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牛郎织女故事

牛郎织女故事

时间:2023-05-30 09:46: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牛郎织女故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牛郎织女故事

第1篇

牛郎织女不是山海经里的故事,出自《诗经·大雅·大东》。牛郎织女,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汉族民间爱情故事,也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其余三个为《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

传说古代天帝的孙女织女擅长织布,每天给天空织彩霞。她讨厌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间,私自嫁给河西的牛郎,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织女捉回天宫,责令他们分离,只允许他们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在鹊桥上相会一次。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喜鹊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牛郎织女”的故事传遍天下,家喻户晓。经过专家学者多方面考证,发现“牛郎织女”故事原来就出自山东省沂源县燕崖乡。有文献记载。最早在西周的《诗经・大东》篇就有:“彼织女”、“彼牵牛”的记载,据专家考察大东的位置是泰山以东,临淄、曲阜一带,而大东的核心位置正是沂源。燕崖乡就是牛郎织女传说的故乡。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是由牛郎织女爱情故事演绎出的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山东沂源县作为牛郎织女传说的核心传播地,拥有国内唯一一处传说与实地实景相对应并存有古建筑遗址的珍稀景观―建于唐代的织女洞和牛郎庙,并被专家称之为“中国牛郎织女传说之乡”。目前,沂源“牛郎织女传说”还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最近,我采风就来到了这个享有“中国爱情圣地”的沂源,一探这一流传千古的爱情故事究竟。

牛郎织女景区距县城15公里。景区以海拔532米的大贤山和沂河为主体构成,面积约4.5平方公里,由织女洞、牛郎庙、情人谷、神清宫等二十多个景点组成,地貌的特征逼真显现了天上有“牛郎织女星”,地下有“织女洞牛郎宫”,形成“在天成像,于地成形”的奇观。

当我首先来到牛郎庙旁边的村子,这个村子叫牛郎官庄,我发现村里的人大部分都姓“孙”。据悉,这个村子明朝年间就有,村里人以牛郎后代自居,并历代传承牛郎织女故事,至今沿袭着养蚕、织布、取双七水等习俗。

沂源县燕崖乡整个大贤山上的石碑非常多,只是因为先前被破坏过,现存完好的为数不多,但是所有的石碑上所刻的内容,都与牛郎织女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其中有一块石碑,它对牛郎织女的记载是美且清晰的。这块石碑是嘉庆二十年所立,石碑上面所刻的两首诗叫《登织女台》,作者是王松亭,其中一首诗的第三和第四句“仿佛星河垂碧落,依稀牛女降人间”。非常形象地描写了在天成象、于地成形的意境。

大贤山东麓下临沂河的峭壁上有一石洞,人称织女洞,织女洞始建于唐,兴盛于宋元,又名织女仙阁,它依山凭势而建,洞外有摩崖石刻。传说这就是王母囚禁织女的地方。它系二层楼阁式建筑,内陈设有织女等彩色塑像。洞高8米,宽7米,长约10米。洞中存有古碑数块,年代最早的可以上溯到宋代。织女和王母的彩色塑像端坐在第二层上,左侧设有织女梳妆台与寝室,楼阁第二层的前脸上,有一个上圆下方的窗户,正可让脉脉含情的织女临窗端坐,与河对岸的牛郎隔河相望。织女洞上面虬枝倒挂,下面沂河畔风光无限。我发现还有一块石碑“织女洞重楼记”是明万历七年(1579)所立。碑文记载说:“志云唐人过谷,闻洞内札札机声,以故织女名”,讲的就是织女的来历,意思是说在唐代时有人从此经过,听到洞内有札札的机杼声,以为织女在织布,所以就修建了此织女仙洞。

大贤山一带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早已闻名遐迩。历代文人墨客多有登临游览者,留下许多诗文摩刻。在织女洞南面的天然峭壁上,镌刻着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沂水知县白锡元手书“钟灵毓秀”四个古朴大方、遒劲有力、蓄意深邃的大字,高4米宽1米;洞口一侧立有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沂水人王松亭所题《登织女台》诗碑。其诗曰:高攀石凳赴仙关,洞口如逢列宿还。仿佛星河垂碧落,依稀牛女降人间。纵知机杼此中有,哪信鹊桥渡后闲。我欲乘槎谁接引,客星高听水潺潺。

天孙台上望仙楼,危槛平临景物幽。山径南随林麓转,沂河东折古今流。泉溪声急晴疑雨,松柏风寒夏亦秋。但于此间得少趣,寻源何事问牵牛。

诗碑为云溪处士孟天荣书丹,一手行草字体流畅飘逸,为意境雅丽清新的诗作增色不少。

牛郎织女景区内森林覆盖率达95.6%,植物450多种,野生动物210种,有山东省最古老的卫茅树和千年虎皮松。导游解释说:罕见的叶籽银杏和角度不整合面等自然和地质奇观,这些都与牛郎织女传说有关,具有浓重的文化色彩。叶籽银杏,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在全世界也是非常罕见的。叶籽银杏所结的果实是长在叶片上的。奇怪的是并不是这棵树上的所有果实都是长在叶片上的,只有这个枝干上结的果实是叶籽银杏,就是织女洞附近无生殿上方弯的很漂亮的一枝,这些果实约占这棵树的20%,而这枝正好是冲着织女洞的方向,也许这是老树为牛郎织女的爱情做的一个见证吧。

在情人谷,我听说相传织女下凡后,就是在这里和牛郎一起生活的,因为谷内长有大量野生的连理树,同时每逢春夏之交,会有大片的情人花在此竞相绽放,情人谷因此而得名。情人谷全长400米。在这里,抬头可见山景,俯首能赏水色,侧耳可听溪声,伸手能触清流。沂源人称此为情人谷中情人湖。牛郎织女景区是自然脉络与文化脉络的高度融合,是天人合一、天地神奇的典型组合。它正以垄断性的神话魅力和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观吸引着八方游客。

牛郎织女景区悬崖如削,巨石嵯峨,松柏森列,生态环境优良。大贤山下沂河如带,“地上银河”水景长3公里,形成了50多万平方米的水面。各种自然资源与人文脉络高度和谐统一。

第3篇

七夕的神话故事牛郎织女传说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也是在我国民间流传时间最早、流传地域最广的传说,在我国民间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传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头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给他出了计谋,教他怎样娶织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丽的仙女们果然到银河沐浴,并在水中嬉戏。这时藏在芦苇中的牛郎突然跑出来拿走了织女的衣裳。惊惶失措的仙女们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飞走了,唯独剩下织女。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

婚后,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织女还给牛郎生了一儿一女。后来,老牛要死去的时候,叮嘱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来,到急难时披上以求帮助。老牛死后,夫妻俩忍痛剥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织女和牛郎成亲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后,他们勃然大怒,并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织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时候,抓走了织女。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急忙披上牛皮,担了两个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头上的金簪向银河一划,昔日清浅的银河一霎间变得浊浪滔天,牛郎再也过不去了。

从此,牛郎织女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长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过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相传,每逢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此外,七夕夜深人静之时,人们还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

关于的七夕对联大全上联:乞巧;

下联:化生。

上联:双星节;

下联:九华灯。

上联:槎泛海;

下联:鹊填河。

上联:翠梭停织;

下联:银汉横秋。

上联:五夜照天汉;

下联:双星会女牛。

上联:桥填闻噪鹊;

下联:河渡眷牵牛。

上联:郭公果膺寿考;

下联:杨妃私语长生。

上联:天街夜永双星会;

下联:云汉秋高半月明。

上联:晨起曝衣凭小阁;

下联:宵来设果拜中庭。

上联:云汉秋高,凉生七夕;

下联:天街夜永,光耀双星。

上联:好语到来,云軿星驾;

下联:巧思乞到,瓜果几筵。

第4篇

本诗以牛郎织女为话题,叙写了牛郎织女隔河相望,织女因不得与牛郎相聚而终日以泪洗面,织布不成,他们含情相视而不得互诉衷肠。以下是和大家分享的语文教学教师案例借鉴资料,提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

语文教学教师案例借鉴一

教学目标:

1、体会《古诗十九首》的语言风格特点。

2、学习诗歌的艺术效果和思想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牛郎织女相思之苦及委婉动人的别离之感。

2、鉴赏叠字的艺术效果。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2、点拨法:以点带面,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

3、联系法:以题为纲,联系课内课外拓展延伸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资料:

一、导入:

同学们明白农历七月初七是什么节日吗?关于七夕节有什么传说呢谁给大家讲一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学生)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

补充资料: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感情故事,成为我国四大民间感情传说之一。(牛郎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与范喜良、白素贞与许仙)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它又被称为乞巧节,相传七夕的夜晚天上牛郎织女相会,妇女于当晚陈列瓜果于庭中,在月下穿针,向织女乞求智巧。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看,我们的祖先多浪漫啊,两颗不相关的星星,就能创造出这么一段凄美的感情故事,其实,牛郎织女星起初只是自然界的星星,随着岁月的演变才有了一些情节,而今日我们要学习的《迢迢牵牛星》,对这个感情故事的情节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二、介绍《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诗,全篇由五字句构成。东汉末年社会动荡,男子从征服役,家庭破裂、夫妻分别,那些有抱负的文人也因混乱的时世不能实现自我的梦想。所以《古诗十九首》主要资料就是抒写仕途碰壁后产生的人生苦闷和厌世情绪(游子诗)以及离别相思之情(思妇诗),主题主要是感叹生命短促、坎坷和向往感情的忠贞,期望夫妻团聚,怨恨虚度青春。

《古诗十九首》在艺术上继承了《诗经》、《楚辞》的传统,吸取了乐府民歌的营养。《诗经》的赋、比、兴表现手法,在“古诗”中得到广泛运用。《迢迢牵牛星》是其中艺术成就颇高的一首,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它为“无言之冠”,钟嵘在《诗品》中说它是“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那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到底这首诗有什么特色,为什么能赢得如此高的评价,看看它是不是真的“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三、诵读文本、整体感知

1、请学生朗诵诗歌,感受诗歌音节之美。

2、结合注释,理解诗歌。(详见课文下注)

诗歌翻译参考:

一边是遥远的牛郎,一边是隔着银河的灿烂织女。

轻巧地摆动着柔美洁白的双手,札札地穿梭纺织。

整天都织不出布来,眼泪零落就像下雨。

清清的银河水浅浅,相隔距离又有多远?

隔着一条清清的银河,只能含情注视默默不语。

四、层层深入,鉴赏分析

(一)基本资料

明确:本诗以牛郎织女为话题,叙写了牛郎织女隔河相望,织女因不得与牛郎相聚而终日以泪洗面,织布不成,他们含情相视而不得互诉衷肠。

(二)写作思路

明确:一二句描述环境,中间四句描述织女,最终四句点明离别的根源和哀怨。诗中充满浓厚的浪漫气息,将神话和现实和谐地结合起来。

板书:两星的形状(景)——织女的相思(人)——分离的痛苦(情)

(三)诗句鉴赏

1、鉴赏诗歌叠词之美

这首诗在十句中有六句用了叠音形容词开头。

板书:迢迢——距离之美

皎皎——星光之明亮

纤纤——手之修美

札札——织布之声

盈盈——河水清浅之貌

脉脉——相视之态

叠词的作用是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音乐美,加上句句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使诗歌更具浓郁的抒情性,也使感情表达得更缠绵悱恻。无论谁,其实一向都需要完美的感情。诗人用织女的意象来表现自我追求完美感情而不得的痛苦,我们因为有完美的感情,所以读了之后会深深的理解并同情。叠字是我们汉语独有的语言现象,它有着重重叠叠,曲曲折折,平平仄仄的美丽,一波三折而又回肠荡气,唐诗宋词元曲哪一页都有它的美丽。谁能背李清照的《声声慢》的开篇几句?

答: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七组叠字写尽了易安居士国破家亡之恨。

哪位同学能模仿这句话给《迢迢牵牛星》的叠字作结。

答:《迢迢牵牛星》六组叠字写尽了“牛郎织女”的相思之苦。

2、鉴赏诗歌无一句直写相思却句句含思的艺术效果

同学们觉得此诗表达了相思之苦,全文哪里写相思了?我没有看到“相思”二字啊!

从“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中能够看出,这两句诗不仅仅写出了织女织布时动作的娴熟,织女的姿态之美,更写出了织女因牛郎不在身边的孤寂苦闷。“擢”举起,“弄”是摆弄。因为思念而不能认真工作,以工作来排遣心中的苦闷。从“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和“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两句也能够看出,她因为思念,一整天也织不出一匹布来,而“泣涕零如雨”更是直接写出了她相思的神态,后面“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是说,他们两人一水之隔,却不能互诉衷肠,表达了那种相思之情。“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件”也是!诗中揭示了现实与梦想的矛盾,河汉“清”且“浅”,人近在咫尺却不得相见,更让人觉得悲怜。“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也能够看出,“迢迢”,遥远的样貌。牛郎织女相隔天涯,那里正是以织女的口吻表达对牛郎的思念。“迢迢、皎皎”就是从环境上渲染了星空广阔、相爱之人远隔天涯的悲凉气氛,让人联想起男女相思之情。

这首诗,没有一句直写相思,却句句写相思!这就到达了无一句直写相思却句句含思的效果。(板书:环境渲染,情感刻画,动作描摹——无一句直写相思却句句含思)

那么,诗中写得这种思念仅仅是天上才有得吗?

不,是人间离情的写照。“一曲天上悲歌,一绪人间离愁”(板书:天上悲歌,人间写照)

五、拓展迁移:

(一)

宋朝的苏门四学子之一,秦观也写了一首“鹊桥仙”来描述牛郎织女的生活:

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首诗也是以牛郎织女为题材的,那里写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意思就是说忠贞的感情又何必在乎是否日夜的厮守呢?虽然他们只能在七夕相会,但只要他们忠贞不二、心心相印就足够了,同学们怎样认为呢?

语文教学教师案例借鉴二

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资料分析,结合学生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特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学习朗读诗歌《迢迢牵牛星》并能熟读成诵后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2.理解诗歌资料,感受诗歌画面美。

3.抓住重点诗句,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意美。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意境,掌握鉴赏此类诗歌的技巧。

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会知识迁移,懂得古情今懂,古为今用。

确立重点和难点的依据:理解诗歌,感受到音韵美和画面美,这是第一层次的学习,真正能让诗歌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共鸣到达诗歌文化的传承,这才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了解背景

1.出示图片,重温牛郎织女民间故事。

星空广阔而神秘,关于星空也有很多美丽动人的传说,《牛郎织女》这个故事就是其中之一,让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奶奶和外婆都讲过的这个神话故事。(学生简述)

今日我们将以诗歌的形式重温这动人的传说,学习古诗《迢迢牵牛星》。

2.了解来源《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

都是五言诗,被誉为“千古五言之祖"。

作者不详,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混乱。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评价为“五言之冠冕",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下头就让我们一同走入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十首《迢迢牵牛星》。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读后点拨字音。

2.学生自读,读通顺,读准确,读出节奏;指名读,同学互评。

3.师生配合读。(教师读上句,注重强调出叠词和节奏,让学生在接读时,自然读出诗歌的音韵美。)

三、结合注释,疏通诗意

1.借助注释和结合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理解诗意。

2.交流诗歌大意。

课件出示:牵牛星在遥远的银河对岸,织女星明亮而皎洁。织女摆动着纤细雪白的手,“札札"地穿梭织布。一整天也织不成布帛,哭得泪如雨下。银河既清且浅,他俩相距也没有多远,仅有银河相隔,却只能含情脉脉相望,而不能互诉衷肠。

3.再读诗歌,要求学生想象画面,感受美感。

四、理解诗歌,评析感悟

1.这首诗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感情?(织女对勤劳善良的牛郎的相思之苦。)

2.全文没有一个“思"字,诗歌借助哪些诗句传递了这份相思的哀怨与痛苦呢?

(1)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迢迢"是遥远的地方,这与诗中的哪句诗矛盾?“河汉清且浅,先去复几许。”仅仅是一水之隔,何谈遥远一说呢?有王母娘娘这样强大的势力阻隔,它们很难相见,相望而不能相见更能让人感觉遥远,心生思念。

(2)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织女是织布最好的神仙,所以,取名“织女”,为什么会“不成章“呢?一个“弄"字是玩、戏的意思。织女虽伸出素手,但无心织布,只是抚弄着机杼。这动态的描述,写出人物内心悲苦。“零如雨",思念的泪水如雨水一般无法抑制。这是什么修辞手法呢?这夸张和比喻的修辞,直接写出了织女的相思之苦。

(3)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河水盈盈,泪水也盈盈,只是深情的凝望着对方,却不能说出话来,近在咫尺,若隔天涯。这句诗含蓄而深沉地表达出相思之苦。

3.诗中的字里行间都体现了织女对牛郎的思念,让我们用朗读表达出这离别的哀怨,相思的痛苦吧!

4.小结:这首诗看似写神话传说,看似写天上的感情杯具,而实则是人间生活的真实写照,此诗产生的年代正是社会动荡时期,男子从征服役造成家庭破裂,夫妻分别的局面,尤其给劳动妇女造成的是身心上的双重痛苦,夫妻久别是他们的生活,离愁别恨是他们的心声,夫妻团聚成了他们的向往。

五、诗文迁移,领会技巧

诗人是从哪些方面来描述织女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主要从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节描述,这样生动细腻的描述,把织女这样一个寂寥愁闷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纤纤"“素手”一一外貌描述。

“擢"“弄"“一一动作描述。

“泣涕"“脉脉"一一神态描述。

运用描述方法把人物形象写传神,这在我们平时作文中也能够用。

六、诗词拓展,品味语言。

有人评价这首诗是《古诗十九首》中最具天上人间浪漫色彩的诗作,借天上之事,传人间之情。这样的浪漫不仅仅在资料,还有他的语言形式上。

1.找叠词,谈感受

诗歌中用了很多的叠词“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让我们把他们找出来,读一读,你有怎样的感受?

(叠词的加入使诗歌准确而生动,也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旋律美。)

2.诗词拓展,品味叠词。

你还读过哪些使用叠词的诗歌?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一一《诗经》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一《诗经》青青的是他的衣领,日日萦绕在我心里。

七、课堂练习,背诵古诗,吟唱古诗。

1.课堂练习

填空。

诗中写出了织女因感情思念而受到折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2.练习背诵古诗,吟唱古诗。

板书:

两星的现状

迢迢牵牛星织女的相思离别之思

第5篇

七夕的故事——牛郎织女

织女在人间遇上了牛郎。为了牛郎,织女选择留在了人间,织女和牛郎生下一对儿女。但织女是玉帝的女儿,最后织女不得不告别牛郎回到天庭。牛郎带着两个孩子追至南天门,却被王母划下的天河所阻,从此,牛郎织女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长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过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相传,每逢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

(来源:文章屋网 )

第6篇

七夕买什么礼物送给女朋友礼物一:情侣饰品

既然是在七夕这么浪漫的节日中,又是情侣之间的礼物选择,那么自然要以情侣浪漫为主。此时你不妨可以为对方选择一些情侣饰品,比如说情侣戒指、情侣项链和情侣手镯等,这些情侣饰品在佩戴时也可以更好的体现你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另外在选择情侣饰品时,可以在情侣饰品上刻下你们名字的字母,或者是你想要跟她说的话,这样的七夕礼物很好纪念意义哦!

礼物二:创意玫瑰花

说到七夕情人节,玫瑰花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真正的玫瑰花不仅价格高昂,而且容易凋零,不仅不实用,而且也无法起到纪念的意义。所以在七夕情人节时,我们如果想要选择礼物的话,不妨选择创意玫瑰花。比如说小熊玫瑰花,以及各种仿真的创意玫瑰花等,这些玫瑰花不仅可以表达出你爱她的心意,重要的是她受到之后,放在自己的房间中,不会凋零,每当看到这些创意玫瑰花时,都能够感受到你对她的爱! 礼物三:水晶音乐盒

女孩子天生喜欢浪漫,幻想着童话故事中的公主与王子,所以想要选择一份创意的七夕礼物来打动她,那么主题一定要是浪漫和童话。水晶音乐盒就是一份结合了浪漫与童话的完美礼物,水晶代表着纯洁无暇的爱情,音乐盒中的情侣娃娃则代表着你们两个童话般的爱情。在七夕情人节,将这份礼物送给她,一定会为你们的爱情带来更多美好的希望。

礼物四:公仔娃娃

女孩无论到了什么样的年纪,都有一颗童真的心,他们都喜欢可爱童趣的礼物,所以公仔娃娃就是最合适的。公仔娃娃的造型有很多,你可以为她选择一个大的公仔娃娃,然后让她把这个娃娃当成你,把公仔娃娃放到自己的床边,让它每时每刻都时陪伴着你守护着你!

七夕牛郎织女的故事传说源于南阳吗南阳黄牛是我国五大良种牛之一,享誉海内外。南阳牛的历史悠久,自然就产生了许多“牛”的故事:“伏牛山”、“嫦娥与黑牛”、“百里奚养牛”……牛郎织女便是其中最精彩的一段。当今的南阳是一个农业大区,汉代的农业领域亦十分辉煌。张衡赞美家乡的《南都赋》中有“百谷藩庑,翼翼与与”。

早在春秋时代,南阳黄牛已进入舍饲、圈养阶段。生于南阳长于南阳的秦国名相百里奚就善于养牛,在他的落魄生涯中,于南阳城西麒麟岗牧牛为生,他曾闻周王子颓喜欢牛,即以养牛做为晋见阶梯,被传为佳话。在汉代,斗牛成为南阳当时盛行的一种活动,由此在举世闻名的南阳汉画像石中出现了大量的牛的形象。时至今日,一年一度的黄牛节使南阳黄牛文化得以传承延续。

如此渊源的“牛”文化,从而产生了南阳城西“牛家庄”及白河东岸“牛郎庄”的“牛郎”就不足为奇了。

第7篇

学生学习了第一课时,从“一分钟说说这个故事”开始,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有什么问题,学生提了“我想知道为什么王母娘娘要趁着牛郎不在家时去抓织女呢?”等问题。

生:我知道为什么七月七的时候,牛郎织女相会了却不私奔的原因。(哄堂大笑)因为王母很厉害,再跑,王母娘娘会再划几条银河。(众笑)

师:你的回答有一定的道理。但这里有个问题:“私奔”是什么意思?现在,周围的人都知道,地上的喜鹊,甚至天上的王母、天兵天将等都清楚。在大家都看着、都知道的情况下,这叫不叫“私奔”?叫什么?

生:公奔!(哄堂大笑)

师:你创造了一个词,但为了表达得更清楚,我建议再换个词。

生:公开地私奔。(众大笑)不过跑了也没有用。

师:这样说也行,不过要为“私奔”这两个字打上双引号,这表示不是真正的“私奔”,而是逃跑。我们就是要像他这样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探索,这就是学习、这就是研究。张老师也学习了课文,也带来了问题。民间故事都是老百姓口耳相传,都是通过一个故事来表达老百姓的愿望。我的问题是:《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了老百姓一种什么样的愿望呢?我觉得同学们的问题很好,我的问题也很好!(众笑)让我们共同来研究这些问题,可以研究你自己的问题,可以研究我们提出的问题,也可以专门研究再提出问题。怎么研究呢?(教师边说边把刚才的一些问题的关键词写在了黑板上。)

生:读课文,从字里行间去研究。

生:抓住主要人物,看看他们心里想什么。

师:很好!读课文,抓字里行间;看人物,想内心活动。带着小宋同学给我们提供的方法翻开书。课文比较长,可以浏览课文,也可以把你认为比较重要的部分或者和你研究的问题相关的部分大声地多读几遍。

学生们读了课文之后,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讨论了一些诸如“牛郎都已经从地上飞到了天上,为什么银河飞不过去?”等有关民间故事题材性的问题,教师围绕民间故事题材的特点启发学生并达成了相关共识。

生:我想到一个问题:这里织女和众仙女明明是溜出来,逃出来的,为什么不用“溜”,不用“逃”,而用“飞”呢?

师:(握着学生的手)这个问题提得真有水平,一般人是提不出来的,所以你是不一般的人,你是语文学习的高人!(众笑)就这个问题,谁来谈谈呢?

生:“逃”是不对的,因为她们原本是打算回来的,所以不是逃跑。

生:用“溜”字,给人感觉不好!

生:人们之所以用“飞”,是因为大家赞成她们的做法,大家觉得她们应该有到人间的自由。

师:是啊!字里行间隐藏着人们的情感,隐藏着人们的愿望啊!读得有深度,请你再读这句话。(学生读,教师板书:自由)

围绕“能吃苦”和“心眼好”,与“勤劳”和“善良”的比较中,引导学生体会民间故事的语言特点。

师:听她再读,我想:心眼好,牛郎哪里心眼好?

生:从课文第六小节中“从此,牛郎在地里耕种,织女在家里纺织。两个人辛勤劳动,日子过得挺美满。转眼间,三个年头过去了,他们有一儿一女。”我读出了他们是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了一儿一女。(众笑,该生一脸无辜地看了看众多的听课老师。)

师:你不知道他们笑什么?“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了一儿一女”?

生:(微微一笑,改口道)他们有了一儿一女,如果在天宫的话没有这种幸福。

师:让我们的目光,穿越千年的时光,越过一座又一座山峦,在一片沃野上,清晨的阳光洒满了大地,我们的视线落在了牛郎织女的家,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生:牛郎扛起了锄头,向笑盈盈的织女挥了挥衣袖,下田去了……

师:一儿一女,活泼可爱,夫妻恩爱,其乐陶陶。作家之才啊!当晚霞映红了天空,映红了田野,也映红了牛郎织女的小屋,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吃过了晚饭,牛郎坐在门前的小凳子上,傻笑着编织箩筐……

师:为什么傻笑着?

生:因为娶了个美丽善良的仙女,怎么不开心呢?所以傻笑着。(众笑,鼓掌,教师示意该生接着说)织女一边搂着一个孩子,正跟他们讲天上神仙的故事,两个孩子仰着脸,听得津津有味。

生:晚霞慢慢落幕,月亮悄悄地爬上了山坡,一儿一女,一边啃着苹果,一边缠着妈妈讲故事,洗完碗筷的织女,擦了擦手后,拉着两个孩子,讲起了故事……牛郎笑呵呵地坐在一旁,老牛仿佛也听得入了迷,安详地闭着眼趴在地上。

师:总之,牛郎、织女都觉得这样日子――

生:真好!(众笑)

教师围绕学生说的“真好”、“真幸福”等点明了什么叫“美满”。

生:我觉得织女生活中还有一些忧虑,不能说美满。

师:为什么?

生:因为她知道总有一天王母会来的。

师:是的。这还美满吗?(学生们迟疑了一会儿。)

生:我认为还是美满的。因为这样的生活正是织女想要的,尽管她知道王母有一天会来,可她觉得比起其他的仙女,已经好得不能再好了。

生:织女肯定十分珍惜每一天,而且肯定不会告诉牛郎王母会来抓她,因为她怕牛郎担心。

师: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为什么说美满?最重要的是――

生:自己觉得幸福无比、心满意足。

生:我觉得牛郎和织女拥有今天的幸福生活还要感谢王母和老牛。要不是王母喝醉酒,织女就不会下凡,要不是牛郎对老牛好,老牛就不会告诉他织女在哪儿。老牛相当于现在的中介。(众笑)

师:他们的幸福其实是天赐良缘。正是因为好心,所以才有好报。这是藏在故事里的佛家思想,被你读出了,了不起!

师:读着读着,我们就慢慢地知道了人们的愿望,这就是――一起读:自由与幸福。

生:织女不是王母的外孙女吗?他们生活得这么好,王母为什么要反对?

师:这的确是个问题,而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你们怎么看?

生:王母觉得牛郎是凡人,不配和织女结婚。

生:王母认为,织女嫁给牛郎是下嫁,所以她要反对。

生:王母觉得他们是天上的仙人,如果嫁到人间就等于改变了自己的身份。

生:因为我觉得王母娘娘可能很爱面子,她觉得牛郎是一个普通人,织女嫁给他就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众笑)

师:所以王母暴跳如雷,所以王母表示要严厉惩罚。请你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再说天上,王母娘娘得知织女下嫁人间,气得暴跳如雷,发誓要把织女抓回天庭,严厉惩罚。

师:你不是王母,所以不气,仿佛还有点开心。(该生不好意思地笑笑)请你再读一次呢。(学生再读,好。)

师:你还知道其他有关下嫁的故事吗?

生:祝英台嫁给梁山伯就是下嫁,因为祝英台家富,梁山伯家穷。

生:像有钱的女的嫁给没钱的男的,有地位的女的嫁给没地位的男的,有本事的女的嫁给没本事的男的,统统叫下嫁。(众笑,鼓掌)

师:一句话,都给你说完了。好!那有没有上嫁呢?(众笑)

生:灰姑娘嫁给王子,就是上嫁。

生:像没钱的女的嫁给有钱的男的,没地位的女的嫁给有地位的男的,没本事的女的嫁给有本事的男的,统统叫上嫁。(众大笑)

师:那什么叫“嫁”呢?

生:通俗点讲,就是门当户对,地位相当、财富相当等等。(众笑)

师:很通俗,也很准确!此时再来看“民间故事”、“民间传说”、“虚构”这些词,你又想到了什么?

生:尽管这些故事是虚构的,但现实生活中有类似的事。

生:我认为这些故事就来自现实,只不过现实中的牛不会讲话,人不会飞而已。

师:是的,这就叫做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所以不叫虚假,而叫虚构。可是,在织女眼里,她有上嫁、下嫁吗?她是怎么认为的?

生:织女认为人们都是平等的,没有上嫁、下嫁。(教师板书:平等)

生:我不同意这种说法。(教师示意继续)织女眼里也有上嫁、下嫁,只不过她不是以身份、金钱等外在的东西来衡量,而是看一个人的品质。品质好的嫁给品质不好的就是下嫁。

师:小子(拍拍该生肩膀)这个观点好,很有创见。不管怎么说,但有一点,你们的看法是一致的,关于婚嫁,织女和王母的看法是不一样的。(一学生举手)

生:王母的看法较为俗气。(众笑),织女的看法高雅得多!(众鼓掌)

师:一个“俗气”,一个“高雅”,让我们知道大家是赞成牛郎织女的婚姻,人们更敬佩勇敢、善良、高雅的织女。

学生又从“趁着”等词语中,获得了丰富的感受,知道了老百姓是站在牛郎织女这一边,希望他们继续幸福地生活。

师:是的,语言就这么奇妙,细细品味就会发现人们的想法,想一想、品一品,对于读懂文章很重要。我们还有一个问题没有研究,为什么他们鹊桥相会时不逃跑呢?再读读课文,你又品出了什么?

生:如果他们再跑,还会再被抓起来,可能连隔河相望的机会都没有了。

生:他们相会,王母肯定是知道的,好不容易有机会相见,如果逃了,可能连见的机会都没有了。

师:有得见总比没得见好,所以他没有逃跑。是啊!老牛之所以帮助牛郎织女,那是因为它希望牛郎织女有属于自己的――

生(齐):真情、自由、平等与幸福!

师:哪怕只有三年,织女还是会勇敢地嫁给牛郎,因为织女为了追求属于自己的――

生(齐):真情、自由、平等与幸福!

师:人们之所以反对王母,是因为人们也希望牛郎和织女也拥有属于他们的――

生(齐):真情、自由、平等与幸福!

师:喜鹊之所以帮助牛郎与织女相会,是因为它也希望人们拥有属于自己的――

生(齐):真情、自由、平等与幸福!

师:人们之所以口耳相传这个故事,是因为人们也希望拥有属于自己的――

第8篇

在不知不觉中,七夕,这个不寻常的日子,已悄悄来到,牛郎织女,这对有情人,终于能在鹊桥上相见一面。人们也忙忙碌碌,一是为了庆祝牛郎织女,一是为了能和自己的牛郎织女共度这美好的时光,或是能借此机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牛郎织女。

红轮低坠,玉镜将明。此时的西湖,广场,以至于大街上,来来往往,一时之间不知从哪儿冒出这么多牛郎织女,都一副副亲密无比的样子,好像他们才是真正的牛郎织女。不久便一轮明月挂青天,几点疏星明碧汉,凉风袭来,不知是高兴,是凄凉,还是伤感,都已说不清了,正像孟庭苇唱的那样,这是一个没有情人的情人节。

行走之间,眼珠子一转,一个念头涌上心头,谁说没有情人,家中不知有多少。于是,又转了几个弯,便回了家,走到书桌前,看到书架上放的那一本本“情人”,兴奋至极,一时不知该和那本“情人”共度这“春宵一刻值千金”的良夜。脑子想着,眼光在书架上搜索,突然,眼睛一亮,《人生若只如初见》,不错,书名听起来有一股温馨的感觉,就它了,便坐在书桌前,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一首熟悉的诗词映入眼帘: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不错,正是少游的《鹊桥仙》,写得又正好是牛郎织女,不过这样一个伧俗的故事,到词人面前,竟变成了“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临水照花似的惊艳无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一句,也许只有这一句,含蓄的安抚了这对有情人。

呵,谁说这是没有情人的情人节,邂逅一个人,眼波流转,微笑蔓延,黯然心动,但邂逅一首好词,如同在春之暮野。

又想到书前面说的那句话:若,人生若只如初见,多好,他仍是他的旷世明主,她仍做她的绝代佳人,江山美人两不相侵,没有开始,就没有结束。

是啊,人生若只如初见,多好,她仍做她的仙女,他仍是他的穷小子,天上人间两不相侵,不过,如果没有那次邂逅,就不会流传后世,形成一句句脍炙人口的佳话,也不会有七夕,这美好的节日。

想着想着,思绪飞上了天,看见了鹊桥,看见了牛郎织女,看见了织女依偎在牛郎的胸前,喃喃地说着什么 ……

第9篇

过去,闽台两地的闽南人都过七夕,他们通常认为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娘妈生日”,在这天傍晚,许多人家特别是有十六岁以下小孩的家庭都要祭祀“七娘妈”(亦称七仙女、织女、七星荨⑻焖),俗称“拜七娘妈”,以祈求七娘妈保佑家中的小孩能够健康平安长大。人们在院子中排设香案,供上牲醴、果品、清茶等,也供上鲜花、脂粉(胭脂和“凸粉”)、红纱线、芋头油饭等专用于祭祀七娘妈的祭品。香案边上要放一椅子,上置一盆清水,并放一条新毛巾,以供七娘妈洗脸洗手。然后点上红烛、三柱香祭祀,祭毕则烧些金箔、床母衣、经衣给神灵,并把脂粉中的一部分、红纱线和鲜花扔到屋顶上,献给七娘妈,给她梳妆打扮用。祭祀后的脂粉给自家的女孩或妇女用,据说能像七娘妈一样美丽动人。祭毕七娘妈,还应拿一份芋头油饭到内室祭祀“床母”,并烧“床母衣”给“床母娘”。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拜七娘妈仪式。

闽南人认为七娘妈是小孩的守护神,故常用将小孩过继给七娘妈的方式,来庇佑小孩平安长大,此俗谓“做契”。做契多在小孩周岁那年的七夕举行。那年祭祀七娘妈时,要供上一张过继的“契约”,或烧给七娘妈,或贴在有女神的庙宇中。此外,做契时还要做或买一个“七娘妈亭”作为其神居来祀奉,将其挂于内室,以便时时保佑小孩。以后每逢七夕,都要买或做个新的来替换,旧的就在七夕祭后焚化。到小孩十六岁的七夕时,要买或做一个大型的七娘妈亭,在家中举行“洗契”的成年礼。在台湾,“做契”时多抱着孩子到庙中与七娘妈订立契约,然后给孩子挂上穿有铜钱的红纱线,此俗称的“续命丝”,有的则挂长命锁。孩子十六岁那年七夕,家中需购置一大型的七娘妈亭,到“做契”的庙宇中,答谢七娘妈守护小孩长大成人之功,并举行“脱契”的过关成年仪式,脱去续命丝,从七娘妈亭下钻过,此仪式台湾人也称作“做十六岁”或“出婆姐宫”。

闽台民间在七夕祭祀的七娘妈,根据清代孙霖作所撰《赤嵌竹枝词》的注:“七夕,家供织女,称七星”的记述看,七娘妈就是织女,故七夕的祭拜习俗与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有关。南朝宗檩的《荆楚岁时记》中就已记有这一神话故事,其云:“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许嫁河西天牛郎。嫁后遂废织饪,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使其一年一度相会。”晋代张华的《博物志》也有类似记载。因此,至迟在魏晋南北朝时,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就已形成。后来人们又不断建构,于是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就出现许多版本。

其一曰:玉帝的第七公主叫织女,花容月貌,手艺高明,天天为天宫织锦。此外,天上还有一美少年神仙叫牛郎,他负责牧牛耕种。他俩喜结良缘后,因沉迷于爱情中而渐废职守。玉帝非常担忧,就命喜鹊告诉二人,他俩只许七日相聚一次,其余日子均需工作。但喜鹊粗心,错传谕旨,说是每天可相聚一次,因此二人继续缠绵于恩爱,终废其职守。玉帝得信大怒,严命二人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并用发簪划出一道银河,把二人隔离。同时,为了惩处喜鹊的过失,命其每年七月七日夜在银河上搭长桥,让牛郎织女过桥相会。因此,每当二人相聚时,因互诉衷肠,伤心之泪不停,故每年七夕常有毛毛细雨。而人们若躲在葡萄架下,就可听闻牛郎、织女的绵绵情话。

其二说:牛郎(有人认为其叫董永)是一位家贫而勤劳的青年,他的勤劳打动了天上巧手织女的心,织女偷偷下凡嫁给牛郎,过着男耕女织恩爱的生活,并有了爱的结晶――一对孩子。然而,织女私自下凡的事让王母娘娘发现了,就派天兵天将下凡把织女抓回,拆散这对恩爱夫妻。牛郎发现后,在神牛帮助下,挑上孩子去追赶。当快追上时,王母娘娘用发簪在俩人之间划出了一条银河,让他们隔着银河可见而不能聚。后来,织女救过的喜鹊为了报恩,就在七月七日纠集其同类,在银河上搭了一座鹊桥,让他们过河相会。

当然,牛郎织女故事的变体还不止这些,这里就无法一一述举。从以上这些不同的建构中,可见一些共性,如七月七日是牛郎和织女相会日,相会之桥是鹊桥,牛郎织女是男耕女织的典范,织女的手极其灵巧等。正因为有如此凄美的传说,人们不免同情与祝福他们,并因此形成七夕祭拜的习俗。至于如何把七夕引申为织女的生日,这大概是人们想,牛郎与织女为何要选择这天才得以相聚,也许这天就是织女的生日,所以王母娘娘才会开恩让他们在这天相会,因此也就有了七月七日为“织女生日”或“七娘妈生日”的说法。

由于织女以手巧闻名,故七夕也有“乞巧”活动,女孩们在这天祭祀织女,除了祝他们夫妻团聚之喜,也希望自己能获得一双与织女一样的巧手,可以更好地担负起养家的重任。据《海录碎事》:“汉宫女,七夕穿针,皆会于开襟楼,针皆七孔”的叙事,汉代时就已在七夕举办“乞巧会”了,到了近代,七夕除了乞巧外,也增添了其他内容。如《福建通志・泉州岁时》说:“七夕,乞巧,陈瓜豆及@,小儿拜天孙”。“七夕,女儿乞巧,持熟豆相饷,谓之结缘”。清代台湾的文献也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女儿罗瓜果、针线于中庭,为乞巧会”,并因乞巧主要是女孩的事,所以有人也认为七夕是“女儿节”。

到了现当代,因西风渐进,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也渐在中国蔓延开来。正是在这种西方文化的侵袭下,有些人感到西方文化的侵,有损民族精神的发扬和民族文化的发展,故重新解释了七夕的意义。他们认为,月亮并非外国的圆,中国原本就有自己的情人节,这就是七夕,因为牛郎与织女缠绵的爱情故事,一点也不逊色于圣瓦伦丁的故事,而且人们在七夕时的祭祀,原本就有祝愿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涵义,所以七夕就是中国的情人节。就这样,在抵御西方文化的侵蚀中,七夕也逐渐被人们称之为中国的情人节。

第10篇

牛郎织女,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汉族民间爱情故事,也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传说古代天帝的孙女织女擅长织布,每天给天空织彩霞,她讨厌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间,私自嫁给河西的牛郎,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织女捉回天宫,责令他们分离,只允许他们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在鹊桥上相会一次。

牛郎织女相会在什么季节

是七月初七。七月初七,又称七夕节,乞巧节,农历七月初七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节日。中国民间传说阴历七月初七晚上喜鹊在银河上搭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相会。古俗在这天晚上,中国女孩们要穿针乞巧。鹊桥相会歌颂了中国劳动人民忠贞不渝的爱情,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这节日和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成为四大中国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1篇

今年有两个七夕,一个是七月三十一号,另一个是八月三十号, 都是月底哦,大家可别忘记了,可别说没有人提醒你们哦 七夕风俗

七月初七日为七夕节,亦称“乞巧节”、“少女节”、“情人节”。

七夕节,主要是庆贺天上牛郎与织女的一年一会。来源于神话故事,民间习惯称为天河配。

依照七夕节天上牛郎、织女相会的情节,山西民间有扎像庆贺之俗,就是在街头巷口用树枝等物扎成一对青年男女像,代表牛郎、织女相会。在像前敬献瓜果桃李以示祝贺。星汉灿烂之际,如果看到天河中有奕奕正白气,闪耀着五色的光芒,就被认为是牛郎织女相见的征兆。旧时此刻要下拜,乞求牛郎、织女恩赐。据说牛郎织女是勤劳的化身,所以跪拜者求农求织求婚均可。求金求银求暴利则要适得其反。一人只能乞求一事,求多则不灵。在吉祥征兆面前,连续三年诚心诚意乞求一事,则必然应验。山西气候,七夕前后多降雨,能够连续三年乞求一事当属不易。民间传说,七夕节如果天上降雨,就是牛郎织女哭诉衷肠,预兆着夫妻和睦,家庭兴旺。

七夕节里,姑娘媳妇还有许多向织女讨教手艺的活动,称为乞巧。

晋南地区习惯用当年产的新麦秸编成一座桥,配以牛郎、织女,男孩、女孩、老牛、喜鹊等编织物,置放案头。或是用彩色纸,剪成上述景物,贴在墙上。祈祷后,拿七根绣花针,用彩色线来穿针孔,能够一次顺利穿过七个针孔者就被认为乞得了巧。

曲沃县盛行男、女孩童以星星草、香节投水乞巧。

晋北地区习惯白天在院里晒一盆水,因微尘飘落,盆水的表面形成了一层薄薄的膜。将绣花针涂油以后,轻轻放置水面,能够飘浮者则被认为是乞得了巧。

晋西北地区是在盆水中放置豆芽,将节前生好的豆芽,放置水面。在阳光照耀下,经过盆水的折射,水底倒影会显示出各种动态,或蜈蚣、或水蛇、或水狗、小鸡。倒影显得越复杂越逼真,意喻艺巧越多。

晋东南地区女孩子,七夕节要逮一只吐丝的蜘蛛,圈在匣子里。第二天观察蜘蛛的结网疏密状况,越密乞巧越多。

与少女一样,少男在七夕节也要向牛郎讨教耕耘本领。

晋南地区,习惯在木板或石板上覆土,土上制作茅屋小景,屋旁作成田园。田地中种粟生苗,称之为“谷板”。

晋北地区习惯将小麦及各种豆类用水浸泡,促其生芽。七夕节,用彩线缠芽,称之为“种生”。

晋西北牧童要为耕牛编戴花环,称为“老牛过生日”。

第12篇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的七月七日,即七夕,又称乞巧节,这个传说和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牛郎无奈只好赶着牛出了村。

牛郎独自一人赶着牛进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树下伤心,不知道何时才能赶着十头牛回家,这时,有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出现在他的面前,问他为何伤心,当得知他的遭遇后,笑着对他说:“别难过,在伏牛山里有一头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养它,等老牛病好以后,你就可以赶着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岭,走了很远的路,终于找到了那头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厉害,就去给老牛打来一捆捆草,一连喂了三天,老牛吃饱了,才抬起头告诉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触犯了天规被贬下天来,摔坏了腿,无法动弹。自己的伤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个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细心地照料了老牛一个月,白天为老牛采花接露水治伤,晚上依偎在老年身边睡觉,到老牛病好后,牛郎高高兴兴赶着十头牛回了家。

回家后,嫂子对他仍旧不好,曾几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设法相救,嫂子最后恼羞成怒把牛郎赶出家门,牛郎只要了那头老牛相随。

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

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让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无路,还是老牛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己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岂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哭泣流泪。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相传,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

庆祝方式

这个节日已越来越少人庆祝。在50年代和60年代,每逢这一天,牛车水一带到处张灯结彩,布置得如同仙境一般,来自不同地区的“七姐会”聚集在这里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都是纸糊的,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不同地区的“七姐会”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谁的制作精巧。今天,这类活动已为人遗忘,只有极少数的宗乡会馆还在这个节日设香案,拜祭牛郎织女。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就备妥,傍晚时分开始向织女乞巧。

由于节日的来源富有浪漫色彩,乞巧节应发展成为华人的“情人节”,让这一天充满爱情的温馨与甜美,也让人们向所爱的人表示赏识与关怀。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