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

时间:2023-05-30 09:46: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规划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规划设计

第1篇

关键词 山地住宅;山地设计;竖向设计;城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7-0100-02

0 引言

随着城市需求与规模的扩大,城市土地开发与建设逐渐向城市郊区发展,山地住宅的开发开始变成较为普遍的现象。山地住宅是能够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灵追求;有助于提高绿化率具有优越的自然优势;更能有效地扩大土地利用范围实现土地价值最大化。因此,山地住宅设计成功实例也逐渐的多了起来。这些成功实例虽然在规模和风格上有所不同,但都拥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和特色,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交通结构――呈现人车独立分流的形式。结构多为车行路环绕小区,步行系统统帅小区内部联系;

2)竖向设计――尽可能多的保留原有自然山体,少做开挖,有效减少对于山体的破坏;

3)景观设计――引用自然景观资源丰富,保留并利用原始地形、地貌、地物是景观设计的重中之重;

4)建筑组团――多采用组团式改进即多采用点状(多用于别墅)、流线型布局、曲线形布局,或根据地形地貌进行划分的主题不拘形式来加强空间的层次感。

当然,每个项目都具有各自的特点,需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处理才能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 ,下面以大连开发区大学城D-2地块项目规划实例来具体解析山地规划设计的过程与方法。

1场地现状

基地位于现大连市开发区松岚村附近,毗邻大黑山脚下与松岚村樱桃园之间,周边植被和景致相当丰富,山景特色突出,南向还可远眺海景,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基地只有南侧可邻接规划道路。主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大高差约为39m),用地起伏有致,因此设计者也面临一定的挑战:首先是场地的自身高差较大;其次等高线密集区域较多场地内部坡度较大。

2道路与场地的划分

规划中要顺应原有地形地势的起伏变化,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依山就势布置道路系统:主干道不必太宽 ,在满足消防环道的坡度、宽度及转弯半径等方面要求的同时保证车流顺畅即可。

本案道路设计的出发点有三个方面:一是土方平衡量最小化,本着场地最大开挖处不大于6m的原则,选择最高点定点标高,在原始地形等高线上寻找水平面开挖变化最小、垂直面等高距最大的等高线作为到道路形成的基面;二是顺应山体形态的同时使道路竖向差最大化,此处主要体现在入口位置的选定,由于规划道路的走向是西高东低,将主要入口选定在标高较高的位置更有利于处理场地的竖向;其三,道路主体尽量形成环路,以达到交通通达最大化的目的。

道路形成的同时也完成了场地区域的划分,道路作为划分两边场地的界线,形成四个不同标高基面的台地区域――即组团分区区域组成。

3竖向设计

任何山地住宅的竖向设计的总原则是随坡就势地设计建筑物的正负零标高,并处理好项目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利用建筑物间高差进行日照折减,在卫生间距的控制下提高建筑密度;并可利用高差制造出半山车库等项目公共配套设施,进一步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

本案的具体竖向设计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小组团内的竖向组织,一般情况下将前后楼之间的高差制定在3m(适用于多层和高层部分),局部高层之间可控制在6m,这样做除了顺应地势之外也可以适当缩小挡光间距,提高土地的利用;第二步骤是组团之间的竖向组织,指的是小组团之间台地高差组合,此处的高差主要还是以地形地貌的特征为主要依据进行调整,将最大的高差都放置在小组团之间的交界处,作为小组团划分的自然界限。

4车库分布

在山地小区设计中,另一项重点就是汽车库的设计。在山地环境中,以不减少绿地环境面积为前提,利用地下、半地下空间来布置停车场地,是最具有优势的。

由于本案的场地整合后,可利用住宅南北向形成半地下空间作为车库使用,这种半地下车库的优点在于可以少占用露天场地,方便住户使用也便于单户车库的售出(此后称其为依附式车库);其次是利用前后楼之间的高差组织地下车库,其特点是车库顶部可以回填覆土层作为住宅的中心绿地以及宅间绿地。

6景观核心

在概念设计中所涉及的景观并不是最终的要达到的结果或是目的,而是在规划层面上的一种设计控制与引导,本案的景观设计概念也是分为两个层次,即主轴景观与宅间景观:主轴景观的作用是形成步行绿化主轴,以带状绿化为主要布置形式,结合步行系统规划,有机联系各组群以及组群绿地,使各个组群绿化连为一体,增强户外空间连续性;宅间景观绿地则提出层叠式垂直化台地设计,是宅间绿地形成都层次空间区域属性,即可以有公共区域又能提供宅前庭院私属区域,是区别于平地式宅间绿地设计的最大优势。

7建筑布置形式

山地住宅的布置形式可谓是形式多样,以平地是的住宅来说要丰富很多,在本案中主要出现了两种布置形式:一种是错层式形式的住宅,这种布置的住宅多是垂直于等高线,单元之间或单元之间地面高差通常是1.5m或3m,适用于山地坡度10%~30%,优势是满足地形的要求的同时丰富了山地住宅空间以及天际线的组织;另一种是掉层式形式住宅,主要是沿等高线水平布置的横向掉层,此类住宅的第一层往往是半地下形式,由于通风效果相对要差一些,因此更适合用于作为车库或下跃附赠住宅。

8 结论

美国建筑师赖特认为:“只要基地的自然条件有特征,建筑就应象从基地自然生长出来那样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中国古代建筑思想中也十分强调“枕山而居,天人合一”。规划设计体现山地场地特性,突出以人为核心的原则,注意处理好自然环境与人居环境的关系,把居民对居住环境、居住类型和物业管理三方面的需求作为规划设计重点,努力把小区规划成具有优美的居住环境、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丰富的文化内涵的新型居住小区。

第2篇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步骤;建议

1园林规划设计的步骤

(1)接受设计任务书、现场实地踏勘,同时收集相关基础资料;(2)提交初步规划文本,提出总体构思及规划目标;以供业主认可(3)编制详细规划并召开评审会。由业主组织的专家评审组,集中时间,进行评审(论证)会,根据专家评审组意见,落实调整和修改工作。(4)进行扩初设计并提交工程概算书;(5)基地的再次踏勘施工图的设计;(6)施工图预算编制和施工图的交底;(7)设计师的施工配合。

2园林规划设计需要论证的内容

(1)园林绿化应考虑绿化的功能。无论是公园游园,风景名胜区,居住区,城市广场和道路,厂矿企业和机关单位及校园环境的规划设计;还是象世博园等大型专类园的规划设计.应根据其服务对象不同,明确功能和主题。

(2)提高园林作品的艺术品味。高品味的园林工程是一幅美丽的立体图画,不仅要有点线面的合理运用,还要有四季特色的变化,它是各种园林要素的艺术组合,是巧夺天工的人造大自然的再现,使人在其中有融于大自然之感,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3)应有历史文化内涵。将自然与历史文化紧密联系,是园林造景应注意的,能否画龙点睛,使历史人文景观与周围环境或其他方面协调,并符合人们的审美情操及心理要求,要经充分论证才有说服力,被人们所接受,景点宜恰到好处,忌贪多、太杂。

(4)对园林绿化的各项指标进行认真计算。包括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率、立体绿量、多层次植物配置、保持水土、有效地吸收有害气体及灰尘和是否符合生态效益等。只有这样才能决定是选择单一的草坪还是乔灌木与林下草坪相结合,避免盲目追求草坪的现象,使草坪与树林相得益彰。

(5)树种选择的论证。实践证明,以什么树作主体,配置什么树都有讲究。不同植物在一起要考虑相互间的生长速度、影响能力、阴阳性,观花、果、叶的树如何映树,病虫害的交叉性,同种树的连片与分隔的统一,病虫害防治的难易程度,耐湿耐旱性等都是选择树种的重要因素。

(6)科学估算园林工程的建设成本及管理维护费用。不同设计方案的园林工程,建设成本和维护管理费用不尽相同,很多本是比较好的规划设计,由于建设成本和建成后维护管理费用超过单位经济实力,只有低水平维护,最后观赏效果不理想,很多应有的功能丧失,有的草坪被杂草挤占.应正确把握建筑,铺装,水体,绿地等要素的比例,严格控制建设成本,我们近几年的经验是既发展一部分高档次、管理要求高的绿化景点,也积极探索大众化、低成本、低维护费的绿化方法,并不断推广,得到了较好的效果。所以在设计时对植物根据性状的合理选用,论证其管理费用高低,有利于绿化单位更好地达到绿化效果。

3我国园林的发展方向

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现代景观规划设计,鲜明的视觉形象、良好的绿化环境、足够的活动场地,这是基本的出发点,随着景观环境建设的发展,仅仅满足这3方面,肯定还远远不够。但这毕竟是远期景观建设发展的基础,对于未来景观建设的腾飞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正是基于景观规划设计实践的三元,在众说纷纭的各类景观规划设计流派中,3种新生流派正在脱颖而出:(1)与环境艺术的结合:重在视觉景观形象的大众景观环境艺术流派;(2)与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结合的城市景观生态流派:以大地景观为标志的区域景观、环境规划;以视觉景观为导向的城市设计,以环境生态为导向的城市设计;(3)与旅游策划规划的结合:重在大众行为心理景观策划的景观游憩流派。这3种流派代表着现代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

4建议

(1)园林设计上植物多样性与适应性同时并重。这几年,城市绿化提出了增加绿化树种、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目标。于是许多城市一味求新,盲目引进外来树种。为求好心切引进新品种不是不可以,但如果忽视了苗木的适应性,则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而且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

(2)完善园林设计法规。首先是对于《建设工程勘查设计管理条例》(2000)有关条文的修改,如第二章资质资格的管理等等。

其次是一系列园林设计法规的建立,如注册园林师签字制度、注册园林师条例、设计收费标准、工作量范围标准、后期跟踪服务标准、园林设计标准合同、园林师事务所设立标准等等。

(3)实施专业教育的大调整,培养适合新时代的园林规划与设计工作者。

首先是专业教育结构层次的调整。要使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具有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其专业教育需要有3个层次:①面向学科:为长远学科建设培养的高层次博士、硕士人才;②面向社会:为国家园林管理和规划设计建设部门培养的大学本科、硕士人才;③面向中国数量与质量日益高涨的风景园林建设市场:为各类规划设计院所、园林工程公司培养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人才。其次是专业知识结构的调整。一方面,要考虑引入环境艺术、旅游策划的专业课程;同时,还要引入建筑学科、地理学科、计算机与信息学科、社会人文学科等专业知识。这是以课程设置为实质的专业知识结构调整。

第3篇

关键字:山地别墅 ;规划设计;设计原则;设计方法Abstract: China's mountainous area occupies a land area of 2/3, the number of mountain towns also accounted for 1/2 of the total number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therefore, the mountain building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China's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mountain is endowed by nature, and i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mountainous villas, to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untain,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od mountain environment correctly and the living environment.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mountain villa design principles, the design solutions are discussed.

Keywords: mountain villa; planning and design; design principle; design method

中图分类号:S757.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山地别墅起源于山地建筑,是建筑形态的一种表现形式,在设计过程中结合山地的地貌特征,并按照坡度的差异进行建筑布局,达到错落有致、跌宕起伏的效果,并且将建筑环境和山地的自然景观环境相协调。山地别墅就是依靠山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优势发展起来,因此在山地别墅设计时也需要尽最大限度的凸显山地的景观,达到视野开阔、处处有景的效果。

一 山地别墅规划设计的原则

山地别墅的规划设计所追求的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其施工选址一般都会选在空气含氧量充足、植物茂密且视野开阔的地区,在设计时也打破了传统别墅设计的局限,看淡楼间距的约束,将更多的生态元素融入到别墅设计中。为了更好地实现山地别墅的生态效应,在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别墅设计要和山地自然地形相协调

山地的地形复杂多变,崎岖不平,存在着大面积的陡坡地带,可用于别墅建筑的面积很小,这就需要在实际的设计中要弄清楚建筑用地的空间面积和结构形态,驾驭好施工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在把握好别墅建筑和施工地基矛盾的基础上努力的做到设计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并且要最大限度的做到山地传统建筑依山附崖且占天不占地的原则。

(二)别墅设计要和山地风景相融合

山地别墅力求打造的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宜居环境,且山地别墅所处的环境具有丰富的空间形态和变化多端的风景风情,因此说其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坚持设计理念和风景环境相融合的原则。设计中对于景观的展现要表现出积极的一面,使得山地别墅的设计能够为居住者提供优美的居住环境,同时要将山地别墅设计为独具特色的风景线。根据山地地势形态因山就势就行布局,将山地风景融合进设计中,从景观和景点多方面形成视觉上的冲击力,体现出积极的风景融合意义。

(三)别墅设计要凸显使用功能

山地别墅和其他住宅区一样,都是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因此在设计时要尽量的凸显别墅的使用功能。但是由于山地别墅的特殊功能要求和特殊的使用需求,使得其在设计时要和普通的住宅有所不同,无论从室内的结构设计还是室外的环境设计,山地别墅都需要结合地形情况,在设计时不能够按照普通住宅设计标准进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山地的生态系统丰富多样,但是也极为脆弱,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正确的选址和生态的设计凸显别墅的功能,而不能够以牺牲山地自然环境为代价。

二 山地别墅规划设计的方法

山地别墅的设计要从合理性和可行性的角度出发,要充分的结合山地的地形和地貌,遵循恰当的原则,讲究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法。上文中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对山地别墅进行规划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下面本文就对具体的设计方法进行论述。

(一)山地别墅和山地景观相结合的设计方法

山地别墅和普通住宅的一个区别就是山地别墅是一种风景建筑,其对于景观的观赏以及户外活动的要求较高,且要和山地的自然环境相协调,因此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经常要采用各种设计手法实现山地别墅和山地景观的完美结合,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设计方法供大家参考。

首先可以采用借景的手法。借景手法主要是对山地远景自然风光的合理利用。山地具有垂直性,这使得别墅的视觉范围宽广许多,能够观赏到很远之外的景观,因此设计时要充分合理的利用这一条件。在设计时选用借景的手法,这就需要在别墅选址时就要重点考虑位置因素,需要选择最适宜观赏景观的地点,利用大自然提供的丰富的构图因素融进设计理念中,创造各种条件,将山地美景融进建筑设计中。

其次可采用造景的手法。人为景观融入到自然景观中,能够创造出风格迥异的山地别墅风景,即造景设计方法的采用,能够为别墅空间增加层次感和空间情趣,也能够成为自然环境和山地别墅中间的一个过渡地带,使得人为与自然能够真正的实现统一。在人为造景的过程中,设计者需要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巧妙的运用自然因素,达到自然与认为的相互融合,使人为造景穿插渗透在自然景观中。

最后要合理的运用自然景观。大自然赋予山地 各种形态的自然景观,设计者在别墅设计时需要灵活的运用这些景观,尤其是对建筑物周边的景观要合理利用。例如山地地貌构成要素中的顽石、水体以及古树等,都是别墅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自然宝贵资源,要是建筑中的各种因素都能够融为一体,尽显自然之美。

(二)山地别墅与山地地形相结合的设计方法

山地别墅设计与地形地貌的结合需要从可行性和环保的角度出发,在利用地形时尽量做到以实用为主,使设计方案更好的与地形环境相融合。山地别墅和地形相结合的设计方法主要有几下几种。

首先是架空的设计方法。选用该方法,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山地坡地的原有地貌状况,实现坡地的自然延伸直到别墅的底部,这样能够充分的实现别墅和自然环境的融合。架空的形式有很多种,如全部架空,即别墅可以架空在不同的平面之上,也可以架空在一个平面上;再如极端架空,即外观呈“树形”的架空方式;还有局部的架空,也就是架空走廊、平台或者阳台,其他部位不架空。

其次是局部挖填土方的设计方法。该方法需要根据地形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当地形坡度不大且布局较为紧凑的时候,可以使用该方法,将高坡的地方挖出填入到低坡的地方,使别墅的基地成为平整地块,地面则呈梯田状。而当山地的坡度较大时采用该方法,就需要在高低坡之间建立起挡土墙,减少土方的挖填量。该设计方法最好是在地形坡度交换的山地进行,这样能够保证稳定性,减少对环境的改变情况。

再次是悬挑的设计方法。该方法的广泛使用得益于其能够在有限的空间或者是陡峭的坡地上为别墅争取到更多的地面以上的空间,为别墅的设计提供更为充足的发挥空间。在设计中使用该方法,经常能够创造出奇险的效果,更加突出山地的特征,不仅能够更富山地别墅的外观形态,还能够增进人与自然的亲近感,更突出了山地别墅与山地地形相融合的特色。悬挑的设计形态也多种多样,如房间局部的悬挑、阳台的悬挑以及房间整体的悬挑等,其中还有一种较为极端的悬挑,即整个建筑从悬崖上挑出,采用这种设计方法需要设计者事先做好各种调查准备,确保山地别墅的安全,这样才能够突出别墅奇险的效果。

最后是自由延伸设计法。该方法最大限度的尊重山地起伏的地形,可在设计中将别墅划分为若干个较小的空间,使其能够顺应地形的起伏变化,各个空间可以由延伸的阶梯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种化零为整的设计手法能够使别墅更好的和山地环境相融合,达到和谐统一。

结束语:随着人们生态观念的逐渐加强,对建筑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山地别墅这一新的建筑形态逐渐发展。山地别墅追求的就是一种接近自然的美感,力求做到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本文就从山地别墅规划设计的原则出发,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简单论述,再此基础上指出了山地别墅的设计方法。山地别墅的设计需要设计者具有独创的思维,能够和自然完美融合,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对今后山地别墅的规划设计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鲁忠良 浅谈山地别墅的规划设计 山西建筑,2009年第13期

[2] 丁恒 山地别墅区规划设计探讨 中国房地产业,2012年第7期

[3] 章敏 对山地别墅设计与实践的探讨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年第12期

第4篇

在中外建筑遗产中,城市外部空间景观的建构有许多成功的实例,大体可以分为规整对称及自由灵活两种主要类型,如规则严整的凡尔赛宫和自由流畅的苏州园林。与此相应,城市外部空间景观的建构方法,亦可分为规则设计法与自由设计法两种。前者的关键之处是轴线与节点的安排和组织。后者则指在自由随意的城市外部空间环境中建构景观时,要充分利用环境自身的独特之处,运用建筑设计和规划手段,使人工景观与原有环境特征相互融合、取长补短,达到和谐完整的统一效果,求得某种环境气氛,表达一定的思想主题。这其中首要问题是对环境原有特征的理解和抽象,同时,地形的高度变化及人在空间的感受使这两种设计方法具有四维度量关系,能变化出丰富多彩的具体设计手法。

城市外部空间景观建构的这两种方法是对立统一、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具体应用时,应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特征的城市外部空间环境,或单独使用某一方法,或综合运用两种手段,其根本的原则就是景观轴线的合理安排,它决定了整个城市外部空间景观的总体框架和组合序列,使得各个景点的细部设计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切实的可行性。现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如下。

例1:大连东北部某小区环境设计

小区内的建筑围绕连接南、西两个车行主入口的小区车行路均衡布置成相对独立的四个小组团,具明确的南北与东西轴线关系,基地环境的对称特征很突出。在设计时采用了规则设计法,景观体系由北向人行主入口至南向车行主入口的主要景观轴线及与东西向车行路相接的四个次要景观轴线构成。在主要景观轴线上,以人行尺度为标准来组织景观序列,人行主入口处的叠水喷泉为景观起始,随地势高差变化所形成的台阶、花坛构成景观过渡,中心休闲广场内的喷泉、舞台则成为主要景观轴线上的景观和小区的景观中心,最后以南向主入口作为景观结束,很好完成了景观建构的各个部分。次要景观轴线则以车行尺度为标准来组织景观序列,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四个景点,衬托主要景观轴线。整个小区的环境特征主次分明、和谐统一,体现了规则设计法的基本内容。(图1)

例2:大连西北部某小区环境设计

小区由连接东、西两个主入口的中心广场分成南、北两个部分,没有明确的轴线对称关系。中心广场北部平直,南部弯曲。在设计时采用了自由设计法,以廊架将基地分成东、西两部分,东部圆形,西部矩形,很好地结合了基地的形状。在景观组织上,东、西主入口间布置一系列景点,形成东低西高的主要景观轴线和沿小河、廊架布置的次要景观轴线,二者共同组成中心广场的景观体系。主要景观轴线以东部主入口处的建筑、花坛作为景观起始,经道路、花坛的过渡,到达东部广场上的雕塑,形成第一个景观,再以廊架上的门厅作为东部的景观结束和西部的景观起始,经引导性树列所形成的景观过渡之后,到达第二个景观――圆形廊亭,最后以西部的主入口完成景观结束。景观建构的各个部分节奏清晰、韵律强烈。次要景观轴线则以小河、廊架串连起各个景点,呼应主要景观轴线,共同形成中心广场的景观体系,突出环境原有特点,创造小区独特的景观特征,实现了自由设计法的建构理想。(图2)

例3:大连鞍子山海上乐园

这是一块填海造地形成的长方形基地,南靠铁路线,北、东、西三面伸入大海,地势平坦,呈现出明显的规整对称的空间环境特征,适于采用规则设计法进行设计。但建筑自身的功能组成又要求其布局灵活,需要按照外部空间环境的不同特点,采用自由设计法进行设计。面对这种矛盾,在设计中根据不同情况,综合运用规则设计法与自由设计法来解决具体问题。椭圆形的车行路将基地分成南、中、北三部分,主要景观轴线东西向布置在中部,次要景观轴线位于南、北两部分,垂直相接于主要景观轴线,形成均衡对应的景观体系。主要景观轴线以东部圆形广场为景观起始,沿中心大道布设游乐、桥梁、水面等景点,形成景观过渡,以中心广场构成主要景观轴线的景观和全园的景观中心,其后的球幕电影院及大片草坪和半圆广场作为景观结束,空间开合变化丰富,景点合理有序,统率作用突出,规则设计法效果良好。次要景观轴线上南、北景观与主要景观轴线呼应,布局自由灵活,或绕湖而建,或依山而营,建筑体量大小不一,因地而异,均以突出环境原有特点、构建基地不同景观为目的,是自由设计法成功运用的体现。整个基地根据不同的城市外部空间环境特点,在建构景观时综合运用了两种设计方法,取得良好效果。(图三)

以上三个实例从不同的方面说明了城市外部空间景观建构的两种方法在实践中具有正确性和可行性,是基本的设计与规划手段,同时亦需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

第5篇

近二十几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也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对于居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已不在是过去那种单纯的对于居住功能空间的需求,而是提高到较高的居住环境需求上,甚至于更高的文化品位。住宅产业不仅是建筑业的重要支柱,也是城市建筑形象的重要体现,是城市文化的物质表现。近年来,住宅市场各种欧式、美式及一些说不出风格的楼盘获得了蓬勃发展;传统民居由于空间、层数等的限制,却日渐稀少。城市建筑在大踏步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的同时,城市文化的个性和特色也逐渐丧失,城市建筑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失去了地域与民族应有的特色。中式传统建筑强调在有限的封闭空间内营造出大意境,这非常符合现代人对家的需要。基于对现代都市人精神和物质的需求,将中式古典建筑的空间序列与现代居住建筑的空间进行有效组织和优化,成为一种新的形式--新中式建筑。本文中,作者以江苏淮安市金凤梧桐华苑小区规划设计为例,探索在现代住区规划中如何融入中式传统民居建筑的精髓,创造出符合地域城市特色的居住建筑,以期为建筑师进行现代中式住区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2项目概况

金凤梧桐华苑小区地块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延安西路7号,京杭大运河北岸,基地西起规划道路、东面和南起面临规划中的运北西路、北侧有道路连接延安西路。地势总体较为平坦,临近淮安市中心城区,交通便利,是淮安市区中综合设施配套较好的地区之一。小区幽静恬适,相对独立的环境,内部宽大绿地的美景,造型典雅古朴的设计风格,先进完善的配套设施,形成一个集居住、休闲为一体的住区环境。项目总用地面积7.28hm2,地上总建筑面积16.73万m2,地下建筑面积3.52万m2,容积率达2.29,地形较不规则;因此,设计中以高层住宅建筑居多。

3住区规划设计理念

3.1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创造“理想的家园”,实现小区居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将居民生活真正融入到自然环境中,为小区提供高品质的居民交往空间。

3.2贯彻“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小区以建设生态宜居型居住空间环境为目标,满足住宅空间的舒适性、安全性及宜居性,着力提高住区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3.3利用现代建筑技术与材料传承传统民居建筑文化。淮安早在1986年就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历史文化背景深厚,境内有着丰厚的民居建筑文化遗迹;加上本次项目地块位于古运河沿岸,设计中自然将小区定位为现代中式风格,以传承地域民居建筑文化。新中式建筑通过现代材料和手法修改了传统建筑中的各个元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演化和抽象化,外貌上看不到传统建筑的原来模样,但在整体风格上,仍然保留着中式住宅的神韵和精髓。

4总体环境规划设计

4.1总平面规划

4.1.1住区建筑布局

考虑到淮安地处夏热冬冷地区,借鉴传统民居院落的布局形式,将住宅都南北向布置,以便能获得良好的通风、采光及日照条件,不仅适合本地气候特点,也符合地区人们的传统生活习惯。住区总平面规划主要依据地形展开,采取分片布局的形式。由于基地北侧是多层住宅,东侧虽没有建筑,根据《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要求也需要沿地界向西退一定距离,建筑高度越高退的越多;而小区要求高容积率,同时考虑小区开发梯次问题,设计时将东、北两侧布置多层住宅,其余区域为高层住宅。西侧沿规划道路布置四栋高层,平行布置,底层设二层商业用房,以解决小区相关配套设施用房。

4.1.2入口与规划结构

住区西侧是规划道路,南接运北西路,北连延安西路,是理想的小区主入口方位;基地东北角是旧金凤集团厂区主要道路,向北也可以连接延安西路,适合作为次入口兼作前期施工通行之用。小区整体由近似椭圆形的环道与其下方半方形道路组成主要路网,连接主、次出入口;另有两条交叉的生态绿带穿行其中,共同组成空间骨架;小区内部空间布置灵活,建筑摆放符合传统民居特征,形成静谧的总体空间格局。

4.2景观环境设计

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住区环境设计尤为重要,人们不仅要在其中居住、生活,还要学习、娱乐、享受自然环境及满足人际交往等需求;传统民居封闭的院落式,一家一个小天地的建筑环境形式在现代就不太合适了。本项目设计中,笔者努力营造一种比较静谧的、适宜交往的、半开半合的中式环境空间,满足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在小区的景观环境设计中,主要采取集中与分散两种布局形式。集中布置是在中间椭圆形环道的中心区设置小区中心绿化广场,在地块左下角区域设计一个组团中心广场,用一条斜向弧形步道联系这两个中心广场;北侧一条横向的生态绿带穿过中心绿化广场,不仅将中心绿地向四周扩散,也将城市绿化引入小区,丰富了小区绿化空间层次。此外,将两个绿化中心周围的高层住宅底层作架空设计,既解决了底层住宅的日照问题,又可作为邻里交往的场所,还可以加强夏季导风效果,在炎热的夏季为小区居民引入凉风,借鉴传统民居中的穿堂风设计,节约小区能耗。分散环境布局就是利用住宅之间的小片空地,做成类似江南私家园林那样的小环境,再用块石或卵石砌筑小路与中心绿化相连通,使小区形成分散的、半封闭的小环境和半开敞的中心大环境相结合的、层次分明的景观空间。

4.3道路与停车

根据城市道路交通的总体情况设计小区内部道路,用椭圆形和半方形组成小区环形路网结构,路面宽7m,椭圆和方形道路重合部分在日常管理时作步道使用,紧急情况下可打开供车辆通行,这样最大程度的实现小区内部的人车分流,保证居民出行的安全与内部环境的完整性,有助于形成安静、优美的内部景观环境。为确保小区环境品质,除东侧多层住宅区及沿中心环道设置了部分地面停车位,绝大部分停车都在地下解决,地下室停车库面积达3.5万m2,地面沿环道设置了4个汽车库出入口,高层区居民可以通过单元垂直交通直接到达地下车库,方便了居民出行。

5建筑设计

5.1户型设计

根据项目总体定位及淮安居民传统居住习惯,设计力求为住户提供舒适、健康、安全的居住空间。具体做法是:

5.1.1在保持户型方正实用的基础上,力争户内通透明亮,主要卧室多设置在南向,以争取获得较多的日照。

5.1.2根据人们的家庭生活习惯,积极引入南向客厅的观念,使住户家庭白天活动空间能充满阳光。

5.1.3考虑现代人的生活特点和个性需要,建筑多采用框架结构,使户内空间可以灵活隔断,可塑性更强;同时设置大阳台,东西山墙户型设大的观景台,引入美丽的运河水岸风光。

5.2建筑造型设计

本项目以中式设计风格为主基调,根据地方传统民居,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和新材料,创造有时代感的“新”而“中”的建筑,满足现代居民的生活需求。淮安传统民居大多是明清时期的,风格既有北方民居的庄重、典雅,也有江南徽式民居的精巧、秀美;建筑多外砌青砖,内衬木结构框架,正立面为木雕花门窗,青砖铺地。本次方案设计中积极吸取传统民居的一些做法,整体以白色外墙为背景色,搭配灰色面砖山墙等,细部简化、抽象的雕花处理,现代简洁流畅的线条,使住宅造型不仅具有传统民居的古朴、典雅,而且颇具现代感。具体设计手法如下:1)所有建筑以白墙为基调,在建筑下部、山墙局部内凹砌筑灰色面砖,多层仿传统民居做坡屋顶,深灰百叶,使建筑整体呈现白墙、灰瓦的传统民居风韵。2)高层住宅出于视角、比例与尺度问题,取消传统民居坡屋顶的做法,将女儿墙和阳台框架提升上去作为屋顶部分的延伸,墙上开竖条形、小方形洞口,以减少建筑顶部的沉重感,再在女儿墙上加深灰色压顶,加强高层住宅的传统中式韵味。3)细部方面在阳台栏板上做个凹灰条,高层顶部几层阳台做连通的玻璃窗,用深色铝合金仿传统窗花装饰,上部做突出的抽象简化方块体等与传统民居元素相呼应,体现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总体而言,设计出来的建筑新中式的风格非常明显,特别是高层住宅,虽然没用坡屋顶,但是整体效果上看中式味道很足,也可说是对高层现代中式造型的一次有意义的探索。

6结语

第6篇

【关键词】 医院规划设计 合理布局 可持续建设与环境共生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recent three design example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overall plann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green concept into planning and design:1. In the new site layout; 2. Through the expansion, the reasonable use of the old building, and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construction; 3. Terrain on the site of the rolling, for relief design, and environment coexistence.

【Key Words】 Hospital planning and design properredistribu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coexistence

引 言

医院建设中,每块项目用地都是不同的,如何正确解读场地,并融入绿色设计的概念,是一个医疗项目发展定位与建成使用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主要论述以下三种情况下规划布局的特色:(相关概念:绿色医院建筑 green hospital building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患者和医务人员等提供健康、适用、安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医院建筑。)

一、在全新场地进行合理布局

这个类型的场地布置中,由于外在的限制较少,功能的布置以医疗流程展开。

特点1:采用分期实施的方式分配用地,利于前期场地的拆迁及建设经费的节约。

特点2:医疗街作为一期项目与二期项目的发展骨架,使医疗区内部的各种人流物流与原有院区秩序相融合,取得资源的最大化共享。

案例名称:杭州萧山市第四人民医院总体规划(图1)方案布局详解:

本项目基地为于萧山区义鹏镇新区义隆路以北,交通方便,场地平整。一期建设600床,二期总床位数达到1000床。

根据一期600床的规模,将门急诊、医技及一期住院部---这个医疗综合体,作为规划中一期建设的部分。(图2)

作为医院更新发展最快的医技部分将随床位数增加而扩展。二期建设可将诊区的医疗街继续向西延伸,进行二期病房及二期医技的建设。二期医技、病房均与一期医技、门急诊联系便捷。(图3)

院区东侧的综合办公楼一期兼顾生活用房,二期新建独立的生活楼,同时使得行政用房得到扩展,减少了一期的投入。北侧用地可作为二期科研用房的发展用地。

根据用地东西向狭长特点,及医疗建筑对于自然采光的要求,医疗区采用了东西向发展的布局形式。整个建筑群落尽量后退主干道,为大量人车流提供开敞的院前缓冲空间,同时开阔的绿化环境消除了病人对于医院拥挤、嘈杂的形象认识,提供了轻松舒适就医环境。

南侧义隆路开设医院主入口,其西侧为独立的急诊入口,开设急诊绿色通道,更加符合急诊快速、便捷的救治要求。西侧义蓬路设住院部探视入口,北侧规划路开设供应入口及污物出口。院区东侧设独立的办公区入口。

功能的布置以医疗流程展开。

医疗区内共设五个方体的门诊单元,由带有光庭的医疗街所串联,各单元间设一景观庭院。门诊采用模块化尽端式的布局形式,每个门诊单元内部靠近医疗街设置宽敞明亮的候诊区。医生交通及其办公区域处在模块的。

医院设计中考虑人性化设计因素,并在公共场所设有专门的休憩空间,提高公共空间的人文关怀和亲切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沟通和休闲的机会。

自然通风是在风压或热压推动下的空气流动,自然通风是实现节能和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重要手段,提高室内热舒适的重要途径。

靠近门诊及病房设置四层医技楼。住院楼十七层,其四层裙房分别设置急诊以及宜靠近病房布置的医技用房,上部十三层均为病房。各模块沿东西向的医疗街发展,使得病人就医的识别性更强,路线更为清晰明了。

二期病房结合二期医技靠近医疗街设置,高度13层,总床位约400床。靠近住院部设置三层的后勤保障楼,以架空连廊相联系。

医疗主街将门急诊、医技、病房各功能模块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使之成为布局紧凑,功能合理的医疗建筑群。

绿色设计理念:医院总体规划应满足医疗服务的功能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人流、物流、信息流,选择恰当的建筑布局。体现布局合理、流程科学、卫生安全、经济高效。

二、老院区的扩建项目,改造现有建筑,建设新大楼,实现可持续滚动发展

这个类型的场地布置中,我们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现有建筑的拆除与利用,

新建筑与老建筑的关系,

分期实施的可操作性,

不影响现有医疗业务而进行建设

特点1:现有陈旧建筑的拆除,保留,再利用。

特点2:合理安排工程的时序,不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及征用土地房屋拆迁的前提下,分期完成

特点3:一期竣工后,拆除影响二期建设的建筑;工程全部竣工后,改造环境,使之符合新大楼的使用。

案例名称:邢台市第三医院整体改扩建规划方案(图4)方案布局详解:

工程位于邢台市中心,在现有院址拆迁后建设。考虑到医院整体功能布局的合理性,重点对工程分期建设的可行性深入研究。(图5)

1. 对质量较好,不影响总体布局的现有建筑,予以保留,合理使用,并统筹考虑新旧建筑的协调统一。

2. 充分考虑医院北侧征地的最大化利用,同时又满足城市规划中建筑对道路交叉口对空间影响。病房楼布置于此,呈“之”字形,利于分期完成,并不影响北侧征用土地及房屋拆迁。

3. 一期建设内容为病房楼,医技及急救中心。在暂时保留原外科病房楼得前提下,可一次建成。病房楼搬入新楼后,拆迁外科病房楼,建设门诊。待工程全部竣工后,拆除老门诊楼,并改造院前广场,统一保留下的旧楼。

建设用地规整:

现有场地内建筑陈旧,有些无法满足使用需求,且年久失修的,拆除。腾空场地作为新建筑的基地。建造医院新的住院楼,医技科室和急诊部分。

大楼建成后,将医院现有病房置换到新大楼中,然后拆除旧病房楼。这样保障了医院的日常运转。

在拆除旧病房楼的基地上,建设医院新的门诊部分,将医院现有的门诊部分置换到新大楼中,然后拆除现有门诊楼建筑。

最后,将保留的一部分内容改造为适合新院区功能的建筑。

拆一步,建一步,拆一步,建一步,直至完成项目的扩建,整个扩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滚动建设的理念。保持了医院的正常运转,并带来了有保障的经济效益。

绿色设计理念: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既是节地、节材的重要措施,也是防止大拆乱建,避免浪费的控制条件。我国原有医院的改扩建工程需要对院区内原有建筑做客观分析与评价。对院区各建筑的结构主体、建筑物配件以及配套公用系统进行诊断分析,评定规划后赋予新使用功能的可能性与经济性。

“尚可使用的旧建筑”系指建筑质量符合使用安全,仍有改造使其符合使用功能的旧建筑;

“纳入规划项目”系指对旧建筑的利用,可根据院区总体规划要求予以保留或改变其原有使用性质,并纳入新的规划建设项目。

三、地形起伏大的场地上,因地势设计,融入自然环境。

这个类型的场地布置中,地形复杂,周围有优越景观资源,设计强调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及对人的尊重,整个建筑群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特点1:平整场地,减少土方平衡。

特点2:利用场地的变化造景,使得建筑宛若从地上生长出来一样,和谐共生。

特点3:多方案的分析比较,作为复杂地形的设计综合利益最大化依据

案例名称:福鼎市医院百胜新院区(图6)方案布局详解:

工程处于福鼎百胜新区最北段,基地周围形成面溪背山望海的山水格局,环境优美。用地三面环路,其中西侧道路江滨大道为连接新旧城区的大动脉。用地内山体落差较大,并且与南侧两条市政道路存在巨大高差。通过设计,我们力求塑造一所能够体现国际现代化医疗服务水平,集医疗、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图7)(图8)

场地分析

1.平整场地,减少土方平衡,控制造价,平衡功能与土方造价的关系。

基地北侧为原省道沙吕线路况较差,无法做为本项目的主要出入口。现有用地周围两条道路标高处于20到7米的范围内,而用地内标高均处于50米左右,所以我们必须对用地进行大的开挖整平才能与道路衔接,得以利用。医院的服务对象为病患或行动不便者,必须为其创造平缓舒适的人性化就医环境,如若投资控制上极力压低土方量,或形式上一味追求山地建筑的退台、错落,必然带来医疗功能的缺失,长远来讲增加医院的运营成本,为患者带来极大不便。

在对用地内ABC三区进行了分析对比之后,我们进行了相应的功能定位。A区作为医疗区使用,与两条干道顺畅衔接;B区作为相对清洁的行政办公及科研教学用地;C区若保持原状,整个用地土方量将达到260万方,平整后土方量达到290万方。

本次将C区平整至标高55米左右,并采用45度自然放坡,因岩体构造良好,通过简单的护坡处理即能防御因滑坡造成的灾害。本区域将来可顺畅的借助沙吕线作为出入口,为今后使用创造条件。两病房可设置桁(hang)架钢结构连廊与山顶平台水平连接,本区域地处高台之上,在地势起伏较大的院区当中,为患者提供一个难得的观景花园。

2. 我们结合用地,进行了多种可行方案的分析比较。作为复杂地形的设计综合利益最大化依据(图9)

方案一:

优点:门诊病房分别沿两条干道布局,医技围和于中心。病房有较好的南向采光及景观。

缺点:病房与干道距离较近,受到噪音影响大.另外,门诊入口广场及病房入口广场较为局促,若建筑后退,必然对用地中最高点进行大的开挖,而且也只能形成一个狭长的院前广场。由于沿滨河路形成高层的病房阵列,门诊及主入口部分相对于连接老城区的滨河大道及道路交叉口来说,被病房及山体围和在一个相对闭塞的空间内,作为人流量最大的门诊与外部公共空间的对话被屏蔽。

方案二:

优点:门诊病房围和医技中心进行布局。病房有较好的南向采光及景观。整个建筑群落顺应山势前低后高。

缺点:病房大距离后置,会使得整个场地大面积的山体开挖,而且病房设置过深,与干道人车流线的联系产生不便。另外门诊入口仍然难于设置开阔畅通的院前广场。平面上多段转折的病房可以更好围和医技,但是会造成小环境的通风闭塞,病房内部走廊会产生曲折转弯,给推床及护士的护理带来不便。

方案三:

优点:门诊病房以正南向作为主朝向,充分利用道路交叉口的地势较低的用地,作为开阔的入口广场。

缺点:病房虽有南向采光,但是两病房产生自遮挡,其中一个病房的景观及午后采光受到影响。另外,作为整个建筑群落当中最大体量的病房部分过于局促,也过于集中,造成了建筑体量上的失衡。

最终方案:(图10)

将建筑群落依山就势正南向布局,通过裙房及主楼型体转折与两条干道产生呼应。将道路交叉口的用地充分利用,设置开阔的院前广场,利于大量人车流的缓冲集散;利用西侧用地设置开阔的住院部广场,更加合理的组织医院两大人车流线。两病房舒展流畅、和谐共生,即取得南向采光又能观山望海,将外部优美的环境引入到建筑中来。整个建筑群落坐北朝南,背山临水,无论是为老城区还是将来新城区的就诊人群,都呈现了积极迎合的建筑景观。

结 语

本方案以“生态医院”的主题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点滴之处都体现着对于医患的人文关怀。病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看到绿树、蓝天,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激发其对生命的渴望和战胜病痛的意志,从而达到积极配合治疗的目的;同时医护人员常年工作于此,能身心舒畅,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通过我们的设计,为患者、医护人员、探视人员创造一个“人性化”的“绿色”空间。

绿色设计理念:在建设过程中应尽量维持场地原有的地形地貌,减少用于场地平整所带来的土石方工程量和相应的建设投资,避免对原有生态环境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破坏。对场地内具有生态价值、人文价值的地形、地貌、水系和树木植被予以保护。

当前,我国正扎实推进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医院作为我国能源消耗较高的公共服务机构,需要积极探索我国绿色医院建设和发展模式,有效推进中国绿色医院建设。我们期望通过此文为绿色医院建筑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征求意见稿),2011.

第7篇

关键词:远大美域规划设计

远大美域项目位于珠海市唐家湾镇,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距珠海市中心区仅十五分钟车程,是从中心城区到珠海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京珠高速的必经之地,交通出行便捷,地理位置优越,也具有良好的城市界面来展示小区形象。

项目地处珠海,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景观良好,气候宜人。地块南高北低,植物品种丰富,可通过景观设计营造形成良好的景观面。

地下车库的局限,形成景观空间整体地势平坦高层不大,容易出现空洞、一马平川的空间感受。满足消防、入口通道、私家花园等硬要求,各个组团的绿地空间十分有限,容易缺乏空间层次感和尊贵感。同时4M消防道路路面处理不好容易割裂景观的连续性,产生生硬感,成为景观建设的一个难点。以目前景观市场行情,工程造价在(四期)270/平方米,(五期)100/平方米,对景观软硬造景元素的选择限制较大。

一、设计构思;

1.项目建筑以简欧式为主,采用简约的线条和立面构成来展现时尚简约的住居空间,同时行列围合式布局形成了一个大内庭园和各个宅间庭园,为景观营造宁静、舒适、自然、亲切的庭园空间提供了良好的基底。

2.《周易》云;“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体现在景观上便是“天人合一”,既建筑与环境可以相互交流,和谐共生。如何协调景观环境与居住空间的关系,在尊重场地空间布局及景观特质的前提下塑造高品质社区,成为设计师始终贯穿整个作品的设计哲学。

将建筑和景观在空间、尺度、风格、形式、材质、色彩等方面进行统一协调,从居住的舒适性、空间的私密性、景观的相融性等方面营造一个融洽和谐、生态休闲的社区氛围,达到以人为本的三个界面的和谐,即住户与被改造过的自然和谐;在园区内部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和谐;人与自身精神境界的和谐(人在所改造环境里面心情舒畅)。

二、设计理念;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将本项目主题定位为;“艺术时尚园林景观,现代生态休闲生活”

经过多年的市场锤炼,做园林就是在做空间,注重对人空间的切身感受,因此空间是本项目的设计重点,在处理空间的表现手法上重点是怎样利用高差、植物层次、风情构架营造精致的艺术观赏空间和活动参与空间、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

注重观赏性和参与性相结合,运用现代简洁的设计手法与精致趣味的造景元素符号来造就现代时尚的居住景观环境。

设计极力寻求每个细部、节点、甚至每棵树、每个铺装都做到完美,经典艺术小品、特色景观构筑物无不为小区环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空间的有收有放无不为景观增添了趣味性,水的处理、细部的处理、植物的搭配与建筑单体相辅相成,为人们提供了不同的心灵感受。

三、设计原则;

1.人性化原则

在院落式组团需要充分的“绿”适当的活动、休闲空间,同时注重空间开放性和私隐性、观赏性和参与性的不同特点,满足不同年龄层人们的不同需求。

2.生态化原则

人回归绿色自然的心是不可逆的发展趋势,设计通过绿色植物,适当营造微地形、空间分割等手法隔离城市喧哗,亲近自然,使人的视觉和心里感受是处在生态环境之中。

3.简洁美原则

借鉴中国园林小中见大、曲径通幽、植物造景等处理手法,以空间营造为灵魂,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及理念通过最简洁的元素力求达到具备风情园林的雅韵,又体现后现代主义的简练。营造恬淡雅致的居住休闲环境,与自然完美交融,令人很容易产生共鸣,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放松。

4.经济性原则

设计充分考虑了工程造价投入的费用,又考虑了日后养护管理的费用。在设计过程中,寻求合理地利用各种景观资源以实现景观可持续发展,做到尽可能少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而获得最大的景观效果,主要表现在施工材料的选择与节约、选择合适的乡土树种、日后绿地养护管理的节约等方面。

四、设计特色

设计力求把握时尚、现代、生态的景观特点,同时融入强烈的艺术性,追求艺术化和空间的趣味性,在呼应现代简约艺术气息的同时,运用了步移景异、植物围合等营造手法,营造出丰富的景观序列空间,通过地形塑造出层层递进的空间感受,营造出围合的或隐蔽的多样空间,以静止的空间组合场景,以流动的时空牵动游人的步伐,让景物依次展开。利用植物、水景、铺装、小品等营造空间,并通过有趣味性的路径相连,为居民提供休息、活动、健身等不同功能的活动场所。

五、交通分析设计

小区内景观部分平时实行无车化管理,通过地下车库入口和小区行车道组织行车,保证小区内部良好的步行环境。按建筑消防要求,结合各个入户通道,将小区主要步行通道设置隐性消防车道,最大限度减小消防车道的生硬感,提升小区景观的连续性。同时设计注重入户通道的景观焦点处理,并围绕主体园路合理布置了停留休憩空间。

六、标高设计

------依据现状地形,营造立体式景观,建设体验式园林

1.堆坡造景,创造步移景异;营造微地形,运用植物造景划分空间,让人有步移景异之感。

2.营造灵动多变空间;通过开敞空间和私密空间的结合与变换,并结合多层次植物的围合,以扩大景观空间感。

3.构建景观立面构架,增加空间立体层次感。

七、景观空间分析;

结合建筑的整体布局,景观设计采用了动态的空间组织形式,通过南北纵向主景观轴和东西横向次景观轴将小区的各个组团联系起来,在实现便捷交通联系的同时,创造一个充满生机的、有艺术文化韵味的庭院景观空间。同时考虑到成本的控制和日后的物业管理,在本次方案中我们只在主入口和会所前广场设计了点式的水景,无论有无或无水都具良好的景观效果。

架空层作为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的过渡,集休闲,娱乐,邻里交流于一体,充分完善社区的活动场地,进上一步体现社区的活力与动感。

同时设计上以鲁班文化、老庄文化、儒家文化或以《红楼梦》、《水浒》、《三国演义》、《西西游记》四大名著为主要内容,取其语言优美,影响广泛,用雕塑、装饰画、书法(节选小说的精彩片段)等形式展示书本的精华。精选诗词曲赋的优秀篇章,结合兰花艺术,营造优雅的架空层环境。结合中国结艺,布置历代散文和小品文(如《陋室铭》、《滕王阁序》等。体现小区的文化内涵,彰显高贵的品味。

八、种植设计

植被是影响景观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它不但组成了场地的绿化结构,而且创造着 场地四季变幻的色彩。因此,搞好种植设计不仅关系大场地综合功能的发挥,园林艺术的审美效果,而且影响到绿化工程的投资与经济效益。

种植设计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旨在建立一个景观多样性和整体性相结合的种植框架,为场地创造自然生态植物群落,形成层次丰富的景观效果,以群植物、、散植、孤植、列植相结合,形成多种趣味和视觉效果。种植设计遵循以下的原则;

1.体现植物多样性原则。

2.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选用少量经过长期考验的外来树种作为骨干树种的原则。

3.构筑乔、灌、地被、草复合群落,提高群落乃至场地景观稳定性原则。

4.充分发挥植物造景作用的原则,将植物所拥有的形态、季相、色彩等特点完美体现出来,让人们能够真正集中体验到大自然中的植物之美。

第8篇

关键词:水景资源的稀缺;水景方式;设计原则;建议

Abstract: At presen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housing industry and the market demand, residential design was in some luxury, boutique "such as the positioning of real estate. However, the surface nice Settlements water features, due to the growing tension of water resources, worsening water pollution, declining water quality, water circulation destruction and other reasons, there is a major hazard on the ecology and resourc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waterscape resource scarcity; the waterscape way; design principles; recommendations

中图分类号:F28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生活水景资源的稀缺性

因为缺水,近水、亲水更显珍贵,由此,水,也成为了现代住区景观设计中最基本、最感人的要素之一。许多沿河、依湖而建的楼盘多大打“水景牌”,以博取购房者更多的关注。而旱地盘则采取人工挖湖、模仿欧式水景等手法,以弥补先天不足,呼应市场需求。广州开发的楼盘及发展商中,以“水景”为主题的,均获得良好销售量及市场好评。如恒大案例恒大御景半岛,购房者无不为主入口贝尔高林设计的恢弘水景所震撼,而别墅区内的人工湖也带给了居住业主舒适、惬意的自然风光享受。

至此,水景在文化、景观、生态特性之外,已然具备了高经济性。

正因如此,一种现象开始显现:水景成为了楼盘销售的重要宣传手段,开发商迫切希望由此获取高附加值,盲目追求夺人眼球的水景设计,甚至打出了“江南水乡”这样不合时宜的定位,对于是否符合地域特点、气候条件,实际使用效果如何,尺度和布局是否科学合理等,并没有认真考量。

这就使得不少原本开发商和设计者起初想法很好的水景,由于实施起来难度太大、代价太高,或者中途放弃,或者在建成后成为了干涸的摆设,令购房者失望的同时,也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因此,在市场经济下的小区规划设计中,如何将营销需求及可持续发展要求较好的融合在水景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水景方式的选择

现代的居住环境水体设计中,既有追求自然绿色的生态水体设计,吸纳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也有借鉴西方古典园林的几何水体设计。根据控制水的运动形式可分为动水和静水。

西方古典园林的剂和水体,水面一般都不大,采用人工形式营造,几何的构图以圆形、方形为基本构图元素,组合变化出丰富的造型,形成强烈的视觉效应。中国古典园林讲究自然,对于理水多采用自然不规则的形状,水体岸线自然曲折,依地形迂回于建筑环境之间。

小区规划设计阶段,根据小区的风格定位、地形地势,可选择水景的平面形式,同时根据功能空间,采用动或静的水体。在售楼部、样板房、人流活动较为密集的场所适当采用动态水景,使气氛活跃。而住宅周边或私密半私密空间,则要避免因混乱的水声对住宅群体产生的噪声污染,选择使环境显得更为安详幽雅的静态水景。

满足水景设计中的基本要求

2、满足功能性要求

(1)水景的基本功能是满足供人观赏,水景首先须美,使人赏心悦目。其次,水景也有戏水、娱乐与健身的功能,各种戏水旱喷泉、涉水小溪、儿童戏水泳池及水力按摩池、气泡水池等形式丰富了景观的使用功能。

小溪、人工湖、各种喷泉都有降尘净化空气及调节湿度的作用,尤其是能明显增加环境中的负氧离子浓度,使人心情舒畅,水与空气接触的表面越大,喷射的液体颗粒越小,空气净化效果越明显,负离子产生的也越多。设计中可结合以上功能进行方案优化设计。

(2)环境的整体性要求

水景是工程技术与艺术设计结合的产品,一个好的水景作品,需根据所处的环境氛围、建筑功能进行设计,冰雨建筑设计风格相协调统一。在设计中,首先要研究环境因素,确定水景的形式、形态、平面及立体尺度,实现与环境相协调,形成和谐的量、度关系,构成主景、辅景、近景、远景的丰富变化,这样,才可做出好的水景设计。

(3)运行的经济性

在总体设计中,不仅要考虑最佳效果,同时也要考虑系统运行的经济性。通过优化组合与搭配,动与静结合,按功能分组等措施降低运行费用。例如平时开一些简单功能的水景以达到必要的景观目的,运行费用很少;节假日或有庆祝活动时,分组开动其他造景功能,以实现一定的运行经济性。

3、水景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1)尺度合理手法多样

事实上,居住区水景设计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以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具体感受,引发人们内心的情感共鸣。对建筑师来说,面对水景住区,只要合理定位,根据住区具体环境,把握好水体的尺度与形态,可以借由多种设计手法,精心布局。

具体而言,在居住区水景设计中有以下几种水体布局方式

一是面形态的基底作用。大面积的水面,如湖、池等可起到衬托与基底作用,通过水体的光影反射,使岸畔的风景漂浮其上,扩大与丰富了居住区的空间,让居住区景致构图愈加完美。

保利 垄上别墅 人工湖景观

二是线形态的系带作用。利用河水、溪流等线状水体,曲折萦绕,使分散的建筑、景点联成一体,再结合传统园林设计中移步异景的思想,把水景小品和景观节点布置在水体沿线,增加景观趣味性。

保利 垄上别墅 溪涧景观

三是点形态的焦点作用。喷泉、瀑布、水帘等动态水体具有跳跃的姿态与欢快的水声,能活跃气氛,唤起人们的内心共鸣,应受到特别的重视。不过,这类水体的位置需要精心选择,通常宜放在人们视线的中心处,如广场中心、道路交点、重要建筑的前方等。同时还要注意与其他要素的配合,可适当运用叠石堆山、石阶驳岸、水中汀步等技巧,增加韵味。

四是点、线、面形态的组合。通过点、线、面的呼应与对比,产生出丰富变化的空间,同时,大大增强了景观的可读性与趣味性。

(2)科技为先,遵循自然,可持续构造设计

不管是临水而建还是人工造景,都不得不面临资源的局限。在现代城市水景设计中,首要就是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形成水景效果,如许多缺水城市可利用雨水、中水、海水、太阳能等来满足水景设计的需要。

同时,在水景设计前,需对当地自然环境、地形地貌进行详尽的调查,从而设计出符合该地区的自然生态的水景,尽量少改变原有的地形地貌,保持与周围自然环境的联系,才能营造出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绿色水景。

可持续的住区水景设计,是理想人居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多学科、多专业共同努力协调的结果。在设计中,要避免过于理想化的冒进天都,而应该因时因地因类制宜,根据小区的自然、经济、人文等各方面条件来选择技术及应用技术的程度,充分照顾业主住户的接受程度,不但要创造生态可持续的水环境,而且要保证其可持续的运行与使用。

总之,创造可持续的居住区水环境,任重而道远,但是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放弃以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代之以可持续之道。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李迪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规划师,2001,17(6):9-13

[2] 余颖. 生态居住区景观设计与居住环境质量[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8,(9).

[3]郭泉林. 浅探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的生态理念与手法[J]. 山西建筑,2008,(16).

[4]李贵民,李道强,高祥斌,张复君,任秋萍,吕福堂. 城市景观生态与生态园林设计[J].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

[5]曾双贝. 论城市生态景观的规划与居住区的设计[J]. 消费导刊,2007,(4).

[6]王宁. 生态城市与住宅小区园艺设计的思考[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5).

[7]胡祯英. 景观设计与住宅小区环境设计的生态观[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0).

第9篇

(1)坚持可持续性发展原则,当前我国较为推崇可持续性发展战略,这一点也应该体现在小城镇规划设计中,在小城镇的规划设计中综合考虑可持续性发展因素,把眼光放长远,注重小城镇建设的长远利益,尤其是在空间的利用上要进行必要的预留处理,进行合理布局;

(2)坚持环境保护原则,针对当前越来越恶劣的气候环境,在小城镇规划设计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强对于环境保护的关注,尤其是在一些存在污染可能的环节中加强对于污染的预防和治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好小城镇周围的环境;

(3)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小城镇相对于大城市来说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其土地资源较少,所以在土地资源的利用上我们应该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切实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使用土地进而达到节约土地的目的,最终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4)坚持可操作性原则,在小城镇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具备一定的前瞻性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也不能过分的加强对于前瞻性的重视,我们还应该关注规划设计的可操作性,避免规划设计的内容在后期的具体执行中出现不可操作的现象。

二、小城镇功能分区

小城镇虽然范围不大,但是我们也必须进行必要的区域划分,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能够更好的进行小城镇的管理,也能够是小城镇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效能,提高小城镇的运转效率。小城镇功能分区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个:

(1)小城镇中的土地类型、河流状况、环境因素;

(2)当前小城镇中土地的不同使用功能;

(3)未来土地使用类型可能会发生的变化,以及未来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4)环境保护重点区特殊对待等。小城镇功能分区的主要构成有居民区、商贸区、工业区、混合区、文教区等,在分区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水源和工业发展等方面的状况,尤其是对于水源来说要使得水源的分布更适合于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并且要尽可能的使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远离人们生活和工作较为频繁的场所,确保小城镇能够正常运转。总的来看,对于整个的小城镇建设功能分区主要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住宅区、商贸区、文教区等较为密集的区域,我们把这一较为繁荣的区域统称为镇建成区;另外一部分则是分布在镇建成区周围的一些区域,这些区域较为适合进行耕种、养殖等,并且在这一区域一般都是一些水源保护区或者是重点环境保护区,这一区域我们统称为镇域辖区。

三、小城镇交通规划设计

交通道路对于小城镇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所以我们也要加强对于小城镇交通的规划设计,对于小城镇来说,进行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铁路和公路。对于铁路的建设规划来说主要是结合当地的特色,考虑是否是一些铁路的必经线路,如果存在多条铁路在该小城镇经过的话,就应该在小城镇内建立完善的铁路站,以加快小城镇和外部的交流,使小城镇获得更快的发展,如果不存在铁路经过的话,我们也可以努力在该小城镇和距离其最近的拥有大型铁路站的城市之间构建铁路;对于公路的规划设计来说更为复杂,公路是小城镇居民日常工作和生活都会用到的,对小城镇后期的正常发展尤为重要,所以在公路的规划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公路的实际使用情况,结合小城镇内的正常运输状况以及交通流量的大小来规划设计公路,确保交通后期使用的顺畅。

四、结语

第10篇

近年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城市化进程也在快速发展,这一情况的出现间接的导致在对城市进行规划时要格外注意,既要满足现如今人们的需求,又要符合相关的设计标准,此外,城市管网作为一项基础设施,在城市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城市管网规划设计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城市管网作用的发挥。鉴于此,我们要不断提高城市管网的规划设计水平,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 

一、城市管网规划设计管理的特点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城市管网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有其自身特点。具体来讲,城市管网规划设计管理中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复杂性特点。城市管网包括的种类非常多,比如,通讯、网络、供水、供电、热力、天然气、雨水以及污水等都属于城市管网的范围,管理范围广泛,因此,复杂性是城市管网规划设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第二,隐蔽性特点。一般来说,城市管网的管线都是埋设在地下的,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如果不借助一些专业仪器,我们很难发现,这样城市管网的隐蔽性特点就增加了管线管理和维修的难度。 

第三,各自为政特点。从上文我们知道,城市管网规划设计管理中包括了多个项目,而在现实中这些项目又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部门进行管理。比如,天然气属于燃气公司管理,通讯属于网通公司管理,供电属于电力公司管理等。这就需要各个部门在工作中相互协调,如果协调不好,也会影响城市管网规划设计管理的整体水平。 

二、城市管网规划设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城市管网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就目前状况来看,城市管网规划设计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来讲,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线调查工作困难 

近年来,在经济社会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城市管网建设项目不断增加。在新管网建设之前,我们必须对原有管线的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从而为新管线的施工提供数据信息依据,以保证城市管网规划的科学合理性。但是,在现实中,由于城市管网中管线的结构比较复杂,又处于地下,调查难度较大。因此,在具体的管线调查工作中,工作人员只能对部分管线进行调查,造成管线数据信息不完整,并不能为现有施工建设提供良好的数据信息依据。 

(二)管线规划设计不合理 

在城市管网中,管线规划设计不合理也是一个严重问题。比如,在管线设计中,设计人员由于考虑不全面,对一些管线进行混合设计,比如,把电力管线、通讯管线和天然气管线设置在一个地沟中,这样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还有,在管线设计中,管线与管线之间,管线与建筑物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但是,在现实中,由于管线设计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技术水平不过关等多种原因,使管线之间的距离设置不符合施工标准,有时甚至把管线固定在建筑物上,使各管网运行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三)管线施工技术水平低 

由于城市管网的特殊性,它对管线施工的技术要求也比较高。在实际的管线施工中,虽然很多先进技术已经被应用到管线施工中,促进了管线施工水平的提高,但是,很多施工单位的管线施工技术水平仍旧较低,并且没有严格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施工,不仅使管线施工中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影响了管线的安全高效运行,而且还使管线结构混乱,不利于今后管线的管理和维修工作。由此可见,管线施工技术水平的限制也是目前我国城市管网规划设计管理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提高城市管网规划设计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提高管线设计的合理性 

管线设计是影响管线规划设计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管线设计工作。为了保证管线设计的合理性,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提高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设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与管线设计的合理性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在对管线进行设计的时候,我们要选择一些专业的设计公司或者人员进行设计。第二,做好前期调查工作。前期调查工作是管线合理设计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调查工作,具体包括对原有管线的调查,对管线施工现场的调查等。通过做好这些前期调查工作,为管线设计提供数据信息依据,提高管线设计的合理性。 

(二)施工中采用先进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科学技术得到了充分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为城市管网的规划设计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目前,管线施工中由于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导致管线质量水平较低。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管线施工中要采用一些先进技术,通过利用这些先进技术不断提高管线施工质量。比如,在管线施工中使用非开挖技术、高压力管道系统、无干扰穿越技术等各种先进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施工效率和保证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三)建立新型管网管理模式 

为了适应我过新时期的发展需要,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合理的、新型的城市管网管理模式,加强对管线信息的管理,提高管线信息的利用效率。比如,我们可以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以及信息处理技术等,构建一个城市管网管理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建立各种管线信息数据库,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城市管网管理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实现管线信息资源共享,有利于各个管网部门工作的协调。 

第11篇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生态设计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对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城市所面临的危机越来越严重,而生态城市概念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地发展,满足人们向往自然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城市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

1 生态城市概念

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简单地说它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自然、城、人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一自然的和谐(包含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自然系统和谐三方面内容),其中追求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基础、条件,实现人与人和谐才是生态城市的目的和根本所在,即生态城市不仅能“供养”自然,而且满足人类自身进化、发展的需求,达到“人和”。

2 生态整体规划设计方法的特点

2.1 系统观

生态城市是一类极其复杂的城乡复合系统,其中各种社会、经济、自然因素通过各种功能流和反馈关系结成一个错综复杂的时空网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单因单果的链式思维是行不通的,往往顾此失被,规划设计必须有系统观念和网络思维,综合分析、研究和处理生态城市各要素的整体联系。系统思想将生态城市看作一个功能整体,而不是组分间的简单关联。

2.2 综合观

综合观体现在多学科参与和规划内容拓展的两个方面。城市规划不再仅仅是为了单纯的物质建设的需要,必须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同时考虑生态环境的安全。生态城市规划不再局限于物质规划,并改变其原先的统治地位,而融空间、经济、社会、环境等规划于一体,是一种综合性规划。

2.3 区域观

生态城市本身就是一种城乡结合的区域概念,规划必须以其立足的更大区域范围为基础,并把城乡、区域、国家乃至全球不同地域空间层次规划结合起来进行整体思考研究和共同的行动。生态城市与区域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生态城市单单只追求自身繁荣,而掠夺其区域资源,必将反过来制约自身的持续发展,生态城市应当力求与其区域共存、与自然共生,这要求生态城市规划不能仅局限于小范围的区域,更重要的是关注大范围的区域、流域、国家乃至全球层次的规划,如规划应考虑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3 生态化城市规划设计的构想

3.1 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总纲,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前提和基础,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总量的提高和生态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分布、自然环境的改善和环境质量的提高等。生态城市规划,首先要建立一套由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要素构成的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

生态环境发展指标要突出互不干涉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性开发并重,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生态良好的循环系统,从而不断提高环境质量,促进自然脱销原可持续利用。主要包括城市人均公共绿地、污染物排放强度、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噪声环境质量、生产污水集中处理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医疗废弃物处置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注重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在城市生态规划的过程中,要依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按照上述指标体系科学规划城市的经济和生态活动,合理确定城市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生态资源配置规模和布局,使各项城市活动按照生态城市的要求进行。同时,应优先考虑增强生态功能,保护原生态的自然生态绿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2 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

在编制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上,要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以真正实现城市的生态化目标,并体现不同城市独有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城市风格特色和吸引力。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目标是建立在由建筑、园林等为主的人文景观和各类自然生态景观构成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建筑景观设计的重点是在平面规划的基础上做好空间天际轮廓线的规划设计,特别是沿主要街道建筑景观设计,要在做好高层超高层建筑景观设计的同时,适当布置低层的生态建筑。园林设计的重点是要做好沿江、河、湖溪等两岸林带以及城市公园、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融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历史传统与现念及现代生活要求于一体,提高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和共享性。要建立生态产品开发、设计、孵化中心,逐步实施现有产业的调整和改造,实现产业的生态转型,提高生态经济在GDP中的比重。要努力推行ISO14000环境质量体系认证、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清洁生产审核和创建绿色企业等,建立企业环境行为、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将企业的环境信用纳入企业社会信用体系之中,通过多种媒体向社会公示。要用生态建筑原理对居住区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形成生态建筑与完善的基础设施构成的生活环境以及包括精神文明在内的社会生态系统。

3.3 建立适应城市生态化发展的职能机构

在城市各机构中通过设立综合的、跨部门的生态化发展管理决策机构,组织、协调、监督城市生态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同时也作为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宣传、咨询、交流和推广中心。

3.4 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城市的形成源于我们的祖先"逐水草而居"的生存准则。因而,绝大多数城市特别是南方城市大多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基础。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所谓充分利用,一是保护,二是提升。充分利用的基础首先在于保护。因为,原生态的环境是任何人工生态都不可比拟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其次是提升。提升是在保护的基础上提高和完善,通过工程技术措施维持和提高其生态效益以及共享性。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建设生态城市,是生态学原理在城市建设中的具体实践。从实践经验看,只有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

4 结束语

面向新世纪,人类的取向和选择必然是生态化。城市走生态化发展道路、建设生态城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生态城市离不开创造性的规划设计,创造性的规划设计需要前瞻性的理论指导。开展对生态城市的研究成为城市(规划)研究的前沿课题。因为传统的城市规划价值观是“反自然”的,与生态城市价值观是相悖的,有必要在新的生态价值观指导下对当前城市规划理论进行根本性变革,系统地研究生态城市理论、原理及其规划设计方法、手段、技术等一系列问题。城市规划师、建筑师更应该改变观念,以适应时展的新潮流。

参考文献:

第12篇

1、规划设计方案,是在规划控制下对单体或建筑群(小区)的具体安排。大的项目,编制完修建性详细规划后,再编制规划设计方案。

2、规划设计方案是指对项目进行较具体的规划或总体设计,综合考虑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民俗、地理、气候、交通等多项因素,完善设计方案,提出规划预期、愿景及发展方式、发展方向、控制指标等理论。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