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雨巷赏析

雨巷赏析

时间:2023-05-30 09:39: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雨巷赏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雨巷赏析

第1篇

语文既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学科,又是提升情感的学科。诗歌千回百转的情愫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语言本身的节奏、修辞、韵律表现出来的。因而学习诗歌时必须通过富有感情的反复吟诵体味作者情感的细微变化,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

笔者以诗歌中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为例,引导学生体味《雨巷》在节奏、修辞以及韵律上的特点,并注意把握“逢”“飘”等字词的体现的心境上的细微变化,并试着读出这种变化。最后,师生合作的配乐朗诵表演将情感推向。

朗诵后,诗歌赏析小贴士二随即展示:反复手法的巧妙运用拉长了诗歌的内在情感,使情感的表达一咏三叹,回环往复,增添了诗歌的音乐美。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升情

优秀文学作品带来的感动不能只停驻在课堂,在本堂课的最后,笔者及时进行情感延伸,给《雨巷》设计了一个更具感染力的诗性世界,从而激发学生对美的强烈渴盼。在此部分笔者是这样设计的:

问题:江南雨巷在现代人的眼中会发生变化吗?人们会给它怎样新的诠释呢?

(向学生展示舞蹈视频《小城雨巷》片段,得出少了哀愁,多了温暖的结论。)

结语:现代社会高度的物质化和种种便捷方式虽然可以改变我们之前对时空、现实、心理的判断,却不能让我们丧失诗意的心灵。这温暖的美丽或许是《雨巷》永远不老的原因。今天我们对《雨巷》的赏析暂告一段,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课后的反复吟诵来延续我们的寻美之旅。

教学手记:

第2篇

关键词 语文 现代诗歌 意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中职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歌一直不受重视,一是因为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对这类抒情性暗示性强的文体缺乏兴趣;二是因为教师授课也常常难以得其要领,要么是简单的满堂诵读,要么是脱离文本过多引申。那么,怎么获得一个进入诗歌的有效的方法呢?

诗歌是最讲究含蓄蕴藉的,这种含蓄美的重要承载方式就是意象。诗人郑敏曾说:“诗如果是用预制板建成的建筑物,意象就是一块块的预制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没有意象,就没有诗歌。正是诗人把自己的“意”寄托于“象”,从而使诗歌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现代诗歌也不例外,它仍然把意象作为自己的基本单位,通过想象和暗示向读者提供一个全新的,充满魅力的艺术世界。所以,抓住一首诗的意象就等于获得解读该诗的一把钥匙。

1要抓主体意象的特征

诗人既然常常通过意象表现思想,抒发感情,那么意象一定是作者精心选择的,主体意象尤其如此。比如《致橡树》的橡树和木棉、《雨巷》中的雨巷、《我爱着土地》的土地等。如果能发掘这些中心意象的特征,便能大略领会诗歌的意旨。

在舒婷的《致橡树》中,作者以两颗高大的树木――橡树和木棉――寄寓自己的爱情观,橡树、木棉两个主体意象分别象征男性的阳刚之美和女性的阴柔之美,木棉在这里是诗人的自我意象,那么木棉能不能替换成其它的树木,比如榆柳桑槐?答案是否定的。木棉除了是高大的乔木外,还有“红硕的花朵”,这一特征既暗示了女情的热烈,又暗示出在肯定自己女性特征的前提下爱情的独立和平等。当时很多人以为,把女人变成表面上和男人一样的“铁姑娘”才是实现了男女平等,其实,对男女特点差异化的忽略才是更大的不平等。作者通过设置独具特征的“木棉”这一意象,展示女性在爱情中追求平等之时对自我个性的坚守,这种超越时代的爱情观正是本诗的主体内涵。

2注意分析组合意象的共性

诗歌作为“意象的联结”,除了主体意象外,还有很多辅助意象,它们共同传达出一个独特的意境或情感,因此要注意这些意象之间有无组合以及组合的特征。如裴多菲《我愿意是激流》,全诗五段,每段有一组意象构成。这些意象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急流、小河、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都是诗人的自喻;另一类是小鱼、小鸟、常青藤、火焰、夕阳,是“爱人”的形象表现。归类之后不难发现,比较阔大、粗犷富有男性的阳刚之气,给人以壮美之感;比喻爱人的意象,相对来说,比较娇小、细腻、有着女性的柔媚,给人以秀美之感。这首诗中诗人对爱情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通过两组意象之间的联系得以实现的。

组合意象是借助各自的独创性的意象,使相同或相似的情思得到独特的艺术表现,诗歌《雨巷》中意象的组合虽然相对松散,但也能看出共性之处:江南梅雨的潮湿、凄冷;小巷的阴暗、狭窄、悠长;油纸伞的怀旧、迷蒙;丁香姑娘的美丽和哀愁;雨的哀曲;篱墙的“颓圮”等,无不指向一种压抑迷茫怅惘的氛围,领略到这种意境,才能在诗歌美的赏析中更进一步。

3留意诗歌意象的文化传统

第3篇

一、激趣互动课堂的内容

课堂定位。即明确三个特性:一是人文性或工具性。了解散文的有关知识,运用有关散文知识;二是互动性。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探讨有关语文知识;三是适用性。在中职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一定要因人而异,切合中职学生的特点,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组织课堂教学。这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包括展示分享、学习研讨、延伸拓展三大类。总体过程是:先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或预习内容,以小组形式派出代表发言进行展示分享,导入教学;然后结合各小组分享内容,进行互评,提出质疑,发现问题,完成初次教学;接着重点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研究问题,完成二次教学;然后当堂进行达标测试,反馈问题、解决问题,完成教学目标。如在初次教学中,上课先对文化常识、背景解读等预习成果进行展示交流,然后重点进入课文研讨解决问题的阶段。依据我所教男生班特点,我将重点设在诵读经典环节,这也是重点互动环节。步骤是:1. 集体诵读。先朗读,后纠正错字;2. 个人背诵。先背诵者加分,后采取当前流行组合方式进行背诵,主要是考虑部分学生对课文不熟。针对诵读较差者再采用集体背诵形式进行,遇到背诵困难者可提示,后再加诵一遍,最后全班背诵过关。3. 默写。以检查笔记为由收齐学生语文教材,学生拿出课堂作业本默写,然后交换改正。

二、激趣互动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显得很重要。在每节课的展示分享阶段,要求各小组在晚修期间完成语文的字词以及对课文的初步整体感知,把碰到疑难、难以解决的问题统一写在一张大大的白纸上,次日进行展示交流。内容包括:作者简介、背景知识、字句注释、译文参考、赏析品鉴等。展示成功的,每小组均得到相应的奖励分数,展示分享过程,都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给他们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在小组互动合作学习中,角色需明确,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如组长负责整个组的策划和学习任务并检查督促该组的学习完成情况、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文秘负责记录、发言人负责发言回答、资料员负责搜集资料,角色是每月轮换一次。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就必须重视小组的合作学习。

培养拓展延伸能力。自主学习和互动合作学习后,也就是在全面掌握和理解有关知识后,首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上讲台总结,总结自己这节课学了什么,其他学生可作补充点评;随后下节课拓展延伸课外知识为主,集趣、动、活于一体。拓展训练还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感悟真实人生。要解决当代中学生普遍存在的感情贫乏、生活视野狭窄、社会责任感淡漠等问题,光靠书本上的知识远远不够,必须及时指导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丰富生活见闻,增强理性认识,提高思想素质和能力。如学完戴望舒的《雨巷》后,组织学生赏析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舞蹈――前线歌舞团《小城雨巷》,再组织学生对虎门古巷进行调查实践,撰写《虎门古巷的现状与保护》调查报告及相关课题成果。

三、实施激趣互动教学的反思

激趣重在“趣”。 语文在中职学校属于文化课,由于中职学校一般重技轻文,加上中职学生语文学趣不高,所以中职语文教学现状不甚理想,迫切需要教学方式的创新。不管是何种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首先必须要让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像说相声一样尽量抖出“包袱”,激活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然后才能使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第4篇

春天的阳光,像一河涨起的春水,载着桃红水绿,满山奔走。于是大地暖和了,湿漉漉的水气从泥土里蒸发出来。睡在泥地的阳光,伸出温情蜜意的舌尖,在泥土的胸膛舔啊,舔呀,千次万次,阳光把他的爱情和生命全部奉献。冻了一冬的泥土因此长出感情的草、生命的树和爱情的花朵作为回报。那些花朵,本就是为爱情而来的,本就是感情泛滥四处开放的,如今有了阳光的温情和抚弄,就更是漫山遍野,吐露芬芳。阳光,一个本领高强的摘花手,让我们羞愧汗颜。

阳光看农人们如何把春天浸泡成一粒种子,发芽、抽苗,变成风景。等一切都满含春的情意,绿成诗的意象时,阳光站起身子,到夏天去了。

夏天的阳光,像一匹横空出世的火马,总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奔突而来,左冲右杀,踏起一路S尘、青烟。这时的阳光最激情澎湃,热血沸腾,通红的唇一如炭火,搁在哪儿哪儿都疼,于是女人穿了裙子,让阳光紧抱;男人穿了短裤,让阳光乱拧。《诗经》里留下的男人女人,赤脚穿过雨巷,长发湿漉漉的,疑是戴望舒身边移动的丁香。亲切的阳光与他们并肩行走,隔世的话题越拉越长。阳光和人来到草地,草地的绿不再柔弱,很坚强。夏天的阳光,是水中的阳光,只有在水中浸泡时,我们才感到阳光是那样软和、湿润与可爱。那么,就让我们做一回田田的荷叶,永居水乡,聆听棹歌。

可是秋天要来的,秋色会愈来愈重地挂上我们的窗棂与屋檐。那阳光会依旧照在一把紫砂茶壶上,照在几串沿墙挂着的红辣椒上,依旧会钻进秋天的林子里又唱又跳,把树叶染得红红、黄黄。阳光走到田里,田里的水稻就会成熟。阳光走到地头,地头的庄稼就会吐香。阳光走到树上,树上的果实就会流蜜。即便是土,阳光也会将之踩出芬芳。辛苦一世的人们开始唱歌,没有词,没有曲,就是那么灿烂的几吼,就有滋有味,无限情思。

当我们把秋天收进仓库以后,往往来不及给秋天道个好,就不知是谁从遥远的西北派出一夜寒流,让三九隆冬乘坐一地冰霜抵达民间。又冷又疲的日子,我们围着炭火,怀念阳光曾经给予的好日子。可是阳光,你会回来么?你是否独上高台、满目泪光地打望着我们?

阳光来了!阳光穿着布鞋!阳光来到他曾经来过的地方,数他熟悉的村庄、熟悉的景致!那几堵院墙还在么?那几排篱笆还在么?那几株柳树还在么?在咧!那叫二爷来我身边坐坐吧,我想听他的二胡!白胡子二爷就拖把二胡在阳光身旁坐了,动听和不动听的音符在老人和乡间的角角落落走走停停,越走越远。

阳光,我们一生一世的亲戚,我们永远需要与你把酒对歌,握手叙情,永远需要你的恩赐与抚慰。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2年第5期,有删改)

1.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表达特色。

答:

2.文章对阳光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七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

答:

3.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行文思路。

答:

第5篇

一、强化考试需要,实现教本与读本的跨连

所谓“教材”,指的是国家明文规定必修的教本与读本,当然也包括选修教本及《大纲》所列的课外阅读篇目。特别是《读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因为“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犹如理科的例题。概念明确了,导向就清晰了,加之抓住了“考分”这条筋,运作起来也就比较顺畅。诚然,抓好落实,少不了各种措施的及时“跟进”。譬如,做每周读本札记,课堂配合使用读本中的同类文章,课堂选用读本文章的语基及阅读分析进行小测等等。

二、比较阅读赏析,实现教本与读本的跨连

在戴望舒《雨巷》的教学过程中,我就选择了与读本中的戴望舒的《寻梦者》进行比较赏析式教学方式,因为这两首诗都可理解为诗人对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同时这两首诗都运用象征手法和圆圈式的结构传达作者的人生感受。讲完这两首诗后,为加强学生对象征这种艺术手法的理解,可以布置学生对读本中郑敏的《马》进行阅读赏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将教本与读本结合起来,通过比较阅读赏析,让学生将课本中学到的分析鉴赏课文的方法运用到读本的阅读赏析中去,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

三、探究人物成因,实现教本与读本的跨连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种人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倒很欣赏那个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可利用教本课下注释:“即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一句,向读本延伸,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可以让学生从读本《重耳之亡》一文中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遇,没有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那位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样一来,不但扩展了对人物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生观。这就是在教本里建立形象,再在读本里探究这个形象的原因,从人物的“心路历程”上补充对形象认识的厚度,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四、感知人性多维,实现教本与读本的跨连

学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里看到的是他“循循善诱”的一面,学完教本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之后,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孔子》为题练笔,不少学生谈到孔子耐心地引导四位学生各言其志,而不是武断地否定学生的选择,并且客观地评价他们不同的志趣,但是,这是否是孔子的全部呢?或者说,孔子还有哪些性格层面的东西值得关注呢?这样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一定还有他人格魅力的另一面。这就把话题自然延伸到读本里去了。

五、把握倾向基调,实现教本与读本的跨连

概括文章重点很重要的一点,是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和基调。通过教本和读本同类作品的对照阅读,可以磨砺辨析和把握要点的眼光。教本中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涉及对都市文化的解读,也涉及对传统文明的评价,可以和读本中贾平凹的《西安这座城》、王安忆的《上海的弄堂》对照阅读。三人都面对传统都市文化,但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感情:汪曾祺是在怀旧的无奈中惆怅低徊,从都市胡同里咀嚼北京人的特点;贾平凹面对“废都”古城墙,却昂扬出一种有中国文化魂魄的大气和自豪;王安忆则是从多个角度刻画了托起上海这座城市躯体的无数个弄堂,呈现了上海的历史沧桑。把阅读的视角定位在感情比照上,有所取舍地确定要点,可以比较好地开发出读本的价值来。

六、拓延文章主旨,实现教本与读本的跨连

作者的某一种著作一般有一个基本精神即主旨,教本和读本同时选了里面的几篇文章,也就意味着与这种主旨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教师在指导阅读时有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这就是要立足教本,适当延伸读本。如《庄子》一书,教本选《秋水》,《读本》选《庖丁解牛》,《秋水》的主旨在宣扬事物的相对性,却让我们看到了视野的局限和谦虚的必要,这种作者主观立意和作品客观意义相分离的主旨“分裂”现象,还在《庖丁解牛》中表现出来。

七、建构知识体系,实现教本与读本的跨连

第6篇

【关键词】教学情境 学习兴趣 三维目标 主人

《初中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建设初中语文课程,应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应根据新时期初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因此,语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个性发展为宗旨,全面落实“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的教学理念,重新建构崭新的语文教学课堂模式。当代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当代教学论中的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其核心是用系统、结构和功能等观点研究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方式方法,考察其理论的或实践的基础,从而形成一种系统化和多样化相统一的教学模式体系。”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正走入教与学矛盾冲突的发展瓶颈。既要改革以教师为主角不顾学生感受的注入式教学,又要反对以学生为绝对中心的散漫式教学。于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对语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试图在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寻找最佳契合点。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实施好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呢?下面笔者具体谈谈在实施新教材中主要运用的几种教学方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要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创设教学情境。因为在有趣的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情境中,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有效性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态势与演示提问等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趣味性。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通过阅读、观察、思考等学习活动,搜集有用信息,寻找有效的方法途径,获得最佳的探究效果。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也是学生认知发现的基本途径。

其次,教师要实现教学过程的开放。一方面表现在教师语言权的开放,另一方面表现在学生的思维权的开放。课堂上教师应当走下讲台,取消语言霸权,使学生有机会发言,有权利提出不同的意见,平等地交流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正是新课程教学的特点之所在。教师不应当拘泥于固定的教学模式,不应当过分强调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按部就班,而应以学生乐于探究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学习语文是一个学生思维能力多维发展的过程,教师不能用现成固定的答案去限制、束缚、甚至扼杀学生有价值的思维亮点。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多向思维,发散思维,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辩证地理解和分析问题。学生是有生命的个体,认知理解上的不同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个体价值的体现。

二、设置以切合学生实际为序曲的三维目标,使语文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所谓三维目标,是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语文课堂进行目标的设置,是语文课堂从单调平面的教学向丰富立体的教学转变。例如《雨巷》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教学此诗,既要学会赏析诗歌的一般技能,又要接受一定的挫折教育和美学熏陶。在具体的教学目标中,我是这样安排的:

1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诗人戴望舒及其作品;掌握比喻、象征手法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诵读,小组讨论,成果展示的方式,使学生逐步学会鉴赏诗歌的感情、意境和语言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准确分析诗中所蕴含的迷惘感伤而又期待的情怀,坚定自己为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

三维目标的确立,为课堂教学起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三、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首先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有机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主义教育、爱劳动爱人民的教育。通过这些教育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树立为祖国为人民学习的远大抱负,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原动力。其次是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设置“激趣引思”、动手动口的问题,推动他们自己看书、查资料、讨论、做实验、观察、思考、主动地解决问题,教师适时对其引导、鼓励、评价,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产生“只要自己认真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就能成功”的自我评价意识,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只要教师教学中能坚持正面教育为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铺路搭桥,就会逐步形成“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良好的学习态度,学生不会再感到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而是越来越带劲的主动去学习。在学生语文学习情况评价表我们要设学习态度、完成作业、课堂发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科活动等栏目,指向研究型学习的全程,从知能力、情意态度、策略、习惯等角色较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表现。既要引导学生着力基础,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自觉地将语文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与自身个性、特长的发展融合起来。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教学内涵是多层次的,也就决定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因此,简单地用某一种模式或某几个步骤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理念。我所提到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是各种模式中的一个主要模式,或者说是主导的教学模式,语文教师完全可以在新课程理念下指导下,探讨出更多的灵活多样的模式,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白花齐放的局面。

参考文献

第7篇

本人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发现语文教材中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做了一些探索,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我认为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该紧扣“美”进行。如古典诗文的“美”育,现代文阅读的“美文赏析”,作文的“美”育,精神境界和人格的“美”育等等。如果这些环节都做得很好,那么,我们的语文课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可以自如地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养成了良好的品格,将精神提升到更高、更优雅的境界。教师应积极着手开发语文教材中的美育资源,引导学生鉴赏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并创造美,进而形成“美”的人格。

一、现代文阅读中的美育

高中语文课本中选入了许多经典名作,文质兼美,读起来不仅受益匪浅,更是一种享受。如《故都的秋》《荷塘月色》《雨巷》等,既有自然景物的描写,又融入了作者浓厚的感情和对世界的感知、领悟,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教师可利用这些“景语”,去引导学生感悟蕴含其中的“情语”,从而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如朱自清的经典美文《荷塘月色》:“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感知其中蕴含的美,并自由畅谈对自己所喜爱的语句的感受,并谈出理由,然后再引到有关修辞等相关知识的讲解上。让学生在美的体验中学习知识,也自然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二、古典诗文鉴赏中的美育

《诗经》、《离骚》、《古诗十九首》、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华,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意蕴丰厚、言近旨远,对学生进行古典诗文的熏染,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的古典文化修养,提高文化底蕴和精神境界。如果将所积累的古典诗文应用于作文写作中,那样可以拓展作文的思维空间,也可以使文章典雅蕴藉,所以对学生进行古典诗文的“美”育很有必要。

古典诗词的美是多样性的,教师应尽量挖掘作品中蕴含的美,用合理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既可以领悟“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的淡泊之美,也可以品味“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凄凉之美,更可以领悟“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之美,还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孤寂之美。在美中,学生将乐而忘返,并学在其中。

古典诗词中同样也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文化和传统美德。如能浸润到学生的思想情感中,将成为对学生进行“美育”的良好资源。例如讲《陈情表》时,不仅要让学生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还可去倾听少年的无助哀叹,孝子恳切的哀告,作者想要报答的不仅是祖母的似海深情,还有皇上的恩重如山。结合这一点,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忠孝”二字的传统美德,感受人性之美,也能够培养学生对父母、老师、社会的感恩之情。除此之外,《报任安书》中诚信厚仁、自强尚勇的崇高品格;《屈原列传》中精忠报国、民族为先的优秀品质,都将是对学生精神与品格进行熏陶的一席盛宴。

三、作文创作中的“美”育

作文教学是实施语文美育的一块重要阵地,而作文也是学生最头疼的,一到作文课就犯愁,许多同学不知道写什么,即使写出来的也是拼凑的居多,没有真情实感和深远的意蕴,这就要求老师要引导学生爱好写作文,学会运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自然、社会、人生之美。可以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生活,每天写自己心中的话,可以是观点、看法,也可以是写景、抒情,更可以是记叙,用自己的笔去记录自然之美,人情之美,要有感而发,贵在坚持,持之以恒,这样学生慢慢就习惯或喜欢上用笔去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当有什么可说的时候,他们不吐不快,所以写出来的就是富有真情实感的东西。另外,可以组织班里或学校中爱好写作的同学创办一个文学社,定期举办一些活动,如美文赏析、名著导读、精彩赏析、作文比赛、作品朗诵等等活动,这样会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和鉴赏能力,同时也可以感染其他学生写作文的兴趣,也可以指导学生向报纸杂志投稿,以此激励学生。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作能力,也能使学生学会如何辨别社会和人生,如何审视真善美和假恶丑,也就培养了创造美的能力。

第8篇

从学习个体的角度看,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中职生更注重技能的学习与实践,往往忽略对美的体验、感受与陶冶。再综观时下,语文课的文学味被一些丰富的“活动”取代了,课堂气氛热闹,真正打动心灵的东西却少了。

钟启泉先生提出:学生独特人格和个性的形成必须借助于种种体验――生活体验、自然体验、社会体验、生产体验和文化体验等。事实上,语文教育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在于其能通过文学作品的体验感悟,引发学生的美感并陶冶其性情,以弥补其他教育所不及养成的高尚情感。诗词无疑是中国文化中最为璀璨耀眼的明珠。诗词教学也定能使学生受到良好的体验与感悟。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了古典诗词教学的具体要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等。”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在古典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美、体验美,使学生能够“读出自己”。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以下是笔者在探索如何让中职生走近诗词、接受诗词并喜爱诗词道路上获得的心得。

一、 以诗为伴,明确目的

一首好诗,有时可以影响人的一生,甚至影响无数人的一生。若将人生分为五个阶段:童话时代、诗歌时代、小说时代、散文时代和哲学时代,那么十七八岁的学生正是天生的诗人,因为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诗歌时代。上了高中,直至三十岁前,人的特点是充满激情,不用考虑柴米油盐,只关注鲜花、云朵和社会正义,如诗如画、色彩绚烂,这段岁月正应以诗为伴。古代中国最早的文学是《诗经》和《楚辞》,诗在中国几千年来美不胜收,没有哪个民族的人像我们的先辈那样充满诗意地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作为后代的我们,理应让生活充满诗意。

诗歌为我们的人生平添了许多真、善、美的光辉。为了让学生明了学诗的目的,对诗词产生兴趣,笔者经常为学生作有关“诗词的魅力”的讲座,旨在让学生从心理上真正认同诗歌,接受诗歌,直至喜爱诗歌。笔者也从盲人乞讨“行行好吧,给我点钱”至诗人改写文章“春天来了,可是我看不见”的故事,到趣味诗词、经典诗词的举例赏析,让学生看到诗词的光芒,点燃学生对诗的热情。

二、 精神感召,激发兴趣

让中职生走近古典诗词,旨在培养其良好的意识,感受诗词巨大的魅力。在教学中,笔者注重调整传统教学对学生生硬灌输、强加要求的模式,不硬性要求学生一定要背诵多少首诗歌、知道多少诗人,而是通过熏陶,让学生体会诗歌的美,感受诗歌带给人的精神体验。为积极调动学生学诗的兴趣,笔者将其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教学。

(一) 培养古典诗词源于生活的意识。“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诗词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要消除学生对诗词的敬畏感。

(二) 循序渐进地去赏析。从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回文诗、对联欣赏到经典古诗词赏析,逐渐培养学生的兴趣,形成诗词学习的乐趣。

(三) 入情吟诵地来品味。入情地朗诵诗词最能读出诗味。从诵读中,我们可以体会诗词的美感,并且可以延伸至现代诗歌,品味诗词带来的音韵美、节奏美。

古诗文诵读教学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通过诵读读出作品所传达的情、所阐述的理。吟诵品味中,学生自然会被作者抒发的真情、揭示的哲理深深触动,也会被作品高超的艺术手法折服,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古诗词的强烈兴趣,体会古诗词学习原来是如此地奇妙与精彩。通常经过一段时间后,在学生间的对话中,我们也能偶然听到参杂的诗句,说其一,对方就能明白其二,这样的玄妙使学生乐此不疲。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情感等因诵读者的生活阅历、知识经验方面的相异而有所不同,且许多作品本身存在理解的多义性,这些都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进行创造性地诵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 自编教材,深探方法

本着“课内得法,课外迁移”“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原则,笔者邀请同年级的语文教师共同参与、研讨适合中职生的古诗词。例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编写校本教材《我们的诗》;在选编课外古诗词时,特别注重与文本的联系,或同步拓展,采用“同题异文”(同一题材的不同诗词)、“同人异文”(同一作者的不同诗词)、“同意异文”(同一情感类型的不同诗词)等途径扩大古诗文的阅读量。在如何讲诗词方面,笔者也下了不少工夫,努力探讨适合中职生学习的方法,避免枯燥乏味、生硬灌输的教学模式,尽量做到学生乐学、爱学。耳熟能详的句子,教师要多说多讲,以点带面:可设计有张力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可进行专题讲述,对同一风格、同一题材、同一情感、同一诗人不同风格的诗词进行比较分析。

在诗歌解读中,我们还应坚持用诗化的语言解释诗歌,尽量避免字面直译;应知人论世,善于因诗说事和以事说诗,以增强感染力。

在教学中,我们也注重课堂探讨的氛围。学生间的探讨、师生间的探讨总能在不经意中擦出智慧的火花,无意中便丰厚了作品本身的内涵。教师可引领学生自己去找诗句、读诗句、分享诗句,让学生试说感受,同学间再相互探讨。这样探讨的过程便是主动学习的过程。

班级黑板报也是诗歌教学的一个平台。笔者班级的黑板报每期有“诗词一角”,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名诗推介,有诗人介绍,有诗坛趣话,也有学生稚作。这些都发挥着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和展示学生才华的双重作用。

四、 依托文本,展开想象

教师应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鼓励他们进行二度创作。如在执教《用意象说话》中,我们由意象“丁香”展开,结合李词《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与李商隐诗《代赠》,也结合现代诗《雨巷》中丁香姑娘撑着油纸伞的形象展开,让学生用现代语言描述,以达到美的享受。

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适度想象,联系到意境、风格相似的诗文,让学生共同参与,创设良好的情境,从而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让他们深度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再适时加以点拨,学生便可举一反三。这样既展示了教师的学养,更为学生搭建了巩固知识、活跃思维、培养能力和拓展视野的平台。

五、 吟诵经典,仿写诗句

学生如果从心理上接受诗词,便会不自觉地去吟诵,这自然会增大其古诗词背诵的容量。诗词的魅力在吟诵中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词蕴涵着丰富的育人资源,对学生品格的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都起着很大作用,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浸润,也是一种耳濡目染的熏陶。

在诗词诵读活动的引领下,班级可以兴起诵读经典热。很多学生必然会向成语、歇后语、三字经、《增广贤文》、名人名言等方面拓展延伸,对传统文化的积累便会慢慢地丰厚起来。这时,我们可以开始诵读散文精品、进行演讲比赛。在我校的一个班级,学生自行组织了演讲比赛,在诗歌良好氛围的带动下,学生的积极性可谓空前高涨,也取得了很好效果。如今,该班有四位同学是学校朗诵社成员,三位同学是校广播室成员,更有一位同学被评选为校文艺大型活动的主持人。

在大量吟诵的基础上,便可对学生进行仿写训练。笔者总结了以下三种仿写诗歌的方法。

(一) 套用经典仿诗句

我们可以改诗造句,套用经典诗词,改动诗句进行创新;也可以编写回目,如学生在赏析经典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后,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将情节细分为八个过程,再用章回小说回目的写法给每个过程加标题;还可以编写对联,力求句子工整,表意明确,尽量追求押韵,追求词汇的美丽。

(二) 还原生活写诗句

我们要让学生更多地体验生活、联系实际。如前段时间“我爸是李刚”事件轰动一时,各新闻媒体、网络媒体纷纷谴责,更有网友套用古诗词为“我爸是李刚”进行遣词造句。在课堂上,笔者亦让学生结合古诗词自主创新造句。由于活动内容新鲜,贴合时代,学生的创作可谓丰富多彩。这样的教学既能对学生进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又丰富了诗词教学的内容。在一片调侃声中,寓教于“侃”,寓思于“侃”。

(三) 自创作品,共同分享

学生的作品创作完成后,我们可以进行适时分享、点评,以肯定为主,建议辅之,以此更好地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六、 德育为重,延伸写作

中职生的进取心相对较弱,厌学心理和美德缺失是日益明显的问题,也是老师们甚感头疼的问题。如校园中为小事而引发的口角矛盾、打架事件,学生的早恋问题,都让教师犯难。而古典诗词中蕴涵着诸多中华民族的美德:谦让、礼貌、才子佳人高尚隐忍的爱情观等,学习这些对中职生来说都是很好的文化体验。因为在赏析诗词中,我们不仅可以触摸诗人的灵魂,也能感受到诗人的真性情和真情操,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学做温文儒雅的谦谦君子和窈窕淑女。

第9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093-02

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主要侧重的是对学生基础语言认知能力和语文欣赏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们需要在语文教师的系统教学中,逐步学习高中阶段的各类语文知识点,包括对散文、说明文、诗歌等类文体进行不同程度的解析和意义情感的欣赏。

语文教师通过日常的课堂教学,一方面会在课本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完善和丰富教学资料,指导学生对语文文化常识的积累;另一方面还需要明确各个阶段的教学任务,完善课堂教学的形式,在调动语文课堂教学范围的情况下,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改变对语文学习的不重视态度,从而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考虑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高中语文教师往往需要将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巧妙结合,并借助外在的教学环境或教学资源,提高本学科的教学质量。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案例积累,笔者认为,针对如何通过语文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实施。

1.以课本教材内容的教学促进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

根据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安排,语文教师往往会对学生进行课文中字词、语句的梳理和讲解,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和赏析课文中的相关主旨和意蕴。学生们在语文教师的课堂指导下,一方面会不断拓展对语文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也能够不断提高自身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文本解读的能力。

首先,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合理安排课时进行语文课文的教学,指导学生们在课文的学习中了解每位作家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意义。学生们在此过程中,既可以体会到作家对各类文体的情感表达方式,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语文课本内容的综合把握。例如,语文教师在教授学生人教版第一单元的内容时,针对单元中的《沁园春・长沙》、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四首诗歌,语文教师除了向学生们讲解现代诗歌的不同派别特征和风格,还应该进一步指导学生们深入诗歌内容,学习和了解诗歌中的各个意象涵义以及诗歌的绘画美、建筑美以及音乐美,感受中国现代诗歌的新特征。

其次,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课本教材内容的教学时,还应该注意对学生文本自学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前任务的形式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查阅资料达到对课文背景和内容的简单了解。与传统的单一教学不同,现代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们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和网络资源,了解到所学课文中作家的生平、代表作及作品的写作风格,并对文中的重点生字词做出标记。最后可以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对文中细节问题的疑问或思考。这是对教师课堂教材教学内容的细化和延伸,能够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同时也实现了集思广益,调动学生解读文本的自学能力。

2.利用语文写作教学锻炼学生思考和创作的能力

高中生在教师的教材内容的教学指导下,往往会了解和掌握到一些基本的文体风格和作家写作范式。而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语文教师除了调动学生自主解读文本的能力以外,还可以通过语文写作教学的方式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创作的能力,从而推动他们语文综合修养的提高。针对高中生的语文写作教学,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实施。

首先,语文教师可以安排一定的课时向学生们讲解高中语文作文的写作要求、写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学生们只有在明确要求和注意事项的基础上,才会在将来的高考中避免达不到要求而造成作文走题或跑题的写作失误。所以,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在写作的伊始,指导学生明确了解高考作文的写作范式,在字数、错别字、文体以及主题方面尽量达到标准。

其次,高中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已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语文写作训练,在高中阶段进行写作的时候,往往是对作文思想和表达方式的拓展和升华,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做好引导和批改建议的工作。例如,语文教师可以安排一定的作文任务,鼓励学生阅读和学习优秀作家的文章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自己的构思和创作能力,做好对话题作文、命题作文等形式的语文写作。这种类型的写作教学,既能丰富和深化学生的阅读视野,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化学生对语文写作创作的兴趣。

3.通过语文课外活动调动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除了上述教材内容的教学和语文写作的教学,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的形式调动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和丰富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和教学效率,从而极大调动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兴趣。

首先,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可以鼓励有不同兴趣的学生投入到校内或校外的语文活动中,这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既是对学生专业兴趣的调动和锻炼,同时也能够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例如,书法类比较优秀或擅长的学生,可以在活动的参与中,拓展语文学习的视野,并进一步认识到不同层面的书法写作特色,从而激励自己的书法写作向着更加完善更加深入的方向发展;语文写作能力比较突出的学生,可以通过参加活动,进一步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并结交到志同道合的写作朋友,拓展自己的写作视野;语文表达能力突出的学生可以参加相关的语文辩论类的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到丰富的中国和外国的语文常识,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语文修养。

第10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实践活动 口头表达能力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关注到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因为当今社会是一个需要全面性人才的社会,如果你只懂得书写,不懂得用语言表达出来,那也是不行的,所以本人认为对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就应当从小抓起,特别是在小语阶段。因此,本人希望能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提升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小学语文实践活动教学的现实困境

(一)语文实践活动的教学实践出现偏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改变了以前那种缺乏生气的教学氛围和呆板的学习方式,活跃了师生的思维,激发了师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了师生关系的融洽。但同时在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走向了另一种极端,语文课轻了“语”,不恰当地弱化知识教育;课堂上出现空洞的热闹,由“满堂灌”走向“满堂问”;课堂教学“虚化”;多媒体使用不当,成了中看不中用的“作秀课”。存在的几个误区表现在:(1)“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习主体的活动过程;(2)繁、难、偏、旧的课程内容,脱离语文生活和实践(3)模式化的语文教材无法把着眼点放在增强言语实践活动上。

前国家教委负责人曾对我国的语文教材作了如下描绘:“语文教材,现在也有很多种,基本上都是由课本、语文知识、练习几部分组成,其共同特点就以课文作为教材的主体,知识作为一个体系,按知识体系组织课文,少量的练习是用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理解知识的。”原有的语文教材的编写是与范文讲读的教学方式相匹配的,而范文讲读的具体表现形式常常为“满堂灌”或“满堂问”,学生无法为听说读写的主体进行言语实践活动。

(二)语文实践活动教学的观念有失偏颇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存在两种不良倾向。一是抹煞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和特殊性,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属性,否定和忽视语文课程内在的人文属性,用无休止的做题、训练来取代学生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这实际上是对语文实践活动的误解。二是在语文课程目标方面的“能力和知识”的关系上存有“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普遍地忽视了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认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形成,要靠系统地讲授语文知识,靠在严整体系指导下的语文训练,使语文课程的实施忽视了语文实践。

二、探索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指导策略

(一)赏析观摩法

在“诗意早点”活动之初,老师先给学生开设了一场《扣敲诗门聆听诗声》的现代诗歌讲座,向学生推荐著名的朗诵家和诗,比如一起欣赏乔榛朗诵的《雨巷》、丁建华朗诵的《一棵开花的树》等,激发他们对诗歌和朗诵的兴趣。平时也经常组织和鼓励学生去收集、聆听,并模仿名家的朗诵。

在辩手训练营,老师定期地给学员观看经典的辩论赛的视频,其中选取的场次有:初中生的、高中生的、还有国际大专辩论赛、大学生辩论赛等等。主要把握的原则是:

(1)对抗要激烈,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2)所观摩视频的辩题要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

(二)以身示范法

示范法是教学活动中不可少的教法之一。作为一名优秀的口头表达指导师,其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在有步骤地训练学生的体态语、眼神、气息和发音的过程中,老师总能随时亲身上阵,用自己专业的技巧、大方的风度、满腔的激情去感染学生。教师的榜样作用是无穷大的,只有教师放开了,学生才会放得开。在全段朗诵比赛活动的尾声,主持人章淑苹老师就为孩子们传授朗诵的技巧,并现场做了示范。她激情四射、声情并茂的展示掀起了活动的,让同学们在震撼的同时获益匪浅。

(三)师生互动法

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交往,一般是靠言语交流实现的,这也就决定了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特征必须着眼交往主体之间的互动,只有坚持互动原则,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才会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只有互动,才能体现交际功能。

辩论赛学生主持,学生点评:演讲比赛,来自全段的30多位小评委人,个个正襟危坐,像模像样:演讲口才训练场首开靶子场,众说纷纭;学生说的不行老师上,每一次活动都能感受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群体之间那份和谐的互动。

在演讲与口才班互动的形式就更有趣了。采用大小课相结合,将七十来位学生分成红、黄、蓝、绿小组,四位老师轮流上课,四种风格兼容并蓄。并通过学生自评、互评的形式,让每位学生都有学习有借鉴有锻炼:更好地认识了解了演讲,习得更多的演讲技艺。

三、结论

经过多年的探索,而且我做了大量的实践与研究工作,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从中发现问题并尝试性地提出了口头表达能力的语文实践活动的指导策略,而且从中也积累了丰富的论文、案例、调查报告和总结,希望通过它能对口头表达语文实践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牛卫红,论小学语文课堂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第11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 学习理论 教学观 名著导读

建构主义是教育思想史上的伟大创举,同时也是教育史上的重要革新,曾引起了美国的教育改革,如今又被作为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思想依据引入。了解建构主义的主要内容,尤其是建构主义学习观,对一线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意义重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再强调经验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认为经验的迁移是学习的主要途径,这对于教育改革启示非常大,不仅体现在教学改革中要求情景教学等内容上,同样也体现在教材改革中。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做出了新的调整,一是形式的改革,分为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两大部分,二是教材内部体系的调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内部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和“名著导读”四大板块。其中“名著导读”版块适应社会人文教育要求而生,并逐步得到高考重视,又因其特殊的教材地位,其教学尤其需要进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积极建构新思想和概念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图式平衡不断被刺激、同化之后达到新平衡和产生新图式的过程;而学习活动是一项社会活动,产生于人与人的协同活动中,以语言等为中介,最终由外部迁移到内部,产生心理的变化。这样的学习理论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必须要注意建构具有阶段性、持续性和完整性的教学体系,以学习者的认知差异为基础,以形成和完善学习者认知结构为目标,充分考虑教学目标,积极组织有效教学形式和安排教学内容,实现在每个阶段坚持持续和完整的发展。

一、“名著导读”内部的建构性联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名著导读篇目共有十篇,按照教材编排顺序分别是第一册:《论语》、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第二册:巴金《家》、雨果《巴黎圣母院》;第三册:曹雪芹《红楼梦》、巴尔扎克《高老头》;第四册:莎士比亚戏剧、朱光潜《谈美》;第五册:罗贯中《三国演义》、塞万提斯《堂·吉诃德》。这十部名著的教学之间,必须具有充分的建构性,例如第一册《大卫·科波菲尔》所练习的主要内容是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考虑到高一上学期学生的基础,这时候的人物形象分析大多呈现出以形容词、形象化说明为主要方式的特点,而在其后的小说学习中,例如第二册《家》和《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分析,老师在教学中则要引导学生走进理性分析人物形象,剖析人物形象的丰富内涵,即由读后感式的人物形象分析,过渡到带有文学评论色彩的形象分析阶段。又如第一册《论语》的学习,重在其文化性的发掘和思想启示的理解,要求同学们讨论自己的志向和对名言警句的理解,这尚处于感知的阶段,而到第二册《巴黎圣母院》的学习时,课后习题提出了要求同学们去发掘生活中“人道主义”的行为,这就要求学生要先理解“人道主义”的内涵,再去反思现实,属于理性反思的阶段,明显比《论语》练习的重点更加深入。这两篇名著学习重点的区别,也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刺激的联系和区别影响图式改变,引发学习过程的观点。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地发现“名著导读”各个名著之间的建构性联系,并在教学实践中将这种联系充分展现出来。例如进行《家》和《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分析时,可以带动同学们回顾《大卫·科波菲尔》的学习情况,帮助同学们更深刻地体会到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

二、“名著导读”与教材其他内容之间的建构性联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第一册阅读“鉴赏版块”版块的目录如下:1.《沁园春·长沙》2.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3.《大堰河——我的保姆》4.《烛之武退秦师》5.《荆轲刺秦王》6.《鸿门宴》7.《记念刘和珍君》8.《小狗包弟》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10.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11.《包身工》12.《飞向太空的航程》。而“表达交流”版块则要求: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写景要抓住特征,写人要凸显个性,写事要有点波澜。可见第一册阅读和写作练习的重点是写人记事,“鉴赏版块”通过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的学习,促进学生了解写人记事的阅读技巧,“表达交流”则要求同学们练习记叙文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这一册语文课本“名著导读”的主要内容是《论语》和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练习的重点分别是《论语》的思想和《大卫·科波菲尔》故事线索的了解以及人物形象的分析,这和第一册课本写人叙事的练习重点有一定的联系,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将这种联系凸显出来,促进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清晰地意识到这种联系,达到温故知新、提高认识的作用。例如在《论语》学习中,强调了儒家的一些思想见解,包括治国的道理和个人的修养。在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鉴赏版块”中学过的烛之武、荆轲、项羽、刘邦等人,他们都是名流千古的英雄,他们的作为是否和儒家理想的人格形象相契合或者有所差异,这种契合或者差异又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在思想上的体现是否可以从不同类型的人物身上得到展现?而《大卫·科波菲尔》作为一部著名的小说,主要是通过情节来表现人物的,这种特点和《鸿门宴》散文以细节表现人物的特点之间,是否有所区别,这对我们写作有什么启发?在这些反思中,学生对于之前学习过的知识有了系统的回顾,并且得到了更高层次的理解,又在这种更高层的学习中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实现了建构特色显著的学习目标。

三、“名著导读”与课外阅读之间的建构性练习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外阅读篇目主要有文化经典著作、小说、诗歌散文、剧本、语言文学理论著作等。和“名著导读”目录对比,可以发现十部“名著导读”篇目皆出于此,课外阅读和“名著导读”篇目本身的职能都在于文学教育的价值,所以可以认定“名著导读”是课外阅读的代表。在具体的教学设计时,教师一定要考虑到这一点,在“名著导读”版块的学习中,一定要进行阅读技巧的练习,以实现阅读方法练习的目的,更好地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进行,而在课外阅读的练习中,可以明确说明,采用某一种“名著导读”练习过的方法来组织练习重点。例如《大卫·科波菲尔》练习了故事主线的说明和人物形象的分析,那么在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的练习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故事主线的归纳总结、人物形象的赏析,并在课外阅读的基础上,教学生体会中外小说的差异、文学母题等概念,以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名著导读”中名篇教学的重点。教师可以在组织课外阅读的基础上,以体裁为基础,进行版块教学—小说阅读、戏剧鉴赏、诗歌欣赏等等,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体裁特色。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一线教师一定要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按照建构主义学习观发掘出的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建构性,实现教材“名著导读”版块本身和教材其他版块之间,以及与课外阅读之间的有效联系,才能完美地实现“名著导读”版块的教学目标和新课改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高文,徐斌燕,吴刚编.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1(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第12篇

【关键词】 新课程;语文教学;误区;改革思考

一、新课改中语文教学要坚持的基本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突出强调以育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再次明确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关注学生学习的需要和他们自身发展的不同方向。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要求语文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因此,新课标下,语文教学除了继续关注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思想品质、创新意识,健全学生的人格,丰富学生的精神,净化学生的心灵,从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高中生语文的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现在的高中生,学习紧张,课下学习的时间主要用在数理化和英语上,根本没有时间去读一些文学作品,甚至可以说学生根本没有属于自己的阅读时间。据了解,高中学生读过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寥寥无几,更别说外国名著,即使知道,也多半是从影视上猎取的。其次,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已经习惯了听,听老师细细的分析,听老师条分缕析的讲解。久而久之,学生的思想懒惰了、生锈了、迟钝了、僵化了,他们不愿阅读甚至不会阅读,即使读了,也常常是浅层次的阅读或者可以称之为伪阅读。再次现在社会的读书风气也不乐观,学生接触的东西多半浅薄低俗,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的缺少也是导致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差的原因之一。

如果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语文课则是实施灵魂塑造的主要途径。所以,老师在把握好语文教材和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一定要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切实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

三、当前语文课教学存在的误区

1、讲台做秀

在一些公开课上,老师为“秀”出课堂的快节奏和大容量,在每一个问题后都闪电般地提问学生,根本不给学生预留任何思考的时间,此种情况,按常理说,学生是不能做出回答的。如果学生对答如流的话,可能有两种情况:其一是作假,其二是问题本身不具有思考价值。

2、追求花哨

教育就该是平淡无奇的,再长的河流,激流只是几段而已,生活呢,有飞流直下的惊喜,有九曲回肠的绵长,但多数时候,像水一样,说不出什么味道,但就是这样生活,我们人人需要。教育是不能也不必热烈与醉人的,它就是那么平淡无奇。平淡无奇了,就有好的心态,也能多些人的味道,也才有实实在在的教学。可现在的教学,只要说是公开课、展示课,为了追求语文课堂形式的多样化,老师们便使出了浑身解数,会唱歌的老师在课堂引吭高歌;会跳舞的老师在学生中翩翩起舞,会画画的老师在台上挥毫泼墨。我想如果会武术的老师是不是要拿十八般兵器在教室逐一亮相,这究竟是语文课,还是电视里的才艺展示。

3、随意拓展

语文课堂的拓展延伸,如同给学生打开了一扇面向生活、社会、世界的窗户,让他们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开阔了他们的视野,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综合的语文素养,无疑是大有益处的。但有些教师,却是为了拓展而拓展,只要课文中涉及某种风土人情,便让学生去开发相关的民俗风情资源;只要课文涉及某门学科的知识,便让学生进行延伸、拓展与整合。语文课上成了知识常识拼盘课、五花八门杂烩课,没有了明确的对象。

4、合作泛滥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最重要的变革,于是小组合作、讨论就成了目前语文课堂上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也许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理念,但有的老师为了给课堂贴上一个“新课程”的标签,时不时地就来个小组讨论,动不动就来个合作探究。不是追求讨论的效果,而是追求讨论的形式,做了许多无用功。

总之,教学问题多多,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水平,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都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认识,及时总结反思,再到实践中去完善提高。

四、新课改形势下提高语文课教学有效性的做法

1、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一刚入学,学生翻开必修课,首先看到的是第一单元的课文――中国现代新诗。新诗具有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情感美,很适合诵读,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一定要抓住这个契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记得讲完《沁园春•长沙》后,给学生补充了些关于乐秋和悲秋的诗句,让他们分析乐秋和悲秋的原因,再适时的提出“意象”,然后引导他们说出有关写秋的诗句,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而且对意象也了解得清楚。在学习《雨巷》《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时,先让学生不看书听录音范读,使他们进入诗的意境,初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情感美。再仿读,再赏析,课堂气氛极好,学习效果极好。之后再开展诗歌背诵活动,学生的参与性极高。

2、扩大阅读范围

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多么值得我们骄傲,也多么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可是学生不喜欢语文,忽视语文,为了改变他们的态度,我和他们一起读曹雪芹,读莎士比亚,读欧亨利,还常常把语文课变成朗诵课,变成小品表演课。中学语文不在深,而在广。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决定了语文综合素质的高低。

3、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应试倾向最不明显,并不是讲什么考什么,题海战术不适合语文学科,靠大量做题难以培养出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鉴于此种情况,对于语文学习,我认为关键要靠课堂,而语文课堂教学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课堂设计。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数学教师和语文教师一节课的讲课时间,不应超过5―7分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他们自己的东西,才是他们自己掌握的东西。”因此,老师要通过自己的精心设计,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采取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开展教学,学生想学了,教学也就有效了。这样,老师教的不苦,学生学的不累,教学事半功倍。

4、多记多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