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苏轼定风波

苏轼定风波

时间:2023-05-30 09:46: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苏轼定风波,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为心灵寻找友人

焦作市第十一中学 清雨喧竹

罗曼罗兰在《〈名人传〉序》中说:“人类中最优秀的和我们同在,汲取他们的勇气做我们的养料,摧毁时间的阻隔,让慈爱和崇高得以延续,让英雄的种族与人类同在!”在学习中,在生活中,当我们的心灵陷入困境,不妨到文化的长河中为疲惫的心灵寻找奋进的友人。

定**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提到这首词是因为我的学生中有一位叫ΧΧ的女生,看上去乖巧可爱,但课堂上常沉默无语,意志消沉,一看便知心思不在学习上;特意提问她,她常以“没想好”或“不会”来应对;作业常常不做、不交;学习任务通常不能完成。点名督促时她会点头微笑,但之后依然故我,在作业收交情况记录里,她的名字后边是经常的空白。后来通过谈话我了解到她如此消沉的原因:它来自一个父母离异的家庭,父母双方又都各自成家,她虽跟随父亲,但并不和父亲生活在一起,而是被父亲推给了姑姑,平时和姑姑生活在一起,情形可想而知。她常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给很多人带来了麻烦,并且最关键的是,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不能拥有大多数同学那样安定温馨的家庭环境。而学习上她又资质平平,不能出类拔萃,久而久之,她便陷入一种消沉而迷惘的境地不能自拔。面对这样一位学生,这样一种状况,我觉得必须作点什么来帮她走出这种迷惘和困惑。她是无辜的,却不幸要承受太多对他来说太大了的重压,应该让她懂得如何去面对生活,面对人生。

再次读到这首我十分喜欢的词时,我想到了她——我的这位学生。于是我要求她抄下了这首词,并要求她将词默背下来。

接下来我与她共同解读了这首词:这是苏轼的一首旷达词,作于黄州谪所。借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抒写作者任天而动、苦乐随缘、开朗达观的人生态度和坦荡胸怀。整首词道眼前景,写心中事,以曲笔直写胸臆,能够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语意双关,令人回味无穷。

词的上片,勾勒出一幅披蓑烟雨行吟图。试想于沙湖道上现身的词人,持竹杖,履芒鞋,于风雨中吟啸而来,表现出一种闲庭信步的潇洒,我们眼前浮起了一幅深浅分明的景象:一个竹杖芒鞋的老人踽踽独行于风雨飘摇的人生路上,身前身后皆茫茫无所见,处变不惊、笑对苍茫。

下片,当风雨过后,有春风伴随,夕阳也从山头露了出来,含笑欢迎我们。词人禁不住地“回首向来萧瑟处”,一路走来,尽管坎坷,但坎坷总有平坦时,当困难险阻已在脚下时,其自豪而平静地说“归去”,一份喜悦,一份自信,一份执着,在这里充分得到了诠释。

而此时苏轼的处境又如何呢?我给她详细地讲述了作此词时苏轼的处境:乌台诗案的莫须有罪名让苏轼受到前所未有的挫折,当时情景,苏轼正任湖州太守,心地阴暗的皇甫遵奉朝廷御史台之命捉拿他,时人记载“拉一太守,如驱犬鸡”,苏轼被一路刑押一路示众至京城,我们可以想象,对于名满天下的知识分子那是怎样的侮辱!

入狱一百多天,其时因为审理一刑事案件被诬陷的大臣苏颂的牢房在隔壁,他这样形容当时所听“遥怜北户吴兴守,诟辱通宵不忍闻”,苏轼的狱中生活也可想而知。所幸后来一些正直之士的良知纷纷苏醒,为苏轼上书求情,其弟子由再四上书“宁愿自己遭贬以免哥哥牢狱之苦”。神宗一直对苏轼存怜才之心,但迫于身边小人制造的舆论压力,将其释放后仍贬至黄州,不准参与政事。

初到黄州的日子,白天不敢出门,只有在晚上阑珊起床,在溶溶月色中散步。当地居民总见他站在花下发呆,喃喃自语,看其萧瑟憔悴,无人忍心打扰。

当时黄州地处异常偏僻,生活枯寂无味,信息闭塞与世隔绝。无一好友敢与其通信来往。惟恐遭受牵连。就这样一直不言不语几个月。

不仅于此,苏轼一生宦途可谓曲折坎坷,跌宕沉浮,多次被贬,两谪颍州,一迁扬州。

然而苏轼终究是苏轼,他并没有被人生的风雨击垮,从这首词中我们看到的苏轼何其旷达。在这样的处境中,苏轼没有消沉,没有逃避,他吟出了“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从容和潇洒。苏轼是真正的智者,他深知这“世事”是如何无论也逃不出去的。即便做了和尚还是要穿衣吃饭,还是要为世所累,所以,他不象陶渊明那样躲起来,而是以自己独有的姿态活出了一种亘古的风韵。

他用这首词告诉我们,人生旅途虽有风雨,只要胸襟坦荡,经得起洗礼,持有积极的人生观,没有逾越不了的障碍;要磨炼人生的意志,这是富有进取精神的体现。路途难免艰辛,人生难免不幸,但依然改变不了词人的信念,他依然一丝不苟地走自己的路。对一个灾难多多,祸事多多的词人来说,能随风雨,透过风雨看人生,着实让我们看到了其坚韧不拔的风骨,一种最为外露的精神。

“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含义丰富,引人深思,他不仅仅指身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更是指词人敢于接受各种风雨的考验,如成败得失,政治祸难,等等。清醒而理智的人,生命就有意义,任何风雨也奈何不了他,表达了百折不挠的毅力;能在风雨中行进并度过此生的人,说明他极具韧性,毫不脆弱;风雨人生算得了什么? “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智者的境界,在顺境与逆境面前,心智不乱的人,精神不会崩溃,生命不会有危机;有理性的人,不甘隐于苦闷,不会怨天尤人,不丧失对生活的追求。

理智、清醒、旷达、乐观的心,苏轼有,故苏轼潇洒成韵。

第2篇

在语文课上偶然读到苏轼的《定风波》。以前倒也曾看过,但没有什么强烈的感触。我有一种评价一首诗词之好坏的方法,就是吟诵几遍看能记住哪一句,没想到,才看过一遍,这首词的上阕便深深地烙在心上,挥之不去。仔细品味越觉得和这首词意趣相投,以至于一中午都在心里默念这首词。我不敢说自己饱览诗书,但是好词也是见过不少的,但像《定风波》这样的很少见。在被这首词迷醉之后,我还留下一联:“读遍靖节三百首,不及东坡定风波。”陶诗我虽然读过不少,但当然远没有达到三百首这个地步,说读遍未免有大放厥词之嫌,但这也确实说明了我有多喜欢这首词。陶诗可能更像一盏碧螺春,有色无味,一口入喉,唇齿留香,却并不对我的胃口。这首《定风波》恰似一杯烈酒,少饮辄醉,酣畅淋漓,那种洒脱心绪直抵我心,与我性情一拍即合。

现在我来分析一下,到底为什么这词深得本人赞赏。第一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个“莫”字,便道尽了诗人对“穿林打叶声”的蔑视――或者说无视。一股豪气荡胸而出:你“噼里啪啦”地响,不过是虚张声势,我根本不放在眼里!换作日常情景:写了一首诗,大家一看,褒贬不一、莫衷一是。我自一把夺过,我写诗是为了我自在,用不着你们品头论足。我认为它好,那就比李白的诗还好;我认为它差,那就还不如首打油诗。我的诗是我精神世界的造物,它首先要符合我的价值观。第二句“何妨吟啸且徐行”,低吟长啸,快活自在。常年生活在都市,都快忘了恣情长啸是种怎样的自由。如果我快活地低吟长啸,自然会有路人投来异样的目光。人的本性被压制,就永远达不到真正的大自在、大洒脱。想象一下,苏轼在大雨滂沱之下,不但不是抱头鼠窜、狼狈躲雨,反倒是昂首阔步,快活地吟啸――于此,那穿林打叶便更加不值一提了。“竹杖芒鞋轻胜马”,我也有过在雨中“发疯”的经历。那时正值夏天暴雨倾盆,我猝不及防被全身打湿,正想找个地方避雨,转念一想,反正全身都湿了,还能更湿吗?而且是大夏天,不怕冷出病来,便抱定一种无惧风雨的心态,在雨中闲庭信步。正是那次经历给了我感受这句词的基础。什么是芒鞋?芒鞋就是草鞋,一层做鞋底,几根草绳缚住脚背和脚腕――比凉鞋还凉鞋,脚可以与大自然有个最充分的接触(大部分都露着)。人的皮肤不似布帛,水一打湿就得晾上半天,泥巴脏了脚,没事,一洗、一擦,又是干爽如初。人又不是鸟,怕羽毛被雨打湿,咱们天生不应该怕雨,雨水过身,很快就干了,那大雨能奈我何?果然苏子下一句就是“谁怕”,这就是我们的共鸣:谁还怕雨?最后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把上阕立意拔高了一个层次,大雨你下吧下吧,关我啥事,我自“徐行”过“平生”。这时,无论作者还是读者,灵魂都会升华到一个新的层次,因为雨就不单单是雨了,它可以是周练上的红叉子,还可以是来自某人烦人的碎碎念,还可以是某人鄙视的眼神……总之,雨就是不快,就是一时的烦恼――但那又如何?烦恼过我心正如雨滴过我身,“一会儿就干了”,谁还会怕“雨”?

再看下阙,“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这个我也有感觉。晚自习紧闭门窗,那个滋味真是令人头昏脑涨、迷迷糊糊,一加一不知怎地就算成三了。一下课,走到二楼,推开厚重门帘,寒风扑面,真个有一种闻了薄荷的感觉,只觉得浑身无比的轻松畅快,一晚积劳一扫而空。这样看来,料峭春风倒是比“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好太多,因为暖风“熏得游人醉”。天天吹着暖风,只怕酥了骨头,软了筋肉,丧失锐气,昏昏沉沉――这还提什么“徐行”啊!所以料峭春风也是必不可少,大自在不是,孔老夫子不是也加了个“不逾矩”吗?料峭春风让你在精神洒脱之外绷紧肉体――以此维持自由翱翔灵魂之翅膀的有力。“山头斜照却相迎”,雾散云收,雨过天晴,虽然夕阳西下,但仍然能够给予诗人一点暖意,但这个暖意其实和“暖风”是一个性质的,钝化意志,和寒雨一样都是心路坎坷的象征。这个暖风代表着一些得意、一些满足。但是真正的大自在不但需要看淡百愁千伤以抵抗逆境的能力,更要有把浮名看淡,不为俗世所羁绊的悠然――这就是寒雨暖风的真正意义了。“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经过浮沉一世,心路浩荡、漫长而又坎坷,回首望去自己曾经的挣扎、努力、奋斗、洒脱……不知不觉便完成了灵魂的最后一次飞跃,达到“无”的境界。佛说,万法由心生,自在皆是空。当什么都看淡时,你会发现万物都顺眼了起来――改变不了外物,我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当你不把坎坷看作坎坷时,坎坷便都消失了。摊开手掌,睁开双眼,便拥有了世界。

读罢《定风波》,对苏轼的敬佩又提升了一层,在发生这次共鸣之后,我甚至拒绝相信苏轼的陨落,我倒宁愿相信灵魂不死不灭。而他,正在我看不见的地方,露出欣慰的笑容。

第3篇

1、一蓑烟雨任平生上一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2、这句词出自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在词前的小序中,苏轼交代了这首词的写作缘由: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4、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关键词:女子形象;东坡词;别样诠释

词与文坛初遇之时,便已然一袭袅袅婷婷的女子姿态。至花间、柳氏,词之妆容愈加妖冶,声线愈加娇软,词人笔下的女子无不沾染着浓重的脂粉气,而苏轼独能“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胡寅《酒边词跋》)。于是后人便多从这一个“洗”字着眼,论述的主要为苏轼革新婉约词风的贡献或其“要非本色”的词学批评之类,对女性本身在东坡词中的存在价值则少有论及。然而东坡词中的女儿态“洗”尽铅华后自有其无可取代的气质和本色,且看苏轼如何在词中对此作出别样诠释。

一、女儿身里的词人本心

除却苏轼早期“颇具柳七郎风调”的锤炼技艺之作和部分谑浪游戏的赠妓作品外,真正得以进入东坡词的女子实在是经过词人一番苛刻甄选的。最终能得到“主考官”垂青的女眷佳人,如今看来,每个形象似乎都有着苏轼自己的影子在内。

“闲窗下、敛云凝黛。明朝端午,待学纫兰为佩。” (苏轼《人娇・赠朝云》)

“纫兰”意象取自《离骚》,所谓“纫秋兰以为佩”,香草美人,实为屈原自比。故此词中“待佩韧兰”的女子,想必也有着高于一般庸脂俗粉的人格追求,而这一份追求正是隐藏在“敛云凝黛”的女儿身里苏轼本心的发声。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定风波》)

当被问及岭南的困苦生活,一句“此身安处是吾乡”使得寓娘这一流离失所却不屈不挠、乐天知命的形象跃然纸上。在这里,歌妓获得了独立的人格和高贵的品质,她的乐观旷达与苏轼流落黄州时笑对困境的心态是何其相似,便让读者在其身上看到了苏轼的影子。

杨海明先生评价苏轼的《洞仙歌》时,曾指出词中雅化后的花蕊夫人有着士大夫文人的若干气质,这亦能证明东坡词中的抒情人物形象与创作主体是走向统一的,超凡脱俗的女子外表下跳动的是一颗旷达绝尘的词人本心。

二、物态化后的女子高品

以花喻人、以人拟花向来是文人墨客笔下“女儿态”的惯用表达。苏轼在这一类咏物词上亦是以“不俗”为目标,以洗绮罗香泽之态。因此,作为“女儿态”喻体的自然不能是一些“浮花浪蕊”,东坡词里的花多是气质清冷、品性高雅的梅花: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苏轼《西江月・梅花》)

“暗香浮动月黄昏,堂前一树春。”(苏轼《阮郎归・梅词》)

正因为梅花有着“冰姿”、“玉骨”、“暗香”的特征,词作中的女子形象便自然而然地被赋予了一种不与梨花般俗艳女子同流合污的“高情”。

苏轼更是独具匠心地选择了石榴花形容美人高洁幽独的姿态: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西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苏轼《贺新郎》)

花自幽独、美人孤眠,花与美人所共有的迟暮凋残的命运又寄寓了一种深深的不遇之感,即使无人问津,也要坚守高洁的人格。

正如明代李攀龙所言:“如虢国夫人不施粉黛,而一段天资,自是倾城。”(《草堂词余集》)苏轼咏物词中表现出来的女儿姿态,便如其所咏之花一般,浑然天成,别有一番高品。

三、男子词中的女儿柔情

东坡词最为世人所称道的乃是其充满男子气概的豪放词作,然而在苏轼的笔下,即便是满篇豪言壮语里亦不乏有“女儿态”的柔情闪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红粉尊前添懊恼,休道。如何留得许多情。记得明年花絮乱,看泛,西湖总是断肠声。”(苏轼《定风波・送元素》)

红粉佳人作为映衬词中主要男性形象的风流意气(感慨沧桑)的柔情点染,是对词本体女性化特征的别样展示。刚性美与柔性美达成一种和谐的平衡,正所谓“换取红巾翠袖,英雄泪”(辛弃疾《水龙吟》),在这一过程中所剔除掉的,恰好是过分的香艳和靡靡之音。

另有一类较为特殊的男子词叙写的是友人间的阔别之情,而苏轼独开以女子柔情歌咏友情的先河,成就了独特的艺术美感:

“浮世事,俱难必。人纵健,头应白。何辞更一醉,此欢难觅。欲向佳人诉离恨,泪珠先已凝双睫。但莫遣、新燕却来时,音书绝。”(苏轼《满江红・正月十三日雪中送文安国还朝》)

“翠娥羞黛怯人看。掩霜纨,泪偷弹。且尽一尊,收泪唱《阳关》。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苏轼《江神子・孤山竹阁送述古》)

两首词中所描述的女子在离别时缠绵悱恻之情态,只是一衬笔,意在突出词人送别友人的不舍之情。男儿所不能言的深情借女子的口吻道出,艳而不俗,哀而不伤。

通过以上对“女儿态”的三类诠释,可见女子形象和女性化特征在东坡词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有别于花间的词品气格还是作为豪放词的柔情点染,“女儿态”在东坡词别样的诠释里沉淀下的重度与厚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正成全了东坡在词史上的深度与广度。

参考文献:

[1][宋]苏轼.苏轼词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王水照,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第5篇

1、意思是希望你经历了人世的起伏与波澜还可以保持年轻,有年少的气息,而不是随着年老而消沉。表达了难舍眼前人,害怕物是人非以及希望对方保持初心,欲望始终的心情。

2、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中的就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意思是:你从遥远的地方归来却看起来更加年轻了,笑容依旧,笑颜里好像还带着岭南梅花的清香。可以看出归来仍是少年表达的是对对方的期望,愿对方经历人生的千回百转之后仍不忘初心。

(来源:文章屋网 )

第6篇

何谓情境教学法呢?赵敏、高兴茹、吴萍(2015)在《情境教学法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中指出:“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些真实或准真实的情形和景象,通过学生的直观感受和主动参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基于上述概念界定,我们可以将情境教学法简单理解为: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所营造的一种情形与景象,利用这种情形和景象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的一种现代教学方法。

二、情境教学法在大学语文课堂中的具体运用方式

那么,究竟如何在大学语文课堂中有效运用情境教学法呢?下面,简要论述如下:

(一)创设合作情境

合作情境顾名思义是指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情景。为了充分调动同学们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在大学语文课堂中适当创设合作情境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还可以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充满互动性。例如执教苏轼的《定风波》时,大学语文教师首先可以将同学们分为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要求各个合作学习小组分组在多媒体教室通过网络查找与苏轼相关的资料,诸如苏轼的生平及他创作的优秀文学作品等。然后,要求各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将本小组的合作学习成果进行简要介绍。接下来,教师可以要求各小组对《定风波》进行简单学习,了解“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写作手法在词中的具体体现。通过同学们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体验到苏轼不怕挫折的坚韧品格。对于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将来必定要走出校门,走向工作岗位,也必将要学会与人合作。基于此种情况,在大学语文课堂中创设合作情境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团结合作精神,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创设多媒体情境

对于大学语文课堂来说,多媒体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基于此种情况,大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还可以有效创设多媒体情境,运用多媒体情境对大学生产生更为直观的视觉刺激,吸引他们的课堂注意力。例如执教戴望舒的《雨巷》时,在新课导入阶段,教师可以首先播放这样一个多媒体画面,然后配上婉转悠扬的音乐。在这样的多媒体情境当中,教师说:“细雨如丝的江南,悠长寂寞的小巷。这似乎正是戴望舒笔下的《雨巷》。看到这个画面之后,你们心中有何感想呢?”问题提出之后,同学们可以随意提出自己的所感所想。通过同学们的所感所想,教师即可以顺利实现新课导入,说:“同学们说的都很好,真切表达出了自己的看法,今天要学习的新课内容即是戴望舒的《雨巷》。”在大学语文课堂中创设多媒体情境对于教师来说并不难,仅需要课前进行精心预设并制作出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即可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大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对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知识进行有效掌握,唯有如此,方能真正设计制作出符合课堂教学要求的精美课件。

(三)创设诗词情境

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大都拥有渊博的文学知识,对于诗词也大都较为热爱。基于大学生的这一典型特点,语文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有效创设诗词情境,让学生在温婉优美的诗词中进一步增添课堂学习的兴趣。例如执教李商隐的《锦瑟》时,语文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这样一句诗词:“笔头仙语复鬼语,只有温李无他人。”然后提问说:“同学们,你们知道诗词中所提及到的‘温李’是指哪两人吗?”问题提出之后,有同学说是指温庭筠、李商隐二人。接着,教师就可以引导同学们对李商隐的诗歌特点进行总结、归纳——朦胧、幽渺、内涵多重。同学们有了这一认识之后,在学习《锦瑟》这首诗歌时即可以更好的理解其内涵,激发同学们学习《锦瑟》的积极性。具体的教学实践表明:在大学语文课堂中创设诗歌情境不可以滥用,教师应该有的放矢的进行运用。只有诗歌情境符合教学主题,方能真正发挥其应有功效。

三、结语

第7篇

幽深宁谧的夜晚,捧一本宋词,伴随着点点雨滴,就着灯光,细细读来,感慨系之矣。

再次读到苏轼,再次感受到他的超脱与潇洒。他不像李白,可以抛开一切,“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也不像陶渊明,欣于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更不像杜甫,有种“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的紧张......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我无法知道,坡哪来此般的开阔与超然物外。

或许是因为他明白:只有摔倒过从未有过的低谷,才能到达从未有过的高度。然而我却难以看开:又想到了在考场上的失意,那是多么沉痛的打击。可转而一想,既然苏轼认为在政治上的不如意都不足挂齿,那我这如此平常的经历又为何念念不忘?

苏轼的黄州,苏轼的被贬吧,苏轼的哀伤,一切不如意的经历,无不在他的诗作中展现。不同寻常的是,读罢他的作品,我感受到的并不是伤感,也不是哀而不伤,而是看似突兀的开阔与旷达。

他写过“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人而似鸿,鸿而似人,非鸿非人,亦鸿亦人。情随事迁,一只孤鸿也能引发内心无限的感慨,这又是缘于他被贬黄州。不知何时,他已与世无争,忘却了名利,正如他的“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或许这也是因为他被贬黄州吧?

可是,顿时心中竟有种被欺骗的感觉,苏轼怎么了?他还是我理解的那个苏轼吗?他的胸襟,他的超脱,他的潇洒一时间荡然无存。

于是,我继续带着疑问读下去,我要证明给自己看:苏轼其实还是那个苏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同样是居于黄州,却看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以门前的流水作比,讲述了老当益壮,不必为人生易老而感慨的道理。

突然,心中释然:对,这才是那个苏轼!

看,他“凭空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对,这又是在黄州,可他登上高楼,极目远望。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到:“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乃人生第一境界也。”或许,独上高楼,展望未来,这就果真是一种人生境界吧。

第8篇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4、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5、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6、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韦应物《简卢陟》

7、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越人歌》

8、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无名氏《铜官窑瓷器题诗二十一首》

9、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南歌子二首》

10、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11、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1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3、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14、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定风波》

15、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

16、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

17、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8、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佚名《小雅 采薇》

19、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王国维《蝶恋花 阅尽天涯离别苦》

20、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灞上秋居》

21、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白居易《花非花》

第9篇

 

关键词:黄庭坚 诗人 陈师道 中国诗史 苏轼 艺术个性 北宋 文学家 

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以诗与苏轼齐名,时称"苏,黄".作为一代诗人,黄庭坚在中国诗史上产生了颇为深远的影响,也留下了显赫的声名.他的词名亦自不小.与黄同时的诗人陈师道曾说过:"今代词手,唯秦七,黄九尔,唐诸人不逮也."①晁补之则又说:"黄鲁直间作小词,固高妙,然不是当行家语,自是着腔子唱好诗也".②山谷之词,虽历代都有评说,但较诸宋代其他名家,未免有门前冷落鞍马稀之叹.然而黄庭坚的词颇值得我们注意.黄庭坚历来主张艺术上的开拓创新,倡导"自成一家始逼真",③在词的创作上,他同样是卓然自立,不肯随人后的.他的词作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艺术个性.

一,迥然相异的前后期词风

黄庭坚自号山谷道人,今传《山谷词》,又名《山谷琴趣外篇》,完整的存词180余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论山谷词既有"亵诨不可名状"的俚词句,亦有"妙脱蹊径,迥出慧心"的佳篇雅制.词风之异反映出作者不同时期的创作实践.造成这种雅俗并存,美恶共卷情况的原因是"当时以其名重,片纸只字,皆一概收,美恶杂陈,故至于是",所以"宜分别观之矣".④

在宋代词人中,前后期词风迥异则莫如黄山谷.前期词如《归田乐引》:"对景还消瘦.被个人,把个人调戏,我也心儿有.忆我又唤我,见我嗔我,天甚教人怎生受. 看承幸厮勾,又是尊前眉峰皱.是人惊怪,冤我忒扌闰就.拚了又舍了,定是这回休了,及至相逢又依旧."《少年心 添字》:"心里人人,暂不见,霎时难过.天生你要憔悴我.把心头从前鬼,着手摩挲.抖擞了,百病销磨.见说那厮脾鳖热.大不成我便与拆破.待来时,鬲上与厮口歆则个,温存着,且教推磨."可谓俚俗亵诨之至.故清人朱彝尊编《词综》对山谷词去取特严.而后期词如《醉蓬莱》:"对朝云云爱云逮,暮雨霏微,乱峰相倚,巫峡高唐,锁楚宫朱翠.画戟移春,靓妆迎马,向一川都会.万里投荒,一身吊影,成何欢意.

尽道黔南,去天尺五,望极神州,万里烟水.尊酒公堂,有中朝佳士,荔颊红深,麝脐香满,醉舞衤因歌袂.杜宇声声,催人到晓,不如归是."则又清雅超拔如是,与传统小词的软婉轻媚自有轻重,刚柔之别,而更接近于苏轼豪放词的作用.致王灼评山谷词"学东坡,韵制得七,八"⑤黄庭坚的词风之所以如此相异,首先是因为这两类词的创作,相距时间较长.山谷的歌词创作旺盛期,集中在青少年与晚年,因为时间跨度大,其间生活屡遭变故,致使山谷词风迥然相异,而后人以其名重,无论雅俗,兼收并蓄,故今人读山谷词,风格有极不协调的感觉.

山谷词中那些风流狎昵的作品,大都作于青少年时期.山谷年轻时有过宴游嬉戏,醇酒美人的快活经历.其性格气质,大概亦属于"疏隽少检"一类.他有一首《惜余欢茶词》正是他早年风流生活的写照:

四时美景,正年少赏心,频启东阁.芳酒载盈车,喜朋侣簪合.杯觞交飞劝酬献,正酣饮,醉主人陈榻.坐来争奈,玉山未颓,兴与巫峡. 歌阑旋热绛蜡.况漏转铜壶,烟断香鸭.犹整醉中花,借纤手重插.相将扶上,金鞍马要 ,碾春焙,愿少处欢洽.未须归去,重寻艳歌,更留时霎.

从这些铺陈中,正可看到作者少时尽欢极乐的生活情形.正由于作者早年的这种生活经历,黄山谷就必然地把本来就被当时人视作"艳科""末技"的词,作为娱宾遣兴的工具,狎妓宿的谈助,将其玩世不恭,游戏人生的纨绔之气,大胆地寄寓于词.

山谷自宋英宗治平四年(1076)二十三岁时及第后,即调汝州叶县尉,后经学官考试,任国子监教授,三十六岁时知吉州太和县.元礻右时期(1086—1093)在京师秘书省充任史官修《神宗实录》,在此十七年中,山谷作词甚少.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山谷五十岁,哲宗亲政,斥逐元礻右旧党,黄庭坚被控所修《神宗实录》中有不满新法的言论,遂以修史失诬之罪被贬官涪州别驾,黔州安置.据龙榆生先生《豫章黄先生词》编年,山谷共有六十首左右的词可确定作于谪黔之后.约占整个黄词的三分之一.其中如《虞美人 宜州见梅作》,《念奴娇 断虹霁雨》,《千秋岁苑边花外》等名篇均作于此时.由此可见,山谷歌词创作的旺盛期集中在青少年(及第之前)与被谪黔之后.因为时间跨度大,造成岁月相隔,老少异趣,固是一个原因,但促成山谷词风变迁迥异的根本原因乃是他屡遭贬谪,每况愈下的生活境遇.他在黔州的生活甚为艰苦,他这样形容:"万里黔中不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定风波》)山谷晚年更被贬至宜州(今属广西),境遇更为不堪,作者常常发出深深的叹息:"老来亦失少年欢"(《鹧鸪天》),"心情那似当年日"(《醉落魄》).他失去了产生俚词艳句的生活基础,要寻找新的思想精神的寄托,于是词也就必然地告别醇酒美人,宴游嬉戏,成为作者抒情状物,发泄胸中不平的文学样式.所谓穷而后工,正可从山谷词见之.山谷前后词风之变异,首先取决生活,然亦有其它种种因缘,特别是他的学佛好禅尤对他的词风转变有影响.黄庭坚中年以后所服膺的禅宗,是一种中国化的佛教,探求随缘适性,自我觉悟,实现一种蝉蜕污秽,越尘拔俗的自然人格.加之原来佛学清心寡欲,禅定持戒的说教,必使山谷感到今是昨非,这样,他不仅失去了产生艳歌小词的生活基础,亦失去了创作之声的思想基础,他的词风也就必然发生变化.

二,疏宕而沉郁的表情方式

婉约诸家作词,大都以含蓄宛转,细密典丽见长.山谷词则不然,他不循此径,别开一路,以疏宕明快见称.山谷不是以细针密线缝制那些雅丽精美的词章,而是以疏宕超逸之笔,表现胸中积郁的情感.所谓疏宕明快,大致是真率自然,不假雕饰.不以细密为结构原则,往往较为自由疏松.婉约派表情达意的方式,往往是以景物烘染开端,首先描写环境,然后一层层地展示人物动态,心理,而心理活动又多是渗透于景物之中,隐含不露.大小晏,秦观等词人,都用这种章法作词.山谷不去步趋婉约派章法,而是"我笔写我心",把自己的感受,心情为结构线索.如《鹧鸪天》一词:

万事令人心骨寒,故人坟上土新干.场酒肆狂居士,李下何防也正冠.金作鼎,玉为餐,老来亦失少年欢.茶萸菊蕊年年事,十日还将九日看.

第10篇

一、总结式结束语

总结式结束语是高中语文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结束语方式,它一般对某个课时或某一课的内容作一个简要的概述,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它适用于结构比较复杂的文章及新文体的教学,这样可以防止学生在学习中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从而抓住所学内容的要害,便于记忆。

如有教师在《离骚》一课的尾声给出了一副对联:“君昏臣佞屈子遭贬著离骚,都破国亡大夫罹难赴清流。”概括作者遭遇,深化了学生对作品内容和思想的认识,激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而在结束学生理解难度较大的《拿来主义》教学时,教师这样概括了作者的观点:“闭关不行,送去不行,送来也不行,我们自己来拿;烧了不对,不要不对,全要也不对,我们占有挑选。”极有趣味,学生会心而笑,对文章内容主题自然有了较深刻的把握。又如《琵琶行》概括主体内容的结束语:“京城女一曲悲歌惊四座,白乐天两度闻音赋新篇。”《登高》概括主题情感的结束语:“天地同悲情景完美交融,家国共愁人生无限苦恨。”这些都是典型的总结式结束语,它们升华了学生对所学内容、情感、主题的理解,很好地展示了语文学科语言的魅力。

二、启发式结束语

启发式结束语往往就课文中某一新颖独到之处(这一新颖独到之处在教学进行中又不便提出,以免冲淡教学主题)安排在结束教学前提出来分析,以使学生强化或形成某种新的认识。

在讲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篇课文时,有教师采用了这样的结束语(配以投影):在遭遇仕途困顿时,苏轼的自我反省是很深刻的,善于从自然、宇宙中找到处世哲理。下列词句中你更欣赏哪一句?试给个理由:

1.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谪贬黄州时《念奴娇·赤壁怀古》)

2.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远贬岭南时《定风波》)

3.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谪贬黄州时《临江仙》)

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贬谪黄州时《定风波》)

这样的结束语,不仅没有冲淡本课的主体教学内容,反而拓展了本课的思想内涵,进一步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趣味式结束语

简单一点说,趣味式结束语也就是语文教学中的“题外话”。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由此可见,学习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内驱力,是学好语文的诱因。

一位别具匠心的老师在教授完《过秦论》和《六国论》后,说了这样一段满具趣味的结束语:“苏洵《六国论》说:‘六国灭亡,弊在赂秦’,贾谊《过秦论》说:‘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对于中国历朝历代更迭的原因,大家怎么看?”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不仅利用语文知识,还利用历史政治知识,开展了辩论,课后很多学生意犹未尽,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教师课余稍加点拨,收效较好。

趣味式结束语的优点是既不脱离课文教学本身,又增添了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并培养了其概括思考能力。

四、期望式结合语

期望式结束语就是在结束教学时,结合教学内容讲一些期望性话语,以使学生产生一种良好向上的心理反应。

王德勋老师在结束《祝福》这篇课文的讲解时,以充满激情的语言作了如下小结:“在旧中国,不只是这一个祥林嫂啊!我们的母亲或祖母以上的无数代的劳动妇女们,都是在那种黑暗腐朽的封建社会生活过来的,都和祥林嫂一样被束缚、被愚弄、被压迫啊!她们在吃人的旧社会里永远痛苦地着,这难道不是封建社会给一切贫苦善良的劳动妇女造成的命运吗?今天,苦难的祥林嫂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生活在自由幸福的时代,劳动妇女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作了生活的主人,我们怎能不热爱今天的生活!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了将来的生活更幸福,我们又怎能不奋发努力,学好本领呢!”这一激情式的结尾,不但使学生懂得了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对祥林嫂不幸遭遇寄予深切的同情,而且激励学生珍惜生活,勤奋学习,立志成材,报效祖国。这样的结束语把语文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文以载道,教有内涵,相得益彰。

第11篇

【关键词】苏轼;清雅旷达;超凡超脱;黄州词;艺术风格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2-0132-03

被贬黄州是苏轼人生、思想和文学创作的转折点,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黄金季节,他在这一时期的词创作达到了巅峰。较之黄州以前的词,这一时期词人更为深刻而全面地展示了他的人格襟怀和高情逸趣。他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名篇,如《念奴娇》(大江东去)、《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等。在那劫后余生的四年零两个月的贬谪生涯里,苏轼将黄州时期清雅的生活内容、睿智的思想情感和深邃的生活哲理以超然于一切穷通祸福的旷达襟怀引入词中,才情勃发而佳作不绝,从而使他清雅旷达,超凡超脱的风格在词坛卓然独树。

一、清雅旷达

“清”是超脱世间庸俗氛围的趣味和胸襟。黄州词“清”的主要表现是清雅超俗,清新自然,清雄阔大。

清雅者,若空谷幽兰,冰清玉洁、超凡脱俗也。如《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小序为: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作于元丰三年(1080年)。词中作者借孤鸿寓个人身世之状,抒清高自守之情,而呈清雅脱俗之气。此词的高妙之处就在于从孤鸿的眼中来写幽人,词人此情、此景,谁能知晓?高山流水,知音何在?“时见幽人独往来”,惟有“缥缈孤鸿”。下阕句句写孤鸿情态,又字字言词人心声,“惊起”两句,“既写离群孤鸿的惊惧,又表词人因乌台诗案而忧谗畏讥的孤寂处境,以及有恨无人理解的苦衷。“拣尽”两句,既写出了孤鸿宁肯栖居冷寂沙洲,也不愿攀附高枝的本性,又表达了词人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这里的孤鸿是一种象征,代表苏轼坚贞正直,不同流俗,清高自守的品格。全词托物咏人,以物自喻,达到物我交融的艺术境界,使超尘脱俗的清雅之气浸透全篇。

清新者,如《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

小序为:陶渊明以正月五日游斜川,临流班坐,顾瞻南阜,爱曾城之独秀。乃作斜川诗,至今使人想见其处。元丰壬戌之春,余躬耕于东坡,筑雪堂居之。南挹四望亭之后丘,西控北山之微泉,慨然而叹,此亦斜川之游也。乃作长短句,以《江城子》歌之。

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境,吾老矣,寄馀龄。

《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作于元丰五年(1082年)二月。首句“梦中了了醉中醒”,一反常理,说只有醉中才清醒,梦中才了然,表达了愤世嫉俗的情怀。此句表明,苏轼能理解渊明饮酒的心情,深知他梦中或醉中实际上都是清醒的,这是他们的共同之处。“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g,依旧却躬耕”,充满了辛酸的情感,这种情况又与渊明偶合,两人的命运何其相似。渊明因不满现实政治而归田,苏轼却是以罪人的身份贬所躬耕,这又是两人的不同之处。苏轼带着沉痛辛酸的心情,暗示躬耕东坡是受政治迫害所致。“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于一番议论后融情入景,通过对春雨过后乌鹊报晴这一富有生机的情景的描写,隐隐表达出词人欢欣、怡悦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下阕开头四句以写景为主,极富立体感。这几句中,鸣泉、小溪、山亭、远峰,日与耳目相接,表现出田园生活恬静清幽的境界,给人以超世遗物之感。作者接着以“都是斜川当日景”作一小结,是因心慕渊明,向往其斜川当日之游,遂觉所见亦斜川当日之景,展现了词作清新自然的特点。

“清雄”可以理解为雄放,阔大、清丽、飘逸等涵义。王鹏运在其《半塘手稿》中评说了北宋诸名家的词风后说:“唯苏文忠公之清雄复乎轶尘绝迹,令人无从步趋。”《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可视为清雄风格的代表作,词的下阕是体现整个作品的精神所在。“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江面上狂风涌来,惊涛骇浪,狂风巨浪暗色调中一点“白”,突出“白头翁”。这是一幅充满动感的风起浪卷图,画面中心是一白发渔翁出没于波涛之中,履险如夷,用一“舞”字,来写白发渔翁搏击风浪的身姿,他是那样的洒脱、那样的无所畏惧。对白发渔翁来说,不管宋玉所辨的是雄风还是雌风,都是“快哉”,因为他心中存有“浩然之气”。

“旷达”就是指其词中所自然表现出来真正属于他生命本质的,经过了千锤百炼之后的超旷洒脱的襟怀。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东坡之旷在神”。苏轼总是能将一己之遭遇放在生生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去观照,他不仅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人生之无常,还具有一种通古今之变的眼光。因此,邈远的时间感、旷古的空间感、历史的沉重感、深邃的现实感,以及由此数者所升华出的自我归宿感、道德情操感、超尘拔俗感、旷达通脱感、人生执着感,都在他的词中有所表现,就是我们能够强烈感受到的人生荣辱得失能超世俗地对待、观物能超然于物外的哲理妙悟之旷。

郭绍虞在《诗品集解・续诗品注》中引述了无名氏对《诗品・旷达》的一段注语:“惟达则能悟,识古今之变,旷则能容,若天地之宽。所以观风俗,察物理,通人情,吊兴亡,验政治,览山川,其视得失荣枯,毫无系累,悲优愉乐,一寓于诗,而诗之用不可胜穷矣。”这是对苏词旷达的佳注。吴衡照《莲子居词话》云:“东坡词则超然物外,别有天地。”《念奴娇》(大江东去)一词,是作者神游赤壁,触目兴感挥洒而作。苏轼之为人,以雄视千古的姿态、超然尘外的心境纵观天地万物。全词将江山之胜、英雄之业、贬谪之慨熔为一炉,笔力、境界极豪健雄放。但苏轼写此词,不是要畅发吞吐八荒的进取之志,而是要表现谪居黄州时潜思内省的放旷之怀。开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古今成败,随大江浪淘而去,是通观古今的超脱;结尾“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非荣辱,洒向永恒的江心明月,是妙悟自然的洒脱。这一首一尾精警处乃是词旨所在。这首由超然物外的气度、吞吐大荒的胸怀和真力弥满的精神境界所创造出的词呈现出旷达的风格。

二、超凡超脱

黄州词苏轼以审美的人生境界为特定的思想内涵。以超脱的情调、超凡的艺术境界,以及自然的化境为突出的艺术表现。 如《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营造出了超凡的艺术境界:

小序为: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w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此词作于元丰四年(1081年)春。词的上阕写杨花是实,拟人是虚,词人将杨花化作有生命的思妇,思妇那千种相思、万般柔情,尽在对杨花拟人化的描写之中,让读者通过想象去体会实中之虚。下阕直接抒情是虚,词人借景抒情,虚是通过实来表现的。通篇不知是写杨花般的离人泪,还是写离人泪似的杨花,这便是实中含虚、化实为虚的模糊美,营造出了超凡的艺术境界。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饱含着超脱的情调。从序中就可看出苏轼与朋友遇雨后不同的应对态度,突出了词人履险如夷、泰然自若的精神风范。途中遇雨本极平常,而深谙宇宙、人生之道的苏轼,却怦然心动,灵感来袭,轻轻一吟,便成了千古绝唱。他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件看似平常的生活小事,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一蓑烟雨任平生。”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不畏坎坷、我行我素的超然情怀。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作者独到的人生感悟,表现出其旷达超逸的胸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荣辱得失、政治风云又何足挂齿?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从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启示和顿悟。因为作者仕途蹭蹬,终至身陷囹圄,而后又以罪人身份编管黄州、躬耕东坡,政治上、生活上都经历了不少风险与磨难。他的心胸就像大海,对风雨变化虽然敏感地不时泛起涟漪,但在总体上又能摇之不浊,维持自己大体的平衡。

这首词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抒写了他独特的人生与处世态度,表达他对人生忧患问题的透彻思考,反映出词人坦荡旷达的胸怀和潇洒从容的精神气度。其实,苏轼对人生的无奈、世事的可悲因其天才气质和个性特点,有着比他人更敏锐、更强烈的感受。苏轼无论遭遇什么不公平对待,始终坚持一个原则:以出世的态度干入世的事业。胜固欣然,败亦可喜。凡事尽力而为,而后顺其自然。做到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到达了一个真正的“逍遥游”的境界!

《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达到了自然的化境。在春夜,苏轼骑着马在蕲水边缓缓而行,经过酒家饮酒而醉,醉后乘着月色归去,经过一座溪桥。在明月当空下,看见清溪辽阔的旷野流过。清澈的溪水,寥廓的天宇,广袤的野外,在明月朗照之下,这美好的自然,无限的空间,便和词人旷达的襟怀融合在一起了。此时,词人不胜酒力,“我欲醉眠芳草”,写出了浓郁的醉态,但词人更是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下阕开头二句。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进一步抒发词人对月色异常迷恋、珍惜的心情。“解鞍欹枕绿杨桥”,词人干脆用马鞍作枕,倚靠着它斜卧绿杨桥上“少休”。这时候,词人尽情地享受着自然给予的温情,感受着无忧无虑的人生的惬意。在如此境遇下,苏轼美美得睡了。此时此刻,我们感觉到的是词人那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情怀。沉睡中的苏轼,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入大自然。当词人醒来时,已经是“杜宇一声春晓”了。春天的黎明又是一番景色了。这首寄情山水的词,作于苏轼贬谪黄州期间,反映了词人在黄州的狂放生活,描绘出了一个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境界,表达了他豁达、乐观、以顺处逆的襟怀。写景之中,处处有“我”,“我”之情怀,即在景中。天上的明月、云层,地上的溪流、芳草,乃至玉骢的骄姿。杜鹃的啼声,无不与“我”融为一体。不论是醉还是醒,是月夜还是春晨,都达到了与自然合一的化境。

黄州时期,苏轼吸收庄子的虚静的审美自由心态,从而更显人性自由,从中凸现个体感性生命价值的极度张扬。同时,苏轼受到了佛家倡“空”思想的濡染,主张“清空”,追求风格平淡。通过他对儒道佛思想的通脱理解和灵活接受,使黄州词呈现出一种清雅旷达,超凡超脱的风格。

参考文献:

[1] 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2:275,352-353, 314-315.

[3] 曾枣庄.苏词汇评[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0,304,314.

[4] 陈鸿样.人间词话人间词注评[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279.

第12篇

像每个人都有埋藏在心底的秘密一样,每个人的青春都有自己的密码。只有在思索和孤寂时,才会把藏在里面的灵魂放出来,抚慰一下,营养片刻。

短暂的回忆,瞬间的挣扎,是开启青春之锁的密钥。

在我家客厅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幅我九岁时书写的隶书作品,是抄录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词人直面风雨,超然世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泰然从容的态度,一直是我人生的榜样。这幅作品曾经荣获“山东省少儿书法二等奖”,这也是整个学习书法过程中我最高的荣誉了。

我六岁开始临摹楷、隶、篆、草碑帖,到十五岁初中毕业。十年间,每天半小时的临帖雷打不动,有时还会因为书写不认真,被追加练习。可能因为年龄小,骨骼尚未成形,握笔需要用力,到现在我右手食指都有些微微向内弯曲。

父亲对我临帖要求很严,稍有走神,就会受到斥责或惩罚。有一次因为书写不规范,父亲一生气,接连踢了我二三脚(疼得我好几天练不了篮球),并且罚我书写十遍。因此,对写字我不仅没有一点兴趣,甚至深恶痛绝。所以,在我稍有反抗能力之后,第一个放弃的便是书法。

但还是要感谢临帖练习,不仅让我记住了一些经典诗文,也使我练就了一手还不算难看的钢笔字,足以在同学和老师面前显摆一下了。

小时候,家长为我报了两个特长班,一是书法,一是篮球。父亲说这是一动一静,动静相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和对待书法的态度截然不同,篮球深深扎根于我的骨子里,浑身流淌的都是篮球细胞,篮球已不单纯是我的爱好,而是和青春的恋爱!

酷暑,校园运动场上空无一人,正是夏练三伏的好时机,我可以一个人,从下午一点不间断地练到吃晚饭。脱下运动服拧一下,汗水哗哗地湿了一地;严冬,手冻得发红,汗水浸湿了衬衣,风一吹,冰冷刺骨,但只要没人赶,我会一直练到天黑。学校所有业余时间:课间操、体育课、周末,我都会在篮球场度过。

因为爱好,我很在乎时间的保证,在乎训练的质量,在乎比赛的成绩。冬去春来,几经寒暑,当学校篮球队终于傲视群雄,以较大优势勇夺全区“中学生篮球比赛”冠军的时候,我放声地哭了,那是十几年心血的收获,那是十几年激情的爆发!我对篮球的期待很高、很远:CUBA、CBA、甚至于NBA,那是我心之所系,那是我梦之所在。

父亲为我设计的一动一静,“静”已经走出了我的世界,“动”却像我青春涌动的血液,引领着我的梦想,为我指明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