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46: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韦应物的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 要:韦应物是大历诗坛的重要诗人,历来人们多以“高雅闲淡”作为其诗风的概括,然而韦诗中对亲友人伦表现出深切关怀的作品,充分表明了韦应物对现实生活的真切观照和对亲友人伦的深挚情怀。因此,韦应物的诗歌用“语淡情深”来概括或更为全面和恰当。
关键词:韦应物;赠答诗;深挚情怀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7-0000-01
大历年间是唐诗由盛唐转入中唐的过渡时期,韦应物是这一转变中的重要诗人。历来人们对韦应物的诗歌风格多以“高雅闲淡”概括,其气貌高古、清润闲淡的诗风也多为人推崇,因此有“王孟韦柳”的并称。与韦应物同时代的白居易在其《与元九书》中感慨:“近岁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宋代苏轼则认为韦柳二人诗风绍承渊明:“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非余子所及也”(《剑溪说诗》)。可见从韦应物当时至于后世,人们都较多地关注到韦诗中高雅闲淡的的特点。
事实上,在韦应物诗集中,不仅有数量较多的山水田园诗,也有大量的赠答诗、酬谢诗等抒写诗人内心情感的作品。这一类诗往往表面看来不着笔墨、高古淡远,实际蕴含着深深的人伦关怀,言简而意长,语浅而情深。《寄全椒山中道士》是一首怀想山中友人的诗作: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乍看此诗,清泠如秋水,不细读便不能体会作者内在的深情。首先一个“冷”字,不仅带来了郡斋秋雨冷寂的气氛,也让人体会到作者心中的“冷”,这是作者真切的感受。在郡斋中觉得寒冷便想念起山中的友人,不是感情深挚的人恐怕不会如此细腻和深情。诗人推己及人,怀想友人:他是不是也在这秋雨的深山中感到冷寂呢?便欲前去送酒探望,然而再进一层想,恐怕道人超世脱俗,踪迹难觅,落叶满山,何处可寻?南宋吴沆《环溪诗话》卷下云:“作仙道僧佛诗,要冲淡潇洒,韦苏州诗云:‘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此等句超在尘外。”诚然,全诗层次递进,气氛萧疏,然而由思念之切,到欲寻之喜,再到难寻之惆怅,情韵深长,耐人寻味。宋代许《许彦周诗话》载:“韦苏州诗:‘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东坡用其韵曰:‘寄语庵中人,飞空本无迹’此非才不逮,盖绝唱不可和也。”清代施补华《岘佣说诗》则说:“东坡刻意学之而终不似。盖东坡用力,韦公不用力;东坡尚意,韦公不尚意。微妙之诣也。”东坡和句不如韦应物,盖因韦诗情发于内心实感,而自然流于笔端,故浑然天成,意境高远。作者不刻意“用力”,不直写自己内心的悲凉,只是通过想象的意象、气氛的渲染,将浓厚的深情通过淡淡的笔墨氤氲出来,虽不着痕迹,而读者自能感知而共鸣。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是一首短制,诗曰:“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诗人写自己因秋夜怀人而徘徊沉吟的情景,不由想象所怀的人这时也在怀念自己而难以成眠,远近相连。山中隐士常以松子为食,因而想到松子脱落季节即想起对方,一种高雅之士惺惺相惜的抚慰寓于其中。
诗人善于将浓郁的深情蕴藏在暗淡的景物中,借平静的气氛抒发内心萧索的感情,如“庭树忽已暗,故人那不来?”(《同德阁期元侍御、李博士不至,各投赠二首》)、“谁言不同赏,俱是醉花间。”(《沣上醉题寄涤武》)、“想子今何处,扁舟隐荻花?”(《答李翰》)、“为君量革履,且愿住蓝舆”(《送丘员外归山居》)等都是简单闲淡的短制,然而无不蕴含着对亲友的浓浓怀想。
以疑问作结也是诗人将浓郁的感情融入诗中的手段之一。赠答诗以问句作结,不仅使得诗歌意境悠远,含义无穷,也能引起对方更多的联想和想象。如“忽忽何处去,车马冒风尘”(《赠崔员外》)、“对琴无一事,新兴复何如”(《赠萧河南》)、“何处孤舟泊,遥遥心曲违”(《送元仓曹归广陵》)等,都以其结句充分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无限关心和深情寄怀。《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一首也是:“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诗人寄意远方的亲友,将思念之情蕴于景物的描绘、环境的渲染和平静的叙述中娓娓道来,感情愈发积蓄,直至诗歌结尾发出一声怅然长问,意味深长,思亲怀家之情溢于言表。
如果说上述几首赠友诗的感情只是一种淡然的抒发,那么《淮上喜会梁川故人》则更有老来逢旧、老泪纵横的沉重人生感慨: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北归去,淮上对秋山。
赵昌平《唐诗三百首全解》说:“诗题‘喜会’,诗情却喜中有悲,悲中有喜,一喜一悲,时今时夕,随情跌宕,不胜今昔之感,因成佳制。”诗人与故人相遇,不由得喜不自禁,然而感情却又是复杂的,“流光容易把人抛”,一别流水十年间,四目相对,双方都已鬓发斑斑、垂垂老矣,想起这些年天各一方,沧海桑田,时光荏苒,物是人非,这笑便也只有变成了含泪的笑。个中无奈与沧桑、凄凉与寥落,诗中并未直接表露,然而读此诗、想其景,谁能不如身临其境,潸然泪下!如同“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那时你我还是白衣少年,欢笑游戏历历如昨,而今日重逢,鬓已萧萧矣!除了能自嘲老朽,以“淮上有秋山”解嘲,还能如何呢!亦不由得使人想起少陵野老《赠卫八处士》:“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悲喜交加,悲的是岁月长,衣裳薄,喜的也只是你我都还在,有生之年还能一见,岂不幸甚!“节奏的舒缓使诗人情感的表现平淡,平和;平铺直叙使诗人的情感自然流露。”①这首诗明白淡然,然而语浅情深,节奏流动,跌宕起伏,其背后对人生、对亲友的深挚感喟,发自肺腑,动人衷肠,可以说是韦应物赠答诗中看似平易、实则情浓的代表。
萧疏中见空阔,平淡中见深情是韦应物诗歌最显著的特点。韦应物赠答诗中也有山水田园的意象描写,然而和陶渊明、谢灵运以至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相比,蕴含着深挚的情怀,不是为写景而写诗,乃是情到深处,借景抒情。陶渊明采菊避世,王维参禅悟道,孟浩然清淡闲适,唯韦应物更多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深挚友情。
因此,我们认为“高雅闲淡”只是其诗歌风格的一个方面。韦应物是大历年间诗歌数量最多的诗人之一,内容博杂,其中确有大量风格接近陶渊明、孟浩然的闲淡之作,但也不乏语淡情深、真挚感人的作品,展现了韦应物独特的艺术追求。
要之,韦应物赠答诗中对于友情、亲情、爱情的摹写自然流露、不求雕琢华丽,而抵达内心深处,充分表现了对亲友人伦的真挚关怀。在这一点上,韦应物和与其并称的陶渊明、谢灵运、王维、孟浩然等山水田园诗人都有明显的不同,他不是优游云外、闲云野鹤的隐士形象,反而更有杜甫关怀现实的倾向。因此,我们认为,“高雅闲淡”的论断只是就韦诗的语言特点和表面特征来说,难以括其全貌,用“语淡情深”或许更能观照韦诗的整体风貌。
参考文献:
[1] 赵昌平.唐诗三百首全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 孙望.韦应物诗集系年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2002.
[3] 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0.
自隋代实行科举制选拔公务员以来,各地官吏大都是读书之人。读他们留下的诗文,发现他们当中不少人都时常想着百姓的疾苦,惭愧自己没有尽到责任,令人肃然起敬。
白居易29岁高中进士,37岁任左拾遗,后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又相继出任忠州等三处刺史,因而能广泛接触现实生活,了解民间疾苦,成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在《观刈麦》诗中说:“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人对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不能忘记人民供养的功德,才会想到以服务报答人民。
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历任监察御史、工部侍郎最终官至宰相。当时农民在统治者的剥削压迫下,年年上交军粮,而战争却没完没了,因此负担沉重。元稹在《田家词》中说:“六十年来兵簇簇,月月食粮车辘辘。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归来收得牛两角,重铸锄犁作斤斫。姑舂妇担去输官,输官不足归卖屋。”诗里虽有“为了胜利甘愿牺牲”的意味,但民穷财尽之情也跃然纸上。
“悯农诗人”李绅27岁就考中进士,迈入仕途,他从国子助教做起,平步青云,晚年官至宰相,敕封赵国公,位极人臣。他的《悯农》诗恐怕也无人不晓,一年夏天,他回乡探亲,当看到田野里的农民在炙热的日光下辛勤耕地时,不禁大发感慨:“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接着又吟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两首诗寥寥数语就形象地描绘出农民劳作的艰辛,感叹劳动果实来之不易。
韦应物也感到惭愧,他在《寄李儋元锡》诗中有两句话:“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当时正值“安史之乱”,韦应物在苏州为官,虽然当时天下大乱,时局远非一名地方官所能左右,但一个有良心、有责任感的官员,只要辖区内有流亡在外的人,他就觉得愧对俸禄。
“诗圣”杜甫对战乱之悲苦,官吏之暴虐,以及人民生活之凄惨,更是刻骨铭心。这位只当过参军和工部员外郎之类小官的人,因为真正关怀和同情百姓,才写出了“三吏”“三别”这样深沉隽永的诗。特别是那首脍炙人口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在那个屋漏偏逢连阴雨的秋夜,他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还想到了“天下寒士”,他发出了无房者的强烈呐喊,这种炽热的情感千百年来一直感动着我们的心灵。当下的房价之高,简直高于上青天!杜甫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诗歌历久弥新,经历了多少历史更迭,现今读来依旧有现实意义。
宋太宗整顿吏治时曾对官员们说:“尔俸尔禄,民脂民膏。”只有时刻惦记着百姓的人,才有成为优秀公务员的可能。这些古代官吏的诗文,也许可以作为当代官员们职业道德的经典教材吧。
摘自《宿迁日报》
我讨论的范围限定于盛唐、中唐诗歌,主要集中在以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为代表的所谓山水诗派。这派诗人的风格被司空图称为“趣味澄椤保被严羽称为“莹彻玲珑”,被王士G称为“神韵清远”。这派诗人在创作方面有两个特点:一是爱写宁静的山水世界,二是善写僧寺题材的“方外之情”。这两个特点往往结合在一起,即在寻访僧寺的过程中展现出自然山水的美感。而在盛唐、中唐诗中,钟声成为连接山水世界和方外之情的重要桥梁之一。
举两首名篇为例,一是王维的《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一是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静,日暮坐闻钟。”这两首诗都因其钟声描写而获得了后世评论家的喝彩,如吴汝纶评“深山何处钟”句为“幽微殄悖最是王、孟得意神境”(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卷四引),评“日暮坐闻钟”句为“一片空灵”(同上)。
王孟派诗人特别善于利用钟声来创造意境,如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这首诗集中体现了王孟诗派的禅趣。评论者有的赞叹“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为“警策”(殷[《河岳英灵集》卷上);有的欣赏“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造意”(欧阳修《续居士集》卷23《题青州山斋》)。其实,这首诗最有灵气的要数余音袅袅的结尾,万籁俱寂,只有几杵疏钟颤悠悠回荡,这是何等静寂幽邃的境界!化动为静,化实为虚,钟声中一切迷妄顿时觉悟,幻化为空无的永恒。纪昀评此诗“兴象深微,笔笔超妙,此为神来之候”(《唐宋诗举要》卷四引),其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结尾无疑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盛、中唐宁静的山水世界中,也许再没有一种声音比钟声更富有禅意和诗情,善写方外之情的诗人,很少没有在诗中描写过钟声的,如孟浩然的“山寺鸣钟昼已昏”(《夜归鹿门山歌》);王维的“唯有白云外,疏钟闻夜猿”(《酬虞部苏员外过蓝田别业不见留之作》);裴迪的“林端远堞见,风末疏钟闻”(《青龙寺昙壁上人院集》);储光羲的“疏钟清月殿,幽梵静花台”(《苑外至龙兴院作》);钱起的“清钟扬虚谷,微月深重峦”(《东城初陷与薛员外王补阙暝投南山寺》);刘长卿的“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送灵澈上人》)、“香随青霭散,钟过白云来”(《自道林寺西入石路至麓山》);韦应物的“鸣钟惊岩壑,焚香满空虚”(《寄皎然上人》)……甚至被文学史著作归属于其他流派的盛、中唐诗人,也同样会在描写宁静山水和幽寂情怀时,用钟声来作映衬。如李白的“霜清东林钟,水白虎溪月”(《庐山东林寺夜怀》);杜甫的“晨钟云外湿,胜地石堂烟”(《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二十判官》);岑参的“钟鸣长空夕,月出孤舟寒”(《陪群公龙冈寺泛舟》)等等。
我们注意到,唐代诗人描写钟声时一般爱在“钟”字前加上这样几个形容词:“疏”“霜”“清”“夜”“晚”“暮”“晨”“远”“微”等等,而这些形容词从不同角度规定了钟声的性质,使得我们有可能根据其性质来探索寺庙钟声独特的宗教魅力和艺术魅力。下面兹将这些冠有形容词的钟声合并为四组,分别考察其宗教上和美学上的价值:
其一,“疏钟”,就钟声的节奏而言,舒缓从容,似断若连,“前声既舂容,后声复晃荡”(张说《山夜闻钟》),其声音的结构形式与诗人淡泊闲静的心态颇相对应。所以,“疏钟”常常唤起诗人归隐林下的情怀:“片云生断壁,万壑遍疏钟。惆怅空归去,犹疑林下逢。”(刘长卿《栖霞寺东峰寻南齐明征君故里》)“叶沾寒雨落,钟度远山迟。晨策已云整,当同林下期。”(韦应物《寄酬李博士永宁主簿叔厅见侍》)
其二,“夜钟”“晚钟”“暮钟”“晨钟”,就钟声的时间而言,回响在世俗活动业已停息或尚未开始之际,在静夜或清晨,它属于一个宁静而超越的世界,属于心存方外的诗人或高僧:“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杜甫《游龙门奉先寺》)“草色带朝雨,滩声兼夜钟。爱兹清俗虑,何事老尘容。况有林下约,转怀方外踪。”(岑参《春半与群公同游元处士别业》)
其三,“霜钟”“清钟”,就钟声给人的感觉而言,按中国古代的音乐观念,钟声应霜,《山海经・中山经》:“(S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而霜给人一种清寒高洁之感,使入神清骨寒,心灵得到净化:“古寺寒山上,远钟扬好风。声余月树动,响尽霜天空。永夜一禅子,泠然心境中。”(皎然《闻钟》)霜钟和月色构成一片空灵澄净的世界,融进了禅僧宁静空明的心境之中。
其四,“远钟”“微钟”,就钟声的传播效果而言,“远”既指空间的远,也指时间的远。钟的声波长,富有空间的穿透力,“欲知声尽处,鸟灭寥天远”(钱起《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远山钟》);而它的余音,在时间的延续上也相当悠长,“此时聊一听,余响绕千峰”(戴叔伦《听霜钟》)。由于距离远,钟声听来也就很微茫了,若有若无,杳渺飘忽。这种悠远的音响效果,也往往勾起诗人悠远的情思,如王维《归辋川作》:“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
为了论述方便,我把钟声分为以上四组,其实,这四组性质的形容词很可能描写的是相同的钟声,即节奏舒缓的“疏钟”,也是杳无人迹的“夜钟”或“晨钟”、清寒高洁的“霜钟”、悠扬动听的“远钟”。
钟声的宗教意味并不仅仅因为它和寺庙之间的紧密联系,比如听到日暮钟,想起东林寺,听到夜半钟,想起寒山寺等等,而更多地来自它那不可扪摸的虚幻空无,即所谓“空中之音”;也来自它那虚与实、动与静的圆融统一,即所谓“动静不二”。佛教大乘空宗有著名的“十喻”:“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虚空,如响,如犍闼婆城,如梦,如影,如镜中像,如化。”(《大品般若经》卷1)其中“如响”当然包括钟声。钟声从虚空中响起,又在虚空中消失,作为一种不可见的物质形态,它具有亦实亦虚的性质,这种性质很容易引发空寂虚无的宗教联想,正如张说描写的那样:“信知本际空,徒挂生灭想。”(《山夜闻钟》)同时,钟声典型地体现出动中之静和静中之动。六朝诗人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诗句,尽管也是以动写静,传达出声中之寂,但是蝉噪、鸟鸣未免显得过于吵闹,哪里有钟声那种净化人心的悠远宁静的韵味。王昌龄在寺庙中与朋友集会时有这样独特的感觉:“天香自然会,灵异识钟音。”(《同王维集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五韵》)的确,钟声从寂静中响起,又在寂静中消失,意味着永恒的静,本体的静,把人带入宇宙与心灵融合一体的非常“灵异”的精神境界。宗白华先生说:“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美学散步》,65页)严羽评盛唐人诗:“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沧浪诗话》)从这一点来说,钟声比其他任何意象都更能象征禅的本体和诗的本体。
至于钟声的艺术魅力,似可从以下两点来看:
首先,钟声能创造出一种音乐境界或泛音乐境界,这种音乐境界就是绵邈空灵的“韵”。按照宋人王对“有余意之谓韵”的理解:“盖尝闻之撞钟,大声已去,余音复来,悠扬宛转,声外之音,其是之谓矣。”(范温《潜溪诗眼》引)也就是说,钟声余音袅袅不绝,最能体现超越于形象之外的悠远无穷的诗歌韵味。而钟声那舂容晃荡的节奏,也颇符合老子有关“大音希声”的论述,据顾易生、蒋凡教授对“大音希声”的解释:“其声悠扬回荡,若断若续,浑沌窈渺,莫辨宫商,达到高度的和谐,闻者既不能听清,也不胜听。”(《先秦两汉文学批评史》,182页)这样的声音不正是唐人诗中描写的疏钟、微钟、远钟吗?在老子的哲学体系中,“大音希声”是“道”的体现,而老子认为“道”是“渊兮”“湛兮”“恍兮忽兮”“窈兮冥兮”“寂兮寥兮”的幽微深远、飘忽无形的状态,是难以用感官把握的“夷”“希”“微”的境界。显然,这正是钟声所能营造的音乐境界。事实上,在一些专门咏钟声的唐诗里,正可以看到很多类似老子形容“道”时所用的双声叠韵联绵词:“窈窕”“舂容”“晃荡”(张说《山夜听钟》);“寂寂”“舂容”“摇曳”“泠泠”(郑《寒夜闻霜钟》);“渺渺”“寥寥”“断续”“舂容”“悠扬”“杳霭”“仿佛”“依稀”(戴叔伦《听霜钟》);“依依”(李嘉v《远寺钟》);“杳杳”(司空曙《远寺钟》);“隐隐”“迢迢”“苍茫”“萧散”(韦应物《烟际钟》)。这些联绵词大多有虚幻恍惚、深远渺茫、浑然莫辨的意思。由此可见,唐代诗人心目中的寺庙钟声是一种何等的境界,不仅有音乐的韵味,也体现了大“道”的深微。据说,王士G选编《唐贤三昧集》,目的正在于“以大音希声,药哇锢习”(俞兆晟《唐贤三昧集》)。
其次,钟声能创造出一种想象中的绘画境界,借用当代西方地理学术语来说,叫作“声音风景”(soundscape)。钟声是一种音乐,而音乐作为一种诉诸心灵的浪漫型艺术,能够自如地唤起人们对似真非真的美景、将信将疑的世界的想象。钟声所表现的风景当然只是虚像,而非实像,也就是张说所说:“听之如可见,寻之定无像。”(《山夜闻钟》)然而,在唐诗中,由钟声唤起的想象世界往往通过诗歌的意象语言转化为可视的绘画世界,如韦应物的《烟际钟》所描写:“隐隐起何处,迢迢送落晖。苍茫随思远,萧散入烟微。秋野寂方晦,望山僧独归。”当钟声和轻烟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便幻化为一幅淡远的水墨画,远山的落日余辉渐渐消逝,苍茫的烟雾飘忽在寂寥的原野上,孤独的僧人回归山中的古寺。可以说,“烟钟”是音乐境界融入绘画境界的最佳范例,事实上,北宋画家宋迪著名的《潇湘八景图》中就有“烟寺晚钟”一景,而这也是八景中惟一的描绘“声音风景”的画幅。
以上我分别讨论了钟声的宗教意味和艺术魅力,然而,二者在具体的诗歌中往往是无法分割的。唐代诗评家殷[发明了“兴象”一词,颇能说明那些描写寺庙钟声的诗歌中所包容的宗教情怀――“兴”和艺术境界――“象”(包括soundscape)的结合。他十分赞赏王、孟派诗人綦毋潜《题灵隐寺上顶院》中的“塔影挂清汉,钟声和白云”两句诗,称之为“历代未有”(《河岳英灵集》卷上)。前一句是从视觉上描写,表现出庄严的塔影遥映碧空的静止画面,由静穆而唤起一种崇高感;后一句描写了听觉和视觉的通感,缥缈的钟声溶入远处一片悠悠白云,由空灵而唤起一种虚无感。这就是所谓“方外之情”。如果说塔影、清汉、白云都是空间形象的话,那么钟声则是一种时间形象,有了这钟声,似乎一瞬间时空、因果、虚实、动静融在一起,过去、现在、未来浑然莫辨,瞬间就是永恒。这是佛禅的世界,也是艺术的世界。
幸福就像香水,洒给别人也一定会感染自己,心中有爱,所以走得更远。
1.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3.渭城朝雨徘岢,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4.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8.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9.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10.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11.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关键词]境界 二十四诗品 审美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6-0079-02
一、“境界”概说
“境界”一词,最早是针对疆土、疆界而言的,是指有一定边界的空间,后又为佛教所吸收,“佛家把色、声、香、味、触、法叫作‘六境’或‘六尘’,加上‘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和‘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叫作‘十八界’,统称为‘境界’。”(《佛教与中国文化》)这种“境界”逐渐转换成信教之人的一种精神和信仰界域。
后来在佛教之外,“境界”一词也用来指人的某种感受,这种感受可能与感受主体的修养、学识、情趣等相关,同时还引申来说明人的某种心灵状态、精神层次或整体性的人生品格。“境界”正式进入文学范畴是在唐朝,具有佛学思想的诗人及其诗论,在老庄和玄学的基础上,把佛教之“境”与精神之境、诗学之“境”结合起来,使自然境域的“境”、人生境地的“境”逐步转化为艺术之“境”,因此境界就成为中国诗歌的一种独特的审美追求。一般认为是王昌龄将境界理论引入诗歌理论的,而其后有皎然的“取境”,刘禹锡的“境生于象外”等关于境界的理论阐释。到了王国维,境界说终于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他将境界分为“有我”和“无我”、“写境”和“造境”、“诗人之境界”和“常人之境界”等不同层次。对于王国维所标举的这种“境界”,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境界”是人对于世界以及人生的感悟和认识而言的,它是这种认识和感悟的一种程度表现,也是一种精神和心灵状态。当这种“境界”面对艺术、面对文学的时候,它就不仅是人的一种审美感受,也成为了一条重要的审美原则,对于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来说,它既是读者的,也是作家、作品的。
二、壮美境界
司空图在《诗品》中是以具体境界来描绘诗歌风格的,《雄浑》说到:“返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这体现的是一种强健、刚劲的诗歌风格,是对天地之境的一种描述,呈现出一种宏大的宇宙意识。在开篇第一品中就论述这样一种风格,可见司空图对于壮美境界的重视和推崇。郭绍虞认为“雄,刚也,大也,至大至刚之谓,这不是可以一朝袭取的,必积强健之气才成为雄”;“必须有大才力、大学问,才能随处触发,成为真诗。学深养到而写来却一物不着,并不卖弄学问,侈谈理论,这是所谓雄浑。” 诗人有什么样的精神特质、心理结构,往往在作品中就会呈现出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和审美特征。没有雄伟博大的内在精神,是很难达到雄浑的境界的。“荒荒油云,寥寥长风”二句取象,自然界中的云和风之大之广之壮,正是诗歌中所要追求的雄浑之气的外化体现,这八个字呈现出开阔高远的气势,正所谓“浑沦一气”“鼓荡无边”。但是这种雄浑之气又不是能够刻意追求得到的,“返虚入浑,积健为雄”,诗人需培养自己刚强的意志、豪迈的情感、勇毅的品性,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极大地充实自己,才能达到至大至刚的境界,诗歌中自然就呈现出雄浑风格了。唐代的边塞诗人高适和岑参的诗作多雄浑之气:“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乱石走”、“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这些诗句纵横跌宕,质气沉雄,骨力浑厚,彰显了雄浑的境界。
《劲健》《豪放》《悲慨》等诸品也表现了诗歌的壮美境界。“形神如空,行气如虹。巫峡千寻,走云连风”,这四句以物取象,刚健豪迈,峻峭有力,描摹出“劲健”的风姿和境界。正所谓“杜以神行气,李以气举神”,李杜的一些诗作正体现了劲健之气:“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云海方助兴,波涛何足论”、“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这些诗句大气磅礴,劲健之气十足,似有一股真气贯穿始终,塞于天地之间。“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这四句呈现的是一种与天地同体、与万物同游的“吞吐大荒”的豪放境界,表现在诗词中就是气象恢宏、激越奔放的壮美风格。“由道返气,处得易狂”,诗人拥有忘怀得失、超然于世的气度,才能驭月乘风、指挥万象,创作出豪放之作。
三、自然优美境界
司空图明显受到佛教和老庄思想的影响,在《诗品》中表现出注重冲淡、自然、柔美的审美情趣,《冲淡》《纤秾》《典雅》《自然》《清奇》等诸品皆营造自然柔美的境界,贯穿着一种清幽淡远的和谐气氛:《冲淡》的“犹之惠风,荏苒在衣。阅音修篁,美曰载归。遇之匪深,即之愈希”、《典雅》的“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岂曰可读”、《清奇》的“神出古异,淡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气之秋”、《超诣》的“如将白云,清风与归”等。
舟与离愁
舟载着乘坐它的人远行,给亲朋留下漫长的思念。因此,舟常出现在送别诗中,被寄予离别的忧愁和感伤。你看:
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唐・王勃《秋江送别》)不断流逝的江水已经引起人的离愁别绪,而更难以忍受的是透过渡口的树,去看那远去的离舟。
离舟意无限,催渡复催年。(唐・宋之问《渡吴江别王长史》)即将离去的小舟蕴含着无限的深意,催促着人登船离开,也在长久的远行中催促着年华流逝。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唐・严维《丹阳送韦参军》)在丹江外城边上送别行舟,这一别我们将分处两地各自悲愁。
舟与飘零
在茫茫的江海之中,舟显得非常渺小和孤单,当遇到疾风猛浪的时候,随时都有沉没的危险。人的生活与之一对照,竟是那么相似。因而在舟中,诗人融入了自己漂泊的心境和飘零的身世之感。唐代诗人杜甫晚年四处漂泊,居无定所,可说是“以舟为家”,因此“舟”在他的诗中出现得比较频繁。例如: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登岳阳楼》)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其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旅夜抒怀》)
舟与自由
舟行水上,与山水具有天然的联系,而山水又远离了人世的喧嚣,因此很多诗人把舟作为一种象征,表达自己对脱离世俗的隐逸、自由生活的向往。例如: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唐・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这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漂泊到宣州时写下的诗句。现实的诸多不如意让他感到不满和厌倦,转而对一种荡舟江湖、不受束缚的生活心生向往。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一只小船在涧边停泊,虽无人问津,“自横”一词却透露出怡然自得之感,写出了一位怀才不遇的诗人自由不羁的心境。
关键词:雪;意象;诗词;诗歌
雪诗大自然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它是白色的,代表着纯洁的心灵,给人清新自然的美感。从心里上,看见雪,我们的感觉是非常的宁静,内心犹如白雪一样的安静。而在诗人的眼中,雪又代表着不同的含义,表达着不同的思想情感,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雪的意象是相同之处见不同。
从中国的诗词中看“雪”的意象。首先,在《诗经》中,雪的意象主要有以下四种。第一,表示自然现象。在《诗经•小雅•信南山》中有“上天同云。雨雪,益之以@(音麦木,指小雨)。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冬日的阴云密布天上,那雪花坠落纷纷扬扬。再加上细雨溟溟蒙蒙,那水分如此丰沛足量,滋润大地并沾溉四方,让我们庄稼蓬勃生长。这里的雪只是指一种自然现象。第二,表示生命的流逝、路途的阻碍。在《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yù)雪霏(fēi)霏。”体现出来。第三,、政局黑暗《诗经•国风•北风》“北风其凉,雨雪其(音旁,雪盛貌)。”“北风其喈,雨雪其霏。”释义: 以风雪的寒威来比喻虐政的暴烈:“ 北风其凉。雪雨其 ” ,“ 北风其喈。雨雪其霏 ” 。北风凛冽,雨雪猖狂,渲染出一种凄冷阴森的气氛。第四,、君王的骄横无所节制和小人的愚顽不化《诗经•小雅•角弓》“雨雪dd,见曰消。莫肯下遗,式居娄骄。 雨雪浮浮,见曰流。如蛮如髦,我是用忧。”释义:大雪纷纷满天飘,太阳一出自然消。小人不肯自谦让,常常无礼耍骄傲。 大雪纷纷飘未休,太阳一出化水流。小人愚昧如蛮夷,我为此事心忧愁。以雪花见日而消融,反喻小人之骄横而无所节制和不可理喻。
在唐诗中,对于雪的意象有继承,但是也有发展。在这三个方面表现继承。第一,是一种自然现象,如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黄庚《咏雪》:“江山不夜月千里,无地无私玉万家。时延(青门饮)胡马嘶风,汉旗翻雪,彤云又吐。都表现为自然的雪。第二,表示路途的阻碍,如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⑹?雪拥蓝关马不前。” 释义:巍巍秦岭云海茫茫,身家何处是归宿?皑皑白雪拥堵蓝关,马儿都裹步不前。荀子:“松柏经隆冬而不凋谢,蒙霜雪而不变,可谓的其负也!第三,社会黑暗,如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在继承的同时,又有新的发展,表现不同的意象,体现在下面几点,首先是一种情思的表现,有孤独,凄凉、思念还有悲伤等情感。如唐戴叔伦《调笑令》表现的征人思归之苦,如唐李商隐《哭刘司户》表现的悲伤情绪,李白(鸣皋歌送岑征君)若有人兮思鸣皋阻积雪兮心烦劳。此诗为李白自制歌行,用来送他的朋友岑征君到嵩县鸣皋山隐居,眼看着自己的朋友就要离开宋州的梁园到嵩县鸣皋山去隐居了,面对着漫山遍野的皑皑白雪,诗人的心情特别“烦劳”。戎昱(霁雪)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风卷寒云”既是雪后天晴的征兆,又是次句“江烟洗尽柳条轻”的基础。大风卷走寒云,也将江面上的云烟雾气一扫而空,又吹落了柳枝上的积雪,使柳枝轻摆。雪晴在天“暮”之时,为结句“一夜明”作了极好的铺垫。表达对残雪充满无限喜悦留恋的心情。其次,人格精神的象征。有表示高洁的情怀 如韦应物《休假日访王侍御不遇》,从赞美友人诗思之清入手,进而衬托出友人不凡的人格。韦应物说:难怪友人的诗思如此清澈而沁人心骨,原来他所居住的环境如此清冷幽静,不仅门对着潺潺溪流,仰头还可看到白雪皑皑的山岗呢!末句妙语双关,既是友人居住环境的具体描绘,又是友人诗思诗境的比况形容,其中透露出的对友人的钦慕之情宛然可见,韦作构思之妙,于此可窥一斑。(2)英雄气质 唐 齐己《剑客》,这是北方冬季的大自然特有的最雄浑壮丽的画图。诗人把剑客放到如此西风狂啸,漫天大雪纷飞的背景下,有力的烘托出剑客的英雄气质。赞扬他下定决心,不为风雪所阻,一定达到目的的坚定信念。最后是作为松、梅等陪衬的意象,如朱庆余《早梅》:“天然根性异,万物尽难陪。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
而在西方诗文中,雪地意象是不同的,但是在其中也有相似之处。有以下几种意象。表示童年年幼时的美好,在索科洛夫的静静地雪这首诗中,我朝窗外张望,树木在积雪下挺着胸膛,人们在行走,雪花在飞舞,雪堆在悄悄地增长,我好像回到了童年,雪的意象是童年的时光,年幼时的美好。雪的飘落是生命的诞生 雪的堆积是生命的成长。雪表示时间的消逝。雪的融化标示着时间的流逝,然而时间终将会逝去,表示困难险阻。库兹涅佐夫的雪中,冬令时节,一片低沉的呼呼声,雪花纷纷扬扬,往人们身上飘洒。银装素裹的夜景,使我不由得放慢狂奔的步伐。雪象征着阻碍,困难险阻。雪地里前进,就想是逆境中的生活,总少不了磕磕碰碰。不过人生却是充满希望的,如雪一般,雪会融化,艰难险阻也会被克服,所以这首诗的基调是积极向上的,激励所有身处逆境中的人,勇往直前,力克困苦。代表专制主义的罪恶。《红的雪》雅库博维奇中,四周是一片雪地,到处洁白无暇;气候比较寒冷,但闻风声飒飒。整首诗描写的是战争,人们对战争的憎恶,对当时统治的不满。还表示希望。《今天有时雪纷纷》伽姆扎托夫。发辫凝一层白霜,雪花洒落在肩膀,们返回温馨的家,晶莹的霜雪正在融化,火炉熊熊火正旺。《雪》吉皮乌斯神奇地沉默,它重又飘飞,轻轻地摇摆和降落……幸福的飞行令心儿多快慰!不存在的它又重新复苏……
雪的意象相对来说是比较广泛的,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到雪这一事物中,表达自己不同的情感。在中国和西方的诗词中,雪的意象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表示时光的流逝,、困难险阻还有社会的黑暗,不同的是在中国诗词中,表示情感,人格精神的象征,而在西方诗文中,有表示童年的美好、生活的苦难还有表示希望。中国诗词中的雪意象和西方雪意象的不同,主要是因为;
1.作者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受教育的文化不同,看待事物所表现出来的感情不一样。中国主要是受儒家文化影响,而在西方受启蒙思想影响。
2.写作手法不一样。中国的诗词主要是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方式比较多,而在西方,多的是直述,直接写雪,将思想情感寄予在整个诗文中,在诗文中把一种事物作为代表来写。
3.表达感情的方式不同。中国自古以来,对于情感的表达都是很委婉的,运用不同的语言委婉的表达自己的情感,而在西方,作者的表达方式可以说是很直接的,很容易就看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总之,中西方雪意象是同中有异,雪在作者的笔下赋予了不同的情感,雪有了不同的含义。
参考文献:
【1】张草纫《苏联抒情诗选下》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8
【2】汪剑钊译《吉皮乌斯诗选》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1
【3】王守仁译《苏联抒情诗选》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4.8
【4】谷羽译《伽姆扎托夫爱情诗选》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1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一部《唐诗三百首》,让我们认识到了唐代诗人的方方面面,可我更关注唐代诗人的吃。因为从一个人吃吃喝喝,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本性。自私的人闷头紧吃;自负的人歪头斜吃。所以吃能看出一个人的真性情。
打个比方,五言古诗就像是古诗围坐在五言的餐桌边,有时候是六七个人,有时候是十二三个人。大家聚在一起,说文解字,喝酒吃肉。李白在《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这首五言古诗中写道:“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讲了几句话,人家肯留宿了,还拿出美酒款待。看来没什么吃的,除了酒。所以不一会儿斗酒之最的李白就醉了。酒仙赶了一天的路,风尘仆仆,不能餐风饮露,肚子怎么不饿!
而在李白的另一首《月下独酌》里,就只能光给李白喝酒,别说是肉,就是萝卜干也不能给他吃。朋友也不要去看他,让他孤身一人在花下,只有一壶酒,如此方与朋友亲近。这个时候还以菜佐酒,则太俗了。月光素盘,李白用月光下酒,情不自禁吃得太饱,为了帮助消化,就载歌载舞了。《月下独酌》是一个诗人的吃,吃得有声有色个性鲜明,尽管无肉,也不会大醉。所以说,李白的诗潇洒飘逸,只见酒不见下酒菜。
而在杜甫那里,菜比酒重要,所以说杜甫是位现实主义大师。浪漫主义的酒,现实主义的肉。李酒杜肉,但杜甫常常没有肉吃,一如孔子。肉是大荤,在古代,韭菜叫小荤,杜甫吃不到大荤吃小荤,就在他的五言古诗《赠卫八处士》中我们可以看到杜甫吃小荤时的“惊呼热中肠”:漠漠的夜雨里,从院里剪一把韭菜来炒着吃,尽管寒酸,但意境多美。“夜雨剪春韭”,这是美食的千古名句,杜甫是唐代头一名美食家。“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杜甫的酒量比李白小多了,因有了“夜雨剪春韭”这一份美食的心境,也就得到超常的发挥。
王维呢,这位诗人好像一喝酒,就会跑到露天,热爱山水的本性暴露无遗。王维不是“置酒长安道”,就是“下马饮君酒”,有点“吃里扒外”。也正靠着这点“吃里扒外”,安史之乱后才逃出了惩罚。最穷的诗人是孟浩然,又馋酒,所以只得常常登高,“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就是为了看有没有人送酒来。最静的诗人是韦应物,“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这静得有人情味,有酒同喝,有福同享,悄声细语,温暖人心。与“安得广厦千万间”不分上下,只是度数不同。一个是烧刀子,一个是陈年花雕。
七言古诗像张长条餐桌,来喝酒吃肉的人多了一些。最知足的是韩愈,“床铺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退之无力擒虎,就退之赏景,山红涧碧,不改其乐。“山红涧碧纷烂漫”,烂漫的青春呵,韩愈像吃青春饭的。白居易不但租到了便宜的房子,还能出入皇宫禁院,《长恨歌》就是他见到的流动的华宴。唐代诗人中,白居易的笔写得出富贵气,“玉楼宴罢醉和春”,这类句子,李贺、贾岛是写不出的。因为他们没有这方面的饮食经验。
而五言绝句,字数不多,像三四个朋友小酌,像两个朋友对酌,像一个朋友独酌。自己是自己的朋友,以对客之心独处。宋人严羽说,唐人七律,当以崔浩《黄鹤楼》第一;当代诗人车前子说,唐人五绝,可能是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第一。因为白居易的诗,写出了酒文化的真髓,也写出了中国吃的三味。吃者之意不在吃,在乎红泥欲雪。“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写得如此佳句,白居易也就不是白居易了。
所以,唐代诗人的诗歌,其实也就是他们的饮食史。从唐代开始,诗人会吃了,就多了很多吃货。社会就是如此,诗歌就是如此!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
1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20.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2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2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5.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2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27.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28.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赠别》
29.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30.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江楼感怀》
我素来喜雨,虽时有寒雨、疾雨无约而至,有碍出行。每每披着雨披在雨中疾驰,雨点丝毫不留情面,甚至有时是劈头盖脸,一阵雨豆子,仿佛千珠万珠,虽风雨兼程,衣裳全湿,却常自嘲“天降甘霖,是为大自然之也”。友人笑曰:“好一个现世的阿Q。”我不以为然,喜雨者何止我一人也?
打开唐宋诗词,到处听得到雨声。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是韦应物《幽居》所书,“微雨”是对早春细雨的准确描绘,春草在微雨滋润下成长,这里有一派生机盎然的春天气息。至于苏轼《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一场透雨过后,原野青青,景色格外清新可爱,走马于平沙芳草地上,自是一尘不染,只觉满眼青翠,内心喜悦可以想见。更喜杜甫“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两句,将鱼的欢欣、燕子的轻盈写得淋漓尽致。
适时之雨,细细地下,不知不觉中柔情地融入大地,化作生命的光泽与亮色,它好在润物无声,我们可以读出生命的光泽和人生的生机与希望。
往事如烟,人生苦短,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时,眼中的雨,何尝无悲?每每伤春悲秋、离愁别恨、寂寞无奈之时,有冷雨飘然而下,让人不由想起白居易的“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而愁意更浓。
最爱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愁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想想,当落红无数、春去匆匆、悲风怒号、黄叶飘落、日暮途穷、夜深人静之际,雨像懂得人的情思,点点滴滴地洒落,一声声地撞击着人的心扉,使人百感交集,泪水与哀愁同出,令人断肠。
下雨的日子,若不急于出门,怀一颗感恩的心仔细品味,心里有无尽的诗意。
备好一杯茶,打开悠扬的音乐,于静室读书,雨在窗外淅沥有声,而室内水仙开得更好,有暗香浮动。唐代司空图在《诗品》中对“典雅”的解释是:“玉壶,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郭绍虞先生说:“赏雨茅屋,幽居自得,见其雅。”能够时时保持一颗本色的心,敏锐捕捉自然之美,倾心其中,何尝不是一种雅致人生意境的追求?
一位当了一辈子老师的前辈,总是自豪地说:“热爱生活的前提是享受大自然给予的所有馈赠。虽然教师是个清贫的职业,无权无势,甚至在很多人眼里没什么出息,但能够使自己教过的孩子在风吹过、雨淋过、受挫折时,能坦然面对人生,笑对困境,这就是我的成就。”听者无不心中感动。
人生何处无风雨?不经风雨,怎见彩虹?雨所清洗的是空间世界,何尝不也是人的心灵世界?能够读懂雨的人,就能理解雨所具有的禅家意味来。
权心利欲在雨意的清凉中被洗净,因此在静观和沉思中可以领悟到人生哲理。苏轼在贬居黄州之时,就有“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睛”,正是在途中遇雨得来的感叹,一派超然物外的禅意般的宁静。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伫立于茫茫天地之间,感受着匆匆岁月无情,如果说春天带来的是生机,夏季带来的是躁动,冬季带来的是萧索,那么秋天带来的则是无奈了。喜欢一个人徜徉在落叶曼舞的小径,或者是铺满青苔的空巷,任思绪被秋风渐吹渐远,直到被若即若离的惆怅占个上峰,也只好随宋玉同叹一声“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了。
秋天里秋风瑟瑟,落叶纷纷。每次读起古人的诗句,总是会被浓浓的悲秋情绪紧紧包裹,却又不欲挣脱,独自啜饮慢慢膨胀的忧郁与失落,
也不知这到底是“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呢,还是“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反正悲秋之情古已有之,也不多我一个,且看看有多少敏感而又多情的诗人曾留下过怀秋舒怀的诗句吧。
《诗经》中的“秋日凄凄、百卉具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桑之落矣,其黄而陨”都是对秋发出的唏嘘。范仲淹的“碧云天, 黄叶地, 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所绘景色清微淡远之致,情与景交融,引人深伤。到后来王实甫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中将此词稍加引发,改为“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更是令人迷离惝恍、怅然若失。“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是柳永的叹息,凄凄柳下,再会无期,能带走的似乎只有满怀的秋风。周邦彦的“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写的是凄清旅途的寂寥无助。韦应物的《闻雁》:“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写的则是怀人思乡的落寞情怀。相比以上对秋的无奈,李白在感慨之余也尽显了豪放诗人的本色:“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总之秋天的景色大都凄凉,凄风苦雨,枯草落花,雨打残荷,雁鸣长空……然而换了不同的心境,诗句也会大不相同。刘禹锡就在秋风中找到了寄托,从感时伤怀中解脱了出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杜牧也在《长安秋望》中望出了秋日的风清云淡,别有洞天:“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描写秋天的诗歌名句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希望我能有古人的旷达,到了下一个秋天,可以多去感受喧嚣夏日后的清新宁静,漫漫寒冬前的短暂芳香,多去体会“秋风之性劲且刚”的豪迈,少去喟叹“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无奈。也会被秋而“感”,却不再为秋而“悲”了。
月光如水水如天
初秋的燥热将尽未尽的日子,我是极为思念那一轮属于中秋的明月的,只有那时候才能让人感觉到一阵真正的清凉与宁静。而明月很多时候都被我们忽略在了日常生活之外,只有快到这么一个特殊日子的时候,才让人想起关于明月的一些东西。
夜是如此的寂静,寂静中又带了点儿热烈,使秋声的喧嚣在树梢达到了。月的光茫迷离闪烁而无依无附,营造出一种氤氲的气息,不期然地便想起了秦观的那一首《踏莎行》里的词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一个“迷”字便函摄住了月光的那种朦胧与迷离的气息,在这样的时候许多模模糊糊的往事便在朦朦胧胧之中,走进了你的心间。
其实有许多事是你不用去想它,它永远在那里的,好似多少年前的一轮明月,它总是在你的心里悬挂着。月的光茫遮遮掩掩,影影绰绰,宁静而悠远。进入月光便仿佛进入一种朦胧的梦境,而且你纵然知道它只是一个梦境,也让你就那样的想投入而不愿醒来。
在我们闽南话里头,月亮有个很女性化的昵称叫“月娘”,一直很喜欢这样的称呼,好像没有太多的缘故,只是因为“月娘”装饰了我们儿时的多少梦境。那时候一到夏天或者初秋的晚上,我们一般都睡在屋顶上,看着宁静的夜空,伴着那样的月光或者星光,在大人们一个个迷人的故事中睡去,在睡中难免还会做上一个坐着月亮的小船去采摘星星的美梦。
那时候老人们常常对小孩子说,不要用食指指着“月娘”,不然,晚上“月娘”会化作一把镰刀来割去你的耳朵的。于是,孩子们便只好把自己的食指紧紧地握在自己的拳头里,生怕一个不小心便会惹来被割去耳朵的祸端。好像也有那样的小伙伴,竟还是把食指指向了月亮,最后只被吓得一晚上都不敢睡觉,只怕一旦睡去,自己的耳朵就要被“月娘”偷偷的来割了去。秋季是由夏季到冬季的过度季节。阴历为7至9月立秋到立冬,阳历为9至11月,天文为秋分到冬至这一段时间。
【关键词】温泉;官方性;个人性
中日两国都是温泉使用历史悠久的国家,两国的温泉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是毋庸置疑的事实。目前的温泉研究多半集中在温泉的使用方法上,但是,纵观目前的研究,造成这种巨大文化差异的原因没有被很好的进行挖掘。
一、由温泉诗歌看中日两国温泉文化特征
中日两国都有许多温泉相关的记录。中国的古典书籍《山海经》中就已经出现了与温泉相关的记录。白居易的“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中所提到的“华清池”就是从秦代开始有名的温泉。与此相对,日本对温泉的发现及利用也可以从各种古书中得到认证。如《日本书记》《续日本记》《万叶集》《拾遗集》等书中都有提及。平安时代的《延喜式神名帐》中已经对祭祀温泉的温泉神社也有了多处记载。本论文并不以史书为主要资料,而力图从中日两国温泉相关的诗歌入手,来对比分析日本温泉文化与中国温泉文化不同的私人性。
(一)从诗歌来看中国温泉文化的官方性
从中国的温泉历史来看,唐代是温泉文化开始繁盛的开端。唐太宗李世民就曾在骊山温泉建“汤泉宫”(后称华清宫),并率文武大臣前往,写下了《温泉铭》。唐明皇李隆基也曾带领杨贵妃前往温泉。而诗歌也在唐代进入鼎盛时期,因此在唐代与温泉相关的诗歌比起其他时代较多。如《题庐山山下汤泉》(白居易)、《温泉行》(韦应物)、《题昭应温泉》(孙叔向)、《温泉言志》(李隆基)、《温泉宫行》(王建)、《长恨歌》(白居易)等。稍加分析,则可以从这些诗歌中看出中国温泉文化的官方性。
以《题昭应温泉》及《温泉宫行》为例来说明中国温泉文化中的官方性。
全唐诗:卷472-22 题昭应温泉
唐・孙叔向
一道温泉绕御楼,先皇曾向此中游。
虽然水是无情物,也到宫前咽不流。
全唐诗:卷298-6 温泉宫行
唐・王建
十月一日天子来,青绳御路无尘埃。宫前内里汤各别,每个白玉芙蓉开。
朝元阁向山上起,城绕青山龙暖水。夜开金殿看星河,宫女知更月明里。
武皇得仙王母去,山鸡昼鸣宫中树。温泉决决出宫流,宫使年年修玉楼。
禁兵去尽无射猎,日西麋鹿登城头。梨园弟子偷曲谱,头白人间教歌舞。
从这两首诗的内容来看,确实都与温泉有关。但是,主要描写的都是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对温泉的使用。如《题昭应温泉》中出现的“先皇”“宫殿”,而《温泉宫行》则是彻底的描述了为皇帝所建的温泉行宫。同时,从写诗歌的目的来看,这两首诗也并不是描写享受温泉所带来的愉快的心情或氛围,而是力图通过诗歌,来描述皇帝的温泉生活或者通过对皇帝温泉生活的描写来评说历史。除此之外,纵观中国的文学作品,可以发现享受温泉仅局限于封建统治阶层,表现平民百姓享受温泉的作品基本没有。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温泉在中国文人的诗歌中,乃在整个中国的温泉文化中都具有一种远离普通百姓的官方性。
(二)从诗歌看日本温泉文化的个人性
与中国相同,日本人对温泉的利用及享受也历史悠久。日本现存最早的史书《日本书记》中就已经出现了同温泉相关的内容。但是,在日本,温泉离普通大众尤其是文人的生活并不那么遥远。因此,日本的文人在作品中描述温泉时,也怀有一种亲切的感觉。以《万叶集》中与温泉相关的作品为例来说明日本温泉文化中的个人性。
足柄の土肥の河内に出づるの よにもたよらにころが言わなくに
这首和歌描写了温泉涌出的样子。关于这首和歌意思的解释有很多种,其中最为认可的解释为:“汤河原的温泉,不分昼夜,汩汩的从河原中涌出来,那汤河原温泉不断涌出的热情,我的恋人总是不明白的告诉我她有没有在想我,所以我完全没有办法专心工作。”这首和歌从温泉联想到的并不是如同中国的诗歌一样的对历史的描述或反思,而是单纯的由温泉联想到了自己的恋人,描写了自己与恋人之间的状态。没有宏大的描写及对历史的反思,却充满了人情的趣味。
除了上文列举的和歌之外,《万叶集》中大伴旅人在妻亡时所咏的和歌也充满了深厚的个人情感。
の原にく芦田はわがごとく妹に恋ふれやわかずく
这首和歌译为中文,则表达的是:“在汤原上鸣叫的鹤啊,是否也像我一样,在思念着亡妻呢?”那这里的汤原指的也是温泉,而这里的温泉完全成为了作者表达个人感情的背景。从这个意义上说,温泉并没有被赋予深厚的政治性或官方性,而是具有明确的私人性。
二、结语
本文对中日两国的温泉文化进行了考察。通过对中日温泉诗歌内容的对比,认为与中国温泉文化的官方性相比,日本的温泉文化则更体现了个人性。本文仅对日本温泉文化的个人性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对中国现阶段温泉旅游资源的开发有所参考。由于篇幅所限,日本温泉文化所涉及到的“裸文化”及“温泉旅馆”等方面并没有涉及,在以后的研究中则会继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兵立史博物集.のと俗とと温泉の文化[M].路:兵立史 博物,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