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39: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软件水平考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高职项目教学水平考试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聂晶(1975-),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高职教育管理。(广西南宁530008)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2011年A类课题“项目教学+水平考试——高职信息类专业优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1JGA206)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8-0115-02
从总体上来看,本科院校通常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更注重突出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样在理论体系的完整性构建方面存在不足,自然会造成毕业生专业领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强。文章以用人单位对软件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能力结构分析为起点,对比分析了本科和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典型培养模式的异同点,把两种类型的培养模式很好地结合,创新性地提出了“项目教学+水平考试”新模式,更适合当今高职院校对软件技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验证,探索了该人才培养模式应用的可行性,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一、软件企业急需的人才能力结构分析
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执行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是软件企业需要的人才所要具有的能力。其中学习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是专业技术岗位最关心的能力素质,即要求专业技术人员要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能快速掌握新知识,并强调个人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它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力。实践能力和执行能力体现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动手能力水平。团队协作能力则体现专业技术人员快速融入团队,适应企业文化,顺利实现个人发展与企业壮大的良好结合能力。要培养出合格的软件技术专业人才,自然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必须针对软件技术专业特点,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模式和教学实施等诸多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和实践,实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与本科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
1.典型本科软件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我们选取了三个典型的本科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分别是华中科技大学模式、南京大学模式和浙江大学模式。(1)华中科技大学模式。在“大一和大二阶段,强调宽口径、厚基础、重素质;在大三和大四阶段,突出个性发展,专业基础扎实,学科交叉”的培养方案,以理论教学为引导,继而以实践教学为主导,通过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不断提升学生理论水平,以此来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优秀软件技术专业人才。(2)南京大学模式。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为培养优秀软件工程人才,将课程体系设计分解为三个阶段,即基础知识教学阶段、专业技能教学阶段、工程实习教学阶段。为促进教学效果,专业课全部采用双语教学,并要求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60%。学院还在四年级设置学生综合能力测试,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进行考核,作为学生进入第三阶段教学的门槛。(3)浙江大学模式。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根据社会需求,经过近4年的探索,浙江大学在培养计算机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方向上,确立了应用型创新人才“2l1”培养模式。即把大学4年分成3个阶段:用2年时间学习数学、外语及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用1年时间学习计算机专业课程;最后用1年的时间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让学生在打下扎实基础的前提下,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与锻炼,在实践中提高分析、设计和编程的能力。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本科院校在培养优秀软件专业人才时,都注重理论知识的积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纵向来看,坚持了先理论后实践,二者并重的理念。从教学时数来看,理论和实践各占50%左右。该模式称为当前本科院校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进入高年级后,学生通过实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将原理和思想通过程序、系统实现,从而加深了理论体系的构建。如此“理论—实践—再理论”的循环,升华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实践的能用能力,同时让他们具备了“理论指导实践创新”的可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2.当前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普遍比较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典型模式有“3+1+2”的人才培养模式、“T”型人才培养模式、双证模式等。(1)“3+1+2”的人才培养模式。即3学期(学校)+1学期(实训中心)+2学期(企业),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实际岗位工作能力的培养,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主体培养对接。(2)“T”型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计算机类专业“T”型人才培养模式中:“T”上面的一横表示学生向相邻岗位迁移的能力,可称为拓展能力。“T”下面的一竖表示学生针对某个岗位的专业能力,可称为岗位能力。由于计算机类专业的特点,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必须同时具备这两种能力。(3)“双证”模式。社会发展要求高职学生要具有“双证”,既具有标志学历的毕业证书,又具有代表掌握一定技能的职业资格技能证书。高职院校要把“双证”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实施,把专业资格认证与技能培养紧密结合。
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人才传统培养模式的困难在于学生入学时能力素质结构普遍偏低、培养时间短,但又希望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于是只能不断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理论体系的培养有所欠缺,导致毕业生在“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等方面相对不足。毕业生能够较好地就业,但在工作岗位中缺乏大项目、系统及复杂工程的统领能力和把控能力,在专业领域较难“持续发展”。从总体学时分配上来看,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比例约为3∶7。
三、“项目教学+水平考试”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1.项目教学。项目教学是高职软件专业人才培养的一种成功探索,其目的在于通过引入企业标准,将企业项目引入课堂,以项目为纽带加强学校和企业在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等各方面的深度合作,通过对真实项目的有效训练来培养学生的项目开发能力和职业能力,从而达到软件技术专业学生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素质。比如,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以校企联合成立的“计算机应用研究所”为孵化器,将企业真实项目整合为项目教学资源,通过校企共建“四位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和项目教学团队,以项目开发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项目教学模式如图所示。
通过实施项目教学,有效解决了在“工学结合”背景下进行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兼职教师聘请、科技服务、实训基地建设、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等工作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2.水平考试。水平考试,即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的简称,考试项目大纲以本科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知识体系为蓝本,测试应试者“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同时测试应试者在软件项目经验和分析设计等方面的能力。
3.“项目教学+水平考试”人才培养模式。高职学生普遍具有形象思维较好,但逻辑分析能力稍显不足的特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可以通过先实践再以辅导形式来进行理论体系的构建。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他们从实践过程和结果中获得了丰富的信息,以此来加深对原理、思想的领会和应用。与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培养模式相比较,这种模式走的是一条先实践能力培养,结合理论水平培训的道路。这里的“培养”和“培训”强调的是侧重点的问题,而不是强调能力培养的先后顺序问题。理论水平的培训虽然投入的时间、精力都有限,但通过学习,学生知道理论的系统化能够形成宏观的指导思想,分析问题更具有宏观性,解决问题更具有逻辑性,实践和理论相结合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更好地创新。课堂任务、课堂项目的实训,解决的是对知识技能的验证性实验,而课程项目和毕业设计是综合性、创新性项目,培养的是学生解决综合性、创新性问题的能力。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理论水平培训为辅,两者同时着力,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构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体系,以帮助他们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实现良好的可持续发展。
从人才培养规格看,高职软件专业应该立足培养中高级技术人才,我们应该着力加强中级(软件设计师、网络工程师、信息系统监理师等)、高级(系统分析师、网络规划师等)的培训,使学生逐步具备相应的知识体系和能力水平结构,成长为企业社会需要的满足相应职位能力结构要求的中高级技术人才。
这种培养模式,核心理念在于“实践—理论—再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同时通过水平考试培养他们专业持续发展能力所必备的理论知识体系。在理论的指导下,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会有很大提升,在此基础上通过课程项目、毕业设计项目实现实践能力的升华。从总体学时分配来看,理论和实践教学比例约为4∶6为宜。
四、案例分析
近年来,通过将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在我院07、08级软件技术专业,在2009年、2010年的考试中,共有18名学生通过了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软件设计师项目的考试,通过率达到24.3%,高于区域平均水平。对这18名学生,我们从能力结构、就业水平(即实习工资)等指标进行分析,如表所示。
据已有反馈信息,这18名同学进入软件企业很快就能融入项目团队从事相应岗位工作,体现了较强的职业能力、团队适应能力和协作能力,达到了我们预期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优秀人才培养目标。
五、结语
通过对高职和本科在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提出“项目教学+水平考试”人才培养新模式,从深层次揭示了“项目教学+水平考试”模式是区别于优秀本科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且广泛适合高职软件专业优秀人才培养的模式。该模式核心理念在于“实践—理论—再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同时通过水平考试培养他们专业持续发展能力所必备的理论知识体系。在理论的指导下,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会有很大提升,在此基础上通过课程项目、毕业设计项目实现实践能力的升华。通过案例分析,说明我们的应用该模式的实践是成功的,以此验证了该模式应用的可行性以及推广的普遍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治中.高职高专“创业为驱动”的项目教学研究与实践[J].哲理论坛,2009(8).
[2]黄晓涛.大型主机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12).
[3]杨起帆.计算机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211”培养模式[J].高教探索,2006(1).
[4]姜华斌.高职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现代大学教育,2006(4).
[5]文益民.高职计算机类专业“T”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06(20).
[6]王凤岭.高职软件技术专业项目教学模式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
[7]刘建伟.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大众科技,2006(2).
[8]姜华斌.高职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的设想[J].职教论坛,2004(5).
[9]聂劲松.从人才结构理论看高职人才培养规格职业技术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5(19).
[10]吴吉义.国内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现状[J].计算机时代,2007(2).
[11]徐涵.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及对教师的要求[J].职教论坛,2007(6).
[12]赵忠令.项目教学在实用性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初探[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13]肖胜阳.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开展项目教学法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3(10).
软考是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简称,是原中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和水平考试的完善与发展,这是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的国家级考试,其目的是,科学、公正地对全国计算机与软件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职业资格、专业技术资格认定和专业技术水平测试。
该考试分为5个专业类别,并在各专业类别中分设了高、中、初级专业资格考试,囊括了共27个资格的考核。
通过考试获得证书的人员,表明其已具备从事相应专业岗位工作的水平和能力,用人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从获得证书的人员中择优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它还具有水平考试的性质,报考任何级别不需要学历、资历条件,只要达到相应的技术水平就可以报考相应的级别。
(来源:文章屋网 )
1、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简称软件水平考试或软考,只要成绩超过合格标准就能合格,没有预先规定合格人数界限;
2、由于考试向社会开放,不设学历资历条件,知识和能力各个科目都及格才能合格,因此合格率并不高;
3、各级别总平均合格率大约是百分之二十五,初级资格的合格率约百分之四十,中级资格的合格率百分之二十五,高级资格的合格率约百分之二十。
(来源:文章屋网 )
【导语】
2018年保山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于6月28日至7月2日举行。
八年级下学期考试科目为:生物学、地理、信息技术;九年级下学期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历史、物理、化学;体育考试安排在九年级下学期4月底前进行。
昆明市、曲靖市抽考科目为:语文、历史。
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历史、地理、思想品德学科实行笔试、闭卷方式;英语学科实行听力与笔试、闭卷相结合的方式;信息技术学科实行网上考试方式;体育学科实行必考与选考项目相结合、现场考试方式;音乐和美术学科的考试方式由各学校自行确定。
2018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科目将依据修订后的教材内容和系统软件实施,与新修订的信息技术教材相匹配的操作系统windows 7,应用软件使用 office2010,请各地各学校做好相应的准备。考试详细时间安排如下:保山中考时间及科目
【导语】
2018年楚雄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于6月28日至7月2日举行。
八年级下学期考试科目为:生物学、地理、信息技术;九年级下学期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历史、物理、化学;体育考试安排在九年级下学期4月底前进行。
昆明市、曲靖市抽考科目为:语文、历史。
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历史、地理、思想品德学科实行笔试、闭卷方式;英语学科实行听力与笔试、闭卷相结合的方式;信息技术学科实行网上考试方式;体育学科实行必考与选考项目相结合、现场考试方式;音乐和美术学科的考试方式由各学校自行确定。
2018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科目将依据修订后的教材内容和系统软件实施,与新修订的信息技术教材相匹配的操作系统windows 7,应用软件使用 office2010,请各地各学校做好相应的准备。考试详细时间安排如下:楚雄中考时间及科目
考试科目及考试时间
甘肃庆阳2018年冬季学考科目为物理、化学、历史、地理;藏物理(翻译卷)、藏化学(翻译卷)、藏历史(翻译卷)、藏地理(翻译卷)。
甘肃庆阳2018年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时间按照《关于2018年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的通知》(甘教考院〔2018〕15号)执行。
考场编排
(一)考点原则上应设在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确因困难需要在乡(镇)设考点的,应报请市级考试管理部门批准。
(二)考试要全部安排在标准化考点进行。确因考生集中到现有标准化考场存在困难的,可将考点设在具有电子监控、安装无线电信号屏蔽设备的考场,其考试监控数据必须留存三个月存档备查。
(三)考场由县(区)考试管理部门负责使用报名软件进行编排。考生准考号由“学籍辅号(11位)+考场号(4位)+座位号(2位)”构成。省教育考试院负责按照准考号统一制作考生条形码,随同试卷一并下发。
工作要求
(一)加强报名工作的组织领导
报名工作是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环节之一。各级考试管理部门要加强领导,强化管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指导考生认真填写报名登记表,确保考生按时报考。同时,要加强信息管理人员的培训。对报名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沟通协调,确保报名工作顺利进行。
6月26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襄阳市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建立健全考试制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初中学生毕业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基本依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初中学生毕业、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两考合一”,考试结果“一考多用”。考试的组织与管理全市统一,任何县(市)区和学校不得另行组织高中阶段学校招生选拔类考试。全市在籍初中学生均须按要求参加并完成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明确考试科目、形式、分值和时间。从2019年初一新生开始实施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遵循“全科开考,即学即考”的原则,考试科目确定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襄阳好风日,共16科,总分值为820分。
语文、数学、外语实行纸笔分卷考试,卷面分值分别为120分。外语考试包括听力(25分)和口语(15分)测试等,考试时间为初三学年的6月下旬(执行全省统一中考时间),英语口语测试时间为初三学年3-5月。
道德与法治、历史实行纸笔合卷考试,卷面分值各为60分,考试时间为初三学年6月下旬(执行全省统一中考时间)。
物理、化学实行纸笔合卷考试,卷面分值为——物理70分、化学50分,考试时间为初三学年6月下旬(执行全省统一中考时间)。生物、地理实行纸笔合卷考试,卷面分值各为50分,考试时间为初二学年6月下旬(参照全省统一中考时间)。生物、物理、化学实验操作采取实际操作、模拟操作等方式考试,每科10分,共计30分,考试时间分别为初二学年4月和初三学年4月。
体育与健康考试实行平时考核和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计50分。平时考核分三个学年(初一、初二、初三)进行,每学年5分,共15分。现场测试分必考项和选考项,共计35分。必考项:男生1000米跑(15分)和引体向上(10分);女生800米跑(15分)和仰卧起坐(10分)。选考项,考生从篮球、足球、排球中选考一项,分值为10分。考试时间为初三学年4-5月。小学五、六年级或初中阶段参加县(市)区级及以上教育、体育等行政部门组织的体育竞赛项目并获奖的学生,选考项免考计满分。
音乐、美术实行纸笔考试、技能测试、才艺展示和“上网机考”等方式,每科10分,考试时间为初三学年。小学五、六年级或初中阶段参加县(市)区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音乐或美术评比活动并获奖的学生,音乐或美术免考计满分。
信息技术教育实行“上网机考”,分值为20分,考试时间为初三学年。
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襄阳好风日实行纸笔考试,考试成绩以A、B、C、D等级呈现。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学习情况,统一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内容。
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教育和生物、物理、化学实验操作等科目的详细考试方案另文通知。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理念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程,强化课外锻炼。通过考试的杠杆和导向作用,让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和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掌握1-2项运动技能,养成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习惯。
二、基本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实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科目学业水平考试,目的是引导学生上好每一节体育与健康课,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养成终生受益的体育锻炼习惯;引导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促进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衔接、兴趣培养与技能提高相促进。
(二)渐进性原则。
实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科目学业水平考试,是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教学的一次新的尝试。各市和学校应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完善高中体育与健康科目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三)公平性原则。
公平公正是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科目学业水平考试的基本要求。考试要程序规范,标准统一,结果公正。
三、考试性质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科目学业水平考试为合格考试,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申请同等学历人员不用参加体育与健康科目学业水平考试。
四、考试内容与考试方式
高中体育与健康科目学业水平考试,采用“运动参与+体质健康测试+运动技能测试”方式进行。
运动参与和体质健康测试是“过程性评价”,运动技能测试是“专项运动技能评价”。
(一)运动参与。高中学校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制定学生体育课程学习及课外体育锻炼考核办法,在每学期末对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出勤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成绩、课间体育活动参与情况等进行评定或考核打分。
(二)体质健康测试。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部署,在每学年上学期,采用统一的测试设备、统一的测试软件,通过集中测试、集中体检或体质达标运动会等方式,由学校或第三方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测试。测试成绩评定不合格者,在本学年度准予补测。
(三)运动技能测试。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关规定,由学校对学生在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武术等项目中的一项运动技能进行测试。
田径测试内容:100米、400米、跳远、跳高、铅球(任选一项)。
游泳测试内容:50米蛙泳、自由泳、仰泳、蝶泳(任选一项)。
篮球测试内容:运球+变向运球+上篮。
排球测试内容:垫球入框+定点发球。
足球测试内容:运球+变向运球+射门。
乒乓球测试内容:发球+正手攻球+反手推挡。
羽毛球测试内容:正反手发球+击高远球+劈杀。
网球测试内容:底线发球+正反手击球。
健美操测试内容:基本功(包括纵横劈叉、正侧高踢腿、下腰、屈体分腿跳)+自编成套动作展示。
武术测试内容:基本动作+套路+器械。
场地器材、测试规则、评分标准由各市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相关项目比赛规则统一制定。
五、考试对象与时间
凡具有普通高中学籍的在校学生均应参加体育与健康科目学业水平考试。
“过程性评价”时间为高一、高二学年和高三上学期,具体评价时间可根据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确定。“运动技能测试”时间学校自主确定,在高三上学期末完成。
六、考试组织实施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科目学业水平考试,学生运动参与、体质健康测试和运动技能测试三项成绩呈现方式均为“合格”和“不合格”。三项成绩每次均达到合格标准,成绩视为合格,一项不合格或缺考,成绩视为不合格,不得颁发毕业证书。考试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中分项如实记录。
体质健康测试和运动技能测试成绩不合格者,可参加补考,补考合格的成绩记为“合格”。
在高中阶段,参加县级教育、体育部门举办的运动会和单项比赛,获得个人、团体项目前六名的学生;参加市级及以上教育、体育部门和全国中学生体育协会、山东省学生体育协会举办的运动会和单项比赛的学生;获得三级运动员及以上等级证书的学生,均可给予免测专项运动技能。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实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科目学业水平考试是强化体育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加强体育锻炼,不断增强学生体质的重大举措。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根据本实施办法制定本市高中学生体育与健康科目学业水平考试实施细则,建立起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方案、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部署、高中学校负责实施的考试制度体系,并于2018年2月底前报我厅。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过程性评价和运动技能测试成绩进行随机抽查复核,对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者,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二)加强教学管理。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严格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严禁压缩课程授课时间,确保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加强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将学生在校内开展的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与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相互衔接、互为补充,满足学生体育爱好和特长发展的需求,提高学生专项运动能力。
(三)建立结果公示与抽查制度。学校要在校内公布学生运动参与、体质健康测试、专项运动技能测试单项成绩和总成绩,并将有关情况向学生家长通报。学校在公示相关信息时不得泄露学生个人隐私。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学校组织的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结果进行实地、现场抽测,确保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的公平、公正和准确、有效。
(四)明确免、缓考及其它特殊政策。因病(或残疾)不能参加体育与健康考试的学生,持县级以上医疗单位证明(或残联颁发的残疾人证明)和学校证明,到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办理申请免试手续,经核准后方可免试。免试分为全免和半免两种。经医疗单位证明,各考试项目均无法参加的学生,可以申请全免,全免考生成绩按合格等级计算;经医疗单位证明,无法参加部分项目考试的考生,可申请半免,半免考生免试项目成绩按合格等级计算,非免试项目成绩按实际考试成绩计算。学校应在考试前将享受免试的学生名单在校内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免试考生的证明材料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中记录,原始材料存档备查。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二〔2016〕4号)、《湖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鄂政发〔2016〕16号)、《湖北省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鄂教幼高〔2017〕1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我市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原则
1.坚持育人为本。坚持正确育人导向,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把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学生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
2.坚持普职并重。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协调发展,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高中阶段教育。
3.坚持公平公正。把促进公平公正作为基本价值取向,不断完善规则程序,切实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为学生创造平等升学的机会。
4.坚持科学规范。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使学、考、招有机衔接,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二)改革目标
从2019年初一入学的新生开始,实施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2022年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维护教育公平。
二、主要任务
(一)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1.建立健全考试制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初中学生毕业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基本依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初中学生毕业、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两考合一”,考试结果“一考多用”。考试的组织与管理全市统一,任何县(市、区)和学校不得另行组织高中阶段学校招生选拔类考试。全市在籍初中学生均须按要求参加并完成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2.明确考试科目、形式、分值和时间。从2019年初一新生开始实施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遵循“全科开考,即学即考”的原则,考试科目确定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襄阳好风日,共16科,总分值为820分。
语文、数学、外语实行纸笔分卷考试。卷面分值分别为120分。外语考试包括听力(25分)和口语(15分)测试等。考试时间为初三学年的6月下旬(执行全省统一中考时间),英语口语测试时间为初三学年3~5月。
道德与法治、历史实行纸笔合卷考试,卷面分值各为60分。考试时间为初三学年6月下旬(执行全省统一中考时间)。
物理、化学实行纸笔合卷考试,卷面分值为:物理70分,化学50分。考试时间为初三学年6月下旬(执行全省统一中考时间)。
生物、地理实行纸笔合卷考试,卷面分值各为50分。考试时间为初二学年6月下旬(参照全省统一中考时间)。
生物、物理、化学实验操作采取实际操作、模拟操作等方式考试。每科10分,共计30分。考试时间分别为初二学年4月和初三学年4月。
体育与健康考试实行平时考核和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计50分。平时考核分三个学年(初一、初二、初三)进行,每学年5分,共15分。现场测试分必考项和选考项,共计35分。必考项:男生1000米跑(15分)和引体向上(10分);女生800米跑(15分)和仰卧起坐(10分)。选考项,考生从篮球、足球、排球中选考一项,分值为10分。考试时间为初三学年4~5月。小学五、六年级或初中阶段参加县(市)区级及以上教育、体育等行政部门组织的体育竞赛项目并获奖的学生,选考项免考计满分。
音乐、美术实行纸笔考试、技能测试、才艺展示和“上网机考”等方式。每科10分。考试时间为初三学年。小学五、六年级或初中阶段参加县(市)区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音乐或美术评比活动并获奖的学生,音乐或美术免考计满分。
信息技术教育实行“上网机考”,分值为20分,考试时间为初三学年。
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襄阳好风日实行纸笔考试,考试成绩以ABCD等级呈现。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学习情况,统一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内容。
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教育和生物、物理、化学实验操作等科目的详细考试方案另文通知。
3.科学组织考试命题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依据教育部、省教育厅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确定。考试命题要增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对有关学科教学实验操作和实践能力的考查,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确保试题的科学性、导向性和创新性,不断提高命题质量。
4.严格考试组织过程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涉及千家万户,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教育公平公正。要切实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加强对考试命题、制卷、运送、保管、分发、施考、监考、评卷等各个环节的监管,严肃考风考纪,确保考试顺利进行。
各科考试在市教育局统一领导下,采取分工负责办法进行。
市教育考试院负责各考试科目命题、制卷、考务、阅卷及及成绩汇总与等工作。
市教科室负责各考试科目考试标准、内容、范围的确定;学科教学过程的组织及有关考试说明的编制;综合素质评价过程及结果的管理。
市教育装备与信息技术中心负责相关机考科目硬件、软件配套建设以及考试配合管理工作。
(二)强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1.建立健全评价制度。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与评价,是培育学生良好品行、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全市在籍初中学生均须按全省统一要求参加并完成综合素质评价。
2.准确把握评价内容。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学生年龄特点,结合教育教学实际,重点在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合理设定评价内容和要求,充分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和突出表现。
3.加强评价过程与结果管理。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采取以学生“写实记录”为主要依据、由初中学校组织“等级评定”的方式进行。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每个方面分别按ABCD四个等级进行评定。初中学校和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写实记录,对记录材料的真实性及时审核;指导学生做好具有代表性的活动记录和典型事实材料的遴选整理;对“写实记录”和等级评定结果进行定期公示;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充分利用记录材料,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不断进步。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初中学校要加强对综合素质评价过程和结果的监管。
4.科学构建评价体系。市教育局将按照《湖北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意见》,结合本地实际细化、完善评价内容和要求,研究制定评价量化标准和工作方案,具体办法另行通知。
(三)改革招生录取机制
1.严格招生计划管理。市教育局将根据省教育厅下达我市招生计划总量,依据各地初中毕业生数和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原则,在核定各校办学规模的基础上,分校下达招生计划。省级示范高中、中外合作办学以及其他特殊招生计划由省教育厅另行下达。各高中阶段学校的招生必须按计划进行,严禁超计划招生。
2.明确招生录取依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依据。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依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综合素质评价五个方面和考试科目的等级成绩将作为省、市级示范高中招生录取的限定条件(具体办法另行通知)。
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招生优录加分政策。除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的加分项目外,我市不新增任何地方性加分优录项目。确保招生录取政策的公平公正性。
3.优化普通高中学校指标到校招生政策。继续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按不低于80%的比例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学校的做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禁止单独组织考试确定分配生资格。综合素质评价和考试科目的等级成绩将作为指标到校招生录取的限定条件(具体办法另行通知)。
4.完善特色学校自主招生政策。自主招生政策只面向有办学特色的高中阶段学校,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旨在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地发展,满足有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自主招生的名额按不超过总招生计划的5%进行控制。自主招生的学校资格、招生计划控制数、招生范围以及招生办法等由市教育局研究确定,并报省教育厅备案。市教育局将研究制定特色高中学校创建标准,开展特色高中学校认定工作,鼓励学校走特色发展之路。
5.严格招生录取过程监管。全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必须在省统一的网络工作平台上进行,由市招生机构负责,任何单位和学校不得擅自组织招生、跨区域招生、降低录取要求招生或在学业水平考试结束之前提前招生。未在市招生机构办理录取手续的学生,将无法取得高中阶段学校学籍。严禁委托社会中介和个人招生,严禁各类有偿招生,严禁录取不具备录取资格的考生,杜绝虚假招生宣传,严防恶性抢拉生源,维护正常招生秩序。
6.完善考试招生信息公开制度。要及时向社会公布考试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录取结果等信息,接受考生、媒体和社会的监督。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涉及面广,影响面大。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本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领导,提请本级政府加强领导,整合部门力量,切实加强改革工作的统筹规划。各地各校思想上要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建立有效工作机制,精心组织实施。要严格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合理安排各学科教学进度,既开齐开足国家和省规定的各门课程,又有效分散学生考试压力。要加强初中学校校长和教师培训,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师资配备、设施设备等方面的条件保障,提高学校课程实施能力,满足学校正常教学需要;定期对初中学校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严禁压缩综合实践活动、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生物物理化学实验课、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的课时。严禁学校、学生以任何理由提前终止课程方案规定的教学任务,不按要求完成学业水平考试。
(二)提升保障能力。加强考试机构、考务组织、招生录取等方面基本能力建设,加强英语口语、音乐、美术、信息技术以及理化生实验操作等科目统一机考、网评所需基础设备设施软硬件建设与开发,构建科学、规范、严密的教育考试安全体系;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题库建设,开展试题研究和分析,不断提升考试命题质量和水平;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省统一要求,积极争取本级政府通过财政预算统筹做好相关经费保障,确保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顺利实施。各校要为学生适应新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供有利条件。
24日,省教育厅公布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信息技术、音乐、美术学科考试说明(适用于2017级高中学生)。
本考试说明将作为命题的依据。
背景介绍
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实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为做好首次信息技术、音乐、美术学科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有关工作,省教育厅组织专家编写了适用于我省2017级高中学生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信息技术、音乐、美术学科考试说明,并予以公布。
信息技术学科
考试目标与要求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应坚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强调教育立意、能力立意,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以及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理解、运用、观察、比较、分析、评价等能力。
依据教学内容(考点),采用丰富、直观的感性材料(如事例、图像、数据等),考查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所体现出对信息的辨别、应用和迁移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信息技术基础模块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必修模块,也是作为普通高中学习内容与义务阶段学习内容相衔接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基础模块,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是学习后续模块的前提。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传递与评价的基本方法。
软件环境:MicrosoftOffice2003。
(二)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
“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选修模块,以问题解决与程序设计为主线,揭示利用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体验算法思想与方法,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
软件环境:VB6.0。
(三)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
“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选修模块,它与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内容相衔接。通过本模块的学习,让学生体验计算机多媒体的多彩世界,提高计算机的应用水平,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软件环境:PhotoshopCS,Premiere6.0,FlashMX,CoolEdit。
(四)网络技术应用模块
“网络技术应用”模块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选修模块,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因特网的主要应用和网页制作基础。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网页设计、制作、评价的一般方法,体验网络技术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的变化。
软件环境:FrontPage2003或Dreamweaver,文件上传下 载工具。
(五)数据管理技术模块
“数据管理技术”模块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选修模块,它与必修模块的内容相衔接,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与数据管理有关的基本知识,了解数据库设计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使用数据管理技术管理信息,处理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并认识数据管理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影响。
软件环境:Access2003。
考试形式
采用上机考试的形式,总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0分钟。
试卷结构
(一)试卷结构
试题共分为两大类型:第 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满分为40分;第二部分为操作题,共6题,满分为60分。
试题内容由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考生在四个选修模块之中任选其中一个)这两部分组成,各占50%左右的分值。
(二)试题难易比例
全卷难度值约为0.80。
音乐学科
考试目标与要求
根据高中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与目标,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及音乐学科知识与技能的角度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查。考查内容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欣赏与认知。知道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体裁和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及音乐表现手段,识别重要代表人物。通过聆听等方式,分辨音乐的作品名称、表现题材、体裁形式、风格流派等内容。
2.了解与理解。了解音乐的历史与发展及社会功能,理解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掌握与运用。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辨识并描述音乐的时代风格、地域风格和民族风格、评价音乐、表现音乐。
考试内容
我省高中音乐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根据国家课程标准“优先开设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模块——‘音乐鉴赏’”的要求,结合我省音乐教育的实际情况,确定高中音乐学科学业水平考试以“音乐鉴赏”模块为必考内容。
为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在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模块中由学生根据自身特长或喜好任选其一作为选考内容。根据音乐学科特点,本考试采用笔试和实践测试两种方式进行考查,具体考查方式参照以下表格:
考试形式
1.考试形式:笔试(闭卷)、实践测试,具体组织实施见《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试行)》(闽教基〔2016〕53号)文件。
2.测试分值与时间:
笔试与实践测试总分值为100分。
笔试试卷满分100分,占总分的70%,考试时长为60分钟;
实践测试满分100分,占总分的30%,考试时长在5分钟内。
试卷结构
1.试卷结构
笔试试卷结构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选择题不少于20题,约占60%;非选择题约占40%。试卷中“听辨与赏析”内容不少于笔试试卷总分值的50%,题型为听辨选择题与聆听赏析题。
实践测试内容为艺术特长现场展示。
2.难度值
笔试与实践测试的测试难度值均为0.85左右。
美术学科
考试目标要求
美术学科学业水平考试,要求测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以上测试目标不可分割、相互交融和相互渗透,力求三者兼顾,综合体现“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以综合测试的形式,测试学生对美术识记、理解、应用、创造等能力。
(一)知识与能力
识记:美术基本常识、代表性的美术家、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中外美术的主要流派、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
理解:美术的表现形式和组织原理、美术作品的形式美感和文化内涵、美术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的认知。
应用:能恰当使用美术语言分析、解释、欣赏、鉴别、评述美术作品及美术现象;能运用所学习的相关知识与方法进行美术实践活动。
创造:运用观察、想象、直觉和多种思维形式以及美术的方法进行艺术创作活动,表达思想和情感。
能根据试题提供的图形、文字和考试要求,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比较和概括美术知识;能根据题意,鉴赏中外经典美术作品。
(二)过程与方法
掌握美术学习的基本方法。包括初步运用美术鉴赏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运用不同模块要求的技能表达思想,懂得创作和表现的基本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强调高中生对美术文化的学习,在帮助学生形成视觉文化意识的同时,涵养人文精神,培养继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美术学科学业水平考试能力测试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和创造四个能力层次。“知道、列举、简述”等测试目标,属于识记层次要求;“理解、解释、说明”等测试目标,属于理解层次要求;“分析、探讨、评述”等测试目标,属于应用层次要求;“设计、表现、制作”等测试目标,属于创作层次要求。
考试范围
按照《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下称课标)中“1+2”模块的选择策略,即考查必选模块和选修模块中的任意两个。命题范围以课标为依据,结合我省高中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
1.《美术鉴赏》模块为必考内容。
2.《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摄影/摄像》《电脑绘画/电脑设计》模块为选考内容,选择其中2个模块考查。
考试形式
考试分为纸笔测试(闭卷)和技能测试两部分。具体组织实施见《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试行)》(闽教基〔2016〕53号)文件。
(一)纸笔测试
1.纸笔测试方式:闭卷。
2.笔试考试时间:60分钟。
(二)技能测试
1.技能测试方式:在选修模块中,选定其中两个模块命题并组织考试。
2.技能考试时间:原则上不得少于30分钟。
(三)成绩评定
1.纸笔测试试卷分值:100分,占总成绩的60%。
2.技能测试分值:100分,占总成绩的40%(每个模块占20%)。
3.评定等级:合格、不合格。
试卷结构
1.笔试题型结构: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为简答题、技能创作题、综合应用题等。选择题占60%左右,每小题2分,共30小题。非选择题占40%左右,共4题。
一、报名时间
2019年10月8日-12日,逾期不予补报。
二、报考对象
文化科目:普通高中二年级学生,高三年级、往届考试成绩不合格的学生。
凡未取得我省普通高中学籍的考生不得参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
三、考试科目及考试时间
冬季学考科目为物理、化学、历史、地理;藏物理(翻译卷)、藏化学(翻译卷)、藏历史(翻译卷)、藏地理(翻译卷)。
考试时间按照《关于2019年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的通知》(甘教考院〔2019〕12号)执行。
四、报名办法及流程
2019年冬季学考实施网上报名,报名工作分信息录入、科目报考、信息确认、考场编排四个步骤完成。
(一)信息录入
1.9月16日至26日,市级考试管理部门负责将本辖区参加本次考试考生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民族、学籍辅号等基础信息按照统一格式导入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网上报名系统平台(管理部门登录网址:missys.ganseea.cn)。
2.录入工作完成后,由省、市两级考试管理部门对录入信息进行校验及资格审核。校验重点包括考生信息是否完整、身份证号是否、学籍辅号是否准确等项目。9月26日前,各市(州)完成校验工作。
3.参加考试的考生须进行图像信息采集,没有图像信息的考生不得参加考试。在校生由学籍所在中学负责采集,往届生由县级考试管理部门指定地点采集。采集工作完成后,由报名中学负责将考生图像信息于9月30日前上传至网上报名系统平台(中学登录网址:gssch.ganseea.cn),市、县考试管理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和信息校验。图像采集时,严禁翻拍或扫描照片等。
图像信息要求:考生本人正面免冠彩色头像,头部占照片尺寸的2/3,背景颜色为蓝色,像素不小于240×320,高宽比为4:3,文件大小不得超过20K。采集后的考生照片要求使用身份证号命名,照片为JPEG格式。
(二)科目报考
1.10月8日至12日,考生自行登录网上报名系统平台(学生登录网址:xkwb.ganseea.cn)进行网上报名,登录地点不做限制。用户名为考生本人身份证号(尾号为X须大写),初始密码为身份证号后8位(尾号为X须大写)。首次登陆的考生须更改初始密码。
2.登陆报名页面后,考生首先查验本人基础信息是否准确,再选择本人所在年级和当次考试科目,并填写联系方式,无误后确认提交。如发现本人基础信息有误,可携带相关证件向报名学校申请修改,学校汇总后报县级考试管理部门,县级考试管理部门汇总后报市级考试管理部门统一修改。修改正确后考生再次进行信息确认。
3.报名规定时间内,考生可反复修改科目信息;报名工作结束后停止修改。
4.系统平台默认科目全选。小语种考生自主选择外语语种。补考生自主选择补考科目;已取得考试合格的科目报名无效。
5.有学籍但系统平台无基础信息不能报名的,考生携带相关证件向报名学校申报,学校、县级考试管理部门逐级汇总上报市级考试管理部门,经市级考试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导入基础数据,再参加网上报名。
(三)信息确认
1.科目报考工作结束后,报名学校负责打印《甘肃省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生报名确认表》(详见附件1)。考生到报名学校领取本人纸质确认表,经核实无误签字后上交学校。报名学校要再次审核信息是否准确、照片是否为本人等,核验工作结束后按班级汇总后交县级考试管理部门存档备查,10月18日前完成确认工作。具体流程按各市(州)要求组织进行。
2.信息确认过程中,如发现科目信息错误,考生可向学校申请修改,再进行信息确认。再次发现基础信息错误的,考生携带相关证件向学校申请,学校、县级考试管理部门汇总后逐级上报市级考试管理部门统一修改,修改正确后再次确认。
3.凡不在纸质信息确认表上签字的考生,均视为自愿放弃报名考试资格。
(四)考场编排
1.考点原则上应设在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确因困难需要在乡(镇)设考点的,应报请市级考试管理部门批准。
2.考试要求全部安排在标准化考点进行。确因考生集中到现有标准化考场存在困难的,可将考点设在具有电子监控、安装无线电信号屏蔽设备的考场,其考试监控数据必须留存三个月存档备查。
3.考场由县(区)考试管理部门负责使用报名软件进行编排。考生准考证号由“学籍辅号(11位)+考场号(4位)+座位号(2位)”构成。省教育考试院负责统一制作考生条形码,随同试卷下发。
五、考试经费
按照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财政厅《关于做好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甘教财〔2016〕8号)执行。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报名工作的组织领导
高中学考实施网上报名是提升考务管理水平、实现信息化的重要手段。各级考试管理部门要加强领导,精心谋划,强化管理,周密组织。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每个符合条件的考生按时报考。中学要开放计算机机房,为考生提供上网报名的便利。对报名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情况,要及时沟通,及时处置,确保报名工作顺利进行。
关键词:高校;广告教育;广告师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3月20日
根据人社部通知,2013年度助理广告师、广告师职业水平考试将于2013年5月25~26日进行,这是我国第三次广告师考试,标志着我国广告师考试制度逐渐成熟,广告师职称制度基本确立。高校广告教育作为广告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肩负广告师培养之重任,高校广告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势在必行。广告师考试内容势必成为各高校广告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参考,使之适应各行各业对广告师的更高要求。
一、我国广告教育现状
广告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步于20世纪八十年代。厦门大学最早于1984年开始招收广告本科学生,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深圳大学等也于1990年前后成立广告学系,招收广告学本科生。之后,广告学开始在全国各院校生根发芽,1998年教育部进行了第四次专业目录调整,广告学专业作为新闻传播类本科专业之一被确定下来,广告学教育开始了蓬勃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广告学教学点已达190多个,广告学研究方向被列为传播学二级学科,已培养出了一大批广告学研究生。
随着广告专业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也开始大规模的广告教育,以石家庄为例,石家庄共有高校44所,其中本科院校9所、独立学院6所、高职院校24所、招收普通班的成人高校5所。开设广告专业的院校有21所,占石家庄高校总数的47.7%。
二、广告师考试现状
助理广告师、广告师职业水平考试是广告行业期待已久的大事,实施并完善广告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对于提高广告从业人员素质和行业服务水平、加强广告行业管理、规范广告行业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促进广告行业的健康发展,2010年9月17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2011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计划及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厅发〔2010〕90号),将“助理广告师、广告师职业水平考试”正式列入了《2011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工作计划》,考试于2011年6月11日至12日进行,自此拉开了我国广告师考试的序幕。
助理广告师、广告师职业水平考试于2011年正式开考,标志着广告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将得到真正的落实。同时,广告师职业水平考试也对众多开设广告教育的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必将进一步规范高校广告教育,促进我国广告教育再上一个新台阶。
《广告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对广告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和其他基本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考核标准。研究广告师职业水平考试可以使高校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以便于学生以后参加相关考试,获得行业认可的资格证书。研究结果也可以作为高校广告专业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
广告师考试分为《广告专业综合能力与法律法规》和《广告专业实务》两项内容,其中《广告专业实务》分为广告策划、广告文案、广告设计、影视广告等四个专业。
对于广告师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广告专业综合能力与法律法规》中界定为熟悉国内外广告行业的法律法规,以及广告行业管理规定,有较丰富的广告专业工作经验。对于《广告专业实务》中涉及到的四个专业,广告师考试中分别给予了界定:
1、广告策划专业。熟悉和掌握市场营销与广告运作的基本规则,有较强的品牌战略意识和市场推广理念;能够根据营销计划进行市场分析,准确描述目标消费者;能够运用提案沟通能力确定广告策略,制订适应客户需求、市场竞争力强的广告策划方案。
2、广告文案专业。熟悉和掌握各种广告的表现方式及其特点,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广告策划方案,充分体现客户意图和创意概念;能够综合运用理性诉求和感性诉求的手法,创作符合营销策略、适应消费者心理的广告文案。
3、广告设计专业。熟悉和掌握各种平面及相关媒体广告的设计方式和制作执行规程,有较强的构图、色彩、图像和版式设计能力;能够使用各种美术方法,完成创意执行;能够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制作艺术水平较高、视觉表现较好的平面及相关媒体广告作品。
4、影视广告专业。熟悉和掌握广播影视广告的表现方式及制作执行规程,有较强的广播影视广告创作执行能力;能够运用广播影视广告及相关媒体语言,准确表达广告意图;能够综合运用各种制作手段制作影响力较强、市场效果较好的广播影视广告作品。
三、高校广告教育与广告师考试的衔接
我国广告专业教育自厦门大学开设以来,基本形成了以新闻传播学学科为代表的广告学本科课程设置体系和以艺术设计学学科为主的广告专科课程设置体制,虽然各高校根据自身特点,开设课程不尽相同,但是主干课程基本相似,没有超越广告专业开设早期的课程限制。随着近些年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各高校开设研究市场需求,根据企业的用工需求开设了一些课程,但是与广告师考试内容还是有一定差距,研究广告师职业水平考试,对于开设广告专业的高校尤为重要。针对广告职业水平考试开展相关研究可以为高校广告专业课程设置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了解高校广告教育情况,研究者对石家庄高校广告教育情况进行了研究,此次研究的高校是指纳入河北省高考计划内招生的所有普通本专科院校,包括招收普通班的成人高校,但是不包括军队、警察院校。此次研究的广告专业是指高校开设的专业名称中含有“广告”一词的专业。此次研究发现,石家庄高校开设的广告专业为本科广告学,没有把艺术设计学专业纳入研究范围,专科为“广告设计与制作”、“影视广告”、“广告与会展”三个专业。河北省2003年、2004年广告文理兼收的专业在高职高专专业目录中被称为“广告策划与制作”专业,而艺术类专业则称为“广告制作与传播”,仅从名称上很难把两个专业区别开;2005年的专业目录里面又将文理兼收和艺术类统一改为“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这个专业主要培养广告设计人才,使得专科阶段策划和文案人才培养相对欠缺。
通过对高校广告教育现状的考察,结合广告师考试内容,广告教育应该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1、广告法规教育。广告师考试要求考生熟悉国内外广告行业的法律法规以及广告行业管理规定。作为开设广告教育的高校,开设广告法律法规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本专科高校一般都开设法律基础类的课程,但是缺乏专业法律知识的讲授。广告教育中课程设置普遍缺乏广告法律法规的教育,少数高校把广告法规放到选修课中,大部分学校没有开设此类课程。在国家立法层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已经有近8年了。除了广告法外,我国还有众多的各类广告法规,如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的规定、医疗广告的规定、农药广告的规定、烟草广告的规定、食品广告的规定、酒类广告的规定、化妆品广告的规定等,这些法律法规是广告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法律知识,无论是在广告策划还是在广告设计过程中,广告从业人员必须遵循这些法律法规的要求,不能越雷池一步。因此,高校必须开设专门的广告法律法规课程,将广告法规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培养学生的广告法律素养,以便学生在以后的广告生涯中更好地适应我国的广告法律环境。
2、专科阶段广告学基础理论。本科广告学专业一般在基础课程里面开设有广告学概论,而专科阶段由于偏重设计,往往缺乏广告理论知识方面的课程,更多侧重动手操作的软件课程。广告师考试中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广告理论作为广告从业人员的入门知识,无论本科学生还是专科学生都有必要认真学习领会。
专科阶段的广告教育多以“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命名,招生生源上以美术类考生为主。在培养阶段,专科除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外,基础的广告理论知识涉及较少。无论毕业生以后从事广告策划、广告设计、影视广告中的哪一种类别,都离不开广告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专科教育要将广告理论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开设,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广告基础理论水平。
3、教学实践。在广告师专业实务考试中侧重从业人员的动手能力测试,有的甚至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特定广告作品。广告业作为一门操作性较强的行业,实践是对学生培养的基础要求。高校在培养广告专业学生过程中,一定要将实践教学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
广告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等技术性专门人才,各高校应该适合广告教育这一特点。在广告教育中应该摈弃以理论教学为主的传统教育方式,加大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广告教育是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学科,本科阶段注重理论的学习,动手能相对缺乏。高职高专阶段的广告教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动手能力,毕业时能够适应不同广告部门的需求;而且学生也乐于从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
教学实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堂。多数接受过技术性培训的学生会形成习惯性系统化的思考方式。这种思考方式会使学生缺乏创造性,制约学生的开拓性思维。这是我国高校教育发展上面的一个弊端。当然,这种现象在广告教育阶段体现得比较明显。所以,增加教学实践,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将所学理论在实践中得到验证。
4、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广告教育从厦门大学开始,到现在有近30年的历史,学科体系基本成熟。但是,大部分高校的广告教育开设仅有十余年的历史,这些高校的广告教育是随着我国广告业的快速发展而创建的。师资队伍相对薄弱,缺乏专业的和高职称的广告教师。部分高校采用了高薪聘用外校高职称教师作为教学骨干,这种教师队伍稳定性差,不利于学校的长期发展。高校应该加快教师的引进、加强教师的培养,一方面引进高学历的教师;另一方面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使教师通过再学习获得较高的学历和专业知识。
广告专业作为新兴学科,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教师本身就少得可怜,再加上高校薪金水平相对于广告业来说较低,高学历的人才很难留在高校教学。高校要采取必要的策略,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广告教育行列,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使他们安心于广告人才培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