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46: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街道绿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城市街道 绿化 置陈布势
一、城市街道绿化历史
曾有位国外的设计师说过“植物是天赋予的素材,也是神的恩惠。”植物的大小、本身的形态、结构、质地和色彩、生长速度都是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但我们可以将花、果实、气味、自然姿态和美丽的造型等作为设计要素加以利用,创造出美好的景观。我国最早的道路植物造景出现在公园前5世纪的周朝,当时就已开始沿道路种植行道树。《周礼》中有“列树”之称,《汉书》中就记载着“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锥,树以青松”。到唐代,出现了 “路数制度”,强调多层次乔木、灌木搭配的植物造景形式。
二、城市街道绿化重要性
树木具有挡风和遮阴以及调节气候的作用,另外树木还可以创造出不同风格的自然环境,其结果常常是植物与自然景观、建筑物、城市设计共同形成某种文化特色。作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和城市空间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街道承担着交通通道、户外活动、文化展示的责任。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中,美国学者简.雅各布斯认为:城市最基本的特征是人的活动。人的活动总是沿着线进行的,城市中街巷担负特别重要的任务,是城市最富有活力的“器官”。 城市街道绿化设计是城市街道设计的核心,是城市景观的框架,代表城市的形象还是展示城市景观的舞台。
三、城市街道绿化存在的问题
城市街道绿化也没能逃脱轰轰烈烈的“城市化妆运动”。街道绿地实施“一哄而上”,违反科学规律,植物配置未优先选择乡土树种,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植物群落,盲目选用外来植物品种,只一味追求眼前效果,不考虑长远利益。就如:北京天坛公园晨练的老者和园林工人的反映:为了迎合从欧美引种的“舶来草”的生长习性,天坛对草坪进行大面积喷灌,把松柏树都淹死了……喜好做纪念性的、表面化的文章和设计追求激动人心的雄伟是城市化妆运动的两大充气灌。这个城市化妆运动传到中国,俞孔坚说问题已经变成:一个个城市、农村因此像被阉割了繁衍能力的太监……城市化妆运动在营造一个个虚假的“桃花源”的同时,却糟蹋了中国大地上真实的“桃花源”。
四、借“置陈布势”理解城市街道绿化
纵观古今,无论书法、绘画、或是造园等等,其中“置陈布势”都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置陈”是指画中形的位置和陈列,“布势”指布陈发自形内的力量。“置陈布势”原理影响下的疏密参差、藏露虚实、呼应简繁、明暗曲直、层次关系含蓄鲜明等既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理论和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依据同时也是现代城市街道绿化设计所追求的表达方式。
(一)以本土植物物种为主的置陈布势
植物的功能作用、特性、种植布局以及取舍是置陈布势的关键。“城市化”的进程,带来了街道绿化的趋同性;使城市的个性、传统文化在城市街道绿化的体现和展示越来越弱,城市的差异性越来越小,趋同性越来越大。只注重路界内和近期的效果,对整个绿化内物种的逐步恢复和自然演替考虑较少;植物品种单一,忽视了植物的异质性、地域性适应性和多种植物的共生性;为使街道绿化不“荒漠化”,我们要最大限度地选用地方植物造景,以保护乡土特色和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利用植物本身特征,如树形、大小、花色、叶色、枝、果以及质地等体现文化和民族传统;结合当地气候、土壤情况适量引进外来驯化树种或植被,形成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街道绿化应充分考虑树木的树形轮廓,通过里外错落的种植,及对曲折起伏的地形的合理应用,使林缘线、林冠线有高低起伏的变化韵律,形成景观的韵律美;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提高小城镇居民与自然环境的连接感,改善生活质量。 转贴于
(二) 以空间展示为主的置陈布势
街道绿化是在一定的自然空间与人为空间中展示自身美的艺术,它作为一种实在空间物质,直观感受是判定空间适宜的标准。绿化或种植设计是组织街道空间的重要手段。街道是动态的,随着街道线型、坡度、走向的改变,人们对街道空间的印象亦会有步移景异的空间延展性。好的街道绿化就像一曲完美的乐章需要几处变调和,使之变化丰富、趣味盎然为此我们要更多地倾注情感,集冷静与热情于一身,让理性与浪漫交织,在混沌的空间中寻找和创造适宜人的街道绿化,使人们在不同的位置、视角或时间上有不同的视觉感受,形成新颖各异的“情由景生,境由心造”街道绿色 “项链”。
一、指导思想
围绕打造全省首善之区和辐射源总体目标,结合文明城区创建及“三线三边”集中整治等活动,持之以恒,坚定不移,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大投入、增绿量,大手笔、出精品,快建设、重养管,持续加强辖区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实现园林绿化品质大提升、环境面貌大改善,不断提高人民幸福指数。
二、目标任务
(一)持续改造老旧小区及零星空地绿化
按照“见缝插绿”、“逢土必绿”的原则,计划对以下3个老旧小区及5处零星空地实施绿化新建和补植,具体为:(1)芙蓉苑北、西、南村老旧小区绿化新建绿化面积1200平方米,提升绿化面积1000平方;(2)新荷园老旧小区绿化新建绿化面积500平方米,提升绿化面积500平方;(3)金荷苑老旧小区绿化新建绿化面积400平方米,提升绿化面积500平方米;(4)凤台路与颖上路交口东北侧、东南侧(清华浴池门口)、凤台路中段(原公共旱厕处)新增绿化面积600平方米;(5)界首路与茨河路交口、界首路与凤台路交口(新荷苑西北、西南侧)新增绿化面积400平方米;(6)凤台路以西南昌土菜馆一侧新增绿化面积400平方米;(7)芙蓉苑西村的大板楼周边新增绿化面积1200平方米,提升绿化面积400平方米;(8)铁路工区沿线新增绿化面积1200平方米。确保新建绿化面积5900平方米,提升绿化面积2400平方米。种植品种主要为:马尼拉草坪,灌木为大叶黄杨、红叶石楠、麦冬等。街道将于春节后正式对相关区域进行绿化施工。
(二)持续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庭院及沿街门前景观绿化
依据《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进一步组织动员社会单位,广泛开展庭院和沿街门前景观绿化,重点组织颍上路、凤台路等主、次干道沿线沿街单位,实施庭院和门前景观绿化。与此同时,其它具备条件和基础的社会单位,各中小学校、居住小区和村(居)所在地等,广泛参与、同步开展。目前3家社会单位(荷塘月色小区、金宏豪庭小区、都市清华小区)的绿化方案均已上报。
三、时间安排
街道、社区组织实施园林绿化工作,于2014年年初完成一般性绿化项目的设计、施工和监理招标,确保2014年春季动工,5月份前竣工。社会单位开展的庭院及沿街门前景观绿化工作,要求自今冬明春开始,持续推进。
四、工作分工
(一)街道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中心负责整个绿化大会战的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和服务,并负责节点绿化、道路精品绿化和相关道路绿化修复项目的组织施工。
(二)各社区负责各自管辖的老旧小区及零星空地绿化工作。
(三)街道统筹绿化大会战项目的资金安排。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街道绿化大会战指挥部是街道造林绿化工作的总指挥,各社区、各部门要根据任务要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协同配合。
(二)加大资金投入。对于街道实施的老旧小区、零星空地等绿化项目,由街道安排经费。对于社会单位开展庭院及沿街门前景观绿化的费用,按照市区有关文件精神执行,街道将根据任务要求,安排项目经费,保障工作开展。
关键词:街道景观 园林 绿化 原则
中图分类号:S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2-0298-02
一、概念探讨
作为地理名词,景观泛指地表自然景色。城市街道景观则涵盖城市街道景色和人造景色。园林是西晋沿用下来的名词,园林设计是园林学的中心,园林设计因素包括构思立意、自然地形地貌的利用和塑造、园林建筑布置、园林小品、园路、和场地、园林植物、置石等,是科学和艺术的交融。绿化是建设绿地的行为,城市街道景观不仅有街道绿化要求、还要顾及园林城市建设,体现该城市的文化和艺术。
二、街道景观功能
街道景观是城市景观的框架,在城市交通运输、购物,交往,都离不开城市街道景观。
1.城市街道格局是城市特色的重要反映
丹江口市位于鄂西北、汉江中上游全市总面积3121平方公里,是汉江中上游重要的水利枢纽和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所在地,是融武当山风景区丹江库区景观于一体,具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山水旅游城市,分左右两岸进行发展,左岸也就是今天的旧城区,它的街道格局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由苏联专家设计的功能性城市,街道如丹江大道、大坝二路、大坝一路都是指向丹江口大坝的,随城市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用地的不断增加,丹江口城市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右岸发展。现在的右岸新城区总面积4.8平方公里。按总体规划的要求,新城区由行政办公、金融商贸、文化中心,工业产业,生活居住区及生态公园组成。它的规划理念和指导思想是尊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及资源,在此基础上利用现有的山体和汉江水系,构建新的城市生态系统,与原有的自然原始的生态系统形成互补,构建“山―城―水”一体格局,奠定丹江口作为“水都”的地位。加强新区内景观环境建设,充分利用背山面水临水库的优势,丰富城市空间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
水都大道两翼作为中央生态公园,作为预留的城市未来发展的通道,有机的将山与水连成一系,并与武当大道,沿江生态景观带共同构成城市的基本骨架,组织城市的基本功能分区。
2.城市街道代表城市的形象
人们对街道的感知不仅涉及其路面本身,还包括街道两侧的建筑,成行的行道树、广场景色及广告牌、立交桥等等这一系列事物共同作用形成了街道的整体形象而其中任何一种事物质量的低下,都影响整个街道的形象而街道的形象又影响城市的形象。
街道景观质量的优劣对人们的精神文明有很大影响,对于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来说,街道景观质量的提高可以增强市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对于外地的旅游者和办公者来说,由于他们停留的时间较短,而且大部分时间在街道上度过,因此街道就代表整个城市给这些外来人员的形象。
总之。城市街道景观是城市景观的核心,随城市的发展,人类对生存环境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设计者拓宽对街道的研究,适应社会的要求。
3.城市街道是展示城市景观的舞台
一般人很少从城市形态,城市发展史这些专业角度来认识。一个城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城市街道上的景观、街道上的尺度,街道两侧建筑物的体量和风格,色彩各异的广告牌匾和指示标牌,独具特色的绿化、小品、设施、以及街道上穿梭的车流或漫步或急行的人们或驻足聊天或看热闹的市民……。这些城市街道上的情景往往成为这座城市景观的代表。
三、我市街道景观现状
近十几年来丹江口市城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与先进城市还有很大差距还需要不断努力,就目前城市街道景观存在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功能设施不健全我市的道路交通环境现状,仅仅考虑道路交通的基本要示求:对路面的要求,忽视街道各种设施的建设,如交通标志、街道照明,以及其他供人使用的各种设施,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
2.环境质量差
我市街道现状存在的问题是环境质量差:街道绿化系统不健全,对缺损绿化修补不及时,城区绿化带缺乏隔离设施,人为危害绿化现象严重;沿街建筑形式杂乱无章,没有特色;围墙多为没有修饰的实墙,广告随意乱贴,交通标志缺乏系统的精心设计,街道设施缺乏系列化、标准化设计,整体性较差
3.街道环境重车不重人
交通繁忙路段缺乏人行天桥、过街地道和人行道线,行人不得不冒险横穿马路,许多超市门前、各小学门前、市人民医院门口人行道上停满了各种车辆,以挤占人行道 ,步行者不得不进入机动车道 ,增加了交通的危险性,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缺乏应有的隔离设施,步行空间因而缺少安全性
4.街道设施水平低下
如沙陀营路上,行人较多,步行道上辅助设施严重短缺,为街道上行人服务的设施,如公共厕所、街路标牌及必要的休息空间等严重短缺,与城市面貌的改善不同步。
5.街道建设缺乏个性
丹江口市建置达2200余年,秦设武当县、隋唐改均州,民国始称均县,1948年解放,1958年因修建丹江口水利枢纽,县域搬迁至现址,依坝而建,现今的街道建设在空间上,两侧建筑的色彩、材料、形式等等方面雷同,反而和我市地处江汉平原与秦巴山区结合部,楚文化、中原文化、汉水文化、道教文化在这里没有形成有机融合,突出不了个性
6.缺乏公共活动场所
道路交通环境的设计很少考虑,为市民提供交往场所,人行空间缺少,缺乏街头广场,现在的城区机动车辆多、人多,路窄,电动车、自行车等等个人小型车辆占满了人行道,在街道上找不到可以停留的场所,经分析存在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原因。由于我国历史的原因,导致城市交通设施欠账太多 ,供需失调,再加上改革以后大量人中涌入城市。加剧了这一矛盾。
(2)观念问题。过去我国城市建设长期以来遵循“实用、经济、在可能的条件下讲究美观”的原则。这个原则在解放初期,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修复战争的创伤,快速改善城市面貌的思路下制定的,然而城市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可是我们的观念却没有随着更新。
(3)管理不严密。城市街道的建设,维护和管理存在许多条块划分,由于界限不清,出现问题时往往会互相推脱、造成城市街道都来管以都不管,往往出现管理失调的现象,较为典型的现象是同一段城市街道不断开挖。
(4)立法不健全。
目前城市规划管理的主要法规《城市规划法》城市建设控制管理的主要手段――控制详细规划,关于城市街道方面仅对城市红线宽度、断面及交通的出入口方位做出规定,却未对影响城市街道环境的诸多因素做要求。
四、针对存在问题,街道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城市街道景观中体现以人为本,主要体现 人们的主人翁地位,在总体规划中控制详细规划的街道景观设计。各种服务性设施的配置以及在街道的建设实施过程中都要从人的角度出发,满足人的心理和生理的要求,因为人群是街道的主体,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活动决定着城市的未来。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时考虑不同的要求,反映不同的观念,一个好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要处处为人着想。
2.尊重、继承和保护历史的作用
城市中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所给人留下印象是深刻的,这就为城市个性建设奠定了基础。这是因为城市有历史意义的场所的建筑形式、色彩、空间尺度和生活方式,恰恰与隐藏在市民心中的、驾驭行为产生地域文化认同社会价值观吻合,因此能引起市民的共鸣,唤起对过去的回忆,产生文化认同感。
由此看来,我们在街道景观设计时应尊重历史、继承和保护历史,同时要向前发展。取其精华。
3.整体性原则
城市街道格局听设计要从城市的整体出发,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要体现和展示城市的形象和个性。
4.可持续性原则
随城市的发展,环境也随着恶化,环境的恶化警醒了人们,可持续发展应运而生。可持续发展是二十一世纪城市发展主题,一方面是强调满足人的需要,以提高人的生活水平为目标,另一方面是关注影响发展的因素。我们在城市街道环境设计中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力求人与自然的高度整合,加强自然景观要素的调整、运用和恢复应用。
五、城市景观设计分析
城市街道可分为交通性街道、生活性街道、商业步行和其他步行用道,它们要求都有自己的景观特性但他们以有许多共性,既方便性、可识别性、可观赏性、安全性、适合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1.街道形式的考虑
对于交通性街道,我们要以直线大半径的曲线为主通过道路两侧的建筑和绿化树木的高度与街道宽比产生空间感受。这样为流动的车辆提供服务。
步行街道是交通性街道的延续,在设计时要注意合理使用收放手法。
2.广告牌、环境雕塑小品和设施设计
广告是信息时代的产物,街道广告在现代城市景观中起了重要作用。街道广告的作用在于宣传,它需要强调刺激,为此尺寸较大,常常影响城市的形象,因此对于广告要严格审批。但如果街道广告和雕塑小品结合,既增添了不少乐趣,又节省了空间。街道雕塑小品、功能设施应当摆脱陈旧的观念,强调形式美观。功能多样,设计思想要体现自然,有趣,活泼,轻松。
3.城市街道绿化设计
城市街道绿化设计是城市街道设计核心,良好的绿化构成简洁、大方、鲜明、自然、开放的景观随着城市建设飞跃发展,城市道路增多,功能各异,形成了各种绿带。也有将行道树、林阴道与防护林带共同联成绿色走廊。街道绿化设计同其它绿地一样也要遵循统一、调和、均衡节奏和韵律、尺度和比例五大原则。
关键词:道路绿地、规划、设计、内容、形式、方法
中图分类号: U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几年来,随着行唐县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进程,行唐县先后获得“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等荣誉。以美化家园、改善城市形象、优化生态环境为目的的城市园林事业蓬勃发展,作为城市绿地重要组成部分的道路绿地以独特的魅力展现在我们面前。街道是城市环境的骨架,它是城市活力的所在。法国建筑师简••••雅各布说:“当我们想到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的是街道和广场。街道有生气,城市也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沉闷。”川流不息的车辆、鳞次栉比的店铺、迎风招展的行道树、平展如茵的草坪……街景元素间对比、变化、形成动态协调,赋予街道勃勃生机和强烈个性。道路绿地作为街道景观的一个要素,在日益注重绿色空间和环境质量的今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道路绿地的含义和在城市中的作用
1.1道路绿地的含义
道路绿地最初是以行道树种植的形式出现的。当前,由于行道树内涵的发展,多用“街道绿化”一词来代替“行道树”,甚至推广为“道路绿地”。在近代我国把城市中“在道路用地中列植乔木”称作“行道树”。1986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列有“街道绿化”条目,并解释为:“在城市的道路用地上采取栽树、铺草和种花措施,以改善市区的小气候,降低车辆和人流的噪声,净化空气,划分交通路线,防火和美化城市。”由于在道路用地中不仅是“列植乔木”,其内容有了新的变化,所用的名词也有了新的发展。
1.2道路绿化在城市中的作用
1.2.1 分隔交通
近年来行唐县城规模发展迅速,城市交通运输量逐年增加。如何处理好街道绿化与城市交通的关系,发挥绿化对于组织交通的作用已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在城市道路规划中,常用绿化隔离带将快车与慢车道分隔开,称为“两块板”。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又有行道树及人行道绿化带将行人与车辆分开。在街道上的这些不同的绿化都可以起到组织城市交通,保证行车速度和交通安全作用。为了减少行人任意横穿马路,常在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种植较密的绿篱,代替金属的护栏,既有利于交通,又美化了街道。
1.2.2 美化城市
街道绿化是城市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以组织植物来美化街道,而达到改善城市环境的目的。城市街道绿化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的面貌和环境质量。很难设想一个没有街道绿化的城市将是什么情景。没有街道绿化的城市,不是完美的城市。因为植物具有各种不同的形状、色彩和姿态,具有多种多样的观赏特性,所以成为美化城市、点缀街景的良好手段。绿化对于城市的美化作用,犹如建筑师在设计图上点缀树木花草一样。没有绿化的城市如同没有植物衬托的建筑一样枯燥无味。这让我们在进行设计时也应考虑到绿化在城市环境中的作用,在不同的地方采取相适应的绿化手段,使街道市容整洁美丽。
2.城市道路绿地的基本形式
2.1一板两带式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绿化形式,中间是车行道,在车行道两侧的人行道上种植行道树。在绝大多数城市 均选用此种道路模式。一般次干道、支线道路在10——40米宽的尺寸下,都采用一板两带式,道路横向距离近、障碍少,及经济又实用,管理也便利。
2.2 两板三带式
道路在中间一条绿带隔离下分成单向行驶的2条车行道和两条行道树。一般城市主、次干道在40米以上尺寸,为了分离不同车辆混流、车流,提高交通效率,均采用此种模式。
2.3. 三板四带式
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3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4条绿带,故称为三板四带式。
2.4. 四板五带式
利用3条分隔带将车道分成4条。
2.5. 其他形式
因地制宜地设置绿带,如山坡道、水道的绿化设计。
3. 道路绿地的设计方法
道路绿地的目的是为了美化街道环境,同时在盛夏能为步行者遮荫。道路绿地最主要的还是人行道绿地、分车带绿地两种形式以及街道行道树的选择种植。
3.1 街道行道树的选择与种植
行道树是街道绿地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沿道路种植一行或几行乔木,是街道绿地最普遍的形式。同一地区不同街道的行道树可以不同,这样可以作为一种道路特征,与其他道路区分开来。一条路应有一种主要树种作行道树,以突出它的特色,但也应辅以其他树种或绿化植物,以丰富街道景观。
行道树树种选择的一般标准是:(1)树冠冠幅大、枝叶密;(2)抗性强,耐瘠薄土壤、耐寒、耐旱;(3)寿命长;(4)深根性;(5)病虫害少;(6)耐修剪;(7)发芽早,落叶晚。为了保证树木正常生长的最低条件,在道路设计时应留出1.5m以上的种植带。种植池可做成条形或方形,池边平于地面或高出人行道地面10~15cm。行道树间距从用路者对街景观赏要求角度看不宜过小,否则视线遮挡过多,同时从对建筑观赏来讲,树木也不宜过高。行道树往往与架空线产生矛盾,以致经常被修剪,一般可选没有主尖的树种,同时树木要耐修剪易整形,以便修剪成各种形状,控制其高度。
3.2 人行道绿地的设计
关键词:低山丘陵区;新农村;景观规划;绿化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present rural greening lu zhongnan low hilly land problems, to weifang LingHe town new rural environment greening planning as an example, the theory of landscape ecolog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andscape control, on the basis of applying the landscape planning approach to the town of village and town resident, road, water, green land greening plan and design. Summarized in the general layout, function zoning, the specific planning of green space pattern and so on method and train of thought, put forward the \"three, three lines, six area\" of landscape layout, formed \"courtyard, compound green dot - street LuHuaXian - ecological greening\" of new rural greening structure. For lu zhongnan low hilly land in the rural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work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low hilly land; New countryside; Landscape planning; greening
中图分类号:S73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规划区概况
凌河镇地处山东省潍坊安丘市的西南部,属鲁中南低山丘陵区,受沂山山脉的影响,地形地貌较为复杂,整个地势大致西南高,东北低;西南部为低山,中部、东部为丘陵,汶、渠两河流域为冲积平原。
凌河镇现有68个行政村, 5万人口,六万亩耕地,是山东省小康乡镇、村镇建设明星镇。目前,该镇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依山傍水、洼大滩多,同时坚持连年造林,现初步形成了“四岭、三洼、两河、一库”板块,两万亩林区的绿化大格局。
2 规划理念和原则
根据凌河镇的具体情况及“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的目标,运用景观生态学、林学、园林规划和城镇规划设计等理论,运用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质”理论对现有绿化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园林规划理论与方法,以突出村庄特色为主题,将新村绿化与村庄周边自然环境绿化相结合,将公共绿地与道路绿地、宅间绿化和庭院绿化相结合,构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体系,建立一个健康、持续、稳定的生态系统。
本着以人为本、生物和景观多样性、整体协调性、农村地方特色性、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性等景观设计原则进行规划与设计。充分发挥环境绿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先锋作用和主体作用,形成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生态优美,生活富裕的和谐新农村,把凌河镇建设成资源高度利用、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优美、社会文明进步的新凌河。
3 总体规划
3.1 集约化社区管理
针对目前村庄布局分散,进行环境绿化规划时首先要对村庄进行撤并、联合。遵循就近并入,规模小的并入规模大的,自然和交通条件较差的并入条件较好的,基础设施差的并入基础设施好的,能尽量并入乡镇驻地和中心村的尽量并入的原则。
通过村庄合并统一规划,凌河镇将从以前的68个行政村改造成为1个镇驻地:包括大路村和凌河村两个行政村;七个中心村:分别为偕户、石家庄、北小沟、东北庄、郑家河、秦戈庄和朱家埠;27个基层村:除镇驻地和中心村以外的其它村庄,根据各村情况,逐步迁村并点,保留27个村庄。
3.2总体框架
在“集约化管理”工作结束后,围绕打造生态型、花园式、现代化小城镇,以扮靓“一点、一轴、一市场、三线、六区”为突破口,在主要干道,节点上种植景观林,建街旁游园,形成“一路一点、一街一景”的新格局,提升村镇形象,提高生活质量。经过科学的规划后,以镇为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路村全面绿化,做到“点、线、面”和“带、网、片”有机结合,多树种、多林种、多功能优化配置,乔灌草花合理搭配,从系统工程和景观生态角度,完善和提高新农村居住环境绿化体系的结构和功能,构建一个集生态、经济、景观、文化建设为一体的新型绿色农村。
3.3整体功能规划
村镇规划力求结构体系清晰,平面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通过景观轴线和景观节点的沟通与串联,使各功能片区在各具特色、相对独立的基础上,自然衔接成为一个有机体。通过规划,全镇形成“一点、一轴、一市场、三线、六区”的景观格局。
“一点”:指下小路与凌通街交叉口一级节点,是凌河镇展示其面貌的主要标志,作为主要节点进行处理。其次,要控制好另外2个重要景观节点,即下小路与两条河流的交叉点。
“一轴”:指横跨整个镇的商贸经济轴。其中心位于镇驻地的南面,西通小关,东达下营,是连接外界的商业轴。
“一市场”:即下小路南的以大姜为主的农业产品市场,以此带动全镇形成的三大专业生产基地。
“三线”:景观轴线主要突出三条绿化景观轴线,分别为凌通街绿化轴线、行政街绿化轴线和路凌街绿化轴线。加上周边河流绿化带,整个镇区形成二横三纵绿化体系。
“六区”: 凌河镇作为一农业大镇,产业以养殖、种植、加工为主。因此,按照村镇经济进行区划,分为:
一镇驻地:位于凌河镇中部偏北,是凌河镇的政治、经济、服务和信息中心。
一林果苗木区:位于凌河镇西部,以偕户、朱家埠、秦戈庄片为主;主要经营苗圃、种植果树如柿树、枣树、毛桃等。
两个瓜菜种植区:分别位于镇驻地的左右两翼,以石家庄、东北庄、北小沟片的瓜菜种植基地为主,主要经营大姜、葱、土豆、圆葱、芦笋等蔬菜及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4 专题规划
4.1凌河镇镇驻地环境绿化规划
规划后的镇驻地包括大路村和凌河村两个行政村在内,虽然现今绿化布局已初具规模,但仍缺乏较为系统的规划设计,针对镇驻地居住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诸如:街道绿地缺乏连贯性、树种运用单一、规划用地不合理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设计方案,充分利用原有的植被、水系,充分挖掘现状自然风光脉络,根据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质”的理论设计出“点—线—面”结合的绿化体系,形成“三点、三线、六区”的景观布局,构成“庭院、驻地绿化点—街道绿化线—生态绿化圈”的绿化结构。
三点:即新凌街与行政街、下小路与凌通街、下小路与凌河三个景观节点。
三线:指城镇中心景观轴线、商业轴线、滨河绿化景观轴线三条轴线。
六区:包括行政办公景观控制区、居住区景观控制区、工业园景观控制区、产业园景观控制区、农贸市场景观控制区和水面控制区。
庭院、驻地绿化点主要包括庭院绿化和镇政府绿化。庭院是村民生活活动的主要区域,绿化应以精巧活泼为主,利用植物姿态、叶色、花期等季相变化来营建绿色空间,并结合宅旁绿地营造遮荫、生态和景观等多方面价值的庭院绿地。镇驻地广场绿化质量的高低是凌河镇展示其面貌的主要因素,处理时可合理增加“斑块”面积和数量。应有开放性活动场所和人行道,以起到集散人流和游憩娱乐功能;同时要设有象征性小品、彩灯、草坪灯。植物以高大树木为主,花灌木为辅,点缀欣赏价值高的地被植物,形成层次丰富,四季有景的景观。因此,无论从功能分区还是植物的配置、雕塑小品设置、健身器材摆放等方面都要着重规划。另外,在重要街道节点处,可建设街旁游园,形成辐射点。
街道绿化线是指在主要街道两侧选用合适的绿化植物,乔冠草合理搭配,配置成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具有较高综合效益的绿化模式。通过街道绿化,形成纵横交错的绿色廊道,将村周围的生态绿化圈与各点的小块绿地串联起来,使“点、线、面”相互渗透,保持绿化空间的连续性。
总之,通过在镇驻地四周建设不同模式的围村林使村镇置于有效的林网防护中,通过对街道、河流两岸进行科学的景观设计,不同模式的街旁游园合理布置,并拓展娱乐、健身等主要活动内容,提高公众的参与性,创造因地制宜的新凌河镇形象。
4.2 道路规划
依托现状道路,路网结构为方格网状,主要道路间距在300~600m间。主框架两横三纵,即:东西向两条主干道,分别是新凌街、下小路;南北向三条主干道,分别是大江路、凌通街、苗圃路。红线宽度大江路35m,一块板;下小路52 m,三块板;苗圃路35 m,二块板。其余次要道路25 m。村内街道绿化时,二层以上建筑均后退道路5m以上,留做绿化用地。沿路凌街、行政街、凌通街两侧控制20m绿化带,下小路两侧各设10m绿化带,形成一条绿色游憩长廊。
4.3绿地景观规划
规划在镇区形成以镇级公共绿地为主体、包括生产防护绿地、道路绿地、专用绿地的绿地系统。生产防护绿地:沿凌河、史沟河两侧,设50-100m防护林带,工业与居住交界处控制20m防护林带,栽植成排乔木。公共绿地是人流比较集中的地带,要重点建设,设立健身广场、雕塑小品、镇标等。村镇内的各类空闲地、废弃地和沟溏,适度开发成各类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有效面积,优化和美化乡村景观,充分发挥其作为人类生存环境的经济、生态和美学综合价值,使之更加适于人类生存。
5 结语
通过调查规划科学合理的村镇体系,对分散的自然村落进行撤并或联合,是新农村环境绿化规划的前提。针对凌河镇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三点、三线、六区”的景观布局,形成“庭院、驻地绿化点—街道绿化线—生态绿化圈”的新农村绿化结构。
参考文献:
[1] 刘安宏,冯朝鹏,李锋.西安新农村建设村庄绿化原则及树种初探.2007(3):83-84.
[2] 于真真,王至诚,张志国.鲁中南地区山地村落景观规划研究.北方园艺,2008(5):140-142.
林业生态建设情况汇报
近年来,在省市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把造林绿化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造福子孙后代的德政工程来抓,作为“调结构,聚民心”的强县富民工程来抓,高标准谋划、高质量实施了京深绿色通道工程、高效生态林网和环城林、环村林建设。造林绿化三年三大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一、京深绿色通道:全长公里,通过(年、年和年)三年建设,使林带宽度达到米(每侧宽米,植树行),林带总面积亩,植树万株,成为全省绿色通道建设的样板段和示范段。
二、林网建设:抓住第二轮土地调整延包和种植结构调整的机遇,沿主干道路两侧宽幅预留育林地,高标准进行林网建设,其中:国道每侧林带建设宽度米,植树行;省道及通乡油路每侧林带建设宽度米,植树行;农田一、二级路每侧林带建设宽度米,植树行;三级路每侧林带建设宽度米,植树行,使农田林网控制面积达到了以上。(,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
三、村镇街道绿化:结合村容村貌的治理,街道绿化、美化工作得到了突破性的进展,全县××村的主干街道全部高标准实现了绿化,完成植树余万株,新建绿地面积××万平方米,大部分的街道实现了乔、灌、花草相结合的立体绿化,并新建了一批休憩和绿化景点,村容村貌有了明显的改善。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县林业工作整体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县绿化道路公里,植树万株,实现了一次造林,一次成功,林木覆盖率达到了,使全县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为新时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环境基础。在全省起到了领头和示范带动作用,受到了领导的高度评价。年,被授予“××”称号。年,被省授予“××××”称号。并被省列为“××示范县”。
下一步,我县将以村镇周围绿化为重点,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环村林建设,把××建设成为“城区绿带环绕,村镇四旁成林,农田林网纵横,处处鸟语花香”的生态乐园,成为全国环城、环村绿化第一县,成为××××的一颗绿色明珠,为县域经济的发展造就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广大人民生质量的提高,为省会周边环境的改善做出更大的贡献。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主要考虑艺术效果和功能效果。
1.乔木的选择。 乔木在街道绿化中,主要作为行道树,作用主要是夏季为行人遮荫、美化街景,因此选择品种时主要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1)株形整齐,观赏价值较高(或花型、叶型、果实奇特,或花色鲜艳,或花期长),最好叶秋季变色,冬季可观树形、赏枝干;
(2)生命力强健,病虫害少,便于管理,管理费用低,花、果、枝叶无不良气味;
(3)树木发芽早、落叶晚,适合本地区正常生长,晚秋落叶期在短时间内树叶即能落光,便于集中清扫;(4)行道树树冠整齐,分枝点足够高,主枝伸张、角度与地面不小于30度,叶片紧密,有浓荫;(5)繁殖容易,移植后易于成活和恢复生长,适宜大树移植;(6)有一定耐污染、抗烟尘的能力;(7)树木寿命较长,生长速度不太缓慢。目前在河北省唐市应用较多的有雪松、法桐、国槐、合欢、栾树、垂柳、馒头柳、杜仲、白蜡等。
2.灌木的选择 。灌木多应用于分车带或人行道绿带(车行道的边缘与建筑红线之间的绿化带),可遮挡视线、减弱噪声等,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枝叶丰满、株形完美,花期长,花多而显露,防止过多萌孽枝过长妨碍交通;
(2)植株无刺或少刺,叶色有变,耐修剪,在一定年限内人工修剪可控制它的树形和高矮;
(3)繁殖容易,易于管理,能耐灰尘和路面辐射。应用较多的有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紫叶小蘖、月季、紫蔽、丁香、紫荆、连翘、榆叶梅等。
3.地被植物的选择。目前,北方大多数城市主要选择冷季型草坪作为地被植物,根据气候、温度、湿度、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草坪草种是至关重要的;另外多种低矮花灌木均可作地被应用,如棣棠等。
4. 草本花卉的选择。一般露地花卉以宿根花卉为主,与乔灌草巧妙搭配,合理配置: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只在重点部位点缀,不宜多用。
城市干道的植物配置
城市干道具有实现交通、组织街景、改善小气候的三大功能,并以丰富的景观效果、多样的绿地形式和多变的季相色彩影响着城市景观空间和景观视线。城市干道分为一般城市干道、景观游憩型干道、防护型干道、高速公路、高架道路等类型。各种类型城市干道的绿化设计都应该在遵循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根据美学特征和人的行为游憩学原理来进行植物配置,体现各自的特色。植物配置应视地点的不同而有各自的特点。
(1)景观游憩型干道的植物配置
景观游憩型干道的植物配置应兼顾其观赏和游憩功能,从人的需求出发,兼顾植物群落的自然性和系统性来设计可供游人参与游赏的道路。有“城市林荫道”之称的肇嘉浜路中间有宽21米的绿化带,种植了大量的香樟、雪松、水杉、女贞等高大的乔木,林下配置了各种灌木和花草,同时绿地内设置了游憩步道,其间点缀各种雕塑和园林小品,发挥其观赏和休闲功能。
(2)防护型干道的植物配置
道路与街道两侧的高层建筑形成了城市大气下垫面内的狭长低谷,不利于汽车尾气的排放,直接危害两侧的行人和建筑内的居民,对人的危害相当严重。基于隔离防护主导功能的道路绿化主要发挥其隔离有害有毒气体、噪音的功能,兼顾观赏功能。绿化设计选择具有耐污染、抗污染、滞尘、吸收噪音的植物,如雪松、圆柏、桂花、珊瑚树、夹竹桃等,采用由乔木群落向小乔木群落、灌木群落、草坪过渡的形式,形成立体层次感,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和景观效果,边坡绿化的主要目的是固土护坡、防止冲刷,其植物配置应尽量不破坏自然地形地貌和植被,选择根系发达、易于成活、便于管理、兼顾景观效果的树种。
互通绿化位于高速公路的交叉口,最容易成为人们视觉上的焦点,其绿化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大型的模纹图案,花灌木根据不同的线条造型种植,形成大气简洁的植物景观。另一种是苗圃景观模式,人工植物群落按乔、灌、草的种植形式种植,密度相对较高,在发挥其生态和景观功能的同时,还兼顾了经济功能,为城市绿化发展所需的苗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4)园林绿地内道路的植物配置
园林道路是全园的骨架,具有发挥组织游览路线、连接景观区等重要功能。道路植物配置无论从植物品种的选择上还是搭配形式(包括色彩、层次高低、大小面积比例等)都要比城市道路配置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自由生动。
如何搞好今后的城市集镇绿化和美化?关键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城镇绿化原则。
一、街道绿化是城市集镇绿化的骨架和重要组成部分,应结合城市、集镇的特点,以种植生态功能较强的大乔木为主
据专家预测,2020年我国的城市绿化水平将超过50%,城市作为高密度的人类聚居地,人类生产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将日益加剧和突出。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土地资源十分宝贵,城市用于绿化的土地面积毕竟有限,我们如何在有限的绿化土地面积内,实现最大的绿量,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呢?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集镇的绿化中,要多种植生态功能强的大乔木,充分利用空间,最大限度地扩大绿量,达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目的。因为在土地单位面积内的大乔木的绿量及其发挥的生态效益是同等面积的草坪的几十倍乃至几百倍。因此,街道绿化宜选择适应性广、观赏性强、生长健壮、树冠整齐、分枝点高、遮阴效果好的大乔木作为行道树,以满足防风,防尘、遮阴、净化空气、降低噪音、保证交通安全等需要。在以大乔木为主的前提下,再辅之以花草、花灌木,实行乔灌草相结合,做到四季有绿,四季有花,多层次,多线条,多色彩,使整个街道绿化更加体现出人性化的特色。
二、城市绿地、休闲广场是城市绿化的精品和高点,应以种植有生命的植物为主
在现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能拿出成片大面积的土地甚至不惜出重金新建城市绿地和市民休闲广场是很难得的,也是很有限的。这些宝贵而有限的城市绿地、休闲广场的主要功能应是供市民工作之余,假日休闲、娱乐、散步、健身的场所,而决不是一件徒有虚名的摆设和所谓的“形象工程”。因此,这些绿地、休闲广场的绿化,应尽量减少花岗岩、大理石的硬质铺装,最大限度地多种植各种花、灌木和富有特色的各种大乔木,配置适当面积的草坪,以它们所特有的色、香、姿、韵和多姿多彩的布置形式来给市民和游人提供一个优美、舒适、雅致,安静、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和休闲健身的场所,从而获得最佳的观赏效果和生态效益。
三、居住区的绿化是城市绿化中与市民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部分,应更加具有人性化
居住区的绿化,首先应在进行居住区的建造设计时,就按规定要求留足绿化面积,绿地率不应低于30%,这是建好居住小区绿化的前提。其次,在居住区绿化设计原则和风格上,要使居住区绿地内部协调统一,并尽可能与城市绿化规划协调统一,因地制宜,做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在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上,坚持以绿为主,常绿树与阔叶树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尽量选用有观赏价值的乡土树种和花卉,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使居住区绿化四季有绿,四季有花,四季都有良好景观效果,使居住区绿化在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美化局部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而给居民提供一个最佳的生活、生存环境,为居民创造一个舒畅的人性化空间。
四、雕塑、小品是城市绿化中的必要点缀,但应以少而精为主
不同的城市有其不同的人文历史和特点。在城市绿化中,如果能合理地设置一些能充分代表和体现该城市的人文历史、城市特点、城市精神的雕塑和小品,对提高该城市园林绿化的品位,加深游人对该城市的印象,增强市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能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发挥很大的号召力。
五、城市和集镇绿化应提倡栽植大规格的苗木
人们生活条件好了,以前的街道,又脏又乱,没有人清理,没有人打扫;现在,街道宽敞又整洁,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环卫工人凌晨四点半就起床打扫清洁,才让我们的街道干干净净。我们这的环卫工人比其他环卫工人还要辛苦得多,因为我们学校的街道每天早晨都有人乱扔早餐盒和果皮纸屑,但环卫工人很聪明。他等学校门口的人渐渐散开,就只有小部分人在随手扔垃圾,扫起来就格外轻松自在了。听电视上说,有些环卫工人是觉得自己没有老,可以去干一些利于我们城市环保的事情,也可以增加收入。
条条街道上,总能看见志愿者的身影。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看见老爷爷上马路,扶一把他们,会让社会变得更加有爱心。
在人行道上,老人们悠闲地谈话,散步,还一边走一边说:“现在城市街道绿化好了,我每天都可以出来轻松一会儿啦!”的确,现在的街道上绿树环绕,汽车驶过,绿树可以吸收废气,放出氧气。
我们学校也曾开展过一次活动:每人带一个塑料袋,一双一次性筷子,用筷子捡地上的垃圾,可以帮助环卫工人的忙,使他们更加轻松。
街道变成了一道道绿色小卫士,种满了绿树。只要我们努力参加绿化活动,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四年级:玫樱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原则;要点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0-73-1
1 人性化原则
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人是构成城市社会的最基本单位,是城市的主体。人们的习惯、行为、性格、爱好都对空间选择具有一定的作用,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人群的不同需求,反映各种不同理念,为广大市民提供最佳服务。好的道路景观设计要处处为人着想,从宏观到微观充分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这样才能吸引人,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2 尊重历史的原则
对于传统和现代的东西,我们不能照抄和翻版,现在中国很多城市街路绿化盲目模仿与借鉴其他城市的风格与经验,导致如今中国大多数城市街路看起来没有风格,都是一个类型,体现不了当地的特色,这就需要探寻传统文化中适应时代要求的内容、形式与风格,塑造新的形式,创造新的形象。
3 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道路景观设计主要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为目的,各种设施、设备及相关配置均应符合人性化,以最大程度地成为适合、适宜地设计,发挥景观的最大效能。经济原则是指合理地利用费用、空间。在费用上,合理花费,使用当地现有材料,因地制宜,比如植物可以使用当地、当季植物,这样价格会便宜许多。另外,对于不同品质、不同价格的建材多加比较、衡量。合理而充分地利用空间,可以考虑选择能节省空间的材料,如立体绿化的藤蔓植物或用草地,以充分利用空间。景观设计的美多偏重于视觉上的美观。具体设计时往往会优先考虑社会性、群众性以及经济实用性而后再论及美。这种美有时又是抽象的,对美的感受因人而异。景观设计方式应在统一中求变化,且表现出设计的独特风格。
在如今高度密集型的时代,信息以及物流传递的速度使适应现代潮流的大城市中心和一般城市中心之间的时空距离缩短了,因而全国各地一些现代化城市和城镇正失去自身的个性,看上去都很相似,有一种城市建设标准化的趋势。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尽量保留城市10年以上的大树,重点保护30年以上有历史的老房子,重新开发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景区,让这些城市的痕迹得到保护并保留。
4 道路设施的设计
快速路的立交桥和匝道会产生大量的“失落空间”。利用这些空间可以在城市有限的绿化空间内配以相应的乔木、灌木栽植与快速路自身的线型交织在一起,形成大尺度景观的和谐。做成高密度的植物群落,可以降低机动车对城市产生的噪声污染,尾气污染,热岛效应。
现在有些城市为了加速机动车的发展取消了非机动车行车专用路线,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行为,一方面提倡节能减排,一方面取消非机动车的使用,这本身就是矛盾的。
对于公路建设项目而言,重要的是充分考虑道路沿线景观和视觉效果。保护原始景观,尊重河流、小溪及自然排水系统,充分认识到边界、护栏、树木形成的线条,尊重历史形成的小路,认识远山的景观、山脉、河流、湖泊、海洋及地平线。保护原始地貌,创造良好的视野。
道路设施的配置及设计尽量搭配清晰可辨识度并且位置明显的交通标志,可以配合景观起到醒目的作用。
一板二带的植物配植。这是最常见的绿化类型。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种植行道树(各栽一行乔木)。一板二带在城市内三级街道居多,和生活区接近,为了美化市容,净化环境,增强防护效益,一板二带的植物配置应考虑行人和行车的遮阴要求,还要不影响交通和路灯照明,这类街道一般人、车混用。由于街道狭窄,光线不足,要选择半耐阴树种,以形成和谐相称的绿色通道。在两株乔木间,可适当配置耐阴花木或宿根花卉,不经常通机动车的街道可设置花径,以丰富道路景观。住宅小区的街道两侧,可选用开花或叶色富于变化的亚乔木,为街道增色。城市小巷最好栽植落叶树种,以免在葱郁的树冠覆盖下,冬天得不到阳光照射,一般只宜在南北向街道上适当配置常绿树种。临街围墙和围栅要适当栽植些爬藤植物。
【关键词】园林绿化;城市建设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体现。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周围事物不仅会采取功利的态度,而且也会追求精神享受。这就使城市园林绿化不但具有生活实用价值,生态作用等实用功能,还具有精神功能,心理调控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由此可以看出,城市园林绿化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我们在发掘其实用功能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其精神功能,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街道绿化在城市园林规划中的意义
街道绿化对城镇的卫生防护及美化环境方面,都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因此,街道绿化在园林绿化整体系统中,犹如人的骨骼,四通八达,其视觉效果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于城市的印象。主干道行道树可选择高大的乡土树种或引种成功的外来品种,如国槐、女贞、香樟、梧桐等。不同等级的道路上,可选择列植的方式:在不同的组团或色块之间,可以选用不同的树种,以增强住宅的可认别性与居民的归属感;在道路两侧可种植修剪整齐的绿篱,以增强人户的导向性。行道树要选择分支点高、树冠繁茂的树种。
街头绿地在城市中起着装饰、改善生态环境等多种功能,在设计中应根据其位置、面积大小、人群活动量及规律、四周环境等因素,确定其功能和形式,满足观赏、休息等各项使用要求,突出各自的个性特征。植物要多样化,植物层次要丰富,注重季节变化及植物形、色、味的效果。
2.城市园林绿化经验
第一,城镇总体规划。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商运输业的发达,人口日益密集,使城镇自然环境逐渐被破坏,带来了一系列生态问题。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解决环境污染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就是运用生态学理论来进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充分发挥绿化植物的功能。我国城市园林绿地近年虽有增加,但仍分布不均,绿量不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由于人口的密集和房地产业的兴起,城镇用地越来越紧张,可供建立大型公园绿地的土地很少,所以提倡多建小游园、小绿地,且成散点状布置,尽可能均匀分布,这样既可方便居民使用,又有利于改善环境。由于城镇绿化资金有限,要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在园林绿地规划时,必须结合当地特点,充分利用现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设中要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高层次管理,提高园林艺术品位,增加人文内涵。在植物种类选择上,要适地适树,逐步引进外地树种。
第二,小游园与居住区公园。小游园与居住区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布局直接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人们在居住区内学习、休息、活动的时间最长。因此,绿色的环境对居民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居住区绿化设计要满足功能要求,为居民提供游憩场所,要求安排一定的活动设施,在材料的构成上也较为复杂,包括草地、疏林、丛林地、铺装地面、花廊花架及小品等。因地势不同,规划设计应灵活多样,植物配植也应灵活多样,需要根据具体的规划设计确定树种选择。
第三,单位绿化。单位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单位总平面布置和建筑总体设计时,已经考虑了建筑物的形象和美观问题。因此,在建造绿化设计时,而应大量植树种草,以植物材料为主进行园林绿化布局,既节省了投资,又可以达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第四,垂直绿化。垂直绿化有住宅山墙绿化、围墙绿化,花廊花架绿化等,根据要求不同,应选择不同品种。垂直绿化占地少,且可以明显增加绿量,遮掩许多建筑设施,而且秋天很多品种叶色变黄,变红,色彩鲜艳,所以设计时应多考虑垂直绿化。
3.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原则
一是整体优化原则。景观是一系列生态系统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整体,在规划中应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单位来思考和管理,达到整体最佳状态,实现优化利用。
二是异质性原则。异质性是景观的重要属性,景观空间异质性的维持与发展是景观生态规划的重要原则。
三是多样性原则。景观多样性是描述生态镶嵌式结构的拼块的复杂性、多样性,可以采用多度、均匀度、镶嵌度和连通度等加以描述。
四是景观个性原则。每个景观都具有与其它景观不同的个性特征,即不同的景观具有不同的结构与功能,这是地域分异客观规律的要求。
五是遗留地保护原则。即绝对保护自然保留地和宝贵的历史文化遗迹。
六是生态关系协调原则。指人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等之间的协调。把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之上,实现人与自然共生。
七是综合性原则。景观生态规划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综合多种因素,满足人类各方面的需求。
以上原则都可以直接借鉴于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当然,这些原则并不是在每一块绿地都能得到体现,不同园林绿地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兼加考虑、应用的生态学原则也必然有所不同及侧重。
4.加快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发展的对策
第一,健全法规转变职能。要使城市园林绿化行业管理顺利开展,不仅要有完善的规划和健全的法规,还要建立配套的行业管理机构。建立配套的行业管理机构时,把主管部分的园林绿化单位逐步地推向市场,为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管理职能的转变创造条件。
第二,加大投入保障发展。解决城市园林绿化资金不足的问题,是关系到巩固现有园林绿化成果和保障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的大问题。所以,一定要保证充足的城市绿化养护和公园经营维护经费以及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费用,并充分利用园林绿化部门的有利条件,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筹集资金。
第三,多元经营促进发展。按现行体制,城市园林绿化属于公益事业型的第三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政府的管理职能逐步转变,公益事业型的城市园林绿化产业也必然会向多元化的经营型转变。应多组建城市园林绿化产业的经济实体和集团公司,逐步把城市园林绿化产业推向市场。 [科]
【参考文献】
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清楚地意识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提升城市品位的基础,是优化发展环境的需要,更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途径。
初春的晋城,万物复苏,生机盎然,极目远眺,蓝天白云与绿树繁花相映成趣,漫步街头,干净整洁的街衢与笑容可掬的人流和谐共融,宛如置身于一幅美妙的画卷中。这座闪耀着历史荣光、具有开放胸襟和现代化气息的城市,这座如梦似幻般的城市,正迈着铿锵有力的脚步朝着国家卫生城市目标进发!
位于太行山脉南麓的晋城,是一座建市不足25年的年轻城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222万晋城人民在共和国千分之一的土地上,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8年生产总值达到520亿元,财政总收入113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80元,各项指标均高于省内其它同等规模的城市。
晋城还先后获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世界投资中国中小魅力城市、中国吸引华商投资最佳城市等称号,经济实力雄厚,社会事业进步,人民生活幸福,已经成为太行山上一座颇具特色的魅力城市。
近年来,晋城市委、市政府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抓手,着力打造宜居城市,即使是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经济发展减速的当前,不仅没有停止或减缓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工作步伐,而是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不断加快创卫工作步伐。
就此,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晋城市市长王茂设。
记者:当前经济形势严峻,晋城市为什么还要大张旗鼓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王茂设:我们晋城有着光荣的爱国卫生传统,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东四义村就成为全国爱国卫生工作的典范,荣获亲笔题词的奖旗和亲手颁发的奖状,1982年、2007年,全国农村爱国卫生工作现场会又先后在晋城召开,我们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也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顺应群众需求、提高健康水平的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生活环境、食品安全、饮水卫生、病媒生物防制等领域出现问题,就会诱发疾病,影响群众身体健康。我们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就是要以更完善的卫生设施,更优良的公共服务,更规范的城市管理,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也是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的需要。通过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能够带动我市环境保护、城市绿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能够促进公共场所、单位社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卫生面貌进一步改善,从根本上治理城市脏乱差,有效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还是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经济形势严峻,社会投资增幅回落,我们现在大张旗鼓地创卫,就是要创建一个环境整洁优美、基础设施完备、社会管理规范的良好投资环境,吸引更多投资者来晋城开发项目、投资兴业,拉动晋城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记者:国家卫生城市标准非常高,要求非常严,晋城市是如何组织开展创卫工作的?
王茂设:根据《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结合晋城实际,我们主要从环境清洁工程、蓝天碧水工程、绿化美化工程和食品安全“四大工程”抓起,全方位地提高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水平。
首先,我们强力推进“环境清洁工程”,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环卫体制改革和卫生整治力度,完善城市整体服务功能。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们统一配置了街头果皮箱、小区垃圾筒、社区垃圾收集池和中转站,兴建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填埋场,城市环卫设施成龙配套,功能齐全;在道路建设方面,我们在巩固主要街道硬化率和完好率的基础上,先后完成了旧城10条街道修补工程,文昌街、红星街等八条街道人行道整修工程,完成了白水街、前进路开通延伸工程和连南路、平安街等多条城乡道路改造工程,市区道路的硬化率、完好率不断提高;在河道治理方面,以百丽园、西秀园靓丽精品工程为样板,彻底改造城市河道,再造城市景观。
为有效提高并长效保持市区环卫作业质量,我们出台了《深化环卫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再次推进环卫体制改革,通过公开拍卖环卫作业服务经营权,拓宽了投资渠道,建立起符合环卫事业发展规律的运营机制,形成了运营有序、管理规范、充满活力的环卫作业市场;还建立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环卫监督网络,健全了依法行政监督、新闻舆论监督与社会群众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统一标准、统一管理、严格奖惩,长效保持了市区环卫作业质量,得到市区居民的充分肯定。
同时,我们还集中力量开展市区旱厕集中整治行动,分类、分批对市区公用、户用旱厕和机关单位旱厕进行改造;兴建废旧物品集散地,引导市区废品收购站向城外流转;组织开展机关单位卫生整治,倡导卫生单位、绿色企业和生态小区创建;持续加大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积存垃圾清除、卫生死角清理、小广告治理等卫生整治工作力度,使市容环境卫生面貌焕然一新。
其次,我们持续推进“蓝天碧水”工程,不断加大环保工作力度,改善城市环境。
政府先后投资6亿多元实施煤层气综合利用工程,在全市五大区域、3万户居民中进行了煤层气入户改造工程,降低燃煤使用率;投资6000多万元对市区的128台锅炉实施清洁能源改造;对市区15家重点污染企业实施关停搬迁改造,逐步关停周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对500多辆尾气排放不合格汽车进行了集中整治。
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提高环保准入门槛,限制新上涉水项目,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还加快了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节能减排标准化建设,鼓励发展节能型交通运输工具,积极推广商业、民用节能技术。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2008年市区二级以上天数达347天,市区综合污染指数下降2.01,空气质量在全省首家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行列。
第三,全面实施“绿化美化工程”,不断加大城市绿化力度,提高城市宜居指数。
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道路绿化建设,按照“因路建绿,因景配绿,一街一景,各具特色”的原则,采用高低错落有致,乔灌花草结合的立体绿化手法,初步建成了“九纵十横”的街道绿化体系,共完成街道绿化28条,栽植大树3.7万株,营造绿地62.4万平方米,街道绿化率达到98%,市区主干道绿化带占道路总用地面积比例达到了26.3%。
同时,先后完成了城市东、南出入口景观绿化工程,泽州公园、赵树理公园一期改造工程,完善和提升了七星广场、迎宾游园等六个广场游园和凤台街、泽州路等六条道路的景观绿化效果,新增城市绿化面积1150亩,使我市城市绿地率达到43.2%,绿化覆盖率达到45.3 %,人均公共绿化面积增加到15.5平方米。
第四,我们着力实施“食品安全”工程,不断加大食品安全整治力度,保障群众饮食安全。
晋城历届市委、市政府都把食品安全放在重要位置。我们按照“游商进市场、市场入小区”的方式,兴建小区市场,扩容集贸市场,堵疏结合,逐步取缔马路市场;采取定标准、定任务、定时间、定责任、定处罚等“五定”措施,全面加强集贸市场经营的监督管理;集中力量,高频次巡查市区“五小门店”和小餐饮店,严厉惩处违法经营、占道经营问题,加强健康培训,完善卫生设施,规范卫生管理,使市民食品安全保障程度不断提高。
记者:目前晋城市的创卫工作进展如何,下一步准备怎么做?
王茂设:自2006年正式提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目标以来,我市在全国爱卫办和山西省爱卫办的支持指导下,通过全市人民两年多的不懈努力,城市面貌发生了根本改善,城市管理步入长效化管理轨道,创卫工作成效明显,得到山西省爱卫办、全国爱卫办的认可,已顺利通过全国爱卫办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暗访检查,目前正在对照全国爱卫办暗访反馈意见积极整改,准备以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接受全国爱卫办更加严格的技术评估和考核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