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2 11:56: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职业伦理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等职业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技术型、技能型应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教育[1],使人们能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顺利实现就业,摆脱贫困。十一五期间,我国的职业教育飞速发展,每年招生规模呈平稳增长态势,至2010年已超过900万。招生规模的扩大必然会引发学生培养质量能否跟上的问题。如若以质量为代价、 以数量为追求目标则是一种粗放型、资源消耗型的增长方式,那与我们国家提倡的集约式增长方式相违背。所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作为重点,强调把“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放在职业技能之前,因为人要全面发展道德和伦理是不可缺少的。
一、中等职业学校加强职业伦理教育必要性
伦理学家万俊人认为“职业伦理即从事各种特殊或专门职业的工作者或职业人所应具备的行业道德,和他们所应遵循的基本职业伦理规范。” [2]所谓职业伦理教育即通过采取一定的手段对被教育者进行职业伦理方面的教导,主要包括职业理想、职业精神和职业责任。作为直接向就业市场输送人才的中职学校,学生的职业素养是其培养的重中之重,因为思想和态度才是决定一个人行为的原始动力,只有具备高度职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人,才能恪守社会规范和企业制度,真正为社会和企业带来价值。另外,中职学生刚刚从初中毕业,心理还处于非成熟阶段,此时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成型的重要阶段,身心健康关系着人格的完善和社会文明的进步,而作为素养之一的职业伦理教育,却长期相对于职业技术教育处于一个劣势的地位。
二、中职的职业伦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职业伦理教育观念淡薄
许多中职学校对职业伦理教育观念淡薄,一味强调学生技能训练,忽视文化素质的培养,而且对职业伦理教育的意义,通常持有较为肤浅的看法。许多企业存在一种现象就是人才跳槽频繁、责任意识淡薄,笔者曾经对某几届的中职毕业生工作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发现中职就业者换工作单位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学历工作者,这恰恰反映了员工们缺乏一种忠诚企业的责任精神。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还是由于缺乏职业伦理教育。在调查中发现,许多中职学校常常以课时、学时、师资有限为由而忽视职业伦理教育,实是观念上未能看到职业伦理的重要意义。
(二)职业伦理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空泛
许多中职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往往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德育教育空泛不实,特别是以工科、理科为职业教育的专业,即使在这样的高校也没有设置相应的伦理教育,更不用说中职学校,而设置职业道德课程的学校,并未就不同专业来分别进行伦理教育,因为不同专业有不同的技能特效和职业标准,如汽车修理与医药专业,电子信息与家政服务,物流与种植业,因此表现出的职业伦理规范也不同,所以应进行专业细分和分别教育。另外,在教材选择方面也比较落后,仍用多年前的教材,没能及时将新的职业标准和伦理研究成果融入课堂,学生也无法吸收到最新的知识和伦理思想。
(三)职业伦理教育缺乏专任教师
在部分中职学校,缺乏专业的职业伦理教师,甚至有些专业至今没有专门的职业伦理教材。一方面是因为中职学校不重视职业伦理教育,另一方面职业伦理专业教师确实较匮乏。另外,中职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习惯单向灌输的方式,即使部分专业在职业伦理方面有所涉入,也只是以单向灌输的认知式职业伦理教育方式,严重影响学生的吸收。
三、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伦理教育改善对策
(一)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深化职业伦理观念认知
职业作为谋生的手段,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工具和自我实现的工具,求荣避辱是职业人的不二选择,然而也只有当二者之间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时才会有“取大优先”,触及跨越雷池,突破职业道德的底线,出现职业伦理缺失。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作为中职校进行伦理教育的重要途径,基于社会共同价值观,在荣誉感与成就感引导下,通过校园环境感染和熏陶,树立学生一个健康职业伦理,以提高学生职业伦理认知。因此,可以通过在校园规划、人文景观、伦理实训、校企合作等富有伦理教育思想,来帮助学生增强职业伦理意识,形成科学、健康的职业伦理观。
(二)调整中职课程体系,增加职业伦理教育课程
一方面需要开设相应专业技术的职业伦理教育课程,突出其在专业课和德育课间的桥梁作用。我国多数中职学校没有开设相应专业技术的职业伦理教育的课程,这种课程的缺失,使得学生对本专业常见的伦理问题知之甚少,更不会对涉及的专业伦理问题进行必要的思考和探究。另一方面,将职业伦理教育渗透于“两课”课程之中。目前,许多中职教育的学校虽然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等方面课程,但是内容都偏重于公民道德等,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中职学校在思想课程体系中可以渗透职业伦理教育,并将其纳入成绩考核范围,使学生在公共德育教育过程中,能够有效领悟 “德育与职业伦理”间的知识迁移,以此强化职业伦理教育的效果。
(三)增强职业伦理教育师资,改善伦理教育方式
鉴于中职校职业伦理教育师资缺乏,一则可以通过聘请专业伦理教师,二是可以通过强化职业伦理培训来提升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教师作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典范,因此除专业伦理教师的职业伦理教育外,强化专业技术教师的职业伦理素质对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伦理观,也将有着直接、深刻的作用。另外,在职业伦理的教学过程中,除“灌输式”教学方法外,学校要创造条件,安排学生到各类职业技术活动的第一线,开展多式多样的体验式教学,切实使其有效地把职业伦理知识迁移到实际职业场景中。
参考文献:
[1]李兰兰.中等职业教育非货币收益实证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究,2011,32(2).
[2]万俊人.论诚信―社会转型期的社会伦理建设研究之一[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20).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级职业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其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目标是基层岗位领班人。我国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技术的工具理性受到极大的关注,但对技术伦理意识、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意识等方面的教育不足。当前我国技术应用领域所产生的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技术应用所产生的环境污染与公共安全问题等,无不与工程技术人员的伦理教育缺失存在着相关关系。
技术伦理教育作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研究领域,其目的在于加强技术职业活动中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以便促进高职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形成一定的善恶评价标准,能够对技术应用的后果形成基本的价值判断,从而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约束能力,最终发挥技术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研究技术伦理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现状,总结和分析其中的问题和原因,进而提出改进的对策和建议。
1 技术伦理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现状
1.1 技术伦理课程设置现状
我国当前的高等职业院校课程设置,重点关注应用型和技能型课程,尤其是培养职业操作能力的实用性技能教学内容比例过大,却普遍存在忽视技术伦理课程建设的现象。目前实施的高等职业院校课程设置方案,没有将技术伦理作为一门独立的通识型课程进行设置,开设的专业类技术伦理课程全部为医学类课程和环境类课程,例如医学伦理学、护理伦理学、环境伦理学、生态伦理学等。作为通识型课程开设的与技术伦理相关的课程,主要分为素质教育类课程和心理健康类课程,一般作为必修课程。其他有关技术伦理的教学内容,一般穿插在专业技能型课程中,作为个别案例或者补充知识讲解,不作为教学重点来进行教学讲授。
以医学类和环境类为代表的专业类技术伦理课程,开设的专业较为单一,课程内容为职业道德、社会责任等专业性较强的技术伦理内容;通识类技术伦理相关的素质教育类和心理健康类课程,一般是关于人格培养和道德培养的教学,其中素质教育类课程主要涉及到职业责任、社会责任等伦理内容,心理健康类课程主要涉及到人生观、价值观等伦理内容;作为在专业技能型课程中穿插讲授的技术伦理内容,相对而言,理论性和实操性更强,说教的成分较少。总体而言,技术伦理相关课程的设置,无论从总课时数和总门类数都不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与未来的高等职业教育向更深层次发展的趋势不相
适应。
1.2 教材建设现状
中国各出版社出版的高等职业教育教材情况,与课程设置紧密相联系。技术伦理教材的种类,比较偏重于医学类的技术伦理专业教材,例如《医护伦理学》《美容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道德学》。有少量的环境类教材,例如《环境伦理学概论》《生态伦理与节约型社会》。与技术伦理相关的职业素质类教材,可以作为各专业通用类教材使用,例如《职业伦理与职业素质》。撰写教材的作者是高等职业院校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教材和课程的针对性较强,与专业的结合比较紧密。
全部出版的高等职业教育使用的技术伦理教材,没有国家级和省市级的精品立项教材,没有示范类教材和获奖教材,整体的教材建设质量不高。总体来看,技术伦理教材的种类和数量都比较少,从出版社到作者,对于技术伦理教学的重视程度显然不够。尤其是作为通用型教材使用的技术伦理教材比较匮乏,任课教师能够选择使用教材的余地较小。除医学类和环境类外,其他各专业门类细化的对应的技术伦理教材没有,不能够与专业特色相结合。
1.3 教师队伍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中技术伦理教学的任课教师,来源有三??:原有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心理教师和专业技术课教师。原有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开设的课程多为素质教育类课程,在教学环节中,或多或少地留有思想政治教学风格的影子;心理教师讲授心理健康类课程,主要的教学目的是为了从心理上,防范不良的心理问题倾向,引导和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专业技术课教师在所担任的专业课教学中,穿插讲授有关技术伦理的理论和案例。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素质教育类和心理健康类的任课教师,由于教师本身的专业背景和教学内容限制,一般的教学重点在于个人的人际交往技巧、面对挫折的信心以及个人对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责任等,技术伦理教学不是该类教师的专业重点和业务提升方向;专业技术课教师能够比较深入地认识到技术伦理教学的重要性,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将技术伦理内容与专业知识相融合。从教学人员组成上看,没有技术伦理专业教师,对教师的专项的培训和进修也很少涉及技术伦理内容。
2 技术伦理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内容匮乏,教学目标受限
高等职业院校的技术伦理教学内容,侧重于严谨的职业作风、诚实守信和社会责任等方面。职业岗位角色扮演和工作任务导向型教学方式,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能够同步发展。在现实的高等职业教育中,技术伦理似乎与思想教育划等号,这种理解偏离了技术伦理教育的初衷。技术伦理教学的教学内容缺乏对于自我价值实现、自我人生关怀方面的教学内容,重在自我约束、限制不良欲望等方面。
教学目标直接指向的社会价值的实现,没有对于人的自我价值实现的内容。对于社会上出现的技术伦理问题,人们只是从表象出发,更多地从对社会和他人的危害的角度出发。将如何防范此类情况的发生作为技术伦理教育的重点,忽视了产生此类现象的根源。作为规范职业社会责任的道德性规范,主要是为了约束学生在未来的生产和生存活动中,减少技术理性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负面冲击。这就涉及到如何实现自我价值方面的技术伦理教育。教学目标中缺乏自我价值的伦理教育环节,使得个人素质和社会责任等主题,难以从心底激发起学生们的思想共鸣。
2.2 师资力量薄弱,社会重视不够
高等职业院校进行技术伦理教育,包括在素质心理类课程和专业课程中穿行,与技能专业教学相比,技术伦理教育只是教学中的点缀。在财政资金投入上,大部分分配在教学设备采购和软件开发方面的支出,在“软项目建设”的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立项里,一般都是技能型专业教学的项目,对于技术伦理类等人文方向的投入相对较少。“教师在专业发展目标上,追求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占有和应用,成为‘技术型’的专家;在组织管理上,处于组织最底层的教师是受压抑的,其批判否定性思考的内心向度被削弱了,逐步形成单向度的教学思想和行为模式,背离人性化的教学生活”。
社会传统意义的职业教育观念,深深浸入人们的骨髓,对于职业技术能力提升的青睐远远高于对人文素质培养的追求。“技术既包括自然技术,也包括社会技术,两者都是由社会主体认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创造和使用的实践性方式、方法体系”。从实践的角度,要求我们回到技术伦理本身,对高等职业教育重新进行审视,对高职教育过程中的技术伦理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反思和探究。诚然,社会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预期,按照“技术知识的核心范畴,依照物理性知识、功能性知识、设计制造技术制品的知识、操作技术制品的知识”划分,主要是对毕业生就业率和薪酬水平的预期,这种教育预期反向决定了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本身的要求,短平快的技能型教学,效果明显、可以量化,成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首选。“引导和规范社会上一切从事与科学技术实践相关的活动的人们,以消除或避免作为主体的人在与科学技术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负面的社会效应和保障性影响”的社会认知程度还远远不够。相对而言,对于技术伦理的价值和意义没有达到对技术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
2.3 教学手段单一,课程体系割裂
高等职业院校的技术伦理教学手段,一般以单向度的讲授为主。在案例分析方面,采用笼统的说教模式,缺乏内因和外因等多要素?C合分析手段。在追求高等职业教育效率和专业技能的指引下,本应完整的高等职业教育技术伦理教学过程,被分解在相对独立的各个典型工作任务模块中,通过案例式的强化认识,作为学生的人越来越受制和依附于枯燥的专业技术模块环节,技术伦理教学本身即受到割裂。单一的技术伦理知识点教学,学生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主体能动性很难被激发出来,弱化了技术伦理对于学生的精神世界的作用。
为了解决学生就业问题,高等职业院校大力推广订单班、校企合作等模式,力争在学生毕业前就确定就业单位。因此教学内容首先要适应企业的需要。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这一高职教育的基本目标,将高职教育的着眼点更多地附加在技术的掌握上面。作为最理想的快捷应答,教师多数情况下会选择流水线式的规模化教学手段。将整体的学科知识细分为各类典型性工作任务,通过教授学生完成某个具体工作任务来实现对工作技能的掌握。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会使学生快速掌握某项工作任务的解决能力,但综合教学效果不明显。
3 技术伦理教育现状的原因分析
3.1 社会价值取向偏离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就业率几乎是社会衡量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唯一因素。社会选择毕业生的标准,是能否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更多的社会产品或者提高社会服务的质量,以此来为基层领班人的劳动估值。这种社会价值取向需要高等职业教育过于注重学生的操作技能训练,却淡化对自然的责任精神和道德约束。注重科学技术的前端评价,忽略后端应用上的评估。
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多样化的,其教育内容对学生个人的发展要求有可延展性和前瞻性。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诉求固然要着重考虑职业技能和工作技巧的培养,这是由其教育性质决定的。直观的经济效益的追求,使得人们忽视了对于教育本源的诉求。技术伦理教育虽然不能直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工作技巧,但对于日后走向工作一线岗位,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和综合性社会价值,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2 教师注重功利性,缺乏系统性考量
工具理性超越人文理性成为高职教育社会环境层面的第一选择,这与高职教育决策者的原初设计的应然状态背道而驰。学生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功利主义倾向、工具理性占据主体地位,人文理性受到挤压。高职教育中的技术伦理问题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技术伦理问题被片面理解甚至曲解的情况广泛存在。
教师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无可避免地将工具主义奉为圭臬,构建出一套互相支撑的教学实践性范式。教师的教育过程也围绕生存原则进行全过程建构,教育实施也在生存实践中开展,割裂了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内在联系,造情怀的缺失;对高职教育的设计、对高职教育实践的审视和对高职教育问题的反思,大多集中在具体技能型问题的解决上,忽略了工具理性与人文理性的辩证关系。教师被市场化的功利主义所绑架,无可避免实施狭隘的专业知识点式教育。
3.3 差异性教学模式下的规范教学资源不足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赋予了任课教师很大的自主空间。受制于任课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缺乏鲜活的技术伦理教学资源和案例储备,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做到游刃有余。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无限性和任课教师个人的有限性的矛盾冲突,使得自下而上的技术伦理教育开展困难重重,步履维艰。缓慢推进式的教学改革,难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突飞猛进发展的现实挑战。
规范教学资源不足使得高等职业教育中技术伦理教育的任课教师的缺乏客观性教学标准,受到内部随机性因素和外部的偶然性因素影响,导致任课教师个体教学效果差异化过大。由于缺乏可供参考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伦理教学标准,实施技术伦理教育的任课教师,只能借鉴普通高等教育的技术伦理教学标准。在教学内容上,缺乏与职业教育紧密相连的独特教学内容,进而影响技术伦理教学效果。
4 对策和建议
4.1 联系实际选择教学内容
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对于技术伦理的教育而言,空洞的说教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出发,从学生的生活实践中选择有说服力的教学案例,例如食品添加剂的滥用、技术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通过活生生的案例,让学生学会利用所学进行独立的思考分析,从而提高其科学精神和辩证思维能力。
4.2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新引进专业教师和培训现有专业教师并举,通过外部和内部两种渠道,拓宽技术伦理专业教师来源。使得专业教师意识到技术伦理内容的教学重要性,逐步调整教学思路,充实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通过实施专项培训、专题研讨、教学改革、科研立项等形式,来加强对专业教师技术伦理业务素质的引导,提升专业教师对技术伦理教育的重视程度。促进专业教师在常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积极加大技术伦理教学内容,进行技术伦理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和融合。通过示范性师资队伍建设,引导教师将技术伦理思想和教学案例,整合到现有的教学资源中去,能够深入浅出地分析专业技术学习中和未来工作环节可能遇到的技术伦理问题。在实施专业技术能力和工作技巧培养的同时开展技术伦理教学环节。
4.3 鼓励教师从实践中积累教学资源
关键词:文化反哺;技校生;宪法认同教育;案例适用
一、引言
(一)文化反哺影响下的技校宪法认同教育的内涵
周晓虹在《试论当代中国青年文化反哺的意义》中认为,文化反哺意指在急速的文化变迁时代所发生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其实质是年轻一代向年长一代进行积极主动的文化影响的过程。因此,它是一种致下而上的社会现象,体现了社会鼓励青年质疑和创新、尊重青年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的潮流。社会对文化反哺等社会现象的包容与认同是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一保护人权在文化领域的体现。这成为包括技校生在内的青年公民人心同归。认同宪法所承载的价值理念的思想基础。邹平学在2017年3月22日的文汇报上发的《国家认同、人心同归的本质乃宪法认同》一文中指出,社会秩序基于社会共识,国家秩序基于国家认同。宪法是根本大法,所以,国家认同必须表现为人民的宪法认同。凝聚公民共识,达成社会团结是宪法认同教育的终极目标。宪法认同教育是培养公民认知宪法、对宪法内在精神于价值取向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认同宪法所秉承的民主、法治和人权这三大价值理念并最终付诸宪法行动的过程。文化反哺影响下的技校宪法认同教育是指教师引导技校生逐步树立宪法至上的理念并最终自愿践行宪法规定的权利与义务的过程。
(二)技校宪法认同教育与文化反哺
文化反哺现象的出现给技校宪法认同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注入了无限活力。第一,技校宪法认同教育的教学思路从教师引导学生机械认知宪法原理逐步走向知行合一,形成宪法行动:第二,能够缓解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代际冲突,教学中形成一定的融洽关系,打破技校宪法课堂固有的严肃气氛:再者,师生通过互动交流,相互影响,从共同认知宪法到形成宪法行动。文化反哺影响下,教师应如何对本身比较抗拒理论学习的技校生进行宪法认同教育呢?实践证明,案例教育是培养其增强宪法认同意识,树立并完善正确守法观念的不二之门。
二、技校宪法课堂案例选择面临的困境
如上所述,在文化反哺的影响下,技校宪法认同教育主要依靠案例学习法来实现。值得关注的是,存在种种弊端的传统宪法案例却成为了阻碍学生掌握宪法知识原理,培养宪法思维能力,树立敬畏宪法,遵守宪法的法治意识的“拦路虎”。
(一)案例过时导致学生不能理性认知宪法原理
部分教师为了避免繁复的准备工作,年复一年,“聪明”地使用手头的陈旧案例资料引导学生掌握公民基本的权利、义务知识原理。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未得到及时更新,还停留在分析简单社会现象的阶段,当他们面对校园内外发生的现象时束手无策,不能从人权、法治的角度切入,有效梳理出相关的知识原理,很好地解读具体的纠纷,
(二)案例缺乏人文关怀性导致学生不能形成正向宪法情感
有的教师选取学生极少触及的国家制度领域案例,如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起草制定过程。此类案例需要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思维由国家建构跨越到权利保障发展维度。否则,学生如无法感知到案例与其生活息息相关,其内容又非常晦涩难懂的话,他们是不愿意也无法通过案例认知原理,形成宪法情感与态度的。
(三)案例缺乏趣味性导致学生不能产生正确宪法行动
一些教师选取的案例内容普通,涵盖的知识点简单,缺乏典型意义,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理论枯燥,案例也无精彩之处,这样的教育情境自然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令教师头疼的睡觉、走神的课堂现象并不鲜见。学生难以通过案例分析领悟宪法体现的价值观念,更不用说付诸实践了。
三、案例甄选的路径
文化反哺現象的不断发展。敦促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找到符合学生需求的宪法认同教育案例。案例的选择应淡化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充分照顾到受教育者的内心需要;使学生消除不平等或逆反心理,拓宽宪法教育的渠道,从课堂走向课外,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正面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并将这种认识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一)借助单个案例提升学生宪法知识学习能力
宪法的知识原理涉及知识点比较琐碎,如果每个知识点都引用不同的案例,学生很难就自身的学习水平将涵盖不同知识点的案例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理论储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尽量使用1个包囊所有核心的知识点并且涉及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案例,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学习特点比较熟练掌握提炼案例相关信息的能力。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中级班可以主要引用实时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生活或学习案例:如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被老师没收、校园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等情境培养其基础思辨能力;高级班则尽量多引用教育就业、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社会新闻热点案例:如扶老人事件、广场舞案件等提高其综合思辨能力。
(二)选用涉及多个知识点的综合性案件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能力
无论是古今中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案例,还是近期发生的争议性比较大的案例都可以成为综合性案例的来源。由于这类案例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甚至超过学生的思维能力范围,所以案例的选择要尽量让学生感受到与其利益相关,这样才能比较轻松地引导学生从综合性案例人手以权利义务的角度来分析每个知识点,不断通过提升宪法思维能力进而提升法治思维能力。
(三)借助权利行使案例引导学生体会宪法的价值观念
《宪法》5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要树立学生合法行使宪法权利的信念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需要,从他们关注的维权案例如劳动法维权案例人手,通过课堂学习、课外知识信息化拓展等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原理的掌握、法治思维的培养最终能真正理解宪法所体现的民主、法治和人權的三大价值理念。中级班的可以由教师选取古今中外名人敬业爱岗的真实经历如大国工匠视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就业服务社群的良好意识;针对高级班学生,教师可以结合社会热点案例如出纳贪污受贿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离开校园后如何在工作中抵制现实诱惑,做到诚实做事,清白做人。
四、案例适用的实践
案例选择的路径是很多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丰富宪法认同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育载体,为学生提供“反哺”平台,选择符合技校生守法心理特色的案例。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发现,发现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实践中比较重视法律维权功能的实际应用而忽视自身义务的履行问题。如何对技校生进行宪法认同教育需要触动他们心灵的案例支撑。技校学生比较关注以法维权问题,而近年来纠纷不断的广场舞案例除了符合学生关注需求,涉及到小区居民劳动休息权维护外,还涉及到广场舞者社会文化权利行使、政府部门如何协调冲突者利益的问题。近年来个人宪法课堂教学实践证明,选择此类囊括综合知识点,且关涉民生的案例作为宪法认同教育的素材是比较容易收到教学实效的。以下将结合以上案例探讨如何运用课堂教学三步骤探讨引导学生掌握宪法知识,提升宪法思维能力,最终逐步树立宪法至上的意识。
(一)从学生关注的的权利知识原理入手分析案例.明确公民个人应合法行使宪法规定的权利
教师首先指导学生找出广场舞者、小区居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依据。法律依据包括《宪法》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4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4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重点引导大家梳理文化教育权利方面的条款。《宪法》除了公民基本权利规定外,还有基本权利如何正确行使的规定。《宪法》5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学习权利知识原理外,还应从学生作为公民应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角度引导他们意识到自身的公民责任:第一,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广场舞爱好者和居民在行使自身权利的过程中不能侵犯他人的权利;第二,不容许滥用权利。广场舞爱好者和居民应该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合理行使自己的基本权利。笔者在2016-2017学年宪法课堂教学中发现,7个高级班和4个中级班约500个学生中,超过70%的学生能轻松就找到38条和43、47条公民权利依据:只有5%同学能够找到51条权利正确行使的依据。可见,公民基本权利应该正确行使的宪法规定还没真正走入学生的心中,仍需要教师在部门法的学习中继续加强引导。
(二)选择同类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国家机关应履行的宪法义务
学生掌握了广场舞案例涉及的公民基本权利后.教师应将教学焦点从公民个人权利引申到国家机关行使国家权力保护公民权利的问题。教师应根据系列案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国家机关是如何解决类似纠纷的,哪种解决方式比较符合宪法的规定。广场舞的纠纷在中国并不少见,教师可以类比公安机关鸣枪警告、召集群众进行调解等解决方式结合宪法规定与学生一起分析哪种方式更符合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各方利益平衡达到效果最优。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逐步理解作为国家机关应引导和教育人民群众遵纪守法。引导和教育人民群众在行使个人权利、享受个人自由的同时,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和社会利益,履行法律义务、道德义务和社会责任。
(三)引导学生结合案例从不同当事人角度思考问题.逐步形成社会所倡导的宪法至上意识
我国宪法的规定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内容。一个是国家机关的运作方式:一个是公民的基本权利的享有和义务的履行。教师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相关规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相关问题的解决路径,从而拓宽他们的思维能力。教师首先让学生分别从小区居民、跳舞者权利维护角度理解宪法关于劳动者休息权、公民社会文化自由的规定:学生对维护权利的原理有了兴趣后,教师再顺手推舟引导他们去探讨劳动权利与社会活动权利发生冲突了该如何解决。教师通过整个课堂教学的安排引导学生意识到,作为国家根本大法,宪法维护国家的尊严,也确保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用宪法的思想说话,用宪法的精神做事,用宪法的灵魂提高个人对国家、集体和人民的担当意识,提升国家的荣誉,增强自己的使命。每个人心中都应当有宪法,以宪法引领行动。
五、结语
关键词:高职;职业伦理;培育
在社会日益强调公民素养和公民教育的今天,职业素养是决定高职院校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重要的因素,而作为职业素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职业伦理则是个人职业生涯的终生伴侣。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陈欣新曾撰文指出,职业人应该具备的三个基本素质是“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伦理”。职业伦理在相关职业的形成中孕育而生,是职业应然状态与实然状态的统一。职业伦理是一种共同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维护着职业共同体的形象和地位,也是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因而,就高职教育而言,职业伦理精神的培育是其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伦理精神培育的必要性分析
1.职业伦理培育工作开展不力,成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中的短板。当前,在中国各类高等院校包括高等职业院校中,并不缺少思想道德修养或者职业道德类课程的开设,对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也不可谓不重视。各高职院校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然而,社会群体职业道德出现了整体下滑的态势也是不争的事实。当然,这与社会转型期社会大环境骤变的大背景不无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各类高校包括高职院校的职业伦理教育被职业道德教育替代,而当下中国高校职业道德教育又普遍效能低下不无关系。
目前,在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职业伦理教育与其他“德育”课程一样,主要通过专门的、正式的“职业道德课”进行,考评测试以书面考试形式为主,授课内容陈旧,也基本只面向低年级学生。在教育方法上,职业伦理教育仍以理论教学、课堂教育为主,枯燥乏味,教师授课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有学者曾说:“高校德育工作方法采用的单一的灌输、应景式的照本宣科、言之无物的刻板说教已无法吸引学生。”
2.培育职业伦理精神是高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职业伦理精神是职业发展的最高境界, 是职业人的灵魂, 是职场成功者的必备要素。大学生未来就业, 不仅需要扎实的职业技能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 而且还需要包括职业伦理精神、职业道德品质等在内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可以说, 未来职业生涯是否顺畅, 是否成功, 职业道德素质是关键性因素。实践证明, 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未来职业生活的成败。因此, 对当代大学生要加强其职业伦理精神的培养, 注重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与本科院校培养的研究型、学术型人才相比,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技术技能人才, 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职业伦理精神的培育更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伦理精神培育的主要内容
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将来就业等实际情况出发,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高职院校学生作为未来职业人应当具备诚实守信、责任意识、竞争精神、合作意识、敬业精神等职业伦理精神。
1.诚实守信。诚实, 是言行一致, 不说假话。守信, 是讲信用, 不失信, 能够履行跟人约定的事情而取得的信任。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也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处理社会关系的一条道德准则,只有诚实守信, 才能提升自身的人格境界, 实现做人的价值。只有诚实守信, 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才能获得真正的朋友。诚信精神是社会主义职业伦理中最重要的一种伦理精神。
2.责任意识。责任即担当,是一切良好美德的表现和基础。责任意识是建立培养一切优秀品质和美好行为的首要因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 个体行为总是各中社会关系和他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所以, 个人必须对他人或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近年来, 受市场经济文化的负面影响, 人们的责任意识有淡化趋势, 对他人、社会及自然环境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就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来看, 学生往往较多考虑个人兴趣、自我发展及经济收入, 侧重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忽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具有浓厚的功利性和实用主义倾向。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强化学生的职业责任感、道德责任感、社会责任感, 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3.竞争意识。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一种竞争型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 孕育和呼唤与其相适应的竞争精神。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 是高职院校德育创新的主要内容。对高职院校学生而言, 人才市场的竞争, 不仅仅是技能的竞争, 更贴切的说还是人品的竞争、综合素质的竞争。因此,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竞争意识, 促使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努力学知识,炼技能, 更应注重提升其自身的道德境界,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从而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4.合作意识。敢于竞争, 乐于善于合作, 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良好德性。合作不仅是一种比知识、技能更重要的能力, 更是一种素质, 体现一个人的层次。大学生要注重日常生活中、在学习过程中、人际交往中培养合作精神。在高校的素质教育中,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是其重要内容。高职学生要正确树立正确的合作观,辩证看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在培养“敢于竞争,乐于合作”精神的同时, 树立“竞合”意识, 即在竞争中合作, 在合作中竞争。
5.敬业精神。敬业是职业伦理精神的首要内涵。敬业是对自身从事的工作的一种态度, 主要表现为尊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 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 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能否做到爱岗敬业, 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 是衡量一个从业者职业道德水准的标尺。
三、构建富有实效的高职学生职业伦理精神培育模式
首先,明确职业伦理精神培育的地位,将职业伦理教育纳入高职教育过程中。在此并非要求简单地开设职业伦理类课程,而是将职业伦理教育思想贯穿于高职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因而,职业伦理精神的培育不能依靠个别教师或某类教师,而应当是高职院校全体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共同任务。为实现这一任务,在宏观方面转变职业教育人的观念,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在中观层面努力提升受教育者自身的伦理自修和发展能力;微观方面则是教育手段、方式方法的创新。通过将职业伦理精神培育融于知识传授、技能培养的全过程中,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实训实习等途径来帮助学生树立职业角色意识。
其次,职业伦理精神培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够将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重于实践的职业人,而非具有丰富道德知识的道德“专家”。因此,在强调教育者的主导地位的同时,强化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意识。在职业伦理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个体自省和团体互动相结合,通过道德困境的案例教学、情景体验、角色扮演、互动式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自主思考解决职业伦理问题的积极性,引导和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这些训练完成职业伦理规范的再认识和内化。
再次,职业伦理精神培育的前提是高职教育工作者伦理道德素质的提高和相关研究的深入。高职学生职业伦理精神培育有赖于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而这种教育不仅仅是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还体现在学生学习、生活、群团活动等过程中。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时刻清醒认识自己“教育者”和“实践者”的双重身份,言传身教,发挥表率作用。这对教育工作者本身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职业伦理精神培育的顺利开展还需要教育工作者们对专业伦理内容、教学教法等的不断深入的研究,从而不断提高培育的实效性。
最后,职业伦理教育评价体系的创新是实现高职学生职业伦理精神培育目标的重要保证。传统智育模式下的常规考试考评方式难以评价职业伦理教育的教学效果,重理论轻实践,对职业伦理教育难以起到促进的作用,甚至会对职业伦理素质的认识产生误导。因而,评价体系的创新是职业伦理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职业伦理教育效果的评价应当将学生职业伦理类课程的常规考核与其日常道德表现相结合,深入考察,综合评定。
参考文献:
[1]王荣发.现代职业伦理学[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1.
[2]崔宜明.韦伯问题与职业伦理[J].河北学刊,2005,(4):23.
[3]王 伟.论职业精神[N].光明日报,2004,6(30).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思政课;工程伦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3-0240-02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工程活动也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因素。然而,高歌猛进的工程活动在快速增强我国国力使我国的面貌日新月异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伦理问题。比如:在工程的设计过程中,片面强调经济因素,忽视了对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工程的决策过程中,服从于长官意志,不经过公开、科学的决策程序;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不遵循严格的规章制度,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造成严重的质量事故……引发以上种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作为工程活动的主体,工程师群体在这些问题上应该承担什么责任?这就涉及工程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工程师如果仅仅满足于掌握专业知识,而不具备与专业活动相关的伦理准则和道德判断,不能从宏观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职业责任,就不能真正理解服务对象的利益,也不能很好处理各种责任之间的冲突。作为我国培养工程师的重要力量,理工科院校当然应该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
一、理工科院校加强工程伦理教育的必要性
现代工程技术对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工程师在专业技术知识之外掌握更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从而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坚守道德底线。理工科院校的毕业生很大一部分将从事各类工程技术工作,学校应在保证专业教育质量的同时,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尤其是工程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
1.工程伦理教育是回应时展的要求
工程是以一系列科学知识为依托,应用这些科学知识并结合经验的判断,经济地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的一门专门技术。当今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在一定程度已经左右了世界。这种发展其实是一柄双刃剑,既可为善,亦可为恶。工程技术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为人类创造出越来越舒适的生活环境,与此同时,其副作用也越来越清晰地显现,如果不能有效地规避,就可能对自然界乃至人类社会造成不可弥补的巨大灾难。原子能的发现,是人类能源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但是原子能技术用于战争,却可以让数十万数百万人瞬间灰飞烟灭。工程技术蕴含着的巨大力量,使得全社会不能不关注运用工程技术的人具有什么样的道德观。也正是基于上述原因,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开始了对工程伦理教育的关注、重视和研究。工程伦理教育的作用,就是帮助未来的工程师形成正确的工程观,遏制工程行槠面的经济追求,使学生做好准备,在未来的工程活动中担负起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使命。
2.工程伦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我国各级各类教育都强调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和道德行为的引导,道德教育不应是空泛的说教和教条的灌输,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未来的发展。理工科院校大学生的未来职业选择多是各种工程技术工作,道德教育应结合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进行组织,工程伦理教育自然应该成为这类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工程伦理教育是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或是结合在具体的专业中进行的,要使学生在学习工程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很自然地接受在工程设计、实施、评估和验收中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将道德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生动具体,说服力强,可以润物无声地将一般性的伦理原则转化为大学生自身的道德准则和道德信仰,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通过工程伦理教育,使大学生――未来的工程师既获得了“做事”的学问,也获得了“做人”的学问,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对大学生今后的专业行为与专业态度产生长期与持续的影响。
二、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工程伦理教育
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但具体到学校的课程设置,我们看到还有很多理工科院校并未专门开设这一课程。也许,对于教育管理者而言,从“识”到“行”,还需要一个转化的过程。另外,工程伦理教育师资的缺乏,恐怕也是现实的问题。尽管单独开设工程伦理课程是大势所趋,但面对现实,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工程伦理教育恐怕是多数理工科院校最现实最经济的选择。即便今后理工科院校普遍开设了专门的工程伦理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道德教育内容,与该门课程也不应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而应是相互促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陈兴文教授提出,为加强和改进理工科专业大学生工程伦理教学现状,应根据工科类专业教学特点构建“三层次”的工程伦理教育教学体系:基础层次、专业层次、实践层次。其中的基础层次,正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课、专业导论课和部分通识选修课来帮助新入学的学生树立基本的职业道德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意识。
1.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入工程伦理教育的内容
思政课本来就是高校德育的主阵地,四门主干课程都包含道德教育的内容,在大一新生中普遍开设了专门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理工科院校可以将工程伦理的内容加入其中,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直面工程伦理教育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在思政课上尽可能多地引入工程伦理的素材、问题及视角。可以利用工程伦理领域的示范性事件或榜样性人物给学生传递正能量,将工程伦理予以升华,将正义、高尚、善良等品质融入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既强化了学生工程伦理方面的修养,也完成了一般性的道德教育。思政课教师应注意不断总结成功的教学经验,将工程伦理内核予以集中概括和心理固化,帮助学生把工程伦理的规范与对高尚人生的追求高度统一起来,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工程伦理教育的双重目标。
2.要加强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的交流与合作
要使思政课中的工程伦理教育切实有效,就要把该课程同专业课相结合,抓住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学校应创造条件鼓励和促进这种合作与交流。这种交流对思政课教师而言是一种尝试和挑战,甚至可能对思政课教师构成一种压力,但这是大势所趋,不能避免。当前的高校思政课普遍面临学生接受程度不高的困难,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觉得思政课无助于将来的职业生涯。思政课教师承担基础层次的工程伦理教育,不失为走出原有困境的新思路。
3.通过案例教学进行工程伦理教育
案例教学不同于一般的对道德规则的简单解释,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伦理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所谓案例教学,是指通过真实或虚构的事件展示具体的道德困境,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案,给学生以生动直观的印象,让学生置身于一个具体的伦理情境中去思考问题、表达观点。肖平教授认为:我们所提出的主要原则和结论,大多不是来自理当如此的逻辑推理,而是来自对大量真实案例的分析与总结。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剖析,教会学生如何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的伦理问题。通过分析、展示一些触目惊心的反面案例,提醒学生在未来的工程实践活动中坚决抵制那些违反伦理道德的行为,如偷工减料、破坏环境等。也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选择一些具有可讨论性的案例或话题,正反双方进行辩论,在彼此问难、质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厘清自己的思路,自然而然地形成自己的观点。
4.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
今天的互联网已经成为研究和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效利用搜索引擎,各大学数据库,从网络上获取工程伦理知识。以中国伦理学会网站为例,该网站有一个道德实践版块,收集了许多有价值的案例资料。教师可以在其中选择合适的案例课上和学生讨论,也可以引导学生课下自己研究这些代表性案例,并在经验交流版块和专家进行探讨,以提升学生解决伦理问题的能力。利用网络资源不应局限于国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国外的工程伦理学习资源,英语世界的一些伦理中心很注重通过网络来传播伦理知识。美国伊利诺理工大学(IIT)的职业伦理研究中心下属的图书馆,提供了大量的职业道德规范文档,均可在线使用。另外,随着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的迅速推广,远程教育变得触手可及,思政课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选择网上课程一起学习,或请学校教务部门购买相关课程,由本校思政课教师担任助教,辅导学生学习。
三、推动工程伦理教育的专业化
当今国际上对工程教育的评价是一个多元的价值观评价,将工程本身和其相关的各方利益群体进行综合博弈满足各方价值诉求,是工程伦理的具体体现。我国的卓越工程师计划和工程教育认证也已将工程伦理教育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和观测点。加强理工科院校的工程伦理教育,推动工程伦理教育专业化,也是势在必行。我们应该看到,思政课仅仅是“三层次”工程伦理教育教学体系中的基础层次,虽然重要且不可或缺,但专业层次和实践层次的工程伦理教育,还是应在具备条件之后渐次进行。理工科院校应将开设正规化、常规化的工程伦理课程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同时还要加强对工程伦理问题的研究,培训工程伦理学方面的专职教师和研究人员。
总之,我们不能幻想工程伦理学教育会彻底解决我国目前工程领域存在的种种伦理问题,但推进工程伦理教育的工作一定要做,要坚信这么做一定会有成效。因为,任何一个合格的工程师都应该理解工程师的职业职责和伦理责任;应该知道工程师的工作是如何影响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应该知道本专业的伦理准则以及适用于本专业的法律和安全标准;应该具有基本的道德推理能力和选择。正如爱因斯坦所言:“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
参考文I:
[1]郭世明,冯小云.工程概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1.
[2]肖平.工程伦理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
[3]曹南燕.对中国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37-39.
[4]潘建红.高校工程伦理教育刍议[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80-83.
关键词:成人教育;商业伦理;企业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121-02
一、商业与伦理
伦理是“指人们处理相互关系时遵循的各种道德准则和规范”。伦理随人类的诞生而出现,是协调人际关系、完善自我的手段。在理性人类的商业行中,必然存在着是非曲直,形成人际关系的基本伦理规范。比如最简单的买卖双方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自愿基础之上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各取所需。这种商品交换中的基本准则,包涵着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和相互依赖,互惠、互利和公平,即商业中的基本伦理观念。伦理观念在管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完全缘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因为,市场经济首先是一种竞争经济,而竞争的前提是需要社会形成一种公平、公正的经营氛围,保证这种氛围有两种手段:法制和伦理。从管理科学的发展来看,当管理伦理学成为管理科学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时,标志着管理科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即在管理哲学的基础上进一步上升为管理伦理学阶段,因此,伦理作为管理的一种新趋势,对于规范市场经济行为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二、商业伦理问题
商业伦理是一门关于道德的学问。它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将道德标准应用到商业政策、机构以及行为中,其核心问题是企业或商业活动的正当性、合理性和规范性以及商业的行为主体如何才能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这一动态的过程中,个人伦理、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经济制度在现实的经济环境中交织,因此,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的一门交叉学科――商业伦理学,它既是一门应用性的规范伦理学,将一般规范伦理学的原则与方法应用于工商管理活动而产生的新兴学科,又是在工商管理领域内发展起来的,在大学管理学院或商学院开设的一门管理学课程。商业伦理学以工商管理活动和工商管理活动领域中的规范和制度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依据一般规范伦理学的原则和方法探究工商活动的伦理规则;并据此对工商管理的活动、制度和规范进行道德评价;研究工商企业的伦理建设等。具体内容包括:市场经济的伦理原则,工商企业的责任和目的,营销中的伦理原则,财务管理中的伦理问题,生产与营销中的消费者规范,环境保护问题,工商企业的伦理建设等。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和企业的市场化、国际化、规范化和诚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拥有大批具有现代化经营管理技能和良好的伦理道德修养的商业管理和经营人才,是保证我国经济改革稳步进行的必备条件,普及和加强商业伦理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三、商业伦理教育融入高等成人教育的紧迫性
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参与交换的主体千差万别、参差不齐,伪劣假冒、强买强卖、坑蒙拐骗等不良商业行为充斥着市场,这些商业伦理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样的:一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商人的形象一直不是很好,有“无商不奸”之说;二是,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商业伦理观发生了变形和扭曲,一些人误认为市场经济就可以不择手段地赚钱,把市场经济与商业伦理对立起来,将是非问题和法律问题等同起来,将正确与否与是否受到惩罚混为一谈;此外,由于市场本身对经济高速增长的准备不足,无论在信息的透明度与对称性、交易运行的制衡机制、政府的监管手段,还是在法律约束方面都存在许多漏洞和缺陷。高校成人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有其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伴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伴随着高等教育由过去的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高等成人教育这个子系统也越来越明显地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制约。商品经济的观念已经渗透进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不可避免地经济意识深刻地影响着成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事实上,商业伦理教育问题存在于各种文化环境中,即使在发达国家,公众对商业伦理教育也极为关注。商业伦理课程最早始于1915年的哈佛商学院,至今在美国已经有90%以上的商科学院提供了该课程并且越发重视商科学生的商业伦理教育(NealMcGrath,1993)。因此,我们应把商业伦理教育作为高校成人教育中德育工作的重点来抓。
四、高等成人教育开展商业伦理教育的几点思考
我国有丰富的伦理教育资源,儒家伦理、社会主义伦理和西方伦理中都有大量的宝贵思想可以为我国商业伦理建设实践服务。但是,这都必须建立在商业伦理教育与经济建设结合起来的基础上。目前,我国商业伦理教育中存在着宏观、中观和微观脱节,重视微观个人职业道德,忽视中观企业责任和宏观经济制度伦理的现象。高等院校开展的职业道德教育联系实际较少,空洞说教较多,这对商业伦理教育学科发展不利。因此,在中国普及成人教育中商业伦理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社会整体商业伦理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和法律制度伦理建设,依靠制度中隐含的伦理精神和价值意义引导人们的行为,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道德建设环境。提高道德素质,培养自律能力,可以通过伦理道德教育和个人道德锻炼来实现,但促使其伦理道德规范行为的完成和道德意识的觉醒还须辅之以制度性的手段,制度与伦理道德建设的最佳结合,必将促进制度和道德建设的良性发展。
2.在高等成人教育中开设商业伦理必修课,传授世界和中国最新的伦理管理理论知识和经验,注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儒商伦理道德的教育,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完整的高等成人伦理教育体系。商业伦理教育是一个综合着多学科、多层面知识的教育内容,伦理学、职业社会学、职业道德等领域中的核心知识都应该被纳入到专业伦理知识结构中来,作为基本的理论知识加以传授。因此,高等成人教育在传播先进的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重视对成人的伦理道德素质的教育,这样培养的人才就不仅是技能型的、知识型的,而且是道德型的。
3.在工商企业中开展商业伦理知识的普及性教育。企业应当学习西方建立企业内部的伦理机构的经验,该伦理机构工作范畴涉及制订适合公司需求的公司伦理规则,讨论需要高层处理的伦理问题,负责公司的各种伦理培训计划,组织全企业人员参加各种伦理进修和培训等,将企业的价值文化和伦理文化与管理融为一体,把不断提高雇员的伦理道德素质列为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决策之一。
4.提高全民族的道德修养,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采取普及法律知识的方法普及和强化商业伦理的社会教育,使商业伦理教育成为具有相对独立性质的社会工程,提高全社会的商业伦理道德水平,帮助人们能够正确地区分各种商业行为中的善与恶,学会理智而智慧地处理各种社会活动中的道德困境问题,做一个道德高尚、遵纪守法、富有崇高的民族和社会正义感和责任感的人。
总之,我国高等成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智商、情商、德商兼备的商业人才,商业伦理教育就是要树立和培养成人学生的商业伦理观,为其职业生涯成功奠定基础,最大程度地实现其自身价值。每个人都全心全意地为他人提供所需的商品和服务,在这个循环的财富积累过程中,健康的人际关系就建立起来了,这种商业伦理观就会促进企业的健康和活力,社会的繁荣和稳定。许多知名的跨国公司在全球悠久的发展历史证明,正是由于遵循了应有的伦理标准,才使他们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长久不败。
参考文献:
[1]王锴.寓财务伦理道德教育于专业教学的探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65-167.
[2]俞庆刚.论大学生经济伦理教育的重要性[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4):302.
[3]聂进.关于普及和加强我国商业伦理教育的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808-812.
[4]王棣华.企业财务管理学的伦理倾向[J].四川会计,2001,(7).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工程逐步呈现出复杂化、范围广的趋势特点,工程参与者多样化、工程风险扩大化、工程影响深远化。这些情况的转变,对以往的工程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对于工程主体而言他们不仅要面对单独的经济效益,而是更为复杂的国际问题、生态问题等等。工程主体的伦理诉求已经从科学技术的维护转变为多向化要求的后时代需求。这种工程境遇的变化迫切要求改变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来更好的适应工程发展的变化。
关于宏观工程伦理的界定,不同学者做出了解答,马丁与辛津格在《工程中的伦理学》中提出微观问题会主要涉及到个人与公司所做的各种决策,而宏观问题所涉及到的问题则是更总体性的问题,例如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否应该运用某些法律工程职业写好以及消费者团体的集体责任等等。在工程伦理学之中,围观问题与宏观问题两者都是相当重要的,并且两者经常交织在一起。 而Ladd“根据工程伦理关注的焦点是个体工程师和客户、同事与雇主的关系,还是职业的集体社会责任,把工程伦理分为微观伦理(micro-ethics)和宏观伦理(macro-ethics)。 微观伦理集中于职业内在的内容,宏观伦理关注工程师在更广阔的社会语境下的职业责任。”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美国、荷兰、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工程伦理关注的焦点逐步从工程的微观伦理向宏观伦理转变,这一现象被西方学者称为工程伦理的转向。 其中美国的工程伦理转向尤为明显。
美国工程伦理教育将宏观伦理作为教育目标,不仅仅是局限于工程师与雇主之间,以及工程师个人与企业之间的利益作为重点而是将社会与自然以及技术之间的关系作为重要的工程伦理目标。这一宏观伦理教育目标的建构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 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导向
2010年我国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这一计划为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更加明确的目标,要求高等工程教育强化并主动对接服务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提高主动服务行业企业发展的意识,以契合国家发展战略为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与工业界、企业界的密切联合,重视国家工程人才的培养,提高工程学生的综合实力,促进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的人才能够真正的符合社会的需求。李培根院士曾说过“经过卓越计划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科交叉的能力,专业文化学习能力,宏观思维的能力,协同创新的能力。”
我们国家制定政策的初衷,不仅是希望工程类学生的专业知识更加丰富扎实,工程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主要的目的在于其综合素质的提升。而中国目前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本来就比发达国家起步晚,虽然近些年来我们国家在关于工程伦理教育方面有了一些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在总的学科建构目标方面我们还是倾向于微观伦理教育,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重视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知识教育,交叉学科知识的融合,以及人文教育的渗透。作为在工程伦理教育领域中的后起之秀,我们应该把教育目标的建构转向宏观伦理,宏观伦理需要研究的问题有许多,例如:国家工业化道路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伦理问题,我们国家转型期所涉及的伦理问题,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环境生态问题中都含有与伦理相关的问题,而目前作为工程大国的中国,面对西方工程伦理宏观方向的转化,我国的工程教育更应该整合工程伦理与科学,技术及社会之间的关系。这是我们国家在现代化道路建设的过程中的需要也是当务之急,但实际情况是我国关于工程伦理教育在总的学科建构目标方面倾向于微观伦理教育,在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把教育目标的建构转向宏观伦理,宏观伦理需要研究的问题有许多,作为工程专业的学生,他们有能力也有责任去了解工程对整个社会潜在的影响以及对后代人的影响跨越地域界限,以更为宏观的眼界去评定工程专业。而这一积极的目标转向也符合我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初衷和视野的界定,作为工程师不仅需要拥有精良的技术还要有宏观思维的能力,为国家的发展构建一个更为宽广的蓝图,真正的做到为人类社会造福。
二、 大工程观思想的影响
大工程观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院长乔尔·摩西斯(Joel Moses)于1993年最早提出“大工程思想”他认为工程师和工程教育者应该有这样的综合意识:包括考虑企业和组织背景下客户的需求的愿望,以及任务背景下社会、政策、经济和文化。 大工程观就是在全局系统中考察工程。大工程观的积极导向也正符合工程伦理的宏观目标,正如乔尔·莫西斯所说,考察工程教育,我们不能只将标准停滞在当初的专业技术方面,因为,因为我们处于一个大系统中,包括工程与与文化、环境与道德、自然与社会、而这几个竞速都是息息相关共处于同一个系统结构中,所以,工程教育质量的提升不能局限于模块式的单独方面的提升,应该从整体性出发,全面系统的进行学科的整合与革新,从更广阔的宏观视角来考察和评析工程教育的质量。
大工程教育思想引领着美国的工程教育思想,同时渗透在美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的历程中,大工程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有:大专业素质、综合能力以及工程伦理素养着三方面。其中伦理素质是大工程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大工程人才伦理素质的培养,是宏观工程伦理目标的体现,他站在全局的高度,要求伦理素质的培养应该内化于学生的理解,并通过在工程实践中践实伦理知识。
图书馆和档案馆虽然同属于一个一级学科门类,但是在职业主体的职业伦理方面却存在这很大的区别。但是在职业主体和职业伦理的规范、原则等方面,二者由于职业活动的不同,其发展现状和方向也有所不同。对职业主体现状和职业伦理的正确认识的认识不仅有利于档案馆和图书馆对自身建设和定位的准确认识,也有利于为两者制定发展策略提供依据。[1]
一、职业主体现状
档案馆职业主体的职业活动包括主体、客体、技能和条件构成等要素,因此,以下本文将从档案馆馆从业人员职业主体、客体、发展趋势以及条件构成几个方面入手,对档案馆和图书馆职业主体进行比较分析。
第一,在职业主体方面。档案馆的职业主体包含了档案馆中各级各类专职人员。目前,我国综合档案馆专职人员在整体上呈现专门的档案馆人员数量逐年递增,部分部门人员起伏较大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当前网络化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档案管理专业化人才的缺失造成的。我国的图书馆职业主体主要包括正式员工和临时员工两类,正式员工分为助理馆员、馆员、副研究馆员、研究馆员等级别,他们占有国家编制,工资由国家负责支付。临时员工在图书馆内则以非事业编制人员的形式存在,因此,是由图书馆支付工资。档案馆的职业主体中,总从业人员中,有1787%的从业人员受过大专以上档案专业教育。在以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中,有1261%的职业人员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而在图书馆职业主体中,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占据的比例为311%。在受文化教育的程度上,我国的一级公共图书馆中,大专以上人员比例达到70%以上,二级图书馆达到60%以上,三级图书馆达到50%以上。以上数据中不难看出,图书馆职业主体受教育程度普遍较档案馆职业主体高。[2]
第二,在职对业客体的利用方式和原则上。职业客体是档案职业活动中职业主体的相对物。由于档案馆的行政隶属关系,基本上是作为党政机关的辅助机构存在,因而缺少开放力和亲和力。
第三,在职业技能要求和发展趋势方面。档案馆职业主体的职业技能必然是以档案这一职业密切相关的,具体来讲,涉及到的主要包括对档案的收集、保存、整理、检索、保管编目和提供利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研编和开发技能。档案职业主体目前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只要求从业人员掌握一般的技能,称为基础层,对从业人员要求较低。第二层要求从业人员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且该技能需经过教育和工作时间的长期锻炼,该层称为主体层。第三层称为辅助层,该层从业人员具有辅和服务性的特点。目前,我国档案馆职业主体表现为从业人员缺乏核心技能,岗位技能要求过低,尤其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档案馆从业人员所掌握的技能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在发展趋势上,档案馆职业主体目前普遍表现为对设备、方法、技能等的明显以来,在技术化趋势上也越来越表现为对管理的过程、方法、细节及其相应设备的关注和重视。随着我国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对图书馆员的技能要求较之前也更为广泛深入。该背景下,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资源、管理、存取等知识,也要求聪颖人员掌握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此外,从业人员还应掌握正确的工作态度、技能和价值观以适应新环境的个人能力,具体而言包括快速学习能力、表达能力、想象力、分析和评估能力等技能。在发展趋势上,以书目或者自动化为中心的技术,图书馆已经经历,目前,正处于以资源数字和集成为中心的技术上,图书馆未来的技术发展上主要集中在服务的体系结构、网络服务和技术、个性化知识服务技术等方面发展。
第四,在职业条件方面。近年来,由于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档案馆职业主体的工作环境得以改善,具体表现在活动经费的增加、新档案馆的建立以及档案管理体制的完善。我国的公共图书馆由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其职业条件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具体表现为公共图书馆数量增加、经费投入加大、从业人员增多以及图书馆网络环境的改善。
二、职业伦理
图书馆与档案馆职业主体在职业伦理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职业伦理的规范建设、基本原则和伦理教育三个方面[7]。
首先,在职业伦理的规范建设方面,档案馆的职业规范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在1996年的国际档案大会上确定的《档案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该准则中包含了十条内容,但是由于该准则的制定是依据欧美国家的经验制定且缺少国际属性,因而仅被少数国家采用。[3]我国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准则规范,与档案馆的职业规范相比,图书馆具有更加明确、系统的职业伦理规范。图书馆的职业伦理规范起源于美国的《图书馆员伦理守则》,我国目前遵循的是2002年制定的《中国图书馆职业道德行为准则(试行)》,该准则对我国具有较强的职业伦理责任意识会让认同感,其制定针对全国的信息从业人员和图书馆员。
其次,在职业伦理的基本原则方面。档案馆职业主体由于职业活动和职业性质的特殊,在职业伦理方面主要遵从两个原则。第一,维护档案原始记录性原则。原始记录性是档案与其他事物加以区别的根本特征,也是档案的本质属性,档案主体的工作内容也是围绕档案这一主题展开的。因而,维护档案的原始记录性既应当是档案馆职业主体在工作中的内在要求,也是档案馆职业主体职业伦理的基本原则。对此,档案馆职业主体在工作中,既要在思想上有维护档案原始面貌的意识,又需要在具体的工作中维护档案的完整性。第二,扩充档案利用原则。档案的第一价值是服务于机关,之后就应是往服务社会广大用户的第二价值的转变。对此,档案馆职业主体在工作中应自觉履行扩充档案利用范围的职责,以便档案充分发挥其的价值。图书馆的职业主体,职业活动主要围绕图书馆岗位的活动展开,其伦理的基本原则与档案馆不同,主要包括以下两点。第一,“以读者为本”服务原则。该原则是图书馆职业伦理的核心价值观念。“以人为本”在图书馆职业主体的服务中只要表现为以读者为本,为读者服务,这种服务至上的理念是图书馆职业精神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4],对此图书馆职业主体应建立服务读者的心理需求,使服务于读者走向常态化、规范化。第二,尊重知识产权原则。图书馆在管理中既涉及到对读者的免费开放,又涉及对书籍所有权的保护。对此,图书馆职业主体在工作中,应在充分遵循尊重知识产权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上开发图书馆书籍的潜在价值。
最后,在职业伦理教育方面。首先,档案馆由于文件内容的丢失和篡改、档案文件的不正当存取、档案中公民隐私保护不当等“伦理失范”现象的存在。因此,其教育目的和教育手段主要围绕这一现象开展。目前,档案馆职业主体伦理教育在教育手段上取得了较为丰厚的成果,主要表现为档案馆职业人员伦理教育和道德教育培训的加强或短期开展。但是受档案换职业伦理规范的缺乏以及档案管理法规的影响。目前,档案馆职业主体在伦理教育方面,尚未形成权威的指导文件。与档案馆相比,图书馆领域由于《中国图书馆职业道德准则(试行)》这一权威范本的存在,其职业主体在职业伦理教育体系方面相对成熟。在教育目标方面,图书馆开展职业伦理教育,是通过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认同程度和专业意识,以增强图书馆职业主体分析处理伦理问题的能力。在教育内容方面,主要围绕图书馆的职业意识、价值观、规范和品质等内容展开。在教育手段上,图书馆职业伦理教育在提出举办多种形式职业培训的基础上,也注重职业主体开展自我教育自律机制的形成。
关键词:教师专业伦理 主要问题 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2(b)-0146-02
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和教师行为的规范化是教师发展专业化的重要标志,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教育是有灵魂的技术,教育旨在引导学生走向美好的精神世界,而当前普遍存在着过于强调教师专业技能,忽略道德情感、责任意识对教师职业发展作用的现象,要摆脱这种认识误区,必须加强教师专业伦理建设的水平。
1 教师专业伦理的内涵
“专业伦理”,英文“professional ethics”,一般认为是“职业群体为更好地履行职业责任,满足社会需要,维护职业声誉而制定的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 一套一致认可的伦理标准[1]。”
教师专业伦理是指教师群体为了履行社会责任,维护团体声誉,制定的一套自我约束、共同认可的道德规范。这种规范的意义不仅在于制度的制定,更重要的是关注教师专业教学实践的事实,不但关注教师个体的伦理责任,同时重视的是教师这个专业共同体的道德责任及其如何实现的问题。教师专业伦理提出的要求不仅是对教师道德理想的要求,而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是教师在专业教学实践中所应具备的伦理意识、伦理思维和伦理知识的总和。它关注教师这个专业共同体,在其实践中所发生的具有人文性的道德秩序和伦理精神。
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简单地给学生传授知识,更应对学生的全面成长发展负有绝对的道德责任。教师总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这样那样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从这个层面来说,每个教师都是德育教师。正如英国道德教育家彼得斯所说:“不管你是不是愿意,每一位教师都是道德教师。”自觉地将教育视为道德事业,自觉地从伦理上考虑教学,这是教师专业伦理的基本要求。道德是教育教学的最高目的,当教师面对道德冲突时,教师应以良心为依据,以道德为准则,承担相应的责任,引导学生遵守道德秩序。
2 当前高校教师专业伦理建设的问题
当前高校开始重视教师专业伦理方面的建设,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强调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另一方面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专业伦理规范,虽取得了很大进步,但还是存在以下问题。
2.1 理论研究薄弱
理论研究薄弱体现在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师专业伦理的内涵和外延缺乏深入的汲取和升华,对教师专业伦理的理论认识处于表层,比较模糊和笼统,对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探讨不够,尤其是上升到哲学、伦理学层面的分析比较少。
2.2 传统师德规范过于神圣化
自古以恚我国涌现了一大批德高望重的优秀教师。人们以他们为典范,从他们身上概括总结出教师的一般行为准则,进而提升为所有教师普遍遵循的伦理道德规范。但这只是社会群体的期望和要求,不是教师群体自发的内在行为。这种存在身份伦理和个体经验来源等特点的师德规范,呈现出过于神圣化、个体经验性、外赋的特点,同时还有职业特点不明显和代表性不强等问题。
2.3 教师专业伦理规范不够明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008 年修订》是目前制定出台的教师专业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虽然在法律条文中提出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关爱学生、遵守职业道德,但并没有明确提出具体采取何种方式关爱学生,对于如何遵守职业道德等内容也未作具体详细说明,同时与教师伦理相关的条文表述笼统且数量较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对教师专业伦理的规定更加全面和具体,但没有规定教师违反规范时的罚则,且对一些行为规定较为抽象,可操作性不强,教师在面对伦理困境时无法从规范中找到对策,只能凭借自己经验解决。同时该规范并没提到高校教师,只是针对中小学教师,当前高校教师专业伦理建设在法律制度上还是空白区。
2.4 教师专业伦理教育误区
在教师职业发展教育中,高校更注重教师的“硬件”改善,即专注于教师专业技能和知识的提高,而对于“软件”升级,即对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的提升缺乏认识、不够重视。对教师进行专业伦理教育培训的内容少、具体案例少,形式单一,并且以宣传教育和典型示范教育为主,难有吸引力。
2.5 教师专业伦理失范现象
教师专业伦理的失范主要表现3个方面:第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淡漠。有些教师上完课就撒手走人,没有尽到教育义务,有的教师对学生变相体罚、践踏学生人格,甚至道德沦丧、侮辱伤害学生。第二,教师与教师之间存在不当行为。有些教师自私冷漠,与同事之间关系紧张,甚至采取不正当手段竞争,侵害其他教师的利益。教师群体的道德责任感和共同荣誉感受到极大损害。第三,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利益化。有些教师过于功利,在教育学生时,根据家长的财富地位,来决定对学生的“关心”程度。
3 当前高校教师专业伦理建设的对策
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理工类大学而言,开设工程伦理课程就是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维度下工程伦理教育的必要性
一个人的整体素质是由多种因素综合构成的,其中伦理道德素质是十分重要的方面。在当今多元化社会中,对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进行引导和教育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德育的内容和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适应时展的需要。现在除了学校中常规的德育以外,更加切合实际的好办法应该是结合大学生的专业进行德育。工程伦理教育就具备了这样的功能,它涉及多种学科的相互交叉融合,是在专业知识的基础结合具体专业中进行的。所以,这种德育往往使学生在学习工程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很自然地接受了在工程设计、实施、评估和验收中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形成不仅以质量标准,而且还要以伦理道德的标准来衡量整个工程的责任感。这种结合专业进行的德育更加生动具体、说服力强,进而也比较容易转化为大学生普遍的道德行为准则和道德信仰,起到德育的良好效果。另外,工程伦理教育由于是一种融合了50%工程和50%伦理教育的交叉学科,所以它对德育学科也是一种补充和扩展,弥补了德育在内容结构上的不足,使德育内容更加丰富,也更加富有时代特色。
工程伦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但又是易被忽视的部分。长期以来,由于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有的即使注意到了其重要性,也是宏观的多,微观的少;概念性强调的多,具体操作部分不详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某些政治上的腐败消极现象也或多或少地渗透到学术和工程领域,也称之为“学术腐败”。如在工程中的“豆腐渣”工程,偷工减料,乱编数据,伪造工程资料等。据国外一项统计显示,在某次地震灾害中,倒塌房屋的设计建筑师多数为45岁以下,此结果显示出年轻建筑师的责任心不强。有鉴于此,在大专院校开设科技伦理与工程伦理等相关课程,对在校工科学生加强工程伦理教育,是塑造未来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举措。
世界各国对工程伦理教育都非常重视,尤其是发达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的大学就开始讨论有关工程伦理课程的设立,到1997年,美国大学学术地位排行前九名的大学都开设了相关的专业伦理课程,如麻省理工学院、密歇根大学、史丹佛大学、加州技术学院、康乃尔大学等。相对而言,国内工程伦理教育开展得相对较晚,目前工程伦理课程开设范围也较窄,尚有很多工作要做。
二、工程伦理教育的基本内容
工程伦理的内容可概括为:工程师在其职业生涯中对雇主保守企业机密,对社会公众的安全健康与福祉所应负的责任,以及在利益与道德、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下所应考虑的种种道德议题的专业伦理。
工程技术人员在工程中要遵守的基本伦理原则:
1.人道主义原则。人类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人们结成的社会关系也纷繁多样,而人道主义原则是人处理各种伦理关系最基本的伦理原则。
2.尊重生命的价值原则。从哲学的角度讲,价值是物质或精神的客体的某种属性与人类需要发生联系而产生的概念。尊重生命价值意味着始终将保护人的生命摆在一切价值的首位,意味着不支持以毁灭生命为目标的项目的研制开发,不以非人道的手段对待每一个人,不从事可能破坏人的生存环境和健康的工程,并且在工程设计和实施中以对待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考虑产品的安全性能和劳动保护措施。
3.人人平等原则。人人平等有两个不同的含义:一是指每个人拥有的社会财富以及其他利益大体一致,即财富均等、结果平等;另一个是指每个社会成员都有平等的现实利益和取得财富的机会,即权利和机会的平等。
工程伦理课程教育的目标是帮助那些将要面对工程决策、工程设计施工和工程项目管理的工程师们在学生时代就树立起明确的社会责任意识、社会价值眼光和对工程综合效应的道德敏感性,以使他们在未来的其职业活动中能够清醒地面对各种利益与价值的矛盾,作出符合人类共同利益和长远发展要求的判断和抉择,并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与踏实的敬业精神为社会创造优质的产品和提供优质的服务。
其研究任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对工程的价值审视。通过对工程决策和实施过程中各阶段面临的价值冲突和道德问题的初步扫描,引起人们对工程活动中伦理课题的关注与研究,进而寻找解决矛盾的措施。
第二,探讨典型工程领域的道德课题。以某些应用范围较广、社会影响面大的具体工程科学,如土建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网络工程为切入点,通过案例分析,深入探讨特定的工程领域正在面临的道德课题及其解决的前景。
第三,对工程过程的伦理审视。重点探讨在一般工程环节的运作中进行道德审视与约束的内容。诸如工程和科技运用的目标、方法的社会影响及工程价值与社会伦理价值的关系,如何在工程决策、设计和实施的各个环节中坚持伦理立场,在面对项目选择问题、质量问题、安全问题、成本问题、污染问题等重大抉择时,充分考虑该工程项目对公众健康、人类生存、子孙发展所负有的伦理义务与责任,进而处理好工程合作中的各种关系。
第四,工程师职业道德素质与规范的研究。在充分总结工程活动的道德要求和科技工作者道德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工程师及其他技术工作者应具备的伦理素养和道德规范。
三、高校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的主要措施
工程伦理教育是一个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多学科知识相互交叉、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我国多数理工科高校还没有开展,缺乏可资借鉴经验的今天,我们对工程伦理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也只能提出一些探讨性的建议,具体措施如下:
1.在理工科院校中安排专任教师开设工程伦理教育课程,作为所有理工科大学生的必修课或选修课。这项工作对教师要求很高:从事工程伦理教育的教师必须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面向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要具备科技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基础。要想使工程伦理教育取得较大的成效,提高教师的相关素质则是问题的关键。
2.学校要有计划地对理工科教师进行工程伦理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增强他们对这一问题的意识,提高他们在工程伦理教育方面的知识水平和教育能力,使他们在专业教学中注重教育和培养大学生工程伦理意识,把课堂教学作为工程伦理教育最主要的途径。
3.重视该学科面向实际和应用性强的特点。一方面在教学中要大量引入真实案例或模拟案例,提出问题供师生共同探讨、研究;另一方面在学生的毕业设计及毕业论文中要强调工程伦理意识和规范原则,并以此作为评定学生毕业设计及论文的一个重要标准。以使学生们增强工程伦理的意识,提高面对复杂因素进行具体分析、综合,进而作出正确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4.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有计划地安排大学生进行生产实习。让学生们有机会到工程活动的第一线去亲自实践,参与工程设计、管理、考核与评估等方面的工作,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亲自感受和认识到工程活动对人类生活、对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领悟到工程活动中蕴含着的伦理价值。这种教育方法来自工作实践,更加具体生动,对学生能够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5.注重多学科的交叉配合。由于工程伦理教育是一个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相互交叉、融合的学科,面对的问题往往来自不同的科技领域,同时需要哲学、伦理、历史、文化及环境等多方面学科共同参与进行综合研究,所以多学科的交叉、配合是完成工程伦理教育所必需的。应该注重从不同的工程领域中搜集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寻找出可供共同遵循的规范和原则。如此,也就需要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许多教师共同配合,才能完成工程伦理教育。
参考文献:
[1]余谋昌.关于工程伦理的几个问题[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2(1).
“我国的新闻人才培养一直都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在很多人看来,教育就是以社会需要来塑造个人,新闻教育作为一种职业技能教育,社会需求更应该成为人才培养的唯一标准。于是人自身的完善与发展一直被我国的新闻教育所忽视。然而正是这种‘社会本位’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这种隐患反映在新闻伦理领域,一方面就是,新闻伦理教育目标定位于培养只会“遵纪守德,照章办事”的新闻人才,教材则偏重于学理的论述和道德原则规范的阐释,以致新闻伦理教学成了一种道德说教,成了一种对新闻宣传理念的灌输;另一方面就是,我国新闻工作者新闻道德“观念与行为的反悖”———与职业行为中大量的问题性现象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意识事实上并不缺乏明晰而正确的判断。
这种“观念与行为的反悖”表明,尽管新闻工作者自身在职业道德认知上具有明确的正确态度,但是,由于新闻伦理教育不重视个体的主体地位,不重视发展个体的道德理性、道德情感及解决伦理问题的道德判断力,以致于新闻工作者不能形成完整的道德人格。简而言之,在我国新闻人才培养目标日趋注重“人文化”、开始关注在“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的大形势下,新闻伦理教育目标与教学内容需要进行重构。新闻伦理教育目标的重构:充分发展批判性思维和积极行动精神选择是新闻工作者永恒的课题。选择的内在机制就是选择者对一定选择对象的比较、分析和评价,选择意味着在一定价值标准下的取舍和排序。新闻传播行为是一项具有广泛社会性的行为,新闻工作者的行为选择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种道德行为选择。可以说,新闻工作者依据什么道德标准选择新闻,这是新闻道德实践中的核心问题,同样也是新闻伦理学中最基本的问题。但是,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活动中的道德善恶取舍并不总是一目了然的,因为新闻工作者经常要面对一些新闻伦理问题———引起伦理争议或产生道德冲突而需要进行伦理抉择的问题,尤其是道德准则在特定情境下相冲突时产生的道德两难问题,比如救人与采访孰先孰后、披露细节与保护隐私孰轻孰重这类问题。新闻工作者经常独自面对这些问题并需要当机立断作出决定,却没有现成详细的行规索引。“新闻伦理是新闻工作者在其专业领域内对是非或适当与否下判断的良心尺度。”
新闻伦理教育教学,必须学习如何正确处理在新闻活动中发生的伦理问题,必须学习在合乎道德的正当新闻行为与不合乎道德的不正当新闻行为之间作出理性的抉择,或在若干可能一定程度上都合乎道德的新闻行为中挑选出更加合乎道德的一个或几个,必须重视学生个体的主体地位并设法让学生学会自主进行道德判断。进而言之,新闻伦理教育教学内在地具有批判性思维,有如下几个显著特征:批判性思维是反思性的,即批判性思维不同于有充分理由的思考,需要考虑思考者的想法;批判性思维需要根据标准来衡量自己的思维,必须作出满足理性标准的判断;批判性思维在本质上是考虑真实的问题;批判性思维需要有理智,即批判性思维需要仔细思考方针和准则,运用它们时需要对现实有敏感性。
新闻伦理学本身是一门批判性、反思性、行动性的学科,新闻伦理教育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性的批判性思维,而是需要充分发展的批判性思维。充分发展的批判性思维包括三个部分:首先,批判性思维必须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批判性思维需要努力用推理来回答问题,而不是理所当然地给出答案,或凭印象回答问题,或根据我们的教养方式简单地回答问题;第三,批判性思维需要相信我们推理的结果,即:当我们批判性地思考在某一情境中该做什么决定时,跟随推理的不仅仅是信念,而是行动。
新闻伦理教育教学进行这种批判性思维训练,有利于学生树立“问题意识”,培育一种能产生负责性结论和积极行动精神的道德推理能力,进而发展个体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理性、道德情感。概而言之,新闻伦理教育既是批判思维的养成教育,也是积极行动的促成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开放的、民主的教育。新闻伦理教育应建构起的目标价值是:通过让学生学会运用道德分析和道德推理解决新闻实践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充分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积极行动精神,致力于培养对传媒和传媒内容具有批判力、选择力和影响力的积极行动者。新闻伦理教学内容的重构:以新闻伦理问题和典型案例为主体美国新闻学家赫尔顿曾经指出,“在新闻领域里面,没有哪个问题比新闻伦理问题更重要,更难以捉摸,更带有普遍性了。”
充分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积极行动精神,要求新闻伦理教育教学是“问题陈显”教育和“对话式”教学,学生的学习就是源自于创造性地解决一个个新闻伦理问题。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首先,教师或学生要提出新闻实践中的真实的伦理道德问题,供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讨论,且呈现问题情景的方式应尽量与现实中的一样;之后,师生之间展开自由的平等的批判性合作对话,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投身于具体行动中去。但是,“道德伦理问题不总是不证自明的,因此实际存在的和假设的案例是激发想象力的基本工具。”
由此可见,“学会运用道德分析和道德推理解决新闻实践中的真实的伦理道德问题”,是充分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积极行动精神的不二途径。在美国乃至全世界具有广泛影响的一些美国新闻伦理学教材,如:克利福德·G·克里斯蒂安等人著的《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菲利普·帕特森等人著的《媒介伦理学:问题与案例》,就是将讨论锁定在媒体实践中引起伦理争议和产生道德冲突的现实问题及相应的案例上,但又将讨论推向问题的实质,并将适当的伦理理论和推理模式引入道德行为抉择过程,设法使学生能够自主进行道德判断,从而具有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新闻实践中的道德失范问题日趋严重,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日益受到质疑,许多颇受争议的新闻伦理问题引起业界和学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中外新闻伦理研究和教育的进程告诉我们,实践本身变得颇受质疑的时候,也是新闻伦理研究和教育必须受到重视的时候。新闻传播行为的道德规范系统无疑成了我国新闻伦理研究和教育的关注焦点。但是,新闻传播行为的道德规范,是通过社会道德目的而从新闻传播行为事实的客观本性中产生和推导出来的;各种新闻传播行为所合成的事实状态的反映就形成了新闻伦理问题。因此,我国新闻伦理教育教学的视角,应该立足于新闻传播行为事实所反映出的新闻伦理问题,通过对其进行对话式的道德评价和道德推理,从中提炼出建设性的道德规范系统和道德行动图式。
综上所述,我国新闻伦理教学内容的主体应围绕新闻实践中引人关注的伦理问题和典型案例进行重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将新闻伦理问题、典型案例、伦理原则整合起来,在问题和案例讨论的互动中,让学生学会运用道德分析和道德推理解决新闻实践中的伦理问题,进而充分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积极行动精神。
【关键词】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旅游社会教育;体系
国务院(国发〔2009〕42号)文提出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1],这是我国首个获得国务院层面确定建设的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也是我国首个以城市为单位建设的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通过试验区建设把桂林打造成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胜地,建设成国家旅游业改革创新的先行区、世界一流的山水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国际旅游会展及文化体育交流的重要平台,将促进桂林旅游业转型升级。负责桂林旅游调研课题多年的保继刚先生提出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需要三方面的支撑:政策突破、社区教育及管理智慧,“对社区居民进行旅游教育和培训,是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着连续性、适应性、手段多样性的原则,在政策、资金、人力上积极扶持社区教育,构建社区居民的多层次教育体系。社区教育的大力扶持,能够使本地居民自觉保护旅游业赖以生存的高质量的生态环境,也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和体验,并促进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2]教育是旅游发展永恒的主题,传统旅游教育偏重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作为旅游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旅游教育模式在桂林试验区的构建非常有启发意义。通过系列的社会旅游教育可以规范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引导旅游的审美,社区教育体系的建立,能够使本地居民自觉保护旅游业赖以生存的高质量的生态环境,也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和体验,并促进社区经济社会发展,进而促进桂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实现桂林品质旅游。
一、旅游社会教育的概念
1、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是相对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而言的,“突出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不同,是对两者的有意的弥补和补充。”[3]从广义上说,社会教育是一种大教育,社会生活中所有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都可看做社会教育。社会教育的水平可以衡量一个地区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能反映地区居民的整体素质和精神风貌。
2、旅游社会教育
旅游社会教育的提法比较少,以往成果主要是关于旅游的社会教育功能的研究。有学者根据社会教育概念的延伸,将广义的旅游社会教育概括为“一种大的旅游教育观”,是社会生活中一切具有旅游教育意义的活动,包括正规旅游教育和非正规旅游教育;既有刻意的旅游教育影响,也有潜移默化的旅游教育影响。狭义的旅游社会教育则是补充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足的,一切旅游机构以及旅游社会团体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的旅游教育。[4]旅游社会教育体系的构建对一个旅游地区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普及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旅游知识、旅游伦理意识,促进旅游环境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目前旅游社会教育在国内还没有形成体系,多数的旅游社会教育只停留在非计划的潜移默化的旅游教育功能上,借助桂林试验区的建设,构建桂林的旅游社会教育体系,不仅能促进桂林旅游的和谐发展,也能在国内旅游社会教育方面提出新的思路。
二、桂林旅游社会教育的主体与客体
主体与客体是从哲学概念引入旅游社会教育中的。教育的主体是指施教者,即教育者,在旅游社会教育活动中主体可以按照自身的尺度和标准去改造客体。因其目的明确、主观能动性强,在旅游社会教育中处于支配地位。教育的客体是指受教育者,即教育对象,在旅游社会教育中,客体具有满足主体需求、被教育主体支配的特点。
桂林旅游社会教育的主客体可以在旅游利益相关者中进行界定。世界伦理委员会将旅游中利益相关者归纳为:中央政府;与旅游事务相关的地方政府;旅游公司和企业以及他们的协会;为旅游项目提供资金的机构;旅游业员工、旅游业专业人员和旅游顾问;旅游行业工会;旅行者包括商务旅行者和游客;当地居民和旅游目的地东道社区代表;其他法人和自然人包括专注于旅游、直接设计旅游项目的非政府组织和旅游服务提供者。[5]其中主要的旅游社会教育主客体有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旅游开发商、旅游企业及员工、旅游目的地居民和社区、旅游者、旅游媒体、旅游学校。旅游社会教育客体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有社区和社区居民以及旅游者。高素质的社区和社区居民本身就是一种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而旅游者的素质也能提升旅游地的品质。对社区和社区居民及旅游者的旅游社会教育是桂林成为我国旅游示范先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的重要保障。而桂林要成为新时期旅游城市的旗帜,对旅游企业、旅游企业员工的旅游社会教育也是必要的。目前旅游企业的诚信问题、导游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也应该通过社会教育的途径得到改善,促使桂林旅游资源和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对游客的教育、对城市居民的教育、对旅游企业的教育、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是旅游社会教育客体的主要部分。旅游社会教育的主要主体有社区旅游学校、旅游媒体、旅游景区、导游、旅游行业协会等。
由于社会教育的多层次性能,旅游社会教育的主体也可以是旅游社会教育的客体。旅游社会教育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由于旅游活动中的相关利益个体关系的复杂,在不同的情形下教育主客体有可能互相转化,因而需要用层次来区分。就旅游者而言,当他作为旅游社会教育的客体时,学校、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旅游媒体甚至其他旅游者都可以作为主体对其施教。同样旅游企业作为客体时,其他旅游企业也可以作为施教的主体。因而旅游社会教育常常显示主客体的融合。桂林的旅游社会教育要体现系统性,有必要理清旅游社会教育的主客体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桂林旅游社会教育的内容体系
桂林旅游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有:旅游规则教育、旅游伦理教育、旅游业知识普及教育、旅游文化教育、旅游审美教育、旅游职业教育。
1、旅游规则教育
“人不仅是一种追求目的的动物,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遵循规则的动物。”[6]要维持社会制度最重要的就是规则的安排,规则是一个社会有效运转的基本要求。桂林旅游要达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就要通过一系列规则让人们懂得自己的分寸。因而,规则教育非常重要,“当一个社会的规范对于社会成员来说已成为第二天性时,它们才能最有效地发挥作用。”[7]其中提到的“第二天性”就是习惯,因而规则的教育的主要目是让社会成员通过行为标准形成良好的规则习惯,如在城市、景区里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自觉维护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完整。
2、旅游伦理教育
旅游伦理是“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的总和。”[8]讨论的是人们用什么样的道德标准去指导、规范旅游个体和旅游群体的旅游行为。[9]旅游伦理调节旅游活动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旅游伦理教育是旅游社会教育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旅游环境保护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旅游伦理教育包括旅游生态伦理教育、旅游经济伦理教育、旅游交往伦理教育、旅游职业伦理教育。
旅游生态伦理教育是桂林社会旅游教育的重要部分,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要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城市,在坚持生态立市、环境优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基础上,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发展道路。在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企业经营中要克服挥霍旅游资源、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对城市居民和旅游者而言,在旅游实践活动中要自觉自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保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经济伦理教育主要调节的是桂林旅游中的经济利益冲突的重要形式。旅游是一种与当地社会经济各个方面都有联系的经济活动,涉及到各方面经济利益的矛盾运动。可能出现如旅游企业的信用危机、旅行社低价竞争、导游人员的职业道德危机等问题。要实现桂林旅游发展和旅游从业人员的良性发展,整个社会必须以旅游经济伦理进行调节。旅游经济伦理教育要处理好旅游经济效益和社会教育的关系,通过社会教育建立良性旅游市场经济秩序、倡导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经营、利义合一。
旅游交往伦理教育调节旅游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桂林旅游社会教育要解决好一个的重要问题是本地居民与旅游者之间,桂林旅游从业人员与旅游者之间的关系,是旅游交往过程中的道德关系。通过旅游交往伦理教育最主要的作用是要达到在跨文化旅游交际的过程中旅游地居民与旅游者互相的文化认同和理解,促使各文化的“和而不同”,保持文化生态的多样性,促进桂林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职业伦理教育主要针对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进行的旅游职业道德教育。随着旅游的普及,旅游行业的职业道德已经越来越被社会重视。如作为旅游最前线的导游人员公众形象差,以回扣为主体的导游薪金体系从20世纪80年代在桂林逐渐形成,在行业内部获得了默认,它一定意义上是各方面利益达成均衡的默契体制,但也给导游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伤害。试验区要成为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风向标”,核心应是旅游服务,导游服务是旅游业的代表业务,是桂林旅游的门面和旗帜,导游人员是桂林旅游的民间大使、服务窗口,导游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最为重要。旅游职业伦理教育要探讨桂林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合理途径。
3、旅游业知识教育
在旅游各利益相关者中,政府相关部门、旅游投资者、旅游企业及其员工的旅游业知识应该是理所当然的,相对于社区、社区居民和旅游者而言,他们更有理由和可能接触到最前沿的旅游业知识。因而其掌握的旅游业知识必须是专业的,深入的。对社区居民和旅游者的旅游业知识教育在社会教育中也比较重要,因为社区居民是旅游目的地的主人,是社区旅游发展的最终受益人,拥有对社区旅游的使用权和优先受益权,社区居民也是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旅游业中主要的人力资源。[10]由于社区居民不一定受到过旅游业的专业教育,所以应该通过旅游社会教育来补充其旅游业知识的缺乏。旅游者也能通过旅游知识的教育获取更多的旅游经验。
桂林是一个旅游城市,由于旅游政策、旅游现状与居民的生活和利益密切相关,桂林市居民基本上都关注最新旅游行业概况、旅游业知识,特别是关注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建设。桂林旅游社会教育要提供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最新动态的宣传。
4、旅游文化与审美教育
旅游文化教育主要是引导政府、旅游企业、旅游投资者、旅游从业人员、城市居民对本土文化有系统的了解和学习,激起城市居民的文化自觉意识,更好地将旅游文化传达给旅游者。旅游美育本来就是全民性的、广义的教育。旅游审美教育对净化桂林旅游社会风气具有积极的意义,也对培养旅游从业人员(如导游员),提高中国旅游业服务水平,从而增强国际旅游竞争力,增加旅游创汇有积极意义。旅游美育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巨大功能。桂林山水美学有无限的意味,旅游审美教育旨在引导旅游利益相关者对现实世界(自然的;社会的)和艺术世界的美的感知、鉴赏、创造,陶冶人格修养,丰富生活趣味,促进身心健康,升华道德情操。作为社会教育的旅游审美可以通过旅游活动也可以通过旅游媒体和社区学校教育提高旅游主客体的美学修养。
5、旅游职业教育
旅游职业教育主要针对与桂林城市居民。桂林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思路是将整个桂林城作为一个景区来营建,在满足城市居民休闲游乐需求同时满足旅游者的游览休憩需求的。城市居民是桂林大景区主要的人力资源。旅游职业教育对桂林市民而言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可以扩大就业渠道,一方面可以加强城市社区居民的旅游服务能力和旅游开发能力。
四、桂林旅游社会教育的教育途径
旅游社会教育主要是一种大众化教育,必须要结合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充分利用桂林现有的各类旅游教育资源,建立起有效的教育途径。
第一,利用桂林二十多年的旅游教育办学经验和教学资源,加强桂林旅游院校服务城市社区的意识。高等教育机关向社区开放,深入桂林社区,举办旅游院校校外公开讲座,强调旅游知识的普及和更新。
第二,成立桂林旅游社会教育委员会,政府倡导、各旅游企业组成专职工作人员,利用旅游业的退休人员,发挥桂林旅游学会的作用,定期组织旅游调查活动、开座谈会、组织旅游公益活动,有计划地丰富桂林市民讲座。
第三,利用各类旅游媒体进行旅游社会教育,活用博物馆、图书馆和旅游景区等社会教育活动中心。如建立自然、历史、艺术,园艺各类博物馆,免费向游人开放。利用图书馆向市民教学桂林文化艺术、桂林旅游知识,普及旅游教育,利用网络、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进行旅游社会教育知识的传播,潜移默化地提升市民与游客整体素质。
第四,鼓励民间自发的旅游环境保护组织,加强桂林旅游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的保护。
五、小结
桂林旅游社会教育体系如下表所示:
桂林要成为高品质的旅游城市离不开旅游社会教育,但旅游社会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社会旅游教育体系的构建体现桂林旅游社会教育的计划性和目的性,也是旅游社会教育的最初的探讨。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国发2009)42号
〔2〕保继刚.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有三要求〔N〕.桂林日报2009-12-25:4
〔3〕顾名远,梁忠义.世界教育大系――社会教育分卷〔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4〕刘沧,常茜.中外旅游社会教育的比较分析与启示〔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11):53-54
〔5〕WorldCommitteeonTourismEthicsProceduresforconsultat.ion and conciliation for the settlement of disputes concemingthe Code of Ethics for Tourism.2004,10,7
〔6〕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35
〔7〕R.赫斯利普.美国人的道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
〔8〕李健.关于旅游伦理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0-0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