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捕蛇者说原文

捕蛇者说原文

时间:2023-05-30 09:47: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捕蛇者说原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一、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文言文翻译要求做到:信、达、雅。

“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二、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意译。

(一)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译文: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二)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硬的筋骨。(定语后置)

在直译和意译的同时也要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意译相结合。

三、文言文翻译的具体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一)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文言文中的专有名词,如:国名、地名、人名、官名、物名、国号、年号、谥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例: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如句首发语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倒装句式的标志词、句中表停顿的语气助词、衬音助词、表敬副词、偏义复词的衬托成分等。

(三)补,就是在翻译文言文省略句时,把原句中被省略的成分补充进去。在文言文中,省略句不少,主要是省略主语、宾语、谓语、介词,翻译时应把省略成分补充进去。

例: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触草木,( )尽死。( )以啮人,( )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永州之野产异蛇,(它的)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

(四)换:有些文言词语随着时代的演变,词义发生较大的变化:

有的词义扩大了(如“江”,古特指长江,今泛指一般的江河),有的词义缩小了(如“臭”,古泛指一般的气味,今特指臭气),有的词义发生了转移(如“牺牲”“,古指祭祀用的牲口,今已无此义)……甚或有些词语已经不再使用。

因此,翻译时,这些词语必须用现代汉语进行替换。

(五)调:文言句式中存在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短语后置句等。对于这些特殊句式,翻译时,将语序重新调整,以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

例:饮酒于斯亭而乐之。(2004年湖南考题)

译文: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状语后置)

四、文言文翻译错误类型

例:或告文昌右丞周兴与丘神勣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鞫之。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谓兴曰:“囚多不承,当为何法?”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内有状推兄,请君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

学生错译:俊臣于是用绳子系住大瓮,在周围点火执法。

俊臣于是就去找来大瓮,加上火把围上作法。

俊臣于是索要了一个大瓮,用火围着它就像兴说的办法。

有内部消息推脱兄长,请您进入这个瓮中。

里面有些东西给你/有状况,请您进去。

正确翻译:俊臣就找来(一口)大瓮,按照周兴的办法用炭火把大瓮围起来。

现在有宫里的罪状追究老兄,就请老兄钻进这瓮里吧。

误点诊治

留、删、补、换、调、变,在这些过程中或遗漏或错误。

1.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2.粗疏遗漏,省略补充不当。3.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与用法掌握不准。4.文言句式不明。5.不读题审题脱离原文进行翻译。

第2篇

1。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什么?

文言翻译的原则,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所谓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

直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信”,指译文能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意思。“达”,就是译文明白通顺,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雅”,则是更高一层的要求,就是要求译文的措辞考究,文笔优美。对于同学们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要求较高,不能正确把握关键词语,就很难准确翻译出全句。因此,对关键词语更要字字落实。确定词义要联系具体语言环境,想想现代汉语中哪个双音节合成词与其意思相同、相近,可以替换(替换与被替换者最好具有相同语素)。同时,要特别注意所翻译句子的个性特征:是特殊句式,还是固定结构?含有词类活用(包括使动、意动等),还是有古今异义?若有,一定要辨证施治。

如:“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你的译文要做到“信”,就必须落实“冀”“身”这两个实词的意义,落实“复”这个虚词的意义,落实“为……”这一特殊句式的特点。全句可译为:希望再得到兔子,兔子是不会再得到的,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所嘲笑。

2.如何运用文言翻译中的扩充法?

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居多,现代汉语里则双音节词居多,这是古今汉语在语汇方面一个很大的变化。我们在把文言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原文中的好多单音节词需要变为双音节词,这就是文言翻译中的扩充法。像“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成了“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异的毒蛇,黑色的底子,白色的花纹”。不难看出,“野”“产”“异”“蛇”“黑”“白”等都变成了双音节词。

单音节词翻译成双音节词,大致有两种情况。

一是在原来的单音节词后面或前面加一个辅助成分(也称后缀、前缀)。如“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的“担”“骨”,就可翻译成“担子”“骨头”。

二是在原来的单音节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或近义词,合成一个双音节词。如“乃重修岳阳楼”的“重”“修”,就可翻译为“重新”“修建”。

另外,要特别注意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节词误认为是现代汉语里的一个双音节词,如“于是”“虽然”“妻子”“以为”“交通”“可以”等。

3.如何运用文言翻译中的替换法?

文言文的词语和现代汉语并不总是一一对应的,有些词语,文言文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却闲置下来,还有些词所表达的意思古今说法不一样。这就需要用替换法──用现代汉语中同义或近义的词替换文言文里的原词。

比如,写一封信的“信”,古人用的是“书”。像“家书抵万金”(《春望》),“一男附书至”(《石壕吏》),“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送东阳马生序》),其中的“书”都是这种意义。

还有表示人称的词,古代远比我们今天丰富。古代表示第一人称的词有“寡人”“朕”“孤”(这三个是有特定身份的人才用的)“吾”“余”“予”等;现在,人人平等,都是一个“我”。

4.如何运用文言翻译中的保留法?

语言在变,但语言又具有继承性,现代汉语就是继承了古代汉语并加以发展而成的。它们之间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我们在做翻译练习时,有时需要运用保留法,即原样照搬文中语词。这主要指:

第一,古今通用的词语。如“人”“手”“心”“笔”“墨”“山”“水”“牛”“羊”“田”“大”“小”“长”“短”等。

第二,古代的专有名词。包括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年号、日期、官职名、典章制度的名称等,我们在翻译时也应该原封不动地照搬过来。像《岳阳楼记》的开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庆历”(年号)、“滕子京”(人名)、“巴陵郡”(地名)都属专有名词,翻译时照搬即可。

5.如何运用文言翻译中的删略法?

文言文的句首、句中、句尾往往用到虚词,它们主要起某种语法作用,或表达一定的语气,没有实在意义。这些词语在原文中必不可少,但现代文中已经基本不用,也没有相应的词语来表示它。对于这类虚词,我们在翻译时可删去不译。像“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的“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的两个“而”。

需要注意的是,删略法适合于不表示实在意义的虚词;如果把表示实在意义的词语也删略了,那就是漏译。比如《捕蛇者说》最后一句“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这里的“以”“夫”和“焉”,都有具体的意思。“以”是连词,表示目的,相当于“来”;“夫”是代词,译为“那些”;“焉”是代词,译为“它”(指这篇文章)。若将这些不该删去的词语也忽略不译,显然句子就不通顺了。

6.如何运用文言翻译中的增补法?

增补,指翻译时补出原文省略的成分。省略某种成分,在文言文中较为普遍,既可以省主语、谓语、宾语,也可以省介词及介词的宾语。在翻译时,为了使译句完整、通顺,应将古文原句中省略而现代汉语中又不能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与坐谈”这个句子,就属典型的省略句。到底是谁“与坐谈”?跟谁“坐谈”?我们在翻译时都应补出来:(邹忌)跟(客人)坐下来交谈。

习惯上,增补的文字,翻译时应加括号。

7.如何运用文言翻译中的调整法?

调整法主要用于调整跟现代汉语语序不同的文言特殊句式。包括前面讲到的所有倒装句,还有未讲到的定语后置,以及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动量结构等。在碰到这些句子的翻译时,我们都要按现代汉语的语序来表达。如“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就可翻译成“一天能跑千里的马”,“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比较性选择疑问句)可翻译成“我跟城北徐公比哪个漂亮”,“齐人三鼓”(动量结构)可翻译成“齐军击了三次鼓”,“吾妻之美我者”(“美”属形容词意动用法)可翻译成“我的妻子认为我美”。

如20xx年广西南宁中考卷的翻译题:“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翻译时,我们得调整“所以”的语序:她(丑女)只知道(西施)皱眉很美,却不知道(西施)皱眉显得美的原因。

20xx年贵州贵阳市考题要求翻译“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个句子,主要考查点就在“苦”和“劳”这两个使动词的用法上。全句可译为:一定要先使他内心痛苦,筋骨劳累。

8.如何运用文言翻译中的意译法?

意译,指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而把原文的大意表达出来的一种翻译方法。我们在前面讲过,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般情况下,我们应尽可能地采用字字落实的直译法;直译有困难时,我们才采用意译这种辅助手段。

第3篇

关键词:中英文化动物词汇比较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H 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7-0081-01

一、中英动物词汇文化主要差异及原因

(一)历史文化不同

历史文化是经过长时间累计的,中英的文化的不同常常会影响语言的含义。比如,“dragon”在英语文化里是贬义的,人们常常赋予它野蛮凶残、狰狞恐怖、邪恶不幸的形象。所以,英语国家人民创造了一系列有关于龙的贬义词组。然而,在中华民族的眼里,龙是幸运的象征,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在封建社会里,只有像帝王那样权威的人士才能被比喻成“真龙天子”,炎黄子孙将自己比喻成“龙的传人”。汉语里还有大量有关于龙的褒义成语,如“龙马精神”、“画龙点睛”等。

(二)习俗文化不同

中英的习俗文化的差异导致了动物词汇不同的含义。拿最常见的动物“狗”而言,在西方,狗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伙伴,有些人甚至将狗作为终身伴侣。所以,他们有一系列有关于狗的褒义文化,如:“A lucky dog(表示幸运的家伙)”,“love me,love the dog(爱屋及乌)”。然而,在中国文化里,狗的地位并没有那么高。在汉语中以“狗”为喻体的成语和谚语几乎都带有贬义,比如,“丧家之犬”、“走狗”、“狗急跳墙”、“狗腿子”、“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狐朋狗友”等等。再比如“white elephant”在英语文化里来指华而不实的东西。相传南亚大象很多,但白象却罕见,被视为神物,捕到白象必须进贡给国王。传说国王对某一大臣不满,却又抓不到把柄处置他,就把一头白象赐予他,因为白象胃口大,大臣收了这份礼不敢怠慢最终会倾家荡产。然而在中国文化里,“大象”没有如此丰富的含义。

二、中英动物词汇的翻译方法

(一)直译法

直译法(literal translation)是指在符合译文语言规范化,不引起错误的联想或误解的基础上保留原文的比喻形象及含义。在英美文化中,对于某些事情的感悟和认识存在共同点,所以有些动物类词汇也具有相同的含义,因此在翻译时可采用“直译法”。在翻译这类词语的时候,按直接字面理解的意思“对号入座”便能表达相同的含义。例如:

1.The boy runs as fast as a horse. (那个男孩跑得像马一样快) 在英汉文化里,“马”都有跑得快的意思,直译,将男孩比喻成马,自然就联想到了“跑得快”的含义。

2.He who rides a tiger is afraid to dismount.(骑虎难下。) “虎”在双方文化里都有雄壮威武的意思,并且“骑在虎上”在两国文化里都有相同的意思,表示做事情进行到中途遇到困难,迫于形势又无法中止不能停止,无奈只好硬着头皮做下去。

3.He that hath been bitten by a serpent is a afraid of rope.(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人们都有“被蛇咬”后的共同体验,此句比喻经历一次挫折以后就变得胆小怕事。

(二)意译法

意译(free translation)是指根据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作逐字逐句的翻译。英语有些词组,成语或习惯用法表面上与汉语是相同的,这些词语的意思并不是靠字面意义就能够理解的,所以译者要联想出词汇的含义,将其转换为便于人们理解的准确意思,还应当保留原文的“原汁原味”。例如:

1.You get the lion's share.(你获得了最大的好处) 在这个句子中,我们不能将其直译为“你获得了狮子的分享”,因为这样的翻译显得有些莫名其妙。应该对此句进行充分理解,狮子是贪婪的万兽之王,得到狮子的分享,也就是获得了极难得的好处。

2.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个幸运儿) 在这里,我们不能将其翻译成“你是一条幸运狗”,由于中英文化差异,这样的翻译听起来略带贬义,原文表达的是“你非常幸运”的意思。

3.Last night, I heard him driving his pigs to market. (昨夜我听见他鼾声如雷)在此句中,用“将猪赶到集市”形容“鼾声之大”,特别确切,但前提是要理解原文的含义,然后再将其意译出来,而非照搬全文。

(三)借译法

英语和汉语文化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关于动物的词语,但是有时候,语言所表达的方法不同,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形象需要另一种语言换一种方式表达,这样才能翻译出准确的含义,所以,“借译”是个很重要的方法。例如:

1.You are the black sheep of the family(害群之马) “black sheep”在中文里指“害群之马”、“不孝子”的意思,并非指“黑山羊”。

2.A cat on hot bricks(热锅上的蚂蚁) 英文里有很多用“猫”做比喻的修饰词,这些词的含义有很多,切不可直接翻译,在此句中,形容局促不安、如坐针毡之意,与汉语里的“热锅上的蚂蚁”有异曲同工之妙。

3.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 狗在英语国家是值得人们尊敬的好朋友,所以他们将自己与狗作比较,表达了对狗的喜欢,与中文里的“爱屋及乌”类似。

三、结语

翻译是一个有趣又严谨的工作,在各种语言的交流愈加密切的今天,翻译扮演着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认为,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如能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基本一致,翻译就可以说是成功的,奈达还主张翻译所传达的信息不仅包括思想内容,还应包括语言形式。所以作为译者,我们不能随意增加原作没有的思想,更不能随意地删减原作的思想。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因此我们需要不断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微妙差异,并且将翻译准则灵活运用,只有这样,当我们进行翻译时才能传递出最准确的思想,让翻译成为中英文化交流的桥梁。

参考文献:

[1]胡国强.试论英汉动物词文化内涵的差异[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2(06).

[2]赵强.汉英动物词汇象征意义对比[J].湖州师专学报,1998(03).

[3]林明金.简明英汉语言文化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第4篇

2、学习文言文翻译要求和翻译方法。

学习重点:1、2

教学时数:2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能理解并翻译浅易的文言文中的句子,这是文言文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一个知识点。尽管我们平时很重视文言文翻译的训练,但同学们翻译的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与“信、达、雅”的标准相对照尚有很大差距。从句意理解上看,或者整个句子理解错误,或者个别词语认识有误,都不同程度地影响整篇文章旨意的准确把握。从翻译方法上看,许多学生不能坚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致使译文只反映原文大意却破坏了原文的语言风格。文言文翻译如何实现“信、达、雅”的目标?除了一些常用的基本方法之外,还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二、考点阐释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首先,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全文中理解句子。要整体把握全文,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情感倾向,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②充分利用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来理解句意。

③对复杂的不好理解的句子,最好做点句子成分分析,先抓主干,再理枝叶;或抓住关联词语,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④调动已有的教材知识,进行比较推断,帮助理解。

文言文翻译要求:信、达、雅

1.“信”是指译文的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即译文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2.“达”是指译文的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畅,没有语病。

3.“雅”是指译文的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优美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在文言文翻译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在具体翻译时,对文言文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达,还应该用意译作为辅助方法,使句意尽量达到畅达、完美。

三、翻译常见误区

(一)、错译。

主要表现在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运用方面。

1.译错词义。混淆实词的古今意义和词类活用规律,忽视多义词的义项选择,不熟悉词的通假现象,缺乏古代文化常识,都会导致错译实词。

例如:沛公军霸上译成:沛公刘邦的军队在霸上

这里的“军”字已由名词活用为动词.作“驻军”讲。

2.混淆虚实。不了解或不熟悉常用虚词的用法,导致错译虚词。

例如:特与婴儿戏耳。译:特地同小孩玩耳朵

“特”是副词,在此作“不过”讲,不能译为“特地”;“耳”是语气词,表限止语气,可译为“而已”、“罢了”,不能误作实词,错译为“耳朵”;这里“特”、“耳”连用,构成固定句式“特……耳”,可译为“不过是……罢了”。因此,“特与婴儿戏耳”,应译为“(我)不过是跟孩子开个玩笑罢了。”

(二)、漏译

1.省略成分不增补。省略句的省略成分,必须补出却没有补译出来。

例如:触草木,尽死。译为:蛇触及草木,全死了

2.该译词语被“遗忘”。原文中本该译出的词语,保留未译。

例如: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译成:假如我不干这捕蛇的差事,那么早就病了。

这里就漏译了“病”字。如果把这个“病”字译出,原文后一分句译成“那么早就困苦不堪了”,这样处理,译文就完整、准确了。

(三)、硬译

1.照搬注释不变通。

例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译成:猪牛羊、珠玉、丝绸,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做到诚实可信。

这里的“牺牲”,是指猪、牛、羊祭祀用品

2.倒装句式不调整。

例如:求人可使报秦者。译成:寻找一个人可以派他去回复秦国的。

忽视了原句定语后置的特点,未调整原句的语序就硬译。

(四)、赘译

翻译游离原文,任意发挥,译而无据。

例如:秦人开关延敌。译成:秦国人大摆空城计,打开关门想引诱敌军进城。

这里的所谓“大摆空城计”等,就游离原文太远了。翻译一定要紧贴原文。

四、明了雷区,落实考点

定好词性,译准词义;注意句式特点,理清句间关系。

(一)定好词性,译准词义;

多义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类活用为考察重点。

例:1、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

译文:项脊轩总共四次遭到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保护的原因吧。

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石钟山记》

译文:我从齐安坐者船行驶到临汝。(名状)

3、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

4、舍相如广成传舍。译文:安置相如住在广成传舍。

5、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6、赵王以为贤大夫。(认为……是)

7、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8、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练习:1、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2009安徽)

立恭折断一根竹子,凿出孔吹奏起来,发出洞箫一样的声音。

2、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4分)(2009福建)

自新就前往县衙代替哥哥(受责罚),而把他哥哥藏在别的地方。

3、语迪曰:“卿向不欲吾与国事,殆过矣。”(2009广东)

(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从现在看)大概是你错了!”

4、张安道适知秦州,德称病,得除兵籍为民。(3分)

张安道正好执掌秦州,孟德托言有病,得以脱离军籍成为老百姓。

5、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欤?(4分)

推测虎(要)吃人,先用威风压倒对方,但(对于)不害怕它的人,虎威就无处施展了吧?

6、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

紧急悬赏捉拿田仰的妻子儿女,追踪觅迹直到沈通明家。

7、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

刚刚不做巡抚待在家里,唯独他(彭子篯)听到这件事而感到惊奇。

8、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

而最终对明朝的灭亡没有起到补救作用,为什么(什么原因)呢?

(二)、注意句式特点,理清句间关系。

例:1、此人力士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行将为人所并

5、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6、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7、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8、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9、何厌之有?

10、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文言固定句式:要套用它的固定结构来翻译,而不要一字一字地抠。

1、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2、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3、其李将军之谓也?

4、无乃尔是过与?

5、何辞为?

6、其皆出于此乎?

关注复句句间关系及其词语,并落实译准

表假设:苟若使倘即诚如必脱

表转折:然而乃则但顾第特

要忠实原句的语气

原句是疑问语气、反问语气、无奈语气、推测语气等语气的,翻译后,要保持原语气。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商量语气

无乃不可乎?(恐怕不可以吧?)——委婉推测语气

岂孰能讥之乎?(难道谁能讥笑我吗?)——反问语气

注意修辞翻译

1、借喻,就是不出现要说的本体而用一个形象的喻体来直接表述的修辞方法。这种方式为古代学者所乐用,能使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我们在翻译时,一定要译出它的本体或将其译成一个明喻,这样才能准确表达作者的本意。

(1)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金城千里:

(2)今不惜美锦,令臣制之,此陛下知臣深矣。(2000高考)美锦:

2.借代的翻译

借代是借用相关的事物来称代要说的事物,对借代的翻译就是要译出所代的事物。

(1)“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廉颇蔺相如列传》)口舌:

(2)“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五人墓碑记》):缙绅

(3)“黄发垂髫”(《桃花源记》)黄发垂髫:

(4)“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2005全国)口腹:

3.委婉的翻译

因有所顾忌,或因谦恭,或为了求雅,古人往往不直言其事,而是拐弯抹角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就是委婉。对委婉句的翻译,就是变委婉为直言。

(1)、有所顾忌,《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中的“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山陵崩:

(2)、为求雅,权起更衣。更衣:上厕所。

(3)、再如外交辞令的委婉,《赤壁之战》中的“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会猎:

(4)、再如为了谦恭和避免冒犯,不说皇帝年轻(因为年轻往往意味着不懂事或阅历浅),而是说“陛下富于春秋”(《史记•李斯传》)

4.互文的翻译

前后词语在意义上互相呼应,互相补充,合而见义,这种辞格就叫互文。不管是本句互现(同一句的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互现)的翻译,还是对句互现(上下句中有某个词语互文见义)的翻译,均应遵循由分而合的原则。

(1)、王昌龄《出塞》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就要译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2)、白居易《琵琶行》里的“主人下马客在船”一句。译为:

(3)、《捕蛇者说》中的“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一句译为:

(4)、《孔雀东南飞》中的“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译为:

除此而外,古文中还会使用其他的一些辞格,如夸张、比拟等,翻译时也应根据辞格本身的特点,恰当写出译文。

练习:

1.批龙鳞,逆圣听

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3.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4.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五、文言文的翻译方法:

文言文的具体翻译方法主要有:删、留、增、替、调

①删除原词,只表示停顿、凑足音节,或者起语助、连接作用的虚词,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译成现代汉语时,不能硬译,应该删除不译。

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为: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译为:

②保留原词:凡是文言文中的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以及古今意义相同的词,在翻译的时候,都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例如: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译为: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译为:

③增补词语:现代汉语中以复音词为多数。这些复词又大都是由文言词汇中的单音词发展演变而来。翻译时,应该把文言之中的单音词增补为相应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词。例如:

秦孝公据(占据)崤(崤山)函(函谷关)之固(坚固),君(君王)臣(臣下)固守以窥周(周朝)室(王室)。

廉颇为赵(赵国)将(大将),伐(讨伐)齐(齐国)。《廉颇蔺相如列传》

翼日进(进献)宰(县宰),宰(县宰)见(见到)其小(弱小),怒(愤怒)呵(呵斥)成(成名)。《促织》

另一种情况是,因为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是简洁,常常出现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数量词等现象。为了使译文通顺畅达,语意明白,翻译时就要把这些省略的句子成分或某些内容补充出来。例如:

子曰:“隐者也!”子使(子路)反见之。(子路至则(隐者)行矣。《论语二章》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候(于)狱门外。《左忠毅公逸事》

权以(之)示群下。《赤壁之战》

今以钟磬置(于)水中。《石钟山记》

④替换词语:有些词语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有些词语古今是同一个词,但表示的意义有差别。在翻译中遇到这些词语时,都要把它们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例如:

为(是)赵宦者令(头目)缪贤舍人(门客)

初,鲁肃闻(听说)刘表卒(死去)。

故天子一跬步(一小步,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皆关天命,不可忽也。

⑤调整词序

古今汉语的句法结构大体相同,但由于古今汉语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式和现代汉语的句式相比发生了变化,在翻译时要根据古今汉语语法变化的某些规律,对原文的词序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它们合乎现代汉语的语法要求。例如:

句读之不知惟命是从会于渑池古之人不余欺也。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六、巩固练习

段落翻译:

1、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①少师事陈实,以义行称。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②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或问其故,烈曰:“③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闻其姓名,以事告烈。④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⑤或至涂而返,或望庐而还。其以德感人若此。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少师事陈实,以义行称。译文:小时侯拜陈实为师,因道德高尚为乡里称道。

②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译文:甘愿接受任何处罚,但请求不要让王彦方知道。

③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译文:盗贼害怕我知道他做了坏事,这是有羞耻心的表现。

④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译文:王烈派人寻找,就是原先那个偷牛的人。

⑤或至涂而返,或望庐而还。译文:有的人到路上就返回来,有的人看到他的家就回来。

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饿者从而求食。庄子曰:“吾已不食七日矣!”饿者吁曰:“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

(1)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译文:我看见经过我这里的人多着呢,(可是)没有谁哀怜我。

(2)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译文:假使先生您不是没有吃饭,难道还能哀怜我吗?

3、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忍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译文:学习,是为了求得长进。可是我见到有人读了几十卷书便自高自大,欺侮长者,轻视同辈人。这样,别人自然像对仇敌一样恨他,像对鸱枭那样讨厌他。像这样拿学习来损害自己,还不如不学。

4、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译文:君子的修行,用安静来修养身心,用俭朴来修养品德,不淡泊(名利)就不会使心志明达,不宁静就不会实现远大目标。学习须宁静,要有才干就要学习,不学习就不会增加才干,没有志向就不会成就学问。

5、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译文:和坏人交往,就如同进入盛有咸鱼的店铺,时间长了就闻不到它里面的臭味;和好人交往,就如同进入盛有兰花的屋子,时间长了就闻不到它的香气。

6、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译文:当初我所以为难,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现在既然已经收到他搭乘我们的船,难道可以因为危急而抛弃他吗?''''

(2)译文:当时的人们用这件事来评这下华歆、王朗品德的优劣。

7.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于嵩,太祖患之。后逢叔父于路,乃阳败面口。叔父怪而问其故,太祖曰:“卒中恶风。”叔父以告嵩,嵩惊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嵩问曰:“叔父言汝中风,己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乃疑焉。自后叔父有所告,嵩终不复信。太祖于是益得肆意矣。

①其叔父数言之于嵩。

译:他的叔父屡屡到曹嵩跟前提及(太祖之事)。

②太祖口貌如故。

译:太祖嘴脸容貌像平时一样。

③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

译:只是在叔父跟前不受宠爱,因此被欺瞒啊!

8.海鸟曰:“爱居”,止于鲁东门之外三日。臧文仲使国人祭之,展禽曰:“越哉,臧孙之为政也!夫祀,国之大节也;而节,政之所成也。故慎制礼以为国典。今无故而加典,非政之宜也。”

①越哉,臧孙之为政也!

译:臧孙施政,失了分寸啊!

②今无故而加典,非政之宜也。

译:现在无缘无故地加以祭典,不是施政所适宜的

9.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上曰:“顺德果能有益于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大理少卿胡演曰:“顺德枉法受财,罪不可赦,奈何复赐之绢?”上曰:“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

①顺德果能有益于国家,联与之共有府库耳。

译:顺德果真能够有益于国家的话,我可以和他共享(内廷)库房中的(财产)。

②犹惜其有功,不之罪。

译:还是念及他有功于国,没有降罪于他。

10.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①诚然,卿不朕欺。

译:确实如此,爱卿没有欺骗孤家!

②间召问群臣臧否。

译:间或召见询问大臣们的好坏优劣。

③濂惟举其善者对。

译:宋濂只是列举那些与自己交好的臣子回答。

11、冯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升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后汉书冯异传》)

(1)冯异为人谦退不伐。译文:冯异为人处事,谦虚退让,不夸耀自己。。

(2)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译文:军士都说希望隶属于大树将军,光武帝因此十分推重他。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世说新语》)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译文:看见路边李树结的果实很多,把树枝压弯了。。

(2)取之信然。

译文:取来尝一尝,果然是这样。

12.昔周人有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为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

⑴人或问之:''''何为泣乎?''''

译文:有人问他:''''你为什么哭呢?''''

⑵吾更为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

译文:我改为习武,刚练好武艺,重用武士的君主又死了。

13.戎夷违齐如鲁。天大寒,而后门。与弟子一人宿于郭外。寒愈甚,谓其弟子曰:''''子与我衣,我活也;我与子衣,子活也。我,国士也,为天下惜死;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子与我子之衣。''''弟子曰:''''夫不肖人也,又恶能与国士之衣哉?''''戎夷曰:''''嗟乎!道其不济夫!''''解衣与弟子,夜半而死,弟子遂活。谓戎夷其能必定一世,则未之识;若夫欲利人之心,不可以加矣!

⑴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

译文:你是不贤能的人,生命不值得珍惜。

⑵嗟乎!道其不济夫!

译文:唉!我的主张大概不能实现了

14.余病痞(肚子里生的硬块)且悸,谒医视之,曰:''''惟伏神(中药名,外形像芋)为宜。''''明日,买诸市,烹而饵之,病加甚,召医而尤其故。医求观其滓,曰:''''吁!尽老芋也。彼鬻药者欺子而获售。子之懵也,而反尤于余,不以过乎?''''余戍然惭,忾然忧。推是类也以往,则世之以芋自售而病乎人者众矣,又谁辨焉!

⑴召医而尤其故。

译文:把医生叫来责问这是什么缘故。

⑵彼鬻药者欺子而获售。

译文:那个卖药的人欺骗你而把他的老芋头卖出。

15.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公曰:''''诺。''''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

⑴少却,吾恶紫臭。

译文:往后退,我讨厌紫衣的气味。

第5篇

古代对死有许多讳称。在自然规律面前,本来应该人人平等的。佛家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但由于古代等级森严及阶级地位的不同,对“死”的说法也有许多种。《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它反应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严格的等级制度。

古代君王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为彰显其显赫的地位,什么都要加以区别,就连“死”也是有专称的,除“崩”外,还有“驾崩”、“晏崩”、 “百岁”等。普通老百姓死后则称“殁”、“千古”、“终”、“作古”等。而佛道教徒之死其说法就更多了,如“涅槃”、“圆寂”、“坐化”、“游仙”、“登仙”、“仙逝”等。据《礼记》记载,古代帝王、王后及太子死均可称“崩”。说文解字:(形身声。从山,朋声。本义:山倒塌)同本义 梁山崩。——《左传·成公五年》。“山陵不崩,川谷不塞。”《汉书·五帝纪》。“不义不暱,厚将崩。”《段于鄢(隐公元年)》。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赵策四》。“凡丧,二品以上称薨,五品以上称卒,目六品达于庶人称死。”《唐书·百官制》。《康熙字典》:(《唐韵》呼肱切音。《说文》公侯卒也。《白虎通》薨之言奄也,奄然亡也。又《集韵》呼宏切,音訇。众也,疾也。《诗·周南》螽斯羽薨薨兮。《大雅》度之薨薨。考证:〔《白虎通》薨之言奄也。〕谨照原文薨改薨)。“冬,十有一日,壬辰,公薨。”《隐公十一年》(这里的“公薨”是指诸侯之死)。“昭王薨,安僖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史记·魏公子列传》(昭王是诸侯国国君,所以称其死为“薨。”)。“公(鲁襄公)薨之月,子产相郑伯以如晋。”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到了清代,在皇室成员中,皇帝皇后和皇太后等身故称“崩”,皇贵妃以下到嫔称“薨”。《清世祖实录》“修纂凡例”部分如次:“丧葬礼仪及上尊谥并册宝文,皆书;凡亲王郡王贝勒贝子薨,……,立碑之类,皆书”。《清史稿》“乾隆二十二年五月礼部奏:“本月十五日巳时怡嫔薨逝,应照定例皇上辍朝二日,本月十五日起大内以下宗室以上,二日不报祭、不还愿、穿素服”。《红楼梦》中元妃之死“因讹成实元妃薨逝”。“初,鲁肃间刘表卒。”《资治通鉴》(刘表是荆州牧)。“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这里的死就是对身处社会底层的普通老百姓而言的)。其次,“夭”指早死,“殇”指未成年而死,“殰”指胎儿死在腹中,“殪”指杀死,“殣”是饿死,“殉”指杀活人陪葬或献身。“殁”、“终”、“绝”都有终结死的意思,“夭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民中绝命。”( 《书·高宗肜日》。《释名·释丧制》: “少壮而死曰夭,如取物中夭折也。未二十而死曰殇。殇,伤也,可哀伤也。” “殇夫之昆弟之子,女子子之长殇,中殇。”( 《仪礼·丧服》郑玄注: “殇者,男女未冠笄而死可殇者。”)。“胎生者不殰,而卵生者不殈,则乐之道归焉耳。”《礼记·乐记》。“殪( 颜高) 偃且射子鉏,中颊,殪。”( 《左传·定公八年》杜预注: “子鉏死。”)。“殣天之饥馑,道无殣者。”( 《大戴礼记·千乘》孔广森补注: “饿死为殣。”)。“殉申亥以其二女殉而葬之。”( 《左传·昭公十三年》)。“殁管仲殁矣。”( 《国语·晋语四》)。“ 终文王九十七乃终。”。( 《礼记·文王世子》)。“绝曾子重慎,临绝效全,喜免毁伤之祸也。”( 《论衡·四讳》)。

古代社会对尊者的死亡有特殊的表达形式,因此人们常常会使用一些讳称的说法。“上与梁王燕饮,尝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后,传王王。”《史记·梁孝王世家》(“千秋”“千秋万岁”“万岁千秋”都是帝王与其臣子谈论自己死后之事时所用的避讳词语)。“恐卒然不可为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报任安书》(“长逝”、“不可为讳”)。“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见背”是指朋友、亲人的死)。

对于那些为国家、为民族、为正义的事业而英勇献身的人,又会有许多有着特殊意义的讳称,如为正义事业而死的叫“就义”,为国家和人民而死的叫“献身”、“牺牲”、“捐躯”等。“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孟子·尽心上》。“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世人会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给予他们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这就是谥法。谥法发轫于商代,甲骨文中对当时的亲王均称王,而对先王则以“曰名”来称,如大甲、小甲。曰名是亲王死后通过占卜而定的。祭日再加上区别字加以区分,后来逐渐将一些溢美之词用作区别字,这就是谥法的开始,谥法可以分为三类:表扬类、同情类、批评类。表表扬的,克定祸乱曰武、辟地有德曰嚷、由义而济曰景,慈惠爱亲曰孝等。如北魏拓跋宏的谥号“孝文帝”、李世民的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长孙皇后死后的谥号“文德顺圣皇后”。表同情的,死而志成曰灵、年中早夭曰悼、短折不成曰殇等。东周周姬的谥号“周灵王”。东晋晚期恒玄的谥号“桓楚武悼帝”。刘隆谥号“孝殇皇帝”。表批评的,贼人多杀曰桀,残义损善曰纣,怠政曰荒,使民折伤曰憨,动祭乱常曰幽。夏朝暴君“桀纣”。商代君主“商纣王”等。

第6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有效教学

文言文是汉语母语的另一种形式,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载体,记录了浩瀚如烟海的文化典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继承这份遗产是继承整个中华文化的前提。在初中教材中,文言文占了三分之一的篇幅,毫无疑问,新教材中所选的诗文都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学好这些诗文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至关重要。

文言文在初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实际教学的低效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传统的“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串讲模式,使得学生不喜欢文言文,读不懂文言文。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给文言文的教学注入新的生机,达到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

一、熟读成诵,培养语感

叶圣陶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初中学生刚接触文言文,没有文言文语感,文字生疏,且无停顿断句常识。所以要学好文言文,良策之一就是把“读”字摆在首位。读法有默读、吟读、诵读、个人读、集体读等,不一而足。但我认为,在教学中范读、默读、朗读、齐读是必不可少的。

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同我们今天语言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范读,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如柳宗元《捕蛇者说》中的“然得而腊之以为饵”一句中,“腊”不读“là”而应读“xī”。司马迁《陈涉世家》一文中,“将军身被坚执锐”一句中的“被”应读“pī”。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文言文中这些异音字的存在,使范读显得尤为必要,教师的范读能使学生掌握音节停顿,读来朗朗上口。这时再引导学生对照课下注释默读,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中再指名朗读、组织齐读,一面验收读的效果,一面评价读的成效,让学生以十足的兴趣和信心投入学习。读多了,背诵就水到渠成了,且能理解大意。所谓的“操千曲而后晓音,观千剑而后识器”就是这个意思。

二、细读课文,疏通文意

语文大师叶圣陶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授人以渔”,教会学生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是教师逐字逐句地翻译,对号入座,学生一字不漏地记下。这使得文言文学习枯燥乏味,根本谈不上语感、意境,导致原文、译文的分离,其结果必是事倍功半。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最基本的方法应是弄通大意,规范语言,要求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联系语言环境,一字一句地翻译文言文意思,若有不懂的地方,由教师答疑点拨。在此基础上,用现代汉语语法要求,引导学生增补、调配,以达到疏通课文的目的。所以,文言文翻译大致分为三步:首先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进行直译;其次根据需要,适当调配词序;最后按照现代汉语规范要求,作出增补。至于文言文中的人名、地名、国号、年号、官职等等,直接保留就可以。

三、品味分析,启迪深思

品味分析是指通过对关键的字、句、段的品味,从而更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更深入地了解文章的思想和作者的主观情感。在品味关键词的过程中,对那些一词多义的实词、虚词,以及过去学过的词语,要回忆、联系、比较,品出现有环境的味来。初中文言文所包含的思想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教学时,要让学生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口”,达到了解和认识我国源远流长的古代灿烂文化,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的。如韩非子《塞翁失马》蕴含的道理是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因为祸中往往隐藏着福的因素,福中也常常预伏着祸的先机。福与祸、得与失、好与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因此应当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些道理不正是我们思想教育的内容吗?

四、写作实践,古为今用

教师可指导学生在写作中巧妙地运用一些古诗文经典佳句,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学生在写《春天》时,就引用了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样的作文给人清新亮丽之感。有的学生还以名句为题,画龙点睛,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等。巧妙地运用古诗文中的名句作为文章标题,能使作文题目一枝独秀,靓丽夺目,扣住读者的心弦。

第7篇

目前流传的少林拳主要包括少林罗汉十八手、小洪拳、大洪拳、老洪拳、大罗汉拳、小罗汉拳、炮拳、太祖长拳、梅花拳、大通臂拳、小通臂拳、七星拳、长护心意门拳、关东拳、柔拳、青龙出海拳等。

其中除了青龙出海拳,其他少林拳术普及、流传比较广,青龙出海拳几乎失传。但在同是发源于河南省的荥阳汜水的著名拳种苌家拳中一直传承着青龙出海拳,并在登封、荥阳、巩义、偃师、开封、许昌等地区都有流传。

其实青龙出海拳源于少林武术。苌家拳里有青龙出海拳不错,但少林寺传统拳里也有青龙出海拳,只是该拳在少林寺已失传,但在民间还是有传人的(此青龙出海拳为少林拳系,非苌家拳)。据记载苌家拳创始人苌乃周曾去少林寺学艺或受过少林寺高手传授武艺,苌家拳(包括其青龙出海拳)的形成比少林武术(包括青龙出海拳)的形成要晚得多,再者少林寺传统拳术的传承都是成体系的,如:1.大红锤、小红锤、炮锤等;2.大罗汉拳、小罗汉拳、青龙出海拳等;3.小红锤、五虎拳、青龙出海拳……其中第二种就是苌家拳的传承。

通过对少林寺青龙出海拳的探索考究,了解其流传渊源、老拳谱歌诀、动作要领等,可以更深地了解少林寺青龙出海拳的历史原貌和其他濒临失传的少林传统拳械套路。

一、青龙出海拳确是苌家拳传统武术套路之一

苌家拳,又称苌门拳、苌家锤,由清朝乾隆年间原汜水县苌乃周先生(1724―1783年)所创。苌家拳为中国名拳之一,其内容丰富,文武并重,形气合一,刚柔相济,技法独特,迄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其主要内容包括:1?郾理论:中气论说,养气法,枪法理论;2?郾拳术套路:二十四势拳(上、中、下),大罗汉拳,小罗汉拳,炮锤,青龙出海拳,新青龙出海拳,二十四势大战拳,白虎拳,黑虎拳,小红拳,猿猴拳等。《苌家拳》载:青龙出海拳,俗称中盘锤,苌乃周先生将其列为第五层功夫之拳法,在苌家拳中占有重要地位,一直在苌家拳中传承。

二、关于苌家拳创始人苌乃周学少林拳的记载

(1)陈泮岭《苌家拳之源流考》:(苌乃周)其师名阎圣道,洛阳人,系少林拳者,所传罗汉拳法是也。

(2)苌乃周《二十四字拳谱序》:余成童嗜武,读书之暇,他务未遑,专以舞蹈为乐……后十年,遇河南府洛阳县阎圣道指点一二,颇觉进益。乾隆四十二年岁次丁酉辛亥月辛酉日未时书。

以上说明苌乃周从洛阳人阎圣道学得少林拳术,具体学得什么拳术苌乃周并没说明,陈泮岭认为是罗汉拳法,因少林寺传承的拳术都是成体系的,以此推测苌家拳中的大罗汉拳、小罗汉拳、青龙出海拳应该都是苌乃周跟洛阳人阎圣道学得,青龙出海拳源于少林武术。

关于苌乃周根据“字拳二十四法”创青龙出海拳的说法不足为信。因为青龙出海拳除了练习套路和基本招式外,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与少林小红锤融合在一起演练攻防之技击术――陆合手,这几种拳术在少林寺传承了至少数百年,是历代少林寺僧总结的少林武术精华。也就是说青龙出海、小红锤和陆合手是一系列配套的拳术。但苌家拳没有另外两种拳术小红锤和陆合手。如果说青龙出海拳是少林寺僧从苌家拳学得,苌家拳和少林寺拳谱相关资料不可能没有任何相关记载;苌乃周创二十四字拳是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如果青龙出海拳是在二十四字拳的基础上创的,年代肯定不符。因为少林寺僧从苌家拳学得青龙出海再创编同小红锤融合在一起演练攻防之技击术陆合手,这就离马老先生的少林老拳谱记载的青龙出海拳创编的时间嘉庆二十年晚30多年的时间,创编出历代少林寺僧总结的少林武术精华陆合手根本不可能,这也比目前发现最早记载青龙出海拳的少林拳谱成书时间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晚43年,所以苌乃周创编青龙出海拳的说法根本不可能,青龙出海拳应源于少林武术。

三、少林寺传统拳里面也有青龙出海拳,只是在少林寺已失传,不过在民间还有传人

1?郾在1982年《中华武术》杂志创刊号中,著名武术家张文广先生所写《武术的内容与分类》一文中介绍少林武术时提到少林拳术包括有青龙出海拳。原文如下:“主要传承于河南的嵩山少林寺的‘少林门’,其典型传统拳术套路包括有:小红拳二路,大红拳十二路,老洪拳一路,罗汉拳三路,炮拳三路,长拳两路,梅花拳两路,朝阳拳一路,通背拳四路,长护心意门一路,七星拳两路,关东拳两路,青龙出海拳两路,护身流星拳一路,龙、虎、蛇、鹤、豹拳各一路等。”

2?郾在1982年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少林拳名家梁以全先生编写的《嵩山少林拳法》书中“少林拳术和器械的种类”介绍少林武术拳术套路时曾提到少林拳套路中有青龙出海拳。原文如下:“少林拳单练的,既有刚劲突出的外功拳,也有柔和无比的内功拳。外功拳有小洪拳一路,大洪拳十二路,老洪拳一路,朝阳拳一路,长捶拳两路,梅花拳两路,炮拳三路,罗汉拳两路,通背拳三路,长护心意门拳一路,七星拳三路,关东拳两路,以及青龙出海拳、护身流星拳等。”

3?郾在少林武术之乡登封民间,一些少林拳老拳谱中也记载有青龙出海拳。原文如下:“……拳法统宗绪今圣王之世,以忠孝而治天下。用文武而传圣道也,今时俗言。读不尽的书,打不尽的拳。书有万卷,拳有百宗,后人不读书、不演武者多矣。余文武并用,文也不就,武亦不成。余不言文以言武矣。古今拳势不能尽知,只知数家拳论,各有所讲,分别不同,大漠白猿传通背拳,大唐传青龙出海拳,梁初少林寺哪哪佛传炮拳,大宋传大洪拳、小洪拳、关东拳、关西拳……”

4?郾在1985年由郑州市武术协会武术普查小组(由胡建勋、李蛟龙、刘玉增、李光捷、苌山林组成)整理汇编的《郑州市武术拳械录》中对少林拳介绍时有青龙出海拳。原文如下:“少林拳徒手:大洪拳(一、二、三路)、小洪拳(共4路)、炮锤(共3路)、五虎拳、长护心意拳、青龙出海拳、太祖洪拳、金刚拳、长拳(十路)、反背拳、通臂拳、朝阳拳、六通臂拳(一、二路)、梅花拳、罗汉拳、罗汉十八手、饿虎拳、七星拳、大战拳、行宫罗汉拳、斜拳、指门拳、拆拳、勾八拳、关东拳、斜拳六合手、十不打、三路飞脚、九滚十八跌、站中园、连四联、太白醉酒、武松脱铐、十路弹腿、二十四路弹腿、心意把、阴阳掌、三路飞脚。”

5?郾在河南郑州民间拳师马树森老先生保存的清代嘉庆年间的少林拳老拳谱(手抄本)上记载有青龙出海拳的拳谱,并且马老先生一直传承着此拳和相关的一系列拳械套路。

综上所述,少林寺传统拳术中本来就有青龙出海拳,只是近代少林寺、登封地区已失传,但在民间还有传承(如郑州马树森)。1985年郑州市武术协会进行民间传统武术普查时发现的少林拳法中就有青龙出海拳,并且少林拳和苌家拳里都有青龙出海拳,当时参加资料整理的人员中就有已故苌家拳传人苌山林。

四、关于青龙出海拳拳谱

1.苌家拳里的青龙出海拳拳谱歌诀

〔浑元一气〕

双龙扑须舞遥空,春雷一爆起卧龙。

势如长虹排远驾,形似梨花卷残风。

奋足直上青云路,翻身伏入水晶宫。

伸手欲摘天边月,反掌连叩景阳钟。

子路端拱三有礼,脚踢猛虎七萃雄。

回头一顾香烟起,韦驮提杵显神功。

轰天神车冲宵汉,摆脱杨柳舞回风。

刀劈华山杨二郎,斧破老君程四公。

马踏芳草归故里,倒插杨柳盼孤松。

暗度陈仓人不识,飞过军栅谁与同。

闪闪夜珠沉渊里,翩翩玉燕投怀中。

夜叉探海翘首望,剑指七星透玲珑。

2.郑州民间拳师马老先生保存的青龙出海拳古拳谱歌诀

〔混元一气归元功〕

双龙捕须舞摇空,春雷一爆起卧龙。

势如长虹排远架,形似李花卷残风。

催足直上青云路,侧身扑入水晶宫。

伸手欲摘天边月,翻掌连扣景阳钟。

子路端恭三有礼,足踢猛虎七岁雄。

回首一股香烟起,韦驮提杵显神功。

轰天神车冲霄汉,摆脱杨柳舞回风。

刀劈华山杨二郎,斧劈老君程四公。

马踏黄草归故里,倒插杨柳盼古松。

陈仓暗度人不识,飞过君差谁与同。

闪闪明珠沉渊底,偏偏玉燕投林中。

夜叉探海翘首望,剑指七星透玲珑。

马老先生传承的青龙出海拳与苌家拳传承的青龙出海拳拳谱基本一致,可确定两者就是同一套拳,但具体招式动作已大不相同。两者对比一下,苌家拳的拳谱中错别字也较多。另外马老先生传承的青龙出海拳每个动作和拳谱都能合理对照,最关键的步法采用活步,最能体现少林拳“拳打卧牛之地”的特点。具体到文字,苌家拳青龙出海拳谱中有些明显错误。如第一句“浑元一气”的“浑”应为“混”,并且还少三个字,应为“混元一气归元功”。“势如长虹排远驾”,气势像长虹般“排远驾”?意思不通,没有逻辑性,应该是气势像长虹般盘在云上架起来,这样比较通顺,即“势如长虹盘云架”。“形似梨花卷残风”,形状像梨花一样卷起残风?意思谬之千里,应该是“形似梨花卷采蜂”,形状像梨花卷住了来采蜜的蜜蜂一样,其动作就是接上个动作左右手成掌在胸前由下向上、由里向外画弧,然后收到颚下双掌再同时插出,画弧的动作就像梨花卷采蜜的蜜蜂一样。“奋足直上青云路”比较直观,一看就知道是“催足直上青云路”。“翻身伏入水晶宫”也比较直观,但和动作联系起来则是侧身,并没有翻身,所以应该是“侧身伏入水晶宫”。“反掌连叩景阳钟”应该是“翻掌连扣景阳钟”。“子路端拱三有礼”应该是“子路端供(供品)三有礼”。“脚踢猛虎七萃雄”应该是“脚踢猛虎七岁雄(七岁英雄)”。“回头一顾香烟起”,“头”、“首”同义。“轰天神车冲宵汉”结合动作是蹬腿的动作,因此应该是“轰天神足冲霄汉”。“斧破老君程四公”斧子是用来劈砍的,应该是“斧劈老君程四公”。“倒插杨柳盼孤松”指倒着插下杨柳盘着古松树,应是“倒插杨柳松”。“暗度陈仓人不识”应该是“暗度陈仓人不知”。“闪闪夜珠沉渊里”应该是“闪闪夜珠沉渊底”,翩翩飞舞的燕子会投到树林中,而不会投到人的怀中,因此应该是“翩翩玉燕投林中”。综合以上,苌家拳的青龙出海拳是源于少林武术,由于古时全是手抄、转抄拳谱,所以苌家拳传承的青龙出海拳谱中出现了很多错别字。

据郑州民间拳师马树森老先生讲,青龙出海拳也可以称为罗汉拳,为陆合手拳术之一,是原来少林大、小罗汉拳里的招式。据传清乾隆帝巡游少林寺时,夜宿方丈室,因乾隆帝尚武,遂请少林寺当家和尚传授少林武艺。由于时间短,当家和尚就和武僧教头从大、小罗汉拳里摘出24势,连贯成了一套拳。摘出这24势后,大、小罗汉拳里便没有了这24势,乾隆帝问当家和尚此拳术的名字,当家和尚想乾隆帝乃真龙天子,就将此拳命名为“青龙出海拳”。其实青龙出海拳可能是嵩山少林寺众武僧通过长期研究和实践,从大罗汉拳和小罗汉拳中精心挑选出的最具代表性、最有实用性的24个招式组成的拳术套路。其节奏鲜明,朴实无华,来去神速,势如破竹,结构严谨,实用性强。

第8篇

关键词:汉字;豢养;安居;观念;影响

中图分类号:H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2-0101-05

汉字是人类文明史的“活化石”,它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华夏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的生活方式和观念意识等内容。上古时期的人们把猪称为“豕”,华夏先民从狩猎游牧的洞穴树巢生活,逐步改变为畜牧农耕的安定家居生活,无不与人们猎养豕猪的活动密切相关;豕部汉字的演化真实地记录和反映出猎养豕猪对人类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影响。

我国是世界上养猪最早和最多的国家之一,养猪在华夏民族原始生活中就占有重要的地位,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出土了距今一万年左右的家猪遗骸,河南新郑裴李岗和浙江余姚河姆渡等遗址中也出土了距今7000年~8000年的猪骨或陶猪 ,其形态属于原始家猪,在各地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家畜骨骼中 ,以猪的数量最多,在晚期遗址中出土的猪骨数量更大,说明猎猪、养猪与华夏先民生活有密切关系。

一、豕――猪的最早称谓人类

猎食和农畜驯养的对象 猪在上古时期被称为“豕”,“豕”在古文字中像一头猪的样子,甲骨文写作“”,是一头猪的象形描绘:长嘴、短尾和圆滚滚的肚腹,是猪最典型的特征。

《说文》:“豕:彘也。竭其尾,故谓之豕。象毛足而后有尾。读与同。凡豕之属皆从豕。”[1]段玉裁注说:“豕首画象其头,次象其四足,末象其尾。”现在的“豕”是猪象形而来。《急就篇》:“六畜蕃息豚豕猪。”颜注:“豕者,彘之总名也。”

“豕”是古之先民重要的猎食对象。先民对野猪非常熟悉,有多种称谓,《说文》豕部汉字就有如下解释:

“chi,豕也,从,从豕,读若弛。”

“xiá,豕也,从,下象其足,读若瑕。”

“彖 tuàn,豕走也,从互从豕者。”

“豚()tún,小豕也。从彖省,象形。从又持肉,以给祠祀。凡豚之属皆从豚。”

“hù、bo,小豚也。”

“xī,生三月豚,腹也。从豕奚声。”

“zong,生六月豚。从豕从声。一曰一岁,尚丛聚也。”

“ba,牝豕也。从豕巴声。一曰二岁,能相把也。”(《诗经・召南・驺虞》:“壹发五”,郑玄注:“豕牡曰。”指母猪;又指两年的大猪。)

“jiān,三岁豕,肩相及者。从豕声。《诗》曰:并驱从两兮。”

“fén,豕也。从豕贲声。”

“yì,豕息也。从豕壹声。《春秋传》曰:生敖及。”(“”,猪喘息。)

“chú,豕属。从豕且声。”

“jiā,牡豕也,从豕声。”指公猪。

“fu,豕息也。从豕甫声。”

“xī,豕走。从豕希声。古有封修之害。”“”,古时特指巨大的野猪。《淮南子・本经训》:“封,修蛇,皆为民害。”

“chù,豕绊足行,从豕系三足。”

“bīn、huan,二豕也。豳从此。阙。”(古时指两头猪为;也指猪乱群。)

“彘zhì,豕也。后发谓之彘。从矢声;从二匕,彘足与鹿足同。”彘是古文中常用字。甲骨文写作“”,由“豕”和“矢”(箭矢)组成,象形并会意,原义是指被箭射中的野猪,箭矢贯穿野猪的腹部。罗振玉把“彘”解释为“野猪”,是指坚韧有力的野猪头,因为野猪凶猛,只能远射捕杀,所以用一“豕”中“矢”表示这种特别凶猛的野猪,后来就泛指一般的猪。卜辞记载,射猎野猪是商代军事重要活动之一。

“坠()”本义是坠落,是“豕”落陷阱的狩猎情景,是猎人驱逐追赶的结果。[2](P47)

“事”字,在甲骨文中是手持一猎叉从事打猎形。“敢”字,在甲骨文中是手持猎叉(干)猛刺野猪的象形字[3](P667)。

“彘、、事、敢”等汉字明确地反映出豕猪在上古时期确实是人们的猎食对象,而且当时狩猎豕猪的活动是非常频繁的。因为,在狩猎时代,野猪是人们重要的肉食来源。

进入农耕文明之后,人类开始了对野猪驯化畜养。“豢”、“”就是因养猪而产生的汉字。

“豢”huàn《说文》:“以谷圈养豕也,从豕声。”豢本义是指人工以饲料饲养牲畜。“豢”古文字形是母猪肚里有一头小猪仔,有两只手即将接生喂养它――意为人工豢养猪的开始。

《正字通》:“凡畜养禽兽,皆曰豢。”《宋记・乐记》:“夫豢豕为酒,非以为祸也。”《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古有畜龙,故国有豢龙氏,有御龙氏。”豢养,就是人工喂养,也就是家养、圈养、饲养工作。“豕”是“家”中的具体饲养对象。

“”hùn,由“囗”wei和“豕”两部分组成,“囗”表示栏舍,豕表示猪,合起来表示把猪关在栏舍中。本义指猪圈。《汉书・五行志》:“豕出。”就是猪跑出了猪圈。

“”[一] hùn《说文》:“厕也,从囗象,豕在囗中也,会意。”猪圈在旧时多作厕所。[二]huan,通“豢”。

“豕牢”:《国语・晋语》“少溲于豕牢”本应指养猪之圈,因人们常以猪圈作为厕所,后来就将“豕牢”当成厕所、茅房。在旧时农村广泛将猪圈作为厕所,称茅房,亦称粪坑。

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华夏先民就已开始饲养猪、狗等家畜。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与现在的家猪形体十分相似,说明当时对猪的驯化已具雏形。

二、豕――家的重要特征人类

定居生活的开始 猪是最容易豢养的家畜,杂食、野菜皆可饲养,而猪肉是非常可口的食物,在国人的餐桌上,可谓美味佳肴。猪全身都是宝,古人将猪皮制成皮革,猪骨做成骨针、骨铲,猪鬃制成毛刷,猪血不仅可以食用,而且可以制成漆木材的底色和渔网的防水材料。猪对古代家庭经济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因此,猪成了“家”的重要特征。

在考古发掘出的距今六千多年的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中,都能找到先民养猪的遗物证据。而“家”字中的“豕”,被认为是指代了家庭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家畜。

“家”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写作“”,金文写作“”,小篆才演变为“”。“家”是由一个尖顶房屋和一头“豕”构成。篆文同甲骨文写法基本一致,只是小房上多了一点。“家”字的产生,表现出先民对家的共识:家不仅需要有房屋,还需要有豕猪。有住的,有吃的,才能安身立命,才能成为真正的“家”。

“家”与“豢”二字可用互解,“家”中需要饲养“豕”(活储食物),“豕”需要用谷类食粮在家中来豢养。驯化饲养牲畜在上古显然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是保证人类安居储食的基本工作。

从“家”的造字,可见“豕”(猪)在古代先祖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豕”作为最佳的食物储备,可以活存,于是人类最早驯化家养了“豕”。饲养豕猪需要较稳定地圈养,而“豕”的圈养不仅改变了豕猪的野性,也改变了先民极不稳定的狩猎牧游生活方式,“豕”与人的住宅联系在一起,既能使“豕”稳定,也因宅中有“豕”,确定了家庭生活的稳定,豕猪的圈养驯化使华夏民族迅速进入了农耕文明,养猪需要大量食粮,农作物的耕作得到广泛重视和推广,人类的定居生活得到确定,“安居乐业”等词汇由此产生,“贫家难易、故土难移”的情感由此而生,“父母在不远游”的家训由此而出。

养猪不仅改变了先民狩猎牧游生活方式,使人类真正有了定居生活的“家”,也改变了社会的经济结构,养猪与农耕成为先民家庭谋食和社会生产的主要方式。“家”的造字中有“豕”,而且家中“豕”的多少也显示着生活富裕的程度。

猪()《说文》:“豕而三毛丛居者,从豕者声。”“猪”造字较“豕”晚,在篆文中写作“”,多用于口语。猪是先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家畜之一。又名“乌金”、“黑面郎”及“黑爷”。《朝野佥载》说,唐代洪州人养猪致富,称猪为“乌金”。

唐代《云仙杂记》引《承平旧纂》:“黑面郎,谓猪也。”《木兰诗》有:“磨刀霍霍向猪羊”的诗句,说明有喜事人们要杀猪宰羊、大宴宾客。

古人在祭祀祖宗和供奉神仙时用的“太牢”(又称牲醴三供,民间所说的‘猪头三牲’即猪、羊、牛)和“少牢”中都有猪,可见猪是祀神祭祖必备的供品,也是人类饮食中的佳品。

《孟子・梁惠王》:“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文中“豚”是小猪,“彘”是猪的泛称。大意是:只要让鸡、狗、猪这些家畜适时繁殖,老人就能吃上肉了。可见“豕”不仅是家的重要特征,也是家庭经济富足的标志,还与社会的稳定、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有直接联系。

三、豪――猪突豕勇人类勇敢、豪侠、

逐鹿等观念的来源 野猪嗅觉灵敏,性情暴躁,凶猛剽壮,能吞食毒蛇,跑起来十分快,连老虎、豹子等猛兽也敬畏野猪三分。先民常常因捕杀野猪引起其反扑,屡屡被咬伤咬死。

成语“猪突勇”是说野猪受惊而狂奔乱撞,比喻锐利勇猛。

成语“戴鸡佩豚”因公鸡、野猪生性好斗,古人作为勇猛的象征。

野猪生性凶猛,猎猪就成为古代人们衡量勇敢的尺码。当时社会常以捉猪活动为“事”。“事”甲骨文写作“”像双手举长柄网捕捉猪或野猪之状。而人的素质,也以猪事为坐标来衡定,如“敢”字,以徒手猎捕野猪为“勇敢”,而不能捉猪便为怯懦。

“豪”:篆文中豕形高声,后世以高省略下口作为声符。本义是“豪猪”。《山海经・西山经》:“竹山有兽焉,其状如豚而白毛,大如笄而黑端,名曰豪彘。”“豪猪”又称“箭猪”、“刺猪”,穴居山中,夜间活动,以植物为食,对农作物破坏较大,故为害兽。《山海经・北山经》:“谯明之山有兽焉,其状如貌而赤豪。”杨雄《长扬赋》:“捕熊黑、豪猪。”这里所说的“豪猪”就是指这种身上带刺的兽,遇敌时刺竖起,倒退撞刺敌。

《说文》:“豪,鬣如笔管者,出牵郡。”鬣是动物颈上硬毛。豪由鬣长而硬,引喻为有才德、有威望或富贵有权势的人,如:“豪杰”,喻才能出众的、卓越的人物。《孟子・尽心上》:“若夫豪杰之士。”《管子・七法》:“收天下之豪杰,有天下之骏雄。”

豪客:亦称豪侠,旧指侠客勇士。陆游《大雪歌》:“虬髯豪客狐白裘,夜来醉眼宝钗楼。”豪客有时也指强盗或豪华奢侈的人。如李涉《井栏砂遇夜客》:“绿林豪客夜知闻。”额头无诗《废宅》:“珠履卖钱豪客散。”

豪富:巨富。《史记・秦始皇本纪》“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

豪强:指依仗权势横行不法的人。后来词语“豪横”指巧取豪夺,豪恶霸道,还有豪绅、土豪、省绅,多指依仗有钱有势而横行一方。班固《汉书・酷史传》:“豪恶吏伏匿而善吏不能为治。” 豪门:巨富权贵之家。

古人还认为有才德有威望或富贵有权势的人必是气魄大,言谈举止直爽痛快,因此“豪”又引申为“气魄大”、“不拘束”,如豪放,气魄大而无所拘束;豪迈,豪放不羁,气魄大;豪爽,豪放爽直;还有豪气、豪壮、豪饮、豪情壮志、豪言壮语等等,均取此意。

“豪横跋扈”:语出唐・郑处海《明皇杂录》“禄山豪横跋扈,远近忧之,而上意未寤”,“豪横跋扈”指专横暴戾,胡作非为,横行霸道。“豪”古时也通“毫”。本义指长而尖的细毛,“细毛”现称为“毫毛”。古无“毫”字,故有通用的方法。“豪末不掇,将成斧柯” 又称“毫末不札,将寻斧柯”:豪通毫,比喻微小的祸患若不及时除掉,将会造成严重的祸害。

“彘” 甲骨文字形为“”,由“豕”和“矢”(箭矢)组成,象形并会意,原义是指人们勇敢地用弓箭猎射野猪,箭矢贯穿野猪的腹部。野猪皮厚而凶悍,用弓箭猎射野猪,本身就是一种十分危险的勇敢行为。

“逐”甲骨文字形为“”,像人(脚)在“豕”等动物后面追逐的样子。小篆写作“”,“止”小篆改从( chuò)。《说文》:“逐,追也,从止从豚省。”“逐”是个会意字,上部是一“豕”,下部是表示脚趾的“止”,合起来表示人们勇猛地追赶野猪。“逐”的本义就是追赶豕猪,后来泛指追赶。

《周易》:“《睽卦》之初爻:丧马勿逐,自复。”《商君书・定分》:“一兔走,百人逐之。”《左传・庄公十年》:“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逐鹿”:比喻争夺天下。逐鹿中原,群雄逐鹿都指争夺天下的意思。

“逐”是由追逐引申为追击、追求,后来产生了赶走、驱逐,放逐之项。如:李斯《谏逐客书》:“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非秦者去,为客者逐。”“逐”就是“逐客令”,秦王曾下令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后来泛指赶走客人为下逐客令。屈原《九章・哀郢》:“信非吾罪而弃逐兮。”《战国策・齐策》:“王乃杀九子而逐其家。”这里的“逐”就是放逐的意思。

“逐”的另一个义项是:挨着,逐个。如:逐步、逐个、逐渐、逐年、逐日、逐字逐句等。

从“事”、“敢”、“豪”、“彘”、“逐”等汉字的产生可以看出猎猪活动对先民勇武观念的形成有很大影响,敢与野猪相搏者被称为“勇敢”,遇敌不畏,敢于在强手面前亮剑者被称为“豪士”“豪侠”;有气魄举止直爽被称为“豪爽”“豪迈”“豪壮”;敢于追逐野猪与之相搏之勇,被称为“逐鹿”,引喻为敢于争夺天下之勇。

四、豕――猪在中国生肖和

文化中的寓意和象征 1.“猪”作为祭品,是吉祥之物,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

猪在上古神话和先民的系统中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现代著名人类学家弗雷泽说:“像所有所谓肮脏的动物一样,猪最初被视为神圣之兽。”户晓辉先生曾专门撰文论述猪在史前宗教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作为地母的象征,猪是用于丰产祈求的巫术施法工具[4]。学者黄守愚认为,猪为先民所崇拜在于猪之肥硕、丰腴、贪食、多产,禀具直觉的生殖力,初民尤其女性,渴望对猪的崇拜能将猪的生殖能力转移到人的身上,加强自身的生殖力[5]。内蒙古文物考古所研究员陆思贤先生认为,这位韦氏,就是现实中的猪,红山文化中的女像与猪的塑像同出于一个封闭空间中,说明猪的大肚子与女像的大肚子一样都是生育神的象征[6](P23-25)。

在上古时期,猪的文化意义不含任何贬义,相反,野猪性情凶暴,善于搏击,含有“凶悍无畏、勇往直前”的勇气。日本人欣赏猪奋勇向前、有进无退的精神,常用“猪”做人的名字。欧洲人也认为野猪虽然没有角,却是兽类中最凶悍的动物。它的獠牙尖锐而强硬,可以轻易刺伤敌人;它经常在树干上摩擦肩部下肋,使之成为坚固的盾甲。因此欧洲的许多纹章以猪为图案,表示勇猛和万夫莫敌。例如英格兰王查理三世的徽章图案是两头猪拱卫着盾牌,苏格兰公爵的徽章图案将猪头像置于上方,显示了猪的尊严。

2.猪在中国生肖传统和民间文化中的寓意

生肖传统中,猪排在末位十二。取其心地纯朴、善良、待人宽厚大度、憨直忠诚等特点,喻属猪人具有的性格特点。

在人们心目中,猪恐怕是最老实愚憨的家畜,它不像狗那样精灵,懂得主子的心思,跟随主人前后,极尽讨好之能事。猪长着一副圆乎乎、胖墩墩的憨厚相,显得老实本分。猪之所以在所有家畜中长得最快,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懒惰,除了进食,猪活动极少,更不用操心劳累。猪一辈子几乎都在一间栏里吃、住、拉、撒,给人恶心的感觉。缘于猪的上述特点,它往往成为蠢笨、懒惰、贪婪、丑陋的代名词。在词语使用时,常带有贬义色彩。

其实在生活中,猪一方面代表着愚笨、懒惰、贪吃、好色、肮脏,但另一方面,又象征着勇敢、厚道、忠诚、谨慎、诚实、宽容。自然学家赫森说:“猪不像马、牛、绵羊那样疑心重重,畏缩顺从;不像山羊那样鲁莽,天不怕地不怕;不像鹅那样满怀敌意;不像猫那样屈尊俯就;也不像狗那样摇尾乞怜。”

“猪神”:传说汉代张渤是治水救灾的神,他在治水时,化为一头大猪,拱土开渠,导水疏流,他隐身为猪,不能被人看见。他的夫人李氏每天给他送饭,约定敲鼓为号。他听到鼓声,就化还人身,与夫人相见。有一次夫人忘了敲鼓,张渤的猪形被夫人看见,他就化成一阵清风隐去了。人们为了纪念张渤的功绩,为他立了神位加以敬奉。

“猪八戒”是《西游记》中的一个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有关“猪八戒”的歇后语很多很多,如: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猪八戒相亲――怕露嘴脸;猪八戒进了女儿国――看花了眼;猪八戒上阵――倒打一耙(比喻倒咬别人一口);猪八戒戴花――自觉美(越是丑人越作怪);猪八戒坐飞机――丑上了天。

“猪头三牲”本指猪、牛、羊这三样祭物,但经民间流传和加工,变成歇后语“猪头三――牲。”后来干脆隐去后半部分,直截用“猪头三”来指那些不明事理或不识好歹的人。

猪是先民最好的家畜,家中猪多象征富裕。猪为人们带来经济上的富足,成为农民的“聚宝盆”。民间认为“肥猪拱门”吉祥,肥猪俨然成为一个传送福气的使者,所以有俗语说:“猪是家中宝,粪是地里金。”

在中国文化中,猪还有其他的许多寓意和象征。

据传从唐代开始,殿试及第的进士们相约,如果他们中间的人在今后任了将相,就要请同科的书法家用“朱书”(即红笔)题名于雁塔。因“猪”与“朱”同音,“蹄”与“题”谐音,所以猪成了青年学子金榜题名的吉祥物。每当有人赶考,亲友们都赠送红烧猪蹄,预祝赶考人“朱笔题名”。后来,这种习惯逐渐扩大,人们在新年时互赠火腿,因为火腿是用猪蹄烤制而成的。

旧时春节前,农村人家有在腊月二十五日前杀猪请客的习俗。天津、河北等地有剪贴“肥猪拱门”的节日窗花的习俗,猪背上驮一聚宝盆,左右各贴一张,表示招财进宝之意。

陕西一带有送猪蹄的婚俗。结婚前一天,男方要送四斤猪肉、一对猪蹄,称“礼吊”,女方将“礼吊”留下后,还要将猪前蹄退回。婚后第二天,夫妻要带双份挂面及猪后蹄回娘家,留下挂面,后蹄退回,俗称“蹄蹄来,蹄蹄去”,表示今后往来密切。

云南西双版纳的布朗族,在婚礼当天,男女两家要杀猪请客。除请客外,还要将猪肉切成小块,用竹竿串起来分送各家,以示“骨肉之亲”之意。

[参考文献][1]许慎.说文解字[M].长沙:岳麓书社,2005.

[2]唐汉.汉字密码[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3]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户晓辉.猪在史前文化中的象征意义[J].中原文物,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