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47: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资金缺口,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F84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49(2014)04-0082-12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4.04.009
Can the Gap of Social Pension Fund Problem Be Settled by Postponing Retirement Age?:
Simulations of Three Postponing Retirement Age Proposals under 72 Different Conditions
YUAN Lei
(School of Economics,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Jinan 250014,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whether the gap of social pension fund can be settled by postponing retirement age,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measure model of endowment social pension funding gap, and designs 72 different conditions with 4 dynamic assumptions so that every possible economy environment of China in future could be covered. The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odel result from four angl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ostponing retirement can delay the time that gap of social pension fund appear as well as reduce the scale of the gap. However, postponing retirement cannot solve the problem completely.
Keywords:social pension system; gap; postponing retirement age
一、引言
我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趋势,“人口红利”这一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作用正在逐步减弱,甚至将成为阻碍经济增长的绊脚石。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新增劳动力人口在经历过巅峰之后,将逐年走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也会随之下降,但养老保险领取人数会只增不减,这给我国养老保险的健康运营施加了较大压力。
在未来40年内,确保养老保险收支基本平衡,是维系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前提。在未来若养老保险的收入不抵支出,将出现养老保险的资金缺口。为弥补潜在的养老保险资金缺口,很多学者基于我国国情,提出了延迟退休年龄这一解决方案。目前我国仍然实施的是20世纪50年代制定的退休制度,根据该退休制度,当男性满60周岁、女性满50周岁(女干部满55周岁),可以办理退休,特殊工种还可以提前退休。由于历史原因,还存在着一定数量买断工龄、内部退休等各种形式的提前退休情况,加重了养老保险的支出负担[1]。罗元文、李珍都认为,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口预期寿命不断延长,这一规定已经与我国的发展水平不相适应[2~3]。
延迟退休年龄在海外早已被提出,但主要是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趋势[4],如萨尔维克(Andrew A. Samwick)主张通过经济激励鼓励推迟退休,以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5]。同时,佩斯蒂厄(Pestieau)、布温伯格(Bovenberg)、布雷耶尔和霍普菲尔德(Breyer & Hupfeld)还提到了,延迟退休年龄这一做法还可以弥补养老保险缺口[6~8]。有的学者还认为,延迟退休可以更充分地利用人力资源,降低企业负担,提高竞争力。李红岚提出延迟退休年龄可以降低缴费率,进而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发展,吸纳更多就业人员[9]。柳清瑞、苗认为企业在改善养老金收支均衡的基础上,根据情况降低企业的缴费率,可以减轻企业的负担,提高企业的竞争力[10]。
养老保险资金缺口在将来会出现缺口,这在国内学术界已基本达成共识,并且这一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在我国,延迟退休年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养老保险资金缺口。董之鹰认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而退休年龄没有延长,其结果是不但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受影响,而且带来退休金的资金来源减少和退休金逐年增加的压力[11]。根据邓大松、王增文的研究成果,延迟退休年龄有助于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12]。詹姆斯(James)认为中国目前的退休年龄设定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所以比较容易造成政府财政负担的加重[13]。熊必俊的看法也支持了该观点,他认为从2006年起部分提高退休年龄,可以保证养老金的收支平衡,减轻养老保障的压力[14]。徐晓雯、张新宽总结道,延迟退休年龄可以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提高部门竞争力,缓解养老保险的支付压力,因此,实施延迟退休年龄方案十分必要。他们还参照国际经验,论证我国延迟退休年龄的可行性,同时提出了我国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实施路径[15]。
针对养老保险资金缺口的测度,主要有两种研究思路,或从单个参保成员入手,研究每一位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的保费缴纳与退休后养老保险领取情况,亦或基于宏观视角,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中的这种因素,来研究养老保险资金缺口问题。根据这两种思路,学者们展开研究。柳清瑞、苗的测算结果表明,2050年当年养老保险资金缺口规模是5775.4亿元,占到当年养老保险收入的21.05%[16];张乐川的测算结果显示,2050年当年资金缺口规模为513236.4亿元,占当年收入的108.9%[17];而王焕清给出的结论是,2050年当年资金缺口345亿元,占到当年GDP的0.013%[18],不同学者间的测算结果有较大差异,究其原因,是因为其假设不同。尽管在某些变量的设定上,不同学者给出的假设值相差不大,但经过几十年的推演,细小的差别也会累积,导致结果的较大差别。经济环境瞬息万变,受各方面影响,难以准确预测,对于何种假设更为合理更为准确,很难有权威定论。
基于以上原因,笔者在研究中设立动态变量,以求涵盖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各种可能的经济情况。在所建立的养老保险资金缺口测算模型基础上,对至2050年的养老保险资金的缺口进行测算,并将三种延迟退休方案在72种不同条件组合下的模拟结果进行分析,检验三种退休方案对弥补资金缺口的作用大小,考察延迟退休能否解决养老保险资金缺口问题。
二、养老保险资金缺口测算模型
1.变量及模型构建
为测度养老保险资金缺口,进而分析延迟退休年龄在不同条件下对弥补资金缺口的作用大小,需要构建养老保险资金缺口模型。考虑到女干部在女性从业者中的比例偏低,在模型中暂时忽略女干部人群,假定女性退休年龄为50岁。模型符号详见表1。
张乐川所采用的死亡率数据为2005年的“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19];余立人利用的是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所编制的城镇人口生命表[20]。两位学者在对未来人口进行预测时,均采用的是已知的历史数据,尚未对未来我国人口的死亡率做出预测。因此,本文也利用2010年全国分年龄具体情况、分性别人口和对应死亡率以及当年妇女生育率、男女性别比,对2011~2050年的分年龄、分性别人口数据进行预测。主要思路如下:i年j岁男性人口PMi(j)为i-1年的j-1岁人口PMi-1(j-1)扣除该年龄人口当年死亡的部分,女性亦同。依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中当年新生儿男女性别比117.96,i年0岁人口为i-1年适龄女性人口乘以相应年龄生育率的累加。
养老保险收入Si=Li×Ii
以上模型的构建与计算均在MATLAB软件上编程实现。
2.假设的规定
模型讨论中所涉及的所有以货币为单位的指标均为扣除物价因素的实际值,且调整为2010年的不变价水平,相应的增长率亦为实际增长率。模型的假定分为静态变量和动态变量。动态变量设立的目的是尽可能全面地涵盖未来我国各种可能的经济环境,以求论证科学、结论准确。对动态变量进行组合,形成72种不同的条件组合,以在不同退休年龄假设下研究延迟退休方案的作用大小。
(1)静态变量。
①每年劳动力及退休人数。基于2011~2050年全国分年龄及性别的人口预测数据,计算在不同参加工作年龄和退休年龄下的每年劳动力人数和退休人数。同样以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中的相关数据,测算2001~2009年的相应数据,2010年数据参考人口普查资料。2001~2010年数据用以计算相应年份参保率。
②参保率。以2000~2010年每年适龄劳动人口数为基础,乘以城镇化率以及城镇就业率,得到城镇在职劳动人口总数。用《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1》中“年末参保职工数”除以相应年份的城镇在职劳动人口总数,得到每年的养老保险参保率。在2000~2005年之前,参保率的增长几乎停滞不前,未有变化。进入2006年以来,参保率开始上升,平均每年增长率为1.75%。2011年参保率由2000年的44.71%增加到54.68%。假设未来年份参保率每年增加1.75%,以95%为上限。根据预测,2034年将达到上限,2034年及以后年份参保率将维持在95%水平。
③就业率。利用城镇登记失业率统计数据进行换算得到。假设2012~2050年失业率不变,始终为2002~2011年的平均水平,即城镇就业率维持在95.85%。
④缴费比例。参照国务院文件《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企业和职工个人各自负担工资的20%和8%作为养老保险缴费额。因此,缴费率统一维持为工资水平的28%。对于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其缴费比例为20%。董西明、罗微指出,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比例非常低而且断保率高”[21],因此,在测算过程中忽略这一部分,将缴费比例统一到28%。
(2)动态变量。
①参加工作年龄。张文学、孙博等均在研究中借鉴了陕西省社会保障局的相关调研资料,且都将职工平均开始就业年龄定在了21岁[22~23]。本科毕业生的平均年龄为23岁,考虑到高等教育在未来有广泛普及的趋势,设定参加工作年龄假设分为22岁、23岁和24岁。仅在测算现有年份参保率时,将参加工作年龄设定在21岁。
②工资、退休金及增长率。工资数据采用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退休金数据由历年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和年末养老金领取人数计算而得。张文学、任彦霏和柳清瑞、苗把工资增长率设为3%[24~25]。张乐川和邓大松、刘昌平在测算养老保险资金缺口时将该增长率假设为7.5%[26~27],丁仁船、张薇将该增长率指标设定为9%[28],参考前述学者假设,设定未来工资及退休金四个增长率水平:3%、5%、7%和9%。张乐川在分析养老保险资金缺口时,将其置于既定养老金替代率水平下进行测算[29]。借鉴这种方法,保持工资和退休金的增长率相同,以保持退休金替代率不变。
1.结论
在这些条件组合下,从四个维度对三种延迟退休年龄方案进行模拟与分析,并针对四个动态变量对养老保险累计资金缺口的影响进行研究。
(1)延迟退休年龄实施越早、延迟时间间隔越短,对养老保险资金缺口的缓解作用越明显。延迟退休,可以从养老保险的收与支两个角度缓解资金缺口问题。一方面,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可以增加在职职工数,使一部分参保职工的退休时点适当后延,增加缴费年限,从而扩大养老保险缴费收入。另一方面,参保职工退休时点后延,可以适当减少每年的养老金领取人数,缩减养老保险支出。延迟退休同时达到了增收和减支两个目的,因此是减少养老保险资金缺口的有效途径。
(2)延迟退休可以推迟养老保险资金缺口来临的时间窗口,并缓解养老保险资金缺口规模。通过延迟退休年龄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增收减支”效应,可以消除较小的资金缺口,缩减较大的资金缺口,从而减缓养老保险资金缺口加速扩大的趋势。在一部分的条件组合下,三种延迟退休方案甚至扭转了养老保险资金缺口逐步扩大的趋势,使养老保险基金产生了盈余,足以证明延迟退休对养老保险资金缺口的缓解作用。
(3)在大部分条件下,延迟退休并不能解决养老保险资金缺口问题。能使延迟退休方案扭转养老保险资金缺口扩大的趋势的情况毕竟是少数,而经济发展瞬息万变,我国未来的经济环境恰好满足苛刻条件的概率不高。无论何种方案,延迟退休年龄只能缓解而不能完全消除养老保险资金缺口,只能减缓而不能完全扭转资金缺口产生并扩大的趋势。延迟退休年龄不是解决养老保险资金缺口问题的灵丹妙药,不能仅仅依靠延迟退休年龄来试图解决这一问题。
综合研究结论,针对题目所提出的问题,我们给出的回答是:延迟退休不能解决养老保险资金缺口问题。
2.建议
既然延迟退休年龄不能解决问题,那么延迟退休年龄更多的应该是出于退休年龄与人口预期寿命不协调方面考虑,而不单纯是为了解决养老保险资金缺口问题。政府机构不应将延迟退休年龄看作解决养老保险资金缺口的救命稻草,也不能无休止、不切实际地将退休年龄一味延迟。退休年龄较早也是社会福利高的体现,如今需要牺牲一定的社会福利,来适应人口预期寿命提高和养老保险资金缺口扩大的现实,需要以合理适度为限。
对于养老保险资金缺口问题的解决,政府机构应该从养老保险的社会福利性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逐年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用以支持养老保险资金池。这样做既有利于广大退休职工更好地分享经济增长的蛋糕,也有利于弥补养老保险资金缺口。养老保险资金是一笔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特点的庞大资金,积极拓展养老保险投资渠道,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力支持,也是提高养老保险收益、弥补资金缺口的有效手段。养老保险管理部门应当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并逐步完善养老保险的资金投资收益机制,在保证本金安全的情况下提高资金收益率,缓解资金缺口问题。
养老保险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发点和落脚点均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提高社会福利。合理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公众所期盼的,社会所需要的,国家所希望的。未来我国养老保险将出现资金缺口,这将严重影响养老保险的保障作用。因而,政府部门需要未雨绸缪,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重新设计,以适应当前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现状,这样才能够真正意义上提高社会福利,助推“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 杨,赵永生.违规提前退休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J].经济与管理.2009,(5).
[2] 罗元文.养老保险制度中关于退休年龄的探讨[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1,(6).
[3] 李珍.社会保障理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221.
[4] Helmuth Cremer,Pierre Pestieau.Reforming Our Pensionsystem: Is It a Demographic, Financial or Political Problem? [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00,44.
[5] Andrew A. Samwick.New Evidence on Pensions, Social Security, and the Timing of Retirement [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1998,70.
[6] Cremer, I.L.,P.Pestieau. The Double Dividend of Postponing Retirement[J].International Tax and Public Finance,2003,(10).
[7] Bovenberg, L.A. Financing Retirement in the European Union[J].International Tax and Public Finance,2003,(10).
[8] Breyer, F.,S.Hupfeld. On the Fainess of Early Retirement Provisions[J].German Economic Review.2010,(11).
[9] 李红岚.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可行性分析[M]//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世纪抉择――中国社会保障体系构架.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
[10] 柳清瑞,苗.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推迟退休年龄策略研究[J].人口学刊.2004,(4).
[11] 董之鹰.老年资源开发与现代文明社会[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12] 邓大松,王增文.中国人口死亡率与最优退休年龄的动态变化关系[J].统计与决策,2008,(2).
[13] James, H.Stock,David, A. Wise.Pensions,the Option Value of Work and Retirement[J].Econometrica,1990,(5).
[14] 熊必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如何应对老龄化挑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12-19.
[15] 徐晓雯,张新宽.对延迟我国法定退休年龄的思考[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1,(3).
[16] 同[10].
[17] 张乐川.中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金“年龄缺口”分析――基于延长退休年龄的假设[J].南方人口,2012,(4).
[18] 王焕清.我国养老保险的模式选择与基金缺口预测[J].统计与决策,2012,(19).
[19] 同[17].
[20] 余立人.延长退休年龄能提高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能力吗?[J].南方经济,2012,(6).
[21] 董西明,罗微.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的障碍及对策分析[J].理论学刊,2010,(2).
[22] 张文学,任彦霏.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下的最优退休年龄动态模型构建与应用――以陕西省为例[J].西北人口,2012,(1).
[23] 孙博,雍岚.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预测及比较研究――以陕西为例[J].西北人口,2009,(1).
[24] 同[22].
[25] 同[10].
[26] 同[17].
[27] 邓大松,刘昌平.中国养老社会保险基金敏感性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1,(6).
[28] 丁仁船,张薇.退休年龄与社会养老金的定量关系研究[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1).
[29] 同[17].
[30] 同[23].
民勤生态治理资金缺口数十亿
全国最近一期沙化普查监测结果显示:拥有30万人口的甘肃省民勤县荒漠化面积已达2250万亩,占全县国土面积1.6万平方公里的94.5%,绿洲只剩5.5%。“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是总理“最牵挂甘肃的四件事”之一。
今年年初,民勤县政府决定,于7月底前将面临沙漠化威胁的西渠镇煌辉村121户整体搬迁到蔡旗乡政府农场,这是当地政府组织的首批移民。今年计划搬迁的还有东湖镇正新村、红沙梁乡义地村、西渠镇志云村共计308户1450人。据了解,每户移民搬迁,需要政府补贴资金7万元。随着移民工程的启动,当地政府已开始为筹措这笔资金发愁。
民勤县发改局前不久对民勤属区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所需资金进行了初步预算,其中涉及节水改造、退耕还林、关闭机井、生态移民、压缩耕地等十大项目,总计需要资金43.18亿元。显然,对于一个国家级扶贫县来说,这是一个天文数字。
点评: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民勤的生态危机已不仅仅只是关乎民勤百姓生存的大事,而是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在日益强大的国家力量面前,“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并非好高鹜远的空话,关键在于决心和行动。
贵州推出反边缘化战略
“我们正在被别人边缘化。”贵州省省长林树森说,最近我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从铁道部提供的地图来看,提速的大部分是沿海地区,包括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陇海线、兰新线和浙赣线,整个西部地区基本上被甩开了。
林树森省长表示,为防止贵州被边缘化,必须尽快修建连接距离该省最近的发达地区“珠三角”的两条通道,“我们要寻找一个真正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地区,帮助我们实现跨越式发展,而不是跟在西部其他地区的后面,亦步亦趋。”
在就任贵州省省长前,林树森曾担任广州市委书记等职务。目前,贵州省设计的厦蓉高速公路贵州段和贵广快速铁路,从贵阳到广州全程都只有800多公里。林树森表示:“这两条快速通道建成以后,贵州不只是与广州连在了一起,而且是与整个珠三角地区连在了一起。”
点评:就像一个多子女的家庭一样,家长对每个孩子的关照不可能总是一碗水端平,这时候,感觉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孩子依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倒是一个积极的选择。
广西融水农民深陷“致富怪圈”
漫山遍野,栀子花开。沐浴着微风中的阵阵花香,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怀宝镇民洞村村民却犯了愁。从2001年到现在,在当地政府号召下,民洞村村民前后共种植了20多万株黄栀子,可收购价却从当年的每公斤3.6元狂跌至目前的0.4元。
几年来,民洞村村民陷入了一种“致富怪圈”:镇、村干部先是号召种罗汉果,罗汉果收获时跌价;接着号召改种麻竹,次年麻竹滞销;随后改种黄栀子,黄栀子又是一路惨跌。农民质问:为什么听干部的话不仅不能致富,还要蒙受损失? 怀宝镇党委书记陈明专对此有一套说法:“村干部在发展农业生产时,是发自内心想带领农民致富,只是由于不太了解市场,才弄成‘好心办坏事’的局面。”
民洞村发展特色农业“连年亏损”的现象,在其他农村地区并不鲜见,这是当前我国发展现代农业亟须解决的一个难题。
点评:“致富怪圈”的出现,与一些基层干部急功近利的政绩心态有很大的关系。而且,用“计划”的手指挥“市场”的大戏,也一直是一些地方政府总也改不了的毛病。前提错了,角色错了,结果还能好吗?
甘肃永靖建“遮羞墙”引发争议
从兰州市到永靖县,公路两边都是贫瘠的荒山荒坡,很少见到绿色。然而,最近在经过徐顶、陈井、三条岘三个乡镇的公路两边,却出现了另一番景象:崭新的砖墙沿路壁立,墙面还被统一涂成蓝色,并画上了图案,一些墙上还盖上琉璃瓦,煞是好看。而两米多高的墙后,却是农家的土坯墙和破旧的院落。
甘肃永靖县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全县贫困面10%,个别乡镇的贫困面更是达到70%以上。对于这些鲜亮整洁的高墙,当地政府称是绿化美化农村环境的“文化墙”,是新农村建设探索出来的做法。而当地农民则毫不客气地称之为“遮羞墙”!
点评:新农村建设要做的事儿很多,对贫困地区来说,走一步都很困难。先遮“羞”,再想办法除“羞”,也未尝不可。
普洱茶热是政府炒作?
不久前,由60多人和6辆车组成的“盛迎”队伍护送着一块来自故宫博物院的百年普洱贡茶,从北京辗转全国多个地方,直至终点云南,声势浩大,使普洱茶热达到一个新的。
近年来,普洱茶价格狂涨了数十倍甚至百倍,收藏者越来越多,甚至有卖掉宝马车收购普洱茶的“新闻”。不过,人们在为古老的普洱茶重焕青春而欣喜的同时,也对普洱茶的抗癌功效及“越陈越香”的宣传提出质疑。由普洱茶热,不少人联想到若干年前的“君子兰热”,担心普洱茶会不会重蹈“疯狂的君子兰”的覆辙?
普洱茶之大热,原产地政府可谓烧了几把猛火。但有人认为,地方政府的推波助澜固然重要,但要想使普洱茶产业健康发展,制定标准,规范市场,才是政府目前急迫要做的事。据悉,普洱茶的省级标准已经制定,今年7月1日将开始实施。
点评:炒作是一门艺术,是品牌宣传的一种手段,本身并没有错,关键在于一个度:别把自己炒“糊”了。
西安民企招商引来“1美元公司”
西安民营企业海华公司在进行项目建设时,由于资金不足引进一家号称“资产过亿港元”的外商。想不到的是,这家外商不过是一家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的“1美元公司”。因此而陷入困境的海华公司将西安市政府和高新区管委会诉至法院,认为高新区管委会当初未能详细核实该公司的银行资信证明和实际注册资本金,是“不作为”行为。但法院依据《外商投资企业法》等相关规定,驳回了海华公司的诉讼请求。
据相关专家介绍,近年来大量外国投资者涌入中国,一些不法之徒利用中国许多地区和企业急于招商的心理,打着投资的幌子进行诈骗活动。专家建议,企业应慎待外资,各级政府和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多管齐下,努力做到在审批层面就发现并卡住类似的“假外资”,使不法者的非法行为从一开始就“胎死腹中”。
点评:骗子的脸上从来是没有记号的。作为西部引进外资的“反面教材”,海华公司的“遇人不淑”,也许能让那些正在急于招商引资的地方政府及企业脑子清醒一些。
假哈佛博士“忽悠”6所高校
2006年9月,自称“哈佛实验室学者”的陈家忠写自荐信到浙江大学数学科学研究中心,认为该研究中心刘克峰教授提出的“双曲几何流”对自己正在研究的“宇宙学”很有启发,希望能到研究中心作一段时间的交流研究。同时,他附上自己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够得到这次机会。陈家忠的自荐信引起浙大教授们的重视,经过简单的考察,陈家忠如愿成为浙大的访问学者。此后,陈家忠又先后在包括浙大在内的6所大学进行了演讲。
但是,很快有网友在网上发帖,对陈家忠的“哈佛学者”身份提出质疑。浙大立即着手进行调查,最后陈家忠承认,自己的“哈佛学者”身份确实是编造的。
据了解,陈家忠是云南普洱市人,2006年才从西北师大本科毕业。据其母校的一位老师说,陈家忠在大学四年期间的学习“不怎么优秀”。
点评:据说与陈家忠接触过的教授对陈家忠的学术水平还是比较认可的,既然如此,陈家忠为何要编造“哈佛学者”的身份?是当今学术界“以貌取人”的风气害了陈家忠,还是陈家忠深得“方鸿渐”立世“秘籍”之精髓?
动向
全国逾七成开发区被撤销
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03年7月至2006年12月,全国各类开发区由6866个核减至1568个,三年多的时间各类开发区数量减少了77.16%,这表明全国开发区清理整顿取得初步成效。
新疆投资近180亿元的三条铁路同时奠基
4月24日,兰新铁路乌精二线(乌鲁木齐至精河)、南疆铁路吐库(吐鲁番至库尔勒)二线和奎北(奎屯经克拉玛依至北屯)铁路在新疆同时开工建设,这三条总长1174公里、估算总投资近180亿元的铁路跨越新疆南北疆贫困地州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部分团场,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农牧民的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九成以上大学毕业生就业无忧
自治区人事厅消息,今年94%的高校毕业生有望通过各类公开招考、西部志愿者计划、“三支一扶”、专升本学历深造等途径实现就业。据介绍,今年共有高校毕业生8003人,其中师范类毕业生参加教育系统内双向选择,在教师岗位就业,非师范类毕业生或按照有关规定和协议安排就业,或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永川拟20亿建设渝西第一港
为尽快融入重庆“1小时经济圈”建设,未来5年,重庆永川区将投资20亿元建设重庆西部长江上游第一港口,形成重庆西部、四川东南部、黔西北部的重要物资集散中心。
重庆高速获社保基金10亿投资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与国家开发银行、北京国际信托投资公司5月11日在京共同签署协议。根据协议,社保基金将借助北京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平台,向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项目重庆至长沙高速公路投资10亿元。国家开发银行为该项目提供不可撤销连带责任担保,并受托进行贷款管理。
除了对事故进行说明和处理责任人外,《报告》对各方持续关注的高速铁路建设进行了定调:“通过多年自身积累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技术体系,带动了高铁装备制造产业链的技术升级,在有力地拉动了内需,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出行条件,方便了人们的工作、生产、生活。”
这意味着高铁建设的正确性得到了肯定。与之呼应的是,在《报告》的第一个交易日,与高铁相关的股票几乎全部高开高走。
但《报告》同时指出,“7?23甬温事故”的发生暴露了高铁在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因此对于高铁的发展提出了技术创新、安全管理等八个方面的意见措施。要求“始终把安全发展放在第一的位置”、“切实健全完善高铁安全运行的规章制度和标准”。
铁路专家认为,国家在肯定高铁建设成绩的同时,也提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这或许是高铁建设抛开“”,回归理性发展的开始。
高铁投资仍该继续
“《报告》的是国务院继续支持高铁项目发展的一个信号,虽然不可能恢复之前‘’般的速度,但应该会有一个符合现状的发展速度。”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副教授张晓东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电话采访时如是说。
在“7?23甬温事故”后,国内反对高铁项目的声音不断,由于资金紧张,大部分在建高铁项目都处于停工或者半停工的状态。
张晓东表示,高铁建设的发展本身并没有错,但错在发展的速度脱离了高铁本身建设的要求。
高速铁路司机的“速成”就是最为明显的例子。在日本和德国,普通司机要驾驶高速列车,需要经过3~6个月的培训,而中国第一批动车驾驶员,仅仅经过10天的培训。
因此,在“7?23甬温事故”发生后,国务院组织开展了高速铁路及其在建项目安全大检查。高铁建设项目普遍存在赶进度、抢工期现象,造成了高铁设备和信号控制系统在产品设计、生产、安装、调试过程中存在安全漏洞等现象。
而造成“7?23甬温事故”的首要原因,就是列控中心设备存在严重缺陷。针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铁道部逐一落实整改措施,包括适当降低新建高速铁路运营初期速度;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实施召回,对关键零部件质量安全问题组织诊断分析和攻关整改。
百姓最直接能够感受到的,就是高铁速度的下降。在运行速度方面:设计最高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按时速300公里开行;设计最高时速250公里的高铁,按时速200公里开行;时速200公里的线路按160公里开行。
在张晓东看来,高铁的建设仍然应该继续。“目前中国有很多在建的高铁工程处于停工、半停工的状态,从长远来看,这些工程一定要完成的,否则成了烂尾工程。更为重要的是,目前中国10万公里的铁路运营里程,远远不能满足客运、货运的需求。”
而铁道部的具体发展策略,印证了张晓东的话。在2011年12月23日召开的铁道部工作会议上,铁道部计划2012年安排固定资产投资5000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4000亿元,新线投产6366公里。按照“保在建、上必需、重配套”的原则,组织好工程建设。
保在建,就是对已开工的项目必须确保。科学安排投资计划,优化施工组织,保证重点工程建设进度。特别要抓好2012年竣工的建设工程项目,保证如期建成开通。上必需,就是对完善路网主骨架、煤运大通道和经济社会发展亟须的项目,争取尽早开工建设。重配套,就是搞好已建成项目的综合配套,以提高点线通过能力、固定设备和移动设备配套能力为重点,提高路网综合运输能力。
铁道部4000亿元的投资规模大大低于2011年的7000亿元的投资规模,而缩减的投资规模和更加明确的重点方向,或许将是高铁回归理性建设的开始。
在建工程仍需2~3万亿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坚长期关注中国高铁的发展建设,他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在建高铁项目在1万公里以上,除去已经建设的部分,余下工程至少还需要2~3万亿元的配套资金。而目前铁道部已经负债2万亿元以上,大量贷款难上加难。因此,上述配套的资金缺口应该最好由发放债券来解决。
而铁道部在2010年已经进行了200亿元铁路债券融资的尝试。 中国财税部门也先后出台“铁路建设债券利息收入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明确铁路建设债券为政府支持债券”等政策,市场对铁道部债券信心和认可度开始上升。
在赵坚看来,高铁项目的建设,除了资金,安全仍然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已经运营、以及在建的高铁中,速度应该全部下降到每小时200公里以内,这样才能在现有高铁技术条件下,保证其安全运营。”
《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显示,2011年记账额达到两万四千八百五十九亿,空账额达两万二千一百五十六亿。个人账户空账额继2007年突破万亿大关后,再次突破两万亿。
报告统计,2011年收不抵支的省份有十四个,收支缺口达到七百六十七亿元。养老金个人账户缺口是一个老问题,讨论和争议已经持续几年了。但是,随着议论声的持续,个人账户缺口也越来越大,以致到今天突破两万亿元。养老金是百姓的养命钱,持续扩大的缺口,如果不及时解决,终究会透支,最终影响到百姓的切身利益。弥补高达两万亿元的缺口是当务之急。当前,从何处弥补?谁来弥补呢?首先必须弄清楚造成养老金个人账户缺口的原因。
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方面很多以前退休的人员根本就没有缴费并参保,退休后却享受养老金待遇,钱从何来?是当前在职职工的个人缴费,被部分拿去给退休者发养老金,这就使得在职职工个人账户出现空账。另一方面是近年来国家连续以每年10%左右的幅度提高养老金,使得国家财政优先为退休者发放养老金,而无法在短期内靠财政解决空账问题。
也就是说,个人账户高达两万亿元的养老金缺口是由现有缴费职工替国家财政埋单了。因此,国家财政理应弥补或者说返还被挪用的职工养老金资金,弥补上这个缺口。
从养老金的雇主、雇员和国家财政这三大项来源看,有数据表明,我国雇主和雇员缴费都已经居于世界偏高水平。而我国财政资金负担养老金水平如何呢?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仅占我国财政支出的12%,远低于发达国家30%至50%的比例。如果我国财政资金30%用于社会保障资金,那么,每年可至少增加社保资金两万亿元以上,可以说解决了社会保障资金亏空的大头。在我国每年“三公”经费高达近万亿元的情况下,用财政资金弥补百姓养命钱的社保资金缺口不应该找任何借口推脱。
十分赞成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的建议:划拨利润制度化,实行分成制,中央企业上交利润的20%划拨到社保基金。保守估计,每年国有企业实现利润高达两万多亿元,国有金融企业实现利润高达一万亿元,如果将国企包括国有金融企业税后利润的20%直接用于充实社保资金,每年最少在六千亿元以上。
同时,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和财政部、汇金公司投资的金融企业净资产约十五万亿元,将其中上市公司中国家控股的股份拨两万亿元给全国社保基金,社保基金不参加具体管理,依法获得投资收益后充实到社保资金里。
总之,弥补社保资金两万多亿个人账户亏空的办法非常明确,就是财政资金必须“出血”,辅之以国企一定比例的净利润和国有股份划拨社保基金的分红增值收益。相信社保资金亏空缺口一定会弥补。早弥补早解决,比晚弥补晚解决要好要主动。
【原载2012年12月19日《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标题有改动】
插图 / 缺口巨大 / 赵长安
关键词:利率风险;度量;利率缺口模型
近年来,在全球性金融动荡频繁发生的环境下,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率风险在不断加剧,同时随着国内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率风险也在增大。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如何应对现实环境、加强利率风险管理是一个重要课题。
一、利率风险计量模型及数据选取
(一)我国银行对于利率风险计量方法的选择
西方商业银行主要有四种利率风险度量模型,即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持续期缺口模型、var模型和动态模拟模型。
作为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最经常使用的工具之一,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的优点是:假设条件少,计算方便,所需数据的复杂程度低,操作简单,清晰易懂。通过增量缺口和累积缺口,银行管理人员可以很快地确定利率风险的头寸,使用成本小,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它的缺点也是有目共睹的:敏感性缺口模型作为一种静态分析法,采用的是账面分析法,它忽视了基金的市场价值,没有考虑到利率变化对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头寸现值的影响。因此,敏感性缺口模型无法表示出利率变动对商业银行市场价值的影响。事实上,由于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仅仅考虑了重新定价风险,所以它只能对利率风险进行简单、粗略的计算。
持续期缺口模型对商业银行的数据要求没有var模型和动态模型那么高,但是模型在实证检验时的折现率水平的确定目前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还比较困难。
var模型和动态模拟模型在测度范围、测度精度和分析角度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但它们对测度手段、所需数据和资本市场的成熟程度都要求很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及金融市场很难满足上述要求。因此,var模型和动态模型目前都还不太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
由于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简单易用,其测量对象、计算手段和数据等外部条件要求,都对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而且我国商业银行对存贷款利差即净利息收入存在着强烈的依赖性,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大多来自于存贷款利差的变动,更适合使用利率敏感型缺口来进行度量。因此,本文选择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进行实证分析。
(二)数据选取
1 数据选取。由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受政府干预少,市场化程度较高,为了更好地研究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状况。本文选择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样本。本文的研究样本为国内7家股份制上市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中信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以2009年年末为时间窗口,根据实际情况,假定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同时上调0.25%,以便于研究利率变动对银行利润的影响及资产负债结构的匹配状况。
2 前提与假设。(1)利率敏感性资产(irsa)和利率敏感性负债(irsl)采用可获得的统一口径的一定期限内到期的资产及负债计算,具体数据参照各银行财务报表附注中利率风险项目;(2)考虑到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中,一年内未到期而又需要重新调整利率的资产负债项目的比例很低,本文假设所有资产负债项目均严格遵循到期规定,没有未到期而又需要重新调整利率的项目;(3)各样本点利息收入、利息支出均为当期半年的收入及支出,即为1~6月的累计数,并采用相同口径计算;(4)假设财务报告及会计制度完备,无重大追溯事项,坏账准备计提充分。
3 变量定义。见表1。
二、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实证结果
根据2009年12月30日各样本银行资产负债表和附注中利率风险项目数据,本文汇总整理出各银行不同期限利率缺口数据(见表2),然后对每个银行的利率敏感性资产和负债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得出利率风险缺口,进而对各银行进行净利差分析,结果如表3e表9所示。
表3数据显示,民生银行3个月内是资产敏感的,3个月到1年是负债敏感的,而利率敏感性系数的绝对值接近1,所以利率波动对净利润的影响不大。
从表4兴业银行的净利差分析表中可以看出,兴业银行3个月内是负债敏感的,3个月到1年是资产敏感的。其中,1年到期重新定价资金的利率敏感性系数的绝对值接近1,是0.98,所以利率波动对净利润的影响不大。
从表5深发展银行的净利差分析表中可以看出,深发展银行3个月内是负债敏感的,3个月到1年是资产敏感的,其中,1年到期重新定价资金的利率敏感性系数的绝对值接近1,是1.03,所以利率波动对净利润的影响不大。
从表6北京银行的净利差分析表中可以看出,北京银行3个月内是负债敏感的,3个月到1年是资产敏感的,其中,1年到期重新定价资金的利率敏感性系数的绝对值接近1,是1.01,所以利率波动对净利润的影响不大。
从表7中信银行的净利差分析表中可以看出,中信银行3个月内是负债敏感的,3个月到1年是资产敏感的,其中,1年到期重新定价资金的利率敏感性系数的绝对值偏离1,是0.68,所以在利率有上升预期时会给银行带来损失。
从表8宁波银行的净利差分析表中可以看出,宁波银行3个月内是负债敏感的,3个月到1年是资产敏感的,其中,1年到期重新定价资金的利率敏感性系数的绝对值稍有偏离1,是0.9,所以在利率有上升预期时会给银行带来损失。
从表9南京银行的净利差分析表中可以看出,南京银行3个月内是负债敏感的,3个月到1年是资产敏感的,其中,1年内到期重新定价资金的利率敏感性系数的绝对值稍有偏离1,是0.71,所以在利率有上升预期时会给银行带来损失。
网
(二)实证结果分析
1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股份制商业银行表现出利率敏感性负缺口状态。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7家样本银行中有6家(深圳发展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中信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3个月内的缺口数据为负值,并且负缺口几乎都出现这个期限内。表现出利率敏感性负缺口状态。从表3至表9可以看出,7家银行有4家的一年内重新定价资金表现出负缺口状态。一般来说,银行的资金缺口绝对值越大(无论是正值或负值),银行所承担的利率风险也就越大,所以应将缺口的绝对值调小。对于正缺口状态下的资金,银行应当减少资产,增加负债,规避利率下降带来的风险;对于负缺口状态下的资金,银行 应当增加资产,减少负债,规避利率上升带来的风险。
2 商业银行短期资产、负债期限匹配状况有所改善。以利率敏感性系数这个相对量来比较分析各银行资产负债的利率敏感程度,1年期的利率敏感系数除中信银行和南京银行分别为0.68和0.71外,其他银行都接近1,在0.90到1.03之间变动。总体而言,银行1年期的资产、负债有较好的匹配。但是,除民生银行和北京银行外,其他银行3个月和3个月至1年这两个期限的资产、负债不匹配,特别是深发展银行,利率敏感性系数分别为0.73和2.40。要进一步改善资产负债期限的不匹配,可以通过调整资产负债中某些项目距利率调整日的时间来调整资产负债的结构期限。银行的负债主要由存款构成,储户自主选择存款期限,在存款利率没有完全放开的情况下,银行不能通过改变某一期限的存款利率来主动改变存款的期限结构。所以多数情况下是通过改变资产的期限结构来改善资产负债的匹配程度。
1治理城市山体缺口的意义
随着深圳市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区道路、房地产等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措施不配套。乱掘缺口、任意开挖遗留的边坡、废弃石场等造成大量山体缺口和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同时也破坏了城市自然生态景观。尤其是在城区,道路主干线,港口码头、机场等城市进出区域及重要风景旅游区的山体缺口,影响更为显著。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政府有关部门针对山体缺口引起的水土流失和生态景观破坏等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陆续关停了部分采石场,依靠政府投资,实施水土保持工程、进行山体缺口治理、危险边坡处理等等,已取得了一定效果。深圳的目标是要建设园林式、花园式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要实现这一目标,在大力做好水土保持、水源保护林建设等工程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加大山体缺口整治的建设力度,这对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城市自然景观和人居环境改善,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重要意义。及时对城市周边山体缺口进行生态整治和绿化美化已迫在眉睫。
2城市山体缺口治理投资项目评估
项目评估是对工程项目包括项目前期设计、项目建设期和项目建成或投入使用后,对项目的规划设计目标、实施的全过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环境影响和社会文化影响、可持续性利用等方面进行系统评估。特别是对项目的后评估工作,在促进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投资管理现代化,以及对投资项目的最优化控制等方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我国基本建设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一种迈向政治文明的尝试。
2.1山体缺口的数量和类型分布
根据初步调查,至2000年9月底深圳市山体缺口约699个,数量大,分布广。根据山体缺口的数量和类型分布情况分析,其中废弃坑口、乱掘缺口、遗弃边坡占比例较大,见表1。
2.2山体缺口治理项目的投资估算
山体缺口治理项目工程建设费投资估算,采用典型山体缺口治理方案投资估算、深圳市水土流失治理实施情况的典型调查、采石场整治设计成果等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山体缺口迹地面积和石壁面积计算得出项目投资单价:石壁绿化:50~110元/m2迹地水土保持:8~14元/m2综合以上得出山体缺口治理项目工程建设费投资估算,见表2。估算工程项目建设费,按平均标准计算投资需求,合计约46557万元。从2002-2004年实际完成的工程投资情况来看,治理山体缺口项目共计115个,治理面积约638万m2,总投资约18037万元,实际平均投资单价为28.3元/m2。与以上表1-2投资估算结果进行比较,共573个缺口,需治理面积合计约1381万m2,按平均标准计算,需要总投资约46557万元。计算平均投资单价为33.7元/m2,高出实际投资单价水平5.4元/m2,高出部分约占19%。估算投资与实际投资差额可能是由于政府预算审计核减、项目优化设计、工程招投标等因素形成的。总之,山体缺口治理项目投资需求较大。据不完全统计,2002-2008年市政府累计已下达计划投资约3.1亿元用于治理山体缺口,还在继续加强项目投资,显而易见投资项目管理评价十分重要。
2.3山体缺口整治投资项目评价
山体缺口整治项目资金分为政府投资和业主投入两部分,其中政府投资项目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付的专项基金和水利建设基金。根据重点治理的项目安排,2002-2004年度政府计划立项山体缺口整治项目115个,计划总投资约18037万元,市财政安排约10234万元,区财政配套约7802万元。至2004年底,市、区两级财政总计拨款约12999万元,累计支付约10040万元,已拨付未使用资金约2959万元。据不完全统计,在计划立项的115个项目中,未完工的项目约16项,因故停工的项目1项,未开工治理的项目约9项。2002-2004年度治理山体总面积638万m3。在对山体缺口的治理中,治理部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合理使用治理资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山体缺口的生态综合治理,对恢复植被、净化空气、增加氧气、涵养水源、改善土壤、保护动植物、维持生态平衡改善人居环境有益;有利于动植物和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了水土流失,减轻了对市政排水管网、河道的淤积,有利于城市防洪体系标准的提高;生态系统得到修复,影响城市山体生态景观的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获得“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城市”、“绿化模范城市”等称号做出了贡献。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调查数据,治理区平均林草覆盖度提高到90%以上,植物品种平均增加了13种,形成枯落物层平均厚度达10mm以上,年提高土壤保水量约322万m3,年减少泥沙流失量约5.02万t。山体缺口应包括正在开采的石场。实际开采点还有63个,大部分要求关闭的采石场按场平工序要求或延长开采,生态整治费用自筹。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延长开采的采石场生态整治实施缺乏应有的监管,效果不佳。对正在开采的坑口,须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的原则,本文不加涉及。
2.4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a)因城市规划设计变化、整治项目选择预期不够、业主行政诉讼、政府部门之间协调、经济补偿等多种因素影响了工程项目实施进度。一些项目计划立项后难以在预定时间内完成治理目标,一些项目是由于配套资金计划下达时间不一致,滞后时间太长,也会造成项目不能按计划完成。b)部分项目治理后短期内被不同程度毁坏,据不完全统计,计划立项的项目中,约有19个项目在治理后因规划新建项目,违法建筑乱开挖等各种原因遭受不同程度毁坏,造成损失约300多万元,约占政府投资额的1.7%。c)项目建设管理工程中存在先施工后下达政府年度投资计划,个别项目施工合同超计划。一些项目未办理施工许可审批及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多数项目未及时办理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已竣工决算的项目决算总投资未报审计部门审核。
[关键词] 双过剩 国内储蓄 国外投资
上个世纪60年代,钱纳里提出了著名的两缺口模型。当一国储蓄不能满足国内的投资需求,该国就会出现储蓄缺口,这时就需要从国外引入资金,表现在外贸收支上就会出现外汇缺口。相反,如果储蓄大于投资,就意味着国内资源出现剩余,表现在出口大于进口,最终造成外汇储备增加。目前我国的现实就是出现了“双过剩”现象。面对这种情况制定正确的外资政策至关重要。
一、“双缺口”到“双过剩”的转变
在开始引资时期,我国正处于钱纳里所描述的发展中国家的“双缺口”,即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而发展中国家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就是弥补这个“双缺口”以推动经济增长。虽然我国一开始就从获得先进技术与经营管理经验的角度来期待引资的效果,钱纳里的双缺口理论在我国的引资工作中一直起着实际的支配作用。
然而,自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资金供给状况发生了逆向变化,一方面居民财富快速增长带来国内储蓄居高不下,储蓄率水平不断攀升。另一方面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连年巨额盈余下外汇储备急剧增加。中国经济开始出现储蓄剩余和外汇剩余同时并存的“双过剩”现象。经济出现了失衡,表现在:消费率连年下降,国内需求不振;外汇占款增多,货币信贷调控压力加大;汇率升值压力上升,国际贸易摩擦增加;本国资源为外国所用,带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机会成本损失。
二、“双缺口”到“双过剩”的转变原因分析
1.出现储蓄过剩的原因分析
从储蓄资金来源来看,国内储蓄资金过剩主要是由于居民储蓄增长过快。国内储蓄资金主要来源于居民部门的消费剩余。随着经济的增长,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速度大致相当,市场化改革使得居民对未来的收入预期不乐观,而对未来的支出却非常明确,因而谨慎性储蓄过度增长。同时在居民储蓄存款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非正常增长的部分,这些非正常增长的居民储蓄主要有三个来源:国家税收流失、国有企业资产流失,以及国有金融系统资产的转移。经济结构不合理也导致储蓄资金可利用程度降低。
2.外汇储备过剩原因
高额外汇储备的存在,造成资金闲置。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主要是以活期存款和国家债券等方式放在海外生息保值套利,一些海外投资机构的出现也没有解决实质问题。国际货币流通国无偿或是低息长期使用外汇储备国资源,从而放弃了国内众多的较高投资收益机会,形成外汇储备的巨额机会成本,无法实现货币这种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
与此同时,对内外资的差别政策,使资本外逃并形成独特回流。内资企业普遍存在着资金短缺的现象。但由于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的主要来源是资本和金融账户,资金首先流向三资企业,这使内资企业更加缺乏资金,又反过来向外资求援,从而引入更多的外资,乃至形成一种循环。
三、内外资“双溢出”背景下引进外资的策略
1.引进外资应该把重点放在资金质量上,提高外资质量和效益
我国经济正处在质的飞跃的转化阶段,引进外资应该弱化其弥补资金不足的作用,强化其吸收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的功能;通过外资产业结构主体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转化,提高我国整体的技术及管理水平,弥补国内的技术缺口和经营管理能力缺口,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2.引导外资进入薄弱产业和中西部地区,努力改变地区发展和产业结构失衡
利用政策杠杆,将外资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第三产业和中西部地区,促进产业结构均衡和地区发展平衡。引导外资向薄弱产业转移,将外资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及第三产业,促进农业、采矿、交通、通讯、能源、原材料、第三产业等瓶颈产业发展;引导外资向深加工项目和技术密集型项目转移。引进深加工项目和技术密集型项目,如电子、机械、石油化工、工业设备、非金属矿物、医药、建材等,实现外资引进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项目转移,改变目前一般加工工业和劳动密集型项目占据我国引资项目主导地位的局面。
3.取消外资的超国民待遇,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外商直接投资决策主要取决于对一国由国内市场容量、所在的区域市场、良好的法律保障、社会政治和经济稳定状况,以及贸易活动的总体环境所构成的总体吸引力的评价,来自该国的税收和其他优惠并不太重要,只是在一国开放初期对吸引外资有所影响。所以,我国应该尽快取消外资的“超国民待遇”,创造一个内外资公平竞争的市场大环境,加强国内企业的竞争力,从而弱化“外资至上”思想和减少由此导致的放弃内资去吸引外资的不合理现象。
4.加强内外资的协调配合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现阶段我国之所以出现资金“双溢出”的现象,一个主要原因是内外资之间缺乏协调配合。表面上看我国内外资都有极大剩余,而实际上国内许多企业都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内外资的协调配合使用适当放宽国内信贷规模,为企业输送资金。采取多种形式,分流国家外汇储备。
5.完善金融市场,建立内外资协调配合机制
制定内外资存量标准;建立相互协调配合的人民币和外币拆借市场;逐渐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特别是人民币和外币拆借市场、外汇市场。
参考文献:
一、全球短期利率走势
美国联邦资金利率自2004 年6 月起由1%,连续13 次升息至4.25%,再度引起全球对本波全球升息周期的关注。
讨论美国利率走向时,我们可以藉由图2了解两个现象:第一,美国利率走向大致上和物价(CPI、核心CPI)变动率关系密切;第二,从历史经验观之,美国利率走向呈现循环性波动。而利率循环大致领先经济循环。亦即,当升息周期达到高峰时,经济仍会持续一段扩张态势。
就这一波升息而言,虽然美国升息备受全球瞩目,但这波升息实由英国及澳洲在2003 年11 月起所启动,纽西兰于2004 年1 月亦展开升息,再有是美国与欧元区亦先后在2004 年6 月及2005 年12 月展开升息。纵然美国并非最先展开升息步伐的国家,但就升息幅度而言,美国为主要国家之最,自2004 年6月间的1%,连续13 次升息达到4.25%。因此,美国联邦资金利率从低于欧元区续升,造成两大经济体的利差持续扩大,同时,也拉大了与日本之间的利差,亦拉近了与英国间的利差。
二、全球长期利率走势
虽然主要经济体自2003 年11 月起纷纷开始调升利率,但吊诡的是,在短期利率攀升的同时并未推升长期利率,造成主要国家殖利率曲线呈现平坦化的现象(见图3~5),美国、英国甚至出现殖利率曲线反转的现象。
三、美国利率走势
探讨美国的利率政策,就不得不讨论美国经济学家约翰.泰勒(John Taylor)于1993 年 “Discretion versus Policy Rules in Practice”一文中所提出的泰勒法则(Taylor’s Rule)。他认为,联邦资金利率与通膨及产出缺口有关。前者为实际通货膨胀率与目标通货膨胀率之差距,后者则为实质经济成长率与潜在经济成长率之差距。当正的通膨缺口及产出缺口持续扩大时,联储会就有升息压力;反之,当负缺口持续扩大时,就有降息的压力。
利用泰勒法则来检视2004 年6 月起美国这一波的缓步升息,就实质面的产出缺口(见图6)观之,自2003 年第四季起,连续三季美国的实质GDP 皆以超过4%的幅度快速成长。为了预防经济出现过热的情形,联储会遂于2004年6 月展开升息周期。至目前为止,在这连续13 次升息的过程中,美国经济成长虽然较2004 年上半年趋缓,但仍高于自1975~2005 年的长期平均经济成长率3.13%。展望未来,Blue Chip 预测,2005 年第四季到2006 年第三季的经济成长率整体而言仍略高于长期平均,但差距已明显较以往缩小。另一方面,美国的资本设备利用率(见图7)转缓并接近15 年来平均水平,显示经济趋向潜在成长。由此可知,联储会因为产出缺口所引发的升息压力几已消除。此由2006年1 月3 日所联邦公开操作委员会(FOMC)会议纪录:与潜在经济成长间的产出缺口过大已几无可能(...it was now likely within a broad range of values that might turn out to be consistent with output remaining close to potential…),也可得到印证。
就通膨缺口而言,如前所述美国联邦资金利率的走势和CPI 与核心CPI 增加率息息相关(见图2)。在本波全球能源价格飙升的影响下,近年美国CPI 年增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并引发通膨缺口(见图8)。而CPI 年增率受到卡崔娜飓风的影响,于2005 年9 月一度高达4.69%,11 月虽然有所趋缓但仍高达3.45%。另一方面,扣除食物及能源的核心通货膨胀率,虽然在2005 年11月远较CPI 年增率为低,仅有2.13%,但仍逼近联储会隐含的2%的上限目标。
在产出缺口所引发的升息压力已经趋缓下,通膨预期为当前仅存影响利率走向的主要风险因素。
前已述及,美国9、10 月的CPI 年增率皆超过4%,11 月份仍有3.46%,但由市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见图9)观之,虽然仍较2003 年、2004 年初为高,近日已有趋缓的现象。另一方面,2005 年12 月23 日时,根据公债市场所隐含未来五年的通货膨胀率预期为2.3%,远低于11 月3.46%的实际通货膨胀率。
以现阶段市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为准,因联邦资金利率已达4.25%,是以平减后的预期实质利率约为2%,若升息的脚步持续,预期实质利率将持续走高,模拟1994 年联储会采取缓步升息的时段(见图10),实质利率最高也不过达到3%的水平,通膨的压力预计也将会因此而受到压抑。
展望2006 年,除了物价外,近年来,美国房价飙涨也是影响未来美国利率走势的一大因素。
近年美国房价快速飙涨(见图11),因此产生的财富效果推升了民间消费的成长动能,而民间消费向为美国经济成长的主要来源(见图12),若房市下挫,将冲击到美国民间消费。如前段分析,美国正的产出缺口已明显缩小,若房市受到冲击,产出缺口甚至可能由正转负。受到联储会不断升息的影响,美国抵押贷款利率近期已出现反弹(见图13),若持续上升,购屋成本提高势必会影响房市。根据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见图14),虽然新屋开工年增率尚未下跌,但房屋销售年增率在2005 年11 月已呈现明显趋缓的态势。
综合以上对通膨缺口与产出缺口的分析,就产出缺口而言,经济成长已经接近长期潜在的成长率;就通膨缺口而言,虽然近日通膨压力犹存,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受到持续走高的正实质利率影响,通膨压力也会逐渐舒缓。种种迹象显示,联储会的升息周期已近尾声。而根据2006 年1 月3 日所的会议纪录指出,在联储会对未来经济展望没有大幅变化的前提下,调节性措施可望逐步移除。
最后,根据市场期货信息(见图15)来分析联邦资金利率未来动向,根据不同天期联邦资金利率期货的走势,市场大部分认为,2006 年1 月31 日格林斯潘最后一次主持联邦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FOMC)时,再升息一码的几率高达86%,而3 月28 日新任联储会主席伯南克(B.Bernanke)上任时仍有可能会持续升息,整个升息的脚步可望在2006 年第一季前停歇,届时联邦资金利率将升至4.75%。
四、欧元区利率走向
鉴于欧元区通货膨胀压力持续上升,欧洲央行于2005 年12 月1 日提高再融通利率一码,达到2.25%(见图16)。欧洲CPI 年增率的情况大致比美国和缓,但为何欧洲央行有升息压力?最主要的原因是,《马斯垂克条约》105 条责成欧洲中央银行维持物价稳定,其将欧元区的年通货膨胀率目标订为不超过2%,由于自2005 年6 月起至10 月止,欧元区的CPI 年增率已连续五 个月超过2%,为维护欧洲央行的政策可信度,央行面对极大的压力不得不升息。另一方面,近日欧元区货币供给增加率加速(见图17)且景气不至中挫,亦是升息的主因。展望未来,在欧元区经济持续复苏的前提下,如果通货膨胀的压力未见趋缓,及货币供给年增率亦未改善下,欧洲央行可望持续升息。
就期货市场的讯息(见图18)显示,市场上仍然预期,2006 年欧元区会展开一波升息周期,并最高可能在年底前升息至3%。
摘要:公共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风险体现为基金财务失衡,引起公共养老保障功能的下降,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相关主体的财政负担加重,诱发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的信任危机,在老龄化和通货膨胀的影响下会加重这些危机带来的消极影响。本文以我国公共养老保险制度为基础,分析部分累积式下基金运行风险危害的产生和恶化过程,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 :公共养老保险基金;财务风险,对策分析
公共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风险是近年学界的热门主题,国外学者主要关注基金财务平衡策略,而国内研究则侧重制度转制过程中的资金缺口补偿。Mallet 和Richard.(2006)提出建立以财务信息使用有效性为基础的养老金风险管理;Ruschau, William J, Williams, David(2010)讨论了基于财务平衡的养老金风险策略;彭浩然、申曙光、宋世斌(2009)测算了养老保险隐性债务;肖娜(2009)认为隐形债务要依赖政策调整、财政投入以及投资增值来化解;金刚(2009)认为以国有资产收益充实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王宇熹、汪泓、肖峻(2010)认为人口导入政策有利于缓解养老金缺口。
一、部分累积制下公共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平衡
公共养老保险基金的平衡机制要求基金的收入与其支出的货币金额相等,基金的收入来源主要是保险税费,而其支出只能由养老金支付构成,因此平衡机制又可以理解成保险税费收入与养老金支出的金额相等。
部分累积制是一种兼顾代内平衡和代际平衡的基金筹集模式,其平衡条件是要求每期必须产生基金资金累积金额,也就是收入总额大于支出总额,但从远期来看仍然满足保险税费收入与养老金支出的金额相等。对于参保人所缴纳的保险税费应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用于支付当期受益人的养老金,称为统筹帐户资金,一部分作为基金的资金积累,称为个人帐户资金。部分累积制下的公共养老保险基金的平衡条件是每期都应该有新的累积资金产生,因此,每期的资金收入要大于资金支出,即:
根据表达式,在部分累积制下影响基金财务平衡的因子包含了不同筹集模式下可能出现所有影响因素。
二、公共养老保险基金财务风险因素对各因子的影响
公共养老保险基金财务风险由基金运行系统内部和外部产生,风险损失表现为基金资金帐户的财务失衡。
影响公共养老保险基金财务风险的内部因素由基金运行业务操作过程中的人员、流程、系统和非常事件引起,表现为信息流和资金流控制漏洞诱发的资金损失,包括了在信息登记与保险税费征缴阶段,在受益核准与养老金阶段和基金筹集与投资阶段,均可能导致基金收入金额低于实际支出。
影响公共养老保险基金财务风险的外部受到信用主体行为、资本市场和制度安排影响,信用主体的违约行为会减少基金的实际税费收入。市场风险由公共养老保险基金的累积资金进行投资活动产生,其作用机理是由于资本市场的波动而导致基金实际投资回报率低于预期的可能性。公共养老保险基金信用风险的发生具有隐蔽性,且风险损失直接导致基金的绝对偿付能力下降,特别是在现收现付制下各期基金的偿付金额由其收入决定,保险税费减少必然使得减少。
三、公共养老保险基金缺口补偿与财务风险的激化过程
基金缺口补偿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基金完成的偿付金额从绝对数来说满足制度安排,即依据参保人参保情况计算出的受益金额;二是基金偿付金额应该达到制度要求的保障功能,即相对于一定工资水平的替代率水平由替代率表示。第一个层次的基金补偿具体方法有两种,一是预算调整,通过调整财务补贴预算来增加基金收入,二是制度调整,通过提高保险费基数和税费比率增加基金收入。无论采取那种措施进行基金缺口都势必加重公共养老保险制度责任主体的经济负担。对于第二个层次财务风险将影响基金支付能力,一是基金完成待遇支付的替代率;二是人口结构,可以用受益人数与缴费人数的比率,比率越大进而也越大;三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总和,收入总和引发平均收入水平越大则越大。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当替代率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促使增加时,公共养老保险基金的资金缺口将增加,从而基金财务失衡所引起的消极影响被激化。
四、公共养老保险基金财务风险防范
公共养老保险基金财务风险会导致基金的财务失衡状态,这种状态一方面会降低累积资金的支付能力,另一方面对基金支付缺口的补偿过程会加重公共养老保险制度责任主体经济负担,而且在一定条件下所产生的消极影响还会被激化,因此公共养老保险基金运行应建立以风险为核心的控制系统,这个系统在保持基金财务平衡的同时合理吸收资金缺口。
公共养老保险基金运行应以风险控制为核心,充分防范基金运行系统内部和外部的风险因素。对于内部风险因素要从保险税费收缴和待遇支付两个方面加强审核、授权和验证,同时在基金参与投资活动时要合理估计基金在近期和远期的支付需求,建立以保险精算为基础的预算制度,收支预算的基础上确定预期收益率,选择基金投资方式,在通过第三方完成投资活动时还要制定详细的资格认证和人激励制度。外部风险因素所导致的风险损失一般是基金运行机构难以控制的,对信用风险要在效率原则下加强参保人信息收集,提高制度立法的执行效力,同时还可以合理化制度安排激励参保人积极缴纳保险税费;对受到市场波动影响的市场风险,基金运行只能选择规避或者保留方式,即放弃基金参与市场投资,增值过程使用定息投资来解决,还应提取一定数量的损失准备金。公共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的制度风险完全由制度安排所引起,因此公共养老保险基金只能通过保留的方式来解决。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保持公共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平衡要通过三个重要机制,一是预算机制、二是信息共享机制、三是机构运行机制。预算机制是基金资金流风险的识别机制,通过对近期和远期资金收入、累积和支出金额的估计确定基金预期收益率和基金财务失衡缺口。信息共享机制是基金信息流风险的识别机制,基金运行所需的大量信息,参保信息、投资信息、人口信息、经济信息、政策信息以及基金风险损失信息。机构运行机制是基金信息流与资金流过程的平台,通过成员活动、职能部门、治理结构、沟通过程和内外部监督等等,从组织行为的角度降低基金风险。
参考文献:
[1]Mallet, Richard. The pension liability. Financial Management(14719185); Dec2006/Jan2007, p30-31.
[2]Ruschau, William J., Williams, David Managing Risk in aMultiemployer Plan: New Strategies for New Times. Benefits &Compensation Digest; Aug2010, Vol. 47 Issue 8, p32-36.
[3]彭浩然,申曙光,宋世斌.中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问题研究———基于封闭与开放系统的测算,统计研究,2009年3月.
[4]肖娜.论当前社会养老保险筹资问题与隐形债务化解.价格月刊,2009年10月.
[5]金刚.国有资产充实养老保险基金方式的选择,南方经济,2010年4期.
可事实就是这样发生着。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称,柯达公司最近与其退休金资产管理公司达成协议,将旗下一个个性化成像和文档影印业务打包移交给英国柯达养老计划,以出售硬资产的方式来代替每月的现金支付方式,并由退休金资产管理公司负责出售和处置这些硬资产、所得款项用以拨付退休员工的福利金。
报道称,柯达因此成为最新一个“实物养老”的雇主,这项交易也将帮助处于破产重组中的柯达公司减轻累计28亿美元的退休金(现金)负担。
在媒体人的眼中,任何事情发生三次就代表了一种趋势。柯达公司的这项养老协议令人不安地联想起另几宗“实物养老”的个案。例如,英国食品公司Dairy Crest集团近期转让了4400万磅的奶酪产品到其养老基金公司,以帮助填补公司1.28亿美元的赤字;另一家全球知名的酒品生产商帝亚吉欧则划拨了超过7.6亿美元的“成熟的威士忌”予其退休基金,以帮助解决逾10亿美元的退休金缺口。
“实物养老金”这样创造性的解决方案的诞生可谓具有必然性。据统计,标准普尔500指数公司中的2/3跨国公司提供补充养老计划,通过私营部门的退休基金管理公司来运作。遗憾的是,其中只有18家的退休基金是“有充足现金支撑”的;而所有这些标准普尔500指数公司补充养老计划的退休金缺口总额现已达到3550亿美元。这样的巨大缺口可谓能和公共养老计划的资金短缺“相媲美”。
“实物养老金”的趋势客观上也催生了新的服务业态。据《纽约时报》报道,在美国专门有退休金福利担保公司专门接管失败的退休金计划,并代为处置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替代型硬资产――阿拉巴马州的一片17万亩林地被转让用以填补钢铁工人的养老基金; 在该州,同样属于替代型的养老资产还有11个高尔夫球场、一系列酒店资产和水疗中心;在费城的一个啤酒制造厂;在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一个航站楼的留置权;在莫哈韦沙漠的水务生意;以及钻石场、石油井、生猪屠宰场、高压氧舱设备仪,等等,不一而足。
有评论人士称,如今的私营养老基金公司的运作越来越像私募股权投资了,然而它本不应该是这样的。
可以说,在很多国家,原本资金充足的养老基金难以逃脱“被掏空”的命运并不鲜见。一方面,金融工程师们历来不缺“洗劫”退休金计划的工具;政客们则擅长并热衷于用勾销坏账的方式来掩饰养老金计划愈来愈大的资金缺口;而其他客观因素还包括――人口寿命的普遍延长、婴儿潮等整体一代到达退休年龄、持续十多年的投资回报率走低等。
雇主们本身也未逃脱干系。据统计,即使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公司的退休基金还存有2500亿美元的富余资金,这使得很多公司“能养活其当时及今后的退休员工到100岁”都没问题。然而,正是雇主们孜孜不倦地动用游说资源,退休金盈余的资金得以“逐渐被新的方式使用”――例如:用以支付高管酬金(包括提前退休福利)、由政府部门接管退休基金并动用新法令来削减普通员工的退休金支付、通过设置替代性401(K)计划来逃避全额退休金的支付,等等。于是乎,用硬资产来抵退休金的方式也不足为奇了。
或许有人会说,退休金计划接受替代资产总比什么都得不到要好。然而,如果雇主将一大堆难以精确估值的硬资产交接给金融机构,并指望通过资产运作来达到保值增值,这客观上会助长其他雇主的仿效,谁都希望贡献更少的现金进入养老金计划……一旦这样的游戏玩完(即资产没有保值增值成功),那么对养老基金整体而言的偿付能力更是雪上加霜。
根据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发表的一个报告,过去几年中全美的公共养老金的负债规模约在7300亿-4.4万亿美元范围;而许多经济学家倾向于相信资金缺口的真实规模会更接近该范围的上限而不是下限。私营养老基金方面也是一团糟,资金缺口总量约5000亿美元。
关键词:国有资产;社会保险基金;合理性与可行性
众所周知,经过多年改革和探索,我国于1997年正式确立了养老保险的制度模式――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由此也带来了了中国养老金缺口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养老金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增加以及人口老龄化加快,我国个人账户的空账规模也在不断加大。截至2010年底,我国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记账额达到19596 亿元,减去历年做实的基金积累额2039 亿元,目前的个人账户“空账”规模应该是17557亿元( 郑秉文,2011)。而到2011年底,企业部门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记账额为23562,比2010年增加3966亿元,增长20.2%,做实个人账户基金累计结余2703亿元,比2010年增加了664亿元。即使与2011年企业部门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额(18608亿元)相比,企业部门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记账额要超出4954亿元。也就是说,即使把目前企业部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积累的所有资金用于填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仍然会有空张。 为了应对巨额的养老保险空账漏洞,国家到了必须承担责任的时候了。国家该如何履行自己在社会保险中的责任,笔者认为减持国有股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划拨国有资产利润补充社会保障基金是一条恰当且可行的政策。
一、社保基金缺口的产生及国企补充社会保险基金的现状
1.社保基金缺口的产生
在1997年之前养老保险制度转型以前并不存在所谓“缺口”,养老金由实体经济部门(企业)按职工工资一定比例上交(或扣除),用来支付退休老人退休金,现收现付。 而1997年的养老保险新制度规定为“新人”设立个人账户,企业及其职工共同缴纳费率为28%的养老保险金。如果以企业工资总额的28%筹资,支负担1997年后开始缴费的这一代人(新人)未来的退休金,养老金也不会有“缺口”,如果这28%既要负担“新人”自己,又要负担企业中没有缴费的“中人”和已经退休的“老人”,同时还要负担机关事业现在的和未来的全部离退休人员,那么就有“缺口”了。而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即计划经济时代,我国长期实行低工资、高积累制度,劳动者在得到工资之前已经扣除了隐性的社会保障资金,并且由于国家统分统销的制度,国有企业利润全额上缴,因此从实质上说在社保制度改革之前,“老人”和“中人”已经向国家缴纳了本人工作期间的全部或者部分社会保障费用。国家在过去把本应用于职工养老等保障的资金先用来投资并未折算成社会保障储蓄,形成了国有资产的一部分。而在改制后,国家并没有及时承担自己在改制中应当承担的转制成本。因此导致在新制度实施过程中,个人账户资金被严重挪用,使之近似地成为“空帐”。
2.国有资产补充社保基金现状
(1)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的潜力没有得到发挥
统计数据表明,国企由于得益于长期的优惠措施。从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到2009年,中央企业的资产总额平均每年增长1.8万亿元,利润平均每年增长700多亿元,这7年累计实现利润4.7万亿元。2008、2009年分别为547.8亿元,同比增长37.9%,其中化工、电力、有色、交通等行业利润增长超过一倍。然而近2万亿的利润上缴国家的红利只有440亿元。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含金融类企业)资产总额85.37万亿元,所有者权益29.17万亿元。 2012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含金融类企业)净利润为16068亿元。 2013年,汇总中央和地方预算,全国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569.4亿元,加上上年结转收入72.11亿元,全国国有资本经营收入总量为1641.51亿元;全国国有资本经营支出1641.51亿元。 如果将2012与2013两个年份的数据作比较,全国国有资本上缴的经营收入仅占其净利润的10.2%。
与此同时,我国社保资金每年却产生1000亿元左右的“赤字”。 即使用央企的红利来填补全国的社保资金缺口,成为央企红利“用之于民”的可能途径。按照计算,央企每年只要拿出利润的10/1,就能堵上全国社保资金的窟窿,同时还可以大大缩小行业间的收入差距,缓解收入不公平的矛盾。 如果坚持国有股减持的方向,并将其充实养老保险基金,则空间非常大。
(2)国有股减持与变现充实社保基金所占比重低
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主要通过国有股减持或者转持到由社会保障相关机构所持有和国有企业收益上缴补充社保基金两种方式。自2009年6月执行《境内证券市场转持部分国有股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实施办法》以来,累计转持境内国有股1036.22亿元,其中:股票813.44亿元,现金222.78亿元; 其中2011年全国社保基金收到境内转持国有股118.58亿元。2011年,全国社保基金收到境外转持国有股42.43亿元,自2005年执行境外国有股减持改转持政策以来,累计转持境外国有股542.79亿元。
(3) 国有企业收益上缴社保基金数额有限
目前国有企业上缴红利充实社保基金的状况非常严峻:
一是目前国有企业上缴的红利占其净利润的比例很低。根据财政部《关于2013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说明》,2012年已纳入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范围的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为385867.6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5134.3亿元,实现净利润11093.5亿元,2013年预计收取中央企业税后利润1000.8亿元,仅占其净利润的9.02%。
二是上缴的国有企业红利用于社会保障微乎其微。2013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1083.11亿元。其中:资本性支出929.78亿元,费用性支出45.88亿元,其他支出107.45亿元,其中国有股减持收入补充社保基金支出仅为11.34亿元。 从上述支出来看,宽口径用于社会保障支出仅有96.34亿元,仅占中央国有资本预算支出的8.89%。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收益主要用于扩大自身生产规模的资本性支出和弥补生产成本的消费性支出这两方面,用于社保基金等公共服务资金领域的支出十分有限。
总之,国有股减持部分充实全国社保基金的金额有限,其利润过多的用于自身的发展和福利建设,使全民的收益过多的沦为部门利益。
二、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的合理性
1.转制成本是国家理应承担的历史债务
对此笔者在上文已有所论述。而国有企业的公有制性质,使其理应为国家承担这笔债务,其利润理应为全民所共享,而不是某个垄断部门私自占有。从这个角度来讲划拨国有资产利润充实社会保险基金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的理论依据
其一,国企的性质决定其反馈民众的特点,也就理应对社保基金作出贡献。如在国外,使国企红利惠及全民几乎已是“国际惯例”。按照国际惯例,上市公司股东分红比例为税后可分配利润30%―40%之间,国有资本向国家上缴盈利普遍高于这个水平,英国盈利较好的企业上缴盈利相当于税后70%―80%。其二,国企的形成与发展虽然源于政府的资金投入,但从根本上是广大职工长期创造财富的积累。
3.国有资源“还利于民”的职责缺失
从我国国有企业利润分配的历史沿革来看,划拨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也有其正当性。在建国初期,国有企业实行“统收统支”的分配制度,即企业全部利润要一并上缴,企业所需资金也全部由财政统一安排,也就是所谓的“吃大锅饭”;
三、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的可行性
1.市场环境的可行性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为国有股减持创造了条件,减持国有股会减少股市投机的成分。并且减持国有股充实社保基金具有可控性,也就是说可以采取相机抉择的办法,根据股市的状况确定减持数量。当股市看好时可以多减持一点,股市不好时少减持一点。再有,减持国有股补充社保基金不会对股市形成压力,只要规模适度,节奏合理,股市完全具有承受能力。
综上,可以看出我国股市的基本情况具备了减持国有股补充社保基金的基本条件,同时减持国有股补充社保基金也不会对我国股市造成大的负面影响。当然国有资产补充社保基金,涉及到国企、国有垄断企业的等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纠纷问题,是改革的深水区。因此也需要国家拿出改革的魄力和勇气。
2.操作平台的可行性
(1)划拨思路
根据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和地方省级统筹基金的区别,在划拨国有股充实社保基金时应当建立中央与地方两级社保基金管理机构, 进行分级划拨。按照实际控制权划分,国有股有两类:中央政府股和地方政府股。在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时应该划拨中央级企业所拥有的国有股股权,而将地方政府所拥有的国有股股权划拨给省级统筹基金。 要坚持总划拨规模与总缺口相对应的原则进行国有资产划拨。
(2) 国有股的划拨方式与管理
1)社保基金转持国有股。养老保险基金持有国有股可以增加基金资产配置的有效性和灵活性,要逐步增大养老保险基金转持上市与非上市国有股的比重。
2)国有企业资产变现划拨养老保险基金。在国有企业改制时,直接将属于退出范畴的国有企业部分或全部国有资本通过产权交易市场或公开拍卖转让给其他所有制类型的投资者,并将国有资本变现的部分资金直接划拨进入养老保险基金。
四、结语
目前我国社保基金的收支缺口很大,不仅存在扩展社保基金投资范围的必要性, 而且还存在开辟额外资金来的紧迫性。作为中央政府掌握的基金,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为填补社保资金缺口而建立的后备基金,属于国家财政的战略储备基金,是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和稳定中长期财政状况的重要保证。划拨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政策依据,虽然在现实操作中出现了种种问题以及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但此政策的方向完全正确,应坚定不移的执行国有资产划归社保基金的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潘锦棠.提高退休年龄不能成为弥补养老金“缺口”的主要手段.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12(11).
[关键词]商业银行 流动性风险 风险管理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进而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许多银行由于流动性危机倒闭,让人们见识到了流动性风险的危害之大。鉴于此,近年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总结国际金融危机应对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研究报告和指引文件。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也于去年提出了我国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监管要求。
一、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后果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能够在特定时间内,以合理的成本筹集相关资金来满足客户当前或未来一段时间资金需求的能力。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银行的流动性包括三个关键的要素:资金、取得资金的成本以及取得资金的时间。
流动性风险通常被认为是商业银行破产的直接原因,但是实质上流动性风险是信用、市场、操作、声誉及战略风险长期积聚、恶化的综合作用结果。如果这些风险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最终就会以流动性风险的形式爆发出来,进而引发商业银行的生存危机。更为严重的是,个别商业银行所出现的流动性危机可能导致存款人对同行业金融机构清偿能力的担忧,进而发生连锁效应引发国家范围内的行业系统性风险。
二、流动性风险的评估方法
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一方面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希望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贷款和投资中,并倾向于期限长、收益大的资产;另一方面,负债经营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又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持有足够的流动性资金来应对经营过程中的流动性需要。以避免发生现金流断裂的风险。因此选择恰当的流动性风险评估方法,有助于把握和控制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1、流动性指标法
流动性指标法是各国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其做法是首先确定流动性资产的种类并进行估值,然后确定合理的比率或指标并用于评估和监控。以下介绍指标法中常用的指标和比率。
(1)流动性比例。流动性比例是财务分析中分析流动能力的重要指标,是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的比率。衡量的是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总体水平。目前我国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的这一比率不应低于25%。
(2)核心负债依存度。核心负债依存度反应了商业银行存款业务中资金来源的稳定性,该比率越大,商业银行的经营越稳健。核心负债依存度是核心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根据银监会在有关文件中的解释,核心负债是指那些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对利率变化不敏感的负债,季节变化和经济环境对其影响较小;总负债是指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中负债总计的余额。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的这一比率不应低于应该低于
(3)流动性缺口率。流动性缺口率是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及其波动性的核心指标之一,为90天内表内外流动性缺口与90天内到期表内外流动性资产的比例。流动性缺口为90天内到期的表内外资产减去90天内到期的表内外负债的差额。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的这一比率不应低于10%。
(4)存贷款比例。存贷款比率是贷款总额与核心存款的比率,是一种传统的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指标。该比率越小则表明商业银行存储的流动性越高,银监会对这一指标的监管要求为不得超过75%。
(5)流动性覆盖率(LCR)。这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征求意见稿)》中引入的新的流动洼风险监管指标,且将最f邸艮设置为100%。
LCI=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未来30日的资金净流出量
这一指标的计算指定30天为期限,而引入这一监管比率的目的在于强化短期流动性风险状况的监控,确保单个银行在监管当局设定的流动性严重压力情景下,能够将变现无障碍且优质的资产保持在―个合理的水平。
(6)净稳资金比率(NSFK)。这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征求意见稿)》中引入的又―新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最底限也为100%。
NSFR=可用的稳定资金/业务所需的稳定资金
这一比率的计算以一年为期限。引入这一比率的目的是促进银行业机构的资产和业务融资更趋中长期化;根据银行在一个年度内资产和业务的流动性特征设定可接受的最低稳定资金量。
除以上介绍的比率之外,还有一些常用的比率,如超额备付金率、现金头寸指标、核心存款与总资产的比例、贷款总额与总资产的比例、流动资产与总资产的比例、易变负债占总资产的比例以及大额负债依赖度等。
使用流动性指标法的优点在于简单实用,可以直观地理解当前和历史的流动性状况。其缺点在于属于静态分析,无法描述商业银行未来面临的流动性风险状况。由于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其业务特质及获取流动性的途径和能力各不相同,必须综合多种比率、指标以及相关的内外因素,才可能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和变化趋势作出评估和判断。
2、现金流分析
通过商业银行对短期内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预测和分析,可以评估商业银行短期内的流动性状况,一般表现为流动性剩余或赤字。当流动性出现“剩余”时,商业银行必须考虑这种流动性剩余头寸的机会成本;若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赤字”,则必须考虑这种赤字可能自身运营带来的风险。根据历史数据研究,当剩余资金与总资产之比小于3%~5%时,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是―个预警。
实践证明,为了合理地预计流动性需求,可以将流动性“剩余”或“赤字”与融资需求在不同时段进行比较,其目的是预测新贷款净增加值、存款净流量以及其他资产和负债的净流量。然后将上述流量预测值加总,再与期初余额相加,获得未来时段内的流动性头寸。
现金流分析有助于真实、准确地反映商业银行在未来短期内的流动性状况。但是随着商业银行经营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日渐复杂,现金流量的可能性和准确性随之降低。在实际操作中,现金流分析法和缺口分析法通常―起使用、互为补充。
3、其他评估方法
除采用上述的流动性比率法和现金流分析法以外,商业银行还广泛利用缺口分析法和久期分析法来深入分析和评估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
(1)缺口分析法。该法被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认为是评估商业银行流动性较好的方法。缺口分析法是针对特定时段,计算到期资产和到期负债之间的差额,来判断商业银行特定时间内流动性是否充足。
商业银行的贷款平均额和核心存款平均额之间的差异构
成了所谓的融资缺口,如果缺口为正,商业银行必须动用现金和流动性资产,或者介入货币市场进行融资。为了实现赢利目的,商业银行的短期资产与负债的差额通常为负数,但商业银行必须确保此项差额得到了有效控制,并有足够能力在需要时迅速补充资金。
积极的流动性缺口分析的期限很短,通常为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对于活跃在同业拆借市场和易于在短期内筹资的商业银行来说,可以具有较短的流动性管理时间期限;而活跃在长期资本和负债市场的商业银行则需要采用较长的期限。
(2)久期分析。由于利率变化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价值,造成流动性状况发生变化,因此久期分析经常被用来分析利率变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的影响。
用DA表示总资产的加权平均久期,DL表示总负债的加权平均久期,v^表示总资产的初始值,vL表示总负债的初始值,R为市场利率,当市场利率变动时,资产和负债的变化可以表示为:
久期缺口可以用来衡量利率变化对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影响程度,以及对其流动性的作用效果:
久期缺口=资产加权平均久期一(总负债/总资产)*负债加权平均久期
当久期缺口为正值时,如果市场利率下降,则资产价值增加的幅度比负债价值增加的幅度大,流动性也随之加强;反之则相反。
当久期缺口为负值时,如果市场利率下降,则流动性也随之减弱;反之则相反。
当久期缺口为零时,利率变动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没有影响。
总之,久期缺口的绝对值越大,利率变化对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价值影响越大,对其流动性的影响也就越显著。
目前最值得推荐的做法是,商业银行同时采用多种流动性风险评估方法,来综合评价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
三、流动性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
流动性风险管理是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流动性风险的全过程。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商业银行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过程见图1。
1、资产负债管理
流动性风险管理属于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失衡,就会引发流动性危机。因此在银行确定资产负债额度、结构和期限时需要考虑流动性风险的控制与缓释。加强资产的流动性和融资来源的稳定性。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应遵循分散性原则和审慎性原则,具体表现为商业银行要制定具体明确的资产、负债分散化政策,使资金运用及来源结构向多元化发展,提升商业银行应对危机的能力;应审慎评估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等对资产负债业务流动性的影响,从流动性风险的源头开始密切关注不同风险间的转化和传递。
(1)资产的变现能力。资产的变现能力衡量的是资产的流动性,具体包括变现需要的时间以及变现的成本。由于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基础建设还不健全,商业银行在对资产变现能力进行评估时就需要综合考虑市场深度、交易对手信用状况以及其他因素对资产交易和资产价格产生的影响。要提高资产的变现能力,不仅在于资产本身的性质,还需要考虑金融市场的活跃性和交易主体的信用状况。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越充足。
(2)负债的稳定性。商业银行应关注负债的稳定性,即融资来源的稳定性。提高负债稳定性的方法包括:提高核心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提高流动性来源的稳定性,并减少对市场波动较大的债务依赖;商业银行应通过优质服务建立与资金提供者的关系,并持续关注大额资金提供者的风险状况。
2、现金流量管理
现金流量管理是识别、计量和监测流动性风险的一种重要工具,商业银行通过分析现金流量和期限错配情况,有助于发现融资缺口和防止过度依赖短期流动性供给。
现金流量管理的核心部分是现金流的预测。现金流的预测主要分为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目的在于评估商业银行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短期现金流的预测主要服务于头寸管理,针对1-7天内发生的现金流,商业银行在这方面的预测比较有经验,因而预测比较准确。由于现代商业银行交易的产品日渐复杂,预测长期现金流则较为困难,与此对应的是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对应于现金流预测中的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现金流期限错配分析可以针对短期,也可以开展中期乃至长期的期限错配分析,以便及早发现潜在的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设定现金流期限错配限额应以其融资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为基础。最好的做法是保证每一期限内的现金流错配净额低于对应期限内的现金流限额,现金流限额的计算步骤可参考图2。
商业银行在设定现金流限额时应尽量保守,并通过返回检验确定该限额的有效性,同时对所有超限额情况作书面记录并分析原因,必要时还需要调整现金流预测的方法和模型。银监会在这方面的监管要求为“现金流限额测算期至少为一个月,鼓励商业银行按更长时间段进行测算。”
3、压力测试及情景分析
由于现金流预测不能准确地反映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需求,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对其流动性风险进行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进行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的目的在于分析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确定商业银行抵御危机的最短生存期是多久,与此相应的监管要求为“商业银行在压力情况下的最短生存期不得少于一个月”。
考虑到各类风险与流动性风险的内在关联性,还需要深入分析假设情景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及其反作用,因此商业银行在设计压力情景时不仅要充分考虑到单个机构和整个市场,还要结合本身业务特点、复杂程度,使假设条件涵盖来自于市场、信用、操作、声誉等多个风险类别的市场波动和经营环境的变化,并充分反映融资流动性风险与市场流动性风险的高度相关性。根据压力测试的结果,商业银行应及时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包括核心资本金和附属资本金的比例,持有充足的高质量流动性资产用以缓冲流动性风险,建立行之有效的应急计划。
4、应急计划
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够成熟,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吸纳流动性风险的能力都有待提高,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在完善流动性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的同时,制定不同情况下的应急计划。
应对流动性危机的方法主要包括资产变现和负债融资。资产变现主要是指商业银行的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的变现,其中要加强备付金的管理。负债融资的渠道主要包括向央行借款、银行间市场拆借和发行金融机构债券。
商业银行在制定应急计划时应充分考虑自身的业务规模、复杂程度、风险水平和组织框架等因素,涵盖银行流动性发生临时性危机、长期性危机和压力的情景,并预设触发条件和实施程序。
四、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措施
值得关注的是,近些年来,在我国银行业的流动性管理中,按照监管指标测量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并不理想,甚至有时处于流动性比较紧张的状态,而实际上整个市场的流动性一直非常充裕,因此说明我国的商业银行在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做得并不够好,需要加强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和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