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学发现

科学发现

时间:2023-05-30 09:47: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学发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科学发现

第1篇

我发现了科学  黑龙江哈尔滨市 风华中学校六年六班 马星扬

现在,只要一出一种新玩意,过不了几天,就会在学生中流行起来。这不,才出不久的新式溜溜球就在我们中间玩的热火朝天了!我就是在这玩当中发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道理。

在我校的各个年级几乎有一半的人手里都拿一个花花绿绿的溜溜球玩的时候,我也加入了这浩大的溜溜球大军中。

有一天,我拿着溜溜球玩“睡眠”,看着他能在下面“睡眠”,我突发奇想,它为什么能“睡眠”呢?我曾多次问妈妈,妈妈说不知道;我又多次问爸爸,爸爸也说不知道。不经意间我用手拨了拨球体,一看它在滚动,我又拨了拨,嘿!“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我发现了溜溜球所谓“睡眠”的原理了。原来,在绕紧线后用力向下掷去的时候,两个半球的球体在向前转,球体自转的时候,中间的小轴承也在转,这也就形成了相对的稳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睡眠”。我发现了这个道理,就仿佛是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一样高兴。啊!我太伟大了,我竟然在玩中发现了科学道理,难怪那位语文老师说:“科学家是玩出来的!”

在放学的路上,我兴高采烈地走在大街上,边玩着溜溜球,边旁若无人地小声嚷嚷着:“我发现科学了!我也是科学家了!”

指导教师:刘爽

第2篇

关键词:科学发现室;兴趣;材料;技能;规则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2-057-1

科学发现室是幼儿园里设置的一个供孩子们操作、发现、了解、探索科学知识的一个活动室。孩子在活动室中能探索科学奥秘,发现科学现象,通过和活动材料的交互中获取科学知识。而当下,科学发现室的闲置现象屡见不鲜,这说明教育者还没有真正认识到环境对于孩子发展的作用,也就是没有认识到环境必须与孩子的相互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潜在价值。有的幼儿园里的孩子在科学发现室中不能探索科学现象,学习科学知识,有的幼儿园里的孩子对活动室投放的材料和内容不感兴趣,在科学发现室中也是瞎玩,而有的幼儿园里的科学发现室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等等这些现象,都值得我们幼儿园的老师进行进一步地思考,该如何来开好这个科学发现室呢?我就几年来在科学发现室的开设中做了一些思考,认为在开好科学发现室时要把握好以下三要素。

要素一:感兴趣的材料,激起孩子的探索欲望。

1.材料的投放要贴近孩子们的生活。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生活中出现的或孩子发现的科学现象,提供可操作性的材料,放在科学发现室,让孩子们来探索、寻求答案,帮助他们来了解科学现象。教师提供时,应多设置孩子可以直接参与、操作的材料,并把它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例如,在盛水的水桶里放置一些塑料制品、木块和一些金属制品,用来操作,帮助孩子了解水的沉浮原理;通过摇、击等方式,发出不同声音的东西;测量温度的温度计;不同品种旋转的陀螺;奇妙的万花筒;有弹性的物体(弹簧、海绵、皮筋……)等。

2.投放的材料要经久耐用。在科学发现室里投放的材料,一定要结实、耐用、美观,这样孩子们在活动中才能更有兴趣和信心。试想一下,如果材料不结实、不耐用,孩子在操作了几次后,就发现材料已经不能用了,那他对探索这种科学现象就缺乏了信心,失去了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也让其他孩子没有了探索的机会。

3.在材料的投放上,教师要依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需要,来投放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材料。教师在投放材料时,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来投放材料,所投放的材料要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操作,有操作的兴趣,同时教师要引导孩子们运用各种感官来参与探索活动。如在科学发现室里,可根据幼儿园里的条件,为孩子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让不同年龄层次的孩子有感兴趣的材料可操作,有会操作的材料可用,让不同年龄的孩子都可以进行科学探索,让孩子有更大的热情参与到探索活动中去。

4.和孩子一起来收集投放的材料。教师和孩子一起收集投放的材料,和孩子一起利用废旧材料来制作,变废为宝。有的废旧材料,经过精心制作和巧妙利用,就能成为孩子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好材料。如用纸、易拉罐做成的风车;几个瓶子装不同多的水成了瓶子琴;用坏了的乒乓球做成旋转的小船等,对这些简单而丰富的操作材料,孩子们同样具有很高的探索兴趣。

要素二:技能帮助孩子探索活动更有效。

科学发现室,顾名思义是让孩子进行科学发现,在孩子进行“科学发现”时,教师要做他们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尽可能发挥孩子的主体性,让他们自己探索,在孩子们需要的时候,教师可以合作者的身份用提问的方式给他们提供一些发现的线索。

每一项材料的投放,教师都应在孩子们的活动前进行介绍,让孩子熟悉材料及操作活动的原理,介绍简单的操作技能,然后让孩子们再进行活动,这样可以避免孩子盲目地玩,学不到科学知识。孩子在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观察他们的活动,多给孩子一些挑战和鼓励,并适时地加以引导、点拨,孩子们有了前面技能铺垫,他们的操作更有目的性,同时容易在操作活动中得出结果,也避免了操作材料因不正确的使用而损坏。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探索的技能,体验科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科学发现室提供的活动材料还可以为集体教学做好准备,如孩子们在科学发现室里先认识了电珠、电线和电池,为科学活动“电池为什么会亮”做好准备,他们在接下来的科学活动中的操作就更有探索欲望。当然科学发现室还可以是开展科学活动的延伸,如在开展了科学活动“沉与浮”后,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操作材料和不同种类的材料,引导孩子在科学发现室里探索更多的让浮的物体沉下去,让沉的物体浮上来的方法,孩子们在科学活动中已经有了一定的操作经验,他们探索的兴趣就能更加持久,也就更深刻地去理解“沉和浮”,使科学教育取得最佳的效果。

要素三:规则帮助孩子活动更有序。

第3篇

确有科学依据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参与的一项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科学刊物《细胞》上发表。学者们首次发现,寒冷可直接影响基因调控。这一研究使传统观点认为低温可使人长寿有了科学依据。研究人员发现,在低温下观察到的寿命延长实际上是一个受到基因调控的主动过程。中美学者此次通过一项寄生于动植物和自由生长于土壤、淡水和海水中的线虫做实验,发现在较低环境温度下,机体的基因调控程序被开启,并且这种调控程序不仅存在于线虫这样的冷血动物,包括人类在内的温血动物也存在。寒冷空气激活一种在线虫神经细胞和脂肪细胞中的受体,由此产生了一连串的信号,最终达到一个控制寿命的基因。

据介绍,目前世界上寿命最长的人大都生活在亚寒带和寒带。比如说总人口只有500万人的格鲁吉亚,百岁以上的寿星就有2000多人。这个国家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研究表明,生活在寒带的人比生活在热带的人寿命平均要长4岁到30岁。在自然界中比如海龟、蛇等冷血动物的寿命都很长,而鸡的寿命比较短就源于它的体温高。

设计师发明“装” 可感应心跳变透明

荷兰设计师发明了一款“装”,穿着它的人只要一时“性致”大发,衣服就会自然变透明。报道称,这款名为“亲密2.0”的服装以智能面料制成,只要穿上它的人变得兴奋、心跳加速或局促不安,衣服就会感应变成透明。曾获多项奖项肯定的荷兰艺术家和发明家罗斯加德以羽毛和智能型不透明电子金属薄片制作这套新装。无线电技术、电子学、LED、铜和其他媒介也都派上用场。罗斯加德说:“‘亲密2.0’是一个探索亲密关系与科技间关系的时尚项目。在这套衣服中,科技不仅扮演功能性角色,更可以在直接而私密的层次上营造私生活和亲密关系。”目前,罗斯加德正与时尚产业商谈如何将这款服装打造成时尚单品。他的作品不但在许多国际美术馆展出,还曾进驻英国泰特现代艺术馆和维多利亚暨艾柏特博物馆。

男子打造奇特酒店 客房外形酷似特洛伊木马

比利时一名男子打造了一家世界上最古怪、最富童话色彩的酒店。这家酒店设有多种不同主题的套房。其中一间最具特色的套房外形宛如希腊神话中的特洛伊木马。另外,在海洋主题的套房中,入住者还可与“美人鱼”共眠。据报道,这家酒店位于比利时小镇迪尔比伊。而选择入住海洋主题套房的人将会住进一艘游艇,游艇上的泳池里还漂浮着美人鱼造型的装饰物。酒店的主人兼建筑师称,其设计灵感来自世界各地,酒店的建筑材料全部源于大自然。他表示,希望酒店的设计能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崇尚自然的主题结合在一起。

巴西小镇数千蜘蛛空中结网似下“蜘蛛雨”

巴西20岁男子埃里克·里斯日前在该国南部一城镇发现数千只硕大的蜘蛛在电线杆间结网爬行,该景象犹如天空降下“蜘蛛雨”,令人震惊。据报道,身为网站设计师的里斯于当天离开位于巴拉那州一个城镇的朋友家后,突然发现头顶上有数千只硕大的蜘蛛在电线杆间结网爬行,仿佛天空中下起了“蜘蛛雨”,于是赶紧用摄像机拍下这一罕见的景象。

经过鉴定,专家表示,视频中的这种蜘蛛经常集体结网捕食,因此视频中的景象属于正常现象。专家还称,这种蜘蛛生长在南美大草原,会在自己的领地结网,其毒液据说对人类无害。

第4篇

绿茶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天然饮品,深受人们喜爱。现代科学证明,绿茶对于健康有诸多好处,绿茶所含的茶多酚在预防多种癌症、心血管疾病以及痴呆症等方面有独特的功效。

近年来,医学界的研究人员不断地发现绿茶对人体健康的好处,西方社会现在对绿茶防病保健功能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关于绿茶与健康之间联系的一些最新发现远远超越了亚洲国家中流传了几千年的茶文化对绿茶作用的评价。绿茶是自然界中预防疾病最有力的天然物质之一,绿茶研究的新发现给人类祛病健身、延年益寿带来了一些希望。

绿茶能够防治多种癌症

亚洲人群中经常饮茶者的总体癌症发病率比不饮茶者明显要低。1994年上海癌症研究所的研究发现,不抽烟但经常饮绿茶者食道癌的发病率比其他人要低得多。

自那以后,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研究探索,为何常饮绿茶者患癌者少?绿茶是如何在人体中起作用的?最近几年的研究表明绿茶能有效地预防许多癌症,包括膀胱癌、结肠癌、食道癌、胰腺癌、直肠癌以及胃癌等。

茶叶中一种非常活跃的成分是多酚,它是存在于一些植物中的天然抗氧化化合物,茶叶中的多酚叫做儿茶酚,是一种水溶性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也存在于水果、蔬菜、咖啡、巧克力以及酒类中。儿茶酚有着很强的抗氧化能力,经研究发现,它的抗氧化效果大大超过葡萄汁和红酒。

绿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能够破坏癌细胞的形成和增殖,茶叶里的儿茶酚能够清除对人体细胞和DNA有害的自由基,从而降低患癌症和其他退行性疾病的概率。

2004年进行的有关研究,以更多的证据表明绿茶在抗癌方面的价值,研究人员用各种不同浓度的绿茶对患有肺癌的老鼠进行治疗,0.6%浓度的绿茶可明显降低肿瘤血管的增殖并抑制肿瘤生长所需新血管的生成。

在一项调查中还发现,绿茶能够有效预防前列腺癌、乳腺癌,饮用绿茶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癌症辅助治疗方法。美国进行的癌症调查发现,绿茶有助于杀死慢性白血病患者体内的癌细胞,研究人员进行的实验室细胞培养表明,绿茶中的成分能够切断白血病癌细胞生长所需要的信号联系。

绿茶中的抗癌成分能够控制皮肤癌患者黑色素瘤的转移和扩散,这对于皮肤癌患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因为引起患者最终死亡的原因并不是肿瘤本身,而是肿瘤的转移。

绿茶的防癌抗癌作用令人振奋,美国癌症研究所正在计划开发研制一种抗癌的绿茶化合物制剂。

绿茶保护心血管健康

中国人和日本人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一向低于西方。许多科学家现在都认可这样一个事实:绿茶在这种差异中至少起到了一部分的作用。过去几十年里的一些调查结果表明,绿茶消耗量较高的地区与当地人较低的胆固醇水平之间有联系。高胆固醇水平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高危因素之一。研究表明,饮食中类黄酮摄入量较高的男性与较低的冠心病死亡率之间也有联系。从饮食中摄入的类黄酮主要来自于绿茶,类黄酮摄入量越高,心肌梗死或者心脏病发作的几率也就越低。

最近的研究还有一些新的发现。一项动物研究表明,绿茶中的儿茶酚可降低动脉硬化症的发病率,低剂量绿茶可使老鼠动脉硬化症发病率降低26%~46%,高剂量绿茶的效果则高达48%~63%。相当剂量的绿茶辅助治疗对于人类也有类似的效果。

日本千叶县对203人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饮用绿茶对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效果,结果表明没有患冠心病的人显然都是些喜欢经常饮用绿茶的人。研究人员据此得出结论,病人喝绿茶越多,得冠心病的可能性就越低。

研究还表明,经常饮用绿茶具有降血压作用。日本科学家对老鼠进行的研究表明,绿茶中的多酚成分能够通过其抗氧化作用使血压保持适中。对于人类来说,经常饮用绿茶能够有效防止高血压。

绿茶减缓大脑老化

研究人员认为,绿茶具有延缓正常老化过程的作用,人的老化过程与大脑退化有关。2004年的一项研究对绿茶中儿茶酚的抗老化和抗氧化作用进行了调查。研究人员以大脑萎缩的老年鼠进行实验,绿茶中儿茶酚的摄入抑制了老年鼠大脑的进一步萎缩以及认知功能的退化。大脑老化现象是不可避免的生理现象,但是绿茶至少可以部分地延缓这种退化并改善大脑功能。

最近的一项临床试验表明,绿茶能够有效地防止由于中风引起的大脑功能退化。如前文所说,儿茶酚的抗氧化作用可保护机体避免出现动脉硬化症,而动脉硬化则是中风的一个危险因素。最近的研究更进一步表明,绿茶中的儿茶酚还能够降低中风后大脑受损的程度。

绿茶有助于保持血糖正常

绿茶还有助于保持健康的血糖水平,有资料表明绿茶可预防2型糖尿病,对于健康人来说,绿茶可促进葡萄糖代谢。动物实验表明,绿茶可降低患糖尿病老鼠的血糖水平而不会影响其血清胰岛素水平。因此,绿茶具有防止高血糖的作用,在预防2型糖尿病和促进血糖代谢方面,饮用绿茶可称得上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第5篇

研究表明,食用辣椒、番茄以及其它茄科属蔬菜可以降低罹患帕金森症的风险。

《神经病学年报》杂志对研究进行了报道,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发现,经常食用茄科属蔬菜,特别是辣椒,可以有效降低帕金森症患病风险。研究人员注意到,原因可能归功于茄科属蔬菜中含有自然的尼古丁。过去就有研究证明,尼古丁和吸食烟草与降低帕金森症患病风险存在联系。

然而,该项研究人员之一,华盛顿大学博士苏珊・希尔斯・尼尔森提出,功劳是否应归功于尼古丁还并不确定。

“说尼古丁可以治疗帕金森症还言之过早。”她说,“如果我们的研究发现证实两者之间的关系只是一种偶然现象,那么辣椒中可能还包含其他比尼古丁更重要的物质。”

但“如果研究证明,少量尼古丁对治疗帕金森症的确存在积极的效果,这势必会成为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因为辣椒和番茄都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这比烟草所含的化学物质要好多了,众所周知,烟草中的化学物质会致癌”。

该研究的参与人员包括490名在1992年~2008年之间确认的帕金森症患者,以及644名健康人士。参与人员都被要求填写有关抽烟历史和饮食习惯的问卷。

研究人员发现,蔬菜食用量和帕金森症患病风险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但在不抽烟或少量吸烟的人群之中,辣椒和茄科属蔬菜的食用量就和帕金森症患病风险率存在联系了。

尼古丁一直为人所不齿,希尔斯・尼尔森还指出,这种物质不仅具有毒性,还能致人上瘾。但是有关动物的研究显示,尼古丁可以潜在保护大脑神经元免遭帕金森症的侵害,因为“尼古丁可以模拟某种神经元接收器,替换某些基因的表达,这种行为将不再受到神经元或大脑的限制”。希尔斯解释道:“或许以上两种反应都可以让人体拥有抗拒帕金森症恶化的能力。”

我们要知道,蔬菜中包含的尼古丁含量远低于香烟,这一点很重要,香烟包含很多致癌化学物――所以以上研究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通过吸烟来治疗帕金森症。而且,人体从食物中吸收的尼古丁也和从吸烟获得的有所不同。希尔斯・尼尔森解释道,从吸烟中获取的尼古丁会直接到达大脑;然而从食物中吸收的尼古丁会首先抵达肝脏,肝脏的功能之一就是解毒,不论有毒物质是来自于人造品或是植物。

打太极拳有助降低罹患帕金森症几率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打太极拳有助降低罹患帕金森症的几率。

美国“奥勒冈研究协会”针对约200名患有轻微或中度“帕金森症”的患者进行研究,让他们分组,分别进行包括太极拳在内的不同运动。经过6个月后,研究人员发现,打太极拳的这组人的症状明显改善,效果比另外两组人好。

负责这项研究的华裔李博士表示,太极拳简单易学,又不需要特别装备,是一项值得推荐的好运动。

咖啡因可减轻帕金森症状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健康中心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显示,咖啡因有助于改善帕金森症患者的运动能力。该研究的论文已发表在美国期刊《神经病学》上。

研究人员将61名帕金森症患者分成两组,一组服用安慰剂,另一组连续6周每天摄入咖啡因,其剂量相当于每天喝2~4杯咖啡所含的咖啡因量。结果发现,与前一组患者相比,后一组患者的运动障碍明显减轻,主要体现在运动速度提高和僵硬症状减轻方面。

不过,该研究成果还需更长时间和更大规模的研究进一步验证。研究人员表示,咖啡因或许可作为常规用药的补充,有必要进一步研究用咖啡因治疗帕金森症的可能性。

咖啡因存在于咖啡、茶等饮品中,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发挥短暂缓解疲劳和提高注意力的作用。此前已有研究显示,常喝咖啡的人患帕金森症的几率较低。

移植干细胞可有效缓解帕金森症

第6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史教学;导入设计;探究过程

生命科学史揭示了科学家思考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思想历程,展示了人们的合作过程,揭示了各种思想的碰撞和论争过程,展示了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材中引入科学史的目的是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理解和掌握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重视和做好科学发展史的教学对学生学好生物学知识、提高生物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生长素是科学家通过植物向光性的探究发现的第一种植物激素。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教材第3章第1节以生长素发现的历史为线索,选取几个关键科学史实进行组织,以引导学生体验科学家的探索过程以及科学知识的发现过程,并引导学生领悟科学家是怎样发现问题,寻找证据,并在严密推理的前提下做出合理的假设,又是如何设计严密的实验对假设进行验证。下面就以“生长素的发现”为例,浅谈科学史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导入设计贵在“新奇”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论中,教学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在本节课一开始,我就声情并茂地讲述“上周,在我住的宿舍楼发生一起坠楼事件,太惨了,粉身碎骨啊!”学生一个个睁大了双眼互相打听,“多好的一盆植物啊,主人太懒了,把它放在窗台上就没再管它,它一天天往外伸,终于义无反顾的投身楼下”。讲到这里学生终于恍然大悟,开始讨论那盆植物为什么会自己“跳楼”。新颖、巧妙、独特的导入可以诱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迅速充满激情地投入到课堂中。

二、探究过程贵在“自主”

生长素的发现,教材中列出了四位代表性的科学家达尔文、詹森、拜尔、温特的实验。该怎样让学生动起来呢?课前我印发四位科学家的探究学案,主要包括几个问题:

1.科学家要证明什么问题?

2.科学家做出了什么假设?

3.科学家的实验设计思路是什么?

4.记录的实验结果是什么?得到什么结论?

让学生分成达尔文组、詹森组、拜尔组、温特组进行实验设计和探究,课上采取了PK法,全班分成四个小组进行较量,每组推出一名代表发言,如果进行不下去或错误本组成员可及时补充更正,如果本组无法进行下去,他组可抢答。事实证明,只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就会给你带来很多惊喜。每一组学生都分析得头头是道,并能在书本实验的基础上补充对照实验,使实验更严密。

三、探究过程贵在“清晰”

1.用合适的过渡语帮助学生理清科学家的思路

在备课过程中,我查阅大量的资料,对各位科学家的实验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试图找出思维过程。科学史教学中应注意使用不着痕迹的过渡语。巧妙的、水到渠成般的过渡不仅能给人以艺术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从整体上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

在学生兴致勃勃地猜测植物“跳楼”的种种原因时,教师适时质疑“怎么证明光导致了植物的弯曲生长”,在证明了光是植物弯曲生长的外因后,教师提出,“达尔文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尖端只有几个毫米,在生长弯曲中基本没有变化,倒是尖端以下的部位明显生长弯曲,所以生长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以下一端,那尖端是不是没有作用呢?”顺利过渡到达尔文第二个实验证明弯曲生长与尖端也有关。之后,教师顺理成章地提出:“既然弯曲生长跟尖端及尖端以下部位都有关,那么光照是通过影响哪个部位使植物弯曲生长的”顺利引入达尔文的第三个实验:探究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达尔文提出两个推论后,教师提出“怎么证明下部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影响到下部的生长”过渡到詹森的实验,证明了达尔文的第一个推论。接着教师提出“为什么会弯曲生长,背光侧生长为什么比向光侧生长快,怎么证明你们的假设?水到渠成地导入拜尔的实验。詹森、拜尔的实验初步证明了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下部分布不均匀导致了弯曲生长。教师接着过渡“这种物质真的就是化学物质吗?如果真的是化学物质我们应该可以收集到,有什么办法可以收集到,并证明就是化学物质?”从而过渡到温特的实验。

2.利用图解总结发现历程,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四、课堂小结贵在“有效”

课前就把学生分成达尔文组、詹森组、拜尔组、温特组,印发探究学案让学生把自己置身于19世纪,像科学家那样去思考、去探究。课堂小结时,让每组代表四位科学家谈一谈他们对生长素发现的主要贡献,每组派一个发言人,组内其他成员补充,其他组成员可以质疑。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去归纳总结知识,每位学生都跃跃欲试。

第7篇

截止到21世纪。

飞机:

1903年12月17日,世界上第一架载人动力飞机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基蒂霍克飞上了蓝天。这架飞机被叫做“飞行者—1号”,它的发明者就是美国的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兄弟。

青蒿素:

英国著名的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教授,于1928年首次发明了举世闻名的青霉素,后来又经过英国病理学家弗洛里和德国生物学家钱恩的进一步研究完善,于 1941年开始用于临床,并于1943年逐渐加以推广。青霉素被公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原子弹和雷达相并列的第三个重大发明。

电脑:

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去,一项对后世产生极为深远影响的发明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摩尔实验室悄悄地诞生了。这就是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台数字式电子计算机的ENIAC。

(来源:文章屋网 )

第8篇

小编的话:“探索与发现”主题展厅位于中国科技馆二层,展厅面积约5000平方米,包括A、B两个分展厅。前两期我们介绍了A展厅的情况,这期就让我们到B展厅看一看吧。

“探索与发现”B厅

B厅位于二层东侧,设有“生命之秘”、“数学之魅”及“声音之韵”三个展区。

“生命之秘” 展区

展区从生物多样性、进化、细胞以及人体自身等方面引领观众了解生命的宏观规律和微观机制,引发观众对生命本质及其规律的探索。

十三种不同嘴型的雀鸟——达尔文的思索生动再现了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探索与发现过程,尤其是达尔文对于鸟嘴形状进化的思考。

生命乐章

观众可以听到多种动物模型里发出的相应叫声,也可以听到动物在不同情绪下的不同叫声。

受精过程

观众可以分别控制蓝色和黄色的游动速度,向上方的卵细胞发起冲刺,获胜的将会占领这个卵细胞并模拟形成受精卵,演示卵裂发育成胚胎的整个过程。

生命有多长

介绍了多种生物的生命周期的差异,以及这些生物的生命历程。具有2550年树龄的巨杉标本,其细密的年轮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顽强。

神奇街道

进入街道的观众会感觉到头晕目眩,行走困难,还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钢球竟然沿着斜面自动从较低的一端滚向较高的一端。

“数学之魅”展区

通过与数学相关的展项引导观众以探索的眼光去发现身边的数学,并在数学游戏中培养逻辑推理能力,从而形成一种严谨精确的思维习惯。

踏着先哲的足迹

这是一面关于“数学探索之路”的主题浮雕墙,包括我们熟知的西方著名科学家毕达哥拉斯、牛顿、爱因斯坦,以及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观众还可以与他们进行虚拟的互动式交流。

完美脸型

摄像头拍下观众的面部影像,并会自动生成与左脸完全对称、与右脸完全对称的合成面部图像,与初始面部影像进行对比,看看自然界的对称如何神奇。

几何投影变幻

展示几何投影的神奇。原本杂乱畸形的图案,在经过特殊形状的面镜对其进行“恢复性畸变”后,观众竟然可以看到一幅正常的图像。

双曲隧道

转动展项上笔直的斜杆可以发现,这根杆可以自由穿过有机玻璃上的曲线槽而毫无阻碍。由此加深观众对几何学中点、线、面内在联系的理解。

“声音之韵”展区

通过介绍声波的形成、传播和接收,展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声音的认知与探究,在体验互动中感受声音世界的美妙与乐趣。

人类的声纹

观众通过声纹录入装置录入自己的声音,在声音展区的其他展项门口设有声纹验证装置,当再次录入该声音后,系统便自动识别验证身份,门会自动打开。

三维环绕音效

该音效设备采用先进的声场合成技术,观众可模拟一个或多个虚拟声音或控制声源的方向,亲身体验一下三维环绕声的震撼效果。

第9篇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科学发现的心理要素,探讨其对中学物理教学中利用心理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创造性的启示。

国际科学教育改革关注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做”科学,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科学教育也开始注重学生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经历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分析科学发现的心理要素会给中学物理教学带来一定的启示。

一、科学发现中的创造力

科学发现是一种创造。王极盛在《科学创造心理学》中将“科学创造按照发现事实还是创造出产物划分为发现和发明”。他认为,“科学家创立新的学说、新的理论,属于高水平的创造性活动”。

科学发现作为高水平创造性活动,需要具有创造力。创造力又来源于需要和动机,而人的动机又受到人格的影响。

阻碍创造的原因。罗伯特·奥尔森归纳为“习惯、时间、恐惧失败、急于求成、难于从事有目的的智力活动、难于分辨解决方案的优劣、怕被别人批评等”。

罗伯特·奥尔森认为“创造力较强的人,具有强烈的动机和较高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分辨出有价值的问题、确定真正的问题、开放观念寻求答案、运用判断及直觉来寻找答案、使解决办法转变成有用的结果、运用潜意识思考等”。

Feist的研究认为“科学创造人才在认知上具有开放、灵活的特征;在人格上具有支配的、傲慢的、敌意的、自信的、自主的、内向的、动机强的、有抱负的特征”。

王极盛比较了创造型科学家与一般科学工作者的特征,认为在智力因素方面,科学创造人才具有更高水平的思维能力、独立思考、分析能力、联想能力、判断能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综合能力、思维灵活性以及观察力。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科学创造人才在事业心、勤奋、兴趣、责任心、求知欲、进取心、意志、自信心、意志顽强性、情绪稳定方面表现得更好。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激励学生的成就动机;让学生从思想上独立,独创性的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保持灵活的思维、大胆的怀疑和联想;启发学生思考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判断方案的优劣;鼓励学生亲手实验;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力,和稳定的情绪。

二、科学发现的动机与人格

吉尔福德认为“具有种种必备能力的个体,能否能产生举有创造性质的结果,不仅取决于是否具有创造力,还取决于动机和性格特征”。

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中认为,“科学家的动机也产生于需要,其中不仅包含认知的需要和好奇心,更强调了人们追求共同的、持久的理解和解释,以及使事物系统化的欲望”。同时他也指出“其他任何人类的需要都可以成为涉足科学、从事或者深入研究科学的原始动机”。

同样考虑到科学家自身和社会等因素的还有建构主义者,他们否认科学是描述大自然的,认为科学理论作为科学家的发现不是纯粹客观的。建构主义者卡琳诺尔·塞蒂纳把科学研究定义为建构性的,认为“科学创新或发现是一个定向过程的结果,是有意图的定向研究的结果。因为科学家进行研究时已经有关于科学研究的知识:他们知道什么是科学问题,他们知道问题的解决方案,他们知道该研究哪些地方、该忽视哪些地方。正是这些有关科学研究的知识引导着科学家进行科学发现、获得创新性的结果”。

中学物理教学中分析学生的动机与人格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意志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便于教师对学生动机和人格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培养。可以通过挖掘学生在生活中的困惑,明确问题和需要;确定其中的关键因素,建立物理模型;用物理知识帮助学生解释现象、解决问题。

三、科学发现的洞察力

卜晓勇,毛加兴通过对DNA分子结构发现案例的梳理,探讨科学发现过程中一些重要的因素。认为“强烈的兴趣与执着的追求、敏锐的洞察力等要素是现代科学做出重大发现所必备的”。

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吉尔福德提到,“对问题具有敏感新的一种可供选择的观念,涉及到对所遇到的奇特的、不同寻常的或令人困惑的事情的觉察”。

洞察力要求透过现象看本质。阿瑞提认为,“许多科学发现就是从以前认为不相同或没联系的事情之间找到一个共同的特征或联系。但是观察到的现象当然是不够的”。

阿瑞提把发现过程分为原发过程、继发过程和第三级过程。他认为,“科学家观察到某些现象作出的反应并不是对刺激物作出的反应,而是对一种新等级作出反应(这一等级包括:具体指出一种共同特性;并不是用原发过程的方式把这些具有共同特性的事物同一起来;认识到它们属于一种未曾想到的继发等级过程)”。而这种包含了分析和判断,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察力,正是洞察力。

在物理教学中洞察力对学生的学习也是至关重要的,物理学科的抽象性要求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建立物理模型解决问题,确立事物及其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教师应该提供学生大量的信息和材料;培养学生对有效信息的敏感性;要求学生对事物进行分析和判断。

四、科学发现的想象力

高尔顿在一份研究中报告了他发明的词汇联想测试,他观察到,许多联想单词是从他自己的经验中得来的,而别人是不太可能跟他产生同样的联想的,这个发现有极重要的价值。

罗伯特·奥尔森认为“延缓判断及批评是一种技巧,鼓励尽可能多地提出构想,哪怕是荒诞和愚蠢的”。判断可使想象力保持在正确的轨道上,想象力则刺激和启发判断。

袁维新在《科学发现的多元解读》中认为,“科学发现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其作用必须通过逻辑的与非逻辑的思维形式具体地体现出来,其中尤其是通过诱导创造性思维的精华部分——灵感、想象、与直觉发挥作用而曲折地体现出来。创造性思维的成果是既存知识的重组,在知识重组的创造性思维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机制是二元联想,即两个思想或理念,原来是无关的,最后被连结成为相关,而产生创造性”。

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提出构想和假设;延缓学生对解决问题方案是判断或取舍;鼓励学生进行二元联想。

综上所述,分析科学发现过程的心理要素对中学物理教学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利用创造中的心理要素对学生进行培养,是提高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创造性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美〕亚伯拉罕·马斯洛著,邵威等译.科学与科学家的心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10.

[2]〔美〕A·H·马斯洛著,许金声译.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1.

[3]〔美〕西尔瓦诺·阿瑞提著,钱岗南译.创造的秘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8.

[4]王极盛.科学创造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11.

[5]〔美〕罗伯特·奥尔森著,吕胜英、翁淑缘译.创造性思维的艺术[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89.5.

[6]〔美〕J·P·吉尔福德著,施良方等译.创造性人才[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

[7]张景焕,金盛华.有创造成就的科学家关于创造的概念结构[J].心理学报,2007.

[8]卜晓勇,毛加兴.科学发现过程中的要素研究——从发现DNA 分子结构谈起[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9]袁维新.科学发现过程与本质的多元解读[J].科学学研究,2008.4.

第10篇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但是,近日,国外有媒体报道了一则题为“古生物学家在西班牙发现最古老的大熊猫祖先化石”的新闻,国内媒体就此认为“大熊猫起源于欧洲”,难道国人喜爱的国宝是“外来客“吗?

不能说克氏熊猫是大熊猫最早的祖先

记者发现,最早对发现大熊猫化石事件进行报道的是美国《生活科学》,在其一则题为“古生物学家在西班牙发现最古老的大熊猫祖先化石”的新闻中写到,西班牙古生物学家在西班牙东北部发现最古老大熊猫的化石。

随后,美国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也报道了该新闻,题为“科学家发现大熊猫最早的祖先,但不是在中国”。之后国内媒体纷纷转载,并加上了类似甚至更加夸张的题目——“科学家在西班牙发现最古老大熊猫化石”“科学家发现大熊猫起源于欧洲”。

但是事实果真如此吗?为了揭开事情的正面目,本刊记者以电子邮件的形式采访到了新闻当事人——本次考古挖掘的负责人、西班牙国家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胡安·阿贝拉博士。

胡安·阿贝拉在邮件中回复记者说,他们的考古队前不久在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发现了一些1160万年前的原始熊类的牙齿和上颌化石。他们近期深入研究了这两副化石并将其与许多其他物种相对比,得出了一系列的结论。最后他们惊奇地发现,这可能是一个新类属。他们为这个新物种取名为“Kretzoiarctos beatrix”(以下简称克氏熊猫)。

胡安·阿贝拉告诉记者说:“化石的牙齿证明它是一只熊。此外,下颌骨体短显示它更接近于大熊猫亚科,与现今的大熊猫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牙面上釉质褶皱,显示这种熊是一种杂食动物,但也拥有很多用于咀嚼坚硬植物的牙齿特征,例如竹子。”

从牙齿化石获得的该物种的相关信息看,克氏熊猫与现在的大熊猫存在着亲缘关系。它属于熊科动物,更准确地说,属于大熊猫家族的一个分支。所属年代为距今1120万—1180万年前的中新世,当时该地区是潮湿的,适度温暖,草木丛生的。

克氏熊猫只是大熊猫家族中最古老的一员

国宝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其憨态可掬的可爱模样深受全球大众的喜爱。在1961年世界自然基金会成立时就以大熊猫为其标志。

可是,一则有关西班牙科学家发现最古老大熊猫化石的新闻引起人们关注,有关大熊猫到底起源于哪里的问题成为焦点话题。

1869年,法国神甫爱尔芒德·戴维在一位四川猎户的家中发现了一张大熊猫的毛皮。由于西方人对这种动物闻所未闻,戴维根据这种动物的毛皮特征,将其命名为“黑白熊”,他还在当地猎户的帮助下搞到一只“黑白熊”标本。当戴维将“黑白熊”标本送到巴黎展示后,立即引起了轰动。

后来,法国动物学家爱德华兹在仔细研究这个标本以后确定,这是一个全新的物种。由于它与在中国发现的小猫熊食性相近,爱德华兹便把这个新发现的物种定名为“大猫熊”,但后来人们却习惯称之为“大熊猫”。

对于国内外媒体报道“西班牙发现大熊猫最古老祖先化石”的说法,胡安·阿贝拉表示那样会“带有很大的风险的”。

“这是因为化石记录非常零碎,并且期间还有许多其他的中间物种,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它与大熊猫同属于熊猫亚科,但这并不意味着大熊猫一定起源西班牙,它只是提供了这种可能性。准确地说应该是大熊猫家族中最古老的一员。” 胡安·阿贝拉说。

其实关于大熊猫起源的争论由来已久,正如胡安·阿贝拉在其论文开篇时写道:“大熊猫的起源在过去一个世纪里哺乳动物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争论最激烈的话题。”至于谁才是大熊猫最早的祖先,学术界也有过几次比较大的争议,比如始熊猫、葛氏郊熊猫、小种大熊猫。

大熊猫起源问题其实早有定论

“学术界对于谁是大熊猫的祖先早有定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邓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

邓涛介绍说,早在上世纪70年代,我国科学家邱占祥、祁国琴就对云南禄丰始熊猫做了详细的研究,他们认为,此种动物在形态特征和系统关系上介于祖熊(Ursavus)与熊猫(Ailuropoda)之间,于是将其建立一个新属、新种,称为禄丰始熊猫(Ailurarctos Lufengensis)。

为了进一步论证始熊猫分类地位的可靠性,他们又专门与1942年在匈牙利发现的葛氏郊熊猫的化石作了对比。

“葛氏郊猫熊与始熊猫之间的形态差别,说明它们不在一个演化水平上。前者是始熊猫的一个灭绝的旁支,没有留下现生后代,中国的熊猫是始熊猫主支的延续。而随后的小种大熊猫生活在300万年前,已经初具现代大熊猫的雏形,是介于始熊猫和现代大熊猫之间的类种。” 邓涛强调。

这样始熊猫作为大熊猫始祖的地位就在国内学术界确立下来,后来也得到了国外学者们的认可。“Ailuaractos Lufengensis(始熊猫)被许多学者认为是大熊猫直接的祖先,因为它是非常相似的大熊猫。”胡安·阿贝拉说。

邓涛认为,始熊猫与克氏熊猫的关系好比自己与某个爷爷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牙齿结构和颌骨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这是判断大熊猫亚科的最基本的依据,这说明它们肯定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第11篇

科学网3月17日上海讯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许琛琦研究组和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李伯良研究组在一项合作研究中发现“代谢检查点”可以调控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并鉴定了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靶点――胆固醇酯化酶ACATI以及相应的小分子药物前体,为开发新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奠定了基础。今天,题为“通过调节胆固醇代谢增强CD8+(加号是上标)T细胞的抗肿瘤反应”的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

人体的免疫系统负责保卫机体健康,其中T细胞在肿瘤的监控和杀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肿瘤细胞能通过多种机制来抑制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在临床上,可以通过提高T细胞的活性来治疗肿瘤。目前,基于T细胞的肿瘤免疫治疗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现有的治疗方法只对部分病人有效,并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科学家需要开发新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来改善疗效并让更多的病人受益。

许琛琦研究团队和李伯良研究团队从全新角度去研究T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功能。许琛琦研究员表示,通过调控T细胞的“代谢检查点”可改变其代谢状态,使其获得更强的抗肿瘤效应功能。研究人员发现T细胞代谢通路中的胆固醇酯化酶ACATI是一个很好的调控靶点,抑制ACATI的活性可以大大提高CD8+T细胞(又名杀伤性T细胞)的抗肿瘤功能。因为ACATI被抑制后,杀伤性T细胞膜上的游离胆固醇水平提高,从而让T细胞肿瘤抗原免疫应答变得更加高效。同时,研究人员还利用ACATI的小分子抑制剂avasimibe在小鼠模型中治疗肿瘤,发现该抑制剂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效应;并且avasimibe与现有的肿瘤免疫治疗临床药物anti-PD-1联用后效果更佳。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红阳点评该项研究成果:这是肿瘤免疫基础研究的一个重要突破,开辟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一个全新领域,证明细胞代谢对肿瘤免疫应答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发现ACATI这一新的药物靶点,揭示ACATI小分子抑制剂的应用前景,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

据介绍,这项研究得到了生化与细胞所刘小龙研究员,清华大学刘万里教授,武汉大学宋保亮教授,中山大学周鹏辉教授,美国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孙少聪教授以及美国达特茅斯医学院Ta-Yuan Chang教授的大力帮助,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及上海市科委的经费支持,同时得到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复合激光显微镜系统、生化与细胞所动物分析技术平台、细胞分析技术平台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平台的大力支持。

第12篇

日本研究小组日前宣布,他们在动物实验中,弄清了脑内一种酶负责调节食欲的机制。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开发出控制食欲的新方法。

此前,研究人员已知脑内弓状核神经细胞表面上存在的“钠钾转运体”酶与调节食欲有关,不过一直不清楚其详细机制。

日本自治医科大学和国际医疗福祉大学研究人员在用大鼠进行实验时发现,一整天不给大鼠喂食,让大鼠处于空腹状态,结果发现“钠钾转运体”的功能降低。此时,采集大鼠神经细胞进行观察后,发现与血糖值发生反应的神经细胞的功能也随之降低了。

研究小组给大鼠脑内注射阻碍“钠钾转运体”发挥作用的药物后,发现弓状核内促进食欲的蛋白质增加,大鼠进食的量也增加了。

研究小组指出,目前减肥药物有引发循环器官障碍等副作用的担忧,而此次发现的酶只对食欲发挥作用,因此将有助于今后开发出副作用很小的减肥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