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47: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春秋阅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注释整理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形式完备的编年体史书。该书主要记述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史事及其相互关系,内容涉猎面广,记述也丰富详尽。它形象地反映了春秋时期的社会面貌。因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历代对左传研读评点分析作注的人层出不穷,也涌现了大量极具价值的新作。
及至近代,对古人研究成果有创新性突破的注本当属杨伯峻先生的《春秋左传注》。杨本《春秋左传注》有着突出的诠释性特点,在注释上内容丰富、注释完备、广征博引。还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尊重史实,真实的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在释词方法上,遵从古制,结合义形声进行训释。在解句方法上逐一解析,说明性较强。无论释词,还是解句,在每个大类之下,又可酌情层层划分,细化为各个小类,每一类都各具特点,却又形成统一的诠释体系。在对史实的考辨上,杨本《春秋左传注》对古籍整理的体式比较全面,对旧注进行筛选,依据实际需要酌情使用。在一个注释上融合了集注、校勘、标音、考辨为一体。这种训释方法就更为可靠和丰赡,便于读者的阅读和使用。在正文前还附有修订工作小记、出版前言、凡例和引用书目。这就使得这部书更为完备和精当,适用于各种程度的学习者使用,同时也为读者研读本书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研究方法。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试通过分析比较,概括出杨本《春秋左传注》的诠释特点。
第一、尊重历史事实,具有很强的考辨性
《春秋左传》是一部史书,关于历史的研究就容不得半点虚构和想象。对待其书中所记载的史实,他去伪存真,深入细致的考辨。对于同一史实,如果在其他的史书上有所记载的,杨先生则比较它们的异同,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绝不附会其意,而是以存异的方法来解决。《春秋左传》成书年代较早,对于很多书籍都加以引用,但是因为所引文献或者历史的局限性,所记载的事件或有不同版本。注解中都一一注明,必要时还加以分析。这样,不仅可以准确的把握史事的来龙去脉,还可以通过比较,互相补充,使读者更加容易理解《春秋左传》记事的特点。如:《左传·文公十八年》有这样的记述“文公二妃,敬赢生宣公。”原文仅九个字,杨注却用了二百余字进行阐释。他征引《史记·鲁世家》和《左传》进行相互比较。认为司马迁所言当出自于《左传》,但是对整个事件的记载要比《左传》详尽全备,所以就引用了《鲁世家》的文字来补充说明左传,使其更加完整。
由于《左传》年代久远,所以其中所记载之事有很多都已找不文献书证或者文物证据了,有些问题,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看法,在学界上得不到统一的解释,在这个问题上,杨先生充分尊重史实,在想尽办法不得其解的时候,便注明“姑阙疑”、“不得其详”、“存疑”等字样。这充分体现了其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比如在《左传·庄公二十八年》记载了:晋献公娶于贾,无子。烝于齐姜,生秦穆夫人及大子申生。关于齐姜这个人物产生了不同的说法,杜注云:齐姜,武公妾。《晋世家》云:太子申生,其母齐桓公女也,曰齐姜,早死。顾栋高《大事表》卷五十二卫夷姜齐姜辨疑之,谓齐姜为献公未即位时所娶之适夫人。章炳麟《左传读卷》八又谓齐姜非哀侯之妾,则小子侯之妾,对于这些不同的看法,杨本经过考证认为皆臆说不足据。在后面就注明:“存疑可也”。
杨注运用可以掌握的所有文献材料对其一一进行分析和考辨,在广征博引中找到较为合理的解释,不主观臆断,不盲从他人见解,充分尊重历史事实,这正是其独树一帜的特点所在。
第二、注释方面分类细致全面,注解丰富内容翔实
杨先生的注本注释内容相当丰富,包括历史知识、名物制度、风俗习惯等等。如《春秋左传》所载关于古“礼”内容较多,比较晦涩难懂。杨伯峻则对其中涉及“礼”的部分,详细加以阐释。通常和《周礼》、《仪礼》、《礼记》这三礼中的有关记载相互比证,从中探求春秋礼制的真实状况。在训释上,不单单是对原文进行释字解句,在句读、标音、解释语法上也多有涉及。如在句读上,杨注采用了新式标点符号,不但标点了传、注,还标注了其他一切引文。对于一些疑难的文句,杨先生往往会作出注,进行详细考辨,纠正出旧注的不当之处。标音方面,以直音法为主,也有标明声调,以区别意义的。如《左传·庄公二十二年》:“饮桓公酒,乐。杨注:饮,去声。我们现在一般读饮作上声,这里读作去声,就有了使动用法的含义,意为使某人饮。杨先生作为一位语言大家,在释词解句上极为严谨。比如在《春秋左传》中涉及器物、礼制、服饰有很多。现今名称多有变化,很多器物我们今天也难以看到,如果弄不清楚这些物名,往往会影响对整体文意的理解.杨注对于物名的注解也非常重视,他主要运用解释类属和特征、用途、以及名称由来和演变过程等方法来向大家展示这些器物。《左传·哀公八年》“拘鄫人之沤菅者”杨注:菅为禾本科植物,泡浸其茎,而后剥之,以为绳索或编草鞋,细者又可以葺屋,《诗·陈风·东门之池》‘可以沤菅’是也。这里不但生动说明了菅的用途,还把它所属的科属做一介绍,这就更加具有科学性了。综合运用几种方法使得读者在阅读后能清晰地了解这四物,呼之欲出的形象跃然纸上。本来枯燥无趣的古汉语,在他的阐释下就变得富有生命力了。
第三、旁征博引删繁就简 详略得当的解释说明
杨先生撰写《春秋左传注》,所引书目上到天文、下及地理,涉及音韵、文字、训诂、语法修辞、氏族家谱等等。同时,他也注意到吸收近代地下考古发现的新材料,将一些甲骨文、金文、帛书、简册等出土的古文物也灵活的运用到《春秋左传》的注释中来。
如此数量庞大完备齐全的材料,在实际运用到注释的过程中杨先生并不是一味的堆积,而是本着去粗取精、博采众长的理念一一进行校对,对于前人在《左传》上的研究成果,他更是本着科学的态度细心辨析,择善而从。在吸收借鉴前人的基础上又充分挖掘,产生了很多有见地的看法。使得很多理念又成为新的讨论和研究内容。
古人对春秋三传的阐释各有区分并未打通研究,杨注就看到了这一空白,打破了这一桎梏,在给《春秋左传》注解时,对《公羊传》和《榖梁传》多有借鉴。如《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宋督攻孔氏,杨注:“《公》、《榖》二传记此事,以为宋督欲弑殇公而先杀孔父,与《左传》所叙有出入。《宋世家》全用《左传》。”这里就参照了《公》、《榖》二传进行对比,不但突出了《左传》的重要地位,也拓展了对《左传》研究的视野。
以上三点充分印证了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注释的可靠性和科学性。该书集前人注释论述之大成,通古今,重实证,辨疑难。说其是近代关于《春秋左传》的最好注本也是当之无愧的。无论在注释内容上还是在整理体式上,该书都在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对于学习者而言无论是左传学习还是对古籍的注疏了解上都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 [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王卫峰.《春秋左传注》语词札记[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02).
星期
授课内容
课程目标
星期一
第2课诸侯纷争和变法运动(1)
1.通过春秋、战国形势图,学生了解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描述田氏取齐、三家分晋的大致过程及其意义。
2.知道华夏认同与民族交融的史实,培养家国情怀的历史核心素养。
3.阅读材料、文本解读,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对变法的推动作用,培养经济基础推动上层建筑变革的唯物史观核心素养。
星期二
星期三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2)
4.了解商鞅变法的基本史实,理解其积极作用。
5.知道孔子、老子及战国时期思想家的思想主张,理解其思想主张对后世的影响。
星期四
星期五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教学重难点
【形容不知不懂的歇后语】
十二岁作媳妇---什么也不懂
六月的斑鸠---不知春秋
井里丢石头,蛤蟆跳上鼓---两不懂
火盆里栽牡丹---不知死活
甘蔗当火筒--- 一节也不通
冬天里摇蒲扇---不知春秋
远路人趟水---不知深浅
油盏里沐浴---不知道大小
实心竹子吹火---一窍不通
青蛙跳到鼓上---卟冬(不懂)
青蛙跳水---扑通(不懂)
顶针子眼多--- 一个不懂
狗吃粽子---不解
穿棉衣摇扇---不知春秋
弯扁担吹火筒--- 一翘(窍)而(二)不通
砖头丢在井里---扑通(不懂)
蚂蚁跳塘---不知深浅
看见麦子叫韭菜---五谷不分
聋子瞎了眼---闭目塞听
煤炭砌台阶--- 一抹黑
瞎子上楼梯---不知高低
擀面杖吹火--- 一窍不通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不知天高地厚
冷天贩冰棒---不知买卖经
望乡台上打秋千---不知死活的鬼
眼瞎耳聋鼻塞嘴哑--- 一窍不通
【相关阅读:形容不能改变的歇后语】
六月的杉木---定型了
木头做成了船---已成定局
水牛过小巷---转不过弯来
长虫钻到鸟铳里---拐不过弯来
乌鸦的翅膀---白不了
出了窟的砖---定型了
生米煮成熟饭---改不过来了
生成的矮子---高不了
生成的眉毛长成的痣---定型了
奶奶的鞋子---老样子
死羊的眼睛---定了
观音菩萨---年年十八
孙女穿她奶奶的鞋---老样子
阳雀叫三年---现话一句
吃屎的狗---性难改
和尚打梆梆---老一套
城隍庙里菩萨---站就站一生,坐就坐一生
屋檐水---滴现处(.)
缺牙齿吃豆子---原进原出
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
相传是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为儒家
重要典籍之一,在史学、经学等研究方面具有极为
重要的价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历代学者
研究《左传》的成果汗牛充栋,本文拟就管窥近十
年来部分研究成果,尝试对目前学界《左传》研究
动态进行初步把握。
一、《左传》字句注疏考证
近几年不少学者在前人训释解注的基础上对
《左传》文本中尚存疑滞的字词、段落或篇章进行
疏通考证,涉及文字、音韵、训诂、句读、文法诸方
面。如:赵生群《(左传)志疑》一文对《左传》杜
预注、孔颖达疏,以及洪亮吉《春秋左传诂》、竹添
光鸿《左传会笺》、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等重要文
献在训释、校勘中存在的疑误,进行了较为详细地
考辨,并提出不同的看法(《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5年第2期)。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陈恩林《(春秋左传注)
注文商榷五则》一文中认为,《左传》隐公五年的
“未及国”,非杨注的“城郭内”而是“郊以内”;庄
公四年的“荆尸”,非“正月”,而是“军阵之法’;
庄二十八年的“小戎子”,非“狐姬之妹”,而是“别
一戎而子其姓”;“楚言而出”,非楚军“复操楚语
而出”,而是郑“出兵而效楚言”;僖公五年的“天
策厚淳”之“策星”,非“傅说星”,而是“王良五
星,前一星为策,是天策”(《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
报》2000年第4期)。另外,陈恩林《关于(春秋
左传注)中(春秋)名称的辨正》从天文学与民族
学视角出发,利用古代文献资料与历代学者研究
成果,证明古代先有春秋二季,后出现春夏秋冬四
时(《古代文明》2008年,第2卷,第3期)。又
如,张淑一《(春秋左传注)勘误四则》针对杨注中
桓公二年、闵公二年、文公十八年以及宣公四年的
相关注文提出不同见解(《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5年第6期)。
吕蒙《(左传)“野人与之”的“”字辨正》
认为“野人与之”的“”字,或训为“土”;或认
为是“蒉”的假借字,训“盛土的草器”。他分析了
“瑰”字的本义、引申义及“蒉”与“”的关系;探
究“枕”与“枕草”的不同。他主张“”字本义
为“土”,“蒉”、“”不能互通,“枕”与“枕
草”不同(《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
第7卷第3期)。又如,南京师范大学吴柱2011
年完成的硕士学位论文《春秋左传考证》也对“掀
血”、“读书”、“执牛耳”等问题进行探讨。另有萧
旭《(左传)杨注商补》(《古汉语研究》2000年第
3期)等文章对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的相关注
解提出异议并进行商榷。
东北师范大学马秀琴2006年完成的硕士学
位论文《(左传译文)献疑》针对沈玉成所著《左传
译文》进行探讨。
二、《左传》与先秦文献关系及成书时间考证
关于《左传》与先秦文献关系研究,学者多从
其引用先秦文献进行考察,诸如对于《诗》《易》等
的征引。此外,关于《左传》成书时间学界历来颇
有争议,“浙大简”的问世无疑使学界对于这一问
题更加关注。
徐建委认为,某些《诗・国风》部分“本事”或
“背景”,是《左传》春秋早期历史,尤其是卫、郑历
史的主要史料来源之一(《(左传)早期史料来源
与(风诗序)之关系》《文学遗产》2012年第2
期)。同年,江西师范大学张俊强在硕士学位论
文《(左传)引文释例与研究》中提到《左传》的引
文包括引《诗》《书》《易》,以及谚语、古志、古语
等。山东大学张倩的硕士学位论文《(左传)征引
古文献研究》,认为前人对《左传》所征引的古文
献资料的全面研究,呈零散状态,相对欠缺。她分
析了征引文献风气形成的原因,并对征引文献进
行全面整理与研究,认为“信而好古”的历史观与
“信而有征”的言辞观、学术下移、内政外交需求
以及言谈品评风气诸因素共同促使征引文献成为
一种风尚。论文涉及古人言谈与习语、谣谚等古
文献。
关于《左传》的成书时间,梁涛在《20世纪以
来(左传)、(国语)成书、作者及性质的讨论》一文
冲认为20世纪以来学术界关于《左传》成书的讨
论最大的成果是否定了刘歆伪造说,而肯定其成
书于战国时期,部分学者甚至认为成书于春秋末
年。另外,一些出土文献如马王堆帛书《春秋事
语》等受到学者关注(《邯郸学院学报》2005年第
4期)。
浙江大学2009年入藏一批竹简,经专家学者
整理检测鉴定后,认定为战国楚简,约为公元前
340年。竹简的全部照片刊于《浙江大学藏战国
楚简》,并于2011年12月出版发行,因其内容多
以《左传》为主,一经问世便备受学界关注。对于
这批竹简的真伪争论尤为激烈。
清华大学邢文根据浙大藏简的竹简形制、文
字内容、书法风格、文本复原的关联性等分析,认
为“浙大简,实为赝品”,言辞亦较为犀利(《光明
日报》国学版2012年5月28日、6月4日《浙大
藏简辨伪》,6月25日《浙大藏简再辨伪――文
本复原的关联性与浙大伪简再批判》)。另外,邯
郸学院杨德春也指出:“《浙江大学藏战国楚简》
是伪作中之最拙劣者”,“是无知妄人之伪作昭然
‘若揭”(《浙江大学藏简辨伪》,《辽东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浙江大学曹锦炎于2012年6月18日在《光
明日报》撰文,从文本角度论述浙大楚简的真实
性,认为竹简的真伪毋庸置疑。中国文化遗产研
究院刘绍刚亦对竹简的真实性作出了肯定的判断
(《从文字形体和书法看“浙大简”》,《光明日报》
2012年7月2日,第015版)曹锦炎2012年7月
19日再撰文《再论浙大简的真伪――答邢文先
生》,从物质性证据、非物质性证据两个层面对邢
文提出的质疑进行了针对性的回复,再次肯定浙
大简的真实性(《南方周末》“阅读”版)。
如果确为战国楚简,那么“浙大简”将“终结”
历代《左传》真伪之争。这也是继汉代孔壁古文
《左传》出土近两千年后的又一次重大发现,其学
术价值不可估量。
三、《左传》内容及思想研究
《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文
献。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
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
等都有涉猎,史料价值及思想内容极为丰富。因
此,学界对《左传》思想内容的研究也是一个重
点。
作为研究先秦历史丰富的文献资料,《左传》
记录有大量灵验如响的神秘卜筮,对于卜筮的研
究是《左传》思想内容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张
厚知认为《左传》一书因其记载了大量的神秘预
言一直受到人们的非议,但人们可以通过分析其
产生的文化背景和生成机制作出理性的解释
(《(左传)卜筮的理性解读》,《贵州师范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关于《左传》的人物研究,何新文的《(左传)
人物论稿》一书对《左传》中的人物及刻画艺术、
影响等进行了专门探讨,资料翔实、持论谨严(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版)。闫丽、唐
晓天的《(左传)女性人物称名的文化意义》一文
认为《左传》中人物的称名十分复杂,反映了春秋
时期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文化现象,《左传》中女性
人物的称名较男性简单,而且命名规律更为明显,
体现了当时的血亲家族观念和婚姻文化(《古籍
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4期)。华中师范大学
张银2010年完成的硕士学位论文《(左传)霸主
形象研究》从人物形象的类型划分、特质分析、意
蕴传达等几方面对《左传》中的霸主形象进行了
分析,以便更好地反映春秋时期的历史面貌。另
外,杜云辉认为《左传》对男性的称谓,常结合地
域信息、个性记号和个人身份等内容。对女性嫁
后称谓,通常将父姓结合丈夫的国、氏、谥等信息
加以称谓,偶尔也结合个性记号特征。春秋时期
对人称谓的总特点是个性特征不甚突显,这与当
时重礼观念有关(《(左传)对人的称谓及其特
点》,《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辽宁大学张凯2007年完成的硕士学位论文
《孔子之“仁”新解》,对“仁”这一哲学名词赋予
了新的理解。首先他对孔子仁学体系产生之前
“仁”的概念进行了探讨,认为在此之前,“仁”往
往被用来表述秩序与等级;其次,论述了西周至春
秋信仰的转变以及孔子本人的信仰,认为西周至
春秋信仰的转变是由“天道”转向“鬼道”,孔子也
不是由“天人之际”转向“人人之际”,而是具有深
厚的人格神信仰;论文最后探讨了孔子“仁”学所
体现的人生理想。同年,首都师范大学孟宪岭的
硕士学位论文《(左传)中的孔子言语研究》,在前
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左传》中孔子的言语存在形
式与评价模式进行梳理,并研究了它们所体现的
基本思想,认为孔子言语总体上表达了尊崇君王、
维护周礼、崇尚仁义诚信和“君子”人格、重视民
生等思想内涵。
山东大学赵顺顺2008年提交完成的硕士毕
业论文《(左传)礼学思想研究》强调《左传》礼学
思想在礼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作用,认为它上承
三代之礼,下接孔、孟、荀儒家礼学思想。礼不只
是形下的礼俗规范、制度仪式,而已具有了形上本
体意蕴,并从礼的本义与礼的起源以及礼与天道、
民、仪、德、孝、敬、祭等进行探讨。2012年河南大
学郭芳《(春秋左传)“忠”观念研究》,对《左传》
的“忠”进行了剖析,认为《春秋左传》不仅融通孔
子思想中的“忠”观念,还赋予了“忠”更广泛的意
义。“忠”在《春秋左传》里的涵义不仅有为国家
社稷、君主尽忠,还有为民尽心,以及代表着公平、
公正、俭朴、美德、无私、忠信等一般社会性道德概
念。另有,郑州大学周玉生2010年完成的硕士学
位论文《先秦儒家忠孝观念变迁研究》指出《左
传》对把握孔子忠孝观的时代背景的积极价值。
2012年陕西师范大学李凯完成的硕士学位
论文《(左传)“君子曰”研究》,在对历来相关“君
子曰”研究进行梳理归纳基础上,从“君子曰”文
化背景透视、文体形态剖析以及“言志”角度看
“君子曰”文体地位与影响等进行分析研究,认为
“君子曰”是春秋诸侯、史官藉“君子”以“立言”,
实为抒发己愿、志向的手段。
此外也有关于《左传》的综合性研究,如邵炳
军、梅军著《左氏春秋文系年注析》(上、下)采用
编年体例,全面辑录《左氏春秋》中所存各类作者
的各类文体,辑录全面,注释精慎,简析扼要,具有
一定的史料和工具价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12月版)。
四、现代学者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梳理
《左传》研究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现代学者
剖析前人关于《左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近
几年学者对于前人研究成果的梳理,既包括对经
学大家杜预、孔颖达、洪亮吉等大师的研究,也包
括对各代《左传》研究整体上的把握。
南京师范大学王巍2004年完成的硕士学位
论文《(春秋左传)杜预注研究》,以杜预《春秋左
氏经传集解》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索杜预训诂的
内容、体例和方法,挖掘其训诂思想和训诂理论,
并对杜预训诂的主要成就与不足进行了分析。另
外,山东大学胡晓青亦有《杜预“(左传)学”研
究》。
兰州大学武群2010年完成的学位论文《(春
秋左传正义)训诂方法研究》,从训诂方法角度整
理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的训诂材料,为《五经
正义》训诂研究提供新的语料和理论参考。2011
年山东师范大学王宝翠的学位论文《(春秋左传
正义)研究》从成书、作者及其主要版本,《春秋》
学价值、贡献与不足、征引文献考述等诸方面研究
《春秋左传正义》。
湖南大学程晓峰2009年硕士论文《洪亮吉及
其(春秋左传诂)评述》认为《春秋左传诂》是集中
体现洪亮吉经学成就的著述,它基本上建立了一
种以辑存旧注来解释经典的新注释体系。论文对
洪亮吉学术认识和治经方法作了再探讨和再评
价,并肯定其学术成就与影响。同年,扬州大学金
永健《洪亮吉(春秋左传诂)的经学成就》认为洪
亮吉的经学成就具体表现在“在《春秋左传》之古
学”,注重搜采古训,匡正杜《注》,补充注解,为
《左传》新注疏奠定了学术基础(《四川师范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另外,金永
健的博士论文《清代(左传)考证研究》考察有清
一代最具影响力的《左传》考据学成果,研究他们
考证《左传》的内容要义、学术思想和方法,兼顾
其他《左传》著述,并尝试作横向和纵向比较。
河南大学王晓敏2005年硕士论文《唐代(左
传)学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注重新材料
的引入,探析了唐人《左传》的研究、运用和《左
传》的地位以及传播情况,使唐代《左传》学得到
较为全面地展示。吉林大学付丽敏2008年硕士
学位论文《中晚唐(春秋)学研究》,通过考察目
录、辑佚辨疑、纵向分析、横向比对等方法,对这一
时期新《春秋》学派的理论和观点进行研究,试图
总结中晚唐时期的《春秋》学成果,揭示其在《春
秋》学史中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四川大学印宁波2004年硕士论文《宋代(左
传)学三论》,对宋代《左传》学的道统论、经学观、
疑古等三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山东大学刘宗棠博
士2008年的学位论文《清代(左传)文献研究》利
用文献学与计量文献学、学术史、目录学、文学理
论等知识,对以考据学为本质特征的清代《左传》
学研究成就,从经义解释、校勘、辑佚、史学以及文
学角度进行分类研究,并进一步概括清代《左传》
学的研究特征。
2012年曲阜师范大学潘华颖的硕士论文
《(续修四库全书・经部・春秋类-左传之属)提
要》,针对傅璇琮、赵昌平主持编纂的《续修四库
总目提要》中《左传》相关研究的四十六部著作,
进行研究梳理,涉及汉唐宋明清等几个朝代,尤以
清代《左传》学研究为甚,每篇提要包括著者生
平、内容要旨、学术评价、版本情况四个部分。同
年,黑龙江大学柳琳的《20世纪(左传)文献学研
究》,从性质、文本内容、注释以及史学等多角度
对20世纪的《左传》文献学研究成就,进行分类
研究,对把握当前《左传》文献学研究的进程与现
状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近十年来对于《左传》经学研究,
多集中于字词、文义等的疏通考证以及《左传》与
先秦文献的关联探讨,并多以《左传》征引其他文
献为关注点。在对《左传》内容解读研究以及对
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把握方面也颇有成绩。
“浙大简”的问世无疑将学界视野再次集中于《左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大变革的时代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我国战国时期铁农具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2.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理论,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归纳整理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广泛使用的情况,了解生产力的发展。
2.运用理论解释现象: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之所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是因为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引起一系列重大的改革变法,从而进一步分析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商鞅变法,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是时展的需要。适应时代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得到后世的尊敬。
2.应该从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去认识人生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铁农具的广泛使用。
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二)教学难点
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教学方法
讲述法、问题讨论法。
教学媒体
(一)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挂图。
(二)素材准备
图片,地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课堂导入)复习导入
(板书)第9课 大变革的时代
(讲授新课)
“大变革的时代”,时间是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前221年)。
春秋中期,我国出现了铁制农具,战国时期,我国的铁制农具的使用已经非常广泛,我国进入了铁器时代。
(板书)一、铁农具和牛耕
阅读课本46页第一部分内容,了解战国时期铁矿山的分布,和战国时期冶铁中心。
展示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图片,和战国时期铁农具分布图,指出铁农具的出现是我生产工具的重大的变革.
生产工具 优点 缺点 石器时代 取材容易 成型困难,不坚固 青铜器时代 青铜生产工具很少见,锋利,硬度大 自然界蕴藏量少 铁器时代 自然界蕴藏量大,开采方便,质地坚硬 易氧化生锈 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和推广,新兴的地主阶级变法运动,如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等。
(板书)二、改革的潮流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47页相关内容,了解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的过程,讨论比较这两次变法的不同和相同点,以及变法的作用。
(板书)1.李悝变法和吴起变法
过渡:在各国的变法中,尤以秦国商鞅的变法最为显著。
(板书)三、商鞅变法
教师介绍商鞅生平,讲述“立木为信”的故事.
总结归纳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1.承认土地私有。
2.奖励耕战。
3.建立县制。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每一项改革的历史作用,学生讨论回答课本49页“说一说”。
(板书)
商鞅变法,为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组织学生讨论回答课后练习“问题探究”:吴起、商鞅通过变法使国家变得富强起来,但他们都为变法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那么,他们的变法是不是值得呢?为什么?与同学交流一下彼此的看法。
(课堂总结)
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守旧贵族的反对,商鞅和吴起虽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但商鞅虽死,变法还是获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提高,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从此我国进入了封建社会时期。
板书设计
第9课 大变革的时代
一、铁农具和牛耕
二、改革的潮流
1.李悝变法和吴起变法
三、商鞅变法
看了七年级上册历史大变革的时代教案的人还看:
1.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大变革的时代》试题及答案
2.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与反思
3.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最新版
4.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案下载
关键词: 遥感;地理信息;草地产量;载畜量
中图分类号: S 8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500(2011)03-0020-07
阿勒泰地区位于阿尔泰山脉中段南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北端,E 85°31′~91°04′,N 45°21′~49°11′,是全国重点牧区之一。阿勒泰草地资源丰富,拥有天然草地面积9 842 387 hm2,占阿勒泰地区土地总面积的83.4%,是我国草地类型多,面积大,分布集中的地区之一[1]。
畜牧业是阿勒泰地区经济的主体,种植业比重小,生产水平低。据2001年统计,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3 087.42万元,农业收入68 173.58万元,牧业收入91 421.08万元,牧业收入为农业收入的1.34倍[2]。畜牧业以放牧为主,全年分夏场、春秋场、冬场3种,少数情况下冬春秋3季共用同一草地,季节牧场的划分和季节牧场生产力是影响当地畜牧业生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3]。
草地生产力包括产草量及载畜量两个部分[4]。产草量的常规测定方法是在夏季一次性测产,并在此基础上计算草地载畜量,这样计算的产草量及载畜量分别称之为理论产草量,理论载畜量[5]。由于产草量的动态变化以及放牧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在一次性测产的基础上计算的理论载畜量对实际载畜量不易进行准确估计,这一方法的另一缺陷是没有充分考虑冷季牲畜的放牧需要[6]。
此次研究是以阿勒泰地区为单位,突破以往以样点为单位的局限,发挥遥感手段全局性和多次重复观测的特点,对阿勒泰草地生产力的变化及其对策进行研究,同时突出季节畜牧思想,做到以限制性的放牧场定畜。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土地总面积1 180.4万hm2[7],其中,草地面积9 640 497.335 hm2,可利用草地面积为7 090 894.132 hm2,森林480 433 hm2,耕地161 267 hm2,其他用地1 319 473 hm2[8]。该区包括阿勒泰市、哈巴河县、布尔津县、福海县、富县、青河县及吉木乃县7县(市)[9]。
阿勒泰地区位于欧亚腹地,远离海洋,属大陆性寒温带气候区,据统计,阿勒泰地区平均气温4.5 ℃,年降水量256.6 mm,日照时数3 010.8 h[10]。阿勒泰地区位于荒漠气候控制之下,草地类型以荒漠类草地占优势,成为阿勒泰地带性草地类型的基带,随山地海拔高度的变化,草地类型分布呈现明显的垂直地带性规律,分别出现草原化荒漠类、荒漠草原类、山地草原类、山地草甸草原类、山地草甸类、高寒草原类及高寒草甸类草地,同时还有隐域性沼泽类及低平地草甸类草地分布[11]。阿勒泰地区具有丰富的家畜品种资源,主要饲养家畜为牛、马、绵羊、山羊、骆驼、驴,其中,包括一批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优良家畜,如阿勒泰大尾羊、哈萨克山羊、哈萨克马、哈萨克牛、双峰驼等优良畜种[12]。
1.2 方法与步骤
阿勒泰地区草地生产力变化及其对策研究,以遥感技术为主,把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技术和地面实地采样技术相结合,将阿勒泰的历史资料(1985年前草地类型图,草地等级图,放牧利用图)与2009年资料(MODIS资料,野外测产资料)相结合,经图像处理和综合评判后,提供阿勒泰地区草地面积,阿勒泰地区及各县产草量,载畜量[13-15](理论载畜量,季节牧场载畜量,临界载畜量),草地级别等方面的资料和图件。
遥感图像处理和地理信息系统使用的是ERDAS和ARC-INFO软件[16];2009年8月野外实地采样使用GPS技术定位;MODIS资料由甘肃省气象局提供;1985年前阿勒泰地区及各县产草量,载畜量,草地级别图件由阿勒泰地区草原站提供。2009年遥感调查的工作程序如下:
1.2.1 历史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本次遥感调查收集有阿勒泰地区草地类型图、草地等级图、季节放牧图(图件均为1∶20万)。
1.2.2 野外草地样点调查 2009年8月,进行了野外草地样点调查[17],用GPS定位,收集了68个样点的景观、产量、植物组分资料。
1.2.3 遥感资料的准备和处理(1)植被指数的提取。本次遥感调查提取的是归一化植被指数,其定义为:
NDVI=(CHD2-CH1)/(CHD2+CH1)
共提取了4幅MODIS影像(2009年7月15日,8月1日,8月31日,9月15日),按下式做了拉伸和平均:
RNDVI=[NDVIm+Min(NDVIm)]×255/[Max(NDVIm)+Min(NDVIm)]
m=1,2,3,4
ARNDVI=(∑RNDVIm)/4
(2)图像几何纠正。图像纠正使用的是UTM投影系统[18]。
2 结果与讨论
2.1 阿勒泰地区草地面积及其特点
阿勒泰地区的草地分夏场、春秋场、冬场、冬春秋场,2009年全区共有夏场1 186 159.0 hm2,冬场有4 560 301 hm2,春秋场有3 665 670hm2,冬春秋场有224 271 hm2,总草地面积9 640 497.34 hm2,以可利用草地计算,夏场1 077 729.00 hm2,冬场3 079 708.00 hm2,春秋场2 803 712.00 hm2,冬春秋场185 189.00 hm2,可利用草地面积总计7 090 894.13 hm2(表1)。可利用草地系数、可食牧草系数、草地可利用系数根据《中国草业开发与生态建设专家系统》确定。
夏场分布于阿勒泰的中高山带和萨吾尔山高山带,由高寒草甸类,山地草甸类,山地草甸草原类,山地草原类及高寒草原类组成,可利用草地系数,可食牧草系数,草地利用系数均为各季节牧场之首,分别为0.91,0.90和0.60,其次为冬春秋场,分布于阿勒泰地区中山带的几个断陷盆地,由荒漠草原类,草原化荒漠类,荒漠类草地组成,可利用草地系数0.83,可食牧草系数0.85,草地利用系数0.50,春秋场分布于低山带及两河之间平原荒漠,由荒漠草原类,草原化荒漠类,荒漠类及少量低平草甸类草地构成,可利用草地系数0.76,可食牧草系数0.85,草地可利用系数0.50,冬场分布在各河谷,古尔斑古特沙漠,萨吾尔山的中低山带,少量分布于阿尔泰山阳坡和沟谷,由荒漠类,低平地草甸类,荒漠草原类,草原化荒漠类,山地草原类,山地草甸草原类组成,可利用草地系数,可食牧草系数,草地可利用系数最低,分别为0.67,0.80,0.50。
2.2 产草量模型
用遥感技术测定草地产草量具有快速、精确和经济的优点[19-21],可以方便地运用于大规模的草地估产,与地面样方收获法同步使用,可在遥感影像资料与样方产草量资料之间建立准确的相关关系,建立从遥感影像估计草地生产力的预测模型[22]。
在不同条件下,归一化的植被指数NDVI与草地产草量之间的回归模型是不相同的[23]。在不同时期对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和青海省达日县分别得到y=13.1556 ×1.0136x和y=249.137×l gx-347.213回归模型,前者为指数模型,后者为对数模型,说明不同条件下,产草量的变化模式是不同的。
2009年阿勒泰地区实际测产样方产量资料及相应规一化植被指数如表2所示,共获得68组数据资料,其中,春秋场18组,冬场16组,冬春秋场14组,夏场20组,依次用逐步回归法求得产量回归模型如下:
上述模型全为线性模型,在每个季节牧场中,随植被指数区间不同,用两条直线回归产草量,依然表明产草量的空间变化模式具有不均一的特点。
2.3 草地生产力分析
以分类的植被指数为基础,将产草量公式、可利用草地系数K1,可食牧草系数K2,牧草利用系数K3,以及区县季节牧场的数字化图件代入运算叠加[24],即可输出产草量、理论载畜量、季节牧场载畜量(表3)、草地分级表(表4)。
结果表明,2009年阿勒泰地区总的草地面积为9 640 504.24 hm2,其中4级草地3 369 543.53 hm2、6级草地3 206 317.53 hm2,7级草地1 414 357.39 hm2,5级草地1 267 035.32 hm2,分别占总草地面积的34.95%,33.26%,14.67%,13.14%,该区理论产草量,可食牧草量和采食总量分别为3 580.00 万t,2 303.13万t,1 200.57 万t,理论载畜量658.40 万羊单位,其中夏场载畜量161.20 万羊单位,春秋场载畜量318.49 万羊单位,冬场载畜量178.71 万羊单位。
在夏场、春秋场、冬场(冬春秋场并入冬场)载畜量中,夏场最低,春秋场最高,因此季节牧场生产力是不相同的,以限制性季节牧场(夏场)计算出临界载畜量为1 612 038 羊单位,理论载畜量比临界载畜量超载4 971 967 羊单位,超载308%,全区实际载畜量为7 887 390 羊单位(表5),比理论载畜量超载1 303 385 羊单位,超载20%,比临界载畜量超载6 275 352 羊单位,超载率389%(图1)。
因此,从全地区来看,实际载畜量为超载过牧情况,限制性的季节牧场已由1985年草地调查时的“夏场优势”转为夏场弱势,夏场成为关键场,出现临界夏场载畜量的情况。要逐步控制载畜量的增加,从利用“夏场优势”到增加对春秋场、冬场、冬春秋场的利用时间,尤其是春秋场的利用时间,缩短夏场的利用时间。
各县(市)草地生产力基本情况如表3、4、5。
哈巴河县产草量2 702 177 431 kg,载畜量为505 354 羊单位,冬场为关键场,载畜量最低,临界载畜量为400 909羊单位,理论载畜量大于临界载畜量,超载26.05%,实际载畜量比临界载畜量超载166.85%。应注意春秋场和夏场的利用,克服冬场不足。
阿勒泰市产草量3 883 395 619 kg,载畜量为800 538 羊单位,冬场为关键场,载畜量最低,临界载畜量为218 000羊单位,理论载畜量和实际载畜量均大于临界载畜量,前者超载267.22%,后者超载578.97%,实际载畜量比理论载畜量超载84.89%,应注意夏场和春秋场的利用,克服冬场不足。
布尔津县产草量3 106 389 633 kg,载畜量为636 704 羊单位,冬场为关键场,临界载畜量368 308羊单位,理论载畜量和实际载畜量均大于临界载畜量,前者超载72.8%,后者超载142.94%,实际载畜量比理论载畜量超载40.53%。要加强对夏场优势的利用,在增加对夏场、春秋场利用的前提下,相对缩短对冬场的利用。
福海县产草量8 832 606 987 kg,载畜量为1 482 294 羊单位,夏场为关键场,载畜量最低,临界载畜量578 324羊单位,理论载畜量比临界载畜量超载156.31%,实际载畜量比临界载畜量超载92.38%,实际载畜量低于理论载畜量,超载-24.94%。冬场和春秋场潜力很大,要缩短对夏场的利用时间,延长在春秋场和冬场上的利用时间。
富蕴县产草量9 815 273 622 kg,载畜量为1 839 285 羊单位,冬场为关键场,临界载畜量926 792羊单位,理论载畜量比临界载畜量超载98.46%,实际载畜量比临界载畜量超载83.73%,实际载畜量低于理论载畜量,超载-7.42%。要增加对春秋场和夏场的利用,缩短对冬场的利用。
青河县产草量4 270 231 223 kg,载畜量761 401羊单位,夏场为关键场[25],临界载畜量56 549羊单位,理论载畜量比临界载畜量超载1 246.45%,实际载畜量比临界载畜量超载94.13%。实际载畜量比理论载畜量超载26.52%。要缩短对夏场的利用时间,增加对春秋场、冬场利用时间。
吉木乃县产草量3 224 543 578 kg,载畜量为558 428 羊单位,夏场为关键场,临界载畜量为145 224 羊单位,理论载畜量比临界载畜量超载284.53%,实际载畜量比临界载畜量超载357.15%,实际载畜量低于理论载畜量,超载-18.88%,要缩短对夏场的利用时间,增加对春秋场和冬场的利用时间。
实际载畜量比理论载畜量超载的县,即哈巴河县、阿勒泰市、布尔津县,青河县要控制载畜量的增加。
3 讨论
草地产草量是草地生产力高低的重要衡量指标,同时也是制定畜牧业生产和管理规划的基础[26]。草地建设、利用、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采取统一规划、防治并重、治用结合、综合治理、注重实效一系列措施,大力促进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阿勒泰地区的草地放牧系统已由原来的“夏场优势”变成现在的“夏场弱势”。要想扩大整个放牧系统的载畜量,就必须采取诸如增加夏场产草量,延长冬、春、秋场的放牧时间、调整畜群结构、增大喜食春秋场牧草的家畜比例等有针对性的措施,以减轻夏场(关键场)的压力。调整后的放牧系统,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又会产生新的问题。要依据关键场载畜量定畜的原则进行新的评估,采取新的、有针对性的措施,使放牧系统可持续发展。
目前阿勒泰地区的实际载畜量为超载过牧,主要原因是由于限制性的季节牧场已由过去的夏场优势转为夏场弱势,夏场成为关键场,并出现临界夏场载畜量的情况。因此首先要严格控制载畜量,以最新的理论载畜量和临界载畜量来判定实际载畜量,以使中长期载畜量变化不影响草地生产力的变化,逐步控制载畜量的增加[27],从利用“夏场优势”到增加对春秋场、冬场、冬春秋场的利用时间,尤其是春秋场的利用时间,缩短夏场的利用时间;其次在综合治理退化草地生态环境、提高产草量的同时,积极开展人工半人工草地建设,从而尽量减少超载过牧的发生,防止草地退化;第三,要科学配置载畜量,合理利用草地,转变牧民粗放型经营方式,使畜牧业经济从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科学合理的制定载畜量,真正做到以草定畜,对大面积天然草地实行划区轮牧,退化草地实行休牧或禁牧,让草地得以休养生息,提高产草量,实现草畜平衡,加强饲养管理,调整优化畜群结构。
参考文献:
[1] 章祖同,刘起. 中国重点牧区草地资源及其开发利用[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2] 新疆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2002[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3] 钞振华,陈全功. MODIS遥感影像的几何精校正-以阿勒泰地区为例[J]. 草原与草坪,2005(2):35-37.
[4] 徐敏云,李运起,谢帆,等. 河北省草地产量动态监测[J]. 草业学报,2010,19(1):211-18.
[5] 林波,谭支良,汤少勋,等. 草地生态系统载畜量与合理放牧率研究方法进展[J]. 草业科学,2008,25(8):91-99.
[6] 沙依拉•沙尔合提,焦树英. 新疆阿勒泰地区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措施浅谈[J]. 草业科学,2008,25(4):46-50.
[7] 郭选政,赵德云,李学森. 新疆阿勒泰草地野生禾草资源及饲用评价[J]. 草业科学,2000,17(3)1-6.
[8] 郭正刚,刘兴元,梁天刚. 新疆阿勒泰地区草地资源可持续管理分析[J]. 西北植物学报,2004,24(7):1173-1178.
[9] 甘肃农业大学.草原调查与规划[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
[10] 刘艳红,王鹏程. 浅谈阿勒泰地区畜牧业发展与草畜平衡[J]. 甘肃农业,2008(6):61-62.
[11] 李金保,杨启堂,哈毕,等. 对新疆阿勒泰地区自然草地草畜平衡的分析[J]. 草食家畜,2007(2):12-14.
[12] 黄敬峰,李军. 草地生产力遥感动力模拟模型[J].草地学报,2005,13(1):10-14.
[13] 谭忠厚,马轩龙,陈全功.基于“3S”技术与地面调查相结合的草原监测―以青海省黄南和海南地区为例[J].草业科学,2009,26(11):25-31.
[14] 李洪泉,高兰阳,刘刚,等. 草畜优化条件下草地生态载畜量测算方法新探[J].草业学报,2009,18(5):262-265.
[15] 陈全功,钞振华,毛玉林.阿勒泰地区草地生产力变化及对策[J].草业科学,2004,2(11):11-16.
[16] 陈世荣,王艺新,周艺. 基于遥感的中国草地生产力初步计算[J]. 农业工程学报,2008,24(1):208-212.
[17] 严瑞瑞,辛晓平,杨桂霞,等. 呼伦贝尔歇尔塔拉牧场草地资源及载畜状况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11):155-160.
[18] 陈全功,卫亚星,梁天刚.青海省达日县退化草地研究I. 退化草地遥感调查[J]. 草业学报,1998,7(2):58-63.
[19] 张新跃,周俗,唐川江,等. 四川省莎草,杂类草草地生产力遥感监测[J]. 草业科学,2009,26(6)57-61.
[20] 陈全功,卫亚星,梁天刚,等. 遥感技术在草地资源管理上的应用进展[J].草原与草坪,1994(1):1-12.
[21] 孟林.GIS及其在草地资源管理中应用及展望[J]. 草原与草坪,1997(1):21-25.
[22]
陈全功,卫亚星,梁天刚.使用NOAA/AVHRR资料进行牧草产量及载畜量监测的方法研究[J]. 草业学报,1994,3(4):50-60.
[23] 梁天刚,崔霞,冯琦胜,等. 2001~2008年甘南牧区草地地上生物量与载畜量遥感动态监测[J]. 草业学报,2009,18(6):12-22.
[24] 李银鹏,季劲钧. 内蒙古草地生产力资源和载畜量的区域尺度模式评估[J]. 自然资源学报,2004,19(5):610-616.
[25] 李雪锋,锡文林,张洪江. 青河县草地资源现状调查及动态变化研究[J]. 草业与畜牧,2010(5):30-31.
[26] 俞联平,李发弟,李新媛,等. 基于3S技术的甘肃省甘州区荒漠草地生产力评价[J]. 草原与草坪,2008(5):36-39.
[27] 李洪泉,高兰阳,刘刚,等. 草畜优化条件下草地生态载畜量测算方法新探[J]. 草业学报,2009,18(5):262-265.
Change of grassland productivity and countermeasure
in Aletai Prefecture, Xinjiang Province
WAN Li-qiang,LI Xiang-lin,HE Feng
(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s,CAAS,Beijing 100193,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remote sensing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nd field survey,the study collected the historical dates(grassland classification map,grassland gradation map,grazing map before 1985)to combine MODIS data in 2009 and the yield data in field for research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The ratios of available grassland(K1),edible forage(K2),and grassland use(K3),were determined,forage yield model for each type of seasonal grassland was established,forage yield,theoretic stocking rate,seasonal grassland stocking rate and grassland gradation for whole prefecture and each county were calculated,the comparison analysis of theoretic,threshold and practical stocking rate were provided,as well as information of grassland productivity change an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 for whole prefecture and each county.
一、 “礼乐”的内涵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从以上《论语》选段可以看出孔子对周代文化的推崇和向往。周代是“礼乐”的盛行时期,孔子在春秋时期呼唤周代文化,说明现实缺乏但需要这样的文化,表达了对春秋时期社会“礼崩乐坏”的感叹。所以孔子提及季氏用八佾在庭院中奏乐舞蹈时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既表达了对“礼”的捍卫,更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制度和社会现状的悲叹。
“礼”就是恭敬辞让,是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礼节仪式。具体到国家,便是“君臣”之礼;具体到家庭,就是“孝悌”之节。
“乐”是“礼”的特殊表现形态。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韶》是歌颂先王德行的古乐,孔子闻《韶》,兴奋到如痴如醉的地步,是因为他感受到《韶》乐达到的“尽善”与“尽美”的统一。
在孔子看来,“礼乐”的规范是维护社会群体的秩序与和谐不可或缺的条件,儒家以之修身养性,协调社会关系。周代尚文,即人文文化,它沿袭了原始氏族社会内部的民主性和仁爱精神,这种美善统一的礼乐文化就是春秋时期所缺失的规范秩序。
二、“礼乐”与“仁”的关系
首先,“礼”是“仁”的外在形式,“仁”是“礼”的内容和根本。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送人以玉帛,是“礼”;发之以钟鼓,是“乐”;行之以常事,是“孝”。这些是为了表现尊敬之心、和气之心与敬爱和悦之心。所以“礼”可以具体表现为行事形式或器物,但其内容是行礼之人的真实情感。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就根本谈不上礼、乐的问题。
其次,重“礼”是为了实现“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认为,每个人都应自觉而自愿、自主而自动地实践“礼”,从而达到“仁”的境界。
三、“克己复礼”的社会意义
在孔子看来,春秋时期是“礼制社会”的丧失时期。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孔子借礼器抒发感慨,表达了对春秋时期“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悲愤之情。孔子认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如果是“自诸侯出”“自大夫出”“陪臣执国命”,那么只有一个结果――亡国。所以孔子为政,必先“正名”,即纠正与礼乐制度的规定相违背的各种名分。“正名”是为了“明礼”,“明礼”是为了维护等级制度,从而结束春秋诸侯代天子征伐、五霸混战的局面,实现周代以来的礼乐社会。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孔子强调,不仅为政治国需要明礼,家族内部也需要讲求礼节仪式。《中庸》中提到人际关系包括了“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从国家到家庭都应强调秩序的重要性。《孝经》认为孝敬父母是小孝,大者是大孝于天下,视天下的百姓如自己的父母一样,这是中国政治哲学的大原则。所以先“父父子子”,才能“君君臣臣”,从“君”到“子”,每个人对维护“礼乐”制度都负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这样才能实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和谐社会。
“礼乐”观念传承了几千年,蕴涵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情怀,是一笔精神财富。随着时代、社会的变迁,人们对“礼乐”观念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在现代社会,人们面对的各类诱惑越来越多,呼吁“克己复礼”,以国家法律、社会规范约束自己,以道德品质规范自身,坚守高尚的行为、情感与人格十分必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随着人生经历的磨砺,越来越圆润饱满,方正地实现自己的追求,实现国家的和谐。
【牛刀小试】
阅读以下《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1) 从以上内容来看,孔子所言“礼”的本质内容是什么?(10字以内)
(2) 你认为在现代社会,“礼”还有没有存在价值?请用简明的语言阐述你的观点及理由。
【参考答案】
1. 等级制度(或尊卑秩序)。
一、李著中值得借鉴之处
(一)“礼乐张力”分析模式
此书是以作者博士论文《礼乐张力下的音乐体认:以春秋战国礼乐关系为中心》为基础而成书。全书以“礼乐张力”为切入角度,以春秋战国礼乐关系为中心,分析当时束缚在“礼”中的“乐”走向艺术性的必然。最后,紧扣“礼乐张力”这一分析模式反思近代以来中国音乐文化的演进历程。自此,全书强调的“礼乐张力”分析模式,可谓一大亮点。这个观点也为中国音乐研究提供了值得关注的新视角。
天津音乐学院方建军教授在给作者博士论文答辩的评语中认为:“作者提出的‘礼乐张力’分析模式,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史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见图书封底)此评,从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作者的成果,是对已有学科大量研究积累的“老课题”―礼乐,进行的新时代的探索,并对其试图进行学术创新,表示赞许。
李著认为“张力”概念的合理性,在于“并不是将其用作一个高度理论化的特定名词。而是仅取其一般意义,以求更为形象地说明‘礼’、‘乐’二者间的矛盾对立关系”。之所以以“张力”来解释礼与乐形成一种相互吸引又抵斥的关系,在于“礼的本质属性,要求将包括乐在内的一切事物吸纳到它的体系之中,用做现实政治的工具;音乐自身的艺术属性,又以其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与礼相排斥,要求摆脱礼制等级化、一般化、共性化束缚,为艺术独立生存争取自由空间”(第63页)。将礼乐矛盾考察作为礼乐研究的重点,寻迹音乐艺术属性的历史演变规律,以此俯瞰春秋战国时期礼乐诸种事象。这有别于以往,较多地是以历史学、传播学、社会学等角度及相关学科方法对礼乐问题进行探析。
“礼乐张力”突出的矛盾碰撞,可观察到礼、乐相附带来的功能性与艺术性相冲突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即“‘乐’在人性觉醒的时代精神感召下,自身蕴含的与人性本质相一致的艺术特征日益凸显,与维系等级制度、压抑个性存在的‘礼’形成尖锐矛盾”(第1页)。带着这样的思辨路线,作者在结论的后半部分,反思了20世纪中国音乐的发展状况,把中国音乐于20世纪下半叶遭受西潮冲击而发生的巨大变革,归因于政治与艺术间的紧张关系导致的自由人格与极权专制的尖锐冲突,这其实就是“礼乐张力”在另一个历史时代的再次作用。在这个内在根源下,作者再次强调,要使艺术获得繁荣,须尊重艺术追求个性独立和精神自由的本质,并要求外部环境给予艺术一个自由展现的空间。由此,学术性的文字和高度理论化的研究中,透露出了作者浓烈的人文关怀。作者试图唤醒人们对音乐的艺术性的感知,这成为此著成书的情感动力,也使全书对现下和未来中国音乐发展的深切关注显得合理合情;这样,“礼乐张力”分析模式的顺势提出,也才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和致用价值。如果这一观点能为中国音乐在未来的发展提供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启迪,那么这才是广大学人引为自豪的价值体现。鉴于此,笔者也深深感动于作者高尚的音乐艺术责任感及为此付诸的巨大心力。
(二)借文化分层理论分析音乐本体及其文化内涵
李著结论部分运用的文化分层理论较值得关注。在“结论一”中把音乐分为“物本:音乐包含的器用层面特征”、“文本:音乐的音响组合形式”、“人本:特指与创作者或欣赏者精神自由状态相联系的思想认知”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中外文化分层理论有两种,一是“二层分”说――上、下层,二是“三层分”说――上、中、下层,两说都为纵向分类。显然,李著采用的是“三层分”说。但从“物本”、“文本”、“人本”三个层面看,李著对音乐做的是由表及里的横向分析,这更符合音乐显性与隐性的特征,即物本、文本为显性,人本为隐性。以往对礼乐的研究文章或著述,多以直接表述分析音乐各要素。借用文化分层框架,植入对应的音乐要素,凸显了作者力图拓宽音乐研究方法的精神及对文化分层理论准确、恰当的运用能力。至此,李著得出,单纯强调音乐艺术“形而上”的先秦儒家,对音乐发展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的原因,即人为地割裂了音乐人本、文本和物本之间的联系,在此之上,又把音乐与政治中的礼制结合,制约其对形式本体及精神世界的自由展现。
作者对音乐“人本”层面的解释也是值得大家关注的:“音乐人本层面对象征个体生命自觉与独立的‘自由精神’的追求,是音乐本质特征的最终表现,也是衡量音乐艺术价值高低的基本准则。”(第352页)在音乐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对判断“这种音乐的艺术含量如何”没有明确的方向,讨论仍在进行。以往,我们多以丰富的感官享受来认识音乐的普遍性价值,作者提出“音乐要象征个体生命自觉与独立的‘自由精神’的追求”这一基本准则,适时地丰富了我们对音乐艺术认知的途径。
(三)李著的文献价值
此书还有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即对大量文献的整理运用。从李著的三个附录、近三百条参考文献便可看出作者对治学的认真态度。要阅读、挑选和提炼散见于文献中的所需内容,并将其一一列出实非易事,这对作者来说是多么浩大的一个工程啊!附录一“《左传》所见春秋‘非礼用乐’事例一览表”和附录二“《左传》所见春秋‘赋诗’年表”共囊括70个事件,以如此丰富的文献支撑书中对“非礼用乐”及“赋诗”现象的文化意义的探讨,使我们更为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力图在史料分析中得出“礼乐张力”在这些现象背后的作用力的执著精神。参考文献包括古典文献、中文专著、汉译专著、学术论文四种,值得提出的是,古典文献大部分选用1949年建国后各学者的校注、译注版本,并非原文。这或许是由于条件的限制,但仍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作者对学习使用第一手文献的治学严谨态度有待提高。
(四)研究意义
李著的成书,对古代音乐研究的某些领域,还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近代以来,有关中国古代音乐的研究,逐渐体系化、学科化,音乐史学界对春秋战国礼乐文化的研究成果相当丰硕。从书著形式的整体性研究来说,如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1981);到断代性的,如李纯一《先秦音乐史》(修订版);再到论文形式的专题性研究,如李虎、田可文《曾侯乙编钟的“套数”“编列”及其件数隐意》;各派音乐思想,如蔡仲德《论墨子的“非乐”思想》等。这些专著和论文,对春秋战国礼乐文化的研究涉及时代背景、乐人群体、出土乐器等,表现出今人对礼乐研究的多样性。
但对作者提出的“音乐艺术整体发展规律及其与礼制间的深层矛盾关系”的研究,少有全面、系统、深入的成果。正因看到这一点, 李著在杨荫浏、李纯一、蒋孔阳等人的研究成果支撑下,以自己独到的“礼乐张力”分析模式法看待礼乐问题,探求中国音乐演进的艺术规律和支配其发展的内在动力,即礼与乐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的矛盾力。不可否认,音乐与政治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强调这种矛盾力,并不是要音乐家脱离政治,而是希望音乐家们能超越对政治中权与利的盲目追求,并寻求二者之间的平衡。在此层面上进行相关音乐艺术活动,才能互为促进,形成良性的循环,获得和谐、繁荣。
二、李著中值得展开探讨的话题
(一)“体认”替代“思想”
在作者的导师秦序先生所作的序中,提到李著选用“体认”代替美学史研究中惯用的“思想”一词的合理性。秦先生认为:“因为许多古人有关音乐艺术的零星言论,并未超出一般感受或认知层面的体会,如孔子学琴于师襄子觉得‘未得其数’、‘未得其志’之类,若动辄以‘音乐思想’名之,大过其实。另一方面,我们觉得多年来的美学研究,太强调上升到哲学高度,过于概括过于抽象。”因李著并没有在文章中对其使用“体认”进行相关说明,如果秦先生此序作为李著采用“体认”的原因,笔者认为此处值得商榷。
首先,关于孔子所言,学界也未明确定性为“音乐思想”,而今人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及用法更多侧重为,反映孔子的音乐修养,及其好学、善学的精神和品质。再者,这两句话并非孔子对礼乐的阐述。所以,如“序言”所“注释”李著针对于“未得其数”、“未得其志”之类的言论未上升到音乐思想的高度而改用“体认”。这论据,既然跟礼乐没直接关系,何须改“思想”为“体认”?
其次,“体认”是指“体察认识,体认生命的意义”。我比较赞同冯友兰先生的看法,他认为:“‘体认’就是说由体验得来的认识,这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是一种经验,是一种直观,不是一种理智的知识。”从秦先生的解释看,其“体认”与此“体认”意思相同。“思想”在《现代汉语词典》、《辞海》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的解释都选用了《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的?》文章中的一段话:“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的认识,这就是思想。”可见“体认”偏于感性,“思想”偏于理性,两者仍有着极大的区别。从现存文献看,孔子对礼乐的零星言论并非感性得来。若以“体认”代替“思想”一词,略失严谨。而且,先秦音乐理论散见于各史书或语录中,其大都从哲学等角度阐述音乐,这并不是“体认”所能囊括和表现的。还有,做学术研究,最重要的是可行性,及能为大多数人理解。一直以来,“体认”在音乐史学界极少使用,轻易取以替代“思想”,则显得太过轻率。
在李著中,所谓孔子的音乐体认,以“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文质彬彬”“尽善尽美”、“乐而不,哀而不伤”、“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四句的分析呈现。若取秦先生对“体认”的释义,我们会认为上述只是孔子对音乐的“一般感受或认知层面的体会”。但李著的分析,却表现出孔子对音乐的深刻认识,这难免影响我们对李著的阅读和理解。所以,“体认”代替“思想”值得再斟酌。
(二)书名“礼崩乐盛”的合理性问题
知识结构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思想
老子《老子》;孔子“五经”
诸子百家
科技
天文
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十九年七闰
《甘石星经》
物理
《墨经》
文学
《诗经》
屈原《离骚》;诸子散文
艺术
《妇女凤鸟图》《御龙图》嵌错赏功宴乐铜壶、编钟
医学
扁鹊与四诊法
教学建议
复习课设计
第七节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在讲述本课内容之前,引导学生回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了解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
一、思想
本部分内容包括老子、孔子和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和成就。本部分知识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教师可以在学生回忆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并引导学生对各思想家的思想进行评析。
二、文学
本部分内容包括《诗经》、屈原和诸子散文。《诗经》、屈原这部分内容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教师可以在学生回忆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对于初中课本未涉及的内容加以强调。
在讲述诸子散文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已学过的语文知识了学习这部分知识。并让学生认识到诸子通过其散文向世人阐述其思想。
三、艺术
教师可以利用相关的历史图片讲述这部分内容。
四、天文和物理
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天文成就,学生在初中就已经学过,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已学内容。并强调天文成就的年代、比西方领先的时间。
战国时期物理学的发展是以前学生没有学过的,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当时中国物理学取得的成就。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充。
五、医学
本部分内容学生也已学过,教师引导学生简要回顾即可。
重点——对儒家、法家、道家思想的综合认识
在春秋战国这一历史巨变时期,代表社会各个阶级和阶层的人们从各自经济、政治利益出发,形成了各种学派,儒、法、道是其中重要的学派。
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一断于法”,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家路线实行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在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弊,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路线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趋势。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其中,儒家思想,构筑了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精神;道家思想,构成了封建正统思想中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政治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三者的综合,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重点——对孔子的评价
自汉代至清朝,被尊为“圣人”的孔子一直被尊崇。“五四”时期提出“打倒孔家店”,孔子被否定。建国以来,对其评价更是经历了一个大起伏过程。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对其是誉毁不一,先是肯定其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在强调阶级斗争的年代,又受到了批判。“”期间,孔子被全盘否定。在””结束以后,开始公正客观地评价孔子。综合建国以来对孔子的评价,主要观点如下:
关于孔子的阶级属性:一派观点认为孔子是封建文化的代表,也是新兴的地主阶层的代表,其思想保守多于进步,妥协多于反抗。这派人多数持西周封建说。另一种观点认为,孔子是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家。有人提出,孔子生活在奴隶社会,但顺应了社会变革的潮流,是奴隶主阶级中的改革派。
关于孔子的思想结构:第一种观点认为“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第二种观点认为“礼”是孔学的核心。还有人认为“仁”与“礼”组成孔子的思想核心。
关于孔子思想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有人指出,孔子是国际性的历史人物,其影响远及世界。也有人指出,孔子思想是中国长达二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与思想基础。孔子学说成为历代统治思想的基础,但又是封建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
关于孔子与当代及未来社会的关系:一种观点认为,儒家思想作为历史的产物,只具有学术研究的价值。另一种观点认为,孔子及儒家思想不仅有研究价值,而且作为一种精神资源,有着实用价值,对现代化建设事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新加坡资政李光耀则从知识经济新特点角度,抛弃了过去一贯尊奉儒学的观点,认为儒学不符合当代社会的实际。
难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繁荣局面形成的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高峰,出现了文化繁荣的局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其原因如下:第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第二,阶级关系的变革、奴隶制的崩溃、封建制度的建立等一系列社会变革,为思想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政治前提。第三,激烈动荡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变革,使得思想异常活跃,迫使人们去思索,众多思想家从不同角度发表见解,从而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第四,各国统治者基于争霸战争的需要和政治要求,纷纷网罗人才,优待知识分子,让其为争霸战争和社会变革出谋划策。这种宽松的环境和优越的地位,有利于文化繁荣。第五,私学的兴起和讲学之风的出现,造就了一批有知识、有才干和敢于表达自己政治观点的思想家。第六,民族融合的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扩大,丰富了华夏文化,有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典型例题
例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到一端”、学派众多,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
①社会大变革使思想界非常活跃②各国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养士③学在官府局面的改变,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④科技生产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了唯心主义
A.①②③④都正确B.①②③④都不正确
C.①正确,③③④不正确D.①②③正确,④不正确
答案:D
例题分析:此题旨在培养学生对照材料观点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该题是一道复合选择题,只有经过了①、②、③、④项的首先筛选,才能在A、B、C.D四项中得出正确答案;经分析理解可知:①是背景,②③是史实,唯有④项中科技生产“迅速”发展不妥,唯物主义“战胜了”唯心主义更不对;因此D项是正确答案。
例2阅读下列材料
“欲天下之窗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又说:“(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落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
请回答:
(l)上述思想是我国战国时期_____、的思想,这一思想的核心是_______。
(2)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在阶级社会里,上述思想能成为现实吗?
(3)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分析上述思想有何积极的进步意义?
例题分析:本题提供了墨子有关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一段材料,主要从历史和政治的角度,考查对这段材料的理解。回答时,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联系先秦时各派思想家的主张,提炼出材料的“兼爱”“非政”思想。回答第二问时,主要从矛盾论和阶级矛盾等观点进行分析。要联系墨子代表的阶级利益、有关战争观等,评价墨子思想的进步意义。
答案:
(l)墨子;“兼爱”、“非攻”
(2)①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并贯穿一切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②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无法调和的。统治阶级总是要竭力维护自己的阶级统治,压迫和剥削劳动人民,而被统治者总是要反抗剥削,摆脱贫困,因此,在阶级社会里,墨子的这种兼爱思想不可能成为现实。
(3)从历史上看,墨子的上述思想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要求人们相亲相爱,互助互利,和睦相处,安定团结,共同富裕,这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他反对掠夺战,谴责战争对生活和生产的破坏、提出“兼爱”“非攻”,企求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发展生产,这有利于社会的进步,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因此,墨子的思想仍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当今世界任何国家只有在和平的环境里,才能求得发展,反对战争,维护和平,过幸福富裕的生活仍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与要求。因此,发扬光大墨子的思想,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例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攻打别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真的)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道后世。
材料二君之视臣(民)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材料三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法所以凌过游外私也,严刑所以遂令惩下也,威不贷错,制不共门。威制共,则众邪彰矣;法不信,则君行危矣;刑不断,则邪不胜颖。……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
材料四《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分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颖。(以上材料均引自(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二册)
请回答:
(1)按材料顺序分别指出各段材料所代表的学派及主要主张。
(2)指出材料中哪些学派的主张被封建社会初步发展阶段的统治阶级所采纳,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例题分析:第一问,考查的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及其思想主张。第一问中的第二层要求不难,只要先判断出各段材料分属哪一学派,各学派的主要主张就好概括了。
第二问,学生要明确一个历史概念——“封建社会初步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指的是哪几个朝代或时期?主要指的是秦汉时期。时间范围确定下来后,联系书上内容作答。
答案:(1)材料一是墨家、“非攻”。材料二是儒家、“民为贵”。材料三是法家、“法治”或“以法治国”。材料四是儒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秦始皇采纳了法家思想;法家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以严刑峻法治国的思想,正符合秦统一和巩固政权的需要。
汉武帝采纳了儒家思想;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大一统”思想,正符合西汉加强思想统治和巩固政权的需要。
例4“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持此观点的是()
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
古人云:“学则须疑”,“疑者,觉悟之机也。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可见,质疑问题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语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过程,教师要成为学生阅读的促进者,要引导学生的自主阅读、深入阅读,精心设问必然成为关键。由此可见,精心设计问题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我们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精心设问呢?下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问题设计要有整体性
提问题要紧扣教材内容,着眼于教材内容的整体性,尽力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也就是主问题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
如在教授《晋灵公不君》一文时,我在备课中,通过分析文本环节找出主要的教学目标之后,设计出一个主问题:《晋灵公不君》是如何体现春秋笔法的?这个问题具有极大的整合性,既要求学生掌握文本内容,比如赵盾作为“古之良大夫”的4件事,晋灵公完全不行君道的表现,以及赵穿弑君等;又要求学生了解春秋笔法“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直书其事、惩恶而劝善”的文化内涵,让学生明白明明是赵穿弑君,史官董狐却记录为赵盾弑君,是因为董狐是从儒家的君臣之道出发,认为赵盾作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没有尽到为臣的责任。本文“叙事明善恶,细节明是非”正是春秋笔法的特点的体现。
二、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
语文阅读教学的四大目标是由浅入深的,其思维水平明显地呈现出由低向高发展的层次性。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在设计问题时,自然首先设计主问题,问题是一旦主问题生成了,教师还要考虑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能有多深?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和解决能达到什么程度?这就需要教师的智慧引领,最常见最有效地方法当然就是把大而难的主问题分解、设计成一个一个小问题。问题的梯度设计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
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①本文主要讲述的是什么?②秦晋为何要围攻郑国?③烛之武刚开始为什么拒绝郑伯,后来又为什么答应要去退秦师?④烛之武怎么凭一己之力退秦师?⑤烛之武在全文在体现了怎样的性格形象?⑥当个人遭遇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作为青年学生的你们该如何选择?这些问题的设计,不仅让学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逐层深入地理解了文本的内容、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情节的跌宕起伏和照应,而且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人物研读,渗透了对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这几个问题如果能够很好地解决了,那么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无论从广度方面还是深度方面来看,都达到了相当的程度,
三、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性
问题设计得好,具有启发性,才能使探究式阅读教学顺利而有效地开展。例如在学习《赤壁赋》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多次写到主客问答,与苏轼月下泛舟之“客”究竟是谁?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研读课文,逐渐梳理出课文每段都提到这位客人:第1段“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第2段“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第3段“正襟危坐而问客”以及“客曰”,第4段“客亦知夫水与月乎”,第5段“客喜而笑”。接下来通过对课文进一步深入思考和激烈的讨论,学生认为“客”可能不存在,“客”其实是苏轼的另一半,第2段写客人箫声悲凉,其实是写作者思“美人”而不得见,理想不能实现的失意怅惘;第3段客人连用两个问句,以赤壁赋的历史故事作答,表现出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实际上是苏轼被贬谪后自己悲观思想的流露;第4段苏轼针对客人人生无常的感慨而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慰对方,实则是宽慰自己,表现出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最后一段的“客喜而笑”实际上是作者在自我劝慰、自我超越、顿悟人生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喜悦之情。作者之所以虚构出一位“客”,主要想通过这种主客问答的方式,使行文结构波澜起伏,从而层层揭示出作者的情感变化。
四、问题设计要有趣味性
1、人似秋鸿:鸿:大雁。人好像秋天的大雁一样。比喻朋友间守信用,就像鸿雁每年秋天按时从北方飞到南方那样。
2、天高云淡: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指秋天的天空。
3、望秋先零:零:凋零。望见秋天将到就先凋零了。比喻体质弱,经不起风霜。也比喻未老先衰。
4、金风飒飒:金风:指秋天的风。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秋为金。飒飒:风声。
5、层林尽染: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
6、秋菊春兰:秋天的,春天的兰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7、肃杀之气:酷烈肃索的秋气。形容秋天草木凋零的气氛。
8、叶落知秋:看到树叶落,便知秋天到来。比喻从细微的变化可以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向。
9、秋荼密网:荼:茅草上的白花。秋天繁茂的茅草白花,网眼细密的鱼网。比喻刑罚繁苛。
10、西风斜阳:形容秋天傍晚的景象。
11、秋风瑟瑟:萧瑟:有两个意思,①形容风吹拂树木发出的声音:长松千树风萧瑟。②冷落;凄凉:你秋色将临,能无萧瑟之感。萧瑟在本词中取第一个意思。秋风萧瑟就是秋风吹树木的声音。
12、秋去冬来:秋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13、盈盈秋水:秋水: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形容女子眼神饱含感情。
14、秋收东藏:秋天收获,冬天存储。()泛指常规的农事活动。
15、春去秋来:天过去,秋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16、秋月春花: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17、秋风瑟缩:瑟缩:身体因寒冷、受惊等而蜷缩或兼抖动。
18、春华秋实: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19、橙黄桔绿:橙子黄熟,桔子还绿。指秋天宜人的景色。
20、橙黄橘绿:指秋季景物。指橙子金黄橘子翠绿时的季节。
21、金风玉露:泛指秋天的景物。
22、秋月如珪:珪:玉器。形容秋天的月亮像珪一样的皎洁、晶莹。
23、林寒涧肃:秋冬间林木凋零、涧水枯落的景象。
24、草木黄落:秋天以到,因草木的叶子呈枯黄而掉落。
25、秋色宜人:秋色:指秋天的景色。宜人:气候或温度令人舒适的;温和或温暖的。
26、天高气爽:形容秋天天空高远明朗、气候凉爽宜人。
27、西风落叶:形容秋天的景象。多比喻人或事物已趋衰落。
28、秋高气肃:形容秋日晴空高朗,气候凉爽宜人。
29、金风飒飒:金风:指秋天的风。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秋为金。飒飒:风声。例:那时正是将近仲秋天气,金风飒飒,玉露泠泠。
30、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31、秋月春风:秋月春风,秋夜的月,春日的风。指美好的时光。
32、西风残照:秋天的风,落日的光。比喻衰败没落的景象。多用来衬托国家的残破和心境的凄凉。
33、春花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34、望秋先陨:指草木将近秋天即败落凋零。也比喻未老先衰。
35、金风送爽:金风:指秋天的风。秋风带来了凉意。
36、白商素节:白商:按五色分秋属白,按五音分秋属商,故称秋天为白商;素节:节气。指秋天的季节。
37、秋风落叶:秋风扫尽了落叶。比喻一扫而光,不复存在。
38、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黛西中学的“生生科代表、师师科主任”的教学举措令人感慨,达到了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积极参与的良好效果,真正提高了师生的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
杜郎口中学的上课方式,让人耳目一新:教室里坐着的,站着的,蹲着的,在黑板上写字的,还有由于看不到前面学生的讲解而站在凳子上的,真是不拘一格。课上老师精讲或不讲,以启发诱导点播为主,并适时地联系生活实际,整堂课老师只起了个指挥作用。他们没有讲台,三面黑板的教室布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设计使高高在上的教师走进了学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同时为每位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让他们有机会尽情书写自己得意的作品,留下成长的足迹。尤其是课堂中,学生的表现更让人欣喜、佩服和震惊: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每一个学生都急于表现,每一个学生都充满着自信。在众多参观者面前,每一个学生都能如此语言流畅,思路清晰,镇静自如,让人咂舌。这里自主、合作学习方式得到了真实的体现。
对比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切实感受到作为一名新世纪的中学老师,彻底“教改”的必要性。于是,我就本学科的特点及现实条件,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进行了探索,并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我这里的“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也可称为“预习”,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并能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举一反三。“合作探究”,就是对自主学习过程中,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由学习小组讨论解决。小组成员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相互交换意见,这时教师可以参与点播诱导,然后一起梳理认识、统一认识,最终达成共识。这一过程主要是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过程,它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同时能当堂掌握知识点。
具体操作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精心设计课堂问题,引领学生阅读课本,完成三维目标。
初中生的心理尚处于半成熟状态,他们对各种事物充满着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好胜心,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感和产生兴趣的问题意义重大。特别对初一的学生,他们的阅读能力还不强,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这不仅能尽快缩短同教材的距离,而且能大大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搜集、整理、处理所获信息的能力。
如在学习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一课时,对于“春秋争霸”一目,我提出以下问题:
1.春秋时期为什么会出现争霸现象?
2.有哪些诸侯当上了霸主?他们为什么能当上霸主?
3.春秋争霸是好事还是坏事?说说你的理解。
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课文,前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解决,但第三个问题,有些学生感到困难。这时,我就让小组成员间进行讨论,小组员们凭借课内外掌握的知识,你一言我一语,积极发表各自的看法。讨论后小组形成一致的意见,由代表发言,各小组间再进行意见交流。同学们在交流中,虽然争得面红耳赤,但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扩大了知识面。
第二个阶段,对学生进行自我设定问题的锻炼。
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可以对学生进行自我设定问题的锻炼。如在学习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时,我问学生:当你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争相说出自己想知道的事情,如西域在哪?汉为什么通西域?谁通西域?结果怎样?丝绸之路在哪?为什么叫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有什么作用?张骞和班超的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等等。我把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告诉同学们,看谁能通过阅读课文解答这些问题,看哪个小组解答得又多又好。在竞争机制下,同学们兴致来了,都想展示自己的能力,争相回答。对于意见不一致的问题,再由小组讨论,老师适时点播诱导,最终找到都满意的答案。
第三个阶段,学生自主发现知识点。
经过上两阶段的充分锻炼,同学们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我导入新课,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记忆自己发现课文的知识点,把自己的收获与小组成员交流,各小组间再相互交流。
如在学习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一课时,导入新课后,由学生自主学习。同学们独立发现并解决了以下问题:的原因、目的、代表人物、内容、口号以及对的评价等,小组成员间交流各自的收获。整个过程大约20分钟,然后,我检查自学情况,由各组推荐的代表汇报成果(推荐的代表必须每次循环),这个过程大约10分钟。我再根据学生获取知识的情况,询问:同学们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如果有,各小组再讨论。对于综合性强的或者学生想不到的问题,我提问给学生,让学生先自主解答,解答不了的,师生探究。剩下的时间训练巩固。
这样,经过一步步地锻炼,课堂主人的位子还给了学生,课堂的时间还给了学生,课堂真正成为学生锻炼本领的舞台。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养成了,如何探求历史真理的方法掌握了,学生喜欢历史,想学历史,以史为鉴,良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