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异型淋巴细胞

异型淋巴细胞

时间:2023-05-30 09:46: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异型淋巴细胞,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异型淋巴细胞

第1篇

关键词: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白细胞;异型淋巴细胞;ALT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mononucleosis,IM)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的综合征[1],它属于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该病多见于学龄前与学龄儿童,主要由飞沫与唾液经呼吸道传播,其次经密切接触传播。EB病毒感染会导致外周血象和肝功能的变化,白细胞、异型淋巴细胞是临床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重要参考指标。本文旨在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白细胞、异型淋巴细胞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变化,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3月传染性增多症患儿154例,年龄在8月~14岁,平均年龄5.1岁,中位数年龄为4.5岁,就诊时患儿发热1~18d。所选患儿均行血液分析检测患者外周血象和肝功能ALT等指标,并结合临床表现,严格按照《实用儿科学》[2]中的诊断标准由专科医师进行诊断。

1.2 方法 应用迈瑞BC-5300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EDTA抗凝的全血标本中白细胞、应用瑞氏涂片染色镜检法检测异型淋巴细胞。应用迈瑞BS-400生化分析仪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WBC计数超过10×109/L、异型淋巴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百分比超过10%、ALT超过正常参考范围上限40IU/L判为异常。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 2007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IM是一种儿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增大为主要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可发现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加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3,4]。本文各组大部分患儿中由EB病毒感染所引起,该病毒在人群中普遍存在,至20岁时人群感染率高达90%[5]。IM在全世界不同地区发患者群存在着年龄分布差异性,在发达国家多见于青少年,在发展中国家的发病高峰年龄为2~6岁[6]。IM外周血象特征性改变为淋巴细胞增多(>50%),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10%),被认为是IM诊断标准之一[7]。本结果显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异常升高117例,占76.0%;异型淋巴细胞异常升高率96.1%。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44.8%的IM患儿血清ALT异常增高,这说明部分IM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伤。这一结果与文献报道相符[8]。这一点值得也临床医师高度重视,对于IM患者要严密监测肝功能的变化,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肝功能损伤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Singer-Leshinsky S.Pathogenesis,diagnostic testing,and management of mononucleosis [J].JAAPA,2012,25(5):58-62.

[2]胡亚美, 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19-827.

[3]刘伟平,余梅,殷明刚. Sysmex XT-2000i检测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信息与EBV-VCA IgM抗体的关系探讨[J].医学研究杂志,2013,42(9):134-136.

[4]孙雨,王华,胡青华,等. 不同年龄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特征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3,26(11):65-67.

[5] Kofteridis DP,Koulentaki M,Valachis A,etal.Epstein Barr virus hepatitis [J].Eur JIntern Med,2011,22(1):73-76.

[6]郭霞,李强,赵亚宁,等.不同年龄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1):870-871

第2篇

【摘要】 目的 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其并发症患儿的临床特征。 方法 对76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76例患儿中42.1%有发热、咽峡炎、肝脾大、淋巴结大、皮疹等典型症状;早期淋巴细胞≥50%者26例(34.2%),单核细胞+淋巴细胞≥60%者39例(51.3%),异型淋巴细胞≥5%者68例(89.4%);消化系统主要表现为肝脏酶学改变:乳酸脱氢酶升高57例(75%),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52例(68.4%),丙氨酸转氨酶升高47例(61.8%),总胆汁酸升高34例(44.7%);呼吸系统表现为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30例;抽搐3例。对临床表现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但EBVVCAIgM阴性或嗜异凝集试验阴性的患者需进一步作CMV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结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累及多系统的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感染相关性淋巴或淋巴样腺体组织反应性改变和多器官功能所损。大多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呈良性临床经过,预后良好。

【关键词】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发症;特征

Clinical features of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and its complications in 76 child patients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clinical features of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 and its complications in 76 child patients.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76 children with IM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42.1% of them had typical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such as fever, angina, hepatosplenomagaly, lymphadenhypertrophy, erythra and so on; 26 children (34.2%) exhibited early lymphocytes≥50%, 39(51.3%) did monocytes + lymphocytes≥60% and 68(89.4%) did atypical lymphocytes≥5%; the main manifestation of digestive system was changes of hepatic enzymes:57(75%) showed the elevation of lactic dehydrogenase, 52(68.4) did the elevation of aspartase transaminase,47(61.8%) did the elevation of alanine transaminase and 34(44.7%) did the elevation of total bile acid;30 had bronchitis and bronchopneumonia; 3 showed convulsion. For cases that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resembled IM but had negative EBVVCAIgM or negative Paul-Bunnell test, specific antibodies of cytomegalovirus should be further detected. Conclusion IM is a systematic disease with varied clinical feature, its main manifestations are reactive changes of lymph or lymphoid glandular tissue and functional impairments of multiple organs. The mass of the IM exhibits benign clinical course and its prognosis is favorable.

【Keywords】 Children; IM;complication; feature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由EB病毒(EBV)感染所致的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症状轻重不一,少年期常比幼年期严重。年龄越小症状越不典型,<2a者肝脾淋巴结肿大及一般症状均不显著。典型病例症状多在发病1w后出现。我院1995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76例儿童IM,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76例儿童IM中男44例,女32例,男:女=1.38:1;年龄2mo~14a,<1a4例(5.26%),1~3a24例(31.6%),4~7a35例(46.1%),8~14a13例(17.1%)。

1.2方法

1.2.1诊断标准 (1)典型IM症状和体征:发热、咽峡炎、肝脾大、淋巴结大、皮疹等;(2)外周血变异淋巴细胞(AL)>0.10;(3)EB病毒抗衣壳抗原抗体(EBVVCAIgM)阳性。如具备临床表现中的任何3条,同时具有(2)、(3)中任一项即可诊断[1]。

1.2.2 临床表现 有典型临床表现32例(42.1%),发热71例(93.4%),入院时热程≤7d43例(56.6%)、>7d28例(36.8%),咽峡炎65例(85.5%),颈淋巴结肿大62例(81.6%),肝肿大48例(63.1%),脾肿大37例(48.7%),皮疹15例(19.7%),咳嗽23例(30.3%),眼睑浮肿2例(2.6%),抽搐3例(3.95%),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1.31%)。

1.2.3 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最低2.7×109・L-1,最高36×109・L-1,其中47例(61.8%)>10×109・L-1,11例(14.5%)<4×109・L-1,18例(23.7%)正常;白细胞分类:淋巴细胞≥50%26例(34.2%),单核细胞+淋巴细胞≥60%39例(51.3%),异型淋巴细胞≥5%68例(89.4%),其中异型淋巴细胞最高达38%;24例(31.5%)贫血,除7例(9.21%)中度贫血外,其余均为轻度贫血;血小板<100×109・L-18例(10.5%),>300×109・L-122例(28.9%)。(2)肝功能检查:76例肝功能检查的主要表现为酶学改变,其中乳酸脱氢酶(LDH)升高57例(75%),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52例(68.4%),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47例(61.8%),总胆汁酸(TBA)升高34例(44.7%);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蛋白和白蛋白无明显变化。肝功酶学异常程度,见表1。(3)EBV特异性抗体测定:传染性单核细胞抗体(EBVIgM)测定61例,其中34例(55.7%)阳性;EBVVCAIgM测定8例,其中6例阳性。(4)嗜异凝集试验:共测54例,其中阳性31例(57.4%)。(5)骨髓检查:17例行骨髓细胞学检查,其中12例为增生性骨髓象,3例为感染性骨髓象,1例为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2.4其它检查 43例X光胸片诊断显示:11例支气管肺炎,19例支气管炎;3例抽搐患儿脑电图检查显示:2例界限,1例正常;7例心电图检查显示:2例窦性心动过速。

1.2.5治疗 确诊后以对症治疗为主,给予静脉滴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或利巴韦林等;合并细菌感染者给予抗生药物;高热不退、症状较重者,给予激素治疗。痊愈68例,好转8例。

表1 肝功酶学异常程度(略)

2 鉴别诊断

IM除易误诊为化脓性扁桃体炎、淋巴结炎、支气管肺炎等外,还需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鉴别;而与我院同期收治的18例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单核细胞增多症(CMVMN)[2]比较,二者临床表现相似,详见表2。

表2 IM与CMVMN比较(略)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42.1%的儿童IM具有典型临床表现,诊断不难,但在病程早期常易误诊为发热原因未明、化脓性扁桃体炎、淋巴结炎、支气管肺炎、败血症等。尤其是颈部淋巴结肿大兼有渗出性扁桃体炎的发热患者,常被误诊为化脓性扁桃体炎,应注意作鉴别诊断。

本组病例合并有肝损害、支气管肺炎、脑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消化系统并发症,表现为肝功能的改变。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蛋白和白蛋白无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酶学改变,其中以ALT,AST,LDH升高最常见,肝酶升高的程度以轻中度为主,且具有恢复快、预后良好的特点;呼吸系统的症状表现为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尤其部分无咳嗽或咳嗽已明显改善的患儿,胸片仍显示炎症渗出。因此,对发热时间长、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支气管肺炎,应警惕EBV感染的可能。单纯眼睑水肿2例,尿常规及肾功能正常。一般认为IM眼睑水肿系颈部肿大淋巴结压迫,使静脉淋巴回流障碍,而非肾脏损害所致[3]。故提高IM伴眼睑水肿的认识将有助于减少误诊、漏诊。

在基层医院,患儿往往就诊时间较早,本组入院时热程≤7d者占56.6%,此时症状常不典型,外周血常规具有一定提示意义。本组淋巴细胞≥50%者34.2%,单核细胞+淋巴细胞≥60%者51.3%,两者约占85.5%。对于早期疑诊病例,外周血常规淋巴细胞≥50%或淋巴细胞+单核细胞≥60%,可做白细胞-异型淋巴细胞检测。因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是早期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抗体的主要指标之一。异型淋巴细胞一般在病后3d出现,1w内可达10%以上,2~3w可高达10~35%,3w后逐渐降低,持续时间约7w。本组首次异型淋巴细胞≥5%占89.4%,在随后的复查中,异型淋巴细胞≥10%约占90.1%。故要确诊儿童IM须多次检查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而不能单靠一次异型淋巴细胞<10%而否定传单的诊断。

EBVVCAIgM在感染早期出现,持续数周~3mo,是反映近期EBV原发感染的可靠标志,阳性率一般为66.7~100%。本组因条件所限,仅做8例,其中6例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抗体(EBVIgM)及嗜异凝集试验阳性率分别达55.7%和57.4%,对诊断有意义。

对于临床表现类似IM,但不是EBV感染所致的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多由巨细胞病毒、鼠弓行虫、腺病毒、肝炎病毒等所致。随着医学检测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的单核细胞增多症(CMVMN)发现率逐渐增多。成年患者较易区别,成人CMVMN较少见,一般严重的咽痛,肝、脾、淋巴结肿大,大多见于IM。但在小儿,两种疾病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易误诊。国外报道[4],CMVMN与IM临床表现比较,除IM多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外,其它临床表现如发热、渗出性扁桃体炎、肝肿大、脾肿大、咽痛等差异不明显。本文结果显示二者临床表现相似。故对临床表现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但EBVVCAIgM阴性或嗜异凝集试验阴性的患者需进一步作CMV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单份血清CMVIgM阳性,提示近期感染,可确诊。

EBV属疱疹病毒,其人体宿主细胞主要为B淋巴细胞。EBV感染的B淋巴细胞可表达一系列EBV特异性抗原分子,使后者具有高度免疫原性,诱导机体免疫反应,刺激CD4T淋巴细胞产生Th1型的细胞因子,从而激活NK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产生EBV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从而吞噬和消灭EBV感染的B淋巴细胞,使IM的临床表现逐渐消退。正因如此,绝大多数IM呈良性自限性临床经过。本组患儿以轻症为主,预后较好。张雅欧[5]追踪91例IM患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继发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恶性组织增生症明显增加,提示对IM患儿须长期追踪其病情变化。

参考文献

[1] 廖清奎.临床儿科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753~755

[2] 方峰,董永.巨细胞病毒和巨细胞病毒的诊断[J].中华儿科杂志,1999,37(7):441

[3] 朱易萍,高举,杜惠容,等.196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并发症和实验室检查[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11):902

第3篇

关键词:EB病毒;感染;血液

中图分类号:R37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409(2007)03-0485-02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一种嗜人类淋巴细胞的DNA疱疹病毒,是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传单,IM)的主要病原体,而且还与多种人类疾病有关,病变可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临床表现复杂。本研究分析了小儿EB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尤其是血液学的变化,以提高对小儿EB病毒感染对血液系统影响的认识。

1 临床资料

1.1小儿EB病毒感染的诊断标准

EBV抗壳抗原抗体IgM(VCA-IgM)阳性和/或EBV抗壳抗原抗体IgG(VCA-IgG)阳性(≥1:640)或恢复期升高4倍以上。IM的诊断标准:主要以典型临床表现(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和肝脾肿大),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大于10%和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为依据,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

1.2一般资料

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确诊为EB病毒感染的患儿97例,其中男62例,女35例,男女比例为1.77:1;年龄3个月至14岁,其中O~1岁6例,~3岁45例,~7岁34例,~14岁12例,平均年龄4.76岁。每月均有新发病例入院,以7~9月份住院人数最多(共52人,占总数的53.6%)。发热74例(76.3%),咽峡炎71例(73.2%),颈淋巴结肿大63例(65%),扁桃体白膜35例(36%),眼睑水肿的2l例(21.6%),肝肿大56例(57.7%),脾肿大52例(53.6%),皮疹11例(11.3%)。

1.3临床诊断

临床表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68例(70%),其余为EBV感染相关性疾病,其中病毒性心肌炎3例,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例,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婴儿肝炎综合征2例,急性肾小球肾炎4例,肾病综合征2例,支气管肺炎7例,急性感染性喉炎2例,过敏性紫癜1例。

1.4血液学表现

97例EB病毒感染的患儿中有70例出现血液学改变(72.2%),主要表现为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大于10%63例(65%),贫血15例(15.5%),粒细胞减少症13例(13.4%),血小板减少14例(14.4%),类白血病反应6例(6.2%),全血细胞减少3例(3.1%)。有18例行骨髓穿刺,做骨髓细胞学和骨髓活组织检查,发热顽固者(每日最高体温超过39.5℃,连续达1周以上)加做骨髓细菌培养。

2 治疗与转归

97例EB病毒感染的患儿根据病情分别使用阿昔洛韦、炎琥宁、静脉注射用人血免疫球蛋白、肾上腺皮质激素、能量合剂等综合治疗,考虑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95例内科治愈,1例因脾破裂转外科手术治愈,1例因全血细胞显著减少、继发感染和消化道大出血抢救无效死亡。

3 讨 论

EBV感染在小儿比较常见,有文献报道我国3~5岁儿童VCA-IgG抗体阳性率达90%以上,但不少为不发病的隐性感染。本组资料显示本地区EBV感染发病以7~9月为高峰,以有关报道相同,可能同位于华南地区,气候相似有关。

第4篇

关键词:当归贝母苦参丸;H22荷瘤小鼠;肝脏;肾脏;胸腺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4.05.018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5-0056-05

中医学将肝癌归属“瘕”、“积聚”、“臌胀”、“黄疸”、“胁痛”、“胆胀”等范畴。当归贝母苦参丸原为《金匮要略》用于治疗妇人妊娠小便难。方中当归为补血良药,长于养血润燥,又能活血化瘀;苦参清热结、利湿热;贝母化痰散结、清解。诸药合用,组成扶元气、消痰瘀、攻癌毒相结合的良方,可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肿瘤[1-3],但用于其他肿瘤的治疗尚未见报道。顺铂是临床用于肿瘤化疗的常用药物,但其骨髓抑制、免疫低下等不良反应限制了顺铂在临床的使用。本研究通过建立H22肝癌荷瘤小鼠模型,观察当归贝母苦参丸对顺铂化疗H22荷瘤小鼠肿瘤及肝脏、肾脏、胸腺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探讨当归贝母苦参丸对顺铂化疗的增效减毒作用。

1 实验材料

1.1 动物

SPF级昆明小鼠60只,雌雄各半,6~8周龄,体质量(20±20)g,甘肃中医学院SPF级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动物实验设施使用证号:SYXK(甘)2013-0001;动物合格证号:SCXK(甘)2013-0001。

1.2 细胞株

H22肝癌细胞株,受赠于甘肃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1.3 药物

岷当归、浙贝母、苦参购自兰州市惠仁堂药店,经甘肃中医学院中草药栽培与鉴定教研室杨扶德教授鉴定均为正品。按《金匮要略》配比及传统方法制备:将岷当归、浙贝母、苦参饮片各7.5 g放在陶土药锅中,加250 mL双蒸水浸泡30 min,水煎1 h,将所得药液倒入烧杯中,再加250 mL双蒸水浸泡30 min,水煎1 h,将2次药液混合后水浴加热浓缩至50 mL,供当日灌胃,药物浓度按原药材量计算为0.45 g/mL。小鼠灌胃剂量为9 g/kg,相当于人体推荐剂量的12倍。顺铂注射液,10 mg/支,齐鲁制约有限公司,批号201002CF,小鼠腹腔注射用,剂量为2 mg/kg,相当于人体推荐剂量的12倍。

1.4 主要试剂与仪器

伊红(17372-87-1,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苏木素(517-28-2,Regal Biotechnology Company)。显微镜及图像采集系统(BX53,日本OLYMPUS),CO2培养箱(MCO-18AIC,日本三洋电机公司),超净台(SW-CJ-IF,中国苏州净化设备厂),电子天平(LD100001,龙腾电子有限公司),电子数显游标卡尺(雪华工量刃具),轮转切片机(A0-820,America Scientific Instruments)。

2 实验方法

2.1 H22荷瘤小鼠模型的建立

无菌条件下,将复苏的H22肝癌细胞注入小鼠腹腔,9 d后抽取乳白色小鼠腹水,用灭菌的生理盐水稀释5倍,反复吹打混匀,在显微镜下计数,用生理盐水调整细胞浓度至106个/mL,制成H22肝癌细胞悬液,取0.1 mL细胞悬液于每只小鼠右前腋皮下接种。接种后5~7 d可触及结节时,随机抽取有结节的雌雄小鼠各5只进行病理检查,10个结节全部确诊为肿瘤组织时为接种成功。

2.2 分组与给药

结合结节大小和随机数字表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顺铂组、当归贝母苦参丸组和当归贝母苦参丸联合顺铂组,每组雌雄各5只。当归贝母苦参丸联合顺铂组:灌胃当归贝母苦参丸药液9 g/kg,腹腔注射顺铂2 mg/kg;当归贝母苦参丸组:灌胃当归贝母苦参丸药液9 g/kg,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0.2 mL;顺铂组:灌胃等剂量生理盐水0.4 mL,腹腔注射顺铂2 mg/kg;模型组:分别灌胃和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0.4 mL和0.2 mL。连续14 d。

2.3 肿瘤体积测量

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第4、7、10、13日以数显游标卡尺测量肿瘤的长径(A)和短径(B),计算出肿瘤的体积[V=0.5×A×B×B]。

2.4 病理切片的制备

末次给药24 h后,处死小鼠,每只小鼠取肿瘤、肝脏、肾脏、胸腺组织,以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酒精梯度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组织,切成4 μm厚的薄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每个蜡块制作1张切片,最后封片。

2.5 病理观察

镜下观察HE病理切片,利用Cellsense图像采集系统拍照。每张切片选择3个典型视野,按照以下标准进行评分,最后各组得分以所有视野评分―x±s表示。

2.5.1 肿瘤组织病理变化评分 ①肿瘤细胞坏死程度。0分:无或罕见细胞坏死;1分:仅见灶性细胞坏死;2分:网状多灶性细胞坏死;3分:大片状细胞坏死。②肿瘤细胞密度。0分:无肿瘤细胞或肿瘤细胞少见;1分:肿瘤细胞聚集成巢,随处可见细胞间隙;2分:肿瘤细胞紧密排列成巢,部分区域可见到细胞间隙;3分:肿瘤细胞密集成堆,少见细胞间隙。③肿瘤细胞异型性。0分:异型性不明显;1分:轻度异型性;2分:中度异型性;3分:高度异型性。④肿瘤细胞核分裂计数:直接计数高倍镜下核分裂像数目。⑤淋巴细胞浸润程度。0分:肿瘤间质无或很少见淋巴细胞浸润;1分:淋巴细胞稀疏散在分布;2分:淋巴细胞中量程度浸润;3分:淋巴细胞密布或聚集成团。⑥纤维组织增生程度。0分:无或很少见肿瘤间质纤维组织增生;1分:纤维组织轻度增生;2分:纤维组织中度增生;3分:大量纤维组织增生[4]。

2.5.2 肝脏组织病理变化评分 0分:肝细胞排列整齐,形态正常,小叶结构清晰,未见病理形态改变;1分:肝细胞肿胀,气球样变,点状坏死;2分:肝细胞灶性坏死;3分:肝细胞广泛灶性坏死[5]。

2.5.3 肾脏组织的病理变化评分 0分:肾小球、肾间质血管及肾小管上皮细胞正常;1分:肾小球轻度萎缩,或肾间质少量血管充血,或炎性细胞轻度浸润;2分:肾小球萎缩,或肾小管上皮细胞浊肿,或肾间质血管充血,或炎细胞浸润;3分:肾小球萎缩严重,或较多肾小管上皮细胞浊肿,或肾间质血管严重充血[6]。

2.5.4 胸腺组织病理变化评分 0分:皮髓质界限清楚,胸腺小体明显,淋巴细胞数量正常;1分:皮髓质界限较清,胸腺小体较明显,淋巴细胞数量减少;2分:皮髓质界限模糊,胸腺小体不明显,淋巴细胞明显减少;3分:皮髓质界限不清,淋巴细胞严重缺乏[7]。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实验数据均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齐性检验和方差分析。P

4 结果

4.1 当归贝母苦参丸对小鼠肿瘤体积的影响

给药第7日起,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肿瘤体积均减小(P

第5篇

[关键词]淋巴系统疾病; 活组织检查; 针吸; 诊断; 鉴别

[中图分类号]R55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8-040-01

针吸细胞学检查是一种安全、快速、微创的病理学诊断技术,现结合我院及歙县医院2004~2009年120例针吸细胞学结果进行分析,其中85例在同部位取淋巴结活检作病理组织学诊断,对比针吸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结果,探讨颈部淋巴结针吸细胞学诊断准确率及误诊原因。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所选120例我院与歙县人民医院病理科2004~2009年12月接收的针吸细胞学的合格标本。其中男性68例,女性52例,年龄10~75岁,85例随后进行淋巴结原部位活检。

1.2 方法10 ml注射器(7号针头),具体操作步骤:局部消毒后,左手固定肿块,用右手将针头刺入肿块,在肿物内不同方向进退2~3次,然后降低负压,迅速拔出针头,压迫止血,将组织于载玻片上涂片、固定,HE染色。

2结果

2.1 细胞学检查结果120例颈部淋巴结针吸细胞学检查中,炎性疾病82例,淋巴结肿瘤38例。炎性疾病包括反应性增生48例,特异性炎34例,其中结核23例,结节病9例,Kikuchi病2例。淋巴结肿瘤包括原发性肿瘤16例,继发性肿瘤22例。

2.2细胞学形态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可见各期增生的淋巴细胞,急性炎时可见中性粒细胞。淋巴结结核:干酪样坏死背景中可见淋巴细胞,组织细胞,类上皮细胞及多核巨细胞。结节病:增生的淋巴细胞为背景,可见多量类上皮细胞,无坏死。Kikuchi病:片状的细胞坏死碎片灶混杂组织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稀少或缺如。非霍奇金淋巴瘤:可见弥漫分布的核大,体积大小一致的肿瘤性淋巴细胞。淋巴结转移癌:淋巴细胞背景中,可见成团分布的癌细胞。

2.3针吸细胞学与组织学检查对照结果120例淋巴结肿大的病例中,85例取原部位活检病理检查,针吸细胞学及组织学检查对照结果见表1。

针吸细胞学与组织学对照结果显示,细胞学检查有7例误诊,原因如下:1例转移肿瘤组织细胞体积较大、圆形、泡状核,异型明显,误诊为鼻咽癌。1例转移性肿瘤组织细胞体积小,大小一致,异型明显,误诊为转移性小细胞癌;1例反应性增生穿刺时仅抽到少许细胞,核染色深,有一定的异型性误诊为淋巴瘤;1例增生型结核和1例结节病仅抽到少许上皮样细胞和淋巴细胞误诊为反应性增生;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凝固性坏死被认为干酪样坏死,而误诊为结核。

2.4淋巴结转移癌原发灶的确定22例针吸细胞学检查提示为转移癌的病例,建议临床作相应部位的影像学等检查,其中16例经影像学等其他检查确定了原发灶,包括鼻咽癌11例、鼻咽部胚胎性横纹肌肉瘤2例、舌癌1例、肺癌2例。

3讨论

颈部淋巴结肿大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现象,能反映淋巴结自身或身体其他部位的多种病变,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常用的体表肿块诊断技术。我们分析了120例针吸细胞学检查中,85例取原部位活检作组织学对照,诊断总准确率为91.1%,文献报道淋巴结疾病针吸细胞学诊断总准确率82%~96%[1],反应性增生、结核、结节病、非霍奇金淋巴瘤、转移癌的准确率分别为96%、93.3%、88.9%、87.5%、90%,文献报道淋巴结转移癌针吸细胞学诊断准确率90%~96%[2]。我们通过分析针吸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对照结果,总结针吸细胞学误诊的原因,认为提高诊断的准确率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触诊、穿刺、涂片、诊断最好有同一医师“一体化”操作。(2)触诊时注意淋巴结的大小、硬度、活动度、有无粘连等。(3)穿刺时仔细体会针感。(4)正确取材是关键[3]。(5)熟悉掌握各种病变的细胞学特点。

通过对16例淋巴瘤的诊断经验,我们认为对可疑病变及原发肿瘤的分型,针吸细胞学仅可给予提示性初步诊断,必要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辅助诊断分型。

参考文献

[1] 孙海斌,郑晓芙,张剑.颈部淋巴结针吸细胞学580例诊断分析.中华病理学杂志,2008,37(10):695.

第6篇

【关键词】 咳嗽变异型哮喘/中药疗法;玉屏风散/治疗应用;免疫球蛋白e/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血液

咳嗽变异型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咳嗽是其唯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但有气道高反应性。近年来随着免疫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对cva的研究已逐步深入。而运用中药干预改善cva缓解期患者的免疫功能,从而有效控制哮喘的发作逐渐成为研究重点。133229.coM本项研究主要观察玉屏风散对cva缓解期患者免疫功能指标中免疫球蛋白e(ige)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调节作用,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均来源于2007年2月~2009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即广东省中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共收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病例74例,按照简单随机方法分为2组。治疗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平均年龄(3342±1126)岁;平均病程(193±939)年。对照组38例,男18例,女20例;平均年龄(3435±1090)岁;平均病程(179±1015)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采用2005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1]中cva的诊断标准:(1)慢性咳嗽常伴有明显的夜间刺激性咳嗽。(2)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最大呼气流量(pef)昼夜变异率>20%。(3)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4)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缓解期[2]系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4周以上。所有的病例要除外可能妨碍其入组或影响其生存的严重疾病。

13纳入标准(1)符合咳嗽变异型哮喘缓解期的诊断标准。(2)年龄18~60岁。(3)受试前1个月未使用过类固醇激素及中医药治疗。(4)愿意接受治疗和检查,临床资料完整者。

14排除标准(1)不符合纳入标准者。(2)妊娠、哺乳期妇女。(3)伴发其他可能妨碍其入组或影响其生存的严重疾病,如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脑血管意外、肿瘤、艾滋病等。(4)肝肾功能不全者。(5)已知对本药组成成分过敏者。(6)接受全身类固醇治疗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

2研究方法

21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玉屏风散(主要由防风15g、黄芪30g、白术15g等组成,由本院煎药室煎煮并包装成袋,每袋100ml),每次1袋,早晚各1次。对照组口服安慰剂(主要由淀粉等制成),每次1袋(100ml/袋),早晚各1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得加用与治疗本病有关的中、西药品及其他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2009年第26卷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张瑜,等.玉屏风散对咳嗽变异型哮喘缓解期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第6期22观察项目及检测方法治疗前后抽血检测血清ige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比值。cd4+、cd8+的测定采用esp型流式细胞仪检测,具体操作严格按说明书步骤进行。ige采用elisa法检测,试剂盒由我院检验科提供,根据说明进行检测。

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3治疗结果

31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ge水平变化比较表1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ge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1两组治疗前后ige水平变化比较①统计方法:t检验;①p<001,与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32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d4+、cd8+水平及cd4+/cd8+比值变化比较表2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cd4+水平、cd4+/cd8+比值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p<001),cd8+水平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表2两组治疗前后cd4+、cd8+水平及cd4+/cd8+比值变化比较①统计方法:t检验;①p<001,与治疗前比较;②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4讨论

cva属中医学哮证、喘证范畴,其病根在于肺、脾、肾亏虚。由于肺虚不能主气,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肾虚不能蒸化津液,以致津液凝聚成痰,伏藏于肺,成为哮喘发病的宿根,即“宿痰伏肺”。因此,宿痰是其关键性的病理因素。若阴平阳秘,脏腑协调,肺脾肾机能正常,水湿运化如常,则免疫状态良好,机体不会发病,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玉屏风散出自朱丹溪《丹溪心法》一书,是中医扶正固本的经典方剂。该方仅由黄芪、白术、防风3味药组成。其中黄芪、白术系君臣合用,可使气旺表实,再配防风走表祛风,以达补中有散,散中有补之意,共收益气固表、扶正止汗、祛邪御风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认为[3],黄芪可增强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白术主要通过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自然玫瑰花环形成率,促进细胞免疫功能;防风除有解热抗炎作用外尚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该方中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的药物主要是黄芪,当机体免疫功能过剩时,防风和黄芪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共同使免疫功能降低以至趋向正常,而当机体免疫功能偏低时,黄芪则能使之升高。

cva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病理生理表现与典型哮喘相似,是一种包括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多种细胞参与气道慢性炎症,由ige介导的变态反应,ige的大量产生并与这些炎症细胞表面的受体交联而使炎症因子释放,最终导致高气道反应而引发哮喘。在哮喘气道慢性炎症中,存在免疫功能缺陷,主要表现在cd4+辅细胞(th细胞)增多,功能增强;同时cd8+抑制性细胞(ts细胞)降低,导致cd4+、cd8+细胞比例失调。cd4+细胞主要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4(il4)来刺激b细胞表达ige受体,从而促进ige合成;cd8+细胞主要通过分泌干扰素c(ifnc)来抑制ige合成[4-5]。因此,降低cd4+细胞,升高cd8+细胞,就可以降低血清ige水平,从而抑制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防止典型哮喘的发作。本研究结果表明,玉屏风散可能通过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使cd4+水平下降和cd8+水平增加,并使cd4+ /cd8+比值降至正常,从而降低血清ige水平,改善cva缓解期患者的免疫功能,加强了免疫系统平稳机制,提高了机体抗病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11):738.

[2]李明华,殷凯生,蔡映云,等哮喘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3]张红宇丹溪玉屏风颗粒的药效学研究[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18(14):429

第7篇

关键词:儿童EB病毒;实验室技术

    儿童EB病毒是一种嗜淋巴细胞的病毒,主要是侵犯淋巴B细胞,由于儿童EB病毒会累及全身多脏器,而且发病时症状和体征的表现多种多样,特别是在早期时容易发生误诊。回顾性分析广东省清远市妇幼保健院在2009年1月~2011年1月ELISA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EBV-VCR-IgM诊断儿童EB病毒感染的15例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15例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8个月~15岁,1岁以下2例,1~7岁9例,7岁以上4例。入院时病程2~16 d。本组临床表现是全部发热,体温37.8~40.3℃,热程为4 d~3周。其中咽峡炎是15例,其中4例是扁桃体隐窝处有白色物质渗出,2例上腭部出现小出血点;淋巴结增大为13例,主要是颈淋巴结的增大;肝脾大5例;咳嗽4例;黄疸3例;双侧眼睑水肿2例;皮疹2例,1例为猩红热样,1例为多形性红斑;抽搐1例,消化道大出血1例。

2 结果

    15例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EBV-VCR-IgM,结果均是阳性。入院时的血白细胞计数为(3.2~45.1)×109/L。小于10.0×109/L为2例,其中1例为三系均减少,白细胞计数为3.2×109/L,红细胞计数为2.46×109/L,血小板计数为64×109/L;10例为(10.0~30.0)×109/L;大于30.0×109/L为2例。8例淋巴细胞比例大于0.65,3例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大于0.10。尿常规检查见血尿以及蛋白尿共3例。另外10例丙氨酸转氨酶为50~398 U/L。X线胸片异常的有7例,其中1例表现为支气管肺炎,1例表现为右侧肋膈角变钝,1例肺纹理增多、增粗。另外,1例抽搐患儿的脑电图检查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增多,而头颅CT以及脑脊液生化及常规则无疾病。1例心电图表现为见T波改变,行心脏彩超检查都没有异常情况发生。1例出现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呈阳性结果。行骨髓细胞学检查为3例,2例为增生性骨髓象,1例为骨髓增生活跃偏低。由此可以看出吞噬血细胞的现象以及少许的异型淋巴细胞。1例的凝血酶原时间20.9 s,白陶土部分凝血激酶时间57.4 s;另外1例消化道大出血患儿的凝血酶原时间为41.5 s,白陶土部分凝血激酶时间大于100 s。

    本组确诊为10例,5例为误诊。误诊时间2~8 d。①误诊为急性扁桃体炎性反应的为1例;1例住院以后发烧时间比较短,而且白细胞的计数数目也不高,临床表现仅仅是发热、咽峡炎从而误诊为急性扁桃体炎性反应,后来由于持续高烧不退,并且1例出现了肝脾大症状,复查血常规后,并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分析,1例白细胞的计数和淋巴细胞分类都明显增加,而且检测EBV-VCR-IgM后都是阳性,出现外周血白细胞数目和中性粒细胞分类显著增加,诊断是局限于急性化脓的扁桃体炎性反应;②误诊为支原体肺炎的1例,早期主要表现为发烧、咳嗽、淋巴增大等症状。IgM阳性,诊断后为支原体肺炎,多次出现多脏器受累。结合其他的各方面表现,考虑到可能是儿童EB病毒感染,检测EBV-VCR-IgM后都是阳性;③误诊为川崎病的1例。发病初期,多脏器受累,白细胞数目和中粒细胞数目显著增加,后来由于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见异性淋巴细胞显著增多,从而进行EBV-VCR-IgM检查呈阳性;④误诊为病毒性脑炎的为1例。发病初期抽搐,从而发生误诊,后来因为肝脾大才进行外周细胞形态检查发现异性淋巴细胞增多,然后检测EBV-VCR-IgM呈阳性;⑤误诊为黄疸型肝炎l例。发病初期出现黄疸和肝脾大,后来发现症状进一步加重,住院后几天内发生消化道大出血死亡,检测EBV-VCR-IgM呈阳性。

3 讨论

    儿童EB病毒感染在临床上主要是引起传染性的单细胞增加,并且同时以发烧、咽峡炎、淋巴结和肝脾大、外周血细胞增加同时出现异性淋巴细胞显著增加等为临床特征,血清中也会出现嗜异性凝集素和儿童EB病毒的抗体[1-2]。儿童EB病毒感染后症状在发病后1周才会完全出现,并且期间会累及多脏器受损,临床上的表现多种多样,表现不一,在早期及其容易发生误诊[3]。异性淋巴细胞一般在发病后的3 d内出现,1周后逐渐的增加,可达到0.10以上,2~3周后最多可达到0.35,持续大约7周。

    本组白细胞的数目可以达到大于30×109/L,并且淋巴细胞分类显著增加,同时都伴有肝脾大以及淋巴结增大和发烧,在住院的时候除了考虑淋巴细胞白血病之外,还可能想到EBV的感染,所以应该及时检查外周血细胞形态以及EBV-VCR-IgM等,尽量在早期就能诊断。

    本组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后,可以发现仅有3例的异性淋巴细胞比例大于0.10,所以在此不能仅仅用异性淋巴细胞的增加来作为EBV感染与否的主要指标,但是异性淋巴细胞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4]。另外,异常淋巴细胞在巨细胞感染以后,也可能增加,但是没有特异性,因此需要结合临床的表现以及其他的各种检查来综合判断分析。目前儿童EB病毒感染的诊断以血清抗体的检查最为方便、快捷、有效。被病毒感染后往往在早期就能通过VCR-IgM的检测呈阳性,急性患者血中可以发现此抗体为感染的指征,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指标。

    目前的研究表明,儿童EB病毒感染可以累及全身多脏器和系统,而且首发的症状也有很多种[5]。发病初期的患者体征少,早期中性粒细胞增加,后期的淋巴细胞的数目增加,最高可达到0.97,而异性淋巴细胞一般在病程的第5天左右开始出现,7~10 d后可达到最高峰[6]。所以临床上对有发热并且伴有多脏器的受累等并且以咳嗽等为主要症状,同时伴有多个系统的症状。此时应进一步检测EBV-VCR-IgM来确诊。

    因儿童EB病毒感染是引起多脏器受损的常见病毒之一,所以临床医生应该综合来分析病情,在追查病史和认真检查的基础上确诊,必要时可以进行相关的复查和深入检查,进一步降低误诊率。

4 参考文献

[1] 王索青,刘素萍.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6例[J].临床误诊误治,2007,20(12):12.

[2] 付领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例误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07,20(3):20.

[3]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23.

[4] 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96.

第8篇

[关键词]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临床; 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46.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0-218-01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验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包括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血小板及其他异常细胞形态学的基础知识和临床经验。当机体发生疾病时细胞在数量和形态上均发生一定的变化,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并滥用,当机体发生疾病时,细胞在数量上往往变化不显著,形态学检验能反映疾病的变化情况不可忽视。

1 中性粒细胞形态学改变的临床价值

1.1 核左移 在人体正常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的分叶多以3叶为主,杆状核与分叶和的正常比值为1:13,在外周血中出现杆状核细胞增加,或者幼稚阶段的粒细胞增多称为核左移。轻度核左移:杆状核粒细胞>0.06;中度核左移:杆状核粒细胞>0.1;重度核左移:杆状核粒细胞>0.25。在人体出现重度感染时会出现核左移[1],感染的严重程度与核左移的程度成正比,在白血病时,除了有严重的核左移还会出现白血病细胞。

1.2 核右移在外周血中,如果分叶核细胞的分叶过多,达到4叶甚至出现5、6叶称为中性粒细胞的核右移。在人体出现严重感染,或者机体的免疫力严重下降,白细胞减少时容易发生核右移。

1.3 中毒颗粒及空泡形成人体在感染严重时中性粒细胞的胞浆中会出现分布不均匀,大小不等的紫黑色粗大颗粒,还会伴有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空泡,中毒颗粒与空泡的体积与感染的程度呈正比,此外还会出现细胞体积肿大的退行性改变。

2 淋巴细胞形态改变的临床价值

2.1 异型淋巴细胞改变在人体出现细菌或者病毒感染时会出现淋巴细胞幼稚单核,浆细胞或者组织样改变,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空泡型、幼稚型、不规则型。异形淋巴细胞多是T淋巴细胞,主要见于病毒性肺炎和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病毒性感染或者过敏源刺激等。可以通过异型淋巴细胞检验鉴定属于传单、传淋、病毒感染。人体在接受放射线损伤后,淋巴细胞会出现形态的变化:如会出现核碎裂、核固缩、卫星细胞(射线损伤后较为特殊的形态)、双核淋巴细胞。

2.2 大颗粒淋巴细胞 在正常情况下,大颗粒淋巴细胞约占0.02~0.06,在减少时反应机体的先天免疫不足。

3 红细胞形态改变

红细胞的检测主要是用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根据红细胞的形态可以将贫血分为正细胞性贫血,主要见于失血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见于Vit12、叶酸等合成物质的缺乏;单纯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最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形态改变为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央的淡染区明显扩大。

4 BPC(血小板计数)形态学检验的临床价值

在正常的外周血中,血小板的形态直径约为2~3μm,成熟的形态为圆形或者椭圆形、不规则性,透明区呈淡蓝色,颗粒区多含紫红色颗粒,呈紫红色,在外周血中多3~5个成堆,成片出现。在冠心病时,患者的外周血中可以出现原发性的血小板增多症和继发性的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成堆出现,数量会达到40~50个,甚至会出现数百个 。再生障碍性贫血或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减少。血小板无力症时。血小板会散在分布,不会出现聚集现象,血小板散在分布或者过度的聚集都提示血小板的功能异常。血小板散在分布常发生出血现象,血小板的过度聚集常会出此案局灶性或者全身性的栓塞病理改变

5 细胞学形态检测的意义

5.1粒细胞形态检测的重要性 在外周血中除了正常粒细胞的减少或者降低油其临床意义外,在外周血的涂片中发现原始、幼稚的白细胞时,提示患者可能为白血病。如果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100×109/L,再结合免疫组化染色、骨髓染色。可以确诊白血病,在形态鉴别方面,如果出现异形淋巴细胞明显的增多或者比率的升高,怀疑为病毒感染,可以进行形态分析,异形的淋巴细胞明显增多,超过10%则提示可能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异形的淋巴细胞增多,未超过10%,则可以考虑病毒感染,由于患者的用药可能对患者的病情诊断产生一定的影响,如白血病的缓解期在外周血的涂片中不应出现白血病细胞,如果出现则提示病情加重或者患者耐药。在患者出现急性化脓性感染时,常会伴有中性粒细胞的核左移或者粒细胞的中毒性改变,甚至出现造血物质的缺乏或者造血功能的减退[2]。

5.2 红细胞形态检测的重要性正常红细胞呈双凹盘状,形态大小相似,如出现小红细胞,提示缺铁性贫血;大红细胞提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球形红细胞提示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靶形红细胞提示地中海式贫血或者珠蛋白生成障碍;口型红细胞提示溶血性贫血或者慢性肝病;滴类型红细胞提示骨髓纤维化,红细胞的异常结构可以为临床提供重要的信息。

5.3 血小板的形态检测血小板具有维持血管内皮细胞完整和粘附、聚集、释放、促进凝血和血块收缩的功能,正常为圆形,在血小板增大时可以考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者巨大血小板综合症等;血小板减少多见于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颗粒减少多见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血小板的卫星现象是血液分析仪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的原因之一。

外周血的形态学检查是比较特殊的临床检验,我们要充分的认识外周血涂片形态学检测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要对血液标本进行周密、客观、细致的分析,提出诊断,鉴别诊断,确保报告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 EB病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特点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11(a)-005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62 cases of infectious disease of children with infectious disease (IM), and to improv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M. Methods Group selection 62 cases of IM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4 to June 2016.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complications, laboratory tests,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prognosi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children with IM for fever, angina, lymph adenopathy, hepatosplenomegaly, cough, skin rash, eyelid edema etc.; complications showed: pneumonia, abnormal liver function, myocardial damage; laboratory examination, the total number of white blood cells increased, atypical lymphocytes over 10%, EB virus antibody positive; the children often gauge ganciclovir treatment were cured, the prognosis is good. Conclusion Children with IM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laboratory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more complications, improve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ease, which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misdiagnosis and missed diagnosis, the application of ganciclovir antivirus therapy is effective, the prognosis is good.

[Key words] EB virus; Infectious disease; Clinical features;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由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所致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与EB病毒相关的临床综合征[1]。我国IM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及学龄儿童[2],临床上以发热、咽喉痛、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等为特征。由于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的多样化表现以及不典型病例增多,给正确的临床诊断、治疗带来困难。为此,笔者对该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诊治的62例 小儿IM病例进行了总结分析,以期待能为正确及时的临床诊治带来相应的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x取该院诊治的62例IM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IM诊断标准[3]。其中男性患儿33例,年龄9个月~12岁,平均年龄(2.9±0.6)岁,女性患儿27例,年龄9.5个月~12.6岁,平均年龄(3.4±0.8)岁。

1.2 诊断标准

①临床表现:发热、咽峡炎、肝脾大、淋巴结大、皮疹等;②外周血变异淋巴细胞(AL)>0.10;③抗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IgM阳性。如具备临床表现中的任何3项。同时具有②、③中任一项即可诊断[3]。

1.3 治疗方法

选用更昔洛韦(注射用更昔洛韦,更迈欣,国药准字:H20045826,批号:714050081)抗病毒治疗:给予IM小儿静脉应用5 mg/kg,12 h/1次,应用10 d;合并细菌感染患儿予以应用抗生素治疗:经住院治疗3 d仍高热不退者,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每次400 mg/kg,1次/d,连续使用3~5 d。对患者咽部严重恶化或者发生水肿者,以及可能出现的紫癜、溶血性贫血、心肌炎、心包炎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者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对于合并心肌炎患儿予以静脉或口服营养保护心肌的药物治疗。对于肝脏损伤的IM患儿给予保肝、护肝药物应用。针对发热、咳嗽、腹痛等症状,及时予以退热、止咳祛痰、缓解胃肠道痉挛等对症治疗。

1.4 观察指标

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等)、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血常规,外周血形态学分析,肝功能,心肌酶,胸片,EBV抗体等)。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年龄、性别等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M多发于3~7岁小儿。

2.2 临床表现和体征

患儿有如下临床表现及体征:详见表1。62例IM患儿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眼睑水肿、咳嗽为突出表现,其他表现有头晕、头痛、恶心、皮疹、腮腺肿大、鼻塞、腹痛等。

2.3 并发症

62例IM患儿36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并发支气管炎或肺炎11例,肝功能损害9例,心肌炎7例,轻中度贫血6例,头晕、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3例。

2.4 辅助检查

①血常规:白细胞20×109/L 7例。血小板降低9例,血小板升高7例;轻中度贫血6例; C-反应蛋白增高20例,多为轻度升高。②外周血形态学分析:异型淋巴细胞基数20%,2例。③肝功能:ALT、AST轻度升高9例,均已除外法定传染病病毒性肝炎。④心肌酶: 20~40 IU/L,6例;>40 IU/L,1例。⑤EB病毒特异性抗体测定:入院时或入院1周检查阳性43例。⑥胸片:24例行胸片检查,支气管炎9例,支气管肺炎2例。⑦其他检查:心电图检查发现窦性心律不齐3例,房性早搏1例。血沉增快23例。

2.5 治疗结果及预后

临床治愈59例(95.2%),好转2例(3.2%),住院天数6~ 21 d,平均(10.32±3.48)d。l例转入上级医院治疗,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EB病毒于1964年在非洲儿童的霍奇金病组织培养中首次被发现,是嗜B细胞的人类疱疹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4]。人感染EBV后成为终身潜伏感染,人群感染率超过90%。研究表明,EBV感染后与B淋巴细胞上的受体CD21结合,刺激其配体CD23表达,转化B淋巴细胞使其具有不断增殖并复制病毒的能力[5]。EBV感染因患儿不同的免疫状态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变化较多,而且首发症状也各有异同,非常容易导致误诊、漏诊,导致诊治的延误。该组结果显示小儿IM好发予学龄前期、学龄期,3~7岁多见,考虑与此年龄段患儿群居现象、免疫功能不完善、小儿疾病易经呼吸道和密切接触而传播等因素有关[6]。该组患儿主要症状体征为发热(100%)、咽峡炎(98.4%)、淋巴结肿大(96.8%)、肝脏肿大(69.4%),据此可做出初步诊断。但由EBV可累及多个系统脏器,首发症状可表现为眼睑水肿、咳嗽等不典型症状,给临床诊治带来相当的难度。需要进一步辅助检查外周血形态学分析、EB病毒特异性抗体测定等明确诊断。辅助检查中异型淋巴细胞计数升高已达56例(90.3%),EB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入院及1周)43例(69.4%),对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参考意义。但仍有部分小儿IM异型淋巴细胞计数低于10%,EB病毒特异性抗体阴性,给诊断带来困难。有研究发现[7]白细胞EBV-DNA作为EB病毒的一种抗原物质更能反映EBV 在患者体内的实际情况 更适合在临床实验室使用。此方法可作为IM诊断困难患儿的一种诊断检测方法。该组研究并发症发生率达到59.7%,以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最为多见,其次为肝脏损害和心肌炎。胸部影像学检查能及时发现支气管、肺部病变情况,并能对此部位疗效做出相应的对比评估。肝功能检查及心肌酶检查能及早发现肝脏及心肌有无受损,及早干预,防止损害加重。IM 的病原EBV为DNA 病毒,理论上可予更昔洛韦治疗,更昔洛韦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在病毒胸苷激酶和细胞激酶作用下转化榛罨的三磷酸型,后者竞争性抑制病毒DNA聚合酶,直接掺入病毒DNA,终止病毒DNA的延长。牛银萍[8]研究临床治愈率更昔洛韦组达92.68%,对照组利巴韦林组为70.73%,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别。谭启蓉等[9]研究发现更昔洛韦治疗组在退热时间及咽峡炎症状好转时间方面优于干扰素治疗组。该组研究表明更昔洛韦治疗组临床治愈率达95.2%,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严重不良反应。该研究结果与以上研究相符合,进一步证实了更昔洛韦的疗效。

综上分析,小儿IM临床症状及体征多样,常规辅助检查也存在一定的漏诊率。在小儿IM的诊断上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捕捉相关阳性症状体征,继而进行针对性的辅助检查,做出早期诊断。已确诊的IM患儿可能存在肝损伤、心肌炎等并发症,应及时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做好相应对症治疗。治疗方面更昔洛韦作为传统治疗药物,具有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Singer-Leshinsky S.Pathogenesis,diagnostic testing,and management of mononucleosis [J].JAAPA,2012,25(5):58-62.

[2] 刘凌云,黄文祥.Epstein-Barr病毒感染相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疗进展[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14,41(3):209-212.

[3]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21-825.

[4] 边毓尧,靳衡.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24):70-71.

[5] 黎四平,陆小梅,刘绍基,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免疫功能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16):1264-1266.

[6] 农华章.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2例诊治及误诊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6):3927.

[7] 吴尚文.EB病毒抗体诊断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8):21-24.

[8] 牛银萍.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7):84-85.

第10篇

【关键词】

阿昔洛韦;小儿;EB病毒;外周血白细胞降低

作者单位:212001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人民医院儿科(王勇);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凌亚平)

EB病毒感染是小儿常见疾病之一, 发病率逐年增加,它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急性期可表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 重症者可引发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1], 个别情况下可出现慢性或复发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 因其远期还与鼻咽癌及霍奇金病等恶性肿瘤相关,故当发现小儿感染EB病毒时, 特别是近期感染, 及时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部分患者感染后可伴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明显降低,阿昔洛韦作为一类广谱抗DNA病毒药,可导致患儿体内白细胞总数降低,限制了临床使用。作者对EB病毒感染患儿运用阿昔洛韦伴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明显降低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资料 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医院及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和病房收治的EB病毒感染患儿共60例。

1.2 诊断方法 抽取静脉血2 ml, 用ELISA法检测EB病毒抗体。检测方法按说明书进行。

1.3 诊断标准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依据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2]。非典型EB病毒感染的诊断:有EB病毒感染证据及相应的临床表现, 但未达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标准者。

1.4 试验方法 60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组应用阿昔洛韦(商品名,公司生产) 静脉滴注, 5 mg/(kg•次), q12 h,疗程14 d。对照组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

1.5 疗效判定 显效: 用药后3 d, 体温正常, 肿大的肝、脾、淋巴结缩小1 /2或伴其他系统感染的症状明显好转;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升高。② 有效: 用药后7 d, 体温正常, 肿大的肝、脾、淋巴结缩小1 /3或伴其他系统感染的症状明显减轻,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恢复正常。③无效: 用药后7 d, 症状无缓解,体征未见恢复,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无改善。

1.6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两周后复查血常规,血片检查和EB病毒DNA,统计白细胞总数恢复正常(>4.0×109/L),异性淋巴细胞(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以P

2 结果

2.1 60例EB病毒感染患儿共60例,男37例,女23例,6个月至 1岁11例(18.3%), 1~ 3岁32例(53.3%), 3~ 6岁17例(29.4%),见表1。

2.2 治疗效果 30例EB病毒感染的患儿经过阿昔洛韦治疗, 显效19例(63.3%), 有效9例(30.0%),无效2例(6.7%), 总有效率93.3%。

2.3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两周后白细胞总数恢复正常(>4.0×109/L),异性淋巴细胞(

3 讨论

EB病毒是一种嗜B细胞的人类疱疹病毒, 主要侵犯B细胞,能够在B淋巴细胞中建立隐性感染, 刺激细胞增生和转化, 而且能够在已经产生抗体的宿主细胞内持续存在[3]。恶性淋巴瘤与EBV感染之间的关系是EBV诱导免疫抑制, 使免疫监视功能下降而使肿瘤易发[4],由于此病毒感染波及的脏器较多[5], 所以寻找有效药物, 尽快抑制EB病毒复制, 对改善EB病毒感染预后十分重要。

阿昔洛韦为抗病毒药物, 能广泛分布于各组织与体液中, 包括呼吸道、肠道、肝、脾、肌肉、脑脊液等黏膜和体液中。体外对疱疹病毒具有抑制作用, 进入疱疹病毒感染的细胞后, 与脱氧核苷竞争病毒胸苷激酶或细胞激酶, 药物被磷酸化, 形成活化型阿昔洛韦三磷酸脂, 干扰病毒DNA多聚酶或与增长的DNA 链结合, 引起DNA 链的延伸中断, 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EB病毒是疱疹病毒科中引起人类感染的淋巴滤泡病毒, 属于DNA 病毒。副作用可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泻、胃部不适、食欲减退、口渴、白细胞下降、蛋白尿及尿素氮轻度升高[6]。

研究发现,小儿EB病毒感染,以学龄前儿童为主,治疗组使用阿昔洛韦治疗,有效率高达93.3%,经过两周的治疗以后,阿昔洛韦治疗组白细胞总数升高、异型淋巴细胞数和EB病毒滴度下降比例均较对照组干扰素治疗组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阿昔洛韦治疗EB病毒感染,疗效肯定。本研究发现阿昔洛韦对EB病毒伴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明显降低患儿应用后能很较快提升血液的白细胞数,分析可能是因为:EB病毒感染后在淋巴细胞增殖,导致淋巴细胞破坏,导致外周血白细胞降低。当应用阿昔洛韦后由于抑制了病毒的增殖,减少了淋巴细胞的破坏使血液白细胞能较快恢复正常,而其药物本身对人体的副作用相对较轻,不足以影响血液白细胞的恢复。故在临床上对这类病例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参 考 文 献

[1] 邢燕, 宋红梅, 李太生, 等. 慢性活动性EBV 感染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亚群变化特征研究. 中华儿科杂志, 2009, 41 (9):441-445.

[2] 胡亚美, 江载芳, 诸福棠. 实用儿科学. 第7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819-827.

[3] 吴葆箐. 病毒的研究进展. 中国小儿血液, 2003, 8 (5) :236-239.

[4] Fall er, DV; Mentz er, S J; Perr ine, SP. Induction of the Epstein-Barr virus thymidine kinase gene with concomitant nucleo side antivirals as a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Epst ein-Barrvirus-associated m alignancies. Curr Opin Oncol,2001, 13(5):360-367.

第11篇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施保利通; EB病毒

中图分类号 R512.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8-0113-03

doi:10.14033/ki.cfmr.2016.8.064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Epstein-Barr Virrus,EBV)感染所导致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侵犯儿童和青少年,临床上以发热、咽喉痛、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加并出现单核样异型淋巴细胞等为特征,严重者可并发吉兰-巴雷综合征、脑膜脑炎、周围神经炎、心包炎、心肌炎、噬血细胞综合征等并发症。目前临床上无特殊治疗方法,主要采取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可用更昔洛韦、阿昔洛韦等药物,但其疗效尚存在争议。施保利通具有抗病毒及免疫调节作用,本研究应用施保利通辅佐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目的在于探讨施保利通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5月-2014年8月收治的IM患儿125例。参照《儿科学》第8版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标准:(1)典型临床表现有发热、咽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2)试验室检查包括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10%;血清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EB病毒特异性抗体(衣壳抗原VCA-IgM、早期抗原EA-IgG)阳性;血EBV-DNA检测阳性。典型临床表现加上试验室检查一项或多项阳性就可诊断。其中男72例,女53例,发病年龄6个月~13岁,随机分组,辅佐口服施保利通为治疗组(n=58),其余作为对照组(n=67)。两组患儿病情、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施保利通片(德国夏菩天然药物制药公司生产),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用药后发热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体征恢复正常;有效:用药后发热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无效:用药后发热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1]。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比较

治疗组发热、咽峡炎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等改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9%,远高于对照组的5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感染所导致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侵犯儿童和青少年,性别差异不大,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肿大是其主要临床表现。近几年报道显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人群对EBV普遍易感,感染后,主要累及咽部上皮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及NK细胞。EBV在咽部定植,导致细胞破坏,引起扁桃体炎及咽炎症状,并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受感染的B淋巴细胞表面抗原发生改变,诱导T细胞转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主要是CD8+T细胞,TCL),并导致一系列的免疫损害。它一方面杀伤感染EBV的B细胞,另一方面侵犯许多组织器官而产生一系列的临床表现。此外,本病的发病机制还与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和病毒对细胞的直接损害等因素有关[2]。严重者会并发吉兰-巴雷综合征、脑膜脑炎、周围神经炎、心包炎、心肌炎、噬血细胞综合征等并发症。EBV感染还与鼻咽癌、Burkitt淋巴瘤等肿瘤和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有关。

EBV属于DNA病毒,目前缺乏对其特效的抗病毒药物。目前抗病毒治疗主要使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及伐昔洛韦等药物。更昔洛韦抗病毒主要机制是通过抑制病毒DNA聚合酶和停止病毒DNA链延伸,从而抑制病毒复制。国外研究发现,EBV感染患儿抗病毒药治疗能显著降低EBV在口咽脱落率[3]。何英等[4]研究显示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疗效优于干扰素和病毒唑。王丽娟[5]研究也发现更昔洛韦对EBV感染有效。汪山林[6]研究显示单磷酸阿糖腺苷与更昔洛韦在治疗儿童IM时效果相近。高海丽等[7]研究发现干扰素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一定疗效,可以加强更昔洛韦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但更昔洛韦对血液系统,肝肾功能,胃肠道及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长期使用会引起耐药,并存在致畸变、致癌等风险。目前对更昔洛韦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还存在争议,有学者研究发现在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会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8]。

施保利通片是由德国夏菩天然药物制药公司生产的一种中成药,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及抗病毒作用,其主要成分包括侧柏叶、紫锥菊根、赝靛根、维生素C。有研究显示,侧柏叶提取物侧柏总黄酮具有抗炎作用,对花生四烯酸代谢有抑制作用,能有效抑制5羟二十碳四烯酸(5-HETE)及白三烯B4的生物合成,同时侧柏总黄酮还具有抑菌作用[9-10];赝靛根中的异黄酮、多糖,能促进人体免疫系统功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及抗病能力[11];紫锥菊根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并能阻断细胞表面的病毒受体,增强抗病毒能力[12];维生素C能减轻自由基对人体的伤害。施保利通片通过促进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活化T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产生特异性抗病毒抗体,从而发挥抗病毒作用。曹虹等[13]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研究证实施保利通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并能提高患儿体液免疫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施保利通辅佐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治疗组在发热、咽峡炎、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体征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施保利通辅佐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缩短了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提高临床疗效,且该药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并且口感好,患儿依从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盛巧妮,刘红瑞.清瘟败毒饮佐治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13,19(1):20-22.

[2] Tao Q,Young L S,Woodman C B,et al.Epstein-Barr virus(EBV) and its associated human cancers-genetics,epigenetics,pathobiology and novel therapeutics[J].Front Bio Sci,2006,11(2):2672-2713.

[3] Zhu M H,Liang M,Wang S J,et al.Value of antiviral therapy for infectious monocytosis in children[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2,14(3):198-201.

[4]何英,孙广超.更昔洛韦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效性的Meta分析[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8,36(5):46-51.

[5]王丽娟.更昔洛韦治疗小儿EB病毒感染61例效果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2):32.

[6]汪山林.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5):619-621.

[7]高海丽,毛彦娜,李彦格,等.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EB病毒感染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0):14-15.

[8]郑文彬.中药佐治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6例[J].医药导报,2014,33(6):763-765.

[9] Murakami A,Ashida H,Terao J.Multitargeted cancer prevention by quercetin[J].Cancer Lett,2008,269(2):315.

[10]张俊飞,孙广璐,张彬,等.侧柏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9):2231-2233.

[11]李仁秋.施保利通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4):21-22.

[12]陶崇斌,吴家丹.几种炭药研究概要[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4,6(6):489.

第12篇

关键词 白血病 六味地黄丸

白血病在中医学属“虚劳”,“血证”,“积”,“骨痨”等范畴,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使其治愈,尽管联合化疗或单一化疗的西药被人们认为是当今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完全缓解率可达60%~80%,5年生存率可达20%~40%。近8年来,我们采用联合化疗加中药六味地黄丸治疗的方法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例1 患者,女,30岁,农民。平素健康,10余天来自觉胸骨疼痛,头昏乏力,于2002年6月5日在我院血液科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入院时检查:T39.4℃,P82次/分,BP105/75 mmHg。神清,精神萎靡,消瘦,重度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颈下及锁骨上窝可触及肿大淋巴结,胸骨中下段压痛明显,肝肋下2 cm,脾肋下2 cm,质软,边缘光滑,神经系统无异常。血常规检查:RBC1.85×1012/L,HB45 g/L,WBC104×109/L,淋巴细胞0.74,其中异型淋巴细胞0.08,同时发现大量幼稚细胞。骨髓细胞学检查后,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住院后VMP方案化疗:VCR2 mg+生理盐水40 ml,静注,第1天,PREDNISONI 20 mg,q6h,口服,连服5天;6-MP 50 mg,tid,口服,连服5天。症见:面色无华,手足心热,头晕耳鸣,自汗不止,口渴,腰膝酸软,睡眠差,便干,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给予六味地黄丸,每次16粒,每日3次,配合化疗3个疗程。血常规:RBC2.80×1012/L,WBC3.6×109/L,中性粒细胞(N)0.48,淋巴细胞(L)0.45,嗜酸性细胞(E)0.02,嗜碱性细胞(B)0.05。骨髓涂片检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伴混合性贫血。出院后连续服用六味地黄丸,每次12粒,每日3次,连服10个月,后间断服用。2004年8月来院复查,仍在缓解中。

例2 患者,女,40岁。因发热,齿龈肿胀,鼻衄,无力3周,于2003年4月16日来院。查:T38.4℃,贫血貌,颈部淋巴结肿大,齿龈肿胀,有血迹,口臭,胸骨压痛明显,肝脾肋下可及,皮肤有散在出血点。血常规:Hb70g/L,RBC2.7×1012/L,WBC3.36×109/L,发现大量幼稚细胞。骨髓细胞学检查:增生极度活跃,原粒占50%,可见早幼粒及成熟细胞,过氧化酶染色阳性。诊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M2)。给予HOAP方案,长春新碱2 mg,tid,口服,第2~5天;强的松片20 mg,tid,口服,第2~5天。配合中药犀角地黄汤去犀角加水牛角粉30g,半枝莲20g,白花蛇舌草30g,山豆根15g,黄药子15g。每日1剂,连用2个疗程,热退,血止。外周血:Hb50g/L,RBC1.95×1012/L,WBC2.16×109/L。但患者仍有头晕、耳鸣,面颊潮红,心悸出汗,腰酸乏力,烦热失眠,口干渴,手足心热,便干,舌红、苔黄,脉细数。给予六味地黄丸,每次20粒,每日3次,后间断化疗,连服六味地黄丸1年零4个月,从未间断,2005年10月15日来院复查,已能参加体力劳动,血象及骨髓象均正常。

讨论

中医对白血病病因和本质认识不一,可归纳为:因虚致病,因实致病,虚实挟杂等本虚标实的表现。临床虚证多,实证较少,绝大多数病人表现为肝肾阴虚,以肾阴不足为主,特别是化疗后期,气阴两伤,临症所见低热,乏力,头晕耳鸣,自汗,盗汗,遗精,腰膝酸软,手足心热,皮肤出血,鼻衄,齿衄,口渴,便干,舌红,苔少,脉细数,均为肝肾阴虚之证。而六味地黄丸为补阴的药方。此方补中有泻,寓泻于补,为通补开合之剂。《医方论》日:“此方非但知肝肾不足,实三阴亦治之剂。有熟地之腻补肾水,即有泽泻之宣泄肾浊以济之;有山萸肉之温涩肝经,即有丹皮之清泻肝火以佐之;有山药之收摄脾经,即有茯苓之淡渗脾以和之,药止六味,而有开有合,三阴并治,洵补方之正鹄也。”采用此方滋阴配阳,填精补髓,壮骨生血。证、药叩合,符合中医药之理论原则。

白血病早期,特别是急性白血病早期多以邪实为主:高热,出血,发斑,肝脾淋巴结肿大,舌红,苔黄,脉数或弦滑数,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故应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法配合化疗。此期一般不主张使用六味地黄丸,但在第l疗程结束后,不管骨髓象是否完全缓解,均可使用六味地黄丸,因为此时正气在强烈的联合化疗打击下,已开始减退,故而早期扶正,有利于受伤机体肝肾功能的修复,不要等到肝功能损伤、骨髓抑制后才去用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