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爱情感人的话

爱情感人的话

时间:2023-05-30 09:39: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爱情感人的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爱情感人的话

第1篇

以真情感人,这是历来考试作文和平时作文中的重要策略。在素材上我们可以不必去写什么英雄、名人、神话和历史,我们就立足于日常生活,写生活小事,在小事中见真情,写出“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真情来,一定会感人至深,打动读者和阅卷人。

这里所说的真情,主要体现在亲情、友情、师生情和人文关怀的悲悯之情等几个方面。亲情可以写母子(女)情、父子(女)情、兄弟情、姐妹情等。抒写情感要写情感的矛盾、不解、无悔、冲突、惭愧、内疚和忏悔,写出情感的变化、波折和复杂性,这样才能感人。

走入真情,走入自我的情感世界,这是一种很动人的现实。《祭弟文》(2004年湖南卷“家庭教育”)虽然以文言行文,但描述的是自己眼中活泼灵动的表弟在创新被骂、养花被骂等一件件小事上越来越失去了自我,最后郁郁而终,字里行间透露出对表弟深深的怀念,更满溢着对苛责教育的愤怒,这种真挚的情感使这篇批判性的文章更富张力。《芬香永存》(2005年广东卷“纪念”)一文写母亲去世后,自己的在四年中的成熟:“你走后我变乖了”“把这坏习惯改掉了”“您走后我更关心妹妹了”“您走后我就把头发留长了”“您走了,整个世界变得那么陌生,我无所适从。我开始独立,学会做各样的活儿。我把家布置得跟您生前一样,妈妈您知道么,是为了更好地纪念您。我愿意相信灵魂的存在,那样,妈妈您就会知道女儿用了这些特殊的方式来纪念您。”这些语言都是发自肺腑的至真至诚的话语,相信每一个读者都会被打动。

2005年湖南卷以“跑的体验”为话题,满分作文《那鱼・那鹰・那人》写了一个高考落榜生艰难痛苦的人生奔跑过程,“那年高考,

发挥失常,落榜了。我坚决地拒绝复读,执意背着大大的旅行包”,要“跑出父母的实现,跑上自己的轨道”,后在亲情的召唤和现实的挫折中又再次回到人生新的跑点的过程。

写真情最忌虚假,不要编一些并不感人的故事,或者写一些极端的生活情节,比如,非得把某位亲人或老师等写得很惨,不一定非得编造才感人,生活中许多小事也能感动人。

写作的时候一定不要编爱情故事,因为中学生还没有经历复杂的爱情体验,没有经历过爱情的酸甜苦辣,所经历的爱情也不过是一种朦胧的爱情的感受,它可能感动自己,但未必会感动别人。在表达上不要完全叙事,要抒情,或者在抒情中叙事,接着抒情来叙事,多抒情少叙事。抒情的时候要建立一种“我―你”或“我―他”的抒情机制,采用倾诉式、对话式的抒情模式。描写事情的时候不要用套语、成语来表现心情,如“感慨万千”“此起彼伏”“无限感慨”“我的心不禁一颤”,不要用概括性词语表现感情,如“我痛苦极了”“我思念极了”,你究竟是怎样痛苦和思念的,要用语言表现出来。

第2篇

真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世界上感人的故事都是用真情编织的。

古往今来,真情曾被多少诗人讴歌。“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舐犊之情,这是亲情的极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沦送我情”,感人肺腑,这是友情的绝唱;“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忠贞不渝,这是笃厚爱情的写照;“人情重怀土,飞鸟思故乡”,心存感激,这是乡情的表达……当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更需要真情的抚摸,真情的博大、温馨会给世界带来无限的美好,真情是何等的可贵啊!

年轻的朋友,希望你的每一个情感故事都如动听的音符真情悠扬!希望你每一声真情的呼唤都如清泉水注入人们心间!希望你每一次心路历程都有真情相伴1

1925年,主持挖掘埃及吐坦太蒙陵的霍德华・卡特打开尘封千年的金棺后,他吃惊地发现,那具年仅18岁的国王的木乃伊前额上放着一个小小的花环。那代表什么呢?代表年轻的王后对亡夫的留恋吗?是不是想终生陪伴亡夫?不管怎样,考古学家的情感之弦还是被轻轻地拨动了。尽管这里举目全是皇宫的豪华,但有什么能比得上那几朵枯萎的花呢?

不妨想一想,3300年,多少个日日夜夜,岁月的风尘中,有多少金字塔磨平了,多少河流干涸了,又有多少生命的灯火熄灭了。但一朵神奇的花,颜色依旧依稀可辨,多让人遐想万千!

那位年轻的王后,在悲伤欲绝之际,编成花环,轻放于丈夫的额头。泪如雨下,是怎样旷古绝今的一幕呀!

茫茫宇宙,芸芸众生,有什么能比得上那束神奇的花环?金灿灿的黄金,不!长生不老的妙药,不!都不是。这朵花的分量,是不可估量的,在世俗的眼睛里是看不出来的。

隔了3300年的岁月,我们已看不清年轻王后的容颜,但却能看到她模糊的双眼、她抽泣的背以及她瘦弱的手……岁月星空下,还有什么样的风景能比得上轻放花环的那一刻动人心魄?

一朵花可以有多重?没有人会知道。但是它实际是一颗心的重量。它只能献给爱人。

一朵花可以有多重?没有人能预测。但它实际是一份牵挂的分量。它将永存于人世间。

一朵花可以有多重?没有人能通晓。但是它实际是爱的诠释。它将继续哺育人类。

一朵花可以有多重?虽然它是个未知数,但实际它是一个已知数,它代表的是爱的分量,只有时间能够衡量它――永恒的爱。

永不凋谢的爱情

“一朵花到底有多重?”作者用他那流畅的文笔,给我们称出了这朵“花”的无穷重量。花不重,凝结在花上的爱和真情重逾千钧。

第3篇

经常想了解她的爱情经历,很曲折感人.她曾爱的烘烘烈烈,经历不少曲折的路.开始我有些不理解她,我想更进一步的了解她。。。。。。。。

爱情这个话题谈了很久,谈到口干舌燥,谈到觉得乏味无聊,每个人都在谈,电影也在诉说,有关爱情的故事太多太多.小时侯经常听夜话节目,都是有关感情的话题.听了很多.发生在身边包括自己身上,无非是分分合合,记忆深刻的,已经淡忘的,已经叫人觉得很累,但依然在发生.爱情无非是我爱你,要么对不起.

人其实都是感情动物.有人说,人一辈子不可能只爱一个人.现在很羡慕那些冷血,那些感情单一的人,没有太多的情感去抒发,不象我这样的多情。。。。

两个人走到一起,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甚至刻骨铭心的记忆,但是其实都是过去了,留下的也只是些无力的回忆,只能交给时间这个东西去摧残,它只能越沉越深,深到我们也无力去抓.相爱永远是生命中感情延续一段新的开始.爱情可以让一个人长大,让一个人变的成熟.爱情是一辈子的事情,父母终究会离开你,儿女姐妹始终会生活在他们的圈子里,而理论上能陪你走过大半辈子的人,只有你的爱人.很多人很羡慕那些白发苍苍仍相依为命的老夫妻,当风烛残年,当渺小的生命快到尽头的时候,身边还有个强大的精神之柱还在支撑着彼此微小的希望,我觉得这一生不是失败的.有的夫妻,并不相爱,但仍走过了一生,有些人觉得很可悲,我觉得其实这也是爱.

现实社会,人们都变的现实而理智,爱情也变的扑朔迷离,好象没有人能去操控她.每个人都跟在爱情的后面,等待命运的宣判,喜剧,悲剧,都会有一个最后的结果.有人笑到了最后,有人伤到了彻底,也有人平淡了一生.爱情可以成就一个人的一生,爱情也会毁了一个人的一生.有人善于屏蔽自己的感情,事业成功了,但生活中有了自己遗憾.有人感情成功了,但事业还是平平淡淡.无论辉煌还是平淡,其实幸福才是每个人最终的追求.

生命是很渺小的,有一天我们肯定会死掉,会永远的睡去,会永远的没有知觉,那一天是可怕的.会随时间的慢慢流逝化为尘埃漂浮在宇宙空间.爱情也如此,过程都是美好的,而结果其实并不重要.所有的东西也只不过是一个过程.

我没有结婚,还没有深刻去体会去组建一个家庭是个什么样的感受.想想,其实就是爱情的延续,转变和结果,或者人生道路上一个新的起点.家是一个避风港,家是一个乐园,家是一个集体,家能让一个男人深深去体会什么是责任.家能让一个人去更爱自己的父母.有人说我肯定是个好丈夫,好男人,也肯定是个好爸爸.我想,我肯定会是.我也肯定是个好儿子.

爱情永远是聚合离散,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

过去已经属于别人,未来虽然始终是个未知数,但现在始终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珍惜眼前的每个人都会说.

我想说,如果相爱,就用力去爱.

第4篇

体现真情别样美

长期以来,“高大全”的俗套就像摆在党教片创作之路上的一块拦路石,创作者总想绕过去,却又常常被它绊倒。其实,党教片反映的虽是党建主题,但主题下的人物却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既然是人就自然有人的感情生活。反映真实的人,反映真实的人的真实情感,应该也是党教片今后要强化的地方。党教片是不妨带一点人情味的,这人情味可以是亲情、友情,也可以是爱情。我们大胆地走出定势思维,以两个年轻人的爱情和事业历程为主线,把故事讲得精彩的同时也深化了党建主题。

主人公同是廖正军,同样是要表现他的创业历程,面对收视群体日益挑剔的眼光,如何选好角度,是我们重新拍摄这一人物遇到的最大困扰。起初,在编排拍摄提纲时,我们准备从廖正军领办的建湖县荷风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新规划、新动作、新成效入手,然后用倒叙手法讲述廖正军创业的艰辛。这是常规的表现手法,中规中矩,算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吧。但领导看了感到不满意,说这么拍就失去了重拍廖正军的意义。重拍新作,必须对旧作有所超越,要拍出旧作欠缺的那些东西,不然你还拍新的干吗呢?

为了寻找新的角度,我们进行了多次采访。采访中发现,无论在廖正军创业的起步期,还是在他现在的事业发展期,他的身边总是有一个不离不弃的“影子”,带着笑脸支持他,流着汗水鼓励他,与他同甘共苦、风雨同路。那就是他的妻子,曾与他同为大学生、同为城市白领却最终辞去工作随他来到农村养鸡的鲁曼。纯真的爱情使他们有了共同的志向,共同的志向让他们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一路同行,他们闯过的不只是创业路上的艰难困苦,也不只是人生路上的风雨坎坷。听着他们夫妻两人的回忆和诉说,我们深深地感动,深深地羡慕。

这样一个故事具有何种意义,起初我们并不是很清楚。但一个让创作者也沉醉其中的故事,如果不讲给观众听,那是不可原谅的。由此我们才产生了大胆的想法,就是以爱情从起步到历经波折并最终走向美满的历程为主线,来表现廖正军的事业由起于青萍到直上青云的过程。

情到浓时人自醉

穿上“爱情”这个华美外衣,只是从开始吸引了观众,“标题党”也可以办到,如何把故事讲得浑然天成则是接下来的关键。在创作中,我们巧设悬念、制造起伏,刻意把故事讲得一波三折,并置入“爱情的命运取决于养鸡事业的前途”这个全片主悬念,从而使故事娓娓动听,爱情与事业两条主线也有了天然的情节结合点。

廖正军和鲁曼在大学时代结下的感情是没有物质基础的,或者说只是纯粹的喜欢。大学毕业后,各奔东西的两个年轻人还会走到一起吗?父母亲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是山窝里飞出的凤凰,如今却要回农村从鸡窝里捡鸡蛋,男方父母会没有意见吗?女方父母又会是何想法?鲁曼瞒着父母和廖正军相恋,最后更是偷偷地辞去工作跑到农村来,她的父母会是何等的失望?如何扭转双方父母的看法,两个人怎样才能走到一起?当爱情的圆满系于事业的成败,最终的结果会如何?一个个悬念接连抛出,故事就这样行云流水地进行了下去,事业和爱情两条主线也终于靠拢,彼此密不可分。全片20分钟,先后有七个显著的兴趣点,不到三分钟就可让观众产生一个疑问。在故事讲述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先抛出矛盾,让观众觉得片中的人和事不可理解,而随着故事的进展,观众又会觉得这两个年轻人的所作所为不无道理,而且眼光卓越。本片的故事编排以纪录片的形式展开,同时借鉴了电影惯用的故事结构模式。片子一开始,先以两个年轻人的婚礼现场开篇,结婚的地点就在他们的火鸡养殖场,现场观众多达千人,如同过去看露天电影一样热闹。观众一下子就会感到好奇:这样一场特殊的婚礼,新郎新娘是谁,怎么会在这里举办婚礼?围绕一个个悬念,故事逐步展开,为观众解惑,充满了戏剧色彩。

有情方能得真味

中国文化讲求含蓄,现代心理学也推崇无意记忆,这些都是党教片起到春风化雨教育效果的最高境界。我们讲了一个爱情故事,是因为这个故事确实很感人,反映了两个年轻人美好而充满朝气的心灵,反映了他们志同道合反哺农村的感人事迹。但我们拍的不是言情故事片,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了解这两个年轻人心灵中那些美好高尚的东西。归根结底,无论我们把故事讲得多好,最后还是要着落于党教片的党性教育上。

本片的叙事结构简单明了,明线是廖正军和鲁曼的纯洁爱情,暗线则是一对年轻人反哺农村的创业梦想。暗线是我们通过艺术的表现手法潜移默化地渗透给观众的,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有意识地选择了和主题关联紧密的情节。我们撷取了这样一些重要情节:大学时书友文艺协会相识,鲁曼见到廖正军,被廖正军身上那股农民子弟的纯朴好学、勤俭自强的作风吸引了。毕业后,两人先后放弃高薪工作一同养殖火鸡,创业过程异常艰辛,为了节省资金,什么事都自己做;钱全投在了养鸡上,10元钱买的榨菜要吃两个月。他们的爱情没有通常所见的那种浪漫,情人节别人会收到鲜花,鲁曼收到的却是火鸡的饲料。结婚后,事业初尝成功,他们发挥专业特长,一方面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对周边农民进行培训,另一方面自办网站网上营销,事业逐步迈上正轨。

无疑,每个人都有讲不完的故事,但专题片强调的是横断面。廖正军和鲁曼五年多的爱情路上,磕磕绊绊的小故事自然很多,但我们必须选择矛盾最集中的事件点,然后分成几块串成一条线,故事才不会冗长,人物也才能立起来。基于此,我们选取的事例无一不建立在两人纯真的爱情基础上,故事进展的每一步都与人物的个性、社会的大背景和自主创业的成败相关联,处处突出主题,环环相扣。这样,我们所讲的爱情就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爱情,在人性光辉的闪耀下,爱情主线得到深化和升华,从而以一种最绚烂的方式折射出主题的党性光辉。

第5篇

[关键词]等待 闺怨 情景交融

王国维先生曾言“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所以唐有诗宋有词,元有曲明清有小说,然而不管是哪一代的文学,总是会有一些相同的内容,会有一些永恒的话题,比如爱情:比如亲情:比如乡愁:比如等待。

本文所要谈到的三部电影就是拍摄这样一些永恒的话题。《我的父亲母亲》讲述唯美的初恋,《那山那人那狗》讲述委婉的亲情,《暖》讲述感伤的乡愁。三部电影又都有一个共同的话题――等待。《我的父亲母亲》在经历了长久的等待之后,相守一生。《那山那人那狗》中的母亲在爱上了乡邮员父亲之后开始了一生的等待,等待常年在外,总是奔波在山区送信路途中的丈夫《暖》中的暖儿经历了两次无望的等待,那位信誓旦旦的井河在和她一起荡秋千的时候绳索绷断,导致了她的残疾,却终究还是辜负了她的等待,无奈之中美丽而残疾的暖儿嫁给了一直爱她的哑巴。

等待,成为了三部电影最美丽的背景氛围,以故事的外延形态存在,所有的情绪情感都在“等待”二字上找到了落脚点。

一、“等待”主题与“闺怨”传统的默契

若要提到等待,尤其是女子的等待,就不得不提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闺怨文化。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闺怨诗词数量很多,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这些女子们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遭遇下或悲悼、或悔恨、或失落、或惆怅。其中王昌龄直接以《闺怨》为题,写下了“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的名句。

中国最早的闺怨诗见诸于《诗经》。《诗经》305篇,其中《国风》中相当一部分是描写中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的情感的,由劳作、行役、婚姻、家庭而衍生出来的闺怨诗占了不少篇目。如写弃妇的《卫风・氓》,写思妇的《卫风・伯兮》,写怨恨的《{)风・柏舟》等。出自《诗经・王风》中的名句“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君子于役,不日不月。……君子于役,苟无饥渴!”不正印证着所有在等待的这一头苦苦盼望的痴情女子的心态吗?乐府《古诗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也是以一位“与君生别离”的女子口吻来诉说别后的思念与忧伤:“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唐朝大诗人都写闺怨,杜甫笔下“三别”中的《新婚别》就是离愁的名篇:“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以这些闺怨诗的意境来观照这几部成功的电影作品会发现:传统的道德标准,传统的审美取向依然是这两位导演的选择。

《我的父亲母亲》中几次告别的镜头,年轻的母亲眼中流露出来的担忧与伤心,让人想起“欲别牵郎衣,问郎游何处?不恨归日迟,莫向临邛去。”的古诗。(聂夷中《古别离》)

无论是沈如筠的“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影”,还是李益笔下的“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都能让我们想到那位无数次站在桥头等待郎君的乡邮员妻子。月光下,她的身影与古人笔下那些痴情女子幻化成一体,共同吟唱着关于等待的柔情。

乡村小学教师的恋人或者乡邮员的妻子都是纯情而痴情的,为了有情郎从一而终的等待,追求生命中爱情世界的“守得云开见月明”。

烟雨小楼上,痴痴望着流水落花,梳着一头烦恼丝的暖儿,在害怕拒绝与遗忘的岁月中慢慢绝望,而这样的景象竟在八百年前就被文人收在笔下,且看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鹧鸪天》:“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当井河为自己的负心而忏悔的时候,他站在雨巷中哀伤地对暖说“暖儿,我对不起你,我忘了你……”暖倔强的抿了抿嘴巴说,“你没有,你越不回来,就越忘不了!”的确,苏轼的名篇《江城子》言:“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暖与井河虽然不是生死相隔,却也是两个世界的人,只是那些曾经荡漾在秋千上的笑声与情话,永远都回响在心头不可能忘记。暖守在故乡,腿瘸了只是她的肉体残缺,心中两次为爱受伤,等不回有情郎才是生命中的残缺。

与批判负心郎,比如“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这类闺怨诗有所不同的就是《暖》这部电影选择了一种“哀而不怨”的传统美学标准。更凸现了导演对传统审美的追求。电影开头两人十年后再次见面的时候,暖对于负心人井河有抵触的情绪以此造成了情节上的悬念,但是随着回忆的展开,两人平静而略带忧伤地在暖的家中见面,与暖的哑巴丈夫还有小女儿一起渡过一天的温暖时光之后,两个人都变得温和,这种温和的情绪更加深了落寞的感触,这就是“哀而不怨”的审美境界。暖是在等待的命运中不太幸运的一位,可是在那些寂寞的岁月里,她一如既往地在无情的河流中梳洗着自己的美丽,哀愁的情绪在她的眼波中荡漾,却极少对命运的怨恨,很显然霍建起追求着一种让人更加心生怜爱的美丽。

闺怨诗词往往以其意境动人,深婉悠长、含蓄无尽而打动人心,因此在千百年之后,许多名篇名句依然脍炙人口。在众多永恒的话题中,“等待”总是显得那么绵长而充满着忧郁的美丽,等待又往往与别的情感联系在一起,等待远方的恋人,等待迟归的子女,等待知心的朋友,等待会意的理解……等待,在千古文学长河中,留下了一个个痴情缠绵的身影,留下了一串串温暖执著的手势。

二、情景交融的拍摄感人至深

如果说三部电影都在“等待”这一主题中继承中传统审美,那么在影片拍摄中,便都成功的利用了电影的影像手段,达到了情景交融,感人至深的境界。

三部电影均改编自中短篇小说,《我的父亲母亲》改编自鲍十的小说《纪念》;《那山那人那狗》改编自彭见明的同名小说;而《暖》改编自莫言的《白狗秋千架》。三部小说都是情节比较简单的作品,但是各有一种情绪弥漫在其中,从这些作品中,张艺谋发掘出了初恋与爱情的美丽;霍建起发掘出了父子亲情的传递与乡愁的永恒话题。

散文诗一般的小说,其中的情绪在文学作品中可以用文字语言细腻的表达出来,这样的作品改编成电影往往会显得叙事性不强。但是两位导演都克服了这样的困难,张艺谋是摄影出身;霍建起是电影美工设计师出身,在如何用影像表达情绪的方面,两人不约而同的使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

正如王国维先生说的“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以我观景,景必有我之情感,在导演使用的诗情画意的镜头中,在唐宋诗词一般的意境中,清纯、或者哀愁的情绪淋漓尽致的泼洒在银幕上,让观众被简单的故事情节所吸引,更被电影制造的如空气 一般的情绪与气氛所包围。

《那山那人那狗》取景在湖南西部,湘西地区风景如画,最美的就是春天生机勃勃的绿色。大山中郁郁葱葱的绿色滋养了山里人的纯朴,也滋养了电影作品中的父子亲情。绿色是代表着生命的颜色,正如走上这条路的父子,老乡邮员最后一次走上这条路,新乡邮员第一次走上这条路,父子第一次同行这条路,他们的身份在一次次的对话中转换,时而是为了工作的交接,时而是为了家中的事情谈心。穿行在山林中的乡邮员父亲,平凡真诚并且执着,与一片片让人赏心悦目的绿色结合在一起,正是一派“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似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导演用影像把古诗词的意境生动地再现了出来!

霍建起拍摄《暖》的时候,把小说中本来属于东北高密的故事搬到了夏天的安徽。烟雨笼罩中的徽派建筑一派灰黄,那是承诺被辜负的失落与寂寥,也是绵延不断的乡愁带给人的感伤与淅沥。粉墙黛瓦的江西婺源,小桥、流水、人家。不要说荡起的秋千有多么浪漫,那上面的恋人有多么美丽,即使是痴恋暖的哑巴也有一种独钓寒江雪的等待,他在等待所有人的放弃,当小武生与井河都放弃了之后。他的等待竟有了收获。

在张艺谋镜头中的《我的父亲母亲》相识在一片金色的秋天,等待在一片皑皑的白雪中,而象征着热烈情感的红棉袄,就在嫩黄的山景与雪白的山路上奔跑。那座乡村小学堂,总是用仰拍的镜头,穿过几株白桦树,小学堂显得高高在上,母亲心中的学堂就好像西方油画中的教堂,那是母亲心目中最神圣的地方。

整部影片在拍现实场景时全用黑白两色,拍回忆的画面时却是斑斓的彩色,当下场景中的故事以父亲的葬礼开始。过去场景以儿子从一张照片引发的回忆开始讲故事,死亡是生命最终的结束,爱情是生命中最美丽的升华,所以这一反传统的色彩基调使观众的感受在一开始就跟随着影片,走上了一位乡村小教师最后的路程,走进一段唯美青春的爱情。

三、结语:等待让人间充满温情

在《我的父亲母亲》与《那山那人那狗》中,在等待的这一头,总是有一位美丽而温柔的母亲;在等待的那一头,总是联系着一个高尚的职业――教师或者乡邮员,乡邮员为乡亲们传递着情感与亲情,乡村小学教师为乡亲们传递着知识与文化。

乡邮员的妻子站在桥头,乡村小学教师的恋人站在路口,所不同的是,乡邮员的妻子在离开山里之后,开始了一辈子的等待,她的一生都在送别、等待与盼望之中:乡村教师的妻子在殷切的等待,痛苦的盼望之后,换来的是一生的相守。

乡邮员的儿子说“出门在外的人总是有很多原因顾不上想家,倒是家里的人更牵挂他们。”乡村教师的儿子说,“在母亲最后等到父亲的那一天,又穿上了那件红棉袄,从那一天起,父亲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母亲。”

第6篇

[关键词]网络;微电影;美学特征

在网络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微时长、微制作、微平台的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兴艺术形态,以其独特的影像制作模式、传播媒介与碎片化时代相契合,不仅适应了网络媒体的传播特征,改变了人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逐渐成为时下新的文化潮流,而且还弥补了观众观看时间和场所的限制,带来了电影美学和产业格局的变化,成为继数字电影后进一步“去胶片化”的隐喻。《老男孩》与《一触即发》是我国微电影长成的标志,而曾经的网络视频短片也开始进入专业化制作、商业化运营。微电影不是传统电影的“微缩”,而是新型电影形态的“放大”。所谓“微电影”是指在网络和新媒体平台制作播放的微规模投资、微周期创作、微时放映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视频短片,微电影具有微时长、微周期、微投入的特点,适合在移动状态观看,满足了观众碎片化时间下精神需求的叙事性动态视听。[1]

一、通俗化的题材选取

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产物,微电影以新媒介为主要传播平台,以大众审美趣味为创作标准,呈现出一种通俗化的审美特质和文化类型,因而,作为一种典型的网络文化,微电影在主题表达上常隐去风云变幻的大时代背景,摒弃深层次多元化的主题建构,选取贴近百姓生活和社会现实的主题,向观众呈现出生动鲜活的生活横切面。

(一)亲情爱情主题

对于中国人来说,亲情是维系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纽带,占据着人们情感生活的重要位置,因而,亲情始终是文艺作品演绎的主题。微电影具有短小精悍、通俗平易的特点,擅长深入挖掘和表现普通人的人伦亲情。微电影中的亲情主题没有传奇的故事背景、跌宕起伏的剧情设置、激烈尖锐的矛盾冲突,而是截取现实生活的横切面,表达一种平民化的人生思考,产生一种真挚朴素的情感张力。如微电影《来信》通过对空巢老人生活处境的描绘,反映了现代人在快节奏生活中对年迈父母的漠视,抒发了“时间不停留,珍惜身边人”的感慨。微电影《生活相对论・舍》讲述了一件发生在人们身边却深深打动观众的故事:幼年时姐姐由于对父母偏爱具有音乐天赋的弟弟的行为不理解而摔坏了弟弟的琴,为了给弟弟买琴,父母死于工厂。其后,姐姐承担起父母的职责,为了弟弟的成功倾尽所有。一件小事、一个情感点,带给人亲历其境的情感体验和无限扩大的情感张力。爱情是一个古老的话题,爱情主题的微电影迎合大众的需要,占据着微电影的舞台,但与传统的、高大上的爱情电影相比,微电影主要描述发生在普通人身边的爱情故事,反映人们对爱情的观点、向往、追求、苦楚和困扰,由此可见,爱情主题的微电影更接地气、更通俗,生活化和大众化特点更突出。如微电影《我愿意》讲述了一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情侣面对坚守爱情与归顺现实的两难选择毅然做出“裸婚”的决定,带给人守护单纯爱情的力量和别样的感动。

(二)青想主题

青春和梦想是所有人必经的,随着时代的变迁,青春和梦想也会发生改变,但它们就像经典一样,永远不会因为时间而褪色,反而是常说常新、不断变化、愈加珍贵的话题。如席卷整个网络的经典微电影《老男孩》讲述了两个失去青春的普通男人在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对梦想执著追求的感人故事,作品以青春与梦想为切入点,抓住了所有人的情感软肋,引发了人们对青春和梦想的缅怀和追忆。影片会集着丰富的、具有时代气息的符号:蛤蟆镜、老式录音机、传唱于大街小巷的流行歌曲《小芳》、83版《射雕英雄传》贴画等,唤起了70后、80后对自己青春与梦想的回忆,青春已逝去,但梦想依存,永不破碎。《老男孩》一上线就以其主题立意的诚意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也成为人们抚慰心灵的一剂良药。少年时代规划青春和梦想;青年时期赞美青春,成就梦想;黄昏时刻追忆青春,感悟梦想。[2]青春可以凋零,但只要生命存在一天,追逐梦想的激情就不会褪去。

(三)社会现实主题

网络上有关社会现实题材的微电影非常多,这些作品紧扣时代脉搏,关注社会性话题,但受表现能力和条件限制,这些表现面较广、带有社会体温和色彩的微电影对社会现实剖析和挖掘的深度上较为浅薄,更注重的是时效优势,这不仅使该类作品呈现出简单通俗的特点,而且还会导致影片质量良莠不齐。不过,紧跟时代步伐的微电影通过一个个镜头展示出复杂的人性、真实的社会生活图景和现代人的内心世界,这不仅为我们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想法,而且还能使观众更加直观地认识自己。如微电影《干爹》通过对拜金女腐化堕落的描述,揭示了人们内心的空虚和价值观的扭曲,呼吁人们重新思考和审视人生。

二、后现代化的叙事特色

网络是一个极具后现代色彩的虚拟空间,而依赖网络生存的微电影在叙事上也随之呈现出一种后现代化的特色。

(一)碎片化的叙事策略

第7篇

文友闫同兴的诗文集《紫葚飘香》就要出版了,因为同是山东地税文学社中的一员,我很高兴。但他一再要求我为这本诗文集写点什么,又使我十分为难,因为我自己充其量也只是一个文学爱好者,既非名人,也没有什么造诣,实在难当此任。这样拖了几个月,同兴告诉我出版社已经定稿,单等我写的东西就可以付印,我才知道再推辞就说不过去了。好在这期间我读完了他的大部分书稿,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按照著名作家刘玉堂先生的习惯说法,“写点什么也无妨”,就说说自己的一点阅读感受吧。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大概是所有抒情散文和抒情诗歌成功的首要因素。读同兴的诗文,给人印象最深的正是一个“情”字,情深、情切、情浓,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写出“真挚的亲情、浓厚的乡情、纯美的爱情、激扬的诗情”。其中,最感人的是关于亲情和乡情的描写,读着这些篇什,常常使我想起著名诗人桑恒昌先生的怀亲诗,在朴素中体现着真切,在平凡中蕴含着大爱。其实,抒写亲情与乡情,也是千百年来中国文学的一个传统,绵延缭绕,恒久不变。我想,只要有人类存在,这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大凡人世间,父母在子女眼中永是不凡,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或喜怒哀乐,无不深烙在子辈心中,随着时光流逝,不仅不会减弱,反而会越来越深刻、越来越清晰。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以及对亲情的珍视在同兴的诗文中处处可见,他通过《母亲,把你的手给我》、《又是紫葚飘香时》、《光辉》、《致母亲》、《致父亲》、《清明节》等篇章,回放着一个个动人的镜头,表达着对父母的崇敬与感恩。如在《母亲,把你的手给我》一文结尾,同兴写道:“看着母亲满头白发捻动着小脚踉跄的样子,我的心里只想流泪,‘娘,把你的手给我’,我和妻子一边一个搀扶着母亲慢慢地向前走着。‘爸爸,把你的手给我。’女儿不知咋想的竟拉起了我的手。”这里并无刻意渲染,但亲情的传承与温馨已经跃然纸上。在《光辉》一诗中,同兴写道:“母亲的目光漫过来/流泻着沧桑与悲凉/流逝的光阴刻进母亲的皱纹/枯瘦的手掌轻轻抚摸游子的脸庞/‘外面有人欺负你吗?是否有人与你打仗?’/在母亲眼里/我永远是她长不大的儿郎”;在《致父亲》一诗中,他又这样回忆逝去的父亲:“父亲/您要喝酒吗/那就喝吧/一饮而尽/连同您的人生/我陪您”。这些诗句,焕发着亲情朴素而真实的色彩,而其背后,让人体会到的是情感的力度,厚重而富有张力。

对乡情的抒写,是同兴诗文的又一主题。野人怀土,小草恋山,无论身在何处、年长几何,故乡的人情,故土的山水,都时时牵动着游子的心。在《神往的童年》一文中,他把到水渠游泳、在教室里生炉子、逮鱼、看电影、捉知了猴等,描摹得如在眼前,似乎使人又回到了那个物质虽然匮乏但精神却很充实的年代。在《另一个家》一文中,他写姑姑、姑父可爱的小女儿被乡人误轧殒命的惨剧,两位老人宽容待人,纯朴的乡情让人久久回味:“后来,我问姑姑,这是为什么,姑姑说:‘孩子,人是要讲良心的,军家里也很穷,听说买车还是借的钱,自己住院也花钱,拿来的钱肯定是借的,我要了他的钱,他多少年能翻过身来啊,再说他又不是故意的,人要以乡情为重啊!’”这是那个时代乡民们独有的一份情感,启发人思考很多东西。其他如《我的家正在一天天消失》、《在故乡穴居的黄昏》、《我站在六月无际的麦田》、《小村之恋》、《故乡的端午》、《走丢的童年》等,则把记忆中的故乡与现实的变化作了形象的对比,既有对童年梦想的追逐,又有对现实变化的探问,其中无不显示着对乡情的怀恋。

相比较而言,同兴对爱情的描写虽也不乏动人的色彩,但却相对显得单薄,这大概与人的经历有关。考察现代文学史上那些优秀的爱情诗人,不论是徐志摩,还是汪静之、卞之琳,大约都有一个苦恋而不得的具体人物,因此感情真挚浓烈,甚至刻骨铭心。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情感是不可能硬造出来的,而硬造出来的情感必定是苍白无力的。

我常常想,不论文坛多么功利和浮躁,一个真正热爱文学的人都应当沉静、恬淡,都应当始终对于文字怀有敬畏之心,写出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应当慎之又慎,要不然,很有可能会自觉不自觉地制造出一些文字垃圾。从一个较高的标准来看,同兴的诗文还有一些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我想,写诗应不断创新,但不能随波逐流,还应该继承传统诗歌的精华,注重炼字、炼句、炼意。现在的诗人是那么多,有的写着分行的散文,有的故意玩弄文字和概念,诗歌已经被糟蹋得不成样子了。因此我希望,同兴可以不去做一个所谓的“诗人”,但要在坚守中写出真正的诗歌。同兴的散文自然有其质朴的一面,但带来的问题是缺少“技巧”。写文章实际上就是编织文字,而编织是需要技巧的,谋篇布局,起承转合,剪裁详略,都需要耐心揣摩。当然,这番功夫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磨练出来的,一个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多读,尤其要多读那些经过时间淘洗的古往今来的散文精华,在读中揣摩、思索、咀嚼、回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想,除了那些少有的天才之外,这是一条铁定的规律,希望同兴能够注意到这一点,多向传统文学汲取营养。

同兴嘱托我写点东西,大概并不是光让我说好话。唐人韩愈的“谀墓”之文历来为人诟病,其实,“谀文”也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我的这些看法可能不合时宜,但我从来不愿说违心的话,因为那样对同兴的为人为文都没有任何好处。同时,我之所以把同兴的诗文放在一个较高标准上来看待,是因为我对他充满了期待。我想,以同兴的执著,如果再加上丰厚的读书修养和对文学精粹风格的追求,一定能不断地取得进步。我相信并且期待着,我相信很多文朋诗友也在热切期待着。

第8篇

[关键词]新闻故事;爱情;社会性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有过近30年的剧本创作生涯的导演曹保平在2004年曾推出过影片《光荣的愤怒》,该片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所传达出的巨大信息量让很多业内人士为之惊叹不已。《李米的猜想》是曹保平继《光荣》之后完成的作品。但是《李米的猜想》的剧本却是在《光荣》之前就已经创作好了,创作经历了近大半年的时间,可见其中凝聚了曹保平多少心血和精力。

曹保平坦言这个剧本的素材最初来源于一则很简单的新闻故事:一个女出租车司机被两个穷得走投无路的人绑架了,在相处交谈的过程中,两个绑匪被女出租车司机所感动,放弃了杀人劫财的想法。在约定了女司机不报警的条件下,绑匪放走了女司机。女司机劫后余生之时却想到,那两个人没有任何生计,还是会去绑架别人,可能就会有别人受害,挣扎过后她还是报了警,两个劫匪被抓获。但是女司机心中不安,认为自己违背了不报警的诺言。警察劝她说,这是在挽救那两个人,女司机心中还是放不下这件事,最后她去监狱探望这两个人,慢慢地他们成了朋友,两个罪犯因为表现良好而提前出狱了。

显然曹保平从这则新闻中嗅到了人性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但是他并不甘心仅仅创作这样一个简单的温情故事,于是他决定依据故事结构重新创作整个剧本,使最后完成的剧本变成了一部以一个惊心动魄的爱情故事为主线的跌宕起伏,离奇曲折的悬疑作品。剧情:女出租车司机李米四年来一直在寻找她失踪的未婚夫方文,四年来她一直可以收到方文的来信,却始终不知道他在哪里。裘火贵与裘水天则是两个为了赚钱用身体携带准备从昆明前往广州的农民,可是阴差阳错地错过了接头的人,而李米在载乘的过程中被走投无路的两人绑架,准备杀人劫车,裘水天出于原本的善良与对恋人小香的期盼放走了李米。李米在警局意外发现方文,可是方文却说自己叫马冰而且根本不认识李米。然而随着警察的调查,发现马冰不但就是方文而且正是裘水天他们要等的接头人,为了赚钱来证明爱情的方文铤而走险,最终拒捕而跃下高架桥。

这里我想把三组人物作为线路来分析整个剧本是如何在新闻故事原形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与延伸的:

一、李米与她失踪的未婚夫方文

一开始就是出租车司机李米与她的一连串数字――失踪的方文写来的信中的天数。四年无望的寻找与等待让她无力地想抓住某些线索,就如同是她的救命稻草,这就直接给观众带来第一个悬念。为了寻找失踪的未婚夫方文, 四年来,瘦小的李米开着出租车――这是他曾经干过的职业,在他曾经开过的大街小巷里寻找他的踪影,通过一本贴满他照片的杂志,询问每一个乘客他的下落,不厌其烦。曹保平给女司机添加的爱情故事让这个事件没有那么简单,而且使得其中的人物更加有血有肉,将真情实感放大,但又不乏真实感。看这部电影就能真实的体会到什么是普通人的不寻常的爱,什么是小人物身上的情感与坚持。在这个充斥着金钱利益欺骗谎言紧张压力虚伪失望郁闷的现代生活中我们仍然不应该放弃。

54封信,四年的寻找,爱一个人可以等多久?李米坚信方文是爱她的,所以她选择等待,她固执,无论如何她需要有一天可以面对着他吼出来,痛苦而拧巴着。瘦小却充满爆发力的周迅的表演让李米更加自然可亲。她穿着宽大的格子衬衫,头发乱蓬蓬,不施粉黛的小脸上映满了雀斑;她吐着烟圈,眯着眼睛,恍恍惚惚,白说自话,她飞快地奔跑,嘶哑的喊叫:“我找了他四年了!四年有多久你知道吗?”她可以背出方文所有的来信,那些毫不起眼的句子从她的嘴里念出来可以让人一瞬间泪流满面。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丰满、坚定的人物形象。这一切都是曹保平在添加了故事线索后赋予的,让我们体会到剧本创作源于生活但精于生活。

然而李米在经历了绑架,劫后余生,找到方文,失去方文之后,最终她还是幸福与满足的,方文死了,可是爱情并没有让她失望。所以最后当我们认为什么都结束的时候,李米带着微笑好似自说自话地说起她与方文不起限的曾经,爱还没有结束。

二、裘水天与裘火贵

这是经过艺术提升创作之后的两个绑匪。曹保平给他们添加了“穷得走投无路” 直观并极端的情节:携毒。可以理解,曹希望把影片推倒一个更社会性的高度,人物更尖锐、更疯狂些。裘火贵,残忍而暴躁;裘水天,善良而愚昧,鲜明的人物性格给影片增添了可看性。在他们的身上同样隐藏着一个秘密,不能在指定时间内到达广州只有死路一条。这使得错过戴墨镜的接头人的两人不得不铤而走险。

裘水天也有他的梦想,赚到一万元就可以娶他的小香了。这个情节的加入让我们透过绑匪裘水天的疯狂外表看到了他内心的柔软,对爱情的渴望让他飞蛾扑火。同样是基于这个梦想,良心并没有泯灭的他放走了李米,只是希望她可以替他为小香传个口信。为了这份感情他甚至认为自己冒死携毒,将会被判死刑都变得完全不重要了。

曹保平深化了绑匪由于感动而放走李米的原初情节,让我们看到几个不同的人物(李米、方文与裘水天)同样由于对爱情的坚持与执著,经受着多重的压力。选择了各自的道路。而同时我们体会到当爱情面对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与阻碍是多么无力与苍白。曹说:“从我而言,我希望可以让观众去看一个好看的故事,一个悬疑的诡异的爱情故事,而且不会失望,我现在相信每个人看完都会被感动,这个感动我不用眼泪去衡量,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没有意义的说法,我觉得一定会被感动,那种感动是进心里的,毛剪之后,很多人看完对于这一点几乎是一致的,就是这个情感的力量会让你有一些痛的心里,我觉得会有头皮发麻的感觉,这个力量肯定会有。”曹保平做到了。

三、菲菲与马冰

这是貌似恋人的一对。从一出场就带着一些神秘,没有那么简单但却也不知道其中的缘由。这对人物是曹保平完全根据剧情需要添加出来的,新闻故事中没有这两个人。马冰就是隐名埋姓的方文,菲菲可以说是片中衬托出方文失踪全部秘密的人物,貌似移情别恋实际上另有隐情。

曹保平就是希望故事不要一目了然,而是像洋葱一样层层剥开,一环紧扣一环,最后当我们听着菲菲用颤抖声音问道: “你怎么忍心那么伤害那女孩儿?”她把干净的八万元钱留给了李米。我们在心里仿佛也暗暗松了一口气,毕竟善良的人是会被真正的爱情所感动的。

马冰(方文)在暗中一直没有失去李米的消息,这是我们在电影结尾处知道的,这种表现方式是成功的,四年 中他一直给李米写信,可见他一直牵挂着李米,在最后留给李米的录像带中方文的独白,和这几年拍摄的李米生活的点滴,为这份爱更加增添了分量,剧本在对小人物爱情的刻画上很细致,平实而又巧妙,这样的爱情与生死考验下的轰轰烈烈的爱情在力度上难分伯仲,并且更加贴近了普通人的生活,感人至深。

相对而言, 《李米的猜想》应该是一个制作成本不大的影片,但是影片的结构,叙事方式以及主要演员的精彩演绎让它脱颖而出, 可以说是近期国产电影中不可多得的佳作。虽然电影从未像今天这样被利益强有力地压扼着,多少貌似高质量大制作的影片中暗含着强大利益运作。这使得许多影视制作人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他们在市场中重复拷贝,让我们看到大量粗糙而空洞的作品。而曹保平在改编与创作《李米的猜想》时创意地将几种类型片的特质都融合在了这部电影之中,让我们惊叹于剧本在叙事上的新奇。影片一开始就在设置着不同的谜,让人非常想知道那个最终谜底是什么。 三组人物貌似看起来没有关系,但是经过大桥下的一场车祸,经过那个自杀诗人的一个错位,瞬间将三组人全部联系在了一块儿,随着警察的深入调查,许多事情终于浮出水面,我们才发现原来他们全部都是跟这个故事有关的,而且缺一不可。所有的情节从一开始都是有原因的。

众所周知影视作品对于不同的人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因为每个观众有着不同的生活体验与社会价值的认识。当他们面对一件影视作品时,作品中的一些视觉因素与精神内质也许会引发他某种心理感应,勾起他某些个体生存经验的记忆,从而产生对这件作品的喜好或共鸣。在这里,电影使人与人的不同的经验积累在视觉传达中得以沟通,并产生精神交流的奇迹和社会价值。 因为你知道有人跟你有一样的痛苦或喜悦经历之后,你有一种情绪上的认同感,你会得到一种同理的安慰与舒缓。虽然我们不应该仅仅根据观众的接受程度来判断影片的优劣,但是电影毕竟是面向大众的作品。当曹保平在创作改编剧本时希望故事情节更加复杂,人物随着不断发展的情节就像画了一个圆一样回到了最初的开端,所有的发生都是有缘由的。让人疑惑,探究,恍然大悟,同时情感的线路准确深刻,回味无穷。他说:“我觉得还是一个个人化表达。不是非常晦涩那样的一种东西。我希望我所有拍的电影都是一个特别好看的电影。这个电影的好看是那种情感的撕裂和那种震撼力。另外也是有你个人的态度,有强烈的态度在里面。”

像《李米》这样的电影,它不是一个贺岁大片,没有很多特效动作,数码动画,但是我觉得一个好的剧本加上好的演员的阐释,有很多很知性很感性很有水平的电影观众,他们会渴求能够跟你的心灵交流那样的作品,

《李米》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作品的创作者与欣赏其作品的人也许永远都不可能完全一致,但可能会产生相对的共鸣。前者在创作过程中往往糅和了自己的生活体验与认知,而后者只有拥有了相似的经验才能有机会真正理解其作品中的微妙。影视创作者在创作改编作品时,必须善于捕捉每一种细微体验的感受,对细节的把握往往可以决定整个作品的成败,同时还要排除各种外在因素的相对干扰。只有这样你才能创作出真正让人感动的影视作品。然而,任何时期的电影都不可能是真空的。它必定是特定时代,特定文化与社会条件下的产物。

第9篇

这是个美丽的水乡小镇,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又是一年的清明节,细雨蒙蒙地下着,为一切蒙上了一层白色的阴影,似乎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一切的人,事,物都变得哀伤起来,怀念旧亲、旧友,回忆过往,留下淡淡的甜蜜。

在水乡小镇的叶萧湖畔,有一位白衣女子,手捧着玫瑰花瓣,静静地看着湖水的波澜,撒下鲜红的玫瑰花瓣,花瓣随着湖水的波澜流向远方……那个在纯真年代的浪漫故事,不知不觉地涌上心头。

故事发生在几十年前,故事的女主角就是女子的奶奶,她有一个很美的名字,叫若熏。女子不知道也没见过奶奶年轻时的样子,但在母亲的描述中,她似乎能看到那个善良美丽的奶奶。女子的爷爷便是故事的男主角,爷爷的名字叫梧桐,因为他是在梧桐树开得最茂盛的时候出生的。若熏和梧桐从小一起长大,一种朦胧的情感早在两人的心中萌发,用我们的话说,就是青梅竹马。很自然的,他们在一起了,并有了一个幸福安逸的小家。美丽的水乡小镇时常穿来他们的欢声笑语。

也许是上天喜欢捉弄人吧,平静的湖水总会起波澜,梧桐去参加抗美援朝的战争了。离别之时,若熏和他来到叶萧湖,若熏告诉梧桐,她会永远等着他回来,永远。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她希望梧桐能为她在这儿撒满玫瑰花瓣,共同鉴定他们的爱情。梧桐坚定地点点头,留给若熏一个永远的背影。若熏强忍住泪水,呆呆地望着梧桐的背影,她要把这个背影永远记在心里。

若熏一直在等,一天,一个月,一年,两年……直到抗美援朝结束了!那天,她兴奋地来到湖边,等待着玫瑰花瓣撒满湖水,因为她坚信梧桐是不会失约的可是这一次,她错了。一直到第二天早晨,梧桐也没有出现。那一天,她等了一整天,也哭了一整天。她找了千万个理由来支撑自己。

第一天,只是路上耽搁了吧,没事再等等

第二天。第二天,或许是和战友一起庆祝吧,没事,会回来的!

第三天,或许他要给我一个惊喜呢?

第四天,他会回来吗?

…………

就这样,她继续等待,几十年如一日。

可惜岁月没有给若熏带回梧桐,却在她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梧桐始终没有出现,知道若熏临死前,她才把这个故事告诉女子。若熏回忆着几十年前最后和梧桐分别的情景,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第10篇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爱学生呢?作为一名班主任,无论是优等生,还是中等生、差生,都应对他们施以“平等、热忱、持之以恒”的爱,决不能厚此薄彼。一句话,教师要把爱洒向每一个孩子的心田,把每个学生当做自己的儿女、朋友。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是如此,语文连接着健康的生命。《新课标》所蕴涵的情感就是爱。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爱不仅是教育的一切,更是语文教师成功的根本保证,家长把寄予希望的孩子送到学校,教师就拥有了许多不同特点的鲜活生命。而我们教师的一切教育行为,就必须在真挚的没有偏爱的情感下,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关爱的沃土里得以全面滋养和提升。一个具有责任感的教师应该继续家长的爱,但又要区别于那种血缘关系的爱,更要以教育者的眼神,拥抱你面前所有的孩子,并把他们看到眼里,在这个眼神里包含着对孩子、社会发展的使命感。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是在一个更广泛的背景下,以孩子的成长和变化的价值为前提的,是超越其他诸如友情、爱情等其它情感的爱,教师希望孩子能够赶快成长超越自己。

教师要善于创造一种民主、平等、真诚、信任的对话氛围。教育家爱默森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对话应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没有民主、平等就没有对话。因此,教师要从传统的高高在上的权威地位中走出来,归还学生的话语权,这实际上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其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另外,真诚、信任亦是对话不可或缺的前提,一方面,教师要相信学生有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有自我发展的潜力;另一方面,学生要相信教师及其他同学在引导和帮助自己发展。这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才能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行真诚的交流和沟通。民主、平等、真诚、信任和共同建设的对话氛围是实现师生双方共同丰富和提高的前提条件。

尊重爱护、鼓励赞赏、以情感人、爱中有严,正是语文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实施爱的情感的信念。

一、尊重爱护

尊重爱护学生,是教师对学生爱的情感和行为的具体表现。在实际工作中,我尊重信任每个孩子。允许他们对我工作和教学提意见。无论对什么样的学生,我总是倍加爱护他们的自尊心,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有上进心,都喜欢得到成人的尊重信任和爱护。平等待人更是重要一点,好学生有犯错误的时候,差学生有做好事的时候,无论是谁错了就批评,对了就表扬。

这样做了,学生也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更加尊师、亲师,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不令而行”的最佳效果,促进班主任顺利开展班级工作。特别是对于在课堂上调皮捣乱的学生,我也本着宽容、教育的精神,即兴发挥、网开一面,把严厉的话说得十分宽松,并为其创造自我纠正的条件。

二、鼓励赞赏

有了教师对学生爱的基础,就能发现学生中真善美的东西。作为班主任老师,更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发现和赞美学生的真善美的闪光点上。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鼓励,赞美是孩子保持愉悦心境和积极学习热情的需要。我们老师都应该掌握鼓励赞美的技巧,不要总是专挑学生的毛病。我的体会是“毛病是越挑越多”,而不是越挑越少,而“美的东西越赞美越多、越美”。

三、以情感人

以情感人,就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用真挚的情感温暖学生,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爱,受到教育。诗人泰戈尔说:“爱是理解的别名”。只有理解学生,才能有了师生情谊,才能有沟通思想的办法,有了办法,才能解决问题,才能尽到教书育人的责任。理解学生,需要教师有赤诚之心,真挚之情。每当我新接一个班时,我首先做的就是“紧跟”学生。课上、课下和学生紧紧相连,交谈、游戏,同欢乐、同忧愁,几天时间就让他们感到教师不是可怕的、令人生畏的,而是和蔼可亲的。我对学生关心备至,走读学生放学时遇到下雨了,我就把伞借给他们;寄宿学生在校吃饭,我天天关心、照顾他们。班主任不但思想上要做到知心、细心,而且行动上要热心、耐心,为学生服务要诚心、贴心。

四、爱中有严

第11篇

“错位”理论是孙绍振老师文学理论的核心。他主要从文学形象的本位探究出形象的三维结构,认为文学形象是生活的特征、作家的个性或者感情的特征和艺术形式的特殊规范的三维错位结构。进而从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心口错位”理论推演出真善美错位的理论。而情感逻辑在“错位”理论中成为了联结分析的主线。也就是说,情感错位是最大的根源,也是我们进行错位艺术分析的切口。晓苏老师曾指出:“归根到底都是情感的错位,在具体的小说文本之中,情感错位往往是一种复式结构,既有人物与人物之间横向的情感错位,更有一个人物在不同时空所呈现出来的纵向的情感错位。”因此,笔者在自我疑问解决的过程中,利用孙绍振老师的错位理论,着重分析《边城》中的错位艺术,特别是人物的情感逻辑与情感错位。

一、心理情感的错位

“错位”艺术在小说中主要表现为不同人物情感感知之间的多元“错位”。在以往的小说叙事中,描写爱情往往有两种发展形态:一种是男女相爱遭到家庭的反对;另一种是三角恋情或者多角恋情。《边城》中翠翠的爱情也是三角恋情,天保大老爱着翠翠,翠翠爱着傩送二老,傩送二老也爱着翠翠,但是大老先求婚,二老则面对碾坊的诱惑。虽然他们三个人不是形式主义者斯克洛夫斯基所说的爱情模式(A爱上B时,B觉得不爱A,A经过努力使B终于已经爱上A,A却觉得不爱B了),但是沈从文把天保、傩送两个手足兄弟设置为情敌,在这种情境下,大老爱而不得痛苦不已,殒命于“水鸭子也淹坏”的不幸中。而翠翠与傩送之间虽然没有林黛玉对贾宝玉那样的重重试探,但是相爱的人却是同样不能心心相印,同样有着他者入侵的痛苦和不知所以的无措。

翠翠自两年前的端午邂逅傩送,便开始了爱情的萌芽,但羞涩的少女并不会处理这突然而来的感情。这年的端午,傩送有意邀请翠翠和爷爷去自家吊楼上看划船比赛。翠翠在吊楼上无意间听到王乡绅要以碾坊为嫁妆,着意傩送为女婿。翠翠心下迷乱、羡慕、生气,“她当真仿佛觉得自己是在生一个人的气,又像在生自己的气”,这种情绪带着一丝出身不好的自卑,又带着恼人的醋意,于是,在迎面撞到傩送时,翠翠只是低着头默不作声,不回应傩送的话语。这种无心的不理会在傩送一方是一处情感的失落。于是,两人的有意与无心的错位导致傩送以为翠翠“心上早已有了一个人”,而自己的感情得不到翠翠的理会。

然而翠翠的不理会却是无心的。她是情窦初开的少女,在面对突如其来说不清、道不明的心绪时,稚嫩的她不知道是该快乐还是忧愁,她的羞涩和多思在所难免,她的沉默是不谙世事的懵懂。但是,在细节处却可以窥探翠翠的真情。在上一年的端午,翠翠问爷爷“你的船是不是也在青浪摊?”是因为傩送那年端午在青浪摊;爷爷以笑话告诉翠翠,天保的兄弟在为你唱歌后,翠翠当真有一天便去摘了一大把虎耳草。是朦朦胧胧的爱恋逐渐清晰了吧!是打算送虎耳草给心上人吧!这是翠翠美的极致,也是情的至极。汪曾祺曾说:“翠翠的爱情是一串梦”,总体上是可感的、坚定的,但是开始时朦朦胧胧,飘飘忽忽,他人甚至自己都无法明确心意。

天保因为走车路求婚失败,走马路没有胜算,他选择离开茶峒,选择忘记上面的一切来成全弟弟和翠翠。带着内心的挣扎和痛苦下船,却不幸溺水而亡。对此,沈从文没有过多的解释,只因爱而不得的伤心和痛苦。傩送则将哥哥的死归咎于爷爷的弯弯绕绕、暧昧不清。这时傩送仍然属意渡船,但是哥哥的死一直横亘在傩送和翠翠之间,加上翠翠的不理会造成了傩送心理的失落,爷爷的反复探寻也反而让傩送心生不快。为此,有情人之间没有过多的交流和表白,爱情搁置悬浮,只剩下无尽的不能预知的等待。

借用杨马兵的话“爷爷先有卓见”,翠翠与傩送之间主要是因为有天保的爱恨参与而形成阻碍,而天保离开本是为成全两人,如今溺水而亡,翠翠与傩送之间可以说没有了人为的障碍。根据茶峒的传统,家长不会过多干预子女的爱情婚姻,虽然顺顺心中不情愿,但“二老当真欢喜翠翠,翠翠又爱二老,他也并不反对这种爱怨纠缠的婚姻”。翠翠与傩送不得心心相印,互为所属,更主要的正是因为两个人在心理情感上的错位。有意无心的错位、得不到理会的误解,让两个人的心意不能明朗。

二、误会与偶然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曾提出过情节上的“突变”和“对转”。“突变”是打破常规,“对转”则是向相反的方向变化。郁达夫在《论小说》中也提出“偶然”,视它为将人物打出常规的办法。《边城》虽情节性不强,冲突不激烈,但就如沈从文自己所说:“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朴素的善良难免产生悲剧。”小说中不经意间到处充满了不凑巧的误会。

第一个误会便是两年前那个端午的晚上。翠翠看完赛龙船,在码头等爷爷来接自己回家。才听到两个水手谈论河边楼上,而傩送二老捉了最后那只鸭子从水里走来,两人邂逅。二老好意让翠翠上他家楼上去等爷爷,翠翠以为他是那两个轻薄水手中的一个,便骂了他而引起了二老的注意;傩送又因为误会了翠翠那一句“狗,狗,你叫人也看人叫”,误以为让狗莫要向好人乱叫,便放肆笑着走了。翠翠后来知道被骂的人是傩送二老,一边是感恩他的好心,一边是羞愧。至此,两人一次甜而美的相遇因为误会而趣味十足,因了趣味而互生好感,爱情便因了这次邂逅而萌芽。

翠翠为了不能忘记那次相遇,一年前的端午又同祖父去城边河街看船,去顺顺家躲雨。不凑巧的是二老在青浪摊,想遇见的人不在这儿,却认识了大老。大老对翠翠一见钟情,而这一见钟情也就是三人悲剧的开始。

大老和二老同时爱上翠翠,大老保媒不成,又与弟弟以唱歌作为公平竞争。十四的当晚,二老便在翠翠家对面的高崖上唱了半夜的歌,那歌声打动着翠翠的心。大老在一听到二老坦白心意后,他就知道马路只有弟弟有份,听到弟弟的歌声,便决心黯然放弃。爷爷不知二老的心意,误以为歌是大老唱的,还涎着脸皮夸他歌唱得“第一号棒”。此时的大老,简直是被爷爷在伤口上撒盐。

爷爷得知大老喜欢翠翠时又愁又喜,把顺顺家过来做媒的事跟翠翠说,翠翠起先误以为做媒的是二老,表现出少女的娇羞,待说出是大老后,翠翠默不作声,神情是不愿意的,这就让爷爷猜不透她的心思。爷爷企望翠翠选择自己喜欢的人,但是屡次试探翠翠均得不到明确的答复,只得打发媒人。就爷爷而言,不管是大老还是二老,都是值得翠翠依靠的人,一旦翠翠同意,便能成。但是老船夫认为这是翠翠自己的事,同时想到可怜的女儿,那样不幸的命运,又不能不关心和积极地安排撮合。这就为顺顺三父子对老人的误会作出了铺垫。而作为读者,我的疑惑也解决了,不是爷爷弯弯绕绕,而是爷爷弄不清翠翠的心意又不得不始终关心她的婚姻,一个善良可怜的老人!

大老天保意外去世,是整个爱情脉络的转折。在这个偶然中,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外部关系和情感关系都发生了变化。在这个偶然前后,顺顺父子对爷爷的暧昧态度和不干脆的为人产生了不满,他们将天保的死归咎于爷爷的不利索。那一个死去的人以一个凄凉的印象镶嵌在父子心中,二老和顺顺对爷爷开始变得冷淡,而爷爷为了翠翠,反复打听二老和顺顺的态度,这又使顺顺父子对爷爷的“好事”不能理解,并产生更深的误会,以为老人所关心的是渡船或者碾坊上的物质攀附。最后的两大打击,一是以为二老选择了碾坊,放弃了翠翠;二是顺顺冷漠地让他不再干涉孩子们的感情。也就是说,爷爷为了避免翠翠遭遇同样的情感不幸而极力奔走,安排翠翠的婚姻,到头来反而弄巧成拙,将本有的希望都搅和成空。这在爷爷的心里形成的落空是毁灭性的,因此,爷爷在那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死去也就成了必然。但也正是这个偶然,让我们在爷爷悲喜不跌、惊慌奔走中感受到他那对翠翠的那最动人的深深的爱,他全部思考和规划的核心就是翠翠的幸福啊!

三、外部行为和真实内心的错位

另外一处动人的心理描写仍然是爷爷的。就在爷爷同翠翠谈了两次大老做媒而得不到结果后,这位可怜的老人隐隐约约感受到一种不幸命运的重蹈覆辙。“老船夫猜不透这事情在这甚么方面有个疙瘩,解除不去,夜里躺在床上便常常陷入一种沉思里去,隐隐约约体会到一件事情——翠翠爱二老不爱大老。想到了这里时,他笑了,为了害怕而勉强笑了。其实他有点忧愁,因為他忽然觉得翠翠一切全像那个母亲,而且隐隐约约便感觉到这母女二人共同的命运。”

老船夫担心翠翠就像她的母亲一样,得不到生命感情上的幸福,而自己也没有办法护她一生。他此时的心里是害怕、是担忧、是烦躁、是不安、是想否定却冥冥之中仿佛能够看到那种不幸。心里纷繁杂乱,但是他“笑”了。这个“笑”有点康德幽默理论中所说的“由于期待的落空而突然造成的意外的惊奇”,他仿佛看到了他的期待慢慢地变得微小。所以,爷爷的“笑”是勉强的“笑”,充满了那么多的无奈,仿佛造化弄人而束手无策。它是哀叹着的,近似流着泪的声声苦笑。这一段心理描写与“笑”之间,虽然错位不算很大,但是却真实感人,写出了人物复杂而真实的情感形态。

四、人性美善的错位

沈从文在《边城》里为我们构筑的是一个至美至善的茶峒小镇,小镇人关心翠翠与爷爷这一对生活贫苦的爷孙,买酒买肉都可免费送;爷爷渡船不收一分钱,甚至追着喊着把钱退给渡船的人;即使是小镇上的,也可以无所谓钱。翠翠与爷爷感情深厚、傩送与天保并没有因为是情敌而反目成仇,而在天保死后,傩送内疚不止。小说展示了湘西至善至美的人性和人情关系,他们都尽量地为对方着想,他们为了成全他人而放手自己想要的东西,甚至自己心爱的姑娘,这是一种巨大牺牲,但也是一种无形的悲哀。天保大老本意离开茶峒,牺牲自己,放手成全二老和翠翠,但是无形中,他的死却成了人物之间情感倾向转变、人情发生隔膜和误会的关键转折处。《边城》中的人用自己的善良去毁灭了善良及善良的人本身的美好。爷爷同样如此,想要用自己的爱去确保翠翠的未来,却因为自己过分的关心使得结果适得其反;傩送为着哥哥死去内疚不安,也不再去表白心意。每个人都凭着良心和自然的感情以自己善良的方式去爱,去保护,但是每个人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伤害。天保的死、老人的死、傩送的出走、翠翠的等待俨然都是必然的,茶峒的人们就这样善良地扛着自己的命运,平静地过着日子。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声乐教学;情感培养;问题;重要;提高

一首好的作品要靠歌唱者的二度创作,才能将它唱活唱好。许多声乐教学工作者在教学中过多把歌唱的气息、共鸣等声乐技巧放在教学的重要部位,却忽视了情感的培养。当然,没有一定的声乐演唱技巧很难完整地唱好一首歌,歌唱者必须从“情感”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情感引起听众的共鸣,才能真正地在演唱时做到声情并茂并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一、高校声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把声乐艺术当作声音艺术

前不久,我国著名抒情男高音歌唱家,歌剧表演艺术家李光羲对我国声乐教育工作者这样评价到:很多国外大师级的声乐专家给学生上课,讲的不光是声音,更是对作品的处理和表现。但是,我们国内一些音乐学院的教师却过于注重对声音的雕琢,把声乐艺术当成了声音艺术。

一席话道出了高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的误区:许多声乐教学工作者在教学中过分关注声音方面的技巧要求,过多把歌唱的气息、共鸣等声乐技巧放在教学的重要部位,而忽视了对音乐作品的感悟及情感的培养。这应该是声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世界顶级女高音歌唱家杰西·诺曼曾到我国一所知名音乐学府示范授课。学校特意挑了两名高材生在她面前表演。等一曲唱毕,杰西·诺曼问:“你们知道这首歌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吗?演唱这首歌时,应该处于怎样的一种情感中?”两个高材生竟然面面相觑,回答:“不知道。”对于一位女同学演绎的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伯爵夫人咏叹调,“伯爵夫人应该是美丽高贵善良的,但是这位选手却小动作很多,跟伯爵夫人的形象完全沾不上边。”杰西·诺曼感叹道,“中国选手的普遍印象是声音好、形象好,但是全面的表现力就明显不足。”

过分关注演唱技巧,而不重视情感的培养,声乐艺术就退变成了声音艺术。

(二)忽视声乐教学中教学情境的设置

很多声乐教育工作者只注重声乐教学,认为教给学生发音技巧,教会学生演唱方法就算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对于学生把握歌曲的内涵,能声情并茂的表演是不够的。这也是当前声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传统声乐《梁祝》时,学生仅学会演唱是不够的,还要熟知梁祝的凄美爱情故事,理解化蝶的美好向往,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品赏歌词,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故事,然后使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相信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对音乐有了感受才能鉴赏,才能激情的表现。这种带着歌曲中人物的情绪的表演与歌词所营造的意境及音乐所创设的氛围相结合,一定会引起听众或观众的共鸣。

(三)在教学中不知怎样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

许多声乐教学工作者也认识到了情感培养的必要性,但在教学中却不知该怎样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有些在具体教学中虽有所体现,却要么是蜻蜓点水,一触即退;要么是隔山打牛,不见成效。

首先表现在不理解什么是情感。说简单些,情感就是对音乐的体验。《北京的金山上》使人感觉欢快;《小白菜》使人感觉悲伤;《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使人心情舒畅。有了这种情感的体验,演唱者通过表情和动作,演唱速度以及声音色彩将体验到的情感传递给观众,就很容易使观众也受到感染。

其次表现在不确定什么是情感培养。有些高校声乐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跟着感觉走”。他们认为每首曲谱都有旋律,节奏,声调,掌握这些就足够了。对于情感培养认识片面,岂不知面部、形体、言语、声音等都属于情感范围。

二、情感培养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声乐艺术离不开情感,发于声,及于情。所以,情感培养在声乐教学中有着重要意义。当我们唱一首歌的时候,重要的是感情的是否投入而不是音色的是否纯美,纵有好的音色,但如果缺乏感情因素在里面的话,就不能实现歌唱的最终目的。老一辈的歌唱家在演唱一首歌曲时,总要事先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所歌颂的对象等等,这样通过熟悉歌曲的内涵,才能用优美动人的歌声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是愉快,欢乐,还是忧郁,失望;是爽朗,激情,还是灰心,悲伤。等感情互相转换,演唱者通过动听的歌喉以及优美的旋律音调把这些感情抒发出来,使听众受到感染,产生共鸣,从而也体验到了这些情感。总的来说,情感是歌唱的灵魂,是歌唱的最终目的。

三、在声乐教学中进行情感培养的方法

(一)了解作品背景及内涵

每部音乐作品都有它的内容底蕴。通过了解创作背景,品赏歌词,聆听旋律,我们就可以走进作者的时代,与作者心意相通,心领神会作品的情感。如我国传统民歌《茉莉花》,她旋律委婉,波动流畅,感情细腻;通过赞美茉莉花,含蓄地表现了男女间淳朴柔美的感情。但不同地方的演唱风格也不同:江苏的旋律婉转优美,东北的豪放高亢。我们可以了解到民歌在流传过程中会根据各个地方的地理环境、历史环境、生活习惯、语言性格等因素而改变。《茉莉花》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吸取各地音乐中的不同养料形成不同的风貌。它那浸润着清幽华夏情味的旋律不仅香飘中国大地,而且溢满全球。

(二)选择针对性的教材

作曲家创作音乐大都是触景生情或有感而发,每一部音乐作品都是作曲家情感的再现。我们想要充分表现这些作品,就深入细致的了解作品,想象并理解作曲家的本意。演唱者演绎音乐作品时,如果能投入情感,最大化的表达创作者的心声,就能让听众身临其境,身有同感。所以,声乐教学工作者在选择教材时一定要做到有针对性,这样才能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例如选择教唱《松花江上》,因为这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同时对歌曲本身所表现的主题都能有所了解,在教学时,自然而然的就会用含着热泪的哭泣似的音调,唱出了悲愤交加的声音。

(三)设置特定的情感氛围

声乐教学工作者在声乐教学中指导学生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来演唱音乐作品是很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设置特定的情感氛围,由此来强化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从而实现对他们的情感培养。例如:在唱《春江花月夜》时,利用多媒体打出这样的图片: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像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就会沉浸在优美恬静的情感氛围中,对音乐美的也可以轻而易举的感受到了。

四、声乐教学中情感培养的探索与研究

声乐教学艺术离不开情感培养。歌唱只有能表现一定的情感和内容,才能打动听众,所以演唱者一定要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让情感成为学习声乐技能的强大推动力,从而提高声乐教学艺术水平。

(一)切实把握歌曲的情感。每一首歌都有其要表现的不同的情感,如红色类歌曲,表现的是赞美,崇敬,庄严,亲切,真诚……等;励志类歌曲,表现的情感则是自立,自强,自信,勇敢,坚韧……等;抒情类歌曲,表现的是深情,悠扬,恬淡,自然……等;爱情类歌曲,表现的情感是喜悦,激动,感伤,寂寞,凄楚……等.通过研究歌曲的词意,把握歌曲的情感,才能有助于歌曲内容的表达和形象的刻画。声乐教学工作者要让学生明白:缺乏情感的歌唱是没有生命力。歌唱者的责任,不只是使自己能感觉到歌曲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能使听众感受到它的存在,这样就做到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从而提高其声乐艺术水平。

(二)注意音乐情感的细微变化。掌握了音乐的曲调,只算是掌握了歌曲情感的大概,要想丰富它的表现力,还需注意音乐情感的细微变化。例如在演唱《在路上》时,前面旋律是急快的,后面旋律是舒缓的,两段旋律所表现的情感也就大相径庭了。学生能够把握情感的变换,其声乐艺术水平就会显著提高。

(三)做到“声”与“情”的有机结合。在歌唱艺术中,“声”与“情”是紧密联系,互不可缺的。俗话说:“情之所至,音之所生”,一曲终了,情深意切,或余音犹在,回味无穷;或感人肺腑,同欢同泪;或洗涤心胸,神清气爽;或黯然神伤,悲戚难平……要想做到“不唱无情之曲,不为无情之唱”,就必须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声是情的流露,有声无情难以产生感人的艺术魅力;情是声的基础,有情无声则不能维系声乐艺术最基本的品质特征。只有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才能创造出完美的歌唱艺术。这就要求演唱者需具有较高的音乐方面的素质和修养。这样才能把握声音与情感的协调,在对作品的处理与表现上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完美地展现声乐艺术的真谛。

比如说王菲的《明月几时有》,这是根据宋代苏轼的词谱写的一首歌。“高处不胜寒…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些名句,要弄通理解它的含义就必须对作者当时的境况有所了解。作者的失落,彷徨,对亲人的思念,祝愿……可见这首歌的情感之丰富。王菲一定设身处地的去想象,那种沧桑而已飘渺的嗓音才恰如其分地诠释出这首歌的灵魂,达到真情真意的感人效果。

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