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批评的艺术

批评的艺术

时间:2023-05-30 09:46: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批评的艺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批评的艺术

第1篇

一、要确立积极的批评目的

批评是为了唤起学生对自己不良行为的警觉,让教师能主动地(或被动地)限制和制止学生不良或错误的行为,进而使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我们批评学生不是为了让学生难堪,所以不要讽刺、挖苦学生。如果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会让他们反感和产生抵触的情绪。这时,很多学生会表面答应改正,但是心中不服。这种“口服心不服”的学生,常会在暗地里给班主任更多的难堪,让班主任工作更难开展。

所以,批评学生时要有积极的目的。我们的批评是让学生改错,而不是让学生认错;是让学生成长,而不是把学生制服。我们诚心诚意地帮助学生,当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批评是善意的、负责任的,那么,我们的批评就达到目的了。

二、批评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学生都是有自尊、有人格的,学生犯了错误,如果教师不分场合大肆批评,就会使他们觉得很没面子,在同学中也会威信扫地。这样会大大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也会使教育工作事与愿违。教师尽量不要当众责备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在尊重他的人格,选择适当的时候,以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为出发点,用文明的语言,发自肺腑地和学生谈心,学生便会心领神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课堂上看到有同学回头与后面的同学讲话,当即就进行批评,不一定有好的效果;如果换成另一种方式,用眼神示意一下,给一点“面子”,课后再找他私底下谈话教育,效果要比当时在课堂上点名批评好得多。

三、批评要以理服人

“以理服人”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学生犯错误是很正常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正在成长和发展中的学生。学生阶段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是培养品质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没有正确思想的引导和道德规范的约束,学生是很难成才的。因此,对有错误的学生,只能耐心地跟他们摆事实、讲道理,不仅让他们“知其然”,还要让他们“知其所以然”。对于讲歪理的学生,要指出他们的错误所在,以此来提高他们懂道理、讲道理的自觉性。

四、批评学生的方式要灵活多样

1.鼓励(善意的批评)。有些学生自尊心比较强,爱面子,对于这类学生不可以从正面批评,而要婉转地从侧面绕一绕,寓批评于鼓励中,采用巧妙的鼓励,在鼓励中包含信任和期望,在老师的信任中维护他的自信和勇气,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又不丧失自尊,从而起到批评的效果。徐特立说过:“对犯错误的学生要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中去批评我们的坏处。”例如:我们班上有一个聪明但是学习习惯不怎么好的孩子,经常有不完成作业的情况。我找他来办公室对他说:“你是个聪明、理解能力很好的孩子,但是却没有在你的家庭作业上表现出来,请你不要放弃每一次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好吗?”这个孩子听我说了这一番话,低着头对我说:“老师,我知道了。”从那以后,他的作业不仅能完成了,而且字迹也很工整。

2.沉默(无声的批评)。在一定的场合,教师有意识地沉默也是一种有效的批评方式。但是实施这种批评一定要创造一种紧张、严肃的气氛,眼神专注,让学生沉浸在严肃的气氛中,感觉到老师的不满和责备,产生一种心理压力,并在自我反省和检查中领悟自己的不足和过错,从而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有一次,上课铃响了,教室里还是闹哄哄的,我一进教室,就用严厉的目光注视着大家,沉默了一会儿,全班同学发现了我对班级纪律的不满,从而自觉地安静下来,并做好了课前准备。当然,这种无声的批评方式要把握时间的长短,适可而止。

第2篇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怎么能让学生知错能改,更好地成长起来呢?我想,正确地运用批评的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

班主任所面对的是心理敏感承受能力又差的学生,要使批评达到一定效果,就要和学生心理相融、感情相通。只有正确分析和研究被批评学生心理状态和特点,才能产生很好地批评的效果。

例如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我曾经碰到过一个这样的学生。

一个雨天的晚上,我冒雨刚回到家,结果我班王妍家长打来电话。说他孩子现在在宿舍怎么也不肯去上晚自习,并且吵着要回家,不想念书了。希望我能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无奈,我只好又回到学校。一路上,我想着要怎么批评这个学生的任性,怎么把害我在下班后还要雨里来雨里去的怨气发泄一通。到了教室,果然,这个学生还没来上晚自习,我想批评要掌握事实,才能有的放矢。于是,我先去向王妍的室友了解情况。结果室友也不明白为什么平日乖巧懂事,好性子的王妍,怎么突然会这样呢?只知道她还在宿舍里哭。我只好又奔到宿舍,此时的我,已经冷静多了,学生一句"平日乖巧懂事"提醒了我。王妍确实不是个要操心的女生,也很少说话。一般来说,批评女生我总会尽可能顾及到她们的面子,女生脸皮薄,万一弄得不好,就更能让她们"记恨"你,那么以后不仅是对她自身的发展,还是对我的工作都是不利的。

来到宿舍,王妍还在抽泣,非常伤心难过的样子。我没有再就不请假擅自不去上晚自习而批评她,而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为什么不想读书?在我再三追问下,她终于告诉我"成绩老是考最后一名,再念下去有什么用?还不如早点回家帮爸妈干点家务好了"。听了她的话,我突然想到,再过几天,就要期中考试了,可能她是有点考前焦虑所引起的厌学症。意识到这一点,我就打算来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迂回批评输导法。

这时,我就没有再围绕这件事讲下去,只是对她说:"老师今天帮你去向值班老师请假,允许你在宿舍,不去上晚自习。但你要答应老师一定要好好考虑退学与否的事,这也可以说是你的人生的转折点,不能马虎,一定要对自己负责。如果你现在不能答应我,那老师本着对自己学生负责的态度,只能饿着肚子在宿舍里陪你,或者让你父母连夜赶出来,你看怎么样?"王妍郑重答应我她会好好考虑的。此时,我看她的情绪稳定了,于是就事论事批评她擅自不上晚自习,让老师担心,家长操心的不明智的行为。让她以后要注意,不能什么事都随心所欲。

就这样,我走出了宿舍门,而走进了学生的心里。第二天,王妍的情绪明显好多了,之后,我时刻关注她,并和家长配合,一起给她帮助和鼓励,终于让她走出了低谷。现在她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由原来班上的垫底生到现在的中游生,并且还在不断的提升。

批评,是教育者对被教育者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是通过言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方法,也是教育者必不可少的手段。所以,我认为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是正确使用批评方式的前提。学生的性格五光十色、千差万别,为了提高教育效果,教师必须善于观察和分析,针对学生的性格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批评教育形式。其实,批评的艺术,就在每个教育者善于捕捉的慧眼中,善于热爱学生的胸怀中。

第3篇

一、乔治•吉伊根的艺术教育理念

为了使教师在学校的环境中更好地发挥艺术批评教育的作用,更有效地创设教学环境和有利于教育策略的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颇为重要。吉伊根“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为基于批评的艺术教育实践提供了具有指导和决定性作用的价值前提,他明确指出:“批评不是当作一种评论的形式,而是作为一种探索的方式。”[4]这里的“探索”包含三层意涵。

第一,强调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批判性解读,探寻作品中所暗含的社会观念、价值和信仰,将审美体验放在它所在的社会背景中感受,研究审美与意识形态的互动,分析作品与自我的关系,不仅加深学生对艺术作品中美的理解,也促进他们确立对社会生活的看法和积极的自我认同。[5]诚如吉伊根所说:“批评探索为自我理解和社会理解的培养提供了可能。”[6]可见,他把艺术批评的侧重点从评价艺术本身,转移到通过理解和鉴赏艺术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自我意识上来,凸显出由艺术表达到社会批判、由艺术创作技巧到艺术评价的重心位移。

第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以问题导向为主脉,对艺术作品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发掘和探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教学并非单向传递的过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应共同交流讨论,实现知识、价值建构的双向互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学生的引导者又是学生的合作者。[7]

第三,应把艺术作品的含义和价值放在一个相当广阔的知识领域来解析,这需要学生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各类艺术进行外延性的、扩展性的交往活动,这就涉及开放的心态、对话的意识以及追问和比较的自觉。故而,既要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也要重视学习内容的多元文化取向,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吸纳不同民族、种族和社会群体的文化。[8]吉伊根还强调:“学生不仅要学习传统艺术,而且应学习当代艺术,还要学习审美艺术和应用工艺美术、民间艺术和高雅艺术。”[9]可以说,对艺术作品的评价是建立在对艺术作品所蕴含的审美价值、人文历史和文化背景等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同时也是学生主动探究、整合多元文化的过程。

可见,“探索”意味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确立了学生是教育的原动力和根本,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的内在潜力与学习动力,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性客体转变为主动探究的主体。“教”始终围绕着“学”来开展,使教育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自觉的活动和自我构建过程。

二、吉伊根教育理念的启示———促进我国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对策

艺术教育强调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推崇创新合作,主张以开放、平等的态度尊重和了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并保有其独特性。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以往单一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与时俱进,开拓视野,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受吉伊根教育理念的启示,我们应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促进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

(一)确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教育思想吉伊根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意味着不仅将学生视为教育的对象,更切实地将他们看作教育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教育与自我教育的主体。为此,应了解并尊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需求和愿望,并在尊重的基础上爱护学生、了解学生和与学生沟通。实际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是对教育质量负责、对学生负责的具体体现,英国艺术教育家赫伯•里德(HerbertRead)也说:“对一个生命负责的责任寄托在我们身上,而我们对他们不应有丝毫支配的迹象。”[10]因此,这样的教育理念更应在艺术教育实践中去贯彻。反观我国目前的艺术教育现状,在诸多方面尚存不足。例如,我国惯有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使学生缺乏质疑和批判精神,不善于独立研究、发现和解决问题,忽视了艺术教育在完善人格、提高素养等方面的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育观念没有转变过来而造成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过程越来越倾向于“教与学”的双边方向发展,以个性塑造为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品质和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已变得日趋重要。所以,要顺利地实施教育措施,首先应切实改变教育观念,确立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教育思想。唯此,才能走出艺术教育的误区,真正有效地改革艺术教育的课程,落实艺术教育的政策和措施,以发展我国的艺术教育。

(二)引导学生由“欣赏型”向“批评型”转换美的感受是一种主动探求艺术作品内涵的过程[11],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并非对其做简单的评价和判断,也远不是表达自己的喜好与厌恶,而是通过主动探寻其含义和价值,从而表达对艺术的洞见。吉伊根说:“一个人对艺术作品的体验是批评探索的开始,这种体验绝非被动的,而是包含了一种主动探寻其含义的行为。”[12]他又说:“只有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得到了个人的理解,他们才能真正体验到艺术作品中蕴藏的价值。”[13]因此,在艺术批评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取多种探索方式,让学生直接体验和挖掘作品的价值,并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表达、共享和思考他们对艺术作品的个体反应。在艺术的学科课程体系里,艺术批评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我国却长期被忽视。在我国当前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中,只有艺术欣赏而无艺术批评教学。课堂讲授内容基本上是作者及创作背景介绍、作品内容形式分析和艺术审美欣赏等,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艺术理解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变这种现状。可通过以下三种方法将学生引入到对艺术作品的主动反应之中:第一,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某一件作品的见解,鼓励学生各抒己见,阐述与众不同的看法。这样,教师既为学生提供了畅所欲言的机会,学生亦可从他人的见解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第二,精心挑选一些在内容主题、艺术风格等方面类似的、有一定联系的艺术作品,比如唐代张萱的《捣练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让学生进行深入比较和判断,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和洞察能力。第三,教师还可以选择某些与学生原有的认识信念以及价值取向等方面不同的、能引起争议的作品进行分析。通过以上三种途径,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式与方法对作品加以探究,借助感知和感悟的方式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和判断,持之有据地鉴别和评估艺术的戏剧性文本、谜语性特征及其隐含的意味与价值,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时代以及文化做出恰当的批判”[14],还可促使学生“充分发挥批评主体的艺术感受力、理解力和判断力”[15],从而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发展。#p#分页标题#e#

(三)运用开放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造思维真正的教育是形成自我教育的过程,自我教育的能力又是教育的结果。自主意识是主体素质结构的活力基础,学生自觉地认同教育目标并内化为自身的目标体系,主动地驾驭自身素质的建构过程,是教育过程转化为学生自我实现过程的决定性环节。吉伊根说:“与艺术理解密切相关的是从艺术作品中感受个人的意义,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为个人的观点创造了可能性。”[16]因此,在艺术教育过程中,应运用开放性、互动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艺术作品深层的意蕴,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在我国目前的高校艺术教学中,过分强调学校教育的就业目的,由此导致学生学习的功利化,教师也只注重技能的传授,而忽视艺术教育自身的审美育人目标,以及艺术教育在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等诸多方面的独特作用。因为“鉴赏艺术并非被动地接受艺术所展示的东西,而是进行着积极能动地再创造”[17]。所以,我们应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运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本,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可结合学生的相关专业设定一个主题,指导学生选择一些能够挑战学生价值观和信念的艺术作品,让学生围绕这件艺术作品产生的时代政治、经济、文化背景,通过因特网、图书馆、博物馆等查询和收集有关作品的资料,然后进行独立研究,通过分析和综合形成个人观点;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搜集资料,形成小组共识。尔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反应,着重以联想性问题或评价性问题引导和启发学生解读作品,经常与学生交换意见,刺激和驱使他们进一步提出新的问题,投入到不断解决问题和探讨问题的良性循环中,为深入探讨创造条件。一件艺术作品可以引发出文化的、经济的、科技的等等话题,使得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主动探索,始终保持开放性的审美态度,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和碰撞出新的观点和思想。其次,除了引导学生对作品本身的分析讨论之外,还要引导学生把作品放到审美类别、历史文化和美学观念等宽泛语境中进行审视,在事实证据和逻辑一致性的基础上进行评判思考,从而体悟它们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意涵。再次,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对作品的学习联系到自身,从而提高自省、社会批判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建构自我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艺术对象的评价,同时也是批评主体改造和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18]。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挥和自我完善,同时,也给他们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大脑注入“激活剂”,帮助他们突破思维定势之束缚,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真正体现后现代艺术教育的互动特征。还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应大力挖掘和充分利用校外丰富的视觉艺术教育资源,重视课堂教学与校外艺术活动的互动。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民间画廊、艺术展览、欣赏歌剧等,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导学生运用课堂所学视觉艺术知识体会艺术所带来的各种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构建新型的艺术课程体系虽然各门艺术学科自身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与此同时又有很强的互补性,只有通过多门学科的渗透才有助于学生的艺术素养的升华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吉伊根说:“艺术批评和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化,艺术批评、艺术史和美学之间存在相当的交叉和渗透。”[19]艺术品是以特殊的形式展示深远涵义的集合体,它可以从表面和暗喻两个层面上来理解。如果只是从表面上来领会艺术品,就无法领会视觉艺术形式所传达的思想、情感与理念。要让学生理解艺术品所展示的视觉暗喻,需要培养学生解开这种象征意义的能力,而通过艺术史、美学等课程习得的知识与价值观念恰恰能保证学生这种理解能力的增长。

近些年来,我国诸多高校的艺术教育从整体上来说已丧失了“素养”,而只剩下狭隘的“艺术”。虽在大学里实行学分制,设置必修和选修课,但在艺术教育的各门课程的设置方面仍不尽合理。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艺术课程结构的合理构建。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应从课程的系统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高度来认识,运用“一科切入,兼及数科”的方法来设置课程。例如可以以艺术批评教学为主要内容,再与艺术鉴赏、艺术史论、艺术技法等几门相关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一同应用于课堂实践。综合性艺术教育课程立足于学生的整体人格发展,既考虑每门学科自身的独立性、系统性,又强调建立多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将原有的分科课程整合为包容性更强的综合课程。这种综合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某一学科的教学为重心,致力于领域内各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交叉与融合。

这种艺术课程体系可以统摄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多门艺术学科的内容,力图通过多种艺术的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和相互支持,为学生综合艺术能力以及整合性艺术感觉的形成创造良好条件,以期在互动互补中提高艺术教育的有效性。可以说,它重新审视了传统的学科分类,改变了单纯以学科的逻辑来组织课程内容的做法,强调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线索组织教学,致力于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为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能。此外,在艺术教育课程的具体设置上,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目前高校的艺术课普遍比较重视西方的艺术欣赏,对本民族的、民间的艺术关注较少;其次,对拉美、非洲等少数民族以及非西方发达国家的艺术关注甚少;再次,对于当代生活的视觉文化,包括时尚、影视、网络、动漫等诸多的视觉影像、大众艺术以及通过网络等其他形式呈现和传递的艺术,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最后,要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合理地分配各类课程的比重。

第4篇

这是该杂志的发起人为这本叫做《批评家》的杂志定的性,从中我们能够看出这本杂志所强调的纯粹性、学术性以及非商业性。我们《当代艺术》杂志本期专访了《批评家》发起入之一,著名批评家高岭博士。

当代艺术:在八十年代高度理想化的社会背景下,出现一本纯粹的学术批评刊物,人们也许不会觉得奇怪,而在今天,创办《批评家》的目的是什么呢?你们又是以怎样的理念、宗旨去经营这样纯粹性的、非营利的美术刊物呢?

高岭:谈到创办《批评家》的目的,顾丞峰、王林和我都希望把它做成一本小众化或者是专门化的刊物,把那些散落在所谓综合性刊物之中闪光的观点和学术文章集中到我们这本专门类刊物下来。同时,也希望通过我们的杂志,通过精心研究和思考,通过每辑主题的策划,通过精心的编辑、制作,来重新唤起当代艺术理论和批评工作者对学术的自信和信心,以及对学术的喜爱。

艺术批评在整个艺术链条中间是仅次于艺术创作的一个环节。有了艺术批评,才能够有艺术媒体、艺术传播、艺术鉴赏、艺术经营、艺术收藏、艺术展示等后续环节的循环。

一个艺术作品只是一个“物品”,形成不了更多的附加值,这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还不像商品具有实用的功能,它只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视觉心理需要。所以它必须有阐释、必须有批评、必须有评论、必须有鉴定。那么艺术批评,实际上跟艺术创作是贴得最紧的一个环节。我们讲一件艺术作品,它文化价值的产生、学术价值的产生,甚至它的市场价格的形成,都离不开艺术批评。

只有艺术批评的建设和完善我们才能够营造一个更加完善和健全的艺术生态链条。而不是说只是让那些市场价格、拍卖价格、销售价格影响着对艺术的判断。应该形成一种声音,让人们对艺术做判断的时候,首先应该遵从批评家的声音。尽管批评家的声音里面有争议,对一件具体的作品可能会形成不一致的声音,但是我相信一件好的作品会形成一种共识。所以,我们要办这样的刊物,就是要形成这样一种创建共同附加值的声音。

我们希望《批评家》刊物能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形成一种互相的张力,形成一种呼应。因为没有良好的,相对高端和严谨的艺术批评,也就不可能形成相对稳定和相对学术的当代艺术的本土价值体系。

当代艺术:高老师,这是一个信息化、市场化、资本化的时代,您觉得中国美术批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该如何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自己的内部学科建设?

高岭:二十年前,中国的艺术批评基本上是以文字文本的形式发表和传播的,在文字、书面理论知识的来源上也是非常有限的。它基本上通过一些个人的途径,或者是通过有限的机构和单位的途径去订购和购买一些书本和画册,获得对前卫艺术理论批评的了解。今天的信息化时代,使得艺术批评获得了更丰富、更便利、更快捷的国内和国际艺术展览。艺术活动、艺术拍卖,以及艺术理论和批评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最新业绩的信息途径。信息化时代,给中国当代艺术的理论研究与批评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二十年前的艺术批评只是针对艺术作品本身,研究艺术作品内容的结构、语言、形态和它的内涵价值。而在今天,艺术的生态链条在市场化时代变得更加丰满、更加完整,它多了市场环节、收藏环节、展览环节。所以,艺术批评不仅要面对艺术作品本身,同时还要把艺术作品作为整个艺术生态链条中的一环去研究。

市场化使艺术批评的对象不可避免的要更加丰富化。这种“对象”本身也是一种资源,哪怕艺术批评是接受还是不接受,它都是一种资源。它逼迫着当代艺术批评和理论要回答一个艺术作品在艺术市场中间是如何运作,如何生成,它是如何被别人接受和喜爱的。这种格局显然就是市场语境的作用,是它使艺术批评的对象更加丰富和多元。

资本和市场是有很大关系,资本作为一种资源,给艺术批评的生存和展开,提供更加丰富和有效的物质条件。但实际上我们并没有看孙艮可喜的现象,这是因为今天的资本更多的情况下不是一种良性的资本,今天的资本更多的只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这种利益最大化,又是一种短期的、直接的、投机性的利益最大化。艺术批评本是研究公共意识、公共舆论、公共理论的东西,它参与社会的公益事业,把资本和社会公益事业结合起来。而如今的“艺术批评”,并没有关注这一块。它只是去关注艺术的市场,关注资本如何购买艺术作品,收藏艺术作品,拍卖艺术作品,经营艺术作品以获得更大的利润。所以一方面,资本就其客观存在而言本应该为艺术批评提供更丰富的―个平台,但另一方面,它实际的情况却恰恰是事与愿违,它确确实实在很太程度上是投机性的行为。

提问中的“信息化、市场化、资本化”,对美术批评本身的存在和发展是形成了某种客观影响,这种影响给批评本身带来了很多便利的条件,形成了丰富的资源,但也带来了很多不良的东西。

当代艺术:当中国的美术批评面对艺术市场时,您觉得它们之间相对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

高岭:应该说它们之间的位置不是一个平行的关系。

艺术批评首先面对的是艺术作品,它要对艺术作品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学术价值作出判断和评估,当然这种“判断和评估”也不是空中楼阁,它必然要建立在一种丰富的历史观的基础之上。只有比照此前发生的古今中外的艺术创作现象,才能够得出现在艺术的价值,研究它所面对的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究竟有没有突破,在语言上、风格上、样式上、意义上有没有突级破,有没有创新,这是“艺术批评”本身的工作。

在今天这样一个市场化的时代里面,整个的艺术生态链条的核心还是“艺术作品”,所以当初原本的“艺术批评”面对“艺术作品”的宗旨是不可动摇的,也是第一位的。但是在现代化、当代的社会里面,“艺术作占占”变得更加丰富。它的发展语境,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和多元。所以“艺术批评”,也必然要涉及到艺术作品的发展和运作的空间。但根本上“艺术批评”首先还是要关心艺术作品内部的语言、形态、价值、样式这些东西。

因此它们之间不是一个并行的关系,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因与果的关系。某种程度上说,今天艺术批评的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使观众、收藏家、艺术经纪人、新闻传播媒体能够真正地了解艺术作品,了解艺术作品内在的价值、结构。如果说艺术批评不是为了这个根本目的出发,而是去迎合市场,为了经纪人、收藏家和观众的趣味,而且尊 重这几类人的选择而改变自己的批评观,改变自己的价值判断,我觉得就是艺术批评的失职,所以它既不是因果关系,也不是平行关系。

当代艺术:面对利益的分配、市场的诱惑,中国美术批评的学术性和严肃性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威胁。您认为中国美术批评的发展趋势将会是怎么样的?在中国现行的社会体制下,您觉得中国美术批评的优势和不足又是什么?

高岭:艺术市场会对批评形成一定的影响,在一个现实的环境里面,批评家也需要他基本的生活,但最重要的是他需要经常性地关心理论问题,我们这个杂志就给他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也就是说这种学术性和严肃性面临挑战的时候,这个刊物上的文章就应该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抵制这个市场诱惑的一个最好的武器。

任何一个批评家,他无法回避市场的诱惑,但是他的心中应该有一杆秤,就是他应该知道什么是他的学术根基,什么是他安身立命于美水界的根基。也就是说,他要把他得以安身立命最关键的观点相思想,在《批评家》杂志上发表,我们就是想达到这个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建构他的学术性和客观性。至于他的那些个人行为,给多少人写了文章,策划了多少商业味十足的展览,那是另外一个话题。

文章是留给观众、读者选择的一个东西。我无法去强求别人,因为每个人对生活、对学术的选择,有他自己的标准。我也无权干涉别人,只能说希望立志当批评家的文字工作者写文章时有一个标准和原则,能够坚持住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

谈到艺术批评在现行市场化的机制中的优势,我认为这个“优势”是市场挤压中形成的。就是说,现在艺术界各种活动和舆论市场化程度很高,众声喧哗,让初涉这个领域的艺术爱好者莫衷一是,反而突显出我们独立、客观和非赢利性的艺术批评的独特价值。它虚该犹如混乱中的航标,引领人们辨明真伪和是非曲直。所以,艺术批评在今天这个看似干扰和诱惑的情景下本身是大有可为的。

当代艺术:在经营《批评家》杂志的时候,您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高岭:这本刊物的顺利出版和正常运行,得到了北京虹湾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和独家资助。这种慷慨和富有远见之举,几乎成了当代艺术界的一个神话。但我相信,这种神话其实只是中国民间有识之士关注纯学术活动的升始。

我们在经营这个学术刊物的时候,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困惑、挑战是来自几个方面的。

首先,从稿件本身来说,因为今天市场的诱惑,我们的批评家队伍里面有一些人对学术的重视程度、对理论问题为核心的艺术批洋重视程度,远远不如他去忙于策划展览,参加各种应酬活动。所以我们在《批评家》稿件的学术质量上不敢松懈,也希望通过营造一个良好的杂志氛围,在杂志的设计、印刷、稿酬标准等方面,能够吸引更多的批评家,甚至于艺术家的好义章。

其次,从外部来说,我们所面临的困惑,就是杂忐的发行。因为一本好的杂志,必须要有好的发行,就是要有有效的传播途径。但是学术刊物在今天,它的传播途径本身就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一方面,这个刊物和其它刊物的不同,这个刊物是不赠送的。它是四川美术出版社的正式出版物,是有定价的,是通过邮局、艺术机构和艺术书店来销售的。另一方面,由于读者的专业化,专门化和小众化,且又不给艺术家、画廊做广告,所以它本身发行的传播面就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我们相信,这个刊物首先是给我们同行发表最新前沿学术见解的刊物,同时我也相信一个健康的艺术生态链条里面必须有这样的刊物。当人们已经没有办法看清楚当代艺术的方向和目标的时候,也就是没有办法使人们思考艺术是什么东西的时候。我们这本杂志,希望能够让这些读者知道,这个杂志可能给这些困惑的读者提供了思考和喜爱当代艺术的一条路径,当然它也是一本需要去仔细阅读和领悟的刊物。

我们创办这个刊物,希望它能引起一种风潮。就像是当年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曾经是德国上流社会的妇人们睡觉前梳妆台上必备的书。实际上今天已经很少有人能读懂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了。也就是说,这种学术的书也刊样能够成为一种精品,成为一种高端的品牌,它成为影响人们心灵的一盏明灯。我们希望《批评家》杂志,在今天这样一个混乱的、众生喧哗的当代艺术舆论界和媒体界,能够成为一本相对集中、单纯、突出的好读物,成为一本引领思想、打开人们心扉的刊物。

第5篇

如何运用表扬与批评的手段来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成就人生,是教师的责任,更是教学艺术。那么,应该如何科学把握这门教学艺术呢?

跑道上,同学们像离弦之箭飞弛着;篮球场上,队员们兴奋地欢蹦跳跃着;足球场上,小伙子们尽情挥洒着汗水和欢乐……体育老师看到这些场面一定会很高兴,而且一定希望学生们在操场上生龙活虎,尽显自我。但现实却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体育课没有多大热情,甚至有个别学生逃课。难道体育课没有吸引力吗?我们发现,艺术的运用表扬和批评,可以激励学生上好体育课。

适时的表扬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个性;健康的个性是一种与生理和谐发展的个性;是一种富有高度效能的具有创造性的个性。体育课上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是学生乐于上好体育课的关键。

体育课是中学必修课,它的功能不仅仅是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质,还要改善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但是,目前大多数学校和体育教师注重的仅是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和竞技项目的训练等,忽视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空间,导致学生失去了对体育课的兴趣。于是,体育教师就高声批评学生,强制学生做体育课上的“标准动作”,恰恰让学生的逆反心理更强。为什么呢?如果老师用激励的手段,适时表扬学生的每一个进步、每一个闪光点,学生还会厌学吗?

在体育课堂中,教师要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的手段,来组织教学,激励学生在课堂上个性飞扬。这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树立教师的威信、促进师生关系及学生认识自己。否则,就会适得其反。表扬,面要宽;批评,面宜窄。在教学中应以表扬为主,既要表扬“积极分子”,也要特别注意“困难生”的闪光点,要尽可能缩小批评面,更不要因为个别学生的错误而否定全班,否则会引起其他学生的反感。教学中发现了值得表扬的事例,教师可以直接指名道姓,根据事情的缘由进行当众表扬。批评则应避免当众批评,尤其是对某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更不可轻易点名批评,否则,既易伤害其自尊心,又不能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最好用婉转的口气和暗示的方法来提醒,或者使用不点名的批评方式,通过巧妙的教育手段,让学生自觉改正缺点,即使非点名不可的批评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切忌挖苦学生。这样的教学效果不言而喻。因此,教师要学会批评,更要学会表扬学生。

总之,作为体育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使我们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倍加呵护,学会科学艺术地运用表扬与批评这一教学手段,使教学成效日臻完美。

第6篇

一、懂得倾听――不要急于批评孩子

有一次,在我的数学课上,有一位男生不听课,在用三角板和圆规比划来比划去在忙着画东西。我上了大半节,讲的什么内容他都不知道,他连头都不抬一下,一门心思地忙他的作品。当时我没有在课堂上点名批评他,因为他以往的表现不是这样的。

下课后,我走过去看到:他在照着一张精致的飞机模型在画飞机呢!他看见我不好意思的低下头了。后来我了解到他很喜欢这飞机模型,想画一张留着,可怎么画都不像,急了连课都没心思听。

我看了他画的,连最基本的比例都没有,先画什么后画什么都不知道,难怪画不出来。我就以做数学有关的函数图像和几何图形为例,关键要把握好什么,怎么样才能有效做出图来。听了我的提示他感叹地说:“画画也离不开数学啊!,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自那以后,这学生的数学变得越来越好。

可见,沟通从倾听开始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有足够的耐心、很好的倾听学生。只有了解了孩子的特点,理解了孩子的行为,才能对孩子的表现进行更深入的剖析。否则,批评就会出现偏差,批评的功能就会消失,使师生处于对立状态。这样的批评也便失去了应有的效用。

二、对症下药――讲究批评的方式

1、用赞扬代替批评

“数生十过,不如赞生一长”,学生多喜欢听表扬话,不愿听批评话,甚至一听批评就心理逆反。因此,我们在批评其不足之前,应真诚地赞扬他的进步,或者巧妙地用赞扬其进步代替批评其不足。

我们班有这样一位差生,在班上是一伙小淘气的头儿。老师找他谈心,先指出他说话算数、有能力、有威信等长处后,对他说:“如果你不仅仅是团结那几个哥们儿,而是团结全班同学,在全班同学中树立威信就好了。”结果,那次谈话后,他竟判若两人,带领“小淘气们”在班上做好事,积极上进,后来被同学们选为班干部。

2、巧妙地暗示

暗示批评,是指不直接了当把批评意见讲给被批评者听,而是借用其它委婉隐蔽的语言形式说彼及此,运用弦外之音,巧妙地表达原意,让人思而得之,达到“藏颖词间,锋露文外”的作用,记得有一次,我在上语文课,让学生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这时我发现一名学生正在写数学作业,我马上又提出了一个要求:在默读的过程中,咱们再做一个数学题,即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并标在书上。当我提到“数学”两个字的时候,那个女生的脸刷地一下红了,她马上收起了数学作业本,拿起了语文书,认真地念了起来。这样既没有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又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后来这名女生在题目是《记一件印象深刻的事》的作文中写了这件事,看后我非常感动。

3、多肯定,少否定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多用肯定、启发、开导的语言和语气,要尽量避免消极否定的评价,如“不要再试了,再试也没有用的”、“做不好就别做了”、“怎么这样笨,别人早就做完了”等,否定式语言不利于保持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循循善诱,少用问句

有些老师习惯于以各种各样的问号来批评学生,诸如:“你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你知道这样做的严重后果吗?”等等。这种批评是教师镇住学生的绝好武器,但却不大为学生所接受。这是因为反问句强调、责备的语气,然而听的人却会觉得这话很“炝”。如:我曾遇到一起老师和学生的冲突,两个学生在课堂上发生了口角,老师点了一个学生的名:“你为什么骂人?”学生说:“他先骂我。”“他为什么只骂你,不骂其他同学?”学生无话可答,便与老师发生了顶撞:“你为啥只批评我?”结果,批评教育成了僵局。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循循善诱,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和信任,才会取得好的效果。

第7篇

一、批评应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这个原则主要是指在批评学生时,一定要实事求是,防止认识上的主观主义。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一切批评必须建立在充分掌握事实的基础上,使批评不至于变成空穴来风。特别是有的学生为了避免老师的“惩罚”,往往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如果老师没有事实根据,空讲几句批评的话,就达不到纠正错误的目的。

2.公正性原则。这一原则是要求我们在批评时,无论对人对事都要公允、平等、正直,即我们在对待班干部和其他同学上,在对待优等生aa与学困生上,在批评方式与语言上都要出于公心,处理公正。这样,我们才能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应有的威信,才能赢得学生的拥戴,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对每个学生提出教育要求的权利。

3.启发性原则。批评的目的是引导帮助犯错误的学生消化、理解、醒悟,从而改正错误,步入正道。故我们在批评教育中应讲究启发性原则。我们的批评不是主人对仆人的训斥和责备,而是主人翁之间思想上的互相沟通,互相帮助。WwW.lw881.com在批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有强烈的团结学生、教育学生的感情,有诚恳的、与人为善的愿望。

二、学生心理活动很微妙,也很复杂,我们批评学生时必须因人、因事、因地而异,和风细雨,采用灵活多样的批评方式

1.提醒式批评。对于性情机敏,疑虑心理比较严重的学生,宜采用提醒式批评。即:暗示、提醒、启发他们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如果忽视了他们机敏、多虑的心理特点,草率地采用大量的正面批评,则可能使他们精神过度紧张,情绪波动,形成不必要的自我矛盾冲突,这样就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2.启发式批评。那些善于思考、性格内向、自尊心较强、各方面都比较成熟的学生,一般都有一定的思考接受能力,头脑比较有条理,对自己的过失,多数情况下可以达到自我醒悟。因此,我们宜采用启发式批评,只要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把批评的信息传递给他们,让他们自己思考、自己觉悟、自己改正。

3.商讨式批评。对于脾气暴躁、行为易受情绪左右,否定心理明显、容易激动的学生,宜采用较为缓和的商讨式批评。只要以商讨的口吻,平心静气地把批评信息传递给他们,就不会产生剑拔弩张之势,避免批评者和被批评者的直接交锋,从而增强批评的教育效果。

4.迁回式批评。对自我觉悟和自我意识差,理智感弱,易受感化的学生,则可采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迁回式批评。在批评教育时,若能把道理寓于生动的事例中,引导犯错误者认识“悬崖勒马”的重要性和“浪子回头”的可行性,让他们感受到客观上的某种压力,促成自我检查,让他们认识自己的过错,坚定改正错误的意志,从而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

第8篇

关键词:现代;艺术;设计;批评;平面广告

首先从设计谈起,设计广义的含义不仅包括与艺术相关的部分,它甚至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一切主观能动性的活动都可以说是“设计”。只是由于人们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设计的目的也就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早期的以手工业为主的社会时期,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自我需求,而后来的工业时代,设计更多的是考虑服务大众的目的。如今的后工业时期,设计则要更多的兼顾到不同人们的不同需求。

而批评主要是指一种价值判断。针对艺术作品来说,通常指的是鉴赏者对作品的审美功能及社会功能在某种意义上和一定的平台上所做出的理论意义上的判断。因此,有的时候这种批评也可以被看做是一种评论。在此基础之上,设计批评可以理解为设计者、设计鉴赏者、设计作品的受益者等针对某件作品所做出的一种价值上的判断。这种结论的得出需要结合大的社会环境从宏观到微观,从设计的初衷,到设计过程,以至设计结果来做出客观、公正的评判。

当代艺术设计是随着整个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设计批评的相关概念与理论也是随着现代设计学科的发展而成长、建立的。但是因为我国的设计行业整体起步较晚,设计学始终处于追赶一些发达国的家的阶段,这就造成了理论研究水平的相对滞后。虽然现如今的设计者很多,但是涉及理论的发展却不能尽如人意。尤其设计批评可以说是非常盲从的一种状态,设计批评界缄口无言。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电视中毫无创意,制作拙劣的广告一遍遍播放;街头毫无形式与美感,甚至有些根本谈不上“设计”的平面广告长期占据着醒目的位置。充分显示出了大众对设计的漠不关心。

而在面对这纷繁复杂的现状时,很多设计师也经常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在现如今各种企业都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状态下,设计的发展更是显得有些无所适从。相应的设计理论得不到充分的发展空间。这难免就造成了一种整个设计行业发展的混乱,虽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设计从业者已经认识到了这种现象,并且正极力进行相关理论的研究,但是终究还没有形成健全的、科学的体系。这种初始阶段的研究背后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如:设计批评怎样才能立足根本,更好的为当代设计服务?怎样正确运用设计美学的相关知识来研究批评方法?因为设计批评是现代设计艺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它我们才能在这纷繁的领域中辨析优劣。他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鉴赏和理解优秀作品的内蕴,同时可以推进现代设计不断向前攀越。他给了广大的设计者以一颗洞察现实的心,可以帮助人们客观的从一件作品的艺术价值、社会功能、实用性等各个方面来对作品进行评判。同时,在这种评判过程中结合各种相关理论如:历史、社会学、文学、科学当然还有艺术学等的各种研究可以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批评体系,从而让更多的人借助它来提升生存质量和审美趣味。它不仅能加速某种设计思想的衰退,也能促成某些萌芽状态的设计思想形成并成熟,将艺术设计的理念在现实和未来的平台上展开。它能促进设计行业的发展,也能促进人类生活方式的完善。

如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各种平面广告,因为其所依托的传播媒介不同,在表现效果上自然也就各有千秋。表现于不同的报刊、杂志、DM单及街头的灯箱、广告牌上的广告其给予人们的视觉冲击力及影响也是不同的。平面广告相对于影视媒体广告来说,因为其只是一个定格的画面,不能够从各个角度非常全面的对产品予以展示,这就要求广告自身不仅有能够快速抓住受众的诉求点,还要求有足够的持久性。这样才能吸引住消费者,并不断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求来达到广告的最终目的。最佳的设计可以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作用于人的感情,让他们心目中产生对产品的认同与好感。

如很早前的丰田汽车平面广告“树荫篇”。在这个平面广告中,表现的是夏日柏油马路上的场景。一辆停靠在树荫下的停车泊位上的丰田轿车正缓缓驶离停车位,随之而去的还有一片树荫。而原本应该有树荫的路上却留下了丰田轿车的身影。在这幅平面设计中,树荫被丰田汽车随意剪裁,那份恬静、怡然,毫不造作,虽在人们意料之外,却又是情理之中。设计师扩注了人们都渴望新鲜的心理。因为人们看惯了汽车加美女或体现速度的汽车图片,形成了视觉惯性,突然看到这幅“树荫篇”时,总会由吃惊而兴奋。

那片树荫成了支撑卖点的强有力的工具,汽车的功能诉求被一片发生了位移的树荫表现得淋漓尽致。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在夏日的户外行走,最好的避暑方式就是躲在一片树阴下,而这则广告表现的就是无论怎样的外部环境,只要坐在丰田汽车中,就会时时都像在树荫下一样自然、舒适,从而使受众产生情感的共鸣。那片树荫只是一种比喻,可以引发目标受众对舒适与凉爽的联想。这片树荫是画面的焦点,是受众产生联想的根源。在广告所营造的氛围中,受众的心已经“蠢蠢欲动”。

广告除了传递商业信息外,也正从其他文化层面如历史文化价值、人文关怀层面等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受众。在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种竞争异常激烈,人们在享受物质所带来的各种便利的同时也被来自于方方面面的压力所困扰,各种负面情绪不断滋生,心灵越来越难以找到慰藉。这时,广告作为品牌个性的代言,所必须承担的一个任务是:它不能只对现在的销售起作用,更重要的是为品牌创造一种境界,让消费者去追求。而爱是人类所有需要中最为重要的。因此,广告中的人文关怀成为吸引消费者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人生能有多少大事,许多关怀正是体现在细节之处。

第9篇

关键词:李健吾 批评个性 独立性 人性 灵魂的相遇

李健吾是现代文坛上不可多得的多面手,一生取得了很多方面的文学成就,他不仅是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散文家和法国文学研究学者,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鲜明个性的文学批评家。他的文学批评观以及文学批评实践在现代文学批评史上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是建立在人性和审美双重要求下的一种探寻。以《咀华集》《咀华二集》为代表的批评集,视野敏锐犀利,内容丰满生动,语言潇洒流畅。并且他从不轻易套用什么“理论”或“主义”,而是将概念、分析和逻辑融于文字之中,娓娓道来,这使得他的批评显得亲切自然,这也是李健吾的文学批评在今天重新被阅读、讨论和研究,从而引起人们深层共鸣的重要原因。审美的批评和批评的审美在李健吾的文学实践中融合在一起,给出了一个李健吾式的关于批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写的答案,从而展示出他独具神韵的批评个性。

一、批评是什么——独立的艺术

强调文学批评的独立性,是李健吾文学批评理论的起点,也是李健吾最重要的创见。在他看来,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一样,都是艺术的创造,具有同等的价值,同属文学艺术的形式,都需要创作者本身才情心性的倾心投入。批评者和作者,批评和作品的地位完全相同。在《答巴金先生的自白》中,李健吾写道:“我菲薄我的批评,我却不敢过分污渎批评本身。批评不像我们通常想象的那样简单,更不是老板出钱收买的那类书评。它有它的尊严,犹如任何艺术具有尊严;正因为批评不是别的,也是一种独立的艺术,有它自己的宇宙,有它自己深厚的人性作根据。”[1]正是在将批评作为独立艺术的认识下,得出批评不是文学作品的附庸,而是独立自主的存在的观点。批评者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结合自己的生命感触,抒发出自己的批评体悟。他说:“这样一个有自尊心的批评者,不把批评当作一种世俗的职业,把批评当作一种自我表现的工具,藉以完成他来人间所向往的更高的企止。”[2]

在实践中,李健吾从不拘囿于其他作者和批评者的压力或责难,真诚坦然地抒发自己对批评的见解,谦虚宽容地将批评作为接受表达的一种独立艺术。在李健吾的文学评论中,有许多是和作者本人在作品理解上发生冲突或交锋的,比如巴金、沈从文、卞之琳、何其芳等等。巴金先生曾著文表示李健吾批评的方向有失偏颇,但李健吾并不刻意收回自己的意见,而是坦然道:“我无从用我的理解钳封巴金先生的自白,巴金先生的自白同样不能强我影从。”[3]作者和批评者的文学观和认识观,对文本的把握和理解自然有着不同之处,正因如此,作品文本才有着更多的阐释可能性和创造性,作品和文本才能成为平行的观照。李健吾把作家创作意愿和批评家的批评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作者的自白重叙创作的过程,是一种经验;批评者的探讨,根据作者经验的结果,另成一种经验”[4]。两种经验同样平等且内涵丰富。

批评的独立艺术性同样来自于李健吾的文学观,在他看来,“一件艺术品——真正的艺术品——本身便应该做成一种自足的存在。它不需要外力的撑持,一部杰作必须内涵到了可以自为阐明”[5]。文学作品作为一个艺术整体,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意义的自足世界,同样,文学批评作为与之平等的艺术形式,也是一个完满的整体世界。批评者通过阐释,用不同于作者自白的另一种经验构筑了这个批评的世界。“一个批评家是学者和艺术家的化合,有颗创造的心灵运用死的知识。……创作家根据生料和他的存在,提炼出来他的艺术;批评家根据前者的艺术和自我的存在,不仅说出见解,进而企图完成批评的使命,因为它本身也正是一种艺术。”[6]

二、批评为什么——人性的内涵

李健吾对人生、人性有着很深的感触和体察,在他的批评中,使用率最多的词也是和“人性”有关,这不仅是写作上的特色,更是体现了李健吾对人性的探求和思考。

相应的,李健吾文学观的基础便是主张文学应该建立在人性之上。他认为,文学即是人学,应该表现血肉丰满、活生生的人性,从而反映出人生现实,引起读者的共鸣。只有抓住了现实人生,真切表现出人性,才会创作出经久的作品。李健吾评价叶紫的小说,第一句话就强调,“一个批评者,穿过他所鉴别的材料,追寻其中人性的昭示。因为他是人,他最大的关心是人”[7]。批评也是一种人性的阐释,人和人性是批评最为重要的依据。因此,“批评者应当是一匹识途的老马,拨开字句的荆棘,导往平坦的人生故国。他的工作(即是他的快乐)是灵魂企图与灵魂接触,然而不自私,把这种快乐留给人世。他不会颓废,因为他时刻提防自己滑出人性的核心”[8]。在咀华批评中,无论是对善于描摹人性的沈从文的分析,还是对长于刻画戏剧人生的的评论,亦或是对左翼作家茅盾、萧军的感慨,都无不以人性为批评的立论点和主要线索。他通过对作家作品的阐释,引申到人性的感悟。人性是李健吾批评的基本立足点。把文学和人生联系起来,就是把文学和人性联系起来,把文学建立在人生之上,就是把文学建立在人性之上。

沈从文的《边城》是李健吾极力推崇的,而他对《边城》的评价正是围绕人性而立论。他认为沈从文“颂扬人类的‘美丽和智慧’,人类的‘幸福’即使是‘幻影’,对于他也是一种‘德性’,因而‘努力’来抓住,用‘各种形式’表现出来。这不仅是一种心向往之的理想,而是和‘宗教情绪完全一样’的情绪”[9]。《边城》里有着独特的人情美、人性美,是“一部证明人性皆善的杰作”[10]。这和沈从文所提倡的建立一种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生活方式不无相似之处。正是这种人性的力量具有感染人的作用,让人们在阅读中自然地发现美,体味美,感受美。这种对人性的倚重是李健吾批评观、艺术观的核心,深刻的人性描写往往能达到反映人生、指导人生的目的。

“一个批评家,第一先得承认一切人性的存在,接受一切性灵活动的可能,所有人类最可贵的自由,然后才有完成一个批评家的使命的机会。”[11]在评论中,李健吾将作品人物的人性和作者的创作心理个性与时代社会背景联系在一起,深入作品人物的人性深处,从中折射出时代和社会文化的影子。在《雷雨》中,李健吾对剧中的人物在人性层面上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或激烈或平静,或冲动或呆板,每一个剧中人的背后都有着人生的选择,反映出社会的现实。最为典型的繁漪,李健吾写道:“她是一只沉了的舟,然而在将沉之际,如不能重新撑起来,她宁可人舟两覆,这是一个火山口,或者犹如作者所谓,她是那被象征着的天时,而热情是她的雷雨。”[12]用人性描写来展示人物性格,用人物性格来推动具体情节,“材料原本出自通常的人生,因而也就更能撼动一般的同情”[13]。读者从李健吾的批评世界中出来,重新回到现实世界之中,重新审视人性的内涵,他们会学会辨认和避免贪婪傲慢和狂妄,转而欣赏自己身上和他人身上的美德。

三、批评怎么写——灵魂的相遇

李健吾的文学批评,虽然多采取直观印象式的批评方式,但他所论,绝非作家作品的表象,而是一直延伸到作品世界的灵魂深处。他“不大相信批评是一种判断。一个批评家,与其说是法庭的审判,不如说是一个科学的分析者。科学的,我说是公正的。分析者,我是说要独具只眼,一直剔爬到作者和作品的灵魂深处”[14]。在这一点上也呼应了批评作为独立的一种艺术存在形式,批评者的阐释和作家的自白具有同等的地位。他接受了法郎士关于作家作品阐释的看法,“批评是明敏和好奇的才智之士使用的一种小说,而所有的小说,往正确看,是一部自传。好批评家是这样一个人:叙述他的灵魂在杰作之间的奇遇”[15]。

在进行批评创作时,面对人物、故事、题材,语体等,批评者不应被这些外在的形象要素所动摇,而是应该深入作家作品的内部,直面作品的灵魂,描绘出这个灵魂的面貌,体会其中的特性,诉说批评者的灵魂与之碰撞的火花,达到批评者本身的精神成长。批评者应不带任何先见地进入作品的世界,从而真切感受作品的灵魂带来的悸动。换句话而言,在进入批评对象之前,批评家“理应自行缴械,把辞句,文法,艺术,文学等等武装解除,然后赤手空拳,照准他们(作者)的态度迎了上去”[16]。批评的对象是书,而批评是一种自我表现的独立艺术,批评者则是深刻体味作品的灵魂,从中发现美、寻找美的艺术感知者。

在李健吾看来,批评是一种叙述,叙述他的灵魂在杰作中的相遇,叙述他寻美的旅程。“有一本书在他面前打开了,他重新经验作者的经验。和作者的经验相合无间,他便快乐;和作者的经验有所参差,他便痛苦。快乐,他分析自己的感受,更因自己的感受,体会到书的成就,于是他不由自己地赞美起来。痛苦,他分析自己的感受,更因自己的感受体会到自由便是在限制之中求得精神最高的活动。”[17]这便是李健吾的审美经验。他探寻美的批评,强调文学批评的直观感悟性、个别创造性,又努力借鉴法国印象主义批评和中国古典感悟式批评的特色,用流畅优美的语言加以叙述,形成了李健吾独有的、以作品文本意义的客观分析为基础,辅之以亲切生动的文字语言气氛,直逼作品灵魂的心灵冒险式的文学批评。在批评的后面,是批评者的灵魂,是批评者自我的凸现,充满着感染人的激情。

李健吾批评的理念是建立在人性之上的,灵魂在杰作中的相遇,是“一个人性钻进另一个人性,不是挺身挡住另一个人性”[18]。批评的过程是从人性进入人性,因为支配人的灵魂的正是人性。批评者不是一味强调作者的本意,而是感悟作品的内在意蕴,从而达到批评文本的灵魂和作家作品的灵魂在精神上的契合。这种批评方式往往能精确地把握作品的神韵及总体精神。在具体表现上,李健吾以自己个人的生命体验为分析基础,以普遍的人性思考为旨归,以自己渊博的学识为支撑进行自由的批评,这也形成了李健吾式批评的内在法度。有学者将其概括为“本着批评者对文学作品最初的直观印象、最鲜活的阅读兴奋点,对作家作品独到的感悟印象式批评”[19]。

比如,论沈从文的小说,李健吾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诗一般的语句谱写出灵魂相遇的乐章。在他看来,“沈从文先生是热情的,然而他不说教;是抒情的,然而更是诗的。(沈从文先生文章的情趣和细致不管写到怎样粗野的生活,能够有力量叫你信服他那玲珑无比的灵魂!)《边城》是一首诗,是二佬唱给翠翠的情歌。《八骏图》是一首绝句,犹如那女教员留在沙滩上神秘的绝句”[20]。《边城》中萦绕着一种牧歌式的诗意氛围,“在这种自然的气势之下,藏着一个艺术家的心力。细致,然而决不琐碎;真实,然而决不教训;风韵,然而决不弄姿;美丽。然而决不做作”[21]。不知不觉间,李健吾用一连串优美的文字,将读者引入他眼中作品的意蕴之中,从一个诗意的灵魂进入另一个诗意的灵魂。读者将再一次感受到一个批评家营造的《边城》氛围,传达出边城山水风物如诗如画,表现了人性美、人情美的韵味,给予了读者了解沈从文审视故乡湘西边城的复杂而微妙的心态的更多可能性。

灵魂的相遇是批评者的内心世界和作者作品的内心世界的一次对话,从而达到两者的相互感知。在李健吾的批评文字中,读者可以真切感受到批评者的内在情感,或悲或喜,或苦或乐。这些情感的共通之处便是批评者的执著,用真诚的心进行创作,探寻灵魂之美。“李广田先生的诗文正是大自然的一个角落,那类引起思维和忧郁的可喜的亲切之感。”[22]“废名先生仿佛一个修士,一切是内向的;他追求一种超脱的意境,意境的本身,一种交织在文字上的思维者的美化的境界,而不是美丽自身。沈从文先生不是一个修士。他热情地崇拜美。在他艺术的制作里,他表现一段具体的生命,而这生命是美化了的,经过他的热情再现的。”[23]批评者的性情在字里行间一览无遗。李健吾的文字是充满感情的性情文字,但并不缺乏理性的思考。他从不信口开河,批评的内容决不脱离文本本身;他崇尚直观感悟,也始终秉持科学公正的态度对人对文;他倡导自由的心态,也执著于美的趣味;他的文字潇洒灵动,却时时围绕庄严的人性。这些使得李健吾的批评能够独立于批评对象,成为独具魅力的艺术美文,从而引导读者踏上灵魂冒险之旅。

综上所述,李健吾的文学批评观是一个相当有特色的思想体系,其中,批评的独立艺术性是批评的存在特征,人性是文学批评的核心,灵魂在杰作中的相遇是文学批评的思维抒写方式。它们的和谐构成了李健吾的文学批评个性,形成了李健吾批评文字独有的张力,这是一种直觉印象和理性分析的融合,也在最大程度上切近了文学创作本身。李健吾以他独具个性的批评与创造,自觉不自觉地通过他的文学批评提供了另一种批评的寻美模式,对我们当下的批评有着启迪和借鉴的重要意义。

注释:

[1][2][3][4]李健吾:《答巴金先生的自白》,《咀华集·咀华二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第17页。

[5]李健吾:《神鬼人——巴金先生作》,《咀华集·咀华二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6]李健吾:《跋》,《咀华集·咀华二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3页。

[7][8]李健吾:《叶紫的小说》,《咀华集·咀华二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2页。

[9][10][17]李健吾:《篱下集——萧乾先生作》,《咀华集·咀华二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页,第44页。

[11][14][20][21][23]李健吾:《边城——沈从文先生作》,《咀华集·咀华二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页,第26页,第28页。

[12][13]李健吾:《雷雨——先生作》,《咀华集·咀华二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第57页。

[15]李健吾:《自我和风格》,《李健吾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183页。

[16][18]李健吾:《爱情三部曲——巴金先生作》,《咀华集·咀华二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页,第2页。

[19]黄曼君:《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第368页。

第10篇

当批评被作为生产来考察时,首先要明确的是它在商品流通中的经济关系。批评的经济学至少涉及两个层面。在第一个层面上,生产者是批评家,生产出的商品是批评(文字),消费者是读者。生产者的经济回报理论上应由批评文字所承载的媒体支付。但批评文字是要被人读的,也只有被人读或听到才有意义,而不同的批评文字所造成的影响又各不相同,有的读者众多,影响大;有的读者少,影响小。所以在第二个层面上,批评(文字)是生产者,它生产出的商品是读者,而消费者则是批评的对象,即被批评的艺术家或艺术作品。生产者的经济回报由艺术家支付。当然,这里指的是正面的批评(这种批评占主流,至少在目前的中国占主流)。批评家各有不同的读者群或号召力,当他(她)向他(她)的读者们推荐艺术家或艺术家群体时,实际上是在使读者接受他们,在这种情形中,被批评的艺术家以某种形式(金钱、作品或其它替换物)给予批评家回报,实际上也就是在购买批评文字所产生的读者。所以,在经济学上,批评文字和电视广告的运作机制有相近之处。

但在肯定这一结论之前,还需面对另一种情形,即现在很少见到的负面批评,这种批评如果放在更大的背景中,可以视作正面批评的前奏。在写出负面批评之前或之后,这位批评家一定写有正面批评,相比较之下,负面批评不过是正面批评的陪衬,正面批评会因此而更有价值,就好比打假总对真货有好处。所以,负面批评在经济学上,并不在以上两个层面之外。

从这种物质生产和消费的关系透视批评家和艺术家,看得出他们是一种合作关系,批评(文字)与艺术品是由不同的生产者生产出来的产品,两种产品之间的消费者不尽相同,直接的生产目的也有差别。以往的观点常认为批评家是艺术家的附庸,他们的工作是对艺术家的意图和艺术品进行解释,把艺术品固有的意义揭示出来。伟大的艺术天才创作出了伟大的艺术作品,凡夫俗子们或庸碌之辈看不大明白或者理解不了,于是批评家站出来,告诉大家天才们的脑袋里想的是什么,作品当中表现的又是什么。这种观点在艺术家中十分流行,相当多谈及批评的论著也把在艺术家与公众间进行沟通作为批评的首要功能。但很显然,在经济学意义上,批评的作用或首要作用显然不是要去作什么解释。但批评的物质生产还不能揭示出批评生产的全部意义,因为更重要的是,批评生产同时还是一种符号生产,正是这种符号生产,构成了批评家与艺术家合作的基础。这种符号的生产由批评在文化层面上的生产,即意义的生产来完成。

意义的生产不仅仅局限于针对当下的批评,可以扩展到对任何时期艺术品的当下理解。意义的发生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批评家。批评家是一个社会主体,交织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社会阶层、性别、年龄、经历、价值观决定了他(她)在社会中的地位;作为批评家同时又有其专业标准,受过相应的职业训练。这两者构成了批评家对艺术作品做出反应的基础,并在批评家与艺术家之间划下了一条界线。批评家在对艺术家和艺术品的解读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妥协、谈判或误读,从而生产新的意义。当这种意义以批评文字的形式传达出来后,又面对第二次意义的生产,即基于同样的原理,读者对批评进行的意义生产。

在“艺术—批评—公众”的意义生成序列中,批评处在两者之间,但批评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一个传声筒。18世纪,批评家作为一种职业出现的时候,就“承担着双重使命:他们既把自己看作是公众的代言人,同时又把自己当作公众的教育者”(注: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1版。)。作为第一次意义生产的批评总是力图使自己与艺术作品拉开差距,这一点已经明确,不再赘述。现在重要的是批评在第二次意义生产中所起的作用。读者在阅读批评(文字)时生产出意义又自己消费掉这个意义,在这里生产者和消费者合而为一,同时又涉及读者接受的层面,情况颇为复杂,这里假设两种极端情况:一是一位读者在阅读一个批评文本时,完全同意作者的观点;一是完全反对作者的观点。但不论同意还是反对,读者都知道了作者的观点,而一旦他知道了作者的观点,那么这种观点就被建立起来了,即这种观点进入公共领域,不管艺术家本人对自己的艺术持何种观点,批评家的观点都已经被赋予到艺术家及其作品之上,而这种观点正在为人接受或反对。用一个对往昔作品的当下解释(批评),可以说明一种观点(意义)是如何建立起来的。米歇尔·弗里德说库尔贝《打石工》展现的是艺术家作画时双手的灵巧,而T·J·克拉克则认为库尔贝作品的意义在于参与了1850年前后法国政治中的意识形态斗争。不论其中那一种说法更有道理,也不论我们同意或不同意他们的观点,甚至不管库尔贝本人是怎么想的,这两种看法都会规范我们对库尔贝的理解。其结果是,不论我们怎样理解库尔贝,我们都会潜移默化地把自己的理解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即库尔贝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一个天才,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或者至少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人物。转贴于

文化层面上的意义生产不能仅仅用直接的经济利益来考察,它所生产出来的意义为写作者和被写作的对象赢得的不是经济回报而是一种文化上的回报,这种回报是一种“文化资本”的积累。当批评者为一个对象写下批评文字时,并不能为被批评的对象带来直接的经济收入,能够为艺术家带来经济收入的收藏者也不尽是批评家的忠实读者。但如果考虑到批评生产的意义所能够流通的领域必定是一个公共领域,那么文化资本的积累也必定是在这个领域之中,一旦获得较高的文化资本,是否直接读到批评文字就不那么重要了,因为无形的文化资本比有形的文字具有更广泛的影响力。批评的意义生产直接带来的是一种文化资本的积累,这种文化资本构成一种符号,在社会中建构起对这种符号的信仰。制造这种信仰的同时,也是把艺术和艺术家神圣化为一个象征性符号的过程,艺术家由一个普通的生产者变成点石成金的魔法师,艺术品成为全社会都来崇拜的偶像。这种信仰绝不是单由批评来获得的,但批评是制造出这种信仰的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这种信仰最终有可能转化为经济资本。这就能够理解何以艺术品能够具有一种特殊的价值。

在回答艺术到底应该摆在什么位置时,一位澳大利亚学者很审慎地说,艺术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基本上处于商品的位置(注:Terry Smith,"Modes of Production",Robert S.Nelson and Richard Shiff ed.,Critical

Terms for Art History.Chicago &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6.)。他的审慎表现在,虽然艺术品明显就是商品,它却被神秘地被认为具有一种超出马克思区分出的几种价值(“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外的特殊价值。这种特殊价值表现为,艺术品的价格常常与艺术品的材料价值和艺术家用来生产艺术品的劳动时间不相称。

一个可信的回答是,说艺术品的商业价值与其生产成本不相符,既对又不对。如果仅仅考虑艺术品的物质成本和艺术家的投入,无疑是正确的;如果把艺术品的商业价值作为一个由社会炼金术合成的神圣物品,艺术品的生产也不在社会能量守恒的法则之外(注:Pierre Bourdieu,"The Production of Belief:Contribution to an Economy of

Symbolic Goods",English trans.Richard Nice,Richard Collins etc.ed.,Media,Culture

And Society:A Critical Reader.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86.)。即,在艺术品物质成本和艺术家劳动的物质生产之外,还要考虑到使一个艺术家及其艺术品变得神圣的整个社会机制得以运行的符号生产,当艺术品转化为社会中重要的象征性符号之后,那么艺术品的特殊价值原也是物有所值。从批评的符号经济学着眼,可以看到,艺术批评参与制造了艺术的神圣,而这正是批评的最基本功能。至于艺术本身神圣还是不神圣,看看杜尚的《泉》就知道了,在变成神圣的艺术品之前,它不过是个小便池而已。

第11篇

[关键词]批评艺术实事求是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80115

古人云:“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古人把“忠言”与“苦药”等同,足见批评的话确实不中听。然而,批评作为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实践中是不可能避免的。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批评的时候,要讲究批评的艺术,要像药师把药包上糖衣一样,将批评的“良药”变得“可口”。

一、实事求是,因人而异

众所周知,批评是一种反向教育方式,是对不良行为发出的“黄牌”警告,班主任的这张黄牌出示,必须因人、因事、因时而异,才能显示功效。

1.弄清事实。班主任在批评之前,一定要弄清事实,不能道听途说,主观臆断。要仔细分析问题的主客观原因,分析当事学生的动机态度,然后采用适当的批评方法。切记批评时不分青红皂白,使得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如果批评错了,就要诚恳地向学生道歉。千万不能因担心丢面子,强词夺理地掩盖自己的过错,这会使自己的威信丧失殆尽,甚至让学生对自己的人品产生怀疑。

2.因人而异。学生是一个复杂的群体,不同的家庭背景和不同的性格特征,导致不同的学生接受批评的态度和方式也各不相同,所以批评的方式应因人而异。有的学生平时缺少关爱,批评他们时要显示出父母般的慈爱,使其既能看到自己犯的错误,又对改过充满信心;有的学生犯错是因为一时糊涂,教育他们可以采取谈心的方法,使其既感到内疚,又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的信任;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可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批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反思、认识错误。有的学生脾气急躁,逆反心理比较强,可采用商量探讨的方式,将他们置于平等的地位上,使他们在心平气和的条件下虚心地接受批评意见。总之,由于学生存在差异,班主任必须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批评原则。

3.适当时机。班主任对学生所犯的错误,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时机加以批评教育。对于产生严重后果的错误,应迅速做出反应,但对问题不太严重或脾气大、性格倔强、自尊心强的学生,不要短兵相接,要“冷处理”,到适当的时候再采取适当的批评方式。

二、情理交融,以理服人

1.示以诚意。班主任批评学生,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错误并且改正错误。学生一旦犯错,有些班主任就摆出权威的架势,甚至动辄训斥。其实,有的学生犯了错,在班主任没有批评之前,自己就已经深刻地认识到错误了,心中惴惴不安,内疚不已。可是面对班主任的威严训斥,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发现,只要班主任在批评中融入关爱,再调皮的学生,也会从内心感受到班主任是在关心他、爱护他,是在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从而对班主任充满感激之情。

2.注入情感。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应注重以情动人,打开对方的心扉,增强批评教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绝不能用粗暴的行为和刻薄的语言。要尽量理解学生,包容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温暖。

三、运用技巧,惩前毖后

1.充分肯定。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不要只是一味地否定学生,还必须肯定学生的优点。肯定学生的优点,是给学生暗示,“我本质上是好的,班主任对我很多方面的表现都是很赞赏的”,“这次的错误是完全可以改正的”。给学生以鼓励,激起学生的自尊,这样才会使他们勇气十足地去面对错误,信心百倍地面对未来。

2.把握分寸。高中生都有强烈的自尊心,因此,班主任在批评他们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分寸。几句话就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多说,点到为止;一次批评已经奏效的,就不要再次提起;宜私下批评的,就不要采取公开批评的方式,要充分顾及学生自尊心。批评时不宜把批评对象与其他学生进行比较,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认为班主任偏心。批评时不仅要指出学生的错误,更要平心静气地和学生一起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给出建议,或者一起探讨有效的弥补办法,让学生产生被爱护感。

第12篇

在人类艺术史上,从来也没有绝对的艺术批评的标准,但同时又始终有着相对客观的标准。 对于纷纭复杂的艺术世界,试图用一个评价尺度来规范所有的艺术活动及其作品是困难的和不现实的。但同时,人类所从事的艺术,又不可能失去必要的准绳,这一准绳与尺度是人们对于客观世界获得共同认知的统一性的体现。艺术活动能够呈现出人类积极的和进取的轨迹。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人们发现,无论是在任何时代和任何国家或地区,其艺术产品的精华总是呈现为健康的和进步的态势,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人们从事艺术活动的重要旨归,在于社会进步和人类精神提升的需要,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具有相对合理的共同恪守与认同的价值尺度与行为规范。

确立艺术批评标准,必须依据和坚守一定的原则。

艺术批评标准的确立原则,与批评者如何看待艺术活动的本质息息相关。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提出了美学的与历史的这一艺术批评的最高标准。人类所从事的艺术活动,是依照美的规律进行的,因此作为审美评价的艺术批评必须是美学的。同时,艺术不仅审美地反映生活,而且也是人们自觉地掌握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艺术批评必须相应地对作品作出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分析评价,亦即是历史的。两者的统一,喻示了艺术批评标准确立的基本原则,即艺术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之一的本质属性——审美性原则,以及艺术在人类生活中不断生成的意义——价值性原则。

关于审美性原则。 艺术家对世界的把握始终是情感的和形象的。在艺术批评中,对于艺术家把握世界方式的评价,也应主要以其情感性、形象性特征作为主要方面,同时以完美的艺术形式来体现。情感性,即指作品蕴涵的情感特色与趋向。审美情感是指处在审美心理系统中交聚位置上的情感心理要素。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体验、判断态度,是人对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它具有独特的主体体验形式和外部表现形式,不同的体验形成不同的情感,审美情感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它超越了功利感、理智感与道德感,是诸种情感的平衡与中和;形象性,即指作品创造的形象体系是否真实与典型。艺术形象必须具备真实性,但又不同于生活的真实,而是以其是否符合生活发展的真实的逻辑、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真实的逻辑为旨归。艺术形象的典型化是在生活真实性的基础上,艺术家通过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对于现实生活所做的艺术概括和集中,典型则代表了艺术形象创造的高峰;形式因素,即指艺术作品中那些与特定民族或地域的大众审美习惯与审美理想相适应的形式特点。艺术形式通过声音、色彩、线条、形体、语言的组合方式和运动方式而构成独特的审美之维,由于人们的社会存在、民族归属、地域特点、文化结构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不同艺术主体对于外部世界形式特征的接受、认知与化合也会呈现差异,具体表现为人们对形式美感的把握有所不同,这正是艺术主体独特个性的体现。艺术形式虽然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但对艺术形式的追求,很难脱离艺术的内容因素而孤立存在,因此,艺术形式美的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在艺术传达过程中,形式完美与否直接关系到艺术价值的高低优劣。

关于价值判断的原则。艺术批评离不开价值判断,艺术批评也从未放弃过对艺术作品进行价值判断。 其价值判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功利性,即指作品是否符合特定社会、民族与大众的精神需求;其二,人类性,即指作品是否表现了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和共同的意愿。它包含阶级性、民族性等,但又超越了这些方面,具有更大的涵盖性和包容性;其三,人性,即指作品是否表现了普遍的人性。主要指人类的本质属性,即人的真善美方面。这一人性概念,着眼于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格理想、人的感情,比如人的喜、怒、哀、乐等。作品中的人性美,是人性中生动情感的形象显现;其四,社会性,即指作品是否与特定社会的价值判断相吻合。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的表现形式,艺术中包含着一个社会的统治阶级的主导价值倾向和思想观念。作为一种社会心理的反映,艺术中体现出一个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的行为举止与特点。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艺术中折射出一个社会的文化价值类型。 这些共同要求从根本上说是人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活动中,面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种种关系所产生的普遍情绪和愿望。 艺术作品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社会伦理性,人类文化的人伦本体与社会功利主义的态度共同决定了艺术作品的道德立场。

当代中国艺术批评在构建多维的价值功能系统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艺术批评标准的主导作用。 无论是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提出的“政治的”、“艺术的”双重标准,或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相应提出的诸如“政治的” 、“艺术的”、 “民族的” 以及“思想性”、 “审美性”、“娱乐性”等不同标准,均是遵循着基本的审美性原则及其价值判断原则。在以往的年代,我们曾经有过对于艺术批评标准的形而上学的把握,特别是将所有的艺术形式、艺术作品置于同一种价值尺度、同一个标准之下,对艺术发展产生过不利的影响。但是如果因此而否认艺术批评标准的客观性与必要性,否认艺术批评的基本原则与标准,将会产生更为有害的后果。

艺术批评标准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具有哲学方法论意义的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的批评,是属于文艺批评标准中总体的、具有指导性的最高层次的批评标准或原则,是人们共同认可的、共同恪守的基本原则和尺度。而各式各样的具体的批评标准,则是适用于不同艺术种类和艺术作品的不同题材、不同体裁、不同风格流派的较具体的批评标准。据此,艺术批评标准应当是多样性与同一性的统一,可变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各种批评标准存在的多样性。从艺术发展史上看,不同国家、民族、时代、流派,不同的批评家,甚至同一个批评家在不同时期,都会出现不同的批评标准。不同的艺术种类、不同的艺术家与作品、不同的体裁、不同的风格流派,也会出现多种不同的批评标准,诸如现实主义批评、社会历史批评、艺术心理学批评、神话原型批评、形式主义批评、结构主义批评、接受批评等等。 艺术批评标准的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其一,艺术批评对象的多样性是构成批评标准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其二,艺术批评标准的多样性是批评主体多维选择的结果;其三,多元的审视艺术活动的角度为艺术批评标准的多样性提供了多维的批评语境;其四,艺术活动本身发展的开放性也要求多维视角的欣赏、阐释、批评成为可能。以上因素的存在,均要求艺术批评标准是多样的,而不是惟一的。

但艺术批评标准又具有同一性。不同的国家地区与民族,虽然艺术批评的标准有着一定差别,但究其实质,在人类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坐标系上,它又是非常接近的,正是在是否有利于人类进步以及有利于人的健康发展这些基本问题上,世界各民族均有着共同的追求及其利益。也正是由此,艺术批评的同一性方能成立。因此,艺术批评既要坚持以最高标准的宏观指导,又要提倡多样化批评标准的灵活运用。 当代我国批评界曾经出现的批评标准虽然提出年代不同、内涵略有差异,但大都从内容与形式两分法切入, 既要求内容求实、健康,合乎历史发展,又要求形式完美、独特,合乎美的规律,具有感人力量。显而易见,这些标准已经具有了衡量广泛艺术活动及其作品的可能性。

艺术批评标准又是可变性与稳定性的统一。其可变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体现在艺术批评标准内涵的历史性中,批评标准总是与产生这一标准的时代相关联,因此,它必须随着时代艺术发展和艺术批评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第二,体现在艺术批评标准内涵之中。应当看到,艺术批评作为一种运行过程,并非一个自我封闭的独立系统,而是处在社会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他文化子系统和各种文化因素对艺术活动均具有深刻的影响,时代、社会的变迁是艺术批评标准变化的根本动因,但最直接、最活跃的动因则是源于批评主体自身,基于各种原因,其既有的理论与评判尺度在批评实践中受到挑战, 使之有了变迁与分化,并使得批评本身多姿多彩起来。别林斯基把文艺批评称为“运动着的美学”,这是非常精辟的见解。

艺术批评标准的可变性特征,有时体现为开放性姿态,这同时也凸显出艺术批评活动积极进取的特质。不同批评标准之间具有类同的质素,只有坚持开放而不封闭,使不同批评标准之间相互交融、沟通才能共同发展。 作为艺术批评家,既应有其基本的艺术批评的原则或指导思想,同时也应在具体的艺术批评活动中把握具体的评价尺度和标准。 由于批评家的知识结构、心理素质、审美判断能力、批评视角等批评个性的差异,再加上具体批评对象的内在要求,便造成了批评标准的可变性。批评家应当遵循科学的、客观化的标准,但同时又须懂得,任何具体标准均是有其适应范围的,可以与其他标准交融的,否则就无法解释艺术潮流的演变、流派的纷呈、风格的多样、鉴赏的异趣。标准的存在正是以其多样性和历史嬗递的方式展示出来的。

但是,无论艺术批评标准如何变化,也只能是在其整体原则与宏观视域框架下的变化。而从艺术批评的整体原则与规范来考察,艺术批评的标准又是相对稳定的。不仅作为艺术批评的人类的普泛性原则具有极强的恒久性,同时作为一定时代和时期的批评标准,以及一定地区和民族的批评标准也是相对稳定的。其稳定性标示着人们对于那些具有共同价值基础的评价尺度和标准的认同的一致性与持久性。 否认艺术批评标准的稳定性与客观性,同样不是科学的态度。

近年来,我国艺术批评界出现了诸多问题,其间,缺乏对于艺术批评应当恪守的价值观及其评价标准的认识,正是其问题的核心。

个人化批评。认为艺术批评本无统一标准,可以率性而为。其实,在人类社会,从来也没有绝对个人化的艺术活动,也不存在绝对个人化的艺术批评,艺术批评不应人云亦云,而应肩负推进人类社会发展和提升民族精神水准的重要职责。艺术批评提倡充分发挥艺术批评者个人的精神建树和审美意趣,但这不同于个人化与私密性意趣的泛滥,更不应以某种对于社会发展的偏见充作自己与众不同的卓见。而如果以个人化批评为借口,对待那些以民族救亡、社会变革为主题的作品中颠倒是非、美化丑类的倾向津津乐道,视若罔闻,不做或是做出相反的是非判断,则无异于自我道德与良知的丧失。

纯形式化批评。认为艺术批评可以是纯粹形式的,无须顾及内涵。在批评活动中,对于艺术形式的批评是必需的,特别是当人们从单一的意识形态的关照与批评的惯势下走出之后,关注形式,甚至是对于艺术形式的独特关注,都是正常的。但对于纯形式化的批评的过度张扬,背后则潜藏着对于艺术精神性内涵批评的对抗与消解。事实上,从来也没有纯粹意义上的艺术形式创造,当然也不存在纯粹意义上的形式批评,任何对于纯粹形式、哪怕是美的形式的张扬,也有其片面性,其间外溢着批评者掩饰不住的对于艺术精神与内涵的抵触与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