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海棠苏轼

海棠苏轼

时间:2023-05-30 09:47: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海棠苏轼,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海棠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其花色明媚俏丽,娇嫩红艳,有“国艳”之美誉,与国花牡丹、国香兰花、国魂梅花并称中国春花四绝。

绰约多姿的海棠花有着超凡脱俗的气质,唐代宰相贾元靖称其为“花中神仙”,历代咏海棠的诗篇数不胜数,但遗憾的是诗圣杜甫一首咏海棠的诗也没有,这是因为杜甫的生母名叫海棠,古人讲究“避尊者讳”,一代诗圣自然不能用自己母亲的名字作诗。

在海棠诗中传颂最广的是北宋坡的“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1079年,苏轼因写诗讽刺新法被弹劾下狱,后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东坡志林》载:“黄州定惠院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开时,必为置酒。”后来苏轼还为其写了一首长诗,这就是他海棠诗的代表作之一的《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诗曰:“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忽逢绝艳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寸根千里不易到,衔子飞来定鸿鹄。天崖流落俱可念,为饮一尊歌此曲。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触。”1084年,苏轼从黄州改贬汝州,途中到阳羡(今江苏宜兴)探望其弟子邵民瞻,随身携带着海棠树苗,并亲手栽植于邵家的天远堂前。之后,苏轼常在信中记挂询问:“海棠无恙乎?”邵回信时也必奉一句:“海棠无恙。”由此可见苏轼爱海棠情之真切。由于苏轼对海棠的喜爱,在当时引起了一股海棠热,甚至影响到整个宋代。“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对海棠也十分垂爱,他曾醉卧在黄州著名的海棠桥上赏海棠,醒来曾题词于桥上“唤起一声人悄,衾冷梦寒窗晓。瘴苦过,海棠开,春色又添多少?社瓮酿成微笑,半缺瘿瓢共舀。觉倾到,急投床,醉乡广大人间小。此外,宋代的文人欧阳修、范成大、杨万里、王十朋等都写过有关海棠的诗词。特别是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如梦令》更是清新别致,词曰:“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学巨匠陆游对海棠也情有独钟,且看他在84岁时写的一首《海棠》长诗:“我初入蜀鬓未霜,南充樊亭看海棠。当时己谓目未睹,岂知更有碧鸡坊。碧鸡海棠天下绝,枝枝似染猩猩血。蜀姬艳妆肯让人,花前顿觉无颜色。扁舟东下八千里,桃李真成奴仆文儿。若使海棠根可移,扬州芍药应羞死。风雨春残杜鹃哭,夜夜寒衾梦还蜀。何处乞得不死方,更看千年未为足。”细细品读此诗,能感受到诗人梦中见海棠花时的心潮澎湃,要知道,陆游写该诗时距他在蜀中观赏碧鸡坊海棠已有40多年,记忆中的海棠如同昨日新开,对海棠花的喜爱由此可见一斑。此外,陆游还有“衰翁不减少年狂,走马直与飞蝶竞”、“为看名花抵死狂,只愁风日损红芳。绿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阴护海棠”、“贪看不辞持夜烛,倚狂直欲擅春风”等咏颂海棠的佳句。

观赏海棠的最佳时期是霏霏的细雨之中,点点水珠间,从花枝中抽出片片嫩绿的新叶,绿叶掩映之下,露出无数猩红的花蕾,娇艳的花朵时隐时现,惹人倍加喜爱。唐代诗人郑谷诗曰:“春风得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艳丽最宜新着雨,娇娆全在欲开时。莫愁粉黛临窗懒,须信丹青点笔迟。朝咏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而明代书画大家唐伯虎的《妒花歌》写来不假雕琢,自然风趣,独具一格,其诗云:“昨看海棠初着雨,数朵轻盈娇欲语。佳人晓起出兰房,折来对镜比红妆。问郎花好奴颜好,郎道不如花窈窕。佳人见语发,不信死花胜活人。将花揉碎掷郎前,请郎今夜伴花眠。”

我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也多次描写海棠花,大观园的姊妹还成立了一个海棠诗社,首次咏吟便是以白海棠为题,其中薛宝钗的“咏白海棠”含蓄浑厚,被评为第一,诗中写道:“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而林黛玉的诗风流别致,名列第二:“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两首诗写出了薛宝钗和林黛玉的不同个性特点与风格,并隐约透露出二人未来各自的归宿,堪称诗与小说人物结合的典范。

第2篇

宋书尚意。以苏轼为代表的宋人书法追求的是文人、文学和书法的结合,是以文章、才学为根基的个体心性的自然流露,将心灵、性情、文化素养推到至高无上的位置,传达其胸中郁结与率性真情,这就是不同于古人的“尚意”书法。

然而身为一个杰出的书论家,苏轼自然知道书法创作的最高境界乃是“无意”。“无意”不是没有任何意识,而是我们所说的潜意识。书法作为一门抒情达意的艺术,是书家心灵的外化,而人的情感总是自发的、自由的,是不受任何力量制约的,只有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人的性情才能得到最真实最充分的表达,也只有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书家才能“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而人书合一。苏轼认为好的书法艺术完全应该是一种天真烂漫之意的自然流露,是一种无意识的冲动。他曾多次在酒后作书,便是在寻求这种“无意”,他在《与上言上人书》中说:“雪斋清境,发于梦想,此间有荒山大江,修竹枯木,每饮村酒,醉后曳杖放脚,不知远近,亦旷然天真。”苏轼的书学理论来源于他的哲学思想,他的哲学思想以佛道思想为主,其中又以庄子、禅宗思想为重,而庄、禅之核心乃“无”、“空”,苏轼书法的最高境界所达到的也是一种庄、禅的精神境界,即“无意”。《寒食帖》无疑是最杰出的代表。

《黄州寒食帖》为墨迹素笺本,横118厘米,纵33.5厘米,共17行,129字,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无款及年月。现藏博物院。作品为两首五言古风,诗句苍劲沉郁,低回长叹;而书法则以手卷形式一气呵成,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之中,作品浑然天成,在技巧、情感、意境上都无可挑剔,诗、书俱出自然。无怪乎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为之折腰,在帖后题跋曰:“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山谷此言可谓入木三分。

然而胸中无盘郁纠结,何能寄寓又何所外化?盘郁纠结者为何?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受到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的排斥,因北宋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团练副使,闲职长达四年。时苏轼四十有七,政治上几乎看不到什么希望,济世壮志难酬,痛苦不堪;在经济上陷入困窘。精神落寂,心境抑郁,穷困潦倒。恶劣的生活环境,郁闷、愤慨的情绪使苏轼奋起呼喊,郁积于内而不得不发之于外,使这一时期成为其艺术创作的高峰,《黄州寒食帖》正为此时的代表之作。

要透彻理解《黄州寒食帖》内蕴,“寒食”二字也许正是我们洞悉其深层文化心理与思维方式的关键。公元1082年,坡公适寒食节却心境低落。政治与生活双双陷于失意、困顿,而“寒食”的清冷之境恰如一根导火索,使贬谪以来长期郁积在心中的痛苦感受不可抑制地爆发。“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更加病后初愈,心境不好,凄凉顿生。《黄州寒食诗帖》诚其此时心境写照也年年欲惜春去矣,黄金年华付水流。此诗帖一气呵成,一改他往日严谨端庄的面貌,充满了不可遏制的激情,浑然天成。“卧闻海棠花”,苏轼以物寓人,以海棠之贵、幽谷佳人感叹自身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命运状态。“惜春”、“惜花”实是自惜。“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典出庄子《大宗师》第二节:“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则说海棠花被造物主暗中负去,实谓花谢;海棠花开花落乃自然之规律,是人力所不能干预的,人的荣辱沉浮也是由命运主宰,非人力所能及,既如此,不如随遇而安、乐天知命而“与大化同流”。但居住的小屋已不能抵御雨长时间的侵袭。“小屋如渔舟,魉云里”。面对这“空庖寒菜”,“破灶湿苇”,他不由自主地怀念往日的舒适生活,“浮华豪习尽去,非昔日子瞻也”。“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道出内心痛苦的真正根源,向君王尽忠无门,向祖先坟墓祭扫尽孝又不能,深藏在心底的儒家价值观始终挥之不去,使苏轼对人生的意义感到迷惘。看着乌鸦啄着墓地上的冥纸,心情比穷途而哭的阮籍更加绝望,已经是“死灰吹不起”了。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是人们所熟悉的飘飘然的“坡仙”,而是在出仕与入仕间痛苦挣扎的苏轼游乎物外,只不过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好憧憬而已。被贬谪的现实与美好的政治理想之间存在着怎样剧烈的矛盾冲突啊!居江湖之远方忧其君啊!然而“君门深九重”,“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这样进退两难的困境促使他质疑和追寻生命的价值、自己的理想,而与此同时,生命的痛苦、愤懑、郁结和意趣,却正通过艺术的渠道于有意无意间宣泄与释放出来。

《寒食帖》的书法语言运用得炉火纯青。其笔画以浓墨大笔为主,一反宋以前书家大多以瘦劲为主的风格。我们从苏轼一生的书迹来判断,他早年追摹晋人,笔画也细致流畅,中年遍参唐人笔法,执笔甚为有力,用墨也较丰,点画肥厚。而《寒食帖》正是苏轼中年所书,故点画丰满肥厚。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之中,用笔转换多变,顺手断连,浑然天成。观其结字,取势侧,这与他独特的执笔方法密不可分,正如他的好友陈师道所说:“苏黄两公皆善书,皆不能悬手。逸少非好鹅,效其宛颈尔,正谓悬手转腕。而东坡以手抵案,使腕不动为法,此其异也。”此种执笔方法与今人执钢笔之法颇为相似,很难真正中锋用笔,以侧为主。一般来说,偃卧用笔易出现败笔,而苏轼却能扬长避短,形成独特的风格:其一,手贴桌面,下笔坚实有力,按的动作多,点画较丰厚。其二,腕不动而指运,易于横向运动而不利于竖向运动,则字呈扁状,而运指的习惯方向是偏右上角,故字呈侧之势。而《寒食帖》正是有此种执笔方法之长而无其短,突破了“石压蛤蟆”的扁字体,字体恣肆奇崛,变化万千,一任笔力所至,清雄豪放,沉着痛快,自然成妍,具有超逸的韵味。观其章法,动势彰显,洋溢着起伏的情绪。前七行书家的情绪还较平和,乃苏轼劝慰自己安顺立命,与大化同流,是以书写中规中矩,结字以扁平为主。随着情感逐渐向激越过渡,字形出现正斜交替变化,用笔无拘无束,率意奔放。生活的困顿,政治的失意,人生价值的迷惘,千头万绪一起涌上心头,苏轼已不能也不愿再约束自己的情感,而任其宣泄,是以书到后面越发恣肆挥洒,“哭途穷”这三字真正道出了他此时充满矛盾的心境,真情所露,是以字形猛然放大,使我们可以直视他的心灵。随着“死灰吹不起”,全文戛然而止,在手稿的结尾,苏轼仅写下了“右黄州寒食二首”便结束了,这在苏轼的传世作品中绝无仅有。恰如一首悲怆的乐章,意尽曲终,戛然而止,却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正如苏轼所说:“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

“心忘于手,手忘于书,心手达情,书不忘想”,《黄州寒食帖》正是这样的无意佳品。我们可以揣测苏轼当时的心境,暮春之初,阴雨连绵,外面到处是一片泥泞,萧瑟如秋,书家病后初愈,面对这空灶湿柴,冷清至极,遥望家乡,云路隔断,看不到出路,看不到希望,此情此景,苏轼必是满腔忧愤之情如洪水决堤,势不可挡,他不得不提笔作书,为这决堤之洪水寻一宣泄之道,恰如李商隐在《无题》之中所说,“书被催成墨未浓”,他必不能再去思虑书之工拙,而是满腔忧愤顺管而下,不知书法为何物也,正如苏轼自己所说:“口必至于忘声而后能言,手必至于忘笔而后能书。”此正是无意之境界。

第3篇

倚窗放目海棠花,玉护瓷盆现艳葩。叶翠枝琼浮早露,花香瓣俏伴晨霞。

曾闻西府花枝俏,更见垂丝卉色遐。“只恐夜深花睡去,”东坡绝句恋情嘉。

芍药

烟花三月下扬州,芍药争春满苑柔。梢逊洛阳丹卉俏,能争渝地五蓉羞。

红花绽放赤如火,素蕾颜开洁似琉。芍药曾经仙女助,民间传说越千秋。

芙蓉

蓉花竞放蜀渝地,粤岭湘江展艳芳。袅娜芙蓉压百卉,孤芳荷艳释荣光。

从来多少瞻花客,此去从容看卉蔷。苏轼诗词咏绝句,泽东歌赋诵佳章。

玫瑰

产自非洲举世芳,缤纷靓丽绣球妆。红橙黄绿青蓝紫,爱敬馨温别吻殇。

帅子柔妞为赠卉,情男恋女做床香。食之药用美容俏,美保英卢饰国蔷。

梨花

细雨微霏笼岭斜,千珠百滴润梨花。白葩沥水玉人泣,桠杈逢淋壮汉瑕。

孟月雪飞落裸树,初春飘玉挂枝芽。岑参赋雪拟梨卉,苏轼诗梨比絮葩。

桃花

穹苍润雨撒天郊,垄上桃花份外娇。卉蕾初开含雨露,凝珠莹透附琼瑶。

博陵崔护游春日,碧玉柔媛似艳桃。严蕊应酬会仲友,白红桃赋陷监牢。

文竹

冠拟浮云枝似珊,扎根钟乳衬高峦。云腾翠岭松迎客,水映楼台池见谰。

卉本原形呈倩雅,园师巧塑亮迷端。温馨窗几置盆景,恰似宏松移玉栏。

月桂

月桂婆娑映玉穹,嫦娥舞袖敛香风。人间后羿不怜妇,玉界孤婵恋桂葱。

孟月花开飘馥气,中秋拾桂伴钟嗡。寒山赏月吟词赋,郡枕观潮思桂珑。

扶桑

叶似甜椹不属桑,花如洛牡非丹蔷。葩分五色斗娇艳,地布三州遍世芳。

异国吊灯颜斐济,边陲朱槿靓南方。风流徐渭填词赋,药祖时珍载草纲。

罂粟

第4篇

古典诗词,化作一只彩蝶,在我身边飞舞;古典诗词,变成一朵小花,在我桌前飘香;古典诗词,更如一帘幽梦,让我沉醉其中……

古典诗词,如幽梦,夹杂着浓郁的花香,向我袭来。这里有“任是无情也动人”的牡丹,这里有“莫怨东风当自嗟”的芙蓉,这里有“丝垂翠缕,葩吐丹砂”的海棠,这里有“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梅花……白花的娇媚,在古典诗词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花谢花非花满天”花雨纷飞,馨香的空气中夹着黛玉的丝丝哀伤;“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花无语,陪着人一起伤感;“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落红一地,与凭窗眺望的人一样凄苦……在古典诗词中,我感受到了花的美丽,花的高贵,花的凄婉……

古典诗词如幽梦,携着皎皎月辉,向我走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的月是豁达的,他知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他用开阔的胸襟,容纳了他的月亮,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若说苏轼的月亮是一轮圆圆的满月,大气,那么柳永的月亮就是一弯细细的娥眉月,娇美。在“暮蔼沉沉”时,词人朦胧的身影出现在江边,他“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然后,词人发出了“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感慨。一弯残缺的细月静悬空中,散出了孤独凄冷的光。

第5篇

摘 要:本文就近几年高考题对诗歌常用的传情技巧做简要介绍,以期提高考生在诗歌类题目的得分率。

关键词 :高考试题 古典诗词 传情技巧

走进古典诗词,也就走进丰盈多姿的情感世界,作者情绪的传达触动着读者的心弦。诗人们正是捕捉住易使读者产生共鸣的情感,并借助巧妙高超的传情技巧,才使自己的诗歌具有永恒的魅力。正因为此,高考诗歌鉴赏设题屡次聚焦传情技巧。

一、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是古诗最常见的表达技巧。诗人常常借助几个意象,描摹出一幅画面,在其中融入情感。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就借助“枯藤、老树、昏鸦”这三个意象描摹出萧瑟、凄冷的秋景图,景中饱含作者漂泊天涯的思乡断肠之苦。2007年江苏卷辛弃疾《遮鸪天·送人》第一问设为:“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很明显,这是针对借景抒情技巧进行考查。

需要提出的是,作者在运用这一技巧时,有时是描绘一幅与自己的心境相和谐的画面,这时景就对情感起到一种烘托、渲染的作用;有时作者故意描摹一幅与感情基调相反的画面,这时的景就对情起到一种反衬、使情更切的作用。例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作者描摹出一幅春江碧湛、白鸟翱翔、青山翠绿、花朵红艳的春景图,画面清新怡人而又绮靡灿烂,而这美景却反衬出作者思乡情之深厚浓郁。

二、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也是古诗常用的传情技巧。杜牧《赠别二首》(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诗题为“赠别”,当然抒写自己对情人惜别之情,但后两句却撇开自己,写告别宴上的蜡烛,借物抒情。通过把蜡烛拟人化、“替人垂泪”把自己的留恋之情委婉细致地表达出来。

有时,作者整首诗只塑造一个物的形象,作者通过将物拟人化、象征化,使物具有某种人的品质,在对物的评价中,传达出自己的见解主张。例如虞世南的《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塑造了一个饮啜清露、居高而声音远传的蝉的形象。其中,寄寓了作者对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凭借,自能声名远扬。

三、利用修辞

2007年重庆卷考查苏轼《海棠》和白居易《惜牡丹花》的比较鉴赏,第一题设置为:“苏轼《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后两句抒写感情时使用了什么手法?”很明显,作者运用拟人手法,把海棠当作红妆美人来写,表达了自己对海棠的无比喜爱之情。

四、运用“对写法”

运用“对写法”,转换抒情角度,从虚处入笔,从对方入手,写自己的情感。如高适《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双鬓明朝又一年。)不说自己思念故乡,却言“故乡今夜思千里”,这里诗人巧妙运用“对写法”,把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委婉含蓄。

2005年全国卷Ⅱ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第二问设为: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在这里,诗人通过想象的画面,从对方及家人入笔写自己的思乡:冬至深夜,家人围坐灯前,谈论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作者通过这种手法,既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又使自己的感情真挚动人。

五、运用细节描写

诗人为了抒发自己的情感,常常抓住动作、语言、微妙而复杂的心理等细节进行描写。

2004年全国卷1张藉《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设题为:王安石评价张藉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藉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这首诗张藉抓住了“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而又开封”这一细节,真切细腻地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六、化无形为有形

情感是抽象无形的,可是高明的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形象化,化无形为有形。

2006年安徽卷《柳梢青·送卢梅坡》(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第二问设为: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在这里,作者就把自己的感情形象化,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喻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逐舟行”喻相思之切。

第6篇

《儒林外史》中,萧金铉等人到雨花台游玩,见到“夷十族处”,也就是永乐帝朱棣诛杀方孝孺十族的地方。所谓“十族”,就是除了九族之外,又加上了“门生”这一没有血缘关系的族群。但是同行的杜慎卿说,“夷十族”之说很不恰当,历史上汉朝法律最重,也不过是“夷三族”,即父党、母党、妻党。而方孝孺家被诛杀的,不过高、曾、祖、考、子、孙、曾、玄等,只是一族,母党、妻党还不曾及,哪里诛得到门生头上?

听他这意思,好像有点惋惜朱棣下手太轻,不够狠。士人心思之凌乱可见一斑。

不过,我们可就此探讨一下关于九族的问题。什么是九族?《三字经》的说法是“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简单地说,就是从自己开始,上溯四代,下及四代。另一种说法认为,九族包括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侄子)、姊妹之子(外甥)、女儿之子(外孙)、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儿女);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从母子(娘舅);妻族二是指岳父、岳母。

以上两种解释,“九族”都是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统治者诛杀反对者九族,一为防患未然,一为斩草除根。有血缘关系的人,知根底,来往多,消息灵通。株连政策可以让每个人都提高警惕,下意识地监督亲人。一旦发现问题,为了自保,就会举报亲人,此谓“防患未然”。血缘联系下的亲情,常常遮蔽当事人的判断,宁可向情,也不向理,因为亲人遭受了对方的迫害,不管对错,一旦自己力所能及,往往起而报复,统治者干脆先下手为强,此谓“斩草除根”。

这样看来,关于九族的第二种解释更贴近现实,谁家也不可能从高祖到玄孙九代同堂。人都死了,株连意义就不大了,最多也就是把当事人的祖宗尸骨从坟茔里扒出来侮辱一番,加重当事人名誉上的损失。因此株连也是株连活人。而株连门生就更有可能,师生之间,价值观常常一脉相承,为信念故,起而抗争,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统治者疏忽了一件事:血缘,并非保证复仇的充要条件。恰恰相反,有血缘关系的人,因为离得太近,纠葛最多,对其弱点了解也多,不屑之、不服气,于是成为最坚定的反对派。历史上兄弟反目、父子成仇的例子并不少见。所以,只要自认为正确,充分宣扬自己的理念就是了,在敌对阵营中培养同盟,才是真正的诛其九族。(丁岚)

中国古代避讳的故事

五代时有一个人叫冯道,做过六个皇帝的宰相,学生遍布天下。这些学生因避老师的名讳,每次读《老子》“道可道,非常道”时,都念成“不敢说,不敢说,非常不敢说”。

北宋诗人徐积,由于其父名“石”,便一生不用石器,走路时遇到石头也要避开,脚绝不能踩到石头上。万一遇到石桥避不开时,也要让人背他过桥,自己的脚绝不亲自踩石桥。

南宋有个人叫钱良臣,其子喜爱读书,每读经史,见有“良臣”两字时,因避讳便改读为“爹爹”。一次读《孟子》“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两句,也按习惯改口道:“今之所谓爹爹,古之所谓民贼也。”一时传为笑谈。

宋代的刘温叟,其父名“岳”,他一生不听音乐(因“乐”与“岳”同音),也不去高大的山(因为高大的山就是“岳”)。

第7篇

关键词:苏轼;黄州心态;归于平淡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四川眉山人,我国宋代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自幼博贯内外群典,年轻时就“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二十二岁进士及第入仕途之时,正值北宋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国家积贫积弱,内忧外患。为了富国强兵,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但新法因损害了一部分人的权益,遭到强烈反对,朝野之中,分为两派: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改革派和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苏轼既不支持保守派的守旧,又不支持变法派的激进,处在严酷的政治夹缝之中,总是备受打击,一贬再贬。1078年,更是因“乌台诗案”这一突如其来的文字狱,九死一生,历经磨难,终于在四个多月后被营救出狱,贬至黄州,无人问津,闲置四年。

至此,苏轼的人生迎来了重大的转折:仕途上,开始颠沛流离;文学上,迎来大丰收,诗文都绽放出无穷魅力;性格上,吸收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形成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旷达性格。苏轼被贬黄州时期的心态研究,对研究苏轼一生都是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的。

一、小地方来了大文豪

黄州,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南麓,在中国地图上它并不起眼,但在中国文人的心中它却有着重要的地位,只因为“乌台诗案”将我们的大文豪苏轼和黄州撮合到了一起。

苏轼这一路行来并不风光,是被御史台差人转押前去的。同时他所领的黄州团练副使仅是虚授之职,并无实权,且不能随便离开黄州,甚至难以自给,苏轼便给自己实行了计划经济,在给秦观的信中,苏轼说:“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

苏轼垦地辟田,并把他的这块城东的地取名“东坡”,并自号东坡居士,从此,名震天下的大才子“坡”才真正诞生了。

二、嗟老叹卑的苦闷

被贬黄州之时,苏轼四十有三,虽然不在壮年,可也未到言老的岁月。我们不难从他这一时期的诗文中体味到此时苏轼的孤独与凄凉,这才是他叹老嗟卑的根源之所在。

这段时间苏轼的诗文中数百次之多的提到自己“老”,须发皆白,如在给徐君猷的词《浣溪沙》中他说自己“湿薪如桂米如珠,冻吟谁伴捻髭须”“樽前呵手镊霜须”,寄给朱康叔的《江城子》中他又说自己“孤坐冻吟谁伴我,揩病目,捻衰髯”,甚至看到定惠院外盛开的海棠,他都会叹息自己“忽逢绝艳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

苏轼的容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他甚至担心前来探望的堂侄认不出自己了,在《侄安节远来夜坐》中他说:“心衰面改瘦峥嵘,相见惟应识旧声。永夜思家在何处,残年知汝远来情。畏人默坐成痴钝,问旧惊呼半死生。梦断酒醒山雨绝,笑看饥鼠上灯檠。”苏轼之“老”,当然不仅仅是身体上的“面改”,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心衰”。

三、功业无成的愁绪

苏轼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他渴望建立功业,在早年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他就毫不掩饰地说要“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希望实现报国立功的愿望。

可是到了黄州,苏轼不仅无法报国,连参与政事的权利都没有了,他在黄州也只能寄情于山水与酒水之中。黄州赤壁是他常去的地方,在那里他缅怀三国时代的那些英雄豪杰,更是在1082年留下了流传千古的“赤壁三篇”,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作者缅怀周瑜,自然将自己和周郎对照。我们来比较一下《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两人:

面对古贤,想起他们能有所作为,而自己空有一腔热情,却只能混迹于渔樵之间,温饱都成问题,又如何能建功立业?

苏轼想为百姓国家做点事,可是在黄州,他欲有为,却又不能有为,“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在自己的诗词中苏轼难掩心中的苦闷,苏轼欲学庄子,摆脱人世困扰,可是他毕竟是传统士大夫,苏轼常自问“何时忘却营营”,苏轼始终期待能回到朝廷,“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诗人曾供职朝廷史馆,王安石变法后被废弃,此处在诗中借花重开寓得到朝廷重新起用之意。

即使无法参与政事,当苏轼见到当地有溺死女婴的恶习之后,“闻之辛酸,为食不下”,他写信给朱康叔,又亲自组织救婴,在自己经济拮据的情况下还捐钱,他以为“如果一年能救一百个婴儿,该是心头一大喜事”,尽管此时的他只是一介薪俸微薄、自耕东坡的囚犯。

四、归于平淡的旷达

初到黄州,苏轼便在定惠院住上了一段时间,安心研究佛老之学,黄州的几年,是苏轼思想剧烈激荡的几年,“乌台诗案”对他的影响甚深,在这里,他深化了对佛道儒三家思想的融合吸收,儒家面对现实、道家心灵自由和佛家超然物外的思想合而为一,他

找到了清静的归宿,成为我们熟知的旷达的苏轼。

元丰五年的一首《定风波》最能体现苏轼的这种心态: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读这首词,常有令人心情振奋,心境豁然,心灵净化之感,出游的苏轼从偶遇的风雨中体会到了人生的哲理,看破人生、宦海中的风雨沉浮,达到了淡泊从容、旷达超脱的境界。

同一年所作的《前赤壁赋》中,作者通过主客问答,辩证分析了明月的盈亏、江水的消长,并借此抒发他的人生感慨,他再也不必“哀吾生、羡长江”了。如果说以前的苏轼看重的是一己得失的话,那此时的苏轼已经能将自己放入整个历史长河中,用历史辩证的眼光重新审视自我了。

苏轼的心清静下来了,他重新审视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以往的种种对他而言已不仅是“人生如梦”,更是“也无风雨也无晴”了。和许多历史名家一样,在一场大灾难之后,苏轼成熟了,时年四十出头的他对人生重新燃起了勇气,《浣溪沙》中写道: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这正显现出苏轼人老志不老,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也是苏轼旷达性格的具体体现。

五、走过黄州

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在《别黄州》中悲伤地写道“投老江湖终不失,来时莫遣故人非”,他希望以后能够来到黄州归隐再见故人,不过遗憾的是,此一去苏轼就再也没有踏足黄州这片土地。

苏轼落魄而来,落魄而去,可他走的时候身上却已多了一种旷达超脱、安贫乐道的个性特质,乃至后来他又先后被贬惠州、儋州、琼州等地,苏轼总是能从逆境中解脱出来,再也没有能阻挡住苏轼的困厄与坎坷。

总之,黄州的苏轼是创作上丰收的苏轼,是思想上走向成熟、寻到真我的苏轼,他的诗词,敲击着我们内心的最深处;他卓立不群的人格之美,对于我们来说,更是极丰盈甘腴有无穷至味的精神榜样。

参考文献:

第8篇

北京西城区新街口南大街路西,有一条很不起眼的胡同,几步便可踏入,径直走入老舍先生《四世同堂》中那位主人公居住的“小羊圈”胡同(现名小杨家胡同)。胡同静静的,几只麻雀跳跃着在柳枝啼叫。沿着狭窄弯曲的胡同向里走,逐渐来到护国寺街巷之中的“百花深处”。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期,我常与小朋友相约,在这条胡同里玩耍。护国寺虽有火爆的庙会、壮观的喇嘛庙、色味俱佳的京味儿小吃、喧嚷不已的蛐蛐卖场,但我始终想看到“深处”的百花,遗憾的是未能如愿。近年,我从《北京琐记》里,总算见到“百花深处”的出处:明万历年间,有张姓夫妇在此购买空地,叠石为山、挖掘水池,不仅建造草阁茅亭,还在园中广植牡丹、芍药等花卉,深宅池中栽莲藕、种浮萍,引得城里许多士大夫驾扁舟游湖寻花,因此被称之为“百花深处”。

虽名花不见,幸好周边有几株古木尚存。百花深处胡同的西口,一座四合院前的两株古槐至今依然遒劲繁茂。数百年的老槐外皮若甲、枝干遒劲、叶如伞盖、花蕾深藏,像两名忠实的卫兵在那座饱受风雨剥蚀、早已暗淡无光的门楼前默默值守。门楼里面,便是“拔剑南天起”、打响讨袁第一枪的蔡锷将军在京居住之所。现今的蔡锷故居,早已变为外地打工者和京城住户杂居的院落。一位妇女端着一盆脏水走出门楼,刚要泼向古槐,见我正在认真地拍摄,只好转过身去,把水泼向了路面。

古槐当然不会忘记,当年蔡将军曾在绿荫下品茶乘凉,时而透过浓密的枝叶向南天凝望,企盼纵马扬剑、帝制的呐喊能早日从心底呼出。近百年来,古槐一直痴痴地守护着身后早已面目全非的名人故居,它们自然有梦想,得意之时是当五月槐花香之时,这里会成为十分风光的景点。

这倒让我想起,生长在北京台湾饭店前那一株古槐,据说是清末军机大臣左宗棠府邸前的拴马树,它比这两株古槐幸运得多。20世纪80年代开发商在建造饭店时,为了保护它,把大堂位置退后10余米建造,成为一段佳话留存。我坚信,当雪白的槐花舒展娇瓣清香四溢时,前来追怀将军的人,会想到蔡锷与小凤仙的情谊,那情那意,像槐花般高洁芬芳。

京城古木与名人故居,往往被人们相提并论且引为美谈,特别是京城文化发祥地――诗人、学者曾雅集的宣南一带。遥想当年,在宣武门以南的一小片街巷中的古槐深处、紫藤架下、海棠花前,文人骚客品饮茶酒、低吟浅唱,清丽超脱的诗词依次脱口而出、继而语惊四座,何等风流儒雅!我辈今日游走于斯,真的不该忘记从那些四合院里走出,诗文惊四座,如今渐行渐远的身影:李渔、王渔洋、孔尚任、查初白、纪昀、赵翼、林则徐、龚自珍、魏源、林琴南、刘鹗、康有为、谭嗣同、章炳麟、梁启超、林白水、秋瑾、鲁迅、邵飘萍、张恨水……曾让王渔洋陶醉的“古藤书屋”;曾让查初白爱恋不已的“槐”;曾让纪昀魂牵梦萦的海棠;曾让龚自珍雨中痴望的丁香……一一见证了时代的风云变幻,伴随一代代才华横溢、仰首问天的饱学之士!

乾隆时期,诗名与袁枚、蒋士铨难分伯仲的赵翼,认为康熙年间查初白的诗才可与唐时李、杜和宋时苏、陆不相上下。有些遗憾的是,我依据史载,在宣南上斜街游走半日,还是没见到查初白当年进进出出的“槐”,倒是从琉璃厂旧书店里珍藏的《槐集》中,看到老先生珍爱古槐的一段趣事:1709年早春2月,受康熙帝宠爱、入南书房成为文学侍从的查初白,想在京城寻一处寓所。那日清晨,他走到宣武门西半里许,看到陋室10余间,房之前,有茂盛老槐两棵,于是租下房屋,取名“槐”。每当诗情洋溢时,他便沐浴着春光,写下“久客身何着,今来愿始偕。买邻无百笏,僦舍为双槐。”夏日,他在树荫下品茶,又得一诗,题名《槐荫露坐》:“我爱双槐好,婆娑满院遮……未落三秋叶,将数六月花。”一年后,初白先生移居宣南魏染胡同之后,见西邻有一株数十年的枣树果实累累,喜不自胜,遂把自己的新居叫做“枣东书屋”,并迎着缕缕枣香再次歌咏:“一卷新篇百首诗,老夫昨日别槐。儿童上树鸟乌乐,正是邻墙枣熟时。”先生既为性情中人,新爱虽好、旧情也能不忘。为此,他又抖笔续写怀念“槐”的诗句:“斜街一榻槐花雨,已是浮生过去缘。”

想到古人对名花古木的深情,自然不能忽略四库全书的总编纂、被后人称为风流才子的纪昀。那日,我从菜市口大街一直向东,过虎坊桥不远,便来到纪晓岚在北京的寓所――阅微草堂。这里早已与晋阳饭庄连为一体,成为既能一饱眼福也能一饱口福的文化景观。

迈进草堂门槛,我沿着长长的彩廊走向庭院深处,古木名花依次入眼。前院的紫藤和在中院的海棠很值得人们去细细追怀。现今的园主人见我望着古藤出神,翻着史书说起古藤的由来。一日,纪大学士发现京城给孤寺有一架古藤“其荫覆院、其蔓旁引、紫云垂地、香气袭人”便喜不自胜,于是从另一处移来一棵紫藤种在前院,数年后,纪大学士便在“十亩藤花落古香”之间品茗读书了。

我在草堂中院,见到一株古海棠已初发新绿。这里原本有纪大学士亲手种植的两株海棠,“”中被残忍地砍断一株,余下的一株海棠显得有些形单影只。

古海棠翠叶上垂着晶莹的水珠,是昨夜春雨后的余沥,还是“她”孤寂无助的泪水?我猜不透。“她”在晨风里晃动着枝叶,似在陈述着那段令人闻之伤感的往事……

纪昀在少年时,家叔有一名婢女名叫文鸾,聪明且美丽。纪昀常与她在海棠树下相依相恋。当他把海棠花插到文鸾头上正式向她求婚时,文鸾告诉他:“功名成就再成家”。在纪昀第一次落榜时,文鸾又鼓励他:“没什么可惭愧的,大不了再等3年!”于是,纪昀又苦读3年,直到中了解元后,向文鸾家人提亲,囊中羞涩的他,又遭文鸾的哥哥索要高额聘礼而导致好事难成。不久,文鸾忧思成疾、竟然香消玉殒,与纪昀没能见上最后一面……后来,纪才子在草堂种植两株海棠,以此寄托情思。他曾无数次在海棠树下默默伫立,轻抚海棠枝杈思忆旧事,并写下《题秋海棠》:“憔悴幽花剧可怜,斜阳院落晚秋天。词人老大风情减,犹对残花一怅然。”

第9篇

坡才华出众,加上长得玉树临风、风度翩翩,因此拥有大批的粉丝。虽然坡“星途坎坷”,但这些忠实的粉丝却一直追随,对他不离不弃。

坡任杭州通判时,喜欢到西湖游玩。有一天,坡游览西湖时,忽然着到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驾船追了上来。坡不知其来意,一时愕然。女子激动万分地说,她自小就仰慕坡,但一直无缘相见,现已嫁为民妻,今日亲眼看见自己的偶像,也了却了多年的愿望。之后,美女粉丝给坡弹奏了一曲古筝,便驾船翩然而去。坡无比感慨,为此,他写下一首《江神子》。

坡谪居黄州时,有一个叫李琪的粉丝,非常想要坡的签名墨宝,但一直没有机会。多年过去了,李琪仍拿不到偶像的签名墨宝,眼看坡就要调离黄州,她心急如焚。离开当日,黄州官员设宴为坡饯行,宴席就设在李琪所服务的酒店。真是天赐良机,李琪决定豁出去了。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坡酒兴正酣。看到时机成熟,李琪便捧着酒杯跪拜在偶像面前,随即拿出自己的随身汗巾,求坡签名墨宝。坡倒也爽快,让李琪取来笔墨,挥手便在汗巾上写道:“东坡七载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琪?”到此,即掷笔袖手,复与宾客谈笑。只写两句?这可把李琪急坏了,于是她再次跪拜,求坡再续。坡大笑,接着写了两句:“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留诗。”书毕,在座宾客无不击节赞叹,李琪也了却多年心愿,激动得流下眼泪。

坡59岁时被贬至惠州,当时,他的邻居温氏有个女儿叫温超超,年方16岁,貌美如花。在当时,16岁已经是谈婚论嫁的年龄了,但温超超的眼光极高,任提亲的踏破门槛,她就是不肯嫁人。直到坡被贬谪到惠州,她才算是找到了意中人,她高兴地对人说:“嫁人只嫁坡!”于是,每天晚上,温超超不顾其淑女形象,愣是翻过高墙,来到坡窗前听他吟诗诵读。一个晚上,窗外的温超超被坡发现了,慌乱之中,温超超马上就翻墙跑回家中。苏轼跟踪寻到温家,问其缘故。温父无奈地告诉了坡实情。坡并不是好色之徒,他答应温父,要给温超超找到一个好归宿。但天有不测风云,不久,坡就又被贬到海南儋州去了,此事也因此不了了之。到坡遇赦放还,途经惠州时,温超超已经抑郁而终。

在京城的皇宫里,坡的粉丝也不在少数。当时,皇宫中的皇太后、皇后、公主和不少宫女都是坡的超级粉丝。她们对坡的一贬再贬非常愤慨,但始终无能为力。北宋元丰年间,“乌台诗案”案发,苏轼被逮捕下狱。宋神宗当时也是坡的忠实粉丝,看到自己的偶像入狱,神宗为此闷闷不乐。后来,皇太后向宋神宗哭诉,搬出了当年宋仁宗“吾为子孙得两宰相”的祖训,为坡说情。最终,宋神宗决定对坡从轻处理。所谓的“吾为子孙得两宰相”,其实就是前任皇帝宋仁宗对坡爱戴有加的一个体现。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在宋朝疆域之外,也有坡的粉丝。有一回,坡的弟弟苏辙出使辽国,在辽国,苏辙惊奇地发现,辽国人常常向他打听坡的情况。后来,苏辙在给坡的信中写道:“谁将家谱到燕都,识底人人问大苏。”由此可见,坡在辽国也有极大的影响力。当时高丽国有两个兄弟,也是坡的忠实粉丝,他们分别取名为金富轼、金富辙。轼和辙,正是坡兄弟的名字,由此又可见,坡被外国人崇拜的程度。

选自《小品・美文》

第10篇

1、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2、竹引花满街,疏篱茅舍月光筛。(宋·刘?《鹧鸪天》)

3、西塞山前白鹭飞,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

4、驿寄,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宋·秦观《踏莎行》)

5、光风吹香洗游尘,隐芳莸笑人。(元·王冕《幽兰咏》)

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

7、兴尽晚回舟,误入深处。(宋·李清照《如梦令》)

8、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村。(唐·杜牧《清明》)

9、沾衣欲湿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志南《绝句》)

10、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秋瑟瑟。(唐·白居易《琵琶行》)

11、五月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宋·朱熹《题榴花》)

1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3、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4、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向日晴。(宋·司马光《客中初夏》)

15、试问卷帘人,却道依旧。(宋·李清照《如梦令》)

16、万里关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唐·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17、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愁杀人。(唐·李益《汴河曲》)

18、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宋·杨万里《初夏睡起》)

19、待到重阳日,还来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20、人闲落,夜静春山空。(唐·王维《鸟鸣涧》)

21、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宋·戴复古《江村晚眺》)

22、有情含春泪,无力卧晓枝。(宋·秦观《春日》)

23、簌簌衣巾落,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宋·苏轼《浣溪沙》)

24、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5、西风恶,夕阳吹角,一阵落。(清·纳兰性德《点绛唇》)

26、孔雀行穿鹦鹉树,锦莺飞啄花。(明·杨慎《滇海曲》)

27、新槽酒声苦无力,南湖一顷白。(唐·李贺《江楼曲》)

28、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花如雪。(唐·白居易《村夜》)

29、背人不语向何处?下阶自折花。(唐·李贺《美人梳头歌》)

30、花开仙子容,满城歌馆延秋风。(元·王冕《芙蓉山雉图》)

第11篇

晓风残月,寄托千年的绮梦,小桥流水,述说万事流传之佳话。华夏文化之中,多少纷杂事,尽然在诗词歌赋间。那是一种美好的寄托,是一种情感的升华,是清明的思念、是朝气的抒情、是生命的呼唤,是诗人直抒胸臆的情感,也是我中华民族的璀璨瑰宝。

有人说,不读诗书,不足以知上下五千年文化,有人说,不读诗词,不通晓华夏文化之精粹。古今多少事,付诸诗词间。还在幼稚园牙牙学语的时候,我们已经能磕磕绊绊的读着“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步入小学时,我们已经能够口齿清晰的背诵“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也能够理解诗人李白思念故乡的情感。当我们逐渐成长,我们也已经懂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学习真理。

诗词,是情感的凝聚,是寄托我们美好愿望的一种抒发方式。唐有李白、杜甫、杜牧之辈,他们的诗歌传颂千古,尤其是诗仙李白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让人沉迷其中。我最喜欢便是他写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多么豪迈的情怀,让人向往。宋朝有李清照、柳永、苏轼、辛弃疾等词人,我最喜欢的还是李才女的词,辞藻华丽、用语经典,字里行间尽是情感的流露,正如“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可能没想到千年后的现代人会用她的词作曲,以此命名电视剧。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诗词是中国文化中最丰富的,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让中国这般拥有多如繁星的诗人、词人,他们为人类文明的进程贡献了很大的心力。虽然现在诗词文化不再如从前那般盛行,但是我相信这种文化终会被人们再拾起。

第12篇

就古代而言,随便拈出几个诗词句便可得到印证。如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杜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苏轼的“花褪残红青杏小”,辛弃疾的“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姜夔的“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等。这些词句中的“红”就是指红色这种基本色彩,都用作形容词。

在现代汉语中更是如此。一提到“红”字,人们自然会想到红旗、云霞、红领巾、春节张贴的对联等物象。在一些节日、会议、庆祝活动中,常用来营造热烈、灿烂、欢快的气氛。另外,它还象征着喜庆、革命与成功。

传统的这种认识,最近在执教《唐诗宋词选读》中的五代、北宋时期的咏春词时被改变。发现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即同样一个“红”字,在这些词作中,常常是作为名词、作为一种意象来出现,被赋予的情感色彩和古代其他时期、题材的作品以及当今生活都大相径庭。

我们先来看部分有代表性的咏春词作:

李煜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张先的《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苏轼的《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以上这些词作抛却一点个别的地方,比如李煜亡国之君的身份,比如张先创作此词时的年龄稍大等,除去个别艺术手法不讲,深入研究之余,很容易发现这些词作的共性。

一是这些词作或者直接用一个“红”字,或者在此之前用“春”“乱”“落”等作修饰,已活用作名词,并且这些位置上的“红”实际就是“花”的意思。那么,为什么本该用“花”却不用,而选取了“红”字呢?笔者以为可能是“花”不如“红”字直观、形象、生动。还有,红色比其他花色更加鲜艳夺目,红花零落、衰败可能更加令观者触目惊心,更易引发一些思考。这大概是这些词作运用“红”字的妙处吧。

二是“红”字作为一个意象、营造出的一种景色,还指向一种共同的情感表达,即伤春、惜春。“林花谢了春红”“乱红飞过秋千去”也好,“明日落红应满径”“落红难缀”“应是绿肥红瘦”也罢,实际表达的意思都是花飞、花落。“花落”意味着暮春时节,春色将尽,自然会让喜爱春色、多愁善感的文人们惆怅多情,“多情却被无情恼”。

三是“红”字作为一种触媒,又将词人们的伤春、惜春导向青春易老、容颜易逝、人生苦短的慨叹。春花挂在枝头,不过几日光景。美好事物的消逝,由暮春而初夏的季节更替,让词人们由对自然外物的观赏转向对自身命运的审视、内省。鬓角出现白发,额头现出皱纹,眼睛有点昏花,精力有点不济,凡此种种,再加上命途多舛,时运不济,酒入愁肠,未尝不发出人生无常的感喟。于是,由惜而伤,由伤而悲,由悲而泪,泣下沾襟,“此事古难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