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月色朦胧

月色朦胧

时间:2023-05-30 09:46: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月色朦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从“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举头望明月”到“月黑雁飞高”,从古至今,多少文人骚客赏月,绘月,悟月,为月痴迷,为月沉醉,为月流连。月,是人们心中的一片圣地,是人们思念的依托,是孩子心中的玉盘。月,神秘而飘渺,皎洁而宁静,朦胧而纯洁。

坐在院中,清冷的月光洒落下来,给万物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清纱。鸟儿早已归巢,那一棵棵苍翠的树木,仿佛也已熟睡了,微微地打着酣。如此宁静,凄美,使人驿动的心灵为之而平静,淡泊而明志,宁静而致远。向月儿望去,它似乎也正望着我。狼牙月,伊人憔悴,月中依稀有个黑影,那或许是寂寞的月宫仙子嫦娥吧!她身披华裘锦衾,心却依旧冰凉,她的幽怨何止寂寞二字了得,她饮桂酿,独自舒广袖,轻盈舞,清美绝伦,只奈何无人欣赏。

院中许多水洼,每滩积水中都倒映着一个月儿,清澈透明,水月相映。小心地越过水洼,脚尖点到之处,清波荡漾,月儿渐渐散碎,如满地银花。当你正在伤感、叹息一溪风月化作满地琼瑶之时,它却又咧嘴一笑,慢慢凝拢起来,又幻化成了那原本的月,恬静地躺在水中,让你着实佩服它妙幻的演绎。

院中许多水洼,每滩积水中都倒映着一个月儿,清澈透明,水月相映。小心地越过水洼,脚尖点到之处,清波荡漾,月儿渐渐散碎,如满地银花。当你正在伤感、叹息一溪风月化作满地琼瑶之时,它却又咧嘴一笑,慢慢凝拢起来,又幻化成了那原本的月,恬静地躺在水中,让你着实佩服它妙幻的演绎。

伴着柔和而朦胧的月色,我渐渐进入了梦乡。

河南安阳安阳县东关小学初二:薛琦

第2篇

该不是忘了自己的痛,又在期待美丽的瞬间?那流星划过天空,为的不也是一瞬间吗?

又怎么甘心,让自己的精彩化作流星? 总觉得自己生活在现实与错觉之间,偏偏找不到出路。

爱上错觉的一瞬间,也爱上了游离的整个世界。 何处,醉过可以忘记所有的伤痛。何时,不用话语就可以明白彼此。

不敢忘记,不能忘记,失去你将是怎样的痛,今夜,趁月色朦胧让爱花钱买醉。

人只要一个可以放弃所有困苦的机会,不需要更多可以放弃的理由,因为痛苦不属于自己,为了尊严坚守着没有承诺的誓言永远是痛苦的。应该让天空开满鲜花,让生活放飞白鸽。在不肯放弃的地方做一次永别的告白,让曾经变成灰烬,让未来化作羽翼,自由的飞翔

第3篇

这份羞惭主要来自于对“如何把握作者情感”的简单化的处理。

这种简单化具体表现为:(1)对情感的把握立足于文中直接言情的议论性语句上,而未将之和文章对荷塘月色等的描写有机关联,使得原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诗化特点未能很好呈现;(2)对写景佳句的赏析就句论句,虽也达到了“赏”的目的,但却限于修辞,是低层次的,孤立、割裂的,未将之和作者的“情”联系起来,使得语言的形式和作者的表达意图实际分离。

发现问题后,我决定对原教案做修改。修改的基本思想是从批判性思维出发,深度解读,重构对文本的理解。

原处理

(一)“颇不宁静”

【依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二)暂时解脱

【依据】“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且受用”为“姑且享用”之意,“享用”的姿态证明作者暂时摆脱了内心的“不宁静”。

(三)最终无法摆脱“不宁静”

【依据1】“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此处流露出寥落寂寞的情怀,可见“不宁静”重返内心。

【依据2】“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将采莲那份“热闹”“风流”“有趣”视为“福”,可见对其向往;“现在早已无福消受”则流露出对现实的淡淡不满和此时的孤寂感。是“不宁静”重返的又一明证。

现设计

(一)“颇不宁静”

【直接依据】文中议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问题:从文本看,“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是一种现实(“白天”)中“不自由”的感觉,言、行甚至思想都被约束着。白天里有“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不得不想的问题,现在,“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

【间接依据】“幽僻”“寂寞”、略显“阴森森”的小煤屑路“很好”。

步骤:

1. 夜晚小煤屑路的特点:“幽僻”,“寂寞”,略显“阴森森”(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2. 作者为什么会认为这样一条“幽僻”“寂寞”、略显“阴森森”的煤屑小路“很好”?

原因:

(1)“幽僻”“寂寞”的路与他此时“颇不宁静”的内心相谐。

(2)路的“幽僻”“寂寞”正可使他获得“独处”的机会,从而获得无人约束的“做”“说”的自由。

【结论】

朱自清内心确有因“白天”中的“不自由”而带来的“颇不宁静”,这种苦恼既体现在文中的直抒胸臆里,也体现在他对“小煤屑路”的认可上。正因为现实中的这份苦恼,所以他需要“独处”,需要没有不自由感的“另一世界”。

(二)暂时解脱

【直接依据】文中议论:“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间接依据】荷塘月色呈现的意境特征。

步骤:

1. 把握文中两个主要意象——荷与月的形象特点。

(1)风姿优雅

【依据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

将荷叶细杆、叶面圆而铺展的形象喻为“亭亭的的裙”,让人联想起芭蕾的曼妙优雅。

【依据2】“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叶子的“更见风致”是因为水的流动带动荷叶摇摆,这使叶子摇曳生姿,款款动人。这一笔很是精彩,水“脉脉”含情,叶不负“恩泽”,更为美好动人。

(2)娇美清丽

【依据1】“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袅娜”写出了开放的荷花柔软妩媚的姿态;“羞涩”表现了含苞欲放的荷花少女般的娇美。

【依据2】“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和“星星”均为发光之物,“刚出浴的美人”皮肤细腻润泽,博喻刻画了月光照耀下,荷花的花骨朵和盛开的荷花色泽莹润的特点,使月下荷花的形象分外清丽脱俗。

(3)朦胧淡雅

【依据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香”是“清香”;量为“缕缕”而非“阵阵”;其美妙又如远处高楼上飘来的歌声,若有若无,让人欲罢不能。作者笔下的荷香无疑是淡雅宜人的。

【依据2】“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月色赋予了花、叶朦胧的美,呈现出梦幻般的特征。

小结:

在作者笔下,荷这一意象具有风姿优雅、娇美清丽、朦胧淡雅的特点。

(1)幽静恬美

【依据】“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月光如流水般倾泻,写出了月光的清澈和流动感,而“静静地”又将这种“动”置于绝无声响之下,此时动而无声的清澈月色呈现出的是一种静谧的幽美。

(2)柔和朦胧

【依据】“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朗照”则过于明亮;有云,但又用“淡淡”和“满月”去中和,这使月色在分寸上“恰是到了好处”,柔和朦胧,如“小睡”般“别有风味”。

(3)优美和谐

【依据】“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以小提琴名曲富有变化而又和谐优美的旋律喻因为月色的“不均匀”而带来的光影之优美和谐。

小结:

在作者笔下,月这一意象具有幽静恬美、柔和朦胧、和谐优美的特点。

2. 结合意象特点把握荷塘月色的意境

问题:文中荷和月这两个主要意象共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意象 荷—— 风姿优雅娇美清丽朦胧淡雅

月—— 幽静恬美柔和朦胧和谐优美

幽美、恬静、朦胧、柔和的意境

3. 通过意境把握作者的情感

问题:由荷塘月色幽美、恬静、朦胧、柔和的意境特征,可知作者当时什么样的心境?

——文中的景、情关系可理解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从荷、月的意象特点及它们共同营造的意境看,作者当时的内心应该是宁静、平和、喜悦的,只是这喜悦和景的柔和朦胧一样,是“淡淡的”,但“颇不宁静”毕竟是远逝了。

【依据】

王国维先生云:“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在朱自清笔下,荷塘月色已非纯粹的自然之景,而是“着我之色彩”的景,所以,荷塘月色的“色彩”便是作者情感的“色彩”,景与情应该是交融统一的。

意象是表意的物象,是主观之象;意境是境界和情调,是抽象的氛围。袁行需先生曾简明地闸释说:“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由此可见,依据对意象、意境的体味来把握作者的情感是可靠的,两者是相融相谐的关系。

【结论】

荷塘边、月色下的朱自清在自然美景中的确得到了暂时的解脱,收获了“淡淡的喜悦”。他“受用”着“无边的荷香月色”,暂时逃离了那个让他“颇不宁静”的现实世界。

(三)最终无法摆脱“不宁静”

【直接依据1】文中议论:“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荷塘月色的世界是一个静谧优美的世界,我“受用”着那份安静及和谐;现实世界是喧嚣的“热闹”,但这个世界里的“我”拥有的只是“什么也没有”的寥落寂寞的情怀。

【直接依据2】文中议论:“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无福消受”既因为年龄早已不是“妖童媛女”的年龄,更因为在动荡不安的现实世界里,早已找不到这样的嬉游之所。

【间接依据1】“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阴阴”与“一团烟雾”虽也表“朦胧”之意,但用词不再具有先前的美感,带给人更多的是昏暗的感觉。可见随着作者逐渐离开荷塘的步伐,回望中的荷塘之景也在作者心中、笔下生出了变化。

【间接依据2】“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隐约的远山应是美的,但“只有些大意罢了”却表达了“不足感”。梦的世界里有的是“月光”,现实世界里有的是“灯光”,与其说是灯光“没精打采”,不如说是走向现实世界里的朱自清变得“没精打采”了。

【间接依据3】“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美少年、美少女、美酒、美景,“恐”的是花“沾裳”,“畏”的是水湿裙。不得不说,《采莲赋》所描写的场景充满了风流热闹的暧昧色彩,这里没有成人的烦恼,只有少年、少女之间涌动的情意。这个世界和荷塘月色一样,也是一个有别于现实世界的“另一世界”,是作者可望而不可即的梦的世界。

【间接依据4】“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对比之前“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中对流水“脉脉”的赞意,此时却变成了直截了当的“是不行的”,情感的变化已是再明显不过了。

【结论】

随着回家的步伐,朱自清离那个曾带给他淡淡的喜悦和短暂的超脱的梦幻荷塘越来越远,“不宁静”重回心头,沮丧、怅惘、寂寞、叹息成了他内心的主旋律。这种情感又附着在景物上,于是,目光所及(树色、远山、灯光),耳朵所闻(蝉声、蛙声)与心中所想(采莲的世界)都被这种情绪影响,他又成了现实世界中一个“不自由”的人。

反思

此次教案的修改,我的立足点是运用批判性思维解决作者情感的把握问题。

美国批判性思维运动的开拓者恩尼斯(Robert· Ennis)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基于这种思维特征的批判性阅读的三个基本特点是:质疑、思辨、建构。

按照这种思维的要求,我不得不问自己几个问题:

(1)既是写“荷塘月色”,为什么要花一个段落写那条小煤屑路?这条路和朱自清内心的“颇不宁静”有关联吗?

(2)何以见得他在荷塘月色中获得了暂时的超脱,仅仅凭一句“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3)又凭什么说他最终无法摆脱“不宁静”?仅凭“蝉声”“蛙声”和“无福消受”这两处单薄的议论吗?

当我做这样的思考的时候,我发现,将文本中的景与情割裂分析是完全不恰当的,因为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可以藉文中占据主要篇幅的景物描写找到答案。

批判性阅读中的“质疑”指向的是是否“决定相信什么”,就《荷塘月色》而言,就是——我是否该相信作者的情感如他所说的那样。质疑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发现缺陷,也包括寻求理由以确保结论的正确性。因此,批判性思维既是否定性的,也是建设性的。现在的设计绕了一个大弯,但最终有力地证明“他的情感变化的确是这样的”,虽然结论和原处理一样,但是中间过程却大相径庭。对景物描写的分析和作者情感被有机联系起来;文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特点被呈现出来;而作为诗人的朱自清的散文,其诗化色彩也逐渐被清晰化。

批判性阅读中的“思辨”指向的是“合理的、反省的思维”,就是运用事实依据和理论依据,结合合理的想象、联想,对问题进行富有逻辑性的缜密分析和推断,这个逻辑思考过程在现设计中通过“直接依据”和“间接依据”被清晰地呈现出来。

经过逻辑的分析过程后,读者最后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就是“建构”,它是质疑、思辨后形成的见解,是批判后的否定或肯定,是解构后的重构。就《荷塘月色》中的写景描写而言,如果进行逻辑分析后无法获得和议论表白一致的内心情感,那文章的抒情就变得“可疑”,或者说文章的艺术水准将因情、景的不谐而大大降低;反过来,逻辑分析之后,如果我们收获的是对原文情、景高度融合的认可,那么这种重构将比简单地接受他人的解读抑或直接通过议论浅层次地把握作者情感深刻得多。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很好的锻炼。

第4篇

月华如水,缱绻万千。云袖舞清风,月落霜华醉红尘。焚尽多余的思索,留一抹轻烟的种子。红尘中又是一个轮回,在“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的低吟中远去。寂静幕色里你渐行渐远的背影,给我留下了天籁般缠绵的箫曲伴着哀婉的女声吟唱:“滚滚红尘里谁又种下了爱的蛊?茫茫人海中谁又喝下了爱的毒…

柔熙月光,倾泄而下,折枝花滴泪!徘徊爱河,情一字易借难还;萦绕心海,便难耐独自凭阑。水袖一舞千年,数不清几多痴怨?月华千杯不醉,看不尽多少缠绵?南国的红豆已化做护花的芳泥,北塞红叶也随风纷飞,真是个:天海茫茫,未知何处是潇湘?

掬一捧清光,把思绪浸透。月下惟余惆怅,小径幽幽茫茫。雾里看花花瓣落,花的芳香弥漫于湛蓝的夜色里,朦胧中惟见伊人心碎的两行胭脂泪;水中望月月清明,留恋的芳踪,舞不出华胥幽梦;醉里看雾雾蒙蒙,朦胧中花亦缤纷,又是另一种随意的飘零;醉里迎风人亦瘦,思绪缥缈,?槿蝗缑巍?

月下独酌,亦醉、亦醒、亦梦、亦真!收拾起月色的斑驳,抖落我积攒的疲惫,沉醉在思念的焦灼中。幽幽清梦中醉一场,朦胧间飘飘渺渺,瘦瘦的清香里,珍藏今生唯一的情愫。旖旎的梦中流放着天涯唯有相思草,独立清秋寂寞红的沉吟。往事如陈酒,一忆就醉!忆中问清风:不知是风因人醉,还是人因风醉?秋水缠绵,清风无语!

月色雾漫,独醉清风明月,山水逶迤而来。月色正朦胧,与清风把酒相送。花依旧,独醉清风… …

第5篇

在朱自清去游荷塘之前,其心境并不佳,时代的忧伤和现实的苦闷使他“心里颇不宁静”,感觉自己不是个“自由的人”。我们常认为作者是为了排解苦闷心情而选择了夜游荷塘,荷塘美景又使他内心恬淡,暂得宽余。这种解读也是顺理成章的,不过,情与景是互为因果的,优美的景致的确能使人心情愉悦,反过来说,也正是因为人有了好的心境,才有可能将自己与自然美景融为一体,进而发现与众不同的美妙意境。

在调整好心境的前提下,朱自清在“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田田的叶子”尽收眼底,心境也就显得更为开阔,更为纤尘不染。平日里感觉再寻常不过的荷叶,此时看来却如“亭亭的的裙”,满池荷叶如无数身材修长的美女翩翩起舞,增添了不少灵动之美。我觉得此境与“接天莲叶无穷碧”相比较有过之而无不及。月光下的荷花也绝不是“映日荷花别样红”那种绚丽耀眼的效果,而是“零星地点缀着”的,“袅娜”的,“羞涩”的,如“明珠”、“星星”,又像“刚出浴的美人”,其淡淡的色泽,其优雅的神态,可谓妙绝。人行荷塘上,如在画中游。当然,这画只能是淡雅古朴的中国画。

当微风吹来时,月下荷塘又显示出了动态之美,形成了“凝碧的波痕”,飘来了“缕缕清香”,且这“清香”如“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香属于嗅觉,歌声为听觉,微风送来的“缕缕清香”与远处高楼上传来的“渺茫的歌声”确有相似之处,二者都是隐隐约约、若有若无、时断时续,所以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比喻——通感。其实,这种手法在古诗中也常见,如“风来花底鸟语香”、“鸟抛软语丸丸落”等,其表达效果与平铺直叙相比自然要更好一些。

月光、荷塘、气息……一切都是那样的宁静、淡雅,使人如置身于飘渺的仙境一般,心如止水,泰然自若,确实能“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不过,荷塘的优雅在白天是感受不到的,这都是因为塘上的月色在起着调和与渲染的作用。在朱自清看来,这月光“如流水一般”,是“泻”在荷叶与荷花上的,月色与荷塘相融为一体。塘中的“青雾”浮起得正是时候,与月光融合,笼罩了整个荷塘,于是,“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不但给人以清新之感,也照应了前文“流水”的比喻,更为后文“笼着轻纱的梦”蓄势,雾如“轻纱”,叶子和花如“梦”,飘渺、和谐、幽静。

虽然这晚的月光“不能朗照”,却也是“别有风味”,因为淡淡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所以“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明暗掩映,错落有致,亦真亦幻。这又是一幅淡雅的中国画,与之前那幅相比,更为朦胧,更多了一种神秘的感觉。

当然,荷塘也不是一个孤立的境界,它的四周是隐约朦胧的,是优雅恬静的。那些树在淡淡的月光下看得并不真切,如一团团“烟雾”,透过树梢,还可看见“只有些大意”的隐隐约约的“远山”,昏暗的灯光如“渴睡人的眼”。这种幽暗或许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关,但应该不像他在文章开头时所说的那样“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了。作者完全用一种欣赏的心态和眼光来看待这一切,因为风中流动着缕缕清香,身上披着一袭轻柔的月色,白天的疲惫早已抛到了九霄云外。

不难看出,这篇文章在景物描写上的特点在于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之美。集中写荷塘时,并没有写月色,但处处写的都是月色下的荷塘;集中写月色时,并不刻意提及荷塘,但所写全是荷塘上的月色。就连写荷塘周边的景象,也离不开荷塘与月色的影子,这一切都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共同营造出了绝妙的境界。

余光中先生在谈及朱自清散文时,也提到过其中的景物描写,特别是对《荷塘月色》中比喻手法的运用,他毫不客气地用“肤浅”、“庸俗”、“俗滥”等词来评价。或许余光中先生有他独特的见解,但是,我觉得这种评价是不太妥当的。就拿“刚出浴的美人”这一比喻来说吧,古人常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来形容清纯美丽的女子,朱自清先生在此处反其道而用之,又何尝不可呢?孙绍振教授认为此类“女性拟人格”是一种历史现象,是“当时的文化氛围使然”。这是有道理的,不过,现在看来,朱自清先生的描法及其营造出来的优美意境是不受时代局限的,时间证明了这一切。

第6篇

转过朱红楼阁,月光低洒在绮窗前,照到床上的我惆怅无眠。看着朦胧的月色,想起了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漾的湖水,飘渺的琴声,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张生相约莺莺,待月西厢下,古琴传幽思,月下待佳人。一份古典的美丽。淡月染西窗,淡淡的思绪亦弥漫。流年处,月色在古典的含蓄和现今的浪漫中演绎着唯美,带给人无限沉思和悠然陶醉。

清绝的月色吸引着我,于是终于出门,踩踏着如水的月色,缓步走入花园,栀子花沐浴在月光下,寒凝带露,如一帘清远的幽梦。竹影随韵轻舞,如水月色轻轻穿过,回映着明月的清辉。万物都在月色中丰盈灵动起来。俗世的喧嚣与浮躁,犹豫与彷徨都消融在这如水月色中。顿然心悟,豁然开朗。

如水月色,可饮。似水流年,可悟。

静立于花园幽径,听取静默的一片……

斜桥镇中学初一:王星宇

第7篇

多少繁华落尽

多少悲喜不明

生命在燃烧

显得苍白无力

也许一切看透

才能领悟真谛

一生不为名利

不求奢侈

只要红尘有你

朦胧的月色

蕴藏着爱的神韵

朦胧的月色

镶嵌着相思的花蕾

红尘有你

岁月无痕

在纸上写一个你

留一句话在心底

红尘有你

就有无悔的泥

随人间风雨迁徙

怨不了无情天地

红尘有你

用水一样的心灵抒写

留一份相思在心底

梦中有你的身影

静的夜藏着惶恐

走进你的梦里

红尘有你

才知红有多暖

尘有多轻

红尘有你

藏在我心里

第8篇

月朦胧

wuqiaolin吴巧琳

夜用他那宽大的天鹅绒长跑裹住了大地,他不经意的一滴泪,凝成了一轮皎洁的明月。月在薄如轻纱的云彩中幻化成一只只白玉蝶,逝入夜的尽头。丝丝缕缕残余的月色柔柔地倚着窗棂,望着窗前的小床。

我躺在床上,微微翘起的嘴角流露出丝丝甜蜜。晚风的吹拂犹如母亲的抚摸,柔软而舒适,轻轻抚过在棉被之外的手心,一股凉意缓缓渗入骨髓,使沉浸在梦中的我微微动了一下身体,盖在身上的被子一下子被掀开了。刚刚还轻柔的晚风一下子变成成群的妖魔,它们用冰冷的手抓着我,我在梦境中挣扎着。朦胧间,我半睁开眼睛,一个人影踮着脚尖,悄悄来到我的床前,手上捏着刚拾起的被子,摇了摇头,便把什幺东西盖在了我的身上,暖意顷刻间裹住了我,像是困在沙漠中的人获得了甘甜的泉水,我下意识的抱紧了棉被,眼前的人影近了,近了,在我冰冷的额头之上深深地印上了一个温热的吻,这吻中包含了很多,所以吻得特别特别的久,就在这一刻,一切成了永恒。我笑了,甜甜的笑了,这个暖暖的吻包裹着我,暖了我全身。

窗外的月光朦朦胧胧地照射进来,照在母亲微胖的身材上,不知道为什幺,眼中忽然有一股温热的液体流出来,模糊了我的双眼。月光下,无言的唱响了这曲母爱之歌,无声的旋律久久荡漾在心中。

这就是爱,这就是亲情,这是美丽的寓言,时刻用它那最美的光辉照耀着每一个人的心扉。月光如水,轻轻流过我的脸庞,在朦胧的月色之中,荡漾着一曲爱之歌,愿时间在此停驻,愿爱从此永恒。

第9篇

【摘要】 朱自清的散文真挚、深厚、清幽,文体完美,蕴涵着浓浓的人文气息。从《荷塘月色》一文可以体悟到其中的女性情节。

【关键词】 《荷塘月色》 体悟 女性情节

【中图分类号】 G6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191-01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深受读者喜爱,成为久诵不厌的美文。叶绍均在《朱佩弦先生》一文中称朱自清散文真挚、深厚、清幽,并视为“文体的完美”。不仅如此,愚以为朱自清的散文还有女性的情结。在此,笔者以《荷塘月色》一文为例谈谈自己的体悟。

《荷塘月色》表面上写荷塘之景,而实际上处处在状女性之貌。作者把荷叶、荷花、荷香、叶子和花的颤动以及叶子的风致等等组合在一起作为美女的象征。作者将露出水面很高的荷叶比作的裙,以女性的衣着“亭亭的裙”状写了荷叶的特点,出水的荷叶在月光下竟有这样舞姿翩跹的亭亭的绿色的裙!我们不得不佩服朱自清用“亭亭的裙”来描写荷叶的美的高超笔力。“荷花象出浴的美人”,作者用拟人化的比喻给我们一个感觉,那就是一个刚出浴的美人就站在面前,身上似乎挂着水珠,冒着热气;但作者偏偏让你看不真切,给美人蒙上一层薄纱,似现忽现,给我们展示的是一幅朦胧的美人形象。荷香“仿佛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远处飘来的悠扬、清甜的歌声,使我们感觉到美人的悦耳醉人的歌喉在月夜下幽雅淡远。荷叶的颤动是美人的舞蹈,荷叶的浮动是美人的风致。作者在这里通过嗅觉、视觉、听觉的交织运用,传神地描绘出一位婷婷玉立、风姿绰约、婀娜多姿、轻盈娇美、脉脉含情的美人形象。

作者在描绘美人的同时,还有意给女性披上一层朦胧的雾纱,令人遐思。“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月光本来就有一种梦幻的朦胧美,而清雾就使这种朦胧更加朦胧;加之空中有云,月光不能朗照,并有树的掩映,就使荷花更具朦胧性。即使作者在写荷塘四周杨柳的高高低低,象烟雾一样和远山的隐隐约约的朦胧,也使我们感到了幻梦的女性美。

除此之外,作者在描写景物时,遣词也与女性关联。“点缀的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作者运用“袅娜”、“羞涩”这原本形容女性娇美的词语,来状写荷花的情态,让人羡慕而又撩人情思。“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的”常用来形容女性的深情,用“脉脉”一词将水女性化,活灵活现。“弯弯的杨柳的倩影”,用“倩影”一词将杨柳女性化,似乎一个脉脉含情、柔和风情的美人就在眼前。“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一个“画”字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正在展纸挥墨描绘一位美丽的少女,表现出作者对女性的欣赏。

如果说以上分析表现作者对女性的尊崇和热爱是间接的,那么,文中开头和结尾便是直接表现对女性的尊崇和热爱。如文章开头“我悄悄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生怕惊动了爱妻;文末“轻轻地推门进去”,仍然怕惊动熟睡的爱妻。作者引用的《采莲赋》,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采莲去。船头来回转,交杯频递笑把爱情传。桨板轻摇水草紧绊,船头微动浮萍才分开。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绸衫儿束细腰。情意绵绵难分割,恋恋不舍把头回。春末夏初好季节啊,叶儿正嫩花儿才开。撩水逗乐笑微微,怕水珠溅身弄湿衣。忽然又觉船儿斜,急忙收起绫罗裙。莲娇莲嫩,采莲女儿亦是莲脸生春,好生动人。这显然表现出作者对女性的喜爱和对她们美好生活的向往。引用的《西洲曲》,通过对少女们荡着小船唱着艳歌的“风流”和“莲花过人头”的美艳“嬉游”,也直接表现对女性美的欣赏和追求。

朱自清为什么对女性有如此执著的欣赏和追求呢?这不得不追溯到作者的生活世界中去。“自古扬州出美女”。 在扬州这块丰润的土地上,自古以来诞生了无数著名的美人儿,如史册上第一位记载姓名的“和亲公主” 刘细君、汉成帝刘骜最宠幸的皇后赵飞燕、堪称中国第一女丞相的上官婉儿、元杂剧大家关汉卿的红颜知己朱帘秀,另外还有冯小青、方婉仪、李端端、李翠娥等等,数不胜数。在文学作品中,更随时可见扬州美女的身影,如冯梦龙笔下怒沉百宝箱的杜十娘,民间神话传说中的琼花仙子、芍药女等,而最著名的当属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刻画的扬州姑娘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柳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林黛玉的形象,正是扬州美女的真实写照。 正因如此,扬州的湖光山色,风物宜人,曾使多少诗人如李白、杜甫、坡、欧阳修等流连于此,寻幽探胜,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瑰丽诗章。而朱自清从小生活在这里,这古城的绮丽风光和浓郁的崇尚文化的风气,于无形中陶冶着少年朱自清的性情,养成他对女性美的向往与追求。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朱自清对美女的欣赏和赞美是十分自然的。

朱自清是个“欢喜女人的人”。他说,女人就是磁石,我就是一块软铁;为了一个虚构的或实际的女人,呆呆的想了一两点钟,乃至想了一两个星期,真有不知肉味光景。他所追寻、所发现的女人都是“艺术的女人”,朱自清是以艺术的眼光去欣赏和赞美女性的。因为他认为,在所有人性之美中唯有女性的温柔、甜美、纯情、忠贞、爱怜、深邃之美才能诉之心灵。他在《女人》一文中说道:“我以为艺术的女人第一是有她的温柔空气;使人听着箫管的悠扬,如嗅着玫瑰花的芬芳,如躺着在天鹅绒的厚毯上。她是如水的密,如烟的轻,笼罩着我们,我们怎能不欢喜赞叹呢?”朱自清以审视艺术女性的高尚情趣和经验感知、观照美丽的自然风物,观念意识取得了与自然美相适应的心理节奏和情绪,在尊崇女性的前提下,真诚地赞美女性,欣赏女性。

《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奇葩,文中既是对荷塘及月色的细腻描绘,又是对女性美的工笔刻画。我们在欣赏荷塘美景时,何尝不又是在欣赏一轴美丽的女性画卷呢?

第10篇

圆月 明月 皓月 新月 孤月 残月 月食 满月

淡月 冷月 月影 半月 弦月 月光 月色 皎洁

满月如镜 皎皎明月 月落乌啼 月明如昼 月色柔和

月如玉盘 月色朦胧 残月如钩 月出东山 月出海上

好句:

月亮从东方的天边悄悄地露出笑脸,她像一个文静的姑娘,把柔和、皎洁的银光洒向人间。

月亮从东边升起来了,一轮金黄的圆月,光溜溜的,像面镜子;柔和的光芒,给人一种舒适和迷恋的感觉。

月亮默默地从江心升起来了,圆圆的、亮晶晶的,好像一个银盘。

皎洁的月亮像一只银色的小舟在蓝色的大海中航行,仿佛在邀请人们到广阔的太空去遨游。

第11篇

散文是一种以抒情见长的文体。散文又称美文,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基本特点。文笔优美也是其他文体不能与其媲美的。朱自清先生在这方面堪称典范。

读朱自清的散文,就像读意境优美的好诗,读者的心灵常常可以得到净化和陶冶。请看《绿》里的一段描写:“我的心随着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着她,但这是怎样的妄想呀。……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在这段精彩的描写里作者通过比喻、拟人、联想等艺术手法,将梅雨潭的色彩、光泽、质地等诸多形态和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主观感情,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当读者面对着如此优美秀丽的景色,感受着作者熔铸于景中的那种强烈而美好的情思时,又有谁的思想不会受到震撼呢?又有谁的心灵不会被深深地打动呢?

读朱自清的散文,如同观赏和品味一幅幅优美的画卷:《荷塘月色》宛如一幅色调朦胧的水墨画;《绿》又仿佛一组颜色明丽的水彩画;而《威尼斯》却又如同一幅颇具西洋风格的油画。几篇散文给人的审美感受又各不相同:《荷塘月色》呈现的是朦胧之美,文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愁;《绿》描绘的是艳丽之美,字里行间洋溢着勃勃的生机和作者对生命的由衷赞美;《威尼斯》写的是异国风光之美,画中充满了浓浓的欧洲情调和作者对威尼斯古老文明的咏叹。这些都令人心旷神怡、留恋不已。

“一切景语皆情语”是朱自清散文的又一大特征。《荷塘月色》中,作者描写景物以“淡抹”为主。文章开头,作者这样写月光:“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还是淡淡的。”这就为全文定下了一个色彩的基调。正因为一切都笼罩在“流水一般”的月光下,所以固然景物都是朦胧的、若隐若现的。那“浮起在荷塘里的薄薄的青雾”,那“笼罩着青纱”的“梦一般”的叶子和花,那“一团团的烟雾似”的树色,“树梢上隐隐约约的”一带远山,无不感受着一种淡雅朦胧之美,给人以轻柔、绰约的审美愉悦。在作者笔下,《威尼斯》又仿佛一组油画展现在我们面前,作者多以浓墨重彩来描绘威尼斯的风光。读着:“在圣马克方场的钟楼上看,因花团锦簇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上荡漾,海水那么绿,那么酽,中国人到此,仿佛在江南的水乡了。”江南的水乡是什么景象?是“日出江花红胜火”的浓艳,是“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澄清。红的火热,绿的醉人,作者以此来比喻威尼斯的风光,不仅使人们领略到威尼斯的明媚艳丽,而且使人们感受到这座古城焕发的勃勃生机。那么《绿》中的景物有何特色呢?作者在梅雨潭所见到的景物是“微微的云”“飞着碎玉的瀑布”“小小的梅雨似的”水花,这里的景物,色泽晶莹,色调淡雅,而梅雨潭呢?却又是“满眼醉人的绿色”,它柔和明亮,纯洁。它绿得“浓淡得宜”,既不像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鹅黄的底子显得太淡,又不像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碧―似乎太浓。这样的描写,不尽使人想到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对于美女的描写“东家有子,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若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绿》中对梅雨潭的描写和《登徒子好色赋》对美女的描写,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处吗?他们独具匠心的语言美不都是恰到好处吗?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的这一诗句来描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语言,亦不为过,朱自清先生作为一位语言大师的运笔技能也由此可见一斑。

(作者单位 武汉纺织大学)

第12篇

一丝轻浮、云朦

朦胧胧,淡褪了

月色的光洁,冷碎了

一纸忧愁的诗。

在幻想的花荫下,

流不出你我的一重风景,

暗色河流,柔光月色,

不曾粉饰过,那天边的云雾。

只当作别,

你晓得明年春天的梦,

意有不可画出的景。

当晚霞退却,

一风吹啸,冬时的暮雨,

有些料峭。

我时难放手,

任己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