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防灾减灾日主要目标

防灾减灾日主要目标

时间:2023-05-30 09:47: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防灾减灾日主要目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防灾减灾日主要目标

第1篇

摘要:高校灾害防御意识教育是一个关乎生命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我国高校开设灾害防御意识教育课程的现状,旨在探讨通过开设灾害防御意识教育的相关课程,使学生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各种灾害事件及其严重后果,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救观念,使他们掌握相关的应急自救知识与技能。近年来极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我国迫切需要广泛开展灾害教育以促进防灾减灾工作更好地开展。高校灾害通识教育是实现向社会公众传播和普及防灾知识、持久有效地提升社会公众灾害意识和防灾减灾技能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高校;灾害教育;防灾减灾;教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U45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2-0001-04

随着极端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和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加强了灾害的教育,同时越来越重视防灾减灾的研究。纷纷加强了对灾害防治的研究和教育。我国灾害发生频繁,是世界上受灾十分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大灾乃至巨灾时有发生。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灾害教育意识相对较差,民众缺乏灾害相关知识、防灾意识不足、防灾技能较差,使得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更加严重。“致力于将灾害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中”是国际灾害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1],高校灾害通识教育是实现传播和普及社会公众灾害知识、持久有效地提升社会公众灾害意识和防灾减灾技能的重要环节[2]。灾害教育需系统化,才能使大学生掌握基础的灾害知识,对防灾减灾意识和技能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3]。

高校是人员密集的区域,面对突发灾害,怎样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人身安全,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而高校开设灾害与防灾减灾通识教育课程,使学生正确认识灾害的种类、规模以及灾害造成的严重后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校大学生也即将步入社会,在充分了解灾害相关知识后,对实现向社会公众传播和普及知识,提高公民灾害意识和防灾减灾技能起着重要作用。

一、高校开设灾害与防灾减灾课程的必要性

当前国内大学生灾害救护知识与技能较缺乏,学习灾害知识和技能的意识较强,但高校开展灾害教育内容较分散,缺乏系统性,形式单一,学习需求与教育现状存在矛盾,大学生获取的灾害教育知识远远不能满足防灾、自救互救、应灾的需求[4]。灾害知识的教育十分重要,灾害一旦发生,灾前准备充足与否以及紧急情况下应变灾害的能力高低,对及时选取适宜的防治措施减轻灾害带来的危害和自身安全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内灾害频发,形式严峻

我国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繁,灾害一旦发生,灾害的损失特别是人员伤亡十分惨重,其原因主要为:

①我国国土面积广大,自然环境条件十分复杂,孕育灾害发生的条件十分优越;②我国人口众多、人口密度大;③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十分不足。所以,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对未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联合国对20世纪以来全球发生的特大自然灾害进行了统计,发现全球共发生特大自然灾害共54起,我国占8起之多,我国灾害发生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同一时期全球因灾死亡人数的44%。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灾害造成了重大损失,据统计,每年因灾造成的直接损失达500亿元以上,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严重阻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地区人口密集,灾害的发生对人们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威胁。一些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自然地理条件复杂,防灾减灾能力较弱。国内自然和人为引起的灾害以及灾害发生后带来的次生灾害,是我们当前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之一,我国防灾减灾工作十分艰难,形势严峻。

(二)国内灾害教育起步晚,比较缺乏

灾害教育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灾害的认识,培养人们具备良好的防灾能力,更好地应对灾害发生时带来的突况,降低灾害发生的风险[6]。我国开展灾害和防灾减灾教育起步时间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

100年前,新西兰就已经开始在学校进行火灾演练,1977年明确把自然灾害与民事防御纳入学校教学大纲[7];日本学校开展灾害教育已有30余年历史[8]。而发展中国家从1990年代中期才开展灾害教育,灾害与防灾减灾教育起步时间较晚。

汶川地震后,我国提出要将防灾减灾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不少专家也呼吁把灾害教育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系[9]。总而言之,随着灾害的不断发生,越来越多灾害与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量的宣传减灾与防灾行动,让人们意识到灾害带来的危害。但关于灾害的教育方面却明显不足,人们不能准确的判断灾害来临时该采取何种方式来保护自身安全。国民教育和基础教育中对灾害教育还相对薄弱,人民群众对灾害认识严重不足,影响灾害发生后防灾减灾实施的效率,灾害教育有待加强。

(三)大学生防灾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必不可少

大W生是将来社会的主力军,在灾害预防、应对中能发挥积极的作用。①灾害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全球性问题,在灾害和意外事故频发的当今,灾害给社会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和难以磨灭的伤痛[10];②因为大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率高[11],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一连串问题,为减少大学生受到意外伤害的几率,对高校普及灾害教育是非常必要的[12];③因为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地方,毕业以后会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岗位和层面,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强[13],有利于普及灾害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灾害教育,不仅能提高他们自身的安全系数,也能帮助周围的人逃生、自救互救,减轻伤亡率。

二、高校灾害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我国灾害教育的现状

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灾害教育的主要场所,然而高校中却缺乏相关灾害教育课程。调查中发现,学校教育排在大学生获取灾害及减灾知识主要途径的最后一位,仅18.3%的大学生参加过救灾演习等活动,这说明学校对灾害知识及防灾减灾教育不够重视,大学生对防灾教育和防灾演习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更不具备相应的防灾技能和素养。如:俄罗斯的人民友谊大学2003年发生大火灾,在同一座楼里,我国11名留学生无一逃脱,而日本几十名小学生却全部存活。另外,在一份对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5所不同类型的高校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减灾意识,但存在明显的灾害基础知识不足、减灾行为不正确等问题,反映出大学生对灾害问题了解不足,不具备基本的防灾、减灾能力。调查还显示,大学生获得灾害及减灾知识的主要途径依次是电视、网络、书本和报刊,学校教育排在最后一位[14]。

(二)我国灾害教育存在的问题

如何在高校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上,更好地开设防灾减灾教育课程,是高校教师在灾害教育过程中面对的一大难题。而在高校灾害与防灾减灾教育的开设过程中,并未达到教育的目的,总有一些不足之处。当前,高校开设的灾害与防灾减灾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1.注重知识讲授,忽视技能培养。高校开设灾害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通常是讲授为主。老师在课堂上占支配地位,主要是停留在理论讲解上,这样的讲解方式对相关知识的传达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缺乏实践,与灾害教育的特点不相适应,并未达到灾害教育的要求。灾害与防灾减灾教育,主要达到让学习者具备正确的灾害与防灾减灾素养、技能以及思想的主要目的,在面对灾害时,能够正确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老师单纯地给学生灌输一些防灾减灾知识,一方面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另一方面不能达到灾害与防灾减灾教育的目的。应当让学生具备正确对待灾害的态度,切实掌握一定的防灾技能,这是当前灾害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2.虽有开设课程但考核不足。我国各个高校在教育部和主要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都会开设灾害与防灾减灾的相关教育课程,但这些课程大都属于选修课的范畴,有的高校甚至没有相应的教学课本,且课程只是注重开设,对课程的监管力度十分不足,考核过程中与其他基础课程基本都采取闭卷或开卷的考试模式。由于学校不重视,学生虽然拿到相应的选修学分,但是并未对灾害与防灾减灾的认识有多大提高。

3.灾害教育课程开设散乱,缺乏延续性。高校在灾害教育课程的设置上比较散乱,课时分配不均。高校灾害教育课程的开设系统性不强,许多学校主要把课程开设在新生入学时期,过后不再开设,没有形成延续性和系统性。而且,高校灾害教育大多按照学校安全教育相关规定传达安全知识的相应内容,对灾害与防灾减灾知识的教育严重不足,学生并未学到真正的知识,相应防灾技能也十分缺乏。

4.教学方式单一,忽略防灾演练。灾害与防灾减灾的教育过程中,老师主要以讲解为主,与灾害教育的特点相悖,没有起到灾害教育的真正作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灾害与防灾减灾教育的要求及目的。灾害与防灾减灾教育过程中应当添加一些模拟逃生等实际防灾减灾教育内容,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样的教育方式能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重要的防灾减灾技能。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防灾演练过程中绝对不能形式化,认为只要有了防灾演练,灾害教育的目标就达到了。防灾演练具有仿真性、体验性等特征,这样的教学形式是对教学的检验,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具体应用到实践中,这样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防救灾能力,让学生在面对灾难时做到不慌、不乱、有序地疏散以及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

三、高校开设灾害与防灾减灾课程的思考

研究者自2008年开始,一直在云南大学开设全校性选修课《灾害与防灾救灾》,选课的学生很多,该课程得到学生喜爱,效果很好。课程开设后,学生不仅学习到系统的灾害知识,也具备了一定防灾减灾的能力。现对多年来讲授《灾害与防灾减灾课程》的经验总结如下。

1.改变教学方法,加强实战演练。防灾减灾课程教育以讲授为主,只能起到相关知识的传播这一目的,但在预防灾害的发生以及养成良好的防灾习惯等方面却不明显,学生不能更好且快速地将所学知识进行灵活应用。学校开设相关课程要加强防灾模拟演练等训练,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充分应用在实际行动中,充分掌握灾害与防灾减灾技能。当灾害发生时,才能保持冷静,做到不慌、不乱,从容面对。

2.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改变教育观念。高校灾害与防灾减灾课程开设普遍缺乏系统性、连续性学校不够重视,不能满足灾害与防灾减灾教育的实践性和效率性。为此,应当推进灾害与防灾减灾课程教育的改革,将课程系统化、有序化。另外,灾害与防灾减灾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开设课程,让学生起到了解的作用,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具备防灾减灾的技能。因此,要改变教育观念,要有针对性地对发生频率高的灾种进行专门的训练。

3.救援队和实习基地的建立。建立救援队和实习基地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灾害发生时现场的种种状况。当前我国建设的救援队和实习基地数量还很少,在此方面还有十分优越的发展空间。救援队和实习基地可以通过社会、家庭、企业等联合起来建立,这样能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还能起到宣传灾害与防灾减灾知识的目的。这样能让学生在真实模拟的情况下进行学习,让其更好地掌握面对灾害时该如何预防、减轻以及损害,提高学生面对灾害时自我保护与保护他人的能力。

四、总结

高校开设灾害与防灾减灾课程,其目的主要在于教授灾害基础知识,培养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这对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的意义,是大学生防灾、应灾、减灾以及救灾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同时,灾害教育通识类课程的开设也积极响应了21世纪以来教育部提出的关于高校课程改革的精神。

另外,通过使学生认清灾害后果的严重性,引导学生主动关注灾害问题,培养其减灾防灾的责任感,增强其灾害意识。灾害教育作为一种基础素质教育,还要使受教育者具备一定的处理灾害问题的实际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当今这个灾害发生频繁的年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掌握较多知识、推进时代进步的群体,应该了解国家乃至世界的灾害形势,更应该了解必要的防灾减灾知识,在关键时刻自救和救人。

参考文献:

[1]张英,国外地理课程中的灾害教育内容概况[J].地理教学,2013,54(2):54-55.

[2]文彦君,基于“问题导向”的高校灾害教育课程集成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2,24(7):173-176.

[3]李益敏.暮τ敕涝旨踉[M].气象出版社,2012.

[4]时春红,任小红,张银华,等.我国大学生灾害教育现状分析与启示[J].护理研究,2014,28(11):4111-4113.

[5]傅志军.灾害科学研究[M].西安:陕西教育出版社,1997:9-21.

[6]张英,王民,谭秀华.灾害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初步思考[J].灾害学,2011,26(1):109-117.

[7]韦杰,朱娅秋,罗娜.高等学校开设灾害地理学通识课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24(6):189-190.

[8]Shaw R,Kobayashi K S H,Kobayashi M. Linking Experience,Education,Perception and Earthquake Preparedness[J]. Disaster Prevention & Management,2004,13(1):39-49.

[9]张英,陈红,谭秀华.可持续发展教育框架下的中学灾害教育及实施建议[J].环境教育,2008,(1):71-72.

[10]李宏.大自然的报复[M].沈阳:辽海出版社,2013.

[11]陈天娇,季成叶.中国大学生伤害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2):205-206.

[12]陈玉英,张正黎,黄兰芷.对高校大学生开展应急救护培训的探索与思考[J].重庆医学,2013,42(12):1434-1435.

第2篇

一、**县自然灾害基本情况

**地处川中丘陵与川东盆地东南边缘的山丘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形从东南至西北分为东南部低山区、中部浅丘宽谷区、西北部深丘区三大类型。山地、丘陵占全县总面积90.1%。境内有大小溪河239条,其中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7条。境内山丘广布、岗岭起伏、溪河纵横、地形复杂,自然灾害的成灾因素明显。

(一)自然灾害灾种多、发生频繁、季节性强

我县自然灾害种类按地球表面四大圈层内的形成以及年内的发生发展过程分为四大类:

1、大气圈灾害。主要有干旱、低温寒潮、阴雨低温、绵雨、暴雨、大风、冰雹。干旱按季节分为春旱、夏旱、伏旱和冬干,发生频率最高、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是伏旱,出现频率达56%左右。绵雨分为初夏绵雨和秋绵雨,频率达42%、60%。寒潮在秋、冬、春3季均有发生,以春季最频繁。暴雨主要出现在5—9月份,年平均3次,最多年份为9次。大风主要出现在3—9月份,尤以4、5月最多,年平均4次。冰雹主要发生在4—8月份,近80年共发生60次左右。

2、水圈灾害。主要有洪涝、泥石流和水土流失等。洪涝主要为本地暴雨型。6—9月为洪涝灾害易发期,我县每年均有发生,有的地方甚至出现多次,频率达33%。泥石流伴随暴雨洪涝灾害发生。全县水土流失严重,面积达600余平方千米,占全县面积的43%,年土壤侵蚀量达360万吨,相当于2.5万亩耕地的五寸表土。

3、岩石圈灾害。主要有滑坡和崩塌等。汛期暴雨是诱发滑坡、崩塌的主要因素。我县的易发区域主要分布于龙岗、棠香、宝顶、珠溪、中敖、石马、玉龙、宝兴、拾万、铁山、国梁、金山、高升、季家、高坪、古龙等16个街镇乡的全部或部分地区;中易发区主要分布于龙岗、棠香、龙水、邮亭、万古、三驱、智凤、雍溪、回龙、龙石等10个街镇乡的全部或部分地区。

4、生物圈灾害。主要有生物病虫害和森林火灾。农作物病虫鼠害每年发生面积约5.4千公顷。对农作物危害较大的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稻瘟病、马铃薯晚疫病、小麦蚜虫、赤霉病等。每年发生森林病虫害约2千公顷,主要有马尾松毛虫、蜀柏毒蛾、竹蝗、鞭角华扁叶蜂、松蚧壳虫、松茸毒蛾。森林火灾受灾率控制在万分之一以内,森林病虫灾害控制在千分之五以内。

(二)自然灾害地区分布广,情况复杂

我县自然灾害地区分布可以分为以下三区:

1、西北部深丘区。该区主要位于中敖、高坪、三驱、铁山、季家、高升等镇乡。由于经济欠发达,抗灾能力较弱,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的绝对值相对较低,但人员伤亡较重。主要自然灾害是干旱、滑坡和崩塌。其次是泥石流、水土流失、大风冰雹、阴雨冷湿、浓雾和生物病虫害等,对农业和基础设施影响较大。

2、中部浅丘宽谷区。由西向东,馒头状丘广布,地表起伏和缓,以浅丘向宽谷为主。包括龙岗、棠香、龙水、邮亭、珠溪、金山、回龙等街镇乡。该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抗灾能力也各异,龙岗、棠香、龙水经济发展较快,人口密度高,单位面积的国民生产总值较大,抗灾能力较强,但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绝对值最大。其它地区的抗灾能力中等或较弱。自然灾害主要是洪涝和干旱,给工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尤为严重。其次是滑坡、崩塌、泥石流、水土流失、阴雨冷湿、浓雾、酸雨、大风、冰雹、生物病虫害等,自然灾害每年对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和城镇基础设施造成巨大损失。

3、东南部低山区。位于巴岳山沿山一线,包括有万古、雍溪、国梁、石马、玉龙、拾万等镇乡。该地区经济发展在我县居中等水平,农业生产发展较快,承灾抗灾能力中等,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绝对值相对较大,主要灾种是干旱、滑坡、崩塌,其次有泥石流、地裂、水土流失、阴雨冷湿等,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损毁严重。

(三)自然灾害呈上升趋势,损失加剧

近年来,地质灾害、洪涝、干旱、风雹等灾害频繁发生。一般年份,大多数街镇乡每年遭受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年均30万人受灾,约占总人口的32%,因灾死亡3人,房屋倒塌0.2万间,需转移安置0.1万人,农作物受灾21千公顷。特别是近几年灾害损失严重,1998年遭受特大洪灾,全县受灾29万人,其中成灾21万人,死亡2人,房屋倒塌0.3万间,直接经济损失0.53亿元。1999年受灾12万人,其中成灾11万人,直接经济损失0.5亿元。2000年受灾31万人,其中成灾26万人,死亡5人,直接经济损失0.6亿元。2001年受灾64万人,其中成灾48万人,直接经济损失0.64亿元。2002年受灾69万人,其中成灾33万人,死亡7人,直接经济损失1.3亿元。2003年受灾74万人,其中成灾41万人,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1.48亿元。

二、减灾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方针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于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坚持以政府组织指挥为主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为行动主体,深入发动群众,依法实施救灾减灾措施,依靠科技减灾,尽力增加投入,力争实现综合防治的最大效益,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我县201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为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正确处理减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坚持减灾工作与经济建设一起抓,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提供有力保证。

2、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治相结合,大力开展减灾建设,不断增强减灾综合效益。

3、坚持政府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分工合作。强化组织领导,广泛发动群众,组织社会力量参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群防群治,共同减灾。

4、坚持统揽全局,突出重点,兼顾一般。集中有限的资源和资金,解决减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加强重点减灾工程建设和重点地区的综合减灾工作;坚持减灾工作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结合,逐步改善生态环境。

5、坚持科技减灾,充分发挥科技在减灾工作中的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减灾能力的进程,逐步应用高新技术,全面提高综合减灾能力;将普及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减灾宣传,提高全县人民减灾知识水平,增强减灾风险防范意识。

6、坚持依法减灾,依法治灾。建立减灾工作的地方法规体系,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使减灾工作实现规范化、制度化。

7、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上级扶助为辅,其他社会力量救助为补,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县域自防自救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积极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减灾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三、减灾工作的主要目标

(一)总体目标

建设一批重点防灾减灾工程,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广泛应用现代高新技术,建立全县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传输网络系统;建立健全地方减灾法规体系和管理制度;提高全县人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知识水平,完善减灾工作的运行机制。到2010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率比20世纪末平均损失率下降30%,人员伤亡减少40%。

(二)主要自然灾害的具体减灾目标

1、洪涝、干旱。建设一座大型水利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89座,新扩建小型水利工程16座。洪涝灾害的防治硬件设施达到国家规定设防标准;县城、中心镇以抗御20年一遇,其他镇乡以抗御1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设防;全面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增强抗旱能力,农田能抗御一般干旱和大旱,50%的农田能抗御大干旱;解决农村9.3万人饮水问题。

2、滑坡、崩塌。建成全县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传输系统;将不能消除危险区内的居民和单位全部进行搬迁,对危害大的滑坡和崩塌逐步治理;加强城乡建设管理,实现新建居民点和基础设施避开现有灾害危险区;使人员伤亡减少50%,经济损失减少30%。

3、气象灾害。建立以气象哨、雨量站、多普勒天气雷达和气象卫星接收系统为主的天气监测系统;建立人工防雹增雨和防雷减灾工作体系,减少冰雹次数和降雹强度;雷电人员伤亡损失减少50%,对农业生产不造成较大的危害。

4、泥石流、水土流失。县域内60%的泥石流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加剧的趋势得到遏制,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70平方千米以上,泥沙年流失量减少25万吨以上。

5、森林火灾。建立一套全方位监测系统,加强分工合作,把受灾率控制在万分之一以内。

6、农业生物灾害。切实控制迁飞性、流行性、爆发性和常发性病虫鼠害的发生;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疑难病虫害得到有效防治。

7、森林病虫鼠害。成灾率控制在5‰以内,检疫率达90%,监测率达85%,防治率达到75%以上。

四、减灾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组建六大减灾体系

1、防洪抗旱减灾体系

围绕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目标,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渝西经济走廊建设的历史性机遇,把防洪抗旱、水资源持续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根本出发点,加强防洪抗旱减灾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落实。坚持依法治水、强化管理和创新发展机制,提高科技含量,进一步建设好完善的防洪抗旱减灾安全保障体系。

加强防洪工程设施体系建设,完成濑溪河综合整治工程,加强县城防洪护岸工程建设,完成中(小)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增强蓄洪抗洪能力。抗旱服务组织要通过加强装备,提高技术水平,努力引进和运用适合我县的抗旱新技术、新设备,增强提水抗旱、机动输水、打井以及临时抗旱设施的能力。

组建好防洪抗旱的非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防洪抗旱减灾机制,建立健全相关部门的防汛抗旱机构,组织好高效机动的防洪抗旱队伍,重点防洪的街镇乡要组建好防洪减灾机动抢险队,以完成大规模的抗洪抢险任务。加强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建立各级抗旱服务体系。以县抗旱服务队建设为核心,逐步建立和完善街镇乡及村社抗旱服务组织,科学规范地指导好群众性的抗旱服务工作。

进一步更新和完善县防汛抗旱指挥调度系统,加快全县防汛抗旱监测、信息传输站的建设,实现防汛抗旱信息的交换和共享,提高防汛抗旱信息收集、处理、传输的速度和质量,确保防汛抗旱调度指挥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建水文站1个、水位站3个和雨量站14个,实现全县水文站、水位站和雨量站的水文、雨量信息的实时传输。建成县防洪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防洪工程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2、地质灾害减灾体系

以滑坡危岩崩塌和病害水利工程为重点,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防治。各街镇乡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好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预案,落实各项防灾减灾措施。要采取经济合理的工程措施,治理一批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

加强地质灾害预防预测,落实责任,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同时,加快建立地质灾害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网络化管理,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对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的灾害多发地区,要建立健全地质环境监测,开展预测预报工作。对城镇、交通和居民构成严重威胁的地质灾害,实行重点监测。

按照《**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要求,结合全县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全县地质灾害进行综合防治。重点对坡度大、农村居住点集中的山前地带、老滑坡和危岩失稳地带、玉龙狮子岩、燕子岩崩塌地带、人类不良工程导致的地质灾害多发地段、渗漏而无法正常蓄水影响村民生产生活用水的库区,加强监测预防和工程整治。2010年前,对重点防治点内的地质灾害,要在勘察和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逐步进行治理。对未进行治理的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的居民和单位,由各街镇乡负责组织实施迁安工程。

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对一般地质灾害实施排水工程和生物工程措施进行防治。采用修截排水沟、回填积水洼地(塘堰)、水田改旱地、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改变生态环境,减轻地质灾害,实现标本兼治的目的。

要通过以上工程性的和非工程性的措施切实增强我县地质灾害减灾体系的质量,达到明显减少地质灾害的目的。

3、气象灾害减灾体系

以增强服务功能、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的能力,减少冰雹、干旱等自然灾害损失为目标,利用现代科技成果,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建立与我县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气象灾害减灾体系。

在现有4门“3·7”高炮的基础上,新增人工防雹增雨火箭发射装置3套,并逐步更新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装备;在县行政区域内选择适当的位置设置固定的作业炮点;组建人工防雹增雨指挥作业人员队伍20人。建成覆盖全县、站点布局合理、作业机动灵活、时机选择科学、组织指挥有力、效果显著的人工影响天气减灾系统,充分发挥人工防雹增雨作业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4、森林火灾减灾体系

要按照“预防为主,积极消灭”和“全社会抓保护,全民搞防火,政府负全责”的总体要求,加快森林防火的科学化进程。努力提高科技含量,大力推进依法治火进程,实现森林防火工程的科学化、法制化、信息化、专业化。按照“四网两化”,即瞭望监测网、预测预报网、通讯指挥网、森林阻隔网和防火队伍专业化、扑火工具现代化的要求,建立森林火灾减灾体系。大力引进和购置先进的防火设备,设立县指挥中心,各街镇乡建立监测点,实现对火源的有效监控。务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县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建成一个集监测预报、通讯联络、指挥调度、业务培训为一体的现代化的综合性指挥系统。

为实现森林火灾“打早、打小、打了”的治火目标,林区坚持成片造林和阻隔带同步建设,充分发挥天然屏障的作用。全县要共建阻隔带748千米。加强扑火专业队伍的建设,组建一支具有专业扑火知识、掌握现代技术、以专为主、专群结合的森林防火队伍。建立林火测报机构1个,共20人;林火监测人员250人(其中地面巡护230人,瞭望观测员20人);防火通讯机构1个,共20人;森林消防队38个,共1520人,使我县的森林火灾减灾体系实现先进、高效的目标。

5、森林病虫鼠害减灾体系

实现政府与行业双线目标管理,将森林病虫鼠害防治纳入年度绿化的检查考核内容,加强专项指导和检查,层层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切实加强减灾工作。

按照市标准站建设的要求,建成森林病虫防治检疫测报点,主要对松毛虫、柏毛虫、竹蝗等多种病虫害的发展趋势实施监测,定期中长期预报,初步形成森林病虫害监测网络,完成全县的森林病虫检疫、预报、防治站的微机联网,实现管理信息资源共享的减灾机制。按营造多树种、多形式混交林的要求,建优良苗圃,培育良种壮苗,实现森林有害物种的有效控制。配备和完善防疫检查设施和设备,做好林木、种苗、花卉、果品等调运的检疫工作。全县设立检疫检查哨卡1个,专职森林植物检疫员2名。

6、农作物病虫鼠害减灾体系

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三高”农业为目标,快速推进植保产业服务化进程。建成以县级病虫测报站为中心,乡镇测报点为主体,专业测报和群众测报相结合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结合气象资料,建立病虫害数据库和主要病虫害预报模型。引进先进技术,加强对迁飞性病虫害的监测。通过建立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使全县综合防治面积达80%以上。

强化植物检疫,严格控制检疫对象及危险性病虫草鼠害的扩散、蔓延,保护农业生产安全。建立健全农药质量监管制度,组建县检疫中心,承担农药质量检查和管理工作。大力引进生产技术,力争环保型农药、生物制剂使用率达50%。加快农作物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行无公害化生产,建成1个市级无公害污染的绿色生产示范基地,促进绿色农产品生产的扩大。进一步加大法制建设,健全地方性的植保法规体系。至2010年,要完成《**县农药管理办法》、《**县农作物病虫测报管理办法》等规章的制定,使我县农作物病虫鼠害的减灾体系更加法制化和规范化。

(二)完成三项减灾工程建设

加大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速度,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是我县减灾工作的基本途径,也是获取最大减灾效果的基础工作。要重点抓好以下三项基础性减灾工程。

1、绿化造林工程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绿化荒山等活动,提高森林覆盖率,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发生。到2010年,现有森林资源要得到有效的保护,坡度大于25度的耕地基本实现退耕还林,实现封山育林面积23万亩。新增森林面积24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10.3%,达到36%。

以国家实施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为依托,加快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治理水土流失和改变生态环境为重点,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旅游业发展,培育区域特色经济,打造新的旅游景区,显著改善人居环境,增加农民收入,采取“退田还林(还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恢复和种植林草植被为重点,采取封山育林、业主制承包等形式,对森林、灌木和未成林实施有效管护。全县新营造林地2.55万公顷,其中,封山育林0.4万公顷,完成绿色通道建设0.07万公顷。同时,要加强非重点工程营造林和草场的建设,广泛开展封山育林和义务植树活动,完成造林0.22万公顷。

2、水土保持工程

按照统筹规划,标本兼治,分步实施的原则,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70万平方千米。编制《**县水土保持规划》,建立水土保持档案,对水土流失进行有效监测,提供科学防治依据。进一步加大主要溪河沿岸、在建重点工程项目区域和蓄水工程集雨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力度,营造水保林0.55万公顷,栽植经果林0.93万公顷,其它措施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2万公顷。

3、防汛抗旱工程

加快水利工程建设步伐,进一步增强水利工程设施的防汛抗旱能力。根据我县水资源特点和实际,完成上游、化龙、龙水湖等3座中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力争2008年完成玉滩水库工程。新增蓄水能力1.2亿立方米以上。以兴建水利工程为重点,实行大中小并举,全面推行蓄、集、引、提、节相结合的抗旱措施,尽力增加有效蓄水量,扩大农田灌溉面积,增强农业抗旱能力,争取灌溉率达到75%以上。建设1个大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完成3座中型水库的支渠和田间灌溉设施的配套建设。加强小(微)型水利工程建设,新扩建小型水库16座,新建蓄水池3170口。加快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兴建农村人饮水池83处,新建供水站10处。加快实施电力提灌网的技术改造工程,完成提灌站技改135处、装机功率6000千瓦,新建电灌站12处、540千瓦。组建县镇两级抗旱服务组织,增加农田抗旱灌溉面积0.13万公顷。全面推广和应用地膜覆盖、旱地栽培和旱地龙抗旱剂等新技术,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的抗旱能力。

(三)建立两套监测预警系统

为充分发挥减灾体系和减灾工程效益,针对主要灾种,建立两套监测预警系统。

1、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建成具有县级一流水平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提高监测水平,进一步增强天气预报能力,形成现代化的气象服务体系。适时对VSAT工作站进行换代升级;在规划期内建设雷达观测站;在近期内,县级观测站除目测项目外,全部实现遥测自动化;全县4个气象哨逐步实现遥测自动化,增设2个雨量自动观测站点,形成立体的、完备的监测体系。建立各种气象要素资料的收集、加工处理、分析系统,提高对天气的预报能力和对重大灾害性天气的预警能力。短期天气和气候以及灾害性、关键性、突变性天气预报准确率提高3%—5%。适时开展短时、短期、中期连续滚动天气预报。加强县级气象减灾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建立完善气象防灾减灾决策服务系统和面向社会公众的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实现气象服务的网络化、现代化。结合我县农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实际,加强农业气象减灾服务工作。建立专业气象减灾服务系统,拓宽气象服务领域。加强防雷设施的安全检测和工程验收工作,逐步建立雷电灾害防御减灾服务体系。

2、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开展全方位的监测工作。建立县镇村(组)四级监测系统。建成以县地质环境监测站为管理中心,以各街镇乡和村组三级地质灾害监测点为网络的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对滑坡体、危岩变形、地下水位以及建筑物变形的监测。对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的灾害多发地区,要建立健全监测场站,开展监测预报和临灾预警工作。重点地质灾害地区要加密设置自动雨量点,各县直部门和街镇乡要尽快做好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完成预报业务工作平台的开发,建立地质灾害数据库,实现网络化管理,做到资源共享,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四)组建好县灾害信息管理中心

为迅速掌握我县地域内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并作出及时的救助和治理,保证我县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对各种自然灾害信息进行高度的集中管理。在现有的各灾种的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和各种灾害信息传输通道的基础上,尽快开展灾害信息自动化管理中心的开发建设和系统集成建设,确保自然灾害信息得到快速收集、分析处理、损失评估,增强救灾应急反应能力。

五、减灾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自然灾害的巨大危害性,认清减灾工作面临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牢固树立“防大灾,抗大灾”的思想,做到警钟常鸣,居安思危,常抓不懈,有备而战。各级政府要把防灾减灾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保障措施,确立减灾工作的基础地位,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全县减灾安全保障机制,尽最大努力减轻自然灾害损失。全面落实各级政府首长负责制,进一步明确领导职责和部门职责;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各级政府要将防灾减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指挥、调度、通讯以及物资储备系统。组织和动员全社会力量,建立群众性的自救互救机制,形成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防灾减灾局面。

(二)强化灾害监测,制定减灾规划

认真总结减灾工作经验,分析自然灾害发展发生规律,做出科学的、及时的预测预报。建成全县自然灾害监测预报系统,建立各种自然灾害监测站、点,完善信息收集、传输网络和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立科学的灾害评估系统。形成全县减灾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减灾工作的主动性。各街镇乡要结合本地灾害实际,制定减灾规划和灾害应急预案。防灾减灾的重点项目要纳入政府发展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减灾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协调加以解决,确保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明确减灾重点,完善管理体制

坚持减灾工作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方针,加强重点工程项目抗灾能力建设。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确定减灾工作重点和重要减灾工程项目,制定有效措施,全面加以落实。建立减灾工作管理体制,各街镇乡要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机构,提高统筹协调能力,抓好防灾减灾工作的决策、措施和规划的组织实施。县政府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努力形成完善的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切实做好减灾工作。配合国家扶贫工作方针政策,建立综合减灾示范点,推动多灾贫困镇乡的防灾减灾工作进程,增强抗灾能力,加快脱贫步伐,实现减灾脱贫的目的。

(四)利用科技成果,提高减灾能力

加强对自然灾害形成、发生和发展规律,灾害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以及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加强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防治以及对策措施的应用研究;探索自然灾害防、治、救的综合理论体系,走科技减灾之路。加快减灾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高新技术在减灾领域的广泛应用。减灾重点工程要使用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技术,提高减灾工程的科技含量。加快防灾减灾管理的现代化进程,实现防灾减灾工具、手段和设施的现代化,使科技成为推动减灾工作进步的原动力。

(五)健全法规体系,实施依法减灾

要坚持依法治县的战略方针,加强减灾工作的法制化建设,全面实现依法行政,依法减灾。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减灾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减灾工作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执法检查和监督。进一步完善减灾法规体系和减灾预案,实现减灾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六)拓宽资金渠道,增加减灾投入

建立以自救为主,各级政府投资为辅,社会各界出资为补的减灾资金筹措机制,不断拓宽减灾资金渠道。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加投入,使减灾投入与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各项建设工程中有减灾项目的,建设单位要做好项目规划,落实建设资金,并与建设工程同步实施。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增大投入,参与减灾工程建设。企事业单位要加强自然灾害防范,积极参与减灾建设。建立健全自然灾害的社会保险机制,发挥社会保险的补偿作用。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广泛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开展对口支援和社会捐助活动。积极发展红十字慈善事业,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老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社会特殊群体的抗灾能力,建立社会化的灾害救助救援机制。

第3篇

【关键词】汶川地震;JICA(日本国际协力机构)抗震;隔震;减震

2010年6月-8月,我有幸赴日本参加了为期两个月的中日抗震技术人员的培训学习。该项目是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以后,中日两国首脑确认的“总体合作框架”中就“城市建设”领域开展的灾后恢复重建合作项目,由中国科技部及住建部和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签约实施。该项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中国建筑抗震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借鉴日本建筑工程抗震领域的先进经验,以提高中国建筑抗震防灾能力,并推动中日两国在建筑抗震技术领域的深入全面合作。项目于2009-06-01启动,2013-05-31结束,为期四年。

通过两个月的研修,了解了日本的防灾减灾系统,日本抗震 设计法的发展历程,并对中日两国抗震设计有了细致的比较,学习了日本在隔震,减震方面的先进技术以及抗震加固的先进理念和方法。

首先简要介绍日本的防灾减灾系统:注重防灾减灾意识的培养和加强; 防灾知识普及常抓不懈,从我作起; 政府对既有建筑尤其是生命线工程和民生工程(学校,医院,聚居的住宅等)的抗震性现状调查常态化,掌握第一手资料;对抗震化鉴定和加固制定计划和目标,不因为大地震再现周期长而导致对抗震加固犹豫不决的态度,和侥幸的心理;提高地震应急判断和评估水平,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使灾区能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日本的抗震设计法的发展历程:1916年 佐野利器博士提出震度法概念(考察1906年美国旧金山大地震后经过研究发表《建筑物抗震结构理论》中提出用震度乘以房屋重量来计算水平地震惯性力); 1923年 关东大地震,砖石结构破坏严重,(80%以上)从此该类结构从日本新建建筑舞台消失;同时因混凝土结构倒塌和发生严重破坏的较少,其抗震性能被认可;1924年 震度法被正式采用,K=0.1,地震作用取为建筑物重量的10%(容许应力度=材料强度的1/2);要求超过50尺(大约15m)的建筑须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者钢结构 ;1924~1950年间日本结构抗震领域展开“刚柔相争”(以刚度抵抗,或韧性顺应) 1950年颁布《建筑基本法》调整水平地震作用,K=0.2(容许应力度=材料强度);1971年修订《建筑基本法》,规定柱箍筋间距≤100mm。加强对柱混凝土的约束作用,旨在提高砼柱子的延性;1977年,制定了抗震诊断基准与修复设计指针,提出既有建筑加固办法 1981年颁布“新抗震设计法”,提出二次设计的要求(小震不坏,大震不倒),并提出保有耐力的设计计算法 ;1983年,隔震橡胶在日本应用于民用建筑,开始出现隔震建筑 ;2000年 增加“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法”(极限承载力计算法)95年阪神地震很多建筑虽未严重破坏,但塑性变形过大使修复成本过高或丧失正常功能;2005年补充“基于能量平衡的抗震设计法”(主要用于钢结构)地震输入能量=弹性应变能We+塑性应变能Es.,建筑物必须吸收的最低能量=地震输入能量-弹性应变能We。

日本建筑物按规模和高度进行安全性与分类 :第一号建筑物:高度超过60m的建筑物,即超高层建筑物; 第二号建筑物:高度低于60m建筑物中的大规模建筑物(高度一般指31m以上); 第三号建筑物:高度低于60m建筑物中的中规模建筑物;第四号建筑物:以上一号至三号以外的小规模建筑物,无需进行结构计算。日本的抗震设计原则主要是:

60m以下的建筑物:

1)新抗震设计法,二次设计方法,满足小震不坏(地震加速度约80gal,建筑加速度反应约0.2g)、大震不倒(地震加速度约400gal,建筑加速度反应约1.0g),采用容应 力 度计算法+保有耐力计算法。从1981年沿用至今,概念清晰,方便操作。

2)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法(极限承载力计算法),实际应用不多。

3)基于能量平衡的抗震设计法(主要用于钢结构),理论较深(能量法),实际应用很少。

60m以上的建筑物:

必须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验证其抗震性能,设计文件送交国土交通省大臣指定的审查单位进行审查。(类似国内的超限高层的抗震专项审查)

而我国的建筑抗震设计标准的制定则是经历了一下几个过程:1974年:《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TJ11-74) 规定建筑物遭遇到相当于设计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允许有一定的损 坏,不加或稍加修理仍能继续使用; 1978年:《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TJ11-78)基于唐山大地震,输入的水平地震动较大,采用基底剪力法;1989年:《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增加震源距的影响(近震、远震),三水准设防,两阶段设计。2001年:《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引入设计地震分组;2008年:《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汶川地震后基于抗震概念设计的修编(震后调查,楼梯间作为逃生通道或安全岛采取构造加强措施等);2010年:《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对一些有专门要求的建筑结构,允许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

我国抗震设计的方针是:三水准设防,两阶段设计 。所谓三水准性能目标:“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增加了性能化设计目标,即使用功能或其他方面有专门要求的建筑,当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时,具有更具体或更高的抗震设防目标。以抗震设防烈度为抗震设计的基本依据,引入“设计地震分组”,体现地震震级、震中距影响,不同类型的结构需采用不同的地震作用计算方法:高度低于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较均匀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采用底部剪力法,除此以外用阵型分解反应谱法,对于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甲类建筑或高度超过抗规表5.1.2列高度的建筑。并利用“地震作用效应调整系数”,体现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把抗震计算和抗震措施作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强调通过概念设计,协调各项抗震措施,从而实现“大震不倒”;同时采用二阶段设计实现三个水准的设防目标:第一阶段设计:是承载力验算,取第一水准的地震动参数计算结构的弹性地震作用标准值和相应的地震作用效应,进行结构构件的截面承载力验算及变形验算。既满足了在第一水准下强度要求,又满足第二水准的变形要求。第二阶段设计: 采用第三水准烈度的地震动参数,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并结合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实现第三水准的设防要求。

从中日两国抗震设计基准以及抗震鉴定抗震加固促进法的建立和发展的历史得到的启示:在每一次大地震的震害调查中总结经验和教训,适时对现行设计基准作出必要的修订和改进,找出差距,调整思路,从而使建筑的耐震化不断加强,建筑物的性能在地震后的维持与恢复能力也不断提高。 在这一点上我感觉中日两国的做法基本相仿,中国曾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震害调查中发现砌体结构如有很好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圈梁的约束系统,由此系统提供延性,也能在大震后裂而不倒。此后结构科研人员据此进行了一系列的相关试验,对74抗规进行修编从而完善了砌体结构的抗震构造搓施,这在08年5.12汶川地震的震后表现中也得到了检验;在对汶川地震震害调查和分析后,《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把中小学校舍及医疗建筑的设防标准提高到重点设防类,01抗规的08版又对一些条文进行了修改补充,如楼梯间的相关构造等。

对日本隔震减震结构的几点认识:1.基于能量法的原理以及性能设计的要求,阪神淡路地震后日本的隔震减震结构迅速发展起来,包括新建和抗震化改修建筑都多有利用,半主动,主动减震系统,各种形式的隔震支座和耗能支撑也不断被开发;2.隔震结构因其极大的降低了地震动向隔震层上部结构的输入,使构件截面尺寸及配筋等比先前单纯抗震设计时大为减小,尤其在处理不规则结构无缝设计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3.隔震支座的布置应该注意上部柱子的内力,对于周界等有可能出现弯矩而产生拉应力时不可选择纯滑动支座。(我们现地参观的东京品川御殿山工程以及三洋化成的隔震加固等项目);4.耗能减震支撑可以结合结构型式合理选择,尽可能多的减少结构自身的反应,达到其耗能的目的;5.隔减震结构在震度较大的地区应加以推广应用,在我国随着隔震层以及耗能支撑材料的不断开发,在设防烈度较高的区域应是可推行的非常优越的结构体系。

另外,日本的抗震加固方法也是非常多样化,从原理上分可以是韧性加固,也可以刚度强度加固,甚至对于一些特殊用途和要求的建筑可以采用隔震,减震等的加固方式,从降低地震动的输入着眼,即从根本上卸载不堪重负的原结构构件所需承担的水平地震力,从而使其满足要求。从形式上讲可以是改善原结构的延性,也可以加大墙柱等抗侧力构件截面,增设带框支撑,增加混凝土墙,加设减震器或增加耗能支撑等等措施。隔震加固因为施工难度大,间接成本过高,除重点文物等保护性建筑以及因其他因素而使加大截面或增设构件满足不了抗震要求的,一般不建议采用隔震加固。

从日本现阶段抗震设计的理念和方法以及日本国内建筑材料及施工技术的发展我有几点感想:1.结构设计不但要保证构建筑物的安全,同时应满足性能要求,并且在震后能尽快恢复,修复的成本也需考虑。即安全+安心。(性能设计);2.结构方案的选取可多样化,不必拘泥于结构型式和体系的限制,只要能满足两阶段设计的各项指标,限高通过批准,地震动输入适合,时程分析计算满足要求即可。可以刚柔相济,以柔佐刚,也可抗震,减震,隔震协调并行,这样就给建筑的平立面设计创造了非常宽广的施展空间,也为我们的城市带来更多亮丽的风景。(这点应该是我们的抗震设计规范非常有必要借鉴的地方)3.高强混凝土的开发和高强钢筋的利用以及减震结构的实施(能量原理),使得延性框架结构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成为可能。我们现地参观的东京东池袋丁目的高层住宅,189m高,纯框架,在6~22层位移较大的搂层使用了低屈服钢的减震柱)4.先进的施工工法,精良的施工设备使建筑的工厂化成为可能,加快了施工速度,同时也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5.结构的概念在施工安装中的构造处理应用:为了减轻隔墙对框架柱可能产生的约束作用,尤其是通条窗或柱边框们的下护墙或上顶壁,隔墙都在梁上下设置卡口固定,使其与柱子脱开;预制大孔板的应用,有效的减弱了板对梁的约束,使得梁的屈曲更易实现。

建筑抗震是一个系统性问题,从建筑选址开始就必须慎之又慎,应注重对活断层的判别,规定活断层近前的建筑及市政设施的限制;要深入研究地基,地基与建筑物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构计算时输入的地震动参数要适合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抗震等级以及场地类别和地震分组等,抗震加固时要对建筑物抗震性能余力进行再评价,要刚柔结合,顺势而为,充分发挥被加建筑的功能再利用。

现阶段地震的发生不可预测,但做好建筑物的抗震及加固,做到有备无患则是我们结构抗震工作着必须担当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抗震设计标准Ⅱ2010年中国耐震建筑研修课件》神户大学,孙玉平

第4篇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认真安排部署年度工作。

及时召开全州国土资源工作会议,对本年度的工作做了安排部署。将**年度国土资源目标责任制、**州**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责任制、**年省委省政府重点督查督办事项、**年全州19项重大建设项目40项重要建设项目9项重点前期工作20项重点督查工作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到各县国土资源局和本局各科室,明确了具体责任人,成立了督查办公室,对各项任务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促。

(二)努力保障重点工程建设用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国土资源部关于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好服务和监管工作的通知》及省有关配套文件精神,认真做好资源保障服务和保护工作。认真研究、结合实际制定了我州贯彻落实的政策措施并要求三县严格执行。将新增中央投资计划项目和省重点建设项目纳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在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下,优先安排用地,重点予以保障;主动服务,积极做好新增中央投资计划项目、省重点项目和州级重点项目用地前期工作,按要求和时限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修改衔接工作和建设用地预审工作。按照省、州的要求,积极组织完成中央投资重大项目投资建设项目的预审工作,目前我州的十一个中央新增投资项目已全部通过省国土资源厅的预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工作也已完成。具体项目是:小中甸水利枢纽工程、德贡公路、武警**支队直属大队、德钦县城整治和拓展工程、香格里拉县垃圾处理场、维西县市政二期基础设施建设、维福公路、香格里拉县城环境建设、维西县永春乡政府搬迁、去学河水电站、维西县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总用地规模1678.54公顷,占用耕地295.73公顷。协助国土资源厅建设用地事务中心完成了丽香铁路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和预审工作。

(三)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进展顺利。

上半年完成了全州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农村部分的外业验收工作,通过了省级专家验收,三县二调农村部分外业工作都已验收合格,已转入内业工作。三县(城镇部分)的地籍调查工作正在有序开展,预计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四)积极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

今年上半年,全州范围内开展的土地开发整理和州内的耕地占补平衡项目有16个。其中去年已动工的2个,今年动工建设的6个,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已经落实建设资金的3个,开展前期工作的5个。以上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和占补平衡项目中已落实的11个项目总建设规模达1073.5公顷,预计新增耕地385.91公顷,总投资为3559.84万元。

结合中低产田改造工作,着手制定全州国土资源系统内的中低产田改造方案,编制改造项目计划,积极为争取资金作准备。

认真开展2008年度耕地目标责任制履行工作和“双保行动”。根据省政府的通知精神和省国土资源厅的相关要求,开展了全州2008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的检查和自查工作,针对我州扩大内需项目用地情况正在开展保增长保红线的“双保行动”工作。

严格执行《云南省州市人民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认真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确保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落实到农户,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途不改变,保护工作责任到人。按时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中低产田改造(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任务;严格执行建设占用耕地先补后占规定,确保做到补充耕地数量相等、质量相当。

(五)切实做好我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规定,三县一区在汛期前编制了**年度《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方案》,州政府印发了《**州**年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方案》,明确了重点防治区及点,落实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根据迪督字[**]8号《督促检查事项办理通知书》的督办要求,要求三县一区国土资源局加大对地质灾害隐患巡查、排查力度。现已进入汛期,为了使居住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广大人民群众更全面的了解和掌握防灾减灾常识,下发三县一区国土资源局防灾宣传画900张,《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宣传折页500份。德钦县城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上半年已投入资金1800万元。

(六)加强规划工作。

按照省国土资源厅的工作部署,进一步督促专业队伍推进第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矿产资源开发规划进度,两个规划的大纲和专题报告已经通过了省厅的审查;编制了我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参考指标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解方案上报州政府审批下达。

(七)加强矿政管理和矿产资源整合工作。

积极为矿山企业服务,做好矿业权的年检工作,积极配合省厅处理好探矿权的遗留问题。按照省厅和州政府的要求,制定我州的矿业权整合方案上报州政府审定。按照省厅的要求,积极开展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目前已经成立了领导小组,编制了实施方案上报省厅审批。

受经济危机影响,今年矿产品价格还处于低迷状态,我州大多数矿山企业已经停产,探矿工作也收到了极大影响,今年1至6月份矿业固定资产投入才有1.4536亿元,仅达到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

(八)积极开展宣传调研工作。

针对今年工作任务重,难度大的特点,上半年重点对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双保行动两项工作开展了广泛的宣传;在第十九个“6.25全国土地日”的宣传活动中,香格里拉县和德钦县除了在县城开展宣传活动外,还结合香格里拉县金江镇国土所和德钦县奔子栏镇国土所办公设施的建成挂牌活动开展了宣传活动。6月26日参加了由州纪委监察局等五部门举办的政风行风热线节目,通过广播电台宣传了目前国土资源管理的重点工作。

结合今年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班子深入开展调研活动,5月份局党组马成伟书记到三县及开发区就深化基层国土所体制改革,加强州局对县级以下国土部门的人事管理方面开展了调研;6月份王建国局长与杜云胜副局长带领耕保科长、矿管科长等相关业务人员对德钦县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情况、矿山生产情况、地质灾害点的防治情况等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检查组认真的到德钦县的每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矿山、地质灾害点作了实地核查,对各项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7月份计划到香格里拉县和维西县检查。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国土资源管理队伍急需得到加强。

国土资源部门既要保护好有限的土地和矿产资源,又要保障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是全社会都十分关注的部门。要履行好我们的职责、行使好我们的权力,必需要有一支强有力的队伍作为保障。而我州国土资源系统现有的人员数量已满足不了工作需要,人手紧缺的情况时有发生,部分工作难以及时完成。各县国土资源局人员也较少,大部分人员参加二调工作而影响到局机关日常业务的开展。另外,目前大部分国土所只有一名工作人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城市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储备土地紧缺。

我州的土地收购储备交易中心已成立多年,由于缺少必要的收购资金,目前基本上没有储备土地可供使用,是导致私下交易土地行为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由于土地使用者直接向农民卖地,一方面导致城市规划难于实施,另一方面造成城区地价普遍上涨,致使我们的统征土地难度增大,执法任务加重;同时也导致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深度、广度不够。

(三)地质灾害频发,而专项治理资金紧缺,防灾减灾任务艰巨。

我州属于地质灾害多发区,地质环境极度脆弱,特别是德钦、维西两个县城都时刻处于泥石流和滑坡的威胁之中,需要尽快地到治理;另外我州大部分乡镇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地质灾害的威胁,需要及时治理,但我州正处于经济发展阶段,建设任务重,资金不足,难以挤出较多经费用于地质灾害防治,需要我们多方筹集资金用于地质灾害防治。

(四)业务经费严重不足。

由于我州社会经济发展较慢,地方财政难以满足国土资源各项业务工作经费,而目前开展的二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等工作需要资金保障,目前各项工作已全面展开,但资金缺口仍然很大。

三、下半年工作重点

(一)继续深入开发“双保行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中心工作,积极服务**州重点工程建设,加强协调,加大力度,切实保障经济发展用地需求。加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统筹安排各类建设用地,优先考虑全州19项重大建设项目40项重要建设项目9项重点前期工作20项重点督查工作项目用地。全面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进一步摸清存量土地家底,努力在盘活存量上下功夫,走建设用地内部挖潜之路。按照“双保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认真实施中低产田地改造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确保全州耕地总量不减少。

(二)深入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推进矿业权市场建设。

结合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按照我州实施方案确定的整顿规范的内容、要求以及工作安排,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强力推进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和规范工作。对各类违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进行全面排查,对勘查项目全面检查,对矿产资源管理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查办,全面完成整治任务。全面推进探矿权、采矿权招拍挂出让制度,严格程序、规范操作,着力提高经济效益。年底争取完成矿产资源有偿使用费和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任务以及州政府下达的矿业固定资产投资任务。

(三)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

认真落实《地质灾害治理条例》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进一步明确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建立和完善监测防治体系,掌握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动态变化情况。加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进一步落实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制度和建设用地地灾危险性评估制度,减少人为地质灾害发生。

(四)加强土地市场建设与规范,积极为城市建设提供支持。

努力将土地矿业开发整理储备交易中心的全部职能发挥出来,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土地收购储备力度,严格执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进一步扩大土地有偿使用范围,继续搞好我州闲置土地的清理整顿工作,以查处重大典型案件为突破口,坚决遏制土地违法上升的势头,禁止单位或个人私下向农民集体购买土地,制止乱占滥用土地的行为,为我州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第5篇

经市委同意,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传达学习回良玉副总理在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回顾总结2008年全市防震减灾工作,安排部署2009年防震减灾工作。自治区地震局马贵仁副局长一行在百忙之中莅临指导会议,在此,我谨代表固原市委、人大、政府和政协表示诚挚的感谢!2008年,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和有关厅局的充分肯定,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关心支持我市防震减灾事业的各级组织、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市广大地震工作者表示亲切的慰问!

前面,市地震局乔局长做了全市防震减灾工作报告;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民政局、建设局、商务局、卫生局分别作了表态发言,马贵仁副局长做了重要讲话。守俊局长的工作报告和各县(区)、各有关部门的表态发言,总结工作实事求是,分析形势客观准确,目标任务明确具体,工作措施切实可行,都讲得很好,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特别是县(区)发言,希望都能落到实处。为切实做好我市2009年防震减灾各项工作,我再强调四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增强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地震是群灾之首,其波及范围之广、影响之深、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之大,没有任何一种自然灾害可以比拟。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波及半个亚洲,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波及我市造成房屋倒塌267间、裂缝5714间,窑洞倒塌、裂缝2600孔,涉及农户4113户,直接经济损失2939.1万元。固原与汶川同处我国南北地震带,地质构造复杂,有六盘山东麓断裂带和南、西华山断裂带,属中强地震多发区,地震活动具有频度高、强度大、突发性强、震源浅、易成灾的特点,具有发生强烈地震的构造背景。更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是,2009年度全区地震趋势会商意见认为,2009年或稍长时间宁夏及其毗邻地区存在发生5级左右地震的可能。我市是一个潜在的地震危险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地震形势比较严重,切不可掉以轻心。各县(区)政府、市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都要充分认识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深刻汲取汶川地震的教训,切实增强防震减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宁夏地震局关于2009年度宁夏地震趋势会商意见和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意见>的通知》、《固原市落实<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工作方案》精神,加强领导,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建立健全集中领导、统一指挥、保障有力、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工作机制,确保防震减灾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二、突出重点,明确任务,切实做好防震减灾基础性工作

(一)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市、县(区)地震部门要强化“震情第一”观念,统筹部署地震监测预报的相关工作,健全震情跟踪制度,加强地震监测,强化“三网一员”建设,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地震群防群测网络体系,切实提高群测群防综合能力,做好地震宏、微观异常的观测、落实、收集、上报工作。对出现的地震宏、微观异常要及时调查、核实、报告,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周、月会商,按时上报会商结果。

(二)加强抗震设防监管力度。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宁夏回族自治区房屋建筑抗震设防管理办法》,依法将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当地基本建设管理审批程序,加强对抗震设防工作的管理。发改、国土、建设、规划等有关部门,要将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作为新建设项目审查的必备条件。对未办理抗震设防要求确认手续的房屋建筑项目,发改部门不予办理审批或者核准手续,建设、规划部门不予办理规划和施工许可手续,国土资源部门不予办理相关手续。重要工程、生命线工程、特殊工程以及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建设部门要按照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规范,严格履行职责,依法管理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与施工,对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要责令相关单位进行改正,直至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对于经改正仍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或者拒不改正的,不得出具竣工验收报告,并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该房屋作为达不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向社会公布,使用单位不得投入使用,开发企业不得向社会出售或者出租。新建中小学校的主体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提高为乙类或者在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基础上提高1度设防。各类新建、扩建、改建房屋建筑,必须按照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工程建设强制标准、施工技术规范进行选址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地震部门要按照职能和工作要求开展工作,加强与部门的联系、协调和配合,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依法加强抗震设防监管工作;对所有建设工程项目的抗震设防及监管工作都要建档立卡,登记造册,详实记录抗震设防和监管情况,规范管理内容,使之成为制度化。按照职能和职责分工要求,要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位,是谁的职责,谁就负责,谁就承担责任,确保各项建设工程项目达到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

(三)积极开展已建工程的抗震性能普查工作。各县(区)政府、市直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房屋建筑抗震设防管理办法》的规定,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现有建设物特别是学校、医院、城镇居民小区、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房屋建筑抗震性能进行普查,并将普查结果向社会公布。对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现有房屋建筑,制定抗震加固计划,并将计划的实施情况向社会公布。同时,要依据普查情况和抗震加固情况建立档案,登记造册,明确责任主体、相关内容和任务,确保现有房屋建筑能达到抗震要求。要积极争取上级支持,逐步开展市区活断层探测,为工程建设的科学选址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农村危窑危房改造和民居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我市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村民居抗震能力弱,存在很大隐患,还有许多群众在窑洞、土坯房居住,一次小的地震就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几年我们积极实施危窑危房改造工程,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调动了广大农民的“危改”积极性。在汶川特大地震中,经受住了考验,成了农民的“救命工程”。因此,我们要下决心继续把这件关系民生和安全的工程抓好,直到全部消除危窑危房。各县(区)政府、民政、建设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居民住宅和乡村公共设施抗震设防的指导和管理,推广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经济适用、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提倡房屋建筑采取轻型结构体系和轻质保温隔热材料,鼓励和引导农村居民淘汰窑洞和土坯房。新建农村民居点应当统一规划,合理配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适度控制建筑密度,留足地震疏散通道和疏散场地,保证农村居民住房整体抗震安全。建设主管部门要对农村居民住房建设选址予以指导,向农村居民宣传住房抗震设防知识;定期对农村建筑技术人员进行抗震设防知识培训;指导农村居民对自建住房进行抗震设防,不断提高农民的居住安全水平。

(五)强化宣传,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是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基础。只有搞好公共安全教育,才能让公众在面对灾难时,不致惊惶失措、盲目无序,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各县(区)、各部门和新闻媒体面向社会、面向群众地震信息、宣传防震减灾工作,要严格按照“内紧外松”原则,正确引导舆论,牢牢把握好社会宣传尺度,确保社会稳定。教育、地震、科技等部门要重点抓好一批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报社、广播电视、科协等部门要免费刊登、播放、发放防震知识科普宣传资料、宣传片,市地震局要利用已建成的固原市地震信息网,广泛宣传防震减灾知识,通过开展防震知识进机关、进单位、进学校、进社区、进工厂、进乡村、进家庭等活动,不断提高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

三、完善预案,做好地震应急准备工作

(一)认真修改、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各县(区)、市防震减灾各成员单位要依照《固原市地震应急预案》制定本县(区)、本系统地震应急预案,增强可操作性,从物资储备、救援队伍建设、市场供应、组织抢险、道路维修、生活保障、卫生防疫、新闻等方面对预案进行完善,细化、强化工作措施,明确部门职责,做到四落实即责任落实、措施落实、人员落实、物资落实。全市各机关、学校、城市社区、医院、商场、影剧院等人口密集场所,也要编制应急预案,报市、县(区)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各县(区)人民政府和市防震减灾领导各成员单位,必须实行24小时领导带班和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必须尽职尽责,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要严格值班纪律,落实值班责任,保证24小时通信畅通,确保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能够迅速响应,高效运转。

(二)加强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武警、消防、建设、卫生、供电、电信等行业要建立地震应急救援队伍,组织地震灾害救援训练,并配备必要的地震灾害救援设施。救援队伍的人数、设备等情况要报市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有震情需要救援时,在市防震减灾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具体组织实施抢险救灾工作。5月12日前后,各县(区)人民政府和市教育局、市商务局分别牵头,地震部门配合,指导、督促机关团体、学校、商场、企事业单位开展应急模拟演练,努力提高地震应急能力。

(三)做好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各县(区)政府、市建设、城管、民政等部门要按照《固原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实施方案》(固政发[2008]4号)文件要求,把应急避难场所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今后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住宅小区开发,按照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人均有效面积不少于1平方米,服务半径500米的标准设计建设,达不到要求的,建设、规划等部门不得办理准建证;固定避难场所按照人均有效面积不少于2平方米,服务半径2—3公里的标准规划建设。

(四)建立地震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各县(区)政府及市民政、卫生、商务、粮食、等部门要做好粮油、食品、药品、帐篷、衣被等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建立应急物资储备数据库,财政部门要落实必要的地震应急专项资金,确保震后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四、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全面推进我市防震减灾工作

第6篇

关键词:淮河流域 洪水灾害 漫堤行洪保险

中图分类号:F84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1-227-03

一、问题的提出:淮河“漫堤”洪水灾害执牛耳耶?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东部,位于东经111°55°~120°45°,北纬31°~36°,介于长江和黄河两大流域之间,西起桐柏山和伏牛山,东临黄海,南以大别山和皖山余脉、通扬运河及如皋运河南堤与长江流域毗邻,北以黄河南堤和大汶河流域沂蒙山脉与黄河流域分界。干流东西长约700km,南北宽约400km;跨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山东5省、40市(地)、163个县(市)。淮河流域面积小,人口密集。流域面积27万km2,不足全国总面积的2.8%,而耕地面积近18288万亩却占了全国耕地面积的10%,耕地率是全国的4.5倍;人口约1.65亿人(2000年),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8;平均人口密度为615人/km2,是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4.6倍,居各大流域人口之首{1}。

淮河流域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带,属于北亚热带至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近代灾害科学研究表明,气候过渡带、中纬度过渡带、海陆相过渡带是地球上最容易引发灾害的地区,淮河流域重叠三种过渡带,各种天气系统相互交错又相互影响,很容易形成洪涝灾害。淮河流域的降水强度大、时间长;而且时空分布不均,差异较大。汛期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0%;南部与北部年平均雨量相差400~500mm;多雨年与少雨年的年降雨量相差5倍{2}。由于复杂的气候因素影响,造成本流域洪涝灾害频繁,“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再加上淮河流域三面山丘环绕,支流众多,整个河系呈扇形羽状不对称分布,每降暴雨,众多支流很快将广大地区内的地表水汇入淮河主干道,势必造成巨大压力。同时,又由于较大落差,中下游地势平缓,河道狭窄弯道多,洪水下泄十分缓慢,极易造成严重内涝。历史上黄河曾多次侵淮,――黄河泥沙淤积了干支流河道,改变了地形地貌,堵塞了入海口,从而更加重了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决定了该地区防洪任务是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3}。

由于黄河夺淮的祸根难于短期内彻底消除,加上不利的气候和地形因素,流域内洪涝灾害时有发生(见表1)。

可以看出,从1949年至2000年的52年中,淮河流域每年遭受洪涝灾害成灾面积在2000万hm2以上的年份有26年,占统计年数的50%;年平均成灾面积在3000万hm2、4000万hm2、5000万hm2以上的年份分别为14年、10年和6年,分别占统计年数的26.9%、19.2%和11.5%;年成灾面积超过6000万hm2的有1954年、1956年、1963年和1991年,平均每13年出现一次。52年的年平均成灾面积达2379.5万亩,平均成灾率(成灾面积与同期耕地面积的比)超过12%。

分析1949―2000年不同时期年平均成灾率和年最大水灾成灾率,见图1和图2。从图中可见,1949―2000年中60年代的成灾率最高,达15.5%,其次为1949―1960年,为13.7%,70年代的成灾率最低,为8.9%。全流域成灾率最高的年份为1963年,达50.3%。流域内四省的水灾成灾率以安徽省最高,1949―2000年的平均成灾率达15.3%,其中60年代的成灾率达19.8%,1963年达80%;其次为江苏省,1949―2000年的平均成灾率达13.1%。由此可见,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仍很严重。

二、另辟蹊径:漫堤行洪保险是工程防洪措施局限性的要求

20世纪的防洪减灾是以控制洪水为主要目标进行的大规模的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在长期的防洪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洪水是一种自然现象,完全消除洪灾的防洪目标是不现实的,而只能把洪水风险削减到适当的水平。正是由于这些观念上的重大改变,导致了世界各国防洪对策的改变。由“洪水控制”向“洪水管理”的转变成为许多国家防洪减灾战略转移的重要标志。其特点是综合运用工程、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教育等手段,建立防洪的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密切结合的防御体系,以达到最大程度的减少经济损失,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防洪非工程措施是指通过法令、政策、行政管理和经济手段及防洪工程措施以外的其他技术手段,尽可能减少洪水所造成的损失,如:洪泛区管理和洪水预警系统、洪水保险和救灾计划等{5}。防洪的非工程措施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已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广泛地实施,现已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

而我国与发达国家在防洪体系中仍存在着差距,具体可以从表2中看出。

实践证明,无论从经济、财务的合理性分析,还是从技术上分析,单纯依靠工程措施来达到完全控制洪水灾害的目的是不现实的。淮河流域主要行蓄滞洪区共计有28处,总行蓄洪面积3903.6km2,区内有耕地343.4万hm2,人口165万{6},防洪安全难以单靠工程措施解决。据统计,从1950年到2000年,50年治淮资金总投入共计924亿元,其中河南省191亿元,安徽省149亿元,江苏省384亿元,山东省200亿元{7}。防洪工程的标准逐年提高,但洪水灾害损失并没有随之降低,反而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据规划计划专家的研究,防洪工程的投资效益并不是投资越多,效益越高。一般而言,防洪工程建设按5~20年一遇的标准,年平均效益增幅显著。按20~50年一遇的标准,则效益增幅减缓。大于50年一遇的标准,投资效益明显下降。相比之下,非工程措施在投资初期,增效并不十分显著,但随着投入的加大,减灾增效明显提高(见图3)。70年代之前,淮河流域的非工程措施由于投资少,效益很低。80年代后,特别是9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投入的加大,非工程措施的效益逐年提高。据经济学家和业务专家统计分析,非工程措施的产出比一般为1∶4,即投入1元,可产出4元的效益,有些非工程措施的产出比可高达1∶40,甚至更高{7}。

另外,单一的工程措施还会造成一种虚假的安全感,这无疑将刺激一些地区的不合理开发,造成洪泛区和分蓄洪区的人口激增,经济无序发展,洪灾损失急剧上升。社会生态学家研究还表明,工程措施还会对社会、生态环境等带来诸多负面影响{8}。

国内外实践表明,把洪水保险和洪泛区管理结合在一起,可以有效地控制洪泛区的经济发展和降低洪灾损失,如果单纯限制洪泛区发展,实施起来阻力较大。因此,只有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有机地结合,才能构成淮河流域完整的防洪体系,才能取得最佳的防洪效果。

近年来,我国已提出把非工程措施作为整个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法》对防汛、防洪和洪泛区开发所采取的相应管理措施作了规定。1998年1月1日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规定:“编制防洪规划,应当遵循确保重点、兼顾一般及防汛抗旱相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国务院1998年4月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提出:“减灾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任务、总方针,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速减灾的工程和非工程建设,完善减灾运行机制,提高我国减灾工作整体水平,推行减灾事业的全面发展。”“建立灾害保险机制,鼓励企业、个人参加灾害保险,增强社会对灾害的承受能力”,“充分发挥保险对灾害损失的补偿作用”。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国力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方针,也是21世纪内解决淮河流域防洪安全最现实、最可行的措施。

三、淮河流域漫堤行洪保险分析:防洪体系的制度创新

自1980年我国恢复保险业以来,在财产保险中把洪水保险作为各种自然灾害保险中的一项,即在企业和家庭财产保险条款中规定:对洪水、海啸、冰凌、暴雨、泥石流、冰雹、雪灾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险公司有赔偿责任。但由于洪灾往往涉及的范围大,投保户集中受灾,保险公司的赔付压力巨大。

在1991年淮河流域特大水灾中,江苏省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33.53亿元,但保险赔款只有8.62亿元,尽管赔款只占到总损失的3.69%,却使江苏人保公司年度亏损6.8亿元,需用3~4年才能将其消化。福建、浙江、上海等地的企财险洪水赔款占总赔款的比例已超过50%,不少地方保险公司的总准备金已出现赤字{9}。洪水灾害给保险经营带来了严重威胁。

由于对洪灾损失赔付不堪重负,1996年6月人民银行对洪水灾害保险作了一定的调整。批准将洪水、飓风、风暴潮灾害等巨灾责任从财产保险基本险中剔除,只在财产保险综合险中存在。这种洪水保险的主要特点是:(1)综合险的保险费率与具体地区的洪水风险不挂钩,没有根据洪水灾害本身特点同其它自然灾害区别对待,采用的是“一揽子”综合性条款,且其保险费率的制定是以火灾风险为基础的;(2)投保完全靠自愿;(3)只承担纯自然状态下的洪水保险,结果是把分蓄洪区的洪水保险问题排斥在外;(4)理赔主要靠社会风险原则下自身积累的资金,巨灾赔偿能力有限。

1.加强洪水保险的宣传,增强全流域对漫堤行洪保险的认识。目前,淮河流域经济还比较落后,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消费层次比较低,农业人口及无职业者占有较大比重,加之灾害频发,历来忍受,习以为常,人们的保险意识还比较淡薄。1991年流域内发生特大洪水以后,人们又意识到了保险的重要性,试点工作才得以继续。此外,把保险等同于救灾恰恰反映了人们对保险体制还没有足够认识。正因如此,才导致了洪水保险第一阶段试点工作的中断。

因此,要广泛开展保险及漫堤行洪保险的宣传工作,提高流域内群众的洪水保险意识和对保险体制的认识。要使流域内从上到下都认识到防洪保险是现代文明社会防御洪水、防灾减灾转移风险的一种方式,是社会大生产中防灾减灾社会化的一种客观要求。从而调动全流域社会成员积极参加防洪保险,支持国家的防洪减灾计划,这对于全流域防洪减灾、减少防洪的国家投入、投保单位受灾后迅速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和保持社会稳定都有积极的意义。

2.确立漫堤行洪保险的政策性保险地位,建立淮河流域洪水保险管理局。建议由各财产保险公司、淮河流域水利委员会、淮河流域各级行政区财政、水利、民政等部门联合组成“淮河流域洪水保险管理局”,负责统一管理和组织实施洪水灾害保险的技术规划和洪水灾害保险基金管理,由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作为代办主体,提供保险技术支持,主要是销售保单、灾后定损、理赔。具体操作可由中保集团分公司以自己的名义出售洪水灾害保险,但不承担洪水灾害风险,而将出售的保单全部转交给洪水灾害保险管理机构,凭保单数量获取佣金。

淮河流域洪水保险管理局负责承担相应的洪灾风险,负责保险金的统一管理使用,独立核算,不以盈利为目的,实行收支平衡,略有节余,以备大灾。

3.在淮河流域行蓄洪区实行强制性漫堤行洪保险。在商业保险市场上,一项风险必须存在众多独立同分布的风险单位才能被视为可保风险。保险人可以通过将统计上相互独立的风险单位汇集起来分散风险,从而降低该集合中风险单位的平均风险。但是,洪水保险不符合这一最基本的要求。因为当发生大洪水时,洪灾区的所有投保人即所有风险单位都会因洪灾遭受损失,此时,这些风险单位就不再相互独立或相关的,在风险单位之间相互分散的效果就大大削弱。这对保险市场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导致保险公司产生重大的财务危机甚至破产。我国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根据分蓄洪区建设与管理的实际需要,必须在淮河流域行蓄洪区实行强制性洪水保险方式。

强制性漫堤行洪保险除充分运用经济手段外,还必须辅以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等。强制性洪水保险费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保护区(受益区的单位及个人)和投保户共同负担。保护区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多种形式承担义务,如在分蓄洪区试行洪水保险时,可通过交纳防洪保安费体现;而在整个防洪区全面推行洪水保险时,则应交纳保险费。洪水保险在实施之初,要走低保额、低保费的路子,以鼓励更多的居民参加洪水保险,并从最低层次上保障人民财产安全。

4.应进一步加强与漫堤行洪保险相关的各项基础工作。开展淮河流域防洪区尤其是行蓄洪区基本情况调查, 建立流域洪灾损失资料中心,编制流域洪水风险图,完成洪水风险的等级划分;同时,制定详细的《防洪涝预案》,明确各级洪水风险。根据洪水风险分布状况和标的状态,编制洪水保险费率,实行浮动洪水保险费率;在初始阶段先统一采用标准的费率,在实际运用中根据灾情轻重逐年调整。制订《洪水保险条例》和《淮河流域行蓄洪区洪水保险办法》等,为开展淮河流域洪水保险提供技术和法律支持。

[本文为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极端气候条件下构建四省联动的淮河漫堤洪水保险研究》,课题号为AHSK07-08D13]

注释:

{1}{6}宁远,钱敏,王玉太.淮河流域水利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13)

{2}骆承政.淮河流域气候过渡带水旱灾害特点.21世纪治淮和流域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39)

{3}淮河流域水利委员会.中国江河防洪丛书淮河卷.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3)

{4}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淮河流域片水旱灾害分析.2002(11-15)

{5}秦德智.洪水灾害风险管理与保险研究.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73-95

{7}程兴无,徐珉,申芳.防汛与气象信息的关系探讨――论防汛与非工程措施.21世纪治淮和流域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83-86)

{8}李强.建立我国洪水保险的思考.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9(2)

{9}田莉,施应玲.洪灾促得动洪水保险吗.浙江金融,1999(4)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灾害经济学[M].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2.孙祁祥.保险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程兴无,徐珉,申芳.防汛与气象信息的关系探讨――论防汛与非工程措施[C].21世纪治淮和流域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4.程晓陶.论有中国特色的洪水保险管理[J].水利发展研究,2001(4)

5.程晓陶,苑希民.江西省洪水灾害保险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1999(2)

6.王本德,于义彬.洪水保险的理论分析与研究[J].水利科学进展,2004(1)

7.刘京生.对我国洪水保险若干问题的思考[J].保险研究,1999(4)

8.宁远,钱敏,王玉太.淮河流域水利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9.中国水利学会.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与减灾措施咨询研究报告[R] .北京:中国水利学会,2003

10.周光武,史培军.洪水风险管理研究进展与中国洪水风险管理模式初步探讨[J].自然灾害学报,1999(8)

11.王家先.对行蓄洪区防洪保险的思考[J].中国水利,2004(3)

第7篇

一、 工作目标

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产业扶贫,工业兴县,绿色发展”战略,整体推进土地、矿产各项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国土资源的基础保障作用和宏观调控功能,统筹保发展与守红线、稳增长与调结构、优服务与严监管、惠民生与促和谐的关系,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以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国土资源管理新机制,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主要目标是:

──耕地得到严格保护。耕地保有量不少于42.6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37.4万亩。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完成土地综合整治1.5万亩,通过土地复垦开发补充耕地5000亩。

──建设用地得到合理保障。县委、县政府为加快__区经济社会发展,在“十二五”期间,确定了我县投资重点是十大基础工程,一百个重点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我们必须科学统筹,合理布局,有序安排,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土地供应。

──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取得重大进展。认真组织实施12处地灾隐患点治理工程和6处地灾隐患点搬迁避让工程。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率达到30%,新建和在建矿山损毁土地全面复垦,历史遗留矿山废弃土地复垦率达到60%。

──国土资源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国土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高,完成各类调查与规划数据成果深度开发整合,与省、市国土资源部门实现“全业务电子化、全流程网上运行”,建成“一张图”和矿产资源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维护民生作出新贡献。优先保障民生用地供应,保障性住房用地做到应保尽保,严格落实被征地农民的补偿政策,全面建立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防治和应急体系,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

──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巩固强化整顿规范的成果,严厉打击无证开采等违法行为,不断提高矿业权人依法开采的意识。继续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落实矿业权设置方案,全面推进矿山储量动态监管,不断提高监管质量和效率,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合理利用。

二、存在问题

我县正在步入跨越发展期,在加快发展,加快转变的过程中,国土资源成为矛盾和利益冲突的焦点,管理工作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一是保障发展压力大。我县“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类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多,用地需求量大,但每年的用地计划指标有限,用地指标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用地形势十分紧张。二是规范国土资源市场的压力大。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双向挤占耕地,后备资源相对匮乏,占补平衡压力极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小、散、乱”现象仍然严重,矿业整顿整合的任务艰巨。三是征地拆迁工作压力大。随着城市的扩张,征地拆迁工作任务越来越重。政策不完善,群众期望高,实施程序严,导致征地拆迁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四是节约集约的压力大。土地利用粗放,项目用地投资强度偏低,土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不高,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体制机制、政策制度还不完善,全社会节约集约意识与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五是利益协调的压力大。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依然相当严重,非法以地融资、非法以地招商、非法征地拆迁现象时有发生。用地单位快用地、多用地、低成本用地的冲动强烈。群众维权意识逐步提高,社会舆论空前关注。如何公平、妥善地协调各方利益,难度很大。六是地质灾害防治压力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投入不足,交通不便,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任务繁重。

三、两年工作打算

(一)切实保障发展合理用地。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要求,实施差别化供用地政策,加大用地指标争取力度,尽量将我县战略性重大工程挤进省、市计划。加强计划调控,实行有保有控的供地政策,优先保障重点工程、民生项目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用地。一是加大重点项目用地报批力度。按照“集中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的原则,今年要重点保障黔张常铁路、张桑高速、老官潭开发、小城镇建设、保障性住房、教育布局调整、工业园建设等项目用地需要,今年力争报批新增建设用地1200亩。二是加大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力度。积极与发改委、规划等部门沟通衔接,主动参与重点项目的前期论证,建立重点项目联络员制度,开通重点项目用地预审和用地报批快速通道,加快项目征地拆迁速度。三是抓好项目供地优质服务。主动上门服务,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加快项目供地进度,及时呈报用地审批发证事项,提高办事效率,对全县重点建设项目,要保证优质供地,及时供地。四是加强房地产用地市场调控。确保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自住性中小套型商品房用地供应计划不少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建立健全房地产开竣工验收、违法信息公开、开发准入、信用评价等监管制度,规范房地产用地市场。

(二)大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是破解用地难的重要手段,按照省市的要求,一是扎实开展对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的专项清理活动,对全县近年来的供地项目进行清理,对供而不用、圈而不建,长期闲置的项目要依法处置。二是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促进

企业改制用地、废弃工矿用地、低效用地的开发利用,对过去未处置到位的闲置土地要加大处置力度,对供地项目没有达到规定投资强度、容积率的,要按实际核减用地面积;对改变用地审批用途的,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同时加强批后监管,防范新的闲置土地产生。三是进一步完善土地资源市场配置机制,全面落实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严格控制协议出让和划拨用地。加强土地出让合同管理,严格土地融资行为,严格打击房地产囤地、炒地行为。四是科学确定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和规模,从严控制村民一户多宅用地,从严整治村民建宅擅自拓宽批准面积的违法行为。

(三)扎实做好耕地保护工作。坚守耕地红线,认真抓好耕地保护各项措施的落实。一是完善耕地保护制度。签订责任状,落实责任目标,争取县委、县政府将耕地保护纳入乡镇政府绩效考核目标,切实落实资源保护的共同管理责任。二是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把用地选址关,项目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落实国家产业供地政策,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引资新增项目,积极争取省、市用地计划,千方百计提供有效的服务保障。三是加大国土资源的执法监察力度。加强对基本农田动态巡查,加大对非法占用耕地的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坚决查处一批违法用地行为。四是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进一步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加快苦竹坪、龙潭坪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人潮溪省异地占补平衡项目工程建设进度,强化新增耕地的后续管理。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四大产业建设目标和我局建设扶贫任务,积极申报今年的土地整理开发复垦项目,并扎实做好项目规划、设计、选址和论证工作。

(四)大力加强土地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土地出让方式,大力推广“限房价,竞地价”、“用地预申请”等方式,增加土地的有效供应。争取全年完成土地出让收入达到8000万元以上,力争达到1亿元,为城市建设筹集更多资金。加大土地储备力度,切实抓好土地储备计划的实施,规范储备土地市场运作,做好老官潭__区、帅乡路高桥地段、定家峪地段的土地收储工作。严厉打击集体土地非法入市,刹住乱买乱卖集体土地歪风,重点查处县城规划区内集体土地买卖行为,严格执行《__区县城区建房管理办法》,规范和加强城区单位和个人建房管理。

(五)强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监管。一是维护良好开发秩序。继续推进矿山超深越界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查处无证开采、超层越界开采、非法转让矿业权、污染破坏矿山地质环境等违规违法行为,建立矿区范围公告公示、矿山开采活动合同管理、多部门联合执法等长效监管机制,加大矿山整治力度。二是加强矿山日常监督管理。继续做好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对矿业权办证开采情况进行全面摸底,为矿业整合提供可靠依据。严格探采矿权登记管理,完善年检年审制度,妥善处理好两权重叠,加强矿山安全生产。三是加强矿产资源规划计划管控。完善矿业权出让机制,从严投放探矿权和采矿权,引导矿产资源适度开采。通过招标拍卖,依法收取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等形式,提高探矿和采矿准入门槛,保障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益,遏制暴利下的违法采矿。四是抓好优势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进一步做好优势矿产资源的储量动态监管和开发利用调查,整合煤、铁、石材等优势矿产并进行精深加工,实现优势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跨越发展。加大全县矿产资源的调查、勘探力度,继续跟踪争取天然气开发项目。全面实施整装勘查项目,加强基础地质工作和矿产远景调查,全面完成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六)着力加强地灾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一是突出抓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加大资金、装备、人员支持力度,健全各级应急队伍,提升应急响应和快速处置能力。加强与气象、水利、交通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严格执行汛期值班、巡查、信息速报、预警监测和应急处置制度,严防群死群伤事故发生。二是注重防灾减灾基础建设。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为防治工作的最高价值,继续深入开展重点防治区地质灾害详查,在巩固创建地质灾害易发区群测群防“十有县”的基础上,加大地灾防治“五到位”宣传,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处险能力。汛期马上就到了,全局上下务必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部署,做到早筹划,早安排。抓紧完善地灾防治预警方案,确保有防无患。三是推进地质灾害治理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大工程。尽快完成县城宝塔洛滑坡治理工程,抓好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的申报工作。四是加强地质遗迹保护。认真组织实施芙蓉龙化石地质遗迹保护项目二期工程建设,力争今年9月份完工,年内实现对外开放和全面运营。

(七)全面加强依法行政、执法监察和工作。一是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组织开展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学习宣传。落实《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扎实做好行政复议、应诉工作。二是切实增强执法监察能力。创新监管方式,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大力推进一张图管地工程,构建批、供、用、补、查全程的统一监管平台。继续加强执法监察业务培训,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三是切实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完善动态巡查工作机制,建立12336违法举报热线,筑牢违法预防的第一道防线。加强与纪检监察及公、检、法、司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健全违法线索移送、信息共享和联合办案机制,公开曝光一批重大违法案件,严格土地违法问责。提前谋划,加强培训,扎实做好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四是扎实做好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条例》和《国土资源规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制度,畅通群众渠道,依法做好接访、处访工作,妥善处理各类权属纠纷,深入推进积案化解和矛盾纠纷排查活动,依法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维护社会稳定。

第8篇

关键词:三峡库区、二、三期群测群防;成功预报、地质灾害防治

1 引 言

重庆市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发育。截止2009年底,全市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计15082处. 为维护三峡库区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三峡库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施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通过适时的监测预警,及时为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库区的地质灾害和将要发生的地质灾害动态信息,为政府防灾减灾决策和实施及时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2 二、三期群测群防监测预警工程规划及建设情况

2.1规划情况

二期群测群防监测预警工程于2003年开始建设,按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统一部署,重庆市库区共建成942处群测群防监测点,规划监测运行时间2003-2010年。

三期群测群防预警工程于2006年9月20日全部建成1630处群测群防监测点,并全面启动了各监测点监测数据的报送工作。规划监测运行时间2006-2010年.

2.2建设情况

由于部分三峡库区二、三期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点因市政建设和其它原因影响,重庆库区规划(不含治理改为群测群防项目)共建设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点

2497处:其中二期932处;三期1565处。

3 重庆库区群测群防监测工作的管理实施情况

3.1二、三期群测群防的管理

受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的委托,重庆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对重庆库区二、三期群测群防的监测运行进行了管理,落实重庆库区22区县群测群防监测点的监测工作,督促指导重庆库区22区县地质环境监测站的群测群防工作;及时汇总和分析群测群防工作资料,并向指挥部按时提交监测报表和报告监测成果。

3.2二、三期群测群防工作的实施

3.2.1加强领导,完善组织机构

库区各个区县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和完善了地质灾害应急抢险体系,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部,组建了县、乡镇、部门联动的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抢险指挥系统。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有了可靠的组织保障。

3.2.2完善制度,落实监测责任

监测工作根据指挥部合同要求,在我市库区区县对二、三期地质灾害点开展了群测群防监测工作,每年年初对损坏的周界桩、警示牌、群测群防监测点进行了补设,核实了监测责任人和监测人员,完善了地质灾害隐患点专项防灾撤离预案,对灾害隐患点规模、影响范围、监测要求、预警信号、巡查路线、撤离路线等予以明确。

3.2.3细化监测措施,切实做好群测群防监测预警工作

按照“以人为本”的宗旨;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主要目标,根据成灾环境、致灾因素与危害对象不同,结合政府与社会的防抗灾能力,因地制宜,细化监测措施,扎实细致地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预警工作。

4 重庆库区群测群防监测预警工作运行情况

4.1总体情况

二、三期群测群防开展以来,目前绝大部分群测群防点基本稳定,部分点出现变形或者滑塌,二期发生变形或者局部滑塌的有:2004年8处;2005年6处,2006年30处,2007年20处,三期发生变形或者局部滑塌的有:2007年8处,特别是2008年9月28日三峡库区蓄水以来,二、三期群测群防点共47处发生变形或局部滑塌,2008年31处,2009年11处,2010年 5处;其中二期21处,三期26处,由于处置及时,采取了有效的防治措施,未出现人员伤亡,最大限度的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2二、三期群测群防的工作成效及成功预报实例

由于群测群防工作的开展,有效地减少了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各区县都有不少成功预报地质灾害发生的事例,避免了人员的群死群伤。比较典型如下:

2010年8月望霞危岩基座出现大量变形缝,危岩基座下方长约120米公路(高程约1100米)出现局部塌方,并出现众多垂直坡面的剪裂缝,缝宽1-5厘米。危岩后部(高程约1230米)出现3条平行于坡面的张裂缝,张裂缝张开5-90厘米,内侧下错10-60厘米。有2处塌落,塌落面积达100平方米,总方量约30万立方米。威胁下方乡村道路、村民32户230人、煤码头及航运安全,间接影响猴子包附近约45户200余人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专家会商结果,监测预警级别初步定为警示级(黄色预警)。险情发生后,当地政府立即疏散危险区织人员,设立警示牌,禁止车辆、行人通过危岩下方危险区,安排专人监测预警,发现险情及时启动预案。设置了自动化专业监测系统。市国土房管局组织相关专家到现场进行会诊,指导应急处治。同时,专业技术单位开展应急调查,查清了危岩特征及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措施建议。

5库区二、三群测群防工作展望

群测群防工作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峡库区二、三期群测群防工作开展以来取得工作有目共睹,每年累计万余名普通的老百姓投入到此工作中,群测群防体系的开展,有效地避免了群死群伤和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人民财产经济损失。2010年开始,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将更加推进地质灾害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和中国科学院合作的群测群防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和中国移动公司重庆分公司合作的地质灾害信息采集

系统等多项工作都在逐步实施。信息化将全面普及到群测群防工作中,库区的二、三期群测群防工作将步入更新的台阶。我们将以群测群防工作为基础,辅助一定的专业监测工作,同时逐步提高群测群防人员的地质灾害监测工作方面的素质,更新一定的群测群防监测设备,最大的限度的发挥监测预警工作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作用。

6结束语

重庆市地质灾害点多面广,防治任务重,治理难度大,群测群防的开展建设对于保障、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最大限度减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库区二、三期群测群防的开展对库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起到了更加重要的作用,2011年,库区后续规划将进入实施的阶段,库区二、三期群测群防工作将作为库区后续规划的监测预警工作来实施。也会在库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中发挥更新、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村镇建筑;砖砌体;抗震;措施

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一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大地构造位置决定了中国地震频繁、震灾严重。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

在20世纪里,全球共发生3次8.5级以上的强烈地震,其中两次发生在我国;全球发生两次导致20万人死亡的强烈地震也都发生在我国,一次是1920年宁夏海原地震,造成23万多人死亡;一次是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造成24万多人死亡。这两次地震死亡人数之多,在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据统计,20世纪以来,中国因地震造成死亡的人数。占国内所有自然灾害包括洪水、山火、泥石流、滑坡等总人数的54%,超过1/2。从人员的死亡来看,地震是群害之首。

1 震害概述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在省内分布着一系列地震活动的构造带。在豫北地区,分布着太行山前断裂带、聊兰断裂带、华北断块南缘断裂带等三条断裂带。在豫西地区,有着秦岭北麓断裂带。我省无论是在地震发生的强度,还是在发生的频度方面,在国内均属地震发生中等程度省份。

自公元前519年至今,我省境内共发生3.5级以上地震500多次,其中5级以上地震29次、6级以上地震7次。据《清宣宗实录》记载:城内尚轻,唯东北一带,其势较重,计被灾处所大小169村,内周家店等20余村房屋,全行震塌,被灾尤重。据统计,仅2011年在河南省境内就发生了7次地震,其中2~4级6次,4到5级1次。从历史地震活动情况分析,河南省最高地震震级为6.0级。

在我国农村发生地震的概率要远远大于城市,农村面临的地震危险远远高于城市。同时,我国1990~2004年的破坏性地震记录也表明绝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发生在农村地区。

2 砖砌体建筑震害影响因素

砖混结构的房屋在地震中发生破坏的原因是砖混房屋的自重大,刚度大,其地震作用也大;砌体材料如砖砌体质脆,抗剪、抗拉、抗弯强度低,地震作用下极易出现裂缝;受施工质量影响较大,如砂浆不饱满,易出现裂缝,减弱抗震性能。通过对砌体房屋的震害调查分析表明:只要经过合理的抗震设防,构造得当,保证施工质量,在中、强地震区,砖混结构房屋是具有一定抗震能力的。

2.1 村民抗震设防意识弱

河南省是一个地震发生频率相对较低的省份,很多人从未经经历过地震,对地震认识不足,缺乏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防灾减灾意识淡薄。建房时自行设计,建造随意,往往只考虑美观、高大、宽敞、气派,导致房屋太宽、太高,于抗震不利。这是河南农村建筑抗震性能不高的重要原因。

2.2 农村经济相对落后

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地处中部,大部农村地区的经济相对落后,农民收入偏低,经济拮据。为省钱,往往购买一些劣质建筑材料,还省工减料,去掉许多成本较高的构件,存侥幸心理。

2.3 场地选址

在河南省村镇地区,由于政府未规划住宅区,农民选址时较为随意,常常就近选择一块空地或在原房屋所在地建造,未考虑所选择的地段是否是抗震不利地段或危险地段;在宅基地审批时,政府未给出相应的技术指导,农民也缺乏相应的资金和技术水平来对地基土进行勘探,施工人员缺乏必要的资料来判别地基土的土质情况,仅依靠经验来确定基础的形式和埋设深度。

2.4 施工质量

设计施工不正规,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农村房屋大多由当地工匠建造,他们基本没有受过建筑方面的培训,由师傅将技术一代一代向下传递,并且大多是实践经验。由于施工人员没有结构方面的知识,对结构受力不明确,使得大部分房屋的设计和施工不太合理。如房屋平、立面布置不符合抗震要求、构件之间缺少可靠连结、房屋整体性差等。有些房屋虽然设置了圈梁和构造柱,但由于不懂得圈梁和构造柱的科学做法,许多不符合规范要求,抗震能力大大削弱,从而达不到抗震设防的要求。

3 提高村镇建筑抗震性能的对策及措施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实质上是一种基于生命安全的抗震设防准则,它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是地震中尽可能地减少人员伤亡。

村镇建筑抗震性能差,管理薄弱,一旦发生中等强度以上地震,将造成较大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逐步提高村镇防震能力是当前迫在眉睫的任务,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济稳定和社会稳定。结合河南省村镇建筑抗震实际情况,提出提高村镇建筑抗震能力的几点对策和措施。

3.1 结构布局要科学合理

目前,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新建或扩建住房的现象十分普遍。影响农村新建房屋抗震性能的主要不是经费和材料,而是普遍缺乏防震减灾意识。可以通过各种措施将农村住宅建设防震抗震知识普及到乡、村、户。宣传要考虑实用性,不应复杂、走形式,要考虑农村实际情况,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如标语、板报、图片等。宣传除有政府行为外,还可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关心和支持农居工程,如大学生的“三下乡”活动和有关单位科技下乡活动等。建筑经费使用不合理,过分追求高大、气派、宽敞、明亮、舒适、豪华,不惜在内外装修上投资,却千方百计在结构上省钱,再加上设计不合理和施工质量低劣,致使农村民居存在许多防震隐患。

要做到结构布局科学合理,首先要搞好科学设计。目前,全省各地都在实施城镇建筑地震安全工程,地震、建设、规划等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各地的地址条件、生态环境、民风民俗、经济收入等设计多种户型的建房图纸,可以免费提供给农民使用,并给予技术支持和指导;要改变重装修轻主体的传统观念,改变攀比心理,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做到结构科学合理,抗震安全,经济实用。

3.2 加强建筑工匠的培训

考虑到农村建筑多由当地工匠建造,为增强他们的建筑构造知识,应建立农村建筑工匠抗震建设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工匠防震技术的培训。采取行业协会、职业教育等多渠道对村镇建筑工匠进行业务技能培训,培养批掌握农村民居抗震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建筑工匠,提高农村地区抗震技术水平。培训应考虑当前农村实际情况,以尽量减少群众负担为原则,培训费用应由政府担负大部分,个人承担少部分或完全免费进行培训。

3.3 加大建设资金的投入

对现有的危旧民房进行加固处理。由于历史、经济等原因,早期的农村民居基本为不设防建筑。应设立专项基金,对这类建筑逐步普查,依法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

3.4 实施村镇示范工程

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原则,开展农居工程试点。政府应结合新农村建设,拿出一部份资金,选择有条件、有代表性的乡村,按照“农民自愿、适当补贴”的原则,新建、改造和加固一批安全、适用、抗震性能好且对周围农民有吸引力的样板农宅,采取示范户、示范村、示范区等多种形式实施农居示范工程,发挥以点带面和典型示范作用,带动农居安全工程的全面实施。

3.5 制定村镇抗震建设技术标准

组织编制有关村镇建筑设计、施工的技术标准,促进抗震建设标准图集的编制工作。标准和图集应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能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指导农村民居的建设,加强抗震技术的推广。贯彻落实全国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会议精神,努力提高农村民居防震保安能力,各级政府要在民居安全工程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将其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要落实分管领导、责任到人。组织有关专家和科研单位,开展农村民居经济实用抗震技术和农村民居建筑风貌特色研究,编制实用技术标准。将农村抗震管理纳入村镇管理体系,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农村建房抗震质量指导和管理。农村建筑管理的缺失导致民房建设的随意性,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为减少农村民居建设中存在的隐患,就必须将民房建设纳入规范管理,但管理一定要规范,坚持监督和服务并举的原则,避免增加群众负担。

参考文献

[1]李鸿晶、宗德玲,关于工程结构抗震设防标准的几个问题的讨论[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3.23(2):100-105

第10篇

关键词:关注危险;灾难演习;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G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3)12―0017―02

一、美国中小学安全教育简介

美国校园暴力事故的发生率居高不下,各种威胁中小学生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的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也给学校、家庭和社区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开展安全教育也是美国教育的重要课题。

美国在开展中小学安全教育的过程中不但得到了联邦政府的法律支持、资金辅助,社会其他职能部门的协助,还得到了各种专业组织的帮助和指导。美国红十字会根据其专业优势,开发研制了以“灾难演习”为核心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国家防火协会联合学校、社区、家长和安全专家等设计了“关注危险”课程。这两个专业性组织利用自身专业优势,集合其他社会部门的专家和学者,依据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使课程寓教于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仅吸引学生参与,也便于教师教学。另一方面,课程的标准化、互动化、成本低等特点也促进了课程的成功推广,促成了美国青少年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的提高。

二、美国红十字会安全教育课程

美国红十字会主持设计的安全教育课程主要关注幼儿园至八年级学生的安全,以增长安全知识和提高安全技能为主要目标。红十字会的系列安全教育课程灵活多样,学校、社区和家庭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兴趣选择相应的课程。目前主要有四种课程,近200个课程活动可供选择。

第一种:“小小熊”个人卫生课程。是专门为3~8岁的孩子设计,强调个人卫生,通过一些游戏活动、网络游戏、卫生竞赛等形式进行的卫生教育课程。以吉祥物小小熊为主角告诉孩子们不分享个人用品如牙刷、梳子的重要性,不用手抠嘴、鼻子、眼睛,打喷嚏和咳嗽时用纸巾捂住嘴巴,洗手的重要性、怎样洗手等。为了吸引孩子们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还联合美国国家卫生基金会创立了洗手俱乐部,并建设了内容丰富有趣的网站,促使孩子养成卫生习惯,减少疾病的发生。

第二种:青少年急救护理课程计划。这个课程专为8~10岁的儿童设计,主要内容是紧急事件应急训练,如面临突发事件、生命受到威胁等情况下应拨打911报警电话,需要向警察提供哪些有用的信息等。这个计划是保护青少年安全的实用培训,它告诉青少年在遭遇危急情况时每一步应该怎么做,深受学校、家长和青少年的欢迎。

第三种:灾难演习课程计划。灾难演习课程特别为幼儿园至二年级、三至五年级、六至八年级的在校生而设计,致力于教给孩子及其家人重要的灾难知识和安全预防,在灾难发生时做出正确反应,灾后重建等知识和提高防灾、救灾的意识和能力。灾难演习课程符合国家教育标准,而且课程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学校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课程内容,将之吸纳融入到日常教学和主题活动中,如数学、语言艺术、社会研究和科学等。

为了使课程易于推广,红十字会制订了标准化的课程计划,每个主题、每堂课都有丰富的资料(可在红十字会官方网站免费下载),这些资料包括课程目的、课程长度、对教师的要求、所需材料(文本材料和音像材料、网站)等。

第四种:鲸鱼朗费罗的故事(水上安全教育课程)。目的是教给学生在水边、水中的安全知识,通过提高参与者在水边、水中的安全行为来促进水上安全,减少溺亡。

三、美国国家消防协会“关注危险”课程

1998年,美国国家消防协会联合美国儿科协会、美国红十字会等众多专业技术组织和各领域权威专家的帮助和支持,推出“关注危险”安全教育课程。“关注危险”安全教育课程是第一个专门为课堂授课设计的综合性防灾课程,以教育学、哲学、心理学、医学、地理学等学科为基础,课程按照同一个模式和程序来实施,非常有利于推广。更为重要的是,课程得到了美国启蒙计划的资助,从2000年开始在全美纵向推广,并成立“关注危险优胜者管理团队”,以支持课程在各地市的实践,短短十年时间已经取得巨大的成效。

“关注危险”课程主要针对威胁少年儿童的主要事故,如交通工具安全、远离火灾和烫伤、窒息防范、中毒防范、高处跌落防范、武器伤害防范、自行车和行走安全、溺水防范等领域;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将课程分为幼儿园、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七八年级等五个教学阶段;为使课程易于推广,并为教师提供包含课堂教学背景资料的课堂卡片,在每张卡片背后都有详细的课程计划、行动目标;为增强课堂活力,还有详细的步骤,比如撰写日志,在学习过程中向家人、社区成员提供咨询建议等的课程资源包。“关注危险”课程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在玩游戏、看录像、学唱歌、绘画、开办安全集市、创办报纸、表演小喜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传授安全知识和提高安全技能,教师和学生都非常喜欢这个教学方式,寓教于乐,教学过程轻松,同时还有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保证课程的成功复制,要重视对教师、学校管理者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为课程实施提供支持和帮助。

四、美国中小学安全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青少年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关乎一个民族的未来。我国现有中小学6万多所,在校生3亿人。在这个特殊的成长时期,青少年正经由幼稚、纯真逐渐向成熟、稳重发展,心智较为简单,自我保护能力差,也容易受到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和伤害。所以加强中小学校的安全教育,减少伤害发生,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家庭和全社会都应密切关注的紧迫任务。

安全事故是14岁以下儿童的第一死因,所以要加强对少年儿童的安全教育,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保护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刻不容缓,我国的安全教育日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开展安全教育,目的是提高青少年防灾、减灾的知识和技能,但是安全教育在施行过程中却面临种种问题,尽管也在不断地调整和改进,可是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引介美国先进的安全教育,在安全教育的理念上会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

第一,是要充分调动社会专业组织参与中小学安全教育,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影响力来提高社会、学校、家庭对安全教育的关注,提高安全教育的专业性。我国现在安全教育存在的很大问题在于就“教育论教育”,安全教育课程的专业性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

第二,提高安全教育课程开发的科学性。课程内容的确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威胁我国青少年儿童的伤亡事故防范为主要内容,比如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教育内容还应体现地方特色,比如城市和农村的教育重点就应有所区别。并充分吸收来自实践第一线的智慧与经验。

第三,将安全教育和演习有机结合。通过真实事件模拟,亲身体会,掌握灾难和救助的知识与技巧,提高自救和救助他人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田茂,孙远平.美国关注危险安全教育课程的经验与启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07).

[2]张献.国外未成年人安全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7(08).

[3]刘亚轩.国外小学安全教育及其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0(09).

第11篇

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

2013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安排151亿元,补贴资金原则上要求发放到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具体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农资综合补贴政策

为支持做好2013年春耕备耕工作,1月份,中央财政已向各省(区、市)预拨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071亿元,并要求通过“一卡通”或“一折通”兑付到种粮农民手中。

良种补贴政策

2013年,良种补贴政策对各地的水稻、小麦、玉米、棉花,东北和内蒙古的大豆,长江流域10个省市和河南信阳、陕西汉中和安康地区的冬油菜,藏区青稞实行全覆盖,并对马铃薯和花生在主产区开展试点。小麦、玉米、大豆、油菜、青稞每亩补贴10元。其中,新疆地区的小麦良种每亩补贴15元;水稻、棉花每亩补贴15元;马铃薯微型薯每粒补贴0.1元,一、二级种薯每亩补贴100元;花生良种繁育每亩补贴50元、大田生产每亩补贴10元。水稻、玉米、油菜补贴采取现金直接补贴方式,小麦、大豆、棉花可采取现金直接补贴或差价购种补贴方式,具体由各省按照简单便民的原则自行确定。

扶持新型经营主体政策

国家将加大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实行新增补贴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倾斜政策。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家庭农场登记制度,明确认定标准、登记办法、扶持政策。探索开展家庭农场统计和家庭农场经营者培训工作。推动相关部门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家庭农场健康发展。

产粮(油)大县奖励政策

为改善和增强产粮大县财力状况,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2005年中央财政出台了产粮大县奖励政策。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280亿元,并按照建立完善动态奖励机制的要求,财政部对奖励办法进行了适当调整和完善,依据近年全国各县级行政单位粮食生产情况,重新测算了入围奖励县。对常规产粮大县,主要依据2006~2010年五年平均粮食产量大于4亿斤,且商品量(扣除口粮、饲料粮、种子用粮测算)大于1000万斤来确定;对虽未达到上述标准,但在主产区产量或商品量列前15位,非主产区列前5位的县也可纳入奖励;上述两项标准外,每个省份还可以确定1个生产潜力大、对地区粮食安全贡献突出的县纳入奖励范围。在常规产粮大县奖励基础上,中央财政对2006~2010年5年平均粮食产量或商品量分别列全国100名的产粮大县,作为超级产粮大县给予重点奖励。奖励资金继续采用因素法分配,粮食商品量、产量和播种面积权重分别为60%、20%、20%,常规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与省级财力状况挂钩,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奖励系数,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由中央财政测算分配到县,常规产粮大县奖励标准为500万~8000万元,奖励资金作为一般性转移支付,由县级人民政府统筹使用,超级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用于扶持粮食生产和产业发展。在奖励产粮大县的同时,中央财政对13个粮食主产区的前5位超级产粮大省给予重点奖励,其余给予适当奖励,奖励资金由省级财政用于支持本省粮食生产和产业发展。

产油大县奖励由省级人民政府按照“突出重点品种、奖励重点县(市)”的原则确定,中央财政根据2008~2010年分省分品种油料(含油料作物、大豆、棉籽、油茶籽)产量及折油脂比率,测算各省(区、市)3年平均油脂产量,作为奖励因素;油菜籽增加奖励系数20%,大豆已纳入产粮大县奖励的继续予以奖励;入围县享受奖励资金不得低于100万元,奖励资金全部用于扶持油料生产和产业发展。

2013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加大产粮(油)大县奖励力度。

畜牧良种补贴政策

为推动家畜品种改良,提高家畜生产水平,带动养殖户增收,从2005年开始,国家实施畜牧良种补贴政策,2012年畜牧良种补贴资金12亿元,主要用于对项目省养殖场(户)购买优质种猪(牛)或者种公羊、牦牛种公牛给予价格补贴。生猪良种补贴标准为每头能繁母猪40元;奶牛良种补贴标准为荷斯坦牛、娟姗牛、奶水牛每头能繁母牛30元,其他品种每头能繁母牛20元;肉牛良种补贴标准为每头能繁母牛10元;羊良种补贴标准为每只种公羊800元;牦牛种公牛补贴标准为每头种公牛2000元。2013年国家将继续实施畜牧良种补贴政策。

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政策

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61亿元,全面启动了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政策,通过补贴鼓励农民大面积应用实践证明能够有效预防和减轻灾害损失,促进粮食稳产增产的重大技术。主要包括:在小麦主产区全面实行“一喷三防”补助,在东北地区实施水稻大棚育秧补助,在南方早稻主要产区实施早稻集中育秧补助,在东北启动抗旱“坐水种”补助,在西南实行玉米地膜覆盖种植补助,在西北地区推广全膜覆盖沟播种植和膜下滴灌补助,在粮食主产区实行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补助等。2013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加大相关补贴力度,积极推动实际效果显著的关键技术补贴常态化。

动物防疫补助政策

当前,我国动物防疫补助政策主要包括: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补助政策,国家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小反刍兽疫(限、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政策;强制免疫疫苗由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会同省级财政部门进行政府招标采购,兽医部门逐级免费发放给养殖场(户);疫苗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按比例分担,养殖场(户)无需支付强制免疫疫苗费用。畜禽疫病扑杀补助政策,国家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小反刍兽疫发病动物及同群动物和布病、结核病阳性奶牛实施强制扑杀;对因重大动物疫病扑杀畜禽给养殖者造成的损失予以补助,补助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政策,补助经费用于对村级防疫员承担的为畜禽实施强制免疫等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经费的劳务补助,2012年中央财政投入7.8亿元补助经费。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国家对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对养殖环节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小区),给予每头80元的无害化处理费用补助,补助经费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2013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实施动物防疫补助政策。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政策

加大对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示范区积极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努力为现代农业建设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一是选择20个左右的示范区开展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着力破解经营规模小、投入分散、融资难、保险发展滞后等制约瓶颈,探索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农村新型经营体系。二是对示范区实施“以奖代补”政策,对投入整合力度大、创新举措实、合作组织发展好、主导产业提升和农民增收明显的试点示范区给予1000万元左右的奖励。三是扩大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支持示范区建设旱涝保收标准农田50万亩以上。四是协调加大对示范区的金融支持力度,支持示范区与开发银行合作开展金融创新试点,健全农业融资服务体系,创新农业金融产品,力争今年开发性金融对示范区建设的贷款余额不低于100亿元。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扶持政策

为解决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质量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2012年农业部和财政部共同启动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中央财政安排5亿元转移支付资金,采取“先建后补”方式,按照不超过单个设施平均建设造价30%的标准实行全国统一定额补助,扶持马铃薯、苹果等农产品主产区农户和专业合作社建设贮藏窖、贮藏库和烘房等3类共18种规格的设施。项目实施区域为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河南、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11个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重点县市(团场)。2013年将继续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

阳光工程

2013年,国家将继续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以提升综合素质和生产经营技能为主要目标,对务农农民免费开展专项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阳光工程由各级农业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农广校、农业专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机校、农业职业院校等机构承担具体培训工作。

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

2013年,国家将继续加快培养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急需的农业农村人才。一是对首批遴选的150名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给予专项经费资助,支持他们开展自主选题、学术交流、学习培训等。二是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扶持培养有突出贡献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组织他们到高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大型农业企业学习和研修。三是依托阳光工程,遴选3000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采取学习培训、研讨交流、参观考察、观摩展示等方式开展培训。四是依托阳光工程,选拔扶持7000名自主发展基础好、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农村生产能手,开展特点鲜明、针对性强的培训工作,提高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五是依托阳光工程,在农产品主产区重点培养3000名农村经纪人,就近培训、规范管理、统一发证,造就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的农村经纪人队伍。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政策

2013年,农业部将在全国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在全国选择100个县,每个县选择2~3个主导产业,重点面向种养大户等,通过教育培训、认定登记、政策扶持等措施,吸引和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

培育农村实用人才政策

2013年,国家将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力度。扩大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规模,依托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和省级培训基地举办100期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培训班,通过专家讲座、参观考察、经验交流等方式,全年培训8000名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和2000名大学生村官。积极吸引社会力量扶持农村实用人才创业,继续实施“百名农业科教兴村杰出带头人项目”,选拔33名杰出农村实用人才,每人给予5万元的资金资助。

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

2013年,中央提出要继续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一是增加农业保险品种。自2007年中央开展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以来,保费补贴品种持续增加,目前中央财政提供保费补贴的品种有玉米、水稻、小麦、棉花、马铃薯、油料作物、糖料作物、能繁母猪、奶牛、育肥猪、天然橡胶、森林、青稞、藏系羊、牦牛等,共计15个。一些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方,还增加保费补贴品种,由地方财政对特色农业保险给予保费补贴。2013年,国家将开展农作物制种、渔业、农机、农房保险和重点国有林区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增加农业保险品种。二是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生产大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力度,适当提高部分险种的保费补贴比例。对于种植业保险,中央财政对中西部省份补贴保费的40%,对东部沿海省份补贴保费的35%。2013年,中央提出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生产大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力度,适当提高部分险种的保费补贴比例。三是推进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第12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水文现代化内涵和特征目标与任务

水文是社会经济和水利工作的基础,水文的现代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水利现代化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坚持和运用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拓展水文工作在价值层面、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的发展空间,加快水文现代化建设,以优质的水文水资源信息支撑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水文现代化推进水利现代化的实现,是水文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1水文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

根据水利部“中国水利现代化研究课题组”对水利现代化内涵的研究成果,以及我国长期以来水文发展与服务的探索实践,我们将水文现代化的内涵理解为: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以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市场经济的规律和系统发展的理论为指导,以先进的现代化装备为基础,以高科技应用为支点,以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为手段,以水文现代化建设促进水利现代化为目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和发展传统的水文科技,用现代的理性思维和理念转变传统的水文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和改革,在实践中探索为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新理论、新方法,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水文现代化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汪恕诚部长曾经指出:水文现代化是水利信息化的基础,水利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要加快水文现代化建设,为实现水利现代化奠定基础。因此水文现代化不是孤立的,它必须围绕和服从水利现代化和整个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而推进。只有加快推进水文现代化,才能有效防灾减灾、优化生态环境、保障社会稳定,使人民安居乐业,为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和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水文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历史过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对水文的要求以及水文自身的发展水平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不同时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水文现代化的进程及相应标准也有所不同,必须以动态的观点进行水文现代化建设。

水文现代化需要不断进行体制和制度创新。水文现代化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条件下开展的,要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断进行体制和制度创新,要从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来支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建立水文工作的良性运行机制和科学管理体制。

水文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

思想观念现代化水文工作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相对独立,缺少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运作机制和工作方式,一些在计划经济时代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和工作模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就显得不相适应,阻碍了水文事业的发展。要适应治水思路的转变就必须切实转变水文工作思路,从重点为防汛抗旱服务向在继续为防汛抗旱工作服好务的同时,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转变;从重视水量监测向水量、水质、地表水、地下水监测并重转变;从重水文技术业务向在抓好技术业务的同时加强政策法规、科学管理转变;从小打小闹、修修补补、穷于应付向重整体规划、长期发展转变;从拼人力、拼设备向提高人员素质、加强技术创新转变。

技术手段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水文事业发展的原动力。水文现代化建设必须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作支撑。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传统的水文科技,用先进的现代化装备武装水文设施设备,建成运行有效、管理规范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应的水文防汛抗旱减灾、水资源信息服务体系,实现水文信息采集、传输、存贮、处理与服务的现代化。

行业管理现代化水文行业工作性质独特,相对来说是弱势行业,更应注重行业管理。没有现代化的行业管理,要推进水文现代化建设进程是非常困难的。水文行业管理重点要在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效能提高、决策正确上下功夫,应逐步建立法制完备、体制健全、机制合理、行为规范,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的较为完善的现代水文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规范和调节从事水文工作的各项行为,促进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人才结构现代化人才作为知识的拥有者、传播者和创造者,正在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人员精干的人才队伍,是实现水文现代化的重要保证。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必须更新人才的观念,用全新的观念武装人;二要通过新理论、新技术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人才的素质;三要注重人才的层次,既要有高学历、知识面丰富的学术带头人,又要有一定开发能力的实用型专业人才,还要有懂专业的操作技术能手。在人才使用上应该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科学管理。

投入机制现代化水文工作是国家公益性、需超前发展的基础工作,经费不足是造成水文事业发展滞后的关键因素。加快实现水文现代化,关键是加大投入。切实解决水文经费问题,是加速水文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保障。2湖南水文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我省在水文现代化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信息技术在全省水文系统得到普遍应用,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法规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基础工作也不断得到加强,为全面推进水文现代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水文发展思路有新突破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结合我省实际,编制了《湖南省水文“十五”计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湖南省水文站网建设方案》、《湖南省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湖南省水功能区划》、《湖南省水资源保护规划》等发展规划。这一系列规划的编制和完成,为我省水文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明确了我省水文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总体思路和建设目标。

水文信息化水平有新提高我们紧紧围绕提高水文信息的质量和时效,不断加大水文信息化建设。一是自动测报系统建设进展较快。目前已建成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常德、湘潭两个示范区。利用法国政府贷款建设湘江流域水情信息采集系统项目已启动;澧水流域自动测报系统已列入皂市水库工程计划。二是水文信息网络建设不断完善。初步建成了覆盖全省各市州水雨情信息传输计算机网络系统;洞庭湖洪水预警系统、湖南省防汛会商系统、湖南省旱情分析系统已完成;全省80%的雨量站点实现了雨量信息的自动采集、固态存贮。三是建成了湖南省国家水文数据库,为我省水文信息服务打下了基础。四是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微机测流控制系统以及GPS、GIS等在水文测报中逐步推广应用。五是办公自动化建设也得到了发展。

水文监测能力有新改善水文信息自动采集和水文测报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水文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工作。一是优化了站网。九十年代以来,新设各类水文站点81处,水文站网密度逐步加大,功能不断完善。二是加快站队结合、水文巡测的步伐。目前,全省规划的18个水文站队结合基地已有17个初具规模,分析并审批了35个水文站实行流量巡测或间测,购置了巡测车以及用于巡测的先进仪器设备。三是测站改造力度加大。目前全省46%的国家重要水文站和30%的省级重要水文站按《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装备标准》的要求完成了全面改造,主要测报设施完好率提升到55%。四是引进、推广使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全省建成半自动水文测流测沙缆道40座,全自动智能缆道5座,引进4台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购置了电波流速仪、远传自记式压力水位计、固态存贮雨量计、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测报仪器500多台套,拥有气相色谱仪、数字荧光测汞仪、原子吸收、可见分光光度计等系列精密水质化验仪器。

水文科研有新进展水文的科技进步除去现代水文设施的研制、使用和集成外,更迫切的要求是要加大水文基础应用理论的研究,近年来承担的水利重点课题《三峡工程与洞庭湖关系研究》、《洞庭湖河湖疏浚综合效益研究》、《洞庭湖洪水及水力特性研究》、《湖南省九十年代洪灾成因与对策研究》等取得了重要成果,洪水预报调度、微机缆道测流、水库汛限水位等项目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自主研制的水文浮标遥控投放器等填补了国内水文测洪设备的空白。防汛会商系统、水情信息网上查询处理系统、洪水预报模型软件、水文站网信息管理处理和水文数据库均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水文管理体制有新起色一是理顺了机构,明确了职能。在2001年湖南省机构改革和政府审批制度改革中,明确了十二项主要职能,承担五项政府审批事项;2002年圆满地完成了各下属勘测局的人事制度改革,各勘测局统一设置5个职能科室、1个公司,明确了基层水文站为副科级机构;2004年汛前,对省局机关的内设机构和职能又进行了理顺调整。二是强化了管理,完善了制度。水文管理体制的科学化是水文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全省以制度建设为核心的各项管理工作正在不断规范。《湖南省水文管理办法》已于2003年8月1日颁布实施,为水文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制度和法律保障,有力地促进了水文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水文人才培养有新成效近年来,我们把培养水文人才、提高队伍素质作为水文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一是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提高水文职工的业务技术素质,使职工队伍不断年轻化、专业化,优化了队伍结构。二是采取不同的培训形式,全面提高职工的综合管理素质。三是继续开办水文高等函授学历教育。

3湖南水文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根据“技术先进、精兵高效、管理科学、全面服务”水文发展总目标和“统筹规划、点面兼顾、突出重点、超前发展”的水文现代化建设原则,我省当前水文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以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取代传统落后的运作方式,不断提高水文工作的效率与效益,以先进的思维理念改变传统的行业观念,在水文领域中广泛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的工艺设施、新型的仪器设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网络化的信息系统,实现采集自动化、传输网络化、处理标准化、分析科学化、管理规范化、服务多样化、队伍知识化。要实现以上目标,重点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进一步优化水文站网功能科学合理的水文站网和装备良好的水文测站是做好水文工作的基础。要调整、充实和发展水文站网,使站网结构合理、观测项目配套齐全,整体功能加强,布站数量和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的要求。

进一步加强水文基础设施建设按照部颁《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装备标准》的要求,加强水文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不断提高设备设施的效能和水文测报能力,有计划地引进高科技的先进测流仪器设备,使主要江河及其重要控制站均能安全施测五十年一遇以上洪水标准,实现雨量、水位信息采集自动化,逐步推广先进的流量、泥沙、水质测验设备,改善工作条件,降低劳动强度。

进一步推进水文巡测发展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组织修订水文站队结合建设及巡测规划;完善和修订巡测规范和站队结合管理办法;组织开展研究适合水文巡测的仪器设备和交通工具;建设和完善站队结合基地,基本完成站队结合基地建设任务。

进一步加快水文信息化步伐建设以计算机广域和局域网络为基础,以数据库为支撑的信息网络系统;完善水文资料整编、汇编、校验、处理和存储软件系统,全面建成以现有水文数据库为基础的水文信息服务系统;初步建成由水文预报预警系统、实时水情监控系统、汛情分析和系统等组成的水情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水资源实时监控、分析评价、管理决策支持的水资源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水环境实时监控、分析评价、管理决策支持的水环境信息服务系统。

进一步调整水文人才结构进一步深化机构改革,加强职工队伍建设,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法规建设和规章制度建设,推进办公自动化和水文管理的规范化。一要加强职工岗位培训,加强在职人员的教育和新技术培训,更新和提高水文人员的科技知识和技术水平。二要逐步调整生产、技术、研究、管理人员的结构,提高中、高级人才的比重,改善人才结构,使队伍逐步达到精兵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