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财务审计合理化建议

财务审计合理化建议

时间:2023-05-30 09:47: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财务审计合理化建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财务审计合理化建议

第1篇

一、对高校内部审计要有正确的定位

(一)高校内部审计是内部审计

高校内部审计在审计目标、依据、方法、手段、甚至审计职责和审计独立性、权威性等方面有别于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等外部审计。尽管三者本质都是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但外部审计的目的侧重于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而内部审计监督和评价的目的更侧重于促进单位内部管理和提高单位内部经济效益,高校内部审计的目的正是为了加强高校内部的经济管理。

(二)高校内部审计有别于主管部门和企业单位的内部审计

主管部门的内部审计主要是对下属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在业务上起领导、指导和监督作用,它兼有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作用的性质。企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主要是为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服务,目的是为了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深受企业管理层重视。高校内部审计由于高校的任务、经费性质、经济活动效益性的内涵不同有别于企业内部审计。高校内部审计是高校内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对学院财务收支及预算安排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保证资金及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高校的任务是培养人才,它的经费来源除向学生收取适当费用外主要靠财政拨款(贷款最终靠这两项收入偿还),它注重经济效益但更重视社会效益,它考核经济效益主要从经济性、效果性出发而对效率性考虑不够(对产出难以定量考核)。由于以上差别,高校内部审计的动力、受领导重视的程度显然不及企业。对高校内部审计的转型更没有提高到应有高度。

(三)高校内审部门的职责不能混同于内部管理部门

高校内部审计部门是对高校内部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的部门,它不是经济活动的管理部门。高校内部的财务、后勤、校产、基建、产业等管理部门根据部门职责分工对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决策、管理和控制。高校内审部门对高校的经济活动应该参与、介入、监督和评价,但决不应进行决策甚至参与管理,否则审计部门就会“错位”和“越位”,审计的独立性则难以保证,评价难以客观公正。

(四)高校内部审计要同其他监督形式相配合。

高校内部审计是一种对高校内部经济活动的监督和评价,它与财务部门的内部监督和监察部门的行政监督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财务监督是财务管理的日常工作,是财务部门的一项管理活动。监察部门的监督主要对程序进行监督,着眼于“人”的监督。审计监督是对经济活动进行的监督和评价,是对“事”的监督。三者不应混淆,否则会出现多头监督现象,但三者应注意协调和配合,并注意审计、财务、监察成果的互相利用。

二、做好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学校经济活动的有序运行

(一)内审工作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

要想做好高校内审工作并使高校内审在学校经济活动中发挥应有作用,离开学校领导的重视绝对不行。校领导重视内审工作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也不仅是表现在内审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经费的安排这些形式上,最重要的应体现在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审计报告的运用方面。试想,如果学校重要的经济活动不要审计部门参加,审计合理建议得不到采纳,审计报告被束之高阁,审计的权威性怎么体现出!别说“同级审”,就是“上审下”也只能流于形式。

(二)内审观念要有新转变

高校内审工作是对高校内部经济活动的监督和评价,其目的是保证高校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要想达到内审的目的仅靠传统的账项基础审计、事后审计、财务审计的做法已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更新审计观念。具体地说要从账项基础审计到账项基础审计、内控审计并重并向风险审计渗透;从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审计发展;从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或效益审计转变。

(三)在全面审计基础上突出审计工作重点

高校内审工作正如前所述,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在做好这些审计工作的同时,内审部门要根据学校领导的要求,结合学院的中心工作,突出审计工作重点。内审部门对那些涉及面广,资金使用所占比例大,审计可产生明显效益的项目要投入较多的人力和精力。高校在不同时间有不同的中心任务,高校干部“换届”的时候,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就可确定为内审工作重点,学院在建设新校区的时候,对新校区建设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就显得尤为必要。

(四)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

“公正”是对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公正”对内审工作特别是高校内审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审计是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评价,在对事的审计评价过程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人,涉及到对人的评价,这就要求高校内审部门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抱着学校对同志负责的态度,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做出公正的切合实际的评价,这样既可回避审计风险,又能向学校领导反映真实情况。

(五)做好高校内审基础工作,防范审计风险

审计是有风险的,高校内审人员生活在高校这个圈子里,审计接触的是校内同事甚至朋友,更要注意回避风险。要想回避审计风险必须做好内审基础工作。包括审计程序要合法,审计证据要充分、正确,审计底稿要清晰明了,审计手续要完备,审计方法要得当,审计结论要正确等。

(六)从审计专业角度出发向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

审计人员大多是财务或工程造价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具备一定的财务、审计、工程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又不直接从事会计核算、企业经营和工程管理工作,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高校内审部门在预算管理、会计核算、内控制度建设、防范经济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对内对外投资、签订经济合同等方面都可通过审计报告等形式向校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2篇

1.开展审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水平。农村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原有审计人员业务素质跟不上事业发展要求。因此,要加强对农村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和培训,提高乡镇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是实行审训结合。坚持岗前培训、集中培训、以审代训等措施,结合审计工作实际需要,适时进行审前集中培训,做到以老带新,逐步解决具体操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二是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定期组织乡镇农村审计人员学习《审计法》和有关廉政工作规定等,做到依法审计,廉洁公正,进一步提高对农村审计工作紧迫性和自觉性的认识。三是坚持持证上岗。各乡镇应配备专职审计人员,进行系统的业务培训并通过严格考核领取农村审计资格证书,做到持证上岗。乡镇领导应积极支持乡镇审计人员及时参加业务培训,并提供所需经费。

2.加强对农村审计工作的管理和指导。针对当前机构不健全,审计力量薄弱的实际,县政府要从组织上、制度上为乡镇审计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当前主要抓好乡镇内部审计组织机构的建立和健全,解决好人员的编制问题。审计机关要遵照《审计法》的规定,充分利用优势,加强对农村审计的指导。对一些重大的审计项目,或是初次开展的审计项目,审计机关应给予必要的业务指导,还可以通过有关工作会议和例会,交流经验,沟通信息,座谈讨论,排除疑难问题,促进整体素质提高。此外,要协调各方关系,加强与各乡镇领导联系,宣传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倾听他们对审计工作的要求和建议,使他们支持和重视审计工作,将农村审计工作纳入议事日程,确保审计工作有专职人员,有组织领导,经费落实。

3.进一步加强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针对当前农村审计制度建设滞后的问题,有关部门应认真研究参照国家审计准则,结合农村审计实际,制订一套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强的农村内部审计规范或指南,并在此基础上汇集成一本《农村审计监督工作手册》,使之成为农村审计人员的业务工作指南,同时要共同制定农村审计发展规划、农村审计质量控制办法等规章制度,从计划管理、项目流程、质量控制等方面着手,在宏观规划和微观操作两个层面加以规范,使农村审计监督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促进农村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高。

4.不断提高审计监督和服务的能力。农村审计要为乡镇党委政府决策服务。在严格查处违法违纪违规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完善制度和加强管理,为乡镇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对审计发现的经济犯罪、严重损失浪费等现象,要发挥职能作用,进行移送和处理,切实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减少农民负担。

5.努力营造和谐良好的农村审计氛围。营造和谐的审计氛围离不开法律的完善、领导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一是努力争取各级党委和政府、主管部门、涉农部门等领导的支持和重视;二是农村审计部门要与纪检监察、政府审计、司法机关、财政等有关部门单位加强联系沟通,对审计中发现的重大违纪违法现象及时进行移送,构建资源共享的审计监督机制;三是通过宣传与结果公告等措施,努力提高社会各界,特别是农民群众对农村审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四是努力增加乡镇内部审计投入;为农村审计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苍南县农村审计现状与阶段性成果

浙江省苍南县有36个乡镇共776个行政村,现有农村人口116多万人。2008年全县村级集体资产总值192097.98万元,其中货币资金29804.92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3622.51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当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村有154个,其中年收入超过100万元的村29个。为防止村级集体资产流失,加强农村财务审计监督,早在1995年由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苍南县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总站”,与县农业局农经总站合署办公,业务上接受县审计局和上级主管部门审计机构的指导。2002年10月《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颁布实施,农村审计步入了法制化,县财政将农村审计项目纳入年度预(决)算,经费10万元。多年来,在县委、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按照“三年一轮审、离任必审、有访必审”的要求,积极开展以村集体财务收支为主的各项农村审计,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全县已审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1539个单位,审计资金总额达123124.08万元,查出违纪违规案件69件,查出违纪违规资金837.78万元,向司法机关移送案件18件,受党纪处分35人。并向被审计单位及各级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1220多条,大大地促进财经制度的落实和完善,农村审计的良好效果得到全社会的认可。

1.通过落实政策,实行村务公开。为加强对农村审计和村务公开工作的领导,苍南县委、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意见》等文件,明确农村审计工作要求,健全农村审计机构,配备合格审计人员,并且将审计结论作为考核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归入个人档案。2003年县政府主要领导还专门为加强村极财务审计、实行村务公开方面作重要批示。通过贯彻落实上述一系列政策,进一步推动了农村审计工作,完善了村务公开制度。对审计出来的财务收支、资产运行情况以及存在问题和整改意见等如实地向群众公开,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提高了农村财务的透明度,增强民主理财意识。

2.通过规范操作,提高审计质量。在执行《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和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示范文本的基础上,具体制定了《苍南县农村合作经济内部审计试行办法》、《苍南县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操作规程》、《苍南县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办事指南》等文件,编制一套适合本地实际操作的审计通知书、审计记录单、审计查询单、审计签证单、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审计承诺书、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审计建议书等标准文本。为确保审计质量,在坚持按章审计、统一文本操作的基础上,要求被审计单位负责人对被审期间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等情况如实陈述并承诺;强化审计复核制度,审计组长必须对审计组成员的工作质量进行监督,对审计主要事实的清晰性、完整性及审计证据的真实性和充分性必须复核;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审计档案是审计监督活动的真实记录,是检验审计质量的主要依据,在对审计事项做到认真整理的基础上,按国家规定实行“一审一档”制,做好装订年度归档,并由专人负责保管备查。

3.通过拓宽审计,强化村财监督。在制定和实施农村审计工作计划中,要求各乡镇对村级财务实行“三年一轮审”,县农村审计单位实行抽审;在坚持例行审计的基础上,拓宽思路,积极探讨,接受委托审计;根据工作需要,分别开展了村级债权债务专项审计、村级货币资金管理情况专项审计、农民负担专项审计、土地征用款落实专项审计、村集体组织征订报刊情况专项审计、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以及村集体经济财务循环审计等。通过以上各项审计,对被审计单位的集体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对债权债务进行清理和核实,对村干部进行任期经济责任进行评价,确保村集体资产的安全运行,实现了对村集体财务的全方位监管。

4.通过查处案件,促进廉政建设。农村审计是以行政执法者的身份介入对村集体资产及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监督,特别是对农民上访案件的专案审计、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重点审计,查处了一些经济大案要案,建议有关部门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进一步追查,依法制裁。如龙港镇柳江村某出纳员在道路工程建设中,贪污村集体资金275000.00元,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金乡镇某村在2007年审计原村书记和村主任时,发现该员工及其他有关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转移村集体资金63.45万元于账外开支和挥霍,并向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行贿送礼,受县纪委处分5人,2年处分1人。同时为配合村级换届选举,开展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村集体财务收支循环审计及有关专项审计,有力地扼制了一些村干部的腐败现象,促进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第3篇

各位领导:

大家好,2007年以来,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和财务审计工作重点,团结奋进,真抓实干,在全体财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获得了“威海国税、地税诚信纳税企业”、“内审先进单位”、“诚信信贷企业”等多种荣誉称号,争取财政到位资金11136万元,五诸河流域专项资金400万元,世行到位资金2000万元,圆满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和集团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认真履行了部门工作职责。主要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抓职能发展。一是从工作的思想认识上提高,针对财务审计人员比较安于现状、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感,看问题、做事情缺少前瞻性的特点,强化管理意识。使财务审计人员深知财务仅仅作好核算是不够的,管理跟不上核算的再细也没有用,核算是基础,管理是目的,在作好基础工作的同时要提高管理意识,要求财务审计人员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如对每一笔经济业务的核算,在考虑核算要求的同时,还要考虑该业务对公司的现在和将来在管理上和税收政策上的影响问题,现在考虑不充分,以后出现纰漏就难以弥补。二是从内部管理制度报表资料上提高。即结合考核办法,对内部管理报表的格式及内容进行适宜调整,符合管理要求又要满足内部考核需求;建立成本费用明细分类目录,使成本费用核算、预算合同管理,有统一归口的依据;修改完善了会计结算单,推出了会计凭证管理办法;设置资金管理办法,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为公司进一步规范目标化管理提高经营绩效,统筹高效的运用资金,铺下良好的基础,从而在职能管理上迈出一大步。

二、抓制度建设。制度属于企业的硬性管理,任何成功的企业无一例外的有其严格的规章制度。今年以来,财务审计部内部制定了固定资产管理、低值易耗管理等多方面规章制度,并深入了解各公司实际情况,与报帐员进行交流,进一步完善了业务报销流程。为公司各项内部管理制度推进,建设财务管理内外环境尽了我们应尽的职责。

三、抓团队建设。财务审计部门的力量相对薄弱,一方面将对人员重新组合搭配,进行高效有序的组织,另一方面继续加强培训,使员工真正做到驾熟就轻,工作严谨、作风廉洁、认真细致。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坚持做到三个满意:“让客户满意、让员工满意、让各部门主管领导满意”,建设一支团结向上、公正廉洁的财务审计队伍。

四、抓基本职能。首先,作好资金调度和信贷工作资金对于企业来说,就如“血液”对于人体一样重要。今年工程建设全面铺开,各经营管理机构逐步建立,新员工不断加盟。资金需求日益增加。公司承受了巨大的资金压力。我部根据工程建设和公司发展的要求,规范集团经济运行秩序,加强各分、子公司的资金管理,降低和杜绝资金的使用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集团公司资金管理全部纳入结算中心统一管理。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切实履行职责,管理好各个环节,尤其在今年所有的物资全部集中支付的前提下,坚持灵活运用原则,充分发挥资金时间价值,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并与银行密切合作,将沉积资金采用“协定存款”等方式,提高公司存款资金增值率,资金的成功运作保证了公司的正常运转,更是继续树立了集团公司“诚信信贷企业”的良好形象。作好税收管理工作。认真学习税收的相关政策,在每一笔经济业务发生时都仔细思考,积极办理了有关房产税、土地税收减、免工作,并由此得到地方税务局准予减免56.78万元的税收减免批复,为集团公司取得了实质性的经济收益。作好财务分析工作。深入开展经济活动分析,不局限在帐面上的说明分析,作好日常财务分析资料的收集,对支出预算、开支计划、资源分配提出合理化建议。作好审计工作。07年我们将审计工作重点放在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和国债项目决算工作上。积极跑施工单位、财政部门,中介机构作好有关资料的收集,数据的整理和报送工作,目前共计报送财政部门工程竣工财务决算7份。另外对于电力工程审计,以前由于行业问题,所有电力工程都按对方的预算交费。今年,在生产发展部设备科的大力协助下,我们对所发生的所有电力工程进行审计,在电力部门极力不配合的情况,我们克服种种困难,全年审计电力结算金额130万元,审减30万元,为集团公司工程建设节约了成本。使公司的经济运行平稳过渡,职工的利益得到充分保证。

五、抓对外协调。协调国资委完成06年经营者年薪的计算工作和07年年薪办法的制定,通过了地税部门的专项检查和房产、土地等税收减免,协调财政资金11532万元,开行资金2000万元,五诸河流域专项资金400万元,在世行项目办的配合下争取世行资金到位2000万元。由于尽责、高效的服务,还荣获“威海国税、地税诚信纳税企业”荣誉称号,并被内审协会评为“内审先进单位”。这些成绩的取得包含着集团领导的关怀和支持,凝聚着财务审计部一班人的心血和汗水,也得益于相关部室和分公司的理解与配合。我作为经理,尽了心,努了力,仅仅做了一些应当做、也是力所能及的工作。但这里也存在了诸多不足一是组织理论学习的密度比较低,不深不透,创新不足;二是疲于应付日常事务,前瞻性、系统性较欠缺,财务管理关口前移的速度缓慢;三是财务分析、预测水平有待提高,财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亟待增强;五是管理较粗放,对项目经费使用的跟踪问效缺乏。

以上汇报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第4篇

美国著名内部审计学家劳伦斯。B.索耶(L.B.Sawyer)在其名著《内部审计实务》一书中提出的内部审计定义为:对组织中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的评价,已确定是否遵循公认的方针的程度,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是否有效和经济地使用了资源,是否正在实现组织的目标。作者还特别强调内部审计须检查、评价各项经济活动的有效性、效率性及效果性,即内部审计应向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延伸。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2号——考虑内部审计工作》中指出,内部审计是指被审计单位的专门机构或人员对其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合法、完整;经营绩效以及经营合规性等进行的检查、监督和评价。其职能有检查、签证、评价和建设。内部审计的包括财务审计,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

经济效益就是以尽量少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取得尽可能多的符合需要的劳动成果。经济效益审计是我国新创新的一个概念,是独立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利用专门的审计,依据一定的审计标准,就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进行审查,收集和整理有关审计证据,以判断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评价经济效益的开发和利用途径及其实现程度。

徐政旦在《论现代审计的基本特征与我国审计的方向》一文中将我国经济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之间的关系界定为:财务审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绩效审计,这些审计各有侧重,适用性有所不同,且名词的提法也不尽统一,但是核心都是以经营管理活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这些审计在我国通常称为经济效益审计。

二、内部审计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和职能

1.目的。内部审计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是,发现和揭示经济效益的,帮助企业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提出管理和改进措施,促进被审计单位提高经济效益。如果将目标具体化,现阶段内部审计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目标是审查、评价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应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事前。主要审查计划、预算及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等,对未来的经济活动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评价,促使未来的经济活动方案更加合理,更加可行,更为有效;二是事中。通过把经济业务的实施情况与事前的计划和预算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差距和存在的问题,督促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修正计划、预算,使之更符合客观实际;三是事后。对已完成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进行评价,以进一步寻求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

2.职能。传统审计是通过事后财务审计来监督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以监督职能为主。经济效益审计则以建设性职能为主,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组织机构、管理体制、经营方针、政策和方法等方面的审查,揭示经营过程中的弊病和薄弱环节,找出提高管理工作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可能途径,提出挖掘被审计单位内部潜力的建议,确保经济安全运行,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三、内部审计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对象、范围和时间

内部审计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对象、范围主要是,被审计单位有关的经营方针和管理决策。它包括对管理控制系统是否存在,是否合规和是否恰当;决策过程是否存在,是否合规和是否与本单位目标的实现有关;管理人员素质及管理质量等进行评价。可以认为,经济效益审计的范围超过了财务会计活动,拓展到对所有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评价,而且不是在事后,而是在经济活动的过程中挖掘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是面向未来的审计。财务审计的对象范围侧重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及会计资料,财经法纪审计的对象是严重违法违纪活动。

财务审计、财经法纪审计一般在期末,主要是事后审计,以防护性为主。经济效益审计可能是对经济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审计,而且强调事前审计的作用,以建设性为主。

四、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和程序

财务审计的主要方法是:检查、监督、观察、查询及函证、、分析性复核等;财经法纪审计的方法主要是查询、审阅、鉴定等。经济效益审计在借鉴了传统审计方法的同时,还吸收了管、计量经济学等领域的知识和方法。

1.内部审计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主要方法。

⑴审计查证法。包括常规技术方法和现代管理方法。常规方法借鉴了财务审计的有关方法,如审阅法、顺查法、逆查法、核对法、函询法、盘点法和抽样法等,现代管理方法借鉴了现代管理的技术方法如:①与预测相关的方法。定性的如集合意见法;定量的如回归分析法、自适应模型预测法、时间序列预测法等。②与决策相关的方法。量本利分析法、线性规划法、边际分析法等。③与计划、控制相关的方法。投入产出法、项目评估技术等。

⑵审计分析法。包括对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平衡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多因素联动分析等。

⑶审计评价法。包括定性的方法和定量的方法。定性的方法通常采用的是成功度评价法,它是依据评价专家或专家组的经验,对项目的成功程度做出定性结论,也即通常所说的打分制。项目的成功度可分为五个等级,完全成功、成功(A)、部分成功(B)、不成功(C)、失败(D)。定量的方法主要有差额评价法,对比评价法,综合评价法。

2.重点、程序介绍。

综合评价法是对多种因素所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总的评价。它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综合评价的目标,对客观事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以构造不同层次的统计指标体系,然后对这些指标进行指标赋值并确定权重系数,最后采用综合评价模型进行综合,得到综合评价值,以此进行排序和评价。

指标赋值和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构成了综合评价方法的两大。在指标体系构成以后,指标赋值用于将量纲不同,单位不一致、对总目标作用大小不一、不能直接相加的指标值过渡到可直接相加汇总的指标值。指标权重系数依据各层指标对总目标评价贡献份额的大小来确定。

综合评价的基本过程可分为六个连贯步骤进行:第一,明确评价的目标,建立一个能合理反映被评价系统描述的模型;第二,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复杂对象系统常具有系统规模大、子系统和系统要素多、系统内部各种关系复杂等特点,因而这类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呈现多项指标、多层次结构、需要按照从全局到局部的分层递阶方法,明确评价的目标体系,选用合适的指标体系,明确指标间的隶属关系;第三,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第四,确定参与的综合评价人员,选定评价原则及相应的评价模型;第五,进行综合评价,主要包括不同评价指标属性值的量化,评价主体对不同目标(指标)子集参数进行赋值,逐层进行综合;第六,输出评价结果并解释其意义。

五、效益审计评价指标

经济效益审计应做到审计结果较为客观、全面和准确,因此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⑴全面性原则。指标的设计既要能反映财务成果和经营状况,又要能反映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因而,既要有财务指标,也要有非财务指标。这样,可避免审计评价工作出现遗漏,能从不同角度对企业进行全面、综合的考核和评价。

⑵性原则。指标的设置既要考虑指标自身的科学合理性又要结合企业实际、遵循客观,既要有动态指标又要有静态指标,既要有定性指标又要有定量指标。

⑶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的设置应该简略、清晰,便于操作和考核。无论是指标所包含的内容,还是指标的,均力求简单,易于使用。

除以上主要原则外,还应遵循普遍适用性原则以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根据上述原则,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指标应由以下内容构成:

⑴财务方面,一般涉及获利能力如利润、资本回报率、经济增加值;替代性财务目标包括销售额、现金流量等。对于石油内部审计而言,还包括上级下达或本级确定的关键业绩指标(KPI)。

⑵客户方面,一般包括客户满意程度,原有客户的稳定程度,新客户的加入,在目标市场的市场份额等。

第5篇

我国经济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绩效审计之间的关系界定为:财务审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绩效审计,这些审计各有侧重,适用性有所不同,且名词的提法也不尽统一,但是核心都是以经营管理活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这些审计在我国通常称为经济效益审计。

经济效益审计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执行的,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审查分析,对照一定的标准客观评价其经济效益状况和潜力,确定其经济管理的效率性、效果性和经济性,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促使其改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审计活动。通过经济效益审计,能够促进企业找漏洞、挖潜力,改进生产技术,变革经营方式和调整管理机能,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从而增强竞争能力。效益审计是建立在财务收支的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审计,是财务收支审计在内涵和外延方面的扩展。

二、当前开展效益审计的难点

(一)内在因素影响效益审计的开展

这种内在因素主要是指由于审计人力不足和综合素质不高,使效益审计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开展效益审计,特别是目前针对某一专项资金开展的效益审计,由于涉及了大量的项目资金和数量繁多的项目承担单位、部门,使现有的审计力量更显得杯水车薪;同时,由于效益审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审计的复杂程度远远高于合规性审计,不但需要财会专业知识,还需要懂工程技术、管理技术、统计分析等多方面的知识,必须运用多学科知识,效益的评价需要审计人员必须具备宏观性、前瞻性,这样作出的评价才能得到利益相关方的信服和应用,效益审计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但实际上我们往往达不到这一要求,长此下去,势必造成效益审计流于形式。

(二)审计评价标准不统一,加大了审计风险

效益审计是以财务收支为基础,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和使用经济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适当性和环境性进行的检查和评价。具体讲,就是通过揭示被审计单位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效果差、效率低的原因,向利益相关者披露相关信息或提出整改的建议,通过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努力,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但由于效益审计所涉及对象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适当性、环境性指标缺乏统一的公允性标准,不同的衡量标准得出的结论就会有差别,从而加大了审计风险。

三、防范和控制内部经济效益审计风险的对策

风险系一种可能性与不确定性,意指特定事件、措施或行动对特定组织产生不利影响或导致不良后果的可能性。当反映被审计单位及其经济活动或项目的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漏报,或者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重大漏洞缺陷或未被有效执行,或者经营管理存在重大舞弊时,或者采用的审计标准有失公允时,内部审计人员经过审计未能发现或失察,由此而生的发表不正确或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即为内部审计风险。内部审计风险的后果可能涉及:因采用错误的、不及时的、不完整的或不可靠的信息所造成的错误决策;错误的记录、不适当的会计处理、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及其他各种财务损失;未能充分、有效地保护资产;客户不满意,反面宣传及其对本组织声誉形成的严重损害;未能遵守本组织政策、计划、程序或有关的法规与规章而遭受各种惩罚;不能合理地取得资源或不能实现设定的组织意图等。为此,需采取以下措施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

(一)制定统一的效益审计评价标准

审计署应当组织内审协会及有关专家尽快出台统一的评价标准和规范,效益审计评价要尽可能使用统一的量化指标标准来衡量经济业务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适当性、环境性,这样,评价审计业务中获取的实际指标时有标准可依,以达到效益审计在促进资金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提高方面的作用。

(二)借助ERP技术,实现信息共享和优化资源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企业信息化的角度来看,“事”可以解释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器”指的就是“信息化手段”。借助ERP技术将企业内部所有资源整合在一起,对采购、生产、成本、库存、分销、运输、财务、人力资源进行规划,从而达到最佳资源组合,取得最佳效益。运用计算机技术将财务网络系统留存审计接口,借助网络技术对财务实施动态监督,随时发现问题,随时纠正,这样既改变了传统审计滞后的局面,又降低了审计风险。

(三)改进监督办法,实行参与式审计

现代内部审计方式的精髓是参与式审计,即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努力与被审计部门的人员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共同分析错弊和实际存在的问题及潜在影响,一起探讨改进的可行性和应采取的措施,并与有关部门配合,争取各方面的支持,使审计评价更具有权威性和针对性。为此,一方面要实现内部资源的整合,打破部门内部的界线,实现人力资源共享;另一方面,要借助外部的力量,特别是一些专家、专业技术人员等,实现人力上的优势互补。执行审计业务时以专业审计人员为骨干,实行专兼职人员结合,把与审计事项相关的财务、技术、预算、法律等人员聘为兼职人员,在审计中把他们纳入审计组正式成员,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协助。另外,还可通过向有关咨询机构咨询、吸收被审计部门参加审计评价工作等方式,以便减少执行过程中的阻力和障碍。

四、开展效益审计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关于效益审计的项目选择

效益审计选项是否合理,直接决定着效益审计能否取得实效。选择项目时,应坚持以下三个原则:一是有利于促进相关管理部门提高管理水平,完善投资机制,提高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二是具有典型性、重要性,为政府和公众所关注,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三是从审计的现实性考虑,应选择那些资源利用率不高,管理不规范,易出现损失浪费的项目,这样的项目易于审计和评价。

(二)关于效益审计的目标

审计目标是指审计项目所要完成的任务和预期的审计效果,是审计项目的工作方向。一般情况下,审计项目一旦确定,审计目标也就初步确定了。效益审计总的目标是要考察效益性,具体来说包括经济或节约、效率、效果、适当或公平、环境五个分目标。经济或节约是实际投入比计划投入,即资源财产实际投入(所占或耗费)比计划投入,目的在于发现究竟在哪里出现了浪费资源的不经济现象;效率是实际投入比实际产出,即资源财产实际所占或耗费比实际所得,目的是考核投入利用的效率,这类指标可反映一个单位、一项活动或一个项目的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效果是实际产出比计划产出,即实际资源财产所得比计划所得,目的是考察预期效果的实现程度;适当或公平是计划投入比计划产出,即资源财产计划所占或耗费比计划所得,目的是考核计划所得的适当性;环境是指影响效益的内部或外部的经济、社会、自然等环境条件,如经济体制改革、价格政策变更等。效益审计要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价,促进管理者提高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

1.总体经济效益评价

总体经济效益评价主要是考察被审计单位是否取得了预期的经营成果、完成了计划任务等。总体评价主要审查内容:(1)确定已实现的经营成果水平。主要是确定所实现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社会贡献总额、上缴利税总额、资金利润率等各项经济指标水平。(2)审查计划目标的完成情况。主要是将被审计单位实际数与计划数、目标数相比较,确定完成程度。(3)与相关指标进行比较,进而总结其成绩并揭示其存在的差距。通过与被审计单位不同历史时期经济指标的比较,或者与其它单位、同行业先进水平等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存在的差距与不足和取得的成绩,为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明确方向。

2.主要业务经营活动审计

业务经营活动直接影响经济效益。业务经营活动的审计主要是通过对采购、存储、生产和销售等业务的审查,将获取的有关指标的实际水平与计划、定额、先进水平等进行比较,作出评价。具体包括:(1)采购业务审计。主要审查采购计划制定的正确性,采购计划的完成情况,采购方式的合理性,采购批量确定的科学性,采购成本水平的变化以及采购费用水平的高低等。(2)存储业务审计。主要审查储备定额制定的科学性,储备计划的完成情况,储备场地的利用情况,仓库管理制度的健全与有效性,材料物资的保证程度等。(3)生产业务审计。主要审查生产计划制定的科学性及其完成情况,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的平衡状况,生产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水平,生产成本水平等。(4)销售业务审计。主要审查销售计划制定的科学性及其完成情况,销售方式的合理性,销售费用的高低,销售收入水平等。

3.专项经济活动的审计

专项经济活动的审计包括对外投资、固定资产购建与改造、新产品开发、市场开发等活动的审查。

4.主要经济资源利用的审计

审查资源利用效益主要是分析各种经济活动中所消耗资源的大小,计算资源利用效益的指标并与相关标准进行对照,从中找出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利用资源及提高资源利用效益的措施。经济资源利用效益审查的内容主要有:原材料利用效益、劳动力利用效益、固定资产利用效益、资金利用效益、能源利用效益等。

(四)关于效益审计的评价标准

效益审计的评价标准是指对被审计事项的理想预期或认识,它说明的是组织或活动“应该怎样”。恰当的审计标准能为审计搜集证据提供依据,能为得出审计结果提供基础,还可以为与被审计单位管理部门进行交流奠定基础。审计标准的选择和对审计问题的确认,往往都需要被审计单位或被审计单位的管理部门的参与。因此,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审计人员应注意与被审计单位或其管理部门的交流和沟通,取得支持和配合,被审计单位或其管理部门对审计标准的理解和认可程度将影响其对依照审计标准作出的审计结论的最终接受程度。一般情况下,审计目标不同,评价内容也不同,评价标准也就不同。

实践中,以下三类标准是可以直接作为效益审计的评价标准,这些标准是易于被审计单位接受的:一是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国家、行业或地区性的正式标准等;二是经审计部门评估或确认的被审计单位或其主管部门的可行性报告、预算、目标、计划、定额等;三是公理或常识性标准。如公认的或良好的实践标准,行业或地区平均水平和先进水平,其他国家的标准和经验等。审计部门确定的评判标准都应事先让被审计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接受、认可。

第6篇

各位股东:

根据《公司法》﹑《公司章程》赋予公司监事会的职责,我受监事会的委托,向股东大会做XX年监事会工作报告,请各位股东审议。

一、监事会会议情况:

(一)报告期内,公司监事会共召开了五次会议:

1、XX年7月25日,监事会召开了本年度第一次会议,讨论了公司资产被冻结及五万元律师咨询费用途的事宜。

2、XX年8月30日,监事会召开了本年度第二次会议,讨论关于建议董事会提前或按期召开本年度第二次股东会,向股东通报公司资产被冻结和虹波苑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等问题。

3、XX年12月5日,监事会召开了本年度第三次会议,通报讨论了公司中干会议关于追加一万二工程款之事,监事会认为工程款应该按合同办,即使是因不可抗拒的因素要追加工程款,也希望董事会按照公司章程办理,并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决定追加工程款问题。

4、XX年1月8日,监事会召开了本年度第四次会议,监事会成员质询和咨询了一万二工程的监理刘老师,关于工程款追加和房屋保温设计变更问题。

刘老师说房屋保温设计变更事先没有通过他。

5、XX年4月10日,监事会召开了本年度第五次会议,讨论通过了《XX年监事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关于向股东会会议提出《关于派监事会代表列席经营班子会议》的提案。

(二)、报告期内,监事会或监事会召集人列席了公司本年度召开的一次董事会临时会,三次董事会碰头会。

列席或参加了中层干部或班组长以上的骨干会。

二、监事会工作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监事会仍然严格按照《公司法》、《公司章程》、《监事会工作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及的规定,本着对公司和对股东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对公司依法运作情况、公司财务情况、投资情况等事项进行了认真监督检查,尽力督促公司规范运作。

一年来,监事会列席了公司部分董事会会议,参加了公司班组长以上的骨干会,通过检查公司财务、抽查二级部门物管公司的财务,抽看了综合科的账本,对公司的财务着力进行了了解,对公司董事﹑经理执行公司职务时是否符合公司法、公司章程及法律、法规尽力进行了考察,对公司董事会、经营班子执行股东大会精神的情况进行了检查,对公司经营管理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认真负责的向董事﹑经理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对公司经营中出现的疑问提出了质询。

根据一年的工作实践,监事会对报告期内公司情况向股东大会作报告:

1、公司依法运作情况

公司的董事﹑经理和高级管理人员基本能遵循《公司法》﹑《公司章程》行使职权;能够按照上年度股东会上提出的工作目标开展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各部门完成了董事会和经营班子所制定的XX年度经济责任指标。

但是公司董事会和经营班子没有认真贯彻落实上年股东大会精神,没有执行上年股东会形成的关于《》、《》决议,对上年股东会上监事会提出的关于对公司XX年的三点建议不予重视,没有严格按照公司法、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和相关程序进行工作和处理问题,公司董事会、经营班子没有从机制上、制度上、分配上下功夫,缺乏大胆管理的精神,公司董事会、经营班子在对一些重大问题的处理和决策忽视股东的权益,从而使得公司工作成效不大,职工积极性不高,股东不满意的状况。

2、检查公司财务的情况

从四川神州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公司XX年度财务审计报告基本上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报告表明:公司全年总收入3012500.82元,其中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25443.80元(公司本部收入为1350951.20元,物管公司经营收入274492.60元),营业外收入1387057.02元。

公司净利润为377218.58元(其中公司本部净利润为409039.11元,物管公司净利润为-31820.53元)。

公司累计利润(公司本部累计利润,物管公司累计利润)。

监事会通过检查公司财务,查看公司会计账簿和会计凭证,认为虽然公司报表完整,账目清晰,但是公司财务不能完整真实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

其原因是公司没有统收统支。

监事会还对二级部门物管公司及物管公司的综合科的财务进行了检查。

物管公司的财务决算报告通过了四川神州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全年物管公司收入295923.02元(其中的100000.00元是茶楼交虹开公司的审计经济责任指标)。

物管公司的财务仍然没有完整真实的反映出物管公司收支情况,以收抵资的财务处理受到了神州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的口头警告。

通过对物管公司及综合科的财务检查,咨询有关主管领导,他都不知道综合科有本独立的已收抵支的帐。

监事会认为:物管公司的财务没有做到统收统支,责任在公司领导,广大股东要求公司财务统一的问题是在上次换届时股东会上就提出来了,上年股东会上又形成了决议,由于公司董事会和经营班子不执行决议,不进行统一管理,使得一些部门和科室有资金进行二级部门甚至科室的分配,因而引起各部门之间科室之间的相互攀比,相互不平衡,由于分配制度的不健全,进而造成了公司职工之间、股东之间的不和谐。

3、报告期内,公司投资情况和处置资产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对新办的秀苑茶庄共投资了405674.25元;建设巷工程投资了265797.50元;东方明珠商铺2间共计86.25平方米,投资金额789676.00元。

固定资产的投资为公司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总之,监事会在XX年的工作中,本着对全体股东负责的原则,尽力履行监督和检查的职能,竭力维护公司和股东的合法权益,为公司的规范运作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由于主客观原因,监事会的工作不尽人意。

其主要原因:一是监事会没有很好完成上年股东会所提出的工作目标,监事工作不够大胆,监督检查不到位;二是由于公司的经营和决策没有分离,董事会与经营班子是两个班子一套人马,相互不能形成制约和监督,并且对一些重大问题没有按照有关规定和相关程序通过会议的形式进行决策;三是经营班子研究讨论一些重大问题时,没有监事会代表列席有关会议,对一些问题的决策是否规范,是否正确,监事不能很好的提出意见和建议,监事会的工作常常处于被动的窘境。

所以,监事会认为,在过去的一年里,监事会工作不能使股东满意,有愧于全体股东对我们监事会诚挚的信赖。

在此,监事会成员诚恳接受股东的批评。

三、XX年监事会工作的打算和对公司XX年的工作建议:

当前,我们公司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很多,我们要齐心协力,奋发努力,抓住机遇,促进公司的稳定发展。

监事会将紧紧围绕公司XX年的生产经营目标和工作任务,进一步加大监督的力度,认真履行监督检查职能,以财务监督为核心,强化资金的控制及监管,切实维护公司及股东的合法权益。

1、继续探索、完善监事会的工作机制及运行机制,促进监事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以财务监督为核心,建立完善大额度资金运作的监督管理制度,建立监事列席公司有关会议的制度,建立对公司二级独立法人单位委派监事的制度,强化监督管理职责,确保公司资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2、坚持每年两次对公司、公司二级部门生产经营和资产管理状况、生产成本的控制及管理,财务规范化建设进行检查的制度。

了解掌握公司的生产经营和经济运行状况,掌握公司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遵守公司章程、股东会决议、决定的情况,掌握公司的经营状况。

3、坚持定期不定期地对公司董事、经理及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进行检查。

督促董事、经理及高级管理人员认真履行职责,掌握企业负责人的经营行为,并对其经营管理的业绩进行评价。

4、加强对公司投资项目资金运作情况的监督检查,保证资金的运用效率。

5、加强监事会的自身建设,积极参与在建工程项目,办公物资采购、租房合同谈判。

监事会成员要注重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要加强会计知识、审计知识、金融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切实维护股东的权益。

6、对XX年度公司工作的三点建议:一是建议对公司的财务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核算,全面完整的对公司各二级部门进行成本核算,增强公司的财务管理,使公司财务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二是再次建议公司对重大问题的决策,特别是应该由董事会、股东会决策的问题和事项实行会议决策制度,并做到公开、透明,以使决策更加科学和规范;三是建议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成员的报酬,严格按《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股东大会审议决定。

在新的一年里,公司监事会成员要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增强工作责任心,坚持原则,大胆、公正办事,履职尽责。

同时,监事会将根据《公司法》,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增强自律意识、诚信意识,加大监督力度,切实担负起保护广大股东权益的责任。

我们将尽职尽责,与董事会和全体股东一起共同促进公司的规范运作,促使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监事会工作报告【2】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受公司监事会的委托,向本次股东会作监事会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予以审议。

公司20XX年度股东会召开以来,监事会认真履行《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在公司党委、董事会和各位股东的大力支持、密切配合下,严格按照公司监事会的工作议事规则办事,忠实履行监事会的各项工作职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密结合生产经营、改革与发展等各项工作的实际,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积极谏言献策,为加快公司经济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争创两个文明建设的新成绩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现将监事会一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一年来监事会工作的简要回顾。

一年来,公司监事会以20XX年度股东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的稳定大局,全面贯彻落实公司三届三次董事会、三届二次股东会所确定的各项工作部署和工作奋斗目标,在事关公司重大决策、原则、立场上,监事会始终能够正确认识和分析公司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站在全力维护公司改革与发展全局利益的高度,站在维护全体股东和广大员工合法权益的立场上,以召开监事会工作会议,深入部室、车间、班组、生产一线调查了解等多种形式,征集股东和员工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以高度负责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向公司董事会及时反馈收集的各类信息及情况,并对董事会工作提出诚恳的批评意见和合理化建议。

监事会成员在参加董事会召开的会议,及其他会议时,对事关公司改革发展、转变经营方式等各项重大决策,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予以全力支持,全力维护公司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积极主动谏言献策,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为提升董事会在重大决策方面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监事会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依照法律和工作程序对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进行监督,为公司重大决策和奋斗目标的顺利实施以及贯彻落实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监事会成员团结一致,密切协同配合,经常保持信息沟通,做到收集反馈意见渠道畅通。

同时,进一步强化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在各自不同的生产岗位上,带头争当执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的模范,全身心投入到大干生产任务的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不断争创新的生产、工作成绩的实际行动,有力促进了监事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大力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深入基层,结合实际,为顺利实现全面建设的奋斗目标,争做新贡献。

20XX年度股东会召开以来,监事会成员在忠实履行工作职责的同时,不断强化自身素质锻炼和提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切实维护股东和员工的合法权益作为监事会的工作重点认真做好。

监事会监事长通过列席董事会会议,积极主动谏言献策,千方百计为顺利推动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保驾护航。

监事会始终坚持正确行使监督权力,将监督工作有机融入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中,严格按照工作职责和程序,认真办理、协调解决股东提案,有力促进了公司各项工作不断迈出新步伐。

监事会认为:一年来,公司董事会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各项奋斗目标是完全正确的,20XX年是公司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在董事长xxx的带领下,董事会一班人坚持原则,秉公办事,采取重大事项民主讨论,广泛征求意见,使得20XX年公司全年工作没有因为重大决策失误,给公司及股东,员工带来不应有的损失,董事长xxx同志更是谨慎行事,勤勉做人,为公司全体员工做出了好榜样。

董事会逐步完善、建立健全的工作制度和措施,是完全符合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实际的。

在董事会的强力领导下,全体股东和广大员工共同辛勤劳动、团结拼搏,取得了生产经营、改革与发展的应有业绩,全体xxx倍感欣慰。

监事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不遗余力、全力以赴、全方位支持董事会的工作。

监事会按照工作职能,积极参与对公司财务运营工作的监督审查。

监事会认为:公司财务工作严格依法办事、制度健全、数据准确、程序规范,客观、公正、真实的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实绩。

监事会认为:在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各位董事、经理层组成人员能够以公司大局利益为重,恪尽职守、认真负责,使公司生产经营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两个文明建设工作有了新的进步,为公司20XX年经济工作实现新的更大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空间

各位股东,一年来,公司监事会严格履行《公司法》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做到切实维护股东权益,全力推动公司改革与发展不断向前迈进,忠实履行工作职责,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但距公司确定的各项奋斗目标和工作要求、全体股东和广大员工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思想上对监事会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履职尽责方面做的很不到位,工作经历,经验都有待提高。

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好董事会的各项工作部署,不断加强监事会的自身建设和监事会成员综合素质的提高,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工作作风,加大监督检查工作力度,认真负责,扎实有效的做好监事会的各项工作,为实现公司经济新的更大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为公司顺利转型及三步走战略的实现保驾护航。

三、监事会20XX年的主要工作思路。

1.紧紧围绕公司20XX年度股东会确定的各项工作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坚定信心,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做好各项工作。

要不断提高工作质量,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谏言献策,为顺利实现公司20XX年转型升级和各项奋斗目标,努力营造奋发有为、开拓创新的浓厚发展氛围。

2.严格依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依法照章办事。

为进一步规范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提出意见和建议,要通过列席董事会会议,定期召开监事会会议等有效途径,就全体股东、广大员工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及时向董事会提出意见和合理化建议。

对公司的重大决策、生产经营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充分发挥好监事会的监督、保证职能和作用,促进公司决策程序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推动公司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3.积极主动协助、配合董事会做好股东提案、督办工作,切实维护好全体股东和广大员工的合法权益。

4.坚持定期检查财务工作,认真听取生产经营,企业管理等各项工作的汇报,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合理化建议,推动各项工作健康、有序、高效的运行。

5.大力加强监事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努力提高监事会的履职能力、监督、议政工作水平,促进监事会工作创新能力的提高,增强监督检查的效果,认真履行好监事会的工作职能,为促进生产经营、加快改革与发展步伐起到保驾护航作用。

监事会诚恳希望全体股东、广大员工对监事会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第7篇

关键词:内部审计;电力企业;问题;对策建议

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审计范围的不断扩大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与此同时,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其中,强化企业内部审计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巴林银行的败落、中航油的巨额亏损、安然公司的破产等,这些昔日明星企业的坠落,为企业敲响了警钟。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一体化的进一步加强,以及网络技术的逐渐普及,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日益复杂化,这些风险可能会导致公司倒闭,因此风险识别和监控成为内部审计的关注重点,内部审计不仅向单位提供合规性评价与咨询服务,而且要根据风险大小,对风险进行识别和监控,为实现公司整体目标服务。同时,基于网络技术的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等成为内部审计面临的一个新领域,在网络技术条件下的审计风险评估、数据综合处理、安全性与保密协议等已经成为国际内部审计的一个趋势。

一、内部审计的内涵、工作程序分析

对内部审计的内涵、任务和特点的界定,是它真正发挥作用的根本前提。2003年,国家审计署颁布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明确指出内部审计是一种可以独立并客观地监督与评价企业内部经营活动的行为,它通过对企业经营活动及内控的合理性、合规性及有效性的审查和考核来帮助企业加强经营管理,进而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我国内部审计是基于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及来自外部审计和社会的压力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主要提供保证服务和咨询服务,通过对企业目标与风险管理的评价,改进组织运作效率和增加价值,已成为企业内部管理体系框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随着21世纪内部审计相关准则的颁布和实施,我国的内部审计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逐步实现了系统化和规范化。

目前,对审计程序的理解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有学者认为,审计程序由计划、准备、实施和报告三个阶段组成,这是一种传统的财务审计观点。有学者从管理审计的角度出发,认为审计程序应为领导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及提升经营效益服务,因而审计程序应该还包括项目计划和后续审计两个阶段,它应该涵盖审计机构审计活动的全过程。当然,还有学者认为审计程序是审计人员审查的具体目标、技术选择、工作安排等的一系列取证手续。综上观点,笔者认为,审计程序是审计工作实施的工作步骤的总和。审计人员在综合考虑审计资源的充足性的基础上,安排和选择最佳的审计程序来保证审计质量,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因而,内部审计程序应当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审计准备,包括审计调查、制订审计目标、拟定审计方案、制定审计标准及其他准备工作。二是审计实施。对被审计对象的材料进行检查、取证、分析和评价。三是审计报告。撰写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的意见,向本单位领导报送审计报告,批准后送达被审计单位。

二、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及作用分析

研究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应该从内部审汁的内容和目的任务两方面来考察。我国内部审计工作的目的是检查评价企业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和效益性;检查、鉴定企业信息资料的真实性;检查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及有效性,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加强企业管理。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应包括内部财务活动和内部管理活动两个方面,其中内部财务管理活动包括会计基础工作和企业经济效益;内部管理活动包括风险管理、风险控制和风险治理过程等。基于对内部审计工作范围的分析,笔者总结出我国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有效的内部审计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并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内部控制机制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有利于实现企业固定资产的完整性,同时保证企业财会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且通过对企业全部经营活动的综合考核与调整来保证企业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和合理性。内部审计通过评审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可以监督企业建立的内部控制机制是否遵从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是否完善、合理;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环节、程序、方法及严密程度的检查,提出有利于内控机制改善的合理化建议,帮助企业进一步完善其内部控制机制。此外,实施企业内部审计还可以帮助企业找出管理中存在的漏洞与不足并提出改进办法,避免发生管理失控、资产流失等问题,最终提升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

二是为公司提出优化管理的建议,促进企业转变经营管理方式,为企业创造价值。内部审计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具有防范风险、监督和建设等作用。这是由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既不管钱又不管物、工作内容没有倾向性决定的。内部审计部门具有其他职能部门没有的审计监督工作,通过内部审计工作,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做出有效评价,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可行性措施,帮助企业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面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三、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以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为例

虽然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其起步较晚,又受传统内部审计思维定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电力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电力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经过多年的改革,仍然存在严重的经理人控制现象,其所表现出来的内部控制问题具有典型性,而且电力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解决及运行效益的提高是现阶段电力企业发展的重点。因此,本文将以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为例进行介绍。我国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存在如下问题。

(一)对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认识存在偏差

传统的电力企业内部审计是政府审计的补充。然而,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电力企业实现了政企职责分离,电力企业转变为公司制企业,应有独立的内部审计与之匹配,但受传统审计观念的影响,很多电力企业没有分清内外审计,认为内部控制与监督就是国家的外部审计监督,而仍将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重心定位于传统的查证企业账面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合理性上,导致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被审计部门和下属单位的咨询服务意识,而且企业内部的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审计方面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这些都严重削弱了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

(二)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执行力不强

在建立和健全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之后,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就必须要认真贯彻执行其制度。然而,当前大部分电力企业虽建立了较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但对制度的执行和改进等问题过于忽视,因而不能实现预期目标。例如,电力企业管理层在处理经济业务的过程中经常没有严格遵从规章制度的要求,而强调灵活性,降低了内部审计制度的权威性。

(三)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

在我国电力体制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一边是电力市场的快速发展,一边是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扩大化。而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对财务风险管理有很大的作用。然而,我国部分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内审机构缺乏独立性。目前,在我国电力企业内部,上级内部审计机构与所属单位共同负责内部审计工作,而有些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与纪检部门结合。其中,企业员工违规行为的监督工作主要由纪检部负责,而内审部则负责评估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内控。二者职责的差异性容易限制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此外,企业的内审部门容易受管理层的束缚,没有独立性可言。二是内审人员缺乏独立性。受岗位设置及人员安排的影响,我国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服从管理层的领导,审计人员的工资、晋升等与企业领导有直接的关系,这势必对审计计划、审计活动及审计结果等造成影响,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内部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三是内审经费来源缺乏独立性。电力企业的内审经费主要来自于企业的管理费用,一般由管理层决定,这容易造成内审经费的不足,进而影响内审活动的顺利开展。综上所述,当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受到限制时,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客观公正将得不到保证,可能削弱内部审计监督的职能,降低企业对内部审计风险的抵御能力。

(四)电力企业审计部门不完善,内部审计缺位严重

企业设置内部审计部门有两个目的。一是保证能满足企业在经营、管理上的需要。通过设置合理的审计机构,明确人员职责,有效提高和改善工作水平,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二是确保企业内部各种财会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但有些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并不完善、内部审计人员不足、业务素质不高等,使得企业内部审计缺位现象很严重。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来源主要是财会部门转岗或者兼任,不可避免地存在缺乏审计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不高的现象。此外,有些电力企业将内部审计部门作为安置退休干部的部门。在这种情况下,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很难发挥。

四、我国企业加强内部审计的对策建议

考虑到内部审计在我国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我国众多企业有必要深入研究并寻找提升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水平的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提到的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我国企业可以采取如下有效措施。

(一)管理层要认清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正确定位内部审计部门,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领导的重视是任何一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因而,企业各级领导要牢固树立内部审计意识,重视内部审计,发挥内部审计应有的监督和服务功能。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应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因此管理层要正确定位内部审计部门,引导其职能从传统的“查错防弊”型向现代的“管理服务”型转变,尤其是从内部检查监督转变为内部分析和评价。随着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内部审计主要作用在于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它将全过程、全方位监督和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活动,及时发现企业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供合理化建议,以促进被审单位强化管理、完善制度及防范风险,从而确保企业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及各项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二)改善企业组织结构,明确内部审计责任,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部门及人员的独立性是企业内部审计实现职能、发挥作用的基础,而直属领导的层次越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越强。因此,企业应设置专门的、独立于其他职能部门的内部审计部门,且应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直属领导层次;企业还应设置专职的审计人员,这些人员不得参与或负责除内部审计部门以外的其他部门的管理活动等,同时还要避免业务经营活动和审计活动的职责不相容现象的发生,如一个人同时负责财会工作和审计工作就属于职责不相容现象;企业还应明确内审人员的责任,做到以岗择人,通过职责的划分来明确内部审计人员的权利,从而保证内部审计工作权力和责任的统一。此外,在开展业务过程中,还应保证内审部门和人员的实质性独立,确保其能够独立自主地完成审计全过程,包括审计项目的选择、审计重点的确定、审计计划的编制及审计程序的实施和审计报告的完成。

(三)创新内部审计程序和方法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更多的是事后审计,事前审计很少,且主要是现场审计和人工审计,而很少实行电算化审计,这势必影响内部审计效率和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企业应积极推进内部审计的电算化,充分利用计算机相关程序进行快速审计,提高审计效率。同时,企业应多实施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代替事后审计,从传统的弥补风险损失导向转变为预防和控制风险导向。此外,企业应创新内部审计方法,开拓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的途径,合理利用共同审计和外包审计等模式来降低企业内部审计的强度,减轻内部审计压力,从而提高企业内部审计效率,帮助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强化经营管理。

总之,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因此,对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在清醒认识的前提下,要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曦岩.审计程序对审计工作效率的影响[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

[2]游运.浅议当前内部审计的范围[J].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1994(05).

[3]王瑾.浅议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J].价值工程,2013(11).

第8篇

市公路局是正处级全民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全市干线公路建设、养护路政管理及公路规费征收工作。近年来,我们根据公路工作的实际,转变思路,大胆创新,把审计工作贯穿到公路工作全过程,积极推动审计工作从被动性审计向主动性审计转变,审计工作的重点从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控制转变,审计内容由单一的项目审计向全面审计转变,使全局财务审计管理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为公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突出重点,找准定位,把服务公路中心工作作为内审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公路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及规费征收工作,我们认为,强化单位内审工作,必须把服务公路中心工作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基于这种认识,近年来,围绕公路中心工作,我们先后有针对性的开展了以下审计:一是开展了财务收支审计。对基层各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对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理性与合规性进行审计。去年我们对环翠局、乳山局、高管处进行了财务收支审计,今年又分别对荣成局、文登局、设计院、征收中心进行了全面审计。针对查出的问题,我们及时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在今年的审计中,共纠正各种差错25笔,查纠违规违纪金额532.8万元,并对一个拖解养路费的单位进行了通报。二是开展了工程、养护建设项目审计。在每项工程建设和养护项目结束后,都组织财务、计划、审计、工程、养护等科室人员,组成专门审计小组对项目进行审计,有效地防止了挤占、挪用公路建设、养护资金的问题。为提高审计工作的权威性,今年,我们委托正荟会计师事务所对我市成龙线崮山至烟威界桥涵路面工程进行了工程造价审计,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公路建设、养护投资4.5亿元,没有发生一起资金违规挪用、挤占等问题。三是开展了公路养路费、通行费审计。公路规费征收政策性强、业务量大,每年我市的收入都保持8%以上的增长速度,仅汽车养路费收入就突破3亿元,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国家规费流失。每年我们都要对全系统规费征收工作进行专项审计,从票据的领用、缴销、库存票据的盘点,加大对规费的征收入库、解缴和征收标准等的审计监督,确保了国家规费及时足额征解入库,防止了违规违法问题的发生。1至11月份,全市累计完成公路汽车养路费征收30486万元,全部得到及时足额上解,没有发生一起差错。四是开展了领导干部调任审计。在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方面,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对领导干部做到离任必审,并把审计报告存入本人档案,作为考察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近年来,我们先后对5名干部进行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审查了他们任职期间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真实性、财务管理的完整性、财务收支的合法性以及造成各种债务的主客观原因。通过开展离任审计,分清了领导经济责任,促进了公路事业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局的离任审计面达到100%,做到了凡离必审,先审后离。五是开展了三产经营审计。坚持对全局各单位的三产企业进行定期审计,主要以经济效益为重点,审查其经济活动是否合法,有无以三产名义私设“小金库”等违纪行为,并对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进行审计,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或建议。今年以来,我们重点加强了对抱海大酒店、浩宇房地产公司以及各单位工程公司的经营管理审计,及时纠正各种管理不规范行为,使各类企业真正纳入依法经营、规范管理的轨道,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严字当头,规范管理,切实强化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内部审计是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第一道关口,公路工作点多、线长、面广,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公路事业发展的大局。实践工作使我们体会到,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服务作用,必须把提高工作质量作为内审工作的中心环节来抓。具体工作中,我们一是强化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建设。为确保审计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建立健全了内部审计岗位责任制,审计工作制度和审计管理制度,对内部审计的方式、方法、标准和规范进行了详细规定,从计划管理、审计方案、审计取证、审计复核、目标考核、责任追究制度等方面加强质量控制,规范内部审计程序和审计行为,避免内部审计工作的随意性,使审计工作逐步走上了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二是重视审计报告的质量。审计报告是体现审计工作成果,服务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审计报告的形成过程中,我们要求做到,既要全面真实的揭示存在的问题,又要深层次分析问题的原因,同时要提出针对性较强的改进措施,不能就事论事,空洞无物。在每次审计报告的编写过程中,我们都成立专门报告撰写小组,对审计数据来源及其真实性进行严格核实,严格把关,确保审计报告的真实性、权威性、可靠性。三是抓好审计事项的跟踪落实。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如果不检查、不改进、不落实,审计工作也就失去了意义。在我们开展的各项内部审计工作中,不管是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事后审计,对发现的各种问题,我们都坚持从严处理,决不姑息迁就。审计结论和决定下达后,要求被审单位要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后续审计,核实是否真的整改,使审计工作真正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防止形式主义和走过场。今年以来,通过内审及时发现各类问题30多处,所有问题全部得到及时整改,审计事项落实整改率达到100%,有效地把问题解决在了萌芽状态。四是坚持内审与外审相结合。针对公路工程审计工作量大、专业性强的特点,我们坚持内审与外审相结合,对数额大、专业性强、难度高的大型项目,我们委托资质信誉高、业绩突出、专业水平强的社会审计机构进行审计,同时对审计质量、服务水平等情况实行跟踪监督,确保审计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

三、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努力推进内部审计工作的新转变

随着公路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公路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公路内部审计工作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内审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新要求。近年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我们积极探索新形势加强和改进内审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使公路内审工作常抓常新,与时俱进。重点推进了内审工作的“四个转变”。一是在工作理念上推进内审工作向监督与服务并重转变。正确处理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寓监督于服务之中,通过审计监督,促进内部管理的改善。工作中,我们首先是正确处理好内部审计与领导的关系,通过监督内部各部门、下属单位相关责任的履行情况,帮助领导更好地履行其责任,积极为领导出谋划策、提出建议。今年,我们就基层单位的财务管理问题、招待费问题、计划管理问题及时向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20多条,大部分被领导采纳,有力地服务了领导决策;其次是正确处理好与被审计对象的关系。我们要求内部审计人员积极改进工作方法,在发挥监督职能的同时,注重发挥服务的作用,减少与被审计单位的对立情绪,达到既实现监督,又促进被审计单位加强管理的目的;再次是正确处理好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的关系。在内部审计人员力量不足的情况下,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完成各项审计任务,充分利用社会审计的工作成果,提高审计效率,扩大内部审计的覆盖范围,使公路审计工作覆盖面达到100%。二是在工作指导上推进内审工作由被动性审计向主动性审计转变。改变以往根据上级要求和领导指示被动开展审计工作的做法,及时根据每个时期公路工作的重点、热点,按照单位年度工作任务的要求,提前制定内审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有预见性地把内审工作想在前、做在前,为全局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保障。在公路建设及养护工程中,从招标文件的编制到原材料的采购再到工程的竣工验收,审计人员都主动参与,工程建设的每一份合同都要经过财务审计部门的审查,确保工程建设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低价中标,以最少的投入赢取最大的效益。今年我们对全部7项公路重点项目的招标工作全部纳入审计范围,为工程建设节约资金1000多万元。三是在工作重点上推进内审工作由事后督查向事前、事中控制转变。我们认真从近年来全国公路交通建设发生的一些重大案件中汲取教训,将内审工作的关口前移,在每项重大工程及建设项目开工前,内审工作就及时跟上,提前介入,切实明确业主、施工、监理各方的经济责任,并签订三方廉政合同,从源头上防止各类违法、违规案件的发生。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及时组织人员开展各项专项审计,对发现的各类问题及时查处,坚决纠正,保证了各类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四是在工作保障上推进内审队伍向专业化和高素质化转变。由于内审领域的扩展和审计层次的提升,原来单纯的财会人员结构已不能适应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为此,我们一方面加强现有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管理,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开展审计人员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不断适应审计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我们还充分发挥公路内部的人才优势,根据需要积极吸纳工程技术、行业管理、法律以及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内审工作,以解决审计队伍人才不足的问题,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目前,我局审计共有专职审计人员3人、兼职审计人员2人,其中会计师3人,助理会计师2人,较好地满足了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

第9篇

关键词:内部审计;增值;服务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7月21日

近年来,安然事件等一系列财务舞弊案的爆发将人们对企业风险的关注焦点从外部环境转移到企业内部的控制机制上来,也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层开始认识到内部审计在传统领域以外发挥的重要作用。那么,作为内审工作者如何充分运用内部审计资源,提升内审工作层次,转化审计成果,为企业运营发展提供增值服务,成为当前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内部审计增值服务的必要性

(一)增值服务是现代企业管理层提出的新需求。随着现代企业效益为先的经营理念不断深入,管理层也对内部审计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安然事件等一系列财务舞弊案的爆发将人们的关注焦点从外部环境转移到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上,使得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突出。这也促使企业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工作者提出了新的需求,那就是如何在审计中发现问题的规律性、倾向性和趋势性,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推动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增值服务。

(二)基层单位需要内部审计提供咨询服务、解决问题。企业里面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是基层单位,上级制定的制度落实不到位或者相关的政策不符合基层单位实际情况,加上基层公司员工素质普遍不高,造成了在内部审计中发现问题最多的机构也是基层单位。作为内部审计部门,不能仅仅将发现基层单位存在的问题作为工作必然,更需要倾听基层的声音,充分利用内部审计平台将基层的声音反馈到管理层,这也是内部审计增值服务的一种有效途径。

(三)内部审计工作价值需要通过增值服务更好地体现。内部审计如果要在企业内部得到生存、发展下去,就必须突破传统的仅对管理和规章制度的监督职责,将内部审计的资源与企业的经营战略紧密相结合,不断为企业创造新的价值。作为内部审计工作者必须转变思想认识,将工作重点不局限于发现问题,而且要充分利用内部审计这个平台,多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思考,多为企业制度的完善、流程的梳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四)内部审计定位表明增值服务成为发展必然。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2009年1月修订的《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将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通过应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从定义不难发现,现在内部审计的宗旨已由原来的“检查与评价组织活动和为本组织服务”转变为“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帮助组织实现目标”,内部审计新的定位表明人们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和需求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增值服务成为其发展的必然。

二、内部审计增值服务的应用和存在的局限性

目前,内部审计增值服务已经在公司治理领域、内部控制领域、风险管理领域有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同时在内部审计模式转型、增值服务范围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服务空间有待进一步拓展。

(一)现阶段内部审计增值服务的应用

1、公司治理领域的内部审计增值服务。公司治理体系的四大主体是外部审计、内部审计、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由此可以看出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领域的有机组成部分。内部审计和公司治理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公司治理的发展推动着内部审计的发展,内部审计的有效运行又推动着公司治理的不断完善。内部审计积极开展完善内部治理的服务活动,尽力提升公司治理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公司价值增值。

2、内部控制领域的内部审计增值服务。严格的约束机制和内部控制起着防预内外部经营风险,维持着良好经营秩序的作用。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关键性要素,是内部控制的再控制,是保险的再保险。内部审计人员要通过内部审计活动成为“政策的推动者”和“问题的解决者”。比如,人保财险公司成立的九大区域性监察稽核中心,在促进改善体制、机制方面,积极向管理层提供对公司改革发展有帮助的建议、帮助完善公司运行机制,提供有效激励考核举措、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等方面,都发挥了有效的作用。

3、风险管理领域的内部审计增值服务。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领域相对于外部审计和其他职能部门来说更具有先天的优势。内部审计不从事生产和销售活动,但它可以通过收集生产和销售过程的资料,查明和评估存在的风险,运用自己的远见广识,在考虑企业全局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风险管理办法和控制措施,合理预防经营风险和损失,梳理风险管理流程,为组织带来巨大的利益。

(二)现阶段内部审计增值服务存在的局限性

1、增值型内部审计表面下的财务审计实质并未转变。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日益扩大,审计业务也随之逐年增多,但由于部分企业管理者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人力、物力投入相对较少,审计人力配备的不足与内审工作日益繁重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使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从表面看是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实际仍停留在基础财务审计模式,增值服务只停留在了喊口号的阶段,没有真正落实到工作中。

2、内部审计增值服务范围没有显著拓展。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增值服务范围与传统内部审计的服务范围相比,没有显著的拓展,主要是没有拓展到公司的治理层面,服务范围的狭窄决定了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领域的作用被弱化,影响了内部审计的发展前景。

3、内部审计增值服务提供的咨询和产品较少。在公司治理中,增值型内部审计可以通过咨询功能来发挥作用,而在现实情况下,内部审计的咨询功能增值服务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效,能够提供的增值服务产品也很少,不能为公司发展、领导决策、基层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三、如何转变内部审计模式,提升增值服务功能

(一)树立正确的理念,使内部审计模式向增值服务型转变。正确处理监督与服务的关系,是做好价值增值型审计的前提。目前,我们的内部审计增值服务与国外还有很大差距,首先,要认清形势,认清自己,不懈努力,明白审计工作既要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又要改善企业的运营环境,维护企业的整体利益。其次,在思想认识上要明白,内部审计的目的是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第三,服务不能局限于企业其中某一部分,要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操作的全方位进行服务,它既包括对企业各控制点和所有风险的防范,又包括促进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有序进行和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二)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增值服务在企业治理方面的作用。为了解决内部审计增值服务范围狭窄的问题,内部审计部门必须要拓宽审计的服务范围,使其深入到企业治理的层面,实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动态审计,把内部审计的增值理念转化为行动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增值服务在企业治理方面的作用,努力使内部审计增值服务成为企业治理机制中的一个控制系统,积极参与到企业治理中去。

(三)不断改进和完善审计服务方式。内部审计工作要向增值服务模式转型,就需要转变以往以审计发现问题为主的审计模式,树立起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的核心理念。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赢得被审计单位理解、信任和支持,以平等协商的态度和被审计单位沟通,让其主动检查自身存在的问题,反映工作中存在的真实情况。审计人员还要主动针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困难,为被审计单位提供咨询和指导,出具审计报告时,不仅要写问题,更要挖掘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提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审计建议,这也是内部审计增值服务的重要途径。

(四)加强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合作与沟通。内部审计可以充分利用各职能部门人员的知识、技能和专业胜任能力对有关审计信息进行评估,这样比对孤立的信息进行评估能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信息,也会增进与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从而产生更加有效的组织治理。内部审计在加强与其他职能部门沟通的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坚持从企业体制、机制、制度方面分析问题,通过总结分析,发现问题的规律性、倾向性和趋势性,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推动深化改革和规范管理。

(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内部审计。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已经基本实现了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应用,依靠信息技术规范内部审计流程可以大幅提高现场审计效率,在保证完成审计计划的前提下,节约时间成本,将有限的审计力量投入到创造内部审计增值服务方面上来,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审计软件和预定的程序来分析、评价某一方面内部控制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合理化建议,实现审计价值最大化。

(六)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加快内部审计人员职能转变,提高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审计团队的整体效能是增值型内部审计迫切要解决的,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内审人员的自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通过学习提高应变能力和综合素质,使之能够适应高层次审计工作的需求。更需要内部审计人员能够跳出单纯审计而审计的工作思维,提升审计层次,充分运用包括审计力量、审计手段、审计技能、审计知识、审计创新等审计资源,对审计成果进行提炼、加工、运用、分析、挖潜,加强宏观分析、综合协调和风险预测研究,使审计成果得到转化和运用。

总之,价值增值型审计是内部审计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内部审计工作者要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理清现代审计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紧紧围绕企业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开展审计,为公司及时提供增值服务做出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肖雨箫.从内部审计三大发展趋势浅谈其增值功能.http:///new/287_289_/2010_4_7_xu31133155117401023081.shtml.2010.4.7.

[2]温之骏.我国增值型内部审计应用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外资,2011.

[3]刘娟.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的探索[J].现代商业,2012.27.

第10篇

关键词:内部审计;职业技术学院;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通过对中国内审协会的关于高校内部审计法律法规的初步学习,笔者对高校内部审计有了一定的认知。高校内部审计其实是高校根据相关的审计法津法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设置审计机构,并配置相应的审计人员,从而对高校以资金运作为主的资源进行的一系列业务活动进行的确认、评价、咨询活动。并据此为学院在完善管理体制、防范经营及财务风险、实现高校长远可持续发展目标等方面提供具有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审查。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作为高校内部管理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增强学院竞争力,促进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而且有利于提高学校经济效益等众多作用。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职院校正逐步转变为自主办学的经济实体,其内部经济活动日益增多复杂。在新的形势下,内部审计工作中所存在的不合理、不规范状况也不断地暴露出来,成为制约学院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改革目前的高职院校内部审计体制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

一、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工作是高校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通常把高等职业院校简称为高职院校。从目前高等学校的发展上来看,高职院校已成为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职院校作为地方性高等院校,等同于高等专科学校,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要内容,特色则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及未来可能的就业岗位有针对性的实施职业教育。当今,高职院校已经发展成高等学校的生力军,在校学生人数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我国的高职院校的雏形大都是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成人高校或中等专业学校,通过对其行进行改革或提升资历而形成的。由于办学模式的变革和培养目标的转型,必须要对高职院校的现有资源进行重组,从而适应教学模式多元化的发展。这些客观上要求高职院校加强内部审计,对高职院校的各项资源的利用进行必要的、客观的监督、评价,并出具有益的审查报告,进而提出合理化建议。审计署的相关法规,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根据需要设立内部审计机构。高职院校作为企业办学单位,也应属于企业事业单位,应该按照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并配备相应的审计人员。基于高职院校的双重管理机制(教学模式上隶属于教育部门上,行政管理上隶属于企业部门),高职院校的内部审计机构除了对本单位实施审计监督,加强本校资源的合理运作,还要服从上级企业审计部门的管理,在同上级部门交流中起到了很重要的衔接作用。可见,高职院校的内部审计得到必要发展,才能进一步促进在高校内部管理整体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内部审计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高职院校的领导从思想上不重视内部审计。由于高职院校形成方式特殊,而且办学期限较短,无论是在管理机制上还是在教学模式上,都尚未脱离原来的体制。高职院校的领导层依旧实施“一支笔”这种相对集权的管理理念,片面地认为内部审计是对自己权利的限制,没有意识到内部审计对学院经济活动的监督、预测作用。因此在赋予内部审计的权限时,忽视内部审计的存在,对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和内部审计人员配备流于形式,往往是把审计部门同其它部门组合在一起,并成一科,或干脆由财务部门来代管审计部门,可见,学院领导层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不够,重视不够。

(二)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在机构设置上不合理,配置的审计人员素质较低,造成了审计的独立性不强。由于高职院校的领导从思想上对内部审计的轻视,在审计机构的设置上多数采用把审计机构和纪监、监察机构合并在一起,合称为纪监审科。同时,由于审计人员在日常工作和调任、地位待遇上都要服从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因而在执行审计任务时,更多时候是听从领导的指挥,依附于领导的观点,不敢提出相左的意见,同时及少根据审计期限进行审计,甚至出现了不参加审计的情形。从而使内部审计失去了独立性。另外,大部分审计人员都是改革前原单位其它部门的职工,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审计知识,同审计法规中要求的要具备经济、管理、工程建设以及法律等相关的业务素质相差甚远,审计业务能力不足影响了审计的作用的发挥。由于每次的内部审计都由上级审计机关牵头,先由上级审计机关对学院财务处资金收支活动进行审计,再根据上级审计机关出具的审计处理意见来撰写自己科室的审计报告,这就导致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低下。这种双重领导机制使得内部审计难以客观公正的进行独立审计,也不能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对学院的发展无法发挥合理的审查和评价。

(三)采取的审计方式单一,审计内容狭窄。多数的高职院校的内部审计,采用事后审计方式,主要还是偏重于财务收支的合规性审计,局限于对资金使用的准确性、真实性进行审计。然而高职院校教育资金使用是否合理、是否发挥了其最大效益则不出具审计意见,也不对高职院校教育经费的整体运作做任何定性分析, 至于对高职院校的招生就业风险、发展方向和未来效益的预测,根本不在审计范围以内。这种只对账簿、报表、凭证进行财务审计, 而忽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等相关制度的审计, 造成内部审计范畴狭窄,从而降低了内部审计的作用。高职院校正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无论是资金运作,还是招生就业,以及基础建设等,这些无一不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这种仅对财务收支活动进行的单一的事后审计同当今高职院校多元化发展趋势无法适应,进而阻碍了学院进一步的发展。

三、强化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建议

(一)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高职院校要想可持续发展,就不要把自己仍然局限于旧的管理机制中。发展不仅表现在办学规模的扩大上,在内部管理上更应该与时俱进,只有高职院校领导层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才能保证内部审计工作顺利执行,进而优化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配置。只有内部审计机构充分认识到学院的发展从根源上离不开内部审计,才能认真执行内部审计条例,从而出具公正有效的审计报告,促进学院健康快速的发展。在思想上充分重视,才能在行动上给予支持,从而促使审计工作做得更到位。

(二)对审计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置采取更科学、合理的模式。首先,必须对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合理,使其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才能实现内部审计的审查评价职能。设置独立的审计机构,使其尽量与其他职能部门分离,并赋予合理的内部审计职权。校级领导应该改变原来的集权管理方法,把学校日常管理工作的监督适当分权交给内部审计机构, 同时设置细化分权的控制程序,从而在制度上、程序上实现审计机构的相对独立性,减少审计机构跟其它部门的依附性,从而完成对高职院校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审计控制。这样才能保证审计工作行为规范,真正做到预防、引导、监督和服务的统一。其次,在审计人员配置上,要对现有的审计人员进行培训教育,重新考核,合格后再上岗。或者,聘用专业、高素质的审计人员为审计机构灌送新鲜血液,整体提升审计机构人员审计水平,为学院出具高品质的审计报告,及时监督并发现学院在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三)高职院校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应应向更广的范围扩展。以往的内部审计都是以单纯的查错防弊为工作重点,仅局限于财务领域的审计,这同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办学范围的发展已不相适应。由于高职院校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办学风险在逐渐增加,内部审计应向改善学校管理、提高办学效益和风险管理转变。内部审计工作要把所有与资源利用有关的业务活动都归入审计范畴,对学院招生就业风险、基础建设工程、教学模式、未来经济效益等展开综合分折评估。测定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 监督学校各职能部门责任的履行情况,并向学校领导提出规避风险的应对措施。这种全方位的审计,能够对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因此坚持“放眼全局、把握重点”的方针,选择同高职院校职工关系最密切,同高职院校发展最相关的问题进行审计,才能提出科学、合理的依据供领导决策。

总之,随着高职院校经济体制发展的不断变化,高职院校的内部审计作为维护高职院校经济正常运行的卫士,是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高职院校要想可持续发展,就要全面的学习审计相关法规,摈弃过时的无效的旧体制,引用与时展相适应的审计观,从而使内部审计防范风险、创造效益,为高职院校实现事业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茵.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商场现代化,2006(25).

[2]李宜钊.高校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山东审计,2002(6).

第11篇

关键词:公立医院;内部审计;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医改改革的大力实施,在给公立医院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公立医院面临着的巨大挑战,要想在当前日渐激烈的医疗行业竞争中得到快速稳定的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自身进行重新的审视,加强医院内部管理体制的健全,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其中,在医院内部管理中内部审计所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致使内部审计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审计职能转型也在审计实务中得到了更新升级。在2014年颁布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中明确规定了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为确认和咨询。这就表示内部审计为医院提升价值的作用得到进一步的认可和增强。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面对着严峻的挑战,这就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加强分析和研究,从而创造出一条适应当前改革的全新内部审计思路。

一、内部审计概述

(一)定义

在2002年对内部审计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进行了全新的界定,指出内部审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提高组织价值,使组织经营和管理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增强而独立客观存在的保证和询问行为。内部审计采用系统和科学的模式对风险和内部管理进行管理和评估,从而实现组织科学有效地完成预定目标。我国内部审计协会做出了如下的界定,即为组织部门提供具有独立性和客观性的评估和监管的活动,它对组织的经营情况和内部管理进行审查和评价,确保组织目标能够依照合法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完成。从上述可以看出,对内部审计的界定国内外之间的区别并不是很大,其目的都是为了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而提供服务,内部审计着重强调了自身的独立性和客观性,所体现出来的职能略微有所差别,国内的内部审计主要强调了内部审计的监督和评价功能,而没有选择咨询功能。《内部审计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条例》经过修订后,对医疗机构的内部审计进行了全新的界定,指出本单位及其所属单位的审计人员对所在单位和机构的财务收支、实际经济活动具有合法、独立的监管和审查职能。

(二)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

加强医院的内部审计能够帮助医院实现内部控制的增强,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有效降低医院风险,从而促进医院目标的完成。相比外部审计,内部审计有着极大的不同,内部审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属于医院内部的评估活动。对各种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的监管可以借助内部审计完成,通过常规性的内部审计能够提高医院领导和员工的法律意识,确保各类经济活动能够按照经济法规依法进行,促进医院业务活动的合法性。借助内部审计,能够实现内部控制体系的检测,确保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能够及时找出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缺陷,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措施,从而使医院内部的控制体系得到完善,建立起一套内部职责明确并相互约束的健康体制,最终使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素质得到增强。

二、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缺少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针对医院内部审计规定的相关法律法规,目前只有我国卫生部颁布的《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但是该规定只是针对医院内部审计的相关原则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实际中的操作细则并未进行详细的说明和规定,这就使该法规不能满足当前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需求,出现了滞后性。在实际的审计工作开展中,审计人员没有可以依靠的准则对业务质量进行统一的标准化衡量,只能借助以往的工作经验进行主观的判定,这就容易造成工作质量和效率差的现象,不能达到领导所下达的要求,不能得到领导和相关部门的认可和重视,出具的审计总结报告也就缺少了相应的权威性和约束性。

(二)缺少独立性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最基本的特性,在医院审计工作属于必不可少的环节。当前,只有部分具有独立性的审计部门建立在部分公立医院内,其中很大一部分公立医院并未设定独立的审计部门。医院内设置的独立审计部门通常被归为财务部门或医院纪律检查部门。在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中其中的一项工作内容就是财务审计,但是内部审计部门划入到财务科就造成了独立性差的情况,这就失去了先天的优势,审计质量就难以保证。纪律检查部门和内部审计的工作任务和职能截然不同,纪检部门的工作对象比较偏向于人,将审计部门归属到纪检部门内相关的审计工作就很难以开展。此外,一些医院没有名义上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只有全职审计人员、内部审计小组,这些所谓的专业审计人员也不过是挂名存在,而审计小组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存在,这些人员还兼职着财务工作,这些内部审计人员和小组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设置的。这就造成了内部审计工作缺少相对的独立性,其权威性也就不存在了,从而无法实现对经济行为和活动的有效监管。

(三)审计人员职业技能和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内部审计工作在医院内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就对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以及较强的业务能力,同时还要求审计人员具有良好的交流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目前在大多数医院中内部的审计师都是由原来的财务人员经过培训后走上审计岗位的,由于缺少对审计的充分认识,还保留着原有的财务模式,从而造成了审计视野受限,不能从广度和深度上对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内部审计人员年龄普遍偏大,再加上当前审计行业开始向着信息电子化的方向发展,对新事物不能很好的接受,也就造成了审计人员在处理审计问题时力不从心的现象。另外,当前审计人员普遍存在沟通技巧薄弱的情况,在审计工作中沟通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它是确保审计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另外,大多数审计人员在写作技能方面都很薄弱,审计过程还处于尚可阶段,但是由于写作质量差,使审计结果大大降低。

(四)审计内容缺少多样化

通过对审计的定义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当前的医院内部审计主要包括财务、经营和专项审计等,但是在当前的医院中只是对财务进行审计,并且还只是一部分财务。年度内部审计工作计划通常也只是针对食堂、基础设施等二级科室所进行的,而专项审计的开展则是对财政小金库先进行内审,而医院内审工作对经营这一方面的审计很少涉足。内部审计人员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用于验证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合法性方面上,并没有深入对审计项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研究。大部分医院的内部审计部分对执行初步决定、领导经济责任和专项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审计几乎不涉及,造成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医院内部审计低定位以及组织与授权之间的关系不够明确等。

三、提高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对策

(一)强化组织保障

首先,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审计部门,这是确保医院实现内部审计功能的重要基础,医院应当严格遵循国家内部审计标准的规定,主要负责人在对医院的直接管理中建立与其他功能单位平等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确保内部审计部门具有明确的地位性和权威性;其次,在实际过程中要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能够独立的制定计划、独立开展检查工作以及独立完成审计报告。另外,在计划制定中强调独立就是为了确保在审计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没有任何干扰;独立开展检查工作就是确保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能够与审计所涉及的资料、财产和人员等自由接触,消除内部审计人员个人利益的影响;独立完成审计报告就是保证在对审计进行总结时审计人员不应受到强迫或者因为一些所谓的特殊原因对报告事实进行更改。当然,在这一阶段,医院内部审计不能完全独立,但相对于审计对象而言,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必须得到足够的确保从而保证工作的客观性。

(二)提高审计队伍整体素质

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工作的成败,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有助于审计工作水平和质量的提升,同时也是审计作用得到充分展现的重要基础。医院内部审计人员在熟练掌握会计和审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对经济、法律和互联网技术等其他知识学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熟知,在审计需求的时候有必要对某个专业进行进修和培训,使自身的知识面得到扩展,通过审计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三)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

当前,大多数医疗单位的财务管理、收费结算、药品出入库和挂号等实现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化管理。相对而言,审计方式就表现出了一定的落后性,医院内部审计没有和医院的其他部门实现资源共享,不利于对整个经济活动进行整体性的监管,造成了审计监督获取的信息不完整性,从而不能将准确、及时和有效的信息传递给决策者,对财务和业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不能进行及时的纠正。所以,加强审计方式的多样化,在开展审计工作时最大限度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从而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综上所述,在公立医院引入法人治理结构的过程中,内审部门要突出内向服务职能,发挥参谋作用,强化绩效评价,增强内部控制,确保内审部门有充分的独立性,内审部门不仅能监督管理部门,还能为医院理事、执行领导层以及各管理部门提供咨询和合理化建议。医院应仿效上市公司的做法,在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内审部门每个季度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同时,内审部门也应接受外部审计,如外部中介机构的独立评价,以确保医院持续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利娅.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5).

[2]张鸳.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6(9).

[3]宋延海.浅析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6(9).

[4]梁小群.新形势下县级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突出问题及对策探讨[J].财经界,2016(23).

[5]朱优红.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医院管理论坛,2016,33(10).

第12篇

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淡薄;知识欠缺

1.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明确规定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会计人员要热爱自己会计职业,努力提高自己业务技能,细心认真完成会计工作任务;诚实守信,真实可靠是对会计人员的原则性要求,会计人员应当实事求是的进行会计工作;廉洁自律,要求会计人员遵纪守法、清正廉洁,正确行使会计职能;客观公正,会计人员处理会计事务过程中,要以客观经济活动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坚持准则,会计工作的完成要以会计准则为指导;提高技能,会计工作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既有重要的意义,会计人员要努力增强专业技能,提高业务水平;参加管理,会计人员除了完成会计核算之外,可以向单位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强化服务,会计人员应当树立服务意识,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2.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淡薄。财务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基础,使得会计人员的工作处在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的关口。但是目前,有些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意识薄弱,不能坚持原则,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与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缺乏应有的客观公正,欠缺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甚至通同作弊,致使会计违法违规事件层出不穷,给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会计从业人员的知识欠缺。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各个行业之间是相互渗透和交叉的,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能够掌握多学科的知识,不仅要具备本专业的知识,还需要跨专业的一系列知识的储备,比如金融、管理、投资等方面的知识。然而,目前的现状是,相当一部分的会计从业人员业务知识匮乏,知识结构单一,对会计准则、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不够,业务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会计人员的外部从业环境不佳。会计人员不仅工作在会计领域,更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会计人员是受雇于其所在单位的工作人员,一般情况下,会计人员不得不服从于领导的意图。当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发生道德冲突时,会计人员则面临着坚持准则、坚守职业道德就可能被辞退下岗的痛苦选择,从而使得一些人采取“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对这种违规违法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造成以上表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上的,又有客观上的。主观上,一些会计人员道德素质偏低,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膨胀,在小团体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小团体利益占了上风;客观上,主要来自于法律的不健全,制度的不完善和某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3.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政策建议

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会计职业的特性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道德素质。如果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得不到提高,那么就会顶不住压力,挡不住诱惑,从而导致造假的发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推动终身学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发提高。对于社会,注重对于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道德水平,构建终身学习机制;对于培养会计人才的高校,要把会计道德教育贯彻到会计专业课堂教学中;对于会计人员自身来说,应当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注重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要具备多元化知识结构,也要注重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学习,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所从事工作的要求。

建立完善的职业道德评价体系。会计职业道德评价就是社会其他组织、会计组织以及舆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评价。职业道德评价是一种重要的行为约束方式,是道德力量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是规范职业道德的主要方式。我国应当确立社会评价、自我评价、单位内部评价相结合的科学体系,对于表现较好者要采取激励措施,使每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状况都接受大众的职业道德评价。

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强化会计监督健全会计法规,规范会计准则。会计行为的严肃性要靠会计法规来保证,对于会计违法行为的明确界定和严格的惩罚机制是必不可缺的辅助手段。同时要注重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及时制定和出台新的会计准则以适应会计发展的需要,内部控制体系是指各级管理部门在内部产生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基础上,采取的一系列具有控制功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并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而形成的一整套严密的控制体系。内部控制系统是遏止做假的重要工具,是实施自动防错、查错和纠错,实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重要手段。强化会计监督,有效地发挥会计监督的职能,是对当前经济领域中,出现的造假现象的有力挑战,也是防止和发现会计造假的有力措施。同时,它对健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水平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