代的学生,整体素质的变化决定了参赛学生的选拔和培养过程的动态化和更替化。结合八年的参赛经验,竞赛的筹备和组织工作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组织和动员阶段

电子设计竞赛得以顺利开展,组织和动员阶段的工作至关重要。学院应成立教师竞赛指导小组,组织学生工作教师积极宣传及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宣传,采取教师推荐以及学生自愿报名两种方式。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次参与竞赛的学生热情虽高,但他们对比赛的性质、内容、规则以及必备知识等方面都还有所欠缺,因此在报名结束后,要由教师竞赛指导小组统一对报名参赛的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宣讲和培训,并在培训结束后安排理论考试,并通过本次考试完成第一轮选拔工作。

竞赛的组织和宣传将竞赛精神普及到学生中,让更多学生意识到自己所学究竟如何应用,知道所学专业知识的实际意义,不仅如此,竞赛精神的普及能进一步改善学院学风,并对学院原本枯燥的理论课堂教学起到改进作用,让更多学生逐渐理解并喜欢自己选择的专业。

(二)面试及实践能力测试阶段

第一轮的选拔工作主要以理论考试的方式进行,从而选拔出理论基础较好的学生,但是电子设计竞赛对参赛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极高的要求,基于此,我们在第二轮的选拔中选择面试的方式来考查参赛学生的综合素质。[3]面试问题由竞赛指导小组来确定,主要围绕学生特点,以语言表达能力、是非的判断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为考查方向。

通过第二轮选拔的学生还必须通过最后一轮选拔,也是最重要的一轮,即实践能力测试。本轮测试主要以考查学生对电路的设计与焊接能力、电路的调试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的。设置本轮测试,一方面是帮助竞赛指导小组确定适合参赛的队员,一方面也给报名参赛的学生一个提前感受竞赛的机会,帮助他们审视自身能力。我们认为,只有通过上述三轮测试的学生才具备成为正式队员的基础条件。

(三)基本技能练习阶段

经过前三轮的选拔,入选学生的数量少但质量精,因此在接下来的训练环节中,将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基本技能练习(电路焊接、基础电路的设计、应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仿真、编写基础单片机程序等),同时学生可根据自身特长,选择合适的队友进行组队。

(四)集中培训阶段

集训的时间一般会安排在暑假,但也会根据正式比赛时间进行调整,集训内容基本为历年竞赛试题。参赛团队经过集训后就会逐渐确定自己团队的队长,队长是整个团队的核心,决定着团队的设计方向和整体规划。参赛学生在集训中可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也能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段时间的磨合,团队协作能力有了很大提升,这种长时间的集训学习是参赛团队学生大学四年中不可多得的锻炼经历。

(五)临战准备阶段

赛前主要进行临战前的准备工作。在临战准备期间,学院领导深入到学生中进行赛前动员,为参赛学生鼓劲打气。而竞赛指导小组会要求参赛团队汇总各类资料并和其他团队进行资源共享。需要注意的是,比赛期间所使用的电子元器件需要自己准备,为避免出现准备不足的情况,指导小组也会要求各团队在这个阶段准备充足的电子元器件。除此之外,指导小组将为所有参赛团队准备参赛实验室,其中配备参赛所需的各种仪器设备,如打印机、电源、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

最后根据电子设计竞赛的要求,竞赛指导小组给各参赛团队进行具体分工:一人负责程序设计;一人负责硬件设计、制作与调试;一人负责绘制电路图和书写理论报告,并制订“先保基本,再求发挥”的战术要求。各参赛团队可以根据指导小组的建议结合团队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力求在场上发挥到最好。

(六)竞赛阶段

正式比赛期间,参赛团队在电子设计竞赛委员会的要求下接受半封闭管理,监督竞赛也指定专人进行,带队教师在比赛期间不可以对参赛团队进行竞赛指导。各参赛团队根据竞赛要求和赛前集训学习到的经验,进行选题并尽快设计正确的实现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整个团队要明确分工,稳扎稳打,有条不紊,互相鼓励,不要因为一时的困惑而气馁。参赛团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设计构思、方案论证、绘制电路、选择器件、实际制作、测试调整、改进性能、写出测试报告等系列工作,并争取在满足试题规定的内容后思考是否可以进一步优化团队方案,并进行可行性实施,这样一来团队除抓住基本得分外,还可以在发挥部分得分。前面已经提到过,电子设计竞赛时间短、任务重,所以比赛期间学生都尽量不出实验室,而且基本上每天仅有四到五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即便如此,最后一天他们依旧会通宵苦战,所以比赛期间团队协作至关重要。

(七)测试答辩阶段

准备测试和正式测试答辩是测试答辩阶段的两个组成部分。竞赛要求参赛团队不仅会理论设计、实践焊接,更要求团队制作的作品在实际中能够可靠运行,并且具有更高的性能指标,同时要求参赛团队掌握适合本队所选题目的全套测试方法。

(八)总结阶段

在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北京赛区的结果公示后的时间里,学院竞赛领导小组需尽快根据取得的成绩进行竞赛总结,整理竞赛成果,记录竞赛体会并讨论下一届竞赛筹备与培训的改进方向。

三、独立学院在学科竞赛方面的问题

独立学院目前在开展学科竞赛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

(一)训练经费不足

我们认为,如果学院仅将学科竞赛视为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会直接导致学校经费投入的不足。然而,在独立学院中开展学科竞赛是证明学生培养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如果学生通过培训不断获得较好的电子设计竞赛成绩,这可以成为考量独立学院学生培养质量的依据。另外,据我院的最终考研数据分析,假如学生曾在大学期间参加过电子设计竞赛,那么其不论是在备考时的坚韧毅力,还是最终的考研成绩都会强于未参加过竞赛的学生,而且拥有出众的实践动手能力会更容易获得导师的青睐。[4]

(二)训练系统性不强

电子设计竞赛开展的时间在独立学院中并不长,有科研经历的教师数量也并不多,因此学院的技术积累不强,对团队的综合训练也存在系统性不强、涉及面不广的问题。若想提高电子设计竞赛的质量和竞争力,需要由有经验的教师牵头,坚持开展持续性的电子设计竞赛,不断积累参赛经验,不断改进培训方案,增强综合训练的系统性,扩展综合训练的涉及面,不断积累,不断创新,保证独立学院在电子设计竞赛上不是昙花一现。[5]

四、结语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的电子设计竞赛综合实力并不输北京市其他独立院校,这和学校领导对电子设计竞赛等实践环节的极大重视和支持是分不开的。在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竞赛指导小组和参赛学生共同努力,在过去的八年中,参赛学生不但在电子设计竞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还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锻炼,同时为学风建设打下夯实基础。不过,在电子设计竞赛的征程中,独立学院起点低,参与时间不长,相比于其他高校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在未来的参赛路上仍需把握好形势,坚持不懈地开展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和管理工作。长此以往,独立学院必会在电子设计竞赛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

[ 参 考 文 献 ]

[1] 高吉祥主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培训系列教程――基本技能训练与单元电路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2-5.

[2] 向夕品,别其璋.试析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

[3] 黎建辉,刘超良.高校学科竞赛的管理与运行机制探讨[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0(5):119-121.

第10篇

【关键词】网页制作;交互设计

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不仅要求学生完成人才目标的学习任务和技能要求,更重要的是,知识储备和技能要求必须得到就业岗位的认可。

一、技工院校网页制作课程教学现状

网页制作课程是技工院校计算机和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这是一门操作性极强、注重知识与应用相结合的课程。目前,传统的教学观念上,强调教师的“教”,缺乏交互意识,同时也缺乏合理的交互设计,课堂上课件、教案泛滥,课程的活动基本没有经过完整的设计,把学生与内容的交互、师生之间的交互孤立起来,教师或学生自以为在完成任务的时候,却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二、“交互设计”式网页制作课

交互设计是从“目标导向”的角度解决用户产品设计。在网页制作课程中,网页就是产品,是这门课程的输出物,课堂教学对结果负责,也是技工教育的目标之一。如何实现网页易用、有效而让人愉悦的目标,如何将目标用户的需求在网页制作过程中体现,本文以某企业网页制作为例,力求通过“交互设计”式的课堂,使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技能要求,学习专业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能力体系。

(一)需求获取

这一阶段输出物主要是企业网页的功能需求文档和时间文档,用以描述初步目标的提出,假想可能的解决方案,预估资源等。在这个阶段,可将学生分为若干个讨论小组,假想自身作为企业,对为何要制作网页进行讨论分析,并对制作方向形成初步思路,形成材料文档。

(二)需求分析

本阶段,要关注企业网页的相关历史数据,基于企业网页制作本身,针对不同竞争对手、不同的行业特性做更详尽的资料收集和分析,清晰的分析相似网站的性能和运行情况,同时,这个过程中要关注主流,才能吸引大众。对学生的关键考核点是做必要的头脑风暴,学生能否拿出具有竞争力的分析报告,是交互设计在这个阶段的重要体现。

(三)用户访谈

在企业网页制作过程中,对于一些项目,建议学生能在项目初期寻求一些具体用户的信息,对一些用户属性做好定义,和“客户”交流,正确引导客户将自己的实际需求用较为适当的技术语言进行表达,要求学生主动介入访谈问卷的设定工作,并客观的参与用户调研报告的完成。理解用户,再思考合适的设计,能倾听用户的意见,但决不能盲从。

(四)需求修正

此前所做的需求分析和用户访谈都是为此而准备,这个阶段,要求学生进一步和需求方讨论研究需求的合理性、可行性,做出一定的分析判断,对功能需求文档、企业网页制作目标的设计重点进行明确,并将内容修正。在做到符合满意策略的前提下,不漏掉关键环节。

(五)设计草稿

通过草图设计,学生进入本课程的关键环节,这个阶段的交互对线框草图的形成至关重要。本阶段核心设计点在于需求修正阶段确认的设计重点,要求学生不匆忙着手设计。当学生在电脑前做设计的时候,会不自觉的考虑很多与设计本身无关的因素,而与设计本身联系紧密的因素却容易被忽略,笔和纸能让学生把心思放在设计上,完成此项步骤时不拍脑袋绘制,而是针对核心设计点做调研和分析,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即将制作的网页的大概印象,通过手绘出样稿形式,为下一步设计做准备。

(六)设计细化

在设计细化阶段,学生完成核心设计的详细说明,对企业网页制作过程的交互做整体说明。由此制作企业网页的雏形,并基本达到设计目标。在这个阶段,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尤其是网页页面的完成,学生在进行实操的过程中,教师在一旁进行必要的指导。

(七)“专家评审”

本阶段,交互设计体现在“听、说、想”这三个方面上,教师耐心的听学生讲述网页制作过程中的想法、做法,并做好相关评审记录,结合沟通的内容,确认最终网页制作的方向。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相互的“评审”,评审时间不宜太长,抓住关键点即可。

(八)设计优化

设计优化阶段,将网页线框图到核心设计的详细说明再进行一遍过程的完善,这个阶段的投入程度和输出物,直接影响到后续测试的效果,与最终的设计也息息相关。这个阶段可以作为此前除需求分析后各阶段内容再现。

(九)测试验证

一个优秀的网站,一定要测试,测试会提醒你,不是每个人的想法都和你一样,测试总是会有效果。这个环节能够帮助学生最后把关整个网页制作过程中交互设计的合理性,可以采用用户测试,将这个问题转换成测试者的一种认识,要求学生亲自跟进测试并给出最终的测试报告和评估报告,哪些地方是前期没有考虑周全的,哪些点是成功的,哪些点又是必须立即改进的等等……这个阶段要求学生用“鸡蛋里挑骨头”的精神,保证最佳的输出效果。测试是一个迭代的过程,不是做一次就可以了的,这也是要求学生进行数次测试的原因。

(十)完成设计

这是最后的设计阶段,根据前期的测试验证评估报告,要求学生对所有之前的输出物做一次严格的检查和修正,并完成企业网页的最后输出。

至此,交互设计式的网页制作课结束,回顾以下关键输出物:企业网页文件,功能需求目标确认文档、竞争分析报告、头脑风暴产出物、项目初期用户调研报告、核心设计点调研及分析报告、“专家”评审和评估报告、测试报告及页面线框图、核心设计点说明文档。

三、“交互设计”设计策略

第11篇

摘 要: 控制器是电动车的核心部件,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电动车的整体性能,针对其特点给出一种适用于电动车控制器在线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与实现方法。该测试系统是由一个智能测试设备和一套运行于个人计算机上的控制分析软件组成。给出了智能测试设备的结构组成与电路实现,设计出被测控制器提供各类测试条件的控制电路以及从被测控制器读取结果的各类测量电路。同时也详细介绍了控制分析软件的开发。

关键词: 智能测试设备; 控制电路; 测量电路; 控制分析软件

中图分类号: TN911.7?34; TP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3)09?0136?04

0 引 言

目前国内外电动车技术高速发展,欧美许多国家已经将向年长者及残障人士提供电动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其中控制器是电动车的核心零部件,决定了电动车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如何保障电控零件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对于控制器的传统测试,大多只测试电路板的电气特性,普遍存在着测试点测试工序繁琐,部分特性很难检测;数据量大,处理困难;人工检测效率低,人为因素加大;产品追溯困难等问题。针对上述不足,本文设计并实现了能对电动车控制器各功能在线自动检测的智能测试系统。该系统能通过控制分析软件的调度[1],结合模拟负载装置,自动进行功能测试,可以基本消除人为不确定因素。人机界面友好,显示的测试参数丰富,可自动出具测试报告,并将测试结果存在数据库中,留作历史数据记录以待查询。

1 电动车控制器测试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本文所针对的电动车控制器包括串口通信模块,前后灯及喇叭的控制与故障检测, 速度控制与检测模块,电源控制模块,电机功率驱动等。由于电子元器件本身存在质量缺陷及生产中出现各种工艺问题,将会导致控制器硬件在某方面工作不正常,因此测试系统必须能够检测出硬件的所有问题,并快速定位[2]。控制器输入信号有开关量、模拟量、脉冲量等,输出信号为驱动电机的模拟量,并有双向通信的串口信号。

该智能测试设备由系统电源模块,主控制器PIC18F65J10,通信模块,车灯与喇叭的负载模拟与检测模块,电机信号模拟与反馈检测模块,行驶信号与速度传感器模拟模块组成。测试系统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

测试系统工作原理:测试人员在PC 机界面选择要测试的条目, PC 机通过串口1将此命令发送给测试设备;测试设备解析控制分析软件的条目命令,模拟出该模块的信号并输入至控制器,同时,测试设备通过串口2和控制器进行通信,命令控制器启动该模块的功能。由测试设备采集数据将结果实时发送至PC机[3];PC的控制分析软件通过对比信号的检测值与预设值是否一致来判定控制器是否工作正常,并将该产品的测试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中,以待查询。

第12篇

开发方:xx电子有限公司 (以下称乙方)

甲乙双方就甲方委托乙方设计开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项目 事宜达成以下协议:

一、 乙方同意按甲方委托的技术要求为甲方开发,甲方保证在所委托项目功能符合协议要

求后_______月内向乙方订购___________项目所使用含程序芯片数量_________套,本项目每套芯片价格和名称如下:_________,型号:______________,价格人民币__________元;(备注:以上价格不含任何税费,在每次定单数量大于5000套另行协商); 协议在签定后甲方必须向乙方支付保证金人民币_____________元,如果甲方在______月内向乙方订购此项目含程式芯片低于_________套,则乙方不退还保证金;在______月内定单数量超过_______套,乙方退还甲方所付全额保证金;

二、 乙方向甲方提供的MCU全部为______级,环境适应温度为-_____℃~+_____℃; 三、 协议签定后,甲方需将相应样品提供给乙方或提品外壳尺寸及内部空间尺寸以及

相关资料,本项目需要甲方提供的资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方并支付保证金人民币________元汇到乙方指定帐户内;乙方在确定款项到帐后在7天内快递保证金收据给甲方。 四、乙方在收到甲方提供本项目需要的样机或相关资料后,开始进行该项目的电路硬件设计

以及软件设计,并在________天内提供按甲方要求设计的样品________ 套给甲方测试确认;每套样品价格人民币_______元,如果甲方只要样片,则提供五套给甲方制作样机测试;(注:如果甲方不能及时提供该项目乙方需要的资料,请及时通知并协商处理) 五、乙方可为甲方提供整套PCB电路设计修改,并按具体情况协商酌情收取一定费用。 六、对项目中所使用语音芯片及内容由甲方提供,同时甲方需要提供给乙方该语音芯片控制

协议,乙方也可以提供给甲方语音芯片设计相关单位,由甲方与其联系。

七、如果乙方在收到甲方提供的相关该项目完整资料之日起,在________日内(如果因甲方

相关资料不及时或其它甲方因素耽搁项目开发进度,则所耽搁的时间需要原定开发时间上增加;国家规定的节假日除外)设计的软件不符合甲方项目功能描述要求,则视为研发失败,乙方在七日内退还全额保证金给甲方;如果乙方设计的软件符合甲方的功能要求,则视研发成功,甲方必须兑现在协商时段内向乙方订购该项目规定含程式芯片的承诺,否则乙方不退还保证金;

八、样片或样机经甲方测试认可后,甲方可向乙方定货。甲方定货需先付全款后将订购单传真给乙方,乙方根据甲方传真订购单发货;乙方在样片或样机经甲方确认后七日内提供以下资料给甲方:

1、 整机的原理图、PCB设计文件; 2

、 整机产品物料清单;

3、 产品相关性能测试报告;

4、 部分材料供应商名单;

5、 产品外围接线图和说明;

九、甲方在小批量生产时,乙方将指定专人协助甲方生产,提供生产中技术指导和工程问题

协助处理,如果甲方要求乙方派人到甲方生产现场指导,所产生的差旅费用包括:每天________元生活补助、薪资补助每天 元以及车旅费用由甲方承担。 十、 本协议一式两份,经双方签字盖章后方为有效,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十一、以上未尽事宜,可经双方协商后签定补充协议,该补充协议连同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定

效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