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39: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命题演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概述
作者于2012年2月首次尝试将英语演讲作为英语课堂的互动模式,在将英语演讲带进英语课堂的过程中,作者不断总结着阶段性的成功经验和问题不足,同时积极改善英语演讲课堂的互动模式和方法,作者带着前期积累的经验和疑问参加了2011年12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所组织的“第三届全国英语演讲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为了推动外语教育的发展,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进行,加强全国高校英语演讲教学与研究,推动全国高校英语演讲课程的建设。此次研讨会的主题为“不断发展中的英语演讲教学――立足校园,放眼世界”(Public Speaking in Progress: On Campus and Beyond)。此次研讨会的主题与作者现阶段所开展的英语演讲课堂的互动模式相契合,通过对研讨会的交流学习和细致思考,并结合独立学院的办学特点和学生英语水平,把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思辨能力和增强学生自信作为英语教学的重点。
2. 已往研究成果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曾就演讲活动在综合英语课堂展开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此研究对学生产生的效果:演讲活动增强了学生正式讲话的自信心及交流意识;给学生提供了用英语交流思想的平台;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张冬玉2007:5)综合英语课堂专门设立的演讲活动是一种以学生为中的言语教学活动。该活动设在上课前段时间,能起到“热身”作用。这种言语活动以主题内容为基础,突破了纯语言形式的操练。该活动中的演讲、答辩、评论能引发学生真正的思维,促进学生动口、动笔,给学生提供用英语交流思想的平台,增加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王彤2001:51)
3. 互动模式的课堂教学设计
考虑到英语课开设的特点和独立学院学生自身学习能动性和英语基础,作者在大一第二个学期,在A班:国际贸易(30人)、工商管理(27人);B班水利专业1、2班(50人)共105位同学的课堂上采用了新闻报纸制作及小组新闻播报的方式和命题演讲的模式。课堂互动模式的效果的满意度调查会在春季学期结束之后进行。
3.1 新闻报纸制作
教师提前一周布置4位学生组成小组,并且在课前完成命题讨论、收集材料、新闻报纸制作、撰写新闻稿;上课时学生上台做新闻播报。教师提前一天把报纸复印,分发到班级每位同学的手中。参与制作的4位同学不仅要播报自己所选内容,而且要与其他的同学现场问答互动。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播报完毕之后,老师再与学生对其报纸的内容进行讨论。之所以采取这种形式,主要是因为考虑到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基础。想要学生全面参与课题的口语环节,就首先要全面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打破学生不自信的心理。通过每周新闻报的制作,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总结新闻要点的能力,集体协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形成主动关心社会要点的习惯,并且能较为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新闻报纸制作和小组播报、提问讨论,学生在无形中接触了演讲中的几个环节:准备素材、撰写演讲稿、命题演讲,问题回答。
3.2 课堂命题演讲
于此同时,作者在每周的英语听说课堂上有意识的融入了演讲中的命题演讲环节。在布置命题演讲的题目最初,教师播放了几个CCTV 演讲比赛的视频。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对英语命题演讲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每次在课堂上,提前一周布置命题演讲内容,每次分为5为同学上台演讲。每位同学演讲的时间为2分钟。接下来是1分钟的提问时间。老师或其他同学对每位演讲者提1到2个问题。学生的命题演讲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学生是否准备充分。而提问环节的好坏则取决于学生的心理素质、英语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等。作者将现场的情况拍摄下来,并用来进行后期的比较研究。命题演讲和提问的互动模式,还在初始阶段,还需要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才能看出其效果。
4. 互动模式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在开展以演讲活动为互动的教学模式中,作者会遇到一些问题。第一,一些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在课堂播报时,会存在语法错误以及发音不准确。面对这样的问题,作者的解决方法是,让学生在播报之前,把播报稿提请给老师批阅修改语法错误,并单独给学生指导发音。第二,在命题演讲环节中的提问环节,学生在没有准备的前提下,问题回答的状况较差。教师的解决方法是,通过拍摄的视频,对学生进行单独的点评和指导。第三,有些学生心理素质较差,缺乏自信。面对这样的学生,作者主要是的给予这些同学鼓励,并且给予他们第二次尝试的机会。
5.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在第三届全国英语演讲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中,来自全国各地近200名从事英语演讲教学与研究的专家、教师等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的“专题研讨”环节,针对“英语演讲教学:思辨能力与通识教育”、“英语演讲课程建设和教学设计”、“英语演讲课在中国高校的本土化问题研究”三个主题,其中“培育公共演讲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一观点教师们就各自的经验展开了 的讨论。从这一个观点出发,这给大学英语课堂以演讲为互动的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学期结束后,大二的第一学期。会考虑采取即兴演讲的方式,这对学生的要求也就大大提高。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必须要考虑到,如何启发学生的逆向思维、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如何通过培养大学生英语公众演讲中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并进一步考虑,如何可以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建立自信,赢得求职和晋升机会。
6. 结语
面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面临着新的挑战,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需要适应社会和学生的需求。这次以演讲为互动的教学模式的首次尝试,为英语教师和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应用能力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课题。本院也首次尝试开设英语演讲的选修课程,并且以小班的形式授课。相信通过优化课堂活动不断优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才能得到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冬玉. 英语演讲与语言能力的培育 ―― 一项综合英语课程创新人才培育的研究 [J] 外语教学. 2007 (5).
[2]王彤. 英语专业口语教学新课型 ―― 公众演讲课的探索与实践[J].外语界.2001 (3).
[3]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应用能力培育模式探索 ―― 以大学英语演讲课为例[J]. 语文学刊 . 外语教学. 2010(1).
[4]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省略/news/44898 (2012年3月17日读取)
关键词:口语训练;自由演讲;命题演讲
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高一到高三的语文教学中,我坚持用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课堂口语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高一阶段的“自由演讲”式训练。
老师应当给学生信心和勇气。高一的学生初次上讲台面对全班同学讲话,需要勇气和胆量。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走好这一步至关重要。这一阶段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并明确告诉学生: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人人都参与,无一例外。学生既知没有退路,也就勇往直前了。
高一阶段的自由演讲
由于内容不受限制,学生兴致很高,可准备的材料很多,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内容相当丰富。因此,从学生演讲的内容看,有学生自我介绍的;有讲自己兴趣爱好的;有回顾自己最难忘的一段经历的;有谈异国风情的;有讲成语故事的;有讲名人轶事的;有讲热门话题的;有说我的爸爸、妈妈的;有谈我的老师的;有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经验的;甚至还有讲我的弱点的等等,涉及面很广。通过演讲,无论讲者听者,都拓宽了自己的思路。
经过这一阶段的练习,绝大多数同学消除了胆怯的心理,对每课一讲的训练产生了兴趣,特别是每节语文课上都有可能出现新奇的演讲内容,对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吸引力。但这一阶段学生的兴趣尚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就锻炼口语来讲,还只能是量的积累阶段。只有逐步使学生从理性上认识到口语训练的必要,训练才能真正达到目的,逐步形成为语文素质。
高二阶段的“命题演讲”式训练
“命题演讲”是“自由演讲”基础上的提高,它符合认知规律,适应学生的求知愿望和心理要求,也是使课堂口语训练活动深入下去的必然趋势,否则活动就失去了生命力。
这一阶段我采用两种训练方法:
第一种是以科代表为首,由各小组长、学习委员和同学代表组成“命题小组”,负责出演讲题目。每次演讲后,由老师指定一名学生进行评分,并于课前向学生公布。这种方法要求学生根据题目快速构思、列提纲、打腹稿,语言要连贯、流畅、严密。
题目由学生自己设计,他们的爱好、年龄、兴趣、水平等都很接近,演讲的学生一般不会感到困难,大都能较好地扣题展开,而且讲得有声有色。出题的学生,出于荣誉感、责任心,平时特别留心观察生活,了解同学的生活情况、性格特点,看书看报也勤了,思考的问题也广了。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学们在准备过程中互相竞争,各显神通,大大挖掘了自身的潜力。
学生出的题目丰富多彩,有生活气息,有时代感。如:“中学生的苦恼”“我最想对老师说”“我最想对父母讲”“我与流行歌曲”“抄作业之我见”“考试考好以后”“假如你是一个大企业家”“跨世纪人才要有什么条件”等等。
经过高二阶段的练习,同学们的兴趣更浓,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演讲的水平普遍提高。此项课堂活动,使学生大面积地活动起来了,口语训练成了知识、能力、思维等多方面的综合训练,而且寓思想教育、心理素质教育于语文教学中,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其语文素质得到了进一步培养。
高三阶段的“即兴演讲”式训练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英语演讲训练 听说能力
1.引言
在国内的许多大学,开设英语演讲课已经逐渐形成一种趋势。英语演讲课不仅顺应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的“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要求,还有效地提高了沟通能力和拓宽知识面。然而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由于课时量的限制,不可能在短期内在全校普及英语演讲课。因此,如何将英语演讲训练融入日常大学英语听说课中,使大学生参与主动练习与实践提高英语听说能力,成为本文研究的目的。
2.将英语演讲训练融入大学英语听说课的可行性分析
2.1英语演讲教学的主要理论依据与听说训练的理念和目标一致。
英语演讲教学的其中一个主要的理论依据是输入和输出理论。克拉申提出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的提出,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对信息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学习者需要接触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才能自然产生语言复用能力。在听说课堂环境中,有问答、复述、对话、讨论、辩论、演讲、角色扮演等输出方式。演讲训练中对演讲比赛的观摩、向成功英语演讲者的模仿这些都是对听说能力的一种输入,而后阶段的演讲,作为听说课中一种更高要求的输出方式,使学生对英语演讲技巧的认识经历一个由感性到理性、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为培养输出能力、提高输出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英语演讲教学的主要理论依据与听说训练的理念和目标是一致的。
2.2英语演讲训练能帮助大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改变口语僵化现象。
某些大学生在使用外语时会具有明显的语言休克现象,最常见的是在进行回答问题、口语操练等课堂活动时会出现紧张、胆怯,以至于伴随冒汗、握拳、讲话结巴等现象,在使用目标语进行交际时无法做到像使用母语一样自然。而英语演讲中的训练,无疑为帮助大学生走出僵化的困境,摆脱不利的心理因素,提出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在演讲训练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在公众场合,害怕乃人之常情。要学会自我放松的方法,试着深呼吸几次,在心中不断重复一些激励的话语,战胜恐惧感,注意保持与听众的眼神接触。当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后,再通过观摩、模仿、演讲这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演讲训练,再适当运用具体的技术手段,比如对着摄像机镜头,在公众场合,进行实地演练,实践、实践、再实践,不断体会演讲的奥秘和诀窍,学生的口语僵化现象必定能得到很好的改善。
2.3演讲的交流特性能促进听力水平的提高。
演讲就是演讲者在一定的时间和场合,把自己的信息以特定的方式向听众传达的一种交流活动。演讲者是信息的来源,在发表演讲时需要把这些信息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编码,传达给接受者听众。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演讲者必须以听众为中心,而听众需要把演讲者的信息解码之后,才能有效接受信息。在传达信息和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双方听力的提高。
3.英语演讲融入听说课的组织形式
英语演讲不同于一般的口语训练,它必须有一定的阶梯性和顺序的不可逆性,随意性小,演讲训练既是对口语训练的一种拓展,又是对听力训练的一种突破。笔者在所教授的4个班级中,利用听说课的部分时间,进行英语演讲训练。
3.1观察。
美国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A.Bandura等人(1962)提出了社会学习论,又称模型模仿论。这一理论讲述了在社会环境中人是如何学习的。它主张人类应通过观察别人的熟练反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模仿,完成学习行为。观察有两个目的:一是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演讲的兴趣;二是消除学生在语言和心理方面的隔膜和恐惧感。观察的资料搜集来源可以是双方面的,课堂上的资料主要来自教师,课后的来自学生。观摩的视频材料可以选用一些比较经典的演讲音像资料,音像资料的选择在内容上不能太难,否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在结构上不能一味求新,要尽量选择那些内容清晰有条理性的视频,比如马丁・路德金的演讲、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及“外教社杯”英语演讲比赛全国优秀获奖选手的演讲,这样的演讲资料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示范作用引起的观察学习更有效。教师可以自行制作一些微课视频,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教师可以督促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寻找一些他们自认为好的演讲视频,在课堂上或是微信群中一起分享,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观察的训练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进行。在观察的初期,教师仅仅起到一个视频提供者和播放者的作用,只让学生观看,不做任何的干预。在观察的后期,教师就要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注意演讲技巧的使用,体会重音、强弱读、断句、停顿等用声特点;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演讲者是怎样利用手势、面部表情这些体态语表达自身的情感;引导学生用心体会演讲者是怎样立意构思、谋篇布局打动听众的。
3.2模仿。
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就可以进入演讲训练的第二阶段:模仿。模仿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首先,是对演讲者用声技巧的模仿。把握以发音到位为基础的所有重要因素的有机协调、变化有致,感受演讲中的高亢激昂,感受演讲的低沉深厚,感受语速快时的流畅清晰,感受语速慢时的有声有色,感受停顿所引发的听众思考。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借助录音设备,小组的组员间互相帮助检查对方是否模仿到位,小组组员互相评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来回走动,观察各组的声音模仿方式。其次,学会模仿演讲者的“肢体语言”。模仿的形式可以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加上创新模式。所谓的传统模式,就是单纯模仿经典视频资料里演讲者的肢体语言,不管是手势、表情都要尽量到位。这一阶段可以让学生变成“演员”再现演讲者的“形态”,可以让学生主动上台模仿,台下的学生和老师一起作为评判。所谓的创新模式,就是教师给出学生一段演讲稿,要求学生分小组自己揣摩该如何配上适当的肢体语言更好地给听众传递信息。随后各小组可以推荐表现力好的组员在全体同学中表演,选出最佳的表演之星。最后,就是更高层次的要求,学会模仿演讲者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技巧;体验怎样在演讲中利用引人入胜的开头和令人回味的结尾吸引听众;把握怎样合理地确立中心论点、收集有效素材展开论证,从而说服台下的听众。教师可以指定两篇演讲稿的撰写,然后让学生先自己打分评价,然后交由教师打分评价,再选出优秀的演讲稿在课堂上宣读。在对演讲者的模仿训练中,组织观察、分析和讨论,使教师、演讲者和听众都积极参与课堂,不仅逐步培养自信心,而且提高他们的演讲技能。
3.3命题演讲与即兴演讲相结合。
观察和模仿的训练,已经逐步消除学生对演讲的恐惧心理、树立自信心。这些都为真正的上台演讲做好了一定的铺垫和过渡。这部分的训练可以先从比较容易的命题演讲入手,再转向高要求的即兴演讲。命题演讲可以改变以往由教师命题的形式,由学生自己自行选择一些他们感兴趣、热点的话题,然后集中汇总,形成两个命题,准备充分后,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有演讲的展示机会。在演讲者进行演讲的同时,其他学生的角色就变成了观察者,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及找出不足,也间接得到提高。即兴演讲相对来说是演讲中难度较大、比较富有挑战性的环节,训练的安排可以放在最后的两次课上。在即兴演讲比赛的前两周,可以适当地让学生针对特定的演讲题目,进行头脑风暴法的训练,帮助学生拓展思路及培养一定的思辨能力。即兴演讲时,教师可以模拟正式比赛的现场,把学生分为两组,一组进入准备室抽签准备,另一组在比赛现场和教师一起,作为现场的评判。然后再下一场换题目后已经做过评判的学生再变成演讲者进行演讲。每个学生的即兴演讲的得分就是每个学生打分的分数和教师打分分数的平均分,最后评出最优秀的前三名演讲者。
4.英语演讲训练融入听说课的实践效果
通过在英语听说课融入英语演讲训练,在期末教师对四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其中6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听说水平有了一定的进步,60.5%的学生把口语进步的功劳归因于英语演讲训练。学生参与英语演讲训练,提高心理素质,树立自信心。在观察、模仿和演讲中,不仅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还促进了口语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的提高。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始终具有主体地位,演讲资料的收集,使学生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的传统听说课教学模式也得到改良,在一种半开放式的教学中,教师充当导演和演员的双重角色。实践证明,把英语演讲训练融入听说课堂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是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途径。
英语演讲作为听说课额外训练的一种,也可以纳入评价体系。在大学英语课中,某些学生要进行口试的考核,有了演讲训练,就可以把它作为口试考核的一部分。考核的内容分别是模仿、命题演讲和即兴演讲三个循序渐进的步骤。考核的评价者是学生自身和同学间的互评还有教师的评价,这是一个更合理客观的评价体系。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对英语演讲有更深刻的认识,学生也从中树立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5.结语
通过在听说课中引入英语演讲训练,可以打破传统的听说教学模式,探索一套科学有效的听说教学模式。英语演讲训练的目的不是培养演说家,而是以演讲的方式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间接带动听力水平的提高,在一系列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交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大学英语听说课的改革,使它发挥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Stephen E.Lucas.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6.
[2]崔琳琳,林立.大学英语演讲教程[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3]李彦文,等.英语演说词精粹[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1999.
1、老师的示范引领:教师在平常教育教学中的一言一行,常常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所以教师说话的技巧、说话的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说话质量。教师除了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把话说好,还应该在备课时把课堂交流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来看待,上课时,尽量做到说话逻辑严密、口齿清楚、用词恰当、语言精练、有条不紊、不生硬,成为学生的榜样,让学生在榜样的引领下提高说话的技巧。
2、语文课本中课文的引领:语文教科书中的每篇文章,都是经过多次筛选出来的美文。其中有很多写人的文章,人物语言生动含蓄、富有哲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哲理性。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分析人物对话的语气、语调,从而增强语感,让学生学会在不同场合下,面对不同的谈话对象、不同的描述内容,运用不同的语气和语调,来增强自己语言的感染力。另外,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不同角色,配以动作和神态,借以促进对学生的语感训练,防止说出来的话干涩和呆板。
3、利用即兴演讲比赛方式提高学生的说话水平:通过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往往能取得绝佳的效果,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即兴演讲的方式。在活动时,我们要和学生一起确定演讲题目和演讲内容,即兴演讲,它的特点是参赛题目各异,如果教师一人命题,内容上很可能会脱离学生的思想与实际,所以可以由学生自定题目,这样的题目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相对而言,这种命题方式可以增强每个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接着,将这些题目做成标签,让学生在演讲之前领取题目,然后留给学生几分钟准备时间,以培养学生遇事沉着冷静的心态,从而强化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会说”的技巧。
(来源:文章屋网 )
一、参观考察活动的组织
为孩子组织参观考察活动,要做好下列几方面的工作。
1.明确活动目的和意义。这项参观考察活动的宗旨是什么?要求孩子达到什么样的认识目的?要思考哪些问题?怎样思考?这些问题,教师都要在活动设计中明确下来。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有一部分可以向孩子言说,有一部分可以让孩子在参观考察的过程中感悟,但无论怎样都要有个事前的设定,纳入活动的组织方案中。
2.明确参观考察的内容和线路。这是关于认识对象的确定问题。参观考察内容是支撑活动的担负物,线路是实现认识目的的路径。参观考察内容要尽可能精简,这既可节省时间,又可避免与目的无关的信号的干扰,扰乱或分散参观考察者的思维。精心设计参观线路,也是精简参观内容的一种方式,有助于提高活动的效果。
3.提供一些认识参观内容的手段和方法。孩子的生活学习经验少,在组织他们开展参观活动时,教师事前要为孩子提供一些认识事物的手段和方法,如记笔记、拍照、录音等。此外,有秩序、有礼貌地询问和请教等问题,也可事前预设,事中关注。根据参观对象和内容的不同,有些参观活动还可进行样本采集和现场操作。总的来说,认识手段,应根据不同的参观对象和类型确定,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
4.要规范秩序和落实安全措施。小学生毕竟年纪小,自立、自律、自护能力较弱,在为孩子组织参观考察活动时,教师要规范秩序和落实安全措施,包括有关生活管理的措施,如食品的卫生、保健箱的配套等;要耐心细致地向孩子讲述遵守和维护有关秩序的必要性,强调同伴间相互关照的重大意义。
5.围绕本次参观考察活动设计和布置相应的学习作业。作业的设计要富有情趣,要有特色,要以活跃思维,提高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加深对参观内容的认识为目的。所设计和布置的相关作业要用适当的方式进行点评。参观活动的作业设计要尽可能与相关的教科书内容相联系,与预期的孩子参观感受相联系,这样才有利于加深孩子在参观中得到的认识。作业的文体形式或作业载体应多样化,最好是由孩子自选自创,比如绘制一张参观对象的平面图或设计某部分内容的立体模型。
6.活动的组织者要进行活动总结,并对参观考察活动的相关资料进行建档。教师要充分认识写出相应的活动总结评价书面报告,和与此次参观活动相关的资料归档的重大意义,重视和做好参观活动的建档工作。
以上六个方面都应反映到参观考察活动方案的设计中。过去各个学校都为孩子组织过不少的参观考察活动,但认真进行活动设计,特别是从教育科学的视角进行活动设计的并不多,致使参观考察活动效果大打折扣,这值得我们反思。
二、实习和设计活动的组织
无论是围绕教材开展的实习活动,还是各种类型的设计活动,从整体上来看,都可称为“大作业”,都能大幅度提高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全面调动孩子的积极性,都是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的平台。组织和指导孩子开展各种实习和各类设计活动,要明确该项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要求;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要在评价中反映出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和思维的广度、深度、品位。有相当一部分实习和设计活动项目,可以作为学习成果、劳动成果或发明成果评奖,以资鼓励。设计活动是最能体现孩子思维品位,最能实际训练孩子思维能力的平台。教师除了要有计划地设计选题之外,还要鼓励孩子自己设计选题,以充分发挥孩子的潜能,并使之在孩子中间产生积极的影响,营造创先争优的充满朝气活力的学习氛围。
三、辩论和演讲活动的组织
辩论会是最能体现孩子思维敏锐性和逻辑性的平台,也是最能综合地反映孩子思维能力的平台。精心设计和组织一系列专题辩论会,对培养和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以及孩子一生的学习和事业,有着深远的影响。辩论会的形式,有个人与个人的辩论,有组对组的辩论;有专就某个或某几个问题进行的辩论,有自选问题相互发难的辩论,无论是哪种形式,教师都要安排裁评,制定活动规则,寓学于乐。在辩论内容的选择上,教师既要围绕开拓思维、活跃思维、培养思维、检测思维的宗旨,又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结合孩子的阶段学习任务、知识基础,充分发挥辩论的作用。教师在辩论点评上,要着眼于思维方式运用上的正确性,概念运用和命题表达上的艺术性,答辩应对上的敏锐性,这样才会使孩子记忆深刻,对今后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演讲会,也是最能培养和体现孩子知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平台。虽然演讲时有事先准备好的讲稿,不一定能检测思维的敏锐性,但是演讲时所表现出来的神态、语调、姿态,以及讲稿的内容和文体结构,能较全面地体现演讲者的知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精心设计和组织好演讲会,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不可替代的教学项目。20世纪60年代前的小学,在高年级中组织演讲比赛,是很经常的事,但现在在小学举行这样的教学活动,却比较少了,这令人遗憾。演讲会的类型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组织专题演讲,也可以自由选题演讲。但无论是一般性的演讲会还是演讲比赛,教师都应安排裁评,这既是一种激励机制,也是一种评鉴形式。没有点评和裁判,就没有学习的参照系,就起不到培养学习能力的作用。要点评和裁判,就得打分,就得全面制定评分标准,这是演讲活动设计和组织中的一项前期工作。对优秀的可资榜样和奖励的演讲,可以公开点评。对表现不是很好的演讲,教师可个别交谈点评,充分挖掘其中的亮点并加以鼓励,存在的问题则要用适当的方式向孩子阐明,既要让孩子明白问题的所在和改进方向,又要让孩子保持学习的兴趣。
无论是组织同年级的辩论会、演讲会,还是分班、组开展辩论和演讲活动,教师都要精心设计,用心组织,全面点评。这项工作量大面广,但是一项不可替代的教学活动。为了素质教育的开展,广大教师要不辞劳苦,精心设计和组织这项教学活动,尽力多开展这类活动,并不断创新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语文学习历来都讲究“积累”二字,“一蹴而就”显然在这门学科中是行不通的。特级教师梁先生用了一个别具风格的比喻来形容语文学习,他说:语文就像“威士忌”,是在酒桶里慢慢酿成的。
随着职业学校新教材的实施,职中语文课堂必须体现职业教育的共同价值,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了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职中语文教师应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而语文课前五分钟演讲,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所谓语文课前五分钟演讲,就是利用每节语文课前五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过学生演讲的方式,以提高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锻炼胆魄,充分体现新课程“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这一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全面提高学生素养,具有其它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下就笔者的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指导思想
(一)严格遵循教学规律,建立新型的师生双边关系
在师生双边关系问题上,我们曾经有过教师主宰一切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曾经有过且现在正被提倡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但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呈几何级递增、提倡终身学习的今天,这些模式日益显露其局限性。“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一古训在今天显得尤为灵验。因此,在教学中探索以大纲为主导、以教材为主线,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共同提高的教学模式成了课前五分钟演讲的指导思想之一。
(二)寓教于乐,创设最佳教学氛围
教和学,本来无所谓苦乐。只是现在教什么和怎样教,学什么和怎样学,不是自己的主观意志所能决定的,教者与学者长时间处在一种被动状态,不免身心疲惫,终致厌倦。其实,教和学完全可以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寓教于乐是千百年来教育界永恒的话题,在社会各界提出质疑、语文教学出现危机的今天,我们着实有必要在寓教于乐、创设最佳教学氛围方面探索一番。
(三)竞争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
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都有求异求新的欲望,而年青人在这一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开展课前五分钟演讲并且把这一模式推及整个课堂教学,正是利用了中学生这一心理特点。
二、操作方法
(一)提前布置,严密组织
演讲顺序由语文课代表安排,或按座次,或按学号,或男女轮流出场;演讲的内容可根据教学需要命题演讲,或半开放型演讲,即演讲内容不做太多限制,让演讲者在备选的几个话题中自由选择;或开放型演讲,让演讲者自由选题。命题演讲重点培养学生占有筛选、组织材料和推敲语言的能力;半命题演讲重点培养学生在自己容易把握的选题中展示才华;自由式演讲则是演讲者尽情展现风采的舞台,最易出现精彩的演讲。
严密组织,让学生充分重视这一教学环节,以达到以讲促学的目的。杜绝信马由缰式的放纵,鼓励学生运用意会、感受、想象等方法,丰富词汇,领悟语法,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二)要求脱稿,不走形式
脱稿演讲,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记诵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在反复背诵中加深对主题的理解。每一次背诵都是一次学习的过程,也是一次提高的过程,如果手拿讲稿,照稿宣科,念完为止,像是在应付一件苦差,很难引起听众的共鸣。演讲者低头诵经,情绪全无,演讲的感染力如何体现?
另外,按标准班容量计算,一位学生一学期演讲的机会也就2-3次,语文教师一定要强调让学生珍惜难得的锻炼机会,严格脱稿演讲制度,不要让演讲有名无实。
(三)承认差异,尊重个性
因为学生个体水准参差不齐,有高有低。演讲的时候不可能全是马丁·路得·金《我有一个梦想》式的大气磅礴,慷慨激昂,也不可能全是海伦·凯勒《假如我有三天光明》式的冷静清俊,感人肺腑。在学生演讲时,要承认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语言表达能力好的同学可能口若悬河,洋洋千言;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同学可能出现语调不准,语言不当,甚至忘词卡壳现象。这时教师要示意学生不要紧张,或让同桌来个提醒,这样做,对演讲者是一种鞭策和尊重,对其他同“级别”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鼓励,消除了他们的畏惧心理,极大地促进了该项教学活动有序健康的开展。
(四)鼓励为主,恰当点评
既然学生千差万别,演讲内容丰富多彩,演讲风格各不相同,那么演讲的效果肯定不会一致。职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敏感、自尊的心理特征,他们渴望成功,渴望得到认可和表扬,所以教师要对其中成功的演讲进行充分地肯定,让其尽享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和创造欲望,为其他学生树立一个榜样。对于不太成功的演讲,教师要善于从“不成功”中发现闪光点:如一个形象的肢体语言,一个精当的比喻,一句精辟的哲理,一段整齐的排偶,甚或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让演讲者体会到了小小的鼓励,使其对下一次演讲充满渴望。
当然,对其较为明显的不足,教师应及时指正,或让同学点出。语气尽量婉转,能让学生在尊重中成长,在感激中进步。
(五)控制时间,适当变通
一、 分类广告型阅读理解题的特点及解题技巧
1. 多事实细节题
2011年的各地英语阅读理解试题中,分类广告型阅读理解题占有一定分量。盐城市试题内容为书刊广告,后接3道小题;桂林市为三则消息,后接5道小题;本溪市向考生介绍了四种体现了环保和人性化的理念的新发明,后接5道小题;郴州为三处旅游胜地介绍,问题设计为任务型阅读,在5个空格上填上适当的词语。从选择题的层面看,各地命题大多为事实细节题,如盐城的3道题中,两道为事实细节题;桂林5道题都是事实细节题;本溪5道题中4道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答案;由于郴州是人物形阅读的形式,所以不加讨论。事实细节题是指原文提到了某人、某事物、某地、某名称等,题干针对原文具体叙述本身发问。遇到此类题目时,考生只要有信心,静下心来,仔细阅读,根据题目上的信息,在文中查找,一旦确认,果断选择,基本上可以得到分。如:
【中考链接】(2011桂林)B
61. The 16th Asian Games was held in .
A. Guangzhou B. Shanghai
C. Beijing D. Tokyo
62. How many gold medals did China get in the 16th Asian Games?
A. 11 B. 41
C. 199 D. 416
【思路点拨】61题答案为A。从第一句话中可以直接找到十六届亚运会举办的时间地点;62题答案为C。第二行说明了中国获得的金牌数和奖牌总数。
2. 有总结推断要求
总结推断题要求考生把几段内容都看明白,然后对相关的内容进行综合、计算、判断,最后得出结论。这类题与事实细节题相比,难度稍有增加。如:
【中考链接】(2011盐城)A
33. How many of the four short passages are introductions of magazines?
A. One B. Two
C. Three D. Four
【思路点拨】答案为A。四段话中,只有Car and Driver是一本杂志,其他都不是。
做此类题的时候,有的考生往往出现这样的问题:看第一节的时候,内容清楚;到第二节的时候,知道第二节的内容,但已经忘记了第一节的内容;整个文章看完后,所有内容都记不起来了。发生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我们平时阅读量不够,不能形成对信息储存处理的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增加一定的阅读量,在阅读过程中还要多做一些对所读内容及时复记的尝试,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种现象就会有好转。
3. 有一定的词汇意义转换能力的要求
这类题总的仍然属于事实细节题,但要求考试在考试过程中,能用近义词、同义词、反义词、上下义词来对原文的内容进行解释或转化。如:
【中考链接】(2011本溪)Passage 2
61.The“cartrider”can make your shopping more .
A. difficult B. boring
C. interesting D. necessary
【思路点拨】答案为C。关于cartrider的第三段短文中:A Korean designer, Jacbeom Jeong, has invented a “cartrider”. The idea is to put a shopping cart and a bicycle together. That should add some fun to your weekly shopping!这里的add some fun to your weekly shopping意思就是“为购物增添乐趣”。
63. What will happen if you sit in the new chair for too long?
A. Your head will hurt.
B. You will be very nervous.
C. The chair will move.
D. The chair will make noises.
【思路点拨】答案为D。关于这种新型的椅子的描述是这样的:If you sit in a chair for too long or in a bad position(位置), your back may begin to hurt. Now there is a new chair that could help you avoid that. It was developed by German scientists. It makes noises to tell the users when they need to move. 如果坐得太久或者姿势不好,你的脊背就会开始疼痛。新型椅子可以帮你避免。当坐在椅子上的人需要动一动的时候椅子就会发出噪音。“需要动一动的时候”就是“坐得太久的时候”。
二、 分类广告型阅读理解题的命题趋势
1. 答案在文字之外
在命题中,命题人越来越重视考生对试卷内容的总体把握能力,试卷上的图片不再是仅仅作为美观的装饰品,而要成为题目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的题目要求考生不仅读懂文字内容,还要领会插图内容,才能正确完整地完成大体任务。如(2011盐城)A:
31.Which of the following will help to improve your speech?
A. IELTS Listening
B. Car and Driver
C. Quick & Easy Meals
D. Designing Effective Speech Interfaces
【思路点拨】答案为D。根据第三段文字意思: 只要有一本书在手,你就能成为一个好的演讲者。本书帮助你充满信心地演讲,并知道如何在演讲过程中抓住听众。书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但广告的插图上都有书名信息:Designing Effective Speech Interfaces。
2. 综合归纳要求逐步提高
与最初的命题有所不同的是,在命题中越来对考生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有些题目不再是直接代入原文就可以找到正确答案的类型,而需要考生对文中提供的有关信息进行思考,并运用自己所具备的数理能力、逻辑能力、语篇能力等进行简单的运算、推断和归纳等,得出正确的结论。如(2011本溪)Passage 2:
65.All the four inventions are about.
A. the climate
B. everyday study
C. the environment
D. everyday life
【思路点拨】答案为D。本题需要考生运用自己的语篇能力和逻辑能力,综合四则消息的内容,在正确理解四则消息的基础上,进行判断:Plantbottle与应对气候变化有关,但其他三个与气候变化无关,因此A不可接受;四项发明中没有哪一项与日常学习直接相关,因此B不可接受;Plantbottle和the new light bulb与环境有关,但cartrider和the new chair与环境无关,因此C也不可接受;这四项发明都可以和日常生活搭上关系。
3. 命题向深层理解发展
所谓深层理解,就是有时作者并未把意图说出来,阅读者要根据字面意思,通过语篇逻辑关系,研究细节的暗示,推敲作者的态度,理解文章的寓义。也就是对言外之意的领悟。这类题目前出得仍然很少,但可以设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双语阅读越来越成为大家的关注点,深层理解能力必然会越来越受到重视,此类题目也将会逐步增加。如(2011盐城)A:
32. Who will probably be interested in Quick & Easy Meals?
A. Car fans. B. English speakers.
C. Housewives. D. Businessmen.
【思路点拨】答案为C。在文中第四段的书中提供了各种健康美味而又方便制作的菜肴的制作方法,那么谁会对本书感兴趣呢?当然是家庭主妇们!
河北省教育学会中小学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组织部分会员单位参加了此项赛事。组织参加此项活动的目的一是通过竞赛的方式鼓励和奖励在英语教与学上成绩优异的师生;二是希望通过抽样检测,了解我省中学生英语阅读水平,发现各会员单位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好的做法,交流各地先进经验;三是更好的为会员单位做好学术指导和服务,促进对英语阅读教学和评价的深入研究,推进英语课程改革进程。今年的比赛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大赛组织机构权威,流程
规范,组织有序
主办单位制订大赛的章程和赛题。大赛日常工作由省学会外专委秘书处承担。2012年4月28日我们下发了参赛通知;5月15日各参赛单位报送了参赛报名表;6月2日召开竞赛启动会;9月份各单位报名;10月17日邮寄试卷;10月27日进行了初赛统考;11月初阅卷并确定复赛人选,24日举办省决赛。
二、大赛覆盖面广,代表性强
此次比赛我省共有8个地市26个会员单位34188名学生参加初赛,60名同学参加了决赛。
三、试题体现了教学改革的方向
竞赛试题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对英语阅读教学的要求,体现了《英语课程标准》对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导向。
试题重能力、重生活、重应用,对我省广大英语教师在英语新课程改革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这次竞赛激发了参赛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了主动阅读的习惯。初赛试卷为100分,考点内容包括阅读技能考查(70%)和百科知识考查(30%)。百科知识以朗文中学英语分级阅读内容作为考查范围,有助于学生广泛阅读,扩大知识面,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四、丰富的内容,严谨的赛制
赛程设计合理,赛制严谨,比赛形式丰富,多角度展现选手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此次竞赛初赛采用笔试,决赛采用命题演讲和回答问题的方式。各年级采用了不同的题目,初二为My Favorite Festival;初三为An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高一为We are Netizens;高二为Fame and Fortune。命题演讲过程中,有些选手开门见山,直切主题,开篇直抒自己的观念;有些选手则采用提问的方式,在诸多假设之后才给出了自己的理解;还有些选手列举身边朋友的例子,用实例来支撑起自己的观点。命题演讲不仅展现了学生较高的文化素养,彰显了英语演讲的魅力,而且体现了选手们缜密的思维和睿智的头脑,让在场的所有观众领略到了英语语言的魅力所在。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选手反映敏捷、快速,让现场的评委以及观众领略到了他们睿智冷静的风采。
【关键词】英语 口语 训练 方法
英语口语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一个“练”字,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在高一到高三的英语教学中,我坚持用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课堂口语训练,并在不同阶段安排不同能力的口语训练,使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了大面积的提高。我主要分以下三个阶形式来实施的:
一、“尽情发挥”式训练
操作要点是首先老师应当给学生足够的信心和勇气。 学生初次上讲台面对全班同学讲话,需要勇气和胆量。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走好这一步至关重要。这一阶段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并明确告诉学生: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人人都参与,无一例外。学生既知没有退路,也就勇往直前了;其次,向学生宣布进行口语训练的具体要求。这些要求是:(1)课前要作好充分准备,尽可能演讲自己写的围绕某一主题的一段话,也可以录用平时摘抄的好的语句;(2)所讲内容不限,只要是积极健康;(3)发音标准,声音响亮,让每位同学都能听清;(4)每节课原则上是一课一人,按学号轮流;(5)每人脱稿演讲时间不超过三分钟,不少于一分钟;(6)同学上台时,大家鼓掌欢迎,讲完后,无论讲得怎样都应报以掌声。结束后,老师作简要评分。
“尽情发挥”式演讲,由于内容不受限制,学生兴致很高,可准备的材料很多,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内 容相当丰富。因此,从学生演讲的内容看,有学生自我介绍的;有讲自己兴趣爱好的;有回顾自己最难忘的一 段经历的;有谈异国风情的;有讲成语故事的;有讲名人轶事的;有讲热门话题的;有说我的爸爸、妈妈的; 有谈我的老师的;有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经验的;甚至还有讲我的弱点的等等,涉及面很广。通过演讲,无论 讲者听者,都拓宽了自己的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在英语口语训练的起始阶段,由于学生的自身素质、性格特点、心理承受能力、口语 表达能力都存在差异,演讲的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对此,教师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对那些胆量小、口头表 达能力较差的同学,教师不仅要及时鼓励,更要有足够的耐心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尤其是每次讲话结束,老师 评定分数时,要尽可能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信心和自尊。
经过这一阶段的练习,绝大多数同学消除了胆怯的心理,对每课一讲的训练产生了兴趣,特别是每节英语课上都有可能出现新奇的演讲内容,对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吸引力。但这一阶段学生的兴趣尚停留在感性认识上 ,就锻炼口语来讲,还只能是量的积累阶段
二、“主题演讲”式训练
这里所说的“主题演讲”式训练是在“尽情发挥”式训练基础上的提高,它符合认知规律,适应学生的求知愿望和心理要求,也是使英语课堂口语训练活动深入下去的必然趋势,否则活动就失去了生命力。
这一阶段我采用两种训练方法:
第一种是以科代表为首,由各小组长、学习委员和同学代表组成“命题小组”,负责出口语训练题目。每次演讲后,由老师指定一名学生进行评分,并于课前向学生公布。这种方法要求学生根据题目快速构思、列提纲、 打腹稿,语言要连贯、流畅、严密。
题目由学生自己设计,他们的爱好、年龄、兴趣、水平等都很接近,演讲的学生一般不会感到困难,大都 能较好地扣题展开,而且讲得有声有色。出题的学生,出于荣誉感、责任心,平时特别留心观察生活,了解同 学的生活情况、性格特点,看书看报也勤了,思考的问题也广了。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增 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学们在准备过程中互相竞争,各显神通,大大挖掘了自身的潜力。
学生出的题目丰富多彩,有生活气息,有时代感。如:“中学生的苦恼”“我最想对老师说”“我最想对父母讲”“我与流行歌曲”“抄作业之我见”“考试考好以后”“假如你是一个大企业家”“跨世纪人才要有 什么条件”等等。
第二种是根据所学课文,由老师临时命题,学生稍作准备,当堂演讲。这种形式的训练讲,要求学生在充分 熟悉和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像、归纳和总结,使某一局部的内容扩展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有时 给某个情节加个结尾,有时扩充某个内容,有时从课文中整理出一个故事。学生要完成这个训练,不仅需要熟 知课文,还需具备一定的创造性和想像力。
这类口语训练方式不仅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够扩展学生的思路、培养学 生的创造性和想像力。与“尽情发挥”式训练的要求、内容相比,难度明显增大,但只要老师使用正确的手段及时引导, 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完成这项训练任务是不成问题的。
三、“突然袭击”式训练
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本阶段训练方式是在前面两个阶段训练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具体做法是:由老师任意指定一名同学上台即兴演讲一至三分钟,不再受命题的制约,并由一名同学对讲话同学的讲话内容、结构、语言、仪态、普通话等方面 加以评论。要求充分肯定长处,指出不足,也可作必要的补充。教师作适当评点。
“诚信杯”演讲比赛规则 一、参赛须知 1、各参赛选手必须遵守组委会的规定,按时参加开会、抽签、比赛。 2、参赛选手必须在赛前10分钟入场。 3、各参赛选手必须从始至终参加听取其他选手的演讲;遵守会场纪律,不起哄,不喝倒彩,做文明观众,对每一位选手的比赛都给予掌声鼓励。
二、评分标准
1、本次比赛中主题演讲采用10分制进行评判,要求正确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表达形式相统一。 (1)思想内容占6分:主题鲜明深刻2分、联系实际2分、材料典型有力2分。 (2)表达形式4分:有声语言2分、态势语言1分、全场效果0.5分、风度仪表0.5分。
2、预赛和复赛均由评委评分当场亮分,第5位选手演讲完毕后,评委进行分析,把握评分尺度,然后分别为前5位选手打分,从第6位选手开始当场亮分。
3、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其余的平均分为选手最后得分(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4、参加初赛的选手取前20名进入决赛,演讲仍是选手初赛使用的稿子,评委当场打分,确定得奖的名次。 三、演讲要求
1、比赛采取命题演讲方式进行,演讲稿内容必须围绕“扬起诚信的风帆”的主题,结合实际,突出亮点,主题鲜明。 2、选手参赛必须使用普通话,采用站立式脱稿演讲。 3、比赛顺序由抽签决定,选手上场迟到1分钟视为弃权。 4、每位选手比赛时间限定在6—8分钟内,7分30秒以红灯提示,8分钟铃响为扣分时限,超1---10秒扣0.02分,超11---20秒扣0.05分,超20---30秒扣0.1分,最高扣0.2分;时间不足6分钟一律扣0.1分。 四、本次比赛设特等奖一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10名。 五、参赛选手必须严格遵守比赛规则,在比赛过程中,若有疑义,由评委会裁定。
昭阳区工商局诚信建设系列活动组委会
关键词:建构主义;大学英语演讲课程;AID教学模式;学生角色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11-0021-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4.005
1 .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据此要求,各高校纷纷开展了相应的课改。建构主义教学观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演讲课程,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运用英语表达思想、传递信息,能有效促进当代大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发展,逐渐在众多高校中得以开设,相关研究也随之兴起。一些研究者运用教育学理论及统计手段对演讲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意义进行了理论分析或实证探讨(苏训武,1997;王彤,2001;文秋芳,2005),还有一些学者从文体分析,情态对比等角度对演讲语篇做了细致的语用研究(胡瑾,2007;王红阳,2007)。然而,虽然研究者们都赞同该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但是作为该课程中心的学习主体――学生,应扮演怎样的角色,至今仍未有研究论述。本文试从建构主义视角,结合本校英语演讲课程的AID教学模式实践,着重探讨大学英语演讲课程中的学生角色――知识的积极建构者、自主学习者和实践运用者,以期推进大学英语演讲课程的建设。
2 . AID教学模式简介
依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笔者所在的学校为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交际能力和文化素养,自2008年起开设了《大学生英语口语与演讲》通识选修课程。课程组历经5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逐步确立了适应演讲教学特点的AID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突出学生在教师主导下的“主体”地位,其具体内涵如下:
A――Assisting(协作),强调多层次多元化的协作,具体表现在师-生,生-生及师-师相互协作,共建教学资源,共同提高使用教育技术的能力并共创机会锻炼组织管理能力。
I――Interactive(互动),开展师-生,生-生和师-师多元互动。具体而言,师生互动完成课堂内外活动的设计;班级内、班级间以及新老学员之间开展互动交流和竞争;教师集体备课、定期研讨、共时网络交流,互动教学反馈。
D――Development(发展),师生共同发展英语演讲能力,共同提高人文素养、创新能力、交流能力,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社会“全人”。
3 . AID教学模式实践
3 . 1 教学理念
AID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自主学习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和微格教学理论为指导,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重视教师在学生建构知识和能力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3 . 2 教学目标
以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为突破口,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语言素养;以开展语言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丰富课程的实施途径;以展示英语综合技能为主要平台,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提高师生的“三大核心素质”――思维素质、心理素质、语言素质,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社会“全人”。
3 . 3 课程内容
依据演讲实践规律,确立3C板块教学内容,即Creative Thinking(创新的思维),Critical Writing(批判的写作),Cracking Speaking(出色的表达)3大板块,通过开展练心理、练思维、练态势、练表达、练交谈、练论辩等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及创新思维能力,严谨有力的写作能力和清晰流畅的表达能力。
3 . 4 授课模式
本模式以班级间巡回教学(Lecture Tour)的方式,实施“主讲+助讲”的双师授课模式,即1名教师主讲,另1名教师现场辅助教学兼微格录像,以便开展学生反思和教师行动研究。
3 . 5 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实施3C板块教学,通过教师的技巧分析与展示,学生的大量口语实训,培养学生英语演讲能力。前8周围绕Creative Thinking及Critical Writing开展教学,集中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及写作能力,辅以命题演讲练习。教师每次花30分钟进行演讲技巧讲授和实例分析,然后设计相关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操练所学技巧,下课前布置好话题让学生课下准备命题演讲。演讲的内容形式多样,如个人演讲、小组辩论或主题探讨。下周上课时,先由学生登台演讲,其他学生或作为提问者进行提问,或作为评委对其演讲内容的逻辑组织、思想内容、遣词造句、语法修辞及演讲表现力作出评价,然后教师总结,最后由学生评出1名最佳演讲者予以表扬。活动结束后,教师再介绍新的演讲技巧并辅以实例分析,同时布置新任务给学生。后9周集中针对Cracking Speaking开展教学:按照演讲的语篇类型进行名家演讲语篇赏析和演讲实训,主要包括介绍类演讲、说服性演讲、礼仪类演讲,同时辅以即兴演讲、辩论、问答等。课堂上,教师随堂开展即兴演讲练习,为培养学生的限时思维能力和连续表达能力,要求每个学生的发言不得低于3分钟。
3 . 6 评估模式
本模式的评价方式由5个板块组成:演讲写作(20%)+课堂演讲(20%)+组织院系英语活动(次数)(30%)+期末演讲比赛/或期末英语汇报演出(30%)。期末演讲考核分为A、B、C三个等级:A级――能根据需要进行即席演讲,或就有分歧的观点进行强有力的辩论,不少于5分钟;B级――能根据需要撰写实用的演讲稿并进行逻辑严密、感染力强的演讲,不少于5分钟;C级――基本能根据需要撰写实用的演讲稿并进行逻辑严密的演讲,不少于5分钟。
总之,该课程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突出学生在演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AID教学模式开展师生多元多层次的协助与互动实践,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提高学生的演讲水平。
4 . AID教学模式中的学生角色探析
演讲课程是一门语言技能课,具极强的实践性。AID教学模式注重课堂教学的实践性,突出学生在课堂内外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通过多元协作互动达到意义的建构与发展。因此,该模式下的学生已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自主学习者和实践运用者。
4 . 1 学生作为知识的积极建构者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主体对客观世界可能性做出的一种解释;它具有猜测性、个体性和情境性(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2002),因而知识的获取过程就是主体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特定情境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在AID教学模式中,学生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英语演讲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宽广的知识面以及良好的演说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均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的意义构建。此外,获取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依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何克抗,1997)。因此,大量的课堂时间都应用于学生对知识的积极建构和实践运用。课上,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组成学习小组共同探讨演讲技巧,开展演讲实践,评析演讲效果,通过协作与互动达到意义建构和发展;课下,学生通过QQ群、网上论坛等现代通信技术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互动会话和意义建构。总之,AID教学模式充分注重学生作为知识构建者的角色,通过开展模仿、演讲与辩论,讨论与评析等以学生为主体的系列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创设情境,促进协作与互动,从而达到意义建构和发展。
4 . 2 学生作为知识的自主学习者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学生具有个体固有的背景知识和经验基础,绝非一无所知,等待着知识的传递与灌输(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2002)。在AID教学模式中,学生是知识的自主学习者。掌握英语公共演讲的艺术需要基本的演讲知识与技巧,更需要大量语言外知识的积累和多种能力的构建,如逻辑与创造性思维、论据收集、分析、合成、组织构架、快速反应、自信心的培养、鉴别赏析水平(Grice, 1998)。因此,一个成功的演讲者需要通过广泛阅读和积极思考,积淀广博的知识,培养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这样才能在演讲中深入浅出,厚积薄发。课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观摩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评析中外名家演讲,自主消化理解和模仿运用演讲知识和技巧。课下,学生需进行大量而广泛的阅读,增加信息量的输入和积累;此外,还需要进一步自主观摩学习和模仿中外名家演讲,从而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提高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为了准备命题演讲,学生需要广泛查阅资料,调查听众需求,筛选素材,最后用流畅且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写出演讲稿。这些过程无不体现出学生作为自主学习者,通过自主学习、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对意义的积极建构,即演讲能力的提升。
4 . 3 学生作为知识的实践运用者
在AID教学模式中,学生是知识的实践运用者。演讲课程要求学生成为实践运用者,主要表现为实践演讲者、实践评论者和实践讨论者。演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语言技能课,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才能掌握和提高演讲能力。每个学生都是实践演讲者,一学期有多次公开演讲实践的机会。演讲课上一个学生在演讲的时候,其余学生都充当评委,依照演讲评估要求表对演讲者的表现进行多方面的评估,并在此基础上作为评论员对该演讲给予口头评论。另外,在观摩中外名家演讲视频后,教师会组织学生分小组对演讲视频做创意思维、布局谋篇、演讲技巧、呈现方式等维度的分析讨论。此外,为调动全校学生在课外运用英语的积极性,教师鼓励演讲班的学生组织所在院系的英语活动,并将该项纳入结业考核。在教师的引导下,大学英语演讲课程的学生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如“英语主持人大赛”“英语歌曲大赛”“英语配音大赛”“英语晚会”等英语实践活动,以英语歌曲演唱、诗朗诵、电影配音、短剧表演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全面展现本校大学生的综合英语应用能力。而这些活动从组织策划,到最后的表演呈现均由学生完成,集中体现了学生作为实践运用者的主体角色。
5 . 结语
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演讲AID教学模式,注重演讲教学的实践性,突出学生在课堂内外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通过多元协作互动达到意义建构与发展。因此,在该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自主学习者和实践运用者。然而,学生成为课堂中心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明确该课程下的学生角色并予以恰当的组织和指导,引领学生进行积极的知识建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运用英语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交际能力和人文素养,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社会“全人”。
参考文献
Grice G. L. & Skinner J. F. Mastering Public Speaking[M]. Massachusetts: Allyn & Bacon, 1998: 1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1.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4):25-27.
胡瑾、曾蕾.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外语教学,2007(3):20-23.
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主编,高文、徐斌燕、程可拉等译.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7-59.
苏训武.英语专业演讲课探索[J].外语界,1997(1):51.
王红阳、程春松.英语政治演讲和学术演讲的情态对比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5):21-24.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教学方法 播音主持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English Teaching Methods Based on Students Majoring in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in Art College
XIA Ying
(Radio & Film College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Sichuan 611745)
AbstractEnglish teaching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in Art College should be closely combined with their majors to foster talents in mass media.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teaching methods based on students majoring in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and how to improve their English as well as their professional skills.
Key words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ethods;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0 引言
艺术院校的英语教学目标与其他高校相同,都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信息交流。但由于播音主持专业自身的特殊性,其英语教学也应该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全球化的大背景对新闻媒体人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大众传播活动桥梁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必须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而较高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技能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必须具备一定的英语交流能力。比如新闻播报中的英文单词,节目中出现的外国嘉宾直接对话;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实现跨文化交流等等。只有具备较娴熟的英语运用能力,才能在各种情况下顺利完成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因此,播音主持专业的英语教学必须采用与其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 播音主持系学生的特点
1.1 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
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追求时尚,自由和自我,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很难吸引他们的兴趣。加之很多艺术类学生的文化课特别是英语底子薄,兴趣不高,要在大学期间培养他们的兴趣,必须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加以创新。单一的课本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必须与时俱进。
1.2 个性鲜明,表达能力强
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往往有很鲜明的个性特点,擅于表达自己,能够进行很好的课堂互动。因此,课堂上可以增加与学生的互动环节,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表现机会,使学生真正融入课堂。比如课堂讨论,辩论等环节,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表各自的见解。
1.3 情感丰富,模仿能力强
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情感细腻,擅于观察和体验。一方面,这有利于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基础,实现师生在课堂内外的沟通交流,及时得到教学反馈。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把握学生的不同情况,实现有针对性的教学。
模仿能力强是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另一特点,而这一特点往往又是提高英语水平的有利因素。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一些朗诵,演讲甚至是电影对白的片段,以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1.4 专业敏感性强,对新闻有独特的敏锐感
播音主持专业学生作为将来的新闻媒体人,对新闻及新鲜的事物有独特的敏锐感,对自己的专业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英语教学必须与其专业相结合,特别强调口语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一专业,教师可以把新闻播报及节目主持和英文相结合,既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其专业技能,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2 与专业相结合的英语教学方法
2.1 兴趣爱好的自我展示
英语教学首先是要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对于艺术学院的学生而言,把兴趣爱好和学习相结合是最佳的途径。英语课堂应该是学生自我展示的一个舞台。他们可以在每节课开始用英语介绍自己喜欢的或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个环节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从而鼓励学生,增加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
在通过自我展示的阶段之后,就可以进入命题话题的阶段。这个阶段可以通过分组的形式来完成。每组的学生需要针对不同的话题搜集资料进行讨论。这些话题可以是英语考试中常出现的命题,也可以是最近热门的一些话题。学生需要针对这一话题进行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则选择一些重点的词汇进行补充讲解,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以及指导学生命题作文的写作方法。通过对命题话题的讨论,学生可以形成系统性的词汇量,能够针对某一话题展开思维,在一定程度上训练即兴口语表达的能力。
2.2 诗歌朗诵及英语演讲的能力培养
诗歌散文是最适合朗读的文学体裁。诗歌散文往往文字优美,篇章简短,抑扬顿挫而又寓意深刻。其配音发音准确清晰,节奏舒缓,很适合学生进行模仿。而这一阶段,教师也可以把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介绍引入其中,扩大学生对英语世界的全面了解。
教师可以挑选一些西方代表性的文学家及其作品作为课堂补充的材料。播持专业的学生对朗读有一定的基础,模仿能力也强,可以很好的把握朗读的节奏及感情,也可以很快接受这种口语练习的形式。朗读的过程最好可以录制下来,以供学生课后把每一次的朗读进行对比。
演讲也是训练口语的一种有效形式。演讲的训练不仅可以提高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能培养他们专业所必需的逻辑思维和交际能力。可以首先让学生观看一些名人演讲或一些英语演讲比赛的视频,分析演讲的语音语调、用声特点、身势语和语言组织等,激发学生对英语演讲的兴趣。在一定量的观摩、模仿之后,学生可以自行演讲。演讲可分为有准备的演讲和即席演讲。在训练的开始阶段,教师可以给出题目让学生课前准备,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演讲;之后过渡到课堂上给出题目,学生在五至十分钟的准备后进行演讲;最后要求学生拿到给出的题目即刻进行演讲。在演讲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模仿演讲比赛的程序,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即席回答,训练他们的应变和短时思维能力。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逐渐提高写作水平和口头表达水平,也锻炼了他们快速应变和思考的能力;既有利于英语的学习,又提高了专业的技能。
2.3 原声电影的配音训练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遍应用,音频和视频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英语的课堂教学中。电影从不同角度立体地向学生展示了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风俗和社会理念。好的英文影视作品通常涵盖了语言学习中语音、语调、节奏、用词、思维、感情等几大要素。原版电影中纯正的语言环境,既能让学生不断提高听力,丰富口语词汇,还为学生创设了实际的英语口语情境,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模仿能力。英语电影配音活动的应用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一种“寓教于乐” 的教学方法,也是对学生视听说能力的全面训练。
电影的配音首先应注意影片的选择,不是所有的影片都适合进行配音的训练。应尽量选择发音清晰,且学生感兴趣的影片进行模仿。在最初阶段,动画片是比较好的一种选择,如迪斯尼的动画片,发音准确清晰,语速适中,且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影响广泛,很适合于课堂的配音训练。刚开始模仿的片段不宜太长,从一到两分钟逐渐递增,以学生在课堂上能接受的信息量为宜。
配音训练可以先从听力训练开始。教师先放一段没有字幕的影片片段,让学生尽量听懂台词的内容。接着加上字幕,让学生自我检查是否听懂故事内容。在学生对这一段台词进行反复练习,熟练之后,可以让学生跟着影片进行配音。先注重流利度,再加入感情及声音的模仿。在模仿的训练结束以后,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来进行配音。
2.4 英语新闻的播音练习及英语节目的主持
随着中西方在各方面交流的日益频繁,新闻中难免会碰到一些英文单词,节目中也会出现与外国人交谈的情况,这对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播音主持专业自身的特殊性,其英语教学也应该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与播持专业学生专业结合最紧密的就是新闻播报和节目主持。播持学生具有播音主持的专业基础,与英语新闻和节目相结合,即提高了英语的口语,又锻炼了专业技能。
英语新闻的来源有很多,BBC,VOA, China daily, CCTV-news 等等。这些实事新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帮助他们掌握最新的词汇及高频的词汇。在培养他们对新闻的灵敏度的同时,也丰富他们对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了解。播音主持专业学生进行英语新闻播音练习有自身的优势,主要是帮助他们提高发音的准确度和表达的流利度。
英语节目主持对学生的口语能力、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等各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学生可以通过一些英语访谈节目和一些大型晚会等学习节目主持中的常用表达方式。比如高端访谈,杨澜访谈录,CCTV-NEWS等都有英文的访谈内容,这些都可以让学生进行观摩学习。
3 结语
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新闻媒体人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播音主持人才,艺术院校播音主持专业的英语教学应当与其专业密切相关,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同时,提升其专业技能,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从而最终提升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蔡欣,潘薇.艺术院校播音主持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探索[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0(2): 61-63.
[2]曹晨.英语配音在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136-137.
[3]林莉兰.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刍议[J].中国高等教育,2006(5):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