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

时间:2023-05-30 09:39: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

第1篇

相关热搜: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专业

 本文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探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指向职业教育文化构建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髙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在运行过程中困难重重。通过近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学校对髙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有了较深人的认识,笔者认为探讨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须指向职业教育文化的构建。

二、现状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于2006年设立,尽管已开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新局面,为学校培养人才提供了好渠道,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局限,现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第一,校企合作呈现为学校积极投人为主、企业帮扶为辅的“一头热”现象,难以实现髙质量的可持续合作;第二,校企合作缺乏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大多校企合作没有形成紧密联系关系,学生的技术技能不强、对就业岗位满意度不髙,难以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局面;第三,学校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髙,企业技术技能导师的教学能力欠佳,仅是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工简单合作的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出髙层次的应用型技能人才;第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机制存在缺陷,难以获取髙质量的订单培养。

三、对策

1.出发点:加强师资建设,使专业建设大发展。本着专业建设大发展的出发点,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加强“双师型”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为理论教学和专业技能教学提供师资保障;实行校企相互聘用教师,实现学生理论和技能“双导师制”培养的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拓展学生的理论素质;校企合作合建实训项目,逐步实现校内实训、校外观摩、顶岗实习到上岗的过程。

2.立足点:校企合作,资源整合。旅游管理专业在校企合作前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培养髙层次技能人才的目标只能是“仰望星空”因此,学校要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资源整合,建立长期有效的订单培养,企业和学校共同管理、共同培养,形成学校以理论教学为主、以实践教学为辅,企业以实践教学为主、以理论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使专业和岗位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髙校企教师教学能力,实现校企资源髙度整合。

3.着力点:提升培养层次,争取突破。髙职旅游管理班是结合学生的需求和企业的需求培养一流的服务人员,学校在培养学生时要充分利用髙层次人才培养资源的优势,为学生开展相应的专家讲座,包括学校专家讲座和企业髙管讲座两个部分。借助企业实力,结合学生实际,提升人才培养层次。

4.突破点:项目教学开发,深化教学模式创新。学校要从专业建设、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综合考究,实行专业技能和理论基础“二元化”结合,建立项目教学、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等多元途径的培养模式。项目教学的开发在每个学程中占主导地位,学校应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岗位,鼓励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在实践中真正地利用专业理论基础指导专业技能的训练,为企业的特定岗位培养专门人才。

5.闪光点:特色课程编制,完善课程体系。在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图中,课程体系以“人门,’“人行”和“人职”的程序进行编排,编制有特色的校本教材,并按旅游服务基础课程、旅游通用能力课程、旅游职业素质课程的分类进行讲授。通过建立健全有层次、有步骤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

6.中心点:抓好培养质量体系建设,获得社会支持。专业建设严把培养质量体系建设之关,实行校企双评、专家综合评审的考核方式,进行深化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有推广意义的成果,充分发掘专业发展各个层次的潜能。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重视由许多学者提出且很多学校正在践行的第三方评价(主要指社会评价)的影响,先取得社会赞同,然后再争取获得社会支持。

四、结语

第2篇

论文关键词:“2+1”;校企合作;模式;深化

一、“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一个比较鲜明的特点就是产学结合,职业院校与企业是培育人的两个不同环境,通过这种模式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因此“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意味着学生进入企业后,学校要按照企业的要求来完成规定的各种课程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并根据企业的需要以及未来行业的发展情况做出人才的培养计划,按照这个计划,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这不但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实践操作技能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增进企业和学生之间的了解与沟通创造了条件。对于学生来说,通过这种模式可以进一步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对人才需求的标准,而对企业来说,则可以近距离地考察招聘的对象。

任何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产生都有其理论基础与现实背景,”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也不例外。“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理论为基础的,该模式吸取了其他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弥补了学生只能够学习理论知识,学习内容比较狭窄的问题。“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特点,特别是在“1”阶段,将实习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相结合,可以说“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实习,其本质是将职业院校与企业这两个培育人的环境进行结合,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理论学习与技能培养,使学生可以在经过培养之后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最后一年的学习由学校理论学习阶段过渡到企业培育阶段,是其最为鲜明的一个特点。通过两年的理论学习以及初步的操作实践,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识,而通过最后一年的顶岗实习、专业综合实践、毕业设计和就业实践等将会为学生以后职业能力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按照相关文件规定,学生顶岗实习半年时间就可以了,剩余的半年时间主要用于实训以及实践性的课程,当然还有学生管理、教育引导、就业的心理调试、职业规划等内容。“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教学活动,更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人才培养机制。它通过在“1”阶段实行工学交替提高实践,在“2”阶段实施按需订单培养,从而为职业院校拓宽办学思路,实行双方优势互补创造了空间和条件。“2+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学校教育由此具有开放性、柔性化的特点。学校利用企业的实习实训资源,企业利用学校的师资等资源,为人才的培养提供条件,双方实现双赢。

二、目前“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利益协调困难

“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要想顺利而且成功实施,必须协调好各方利益,因此合作不是简单的合作,而是一种利益的权衡和争夺的过程。在开展“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职业院校的目的是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实现其自身的教学目标,满足学生对职业院校的期望和要求。而企业在与职业院校的合作过程中,也是有利益追求的,企业是想通过与职业院校开展合作,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人才,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既定的发展目标。在这个合作过程中,其实职业院校与企业的目标既有一致性也有冲突,如何更好地协调双方的冲突,使他们的利益更加的一致,是“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难点问题。比如在双方的合作过程中,信息不畅可能是影响双方合作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在信息的供给与需求上是不同的,必须看到职业院校对学生信息掌握得比较好,而对企业方面的信息掌握得比较少,对于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人才具有什么样的标准,则信息掌握不充分。这就导致了有些企业每月只要支付给学生一定的补贴,无需再支付其他费用,从而实质上把实习生当作了廉价劳动力。有的企业主要让学生来做一些具体的工作,而并不是想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还有些企业认为培训学生首先应该是为企业创造价值,不愿加以精心培养,不太愿意给实习生轮岗,有时没有专职的指导人员,即使有指导人员,对实习岗位“师傅”的指导工作也没有相关的考核,缺乏一定的激励机制,导致配备的指导师傅对顶岗实习工作的参与度不足,缺乏热情和责任心,敷衍了事,使实习生得不到有益指导等。

(二)合作动力不足

合作动力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领导动力不足,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面临着很多的发展问题。相比较于与职业院校合作,企业更关心的是产品的销售问题,利润实现多少的问题。因此同职业院校的合作可能是企业不能给予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这是企业合作动力不足的表现也是原因。其次在学生进入到企业后,企业的指导老师动力也可能不足,原因是企业为了节省用工成本,往往把学生当做简单的劳动力来进行使用,而参与指导的老师由于没有及时合理的过程跟踪,也没有科学的评价机制。所以导致企业的指导老师认为出力不出力一个样,从而产生动力不足的现象,动力不足就容易产生学生实习管理过程过于形式化,配备的指导教师对顶岗实习工作的参与度不足、缺乏热情和责任心。最后是学生动力不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一般只从事一些低级的工作,这可能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与目标,再加上企业指导老师在指导思想和管理上存在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对实习工作没有了兴趣,于是就容易出现一些学生开小差,不好好干的现象。

(三)适应需求变化的问题

“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针对职业院校三年的教学计划而设置的。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也不能忽略外部环境的变化对职业院校本身办学调整的需求。因此职业院校必须考虑到市场变化、社会环境的变化,尤其是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针对这些变化,职业院校必须适时对“2+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和计划进行调整。如果不调整,很显然“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四)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2+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显然由于在“2”阶段与“1”阶段,学生要面临不同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这就给学生的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有的职业院校管理的比较严格,到了企业却比较松散,导致学生一时间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从而导致了前紧后松的现象发生,这样的结果就是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没有在企业得到合理的利用,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而有的时候则会出现职业院校管理不是很严格,到了企业管理的非常严格,从而让学生认为“1”阶段的学习很难,并且认为支付的报酬与学生付出的劳动不对等。产生这些情况,都意味着学生不能及时地进行角色的转变,也不能有效地利用好职业院校与企业给自己带来的学习机会。从而使“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成了为学习而学习,为实习而实习,没有内容也没有实践性的一种培养模式。因此如何加强学生在“2”阶段与“1”阶段的管理是我们需要重点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转贴于

(五)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综合素质不高

师资力量是“2+1”人才培养模式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很多职业院校的教师都是从一些普通高等院校直接招聘过来的本科或者研究生。他们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但是在实践技能上却十分欠缺。职业教育是对理论要求和实践技能两者兼重的教育。如果教师只有理论基础,而没有实践技能,显然是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需要的。同样,职业院校从企业引进的指导教师也有问题,他们则与招聘来的大学生或者研究生老师具有相反的特点,即实践能力很强,但理论知识不足。显然只会一条腿走路的人,是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的,再加上职业院校在对兼职教师的管理和运用上又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导致师资力量成为了“2+1”人才培养模式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因此,要想让“2+1”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发挥作用和实效,就必须加强职业院校教师的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

三、提高“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效率与质量的建议与对策

(一)统一认识,推广“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多年的实践,“2+1”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被证明是能够满足社会、企业需要,并能充分实现职业院校办学目标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这种模式的开展,职业院校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更好地进入到社会当中,来检验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检验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是否正确,从而让他们能否及时地发现自己的不足与问题,不断地提高他们的水平和能力。显然这种结果。无论是对于国家、企业、职业院校乃至对于学生的家庭。都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对于这样的一种模式,我们应该不断地通过各种宣传,来获得学生和家长的认可,来获得企业和社会的支持,只有这样“2+1”人才培养模式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政府可以利用手中的公权力,来加强对“2+1”人才培养模式的宣传,从而为其实施与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学生在“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不适应现象,主要是由于“2”阶段与“1阶段”的学习内容和环境发生了变化,因此学生需要及时进行心理的调试。职业院校必须加强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通过开展一些专题讲座、心理座谈的方式来让学生了解“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内容所在。通过聘请一些优秀的毕业生,让学生了解如何更好地融入到“1”的学习阶段当中去,职业院校应该注意企业文化与院校文化的不同,应该对学生进行思想和心理教育,通过一些典型案例来教育学生保证正常的学习和工作。针对学生在实习期间会出现岗位不理想、不适应岗位要求、中途离岗、违反纪律、不满薪酬等情况,校企应该加强协调合作,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教育引导工作,教育学生摆好自己的位置,确定好自己的角色。通过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的教育工作,使学生到企业之后能尽快完成角色的转变和意识的形成。

(三)深化专业改革,按市场与企业需求,对专业定期重新设置、调整和嫁接

“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根据市场与企业的需求,进行内容和计划的调整。其中专业的重新设置、教学内容以及课程设置是必须进行的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职业院校必须加大对课程设置的调整力度,也要作好课程之间的统筹工作。要通过不断打破课程以及学科之间壁垒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教学计划上,职业院校要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要,在重新设定专业之后,按照专业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学习阶段,来展开教学工作。在理论学习阶段,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学生需要的结合,在实践技能操作阶段。要制定合理的实习计划,并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为目标,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比较完整和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还应该根据企业以及行业和市场的需求,对专业的就业方向进行及时的调整,要及时地对那些市场不再需要的专业进行撤离和改革,从而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出适销对路的综合性人才。

(四)加强管理,建立一支高水平的职教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成功实施的关键影响因素,因此,首先职业院校应该制定相关政策,为师资队伍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制度保障。职业院校应该在教师的职称晋升、课时酬金、学习进修等方面制定一些激励制度或优惠政策,以保证师资队伍稳定;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科研单位进行专业实践:职业院校应该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通过校内和校外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其次职业院校应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制定相关的培养计划和政策制定,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的伍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制度保障。最后要聘任经验丰富的、有技术的兼职教师来校任教,职业院校可以从社会上或者企业中聘请经验丰富和技术一流的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来校任教,并加强对他们的管理,通过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让他们能够及时的发挥他们的才能。通过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来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利用他们丰富的经验和技术推动“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和顺利运行。

第3篇

关键词:工作过程;项目;集群;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2-0138-02

引言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具备高素质的人才,这些人才必须具有综合的职业能力,不但理论知识扎实,还应具有过硬的职业能力,这些人才就是所谓技术性、技能型人才。然而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国家的职业教育存在这样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培养出来的人才的理论知识不能在实践中得到验证,而职业教育中的理论知识是应与实践并行的,而且人才的培养过程也距离工作环境非常遥远,这种现象非常不利于全方位人才的培养。正因如此,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集群人才培养模式才会出现。

一、项目集群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根据现代的教育理论和我们党和国家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之前确定好的培养目标和国际统一的人才标准的规格,以相对其他途径比较稳定的教学的内容和经过多种研究确定的课程的构成体系,确定管理被培养的人才制度及其评估方式,以此为基础实施全方位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项目集就是一些相互关联的项目的集合,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配套的一系列项目,项目集管理就是要把这些相互关联的项目之间的P系协调好,这样才能得到比把各项目分开管理更大的利益。

第一,项目集群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通过项目集群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会更加关注各个项目之间的横向关系。每个可以组成集群的项目之间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但这些项目彼此之间没有等级顺序,不存在某一项目优先于其他项目的情况。经过项目集群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可以平等地看待这个项目集群中的每一个项目,更加符合项目集群以产生更大利益的原则。这些人才会更加着眼于项目集与其运营之间的关系。经过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关注怎样才能把每个项目产生的成果配套起来参与到整个项目集的日常运营中,且具有调整项目集中各项目之间的结构和制度的能力。

第二,项目集群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人才的培养模式不能只注重一个方面,因为那样很难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也很难培养出适合时展潮流的人才。所以在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讨论时,要对它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而项目集群人才培养就是顺应这种要求出现的人才培养模式。

项目集群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多元统一的教学模式观,它实现了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这种培养模式具有完整的理论支撑与指导,不仅有完美的局部,还有完整的整体方案,总体的培养目标非常明确,个性突出,而且强调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集群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参与这种培养模式的人才具有一定基础的前提下,使参与培训的人才参与项目集中的各个项目的工作,使其在不同项目的工作过程中实现经验的累积,能够更好地明确一个项目集中不同项目之间的关系,通过在项目集中的工作过程将整个项目集视为一个整体,更好地协调工作过程中项目集会出现的问题。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具有项目集自身特色的具有体系的课程教育,在各种人才培养模式中显示出更多的优势。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集群人才派养模式体现了以人才的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各个相互之间有关系的项目形成的项目集为平台、教学做合一为突出特色的教育理念。

第一,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集群人才培养契合时展趋势。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集群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我们党和国家大力提倡全国各所高校面向应用型人才教育的前提下,为了增强全体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尽快适应的能力,提高本国学生在国内国际上的就业竞争力,从而提出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在应用型教学过程中,把来自学校的教育和来自项目集中企业的能力训练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提高自己的职业以及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第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集群人才培养模式属于应用型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包括我国在内的国际上的各个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不再满足于高校人才理论教育,进入企业后再进行职业能力培训的模式,这就要求各大高校肩负起教导在校学生培养职业能力的责任,实现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集群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型教学转变。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集群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按照科学、规范、拓宽的方针做好现有专业目录的修订,并且调整好专业设置,从修改教学计划方面着手,对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导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垢进行调整。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第三,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集群人才培养模式要以学校和企业紧密合作为基础。要实现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集群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坚持以人才的就业方向为导向,以我们国家的社会需求和各地不同的经济发展为最主要的支撑,依托整个行业的需求和要求办专业以及调整人才的培养方向和职业能力的发展方向。要意识到目前社会的发展方向是围绕学校跟企业共同建设为主题的,这个发展方向要求我们在原来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删除掉那些在企业工作中不实用的课程内容。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集群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国际大环境的改变,国内国际产业都实现了非常大的发展,发展方式也有了新的改革,其中产业集群随之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发展新形势,而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也因此开始面临新型的产业集群经济的挑战。

第一,适应新环境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集群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发展新环境的人才培养模式。职业能力是决定人才是否能够适应工作中的各种挑战的关键因素,在各种的招聘以及培养过程中,职业能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集群人才培养模式是符合我们国家政策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可以提高我国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参与工作之后的能力水平,也能够提升我们国家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国际市场竞争就业时的竞争力。因为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因此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要求。

第二,符合发展潮流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国内国际社会的快速发展,过去的一套发展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社会,融合发展、配套发展、系列发展越来越成为时展潮流,互相之间有关系的项目之间联合发展能够实现全部项目的利益最大化,符合不同人群的利益发展,因此这种发展模式越来越普遍。而与此相适应的是,项目集群人才培养模式也越来越普遍。

项目集群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在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升工作能力,使其在参加项目运行前就能了解到项目运行对人才的要求,并且对其所参与的一系列项目有一个总体的掌握,更快地参与到项目集的运行中并且推动项目集更快更好地发展。

第三,重点要求突出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集群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特点是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重点十分突出,在理论培养的基础上重点提高人才的职业能力素养。经过这种培养模式培养出的人才比旧的培养模式培养出的人才有更强的就业竞争力,更适应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这种培养模式的重点是基于工作过程,要求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以理论培养为基础,着重加强实践能力的上层建筑建设。强调各高校在培养人才时加入实践的课程,使其培养的人才在校期间就能参与到类似企业的工作环境中,在这种条件下进行项目工作的模拟,使人才在成长过程中各项能力全面发展,实现质的蜕变。这种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过程中能够使人才早期参与项目运营管理,能够使项目集的发展得到强大助力。

四、总结

项目集群人才培养模式在以往的培B模式基础上加入了工作过程这个重要的元素,模式是在我们党和国家大力提倡全国各所高校面向应用型人才教育的前提下,为了增强全体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尽快适应的能力,提高本国学生在国内国际上的就业竞争力,从而提出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项目集群人才派养模式可以使人才把世界发展中的各种变化看作促进项目集利益实现更大化的机遇,这些人才可以根据国内国际大环境的变化想办法改变其中的某个项目或者这个项目跟其他项目之间的关系,使整个项目集能够良好地运行。

参考文献:

[1] 高文玲.浅析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集群教学模式[J].商情,2016,(30).

[2] 何成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集群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2008,(7).

第4篇

关键词:阳光学院;企业专班;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7508(2016)05-0023-02

从211大学的二级独立学院到首批获批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阳光学院对自身的定位非常清晰,即培养具备知识技能型人才的摇篮。为了进一步巩固自身的这种定位,近年来,阳光学院在不断探索各专业知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电子商务专业基于企业专班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出来的。

一、校企合作企业专班培养模式综述

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在应用技术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探索出各自行之有效的发展之路,其中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被公认为是应用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尤以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工读交替、日本的产学合作和澳大利亚TAFE等模式为世人所称道。目前国内试水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学校较多,但涉入不深。在应用技术型大学的理念环境中,校企合作的程度有待深入。目前国内高校本科教育所采用的产学合作模式较多,合作内容也较为丰富,主要集中在企业参与学校实验室建设、建立电子商务孵化器服务中心、师资队伍培训、项目实习制和就业指导等方面。具体的操作方式也较为多样,主要有“学—工—学—工”模式、暑期实习模式、学期内穿插短期合作模式、暑期实习与临时合作相结合。但大部分院校,尤其是本科院校涉入不深,培养计划没有大的变化,校企合作程度有待深入,以形成更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中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订单班多见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多注重于特定企业特定岗位的实操技能,本科层次的企业专班较为少见。校企合作,共商培养计划,深入响应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多以订单班的形式出现在各高职院校中。但高职院校由于学制较短,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更注重训练单个岗位工作技能,对于基础理论和管理思维地训练相对薄弱。而本科院校企业专班相对少见。将企业专班概念导入到本科教育体系中去,将本科院校的“重基础”和企业专班的“重技能”很好地衔接,实现知识技能型人才地培养,是本论文结合阳光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众多应用技术性大学关注的焦点。

二、阳光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基于企业专班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思路

根据湘潭大学刘巨钦教授提出的理论,独立学院应该坚持精基础、重实践、强能力、专业化的人才培养定位。阳光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较低,而企业对电子商务相关岗位的技能要求是具备较扎实的电子商务理论基础,同时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在知识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结合市场对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要求,阳光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确定了自身人才培养模式的架构如下:第一层,基础训练层。训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根据阳光学院人才培养定位,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知识,因此阳光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中首先着眼的是改革培养方案,加强各课程的课内实践环节课时,针对各基础课程构建校内模拟实验环境,让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加深对课程知识地理解和巩固。第二层,综合设计层。训练学生对各课程所强化的知识体系以及相关课程之间的关联知识体系地分析应用能力。要使学生能够构建完善的电子商务体系知识架构,必须通过对知识应用地综合训练才能实现。针对这个部分的目标,阳光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主要通过构建体系完善的独立的课程设计体系来实现,在课程体系中,大幅度融入企业专班课程,并在此基础上辅以商务嘉年华的专项竞赛以及开展各种形式地电子商务讲座以强化学生在不同环节地能力训练。第三层,应用创新层。训练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和社会直接对接,直接面对实践环节中的各类专业问题,通过对问题地分析和解决,从而达到对知识地深入理解和升华,进而实现从理论知识到实践能力地转化。针对这个部分的目标,阳光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所采用的主要方式包括组织学生深入专班企业参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建设实践实习基地,深化校企合作深度;打通学生“基础训练”—“综合设计”—“应用创新”环节,让专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深入企业的实战业务,在专班对接企业实习,以对接企业的实践为题作为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主题,从而实现应用创新的目标。以上三个层次是我们目前在构建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思路。在这个思路中,基础训练层是基础,综合设计是桥梁,而应用创新是目标。在这个体系中,我们将企业的实训信息分层次地融入我们的培养模式。

三、阳光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基于企业专班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内容

根据前文所提及的培养模式架构,阳光学院在多年地探索中对具体企业专班体系的内容和做法做了如下细化:1、校企合作,共商培养方案,共建企业专班本培养模式主要尝试校企合作,共建专班,培养在掌握扎实电商理论基础的基础上具备企业实操技能的企业专班。具体思路是通过校企合作,共商专班专业培养方案,在原有专业培养方案基础上,通过增设专班专业选修课的方式,针对每个企业专班,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探讨,确定出6门专班选修课程,纳入到专班的培养方案中。具体的,通过整合目前资源,本培养模式拟为电子商务专业设计两个企业专班,分别是“百度系专班”和“阿里巴巴•淘宝系专班”,分别代表目前主流的两大体系电子商务运作方式,选择与阳光学院电子商务教研室有深入合作的企业与之共建。在“百度系专班”的培养方案中,考虑增加如下6门课程:《搜索引擎原理与推广》、《SEM原理与方法》、《SEM原理与方法实训》、《SEO原理与方法》、《SEO原理与方法实训》和《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在“阿里巴巴•淘宝系专班”的培养方案中,增加如下6门选修课程:《B2B网络营销实务》、《第三方电商运营》、《商务型网站建设》、《小微企业网络推广》、《电子商务服务》、《电商精英串讲》。这些课程主要是在课程体系的“综合设计层”这个层面的。为了保证该层面课程的顺利导入,在本模式中,还设计了企业导师讲座制。2、企业导师讲座制为了更好的支持“综合设计层”的专班课程,本培养模式在“基础训练层”导入了“企业导师讲座制”。方式是不定期邀请企业导师为专班学生及其他学生开设电子商务相关领域的讲座。校企合作企业往往都汇集了大量的行业资源和行业人才,这些人才能够及时捕捉到电子商务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实战经验,这些信息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同学而言是一笔巨大财富,也能够弥补校园理论教育的短板。3、实习支持本培养模式同时还设计了专班企业实习支持环节。现有的环境下,学生的实习时间相对分散,学生到企业刚刚上手就要结束实习,因此学生很难在正常就业市场寻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而专班学生由于在培养计划内就接受了企业的实践技能训练,能够在实习一开始就正常开展企业业务。因此本培养模式下的实习支持思路是由专班企业在学生实习环节提供实习岗位,供学生实战实践技能,提升课内学习效果。4、各类电商大赛各类电商大赛同样是本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结合系活动“电子商务大赛”,在专班课程中选择优秀的学生团队和作品,经过企业导师和在校导师的联合指导,针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真实案例进行电子商务大赛的参赛题目选题和进一步指导,进而参加比赛。优秀作品进一步参加各类更高级别的比赛,如电商三创赛,互联网+等比赛。这不但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创造多渠道的学生激励机制,也能孵化出一批优秀的学生课题,同时,也能结合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

四、总结

开放平台,增强校企合作是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模式的大势所趋,阳光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坚持培养知识技能型人才的目标,为培养掌握电子商务理论与实务,并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知识应用型人才,不断开发开放性平台,推进高校和企业间的合作,共同探索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资源共享的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在实践教学方面的优势。

参考文献:

[1]罗明明.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4):192-193.

[2]吴瑰,陶俊,韩永平.关于构建电子商务专业实战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19(2):20-22.

[3]王国玲.浅析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施[J].教育与职业,2013,(3):160-161.

[4]李逸平,邓柳莺,郑吕燕.独立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现[J].电子商务,2013,(1):81-89.

第5篇

关键词: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5-0119-02

一、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界定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范式,这种范式是由许多有联系的要素在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

关于应用型人才的定义,2004年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举办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上,专家们达成了共识:应用型人才首先是指那些能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二次开发能力的人。他们有四个共同的特点:扎实的基本功、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

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是指掌握了基本的营销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市场调查研究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市场开拓与运作能力等营销理论知识能力;又有综合职业能力、创新能力、人际协调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从事某个行业营销管理工作、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潮流的新型人才。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强调人才培养目标的应用型,这种应用型体现在本科的本色和应用的特色中,近年来各高校不断加强市场营销专业中“应用型”课程的比重。

高校应根据企业的不同需要分层次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这类应用型人才可分为企划型、销售型和推销型三个层次。企划型人才主要进行调研、策划、管理等活动,培养时要侧重其统筹规划能力;推销型人才主要进行产品和服务的销售、服务等实际操作活动,培养时要侧重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销售型人才处于营销活动的一线环节,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术比推销型人才更复杂,培养时侧重动作技能和经验技能等实际操作能力。这三类人才相辅相依,不可取代。

二、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经历了从“学科式”到“分段式”再到“模块化”的发展历程。“学科式”模式对于学生系统的掌握营销学及其相关学科知识,对营销学知识的传播与普及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分段式”是将学生分成两个阶段进行培养,基础知识学习阶段和应用能力培养阶段。“模块式”培养对于学生掌握复合型知识,提高实践技能,培养专业方向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多数高校实施的是以“学科式”为基础的“模块化”的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此外,还有部分高校采用“3.5+ 0.5”和“3+1”人才培养模式。“3.5+ 0.5”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生用三年半的时间来学习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用毕业前的半年时间实习。“3+1”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四年制的本科院校,前三年学生在校内完成理论知识学习和模拟实训等内容,第四年进入企业完成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综合实践训练,并根据实习中发现的企业营销问题完成案例分析报告,撰写毕业论文。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可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提高学生的基本营销能力;其次可通过企业座谈、邀请企业人士作报告等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再次通过学校的实习基地、企业实习等方式使学生在企业实践活动中强化所学理论知识;最后通过项目实训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大多企业实践经验不足。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大多没有在企业实际工作的经历,课堂教学仍以讲授为主,满堂灌输理论知识,而且授课班级为大班难以开展师生互动、案例讨论、情景模拟等实践环节。学生都比较喜欢听任课老师讲授他们的实践经验,而学校缺的刚好就是这些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和较强营销技能的老师。

2.学生敬业精神和意志力不够。网络的普及和外来文化的冲击给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一些学生心理浮躁、心态失衡,这些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学生工作后没有应有的敬业精神,缺乏基本的职业素养、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基本的写作能力、策划能力不够,吃苦耐劳能力差、受不了苦。比如某校市场营销的同学十多个在北京的一家单位实习,但部分同学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不能安心从事一线工作,缺乏与企业同甘苦、共患难的意识,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觉得工作太辛苦太累没有前途竟然私自离开实习单位,只有几个同学留了下来直到实习结束,给企业留下了很不好的影响。

3.部分课程设置不合理。部分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比如统计学和市场调查与预测这两门课程,市场营销学生要会写营销策划书、市场调查报告,但在写之前必须要进行市场调查、市场分析、市场预测等前期工作。统计学是一门工具学科,是市场调查与预测的辅助工具,实践性特别强,学生必须掌握。但好多高校只开设了市场调查与预测这门课程,并没有开设统计学,导致学生缺乏基本的数据分析能力;或者是编写培养计划时将市场调查与预测这门课程放在了统计学的前面,次序的安排很不合理、本末倒置,造成学生学习时难度加大。

4.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较弱。学生的综合文化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人文素质不高,知识面较窄,口头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离企业的现实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外语,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另外学生很少有人取得和营销岗位有关的资格证书,比如营销师、物流师等,企业希望学生能有这些证书,但去考这些证书的人很少,很多人都没听过,只知道营销专业好找工作,各行各业都需要。

第6篇

关键词: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278-03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具体包括四层含义:培养目标和规格;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自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向素质教育,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高等学校物理学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方法有了很大的变化,许多院校也进行了相关专业的探索与实践[1-3]。结合我校校情和物理学专业特点,物理学专业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我校物理学专业为师范类,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中等学校提供师资;由于国家免费师范生制度的建立,挤压了我校非免费师范生的就业空间。另外,我校从2006年秋实行了“1+3”教育模式,全校所有新生入学时打破专业限制,在新成立的“一年级工作部”接受一年以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为主的通识教育后,二年级再分流到相关专业学习专业知识。在一工部综合测评成绩在专业前20%的,有机会转一次专业,物理学专业属于净流出的专业,没有转入,造成学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而且,对于物理学专业的大二学生来讲,他们与物理课程“隔绝”一年后,要在三年的时间里学完原来四年的物理学专业课程,学生的专业课任务很重。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1+3”模式,必须加以改革并付诸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的核心是建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与之匹配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完善对教与学的效果的评价与考核体系建设,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手段。在学校“1+3”教育模式下,对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实践,可以更好地与一工部教学有效衔接,充分发挥一工部通识教育实施的优势,提高学生的专业满意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于专业前景和专业方向有较好的认识,一个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物理学专业每届都有近20%的学生转至其他专业,这样对物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为了解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情况、对专业课教师教学方式和方法的适应情况,每年都对学生进入专业课程后的学习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并完成调研报告;在学生毕业前夕即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也完成相应的调研报告。同时,多次召开了人才培养计划的研讨会、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等研讨会,听取校内外专家的意见。通过研讨不断理清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实践的思路。先后对国内985高校、211高校、石油院校、省内同类学校的物理学专业进行了广泛的调研。通过调研了解国内外高校物理学的基本情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动态,结合我校和我院的实际,不断丰富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更新人才培养目标,修订人才培养计划

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充分发展学生个性,以能力和创新为主线,培养理论基础厚,专业技能熟,创新能力强,适应口径宽,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高级人才;强调人才培养中的精品化意识和复合型意识。为了适应学校的“1+3”教育模式,针对物理学专业的课程特点,结合高等学校物理学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对课程进行了重新调整和规划,构建了新的人才培养计划。

(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1.纵向联系,课程整合。注重物理学专业课程的纵向联系,进行课程整合,打通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如将具有内在联系的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安排在连续两个学期授课:打通了力学-理论力学、电磁学-电动力学、原子物理-量子力学等课程的教学,一方面强化了课程的纵向联系,另一方面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重复和遗漏。将选修课程分成了理论模块、应用型模块、师范类模块等几个类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点、特长选学其中一个模块,这种做法拓宽了专业口径,也有利学生个性的发展。

2.紧跟发展,更新内容。在教学中注意融入物理学和相关科学最新成果,紧跟现代科技和交叉学科的发展,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在课程中物理学最新成果的介绍,如每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布后,都请相关教师为学生作关于获奖情况的学术报告。

3.横向关联,拓宽内容。加强和其他学科的横向关联,拓宽教学内容,注重和光电子、材料、能源学科的关联。为学生的深造和就业提供宽口径的选择空间。

4.加强实践,突出技能。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本着基础理论教学坚持“少而精”、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实施了各类竞赛、实践活动,加强了实践活动的辅导工作。争取了各方面对近代物理实验室的投入,更新了一批实验仪器,制定了相应的实验教学大纲。同时,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突出专业技能训练。

(三)教学资源建设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

开展了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多媒体化和网络化研究,建有省级精品课程“光学”、“大学物理实验”、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和省级精品课程“Mechanics(力学)”、校级精品课程“理论力学”、“原子物理学”与“电动力学”的课程网站;大多数专业课程有自制的完整的多媒体课件。为了提高课堂效率,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专业课教师均全部或部分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同时考虑到物理学专业课程的特点,对重点的理论推导部分要求教师结合板书讲解。

(四)加强教学过程的组织、管理和质量监控

为加强与一工部教学特点的衔接,加快学生从大一到大二角色的转变,特别是大学生在校八个学期中的低谷期时加快学生专业思想的稳定和建立,平稳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注重教学过程的组织和质量监控。完善了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狠抓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的精细化。及时将期中教学检查学生座谈会反馈的意见告知任课教师,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教师对期末考试的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和建议。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稳定专业思想,突出人才培养的精品化意识和复合型意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可以通过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的途径和方法予以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克服了以前人才培养目标的单一性,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拓宽通识教育课程,夯实学科基础课程,精练专业核心课程,扩大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努力完善实践教学课程,建构了科学合理的课程系统;进行了教学资源建设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了教学过程的组织和质量监控。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在新的教育模式下,本着“拓宽基础、强化能力、注重创新、加强素质教育、强调精品意识”的原则,为建构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培养模式服务,有效地与一工部教学体系衔接,对相对稳定和成熟的“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进行了修订。构建了与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建立“通识教育基础上的精品化、宽口径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抓好专业思想教育,稳定学生专业思想

学院对一工部学生进行专业教育;通过高年级学生言传身教,以理服人;加强教师和学生沟通。分阶段、分年级的教育活动的具体做法:一年级:加强引导,稳定思想;二年级:学习方法的引导;三年级:强化能力与素质培养;四年级:抓考研,促就业。通过以上教育活动,学生的专业思想初步稳定。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增强,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三)课程教学与实践

课程系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根据培养目标整合课程设置,拓宽通识教育课程,夯实学科基础课程,精练专业核心课程,积极扩大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努力完善实践教学课程,建构科学合理的课程系统。本着知识的系统性、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各类学科知识体系之间以及内在的逻辑性、教学方式方法的适应性与高效性相结合的原则制订教学进程计划。在教学实践中,注重与一工部教学特点的衔接,加快学生从大一到大二角色的转变,加快学生专业思想的稳定和建立,平稳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注重因材施教。

(四)突破物理学专业的局限,拓宽培养口径

将物理学与光电子、能源、材料等学科的结合和应用纳入教学内容,突出人才培养的复合型意识,培养专业技能熟、创新能力强、适应口径宽的全能型人才。加强实验室、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形成校内实验室与校外实习基地互为补充,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依托省级重点学科“光学”、省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不仅为学生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还为开展研究创新性实验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通过创新性实验,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人才培养质量、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以“打厚基础、拓宽领域、提高能力、培养个性、增强适应性”的课程建设为原则,对课程系统进行全面整合与优化,根据培养目标整合课程设置,构建了科学合理的课程与教学内容系统。加强了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强调人才培养的精品化意识和复合型意识,提高了本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近几年物理学专业考研率、获省级优秀学士论文、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获批项目数位居学校各专业前列,在全国“人教社”杯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大赛上表现突出。同时,物理学专业学生的“二次就业率”也稳步提高。

四、结语

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否科学可行,还需要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不断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以及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革,不断完善对教与学的效果的评价与考核体系建设,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重点是针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加强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将研究情况进行汇总、整理,不断完善与人才培养目标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我校是一所地方性综合类高等学校,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为拓宽物理学与学校其他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寻找新的专业生长点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任常愈,等.基于CDIO的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师理科学刊,2013,33(2).

[2]富笑男,刘琨.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4).

[3]李卫东,等.地方高师院校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4).

第7篇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1年高等院校恢复“物流管理”本科人才培养计划,到2009年底,经过短短9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以管理学科为理论基础,经济、管理、工学学科相互渗透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1]。全国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大学也由1所发展到284所。伴随着近几年国家将发展物流产业提升至战略层面,社会对物流专业人才更大更高的需求将催生新一批院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然而,在“物流管理”专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物流管理人才结构性短缺的社会现状,形成了高校“闭门造车”,企业“孤军奋战”的局面。一方面高校培养了大量的物流专业毕业生,另一方面企业真正需要的物流人才又难以得到供给[2],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课程体系与企业用人标准、职业标准有一定差距;(2)在教学过程中专业定位与本地产业联系不紧密;(3)实训教学体系缺乏系统性与层次性[3];(4)考核体系缺乏行之有效的创新意识的内在驱动。因此,应重新审视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具有专业技能和自身特色的应用创新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各高校发展物流管理专业面临的关键课题。

2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4]的基本内容

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容是:培养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应用技能、创新素质、创新能力“四位一体”的综合能力[5]。所谓创新素质、创新意识指运用一切已知的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内在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或素养,它是基于各种素质协调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是建立在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之上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须从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应用技能、创新素质、创新能力四个方面进行整体设计。通过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应用技能的结合,辅以基本素质的培养,提升应用能力。在应用能力提升的基础上,开展实习实践,逐步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旨在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3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模式的基础

在探索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时,从实际出发,使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专业素养,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锻造学生的创新能力[6]。在基于理论、实验、实训三大物流学习平台,构建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应用技能、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于一体的新型培养模式。

3.1以理论平台,拓展专业理论知识

理论知识是指专业或行业所对应的岗位及岗位群所需要的理论与知识。合理设置课程体系,突出自身特色,授教切合实际的专业知识,使得整个理论平台体系面宽齐全。避免重复讲授和相互割裂,使得课程不成体系。课程内容按照不同的需求设置,教学环节以学生为主进行师生互动教学,满足学生对专业领域知识探索的好奇心,从而更加认真、稳固地掌握理论知识。学生在掌握物流基础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应对英语、计算机熟练掌握。这种方式对培养具有综合知识体系的物流“准人才”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3.2以实验平台,提升专业应用技能

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大多数同学停留在理论层面,学生实践能力较差。通过实验教学的物流综合模拟实验、物流实训实验以及相关的实验网络课程可以改变学生实践能力差这一短板。然而要满足这一需求,建设实验平台,完善实验设备至关重要。支撑实验教学的各个软件如供应链管理与优化软件、物流模拟教学软件、物流仿真软件等,通过这些软件对物流实务过程模拟,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相互沟通、相互协助,结合课堂所学,提高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

3.3以实训平台,培养创新素质,锻造创新能力

建立稳定的校内校外实习基地,满足学生参观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信息技术实习和毕业实习的要求。在参观、认识实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再通过生产实习对问题进行深入地认识和了解,透彻地剖析问题,再以实验平台,仿真模拟现实岗位流程,找到症结所在,并尝试解决问题,提前为毕业实习进行岗位培训,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

4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模式的构建

根据三大平台的作用,结合物流管理专业特色,提出了基于理论、实验、实训三大平台的四种人才培养模式。

4.1“理论+实验”人才培养模式

理论教学促进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优化理论教学。授教理论知识,增加学生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将书本内容以实验的方式过程化、具体化。进行实验教学时,可以弥补理论教学单一死板的缺点。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4.2“理论+实训”人才培养模式

理论教学加深实训教学,实训教学强化理论学习。实训岗位的学习让学生真正地从实践中了解物流的整个流程,不断地深化理解,使得学生的认知从实践切实地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提升得益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

4.3“实验+实训”人才培养模式

实验教学辅助实训教学,实训教学细化实验教学。从模拟物流实务实验教学到实习基地岗位培训,实验教学让学生提前岗位培训,而岗位实习中更加细化了实验教学,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把从实验课程中遇到的问题放置到实际操作过程中,更加深入探讨和研究专业问题。

4.4“理论+实验+实训”人才培养模式

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学习理论、实验、实训的三大学习平台,相互促进补充,结合三大平台的优势,构建了“理论+实验+实训”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从理论上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消化,在结合岗位培训,让学生从课堂走入社会岗位,在应用能力提升的基础上,开展实习实践,逐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让其发挥在相应的岗位上,创造社会效益。“理论+实验+实训”人才培养模式,从各方面锤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培养出具有社会竞争力的物流管理人才。

5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具体建议

5.1优化知识体系、完善课程结构

专业知识体系由知识领域、知识模块和知识单元三个层次组成。每个知识领域代表了与物流管理专业密切相关的学科领域方向,知识模块则是在这些科学领域范围内对物流管理专业整体知识进行分解[7]。每一个知识模块由若干个知识单元组成,知识单元是专业知识体系的基本教学单位,是课程结构的基本组成要素。物流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多科目交叉学科,具有系统科学的特征[8]。它不仅需要吸收应用科学领域的最新成果,还需要现代科学方法论的指导。表现在知识结构体系上,与物流管理专业直接相关的知识领域(一级学科)主要有:工商管理、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统计学、法学等。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对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指导作用,因此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从物流学科界定出发,结合市场对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的需求,根据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自身办学定位选择不同的知识模块及不同的知识单元组合,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总结和反思,增加实践性强的课程,从而得出一套真正适合学生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5.2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师唱主角、学生唱配角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于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随着环境的变化,年轻一代的学生更乐于接受新鲜以及富于挑战的事物。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更容易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思维。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主要体现为以下四点:一是基于导师制的创新实验训练,将教学、科研与实践相结合,围绕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与研究方向,组织学生形成自主创新学习团队;二是基于各类物流竞赛平台,通过自主探索、老师指导、专家点评这样一系列环节,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贯穿竞赛的全过程;三是基于典型案例互动式教学,其目的并不在于陈述真知灼见,也不是提供唯一真理,而是通过营造一种开放轻松的环境,逐渐培养学生对于企业经营事务分析与决策能力。案例教学倡导学生对任何合理的答案都抱合理的怀疑态度,敢于挑战权威,各抒己见。四是以实验室为平台,让学生不再“纸上谈兵”,将课堂学习导寓于真实的物流模拟实务环节和职业训练环节,学生相互讨论和协助,促进学生思维发散能力、创新能力、系统整合能力及综合素养的提升。

5.3搭建实践平台、加强校企合作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专业性、操作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教学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操作。因此,搭建教学实践平台,是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不可或缺的一环。本着物流公司化、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紧密联系物流行业企业,与企业共建、共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不断改善校内实训基地的条件。将企业引入学校,以企业为主组织生产性实训,逐步加大校内生产性实训的比例;引入物流行业企业的业务工作标准,以此作为培养学生技能的验收标准;引入企业文化,熏陶学生,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9]。

第8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分析

近年来,随着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我国对外经贸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从企业反馈来的信息来看,每年大量经贸类毕业生难以胜任企业的外经贸工作。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传统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三本院校,改革现有的培养模式,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变化、社会需求的专业型、外向型的人才已是当务之急。

一、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

现在高等院校对于人才培养的模式过于形式化,不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经过四年培养出的学生进入社会后还得重新学习才能适应工作的要求,这等于是资源的浪费,这也是目前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所决定的。具体来说,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如下:

1.培养方向模糊。很多高等学校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都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这一定位的关键是“应用型”人才,既对理论水平有一定要求,同时对实践应用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需要通过科学、系统的培养而获得。现在,很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都忽视了教学目标,讲课过程中课程照搬、教材照搬、教育模式照搬,脱离实际需求,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另外,很多学校的教学模式都降低了人才培养标准,削减理论课程、基础课程的数量,甚至减少实践课程,打破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论科学性、系统性。

2.课程设置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虽然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有很强的专业理论基础,但是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在毕业后要能够直接进入工作岗位,避免重新“学习”,而目前很多学校在实际教学中,比较偏重的是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操作,授课的内容多是纯理论性的内容,难以做到学以致用、动手能力较差是用人单位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较为普遍的评价,因为大多数学生是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考入大学,基本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所以对对外贸易工作本身是缺乏感性认识的,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课堂讲解为主的单向传递,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理解掌握起来有困难,而且也难以融会贯通,更谈不上在完成学业后去适应变化快而复杂的实际工作了。这样就不能满足企业对专业人员的“来则能干”的要求。

3.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从事的是涉外性的工作,对英语水平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在以后工作中的贸易谈判、合同的订立以及单证的制作等环节中都离不开英语,英语不仅要看懂,还要能听懂、会说。现实的情况是,很多三本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拿到英语六级证住的都不多,这对于以后从事相关涉外工作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缺陷,也使得很多单位不敢接受三本院校毕业的国贸专业的学生。

4.忽视了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结合。国际贸易专业是一个实际操作性很强的专业,相应的也有很多职业资格的考试,如报关员资格证书、国际贸易单证员证书、报检员资格证书、国际货运员证书、外销员从业资格证书、国际商务师执业资格证书等,这些岗位资格证书更能体现国际贸易类专业的特色,使毕业生求职时更具有竞争力。但现在很多三本院校对职业证书的考试不够重视,没能够将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职业资格考试结合起来。这对于学生以后从事相关工作也是一个缺陷。

二、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与对策

为了解决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准确把握人才市场对报关、单证、报检、货代、跟单、外贸业务员等高等直接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的需要,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积极开展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参照其他同类院校的改革状况,各位专业教师共同制订了 适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以职业岗位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123”人才教学模式以及以证定课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些模式跟原来的教学模式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

1.以职业岗位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每年都定期对毕业生相对集中的就业地区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人员访问与问卷调查,及时掌握就业市场上国际贸易专业适用职业岗位需求的变化,并有针对性地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课程体系等做出适时、有效的调整。

正是根据市场对报关员、单证员、跟单员、外贸业务员、货代员和报检员等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巨大需求,我们确立了“能在外贸企业或相关行业从事报关、单证、报检、货代、跟单、外贸业务员等业务工作的高级直接应用型人才”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按照这样的培养目标,我们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应用性,设置了外贸单证实务、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综合实习等课程,并在其他专业课程中加大了实践课时的比例,通过这样的改变,学生在大学期间不光学到了理论知识,还能提高自己的技能,与原来的培养模式只培养“书呆子”相比,学生毕业之后能够直接适应工作的需要。

2.“123”人才教学模式

“123”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如下图1所示:

“1”即“一个中心”,是指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即以市场为导向,以教育部提出的“实际、实践、实用”原则为指导,在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理论素养的基础上,坚持以培养学生“零距离”岗位就业能力为中心,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实现“零距离”上岗。

“2”即“两个依托”,是指为了达到培养学生既具有“零距离”岗位就业能力,又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的目的,一方面以“实践教学”为依托,培养学生较强的操作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以“理论教学”为依托,向学生提供“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

为克服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平衡“两个依托”,我们在实践中采取了强化课内实训以构筑理论与实践的桥梁、采取多种模拟仿真手段以加大校内课外集中实训力度、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以创造真实训练环境等多种措施以凸显实践性教学,使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达到0.91:1。

“3”即“三个基础”,是指培养的国贸专业的学生一是要有外贸职业素质基础,二是要有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基础,三是要有经营管理能力基础,以确保其具有“一个中心”所要求的“零距离”岗位就业能力和良好理论素养。

3.“以证定课”的人才培养课程模式

根据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自身特点,还可以构建“234”多重层级模块式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在该体系中,6个“职业技能模块”中的每个模块均对应一个相应的行业从业资格证,而每个从业资格证又都对应行业企业中的一个具体的职业工作岗位,“职业技能模块”中的课程直接选用考证教材,从而真正实现了“教学、考证、‘零距离’上岗”三者的完美结合。

第9篇

关键词:就业导向; 梯级型;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9-0051-03

一、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严重弊端,综合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2]

(1)专业满足社会需要的针对性不明确,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对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社会需求以应用型人才为主,但目前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仍集中在对研究型和工程型人才的培养上,专业定位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2)专业范围宽泛,培养方案雷同。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绝大部分参照教育部直属院校的培养方案,形成千校一面、毫无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陈旧,专业方案雷同,不能跟踪新技术的发展,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3)工程实践缺乏,实践能力差,实验环境落后。目前众多地方高校缺乏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缺乏有项目经验的教师,没有培养学生超强实践能力的意识;另一方面实验条件不足,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使人才培养模式和企业需求不相适应,导致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所需差距甚远。

(4)考核评价与教学管理方式存在问题。高校扩招后,地方院校普遍存在师资不足的问题。教学班级合班上课非常普遍,课程考核以理论考试为主,学习缺乏过程考核和有效监控。

二、构建基于就业导向的梯级型人才培养模式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主要有三个:应用型人才、开发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现阶段的高校本科教育既不是职业教育,也已不再是精英教育。我国大学计算机本科教育的对象是一大批入学时对计算机专业知之甚少的学生,因此应实事求是,走“大众教育”这条路,以培养满足业界要求的软件开发工程师为主要目标,满足业界对人才的迫切需求。[3]

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办学定位是为社会培养具有较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从这个定位出发,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直接参与企业一线技术创新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1.梯级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

所谓“梯级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高等教育四年的学制要求及我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将专业课程的教学划分成不等高的六个梯级,在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纵向全过程培养中, 以就业为导向,从培养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工程兴趣、工程能力出发,对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整体、系统的优化和有机衔接,使实践能力的训练构成一个体系,与理论课程有机结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使专业贴近产业、教学贴近企业,缩小以至消除所学与所用之间的偏差,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梯级型培养模式总体模型如图所示。[4][5]

2.梯级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梯级型培养模式的六个梯级,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科研结合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以下特点:

(1)全方位。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纵向全过程培养中,有机结合横向全面发展的专业素质教育。

(2)多元化。打破以往理论讲授配合少量实验的单一形式,增加课程设计、项目实训、科研实践和毕业设计等多个实践环节,并提出以专业达标的形式进行专业基本功和专业精功考核。

(3)阶梯化。即逐阶向上,逐渐升高。将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进行科学结合,形成一套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梯级型培养思路。

(4)合理化。阶梯的宽度表示持续时间、学生参与人数、教师辅导程度等。不同梯级的性质、目的、内容不同,其宽度也不同,选择合适的宽度比例对于最终教学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3.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建设

我们根据IT行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的层次、职业岗位能力与职业素质,针对主要职业岗位群,整合课程内容,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与计算机应用职业岗位紧密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由五个课程群组成:公共基础课程群、职业素质课程群、专业基础课程群、专业选修课程群和应用能力课程群。

(1)公共基础课程群

公共基础课程群位于培养方案的最底层,主要包括数学基础、物理基础和电子学基础,侧重于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

(2)职业素质课程群

职业素质课程群位于培养方案的最底层,主要包括英语、政治理论课、德育和体育等本科教育的必修课程,侧重培养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职业道德。

(3)专业基础课程群

专业基础课程群位于培养方案的第二层,主要包括软件基础课程、硬件基础课程、理论基础课程等,涉及计算机学科的基础理论,为解决某些实际应用问题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4)专业选修课程群

专业选修课程群位于培养方案的第三层,主要是专业限定选修课,课程内容具有学科知识覆盖面宽、理论深度适度的特点,并能不断把最新学科知识加入到课程内容中。

(5)应用能力课程群

应用能力课程群位于培养方案的第三层和第四层,课程侧重于特定职业能力的培养。根据计算机行业的用人需求来构建,主要培养工程应用型专业人才所需要的应用能力。

应用能力课程群包括专业课程群、专业能力实训考核和专业综合项目实践三个方面。根据目前市场需求将专业课程群划分为三个方向:Java方向、.NET方向和嵌入式方向。专业能力实训考核包括专业基本功考核和专业精功考核,其中专业基本功考核主要考查中英文录入、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计算机软件安装与维护、局域网组建与维护、办公软件应用与信息检索五个模块;专业精功考核基于学院各专业二、三年级专业课的实验实践内容,并根据社会实际需要进行,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创造条件。

三、计算机本科教育梯级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1.梯级型培养模式总体方案

梯级型人才培养模式从不同层面实现梯级型理念,从根本上解决专业基础课理论脱离实践和学生不重视、学习无兴趣的弊端。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思想指导下,结合专业特点、就业需求和梯级型培养模式总体模型,确定总体方案,如表所示。

其中,1级、2级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相辅相成,贯穿始终;3级是1级、2级的提升,在相关课程的后四分之一时间安排。梯级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前三级充分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梯级型培养模式实施方案

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梯级型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梯级型培养模式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一年级强调工科基础,主要学习专业所需的基本理论以及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前两学期除英语、高等数学等基础课程外,分别开设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和数据结构课程。实行小班化教学,任课教师同时担任班级兼职辅导员,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通过编写小程序来训练学生的编程思维、培养基本编程能力。这个阶段注重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编程风格。在学年末安排专业基本功实训及考核,鼓励学生参加全国ACM程序设计竞赛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

(2)二年级以数据库原理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为主线,培养学生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和数据库系统应用开发的能力。

通过开设数据库系统原理、Java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等课程和短期实训,采用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方式,使学生具备开发小型数据库应用软件的基本能力。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获得权威的专业技术资格认定;积极参与国家及省、校级各类科技竞赛,如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三年级侧重专业方向,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开发能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水平选择某个专业方向,完成基于项目的综合课程设计和专业精功考核,以具备该方向的综合应用开发能力。同时吸收学生参与学校或教师的科研项目,继续鼓励学生参加省及国家的科技竞赛活动,以提高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

(4)四年级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侧重工程训练和职业素质养成。学生用一年时间到企业顶岗实习,参与企业的项目实践,为企业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完成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学生充分参与实际应用,在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

3.几点改革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培养高技能人才必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一是要“走出去”,对现有教师进行职业培训,使用专项经费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进修和学术会议,教师通过到企业、科研单位挂职顶岗、合作研发等多种形式,强化实践技能;二是要“请进来”,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对教师进行培训,让青年教师尽早进入学院的课题组和教学团队,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以适应人才培养和专业变化的要求。

(2)为弥补学校教育实践环节不足的问题,缩短学生到企业后的岗位实习期,利用假期为大二学生开设职业训练班,与东软、北京国信蓝点、安博教育等联合开办“人才培养就业班”;与沈阳赛思特、大连华信等知名软件企业合作,选派学生到培训机构实训;在学生中成立虚拟公司、科技小组、计算机爱好者协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文化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勇于创业的实践精神。

(3)以考查学生职业能力与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改革考核评价机制。

不再以一纸试卷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以实际操作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来衡量,积极实施过程考核和项目综合考核。根据课程特点和实际需求,尽可能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如技能测试、仿真测试、实物制作、课程设计、答辨等方式作为评价手段。部分课程实施以证代考、以项目开发或省及国家级科技竞赛对接课程学分、引入企业对毕业生能力的评价机制等措施,并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借此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效果分析

两年多的实践证明,基于就业导向的梯级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两年来获批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22个,计算机网络智能实验室获批省级重点实验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校级优势专业。在全国和省级各类科技竞赛中,学生参与人数比例大、获奖面宽、层次高,我院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整体素质显著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显著提高,顶岗实习供不应求。

梯级型人才培养模式瞄准IT人才市场变化,以满足业界要求为宗旨, 以培养应用型卓越工程师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为目标,调整模式,突出特色,缩小以至消除所学与所用之间的差距,对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具有示范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育坚,鲍泓,鲍有文.应用性本科计算机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的改革[J].计算机教育,2008(10):134-136.

[2]郭银章,曾建潮.地方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3):6-9.

[3]赵朋飞.计算机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0(20):430-432.

第10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改进

计算机科学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当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型、技术型、创新型特色,强调采用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平台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具备优秀的职业素质、扎实的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良好的计算机软硬件设计与实现能力、交流与组织协调能力、国际竞争参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计算机科学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然而,在计算机科学类人才培养模式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研究改进。

一、应用型计算机科学类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

(一)课程体系与社会现实脱节。传统教育模式过分强调理论知识传承的系统与完整,而忽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产生严重脱节。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技术不断出现,以学科为本位的学术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形式更是难以适应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作为高等学校的计算机科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该不断进行改革修订,以适应社会对计算机科学类多样性人才的需求。既要重视理论知识教学,更要突出实践环节教学;突出基础理论教学的应用部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核心课程强调专业基础性,努力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方向课程,按学科方向划分模块,结合地方产业结构对人才的需求,加大实践实验环节比例,强化动手能力、应用能力。

(二)实践教学环节弱化。现行教学模式是重视系统理论知识的讲授,而轻视实践教学环节;强调对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对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重视不足。因此,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在学生的教育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要根据学生特点研究教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成才。结合地方产业结构对人才的需求,加大实践实验环节比例,强化动手能力、应用能力。改变以系统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研究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互动型模式,探讨案例教学法、实地考察法、项目训练法和双语教学法等教学模式。

(三)学生应用能力不强。造成计算机科学类人才紧缺与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就业率下滑的矛盾,主要原因是当前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缺乏清晰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培养的人才在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专业素质要求上基本相同,趋向于理论型。研究型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规格、层次和类型上区分度不高,缺乏特色;各种层次的大学培养目标差别很小,致使全国同一专业培养目标基本相同,从而导致人才培养在整体结构上“千校一面”。上述情况在计算机科学类人才培养方面表现为:重点高校、普通高校,高职类人才培养模式大同小异,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应用,难以满足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

二、改进应用型计算机科学类人才培养的建议

应用性人才的培养主要是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加强学校和IT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开展以应用性为特色的课程、教材、基地等方面的校企合作建设,保证人才培养的先进性。如何实现企业实习和专业实训各环节紧密结合,如何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核心问题。

(一)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整个培养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通识课程教育、专业课程教育、专业技能教育。通用课程是指通识教育课程,主要由一些素质类课程和工具类课程组成,重点是培养计算机应用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专业教育课程又称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由专业原理性知识构成的课程。其中包含软件基础课程群、硬件基础课程群、理论基础课程群、智能基础课程群等。专业技能教育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本专业社会所需要的技能、技术等应用能力。可以根据社会对计算机科学类人才的不同需求设置不同专业方向,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学生选修课程时可以跨专业方向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这样新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兼顾计算机科学类课程的完整知识架构,也充分考虑了社会对计算机科学类人才的需求。

(二)加强实践教学的研究与落实。根据课程教学内容,每一门专业课程要设置综合性实验和课程设计。针对课程模块群,设置复杂的综合性设计,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的知识来完成。专业实习能够使学生直接接触专业的生产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综合而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改革毕业实习和实习实训的要求,增加学生掌握的知识与IT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衔接,全面加强学生综合运用专业技能的实践能力。

(三)加强应用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校企合作培养,了解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探索学校培养人才和企业使用人才的无缝对接方式。加强学校和IT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开展以应用型为特色的专业、课程、教材、基地等方面的建设研究;切换教师的双重角色,建立双师制――通过教师进IT企业锻炼、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等方式,保持人才培养的灵活性;突出教师对专业应用能力的掌握,把理论、技术及应用结合起来,培养社会最紧需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潘海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初探[J].装备制造技术,2012(2).

[2] 曹庆旭.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09(13).

[3] 谢延红.C语言程序设计公共课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时代,2010(11).

第11篇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竞争进一步加剧,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国家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方针;同时,伴随着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在识人、用人的机制上坚持“能力第一,学历第二”、“能力重于学历”的人才评价标准;加上目前出现的“高薪难聘高素质、高技能技工”的就业现状:很大一部分高中毕业生不再片面地追求上大学,而是选择了职业教育。基于以上情况,四平职业大学从2004年开设了高中生源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并申请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几年来,我们根据培养模式与业界需求之间的矛盾进行客观分析,结合专业特点,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出大批能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一、构建“1234”型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专业教学主线,在课程体系上彻底打破学科体系,改变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积极探索和开展工学交替、项目驱动和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探索并实践了“1234”型人才培养模式。

“1”指一条专业主线,即以“CAD产品造型设计及数控加工工艺”为主线,体现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2”是两大教学体系,即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教学体系,支撑专业全局教学。“3”:三个结合,即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理论与实践结合、产学结合、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结合。实施三个结合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4”:四大教育模块,即将人才培养过程划分为基本素质能力模块、职业基本技能模块、职业专业技能模块、专业拓展能力模块。四个模块的构建为“两大教学体系”的运行、“三个结合”的实施提供了时空条件,是实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一体化的有效途径,形成了本专业的自身特色。

二、课程设置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开发应围绕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围绕培养适应岗位要求的能力素质和较高品德修养、人文素质、文化基础知识等内容进行,并且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我们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强调以服务社会为基点,以企业需求为生存发展基础,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以6条能力主线为依托设置、调整及开发专业教育课程(表1)。

1.确立核心专业课程和专业能力体系

核心专业课程包括: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计算机辅助造型与编程、数控加工工艺、模具设计与加工基础等。这些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构成了本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体系。

机械制图、机械零部件三维造型、数控机床与零件加工实训等课程构成了培养学生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能力的核心专业能力体系。

在课程的整合与实施方面采取了以下做法:

(1)将数控加工基础、数控编程基础、工艺与工装设计三门整合起来,即以数控加工工艺为主线涵盖其它。(2)在金工实习的同时讲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在数控机床与零件加工实训的同时讲授机床原理、数控加工工艺、金属切削刀具结构应用等方面的课程。(3)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中强调专业技能的应用、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实践课时占总学时的68.5%。

2.实训与职业资格考核相结合,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1)发挥校内“金工实训中心”的有利条件,给学生提供一个工厂的实际生产环境。中心以四平隆百洲机械有限公司为主体,对学生进行数控铣、数控车、加工中心、电加工机床的工艺、编程和操作实训,培养学生实际生产能力。在公司中教师参与产品及工艺装备设计,学生也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加工中,这样既锻炼和提高了教师的工程设计和创新能力,又使学生置身于工程实际环境和氛围中,经受培养和锻炼,并能及时获得最新实用技术信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2)“CAD/CAM应用实训及考证”教学环节,主要在生产型数控机床上“真枪实弹”地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生产型数控机床的数控加工,注重复杂零件的加工工艺及加工精度的实现,为数控工艺员考证和3DCAD考证打下基础。

三、细化培养目标,创建“121”分流体制

评价学生在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的综合成绩,在第三学期将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教学,做到因材施教。具体方法:将学习成绩前25%的学生纳入到专家型人才培养模式即CAD设计师,将中间50%的学生纳入到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即CAD造型\CAM工艺编程师,将后25%的学生纳入到高级技工型人才培养模式即CAD绘图员和数控机床操作工。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实行申请制度,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学习模式。

对于技工型人才,实行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从企业聘请大批技师、高级技师填充到教师队伍,用他们的经验和技术指导学生。对于专家型人才,采用导师制,选拔骨干教师做学生的导师,使学生积极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技术开发。而对于技能型人才,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这部分学生也是我们培养的重点,在强调理论学习的同时更强调实践动手能力。

在“121”分流体制下,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加强,学习效率明显提高。一些原来对理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使专长得以发挥。

四、结束语

这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密切了学校和企业的关系、做到了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为企业输送合格、合用的技能型人才,开拓了学校办学的新路径,扩大了学校的教育资源,也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实现了学生、企业、学校三赢的目标,是具有发展潜力的办学模式。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会计专业 人才培养 课赛融通 双轨并进

高职院校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摇篮,在当前形势下,特别是在我国改革持续深化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肩负着重要的使命,特别是在新会计准则深入实施以来,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具备很强的理论素养,而且还要具备很强的研究能力以及职业首先,这就需要在开展会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会计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但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在这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最为重要的就是还没有建立会计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对此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当积极探索新的会计人员培养模式,本文提出了“课赛融通、双轨并进”的培养模式,特别是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实施“课赛融通、双轨并进”的策略,这将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在会计人才方面培养方面的有效性,特别是能够使高职学生在会计理论、会计实践以及会计研究等方面得到提升。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来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在就业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而且也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对于推动我国会计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一定的人才基础。但深入分析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会计会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虽然与过去相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按照市场需求来看、按照企业的要求来看、按照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人员的标准来看,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才培养理念存在误区。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培养优秀的专业化和职业化人才,使其能够更加适应市场需求,同时还要在提升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研究能力以及未来发展能力方面下功夫,这也符合提出的“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要求。但从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来看,还存在着一些误区,比如个别高职院校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缺乏“全面发展”的理念,有的高职院校高度重视会计人才的理论素养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的高职院校则过于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会计人才的理论素养以及研究能力不够重视,所有这些都属于会计人才培养的误区,不利于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优秀的专业化、职业化、素质化会计人才,必然影响会计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同时也不利于未来会计人才走向社会之后的科学发展。

二是人才培养缺乏市场导向。高职院校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生就业能力、发展能力建设,这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因而在培养会计人才方面一定要树立“市场导向”,只有这样,才能使会计人才培养取得实效。但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缺乏“市场导向”,比如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没有对市场需求、企业需求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素质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特别是从当前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来看,很多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都需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而且也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同样需要会计人员进行深入的研究,但一些高职院校并没有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培养会计人员,必然无法取得更好的成效,而且也导致一些会计专业的学生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尽管有一些会计理论知识,但动手能力较差,不适应市场需求。

三是专业课程结构不够合理。当前相当的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还没有真正形成与专业知识的必需性、操作的技能性的操作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结构体系,理论课程偏多。传统模式的会计专业的课程偏多,导致培养的学生在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技能上出现重理论、厚基础、宽范围,面面俱到,而专业操作技能不扎实的现象。对于当前的一些高职院校来说,由于在专业课程的结构方面缺乏系统性以及针对性和特色性,必然会导致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缺乏有效性。比如某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还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创新体系,没有跟上现代会计工作快速发展的形势,比如新会计准则实施以来,对会计工作的管理体系、核算机制、监督机制都进行了新的规定,但该高职院校并没有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仍然沿用传统的教材,只是增加了新会计准则方面的教学内容,而传统教材有很多方面已经不适应新会计准则,必然无法取得实效。

四是人才培养缺乏有效考评。从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来看,最突出的就是缺乏有效的考评体系,特别是在实践环节还没有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这就直接导致无法更好的提升会计人才的实践能力。目前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主要有实验实训、专业实习、顶岗实习及毕业论文等形式,尽管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并没有科学的考评体系,学生是否进行了实习、实习的成果如何等等都没有纳入到考评体系当中,即使一些高职院校建立了相关的考评体系,但也十分简单,甚至是属于形式主义,这必然无法更好的提升会计人才的实践能力。

二、实施“课赛融通、双轨并进”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深入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缺乏理与实践的结合、不注重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缺乏与市场和企业的有效对接,影响了会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提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当大力实施“课赛融通、双轨并进”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既要抓好课程教学提高会计人才的理论素养、又要通过技能竞争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研究能力,既要高度重视实训教学、又要重视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不仅有利于解决当前会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而且也有利于为企业提供更加专业化、符合企业需求的会计人才。

一是着力夯实理论基础。对于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来说,必须坚持“理论够用”的原则,这是开展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因而必须将“理论够用”作为“课赛融通、双轨并进”的首先改革措施,大力加强会计专业人才的理论教育。在理论教育方面,要更多的向会计专业人才提供基础性、实用性理论基础知识,而不是过多的将那些高深的理论提供给会计专业人才。在开展会计专业人才理论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既不能过于重视理论而轻视实践,又不能过去轻视理论而过去重视实践,而是要将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最大限度的夯实会计专业人才的理论基础。这就需要对会计专业课程设置进行科学的安排,适当增加实务会计内容。

二是大力开展技能竞赛。对于会计专业人才来说,最为重要的是要满足市场需求、企业需求,同时还要使会计专业人才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得到加强,而开展会计职业技能竞争则有利于使会计专业人才的理论水平、操作能力以及自身的研究与发展能力得到加强,这也是“课赛融通、双轨并进”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以及会计专业教师应当在这方面下功夫。要根据会计专业人才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在学习过程中的进展情况,大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可以是针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竞赛,同时也可以针对具体的操作进行竞赛,还可以针对新会计准则进行竞赛,通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的方式,可以让会计专业人才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加强,同时也能够更有效适应市场需求和企业需求。

三是着力拓展实训内容。实训是高职会计专业人才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也是对会计专业人才理论知识进行检验的重要措施。高职院校在具体的实训中,一定要进一步拓展实训内容,使实训起到更好的作用。要建立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学生见习与学生实习、阶段性实训与长期性实践相结合的实训模式,并根据不同会计专业人才的不同特点、不同优势、不同需求、不同发展目标,开展多元化的实训教学机制,让会计专业人才能够在实训方面更具有针对性和特色,进而极大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与职业素质。拓展实训内容,还要高度重视对实训教学的评价机制建设,解决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实训评价不到位的问题,使实训教学真正发挥促进会计专业人才成长和进步的重要作用。

四是建立定向培养机制。随着我国改革的持续深化,特别是在企业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专业化、特色化的趋势,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定向培养”机制建设,就是要加强与企业的战略性合作,为企业培养“订单式”会计专业人才,使会计专业人才既可以依托“订单”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又可以毕业后就直接到“订单”企业就业,这是“课赛融通、双轨并进”最重要的内容,高职院校应当在这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的探索,使定向培养机制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进而真正为企业培养出专业化的会计人才。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是培养专业化和职业化人才的摇篮,特别是对于会计人才培养来说,更要高度重视培养他们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二者不可或缺,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更加适应企业需求、更具有发展能力。针对当前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应当大力实施“课赛融通、双轨并进”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点要在着力夯实理论基础、大力开展技能竞赛、着力拓展实训内容、建立定向培养机制四个方面狠下功夫,真正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符合企业实际、具备发展能力的优秀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袁雪飞.工学结合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商业会计,2016,(12):128-129.

[2]范莹莹,刘峥.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视阈[J].经济研究导刊,2016,(08):255-257.

[3]韩宗宾,李荣.高职会计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模式新探[J].财会通讯,2016,(27):95-97.

[4]刘秋月.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会通讯,2016,(0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