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国的变化作文

中国的变化作文

时间:2023-05-30 09:39: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国的变化作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国的变化作文

第1篇

每当太阳升起,暖暖的阳光照在脸上,看着操场上飘扬的鲜艳的五星红旗的时候,一股作为中国人的骄傲油然而生。“中国红”代表着喜庆,代表着建国之初的鲜血和汗水,也代表华夏儿女拳拳爱国之心。

几十年前,在天安门广场,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在一片欢呼声中升起,在的宣读声中,“中国红”开始从东方站起。以前我们落后挨打,经济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经过改革开放的这些年,人民生活水平番了好几番,科技发展更是超越了亚洲的其他国家。中国红此时遍布全球,中国制造扬名海外。

建国几十年以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单从通讯上来看,智能手机普及全国,网络覆盖率远超其他国家,现在乡镇菜场、集市、卖场等都采用移动支付,大家出行也都是高铁、飞机,相比以前真的变化太大了。我遥想起小时候的泥巴路,一到下雨天脚沾着厚重的泥巴、鞋子里进水的场景,对比如今到处是柏油路、水泥路、高架天桥的现在,真的感叹中国的努力。

国庆的时候,在大阅兵的庆典上,我们看到了英姿飒爽的士兵们昂首挺胸的前进着,也看到我们国家研制的武器装备,也欣赏到了五十六个民族对祖国的献礼。花车、舞蹈、欢呼、掌声、挥动的小红旗以及朋友圈、微博不断刷屏的信息,让我们自豪祖国的强大与变化。几十年前我们还结束战乱,休养生息。那时候条件艰苦、人才缺乏、资金短缺,军事力量、经济能力、科研成果没有一个拿得出手。

庆幸的是,在党的领导下,在那些英雄的奋战下,我们的科技进步了,我们的经济提升了,我们不再是昔日贫穷落后的中国,雄起的东方红正在世界各地点亮我们的成果。基建规模世界第一、率先推出5G、高铁运营世界第一……相信未来,中国未来越来越好,人民越来越幸福,作为华夏儿女的一份子,我们为中华民族的美好的明天努力!

第2篇

英语写作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综合体现。但是就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情况来看,我国的高中英语作文教学还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教师为了应付考试,给学生固定的作文模板,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下文中,笔者主要以高中英语作文教学为研究对象,深刻探析提高高中英语作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性方法。

关键词:

教学;高中;研究;有效性

0引言

英语学习主要是以听、说、读、写为主,因此有效的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是值得高中英语教师共同关注的教学问题。但是高中英语写作依旧是学生和教师共同面对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这就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的改变教学法,认真分析学生写作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国内英语写作的现状

虽然英语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但是它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即使教师加大教学力度,也没有取得预想的成绩,这应该和教学方式有关吧。英语写作在英语考试中所占的分值很大,但是学生在英语写作方面却表现的很差。英语作文在英语教学方面占据着很大的份额,如果英语作文的教学效果一直处在薄弱的局面,就很难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作为一门主课学科,如果学生的英语成绩比较低,就会影响学生的整体水平,严重影响学生的中考乃至高考成绩。所以,对现在初中英语的教学现状要进行一个详细的研究和简单的介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对英语写作缺乏兴趣,在没有英语写作的情况之下,没有学生会主动的去练习英语写作,即使有英语写作的作业大多数情况也是简单的应付了事。其次,初中生的基础知识比较的薄弱,写作能力受到限制。基础薄弱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用词不当,错用了单词的形式;句式比较的单一,都是简单句;时态不对等等各种问题都会随时出现。最后,初中生缺乏高效的写作练习和写作指导。因为缺少大量的写作练习和专业的写作指导,才会导致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问题会一次又一次的出现。面对这些问题,研究出了英语写作发展的作用,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2高中生英语写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2.1语言点运用能力差:

一般说来,高中生学英语时比较注重语言点的积累和运用,而对语言的信息注意不够,所以对很多词汇知道意思却不会正确使用,有些动词需要搭配介词一起使用,很多学生却只用了动词而略去了介词或者有时错误使用了介词,使得所写句子错误百出,甚至有时整个句子不知要表达什磨意思。虽然储存着大量的词、短语,但真到用的时候学生们却无从下手。

2.2句式变化能力较差:

根据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发现,在高中生的英语作文中,学生使用的句型较为单一,结构的变动较少,大部分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直接套用。简单句占据的比重较大,缺乏复合语句。日常学习过程中的强调句、倒装句、虚拟句使用的平率不高,即使少部分学生尝试着运用新型句式,但是却出现或多或少使用错误的现象。通篇批阅下来,学生的英语作文,带着浓厚的中国语言色彩,不符合英语作文的逻辑顺序会和语法结构。

2.3篇章逻辑层次混乱:

现在的高中英语作文注重文章的逻辑层次。通过作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以及个人观点的阐述,来体现高中生自身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对世事的了解以及事物分析的辨解。事实证明,一些高中生很少有主题句,偶尔有了主题句,下面的细节也不能很好地支持主题句。有时论点与论点之间差别不大,两个论点可能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句与句之间没有适当的连接词,内容按排上也无主次之分,使读者感到逻辑混乱,层次不清。

3高中英语作文教学有效性方法

3.1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新课程强调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的主要职责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如何自己获取知识。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良好语言学习习惯的的重要性。第一:注意积累固定的英语词汇。英语词汇是写好英语作文的基础,因此学生要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搜集固定搭配和句型。第二:积极背诵英语课文中的重点句式,反复背诵,最好能够进行默写,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知识点,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英语语感。

3.2加强语法、句型训练:

写好单句是提高英文写作水平的根本,句型语法的综合运用是关键。中国的学生在写英语作文的时候,常常被语态和时态所困扰,因此教师应该格外关注。英语属于结构语言,有自己的基本句型固定搭配等,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五种基本句型的训练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还要加强变式训练,培养多种表达能力。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要逐步引导他们使用非谓语动词、复合句等较为复杂的句子结构坚持翻译练习,写出地道句子。教学中如果坚持用常用词或词组做一些翻译练习,对灵活运用词汇能起到强化作用。在练习的过程中应该动词和话题词块为主,尽量的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3.3重视段落训练,形成语篇能力:

在英语写作中,段落是文章的基本单位。主要的写作技巧可以体现在一个结构合理、安排有序的段落中。因此,学习英语写作,应先从学习写好一个段落开始,这也是高二、高三年级写作教学的重点。段落训练首先从主题句开始,因为它是整个段落的纲要,其好坏直接关系到段落是否成功其次,提高谋篇布局能力。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分析语篇,把握谋篇布局技巧,总结结构词块使用,培养写作能力。经过长期的训练与积累,学生一定能够具备建构文章整体结构的能力。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改革刻不容缓,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积极开发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写作学习方法。教师还应该注重作文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自由、有趣、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英语写作。学生也应该根据老师的指导,建立自己的“资料库”,认真背诵英语经典美文,注意日常生活的积累,尝试使用较为复杂的英语复合句。只有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才能促进高中英语作文学习效果的提高。

作者:王燕 单位:内蒙古包头市北重五中

参考文献

[1]吴萍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调查[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1,03:19-28.

[2]赵知雯.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有效性课堂教学初探[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06:132-133.

第3篇

几千年以来,人们从未停下探索知识的脚步,书籍就是这伟大行动的副产品。书中自有黄金屋,翻开一本本书籍,在这其中,你可以看到世界王朝的起伏跌落,可以看到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可以看到文化艺术的美轮美奂。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一有关书籍的作文6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高一有关书籍的作文600字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中有智慧、笔下有乾坤”、“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我们从书中获得知识、开拓视野、充实人生,书籍是我们最大的老师。那么,承载这些知识、能量、智慧的纸张是如何来的呢?

“生的轻巧白净,中国创造发明,传播文化知识,深受人类欢迎”,我们很轻松的猜到谜底是纸,不错,纸生于中国,书本印刷起源于中国。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创造了我们的书本,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智慧”。

我们的祖先是智慧的,一开始采用结绳来记事,并在石头上、树皮上刻字,;后来又在龟甲兽骨上刻字,所谓“甲骨文”;后来将字写在用竹、木削成的片上,称“竹木简”;之后,古代劳动人民又制取丝绵。纸发明之前,最普遍书籍载体就是竹简和丝绵,然而这两样不方面携带,后者很贵重。直到西汉时期发明了纸张,到了西汉后期,蔡伦对原材料、工艺进行了改进,制造出了质量很高的纸,他还扩大了造纸的原料。由于纸质轻,价格低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纸的发明,为社会提供了优质、轻便、价廉的书写材料,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书籍的发展。南北朝是纸写本的繁荣时代,使书籍产量大增。但是手抄书籍费时、费事,又容易抄错、抄漏,给文化的传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宋仁宗时的毕升经过不断的研究、试验,发明了活字印刷。中国的印刷术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印刷术先后传到朝鲜,日本,中亚,西亚和欧洲。

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纸张和印刷术,为我们留下了瑰丽的文化和宝贵的知识;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创造了众多材质不一、用途多样的纸张,比如油纸、相纸、彩纸等等;同时印刷术也在快速的发展变化中,打印机的出现让我们的印刷术更上一层楼,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书籍,提供了智慧的源泉。

祖先是伟大的、中国是智慧的、科技是先进的、我们是好学的。

高一有关书籍的作文600字2“书犹药也”,不错的,书籍却如生活中一剂并不苦口的良药,在不知不觉中滋养着每一位阅读者求知的心灵。

小时不识字,但有听故事的习惯。每晚梦前总会在小精灵的家乡或者国王的宫殿里逛一遭,公主们奇妙的经历令我如痴如醉,美好无比的童话世界也使我沉醉其中。这是我与书这位益友友情开始的地方。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书籍进入我的生活,我们的友情也日益深厚。连环画、小人书、卡片书……每逢无事可做的闲暇时分,我总把自己埋进书里。在书里见证了师徒四人艰难困险的取经之路,见证了富贵讲述自己活着的一生,也见证了数不尽的人物丰富多彩的人生路。我为他的一生悲哀,又替她的生活喜悦,因他们懂得了人家美好。这便是书籍的味道。

书是香的,它足以比得上午夜馋人的饭菜香。它的油墨香随着密密麻麻的铅字永恒的印刻在纸上,使后来每一位读者都为之陶醉;它的内在香迷倒了一颗又一颗求知的心灵,让他们心甘情愿浸染满身书香,携着书卷气积极乐观的生活。

阅读,这位益友犹如一枝刚冒新芽不久的小花苞,在我的心田里滋养长大,逐渐开花,一丝一缕绽开花瓣,带着书籍的味道执着地芬芳,丝毫动摇不得。

当课业的浓云将我们彻底笼罩时,书籍便足以驱散浓云的烈阳;当思想染上疾病时,书籍便是治愈精神的良药;当生活的苦涩灌上心头时,书籍便是使一切褪尽的蜜糖。

书籍是做人之本,它总有无尽知识与道理在等待你去汲取,去渴望,去消化。它是良师益友,亦是精神大餐,授以知识,补以养分,赠以人生。

喜书之人,人生定精彩;爱书之人,世事多明了;嗜书之人,终生永无悔。

高一有关书籍的作文600字3珍藏书籍,它使我懂得生活。

从一开始的牙牙学语到如今,我走过了几十个春秋,几十个春秋里,我读过多少书籍?恐怕,只有天上的星星记得吧?

我不像“黄生”,亦不用“手自笔录”,更不用“苦于劳形”,所以我觉得自己很幸运。我爱书,胜于一切;我读书,先与其他……虽然我写不成,但我懂得欣赏。

珍藏书籍,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随手翻上一翻所收藏的书籍,顿觉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领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的豪言壮语,感悟“小桥流水人家”的惬意,细寻“海日生残夜”的人生哲理,品尝“故人去,此水亦生寒”的绵绵情谊,我不觉得自己有“会当凌绝顶”如此的霸然之气,但我至少能看清“生亦无痕”是怎样的人生。

珍藏书籍,领悟不一样的人生。曾被保尔柯察金的坚韧所震撼;也曾捧着冰心的《繁星》度过多少个不眠之夜,直到天明;有幸拜读过巴尔扎克的文章,感受他超越常人的思想;巴金的妙笔使我着迷,;莎翁的巨著也曾令我痛哭流涕……我阅读过的书籍我也数不清,但我喜欢珍藏它们,我喜欢它们给我的感觉,看到它们,我觉得自己如此充实!

珍藏书籍,我几乎来者不拒,当然,是一切好的东西。从文集到连环,从小说道玄幻,我认为它们都有自己的价值,有时捧上一本《笑傲江湖》,开上一夜的通车,再大道一声“痛快”,然后仰天长笑,便是我最大的享受了!

珍藏书籍,通读史今,看到过去与未来;感悟人生,畅谈成功与失败;懂得生活,珍惜幸福与美好,书籍赋予了我太多太多,我要怎样去报答他呢?罢了,罢了,做回我自己就好了吧,你说呢?

高一有关书籍的作文600字4书籍是盛开的花朵,芬芳四溢,绚丽多彩;书籍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宛转悠扬;书籍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而读书,就是面对现实微笑,就是用心灵之剪,在生活之路上裁出绿叶的枝头;读书,就是面对困惑或者黑暗时,灵魂深处燃起豆大却明亮且微笑的灯盏。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书扰药可医愚也”——韩愈“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这时名人眼里的书,而我认为,书是一对翅膀,助我穿梭知识天空;书是一条鱼尾,助我遨游书海;书还是一把金钥匙,帮你打开只是的宝库,寻求那意蕴悠长的宝藏。或许,你并不认为书的价值与意蕴,但是却是这个世界不可否认的。精神财富虽虚无缥缈却是人类社会推动器。这份财富,并非使人富有。使得人类社会出现许多破坏者,但终究会被文明人所折获。也许你现在不喜欢读书,正逍遥自在,总说以后努力,可这却会加大你失败的几率。而要知道,“这个世界,从不给一个失败者颁发奖牌”何况,“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也许读书并不是你唯一的出路,但是它却是你最好的出路。当你疲惫的双腿横跨在成功与失败的门槛;当你淡淡的足迹踏过无人问津的驿站;当你的付出被化作午夜的风景;当你滴血的心开始陷入迷惘的浑渊。书能改变命运,能改写人生,能创造奇迹,让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书让世界充满希望,飞向梦想的天空。

春暖花会开!如果你经历过冬天,那么你就会有春色;如果你有着信念,那么春天一定不会遥远;如果你正在付出,那么总有一天你会拥有花开满园。等待就是浪费青春,还等待什么?从现在做起,做一个持之以恒的追梦者。因为,梦想需要坚持。

高一有关书籍的作文600字5曾几何时,一块小小的屏幕和几个娱乐的软件就是我生活的全部,知道那一次我偶遇了它,才发现了我的人生,另有一片天地。

在若干年以前,我被一张无形的大网囚禁在一块小小的屏幕之中被那个虚拟的幻境所吸引,无法自拔。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被朋友约到了图书馆,在一排一排图书中,我却偏偏被它吸引,于是我兴冲冲地取下了它:湛蓝色的封皮上嵌着一片美丽的森林,还有一片同样是湛蓝色的湖泊也正如他的名字,一般美丽动人——“瓦尔登湖”。

第4篇

《大鱼海棠》讲了一个古老的故事:传说,每个人生来就是海里一条巨大的鱼,死后好人会变成小鱼,坏人变成老鼠。出生的时候从海的此岸出发,在路途中,有时相遇,有时分开。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大学生大鱼海棠观后感作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大鱼海棠观后感作文1我很庆幸自己正处在这个中国动画开始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代里,当喜羊羊开始在中国大陆创造票房奇迹的时候,我只是想着中国的动画为什么仅仅只是面向儿童,这门艺术绝对有着深不可测的潜力,但是为什么从来都不好好地利用。所以每次看到电视里播放的那些卡通片,我都没法提起兴趣,它们给我造成了一种错觉,中国动画正处在某一种瓶颈里停滞不前。请原谅我这么说,并没有任何不尊敬那些动漫动作者的意思,因为他们至少在努力,那些汗水与心血我看到,但是却没有看到一种叫做天赋的东西。

所以好多年,对中国的动漫很少关注,虽然想着希望能在将来为中国动漫做点什么,一直在研究那些大师的作品,但是周围的很多人在谈起中国动漫的时候都略带无奈,包括见到过一些动画系的朋友,说中国动画拍不起来,因为投资方不给钱,或是根本就不注重质量之类的话。这些事情给了我一个错觉,中国动画会不会和中国足球一样陷入万劫不复了。但是今年,让我不得不欣喜若狂的是,就在今年,所有的沉寂都一下子爆发了。

最早看到的是《魁拔》和《藏獒多吉》,虽然也有中日合拍的,但是国人的努力让我肃然起敬,他们有一颗很强大的心脏,真的,他们说《魁拔》要拍五部,一年一部,这种气魄,实在是让人热血沸腾。后来是《李献计历险记》电影的上映,我很惭愧,以前竟然不知道这部动画,所以翻出来看过之后,激动地心情无以复加,李阳的功力实在非同小可,而在电影中呈现的那些动画片段可以看出,他的技术又精进了不少。后来有看过了一些短篇,像《打,打个大西瓜》充满了奇妙的构思,再后来,也就是昨天,我看到了《大鱼海棠》。

神秘的竹楼,摇晃的灯笼,弥漫的大雾,泼墨的远山,还有那飞翔在天空里的大鱼,都有的一切都是中国风几乎完美的呈现。镜头的选择,流畅的动作,音乐的节奏,我以为我永远也无法在中国看到这样的动画,但是它就在我的面前,如同汹涌的巨浪,从天而降。有人说,这部动画在模仿宫崎骏,我觉得好笑,虽然我承认那段动画让我想起了《千与千寻》,但是你能说因为爱森斯坦创立了蒙太奇理论,就说所有的电影都在模仿爱森斯坦吗?这只是一种风格而已,而且难度很大,国人做到了,这让我钦佩万分。

我把电脑桌面换成了那一片碧蓝色大海的海报,无数的大鱼从远处游来,美得让人惊心动魄。我忽然觉得好不甘心,无比的羡慕又嫉妒彼岸天的动漫工作者们,他们正站在中国动漫开始翻天覆地的巨浪之上,真的,好想,好想加入他们。

大学生大鱼海棠观后感作文2对于《大鱼海棠》的期待源于它唯美的宣传广告及《大鱼》这首主题曲,我一直很喜欢中国元素,初始就被宣传MV里极致唯美的中国风建筑及场景深深迷住,尤其是认为它的故事出自《逍遥游》,立马高大上了不少,下定决心等它上映了一定去观影。

然而看完的感觉是丝毫没有被电影里的讲的故事所打动,与《逍遥游》的联系也只女主的名字‘椿’和大鱼的名字‘鲲’(“北海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其余一点联系都没有,让我觉得失望的同时对制作方的‘用心良苦’表示敬佩。唯一萦绕心间的还是整个动画的氛围和场景。挂满灯笼的‘神之围楼’、女主的对襟衣裳和黑裙、大鱼飞跃的云层、通往灵婆宫殿的长河???这一幕幕唯美中国风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至于电影本身的故事其实很简单,十六岁生日那天,居住在“神之围楼”里的一个名叫椿的女孩变作一条海豚到人间巡礼,被大海中的一张网困住,一个人类男孩因为救她而落入深海死去。为了报恩,为了让人类男孩复活,她需要在自己的世界里,历经种种困难与阻碍,帮助死后男孩的灵魂——一条拇指那么大的小鱼,成长为一条比鲸更巨大的鱼并回归大海。

其实故事按照这样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唯美性,但男二号湫的出现时什么鬼啊?电影浓墨重彩描写了湫对椿的一往情深和舍命付出,活生生的讲整部故事演绎成了一部充满三角恋的剧情,让我感觉狗血的同时又对一个创作了十二年的电影制作团队有了一丝的失望。其中对于女主椿的设定有点太激烈,一个拯救为自己而牺牲的男孩的命的姑娘却丝毫不顾族人的性命引发天灾。看到海水逐渐淹没人群的时候,我多少觉得椿是个自私的女孩,后来湫舍命将她带出去的时候,她的眼泪说明了什么?是对好友的离去感到悲伤还是对即将远离自己生长的地方不舍而流泪,又或者是对自己给自己的族人带来了灾难而自责。这些感觉很模糊,让人捉摸不透,看后的感觉就觉得椿还是个为爱痴狂的青春期初恋少女,可以为爱舍弃一切,这不是自私有事什么呢?

相比较《千与千寻》等宫崎骏的动漫而言,这部电影缺乏的东西还是很多的,人物的设定,剧情的深度都需要提升。

虽然电影中有很多地方都可以找出《千与千寻》的影子,但至少没给它华美的画面打折扣。

中国动漫近些年在飞跃成长,《秦时明月》、《画江湖》等精品更是让我看到了中国的动漫希望,《大鱼海棠》可圈可点,取舍俱在,最后我希望国产动漫在追求精致画风的同时也不要忽略剧情的质量,不太想看到华美外衣下包裹着褴褛粗俗的动漫。庄子的《逍遥游》对世俗工具价值进行了批判,强调从宇宙的高度来把握人的存在,使人的精神从现实中升华,并且破除自我中心,从固步自封、自我局限的狭隘心境中透脱出来,以免在平庸忙碌之中迷失和异化了自我。我想这也是国产剧本所要做的吧。

鲲鹏在我心,何处谓鲲鹏。

大学生大鱼海棠观后感作文3《大鱼海棠》让我感触很深。椿和湫以及那位不知名的人类少年都体现出了一种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品质。这部电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引用了《庄子.逍遥》以及《山海经》《搜神记》等古代书籍的思想以及一些内容。

椿是一位掌管海棠花的神,在她16岁时,他接受成人礼,进入了人类世界,开始七天人类世界的探索。她化身成一只红色的海豚和她的伙伴们一同进入人类的海域。她看见了一座坐落在岸边的小木屋,而它的主人们却坐在一只小船上玩耍,当船上的少年和妹妹看到她们时,特别欢喜,从袋子里抛出鱼食喂那些海豚。那位少年甚至在身上抹上鱼食跳进冰冷的海水中那些海豚。许多普通的海豚都赶来享受着盛大的美餐,如同一阵巨大的龙卷风。可那些红色的海豚见到少年游了过来,吓得四处逃窜。因为她们临走时都被告知不可靠近人类,所以她们只在海水深处游玩。可当她在第七天即将回到自己时界的时候,她与其它普通海豚被一张大网捕住了。红色的海豚发出犀利的叫声,住在岸边的少年听到后,毅然决定在狂暴的惊天浪涛下去救这只素不相识的大鱼,他用短刀一次一次的尝试割断海豚身上的网绳,经过千辛万苦少年将最后一刀割断了她身上的最后一条网绳时,可却被她猛烈地挣扎时用尾巴将少年甩到了水底死了。她只好将少年身上的海豚萧拿走,回到了自己的世界,由于少年的死是她导致的,觉得很内疚,于是她为了让少年复活,用自己的一半寿命与灵婆做交易,换回了少年的灵魂形象——小海豚。她的好朋友湫发现了这个秘密,为了帮助椿,他还是保守着这个秘密,保护着这条可爱的小海豚,为小海豚站岗放哨,并为他取名为“鲲”。一天,他们一不小心没藏好鲲,让椿的母亲发现了鲲,将鲲扔进了下水道。椿和湫进入下水道,发现了一个老婆子在那里掌管着一大群老鼠。这个婆子帮助他们找到了鲲。后来,天神降下了惩罚,发大水淹没了整个部落。湫用法力控制水天相交,想要帮助鲲返回人间。可她的族人一心想抓住并杀了鲲以平息了天神的怒火。于是,他们疯狂阻拦而且迫切的寻找被海水淹没的人们。最后,椿的奶奶和爷爷帮助了椿,救出了被海水淹没的人们,可椿却死了。

灵婆将椿复活,让她和鲲一齐去人间。湫送走了椿去人间的最后一程,并发誓自己要变作人间的一缕秋风永远陪伴在椿的身边。直到最后,椿才明白,是湫用自己的全部生命换来了椿的生命。

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对待曾经帮助自己的人,要学会感恩,学会报答……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像电影中椿、湫、少年等主人公那样具有大公无私精神的人。在这,我引用一句名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大学生大鱼海棠观后感作文4“北冥有鱼,其名为鲲”,这个在《庄子》梦里不愿醒来的导演,就是梁旋和张春,是他们让《大鱼海棠》化蝶起舞。

倒流回最初的相遇,我们在20--年看到一部7分钟的flash短片《大鱼海棠》,一经,它就引起了轰动,这就是《大鱼海棠》的前身。

《大鱼海棠》被法国蓬皮杜当代艺术中心收录,并赞誉道:“最杰出的艺术品之一”。导演梁旋和张春一直拥有一个瑰丽的梦,于是两位学霸从清华退学,创立了彼岸天动画公司。虽然该flash短片获得多项动画大奖,但是由于经费不足不得不停止制作。“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关于梦想两人从不知放弃。20--年后,从“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青年人变成了“风情张日,霜气横秋。”的中年人,但最初的梦想还没改变,《大鱼海棠》仍旧仙灵、活气。实现梦想,《大鱼海棠》赴20--年之约,人生又有多少个20--年可以用来等待,影片终于7月8日上映,好的东西是值得被期盼的。

这是一个土生土长得中国故事,也是另一个国漫崛起的典范。《大圣归来》获得好评后,国漫以惊人速度崛起。《大圣归来》导演田晓鹏接受采访时说:《大圣》是国漫的“阳”,《大鱼》是国漫的“阴”。为何?《大鱼海棠》没有《大圣归来》那么热血,以一位叫椿的少女为背景,在16岁生日那天,女孩化作一条海豚到人间巡礼,却被大海的一张网困住。人类男孩为了救她落水而死,为了报恩女孩遭遇种种磨难的故事。中国文学中永远离不开“家族”,女孩的故事将牵动族人,也注定是波折重启历经劫难。

剧情舒缓而唯美,“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仿佛少女阴柔般低眉倾诉。海棠般的蓝色与浴火凤凰般的红色交织,营造出女娲补天般的海天相接,让每个游弋在中国人血液中的大鱼浮水而出。

《大鱼海棠》被称为国漫的典范,是因为剧中无不透露中国元素。处处展现东方之玄妙。从主角“椿、鲲、湫”命名说起,均可在古籍中找到,从一段古文中就能体会到角色的性格特点。

从画面呈现感说起,灯笼、铜锁、桥,沉船,福建土楼和云贵的梯田被复刻的画面中,却又是另一番融合韵味。嫘女编娟水的传说和绘制星空的神话,是生动折射曾经古板的国学典故。人间的荣华和海底的清玄,是两端平行世界特有的感觉。画风清新隽永,古香古色,提笔间流淌着浓浓的墨味。

从剧情说起,典故信手拈来,运用起来不在话下,既不突兀也不违和。深海般的情感隐匿于影片中,深究时又能探寻得到理性的道理:道家道法自然,儒家仁义和佛家轮回。

自古古以来国学的哲思理念,根藏于国人心中的文化认同感和骄傲感油然而生,定能观赏到中国道家“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般复杂的动画中国元素设计,查阅典故之时,温故知新,体会更多。从各个方面来讲,这部动画可以获得称赞。原来中国还有这么好的东西和素材,原来许多构造都可以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探寻,如果国漫还未发展,一定是创作人底蕴的匮乏。

墨般的彩色渗透进整个银幕,混沌中融合出一部当之无愧的国漫作品。这种瑰丽感涂抹之多、典故运用之多,是大部分国漫无法与之媲美的。在日本动漫已经当行其道,画风和故事结构都自成一体时,许多中国漫迷们自然也期待着国漫能拿的出手。不管从前这部动画是否迎合我们习以为常的审美观念,是否是中国漫迷的心头好,我们都要进入影院一探究竟。

就像影片主旨一样:“所有活着的人类,都是海里一条巨大的鱼;出生的时候他们从海的此岸出发。他们的生命就像横越大海,有时相遇,有时分开……死的时候,他们便到了岸,各去各的世界。”与青春偶遇,与梦想相见,按时赴约,安静的聆听影片的声音,沉沉的进入梦乡,待从梦中惊醒时,灵魂放佛也被充满了……

大学生大鱼海棠观后感作文5如果你化身海棠行走于人间,我愿化身风雨,与你相随,不离不弃;

如果你化身大树根植于大地,我愿化身凤凰,与你为伴,天长地久;

如果你化身一尾红色海豚,我愿化身天空,你要勇敢飞翔,因为有我等待!

故事很简单,人类鲲救了椿,椿要报答救命之恩,甘愿付出自己一半的生命去挽回他,把自己的性命与之相连。湫为了守护自己深爱的女孩椿,又拼尽全力赎回她的生命,绽放自己,化身风雨,在人间生死不离别。

三言两语,就把满含泪光的故事讲完,然而影片中经历过的每一个细节,都深刻在我的脑海里,挥散不去。动漫,看成一部爱情剧,算不算罕见,还把它看文艺了,更是罕见之至。画面很唯美,客家的土楼,被渲染成一种古老深远而神秘的场景,画面中甚至连踩在脚下的每一粒石子,被音乐渲染后,也都像有了一个个故事般的灵动。

影片根据庄子《逍遥游》里的句子“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作为素材,传承着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的底蕴,以《大鱼海棠》为名——大鱼是鲲,海棠是椿,“大鱼”是力量,“海棠”是柔情,两人在一起构成了大海,大海又象征着我们人类的内心最柔软与最坚硬的地方。

作者编出这样一个以爱之信仰与勇敢为题材的故事,又以这样古老深邃的形式呈现,极具分量,也更让人动容!

影片独白中说“所有活着的人类,都是海里一条巨大的鱼,出生的时候他们从海的此岸出发,他们的生命就像横越大海,有时相遇,有时分开,死的时候,他们便到了岸,各去各的世界。”鲲就是那条赋予着人类灵魂的大鱼,连接着椿一半的生命,从此生死相随。椿为了鲲,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为了让鲲飞向天空重返人间,又为了保护自己的族人不受牵连,使族人不被从天而降的海水倒灌淹没牺牲,她把自己的生命陷入海底扎根的海棠树里,将自己的能量赋予给海棠。

在生命的最后尽头,她最后对鲲说“我不能送你最后一程了,我要保护我的家园!……从认识你,到和你性命相系,我从来都没有后悔过。”爱是坚定不离,是不变的承诺,是至死无悔。这种爱是出于本源的善意,并非男女情爱。

椿为鲲付出的全部固然让人动容,然而让人动容的是湫对椿的守候,陪伴与保护。湫为了自己心爱的人,在法力尚未成熟之时,甘愿背叛众神,甘愿承受一切的苦痛来换取心爱之人的快乐。

他说,活得再久,不快乐又有什么意义呢?

他说,我最怕的事情,就是看到你受苦啊!

当在一份明知可能无法得到回应的爱面前,他还心甘情愿的付出着,他愿意把自己的爱变成星星,闪耀在天空,在彼此的世界里熠熠生辉。

他就是有这样的笃定,对椿说,你用百年时间陪伴鲲,之后永恒的时间来陪伴我!

当他燃烧自己的生命,最后让椿起死回生,还送椿到了人间与鲲一起生活时,他需要怎样的勇气?他解读到的爱,世人又有几人能做到?爱是成全以后,依然化身风雨默默守候。

第5篇

一、区域文化认同的概念及其影响

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由于各地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历史、生活方式、军事等各方面的差别,在各个地域上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民族心理、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情感认知及为人处事的方式,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地域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和看待事物的角度,我们称其为区域文化。如果将中国文化看作是根文化的话,各个区域文化则是其枝文化。人们早已经注意到这种区域文化的差别。譬如,在哲学思想上:有“南老北孔”之说;在思维和性格上:有北人厚重、南人机灵之说;在生活方式上:则有“南米北面、南甜北咸、南船北马、南经北政、南拳北腿、南骗北抢”之说。明代王士性在《广志绎》中详细描述了中国各地不同特色的文化,对饮食文化有如下描述:“海南人食鱼虾,北人厌其腥;塞北人食乳酪,南人厌其膻;河北食胡葱蒜韭,江南畏其辛辣,而深不自觉。此皆水土积习,不能强同。”中国的各个区域文化共同参与了中国文化的建构,他们是中国文化统一的精神特质下不同的表现形式,既共同建构了中国文化的辉煌,又分担了它的风风雨雨。

如果我们考察并对比一下世界各国或者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状况,我们就会看到,相同的经济制度与发展模式在不同区域文化背景中可能会产生极为不同的结果。非洲的尼日利亚实行的是与欧洲相同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上的民主制度,然而经济发展的结果却差之千里。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等国实行了西方经济学家主要是芝加哥学派开出的自由主义的药方,却都没得到想要的结果。观察中国内部的不同城市区域就会发现,但凡区域文化发达的地区往往也是城市区域经济发展较快、合作较好的地区。比如:长三角有吴越文化,珠三角有岭南文化,京津冀有燕赵文化和京派文化,胶东半岛有齐文化,川渝有巴蜀文化,湖北有楚文化,河南有中原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不同的区域文化还造成中国不同地域间巨大的发展差异。比如:浙江温州和广东汕头,都是位于中国东部的小城市,汕头还是中国最早开放的沿海城市,自然地理条件也优于温州,现在的状况是汕头由于出现诚信等问题在日益沉沦,温州却迅速走出假冒伪劣的阴影而蒸蒸日上。对比一下京津冀城市区域和长三角城市区域,后者发展神速、合作日益深入,前者发展较缓、貌合神离,都有文化的因素在里面作怪。

认同(identity)一词在本源上是指同一性,指在三段论中两个或多个元素之间可以彼此替换而不改变其真值的一种关系。心理学中则将之理解为一种心理机制,一个人据此有意或无意地将另一个人或群体的特征归属于自己。认同也是一个识别象征体系,用于界定“自我”的特征以示与他者的不同。特定的文化认同,成为个人或集体界定自我、区别他者,加强彼此的同一感以凝聚成拥有共同文化内涵的群体的标志。一个人可以从属于不同的社会共同体,小到家庭,大到国家,因而文化认同也是复合型的,族群、地域、阶层、宗教、阶级等都可以成为文化认同的载体。人们对一个较小单位认同的同时并不妨碍对较大的单位认同,比如一个人可以宣称他是上海人,并不妨碍他宣称自己是长三角人或者中国人。

区域文化认同对城市区域合作可能产生很大影响。据有关专家估计,从全球范围来看,大约只有30%的经济合作是由于技术、财务或者战略方面出现的问题而搁浅,与之相对,大约有70%的失败是由于跨文化沟通方面的问题造成的[1]。塞缪尔•亨廷顿对区域合作的经验研究表明,欧盟在一体化道路上走得最远,能够建立起区域共同市场和经济政治联盟,就是因为欧盟区域内以基督教文化和新教伦理文化为基础的文化认同和人文基础;而多元文化的区域组织如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等几乎都在区域合作的道路上步履蹒跚,就因为其缺少文化的认同基础。正是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化认同,才使欧洲从低层次的自由贸易区逐步发展到更高层次的机制协调并上升到货币联盟[2]。从欧盟内部的例子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市与瑞典南部的马尔莫市在地理位置和文化传统上更为接近(注:马尔莫地区原属于丹麦,1657—1660年被瑞典吞并),由于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政治趋同的大趋势,使得丹麦和瑞典的官方边界逐渐消隐,结果马尔莫地区与哥本哈根(而不是与本国的斯德哥尔摩)形成了一个经济合作区。反过来,不能取得文化上的认同感也可能导致区域合作的失败。土耳其在1988年即已提出加入当时的欧共体,至今未能如愿,一个不言自明的原因是欧洲人无法认同信仰不同宗教的土耳其人为其同类。土耳其人要如愿成为欧洲人,就要获得欧洲人的文化认同,要跨越文化的、心理的、历史的障碍。2005年5月29日法国公民投票对《欧盟宪法条约》说不,6月1日荷兰更以63%的反对票否决了该宪法,显示两国人民还没有形成对于欧盟政治统一进程的认同。这说明欧洲人虽然在宗教上和基本的价值观上能够找到基本的共同点,然而欧洲各国人民对于本国民族文化或者区域文化的认同可能会超过对于统一的欧洲文化的认同,各国民族文化和区域文化的差异性加上有关就业机会等其他非文化的因素,完全可能成为欧洲进一步实现一体化的障碍。因此早期欧洲一体化的设计者法国人让•莫内(JeanMonnet)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预见到将来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于是有如下的名言:“如果我们可以重新开始的话(注:指欧洲一体化),让我们从文化开始吧。”[3]

二、以区域文化认同促进城市区域合作与发展

城市区域合作,从经济目标来讲,无非是要形成完善的市场体系、合理的城市体系及城市间有效的产业分工体系,从城市政府的角度来说,无非是城市间共同合作来解决一些单靠一个城市无法解决的问题,如环境问题和交通、通讯问题。但是,城市区域合作都是由人来完成的,而现实中的人并非纯粹的理性经济人,他还是一个“社会人”或者说是“文化人”。其决策受到制度的制约和文化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有时甚至超过对于经济因素的考虑。比如,香港与广东山水相连,具有相似的区域文化认同,因而在改革开放之初,便有大批香港人携带自己的资金、技术回到珠三角地区投资创业,前店后厂,粤港合作进行得轰轰烈烈,极大地促进了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化并最终促成了珠三角城市区域的形成。这种现象并不能仅仅用国内的劳动力低成本来解释,因为东南亚一些国家劳动力成本更低,而在中国各大区域的相互比较中珠三角无论在自然资源还是在劳动力的成本和质量上均不占优势,而惟一的解释就是粤港双方文化上的一致性以及双方人民基于亲缘与地缘关系的一种文化上的认同感。就京津冀城市区域而言,北京作为数百年中国政治中心而形成的京派文化与主要是津冀地区草根阶层精神特质反映的燕赵文化的显著差别,使得三地之间难以取得文化上的认同感,城市区域合作难以取得进展。一个明显的现象是,北京与津冀之间尽管地理上非常接近,但北京流向上海的资金远远高于流向津冀的资金。可见,区域合作中,无论是中观层次的城市合作,还是微观层次的企业合作,都无疑受到区域文化认同的巨大影响。人们对区域文化的认同感可以促进城市区域合作,反之,如果一种区域文化无法取得区域内人民的认同,城市区域的经济合作必定受到阻碍。

同质的区域文化比异质文化更能促进区域形成共同信念、价值观、道德伦理以及共同的生活习俗,因为它都有助于个人、企业家、政府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尤其是企业家之间以及与政府间的合作,减少交易成本。事实上,城市区域合作的模式、进程、性质和特征都受到区域文化的极大制约。城市区域合作的成功离不开深厚的文化基础、广阔的文化背景和较大领域内的区域文化认同。区域文化认同是城市区域合作得以成功的内在逻辑与基本动力,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区域文化认同有助于降低合作的风险与交易成本。首先,当一个区域内形成一套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将会降低人们相互沟通、理解的难度,增强合作一方对于另一方的信任感和对于交易成功的信心,降低签订契约的成本。其次,由于合作双方都有相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双方都能够对合作所面临的风险进行一个合理的科学的评估,并将这种评估在契约(或协议)中反映出来,实际上降低了合作可能面临的风险。第二,区域文化认同促进城市区域的要素流动。对于资金、技术等资源的流动来讲,投资者对于区域文化的认同感会使投资者减少对于要素流动的顾虑因而愿意在区域内投资。投资者本能地寻找自己熟悉的文明与生活方式,饮食、语言、习俗、宗教、价值观,等等,这是沉淀在血液中的东西,是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地时不可不考虑的重要因素。对于人力资源来讲,区域文化认同也有助于人才和劳动力的流动,因为它导致人们在区域内能够获得一种近似于家乡的亲近感,因而这是人们在择业时的一个重要考虑。比如长三角城市区域具有一种“务实、开放、宽容和个人主义”的大致相同的区域文化传统,上海浦东一开放,便有大量浙商进入,或者举厂迁移,或者在上海设立总部,前厂后店进行生产,而上海的技术、资金、人才也在向浙江流动。相反地,我们看到,尽管珠三角的农民工工资比之于西部要高,但大量西部农民工还是宁愿留在本市或本省工作,珠三角的民工荒多年未解。对于跨文化的经济合作,譬如投资行为,往往会由于双方文化上的差别而难以进行沟通和了解,并且由于这种文化差别,一方很难理解另一方的一些行为,从而形成对于要素自由流动的看不见的障碍。江苏省昆山市虽然是一个县级市,但是台商在那里投资踊跃,年投资几十亿美元,台资企业成为昆山经济的重要支撑。除却政策上的原因,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文化认同感。就如昆山市台商联谊会会长所言,“那里的环境和文化使台商觉得与在家乡没有什么两样”,这就是文化认同的魅力所在。[4]第三,区域文化认同提升城市区域的凝聚力。当一个区域形成一种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优良文化时,实际上等于营造了一个和谐、积极的社会规范,从而形成整体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的形成可以激发人们的进取精神,提高生产效率,它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三、区域文化认同的现代重建

山因势而变,水因时而变,人因思而变。区域文化认同本身是其自身在历史过程中演变的产物,它因人的创造而发展,因不同文化的碰撞而融合,因时代的变化而变革,因科技的进步而演进,因而区域文化认同本身就是吐故纳新、与时俱进的。以长三角文化为例,长三角地区在战国时代属吴越之地,“吴越二邦,同气共俗”,崇尚勇武,多斗将战士、侠客兵家,他们“好相攻击”、“轻死易发”,被中原人认为是南方荆蛮之地,这种文化被称为吴越文化。到六朝以后,大量北人南迁,江浙地区大规模开发,这一带风景秀丽,人民生活稳定、富足,文化上也发生明显转变,“家家礼乐,人人诗书”,人们由尚武转为尚文,由勇武转为温文儒雅,灵活、纤巧、文雅、开放、刚柔相济。这一时期江浙地区的文化被称为江南文化。江南文化中商人地位的提高、市民文化的发达、人们追求新奇和偏离正统是其重要特色,以苏州为中心的吴文化还具有崇尚闲情、求适宜,讲适意,不激不随,外柔内刚,精巧雅致等特点。到上海开埠,逐渐以上海为中心形成了重视工商、弘扬人性、敬业、精致、不过激和讲求适意的近代长三角区域文化,也被称为海派文化[5]。也有人将海派文化总结为: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新”、文化的市民化[6]。

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并能够促进城市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势下的区域文化认同是城市区域建设与合作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而区域文化认同的重建离不开先进思想的指导。从历史来看,江南文化的最终形成与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先生有很大关系。王阳明主张“破心中之贼”重于“破山中贼”,即是强调了中国人应当人人都成为道德自律的自由个人,人人要自己能做大英雄,“满街都是圣人”。王阳明的学说在江浙一带的商人和手工业者中间大受欢迎,成为江浙浓厚的商业文化的理论基础。温州文化作为江南文化的一个分支,其形成则与1600多年前永嘉文化有关,永嘉文化主张“功利并举”、“农商并重”,即功名和利益同等、农业和商业并重,这种“事功”的文化传统成为温州文化重视商业经营重视个人奋斗的文化基础。可见区域文化认同的形成与思想上的解放、新思想和新理念的提出并发扬光大很有关系。今天我们要实现区域文化认同的现代重建,同样离不开思想的解放和先进思想的引导。

区域文化认同的现代重建,简单地说就是要实现区域文化的现代化。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区域文化,它们既有反映其区域文化特点的特殊性,又要有反映现代文化和区域合作要求的共性,区域文化即是这种特殊性与共性的统一。这种共性我们概括为: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新型的市民文化、竞争文化与合作文化的平衡。

首先,现代区域文化一定要具有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即对世界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不同文化要素,要能够兼容并蓄,要能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世界上一切适合自己的先进文化为我所用。只有区域文化具有了这种包容性和开放性,才能具有对于外来人才、投资者或者移民的亲和力、吸引力。有的时候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不能相互理解,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却能够彼此理解和尊重,这其中的重要差别就在于文化是否具有包容性。当然这种文化包容性和开放性并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不能脱离民族文化的根基,也不意味着民族文化的消退。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本土文化都能和谐共生、取长补短,而佛家文化作为一种外来文化,是中国历尽万难“西天取经”而引入的,并在中国生根发芽、发展壮大的。当前中国各城市区域文化都面临着西方强势文化的强烈冲击,中国传统文化中也确实存在着众多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成份,如何保留传统文化中主流的有益的成份、吸收西方文化及其他区域文化中合理的、有益的成份,抛弃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中消极的成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第6篇

合伙活动在社会活动中始终存在,而且越来越重要,人们已经开始研究合伙活动这种独特的知识体系,这说明合伙也是一种社会文化。人类至今已经积累了许多关于合伙活动的知识,也具有相当丰富的合伙活动成果,我们可以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合伙活动知识体系作为合伙文化进行研究。由于人们不懈努力,关于合伙活动的许多基本原则、理论、方法逐渐被发掘出来,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学科领域,这一领域里的合伙理论是合伙文化的主体。但同时应该认识到,有许多尚未认识的思想也是合伙文化的内容。合伙文化也可以具有自己的内容、层次的基本要素。

文化是表现某一人群总体行为的态度、类型、价值观和准则。文化是在一定环境里人们的集体精神的程序编制。在一定的文化影响下所形成的人们的态度、类型、价值观、准则等,决定了该人群的总体的行为方向。优良的文化传统使人群总体的行为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而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也会使人群总体的行为向着消极方向发展。文化的特征可以分为以下4个方面:(1)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的特征,而是人类群体的特征。(2)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是精神活动的产物。(3)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4)文化是发展的。

合伙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关于合伙活动的知识体系以及获得这种知识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的方法。合伙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受制于社会文化,同时又对社会文化具有反作用。合伙文化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合伙文化又是获得合伙知识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的方法。合伙文化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指向合伙管理创新和合伙体制创新。合伙文化一方面是合伙中的文化自觉,不存在合伙文化的合伙组织是没有的;另一方面是人本管理,合伙文化强调人在合伙组织中诸要素的首要地位。

合伙文化对合伙组织而言是重要的精神和物质资源,是继人力、物资、资金和信息之后的第五大资源。在分析与研究中,合伙文化中属于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层次的知识将需要重点关注。相对于整个合伙文化发展和交流创新而言,合伙思想和合伙制度最能代表一种合伙文化的特征。合伙文化作为一种实践探索的方法,将为管理者的工作提供理论与方法基础,如果他们能自觉地从合伙文化中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将大大加快资产评估事务所体制创新的步伐。

二、合伙文化的特征

合伙文化中各要素的统一性在于它们的教育性。我们在分析合伙文化的结构并对其进行建设和创新时,要始终以整体及各要素的教育性为基本出发点。因此,可以将合伙文化看作由各类要素相互嵌套而成的圈层结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知识层面、模式层面、心理层面,分别对应于合伙文化中的物质性要素、制度性要素、认知性要素、模式性要素和群众心理要素。

从功能结构上看,合伙文化具有以下共性:一是整体性,表现在其结构上。二是全面性,表现在其教育功能上。三是开放性,表现在其发展变化上。

笔者认为合伙文化理论有两个基本属性:第一是管理学属性。合伙组织对合伙文化的运用,都是同其管理实践紧密相连的。第二是文化属性。合伙文化是相对于社会文化而言的亚文化,它是合伙组织精神和物质文明的综合体现。合伙文化的具体特征主要是:

1、群体性。合伙文化是合伙人群独特的合作方式,是合伙人群的合伙信念和习惯,同样具备群体性特征。一方面,合伙文化表现为合伙人群的一种普遍认同,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具有“群体性”和“知识型”特征,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合伙文化。另一方面,被合伙人群所认同的合伙文化,反过来又成为每个人行为的指南,以其无形的力量使组织产生一致性,从而形成向心力和竞争力。

2、关注性。合伙文化的主体和中心是人,随着合伙理论的发展,合伙组织中人的作用也在变化,从追求经济利益的“经济人”到体现其社会属性的“文化人”。对人在合伙组织中位置的认定过程,是人超越社会的同时对自身的超越过程,也是合伙文化发展的过程。合伙文化对人的关注与人性化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合伙人潜能的最大发挥,既是合伙文化发展的结果,也是合伙组织所追求的境界。

3、约束性。合伙文化是一种内部约束力量。合伙文化的中心是价值观,它是一个特定合伙群体的共同信念,对合伙人的行为产生直接影响。每一种合伙文化都体现一种对其他合伙人和社会的态度,它规范着每一个合伙人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

4、激励性。合伙组织作为个人与社会联系的纽带,既是合伙人求得生存的地方,又是实现社会价值的场所。以合伙文化为中心的文化管理方式对合伙人的激励是全方位的。优秀的合伙文化给合伙人是一种精神上的激励,共同的信念和追求,使合伙人在思想上容易产生激情,工作中会有更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物质上的回报也更加丰厚。

5、向心性。优秀合伙文化的种种特性使合伙人形成较强的向心力,这种向心力能使合伙人同心协力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增强组织的整体竞争优势,而且其优势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

三、优秀合伙文化的特征

合伙文化是合伙共有的价值观、信念体系,是合伙发展过程中应遵循的或形成的工作方式、思维习惯和行为准则。合伙文化一旦形成,就强烈地支配着合伙者的思想和行为。

优秀合伙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1、高尚而强烈的合伙精神。合伙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合伙成员对合伙有强烈的归属感、一体感,具有高度的忠诚,对自己是合伙中的一员极具荣耀感,能够自觉地把自己的前途与合伙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为实现合伙的利益和目标尽心尽力,踏实工作。于是,合伙人彼此信任,相互依存,通力合作,彼此关心和爱护,信息共享,积极参加合伙活动。在这里,个人利益自觉地服从合伙利益,排斥极端个人主义、本位主义和“明星”主义,决不允许有损害合伙的事情发生。

2、高昂而热烈的合伙情绪。合伙民主的管理作风,自主的工作环境,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使合伙人之间相互信任,能够坦诚、开放、平等地沟通和交流,人际关系和谐,合伙人身心愉快,参与愿望强烈,工作中充满了活力和热忱。合伙在文化氛围上具有强调合伙精神而又不抑制个性的文化倾向,能够激发合伙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于是,合伙人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士气高昂,不畏艰难,对实现合伙目标很有信心,对挫折有较强的承受力,时刻保持旺盛的斗志。

3、高水平的工作效率。(1)既满足合伙需要,又满足合伙人需要,因而合伙能实现高效率。(2)

合伙目标统一,分工明确,权责分明,办事积极果断。(3)民主、平等的合伙氛围,合伙人能畅所欲言,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意见和方案,使决策体制科学化。(4)合伙内部以及与其他单位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信息沟通畅达,决策体制高效率。(5)合伙具有不断进取和创新精神。合伙人持续地学习为完成目标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合伙人的能力会不断地增强,随之而来的是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

四、合伙文化与资产评估事务所

搞资产评估事务所,我们中国人主要还是靠中国的传统合伙文化资源,然后借鉴西方的一些经验和办法。这可能是最合理的一条道路。有些合伙文化特别适合资产评估事务所的发展,而有些则阻碍其前进,使他们停留在涣散状态。合伙文化既是人们合伙活动进化的产物,又是人们合伙活动进化的手段。

合伙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合伙文化的概念大部分源于人类学,小部分源于社会学,它会影响合伙组织成员的想法与感觉,同时也是引导个人行为的指标。合伙文化是合伙组织及其员工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中,在民族文化和当代意识影响下,在长期的合伙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自身特点的价值观、信念、思维方式及行为规范。

从广义上讲,任何组织都是一种合伙关系。资产评估事务所也有自己的领导者,他应该利用他的能力“使众智”、“使众能”、“使众为”,从而实现合伙目标。合伙文化越进步,资产评估事务所会越成功,因为合伙文化进化的整个重点毕竟是要改善合伙人对社会的适应。合伙精神强调合伙价值观,建立命运共同体。资产评估事务所以“和”作为指导思想,追求同事之间的和谐一致,在事务所中形成和睦融洽的工作环境。事务所应当鼓励员工之间加强联系与沟通,培育合伙精神。

各个民族的合伙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就是同一个民族,由于地域不同,其合伙文化也有显著差别。社会学专家认为,一个民族和另一个民族有99%的相似,但是还有1%的差异,这就决定了他是另一个民族。虽然世界范围内的会计师事务所在组织战略、结构、技术等方面变得越来越相似,然而,合伙文化的不同能够解释资产评估师在行为和态度方面的许多差异。一个国家有的合伙文化塑造本国人民在合伙有的行为和态度。从合伙文化的角度来看,与西方相对单纯的合伙交往不同,在中国社会合伙交往中融合了太多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对资产评估事务所的影响远比西方资产评估事务所要复杂。

合伙文化的提出与人们对合伙活动的根基进行持续地探讨有关,因此对合伙文化的认识将会继续深入,需要及时将合伙文化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创新方法。合伙文化作为一种方法对于转型环境下资产评估事务所的体制创新和战略创新非常有效,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资产评估事务所需要超越自身的合伙文化而进入不同的合伙文化领域寻找资源,目前东西方的变革潮流正为此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合伙文化作为一种方法需要将研究与资产评估事务所的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在具体应用时需要对某种具体的合伙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特点作全面分析。

合伙精神是实现合伙价值的纽带,在现实的竞争环境下,不可能仅凭合伙个人的力量来大幅度提高资产评估事务所的竞争力,而合伙人力量的发挥已成为赢得竞争胜利的必要条件,竞争的优势在于如何更好地发挥合伙的力量。优秀的资产评估事务所可以把注册资产评估师们带到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高尚境界;可以更好地贯彻事务所的经营和质量方针,更好地实现事务所目标;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建设优秀的合伙文化是资产评估事务所适应时展的需要。进入21世纪,人类逐步进入以知识和学习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国际化的压力和激烈的资产评估市场竞争,迫使资产评估事务所不断地对低效率的运行模式进行重组。要完成这一使命,不可能在强调等级、服从和控制等传统的方式下有效完成,而只能由那些拥有专门知识、技能及相关信息的注册资产评估师组成高效率的合伙组织来实现。

资产评估事务所合伙文化是以事务所价值观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是将法律控制转化为自律控制、他律控制与自律控制有机结合的桥梁。优秀的资产评估事务所文化应当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价值的实现,通过实现从业人员的价值实现事务所的目标,注重团队精神。

一个民族的合伙文化对其资产评估事务所的建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健康的合伙文化必须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根底,同时又能前瞻性地应对生存和发展问题,并能丰富合伙者们的心灵,凝聚成合伙资产评估师主体的内在精神力量。这种合伙文化的战略意义,无论如何强调都不过分。

对于中国资产评估事务所而言,历史上的合伙文化非常重要,因为中国资产评估事务所实践经验相对较少,需要挖掘历史中的合伙思想。当然也需要借鉴当代西方国家资产评估事务所的合伙思想。

合伙文化作为一种实践探索的方法,将为管理者的工作提供理论与方法基础,如果他们能自觉地从合伙文化中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将大大加快资产评估事务所的体制创新的步伐。

资产评估事务所是注册资产评估师企求使生活过得好的合伙关系。在每个资产评估事务所看似驳杂的表象之下,其实都有个共同的理念,叫做“追求好生活的合伙关系”。资产评估事务所的最终意义是要使人们的生活繁荣,达到卓越。资产评估事务所由众人集结组织而成,不论其组织有多复杂,它都是一个注册资产评估师生活与工作的结构。资产评估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该自问一下:“我们的注册资产评估师们知道资产评估事务所是一种追求美好生活的合伙关系吗?”如果对这个问题出现否定的答案,那么迟早会出问题。

合伙文化影响着资产评估事务所的有效性,也影响其发展。注册资产评估师合伙经营一项事业,意味着他们对某种合伙文化的认同和结合,意味着他们有相似的价值观,能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发自内心地进行自我控制。合伙文化所形成的资产评估事务所竞争力,必然会产生强有力的经营效果。合伙文化的先进与落后影响着资产评估事务所的经营效果。只有树立正确的合伙价值观和人文精神,资产评估事务所才能创造出更大的辉煌。日本政府在总结明治维新时期经济能够迅速发展的经验时发表过一个白皮书,其中有一段话:日本的经济发展有三个要素:第一是精神,第二是法规,第三是资本,三个要素的比重是50%、40%、10%。

个人与团体的关系,是大多数资产评估事务所合伙文化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真正完整的资产评估事务所应该是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三者具备。而每一个方面都从自己的角度来理解和对待事务所和事务所的精神。不正确处理这三者关系,就不可能形

成一个整体,就不能较好地形成事务所组织理念和团队精神。事务所作为特殊企业,三者的界限相对模糊。大部分注册资产评估师既是所有者、经营者,又是劳动者。事务所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事务所虽然按照《公司法》实行了公司治理,但是往往难以形成法人治理结构。这是事务所的体制问题,但又是事务所文化中的基础部分。解决这个矛盾的可行手段,还是要依靠“共享的价值观”和“人本管理观念”,并要有切实的变革手段。第一,推行民主化管理。事务所是“知识型组织”,是注册资产评估师价值体现的载体,不仅仅是个人或团体牟利的工具。事务所的有效管理和长远发展依赖于注册资产评估师,这是民主管理的内在基础。从外部看,不断增加的机会和快速激烈的竞争,也迫使事务所的管理越来趋向民主化,因为这是取得竞争优势的唯一途径。第二,重能力而轻级别。作为文化型资产评估事务所,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自我实现价值在于创造而不是在于权力,在于工作而不在于等级。知识和能力构成事务所的价值基础。因此,注册资产评估师们的报酬,应根据贡献大小而非职位的高低。这将有利于淡化级别和地位竞争,净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保持事务所人文环境的和谐与美好,这也是优良合伙文化形成的基础。第三,核心层的自我超越。资产评估是一项事业,将事务所做大做强是一种“境界”。但事务所管理层如果没有正确的理念和远大的抱负,要将事务所推上光明的道路也不太可能。主任资产评估师及管理者们应该把握好自身的管理角色,实现自我定位、自我约束、自我实现,乃至自我超越,唯一需要做好的就是使事务所内资源各得其所、各尽所长,使注册资产评估师在各自的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获得他应得的经济的、社会的和自我需要的满足。

任何合伙制度都是特定合伙文化中的一部分,都有它天时、地利和人和的具体条件,都有它的组织结构和伦理思想。当具体条件成熟时,发展资产评估事务所,必然会带来好的效果,也必然会形成一套完善的制度,同时也必然会从它所在合伙文化里产生与它相配合的伦理思想来作为支柱。

五、资产评估事务所合伙文化建设的程序

如何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资产评估事务所合伙文化已成为现代资产评估事业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并非一日之功,也不是一两句口号就能完成,而必须经过一个长期艰巨的培养过程,必须有规划、有步骤地进行。我们认为事务所合伙文化建设,需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1、分析评估。在规划合伙文化建设时,首先要对事务所的历史和现状及其所面临的社会环境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估。通过分析评估,清楚地认识本事务所的长处及不足,从而为合伙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提供可靠的依据,做到心中有数。

2、规划设计。在分析评估的基础上,即可着手合伙文化建设方案的规划设计。规划设计的项目主要包括:事务所目标、精神、价值观、职业道德、制度、风貌等,其内容既可以是综合的,包括合伙文化的方方面面,也可以是几项或单独的。在方案设计上,要尽量把抽象的原则要求分解为具体的工作要求,这样才便于操作和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3、培植塑造。合伙文化同其他任何文化一样,不是自发产生和自动起作用的。只有经过有目的的培植塑造,才有可能按照有利于事务所前进的方向发展。在合伙文化建设的框架方案确定后,最重要的是在指导与实施上下功夫,使方案尽快付诸实践。建设合伙文化,离不开事务所领导的强有力的指挥和鞭策,需要全员参与,需要宣传教育,需要培养骨干,需要采取各种有效的强化手段。新的行为总是经过强化之后才能变成习惯,称为文化积淀。现有的合作文化是因为以往的强化而维持,新的合作文化则需要新的强化来建立。

4、调整完善。由于事务所的外部环境不断变化,每个所在实践中也在不断突破自己,总有新问题和创新之处,不断进取才有生命力。任何合伙文化建设都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这就要求事务所根据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对现有方案不断进行修正,使之臻于完善,最后经过总结概括,形成简练明快、方便实践、利于检验的文字内容,正式成为体现本事务所特色的合伙文化。

六、关于资产评估事务所合伙文化建设的若干建议

合伙文化是一种弥漫于事务所各方面、各层次的组织风气、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事务所可以依靠强有力的合伙文化获得成功;而优秀的合伙文化不是自然生成的,其功能的充分发挥有待于精心培育和长期建设。

(一)合伙文化建设要面向市场,注重塑造良好的资产评估事务所形象

资产评估事务所本身就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越发展,事务所越重要。合伙文化建设要面向市场,因为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事务所带来了机遇和动力。资产评估事务所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必须是高文化含量的组织。合伙文化建设是事务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一种客观选择。合伙文化建设要符合市场经济规范,从本事务所实际出发,确立自己的价值观,给合伙文化加以定格,创造出能够体现事务所自身价值和理想追求的经营观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事务所要塑造良好的形象,就必须把信誉作为自己的生命线,讲诚信,守法护法是根本。

(二)合伙文化建设应注重整体性和系统化

资产评估事务所的合伙文化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事务所及其合伙人在从业中逐步形成的观念形态、文化形式和价值体系。它的实质是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按照一定的方式和层次结合而成的整体。是由事务所的经营理念、价值观、从业精神、制度规范、物质环境、习俗礼仪和事务所形象等要素构成。这些要素对事务所的发展具有不同效用,当各要素处于孤立状态时,其能量和效用是潜在的,唯有将各要素按一定的方式加以组合,使之以整体的合伙文化形式存在,才能使各要素的潜在能量发挥出来,形成效用上的叠加效应,进而以整体功能的方式发挥作用。

(三)合伙文化建设中领导者的素质是关键

资产评估事务所的卓越领导者是培育优秀合伙文化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成功的高级合伙人,就没有成功的合伙文化建设。因此,做一个成功而有效的事务所领导,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如品德高尚、个性完善、专业精通、博学多识、勇于进取、敢于创新、多谋善断、团结合作、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等。领导者具备了高尚的品格、非凡的才智、超人的魅力,就能赢得其他合伙人及员工的信赖和支持,领导者所倡导的合伙文化就容易被大家所认可和贯彻,有了事务所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就为培育优秀的合

伙文化打下坚实基础。

(四)合伙文化建设应以人为中心,以价值观为基石

人是合伙文化的创造者,资产评估事务所的合伙文化的宗旨和核心是以人为中心,关心人,尊重人,为人的全面发展和价值实现创造条件。合伙文化建设应以人为中心,以对合伙文化建设起决定作用的价值观为基石,按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和事务所的实际,应用准确的语言,标识事务所发展中的价值观。合伙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是以共同价值观为核心,对合伙人及员工进行理念教育,来引导和规范他们的行为。合伙文化注重对“人心”的引导和管理,培养人的自觉意识,将合伙人及员工置于管理主导地位。合伙文化也在改变人和提高人,通过它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合伙文化建设应注重实践

人们提出“合伙文化”的概念,只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真正意义的合伙文化是贯穿和渗透于资产评估事务所的全过程,存在于其工作程序、办事风格、会议形式、待人接物、信息沟通方式以及内部公文格式等各种行为中,体现其特有的习俗礼仪。当你进入一个具有良好合伙文化的资产评估事务所,你不能像书本上所写的那样说出这个事务所的合伙文化是什么,但你能感受到他们的合作、严谨、真诚、守时、高效、务实、团结的工作氛围。合伙文化建设具有深刻的实践内涵。如果合伙文化建设仅限于价值观、合伙精神等意识形态方面是极不完整的,只有将精神层面的合伙文化转化为合伙人的工作热情,创造出理想的工作业绩,才能形成完整意义上的合伙文化。合伙文化建设不能按图索骥,也不能简单划分事务所哪一部分是或不是合伙文化,而应注重实践,根据自身的实际,反复摸索,提炼,再实践,再提高,逐步形成本事务所特有的合伙文化意境。

(六)合伙文化建设应当注重创新

现代资产评估事务所之间的竞争是智力、合伙文化之间的竞争,是创新合伙文化与保守合伙文化的竞争。从国内外一些成功的事务所的成功经验来看,对创新意识的尊重与事务所宽松的文化氛围是分不开的,也与全体员工的素质息息相关。事务所如果富有宽容精神,鼓励不同观点和意见,员工就会勇于开拓创新。在强调组织纪律的同时,应当容许事务所成员的某些非常规行为。

事务所应当创造一种为目标共同奋斗的文化环境。大多数合伙人及一般员工愿意在有事业目标和能激发潜能的环境中工作,而不仅仅满足于完成例行任务。为了创造这样一种环境,事务所的领导及合伙人应加强以下几方面建设。

1、创造宽松、愉快、合作、信任的气氛。应提倡努力工作与娱乐相结合,给大家提供参加一些聚会、音乐会、运动会和社会活动等机会,以丰富业余生活,开拓视野,陶冶性情,培养和创造有利于关心、尊重、信任等文化环境;鼓励贡献、参与、合作、相互支持、发展友谊的工作作风,打破部门界限,使每个人都认识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2、建立别具一格的用人政策。应招聘思想开放、不畏挑战、勇于探索、努力学习、善于接受新事物的注册资产评估师;要稳定职工队伍,不能轻言解雇,使员工有归属感和安全感;要做到人尽其才,加强员工的自我管理。

第7篇

[关键词] 文艺演出;文化投入;特征

[作者简介] 周园,广西壮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财务部主任,会计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广西 南宁,530023

[中图分类号] G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4)05-0067-000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广西民族文化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要结合当前中国的发展和现实需要,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有效转化再造,开出有特色的花、结出有广西民族风格的果。广西在艺术表演方面需要传承文化遗产,创作更多更好的文化艺术精品,建设健康阳光的文化市场,发展现代文化企业,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广西文化演艺事业构建出广西特色、壮乡风格的文化品牌,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广西文化演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一、广西艺术表演现状和特征

艺术表演团体是指由文化部门主办或实行行业管理的专门从事表演艺术等活动的文化机构,涵盖了戏曲、话剧、歌舞剧、木偶、皮影等众多艺术门类,广西各级艺术表演团体有以下特征:

(一)艺术表演团体数量变化不大

2013年末全区共有国有艺术表演团体16个,在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8180 个中占0.23%。广西区属院团共有八个单位:广西桂剧团、广西壮剧团、广西彩调剧团、广西京剧团、广西木偶剧团、广西杂技团、广西话剧团、广西歌舞剧院。其中广西桂剧团、广西壮剧团、广西彩调剧团于2005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广西京剧团于2006年被文化部列为省级重点京剧院团。2013年末县级以上文化馆 108个,娱乐场所 4069个,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网吧) 4997个。年末全区共有 36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91个项目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化产业示范(试验)园区和产业示范基地 51个。

(二)艺术创作演出丰富多彩(创作的剧目)

“十一五”期间,全区创作氛围较好,共创作文艺作品2427个,并在2009年戏剧大赛中表演了15个创新节目和69个创新小品,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艺术创作三年规划(2010-2013)》广西艺术创作更上一层楼,广西笑星杨建伟先后创作了多个小品台本,形成一个团队,如吴海洋、黄勇等优秀演员,展示了广西小品的整体实力,竞争上央视春晚,虽然还没有机会上,但他“不强求,看缘分”的团队努力,已经给广西文化事业争光添彩。2012-2013年文化部组织开展了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评奖工作,广西报送的侗族大歌《侗不离酸 》获得作品类“群星奖”,广西客家山歌剧《连心店》获得戏剧类“群星奖”,广西报送的 “魅力北部湾”群众文化活动 、 桂林百姓大舞台、 百村百戏、 宾阳炮龙节等获得项目类“群星奖”,广西报送的瑶族歌小组唱获得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优秀演出奖,广西壮家娃娃扁担乐获得群舞舞蹈类奖,广西报送的《 大岭山上桃花红》获得曲艺类群星奖。这些成绩的取得表明广西艺术创作(包括戏剧、音乐、舞蹈及相关舞台艺术门类)的组织、指导、协调工作取得很大成绩。区直剧团和全区各地市文化局艺术创作部门和各专业剧团都发挥了较好的创作作用。

(三)参加国家巡演数目增加

广西准备了很多作品参加全国巡演活动,2013年春节期间,为向世界展现壮乡文化,广西编排了高水平的节目, 派出最强的演出阵容,成功组派了3个艺术团随国家文化部、国务院侨办等部门分赴泰国、柬埔寨、老挝、文莱、波兰、匈牙利等国巡演,来自壮乡的民族歌舞、杂技、木偶戏等节目有效传达了亲情、友情、和谐、和平的价值理念。广西杂技艺术家们在波兰及匈牙利表演的《圆桌溜冰》、《肩上芭蕾》、《猴趣》等节目精巧幽默,使观众在惊呼、欢笑和掌声中愉快度过。

(四)文化投入多、演出场次增加并推向农村地区

2010年以来,广西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惠民工作,各级财政文化投入77.28亿元,建立完善各种文化配套载体。建成一大批村级广场、百姓舞台、村级文艺队。至今,全区建立5000多个戏台、10000多支文艺队常年活跃在群众文化的舞台上,专业文艺团体每年送戏下乡1300场以上。区市县乡各级文化馆站充分利用各种设施,举办公益活动、培训班,辅导群众文艺队,开展周周演、月月比、季季赛、年年奖,开展各种主题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2013年广西艺术表演团体演出1.54 万场,比上年增长38.7%;国内观众881.8 万人次,增长16.34 %;营业总收入35746.6万元,比上年增长104.2 %;其中演出收入 9108.5 万元,增长96.7 %。

同时,广西群众文艺会演让群众做舞台的主角将群众文化推向, 比如:望州南社区楼长与留学生的故事被搬上舞台,由群众自编自演唱主角,在广西第二届基层群众文艺会演首场器乐类比赛中,有退休职工黄广扩本人原创并和年仅12岁的徒弟曾怡以壮族传统乐器演绎的曲子,提高了基层群众的文化自觉性,还有南宁市铁路局80后“快乐的铁路工”用钳子、螺丝刀、安全帽等“乐器”伴奏的说唱节目《快乐的工班长》令人耳目一新,展现新时期的铁路工人的新风貌.群众文化首先在群众里开枝散叶了,得以打造群众文化精品 ,真正做到群众文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二、广西演出事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继续繁荣文化市场,提高经营收入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继续繁荣文化市场,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提高经营收入已经成为各个演艺部门的共识。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一角,文化演出正在开掘着新的价值,广西作为体现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基地,演艺创作和生产有较好的基础,演艺团体在繁荣演出市场、传播先进文化、开展艺术教育、提升全民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新时期需要继续繁荣文化市场,提高经营收入 。

(二)争取文化资金投入,不断提高创作水平

“十一五”期间,广西争取到中央支持的文化项目资金总额是“十五”时期的10倍以上,“十二五”时期这方面支持也将进一步提高。根据《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文化部“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提出“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将把资金用于加强艺术创作生产的引导和优秀艺术人才的培养,为大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支持艺术创作方面投入,设立国家艺术基金,支持艺术领域优秀作品创作生产,优秀艺术人才的培养、引进,支持收藏和推介优秀文化作品;强化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等,支持重点文艺院团深化内部机制改革,不断增强其发展的内在动力。这将会不断提高广西艺术演出单位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三)以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为依托加大文化交流演出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包括建设中国―东盟文化产品物流园区、中国―东盟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基地、中国―东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等。可见,广西与东盟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有其他地方所不能比拟的优势。与东盟合作发展文化产业是“十二五”时期加快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与东盟国家开展文化交流等演出互动活动,既可突出广西的民族文化特色,也立足于东盟国家的基本国情和风俗民情,增进人民间的友好交流气氛。

第8篇

关键词: 世界各国体育事业;奥林匹克;传统体育;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 G 80-05文章编号:1009-783X(2012)04-0350-04文献标志码: A

奥林匹克全球化与传统体育本土化作为一对概念是伴随奥林匹克在中国的深入发展,以及中国文化、社会变革浪潮而产生的。奥林匹克和传统体育文化虽然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质,但在当代体育全球化进程中却表现出复杂的联系和关系。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二者表现出一种文化互动关系:一方面,中国传统体育作为东方体育文化的代表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文化特质,其本土化发展趋势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代体育文化的全球化进程;另一方面,传统体育只有在文化互动中才能够不断强化本土化发展。但是从现实情况看,奥林匹克文化作为一种强势体育文化,始终占据着主导或优势地位,而传统体育文化却日益淡出人们的视野,其“边缘化”趋势日益显现,这深刻体现出二者的不平等或不对等关系;因此,只有充分辨析奥林匹克全球化和传统体育本土化之间的复杂关系和联系,并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才能够实现传统体育文化的持续发展。

1奥林匹克全球化与中国传统体育本土化释义

奥林匹克全球化作为描述西方体育百年发展历程、特征和结果的基本概念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从文化整合和发展的视角看,奥林匹克文化全球化并非简单地表现为西方体育的单极扩展过程,它还表现出另外2个基本的含义:1)各个国家、民族、地区等不同共同体以奥林匹克作为一种文化平台而进行积极的参与、平等的对话和相互的交融;2)奥林匹克文化逐渐把各种资源(其中也包括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到自身全球化的现实语境中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互动对话。准确地说现代奥林匹克文化是从上世纪60年代才开始快速地向世界传播的,尤其是到上世纪70年代以后才真正成为世界认同的、标准化的文化形态。在这一快速发展时期,不仅现代体育的文化身份和价值体系得到确立和拓展,而且借助庞大的组织网络和多种社会文化资源,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一体化过程不断递进,其价值体系,例如世界和平维护、多元化的奥林匹克教育,以及艺术价值、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科技价值等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当然,现代奥林匹克文化全球化进程并非一帆风顺。其一,从积极的角度看,由于奥林匹克文化本身所特有的与时代进步、发展相一致的理念和精神,使其全面主持着世界体育发展的命脉,尤其是在自然哲学、科学精神的指引下,逐渐形成了一种能够迅速校正本身错误、缺陷,从而不断完善自我的运行机制。其二,奥林匹克文化全球化始终是建立在“古希腊、古罗马、基督教”所形成的实体体育项目之中,尤其是内涵的“工具理性”“科学精神”等思想内涵并没有走出“文化挟制”的阴影,它总是“强制着”我们“自愿”走入一种体育文化的认同之中,而这正是以西方文化秩序、价值标准作为基本点。其三,奥林匹克文化全球化作为一种社会的和文化的现实运动,始终包含了经济和文化的双重权力意志,并且也正是依靠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广泛支持形成一种关联性目标而迅速进入到世界的各个领域。因此,其全球化态势的形成在根本上体现为:使自身成为一种标准化的文化和经济实体,从而实现在世界范围内整合的策略,它的最终结果就是能够在某种“普遍性”的设计中,瓦解自身文化结构中任何一种保持特殊努力的文化因子,进而以此策略完成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化”建设;但由于在这种“普遍化”的建设过程中人为地纳入了过多的“利益冲突”,使奥林匹克出现“人文危机”和“过度物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甚至已经改变了其原始内涵而深陷泥潭。

而传统体育文化本土化是指在发展过程中,根源于母体文化历史传统、习惯、生活方式、文化符号、信仰、价值观这一整套认知体系中的精神内涵、文化特质和文化因子重新得到了尊崇。具体而言:一是,中国传统体育在古代朴素哲学的指导下,逐渐将儒家中的“天人合一”观,道家的“无为”观引入自身文化实体的功理功法之中,形成一种具有理性精神和神秘价值意蕴的思想基础。具体表现在坚信“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的精神内涵和道法自然鲜明的内在价值观。这种“大道运行”的精神体系在本土化氛围的催生下,会进一步完善中华武术和养生双修、神形共炼的内功外炼理论,并会在这一理论的指引下进一步突出人的内在智能,从而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内心世界。二是,就文化特质而言,中国传统体育在母体文化的影响下,逐渐成为一种伦理文化,讲礼让,重“道德升华和逍遥”是其重要的特色。其2 000年的发展历程,无不渗透着儒家“礼”“义”“仁”学说,以及从属于这一道德范畴的“忠”“恕”“恭”“宽”“信”“敏”“惠”和严格的等级观念等内容,同时还进一步将体育纳入道德教育之中,将其视为一种培养人遵从礼仪、修持情操的手段和体现“仁”“礼”的方式。这种文化特质虽然不能够突出培养自身发展的竞争机制和项目实体的竞技性,但在本土化的理解中会得到新的认识;因为它所具备的“东方文化内涵”对限制现代体育过于刚性的发展具有较为突出的作用。三是,传统体育的外在文化因子,即项目实体众多,例如气功、导引、武术、乐舞等,但大都以形神统一、身心和谐作为共同的技术要领。这些庞博的文化因子所形成的各种项目体系长期和中华民族(尤其是中原民族)的生活、生产、社会活动相联系。虽然这种联系受母体文化价值观的影响而显得比较淡漠和不紧密,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排斥那些具有较强竞争性、对抗性、激烈性的身体运动项目;但这种局面在本土化过程中会得到重新的界定和升华,尤其是都市的喧嚣使越来越多的人冀望从传统体育中实现身心的“宁静致远”。从表面上看,传统体育本土化在现代体育发展的现实语境中有时会表现为对自身文化的理智保护和歌颂,有时则会表现为对外来体育文化,特别是西方体育文化和新兴体育文化的排斥,这就告诉我们在理解这一概念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剔除主观偏见,不能妄作价值评判。

综上所述,面对奥林匹克文化全球化这一充满矛盾的现实语境,中国传统体育的保护和发展似乎进入一个悖论中:寻求民族振兴的诸多努力,使我们不断走进并被纳入以奥林匹克文化为代表的西方体育全球化进程中。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传统体育不仅要进一步接受奥林匹克全球化,而且也可能被“同化”到这种文化秩序和结构之中,或是面对更为直接的碰撞而进一步走向边缘。其内在逻辑是,奥林匹克内在的文化逻辑,在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以最直观的方式得到了体现,传统体育以进入“奥运会”为代价所获得的“世界认同”,同时造就出一种“奥运帝国”的扩张可能性;所以,真正的危险不是传统体育是否能在文化结构和运行机制上与奥林匹克文化保持普遍的一致性,而是传统体育发展立场与建设的基本权利、价值选择和取向问题。这才是辨析奥林匹克全球化与中国传统体育本土化关系的一个基本点。

2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国传统体育的文化互动

从理论上讲,奥林匹克全球化和中国传统体育本土化表现为一种辨证统一的关系,即互动关系,但从现实看,这种互动恐怕很难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出现;因此,在现代体育全球化背景下,对传统体育发展进行定位,并利用现代奥林匹克的既有平台充分借鉴、汲取优势资源才是当务之急。

作为一个文化学理论,多元文化互动主要是指“不同类型文化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与相互推动。其中既包含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更意味着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融合,以及冲突的发生在客观上是不可避免的,有其特定的内在规律”[1] 。文化互动在形式上表现为文化主体之间的交往关系,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交往”是文化主体之间相互关联的实践活动。文化互动首要的任务就是要不同文化搭配问题,即存在的共同文化张力和合力,这是二者和谐发展的基础。从现代奥林匹克文化内涵看,这一张力必然要彰显如竞争、超越、团队、合作、教育、公正等基本品质。同时,也要体现中国传统文明的精髓,如“和合”“天人合一”“仁义诚信”。将2种文化张力进行有机复合,便基本能够得出中国传统体育本土化发展的基本定位——“立足群众身心健康,服务和谐社会构建”。这是传统体育持续发展的导向,也就契合了马克思提出的“要以实现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每个人的最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为最高价值目标,要把有利于社会历史进步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这一定位是双向的:一方面,奥林匹克全球化为中国传统体育本土化提供了可借鉴的平台和资源。毫无疑问,面对强势的奥林匹克文化,传统体育很难平等地进行对话和交流;因此,借助奥林匹克全球化来实现和强化传统体育本土化发展是必要的选择。深含传统文明的传统体育文化虽然也不乏具备优秀的、独特的、多样的文化特质,但如果要契合现代体育的发展,则必然要进行一系列有效的改革。从奥林匹克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对传统体育进行内部变革是首要切入点,单纯从项目体系上作文章可能不够,制度变革也尚显单薄,其发展理念调试,组织机构整合,人才体系构建,多元化推广和发展模式确立等恐怕才是动力之源。另一方面,奥林匹克在中国发展,使二者的文化互动成为可能。客观上看,传统体育发展受到了奥林匹克文化的全面冲击,但“对立冲突”并不是二者的恒久状态。从文化学的一般原理看,文化冲突、融合、调试最终都要通过文化主体表现出来。文化主体具有强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立足中国现实的社会、文化、经济环境,各类主体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个体间的、群体间,甚至是民族和国家间的文化活动交流,传统体育市场开发,各类资源信息整合共享等都是实现二者互动的有效举措。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调试和缓解因竞技体育过度物化所带来各种消极影响的有效举措。

当然,这种互动发展并非是“无水之源,无木之木”,它需要在立足国人多样性体育需求的基础上,建立一套有效的配合、运作机制来实现。作为现代体育引领者的奥林匹克全球化,发端于19世纪末第1届现代奥运会的举办。100多年来,其开创了世界体育历史发展的一体化趋势。这种一体化趋势的背后蕴含着西方近现代文化历史变革赋予它的原生动力:15—17世纪的文艺复兴(思想变革)—17—18世纪的政治变革(民主制度的形成)—18—19世纪的工业革命(经济变革),而中国传统体育2 000多年来一直未能脱离母体文明,尤其是受儒家思想中的“礼系观”和“嬉戏观”更加深了传统体育始终无法具备“公平、民主”的文化地位和身份;因此,这2种体育文化发生、发展内涵的大相径庭从一开始就决定了二者的不同走向。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对奥林匹克逐渐全面接纳,并成为其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标志着奥林匹克已经深入到民族的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念之中,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更体现出国民对奥林匹克的认知和推崇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面对国民这样一种文化心态,建立奥林匹克全球化与传统体育文化本土化发展的互动机制恰逢其时。全球化背景下的传统体育和奥林匹克都是人类共同文明的结晶;因此并非是谁吃掉谁,谁兼并谁的对立状态,而是如先生认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发展状态。这里既有精神层面、价值层面的文化互动,也有制度和物质层面的相互借鉴。奥林匹克全球化趋势并不排斥各民族传统体育的兴盛,而各民族传统体育的繁荣也有利于推进奥林匹克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它们之间没有根本的矛盾可言,撇开任何一极都忽视了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二者所包含的辨证现实。

其一,立足“服务国民身心健康”,建立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共同发展的协调机制。“资源整合”是奥林匹克全球化发展过程的一个显著手段;因此,充分吸纳中国传统文明的思想精髓也是奥林匹克文化发展必然要面临和经历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尤其是在近些年的“传统文化复兴”中重新确立了新的文化身份,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以德服人”“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贵和尚中”等哲学思想,以及重精神,轻物质;重过程,轻结果;重练内,轻练外;重整合,轻分解等文化特质,都能够成为现代奥林匹克文化发展的新的载体。北京2008年奥运会“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3大理念的提出,都良好地标示了各类主体努力的成果。国际奥委会强调指出:“对奥林匹克运动来说,强调普遍性并不意味划一标准的现代化或是文化上的单一化,更不是欧洲化或西方化,奥林匹克教育应该是更加多文化的和文化之间的。”“多元文化协调发展”是文化观的核心思想,它所强调的就是“建立文化的协调机制,使各种文化在主旋律下、协调有序、兼容共生、雅俗共赏,使人民共同享受和谐文化的成果”[2] ;因此,这一协调机制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内容:一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构建思路;二是形成能够促使不同体育文明交流、对话的空间和平台;三是具备主体、组织机构进行各类交流活动的具体措施和途径。

其二,奥林匹克文化的全球化推动着传统体育文化融合更新机制的建立。“融合更新”是当前传统体育面临的首要问题:一方面,奥林匹克全球化为中国传统体育完善思想体系提供了某种参照标准。自然,中国传统体育思想体系的构建需要多元标准,但可以把奥林匹克作为其中的一元。奥林匹克中明确提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这是对奥林匹克思想的经典阐释,它把“人本关爱”提升到哲学的高度,体现出奥林匹克强烈的“泛人本主义”色彩。这一思想体系对于中国传统体育思想体系的完善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众所周知,儒家思想体系赋予了中国传统体育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在中国传统体育本土化振兴的今天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其天然具有了许多保守、内倾、封建等级的色彩,这其中的糟粕是必须要加以剔除的;因此,中国传统体育在“全球化”和“本土化”的现实语境中,完全可以通过国民文化心态和价值取向的时代转变,参照奥林匹克文化的哲学思想体系,对自身的哲学思想体系进行重新深入的审视。另一方面,能够为传统体育建立切实可行的运行体制和创新机制提供参考模式。任何一种文化的长盛不衰都必须要具备适合自身发展的规则、制度、规范,以及能够不断适应生存环境发生变化的运行机制和应激机制。奥林匹克以自然科学作为指导确立了每个项目统一的标准、规则和制度,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种能够不断“吐故纳新”的发展机制。中国传统体育在这些“泛科学化”的模式中应该能够得到启迪,单纯追求“精神和道德的逍遥”,而忽略了制度层次的“统一和同一”,必然会把自身的发展驶向一条单轨。

3中国传统体育本土化发展的基本途径思考[3-8]

面对奥林匹克文化的优势地位,传统体育发展举步维艰,实难以采取对等的途径、方式实现全面振兴与发展。在这一困境中,如何找到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是目前传统体育本土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从上述的发展定位看,有几点是必须要面对的。

第一,充分借鉴奥林匹克文化的休闲价值,将传统体育纳入群众体育发展体系。奥林匹克文化全球化是现代体育发展的主导,它所代表的是人们对现代体育的一种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它所蕴含的一些积极品质,例如人本关爱、教育、休闲、提升生活质量和品质等是中国传统体育重点要借鉴和打造的价值体系,这从根本上决定传统体育发展途径的选择。随着社会地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国人重新以强势姿态确立了自己的文化身份和地位,他们的健康意识、品质意识和质量意识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开始对各种文化产生多层次、多方位的需求,体育文化作为一种休闲文化也开始和现代的中国民众联系的越来越紧密,大众体育在中国方兴未艾。如果过于注重竞技体育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而不考虑现代体育的人本关爱价值,则会造成民众的缺失,就必然会削弱体育文化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力;因此,重点将传统体育纳入群众体育体系,只要是有益于大众身心健康、能够提升大众生活品质和质量的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不管来源何处,以何种内容、形式进行,都应该创造条件使其良性发展,让大众在实际的参与中选择,在选择中提高,特别是对于少数民族所形成的多样体育文化,应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挖掘和整理,离开了各民族文化的支持,传统体育本土化的振兴也就失去了发展土壤。

第二,努力营造传统体育文化的社会效应。现代体育的发展很难脱离经济利益的纠葛,尤其是高水平运动会的申办和举行更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进行整合;但需要注意的是,文化就是文化,就算它作为一种商品也有着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特殊属性。传统体育本土化发展的初期恐怕还不能将获取经济利益作为主线。因为在大众尚未形成普遍的价值认同和需求时,其蕴含的市场或经济价值还不成熟。所以,在实现传统体育本土化振兴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奥林匹克文化作为一种经济实体所带来的一切资源,努力突出传统体育带来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要切实形成传统体育的发展体系,要在立足传统体育发展之源的基础上,拓展投入途径,充分挖掘其具备的情感维系价值、宗教价值、健身价值、娱乐价值等,使其具备能够适应现代体育发展的社会价值体系。

第三,采取多元的保护和开发途径。在实现传统体育本土化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把保护和开发传统体育文化,尤其是优势传统体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促保护。具体而言:一是,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寻找传统体育发展之根,要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检查和监督机制,坚决避免为求发展而破坏传统体育文化特质的做法。二是,要进一步深入到传统体育产生的源头,从民间获得更为丰富和切实的文化素材,依托发源地的资源优势,合理形成发展原点向全社会辐射的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三是,在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器械、服装、原始场地、内容规范等的保护和开发中,要注意合理地将现代体育“以人为本”理念和少数民族传统和风俗有机结合,进一步使之规范,利于推广。四是,在竞技体育和传统体育发展规划中,要注重二者的协调发展,要充分挖掘出传统体育所蕴含的艺术内涵、原汁原味的民族风俗,以及所具备的商业价值,不断进行创新,拓展市场。

第四,处理好传统体育的继承与创新问题。传统体育是东方体育的重要标志,是几千年来各民族在具体实践历程中,亲和大自然、适应大自然创造出来的独特的文化实体,因此,必须积极加以继承和弘扬;但是,继承并不是照本宣科,要取其精华,摒弃糟粕,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打造和传播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要努力剔除蕴含在传统体育中的一些消极文化因子,使之走向现代体育发展的良性轨道。发展优势传统体育,必须在继承和借鉴其他优秀体育文化的基础上,为其纳入时代内涵,努力实现传统体育发展的创新机制。借鉴意味着要“引进来”,要以博大的胸怀吸纳一切优秀文化带来的营养,努力避免现代体育发展所带来的各种危机,创造出具备“中国体育文化身份”的传统体育体系。创新意味着要“走出去”,要把蕴含了深厚民族文化精神内涵的项目实体展现在世界体育的舞台上,尤其是要能够树立起自身的文化标识,为现代体育的诸多危机提供融合和消除矛盾的平台。

4结束语

奥林匹克全球化和传统体育本土化虽然代表了不同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但它们都指向了“现代体育的和谐发展”。虽然从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具体语境看,二者表现出较强的冲突和不和谐;但从世界体育发展的整体态势上看,它们表现出较为突出的一致性,即奥林匹克和传统体育之间的文化互动关系,因此,传统体育文化本土化发展只有立足群众身心健康,同时在充分借鉴奥林匹克文化优势资源的基础上,解决休闲价值体系构建、社会效应拓展、保护与开发、继承与创新等问题才能够真正实现其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俊.文化社会学视野中的文化与多元文化互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28(1):169-172.

[2]陈崎嵘.文化观的新发展[N].人民日报,2003-09-04(A9).

[3]缪家福.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48-255.

[4]金元浦.大学奥林匹克文化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33-343.

[5]宋亨国,周爱光.论体育全球化与新世纪中国传统体育的文化身份[J].体育文化导刊,2006,44(2):21-23.

[6]白晋湘.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与现代化中的民族传统体育[J].体育科学,2004,24(1):65-67.

第9篇

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更是如此,丹纳的《艺术哲学》一书,将艺术的演变道路与特定地域发生的特定艺术现象相连结,从哲学的高度分析艺术产生的特殊时代背景。他指出,“精神文明的产物和植物界的产物一样,只能用各自的环境来解释。”所以我们认为,艺术的发展与地域存在紧密联系。

比如中国的美术创作自古至今都有以地域划分派别的传统,人们(更多是一些文艺评论者)将拥有“独特的绘画艺术理念,形成‘独特美的符号’的绘画者”的集合体称为某一“画派”,而这种“画派”的提法多以地域作为标签。北宋初期,山水画分为北方派系和江南派系。北方派系善于表现雄伟峻厚、风骨峭拔的突儿巨壑;南方画派亦称“江南山水画派”,以“平淡天真、布景平远、秀雅温柔、南方情调”为创作基调。近年来中国艺术繁荣发展,艺术创作的风格化凸显,同一艺术门类下流派渐现。如上海画派、岭南画派、四川画派等一方面代表了美术创作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反映了美术创作吸收地域文化为自身鲜明特色的重要特点……

以地域为视角考察艺术不是什么全新课题,但以地域为视角、按照新的学科门类探知艺术教育的发展态势,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在这种格局下,我们将会看到艺术教育所呈现出的别样风貌,以及近年来中国艺术教育的两个新趋势——精英泛化和大众崛起。

一、艺术学理论:多点支撑,步履维艰

在众多专家的呼吁下,“艺术学”理论冲破各种质疑,一跃成为“艺术学”学科门类下排名第一的一级学科。这种安排是合理的,毋庸置疑的。因为这符合一般人文学科的内在逻辑,正如文学学科有文艺理论一样,艺术学科应当有一门从总体上规制艺术创作思想的子学科。

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地域布局的总体特点是:

1.学科点少而集中。从地域角度进行观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发展的问题所在。全国仅有屈指可数的少数高校开设属于这一学科的专业。截止到2011年,全国拥有艺术学理论博士点的单位有10多家,它们分别是: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拥有艺术学理论硕士点的单位有50多家,主要是:山东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内蒙古大学等。本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有一个,就是东南大学艺术学理论学科;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院校的艺术学理论学科都是直辖市或省级重点学科。

这中间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除了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这4所学校的艺术学理论是在“升门类”前后一以贯之地延续下来,其余的高校都属于搭顺风车开设该专业,即从原有的专业教育衍生而来,或者是从文学理论衍生而来。即使把所有的学校都算上,其地域布局基本上集中在北京、上海一带。

2.缺乏地域间互相协调共同发展的有效机制。现有的艺术教育单位基本上可分为两类,即“艺术学理论(主要指艺术共性)”和“艺术理论(艺术分门类个性)”。所谓艺术学理论是指凌驾于具体艺术门类上的通用性的艺术理论,如艺术哲学、艺术美学、艺术语言学、艺术传播学、艺术人类学等。所谓艺术理论是指某一具体艺术门类自身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如电视艺术哲学、电影美学、电影语言学、音乐语言学等。“艺术学理论”旨在打通各门艺术之间的壁垒,通过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关联,构建涵盖各门艺术的普遍规律的宏观理论体系。不同于门类艺术学,“艺术学理论”的研究不着眼于也不局限于单一的艺术门类的研究,而是侧重从更加宏观,更加着重于思想、文化层面对各艺术门类进行把握和梳理。

很明显,相当多的一部分高校是忽视这种旨在打通各门艺术之间壁垒、通过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关联、构建涵盖各门艺术的普遍规律的宏观理论体系——艺术学理论的,之所以从表面上看艺术学一级学科有几十家,但大多数学科点是脱胎于艺术理论而非艺术学理论。更严重的现实情况是,专业艺术院校大多不开办艺术学理论学科点,综合性大学艺术学院乐于开设艺术学理论学科点,两者往往互相轻视,即使是在同一地域,互相也不往来,进而造成同一地域间的艺术学理论和艺术理论不能协调发展。艺术学理论原本应该在与艺术创作实践的携手共进中,引领和创造艺术实践,并最终形成文化凝聚力和文化价值观念体系。艺术创作也同样需要艺术学理论的倡导和引领。一旦落后于艺术社会实践,都会严重制约艺术自身以至文化建设、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不过,当前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深刻认识到了艺术学理论研究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关键性。艺术学理论升级为一级学科,可以切实加强对文化艺术发展表象、趋势以及内在规律的艺术科学理论研究。同时,艺术学理论还要注重加强自身有关研究目的、内容、范畴、方法等方面的内涵建设。

3.对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吸收与融合尚处于起步阶段。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应当充分结合所在地域的民族文化特色,在开展宏观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微观研究。艺术学理论学科应当具有国际化眼光,及时借鉴国外最新理论成果,将这些成果转化为提升艺术创作水平的动力。通过研究一些特定艺术现象世代传承的原因和过程,上升为艺术理论的升华。比如,在河南南阳的一些县城,在逢年过节时,流行一种特殊的“节日乐器演奏”,乐队由五种特殊乐器组成:一个大鼓手,按照复杂的乐谱敲击一面直径2米、厚1米的空腔大鼓;一个小鼓手,单手敲击一面碗口样的小鼓;一位锣手,单手敲击铜锣;五位锸手,双手拍击两个铜锸;三位铙手,双手各拎起一面近20斤重的铜质乐器。五种乐器分工协作,演奏出令众人振奋的有节奏的打击乐。这种流传上千年的打击乐,与当地的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礼教文化具有紧密联系。这些问题不仅仅是一种音乐问题,更多是一种文化问题。但这种文化自觉却是我们很多专业研究者所不具备的。

二、音乐与舞蹈学:根状结构,遍地开花

音乐与舞蹈学学科呈现出明显的根状结构,即全国几乎所有的开设该学科专业的师资都可上溯到少数几家高校。根状结构的第一层级是拥有强大实力的单科型艺术院校,主要包括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之后向下发散,形成第二层级,包括沈阳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等;再向下发散第三层级,则是一些全科型艺术院校开设的音乐、舞蹈专业,如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广西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等;而第四层级是师范类院校,主要包括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第五层级是一些理工科类院校,主要包括华南理工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湖南理工学院等。

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地域布局的总体特点是:

1.“寻根现象”较为明显。所谓“寻根现象”,是指某一种文化样态在经过不同路径的变化之后,最本质的东西总是指向它最初产生时的地域。音乐与舞蹈学师资大多可“寻根”至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舞蹈学的师资大多亦可“寻根”至北京舞蹈学院。当然,“寻根”并不意味着因循守旧,而是一种文化血脉传承。这种情况产生的根源是音乐和舞蹈艺术教育向来坚守着一种“精英意识”,即使在其他所有专业都在大规模扩招之际,音乐与舞蹈专业的招生规模比较稳定。特别是几所顶尖的音乐舞蹈院校,毕业生炙手可热。

2.民族艺术的地域特征比较明显。民族艺术的地域特征与音乐教育的融合,产生了丰富多彩的音乐与舞蹈教育模式。以舞蹈为例,资华筠在其主编的《舞蹈生态学导论》中,把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划分为六大文化区——它们分别是:秧歌舞蹈文化区——北方汉族,以北方旱作文化为代表,属于黄河流域文化中心的农耕文化。花鼓舞蹈文化区——南方汉族,以南方稻作文化为代表,属于长江流域文化中心的农耕文化;藏族舞蹈文化区——青藏高原地区以藏族为主体,典型的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以农、牧业文化为代表,属于游牧和农耕混合型文化;蒙古族舞蹈文化区——以蒙古族为主体,以温带草原游牧文化为代表,属于北方游牧和定居轮牧型文化;西域乐舞舞蹈文化区——西北地区以维吾尔族为主体,以典型的绿洲文化和游牧文化为代表,属于灌溉农业和游牧混合型文化;铜鼓舞蹈文化区——西南地区多民族,以农耕文化为代表;朝鲜族舞蹈文化圈——吉林省延边自治州朝鲜族,以海洋文化为代表(此文化圈分布于秧歌舞蹈文化区中的亚文化圈)。

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是上海音乐学院,该院教务处长周湘林介绍说,学院对挖掘本地地域文化特色非常重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全国民族器乐领域中一件较为重要事件和新型艺术品种——丝弦五重奏,是胡登跳教授确立的一种民族器乐重奏形式,亦是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师生长期艺术实践的成果。其以中国传统弦索乐和丝竹乐为传统承载源,除在乐器组合表层上与弦索乐有某种共性外,又从弦索乐、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等合奏乐的乐器性能表现、组合织体中汲取养分,借鉴并延展而来,可谓深深地烙上了胡先生对于中国民族器乐音乐的独特创作观念和审美情趣。再如,该校作曲系曾组织师生就上海民族民间文化遗产——青浦田歌(上海地区完整优美的原生态民歌,被列为上海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重点项目)进行实地采风,对其传承发展作深入课题研究。一方面,感受青浦田歌的独特魅力,激发创作灵感,增加创作元素;另一方面,促进了解上海民族民间音乐,提升音乐涵养的同时,师生也为其传承提出宝贵建议。此外“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在2010上海世博会、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等活动中,上音对于推进上海城市文化建设,彰显海派文化特有魅力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山东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李晓峰在谈到将音乐教育与地域民族文化特征有机结合的话题时,介绍了该学院的特殊做法:“服务社会既是高校的主要社会责任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心和良好的从业观的重要途径。我们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的做法主要是,通过与文化部门及新闻媒体的合作,积极参与社会公共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比如我们通过与《齐鲁晚报》的合作,以本院音乐专业师生为主体,组建‘齐鲁晚报爱乐乐团’,以音乐季的方式在山东各地巡回演出,既锻炼了本专业师生的基本功,也有力地推动了山东省的公共文化建设。”

3.全球化引发的同质化与地域化带来的异质化相互冲突。这种“根”状结构,本应带来“异质化”和“同质化”两种发展趋势,但具体到这一学科,“同质化”明显强于“异质化”,这便带来了学科发展的大量雷同,上升到整体的学科文化层面,则是循规蹈矩,特色缺乏。全球化发展的浪潮对于传统的守护和发展是毁灭性的,因为传统意味着彼此之间的差别。全球化影响下相同的生存空间、生活方式,使得艺术家感知世界的方式和生存思考越来越趋于相同。在全球化的发展中舞蹈的发展也受到这样的影响,尽管它带来了某种新鲜的观念和思路,但它是作为一种强势文化而出现,由于遵循共同的标准,使得舞蹈越来越没有地域差异。但另一方面,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脱离他的民族本性而存在,他所受的教育、他所生活的环境、他所说的语言甚至他的思维方式,无时无刻不在反映着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全球化使艺术趋同化,地域化又使艺术个性化,这便造成了矛盾。

位于山西太原的中北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该校音乐学院教授杨立岗介绍说,“我们制定了‘宽基础、重实践、以人为本、快出人才’的办学思想。以‘高起点、同类院系创一流’为奋斗目标,探索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科研(通过教学实践的科学总结和对山西民间音乐的挖掘、整理、改编促进科研,并反作用于教学)、创作(以山西民间音乐为源泉)、表演(以山西民间音乐为特色,加强学生至知于行的实践环节)四位一体的办学模式。所以除了教育部规定的课程外,我们在专业选修课中开设了山西民歌研究、音乐论文写作、音乐评论、专业英语、音乐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依教学法等课程。”

三、戏剧与影视学:星罗棋布,“盗梦”空间

2011 年全国具有艺术类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院校数约900 所,其中戏剧与影视学相关专业的招生院校达400所左右。即一半左右的具有艺术类招生资格的高校都设有戏剧影视学相关专业,可谓星罗棋布。每年有近20万戏剧影视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涌向人才市场,怀揣着梦想,进入这个“盗梦”空间。

之所以称之为“盗梦”空间,是因为庞大的、遍布全国的毕业生群落与过于集中的就业市场之间产生错位,让很多年轻人的梦想折戟沉沙。全国2000多所普通高等院校中的20%开设有戏剧影视学相关专业,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拥有开设戏剧影视学相关专业的高校。这其中存在大量不均衡现象。首先是地域分布不均衡,电影电视分布均匀,戏剧戏曲稀疏;其次是就业不均衡,电影电视作为综合艺术,就业面相对较宽,专业开设门槛相对较低,就业情况稍好,但戏剧戏曲作为一种对文化环境要求较高的艺术样态,专业开设门槛较高,就业范围较窄。再次,作为艺术的影视更是一种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强势媒体,繁荣发展的现状和分工细化的模式(比如一个电影剧组有3000多人,100多个工种)造成该学科的生源长期处于“过饱和状态”。戏剧戏曲则有被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束之高阁的危险。

戏剧影视学一级学科地域分布的总体特点是:

1.地方政府对文化产业扶持力度决定戏剧影视学是否具备良好的经济环境。戏剧影视学专业建设与该地域文化产业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地方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态度和扶持力度对戏剧影视学专业影响很大。综观当前戏剧影视学发展较好的区域,如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山西、河南都在文化产业上投入巨大,但回报也是明显的。比如浙江,一个横店影视基地每年吸纳的戏剧影视人才就相当于该省连续5年戏剧影视人才培养数量之和,而北京的怀柔影视城、中影集团、华谊兄弟等文化产业集团,每年吸引了来自全国大量的戏剧影视人才加入北漂大军。

2.对传统文化传承程度决定戏剧影视学发展质量。以河南为例,众所周知,河南是一个文化厚重的地域,民族文化传承的基础较好,豫剧、曲剧等地方戏在全国拥有亿万观众,长盛不衰的《梨园春》《武林风》栏目,实景演出《风中少林》为戏剧影视学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外部环境。这一点,河南艺术职业学院影视系主任王松林感触很深,该校在课程建设上就采用了在广播电视编导素质教育模块中开设《数学文化》选修课程,主要目的是想扩展学生的思维。而在音乐表演专业的专业拓展模块中开设《河南曲艺演唱》《河南戏曲演唱》等课程,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对河南地方戏曲音乐的了解,传承河南文化。在绘画专业中专业教学模块中开设《专业写作与评论》旨在增强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

王松林还说,“我校非常注重地域文化特色的渗透。具体做法,一是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整个专业教学方案实施过程中,聘请一些具有河南地方文化特点的文化传承人参与整个过程,在教学中向学生传达河南文化的独特之处;二是开设一些具有河南文化特色的专业选修课程,如《河南曲艺演唱》《河南戏曲演唱》《河南民间艺术》等,增强学生对河南地域文化的了解。三是举办各种河南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专题讲座。

大学的职能之一是服务社会,我校在这方面也做了一定的尝试。我们的戏曲专业与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合作,为广大戏迷进行专场的戏曲演出活动。舞蹈专业把学生专业实习与社会服务结合,到九寨沟参加实景演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与河南电视台合作共建电视栏目,为广大电视观众送上了新颖的电视节目。在开展为社会服务的同时,学生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专业技能。我们觉得在这方面的工作还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的过程必须与开展社会服务相结合,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检验人才,才是真正达到培养目标要求的合格人才。”

3.高校所处行业为戏剧影视学发展带来特殊机遇。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院长黄建国将这种特殊机遇形容为“强行业特色”,“我院艺术专业毕业生的主要流向为三类:一是影视媒体及相关公司。二是交通运输、国土资源、民用建筑类大型企业,从事文案工作。所谓‘强行业特色’,就是指上述长安大学的三大学科群及其对应的三大行业而言的。文科学生,包括艺术类学生,将行业企业选择也作为主要就业目标之一。三是其他各类企事业单位。就业指导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集体指导和个人指导。集体指导包括就业宣讲会、求职简历撰写辅导、招聘会专业负责人推荐。个人指导包括为每个学生配备实习指导教师、教师向实习单位推荐学生。与学校其他专业相比,艺术类专业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仍然偏低。”

四、美术学:均匀分布,异军突起

可以说,美术学科是最早引入地域概念的。2008年11月,广西艺术学院就曾经主办过一场以“当代地域美术”为主题的研讨会,详细探讨了当代中国美术学发展的地域分布问题。参与讨论的专家认为,尽管在全球化的总体趋势下,美术学的地域特征正在消解,但强调地域美术有着积极意义,首先,地域美术不一定与流派联系起来,区域是存在的,可能一个区域里有一种共同的现象存在,但它不一定就是一个流派;第二,地域艺术不能与行政区划联系起来,艺术文化的边界不像行政区划那样明晰;第三,文化艺术是靠它的差异性而存在的,全球化不等于国际化。地域美术存在的价值就在于抵抗文化霸权以及行政霸权。

美术学一级学科地域布局的总体特点是:

1.学科点分布均匀,发展均衡。中国的美术教育源远流长,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术思想同样遍布疆域,尽管近代高等美术教育大多都引入了西方美术教育思想,但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仍然保持了较高的民族文化成色。反映在美术教育的地域分布上,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美术创作流派均匀分布,与美术教育结合紧密,学术发展齐头并进,在短时期内一些流派异军突起。

2.地域民族文化充分融入美术教育。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院长黄建国说,“陕西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点。在公共艺术教育中,适当地将陕西地域文化的内容纳入课堂教学,比如在《美术鉴赏》中增加对长安画派、黄土派的介绍,在《音乐鉴赏》中,将西安古乐、陕北民歌等极富地方色彩的音乐推荐给学生。学生艺术类社团如戏曲协会组织学生学习并表演秦腔、眉户剧、碗碗腔等地方戏曲。西安是全国影视重镇之一,在影视专业教育中,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影视精品解读》中增加‘西部电影’单元和影视中西部元素的内容;邀请作家、编剧、学者为学生举办‘西部电影’‘西部文学’专题讲座。”

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张鹏介绍说,该院非常注重地域文化特色的渗透,以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为切入点,本科为选修课,研究生为必修课。结合学院文化特点建立“教授讲堂”,让每位正教授开设一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院本课程。积极参加中国教育学会“地方文化资源的课程开发与利用”的课题申报与实践并已成功结题。引进民间木雕艺人、剪纸艺人、皮影艺人进校传授民间技艺,根据地方文化特色编写人民出版社中小学美术教材,并投入使用。

重庆文理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张咏清认为,艺术讲究个性,而民族性、地域性是艺术的最大个性。张咏清是渝西画派的创始人,而渝西画派正是地域民族文化与美术教育互相渗透的典型成果。“渝西是一片具有沧桑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传统文化沃土,到处是苍山翠竹,人杰地灵。这里有令世人瞩目的大足石刻群,有使游人留连忘返的茶山竹海以及保存完好的古镇建筑等,不仅昭示着过去曾有过的辉煌,更给这片日显现代的土地和城镇提升着不可替代的审美文化和影响力。这些得天独厚的文化艺术资源,成为我们艺术教学、写生和创作的天然基地。我们将课堂搬到野外,带领学生走进大足石刻,走进文化古镇,走进村寨梯田,使学生得到了良好的传统文化滋养。同时,我们通过考察、分析、研究、借鉴、吸收,为我所用。使民间艺术与学院艺术相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室内与野外一体,技艺技能学习与独立思考相辅,统一的共性要求与差异性的个性表现互补,课堂作业创作化、作品化。尤其是我们进行了石刻艺术的绘画转换和版画再现石刻艺术的创新研究,古镇文化的深刻内涵与现代构成设计相结合等。通过这一系列转换、吸收、融合,使每一个步骤都充满着新鲜好奇,并富有成就感,深深地吸引着学生,感染着作者,使整体艺术教学表现出可喜的新面貌,像‘大足石刻’组画、‘古镇文化’系列、‘荷塘梯田’表现等,均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效果。”

3.全国范围内公立私立美术馆建设不减,美术文化普及效果喜人。在国家文化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全国所有大中型城市都拥有了功能完善的美术馆。美术界艺术创作与展览呈现出多元而丰富的样态。除了艺术展览重镇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杭州、西安等城市,各地均结合自身特色定期举办美术创作交流展示活动。各类型各层次的艺术机构以及大专院校展览馆展览活动异常丰富,展览形式多样,涵盖了个展、联展、主题展、邀请展、回顾展、复制品展、文物及藏品展、文献展、纪念展、捐赠展、跨界展等各种形式,内容丰富,内涵广阔。

五、设计学:“塔”状布局,“道”“器”两成

2012年2月28日,美国洛杉矶——普利兹克建筑奖暨凯悦基金会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正式宣布,49岁的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这一代表全球建筑领域最高荣誉首次授予一名中国设计师。普利兹克表示:“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评委会决定将奖项授予一名中国建筑师,这标志着中国在建筑理想发展方面将要发挥的作用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此外,未来几十年中国城市化建设的成功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将非常重要。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如同世界各国的城市化一样,要能与当地的需求和文化相融合。中国在城市规划和设计方面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方面要与中国悠久而独特的传统保持和谐,另一方面也要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相一致。”

普利兹克的话微妙地道出了中国设计艺术学正在经历着一段黄金发展期。这与舆论界长期将中国设计定位为远远落后于世界潮流恰恰相反。在我们正常的思维套路中,设计往往与创新密不可分,但近年来中国文化的“创新不足”一度成为舆论批判一切文化教育体制的逻辑起点,“没有创新怎么会有设计?”钱学森之问至今仍然回荡在耳边。在这种先天不足的舆论环境中,设计学冲破藩篱,以实实在在的教育成果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塔”状布局,这是偶然?还是必然?

设计学地域布局的总体特点是:

1.不断加大的就业压力迫使高校不断调整办学思路,寻求与地域文化相融合进而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为艺术设计教育的共识。设计艺术教育与其他门类艺术教育的显著区别是:与市场的联系比较紧密,产品是设计的目的和归宿,尽管有些艺术设计生产精神产品而非物质产品,但设计必须充分融合地域文化的确是这门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当属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该校美术学院教师王晓玲介绍说,“新疆师范大学教师非常注重新疆地域文化特色的渗透。新疆地处丝绸之路要冲,以龟兹佛教美术为代表的传统美术遗产,在艺术史研究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新疆拥有得天独厚的民族民间美术资源,是传承、研究和弘扬传统民族艺术的理想地区。通过这一优势突出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形成区位优势,扭转本学科由于地处边远造成的不利处境。我们在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具、教材方面,在创作经验总结、艺术理论探讨、民族美术研究方面,在教育实习、专业实践、艺术考察方面,在理论研究、艺术创作方面,均全面融入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民族民间美术资源,紧紧围绕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积淀和少数民族美术创作题材的优势条件展开。例如,艺术设计专业《民族工艺品设计》《装饰设计》《图形设计》等课程依托新疆本土民族民间建筑、工艺品、服装、陶器、铜器、木器等艺术土壤,采集文化元素,运用于现代艺术设计领域当中,为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资源,建立具有区域性特色的艺术设计教学体系。教材是课程建设中的基本工具,我们编写有特色、高水平的地方教材,《美术专业汉语》《高等美术学院基础教学教法——刘建新素描教学教法》《中国高等美术院校教学研究丛书——素描的理念与教学》《中国画》《油画》《新疆民族民间工艺欣赏》等十余本。”

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总支书记、教授张勇介绍说,“我们的做法是首先在专业教学中采风、调研;二是民间艺人进课堂,开展示范教学——聘请了一大批各级传承人、民间艺术作为‘特聘专家’‘特聘教授’,使‘进课堂’常态化;三是以‘校地合作’为载体,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践并检阅‘尊重传统,懂得民间,面向社会’办学成效。”

当然,如一些学校对设计专业人才的就业状况表示担忧,唐山师范学院教授徐亮认为,“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对艺术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方向在逐渐转变,室内设计人才也因房地产业的发展而需求不减;平面设计师岗位却日趋饱和;传统的美术学专业更是面临着就业萎缩的局面。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就业供需矛盾日渐突出,我校美术类毕业生中错位就业、频繁跳槽、有业不就的现象时有发生。美术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较低,就业流向多为社会教育资源末端的县、镇学校或民办学校、培训班或作为储备干部,这部分毕业生占本专业毕业生总数的一半以上,进入教育招考的公办学校的毕业生仅为少数,还有部分毕业生因为学过一些设计软件所以应聘到文化传播公司、装饰公司、摄影公司、婚纱影楼工作,与美术其他学科的学生竞争就业岗位。动漫、动画设计专业由于二、三线城市动漫环境、市场的不完善,绝大多数毕业生流向竞争激烈的京津地区,成为北漂一族;环境艺术、室内设计专业也因房地产业的发展而需求不减,但存在兼职多,跳槽多,工作流动性大,自己当老板的少的情况(这与我校此类专业起步晚,创业成本过高有关);平面设计师岗位却因专业的大众化日趋饱和,就业前景堪忧。美术系毕业生虽然部分能找到工作,但是工作极不稳定,尤其是在装修公司、画室、培训班等就业的毕业生没有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险,相当比例的毕业生把这些单位作为就业前的缓冲地带,为自己积攒工作经验和创业资金,准备将来跳到更大的艺术设计公司,或来年再参加教育局的招考。”

甘肃政法学院艺术学院院长白天佑曾经向记者介绍他们的一些独特做法,可以作为设计艺术与地域文化相融合的典范。“因我校是政法类院校,在以法学、公安学科为主体的前提下,如何突出我院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是我们一直思考的一个课题。所以我们在艺术设计专业下设了应用绘画这个专业方向,有刑侦绘画这个课程,就是考虑尽可能和公安、法学相结合,走一条有专业特色的路子。”

白天佑还介绍说,“地域特色文化是在当地特定的历史、宗教和地理环境中形成的,它以独特的、稳定的形式存在,是当地人们耳濡目染的最熟悉的事物,也是当地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精神支柱。同时地域特色的文化作为多元文化的一部分,它的重要性无可毋庸置疑的。失去了这种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就等于失去了这个地区最具鲜明个性特点的文化精髓。教学中,我们十分注重地域文化特色的渗透。具体的做法是在教学当中贯穿能代表甘肃文化的彩陶文化、庆阳剪纸等视觉元素,充分发挥教学的主观能动性,挖掘西北地区的人文内涵。”

2.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同,使设计艺术教育与高校所处经济区的主要产品紧密结合。湖南理工学院尽管以理工科为主,但该院的设计专业却办得有声有色,据该院美术学院院长洪琪说,“岳阳地处洞庭湖畔,也是岳州窑文化发源地,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我们在教学中注意把这些资源等引入课堂,例如:在立体构成、编织、包装设计等课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洞庭湖的芦苇作为设计材料引入设计之中;在陶艺课中,教师带学生参观岳州窑博物馆,把临摹岳州瓷和开发岳州瓷作为教学内容来展开。许多课程是其他学校相同专业没有开设的,例如:地方美术教育资源(理论、必修)、文化遗产与保护(理论、选修)、纸艺(技法、必修)、编织工艺(技法、必修)、木浮雕工艺(技法、必修)等。”

3.各个地域不同层次的高校分别沿着“道”和“器”的两种层次开展设计艺术教育,成效显著。设计理论界一直以来都有着关于道、器之间辩证关系的关注与争议。《易传·系辞上》记载“形而上者谓之道,行而下者谓之器”。“从艺术是物态化的精神产品这一本质属性来看,艺术具有道器合一的典型特征。一切艺术作品中所包含的对世界本体的“行而上”的思考,对思想观念和内心情感的表达,以及贯穿于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种种思维规律和抽象法则,皆属于道;而一切艺术作品的具象形态及其物质媒介,以及对这些物质媒介的技术性操作,皆属于器。因此,艺术是一个亦道亦器,融道器为一体的有机整合”。近些年,中国设计教育沿着“道”“器”两种层次开展艺术教育,成绩斐然。

如张鹏介绍说,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将艺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定位为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美术文化人才。首先在国际化合作上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在学院内开设国际实验班、引进外教数名、与国外知名院校实现学分互认、积极开展国际合作项目、互派留学生进行短期与长期的学术交流等,课程体系与国际著名院校接轨,在美术文化人才的培养理念下,根据师范院校的特质强调“文化”的培养。建立人文教育部,开设系列人文教学课程,“美术文化”成为学院教学发展创新的一张名片。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创建设计专业专利设计工作室,以服务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宗旨,引领全校各专业展开设计专利发明活动,现已拥有国家认定的学生专利近百项,有部分专利成果已转化为产品,极大地促进了学院的设计教学。在学院所在地开设两大实验基地,即市属123艺术园区工作室、省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工作室。学院开设的“艺术品鉴赏与拍卖”专业在社会实践服务中也为区域文化建设储备人才做出了贡献。

通过对中国艺术教育地域格局进行观察,我们发现,“精英的泛化”和“大众的崛起”似乎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让我们以浙江艺术学院副院长项仲平的谈话作为本篇文章的结束:

“在我看来,艺术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是一个不容争辩的趋势和方向,客观的事实也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在这种趋势和方向发展的过程中,也应该传承和运用精英化教育的理念、精英化教学的模式和精英化教学的手段。

中国的艺术教育正在向大众化方向发展,这是一个已经存在的客观事实。目前,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中,艺术教育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的结构当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成为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与时俱进的一个侧面和缩影,与文科、工科的人才培养构成‘三足鼎立’之势。这种‘三足鼎立’,既体现在招生和人才培养的数量上,更体现在对社会、对时代的作用和价值上。所以说,艺术教育的大众化发展是一个客观的现实存在。既然是一种现实的存在,必然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和社会需求性。

第10篇

非常高兴能邀请到全国这么多文学评论家、专家参加由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作家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联合举办的叶梅文学作品学术研讨会。

叶梅从1973年开始文艺创作至今,已经创作小说、散文、影视剧本等文学作品300余万字,她的小说创作深深植根于现实生活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近距离地描摹当代人的现实生活、时代变迁,远距离多角度地书写三峡一带多民族的远古时代、不同阶段的历史、文化生活,对这一带人民的生存背景、生存方式、历史传说、英雄故事、民族心理、民族风俗的描写,立体地展示出三峡人独特的民族精神与性格特质。这次重点研讨的《妹娃要过河》《我的西兰卡普》《大翔凤》等作品,显示出的文化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多方面的深刻意义,以及对当代人精神世界的不倦探求,使得叶梅文学作品在当代多民族文学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吉狄马加:

现在全世界对很多原生民族文化的研究,往往浸透了对民族中有代表性作家创作的研究,而不是对作品的单一性的技巧研究,我认为,对叶梅的创作同样是要放在更大的文化背景上进行研究。世界上很多重要的文学奖项,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非常强调作品的文化贡献。我们的世界之所以是色彩斑斓的,文化是最重要的表现,作为少数民族作家,应是民族精神文化的代言人,将人们精神世界所显现的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记录下来。

叶梅的作品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中国的少数民族,尤其是对土家族妇女几代人的心灵史的发掘和描写,作了细致的人性记录,我觉得十分重要。她的小说形式,对语言的处理和把握,都充满了细节。我们正在经历着现代化的严峻考验,在这个过程中同质化很严重,我们要保证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符号的延续。作家正处在悖论的十字路口,要引领人们穿越,要表现出民族在这个过程中的欢乐、痛苦、欢娱,叶梅正在进行着这样的努力。

何建明:

叶梅属当代实力派女作家,作为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的评委和叶梅作品的出版人,我认真读过叶梅的不少作品,多次被她的小说所吸引,这主要是她对小说故事的架构、叙述和来自于她独特生活与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中获取的那些精美的描写。从叶梅的作品中,我们毫不例外地能够看到她作为一个细腻、敏感、智慧、大气、柔美的女性的那种独特思维与情感流露。叶梅的作品里充满了对家乡、对民族强烈而真挚的感情。叶梅视觉犀利,对事物和人世的判断非常到位,而她内心善良;对人间世态的认识高度并非所有自我感觉良好的人都能达及的。作为作家,我喜欢读她的作品;作为同事,我喜欢与她交心,叶梅就是这样的人。我们欣赏她的作品、同时欣赏她的可靠、可信、可知。

特・官布扎布:

叶梅是一位充满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的作家,她的作品关注现实,表现了新时代人们的生活变化和精神追求,字里行间都渗透着民族的自觉文化意识和情感,并能使之达到与各民族读者无障碍交流,我们可以说,这样的作家是土家族的也是中华民族的。

何西来:

山鬼的意象,像在二千多年前屈原的《九歌》里一样,是一个宽泛的关于峡江山水之美的隐喻和象征,既有审美的意蕴,又有荆楚文化的承传。叶梅的小说写得最多,也是最成功的艺术形象,主要是峡江一带的女性形象。她们是那一带奇山丽水的产物,是山魂山魄外化了的人格表现。山鬼、山魂,虽说飘忽不定,隐现无常,但一旦赋形为人,外化为人,并作为在严酷的现实环境中生存的女性,她们的命运,千姿百态的性格,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让我们触摸到具有生命的质感和只有峡江山水才能孕育出来的地域文化品格。这种品格,既有楚水的柔美旖旎,又有荆山的刚峭奇崛。

记得柳青曾讲过,作家在创作中不断把自己对象化为他笔下的人物。从这个角度来看,叶梅把峡江山鬼具象化为艺术世界里绚丽多姿的女性画卷,而她自己也正是从鄂西,从峡江,从恩施走出来的美丽的“山鬼”。她虽然到了武汉,到了北京,但她的生命之根,艺术之根,永远深扎在故乡的沃土中。她是睁着山鬼的眼睛,回望那个山鬼的故乡的,所以她写出了浪漫,写出了传奇和神秘,写出了一脉难能可贵的山鬼情思。

梁庭望:

叶梅的作品里有一个三维结构――民族集体无意识、历史与时代交融的美学闪光点、融于一炉的多种艺术手法。她所塑造的女性既有西南文化圈女子的爽朗,又有荆楚女子的顽强奋进,也有江南稻作文明孕育的含蓄柔美,还有湘鄂西山里的“鬼气”,这些在巴山楚水相汇融合而形成的文化,孕育了那里的昭君们。叶梅所塑造的女性,并没有简单地描绘表面装束,诸如裙装、上衣、头饰,也就是表层文化,而是很见功力地从她们的性格上下功夫,从内心深处写出一个个女性的民族特点和个性追求。

叶梅总能够在时代劲流中捕捉奔腾的浪花。她捕捉的题材,总是历史与时代交融的美学闪光点。在她的作品里,题材有大有小,无论是乡间昭女的拼搏,土司制度的衰落,野三坡历史的变迁,乡姑的婚姻痛楚……都能够写出让人心灵激荡的情怀,给人广阔的思考空间,具有新时期美学闪光点的价值。她在题材的选择和处理上,既解决了文学创作不能简单地图解政治口号的问题,但也不回避作家应有的社会责任。

叶梅作品在表现手法上有多方面的特色,谋篇不落俗套。以《回到恩施》而言,作者以“回”的过程为草蛇灰线,把相关的往事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严谨的结构――串珠型结构。散乱的人和事,被“回”连在一起,有声有色。《农妇李云霞的婚姻》更是独具匠心,结构既波澜起伏而又简洁明了,为主题的深化夯实了根基。情节和人物的展示和刻画上以细腻见长,落笔有女性睹事入微的特点。在表现手法上,叶梅的小说和散文有记实法、现实与梦幻交混法、瞬时与往昔交替法、人间与非人间混融法等,显然在继承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同时,也吸收了欧美现代派和超现代派的一些艺术手法。

何镇邦:

叶梅的女性小说选《妹娃要过河》,大都是集中笔墨写山里妹子的命运。《花树花树》中的昭女、瑛女和她们的姑姑,《撒忧的龙船河》中的莲玉、巴茶,《青云衣》中的妲儿,《五月飞蛾》中的二妹、桃子、桔子、安安,《最后的土司》中的伍娘,《乡姑李玉霞的婚事》中的乡姑李玉霞……她们性格各异、命运也不尽相同,但都希望渡过那条河流、到达理想的彼岸。如果把叶梅的大部分小说作为峡江地区(也就是龙船河流域)的民俗小说来读,作为自屈原以来的楚文化的一种载体来看,那它们主要不在于对民族地区奇风异俗的描写,而主要是通过各种“妹娃”命运的书写与性格的开掘来体现。因此,这些小说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而且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叶梅的大部分小说表现的都是长江三峡地区过去和今天的生活,其描绘的山川景色大多雄奇瑰丽,其表现的民风民俗大都充满浪漫色彩;其刻画的男男女女的形象,命运与性格大都跌宕起伏、充满传奇性。雄奇瑰丽的环境描写,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描述,同时具有楚骚遗韵的小说语言,这三者构成了叶梅小说浪漫的传奇性。

孟繁华:

我读叶梅的小说有三点感受:第一,对边缘经验和地方性知识的书写和保护。地方性的知识在我们这个时代十分重要,叶梅小说中对楚文化的书写,本身就是对边缘经验和地方性知识的保护。第二,叶梅对现代文学性精神的检讨和警觉。叶梅的创作与当年乡土文学的作家有相似性,当年乡土文学的作家,是城市的生活或者城市的文明照亮了他们过去的乡村记忆。叶梅也是进入到城市以后,都市的现代文学经验照亮了她的民族文化记忆和楚文化记忆。第三,叶梅小说里的女性经验。在我的阅读感受中,我觉得男性作家大多写女性写得比较好,女性作家写坏男性写得比较好。但是叶梅笔下的女性人物都写得非常精彩,这源于叶梅自己的意识性格,更重要的是叶梅对女性的理解。她的作品中有这样一段话:“作为女人,我更牵挂那些熟悉和陌生的山里女子,看到一道道山的皱褶,就像女人疲惫而饱经辛酸的脸”,叶梅的女性书写与前卫的女性主义文学不一样,前卫女性要颠覆一些东西,对男性的颠覆,而叶梅体现的是对人性的大爱。

阎晶明:

作为一个作家来说,其身份就是她的作品,包括她的语言、她的故事。通常我们一直认为,少数民族作家是收集或者展示民间风情的,最多是个风格化的作家,其局限性是比较明显的。而这一点现在正被打破,特别是在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正是一种天然的优势。叶梅小说里不管是恩施还是土家族的历史、现实和文化习俗,都具有极强的文化寓意。她将来可以带着这样一种生活走向更大的天地。

吴义勤:

读叶梅的小说,有一种新的很惊奇的审美发现。她所传达出的审美感觉以及那种唯美的风格,在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写作里面,长期以来似乎是被压抑和遮蔽了的。我觉得,叶梅给我们呈现的文学景象,她所建构的文学性,是我们从传统到今天一路顽强生长的那种没有被告污染的、绿色的文学性。支撑这种文学性的元素有两个方面:一是本质上“信善”的、崇尚自然的世界观;二是对于“真善美”的信仰。因此,她的小说所表现的“生命的场”“人性的场”都有着自然、清新的气息,都有着特殊的逻辑。我们读这样的作品,读到的美感、情感,包括她的唯美主义的风格,非常值得欣赏。

此外,叶梅小说对民族文化的表现,对于现代化的批判和反思,其提供的角度给了我们很大启示。我们现在讲民族文化与强势文化的对抗,常常采取的是一种很极端的态度,这种态度有时恰恰牺牲了文学本身。但是叶梅提供了另外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可能是一种温柔的反抗,她并不是以哀怨的姿态或者以批判姿态去夸张地表达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裂痕,而是采取一种超越的立场,极力展示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本身的美感。我觉得这种美感展示的本身就构成了一种深度,就是对于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的一种很重要的反思:在故作深沉、故作沉重地去反抗、去批判某些东西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已经走到了文学的反面、走到了美感的反面?从这个角度来说,叶梅的价值还有待于我们去深入的发掘和研究。

施战军:

我觉得叶梅《五月飞蛾》对少数民族创作有着非同寻常的启示。小说中二妹这个人物身上既有山妹子的性情和对待处境及命运的方式,同时有很多不同于一般民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所承载的内容,比如对人间幸福的执信、对他人境况的关切、对具体事物和生活的直感等等。正因为没有脱离民族女性性情的逻辑,作品又散发着一般的“进城”文学作品里匮乏的鲜活的东西,我觉得二妹这个形象在整个进城文学的潮流里,是一个非常鲜明的形象,是应该留下来的形象。

《五月飞蛾》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充分的质感化。她写五月中午割麦的感受,不是常人那样要一边顾着写阳光如何毒辣一边还要惦记着写麦芒如何扎人,叶梅不可能那样手忙脚乱,而是轻灵地从二妹的感受入笔,有一种非常清新敏感的触觉。小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它之所以和具体的生活不同,就在于它能打开另一个世界,而这个世界因为怎样的缘由打开,借助什么来打开,在哪个当口适时地打开,作为小说的叙事伦理是必须要予以尊重并解决的。叶梅在非常精妙又不着痕迹地在情节的推进中处理了这一切。把二妹的生活从她现有的田野生活写起,从身体的反应写起,她要离开家乡,愿望是明确的,而原由其实是混沌的,二妹的进城不乏生存与精神的希求,而更真切的需要,则是因为阳光与她身体的反应关系而萌生的“飞远一点”的念头。作家必备的艺术感应和笔下人物必有的真切性,就这样在小说中达到了相洽。《五月飞蛾》这样的小说,显示了优秀作家对人心的艺术整合能力,让我们超越一般性的“社会问题”主题,而从人文性的角度来读取它繁复又清新的意蕴。

我近年谈得最多的一个词是“魅”,这个具有“人文文化”内核的繁复又清新的“魅”,在我们现当代文学中有很多依据。在叶梅的作品里,能集中地体现这个特点:因对天地人有所敬畏便对美好的存留有所尊重和惜爱,即便叙写艰难抒发苦楚也不会到展示苦难为止,而是将人性化生存的善美指向隐约地通达终极。《五月飞蛾》将这些放置在一个当下时代被热太阳烤过的女性的身上,必然会焕发出非凡的能量,积极的人文魅性在她身心中一直健旺地生生不息。

崔道怡:

叶梅的《妹娃要过河》,源于不同作品而有共同的意蕴。她在后记《妹娃为什么要过河》里解说:“在河的彼岸,星空闪烁的彼岸,有着女人的希望,虽然河水深浅不一,有着不可知的风起云涌,但过河――是一件多么诱惑女人的事情。这些要过河的女人,闪动在我的小说里。对命运改变的期许,对渡过河流的心驰神往,浪漫与现实,温情与倔犟,使她们在不同岁月里有着相似的梦想。”这种梦想感动叶梅,为她们讲述了不同命运的故事。而她们的性格,却又大同小异,无不贯穿着“女人骨子里的坚韧与无奈”。《花树花树》,我初读它就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这个中篇经我之手,发于《人民文学》1992年11月小说专号头条,随即被选进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世界小说选》,成为了具有国际影响和长远意义的经典性作品。重读《花树花树》,我再次受到深沉的震撼。龙船河畔三代女性刚烈的性格和悲剧的命运,前一次的震撼强烈,是因感受它对女性社会课题的呼吁振聋发聩;后一次的震撼深沉,是因感受它内涵悠远,其对人之现实生存环境的忧虑。

周 明:

叶梅早些年以对鄂西土家族风土人情的描写引起文学界及其读者的关注。近年来她除了小说创作,还利用工作间隙创作了大量“小块文章”,散文集《朝发苍梧》是其中之一。《朝发苍梧》是一个极富诗意又兼具中国文人审美意趣的书名,给人以心灵律动的感觉,让我想到屈原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也让我看到了叶梅散文创作的追求和境界。贯穿《朝发苍梧》其中的一条主线,即人文精神和悲悯情怀。作家叶梅对边缘文化及底层人群所给予的关切,爱护,理解和尊重,像冬日暖阳下一条明净的小溪潺缓流淌。

牛玉秋:

叶梅的小说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小说。叶梅小说的独特贡献首先来自她自身独特的文化背景。所有的读者和评论家都会注意到叶梅土家族的少数民族身份背景。但对于叶梅来说,她不仅有来自母系家族的三峡文化背景,还有着来自父系家族的汉文化背景,而且她的汉文化渊源来自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齐鲁大地。因此她对中原文化与边缘文化的冲突就有着一份其他作家难以具备的格外的敏感。《最后的土司》中表面上看伍娘是被土司和李安两个男人在争夺,实际上她是被两种文化在争夺。在这种痛苦的争夺中,两种文化与人类本性相悖的丑陋与残酷都被揭示得淋漓尽致。其间叶梅批判的矛头不仅指向野蛮的权,而且也指向了对血统纯正的野蛮维护。叶梅小说的独特贡献还来自她对女性主义的独立理解。叶梅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她对外来的女性主义思想资源进行了本土化的消化吸收,特别是利用她自身的文化优势,在两种文化的差异和冲突之中去发现女性主义的现实的合理的依据。她为自己的小说集起名《妹娃要过河》,这条河就是男性中心文化的河。这一系列女性形象中,土家族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女性心理,给叶梅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叶梅小说的独特贡献更来自她所营造的艺术情景和氛围。她把三峡民族文化的图景凝固在自己的小说之中,用山的刚毅与水的柔情编织了一幅幅瑰丽奇幻的锦绣画卷。由此看来,对叶梅的小说应该有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关纪新:

叶梅这书端底是一本关于民族和民族文化的书。其中各篇无一例外地在摹写与追问着作家的母族――土家族文化的来龙和去脉,优长与局限,特别是她通向人类未来精神家园的可能与路径。把“妹娃”看作作家笔下女性的统称,在我看来,毋宁将她视作作家心间对于母族文化的一种亲昵的指代,来得更准确。叶梅有一管举重若轻的笔,她把一个民族文化沿革心灵变迁的故事一一讲给我们听。“妹娃”总得要过河,问题是由谁来推她,又把她推向哪里。有良知有担当的民族作家和民族文学,还可以陪伴着我们各民族的兄弟姐妹,去找寻他们那与美好传统相互依偎着的、新型的精神家园。

王 干:

叶梅的小说继承了沈从文以来的比较崇尚自然、崇尚人性的地域小说的风格。叶梅是小说散文两手都硬,两手都在齐头并进。在小说的形态上,叶梅主要是追随一种散文化的美,小说散文化的风格非常明显,也非常强烈。当然她小说也有很强烈的冲突,但她主要是以一种行云流水般的、非常诗意也是非常散文化的方式来写。我读叶梅的小说,经常想起沈从文的同时,也会想起汪曾祺这一路的小说风格,好像被文学界有点边缘化,但叶梅能够坚持传统小说的路数,取得了很大成就。

陈福民:

“妹娃要过河”,有着非常深刻的心理动因和民族文化的根据。但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转型的条件下,这种过河更复杂的含义也应该在考量之中,这种考量是使一个小说写作和艺术创作保有它的复杂性和深刻性的前提条件,叶梅在这方面有意识地处理了很多元素。她所突出呈现的是为我们不太熟悉的、陌生的敢爱敢恨、真情实意、意志坚定的巴楚文化女性的性格特征。叶梅女性小说所处理的民族文化的元素,让我想起萧红的《呼兰河传》,就是人的生长和在受伤条件下的壮美、震撼。叶梅在体现巴楚文化的特征之外,积蓄了在现代条件下受伤的人类灵魂的抚慰。

石一宁:

叶梅的小说有两个自觉:一个是探索和表现土家族民族文化的自觉,一个是探索和表现女性、尤其是土家族女性命运的自觉。它们呼应着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激起的文化本土化回归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反弹,以及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的当代批评的文化学转向所推波助澜的性别话语、弱势话语、边缘话语和身份政治的崛起。因此,叶梅的小说看起来似乎是边缘的文本,其实却是站在了当代小说创作的前沿。

李建军:

叶梅的目光几乎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她所熟悉的大巴山。在中篇小说《山上有个洞》中,叶梅揭示了土司之间的权力斗争,写出了土司制度的变革和终结,写出了新一代土家人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最后的土司》则叙写的是“外乡人”与“土家人”的文化冲突与和解,细致而生动地描写了土家人的文化习惯和情感生活;《撒忧的龙船河》的故事则忧伤而沉重,包含着强烈的情感冲突和尖锐的道德主题。浪漫的传奇性是叶梅许多小说的一个特点。她总是将人物置放到严重的考验情境里,让他们在极其痛苦的选择中,显示出非凡的力量和过人的勇气。叶梅的小说无疑具有女性的亲切感,但绝无那种常见的小资情调和小家子气,不仅如此,在她的叙事世界里,我们常常可以读到一种刚健有力的东西。她的小说中的故事,大都是名副其实的传奇;她笔下的人物,尤其是女性人物,大都属于力量型的人物,也大都敢爱敢恨,敢做敢为,具有坚韧、倔强的性格特征,有的人物身上甚至充满异乎寻常的传奇色彩。《妹娃要过河》包含着渴望,也表达着祝福――小说中那些不甘沉沦的女性人物,渴望摆脱沉重的束缚和羁绊,渴望走别样的路途,体验别样的人生。

白崇人:

叶梅的散文《我的西兰卡普》主要写家乡的山水,写家乡的亲人,写家乡的老师、同学和友人……表现了她难以割舍的乡情、亲情、友情和民族之情,有着深厚的爱的基础。从中可以看到叶梅的人生足迹、心理历程和她的梦想与牵挂。这可能是理解她的小说的一把钥匙。她的小说大多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巴蜀相连,风习相通。古代巴人也和楚人一样信鬼崇巫。这就使巴文化笼罩着神秘、浪漫。叶梅是在这种气氛里出生、长大的,自然而然将这种神秘、浪漫注入她的小说之中。她一边把根扎在现实的泥土里,一边又长出理想的翅膀。在她的作品中闪动着理想主义的光亮。“妹娃要过河”,就是女人们要过河到彼岸实现理想、追求幸福,充盈着强烈的希冀和勇气。她在小说的情节设置、人物活动、场景描写、气氛渲染、时空转换、民俗插入等,不乏对新奇诡秘、飘忽不定的涉猎。在表现手法上也开放思路,使用象征、梦幻、复调、反弹、对比、交错……把小说写得有声有色,引人入胜。

张守仁:

环顾中外文学史,作家最结实的作品,总是离不开他记忆中的故乡。对于叶梅来说,故乡就是她的龙船河、她的巴东、她的三峡,以及世代劳动生息在这一带的乡亲。叶梅写作已有三十年的历史,凡是较有分量、能吸引我们的那些中短篇,全和故乡的人物、习俗、寨子以及他们的哭嫁歌、跳丧舞紧密联系在一起。叶梅的贡献在于她为民族文学画廊里增添了一组各具独特个性的女性形象,她们是《花树花树》中的妲儿,《五月飞蛾》中的二妹、桃子,《乡姑李玉霞的婚事》中的玉霞,以及《最后的土司》中的伍娘等。她们执著地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对未来充满着痴迷的向往。叶梅把鄂西山水写得酣畅淋漓、风生水起,或凸凹,或峥嵘,或怪异,或清悠。在她笔下,鄂西的一道山、一条河、一支竹管、一朵山花,都化作一缕缕乡情;那船夫、那山汉、那村姑,那歌谣,都是她心血流淌的结晶。她的作品里充满着细节和意象。叶梅的小说乡土味浓,人物鲜活;由于地域环境的相对封闭,不时呈现出神秘、离奇的情节。她的小说,我感觉是凸的、鼓的、圆的,具有浓度和密度,且洋溢着荆楚文化的浪漫、灵异和诡秘。她善于以细小的事物作为叙述的切入点,细腻、贴切,充满动感。语言也精彩、形象。叶梅的作品是经得起推敲和研究的作品。

吴道毅:

近年来,叶梅的散文创作日益增多,以描绘民族生活、彰显时代精神为写作方向,题材甚广,其最大特点是通过女性作家柔美的笔墨、灵性的语言与奇妙的构思,表达对生活的热爱,表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从而形成了民族生活与时代生活的大合唱。她的《有条河的名字叫龙船河》《想象潜江》《大水井》《火车开进野三关》《大翔凤与老地方》等作品一方面展示三峡独特的地域风情,一方面扩展视野,透过民族生活的表层,追寻民族文化及地域文化的根系,表现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和不同性格的人文精神。

兴 安:

叶梅的创作应该归入“乡土小说”的范畴,她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对三峡流域鄂西山地的诗化描述在国内乡土文学中可谓别具一格。而作为“女性”和“少数民族”的双重身份又让她的小说超越了乡土的概念,显示了复合的社会学、民族学和女性学的意义。所以,返观叶梅的创作和近几年的发展,我以为她的小说的独特性和文本价值还远没有让我们发现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