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暮江吟古诗

暮江吟古诗

时间:2023-05-30 09:46: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暮江吟古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暮江吟古诗

第1篇

在近十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对古诗是情有独钟的,每次课上学生也是反应热烈。因此,我愿将自己教学古诗的一些体会在这里与各位同行交流,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我所选用的教材是第11册第三单元第六课《古诗三首》,三首诗分别是《暮江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赠汪伦》。

一、兴趣,从预习开始

课堂教学应是在师生的协作中达到其目的,学生课前的预习则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兴趣,往往从这里开始。安排预习内容要使学生感到有新意,因此,我采取了“中央扩散”的方式。所谓中央,即是教材的核心,我要做的就是在预习中让学生初步接近核心,而后带着这种初步的认识进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我安排的预习题是:

1、《暮江吟》中哪两句是写景的,写的是什么样的景?哪两句是抒情的,抒发的是什么样的情?(我为诗确定的核心是:借景抒情)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有两句诗经常为人们所传诵,请指出是哪两句?如何理解?(核心是:思乡之情)

3、《赠汪伦》中有两句用了对比的方法表现了李白与汪伦的情谊,请问是哪两句?如何理解?(核心是:语言朴实,情感真挚)

显而易见,对三首诗的核心处理各不相同,《暮江吟》侧重于诗的风格,《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则旨在突出情感,《赠汪伦》则偏向于写作手法。这样做一方面是扣住诗的特点,另一方面则是从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考虑的。让学生带着不同的问题去预习三首诗,当然比让学生用“理解诗句”这一种方法预习三首诗有趣得多。

二、设问引入,妙趣横生

在学习《暮江吟》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小明是个喜欢文学的孩子,他非常喜欢唐诗。小红同样是个文学爱好者,所以两人常在一起聊天。有一天小明对小红说:“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成就最高的,其中以李白、杜甫的诗为代表。今天,我讲一个李白和白居易赛诗的故事……”这时,小红打断了小明的话:“对不起,你弄错了!”请问,小明错在哪儿呢?

由于这一问题涉及到的是两位诗人的生辰、卒年这些细节问题,所以多数学生恐怕答不上来,实际情况也是如此。然而,故事性的叙述及设问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悬念在这里发挥了作用。这时我再告诉他们答案:李白出生于公元701年,死于公元762年。白居易则于公元772年才出生,两人生活在两个时代,是见不着面的。之后再引出《暮江吟》。

在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是这样引入的:小明在小红的帮助下纠正了自己知识上的错误,知道李白与白居易不在一个时代,于是他又接着说:“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流传下来的诗有1914首。不过比起杜甫来,他就不行了。杜甫多才多艺,不仅能作诗,而且懂音乐、绘画,他的诗和画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时,小红又指出了小明话中的错误。同学们,小明错在哪里了?(“杜甫”应改为“王维”)这样做,一改作者及其所处时代背景的介绍照本宣科的架式,使学生兴趣盎然,注意力集中。

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要尽量使儿童在快乐中掌握知识,使求知成为愉快而非苦恼的事。基于此,我在新课引入这一环节的设计上吸取了一些综艺节目的手法,力求接近儿童心理,这样,也使学生怀着好奇心进入到教学中来。

在学习《赠汪伦》一诗时,我的引入是介绍式的:在唐代诗人中,李白是最浪漫的。他的诗不仅想象丰富、独特,而且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可以说,李白是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诗人。他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不向权贵们低头,却与平民百姓有着深厚的感情。今天就要学习这样一首诗……

这一介绍中,突出介绍了李白的性格特点,因为文如其人,扣住此点介绍,通俗易懂。之后以介绍内容方式引出课题,目的是使学生由浅入深,在预习后对本课有了再进一步的认识,从而克服畏惧心理。

纵观三首诗的导入,各具特点,当然,上课时如何安排教学将取决于教师本人对教材的理解。

三、二次创作,诗意盎然

古诗的教学特点是理解诗意,体会诗情,这是不可改变的。然而,教师应设法使之更具趣味性,要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魅力。所以,我在教学“理解诗意,体会诗情”这一环节时,首先是将预习题再次出示,要求学生交流自己对预习题的理解,这一安排达到了让学生互帮互学的目的,同时也为教师后边的指导打下了基础。之后,师生合作将诗句意思弄懂,在大部分学生已表现出对诗句的理解后,我以“二次创作”作为对整堂课教学的巩固与提高。

何谓二次创作?就是让学生在直译的基础上再进行文学加工。

之所以这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诗的表现形式与其它文学形式相比,与我们实际生活中的语言表达方式相差太远,这也是使学生望而生畏的主要因素。而古诗的限制又更多,学生难免不发怵。因此,在近几年的古诗教学中,我增加了“二次创作”这一内容,让学生也来尝试作诗。

下面是几首学生的创作:

《暮江吟》

余辉洒落江水中,

一半青来一半红。

深秋月色令人醉,

遍地珍珠天上弓。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自一人做客他乡,

每逢佳节格外思亲。

猜想家人登高远望,

遍插茱萸少我一人。

《赠汪伦》

李白坐船上,即将去远行。

忽听河岸上,传来踏歌声。

眼前桃花潭,潭水千尺深。

第2篇

关键词:古诗教学;自主朗读;理解品读;想象促读;背诵积累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更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对古诗诵读的能力和想象力,加深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真正享受到审美的乐趣。在古诗教学中,我尝试运用“自主朗读、理解品读、想象促读、积累背诵”的方法来学习古诗,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

一、自主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凡诗,熟读深思子自知”,强调的都是朗读在学古诗中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个性特征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听读、范读、领读、齐读等。

1.听

倾听高水平的朗诵,是理解古诗的一种方式,再对照朗诵,则是提高朗读水平的好方法。这样能迅速唤起学生的情感,调动学习的兴趣。在朗读教学时,最好由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或用放录音磁带来创设出浓浓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倾听、欣赏。

2.读

学生倾听完教师的范读后,情绪高涨,教师要趁热打铁,让学生进行诵读,此时学生的情绪被调动,就能自行纠正音准,品味语气、语调,读准诗句的节奏,读出诗句语气和韵味。

二、理解品读,让学生在读中生情

古诗的情感常常蕴含在语言之中。要通过反复朗读、吟唱才能察情、入境,而在教学中,光靠不停地朗读还是不够的,应该把朗读和理解诗义结合起来。在教学《暮江吟》中的“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这句时。我先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九月初三这个夜晚,是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而升起的新月像一把精巧的弯弓。看到这么美的夜晚,诗人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引导学生体会诗人高兴、喜悦、舒畅的心情,再让学生和诗人一样用“高兴、喜悦、舒畅”的心情来读诗……在学生对古诗内容有了较为深刻地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对每一部分的理解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使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在读中体会到诗人的写作目的及蕴含于语言文字中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

教学中,我还引导学生对诗句认真推敲、分析诗句,揣摩炼字炼句的技巧,这样学生的朗读,才不会盲目、机械。如:《暮江吟》这首古诗中“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字用得非常生动,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这首诗的高明之处呢?我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何不用“照”“映”“射”呢?除了这些词,还可以用哪些词?这些词中哪个词最能传达诗的意境?为什么?通过比较、对照、想象,学生体会出“铺”字的妙处在于写出太阳位置极低、光线柔和,用其他词替代顿觉平淡,失其意境。朗读时就应用柔和语气,从而表现出夕阳的柔美。

三、想象促读,让学生在读中入境

诗的意境美是千姿百态的,有的雄伟壮阔,绚丽纤细;有的悲凉凄婉;有的豪放旷达;有的含蓄典雅,景象万千。因此,读古诗必须引导学生根据诗中所提供的信息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去。如,《枫桥夜泊》就是一幅寂寞单调的悲凉夜景,而它要表现的则是作者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情怀。这个意境是通过残月、乌鸦等事物所感悟到的,这种感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启发学生想象,即让诗中景、诗中物、诗中人,在学生脑海中浮现加工,达到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融。在指导朗读时,再借背景音乐、图像再现、视频剪辑等手段来营造一个富有情感共鸣性的空间,营造朗读情境,这样,朗读者可以更充分地亲近文本,做到境与情的和谐,进而激发学生准确理解、体会文本的情感。

诗中的想象是要通过学生的诵读来实现的,我在教学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运用编故事、表演等办法,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对诗文中的景物进行想象。使那时那物那人那景那情跃然纸上,然后,教师鼓励学生当堂竟说。如:《游园不值》一诗,我先让学生描绘“春色满园”,有的学生这样描绘:走进园中,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绝妙的图画,青青绿草,使我不忍踩踏。朵朵桃花、杏花,怒放枝头,连点点野花也要争艳。花间更有翩翩彩蝶……当学生能够当堂联想、想象到这样一幅生动的画面时便是入情入境了。带着这种心境去读,学生既读出了画意,脑中展现了立体的图景,又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诗的意境。

四、背诵积累,让学生在读中积淀

古诗是语言的精华。它凝练精辟、生动形象,往往一字千钧、震人心灵,留给读者许多想象的空间,鉴赏诗歌的语言,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天门中断楚江开”中的“开”“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等精妙含蓄的词语永远值得学生去揣摩、体味。学生通过揣摩、体味,提高自身炼字炼句的

能力。

第3篇

一、古诗词积累的意义

从功利性的眼光来看,古诗词积累做得好是为了给中考语文成绩“锦上添花”。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古诗词积累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学好语文。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艺术》一书中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确实,古诗词的积累是作文语言素材积累的重要途径之一。哲学家培根曾说过:“一切知识都不过是记忆。”新《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合计240篇。这么多的名篇佳句如果都能烂熟于心,绝对是一笔不小的知识财富。学生在古诗词的背诵中能感受到古典文化的魅力,最终达到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写作时就可信手拈来,左右逢源,做到佳句心中有,写时笔下流。

二、古诗词积累的方法

对于背诵诗词,积累语言素材,自古就有着很好的传统方法。孔子要求他的弟子能做到“诵诗三百”;清朝的戴震认为,若不重视积累就“犹渡江而弃舟楫,欲登高而无梯也”;近代郭沫若也曾写有“胸藏万江凭吞吐,笔有千x任翕张”的诗句。初中六册语文教材把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背诵篇目分散在各个学期后,这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是比较容易完成的。一个学期,大约20周左右的上课时间,每周两节语文晨读课,平均一周两首诗词,就是100首,两个学期左右就能完成新课标的要求。厚积才能薄发,为了让学生达到更多量的积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以下的尝试:

1.主动探索,兴趣性积累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的基本需求层次理论中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一个人追求的最高目标。就现阶段古诗文积累中存在的情况而言,大部分学生是被动地接受以应付考试的,也就是说学生缺乏主动性、自觉性,为了积累而积累的这一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因此我们需要改变积累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我实现需要”,使他们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2.搭建平台,营造氛围

语文教师很多都是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其实我们可以利用班级文化这个平台,营造古诗词学习的氛围。例如,黑板报开辟出古诗词专栏,每周更新,张贴学生誊写的精美古诗。鼓励学生根据古诗描写的情景做成绘画,让全班学生评选出优秀作品张贴起来。也可以不定期举办诗歌创作活动,将优美诗歌张贴起来,并在开班会时让学生在台前读给全班学生听……以此创作古诗词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坚持拓展古诗词

从初一开始,我就坚持让学生每天课余读语文课文15分钟,结合每册课文后的课外古诗词背诵篇目,进行古诗词拓展整合。利用资源整合学习古诗,可以事半功倍。整合同一主题的作品:有不少古诗词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是相同或相近的。如送别诗、咏古诗、战争诗、边塞诗、思乡诗、闺怨诗及羁旅行役诗、写景抒情诗和咏物言志诗(包括山水田园诗,隐逸诗等)。整合不同朝代诗人的诗歌:如唐朝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王勃、王昌龄等,宋朝的诗人有苏轼、李清照、王安石等,然后将他们的诗歌分别列出来,这样有助于学生记忆。整合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比如初一学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时,整合他的《忆江南》《赋得古原草送别》;初三学白居易的《观刈麦》时,整合《问刘十九》;学《望月有感》时整合《暮江吟》,同时复习《钱塘湖春行》和《观刈麦》。这样既能使学生拓展新知识,又能温故知新。

4.因材施教,人尽其力

古诗词积累时特别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为学生“量身定衣”,也就是说在积累古诗词时要给学生分层次,中等以上学生必背;中等以下学生选背。三年下来,积累的量大大增加,而且化整为零,学生的负担也不大。

5.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

古诗词要很好地积累当然离不开课外的背诵,可以布置学生们利用寒暑假先把教材里的这些诗歌背起来,会默写。开学就来个比赛,看谁背得又快又好。布置时我是跟学生这样说的:“这些古诗词可都是流传千年,备受历代文人赞誉,不仅是你们,许多古代名人都背过这些诗,而且大多6岁就能背诵了,你们已经十多岁了,是不是也该迎头赶上呢?”短短的几句话或许能激起部分学生对于这几首诗词的兴趣。

6.组织各种竞赛,激发学生背诵的积极性

比如初一时进行“古典诗词大比拼”,初二时进行“古典诗词名句接龙”等全班性的比赛。此外,我还利用综合性学习课进行小组间的专题比赛,比如上“莲文化的魅力”,比一比谁知道的关于莲的诗词多;学“雨的述说”,比一比谁能说出最多关于雨的古诗词……通过种种活动让多背诗词认真背诗词的学生有成就感。

第4篇

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我们发现:由于小学生接触古诗少,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主要原因是小学生的语言感知和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心理障碍。如何突破这种心理障碍,使学生真正读懂古诗,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作了一些尝试,收到了定的效果。

一、引导学生感知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是一种符号系统。接受符号信息的过程是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所谓同化,就是把新的信息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所谓顺应,就是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或建立新的认知结构,从而适应对新的信息的吸收。古诗的语言属古汉语范畴,与现代汉语相比,有它特殊的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句子形式。小学生初步接触古诗,其同化和顺应都有困难。

小学生感知古诗语言,遇到的问题有:其一,一些词汇所表示的事物现代少见,或者不见。如有齿的屐、踏歌,学生理解有困难。其二,古诗中一些词汇的意义和现代语有很大的差别。小学生大量接触的是现代汉语的词汇,初步形成了理解现代语汇的心理图式。只有弄清古诗词汇和现代语的对应关系,才能实现同化。具体做法有:表示古代事物而现代生活中不见或极少见的词,古今词义迥异的词,如“屐齿”、“踏歌”,“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等,由教师直接讲解。如果要求学生自己捕捉词义,这对他们要求太高,不容易理解准确,反而起消极作用。古今词义相近的词,可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解释,如《暮江吟》,让学生边阅读边查字典,试验结果,学生理解词义基本正确;有的还可以联系上下文,让学生找出和单音节词相对应的双音节词,如“王师并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的“定”“无”,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自己理解。

在句法意义方面,古诗使用文言句法,加上格律限制,有它的特殊性。如多用省略句倒装句和紧缩句,语脉似断实连,跳跃性大。要使学生用理解现代语句法意义和句子形式的心理图式去同化古诗,教师必须把倒装句顺装,把省略句中的省略补上;把紧缩句还原为常式:有的还需要调整句子结构,如“独钓寒江雪”,要把句子的结构调整为:“雪一寒江一独钓”,并进一步具体化:大雪纷飞,在这寒冷的江面上,只有一个孤独的老人在垂钓。有的诗意思跳跃较大,如《寻隐者不遇》,第一句写“我”问,以下三句写童子答,“我”问什么,诗中没有说,需从童子回答推测。这首诗,需补上两个主语:我和童子,补上“我”的问语,这样全诗的字面意思就明白如话了。

二、帮助学生领会诗的意境

在理解古诗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要让学生想象诗的意境,形成意象。要根据诗作提供的信息,从记忆仓库中调动有关表象加以补充、组合,进行再造想象,形成诗的意象。如果头脑中表象积累不够,形成意象则会发生困难。.小学生阅历浅,直接表象不足,读的书少,特别是历史方面的书更少,间接表象的积累也不足,因此领会古诗意境常发生心理障碍。如《春望》,学生头脑中缺少唐代人发式的表象,难以形成“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意象。帮助学生克服形成意象的困难,办法有:1.提供直观。如“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可提供古式挂图;又如“草色远看近却无”可带学生到野外观察。2.提供有关知识,或启发儿童从有关书籍、电影电视联想,形成间接表象。如《题临安邸》,可启发学生联想影视中反面人物醉生梦死,恣意享受的片断,想象诗作描写的情景。3.语言描述,引起想象。描述比直译具体。通过描述,使儿童在头脑出现相应图画。如《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师有感情地细致描述,那么诗人久伫江边,目送征帆,对挚友依依惜别的感人情景,就会在学生脑中浮现。

三、适当体会思想情感.

体会古诗感情,是真正读懂古诗的标志。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离不开当时当地的情况。由于时代的变迁,体会古代诗人的思想感情就有困难。如《春望》,其表达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形式与今就很不相同。小学生年纪小,体会感情尤为困难。

怎样引导学生克服体会古诗思想感情的心理障碍昵?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认为:一是要适当介绍诗人写作的背景,让学生了解当时当地的情况。如教南宋林升的

第5篇

关键词:古诗教学;自然美;文化背景

小学教材中,收录了许多描写祖国山水景物的诗篇。这些诗篇描绘着祖国的名山佳水,画出了大自然的千姿百态。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一种急流飞泻,水珠溅跳的雄奇景象。白居易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是一种艳阳夕照,五彩缤纷的奇丽风光。山水诗是用诗的语言组建的自然风景画,它是画面斑斓的语言艺术,给人以美的感觉,美的享受,美的陶冶。这正切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的:“语文教学要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那么,在山水诗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欣赏自然美呢?

一、理解诗的内容,感知美

“美无处不在”,只要你是善于发现的人。教材中摘录的山水诗,以其凝练形象的语言,艺术地概括山水壮丽的景色,它们不像描写山水风光的散文那样易于理解,易于从中感知美。只有在教学中,完全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内容,让由这些内容组成的自然山水风景图在他们的脑海中反复地出现,从模糊到清晰,让学生感知到这些景色的柔和、壮丽,是充满魅力的,诱引自己渴望置身于这些诗的境界中,进行充分的欣赏。这就是学生已经在山水诗的学习中理解了诗的内容,感知到美了。

《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教学这首诗时,要求学生查字典解释“暮、铺、瑟瑟、可怜”这些词语。由词入手,然后结合诗句,让学生理解诗中的内容,接着紧随作者逼真的描写,展开联想,让学生在脑际中叠印出一副深秋时节自黄昏到夜晚的美丽景色。学生随着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感知到黄昏时江面绿红参半的奇丽之美,以及夜晚时分江岸上皎洁幽静的清秀柔和之美。

二、深挖其根,享受美

从低级的感知到高级的欣赏享受,是一个飞跃。一幅画,摆在你面前,初看时,你知道那画面鲜丽,这些只是自己初步认识画面引起的,也就是说,在此时,你只能感知到它外在的线条、形体、色彩的美,而并没有真正地体会到它内在蕴涵的美,从而不能给自己带来更高级的享受。只有进入了美的感知的门槛,尽情深入地了解欣赏它,才能名副其实地享受美。

学生理解了山水诗的内容,感知了美的存在,如果只停留在美的感知就不易提高审美价值,达不到美的享受。诗歌是作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产物,教师必须通过展现具体的形象,使学生得以直接的、具体的观照,才能起到净化学生情感的作用。因此,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为什么写诗,逐步让学生明白自然山水的诱惑力足以促使诗人置身其境有不抒胸中情意而无可回首之感,这才是关键的一步。《暮江吟》一诗中的画面既热烈又柔和,《望庐山瀑布》的画面既壮观又清净,这些都触发了心无旁碍的诗人情思,于是写下流传千古的热爱祖国大自然的诗篇。学生了解诗人置境所产生的情,通过观图,加强学生的朗诵,使学生感知美时体会到静止的独立画面,延伸到享受美时在脑际里形成完整画面,启发学生针对诗中的景物展开丰富的联想,使学生“流连于万像之承,况吟于视听之区”。达到情景交融的体会境界,就把美的感受到美的享受,达到了美的欣赏的,使学生受到感化、陶冶、锻炼,也就达到了受教育的目的。

三、改诗成文,表现美

学生学了诗,理解了诗的内容,享受到了美,这都是局限于个人对美的理解与欣赏,只有让学生沿着诗人的思路,充分展开联想,把美表现出来,才能展现出一个学生的精神风貌与他的行为之间和谐的美。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鼓励;赞美;兴趣;想象力

作文体现的是语文的基本功,是衡量学生语文技能的重要标志。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从提高小学生对写作兴趣入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写作的兴趣,学生才可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锻炼,从而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用鼓励和赞美提高学生的兴趣

写作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需要长久的锻炼才能养成。小学生由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很难做到持之以恒,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也容易打退堂鼓,而教师的鼓励和赞美,恰恰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孩子的要求是很低的,能得到大人的认可与赞美,对他们来说是莫大的鼓舞,所以,在写作这方面,教师不能吝啬自己的赞美语言,每逢遇到佳句美词,定要真诚地赞美和鼓励他们,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

二、注重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写作最重要的是素材,而生活又为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好的文学作品大都源于生活。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要注重培养学生搜集生活素材的能力,只有从真实的生活中提炼出素材,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作文。要培养学生搜集生活素材的能力,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入手,小学生对事物有着极强的好奇心,我们正可以利用这一点,让他们对好奇的事物进行仔细的观察,并把自己所观察到的写下来。例如,春天来了,植物都有哪些变化,动物都有什么动静;下雨了,天上是什么情况,地上是什么情况;吃饭了,饭桌上都有什么饭菜,谁在厨房里忙碌。通过这样的联系,学生可以在观察的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生活素材,写作时也可以得心应手,不会再畏惧写作。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习作中要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到高年级能写“想象作文”。平时,教师就必须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倘若忽略了这一点,就写不出真正有童趣的作文了。那么,如何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呢?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就要时时注意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主要的方法有:

1.通过续写,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续写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教师开个头,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春天来了……,学生会想象出春天来了是什么样子的,树绿了,花开了,河水解冻了,万物都开始复苏了。二是通过对课文进行续写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如在学习了《小马过河》《坐井观天》等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对结尾进行续写等。

2.改写古诗,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学习完古诗后,可以引导学生对诗中的意境进行想象,描绘出古诗中的优美意境。通过这种方式,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还是加深学生对诗词理解的有效办法。如在教学《暮江吟》后,首先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在夕阳的映照下,江面上都有什么样美丽的景色,然后让他们把美景描绘出来。这样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

3.结合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儿童都喜欢幻想,童话故事、科幻故事都会让他们浮想联翩。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经常给他们讲一些故事,然后让他们从故事中想象,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总之,提高小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教学策略,以达到提高学生对写作兴趣的目的。

第7篇

1. 形态为手段

古诗言简意赅,富有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性。三者又以形象感为基础,因此教者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加强视、听等感官形象性的刺激,以强化表象的建立、组合、转换,其教学手段形态化。

(1)图画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借助图画将古诗词语形体化,更易于学生清晰理解诗意,深刻领悟蕴含的哲理。如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时,教者出示庐山的正面图,侧面图,让学生观看、比较;再诵读诗句,图文结合揣摩、推敲,使学生体味出多角度、多视野观赏庐山,其面目确是各不相同。

(2)悦耳有时比悦容更重要,不能悦耳就不能悦容。特别是古诗教学,教者语言要绘声绘色,生动形象,并恰当地使用态势语言。教者的语感、态势给学生以声感、形感的刺激,使冰冷呆板的文字符号活化,学生获得形象化的感知。如教“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时,教者娓娓动听的描写以及遮眼远看,低头细看的动作,似乎使学生看到在丝丝微雨中,朦朦胧胧,隐隐约约看见一大片一大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但走近仔细看,地面上只是稀稀朗朗纤细的针状似的草芽,根本看不到青是什么颜色。学生进入了情境,感悟早春的美既柔嫩又富有生机。电化教学的直观性、形声化,表现手段的真切性、情感化,对小学古诗教学心理学化具有很大的优势。如《示儿》中的“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字,是全诗的诗眼、诗魂,如何使学生进入意境,升华情感,是本诗教学的重点、难点。教者在学生意读全诗后,让学生边听录音边看投影,再仿谈遐想推敲,一遍两遍……学生与诗人产生了情感的共鸣,深切体味:这“悲”字是诗人悲自己终生的意愿没能实现,没能亲眼看到国家的统一;悲祖国大好河山破碎,中原人民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形声组合对学生感官的刺激,增强了形象性的感知,突破了教学的难点,使学生升华了情感,陶冶了情操。

2. 想象的借助

想象是人的大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这心理过程的作用,还原再现诗中描绘的场景,使学生进入诗境,解决因古诗时空跨越度大……而给小学生带来的学习困难。

(1)古诗词语凝炼,跳跃度大,写法夸张。因此,小学教学古诗首先要使词语表象化,并使其强化(建立)、活化(转换)、优化(加工)。即在意读诗文时,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将词语在脑海里形成主体画面。如教“遥看瀑布挂前川”这诗句,教者紧扣“挂”字,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似乎同诗人一同观赏庞然的瀑布凌空直泻而下,领略其雄伟的气势。

(2)古诗是诗人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借物喻理……富有高度想象力的产品。探究古诗创作的本原,小学教学古诗要借助诗人的想象,启迪学生思维,感悟其诗情画意。如教“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诗句,学生经过看录像和反复吟读诗句,悟出:这是诗人被大自然景色所陶醉,一种幻觉油然而生,从而吟出这千古佳句。教者引导学生借助诗人的丰富联想,展开想象,领略诗人雄伟的气魄,以及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3)古诗构思精巧,多处留有艺术的空白,言虽尽而意无穷。小学生学习古诗,借助想象、联想,补其空白,走进作者所描写的世界,感悟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蕴意和情感。如《咏柳》,诗人采用自问自答:“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教者引导学生紧扣这设问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品味这无穷之意。

3. 情感的纽带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墨,着力写出千古传颂的诗篇,给人以意境美、情感美、情趣美……教者要以情感为纽带,竭力缩短学生与诗人的心距,唤起情感的共鸣,促使学生从诗中感知美、理解美、评价美、分享美的蕴含。

(1)古诗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一种与其相应的情境,使学生披文入情,缘情融情,感悟一切景语皆情语。如《三衢道中》,诗人以新颖的构思:先记叙后描写,既绘色,写出了绿荫;又绘声,写出了鸟鸣。教者运用形态化的教学手段,将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迷人山区,观赏初夏的风光:梅子黄黄、绿荫重重、溪水淙淙、黄鹂声声。领悟诗人热爱祖国美好山河的喜悦之情,从而产生愉悦之感,与诗人一同感受意境美。

(2)列宁说:“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情感是古诗教学的纽带,更是一种活力。学生通过情感性体验,以自己就是诗人,参与情感的交流,把客观对象主观化。如教《赠汪伦》,教者借助投影、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汪伦送诗人李白的热闹、欢乐的场景,跟着一起跳一起唱,进而反复体味“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喻意,分享李汪之间的深情厚谊。

(3)作为高级情感之一的美感,是人对美的感觉和反映。众多的古诗以美为载体,以美为内容,以美为目标。古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品味较高的一种艺术课型,教者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掘诗中的美、展示美、体验美,令学生赏心、悦目、悦耳,进而获得精神的愉悦,使古诗教学产生特有的美的教学效益。如《暮江吟》,是诗人抒写深秋傍晚江边的景色,字里行间透露诗人赞美之情。教者启发学生抓“装铺”、“瑟瑟”、“红”等关键词,以及“珍珠”、“云”形象的比喻。想象红日西沉,一弯月芽悄然东升,脚边小草清露滴滴,一派和谐、宁静的江边美景,再指导学生以喜悦的心情,跳跃的节奏,赞美的语调反复吟诵,审美情趣油然而生,给学生美的享受、美的陶冶,从而显示小学古诗教学以情感为纽带的魅力。

由于小学生对古诗不如对一般文章熟悉、了解,因而教学时要注意:

①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不要过“细”、过“全”,一是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二是遥远的历史知识会增加学生感知的难度。只选择与该古诗有密切关系的且有助于帮助理解诗意的内容,重点的介绍,使学生了解诗的作者及生活的年代。

②体会感情和意境,切莫满堂“灌”。“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是古代诗人写作的一大手法。教学时可通过分析诗句,点拔诱导和展示有关图画,或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逼真的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活生生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可采取诗中画、画中诗、并边读边想的方式促进学生在快活中学习枯燥抽象的诗文。

③古诗翻译时不要过死。每篇古诗下面都有一个醒目的作业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的大体内容。只要学生翻译的文章不扭曲作者的原意,只要把大体意思说明就可以,且莫在文字、字数、通顺及表达方式上吹毛求疵,要求过严。

④分析讲解不要“深”。新课标要求,小学古诗教学是让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热爱古代文化,学会朗读、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用学到的知识去丰富。

第8篇

摘 要:古诗教学有效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图文结合,重现意境;引导朗读,深入情境;即兴表演,加深体验。它能提高古诗教学效率,更好地完成古诗教学所肩负的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独特使命。

关键词:古诗;教学;途径

古诗是祖国古典文学园地的一朵奇葩,其美动人,其情感人。它是诗人对社会生活、人生哲理的深刻认识,更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它把形象美、意境美与语言美融为一体,无不闪烁着美的光芒。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占有一定的比例。由于古诗创作年代久远、语言凝练、跳跃性大等特点,这对学生学习理解古诗拉大距离,要学生通过古诗的字面解释而体味言外之意,感悟诗人的情感则更添许多难度。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诗中的情感意蕴,从中摸索古诗教学的有效途径,让古诗的文字转换为画面和场景,变抽象为具体形象,变平面为立体,变静止为灵动,使山川原野、日月星辰、风霜雨雪、鸟兽虫鱼、人间万象展现于眼前,引人入胜。让学生真正走进诗人的心灵,与诗人心灵相通,产生情感的共鸣,从中感受、领悟诗人的情感和意蕴,让古诗教学课堂闪耀着诗性、灵性,充满活力。

一、图文结合,重现意境

古诗诗中有画,诗中有情。图文结合是激发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体验感悟诗人情感的有效途径。教师应借助诗中的插图剖析、重现诗中的意境,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深入诗中的意境,感悟诗人的感情。如,教学《暮江吟》这首诗,要让学生体会诗中的意境不是轻而易举之事。我在教学这首诗时,先让学生自主学习之后,再抓住诗中有关景物(残阳、江水、月、露)及诗人所站的空间位置画简笔画,为学生创设了学习情境,搭建平台,缩短了事物的空间距离,增强了形象的现实感,接着引导学生看图,因势利导设置问题:现在你就是诗人,当你站在这江边,放眼望去,你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呢?学生神情激动,展开想象,绘声绘色地讲述了深秋时节,从黄昏到夜晚江边的美丽景色,进入了诗中的意境,受到美的陶冶,既理解了诗句的意思,又感悟到诗人的情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教学《乡村四月》,我让学生动脑、动手替古诗配画,然后认真地欣赏所学的诗句,让学生进入古诗的意境,领悟诗人的情感,既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想象能力,又满足了他们的创作欲,一举多得。

二、引导朗读,深入情境

朗读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成有声的口头语言,它可以通过形象化的口语表达,把诗中的事件、意境、作者的思想感情、节奏韵律、语调气势活灵活现地表达出来,甚至还可以把诗中难以表达或根本无法表达的神情妙趣抒发出来。朗读可以激发学生将美好的情感与理解诗意结合起来,使学生的思维更具有活力,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感悟和体会。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调动自己的眼、耳、口、手多种感官协调运作,入情入境地朗读,使古诗以鲜明的形象,映射于自己脑海中,逐步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感悟能力,如,教学《泊船瓜洲》时,我先引导学生配乐朗读,再引导学生抓住“绿”字重读,想象春姑娘又一次给江南的原野披上绿装,让学生仿佛进入桃红柳绿、鸟语花香、勃勃生机的美景之中,学生在优美的乐曲声中有感情地朗读,眼前仿佛看到树林绿了,江水绿了,草地绿了,田野绿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田里也呈现出一片绿洲,此时学生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天地人间处处春光明媚,大家陶醉在浓浓的春意之中,从而体会到诗人对江南春景的喜爱之情。我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把“明月”换成“月亮”好不好呢?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到“明月”是我国诗歌传统的意象,更是团圆的象征,水到渠成,学生进一步领悟到诗人的乡愁。让他们经历感受、感悟并伴随着思考和理解过程,真正尝到诗味,从而愉快地熟读、背诵古诗,增加语文素养的积累。

三、即兴表演,加深体验

时至今日,有一种古诗教学方法依旧盛行。即逐字逐句解释诗的意思,然后把整首诗的大意串联起来,理解诗的大意,虽然效果也不错,但学生仍停留在字面上的理解,情感尚未达到升华。因此,我在古诗教学中让学生进入角色即兴表演,促进其对古诗进行全身心感受。因为即兴表演是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将诗中语言转化为表演语言,有利于学生加深体会、领悟古诗的内蕴。如《小牧童》这首诗语言凝练,全诗仅用20个字写出牧童从高兴唱歌到想捉知了,闭口而立的刹那的情景,这动静瞬变,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夏天的树林里绿树成荫,青草嫩绿,泉水叮咚响,学生根据诗中的内容进入角色表演,牧童骑在牛背上,扬鞭高歌走在乡间小路上,忽闻蝉鸣,即刻闭口而立,屏息凝视树上的蝉,伸手欲捕蝉,学生表演得惟妙惟肖,塑造了一个活泼可爱、机灵的牧童形象,学生通过将抽象的诗文还原成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进而由表及里领悟诗中蕴含的情感意蕴,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乐中学古诗,在乐中长见识。

纵观小学古诗教学的现状,教法不少,各有思路,也各有其长,但也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融合的,只有在古诗教学中寻找更多有效的教学途径,并灵活运用,才能相得益彰,提高古诗教学效率,更好地完成古诗教学所肩负着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独特使命。

(作者单位 福建省华安县新圩中心小学)

第9篇

关键词:古诗词 鉴赏 挖掘 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09)5-0072-01

学习欣赏古诗词对于生积累优秀语言素材、提高作文能力,积累传统文化营养、陶冶文学情操都有很大益处。古诗词区别于散文、戏剧、小说等文学形式的最大特点在于诗词语言的概括性、凝炼性,其最大的艺术魅力也在于能以最概括凝炼的语言蕴涵非常丰富的景色描写、事件叙述、情感抒发,在诵读欣赏古诗词时,如何才能发掘出古诗词中的丰富内涵?如何才能品读出诗词中的真正韵味?我们不妨插上想象的翅膀,去翱游诗海,去畅观词坛,去享受古诗词的艺术之美。

1 在诵读欣赏古诗词时,先要通过想象去理解诗词中单个字词蕴涵的丰富信息

一个字或词,除了它的词典意义外,放在诗词中,更有它具体的诗词语境意义,这才是我们要学习理解的重点内容。

对于描写人物的字词,我们要能想象到它里面所包含的立体可感的动作、行为、情态、神貌等内容。

如,李白的《静夜思》,每个学生都耳熟能详,但要真正达到理解诵读的境界,必须意识到“举头”、“低头”、“思”、“望”四个词不能做简单的动词理解,要想象诗人客居异乡之夜,因思念故乡亲人难以人眠,忽而抬头遥望明月,忽而低头哀声长叹的神情和心理活动。

对于描写景物的字或词,我们要想象到它所蕴涵的色彩、声音、动静、力度等信息。

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尝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据“深”字应该想象到溪亭中莲枝茂盛、藕耗烂漫的情状,否则就不能理解,为何词人驾舟会误人花中;据“惊起”一词应该想象到鸥鹭被惊动飞起时的啼叫声和翼翅拍打溪水的声音及词人反被鸟叫惊吓的呼叫声和奋力挥桨划动溪水的声音,能想象到这些声音、情状,才能体会到词里传达出来的活泼热闹的青春气息。

2 诵读欣赏古诗词时,应该把诗词中所写之景组合想象成一幅立体可感的画面,才能对诗词有一个整体印象

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这首诗是纯粹通过写景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诵读的最好办法就是把诗句所写之景在头脑中绘成立体的画面:秋天傍晚,西天夕阳映红半江水,逐渐地,凉露下降,一弯如弓新月挂天边,“可怜”一词将作者的喜爱、欣喜之情直率自然地表露出来。运用想象方法背诵古诗词时,要使学生想象出的画面真正吻合于诗词内容,必须学会借助诗词以外的东西。一是借助生活中的经验,如对色彩、声音、动感、力度等景物特点的想象;二是借助影视剧中的古代人物的生活方式、生活场景、动作仪态等,如古代女性的衣着打扮、神情行动等。只有在生活做有心人,善于观察并积累这些知识,才能使想象的画面丰富生动起来。

3 在古诗词教学中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品德素质教育

过去,我们曾片面的认为品德素质教育应是政治课的任务,语文教学只要立足于读、写、听、说能力的训练即可,殊不知语文教学中品德素质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里指的品德素质教育是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文字传统和民族优秀的道德传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文中学做人。

古诗词中蕴含着深厚的中国古文化积淀,在古诗词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素质教育无疑是一个最佳途径。例如在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教学中,结合作品的写作背景给学生讲述了文天祥誓死不投降的感人事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体现了文天祥人生观、价值观的诗句深深的感动了学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这一堂语文课中也一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又如在《硕鼠》教学中,学生们通过作品不仅了解了奴隶社会中奴隶主们残暴无比的统治、奴隶们暗无天日的生活,还在对比中油然而生出对他们今天拥有的幸福生活的珍惜。在古诗词中这样的品德素质教育题材是数不胜数的,同时这样的教育又不是生硬的说教,而是自然的渗透,往往会让学生刻骨铭心、终生难忘。故而,教师如果抓住古诗词教学这个契机,一定能让学生受到良好的品德素质教育,让学生在学语文中学会做人。

4 引导学生从古诗词中感受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第10篇

【中图分类号】G642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据粗略统计有近五分之一的是咏月吟月诗词,尤其是唐宋诗词中许多已成为千古绝唱的经典之作,其意境或优雅或凄凉,情愫或热烈或悲伤,缠绵悱恻,情景交融,脍炙人口,无不借月抒怀。特别是坡一曲《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道出了人月相融的最高境界和哲理。

从天文学的角度来讲,月相指从地球上看到被太阳照亮的月球部分的视形状,其形状随着日、月、地三者空间运动位置变化,以一个朔望月(平均29.5日)为周期发生着有规律的圆缺变化。由于月相指月球反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因此,我们看到的月光比太阳光暗许多,观看月相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差别。一般在黄昏之后黎明之前观察较佳。上半月黄昏之后,下半月黎明之前观察较宜。一月内观察时间不同看到月相有区别,根据古诗中月相的描述,大致可分以下几类:

写月相变化,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又如:“自居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诗中“满月”指在十五、十六的月相,“夜夜减清辉”指满月之后,月相依次变为凸月、弦月、娥眉月,月相愈来愈瘦小,后两句指思念夫君使妻身如同满月后的月亮日渐消瘦、憔悴。

写月初娥眉月,例如:“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根据诗中“九月初三”日期,“月似弓”即为上娥眉月。又如:“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苏轼《黄州定惠院寓居作》),词中“缺月”指弯月挂在稀疏树梢,农历初三、初四,黄昏之后二、三个小时内在西部天空清晰可见,形状似弓,弯向西边。

写上弦月,例如:“月落乌蹄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诗中“月落”之时即“夜半”应为上弦月,此时约为农历初七、初八晚上看到的月相,此时日、地、月成90度夹角位置,中午月出东部地平面,黄昏时挂在天空中部,半夜时月落西部地平面,看见月球西边的半个月面。

写满月(望月),如:“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元夕》),诗中“元夜”指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月亮挂在了柳梢枝头,恋人约在黄昏之后。又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诗中“明月”即“满月”,“举头”暗含明月高悬之意,时间约在半夜前后,夜深愁思不寐,表现游子客居他乡的愁绪。满月时,日落月出,日出月落,彻夜可见。

写下弦月,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飞鸟,时鸣春间中。“(王维《鸟鸣涧》),诗中“夜静”而“月出”指夜深人静之时,月亮升起,此时应指下弦月。大致是农历二十一、二十二日的月相,此时半夜月出,黎明时高悬天空,中午月落西部地平面,与上弦月不同的是月面东半边亮。

写下娥眉月,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词中“今宵酒醒”,“晓风残月”,据此推断应为清晨时所见的下娥眉月。又如:“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水上,文章何处哭秋风。”(李贺《南圆》),诗中“晓月”指清晨的月亮,“玉弓”指下弦月之后的残月,即月末的娥眉月。此诗反映月相是农历二十五、二十六日出现于东部天空,仅在黎明前二、三小时内可见,形状与上娥眉月相似,但弯曲方向不同,像字母“C”。

无月而写月的,如:“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诗中“月黑”说明夜黑看不到月相,但并非此日没有月相,而是因大雪阴天之故。

可见,在我国古诗词中,作者善于借助自然月相变化,抒发思想感情。多用“明月”表达思念亲人、故乡之情,用“残月”、“缺月”表达分别、离别的伤感之情。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体会、理解作者由景入情的表现手法,更要用天文学知识通过月相分析,了解诗人观月抒情的具体时间、地点、环境,从而更准确地把握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便于更加合理的运用于古诗词的教学中起到良好的效果。

第11篇

关键词:古诗;触动;积淀;体会;成才

古诗是中华民族千古传承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它以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传诵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但是,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古诗中所蕴含的人文性与艺术价值,并能从中获得启迪,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引导。因为动情了才能被其所感,才能去领悟这些诗句的文化内涵,才能贴近诗人内心,让古人的高尚情操引领我们前行。

一、背景讲述中积淀情感

“诗”是诗人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感的产物。每首诗都是作者对当时所处时代生活的真实写照,饱含着自己独特的情感色彩。如果在教学中,学生对诗作产生的政治背景,作者的性格,作者的遭遇等完全没有认识和了解,那么学生就很难理解古诗的含义及其所包含的情感。因此,教师在课前,一定要让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等了解古诗产生的背景及其诗人的生平,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课堂中,教师再以补充背景做“引子”,这样,不但能使学生很好地理解诗词意思,而且能深刻地感悟到诗人想通过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在教学《别董大》一诗时,我介绍了诗作的背景:高适,字达夫,唐朝渤海沧州(今河北省沧县)人。他半生流浪,了解百姓疾苦,同情劳动人民。曾两度出塞,去过辽阳、河西,做过节度使、散骑常侍等官,对边塞生活体会较深,边塞诗写得很好,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董大是唐玄宗时期著名的琴师董兰庭,是诗人的朋友。写这首诗时,高适正处于郁郁不得志时期,在北方的初冬季节,诗人与朋友置身于风雪之中,天寒日暗,四顾茫茫,怎能不产生天涯沦落之感呢?这荒凉、冷漠的景象,为送别创造了环境气氛,高适随雪而作,吟诵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千古名句。从而达到劝慰友人,激励着自己的目的。通过以上介绍,学生不仅了解了诗歌的写作背景,而且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

二、“唱”“画”中激感

古人吟诵诗词往往摇头,字音间隔有序,实则情感投入很大,听着自然韵味无比。而今,再加入古曲,注重古诗节奏划分后,变更吟诵而唱,这样的教学会激发学生积淀的情感,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教学《凉州词》时,我借助多媒体播放古曲《苏武思乡》,让学生轻声地读,而后我又根据七言绝句节奏划分的规律由慢读到摇头轻吟,再到和歌而唱,学生这时也自然会效仿老师而唱。在这种氛围烘托中学生投入到诗人情感中去,而此时“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情感便由此而激发了。

此外,绘画是学生最喜欢的形式。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恰到好处地运用简笔画进行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诗句,深入领会诗中意境,也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鉴赏力。例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短短两句话,就写出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夕阳落照江水和残阳铺在水面的美丽景象。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当时景色的优美和诗人轻松愉快心情呢?我先用线条画出一条江水,然后再根据诗意用“绿、红”两色渲染,很快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秋夜江景图。看着图,再体会“铺”字的含义。同学们一下子就迸发出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体会到了诗人谙尽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三、贴近生活体会情感

任何艺术都是源于生活的,没有现实的生活作为源泉,它会失去感情,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只有我们以现实作为参照,把最朴实的生活细节与诗中所呈现的情境相结合,这时,再让学生去体会作品中所反映的诗人情感,就会更有立体感。诗人鲜明的情感特征,不去讲解,学生也能体会得到。例如,教学《锄禾》一课时,我针对有的学生随意浪费粮食的不良现象,首先播放了一组反映非洲儿童悲惨生活的照片:照片上的儿童瘦骨嶙峋,双手无力地耷拉着,一双失神的大眼睛盯着镜头,好像在诉说着饥饿带给他们的无尽痛苦。震撼人心的照片,再加上老师的讲解介绍,同学们一下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明白了珍惜粮食的重要性。紧接着,我又播放了一段农民在地里劳作的视频画面:头上骄阳似火,脚下土地滚烫,偌大的田地里,一个弓着腰,赤着脚的老爷爷正挥汗如雨地劳动着……一行大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伴随着音乐出现在屏幕上。如此生动形象的画面,无需教师过多讲解,学生便会深深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劳动的艰辛,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便油然而生。最后,教师穿插“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名言,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思想品德教育,让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种子在同学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四、演绎诗作碰撞情感

把历史搬进课堂中来演绎,这样,学生就会在实景实物的观赏中,与诗人情感发生碰撞,这种想象与现实的结合,在已经树立起的情感基础上产生新的共鸣。而这种共鸣会长久地刻在学生脑海中,情感碰撞的火花将一直延续。例如,教学《示儿》这首古诗,在课堂将要结束时,我借助多媒体播放音乐《悲秋》,组织学生读自己已经理解的诗句,再紧扣诗中重点词语“但悲”“九州同”“无忘”等,表现诗人报国无门与看不到祖国统一的悲愤之情,用重音去读,去诉说,而后让学生们站在诗人的角度,吟诵全诗。在悲秋乐曲和悲愤情感的交织中角色定位就会更准确,学生自然会把诗人的言行模仿得更到位,与历史中人物心灵相交织。炽热的爱国情怀不去解释,字里行间已然涌出。

第12篇

一、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探索诗的意境美。

用“赏析法”教古诗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探索诗的意境美。意,就是诗的思想感情,诗的立意;境,就是诗的艺术境界。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境界的统一,就是诗的意境。“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叶圣陶语)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只有把自己当作“意中人”,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情境之中,和作者情脉相通,才能做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才能深切地体会到诗人在各种境界中所抒发的真情实感,并与之产生共鸣,进而得到美的享受。

例如第七册《绝句》,是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平定后,回到成都草堂,怀着喜悦的心情写的。全诗四句,四幅画面:鹂鸣翠柳、鹭上青天、千年积雪、远帆待发。一句一景,各臻其妙。教学时,可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后回答:每句诗展现出怎样一幅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让学生披文入境,凭借有关词语,领会诗中的思想感情。讲读第一句诗,要注意一个“鸣”字,写出了欢欣雀跃之态,呈现了一片生机,这是诗人在那战乱频仍的年代难得见到的和平景象,于是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讲读第二句诗,要注意一个“上”字,表现白鹭自由欢畅的姿态和扶摇直上的勇敢精神,再次流露出诗人内心喜悦的感情。讲读第三句诗,要着重抓一个“含”字,表现诗人在观赏到“千秋雪”的美景时,油然而生舒畅的心境。讲读第四句诗,要抓住一个“泊”字,诗人想到从此可以飞舟东下,“青春作伴好还乡”了,中兴国家的壮志豪情又有了新的希望,怎不喜上心头呢!这样,就使学生领会了四句诗构成了一个优美开阔的意境,步步形象地袒露了诗人无比欢畅的情怀。

二、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推敲品赏诗的语言美。

用“赏析法”教古诗,要善于诱导学生咬文爵字,品味语言美。诗人作诗是十分注意锤炼字词句的。教学时,应从语言入手,注意字斟句酌,推敲揣摩。对于那些关键的传神的体现诗眼的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字词句,要启发学生细细咀嚼,以探求诗的深层意蕴。

比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字里行间回荡着诗人的乡愁情思。笔法洗练,锤炼字句精工巧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教学时,应着重讨论:“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为什么用“绿”字?用“绿”字有什么好处?通过对照比较,让学生懂得:诗人经过“到”、“过”、“入”、“满”、“度”、“拂”、“来”、“回”、“吹”等十多个字的反复推敲,细细品味,精心筛选,觉得都不理想,只有“绿”字最为恰当,极富于表现力。这样通过咬文嚼字,品词品句,学生不仅深悟了全诗浓浓的乡情,而且欣赏了诗人锤炼语言的非凡功力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三、引导学生驱遣想像,展开联想。

诗重感情,诗重想像,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没有想像就没有诗。诗歌的语言,尤其是古诗的语言,特别精炼含蓄,富于想像。因而教学时只有让学生驱遣想像,引起联想,由此及彼,生发开去,才能欣赏到绝胜的佳景、动力的情思、美妙的旨趣。

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豪迈壮观,想像丰富,构思不同凡响,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诗一开始就把读者带进了一个美妙奇幻的境界之中: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峰,在红日的映照下,蒸腾着紫红色的烟霞,飞旋缭绕,飘忽于青山、蓝天之间。一个“生”字,便生动传神地状写出了烟雾升腾的动态,似乎那飘散萦回的紫烟,是从香炉中生出来的一样,给人以神奇缥缈之感。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如仙境一般的朦胧,而且涂上了神秘的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平常的瀑布创造了一个不平常的环境。接着展现了香炉峰前瀑布的雄姿:远远望去,一道瀑布从高山峭壁上奔泻而下,银光闪烁,飞珠泼玉,犹如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用得极为工妙奇绝,引人遐想。要让学生想像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绘出了瀑布高悬的壮美形象。其实谁又能将这天然巨物“挂”起来呢?因而这“挂”字也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想像与赞颂,真是笔力千钧,造语惊人啊!引导学生深入一步想像,诗人挥起巨笔,极力勾勒瀑布的动态美:遥望瀑布如从云端飞泻直下,凌空而落,真叫人疑心天河从九重云霄飞落了下来!诗人极尽夸张、悬想之能事,一个“飞流”“直下”“三千尺”,一个“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飞”一“落”,一“直”一“疑”,“三千尺”“银河”“九天”,突出了流速之急,水势之猛,源流之高,气魄之大,惊天动地,撼人心魄,令人神往!更为绝妙的是诗人神思飞驰,想像飞跃,从眼前的奇景想到离奇的神话,进而奇想到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这一比喻新奇而又真切,夸张而又自然,手法高妙,出人意料,想像奇特,用语惊人,使得瀑布整个形象更为丰富多彩,意境更为雄奇瑰丽,充分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发挥想像,展开联想,进入意境,联系生活经验和各种阅历去分析、理解、判断、推理,深入领悟诗的情境美、形象美、内蕴美,从而获得美的享受与愉悦。

四、指导学生反复吟咏,加强感染。

古人吟咏诗句,总是带着感情边读边思,读到兴奋之时,往往手舞足蹈,心潮激荡,可见一首好诗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因此,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朗读训练。要学生反复诵读,带着感情读,读出韵味,领悟旨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