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47: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清明节起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与其他传统节日相比,清明节的特色有三个:一是兼有节气与节日两种“身份”,二是以户外活动(扫墓、踏青等)为主,三是兼有肃穆(或悲伤)(在扫墓祭奠活动中)与欢乐(在踏青等游玩活动中)两种情感氛围。这种特色的形成与其来历密切相关。从起源和形成的角度看,清明节是“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三者融合而成的节日。[1]
(一)、清明节与“清明”节气
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冬至在历史上也是一个节日,但现在各地大多不再过此节)。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民众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比较适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物候、降雨等方面的变化,对人们依时安排农耕、蚕桑等活动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农谚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正是说的这个道理。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说的是这时开始准备养蚕。其中的“清明节”还只是一个节气,不是节日。
此外,清明时处早春三月,春光明媚,万物复苏,气候宜人而到处生机勃勃,是春游和郊外娱乐的好时光,所以清明前后自然成为人们乐于到户外、郊野嬉游的的好时光。
虽然我们在本文所谈的清明节主要指节日而不是节气,但是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侯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该节气应看作清明节的源流之一。
(二)、清明节与寒食节
寒食节在农历三月,清明之前一两天。汉代以前寒食节禁火的时间较长,以一月为限。汉代确定寒食节为清明前三天。南朝时《荆楚岁时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唐宋时期减为清明前一天。从先秦到南北朝,寒食都被当作一个很大的节日。唐朝时它仍然是一个较大的节日,但已开始式微,逐渐为清明节所兼并。
关于寒食节禁火习俗的形成,民间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说它起源于人们对著名忠臣义士介子推的纪念和祭奠。介子推是春秋时期跟随晋公子重尔流亡的一个大臣,曾割自己腿上的肉为晋公子充饥。后者做国君(即晋文公)后要封赏介子推。介子推却带老母到绵山隐居,不受封赏。晋文公为逼介子推出山,就放火烧山,结果介子推被烧死在山中。晋文公便把烧山的这一天定为介子推的祭日,这一天禁火。《荆楚岁时记》注中说:“介子推三月五日为火所焚,国人哀之,每岁暮春,为不举火,谓之‘禁烟’,犯则雨雹伤田。”实际上禁火之俗早在周代已是惯制,为怀念和祭祀介子推而禁火的说法纯是附会。这种附会在汉生后,传播渐盛,在寒食节的形成和传承过程中影响越来越大。
现在人们解释寒食节禁火的原因,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归之于上古以来特定的民间信仰。古人将周天恒星分为二十八宿,东方青龙宫的角、亢二星为“龙星”,在五行中居于木位。先秦时期,古人出于星象迷信和感应巫术,认为春季龙星现于东方,容易引起大火,所以在三月龙星初现之时,应该禁火。禁火之俗周代已有。禁火期间不能生火做饭,须得事先准备好食物。这种不能加热的冷食就是“寒食”。另一种说法用古人生活中的取火惯制来解释,认为寒食禁火源于古人钻木取火和换取新火的制度。上古时期,人们钻木取火,季节不同,所用木材也不同,换季时就要改火。而每次改火都要换取新火。当新火未到之时,须要禁止人们生火。《周礼·秋官·司煊氏》中说:“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就是仲春时节,负责取火的官吏在街上摇着木铎,警告人们禁火。后来在这一时节禁火成为习俗流传下来。
寒食节的主要特点有两个:一是禁火、吃冷食,二是附会性地纪念介子推。当该节日增添了扫墓和游乐的习俗时,说明该节日的属性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也就是在向后来的清明节转化。我们从现存的历史记载和诗文等文字资料中可以大略看到这种转化的过程。
寒食节增加扫墓、游乐活动的准确时间,目前尚未见到明确的记载。但从北宋王溥所撰《唐会要》的记载,可以得知唐朝初年民间在寒食节扫墓并郊游的习俗已经蔚成风气并引起朝廷的注意。唐高宗李治龙朔二年(622年),朝廷了一道诏令,禁止民间“临丧嫁娶”和“送葬之时,共为欢饮”,也禁止寒食节上坟,更不许在悲伤地扫墓之后又欢快地郊游:“或寒食上墓,复为欢乐。坐对松槚,曾无戚容。既玷风猷,并宜禁断。”(《唐会要》卷二三)显然朝廷认为民间这些做法是矛盾、不可思议的行为,是对亡灵、鬼神的不恭,是不严肃的、伤风败俗的。但是,民间习俗并不因朝廷的禁令而衰减,反而越来越兴盛。所以,过了一百多年,到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年(732年),朝廷又颁布敕令,准许寒食上墓行拜扫之礼,并定为常式:
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世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用拜埽礼。于茔南门外奠祭,撤馔讫,泣辞。食余于他所,不得作乐。仍编入礼典,永为例程。(《唐会要》卷二三)
但同时也规定扫墓之后不得就地饮食作乐“食馀馔任于他处,不得作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唐玄宗又下敕令:“凡庶人之中,情理多阙,寒食上墓便为燕乐者,见任官典不考前资,殿三年,白身人决一顿。”(《唐会要》卷二十三)而在坟前享用祭品本是民间自古以来的习惯,虽有朝廷严令也难以禁除。[2]
从此以后,寒食扫墓之俗更为盛行。后来,因官吏回乡扫墓,时有耽误职守的事,朝廷又颁布几个政令解决假期的问题。开始规定寒食节放假四天:“(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唐会要》卷八十二)按大历十二年(777年)诏令,唐朝衙门依例放假五天:“自今以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到贞元六年(790年),假日加到七天。[3]这样官员们可以从容地进行扫墓祭奠之事。由此可见,当时寒食节已经成为唐朝一个很隆重的全国性节日。唐朝王冷然的《寒食篇》中说:“秋贵重阳冬贵蜡,不如寒食在春前。”即寒食节的重要程度超过了重阳节和年终蜡祭。宋代的寒食节也放假七天。北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一记载:“祠部休假岁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五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说:“清明前二日为寒食节,前后各三日,凡假七日。而民间以一百四日禁火,谓之私寒食,又谓之大寒食。北人皆以此日扫祭先茔,经月不绝,俗有寒食一月节之谚。”
那么,这时的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什么关系呢?如上所述,此时寒食节的习俗主要有三项:禁火、扫墓、郊游。唐宋时期人们所过和所说的“寒食节”其实是现在所说的清明节与寒食节的混合。寒食与清明只差一天,三日禁火完毕,到清明这一天要换新火,以柳条或榆木乞取新火。这样清明与寒食就连在一起,清明的换新火活动成为寒食活动的一部分。其实,唐宋时期清明前后的一系列活动是连成一片的,在当时人们的观念里清明节是寒食节的一部分,作为换取新火的一天也被当作重要的日子。因为清明前几天是禁火的,到墓地上烧纸上供也应该是在清明这一天。有些诗文所记载的寒食扫墓烧纸的事其实是在清明之日。在名称上,称“寒食”的居多,如唐梅尧臣诗《湖州寒食陪太守南园》写郊外游春的盛况;有称“清明”的,如杜甫《清明诗》描写唐代大历五年长沙清明节游春的热闹场景:“着处繁华矜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渡头翠柳艳明媚,争道朱蹄骄啮膝。”也有并称“寒食清明”的,如白居易《寒食野忘吟》:“乌嘀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有些诗文将二名混称,有的诗题为“清明”,下面的诗句又说成“寒食”;或题为“寒食”,诗句说成“清明”。据《唐会要》,在大历十二年二月十五日,朝廷有敕令:“自今以后,寒食同清明”。晚唐、宋代以后,禁火食冷之俗转衰,到元代此俗大体消亡,“寒食”的名称自然越来越少被人提及,而本来是节气名称的“清版权所有明”突显出来,以之概括这一段节期的人渐多。到明清,“清明”之称多于“寒食”,成取代后者之势。到现代,大多数地方的百姓只知“清明节”,不知道“寒食节”之名了。但还有少数地方有禁火或食冷之俗,如山西、山东的一些地方。
清明节与原本意义的寒食节在习俗内容上共同之处并不显著,二者主要的联系有两点:一是时间相连,二是都有怀念、祭祀前人的情感诉求。这两点联系最终使清明节置代或兼并了寒食节。由寒食节的禁火到清明节的祭奠的置代,是民众在时间邻近的条件下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完成的。
(三)、清明节与上巳节
上巳节形成于春秋末期,开始日期在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改为三月三日。从先秦到汉代,上巳节的习俗活动有三种:一是到水边举行祭祀仪式,并到水中洗浴,以祓除过去一年中的污渍与秽气,称为“祓”或“禊”。二是招魂续魄,在野外或水边招唤亲人亡魂,也召唤自己的魂魄苏醒、回归。先人认为自己的灵魂也如同万物一样随四季的的变化经历发芽、成长到凋零的过程,故在初春要招魂。三是春嬉,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嬉戏,并自由择偶或交合。
上巳节的早期节俗最重要的内容是祓禊。在上古时期,这种活动就不仅是一种祛邪求祥的巫术仪式,而且更是一种自由快活的春游。《诗经·郑风·溱洧》中描写了水边人群聚集、青年男女交游示爱的场景: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兰兮。女曰:“观乎?”士曰:“既徂。”“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韩诗注》解释说:“今三月桃花水下,以招魂续魄,祓除岁秽。”从以上的描述和解释,我们可以知道,上巳节就是在郊外水边举行辟邪求吉的宗教仪式之后快乐地春游、男女自由交往的节日。这样,上巳节的气氛就有两种:一是肃穆的祓除和招魂,二是欢快的嬉游和交往。虽然祓禊、招魂的仪式很重要,但是人们投入时间和精力更多的是快乐的春游和交往。
魏晋以后,水中沐浴、招魂续魄之俗逐渐消失,临水祓除转为临水酒会。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记载:“三月三日,四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临清流,为流杯曲水之饮。”这段文字里的上巳节习俗主要是一种水边交游、宴饮的活动。唐朝时,三月三仍然是一个全国性的重要节日。每逢此节,皇要在曲江大宴群臣,所谓“曲水流觞”,不少文人写有诗文描述这种盛景。民间男女也踊跃来到水边饮宴交游。刘驾《上巳日》写道:“上巳曲江滨,喧于市朝路。相寻不见者,此地皆相逢。”这天,长安还流行斗百草游戏等。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清明节;吃鸡蛋;扫墓;蹴鞠
中图分类号:K8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2-0180-02
清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我国农历24个节气的第五个节气,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此时万物经过冬天冰雪的洗礼已经很干净清明了,万物开始复苏,春天来了。而其由来要追溯到古代的“寒食节”。寒食节是是冬至后的第105天,正好在在清明的前一天。旧时民间每逢寒食节,家家户户不举火煮饭,只吃冷食。第二天是清明,人们上坟烧纸,修墓添土,以表示对亡者的怀念。这些风俗大约始于周代。在古代,人们一般在这个节气安排农事活动。清明节的时候,气温逐渐升高,天气也慢慢变暖,农民开始耕种农作物,因此也就有了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的说法。清明节也是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一个节日,它牵动着中国人的内心情感,反映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念、民俗心理和文化精神。
一、扫墓
1.扫墓的由来
在清明时节去扫墓,是为了表示对祖先的一种思念、敬重之情。临淄扫墓,主要是铲除坟墓的杂草,添上新土,把祭品供上,烧香奠酒,烧纸钱,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此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祭祀扫墓的日期,是清明节当天。据考,祭祀扫墓这种风俗习惯在秦代以前就已经形成了,但那时的扫墓不一定是在清明期间,演变成清明扫墓是在唐朝的时候。清明扫墓这种风俗习惯是传承了寒食节的风俗。在唐朝以前,扫墓都是在寒食节期间进行,而把清明与寒食节相混淆,并将寒食扫墓定为清明节大约是从唐朝开始的。
2.清明扫墓之传说
清明节作为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主要内容是扫墓。清明节的起源,有传起源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被大众纷纷效仿,在清明节这天祭祖扫墓,历代沿袭下来,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有的习俗。民间传说中寒食扫墓的起源,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诸葛亮在三国时期由于治理蜀国的时候立下大功,深得人心,但是在他去世后朝廷却没有为他盖庙祭祀他,老百姓为了祭祀他,都在道路上拜祭,而拜祭的时间就是寒食期间,而后,朝廷正式为他建了先祖庙,以表示对他的纪念。此时寒食拜祭的习俗已经形成,并逐步演变为个人祭扫祖先坟墓的习俗。第二种说法是寒食节与寒食扫墓的习俗都形成于春秋时期,因纪念介子推而慢慢兴起。据说,在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的妃子骊姬设计谋杀太子以便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皇位,太子死后,他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到处流亡,受尽百般屈辱,连饭都不吃上。在流亡期间,重耳有一次饿晕了,他的臣子介子推割下自己身上一块肉并烤熟,去救重耳。19年后,重耳回国以后,做了晋文公。在他执政后,把他以前同甘共苦的臣子都加以奖赏,唯独没有给介子推一毫奖励。之后有人在晋文公面前说起此事,晋文公这才猛然记起了以前的事情,心里倍感惭愧,马上叫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而介子推却多次避而不见,于是晋文公亲自去请,而介子推已背着老母亲躲进了绵山,派人搜寻也没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主义,放火烧了大山,大火连续烧了三天三夜,也没发现他们母子出来,最后发现他们母子被烧死在烤焦的大柳树下。晋文公看到了介子推写的血书,看后十分感动,痛哭不已,于是将介子推母子二人在这颗烧焦的大柳树下安葬,同时为了纪念忠臣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山名改换为介山,并在山上为他修建了祠堂,并把放火烧山这天称为寒食节,以后的每年这天,禁止放烟火,只能吃生冷的食物。次年,晋文公亲自登山去祭拜介子推,当晋文公走到介子推墓前时,发现那颗烧焦的柳树已经死而复活了。晋文公望着这棵复活的老柳树,慢慢地走到跟前,用柳条编了一个圈戴在自己头上,这就像看到了介子推时刻在自己身边一样。祭祀完毕后,晋文公赐这颗复活的老柳树为清明柳,并且下令把祭祀这天定名为清明节。第三种说法则是,寒食扫墓起源于上古先民祭祀高母的习俗。那时的高母就是祖先。而寒食节在时间上与古时祀高母的时间是相同的,因此唐玄宗下令将寒食节定为祀祖节。慢慢的,寒食节与清明节相混淆,所以人们把寒食扫墓定为清明扫墓。
3.清明扫墓是承袭寒食的
寒食节的扫墓习俗在南北朝时就已经形成了,但祭祀礼节并不统一。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为一种风俗习惯,无论是官员或者平民,在寒食节都要前去祭祀扫墓。这种风俗习惯已经流传很久,唐玄宗曾经下令把人们扫墓这种风俗习惯编人五种礼仪中,并且成为一种风俗常规。因此寒食节祭祀礼俗也就确定下来。后来人们把寒食与清明混淆在一起,于是在清明节也就形成了祭祀习俗。在清明节,人们非常重视对故人的祭祀,通过祭扫坟墓,来表示对死者的悼念。
临淄传统的扫墓习俗:在墓前供祭一些食物,例如酒、水果、饼干、纸钱等(食物一般都是生冷的),然后将纸钱焚化,叩头、行礼、祭拜,最后把祭供的食物吃掉回家。
二、蹴鞠
1.蹴鞠的起源
“蹴鞠”是我国古代的体育项目,它又被称为“蹋鞠”、“蹴球”、“蹴圆”、““筑球”等,相当于现在的足球。蹴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临淄,它流传了2300多年,一直延续至清末。根据《史记》和《战国策》的记载,在当时的齐国故都临淄,蹴鞠十分盛行,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体育娱乐项目。汉代的刘向在他的《新序》中就有“寒食踏青蹴鞠”的记载。蹴鞠在唐宋时期发展到顶峰,唐朝诗人仲无颜在其《气球赋》中也记载了当时的人们在清明寒食期间蹴鞠嬉戏的场景,《宋太祖蹴鞠图》描绘了人们对蹴鞠这项体育活动的热爱,在《清明》这首诗中,诗人杜甫也有提到蹴鞠,可见蹴鞠在当时十分受欢迎。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项体育活动由对抗性逐渐演变为表演竞技性比赛。到清代时期,有关蹴鞠活动的文字记载就慢慢减少了。蹴鞠本来是男人的体育运动项目,但女人也可蹴鞠。因为“寒食蹴鞠”是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春日娱乐活动,多有文人雅士参与。蒙古人入主中原后,观看女艺人表演蹴鞠就成了一种时髦,所以关汉卿的小令《女校尉》写道:“茶馀饭饱邀故友,谢馆秦楼,散闷消愁,惟蹴鞠最风流。”到后来,蹴鞠成了那时用来接客的一种手段。
2.蹴鞠的习俗
作为当今“世界第一运动”的足球既是一项体育运动,也是一种文化,一种产业,在全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蹴鞠,就是用脚去踢球,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足球。相传是黄帝发明的,而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训练武士。作为世界足球起源地的临淄,蹴鞠这项体育活动在当地十分流行。最初的蹴鞠是为了防止寒食伤身,因此人们参加一系列体育运动,从此蹴鞠在民间成为了一项锻炼身体的体育活动。近年来,蹴鞠在临淄再度兴起,参与市民越来越多,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身体,而且使这种民俗活动得到传承与发展。
三、吃鸡蛋
1.清明节吃鸡蛋的传说
相传吃了清明节这天煮的鸡蛋,一年也不会头痛。此说法源自于古代的孝感。孝感是一片水乡泽国,那时的人们以打鱼为生,由于人们每天都在湖里吹湖风,因此很容易得头痛病。一天,尝百草的神农路过此地,看到一些人因为头痛在湖滩上打滚儿。神农非常可怜他们,于是到处找草药,想为这些人治好头痛病,最终吃了好多药也无效。到了三月初三这一天,神农从山上捡来几个野鸡蛋,挖了一大把地米菜,拿到船上煮给大家吃。大家吃了用地米菜煮的鸡蛋后,头不痛了。此为清明节吃鸡蛋的传说。
2.清明节吃鸡蛋的原因
清明节吃鸡蛋的习俗源于古代的上祀节,一直延续到现在。其中的原因不仅仅只是习俗习惯而已,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清明这天吃鸡蛋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还有,清明节踏青游玩,带熟鸡蛋既方便又有营养价值,因而广受欢迎,久而久之便形成习惯,成为清明节必食之物也就不足为奇。
3.清明节“碰鸡蛋”的习俗
清明节到了,我国政府为清明节安排了法定的假期,历史上自唐代以来形成的重大的传统节日得到国家的认可,这充分表明我国政府在领导全国人民步入现代化的历程中对传统节日的足够重视,也说明历经一千多年的民众的节日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历程中发挥的功能。
节日是时间历程的重要节点。我国传统节日的形成与24节气有关。记载了24节气的先秦古籍《逸周书·时训》中说到:“清明之日,桐始华。”这里记载的节期不等于节日,节气是季节时序的标记。而这个节期的重要特点是冬季即将过去,而春天已经降临的时候。这个时候人的活动要与物候相对应,将自然的时间进程与社会活动的节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学术界认为清明节的起源与寒食节有关。关于寒食节的起源习俗有各种说法,中外学者对清明节的研究有介子推派和改火派。有的学者认为由纪念介子推起,推而广之要祭拜自己的祖先。唐玄宗在公元732年制曰:“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现在寒食节已经消失,而清明节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节日流传至今。我国的传统节日都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春秋祭祀,以时思之,春秋祭祖,符合人们春祈秋报的心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祭祖敬祖的传统,尊重祖先、尊重祖先创造的优良传统,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这种传统已经积淀为一种民俗文化心理,成为人们的集体意识。
清明节又与古代消失了的节日上巳节有关。农历三月三日的上巳节有两个活动内容,一是人们在春天到来之时到野外踏青嬉戏,一是招魂续魄,召唤亲人的亡魂,也召唤自己的魂魄回归。随着原始信仰的淡化,上巳节演变成春游的活动,上巳节消失了,这个文化因子在清明节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人们在节日里踏青郊游,尽享春光。或家族合欢,或交友团聚,总之在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加凝聚力。
清明节的另一项民俗活动是插柳,清明节又一个说法叫“插柳节”。插柳有多种形式。有的插在家里的门楣上,有的戴在头上。民间有“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清明不插柳,红颜变皓首”的说法。柳枝插在门楣上,其文化含义在于辟邪除灾,民间认为这样做图个吉利。另外柳枝插在门楣上,还有意味着家庭兴旺的文化含义。而把柳插在头上,为的是求生保健,青春永驻。
中国人喜柳爱柳,柳树是旺盛的生命力的象征。我国传统的节日不仅在节期的选择上与自然界的变化合拍,而且人们的活动也适应季节、气候、物候的变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传统节日又一主题。
经过历史的演变,现代的清明节主要的民俗活动是扫墓和植树。这是传统继承中的变异。但是无论如何变异,都存在着古老的文化因子。夏历节日及其习俗是几千年文化积累的结果,民众习惯用它们来表现自己心中的价值,走过有意义的人生历程,这种价值与文化形态的契合是很难改变的。清明节是中国民众共享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保护和弘扬清明节文化,可以增加民众的文化认同意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财富。
20xx清明节小长假加班费怎么算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通知,今年清明节放假安排如下:4月2日至4日放假,共3天。其中,4月4日为法定节假日。
加班工资这样计算:日工资按平均每月计薪天数21.75天折算,小时工资则在日工资的基础上再除以8小时。
清明期间每日的加班工资计算方法为:节假日(4日,清明当天)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休息日(2日、3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200%。
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度的劳动者,在综合计算工时周期内实际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应当视为加班,用人单位按不低于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加班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是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另行支付加班工资。
实行不定时工时制的人员,用人单位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其工作的,也要按照不低于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另行支付加班工资。
20xx清明节假日加班工资算法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支付加班费的具体标准是:在标准工作日内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和休息日、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都是占用了劳动者的休息时间,都应当严格加以限制,高于正常工作时间支付工资报酬即是国家采取的一种限制措施。
但是,在上述三种情形下组织劳动者劳动是不完全一样的,如法定休假日对劳动者来说,其休息有着比往常和休息日更为重要的意义,也影响劳动者的精神文体生活和其他社会活动,这是用补休的办法无法弥补的,因此,应当给予更高的工资报酬。用人单位遇到上述情况安排劳动者加班时,应当严格按照劳动法及本法的规定支付加班费。属于哪一种情形的加班,就应执行法律对这种情况所作出的规定,相互不能混淆,不能代替,否则都是违反劳动法和本法的行为,都是对劳动者权益的侵犯,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计算方法:
1、日工资计算方法:日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用于有缺勤,工作未满一个月等情况下的工资计算)
2、小时工资计算方法: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8)
3、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300%×加班天数
4、休息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200%×加班天数
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根据上述规定的原则,分别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资。
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其综合计算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应按本规定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
实行提成工资、包干工资等工资形式的劳动者,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均按照实行计件工资制的劳动者加班加点工资的支付办法和标准支付。
清明节习俗起源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 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 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认可,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清明节的传统习俗传统习俗一: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风俗传统。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传统习俗二: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传统习俗三: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传统习俗四: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传统习俗五: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清明起始于周代,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清明节据传起源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经历史发展,清明节在唐宋时期融汇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来源:文章屋网 )
清明节(tomb-sweeping day)
1、qing ming jie(all souls' day)
qing ming is a time to remember the dead and the dearly departed. more important, it is a period to honour and to pay respect to one's deceased ancestors and family members. because it reinforces the ethic of filial piety, qing ming is a major chinese festival.
literally meaning "clear" (qing) and "bright" (ming), this chinese festival falls in early spring, on the 106th day after the winter solstice. it is a "spring" festival, and it is an occasion for the whole family to leave the home and to sweep the graves of their forebears. chinese being practical people this sweeping of the graves is given an extended period, that is, 10 days before and after qing ming day. among some dialect groups a whole month is allocated.
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郭亲睦邻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 清明节是在仲春和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十天或后十天。有些地域的人士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origin(起源)
qing ming is popularly associated with jie zi zhui, who lived in shanxi province in 600 b.c. legend has it that jie saved his starving lord's life by serving a piece of his own leg. when the lord succeeded in becoming the ruler of a small principality, he invited his faithful follower to join him. however, jie declined his invitation, preferring to lead a hermit's life with his mother in the mountains.
believing that he could force jie out by burning the mountain, the lord ordered his men to set the forest on fire. to his consternation, jie chose to remain where he was and was burnt to death. to commemorate jie, the lord ordered all fires in every home to be put out on the anniversary of jie's death. thus began the "cold food feast", a day when no food could be cooked since no fire could be lit.
the "cold food" festival occurs on the eve of qing ming and is often considered as part of the qing ming festival. as time passes, the qing ming festival replaced the "cold food" festival. whatever practice is observed,the basic observation of qing ming is to remember one's elders by making a special effort to visit their graves, ashes or ancestral tablets. to make the visit even more meaningful, some time should be spent to remind the younger members of the family of the lives and contributions of their ancestors, and the story of jie zi zhui who choose death over capitulation.
碧峰中学第七周国旗下的讲话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八(1)班的 邓泽伟 , 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忆革命先烈 过文化清明!本周四我们即将迎来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延续了 2500多年的传统节日。清明既是节日也是节气之一,这是唯一一个与二十四节气重合的节日。
清明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2008年开始我们不仅能在清明节享受到假期,还有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在享受假期的同时,我们必须思考,传统节日对于我们究竟意义何在?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他们特定的传统文化,这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也是凝聚这个国家和民族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我们不能将这些传统节日局限于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如清明节是中国上下几千年的历史,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而清明节祭扫的起源,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土葬,由于土葬后的水土流失,因此每年定在清明节时祭扫祖先的墓地。同时结合清明节时的气候特点又可以进行踏青、种树、放风筝等活动,可以说是一个既肃穆又轻松的节日。
每年的清明,人们都会从不远千里纷纷赶到自己先人的陵墓前,献上一束鲜花,洒下一壶热酒,表达对先人的感激之情,同学也会带着虔诚的心去祭拜自己的先祖。不知你此时是否忘记了曾为民族独立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是否忘记了为祖国解放事业而献身的英烈们?让我们一起来缅怀一下我们的先烈。 那艰苦峥嵘的岁月:祖国危难之时,无数爱国志士挺身而出,为了祖国的独立统一和人民的解放,甘洒一腔热血的中华英雄们不怕流血甚至牺牲。在危难时刻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巨大凝聚力。面对他们,我们怎能不肃然起敬呢?烈士们是离开了我们,但他们的精神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正因为有了无数的这些离我们远去的英雄,有了他们的崇高,有了他们的无私,我们才能幸运的享受着先辈们为我们打造的和平盛世。 “清明时节雨纷纷”,春雨将会送去我们的无限哀思,战争的年代造就了烈士们的坚强与勇敢,和平环境同样会把我们培养成材。
同学们,饮水当思源。今天社会的高度发达,这都离不开先人当日的付出。让我们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珍惜这大好的春光,大好的时代,不断发展自我,挑战自我,爱校爱家,成人成才,这就是对父母最好的感恩,对学校最好的报答,对祖国最忠实的付出!
清明节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
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清明节有许许多多的风俗习惯,比如,荡秋千,踏青,植树,放风筝,扫墓等等我们现在来说清明节中人们所喜爱的活动。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五颜六色的小灯,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已带来好运。
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避忌讳,改为秋千的,古时的秋千名用树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的精神。
这就是清明时节,清明时节是一个丰富多彩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节有许许多多的风俗习惯,比如,荡秋千,踏青,植树,放风筝,扫墓等等我们现在来说清明节中人们所喜爱的活动。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五颜六色的小灯,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已带来好运。
【关键词】中国 七月半 日本 盂兰盆节
【中图分类号】K8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9-0080-02
一、前 言
鬼节,主要是指与鬼相关的节日。这个节日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有,例如西方的“万圣节”、泰国的“披塔昆节”、伊朗的“躲鬼节”、中国的“七月半”、日本的“盂兰盆节”等等。不过,由于受到地域、宗教、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影响,各国的鬼节也不尽相同。而其中,由于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国关系,日本受到中国的影响最为深远,所以中日两国在鬼节上的相似点是最多的,但同时也存在着差异。本文将从中日两国鬼节的历史起源、祭祀方式等方面的异同来阐释中日两国鬼节上的异同点。
二、中日鬼节的渊源
1.中国鬼节起源
中国的鬼节,通常称为“七月半”,但是实际上是包含了清明节、七月半、寒衣节三个节日的祭祀体系,但主要是指“七月半”。
(1)清明节。每年的阳历四月四日或者五日是清明节。据说这个节日最初是为了纪念春秋战国时的忠臣――介子推。他的主人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侮辱。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主人,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了给重耳吃。后来重耳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之后,为了感激介子推,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介子推不愿受赏,带着老母归隐到了深山,重耳于是命人上山搜索,未果,遂放火烧山,希望能将介子推母子逼出。熟料火烧三日,终不见介子推母子出现。待大火熄灭后,才发现介子推母子已经抱着一棵烧焦的柳树死去。重耳异常悲痛,为了纪念介子推,重耳下令放火烧山之日定为“寒食节”,改日禁忌烟火,只吃寒食(即冷食)。后来几经沿袭,到了唐朝,与“清明节”相融合,且作为民间习俗被流传下来,直至今日。现在主要是祭祖祭墓,表达哀思。
(2)七月半。七月半具体分为三类:①源自民间思想的“亡人节”;②源自佛教的盂兰盆节”;③源自道教的“中元节”。这三类名称是由于思想起源的不同而出现的,但都是指中国阴历的七月十五日即七月半。
亡人节:在民间,相传阴历七月十五是鬼门关大开的日子,阴间的鬼魂会被放出来,有子嗣的就会回家接受亲人的祭拜,而那些孤魂野鬼就会到处游荡,像“七月半,鬼乱串,芭蕉叶撕得粉碎烂……”这样的歌谣就是对这种习俗的生动描绘。所以,在那一天,人们就会宰鸡宰鸭,烧香烧钱来祭拜从地府里出来的鬼魂,祭拜的对象包括自己的亲人以及那些孤魂野鬼,以防他们祸害人间,同时也祈求鬼魂保佑在世人的身体安康、家宅平安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亡人节的过节习俗。
盂兰盆节:“盂兰盆”本为梵语,意为“解救倒悬”。相传佛祖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见到自己的母亲在地狱受苦,像倒挂在空中那样遭罪,不吃不喝做了饿鬼,就用钵头盛饭喂他母亲,但是食物还未入口就已化为炭火。佛祖告诉目连,必须在每年的七月十五,将百味五果放在盆中,供养十方鬼灵,超度众饿鬼,他的母亲才能得到解救。目连一切照办,才把母亲救出地狱,他自己也成为地藏王的护法神。此后在佛教中就逐渐演变为佛教在这一天要供奉佛祖,举办盂兰盆会来祭祀鬼神。
中元节:相传阴历的七月十五日,道教中的“地官”要来世上考察人们的善恶,因此道士们就在这天诵经念书,举行仪式祭拜地官。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七月半有时是佛教占主导地位,有时是道教占主导地位,而到了现代,随着佛教道教的衰弱,七月半的节日习俗已经失去了孝亲敬祖、敬佛拜地官的正统因素,而逐渐演变为带有屠杀牲畜、施与鬼神的带有迷信色彩的祭祀活动了。
(3)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是寒衣节。旧时,妇女们要亲自缝制寒衣(寒衣――意为冬日御寒的衣物),送给远方的亲人。如亲人已去逝,就用纸做成寒衣,在这一天到墓前烧掉,所以叫寒衣节。
2.日本盂兰盆节的起源
日本由于受到中国佛教影响深远,所以早在隋唐时期,佛教的“盂兰盆节”就传入了日本,在日本一般称为“盂兰盆会”。在明治以前,日本采用农历,因此,日本的盂兰盆会与中国的七月半日期是一致的。在1872年以后,日本由于采用公历,盂兰盆节就改为阳历的8月15日举行(与阴历七月十五较为接近)。平安时代以前主要是贵族在寺院中举行,到了镰仓时代,在武士阶层开始兴起家盆(即供奉死去的父母和祖先),到了室町时代,由于战乱不断,各地的寺院遭到极大的破坏以及贵族的地位不断衰落,贵族在寺院中举行的盂兰盆节逐渐被废弃,现代社会保留的一般是民间以“家盆”为主的过节习俗。
三、度过方式
1.中国的鬼节
传统上通常认为中国的鬼节就是“七月半”,但是实际上中国的鬼节是由“清明节、七月半、寒衣节”三位一体,形成的一个循环体系。
(1)清明节。主要是回乡扫墓,祭祀祖先。清明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家家蒸清明果互赠,不仅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2)七月半。受到民间传说的影响,一般称作鬼节,分为祭祖和祭鬼两类。祭祖,家家要接祖先灵魂回家,每日分上、中、下午三次供茶饭,直到七月十五日送回为止。同时还要烧纸钱、纸衣。不过现在很多地方已经逐渐简化,变为供一次饭、烧一次纸钱或者不烧纸钱的文明祭祖方式。供奉的饭菜也很有讲究,一般要荤素搭配,菜品丰富,然后在桌上摆放六或八人份的碗筷,每个碗中盛上一点米饭,再用杯子倒上一点白酒,然后打开房门并说“请祖先们回家用饭”;祭鬼,在民间还有泼水饭和放河灯等祭鬼的习俗。放河灯和泼水饭被认为是给孤魂野鬼做布施,也被认为是给活人积功德。河灯是用各种颜色的蜡光纸做成的,四个角叠起来,像一朵朵荷花,河灯中央放浸过油的灯芯或者是特制短蜡烛,而且河灯的数目还必须是单数,据说鬼魂们会乘着河灯回到阴间。然后还会在沿岸烧一些纸钱以及泼水饭。
(3)寒衣节。因与清明节和七月半有类同之处,现在中国已经基本废弃。
2.日本的盂兰盆节
一般是在8月13、14、15日三天举行祭祖仪式,其中13日为迎盆,意为迎接祖先的灵魂回家,14日为中盆,即祖先的灵魂在家的时间,15日为送盆,即送别祖先灵魂的时间。迎盆,有的在自家门口挂上彩条,上面写着“祖先代代”、“山川”等字样,意思是呼唤远在山林川泽之地的祖先回家,也有的是去墓地请祖先回家。在迎接祖先的灵魂回家之前,家里要备好祭祀台;中盆,即供养祖先的仪式。在祭祀台上摆放祭品,每日点香供茶,以及各种不同的饭菜,请祖先享用;送盆,即送祖先归去。最后一天晚上全家人点灯笼送祖先到坟墓,在墓前点香,并在墓前熄灭蜡烛后结束整个盆节仪式。但有的地区也只是在自家门口进行送盆的仪式。
期间还会举行各种形式的盂兰盆舞。男女老少们身着夏季的和服,手持团扇,聚集在广场上,首先在高台下跪拜祖先,献上自己最真诚的祝福,然后自然地和着音乐围成圆圈跳舞。有的地方还带着面具跳舞,让人分不清舞动的是人还是“鬼”,人们相信,通过这样的仪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让祖先的灵魂得到慰藉,愉悦祖先。
四、中日鬼节的异同
1.时间上的异同
中国的鬼节七月半主要是在阴历的七月十三、十四、十五举行,由于在现代社会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所以没有被国家选定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因此没有公休假。日本的盂兰盆节主要在阳历八月十五日左右举行,并且前后连续一周为公休假。且中国的鬼节是三位一体,形成一个循环体系,而日本则没有。
2.起源上的异同
可以看出,日本的鬼节主要源于中国的盂兰盆节,两国在鬼节上有着很深的渊源。但是在中国由于受到民间传说的影响,更侧重于祭祀鬼神,在某种程度上说带有一些封建迷信的色彩。而在日本由于受到祖先信仰以及灵魂信仰的影响,鬼节主要还是一个祭祖仪式。
3.度过方式的异同
从度过方式中可以了解到,中日两国的鬼节都有祭祀和适度休闲放松的内涵,中国有踏青等、日本有盂兰盆舞等。日本的盂兰盆会在度过方式上结合了中国清明节以及七月半中祭祖的成分,其中又有自己的发展,从而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日本盂兰盆节。
五、结束语
中国的鬼节与日本的鬼节无论是在起源上还是在度过方式上都有很多相似之处,且都与佛教有关,都是祭祖仪式,都有适度休闲放松的内涵。但是中国的鬼节更侧重于“祭鬼”,而日本的鬼节更侧重于“祭祖”。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与中国的鬼节――七月半相比,现代日本的“盂兰盆节”更近似于中国的“清明节”。
参考文献
1 邢永凤.盂兰盆节与日本人的祖先信仰[J].民俗研究,2010(2):189~197
又到了春雨霏霏的清明时节。作为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中华民族包括海外华人都十分重视。每年的这个时候,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或扫墓祭祖,追思先人,或踏青郊游,享受大自然的清新。
“追思先人,勿忘生者”的节日习俗
在中国的节日系统里,清明节是比较独特的。首先,它是一个与传统农时节律“二十四节气”相吻合的节日。节日与节气重叠在节俗史上并不多见,而清明节融合了历史上的寒食节、上巳节等节日内容,与农事节令关系密切。其次,清明节的文化内涵特殊。它既是一个追忆和祭奠先人的日子,是肃穆的,也是人们踏青游玩、享受春天无穷乐趣的节日,是欢乐的。逝者与生者,哀伤与欢乐,这些人世间的悖论在清明节得到了充分的协调和安排。
概括清明节的文化内涵,莫过于“追思先人,勿忘生者”。切莫小看了这简单的八个字,所有清明民俗活动的具体内容都浓缩其间。各种祭奠扫墓、追思先贤、敬重祖先的活动,都属于前者;而伴随清明节日的大众性娱乐活动,如斗鸡、拔河、荡秋千、放风筝和蹴鞠等,则属于后者。两者结合形成了林林总总的清明节俗形式,这些节俗形式,并不是源于官方的律令条文,而是来自芸芸众生自发的生活实践。因此,这些习俗比礼法所规范的传统要坚韧得多,也强大得多。
“祭祖拜宗,慎终追远”的豁达生死观
清明节扫墓祭祖、追思先人的活动,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慎终追远的深厚感情,而“祭祖拜宗,慎终追远”,反映的是中国人豁达的生死观。中国的文化传统里,有把生与死等量齐观,将生命看作呈抛物线形的自然过程,对生和死都抱顺应自然态度的生死观念。这种豁达的生死观在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以前就已经存在,如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庄子的“齐生死”。许多坚定的唯物主义者面对死亡,说“去马克思那里报到”,也是一种淡定的态度。这种生死观派生出对生命的两种态度,一是顺应自然,“知足常乐”的生存观;二是“砍头不过风吹帽”,“视死如归”的死亡观。
从这种豁达的生死观出发,中国人形成了浓烈的“生死排场”,表现之一就是崇尚“入土为安”,对逝去先人的安排特别重视。从古至今,“入土为安”习俗顽强传承。土葬就会有坟墓,坟堆历经一年四季的风霜雨雪,难免会堆土蒙尘,难免会草木凋零,就像故去的亲人,越走越远。因此,在来年春暖花开、万物萌发之时,就有“扫墓”之举。扫墓其实是一种仪式,它寄托了中国人重视亲情、慎终追远、敬重祖先的情感追求和价值关怀。
因此,清明节远不止扫墓、烧纸钱,其更深的意义在于对已逝亲人、祖先的怀念,对先贤、英烈的追思和崇敬。在清明节,中国人祭祖拜宗的传统得到了集中的展示。扫墓、祭奠是一种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它年年轮回,代代传承,昭示着血脉的继承,使祖先与后代之间有了联系,构成了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中国文明几千年香火不绝,一脉绵延,当然与这种“不忘本”“不忘根”的民族特质有重要关系。
祭先烈、敬先贤、忆先人
几年前,我国将清明节设立为法定假日,这对弘扬传统文化意义重大。为更好发扬清明节文化的积极意义,清明节应该成为“祭先烈”“敬先贤”“忆先人”的重要平台。
“祭先烈”,就是我们生者对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民族英雄、革命志士的怀念与景仰,他们没有完成的事业,我们要踏着他们的足迹努力去完成。在清明节,可以组织各种活动,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革命精神,通过“祭先烈”活动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近年清明节之际,国内媒体发起的“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活动,以“知荣、明耻、奋进”为主题,表达广大网友、社会公众对为国捐躯民族英烈的深情缅怀和无限思念,这样的活动就很有意义。
“敬先贤”,就是崇敬和追思那些曾经以自己的贤能、品德、才干为社会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文化名人等。法国有先贤祠,其中安葬着很多对法兰西作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现在已经成为法国精神的象征。在笔者看来,先贤首先是知识分子中的杰出代表,如徐光启,也包括工商界及官员、地方绅士中具有很高社会声望的人士。这个群体的产生,与相对发达的民间社会相关,他们一般都有独立的经济基础、广泛的社会关系和为舆论认可的社会声望。“先贤”是社会的良心和脊梁,怀念先贤,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深入推进荣辱观教育。
“忆先人”,就是缅怀先人,祭祀祖先。天下之人皆有本源,每个公民各有祖先。正是一代又一代先人的艰难打拼,辛勤的开拓与奋斗,才成就了我们今天继续前行的起点。清明前后,一些地方公祭“人文初祖”,人们回家“扫墓上坟”,满足了海内外华夏赤子致敬先人的心愿,寄托了人们对先人的追思和怀念。缅怀先人,“祭之以礼”,寻根追远,既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文明的传承,更是对浩瀚历史的敬畏。
今天如何传承清明节文化
清明节起源于农耕社会,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传统的清明节文化主要依凭着民间乡土社会世代相传。当前,我国正在经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巨大转变,清明节的传承也在经受社会发展的考验。其中的一个重要考验是,当代传媒技术日新月异,现代媒介大规模地侵蚀传统节日文化,改变了传统节日背景下人与人的关系。在现代传播媒介日益兴盛的环境下,消费主义文化盛行不衰,我们要警惕清明节文化内涵的流失,防止它成为一个纯粹的消费性节日。
当前,最要紧的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把清明节中“祭祖拜宗,慎终追远”的文化情怀、精神内涵、民族特性发扬光大,关注、保护和宣扬那些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文化生态,保护与清明节相关的游艺、祭祀、饮食习俗,以及与之相互依存的民间艺术。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一般是在公历的4月5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冬至后105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民问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晋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习俗在山西首先流行。旧时寒食断火,次日宫中有钻木取新火的仪式,民间也多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
春分后15天为清明,是郊游的好日子。清明又是扫坟祭祖的日子,民间又称为“鬼节”、“冥节”,有城隍出巡的仪式。
世界卫生日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要举行各种纪念活动,来强调健康对于劳动创造和幸福生活的重要性。1948年,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设立“世界卫生日”,纪念世界卫生组织的诞生。自1950年以来,每年于4月7日庆祝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日每年选定一个主题,突出世卫组织关注的重点领域。世界地球日
2009年4月22日,第63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决定将今后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
这份决议由玻利维亚起草,得到了50多个国家的联署支持。决议说,地球及其生态系统是人类的家园,人类今后和未来要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需求之间实现平衡,必须与自然界和地球和谐共处。决议呼吁各国政府、国际和地区组织、社会团体以及非政府组织等有关各方以适当的方式庆祝“世界地球日”,提高人类对保护地球及其生态环境的意识。
(白度)
舞狮
舞狮,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装扮成狮子的样子作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舞狮历史久远,《汉书・礼乐志》中记载的“象人”便是舞狮的前身,唐宋诗文中多有对舞狮的生动描写。现存舞狮分为南狮、北狮两大类。最初北狮在长江以北较为流行,而南狮则是流行华南,南洋及海外。近年亦有将二者融合的舞法,主要是用南狮的狮子,北狮的步法,称为“南狮北舞”。
北狮
北狮的造型酷似真狮,狮头较为简单,全身披金黄色毛。舞狮者的裤子、鞋都会披上毛,未舞看起来已经是惟妙惟肖的狮子。狮头上有红结者为雄狮,有绿结者为雌性。北狮表现灵活的动作,与南狮着重威猛不同。舞动则是以扑、跌、翻、滚、跳跃、搔痒等动作为主。
南狮
南狮又称醒狮,造型较为威猛,舞动时注重马步。南狮主要足靠舞者的动作表现出威猛的狮子形态,一般二人舞一头。狮头以戏曲而谱作鉴,色彩艳丽,制造考究,眼帘,嘴都可动。严格来说,南狮的狮头不太像是狮子头,有人甚至认为南狮较为接近年兽。南狮的狮头还有一只角,传闻以前会用铁做,以应付舞狮时经常出现的武斗。传统上,南狮狮头有“刘备”、“关羽”、“张飞”之分。三种狮头,不单颜色、装饰不同,舞法亦根据三个古人的性格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