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彝族的传统节日

彝族的传统节日

时间:2023-05-30 09:47:32

彝族的传统节日

第1篇

关键词:彝族;节日体育;功能;彝族社会价值

1、彝族的社会环境

恶劣的山地生存环境阴湿潮冷使得彝族人偏爱火,火能给他们带来温暖、去除潮湿,让他们免生疾病。因此,他们就会思考火是他们的守护神、火是万物的起源等,就有了火神崇拜的心理。全体彝族人火崇拜的心理必然会导致一个群体的行为-祭祀火神,祈福免灾。一个群体的行为不断地被重复就会形成一种仪式,彝人认为火神能通过祭祀仪式赐予人力量和光明。一个祭祀活动慢慢就会演变成一个民族节日-火把节,在火把节是彝族人最典型的民族节日,在火把节时,彝族人民开始用各种娱乐竞技活动来欢度佳节。民族体育如摔跤、赛马、斗牛等成为欢庆的主角。

彝族的历史经历了太多压迫和战争,所以彝族儿女都有虎一样的意志顽强地与外界进行着战争,最终赢得自己的生存权力。在长期的战争的过程中,彝族人不断地操练着自己的生存的技能,如进行肉搏的摔跤术、进行骑兵对战的骑术、射箭术等。古代彝族男子必备的生存技能就是骑射术,在彝族的历史上有着多如牛毛的神射手。彝文古籍《西南彝志》中就有彝族练习骑射的记载: “日月练武功,弓箭闪光芒,冬也着轻装,夏也须裹扎;举步眼明亮,勇士善骑射,如青松兴旺,名声更无扬”。和平年代彝族的一些生存技能变成一种表演娱乐的节目,像战争舞、大刀舞、盾牌舞等。

以火把节以及火把节节日体育做为例子,彝族人每到一年的六月二十四,都要举行对于火神和祖宗的祭典,所有人都会舞动起火把,在漫天的火光中,彝族人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自己是火族的传人、自己所传承和表现的是火神文化。火把节最常见的体育活动是摔跤、赛马、斗牛、老虎笙等,通过这些体育运动让彝族人民勇猛的性格继续传承下去,彝族节日体育让彝族人民有一种文化和身份的认同感,认同火的热烈、认同虎的威猛、认同彝人是阳刚充满力量的民族。彝人参与在节日体育活动中会使彝族人历史文化的记忆代代相传。所以彝族节日体育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等等,是值得每一个彝族人民都要参与并传承的。

2、彝族节日体育的功能

彝族火把节的体育活动是彝族文化的一部分。彝族的节日体育向人展现着彝族先辈们的历史文化传统、通过一个人充满力量的比赛和表演表现了彝族刚强勇猛的民族性格。彝族节日体育成为彝族文化由古传承至今的介质,成为民族基本文化,既是一种传承文化的手段,同时也是一种基本文化。著名民族学家吴正光说:“许多节日活动具有社会发展‘活化石’的作用”。彝族火把节的体育起到一种活化石的作用。随着历史的变迁,彝族人们已经离不开彝族节日体育,彝族节日体育成为彝族人们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1民族团结功能。彝族节日体育活动是一种群体性互动性的活动,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消除因为民族差异或者文化差异带来的隔阂感。使各民族团结与共,维护西南地区的稳定、保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2 健身娱乐功能。彝族节日体育活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逐渐演变成具有彝族文化特色的体育健身活动。在彝族的祭祀或者节日中, 彝族的节日体育活动,由最初的娱神变成娱人和娱己。彝人通过节日体育锻炼了身体, 也宣泄了压力。现代彝族体育活动的功效成为增强国人体质、培养国民意志、振奋民族精神的娱乐健身活动。

2.3 传承教育功能。彝族节日要举行各种体育比赛,就在比赛及表演的过程中,彝族的传统文化得到了有效的传承和发展,起到教育彝族人民不忘传统文化的作用。彝族节日体育丰富多彩、风格独特,有射弩、爬油杆、拔河、打磨秋、摔跤、斗牛、阿细跳月等等体育项目。这些彝族节日体育不仅维系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彝族文化的稳定性、完整性和传承性。从文化传承上角度上说,彝族火把节是一个人民参与的、互动的、具有娱乐特点的民族文化与历史的教育活动。彝族节日的民族体育项目形式多样, 不仅增强了民族凝聚力,还有利于创建和谐社会, 能够彝族地区的经济增涨、增强各族人民的文化交流。

3、彝族节日体育社会价值

彝族节日体育是彝族群体的民族记忆,是追寻着先祖的足迹还原本民族最真实的历史。当然参与节日体育之中的彝族同胞对于本民族的节日体育有着内在的心理需求。通过彝族节日体育可以纵观彝族的历史,了解彝人的风俗与习惯。在火把节那天,家家户户都要手举火把,从屋内向田间游走驱走黑暗和邪气,他们相互集结,舞动火把形成一条巨大的火龙。彝族人的火把舞就是彝人火神崇拜的一种表现,是先祖用火驱虫的一种记忆。彝族人都渴望参与到本民族的节日体育中,对于本民族高度的认同感,使彝人有一种与民族文化同一并且传承彝族文化的心理需求。

火把节体育不断地展现着从彝族先祖到今天沉淀下来的文化。同时盛大的彝族火把节为彝族的文化艺术提供了交流和互动平台。在彝族火把节期间,彝族人民都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比赛赛马、摔跤等活动,这些体育活动是为了庆祝丰收和吉祥。彝族舞蹈、体育竞技以及各种体育表演,只有在民族节日的舞台上才会原汁原味地绽放其夺目的光彩。这些宝贵的体育文化都要借助民族节日的舞台得以延续和发展,同时民族节日有了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才能称之为民族节日。火把节既能储存彝族文化又在不断继续和发展民族体育。彝族节日体育让世界人们知道彝族的火神文化,通过这种节日体育的方式追忆祖先、传递文化记忆。

彝族节日体育再塑彝族人民的性格,再现彝族文化精神。在彝族节日体育中,摔跤、赛马、爬杆等娱乐活动看起来不是竞赛活动,其中蕴藏着彝族火文化的精神和从不屈服、崇尚英雄和崇拜力量的虎族性格。通过节日体育都要选英雄人物,每一个彝人都感到力量的魅力。彝族节日体育唤起了对力量的崇拜、让彝人体悟到力量,从而增强彝族人民的自豪感,重塑民族精神和虎族人格魅力。

彝族节日体育增强了彝族人民对彝族文化的认同和认知。人的自我认同感是源自于自身参与并缔造了本民族的文化,与族群文化有着统一的步调。火把节是体现彝族文化的场所,彝族体育活动是表现彝族文化的手段。在火把节当天,节日体育活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彝族人通过摔跤、斗牛、打磨秋、老虎笙等体育活动认知彝族文化。彝族节日体育对于教育孩子认知本民族的文化起到非常直观的作用。彝族节日体育负载并传播着彝族的文化。通过参与彝族节日体育,增强彝族人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感。

生活在群体中的每一个都需要有一种归属感,每一个人都渴望对所属的文化或者群体产生认同感,这是人类群体性和社会性的重要表现。彝族节日体育的群体性和互动性正体现了对民族文化认同感。人们对于自己的族群的文化认同,并不是出于地缘或者血缘关系,而是自身与族群有着文化上的依附性。彝族最隆重的节日―火把节上的体育活动,如彝族火把舞、老虎笙、摔跤、赛马等比赛活动,吸引着数以万计的彝族同胞参加,他们会聚集在一起进行比赛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族人来说是一种社交的需要。(作者单位:昭通学院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玉臻. 从边缘到中心旅游背景下民族传统节日转型研究 [J]. 学术论坛2009年第2期

第2篇

【关键词】腊罗巴文化;彝族;民族传统体育

导论引言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也是发展的软环境、软实力。《文化力》一书开卷伊世界认同和追随的文化“软实力”。 本文在总结前人对彝族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基础上,从云南南涧地区实际出发,分析腊罗巴文化对彝族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总结民俗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作用得到一些较新的观点。腊罗巴文化在彝族的变迁中产生,在娱神慰神悦神的仪式中产生身体运动文化。并对彝族民族传统体育起着深远的影响。

1.彝族的变迁.腊罗巴文化产生。腊罗巴文化内涵及信仰

1.1彝族的族称及变迁

1.1.1族称

彝族多数自称“诺苏”、“纳苏”、“聂苏”(或后面加“泼”,彝语意为“人”)由于彝族分布很广。

1.1.2族源

彝族地理分布的历史演变。彝族主要分布在川、滇、黔、桂四省区内,即四川的大渡河以南和雅砻江支流以安宁河两岸的大凉山地区,以及云南的金沙江、元江、哀牢山、无量山之间的地区及滇西的华坪、宁蒗、永胜等被称为云南的“小凉山”的地区,贵州的安顺、毕节两地区,广西的隆林、睦边两县。彝族分布的这些地区自然环境都比较差,绝大部分是地形十分复杂的高山,有的属于高寒山区,平坝和河谷地带很少。

1.2腊罗巴系的由来、族源及分布

彝族“腊罗巴”脉络

根据彝文典籍记载和专家学者的分析,六祖分支后,彝祖阿普笃慕后代武、乍两支居云南,进入今云南武定、禄丰、寻甸一带,两支部落相安无事百年。

1.3 腊罗巴彝族的生存环境

1.3.1 自然环境

每一个民族生活在特定的地域之内,形成特定的地缘关系。而这种对地域的依恋感则常常反过来强化着人们对开展彝族传统体育的定位。

1.3.2社会情况

“腊罗巴”是南涧县的土著居民,全县面积1731.63平方千米。总人口21.7064万人。

1.3.2 腊罗巴文化精神

(1)崇虎尚虎

彝族自古以来有视虎为祖先的信仰。“罗罗”①是现在彝族30多个支系中的一个主要支系, “罗罗”为“罗”的叠音, 也即是“虎人”的意思。先秦古籍《山海经·海外北经》中有记载: “有青兽焉, 状如虎, 名为罗罗。”清吴任臣注引明朱谋纬的《骈雅》也说: “青虎谓之罗罗。”[1]吴任臣说:“今云南蛮人呼虎亦为罗罗, 老则化为虎, 见〈天中记〉。”明代陈继儒《虎荟》(卷三) 中说: “罗罗——云南蛮人, 呼虎为罗罗, 老则化为虎”。据学者考证, 古籍中记述的“罗罗”的信仰习俗相一致。现在的南涧彝族巫师仍然认为彝族经过火化, 其灵魂便变为虎。对此有研究资料显示, 自称“罗罗”的彝族其自称与虎相同, 这表明彝族是远古氏族部落的遗裔, 故现仍按传统以虎族“罗罗”自居。有的村寨至今还流传着“人死一只虎, 虎死一支花”的俗语。在他们的姓氏中, 常见的罗就表示他们是虎的后代。从称呼中可以看出, 彝族自称为“虎”。男人自称罗罗濮或罗颇, 意思是雄虎; 女人则自称罗罗摩, 意思是母虎。

(2)图腾崇拜

人类生命发展的历程总是伴随着人类的创造在不断地进行着, 所谓“生命的意象”是一种抽象的感性形象。它是建立在原始先民对自身生命的体验和理解之上, 并渗入一定主观情感和意味的客观事物, 这种感性形象蕴含着创作者的主观情感, 比生活中的实际形象更富想象色彩。例如虎图腾崇拜对日月天体的崇拜等等都无不展示了创造者对“生命狂热的追求”。从本质上来讲, 崇拜是一种思维,一种诉求; 而这种思维与诉求的凝结体便是呈现于观者眼中的“图腾”。

(3)对火的敬畏

彝族的古典创世史诗《勒俄特依》在有关万物起源的叙述中,对火的起源有这样记载:“远古的时候,大地之上空,降下奇特物,降下繁衍雷,降到恩结杰勒地,变成火燃烧——为人类繁衍而燃,为人类利益而燃火尾火翅散,四面八方燃;火渣火种散,红土地上燃。生出儒博伟格,成了人类的祖先——彝族先民很早就认识到火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彝人一生都离不开火,从出生、成长到回归祖界( 去世) 。彝族谚语“生于火塘边,死于火堆上”道出了火在彝人生命中的重要性。现实生活中,彝族人崇尚火,对火的崇拜始终贯穿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火在彝族人眼里是有生命的,是神圣的。彝族谚语有(汉人敬官,彝人敬火。)的说法。彝族人生下来就在火塘边上命名,长大后在火塘边议定婚事,死后进行火葬,彝族民间的各类宗教仪式也大多借助火进行和完成。火的个性特质和自然特征,影响和创造了山地文化型的彝族人的心理特质。火的热烈、激情、强悍,无不体现在彝人的精神世界中。

2.腊罗巴文化在彝族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意义

2.1 腊罗巴文化引导彝族民族传统体育起源

(1)虎崇拜——老虎笙舞蹈

彝族崇拜虎。认为虎是他们的祖先,在危难时刻会得其保佑和庇护。彝族先民还认为自己是虎的后代,死后会变成虎。在彝族集居地,所居山名、水名、地名乃至人名多以虎命名,并且认为万物起源于虎,虎能为彝族人民消除灾难,带来吉祥。彝族祖先思想上的这种烙印流传至今,从现代彝族虎图腾崇拜的祭祀活动中,彝族同胞所开展的传统体育舞蹈——老虎笙中得到充分体现。

(2)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生殖崇拜——“哑神节”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八,南涧县公朗镇盖瓦西村都会举行盛会,四乡八里的村民都会穿上节日的盛装聚集在盖瓦西村点燃篝火,吹芦笙,打歌,跳哑神之舞,祈求平安吉祥。人们通过这种古朴粗犷的摊舞,来驱除鬼怪、驱除瘟疫达到心灵的寄托的祭祀活动。在以前祭祀活动期间有相当多的生殖崇拜内容,现在随着时代变迁的发展渗入了大量娱乐活动,少了最初的严肃及沉重,多了一些欢乐。

(3)火崇拜——“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是腊罗巴彝族人火崇拜中最直接、最广泛的一个典型体现。火把节的日期为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家家户户都杀鸡宰羊对火神进行各种祭拜仪式,并举行赛马、摔交、斗牛、斗羊、斗鸡、选美、“摩尔秋”、“朵落荷”等彝族民间民俗活动。延伸出跳火绳、爬油杆、打陀螺、赛马、斗牛、摔跤、蹲斗、磨儿秋、藤秋、射箭等风格独特的各种竞技项目。

2.2 腊罗巴文化促进彝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

彝族民族传统体育是在彝族特有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只有从彝族传统腊罗巴文化的传承和演进中才能深刻体会到。彝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主要通过生产劳动、、节庆习俗、家族、收徒拜师等方式进行。

2.2.1 生产劳动中传承

彝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历史悠久。它源于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远古彝族先民为了生存、自卫、生活,一些奔跑、跳跃投掷、攀登等项目就成为基本肢体活动,逐渐演进成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如“射箭”“摔跤”“磨秋儿”。

2.2.2 宗教祭祀中传承

在图腾崇拜、宗教祭祀和节庆活动中许多具有体育元素的身体活动应运而生。彝族腊罗巴人崇拜虎,信奉火文化,哑神节祭祀活动中形成与传承了“老虎笙”“哑神舞”等。一年一度的哑神节活动促进了彝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2.3 节庆习俗中传承

“节庆是指固定时间,以特定节日为主题举行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约定成俗、世代相传的一种文化活动。”彝族“火把节”经过千百年的沿袭、发展出很多具有彝族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如“跳火绳”“爬油杆”“斗牛”等。

2.2.4 家族中传承

家族传承在彝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南涧腊罗巴彝族“跳菜”就属于家族传承中的体育表演类项目。

2.3 腊罗巴文化促进彝族民族传统体育发展

腊罗巴文化将彝族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纳入到当地的民俗节日全民健身体系中, 作为他们休闲娱乐、健体强身的锻炼项目, 像老虎笙舞蹈、跳火绳、赛马、跳牛以及打秋千等等,通过有组织地推进实施, 既丰富了少数民族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又达到了传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目的。二是突出比赛传承主题。为调动彝族族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可举办不同层级或跨区域的体育比赛, 通过以赛代练, 以赛促练,不断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 使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真正落到实处。彝族民族传统体育具有自娱自乐的属性,民俗节日气氛增加趣味性,扩大娱乐性, 增强普及性, 使彝族民族传统体育真正成为与时俱进的大众娱乐项目。

参考文献:

[1]夏思永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民族和谐社会建设关系研究》.西南大学出版社.

[2]白兴发.《彝族文化史》.云南民族出版社.

[3]《云南彝族文化大观》.云南民族出版社.

第3篇

关键词 彝族 体育舞蹈 特点 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1 对“体育舞蹈”的概念诠释及彝族体育舞蹈界定

1.1 对“体育舞蹈”的概念诠释

工具书对体育舞蹈的定义为:“体育舞蹈是体育性较强的舞蹈。是融体育与舞蹈为一体,具有锻炼、竞技和审美作用的一种新的舞蹈体裁。体育舞蹈和其他舞蹈艺术一样,反映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只是它更侧重于动作的高难度技巧,用以表现人的健美、勇敢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体育舞蹈广义而言包括两类:一类是以体育生活为表现内容,能起到体育锻炼作用的舞蹈。如在我国民间长期流传的《剑舞》、《刀舞》、《钱铃双刀舞》等,这类舞蹈审美功能大于锻炼功能。另一类是极富舞蹈美感且有严格的竞赛规则和审美标准的体育项目或舞蹈样式,如我国传统的五禽戏、形意拳和健美操、花样游泳、艺术体操、冰上芭蕾、国际标准舞等。这类运动形式大多已被列为体育锻炼项目,其锻炼作用大于审美。”

从体育舞蹈的定义来看,一方面,我们可以从中认识体育舞蹈的本质,即体育舞蹈是体育运动与舞蹈艺术的高度结合,因此必将具有体育特有的力量等运动素质、技巧等运动技术的展现,其主要功能用于健身、锻炼或竞技,同时兼有舞蹈艺术的审美价值;另一方面,定义并未对体育舞蹈与一般意义上的舞蹈的本质区别给出客观的界定标准,这就使从众多的舞蹈类型中准确区分出体育舞蹈的难度无形增加。

1.2 对彝族体育舞蹈的界定依据

本文对体育舞蹈的界定,综合了舞蹈实践活动与过往理论成果并据研究所需而最终确定。实践上,将节庆活动、祈神祭祀活动、丧葬活动以及反映军事活动表演的诸多舞蹈类型界定为体育舞蹈的主要依据在于,这些舞蹈类型要么直接作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或云南省少数民族运动会表演项目,要么可在其中寻觅到同性质舞蹈的踪迹;理论上,参考大量文献资料、工具书以及众学者对于舞蹈类型的分类方法。

如节庆活动中的体育舞蹈打歌,曾分别作为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云南省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表演项目;祈神祭祀活动中的烟盒舞(跳乐、跳弦)先后作为云南省第六、八届少数民族运动会表演项目,阿细跳月,曾作为第二届、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节庆、祈神祭祀活中的龙舞(板凳龙)曾作为云南省第六届少数民族运动会表演项目;祈神祭祀活动中的虎舞(黑虎舞、老虎报蛋)曾作为云南省少数民族运动会表演项目。再如,丧葬活动与反映军事活动的多种武舞、兵器舞虽在各型体育运动会上并未直接出现,但与之同性质的其他民族舞蹈却并不少见。如景颇刀舞、藏族弓刀舞都曾作为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尽管上述两种舞蹈并非彝族特有,但其舞蹈性质同属兵器舞却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将丧葬活动上的彝族武舞、兵器舞界定为体育舞蹈是在实践基础上的合理推论。需要强调的是,较之节庆活动、祭祀活动,在丧葬活动及反映军事活动的彝族舞蹈因其形式上是彝族武术与舞蹈艺术的紧密结合,因此更具备体育的特征,更合适称其为体育舞蹈。

研究中还发现,从对各类工具书的查询中,对于本文中提及的体育舞蹈的定义均未含有“体育舞蹈”的字眼。而对于多种文献的查询中,众学者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说服力却不足。因此,本文对于各类体育舞蹈的界定主要依据舞蹈实践活动。

2 彝族体育舞蹈的特点

彝族体育舞蹈是古代彝族先民在创造自己的历史、文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着其鲜明的民族特色,焕发着独特的民族魅力。整体来看,彝族体育舞蹈具备以下两大显著特点。

2.1 彝族体育舞蹈与传统文艺紧密结合

以体为主,文体交融是彝族传统体育的特色,这一点在彝族体育舞蹈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仅从字面上看,就注定了体育舞蹈是体育活动与舞蹈艺术形式的结合体。也正是因为彝族体育舞蹈的这一特点,才使得对于彝族体育舞蹈的鉴别工作尤为困难。从众多的彝族舞蹈类别中准确地鉴别出何种才是真正的体育舞蹈无论对于体育工作者还是艺术工作者而言都是较为困难的。彝族传统体育中的很多项目是寄于民族舞蹈的胚胎上发育的,其形成、发展也必定和舞蹈交织在一起,如果把文艺的色彩完全剔除,那么项目也就不存在了。由此可见,成形于文艺,而高于文艺,以体为主,文体交融发展是彝族体育舞蹈的最大特点。

2.2 彝族体育舞蹈受原始宗教影响并在原始宗教祭祀活动与传统民俗中得以传承

原始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它既是一种意识形态,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并作为文化载体对人类诸多文化艺术的发展起着保存、传播与促进的作用。原始宗教与体育、歌舞的结合,对之发生特殊影响,是全世界都带有普遍规律的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作为原始人来说,体育、舞蹈是“人——神”交流的最佳媒介,具有祈福娱神的功能。而作为原始宗教来说,体育、舞蹈在形式和情感上有特殊感染力,因而是迷惑大众、吸引信徒的最佳手段。

根据文物史料的考证和彝族民间口碑的神话传说的印证,都表明某些彝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形成、延续与发展都和本族信笃的原始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彝族传统体育活动与活动密不可分,在各种场合出现的体育舞蹈如虎舞、龙舞、狮舞、打歌、跳月、烟盒舞、武舞等除了具有很强的健身效能外,也都具有浓厚的山地文化和宗教色彩。

民族节庆文化是一个民族民俗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各民族传统文化生命力的体现。彝族民间传统活动的开展与其民俗的节令、集会密不可分。彝族众多的传统节日以其特有的感召力和内聚力吸引着彝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节日,使体育、歌舞活动在彝族民众中产生强烈的共鸣作用。作为彝族传统节日的重头戏的彝族传统体育内容就是寓于传统节庆文化之中,而作为彝族传统体育组成部分的体育舞蹈也必然随着传统节日的延续,传统节庆文化的日益丰富而得以延续和发展。

3 彝族体育舞蹈的发展趋势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认为,彝族体育舞蹈从源起的那一天起就兼有娱神、娱鬼、娱人、自娱的多重功能。只不过不同时期,多重功能中的某一种凸显罢了。彝族体育舞蹈,最早萌发于原始人类生产生活实践,是由人的身心需要引发的萌芽期娱乐活动。这一时期体育舞蹈凸显的是它的自娱与娱人功能,而其他功能则要么并不具有,要么屈居次席;伴随社会的发展,原始宗教的出现,人们逐步把体育舞蹈引入原始宗教,其性质、功能发生了质变,成为宗教祭典的重要组成部份,按宗教的要求,向娱神、祭祀的方向畸形地发展着。显然,这一时期体育舞蹈凸显的是它娱神、娱鬼等祭祀功能;在人类的进化历程中,随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的进步,人类支配自然能力的提高,宗教意识的影响不断减弱,现代的科学意识日趋增强,人们的文化传统也随之受到时代浪潮的冲击,在这种文化改造的广阔背景下,彝族体育舞蹈也随人们意识观念的变化而发生新的质变,使之逐步从原始宗教的功利中超脱出来,冲破娱神、祭祀的禁锢,重新回到自娱、娱人的正常轨道上来。而伴随着彝族体育舞蹈功能的不断改变,彝族体育舞蹈的也必将向健身、竞技、艺术的高层次演进。

伴随着彝族体育舞蹈的良性发展,也存在着亟待解决的一系列问题。诸如,从理论上如何从众多彝族舞蹈类别中客观、公正地辨别出哪些应归属于体育舞蹈。再如,实践中,当体育舞蹈向着健身、竞技、艺术的方向发展时,又真正有多少平台可以为之提供。单就彝族体育舞蹈的竞技化道路而言,至今仍无一项彝族体育舞蹈作为任何赛事中的竞赛项目出现。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少数民族体育盛会,在其已结束的9届运动会中,在竞技类项目中无任何一项体育舞蹈项目,体育舞蹈只不过出现在分量并不重的表演类项目中,且数量极为稀少。由此可见,彝族体育舞蹈虽有向健身、竞技、艺术的高层次发展的趋势,但发展过程中绝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只有解决发展过程中各种理论及实践问题,彝族体育舞蹈才可能有更美好的未来。

4 结论

彝族体育舞蹈作为彝族舞蹈艺术大家庭中的一员,作为彝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彝族先民的生存需要与生产实践,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遗存特色。既是舞蹈,又是体育,反映了其多元文化特征。与传统文艺紧密结合、受原始宗教影响并在原始宗教祭祀活动与传统民俗中传承是彝族体育舞蹈的两大突出特点。从彝族体育舞蹈的发展来看,其已从原始宗教的功利中超脱出来,冲破娱神、祭祀的禁锢,重新回到自娱、娱人的正常轨道。未来必将向健身、竞技、艺术的更高层次演进。伴随着彝族体育舞蹈的良性发展,也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彝族体育舞蹈才可能有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唐达成.文艺赏析辞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848.

[2] 徐海荣.中国娱乐大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660.

[3] 许力以,周谊.百科知识数据辞典[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8.

[4] 章柏青,吴明等.艺术词典[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374.

[5] 张宏宇,李小兰.论彝族传统体育的形成和特点[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23(1):12-14.

[6] 饶远.论彝族体育的源流及其价值[J].浙江体育科学,1992.14(1):48-52.

[7] 饶远.云南彝族体育与原始宗教关系初探[J].云南社会科学,1989(2):71-76.

第4篇

关键词: 凉山彝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工作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境内居住着彝、汉、藏、蒙、纳西、傈僳、苗、布依、回、满等14个世居民族,其中彝族人口243.7万、占全州总人口50%。自秦汉时期以来,先后有“邛”、“笮”、“夷”系民族及藏、汉等民族活动在凉山区域内,是藏彝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族在汉藏文化的冲击与碰撞中,以血缘家支联盟为依托来加强内部的凝聚力,采取自我保护性的封闭式发展,以抗御外来文化的干扰,逐渐在黄茅埂以西、安宁河以东并以美姑、昭觉为腹心的地区形成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特殊的环境使凉山在历史上成为一个自然地理上的区域性整体,不仅为千百年来繁衍生息于其间的各个民族提供了生存空间与活动舞台,而且孕育出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并保留至今。由此,凉山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内涵底蕴厚重,表现形式丰富多样,风情浓厚和古朴,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具有独特性、原生性和不可替代性,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以及巨大的传承价值和发展潜力。本文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个案,探索如何传承发展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

一、认清保护工作现有的状况

凉山州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几乎涵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领域。凉山作为完整保留着中国彝族北部方言的圣乍土语、义诺土语、阿都土语、所地土语四大彝族土语的核心文化区,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涉及民族语言、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戏曲、曲艺、民间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民间知识、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等16大类160多子项。近年来,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凉山州通过立法的形式来保护彝族文化,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1.立法工作走在四川省前列。为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民族地区有法可依,凉山州率先启动了有关立法工作,颁布的《凉山彝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已于2010年7月起正式实施,使凉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2.注重名录体系的构建。在深入普查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建成一批金字塔形的国家、省、州、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目前,彝族克智、口弦、彝族漆器髹饰技艺、彝族毛纺织及擀制技艺、银饰制作技艺、彝族火把节、彝族年、彝族传统婚俗等8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阿嫫妮惹、什喜尼支嘿、义诺彝族民歌、彝族苏尼舞、彝文书法、彝族杆杆酒酿造技艺、彝族摩尔秋、传统彝医药、彝族“阿依蒙格”儿童节等44项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物质文化遗产是凉山人们长期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突出代表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珍贵的文化记忆和活态的生命基因,它完整地凝聚着彝族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学、美学、艺术、宗教、政治、哲学及习俗等方面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在民间中有较大的影响力和较高的知名度。

3.建立健全保护和利用机制。在成立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导小组及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的同时,2006年7月,设立了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科,专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政管理工作。2011年9月,在凉山州文化局成立了凉山彝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单独设立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督查工作充分得到保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多年的运作,创新开展的“专家年会制度、专家咨询机制、专家评审机制、专家论坛机制”等新举措,为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力有序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业务指导。

4.探索数据库与生产基地相结合的保护路径。目前,凉山州的“彝族服饰”列入四川省首批生产性保护基地,“彝族火把节”、“彝族年”、“彝族口弦音乐”等列入凉山州数据库建设重点项目,各类省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工程也已列入凉山州数据库建设保护规划,从而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生产、利用,逐步探索文化遗产数字化和生产性相结合的实验,让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持续健康的传承与发展。

二、正视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凉山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由于点多面广、投入资金不足、工作条件受限等原因,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造成很多历史遗留下的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文物及濒临灭绝的民间工艺、彝族医药、手工技艺、彝族习俗、彝族歌舞等无法深入挖掘、抢救和传承。二是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进行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丢失。如彝语标准音地文化保护区、阿都文化保护区、毕摩文化保护区、母系文化保护区等是有独特性、地域性和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域,且这些区域的文化生态环境不容乐观,需要整体规划的现实迫在眉睫。三是彝族村民中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人口流动性增强,传统文化活动难以开展的现象;部分彝族民众的传统文化观念逐渐淡化,参加传统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下降;使用彝语交流的范围逐渐缩小,以彝语为载体的口头传统逐渐失去传习条件;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后继乏人,各地区的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工作开展不平衡,文化自觉意识不强。四是重申报轻保护的问题较为突出,保护条例的落实还远远不足,没有形成严格意义上的长效机制,还缺乏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五是非遗工作的影响力没有到达预期效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理论与实践研究滞后,不能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继承与发展的需要。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工作的开拓性和持续性,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任重而道远。

三、加大保护工作力度的建议

1.要进一步发挥联动工作效能,促进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的大发展。鼓励凉山州发改委、教育局、财政局、旅游局、民宗局、文联等单位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群策群力,密切配合,全面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又好又快发展。与此同时,建立专家联系县市的制度,加强对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全面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及传承情况,抢救征集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实物和资料,建立档案或数据库,做好基础性工作,为构建金字塔形的州、县(市)、乡(镇)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服务的同时,继续抓好省级、国家级及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准备工作。将“彝族火把节”、“彝族年”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样的表现形式的民俗节日,作为申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重中之重,提升国际影响力。这对于加速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的转化,即将其作为凉山州的文化品牌和文化资本,促进旅游文化的发展,进而为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开发与保护的协调发展的成功路子提供个案。

2.要立足实际,加快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步伐。通过各地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分别状况,分期分批逐步推进对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较为集中的区域实施整体性保护,以确保资金落到实处,发挥最大功效。为此,将圣乍、义诺、所地方言区中自然生态环境基本良好、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为完整的彝族村寨列为国家整体性保护重点区域,以特色民居、独特民俗为保护重点,从单一项目、单一形态的保护模式,转变为多种文化表现形式的综合性保护,以凸显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资源的独特价值、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地方特色,进而科学、完整、系统地保护该区域奇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独特的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就会把文化和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搭建平台,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有利于完整保存维护彝族民间文化资源的本原性和独特性。

3.要注重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和考核工作。建立健全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选拔机制,加大相应的扶持力度。鼓励各地积极创造条件,支持代表性传承人的传习活动。对于各级代表性传承人按照相应级别给予适当补助,建立传承经费保障机制。与此同时,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考核与监督工作,特别是把师带徒作为传承人的重要评价指标,改变传承人只传不授的老大难问题,从而有效促进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

4.要大力普及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动员全社会参与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专题民俗博物馆和传习所,逐步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经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使青少年近距离感受和了解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营造良好氛围,激发群众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集全社会之力,共同开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局面。

5.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设立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金,开展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题研讨,出版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成果。要充分利用“文化遗产日”和“民族传统节日”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演出、论坛、讲座和咨询服务等宣传展示活动,激发群众的自觉参与意识,营造良好的节日氛围,进一步扩大凉山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对外影响。

6.要注重和培养专门人才队伍,加大凉山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研究广度与深度。充分依托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西昌学院彝学学院、四川省哲学社科基地彝族文化研究中心、凉山民族研究所等相关院校、科研机构,采取灵活多样的多种办学形式,大力培养一批复合型彝汉双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专门人才,主动挑起服务彝区的使命和职责,积极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沙马打各,阿牛木支.对凉山彝族民间文化的现状与发展的思考[J].民族(彝文版),2012(4).

[2]晓夫.省州联袂进京献策:凉山文化保护欲上新台阶[N].凉山日报,2013-3-2.

第5篇

就在这个时候,彝族将以最隆重的礼仪,迎来他们古老盛大的节日――彝历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也有的地区彝历年的时间在农历十一月),而作为全国最大彝族聚居地――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西昌的彝历年无疑最为盛大而隆重的。在彝语中,彝历年被叫作“库什”,其具体日期,一般由当地的毕摩在前一月中准确推算出。

沐浴在彝历年里的人们,不仅要欢庆年轮的更迭,更要怀念并祭祀家中祖灵,因此,彝历年期间的各种活动,都被笼罩在神圣吉祥而又欢腾热烈的氛围中。此外,彝历年也被称作是“嘴巴和耳朵的节日”,因为在这个古老的庆典上,无数传统美食可以让人们的味蕾得到尽情的享受,而那春潮般壮观瑰丽的“年歌”,更是令人们的心灵洋溢出幸福。

接引祖先来过年 三昼夜不停歇

彝历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据彝文典籍记载,“库什”一词源于彝族先人瓦布库什。在文字的描写中,瓦布库什形象高大且智慧过人。传说,他因思念去世的父母而守在火塘边日不食、夜不寐。为了纪念父母、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每到父母祭日,瓦布库什都要杀猪宰羊祭祀3天,而这一习俗也影响到整个民族,并演变成为彝族祭祖的神圣节日。再后来,更被约定俗成为过新年的吉祥日子。

通常,当地的彝族毕摩会在每年的农历十月中选出3天来过“库什”新年。此时,繁忙了一季的人们,将要在金色和蓝色拼接起的山间湖畔迎来盛大的彝历新年。

除了要置办最新鲜的柴、米、酒、菜当作年货,更重要的环节是在“库什”的前一天,团聚的一家人会在自家门前点起一堆大火,让烈烈的浓烟接引祖先的灵魂回家过年。就这样,伴着明澄澄的火光,彝历年如期而至――新年第一天就叫“库什”,清晨,男女老少都换上节日的盛装,妇女们忙着煮饭、做荞饼。男人们则集中起来,簇拥着“翁色尔古”(意为杀猪能手),从寨中辈分最高的人家开始,挨家逐户地宰杀过年猪,而孩子们则欢呼着尾随大人,一家一家地“维西纳古坡”(割猪蹄)。随后是用年猪祭祖仪式,待祖先“饱餐”之后,一家人才开始吃年饭。酒足饭饱,热闹的“库子”(欢庆)便开幕了,男女老少各自组建成数十人的队伍,一家一家地“库子”,不分民族和主客,一路欢歌嬉笑。队伍每到一家都争着唱丰收歌,说祝愿词,而主人家将献上各种美食美酒,“库子”庆典会贯穿新年始终,这样壮观的彝历年俗,其喜庆之势,真如海潮般覆盖了整个西昌大地!

新年第二天被称为“多博”(尽情欢乐),这一天也是彝历年快乐的高潮。孩子们带上自家的砣砣肉、荞麦饼等食物到野外进行“威什那古(集体野餐)”活动。而未婚的男女们则盛装聚会,情意涌动,他们手拉手跳起欢快的“锅庄”。与此同时,还有成群结队的男人们挨家串门,人人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向主人以及外来的客人互贺新年。其中新年刚开启的米酒、玉米酒、荞麦酒、燕麦酒、泡水酒香醇入脾,令每一个经历过彝历年的客人都久久不能忘怀。 新年第三天则被称为“阿甫博基”(送祖归天)。彝族传统观念认为,这一天祖灵已经同家人团聚,就要启程归天了。人们在凌晨鸡叫时准时起床,煮好祭品、做好炒面,为祖先敬上食盐和各种佳肴,男主人念着送别的祭词:“神祖在上,保佑全家幸福安康、保佑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们怀着最虔诚的心欢送祖先的灵魂。鸡鸣后的欢送仪式举办得越早越好,以便让祖先的灵魂归途平安。

奇特的“赛猪膘” 风情美食节上的盛宴

彝族流传着这样的谚语:“都宰(火把节)是眼睛的节日,库什(彝历年)是嘴巴的节日。”这话一点都不夸张,彝历年在饮食风俗上有着十分独特的讲究,最出名的就是杀年猪。

彝族杀年猪十分有趣。年猪一般要好吃好喝地喂养一年再宰杀腊制,彝族认为经过腊制后的猪膘,越肥腻、越厚,越能显示主人的勤劳,是一种富裕的象征。为了展示财富和能力,彝族每年都要在新年期间举办“赛猪膘”,会上彝家小伙身着盛装,手上托着各家宰杀出的年猪肥膘肉,站在高台上向众人展示,获胜者将获得“本年度最勤劳者”的赞誉。

除了体格要足够肥硕外,年猪还有许多仪式――杀猪前,先斟酒敬祖先,再敬“翁色尔古”。杀完年猪,人们再郑重地取出猪肝、腰在火塘中烧熟,由男主人恭恭敬敬地敬献给祖先。与此同时,家人则忙着在蔑席上把猪肉砍成1寸见方的“砣砣”,煮熟晾干后,撒上盐、花椒面、辣椒面、木姜子等拌匀,就成了香嫩可口、风味独特的彝家砣砣肉。而剩余的猪肉则制成香肠、腊肉,这些都是彝家最具特色的待客菜肴之一。

为了让这些传统又不失韵味的特色美食发扬光大,从2007年开始的每个彝历年,西昌都会举行“中国•西昌风情美食节”。美食节上不仅有传统的彝家美味,更是荟萃了你不能不尝的西昌特色佳肴――有山珍,西昌有丰富的林产品,其中野生菌就有200多种;有河鲜,邛海盛产丰富的淡水鱼、虾、蟹等水产品。2005年邛海大闸蟹参加在全国大闸蟹展评,一举夺得金奖。邛海周边特有的烧烤鱼片、南瓜鱼、桑拿虾、醉虾、泥鳅钻豆腐、酸辣鳝鱼、清蒸毛蟹等几十道渔家特色菜,让人垂涎欲滴;还有丰盛的民族餐。到了西昌,除了品尝彝家的砣砣肉、荞饼外,回族的泡椒牛肉、毛肚汤,藏家的手抓羊肉,各种风味的民族餐都是不可错过的美食。而美食节的其他各项活动,如百人长寿宴、千人平安宴、万人风情宴等,更是渗透到西昌的每个角落,每个层面。

第6篇

关键词:彝族 传统体育 特点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c)-0241-02

云南简称滇,这是由于历史上在云南这片土地上曾建立过古滇王国而得名的。在云南这个多少数民族的省份中,彝族是其中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在这里,彝族人民创造了优秀灿烂的民族文化,传统体育就是其中的瑰丽宝石。

1 云南彝族传统体育的种类

1.1 竞技体育类

在各彝族地区,摔跤和赛马都是广泛流行的竞技体育活动。摔跤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传统体育运动,其中云南东南部的路南和弥勒彝区都有“摔跤之乡”的美称。另一项传统竞技体育类运动赛马是开展最为普遍的运动。因为不分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这个运动。不分时间不分季节,只要有大型的集会,比如说婚丧和节日庆典等,都会举行比较隆重的赛马运动。

在过去的楚雄州大姚县一带,摔跤活动还可以作为解决争端的一种裁决方法。由于当地的彝族人民出现地盘或者是水源的纠纷时,矛盾的解决方法就是摔跤,胜负一分,便不再有争执。

1.2 传统舞蹈类

少数民族一般都是能歌善舞的,彝族也不例外,而且彝族人民的传统舞蹈内容更是丰富。舞蹈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有反映征战的大刀舞,也有是从宗教祭祀活动中演变出来的铃铛舞,还有反映生产活动的铜鼓舞等。

其中反映宗教祭祀活动的老虎笙或是跳虎舞是历史最悠久的传统舞蹈之一。宗教活动中常常会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等。在云南的楚雄彝族自治州的绝大部分彝族人民是以图腾崇拜为主的。从跳的舞蹈来看,当时的人们是将虎看作是万物之源,作为自己民族的图腾崇拜。一般是在正月,这个被称为虎节的月份,人们模仿虎来到人间施法,保佑人们无疾无灾,五谷丰登。曾经跳虎舞还作为彝族传统体育项目代表云南省出访日本,与日本民间体育组织进行了文化交流。

1.3 娱乐游戏类活动

彝族有很多丰富的娱乐游戏类的传统体育活动。其中广为认知而且流传的也非常广的就有斗牛、跳高脚马、跳火绳、打陀螺、磨秋、蹲斗等。其中的斗牛和磨秋这两项运动应该是最为有趣和吸引人的。每逢节日庆典,必要进行的娱乐活动就是斗牛,尤其是在火把节上。虽然彝族的斗牛是牛与牛之间的角斗,但是作为欣赏者的人们也在其中感受到了巨大的乐趣。不像是西班牙斗牛的那种刺激热血,彝族的斗牛更是一种欣赏性的娱乐活动,观赏性更强。另外一种运动磨秋则是我国少数民族创造的适合青少年参与的有趣运动之一。除了彝族,还有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这项娱乐活动,比如说哈尼族和壮族。难以确定是起源于那个少数民族,因为这几个少数民族对于这项娱乐活动的玩法和规则都没有太大的差别。

2 云南彝族传统体育的特点

因为云南的地形原因,少数民族多数生活在山区之中,交通的闭塞导致了经济和文化的基础薄弱。也正因为此,彝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才表现出很多与现代体育活动不同的特点。

2.1 独特和普及性

由于彝族处在山区和半山区的地理环境之中,不能像在平原地区中开辟出很大的一片空地作为运动的场所。而且由于交通的闭塞和经济的落后,体育活动和器材在这方面就受到了很大一部分的限制。如果要在山区中布置出一个篮球场都是十分困难的,即便是没有标准的体育器材,随便安放一个篮球架也难以实现,说不定投篮的时候一个不慎就投到了山崖下面。因此,彝族人民就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的地理环境,即便是没有正规标准的场地和体育器材,依然是创造出了很多适合开展的娱乐游戏和体育活动。有时候在山头,田地间都可以进行的活动。既没有场地和器材的限制,而且不分男女老少,普及性很强,大家都积极的参与其中,锻炼身体的同时还增强了人们的民族团结。

2.2 原始和宗教性

远古时代的人们对于很多神奇的自然现象还没能有科学的解释,所以将很多自然现象和无法解释的事情归结为鬼神等超自然的力量。当时的生产力十分低下,彝族人们无法预测和控制自然灾害,所以就将大自然的喜怒哀乐、天灾人祸、疾病瘟疫等等都归结为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所以每当节日庆典或者是遇到自然灾害而不知道如何解决的时候,人们都会进行宗教祭祀的活动,向他们在思维中幻化成的神和图腾祈福献祭,来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在这些祭祀活动中,也总是会贯穿着各种各样的传统体育活动和舞蹈内容,因为他们认为传统体育活动和舞蹈能使人与神相通。这样的表现形式不仅仅能达到祈求神灵庇佑的目的,还可以使人们求得心灵上的慰藉,给予人们精神上的力量,增加了人们战胜灾害疾病的信心,同时还具有驱恶除邪的作用。

2.3 继承和发展性

作为彝族先民的文化遗产之一,彝族传统体育活动是从彝族先民的生产劳动和宗教祭祀中发展形成的。虽然在远古时期,彝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是作为征服自然的一种表现,也作为人和人之间出现矛盾纠纷是的调解纠纷的手段的一种。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原来的传统体育活动有了新的意义和生命力。从原来传统的环境中走出了大山,走向了广阔的世界,以后还会走向国际的舞台。

3 彝族传统体育的功能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历史变迁,彝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又有了新的功能和作用。

3.1 民族团结功能

体育活动向来是一种效果良好的拓展人际交往、维系人们之间的关系、消除人与人之间文化和生活方式不同带来隔阂的好方式。只要遵守一定的体育道德和规范,体育活动就能成为一种很好的群体性社会互动场所。自古以来各族人民团结在一起,荣辱与共,患难并存,都对祖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2 健身娱乐功能

在漫长的古代社会生活中,彝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娱神同时娱己的氛围。在开展无论是宗教祭祀活动中的舞蹈活动或者是节日庆典是的体育竞技赛事,人们都在娱乐自己,锻炼身体的同时也能释放内心的压力。“阿细跳月”就是现代彝族人民经常开展的传统体育活动。在这项活动中,不仅仅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陶冶情操,给人们带来精神上和心灵上的洗礼。

3.3 教育学习功能

古代时候,由于语言文字的不发达,造成很多技能和技术都需要身体语言来传授。所以很多流传下来的传统舞蹈也是反映生产技能和生产技术的舞蹈。比如说彝族的“纺棉舞”就是一种向后代传授纺织棉布技艺的教育手段。所以现在的彝族传统体育中也有一部分是含有教育下一代的目的的。这样的传统体育活动有利于下一代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树立诚实勇敢坚强的道德品格和强大的民族品质。

4 结语

云南彝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是具有研究价值的多元化功能的文化现象。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彝族传统体育活动的鲜明的民族特征在现代社会中有了充分的体现,并在传统的节日庆典中稳定的传承了下去。它的社会文化价值和功能是极具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郑朝沙,刘亚.论当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共时形态[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4).

[2] 邓以华.探究少数民族文化习俗与武术的传承与发展―― 以回族武术为例[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11(10).

[3] 袁泽民,季浏.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生态探讨―― 以云南彝族传统体育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1(3).

[4] 阿桂婷,白文婷,尹金萍,等.南诏国时期军事活动与彝族传统体育的关系研究[J].科技信息,2010(30).

第7篇

(一)文学经籍与经籍文学文学经籍与经籍文学,是不同的两个概念。要对文学经籍与经籍文学进行认真的区分,使它们各自的特点充分地展现出来,比较出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以此界定研究的对象,而不至于使其模糊不清。文学经籍,首先必需是文学,然后才成为经籍,即经典的文学古籍。例如《诗经》,它首先是一种文学形式,即由民歌、雅词和颂词集合在一起的一部文学作品,由于经过孔子删诗,和后来一些鉴赏家、评论家、注解家、历史家的不断分析、评价、记述,它的价值和影响也越来越大,在上千年的历史传承中,成为了一部经典文学作品。这就是文学经籍了。同样地,《楚辞》、《乐府诗集》、《玉台新咏》等文学作品集,和《离骚》、《李太白集》、《杜工部集》、《春江花月夜》等文学家的个人作品,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成为文学古籍中的经典作品,也就成了文学经籍。而经籍文学,它首先是宗教经书,因为具有一定的文学形式和文学价值,才成为了经籍文学。例如《圣经》,它首先是基督教的一部宗教经书,流传的地域十分广泛,历史时期长,影响很大。由于《圣经》具有很大的文学价值,它同时也被作为文学作品来阅读,如其中《雅歌》中绝大部分是优美的爱情诗,《赞美诗》是优雅的赞颂词,等等。又如《古兰经》,首先同样也是伊斯兰教的一部宗教经书,影响非常广泛,但《古兰经》本身的形式是诗歌形式,韵律优美,节奏感强,它本身的文学表现形式也让许多读者把它当作文学作品来阅读,这样,《古兰经》同时也就是一部经籍文学。在这里,还要仔细区分传统文学经籍和传统经籍文学。传统文学经籍,是指传统文学作品中成为经典的那一部分文学作品。这里的传统文学,既包括作家创作的书面文学,也包括民间文艺家创作的被记录下来的口头文学。例如《诗经》中的民歌,它首先是民间文学家的口头创作,被记录下来、经过删节之后成为了书面文学,经过若干年代的流传之后,成为传统文学经籍,《楚辞》、《乐府诗集》等中也有不少是民间文学作品。在此可以看出,传统文学与古代文学的外延部分是一致的,从对古代其它文学作品的比较中,它把没有成为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区别开了;从与现代和当代文学作品的比较中,也把至今在民间流传着的活态的民间文学、和当代的作家文学区别开了。传统经籍文学,是传统宗教经书中具有文学价值的经书。之所以称之为传统经籍文学,是因为它在古代曾经发挥着经书的作用和文学作品的功能,传承到当下,它在当代、在民众的现实生活中被作为经书使用的同时,其文学价值同时在发挥着作用。传统经籍文学和古代经籍文学有区别,也有联系,传统经籍文学是古代经籍文学流传到当代的部分,它仍然为民众所使用,既发挥着经书的作用,又保留着文学的功能;而古代经籍文学,则只是古代经书中有文学价值的一些经书,在当代,它已经失传、或者虽然作为经籍文学作品保留下来,但是在民众的宗教生活中不再发挥实际作用,只剩下了经书的形式,或者说只剩下了经籍文学的形式。

(二)彝族传统经籍文学的内涵和外延通过上面的分析,现在可以对彝族传统经籍文学的内涵进行定义,并且对彝族传统经籍文学的外延作一下界定。彝族传统经籍文学,是指彝族传统宗教生活——包括原始宗教生活和现代仍然为民众所信仰的彝族的延续形式——一直使用着的经书中,具有文学价值的古籍。它起源于彝族古代的宗教生活,特别是各种宗教仪式和带有色彩的民间仪式;它已经用彝文撰写、记录下来成为书面的文本;它仍然在当下的彝族传统宗教生活中使用和传承;它不是全部的宗教经书,而是宗教经书中具有文学价值的部分。彝族传统经籍文学,包括了现在彝族活动使用的经书中,具有文学价值的部分。从形式上来说,包括诗歌体裁和散文体裁的经籍。就彝族传统经籍的情况来看,用诗歌写作、记录的比用散文写作、记录的要多许多倍。以1930年代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的丁文江、罗文笔合作的《爨文丛刻》(又载《丁文江文集》第五卷)为例,包括了诗歌体裁的《献酒经》、《解冤经》、《指路经》(天路指明)、《祭龙经》(权神经)等4种,和散文体裁的《玄通大书》、《武定罗婺夷占吉凶书》等2种彝族经籍。《爨文丛刻》中所收录、翻译的彝族传统经籍,是彝族传统经籍文学的一个缩影,同时也很具有代表性,体现了彝族传统经籍文学中诗歌类型的作品多于散文类型的作品的事实。如果换一个外延分类方法,从彝族传统经籍的内容方面去考察,彝族传统经籍文学包括自然崇拜类,如《献山经》、《祭土地经》、《祭水经》等;图腾崇拜类,如《祭龙经》、《祭树神经》等;祖先崇拜类,如《祭祖灵筒经》、《丧祭经》、《指路经》等;还有其他经籍文学类。

二、彝族传统经籍文学研究的现状与意义

彝族传统经籍作为彝族传统宗教(也包括原始宗教)生活中使用的彝文经书、典籍,它是西南历史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其中蕴藏的信息量和信息的真实性和古老性,都是口传文献难以企及的。这些彝族传统经籍绝大多数是诗歌,也有部分散文,这就是彝族传统经籍文学。费孝通、马学良、杨成志等专家认为,彝族传统经籍对研究西南地区的历史有重大意义,彝族研究不清楚,西南的历史难以说清楚。研究彝族传统经籍文学,是解开彝族、彝语支民族乃至西南历史许多未解之谜(如夜郎、南诏、罗甸等国的问题)的重要途径。若不对大量的彝族传统经籍进行多角度的研究,编写的西南历史是不能全面反映古代西南的政治、军事、经济、语言、文化、文学、宗教和哲学等等情况的。

对彝族经籍、彝族文学的研究分别有很少的一些成果。国内最早的研究成果可追溯到晋常璩《华阳国志》对“夷经”的记述,清朝道光年间的《大定府志》也略有记载,但史志大多只涉及宗教。现在流传的彝文经籍,绝大多数是明、清抄本。现代以来,彝文经籍的搜集翻译出版取得了许多成果,有:《爨文丛刻》收录了部分,《彝文〈指路经〉译集》18部,《彝族指路丛书》7部,《祭龙经》等20多部,《驱鬼经》等10多部,《那坡彝族开路经》等。而集其大成者,要数《彝族毕摩经典译注》106部,集中了大部分有代表性的彝族经籍。在研究方面:多位专家有彝族宗教专著出版,张纯德等所著《彝族原始宗教研究》等是代表作;有40多人发表了50多篇彝族宗教的研究文章,但是这些成果对经籍的研究较少,从经籍文学的角度开展研究几乎没有。而与宗教经籍文学研究相关的专著,已出版的彝族文学史论著作中只提及几部。巴莫阿依著《彝族祖灵信仰研究》、巴莫曲布嫫著《神图与鬼板》和她的关于“祝咒文学”的文章、和罗曲等著《彝族文献长诗研究》等,对极少数彝族经籍文学作了一些文本介绍和田野调查研究;论文则有王明贵的《彝文古籍状况述要》、沙玛拉毅的《论彝族毕摩文学》、陈世鹏的《原始宗教对彝族传统文学的影响》、周德才的《彝族〈指路经〉的文学特点》、沈五已等的《笔摩经书与彝族文学》等,或多或少涉及了彝族经籍文学的研究。国外的研究,近代、现代外国人到彝区传教或游历,有保禄•维亚尔、柏格里、顾彼得、马克思•弗里茨•魏斯夫妇的游记、日记、声像记录中偶有涉及。近年来,马克•本德尔、西胁隆夫、藤川信夫、樱井龙彥、魏明德等,对彝文经籍或文学有所涉猎。

从总体上看,一是彝族传统经籍数量庞大,翻译成果丰富,动辄几部、十几部甚至上百部经籍一起出版,且京、滇、川、黔、桂彝区都在翻译出版,涉及面很广。二是研究彝族宗教的专著,目前已经出版9部,论文也有数十篇,但都不是从彝族经籍文学的角度研究。三是直接和全面涉及彝族传统宗教经籍文学研究的专著和论文极少,与经籍的翻译出版数量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因而也留下了一大片空白。因此,开展对彝族传统经籍文学的研究,是一项创新型的原创研究课题。就像《圣经》、《古兰经》、《道藏》、“佛经”等经籍不但对其宗教、历史与文明具有核心意义,对西方文学、阿拉伯文学、中国文学和印度文学的影响也是极为重大的。彝族传统经籍是古彝文文献中数量最多的部分,是彝族乃至西南历史文化和古代文明最重要的承载体之一,是对彝族影响最大的文艺形式。从一个全新的文学的角度研究彝族传统宗教经籍,对于了解彝族乃至西南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信仰及其艺术表达,理解彝族与现实世界及心灵、信仰世界的沟通及表现,发掘新的艺术门类,促进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建设,丰富世界艺术宝库,推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搞好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三、彝族传统经籍文学的研究价值

彝族传统经籍文学的研究,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切入,以人类学的方法为参照,以传统文学理论为一个主要参考,运用文学人类学理论与研究方法,深入挖掘彝族传统经籍的价值。从宏观的视阈来看,彝族传统经籍文学的研究价值,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彝族传统经籍文学所具有的传统功能的价值一是教育功能体现出来的价值。彝族传统经籍本身是在宗教生活或者日常仪式中使用,其中许多道德观念的教化、训导、诫勉和纠错,都是在经籍的诵读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二是认识功能体现出来的价值。彝族历史的传承,在宗教生活中往往得到体现,特别是许多经籍中,都有关于彝族历史的记录,让彝族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之根。又如《指路经》等经籍中有彝族迁徙路线的记叙,有关于迁徙途中各种山川地理形势的描述,还有到关键地方需要注意的事项的强调,等等,即使在当代,仍然有考证民族迁徙史的重要价值。三是审美功能体现出来的价值。这主要是彝族传统经籍文学表现形式特别是具体表达方式如唱诵、仪式表演等方面,对参与者情感的调动和熏陶,以及其中的韵律、节奏的美感等。

(二)新的文学禳灾和文学治疗功能的价值文学的禳灾功能和治疗功能古已有之,只是作为一种实践总结和理论探讨,是以人类学的方法研究文学之后才取得的重大突破。美国研究家麦地娜•萨丽芭发表了《故事语言:一种神圣的治疗空间》的论文,和《风湿性关节炎的旅程》(2000)等专著,以及秘鲁的维洛多在专著《印加能量疗法——一位人类学家的巫士学习之旅》中,对文学的神圣治疗作用进行了研究。而文学禳灾的功能,在苏美尔人的屠龙求雨祝咒词和中国各民族的“祭龙求雨”祝咒词中,通过各种祝咒词配合一定的仪式,达到消除旱灾的目的,都有普遍的体现。唐代时期,韩愈因为鳄鱼为害,为除鳄鱼之害还专门举行仪式、写作《祭鳄鱼文》来达到除害的目的。彝族传统经籍文学中的《祭水经》、《驱鬼经》等,都有同样的禳灾、治疗功能价值。

第8篇

关键词:彝族 服饰 刺绣 传承 色彩 工艺 图案

中图分类号:K89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2

彝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等省份,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云南是彝族的主要分布区域,其中大部分又集中在楚雄彝族自治州。

楚雄彝族主要分布于楚雄州境内的各县的半山区和山区,大姚县,位于云南省北部偏西,东邻永仁、元谋县,南与姚安、牟定县毗邻,西和祥云、宾川县接壤,北临金沙江与永胜。彝族历经多年发展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服饰文化,且种类繁多、多姿多彩。能够充分体现出彝族人民的审美意识和彝族的传统文化。

作为彝族艺术的结晶,彝族服饰集刺绣、蜡染、挑花、织带、织锦等多种传统工艺于一身。在服饰不同的部位制作不同的花色装饰,并根据不同季节更换应时的新作,在主要用一种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各种工艺手法,或挑或织、挑织相兼,织中有绣、挑中有绣、染中有绣、使服饰图案花团锦簇,变化万端,异彩流光,更加显示出鲜明的彝族艺术特色,如上衣多用黑色制作,肩、袖、衣领均有花饰。从前多用绣,而绣是20世纪年代开始盛行的,成为彝族特有的刺绣方法。彝族刺绣运用的针法主要有平绣、辨绣、钉线、编绣等,平绣一般绣具象拟形图案中的红花绿草,色彩明丽。钉线、辨绣适合绣几何图案,如披风的领圈与下摆处,绣上连续形的圆圈或吉祥的图案。彝族刺绣把彝族服饰装饰的分外鲜艳亮丽,彝族刺绣长久以来都在表达着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彝族刺绣中我可以看出彝族人民朴实的性格和纯真的情怀。妇女盛装花饰多,为交领右枉肥大短衣,下围长裙,并穿裤子,是裙子向裤子过渡的装束形式,围裙及裙之一侧有花饰,穿时前摆系在裙内,后摆露在裙外, 彝族妇女日常服装一般上身着右衽大襟上衣,衣身多有刺绣,戴黑色包头,彝族男子多穿黑色短袖开襟上衣,下着多褶宽脚长裤。由于地域不同、分支不同,彝族服饰历经长时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鲜明的服饰特点。

彝族服饰在大姚县以百草岭为主要聚居区。大姚县三台乡还在每年的三月二十八日举行赛装节,以展现彝族精美的工艺和绚烂的色彩,由于楚雄彝族主要分布在山区,服饰有着较强的地域性,但是由于呈现出,大散居、小聚居的特点,所以大姚彝族服饰也受到汉族服饰的影响。大姚县彝族大多属于里颇支系,彝族服饰特点十分明显,与其他地区的彝族服饰有显著差异,尤其是色彩、纹样、结构以及工艺都是很有开发研究价值。大姚彝族女装服饰主要为右衽大襟圆领,在领口袖口和肩部都有镶边以及图案精美的刺绣,花饰繁多,色彩艳丽,图案主要是花卉为主,二方连续纹样也多应用在刺绣上,在前襟和肩部还装饰有传统云纹和马樱花等。衣料多选用红、黄、紫、绿等艳丽的色彩。衣料上点缀有银光闪烁的亮片,构成了华丽多彩的装饰效果,彝族人民多在山间劳作,劳动时动作幅度很大,这样上装和下装连接部位就会在外,劳作地点多为山里,气候相对偏凉,故用围腰可以保护腰部,起到保暖的作用,另外一般衣服的前襟部位易脏,围腰还起到阻隔脏物的作用,且脏后更方便清洗腰部,所以彝族人系有围腰,围腰上有工艺精湛的刺绣,工艺以挑花、镶补、平绣为主,有的围腰有三层,每层色彩各不相同。用黑色包头布盖于头顶上,顶中央镶制一块精致绣花方帕,方帕后面垂有许多用彩色毛线组成的缨穗。在大姚彝族多数人都习惯背一个绣花挎包,彝族是一个能挑善绣的民族,他们的挎包都是以挑和绣来装饰,特点多用飘穗,硬扎,厚实,总体上讲是有挑有绣,风格造型多样。大姚彝族包的装饰主要以花卉植物图案为多,如马缨花图案,鸟兽鱼虫也比较常见,此外还有日、月、天地、田野、道路等图案。

大姚彝族女服以桂花地区最具特色,楚雄大姚县的桂花地区,彝族服饰特点十分明显,与其他地区的彝族服饰有显著的差异,不论是纹样、色彩、结构以及工艺都是很有开发研究价值的。大姚桂花妇女,上穿前短后长对襟衣,前襟齐胸,后襟长披至腿部,有的甚至长及小腿,类似长袍,下身镶花腿套,罩黑底花裙。上衣胸背都用彩色布料镶嵌各种几何图案,裙体亦用彩布镶数道横向条纹,风格粗犷、古朴,为其他其他地区彝族服饰所少见。桂花服饰的典型特点是装饰纹样的抽象性和贴布绣的应用,与其他彝族地区的服饰不同的是,桂花彝区的服饰纹样从具象的马樱花造型中脱颖而出,桂花的服饰纹样是抽象的几何纹样,在桂花女服中装饰纹样的抽象性更是给桂花服饰平添了几分强烈的艺术感和美学价值,此外,桂花女服的刺绣工艺与其他彝族支系有很大的不同,桂花女服中刺绣多是贴布绣,这种工艺只有在桂花女服中可以见到,贴布绣是彝族刺绣中最为特殊的一种刺绣工艺手法,贴布绣一般是先把彩色的布根据装饰需要和位置的不同裁剪成宽窄不同的布条,然后把布条依据个人喜好剪成有规律的简单图案,再把剪好的布条先用手针固定在衣服上,之后用针线钉出纹样的具体轮廓。贴布绣的图案纹样大多是抽象的几何纹样,这种绣法绣出的绣品更具现代审美价值,这种刺绣方法楚雄大姚桂花地区的女服最为多用,这种独特的工艺结构也使桂花女服有了更高的艺术价值。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巨大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文化交流逐渐扩展,大姚地区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大,很多少数民族服饰都在用料和制作工艺上都有了较大变化,楚雄大姚服饰也不例外,当地的服饰观发生了较大变化。呈现出以下几大特点:一、呈现出了汉化的趋势。经过走访调查发现,由于民族服饰制作过程复杂,难于清洗,以及穿在身上劳作不方便,彝族的少年和儿童在上学的时候则是完全穿着汉族服饰,年轻女性也多穿着汉族服饰,只有在打跳和过节时才会穿上传统服饰,平时基本上不穿着,有些年长的彝族女性还会有选择性的穿着民族服饰,但是有的传统服饰中的下装和鞋则完全被汉族日常服装所取代,有的则完全穿着汉族服饰,只在头上包上了带有刺绣的头巾;二、机器代替手工。随着社会生产力和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使大姚县的服饰生产引入流水线,彝族服装服饰上最能展示当地彝族服饰特点的部分,如挑花绣朵,制作布纽扣,钉制各种精巧的装饰品等工序,也大都由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彝族妇女穿着的服饰大都是机器生产而成,在当地的集市上,机器制成的彝族服饰到处可见,然而,机器制作出的服饰根本无法与手工制作而成的相媲美;三、服装服饰产品设计缺少创意。和那些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少数民族地区相比,大姚的服装服饰旅游产品款式相对单一,配套饰品较少,一些生产厂家盲目的的借鉴其他彝族服饰的制作工艺,忽视了对当地彝族服饰优秀传统工艺的继承,失去了自身的特色。此外,当地的刺绣工艺和图案主要是从前人那借鉴而来,没有创新。

彝族服饰是中华民族服饰中的一部分。彝族服饰作为一种特有的艺术形式,不但起到了对彝族的文化传承、记载、表现和发扬的作用,而且反映了彝族在生活、劳动各方面的生活习惯、审美喜好、、传奇经历等作为少数民族的文化瑰宝。因此,彝族服饰如何在变化中求得传承和发展是当下的重要任务。和其他民族一样,云南楚雄大姚彝族也需要将民族服饰向趋于产业化管理的模式中变迁,以适应新形势下民族服饰文化的飞跃发展,与此同时,楚雄彝族服饰也必须要随之有所改变,也要寻找新的出道路并且改变前进的方向,只有这样,楚雄大姚彝族服饰的传承和利用才能拥有光明的前景,古老的文明才能再次闪耀出动人的光芒。当地政府应该鼓励和扶持大姚彝族服饰的发展,宣传服饰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提高彝族人民对彝族服饰的重视。并且开展彝族妇女刺绣技术提高培训班,

为广大彝族妇女提供学习刺绣技艺的机会,为刺绣能手们提供交流切磋刺绣技艺的平台。当今的服饰设计师可以通过了解彝族服饰元素,通过提炼归纳演绎将彝族服饰元素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作品中。彝族服饰带有典型的地域色彩和民族风情,历经几千年的迁徙变革而依然保持着独立的民族性和特点,彝族服饰文化不仅仅是华夏文明的结晶,同样也是世界文化长河中的宝贵财富,更是现代服装设计的创意源泉。当今中国的现代服装设计应该以传统、民族为支撑和根基,将彝族服饰元素运用到当今服装设计中不仅可以丰富彝族服饰文化领域的研究,而且在当今“民族风”逐步渗透的服装圈,具有现实意义。挖掘彝族服饰元素的精髓,可以挽救日渐消亡的苗族服饰,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另外,保留和发扬苗族传统服饰元素并将其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之中,也增加了时装本身的文化内涵,提高时装产品的附加值。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要对彝族传统服饰元素进行客观的评价与分析,分析苗族传统服饰元素适用于现代服装设计的部分,对传统苗族服饰元素进行改进或设计创新,避免设计中只停留于表面借鉴的 “拿来主义者”做法,为传统元素的现代运用提供具体实例参考。希望本课题的研究能真正为时装设计对传统元素的利用提供些许借鉴之处。既丰富传统苗族服饰艺术的现代利用,也增加了时装本身的文化内涵,提高时装产品的附加值。

在如何保护民族服饰遗产的传承上,文化主体充当了传承者的角色,也就是说文化主体决定了民族服饰遗产将以何种形式存和如何传承的问题。首先要改善当地人的生活,提高他们的生产力,其次就是要激发他们文化自觉的热情,让他们自觉的发自内心的传承自己的服饰文化。

参考文献:

[1]王四代,王子华.云南民族文化概要[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

[2]陈立.刺绣艺术设计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第9篇

摘 要:云南红河州少数民族彝族历史悠久,文化资源异常丰富,有着得天独厚的拍摄资源。近几年来,新闻摄影同行们针对彝族民族风情的的拍摄作品也层出不穷,反应了红河州彝族地区的各行各业的改革和发展,体现了时代风貌和时代精神。但是令人耳目一新、不落俗套、具有冲击力和深刻内涵的摄影作品仍然并不多见。文章针对红河州少数民族彝族摄影创作技巧进行阐述,对如何发扬和宣传彝族文化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红河州少数民族;彝族;摄影;创作技巧

0 引言

云南省是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民族文化浓郁,为广大摄影爱好者提供了天然的摄影基地。由于摄影者存在着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以及拍摄时间和角度的不同,要想成功拍摄一组体现出彝族民族题材的专题报道摄影,要求拍摄者必须要具备民族学、民俗学、历史学、人文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对拍摄对象的文化背景等有深入的探究和了解。因此,对如何展现出红河州少数民洲彝族民族特色的摄影作品,对摄影者的摄影技巧和文化知识背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 红河州彝族民族摄影特征

彝族民族题材的专题报道摄影是摄影创作中自然形成的一种摄影现象,能够体现彝族的文化温情以及民族风貌,同时也能展示摄影家的摄影风格,其本身存在着如下特征:

1.1摄影题材创作的民族性

彝族}材摄影创作中,会体现出其民主的特征、文化背景以及精神生活、心理历程。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有诺苏、纳苏、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等不同自称,彝族文化拥有丰富的内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体现在服饰、生活习惯、节日、习俗、语言、历史等各个方面。譬如彝族服饰,其种类差异大,色彩纷呈,不仅有性别、年龄、盛装、常装之别,还有婚服、丧服、祭司服、战服等各种专用服饰,区别近百种。由于彝族在历史上宗族观念深、所处地域广阔、自然环境复杂、以及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彝族服饰在其质地、款式、饰品、纹样等方面均形成了明显的地域待征。在摄影作品取材中,从服饰方面就能体现出其特有的民风。

1.2摄影题材创作的真实性

摄影立足现实,将现实社会视为真实的母体,因此无论是在何种摄影作品中,都需要将真实摆在重要地位,把形象的真实性作为艺术美感最重要的内容和标准,彝族题材摄影创作也不例外。在真实的基础上客观的反映生活,以作品内容去打动心灵。拍人文的重点是拍人物,人物都是有情感的,亲情、友情、爱情。就算拍一个地方,拍一座房子,也需要培养情感。譬如以彝族人为题材的摄影作品,需要善于发现摄影视角,捕捉人物镜头,还原一个真实淳朴的人物特点,结合其当地人特有的服装、饰品,特定的情景,运用光影调节,展示真善美的民族风情。

1.3摄影题材创作的时代性

彝族摄影创作直面其民族文化传统,直接切入到他们多彩多姿的生活当中,无需迂回,也不允许虚构。其可以通过配文字,讲述昨日的故事,描绘明日的情景,但是现实是如何,在照片中就只能表现出什么样子。其着重反应彝族人民现实生活的精神,生活状态和时代风貌,并通过照片内容反映出深度和维度,展现民族摄影创作的时代性。

1.4摄影题材创作的故事性

在彝族摄影创作中,作品往往展示的是一个完整的事件,每张照片都是需要向人民讲述故事情节的。不论作品的多少,每张照片都需要突出主题和重点,准确无误的讲述故事,令照片和内容能够有机融合。

2 红河州彝族民族题材摄影技巧把握

民族题材摄影具有民族性、真实性、时代性和故事性,最终都是通过摄影师创造的作品传达出来,因此如何掌握和应用拍摄方法和摄影技巧,成为了少数民族题材摄影创作的关键。

彝族题材摄影的艺术形态和艺术追求决定了其创作的过程,同时也决定了摄影者首先关心“人的意识形态”,拍摄的角度应该是面向社会、面向生活、面向彝族地区,从普通的事物中发现具有代表性的各种事物形态。在拍摄技巧上,归纳为以下几点:

2.1追求真实,简单直率

选材需要有追求真实,简单直率,讲究实际,避免人为干扰,在拍摄时,不需要刻意的去追求光影效果,应该注重自然光运用,体现出真实感,杜绝人为雕琢进行刻意的美化或者剪切。

2.2多角度拍摄

在拍摄的过程中运用多角度拍摄,远景近景相结合,虚实把握,令画面更加形象富有层次感。例如在反应彝族火把节活动时,需要运用远景拍摄,但是表现其中有代表性人物的,就需要采用特写镜头。多画面,多角度的完美结合,是完成一组体现彝族人民民族特色的摄影作品的根本保障。

2.3抓怕为主,避免摆拍

在反映原始的民族风格的作品中,一般较为成功的都是在动态拍摄中完成的,一般采用抓拍,能够更好的凸显现场风味,抓住瞬间的形象,所以在拍摄中,尽量选用一些较为轻便的小相机。

3 红河州彝族个人拍摄经历

笔者曾在红河州停留过一段时间,在当地采风,对其民风民俗相关题材进行镜头捕捉,对彝族地区的火把节进行了取景拍摄。在去到当地之前,我对彝族的文化做过一定的了解,但是为了更加深入的报道,本人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在出发前,认真查阅了有关火把节的相关文字资料,从而了解到。火把节是彝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已经沿袭了一千多年,关于一则凄美的爱情故事传说,为了纪念这个难忘的日子,每年六月二十五日这天下午,彝族村寨的人们都要点燃起松明火把,用这熊熊燃烧的火把去照耀四壁,烧死蚊虫;驱邪除恶,以示吉祥幸福;男女青年就围着火把跳起欢快的“左脚”,老人们围着坐火塘,打开醇香的火酒,互相敬酒,互祝吉祥。

在参与到整个活动中,我紧紧围绕着主题进行拍摄,加上如此节日气氛下,镜头下的整个画面极具感染力,令浓厚的民族宗教气氛和百姓的心态均表现在图片上,最终能够达到影像与文化的完美融合,受到了读者的好评。

4 文章小结

彝族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在较长时期的社会生活中传承下来的,是民族文化的积淀。正因为如此,古老的历史决定了以民俗为题材的摄影包容着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浸透着传统文化的遗迹。民俗摄影再现历史的同时,也从历史中汲取营养、文化气息和明辨力,应大力推崇和发扬。

参考文献:

[1]邹昱,当代纪实人像摄影主题变奏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4

第10篇

关键词:彝族铃铛舞;体育渊源;社会价值;重塑

中图分类号:G122.7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9)02-0059-05

彝族铃铛舞是彝族人民悠久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彝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产生于彝族人民长期社会生活中,伴随着彝族人民的发展而不断传承与演进。通过对铃铛舞的考察研究,发现铃铛舞作为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在民族运动会上作为表演项目类的比赛,而且作为民族传统舞蹈在舞台上也有极佳的艺术表演,还在全国民间文艺展演中已取得较好的成绩,但这些都是短时间地展示铃铛舞的风采,而后是长时间的搁置,作为对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缺乏连续性的传承,其传播途径和力度有极大的局限性,铃铛舞的功能在当今社会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实证考察,对彝族铃铛舞的体育渊源、现实发展等进行研究,并对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铃铛舞的社会价值进行拓展,让铃铛舞的功能在多层次、多角度的社会中得到充分的显现与重塑,使得彝族铃铛舞这一古老而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不仅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而且铃铛舞将会在促进大众身心健康、民族团结、学校体育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其巨大的作用。

一、彝族铃铛舞的体育渊源

彝族铃铛舞,俗称跳脚,彝语称“恳合呗”,“恳合”即斋经,指祭祀礼仪中唱经的歌,“呗”即跳的意思,合起来就是通过舞蹈表演的形式加上歌师的诉唱来祭奠死者的意思。最初参加铃铛舞表演的人都是男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及人们观念的更新,女人们慢慢的才加入到这只队伍里来,铃铛舞的表演人数一般4人、8人或数十人皆可舞。舞动意为灵体告别舞,是彝族人民在祭祀场中演跳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铃铛舞具有连歌载舞的显著特色,舞者右手执马铃铛,左手执彩带。舞者先歌后舞,歌舞相间,舞蹈无音乐伴奏,靠鼓点及舞者摇响手中的铜铃声来统一动作,唢呐只作间隙的吹奏。通过祭祀活动,跳“恳合呗”,唱祭祀礼仪之歌,以尽子孙之孝,祭奠逝者,安慰生者。铃铛舞所表现的内容为彝族人民传统的生产生活场景,经过艺术化处理,内容健康,风格朴实。由于彝族有婚嫁、丧葬皆歌舞的习俗,铃铛舞又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因而得以世代相传,并保持着完好的原生状态。此舞在赫章保留着完整形态,尤其以赫章珠市乡最为典型。

铃铛舞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根据彝文文献《什勺丧祭记》记载:远古时期的什勺部族在云南的一个叫点吐博略的地方为先人举行祭祀活动,在跳舞的时候不慎惊动了天上的最高主宰策格兹,因而降下了病根与死神。又据《彝族源流》、《洪水泛滥史》记载:洪水泛滥之后,彝家的再生始祖笃米经策格兹的撮合,在贝谷恳嘎歌场同沽色女、诺色女、布色女对歌对舞,太阳星女、月亮星女、北斗星女、野鹤、野狐、野人等都前去助阵,吹奏芦笙、挥动舞帕,尽情欢跳,热闹非凡,祖笃米也因此与沽、诺、布三天女婚配,生下了“六祖”,并传下了彝族歌舞。笃米死后,在一个叫继堵落纳嘎的地方,人们手舞铃铛,用先祖笃米传下的舞蹈为他送行,这便是彝族先民们古老传说中最早的铃铛舞。

另一种说法是据史书记载,贵州赫章是我国大西南彝族古展的中央腹地,被誉为夜郎文化的发源地,经考古赫章可乐曾是它的都城。远古铃铛舞最重要的特点是它是一种军事舞蹈,它的产生与战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800多年前,彝族先民经历着频繁的战争和迁徙,有了战争,将士的伤亡便也成了平常之事,对于历经战乱的彝族先民们而言,在每场战斗结束之后,为了抒发悲痛之情,给阵亡的将士们复仇,同时也为了给他们送行,幸存下来的人们总要组成铃铛舞队,进行铃铛舞表演。古时候的彝族先民们认为,人在死后灵魂还在,摇响铃铛是通知孤魂野鬼别挡路,也有人说铃铛舞的铃声是彝族祖先在战乱中伤亡过大,领头人为安定人心,用马铃铛在手中有节奏地摇响,使后面的队伍相信伤亡人数不大,他们还有再战的能力。国王首领举行祭祀追悼先王时,部下也要组织120人的兵马队伍和数十人的歌舞队,进行铃铛舞表演,在战场上,承担这种复仇义务的人毫无疑问的就是幸存下来的将士。作为军事舞蹈,在古代,铃铛舞主要反映远征及护送阵亡将士、翻山越岭、攀岩渡河、相互保护、同甘共苦、响鼓促战、长号告捷等披荆斩棘的艰辛征途。表现的是战斗的场面,舞者以红、白、黑、黄为装饰色而象征四方将领,手持铃铛以示骑马,同时也用铃声来控制舞步。而今,铃铛舞由官场祭祀搬到民间丧祭,场所虽然改变了,但是它的形势和内容始终没有改变。随后,这种战状舞演变为祭祀告别的舞蹈,这就是今天的铃铛舞。

彝族先民们采取带有强烈民旗性和地域性的“恳合呗”这种特殊形式的动作,由此产生了以原始文娱体育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宗教祭祀仪式,孕育和包含了彝族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萌芽;这种对自己的身心进行改造的过程中,透视着民族体育的内涵,客观上实践着体育的行为,实现着原始体育的功能。

二、彝族铃铛舞的变迁

彝族铃铛舞与其它的少数民族文化形态一样,其孕育、生成、演变与创造它的人群的进化、需求息息相关。影响其发生、发展、变迁的条件包括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表现的彝族铃铛舞,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迁。

1 铃铛舞内涵的变迁

随着时代的演进,彝族人民的观念更新,铃铛舞的内容、形式有了极大的变化,原始的彝族铃铛舞仅限男性演跳,且是以祭祀为主要目的;而现代铃铛舞不仅仅是男子参与,女子也加入其中,而且不仅仅是为了祭祀,在彝族节日、喜庆、农闲时都可以演跳,铃铛舞已成为彝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成了彝族人民愉悦身心、人际交往的一项重要活动。

2 场地和器材特征的变迁

铃铛舞的活动场地非常简单,没有严格的规则要求,一般是在一块平整的场地上进行。铃铛舞的器械很有特点,舞者手持的铃铛是以铜为原材料制作的,中间手握的部分是一直径约为20cm铜管状结构,其管状两端系有3~7个小铜铃,整个器械的长度约25cm左右,中间扎有20~30cm长的红色绸带。此外,舞者脚上还套上了环状脚铃。铃铛舞元音乐伴奏,靠鼓点及舞者摇响手中的铜铃声以及脚铃来统一动作。

3 技术及活动形式的特征的变迁

舞者双手持铃,以腰部为轴心,双手左右上下转腕摇铃并带动彩带飞舞,腰腹部前后左右来回转动,躯干前屈后伸,活动幅度较大;手臂可在上、下、前、后、体侧并带有抖动的运动,使铃铛发出有强烈的节奏声响;伴随着脚步的前、后、左、右移动,还有方步前倾、下蹲、单双脚跳、并步、垫步等,步 幅可大可小。节奏是一走一停,缓急有序。铃铛舞一般是多人一起进行,按同一节奏完成各种动作,所有参与者之间协调配合、身心一致地表达着本民族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铃铛舞的演跳队行可以是圆形、一字行、或是矩形,没有严格的规定,视动作的组合而定。年长者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简单难度不大的一些组合动作;技术熟练的年轻人有的可做出倒地翻滚、抱腰翻转、踏肩造型等带有表演性质的难度动作;而且现代彝族男女还创编出一些精妙的组合,使原始粗犷的“恳合呗”更加绚丽多姿。

4 彝族铃铛舞的社会价值的变迁

彝族铃铛舞现今多见于祭祀、婚嫁、节日庆典中,将多种民族文化、民族特色元素等容于一体。在追求市场经济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使得铃铛舞不仅具有体育文化的健身、娱乐的本质功能,而且还可拓展出多种丰富的社会功能。

(1)能增强民族凝聚力

彝族铃铛舞是一种综合的民俗文化,代表着彝族人民的文化信息,是彝族文化的表征,凝聚着浓厚的彝族民族意识和价值,深深地包含着这种凝聚力的品格。铃铛舞其内涵是重视人的身心需要和情感愿望的满足,不以高超复杂的技艺、深邃的思想和深厚的文化修养等条件要求公众,而是以普适的、自娱自乐的活动特征迎合民众。不必具有较高的身体素质和文化修养就可以在这一活动中得到较直接的令人愉悦的情感的抒发和宣泄。铃铛舞的这一特征,使它自然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吸引了大量的参与者和观众。在集体演跳的过程中,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相互信任,能引起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激发民族情感,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

(2)有利于彝族文化的传承

文化的传承分为有形和无形文化的传承,有形民族文化包括民族文物、古董、服饰、器具等等,无形民族文化包括民族精神、信仰、观念、思维方式等。彝族铃铛舞是彝族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部分,有很多的彝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就是依赖于铃铛舞而得以流传和保存下来的。在铃铛舞中反映远征及护送阵亡将士、翻山越岭、攀岩渡河、相互保护、同甘公苦、响鼓促战、长号告捷等披荆斩棘的艰辛征途。表现的是战斗的场面,舞者以红、白、黑、黄为装饰色而象征四方将领,手持铃铛以示骑马。舞姿刚劲、豪迈,节奏和谐、有力,让观者感受到的不仅是一个民族不断延续跳动的脉息和他们在披荆斩棘中的苦痛呼喊,同时还能洞察彝族人民的原始价值观、信仰观的追求。因此,铃铛舞是彝族民族舞蹈、民族服饰、民族道具等有形文化和民族信仰、民族精神心理、民族传说等无形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民族文化,通过铃铛舞这种民族体育运动的外在表现形式,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得以保存并展现,铃铛舞是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的一种身体活动,铃铛舞成为了彝族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

(3)具有强身健体功能铃铛舞经历了长期的文化积淀之后,逐步形成了有节奏的各种协调动作,有节奏的铃响、有节奏的各种身体活动,同时活动的队行有多种方式的变换等形式,不管是男女还是老少都可以参与铃铛舞的活动,并可根据自身的情况调节运动量的大小,铃铛舞不仅具有良好的健身、健心效果,使人们身心愉悦,而且铃铛舞促进了民族的认同感,还能使人充分体验和享受到同一群体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互相关爱的友好交往的人际关系。铃铛舞已成为彝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到来,充分利用本土特色文化资源来发展当地经济,已被政府部门和地方群众所认同。西部大开发以及大众旅游热的兴起,给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会,费孝通先生指出:“西部蕴含有丰富的人文历史文化资源,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承发展,而且会产生经济发展的联动效应。”赫章彝族由于其居住地理环境的相对闭塞,使其彝族文化都保持着传统性和原生性的特点。铃铛舞的很多动作都是模仿先民在与自然的搏击中翻山涉水,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勇斗豺狼,然后男耕女作,生息繁衍的大迁徙的壮阔画面。这种保持完好的原生态的民族文化,会吸引众多的跨地区、跨省,甚至跨境发旅游观光者,随之带来的是经贸、物资、文化的交流和繁荣,彝民也会由单纯的劳作者,演变成民族风情的表演者和旅游服务的主体,多种角色的融合会增加彝族人民的收入,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彝族铃铛舞的现状

贵州赫章珠市乡彝族村寨的铃铛舞保存相对完好,他们居住在被誉为贵州屋脊的韭菜坪山下。一直以来,珠市乡的铃铛舞传承较好,“老的小的、男的女的都会跳,村村寨寨都有自己的表演队,只是表演的风格特征有较小的差距而已。”近年来,一些年轻人在民间老艺人表演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使铃铛舞的形式和种类更加完善。

彝族民间歌舞虽博大精深,但近年来,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铃铛舞也受到了时代的冲击,面临逐渐被淡化消隐的危机。

本研究的调查表明,制约铃铛舞传承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这样几点:其一,近20年来,少数民族聚居地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迅速地改变了当地人民的文化生活,过去人们赖以愉悦身心的许多民间、民俗体育活动逐步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现代娱乐方式,广播、电视、网络、卡拉OK等娱乐活动以及现代许多休闲与运动成了彝族青少年及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们的闲暇娱乐活动方式。许多现代彝族年轻人受到现代文化的影响很大,致使他们对热爱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激情不高,思想观念的东西受到抵制,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不能较好的得以传承,铃铛舞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正面临着衰退的境遇,同时,彝族人民的娱乐方式由村寨集体化的自娱自乐转向了居家观赏,直接影响着人们对铃铛舞活动的参与。而且,彝族聚居地相对落后偏僻的生存、生活环境,使人们更向往城市生活,这就为铃铛舞的传承增加了难度;其二,珠市乡的矿产资源相当丰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地村民的经济意识也不断增强,年轻人对经济的追求超过了文化传承的力度,许多年轻人都去采矿,或者外出打工,由于他们的缺失,使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少人不再把本民族的文化看得那么神圣,间接地影响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其三,随着老一辈的民间艺人的不断离去,能演跳铃铛舞者逐年减少,能领略和把握铃铛舞神韵者更是屈指可数,新一代的年轻人不能很好的接过担子,由于后继乏人,尤其是缺乏组织管理人才,难以对铃铛舞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大大影响了铃铛舞的传承和发展。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保护和传承铃铛舞刻不容缓。

四、重塑彝族铃铛舞,

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彝族铃铛舞自产生之日起,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只有理性地分析与认识铃铛舞的历史变迁,才能把握它的发生、发展规律,才能够客观地理解和面对彝族铃铛舞的历史变迁,才有可能找到重塑铃铛舞的复兴与繁荣之路。彝族铃铛舞应多方向的重塑与改造,以适应体育文化的发展,满足学校、社会的各种体育需求,塑造出以“民族”为特色,以“科学”为理性支撑,以“健康”为价值取向,以“大众”为社会基础的铃铛舞新型发展态势。

1 加大彝族铃铛舞的宣传力度

政府部门应充分认识铃铛舞体育文化资源的价值,从宏观政策高度给予铃铛舞文化以重要的保护地位,应充分利用各种新闻传播媒体,加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宣传,让全国及世界各族人民认识、了解、接纳并参与。同时,应充分利用民族文化传统的凝聚力,利用铃铛舞本身具有的健身、娱乐、教育、竞技功能,吸收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使人们认识到保护和传承彝族铃铛舞文化的重要性,鼓励人们积极地保护和开发潜在的彝族文化资源。特别是应该从彝族内部主体出发,让彝族人民在思想意识上认识保护、传承铃铛舞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感,并通过积极的行动来传承和发展铃铛舞文化。

2 加强铃铛舞理论的研究工作

彝族铃铛舞的理论研究比较滞后,铃铛舞资源的挖掘整理、应用理论的研究、市场开发和推广缺乏整体性、深层次的研究。彝族铃铛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如何使这些潜在的资源转化为现实的财富,促进铃铛舞向着科学化、现代化、社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为文化建设服务,是一个急待解决的课题。应以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对铃铛舞进行研究,大力开展多部门、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研究,加强对铃铛舞的历史渊源、哲学思想、文化内涵、功能价值、训练方法以及规则、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的配套研究,逐步建立起铃铛舞的科学理论体系,并制订出铃铛舞发展战略及实施途径,以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综合保留相关资料,使铃铛舞的发展走向科学健康轨道,为铃铛舞走向世界打下坚定的理论基础。

3 开发旅游资源,打造彝族文化品牌。

人文旅游资源的利用是当今旅游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是人文旅游资源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它与传播民族传统文化、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等有着直接密不可分的关系。抓住西部开发的大好时机,培植旅游产业,整合彝族文化资源,统筹规划,突出区域性和民族性特点。在保持铃铛舞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发展和创新,注重与民族生态旅游、民族节庆、集会等相结合,打造彝族文化品牌,形成彝族文化旅游观光的人文景观。

4 创编铃铛舞健身操,把彝族铃铛舞作为学校体育教材内容

学校是体育的摇篮,是原始体育形态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普及化的必由之路。学校教育是一切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全球体育发展的经验一再证明,绝大多数体育项目,都是在经历走进学校、成为学校体育资源的过程中逐步构建和丰富了自己的理论与方法,并通过学校体育方式而在整个社会更广泛地流传开来,充分利用彝族铃铛舞的健身价值,对铃铛舞进行教材化,融进时代的因素,赋予新的内涵和现代人文精神,运用现代体育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铃铛舞进行改造和创新,在运动方式、技术结构、规则和裁判方法等与现代体育接轨,进行教材化处理,并进行师资培训,将教材化后的铃铛舞纳入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发符合当地实际、富有特色的校本教材,以弥补现有经济欠发达的情况下,学校体育受场地、器材的制约状况。这样的内容既符合学生的身心需要,同时,也通过进入学校体育教育的方式促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自身的有效发展。走进学校体育,使民族传统体育拥有了保持传统和开发创新的重要基地。

5 与社区体育结合,将铃铛舞作为大众健身项目。

第11篇

除拥有一批技艺精湛的银匠,凉山还有充足的银锭库存,为银饰的加工制作提供有力保证。据有关资料记载,新中国成立前,凉山彝区的流通货币主要是川康银锭,作为财富的象征和表现,大量银锭留存民间。1957年,凉山民主改革时,据中国人民银行凉山州中心支行调查测算,全州约有白银2000余万两(200万锭)。今天凉山彝族地区,一年用来打制银饰器物的白银有2000—3000斤,平均每月有200多斤,随着老百姓经济收入的提高,白银消费量还在不断上升。

近年来,随着凉山彝族银饰加工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彝族银饰和制作技艺在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现代传播媒介上传播,使越来越多人了解它。几年前的一个春节,我在北京农业展览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展上见过彝族银饰制作加工场面。来自大凉山的彝族银匠和全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云集在此,在向人们展示那些传承几百年上千年的传统手工技艺,以及精美的手工艺品。匠人们多彩的民族服装,娴熟的制作技艺,以及琳琅满目的银饰,成为展览会上的视觉焦点,深深吸引观众眼球。凉山彝族银饰的传统工艺、制作程序、佩戴场合都有说法和讲究。

银匠分布和传统工艺的传承特点

凉山彝族自治州有17个县,400多万人口,其中彝族人口有200多万,银匠在凉山彝族地区分布很广,除以彝族为主的昭觉、布拖、美姑、金阳、喜德、越西、普格等县,以汉族为主的会理、会东、宁南等县也有银匠。

男耕女织的农业社会,大自然风雨变化,旱涝灾害紧紧控制着人类命运,在靠天吃饭的年代,有一技之长的手工艺人,有能力靠自己手工技艺来维持生存,而获得世人的羡慕与尊重。匠人的社会地位在凉山彝族地区也同样受人尊重。20世纪50年代前,凉山彝族奴隶社会时期,彝族社会分五个阶层,其中匠人的社会地位仅次于统治者和工作者。历史上,出于技术保密考虑,凉山彝族银器制作工艺在有血缘关系的家支中传承,传统习惯是传儿不传女,只传给本家支的人。这种情况还在有些地方延续。2012年7月,凉山火把节期间,我从北京来到有凉山“彝族火把之乡”、“银饰之乡”美称的布拖县拖觉镇,近距离接触彝族银饰文化,调查银饰手工技艺的传承、加工制作、销售情况,发现大部分还是按照传统的家族方式传承。拖觉镇有十几个银饰加工作坊,按银匠家支的谱系来看,大部分是落古家族的后裔,这些人的手艺或直接或间接,从彝族银饰手工技艺省级或国家级传承人那里学来的。他们年龄都在40—50岁之间,41岁的落古有黑告诉我,他家是银匠世家,传到他这一代已是第十代了,现属第十一代的他儿子也在学。作为银匠家支的男性成员,在学习银匠手艺方面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大多数人的父亲就是银匠,家庭也是加工作坊,他们从小耳濡目染也就学会了。如果遇到父亲早逝或其他特殊情况,就跟同家支的其他人学习,学艺方便,也不需要支付学费。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银匠手艺的传承习惯,已在悄悄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并不是所有人都严格坚持传儿不传女的固有习俗,这样的想法和做法也得到同家支人理解。探究原因,一是社会发展后就业渠道多,银匠手艺不是唯一的选择,从事其它工作照样挣钱。二是国家倡导技艺项目传承人要带徒弟,传授技术,家支间一脉相传的情况被打破。

家庭式的手工作坊

凉山彝族的银器制作是一种家户式的手工业,在家庭作坊中完成,可一个人单独完成,适合小规模生产。银匠店面大小不等,大的有十几二十平方米,小的只有几平方米。银匠大多是一个人单独做,也有二三人合伙的,但是没有三人以上的合伙情况。在拖觉十多家银饰作坊中,多数是兄弟、父子联合经营,他们共同加工银器,平分利润。偶有些雇工经营者,一般也是师傅雇用自己的徒弟,这些徒弟都是学艺多年,技术成熟,人品好知根知底诚实之人,包吃住后,根据生意的淡旺情况,付给一定工钱。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前夕是银饰作坊生意最好的时候,按照彝族传统习惯,火把节第二天要举行传统的民间选美活动,参赛者要戴银饰盛装出席。因此,人们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组织安排购买银饰,或购买全套,或添上一两件,或以小换大。姑娘们在姐妹朋友或母亲的陪同下,手里提着准备装银饰的木箱子,三三两两来到作坊前,这时临街的银饰作坊前,人们紧紧围着银饰品挑选,稍作交流后,老板拿出姑娘选中的银饰过秤,由于是贵重物品,过秤要反复几次,等双方都认可,才开始算价钱。有趣味的是买方象征性地与老板讨价还价,然后从腰间的口袋里,掏出一把一把的人民币。在洛古有勒的银饰作坊前,我看见一个叫吉力沙色的姑娘,买了一套银饰花了几十万元。洛古有勒告诉我火把节前,他一天就卖20万元的银饰,一年用来打制银饰的银子有120多斤。经营的好坏与技术、经营能力有关。这几天他很忙,晚上都在加班。现在人们富裕有钱了,来加工银器的人越来越多,有时有人找上门来加工银器,因忙不过来而拒绝得罪了人。究其原因一是手艺好,二是经营能力强。

原料与银器种类

现在凉山彝族银匠做银饰的银子原料,主要有三个来源,大部分是解放前遗留下来的银锭,也有些彝族家传的银器,现在还有些从外地购进的银块。

凉山彝族区,对银饰购买力和需求量很大,但那里不生产银子,没有白银冶炼工业。解放前,凉山的银子都是从汉区流入的。而汉区银子大量流入彝区与当时凉山彝族地区的鸦片种植有关。根据有关资料记载,1910年前后,鸦片第一次传入凉山各地,20年后鸦片种植逐渐遍及了凉山各地,产品主要销往汉区。其后,有段时间,汉族地区禁烟松弛可种鸦片,到凉山来收购的烟贩渐断,鸦片种植减少。1938年前后,汉区又禁止种鸦片烟,汉族地区的商人又陆续到凉山来收购鸦片。收购鸦片的季节,成批运送白银的马帮来到彝汉交界处,等待买卖。这种情况,不少地区一直到解放为止。由于彝区是一个高度自然经济的社会,衣食住行生活用品,大部分自给自足,只有盐、布、铁、枪支子弹等几种物品是彝族地区没有生产的,需要交换购回。交换价值高的鸦片大量运往汉族地区以后,有大量白银流入凉山。过去在凉山有“汉区买地,彝区买银”的说法。

解放前从汉区流入凉山彝区的白银,解放后有相当一部分在民间留存下来。改革开放后,民间慢慢的开始了白银的黑市交易。20世纪90年代及其以前,越西县普雄是凉山彝区最大的白银黑市交易地点。20世纪90年代末,国家放开金银市场后,金银可以在民间交易,以后逐渐转移到了昭觉县的比尔区。2002年以后比尔已经成为了凉山彝族地区有名的古玩市场和民间银锭交易市场。有了这些丰富的白银供应,才完成丰富多彩的银饰文化。

彝族是个爱美显美的民族,每逢火把节、婚礼、老人葬礼,都举行盛大的选美活动,

传统选美没有固定场所,也没有统一奖励制度,可丝毫不会影响参赛者的热情,届时,人们佩金戴银,三五成群盛装出行。过去以佩金戴银为时尚的彝族社会,还以拥有金银佩饰的多少,来衡量家境贫富。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能佩戴一套豪华金银饰出嫁的彝家姑娘,常常引来众人羡慕的眼光,也成为家人炫耀的话题。因此,置办一套象样的银饰,成为彝家的奋斗目标之一。近年来,随着原材料紧缺,物价上涨,一套银饰,时价达四五十万元人民币。

凉山彝族银饰种类繁多,有银斗笠、帽饰、耳饰、领饰、胸挂、衣扣、手镯、戒指等。其中,妇女银饰最为丰富,一套完整的妇女银饰包括缀泡头饰,镂花领饰,精巧别致的耳坠,做工精细的胸饰、背饰等,可达三四十斤。节庆聚会场,其实也成为妇女们期待已久的赛装会。届时,她们胸挂“扯火”胸饰,身背“窝嘎”背饰,琳琅满目。在阳光下闪烁发光的银饰,走起路来左右摇摆,哗哗作响,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扯火”胸饰是银饰中最为精致和讲究的一种,一般长1米,用10多斤纯银打制,由6至8件独立的饰件组合而成,这些饰件用纯银链连结成环状,垂吊有筒穗、银铃等,其上有太阳、月亮、星星、羊角、蝴蝶、麒麟、飞鸟、火轮等图案纹饰,这些图案形象夸张,做工精细、纹饰外凸,颇富立体感。妇女背饰则由一块长方形红羊毛布作底,上镶饰花银片,银片外形多采用日、月纹样,上面压制圆点纹样或镂空,银白衬在红底上,红白辉映、鲜艳富丽。男子戴粗大银耳环、手镯、戒指。

银饰主要加工工具有钳子、铁砧、铁锤、铜锅錾子、皮老虎、松香板、丝板、印模等。工序有锤揲、錾刻、镂空、掐丝、镶嵌、焊接等。

第12篇

摘要:彝族的毕摩文化是彝族人民几千年智慧的结晶,是彝族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彝族人民的规范习俗、文化传承和道德教育等方面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20世纪以来,在民族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中,彝族的毕摩文化受到了严重的摧残;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出现,彝族的毕摩文化进一步受到冲击,彝族毕摩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出现了困境,如何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传承保护毕摩文化,已经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现代文明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不是短时期可以解决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彝族毕摩文化的社会功能和发展现状以及影响因素进行论述,说明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一些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已经受到冲击。传承保护传统文化,并使它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要等到彝族毕摩文化消耗殆尽的时候才开始注重文化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就为时已晚。

关键词:彝族 毕摩文化 传承 保护

一、 彝族毕摩文化的概述以及社会功能

(一)彝族毕摩文化的概述。彝族是一个人口众多、分布广泛、富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古老民族。他们主要以“小聚居、大分散”的格局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四川等省份。在彝族原始文化中,毕摩文化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处于核心的文化,

在彝语音译中,“毕”是念诵的意思,“摩”是指长者,毕摩是指在彝族社会中念诵经书的长者。在彝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懂得彝文的只是“毕摩”等少数阶层,内容独特的毕摩文化就是由掌握文字的毕摩为中心延伸出来的,在彝族文化中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毕摩文化主要是由毕摩和彝族人民共同创造和传承的,主要以经书、仪式、法器作为载体,通过祭祀和诵经等手段,以牺牲物体为媒介,包含彝族宗教、哲学、天文历法、地理历史、医学等知识为一体的宗教文化。①

作为口传心授的彝族毕摩文化大都流传于民间,由于现代工业文明的扩张、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文化资源的过度开发,使得毕摩文化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毕摩文化传承的土壤受到侵蚀,毕摩在数量上、文化素质、传承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毕摩文化面临着消失和淡化的危机。

(二)彝族毕摩文化的社会功能。

马林诺夫斯基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语言和社会组织四个方面,彝族的毕摩文化属于文化中的精神文化,他在彝族社会主要有以下几个功能:

第一、 文化传承功能。彝族文字的传承和创造主要是通过毕摩来进行的。

毕摩参与彝族文字的创造,这是毕摩活动的一大成果,毕摩利用文字创作各种典籍,抄写各种经书,在这个过程中,使彝族文字得到了传承。因此,彝族文字的主要创造者、使用者和传承者是毕摩。同时彝族的毕摩还发展并且繁荣了彝族的历史文化,很多闻名于世的文学作品都是由彝族的毕摩搜集整理并且加以创作而成的。另外,彝族毕摩在进行仪式时,还创造出彝族特有的音乐文化,他能够将彝人的哀思、喜悦等生动的表达出来。②

第二、 道德教育功能。毕摩文化主要运用宗教仪式活动来对本民族人民的家庭道德、社会公德以及个人道德进行教育。毕摩主要是通过各种宗教仪式,对恶灵进行诅咒,以达到对民众的警告作用,警告民众要严守社会公德,加强对个人品德的修养,要积极行善。同时,彝族社会中,毕摩本身具备着很好的品德修养,有着很高的威望。在日常的生活中,正是因为毕摩特殊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是彝族民众的典范,对彝族民众起着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

第三、社会协调的功能。此功能不仅仅指毕摩文化对彝族人和彝族社会之间的协调,而且还包含着对彝族人和其所生活的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彝族的毕摩文化对彝族人来说,是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协调社会发展的重要纽带之一,正是因为毕摩文化对彝族社会具有很强的协调作用,彝族社会才走到了今天这样的状况。

第四、规范习俗和丧葬礼仪功能。不同民族的丧葬礼仪和习俗都有着一定的社会功能。可以使人的情绪得到展望,得到调剂。彝族有着不同的方言区,不管生活在何地,自身的祭祀习俗、节日庆典都是一致的,这些都是毕摩的功劳,都离不开毕摩的指导和主持。毕摩是彝族社会中各种习俗的主要主持者,彝族各种习俗的兴起、发展和完善一直到定型,都离不开毕摩。

二、彝族毕摩文化的发展现状

彝族的毕摩受人尊重,有着很高的地位,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传男不传女,主要以家传为主、师传为辅的传承体系,上一代的毕摩希望自己的继承者可以继承祭祀权、经书、法具等,得到人们的尊重。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普及和第三产业旅游业的开发以及资源的过度采掘,使得毕摩文化传承的土壤和空间一定程度上受到侵蚀,毕摩文化在社会经济的变迁中,不管是经书,还是法具以及传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毕摩文化面临着消失的危机。毕摩文化不管是在毕摩人数、经书内容、仪式仪礼以及毕摩的传承等都发生了变化。

第一、 毕摩传承人的发展现状。“毕摩的传承指毕摩的地位、身份的传递和继承。”③保护毕摩文化主要是保护毕摩的继承者。首先从事毕摩的人数越来越少,比如在黄龙乡,共有毕摩人数10人,其中野毕摩人数是4人,大毕摩人数是6人,毕摩年龄在45岁以上,没有学徒。其次了解毕摩的收入和身份地位。彝族毕摩主要从事祭祀、占卜等宗教活动,他们必须掌握全面的知识,包括医药地理知识、仪式仪规知识、历史经书等知识,因此毕摩不仅仅是彝族文化的代表着,同时还是彝族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随着煤炭产业的兴起,经济得到发展,很多人看不起毕摩,认为从事毕摩太苦,而且每月挣的也不多。

早期的彝族毕摩在进行各种活动时,人们为他们耕种土地;随着社会的发展,毕摩开始有了收入作为生活来源,但是毕摩从事法事没有价格标准,主要是根据主家的心意而定,不管主家的经济状况怎么样,毕摩从事法事都是认认真真的。

第二、目前毕摩的法事活动现状。彝族毕摩的法事活动主要是祭祖先、祭山、祭土地、丧葬仪式等祭祀活动,其中丧葬仪式是最主要的,也是最大的法事活动。(1)、丧葬仪式活动主要有几个步骤:招魂;招魂仪式主要是用于“冷葬”,把灵魂召回来,进行祭祀活动,整个过程持续30分钟;杀羊献牲。主要是在招魂结束后进行,把亡灵带来的毛羊献给亡灵;送鞋仪式;献牲杀牛,整个仪式持续两个小时;解罪仪式;仪式中最隆重的是转场仪式。大概有一万多人参加,一直从晚上持续到凌晨;洒水仪式。主要是在第二天进行法事活动,是为了指引亡灵在回归的途中怎么喝水,在什么地方喝水,并嘱咐亡灵多带点水,免受口渴之苦;指路仪式。主要是把亡灵带回祖灵地,与先人团聚。指路仪式结束后,整个丧葬仪式活动也结束了。在整个仪式活动中,费用最少花掉2万,最多10多万,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前仪式活动中都是鞭炮,现在全部改为礼花,费用大增。④

(2)祭祖。彝族人一到过年时间,就要在家祭司祖先,另外,每三年家族还要为祖先祭祀两次,一般选择在秋末。祭祀时,会先请毕摩算好日子,祭祖的仪式主要有请灵、祭灵、安灵三个步骤,整个活动持续3天。在期间,毕摩还要念经书,比如:《献牲经》、《安经》、《请灵经》等。⑤

(3)祭山和祭小白龙。主要是为了得到山神的庇护,希望能够风调雨顺、六畜兴旺。随着气候的变化,祭小白龙的仪式已经不再存在。

第三、毕摩的经书现状。彝族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字,自从有彝文以来,就有了内容广泛的彝文典籍。其中,关于宗教的经典居多,内容主要包括占卜、祭祀等方面。彝族经书主要是由毕摩搜集、整理、加工和创作的,并且延续到今天的诗词歌赋。经书对于毕摩来讲是神圣的,是不可侵犯的,具有特殊的魔力。彝族毕摩的经书大都是手抄本,很少有毕摩能够拥有一套完整的经书。

第四,彝族毕摩的法器发展现状。彝族毕摩在进行法事时主要是通过法器协助完成,他们是毕摩降妖降魔、祈福纳福等凭借的具有神力的工具。毕摩的法器主要有牛角、阴阳卦、飘带、法衣和法帽等。法器主要是由上代的毕摩传承下来,也有一部分是新作的。毕摩法器的制作非常的复杂,有一定的规定和禁忌,首先要进行择日,同时还要念诵咒语,这样制成的法器才能具有魔力。

三、彝族毕摩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在现代文化观念的影响下,各个民族对自己本身文化的认识都比较局限,都是看到自身文化消极的一面,而对他积极的一面完全忽略了。彝族的毕摩文化也存在一定的消极因素,他在产生之初的思想社会根源主要是一种初级的意识形态。但是在彝族毕摩文化中,存在着各种礼仪礼规,产生的各种舞蹈和音乐,都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彝族的毕摩文化是彝族文化发展上重要的链条,缺少这个环节,彝族文化就会断链,彝族毕摩文化的传承人都是毕摩文化的创新者,是新的传承主体产生的主要源泉。在战争、和政治运动的影响下,毕摩文化遭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出现中断的情形,随着经济的发展,彝族人民的生活条件有了改善,价值观念也出现了变化,在彝区的一些地方,很多毕摩文化的传承人都死亡和衰老,毕摩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出现了危机,因此采取措施对毕摩文化进行保护迫在眉睫。

(一)彝族毕摩文化的传承。

1、彝族毕摩传承的原则。彝族毕摩在传承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一只传男,不传女。这个是与彝族社会父系继承制度紧密相关的,如果女孩学会毕摩,嫁人后,就会把毕摩知识带到其他家支,导致竞争加剧。所以女性是不能成为毕摩的传承者,是不能从事毕摩这个职业的。二彝族毕摩传承主要以家传为主。毕摩必须要有人继承,毕摩才会延续下去。而且家传毕摩与师传毕摩相比起来,可信度更加高,地位、收入和威信都比师传高。因此,在彝族社会中,进行祭祀活动的毕摩大都是世袭之家的毕摩。一般而言,父亲是毕摩,儿子也必须做毕摩,祖先是毕摩,后代也必须做毕摩,在人数上,家传毕摩所占份额比较大,非家传的毕摩所占份额比较小。三是师学毕摩作为辅助。拜师学艺传承毕摩主要有两种情形:第一是在毕摩家族,父辈的毕摩很早去世,没有学到毕摩知识,因此拜师学艺;第二是自己不是毕摩家族的弟子,但是因为爱好希望从事这个职业,而拜师学艺。但是师从毕摩因为没有家族作为庇佑,可信度不高,只能做一些小的法事活动。

2、彝族毕摩文化传承的内容。

第一,积极主动的教育和培育毕摩文化的传承人。保护彝族毕摩文化,首先要对毕摩传承人进行保护和抢救。毕摩文化要延续下去,对毕摩传承人的教育和培育工作非常重要。首先要建立一种毕摩文化的生存环境,包括人文社会环境和发展生存的自然环境。在高速发展经济的今天,毕摩文化生存的空间和土壤越来越窄,我们要在信息化加速发展的同时,为彝族毕摩文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各级政府要积极的开展毕摩文化的各种仪式、节目和文娱体育活动,加大对毕摩文化的宣传力度;政府要加强对彝区环境和生态的保护,营造出一种保护和尊重毕摩文化传承人的氛围和环境,树立彝区人们对自己毕摩文化的保护意识,尤其是对毕摩文化传承人的保护意识。其次,要建立人事档案。对从事毕摩文化的传承人要进行建档案,特别是那些做出很大贡献的老的毕摩要进行特殊保护,同时给以适当的补贴,对于年轻的,要善于给予展现的平台,加大对毕摩文化活动的宣传,通过火把节等一些重大节日,开展毕摩活动,不仅可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对毕摩文化的创新传承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最后要积极的鼓励老毕摩培养徒弟。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年轻人开始追求时尚,对自己民族传统的文化和毕摩文化失去兴趣,不愿意学习更不想继承毕摩文化。因此,政府要建立一种传承机制,积极鼓励年轻一代学习毕摩文化,老的毕摩也要耐心的把自己掌握的毕摩文化传给年轻一代。

第二,对毕摩经书的传承。经书是彝族先民对人类、社会发展和自然认识的总结,涉及多个领域。毕摩经书自从形成以后,彝族人民广泛的利用。但是由于人为历史以及各种原因,导致毕摩经书出现了损坏,大量的经书不善保管,致使经书大量的消失,给彝族文化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因此,在经书传承方面,首先要加大收集的力度。很多经书都是由毕摩掌握着,大量的分散在民间,被毕摩的后人掌握着,我们应该积极开展经书有偿征集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彝族人民对毕摩经书的保护意识;对于一些毕摩在用的经书,可以通过复印、拍摄等途径进行收集。其次是组织人员进行翻译工作。对经书内容进行翻译这也是保护经书的重要链条。政府应该召集有关部门对收集的毕摩经书进行翻译,翻译的著作可以收编成册,扩大毕摩经书的利用范围,对有些比较珍贵的经书,可以通过照相、扫描等方式进行储存。总之,对毕摩经书进行翻译,这个对毕摩经书的传承保护非常重要,而且对毕摩经书的保护和毕摩文化的保护是一个长期的工程。

总之,毕摩经书的保护、整理和收藏是当前保护毕摩文化最为重要的工作,经书是一种文化,能够传承那么久,必然有自己内在的因素,但是仅仅依靠自己的自身自灭,自由发展而社会不给于规范和保护,其存在和发展将受到很大的冲击。

3、彝族毕摩文化传承的影响因素分析。

(1)多元的文化生活方式使毕摩文化在彝族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主导地位逐渐的消弱。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政策和经费的支持,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改善了该区域群众的生活状况;随着基础设施交通、通讯等的畅通,逐渐改变了彝族地区相对封闭的环境,一些现代化的文化逐渐进入到彝族群众中,同时人们也乐于接受,在这种背景下,原来在彝族群众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彝族毕摩文化逐渐走向灭亡。

(2)保护传统文化,彝族的毕摩文化逐渐得到整理、搜集翻译,人们可以通过阅读进行了解,淡化了毕摩文化的神秘感。过去,彝族群众能够识字的人非常少,只有毕摩知道很多知识,因此,他们在群众心中非常神秘;随着教育的普及,过去毕摩知道的知识,现在彝族群众也知道,因此消除了对毕摩的神秘感,对毕摩的崇拜也因此成为尊重。

(3)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加快,彝族地区的一些传统的风俗礼节逐渐的被弱化了,毕摩传承毕摩文化的舞台也逐渐变小。

(4)社会经济的转型,毕摩的收入不是很稳定,使得毕摩文化的传承出现了危机。毕摩不是公务员,具有固定的收入,毕摩的收入来源主要是通过祭祀等一些活动来获得一定的收入。以前,毕摩比较少,祭祀活动比较多,所以毕摩可以不用担心自己的生活,可以专心的做毕摩文化和毕摩活动;但是随着经济的冲击,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改变,毕摩文化逐渐的减少,毕摩收入也相对降低,影响着毕摩的生活,于是毕摩文化的传承出现了危机。

(二)彝族毕摩文化的保护

1、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要认清自己的位置,是处于决策、组织的地位,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设立专门的机构,制定明确的条文,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彝族毕摩文化。在彝族居住区培养每个人的意识和观念形成一种保护和继承的好习惯;同时政府还要整合各界社会力量,比如政府部门与事业单位的合作,与省内外高校和科研所的合作,把毕摩文化放在一个更高的位置上进行保护、研究和传播;加快立法,健全机制。目前我国对彝族毕摩文化的管理和保护不健全,缺乏制度要求和保护的标准。要早日制定法规条例,充分发挥这些条例在保护传承毕摩文化中的作用。总之,没有政府的管理和引导,毕摩文化很难得到有效的保护,但是政府只是知道这,真正实施的是毕摩文化的传承人,他们是主角。所以政府在对毕摩文化进行管理和保护时应该把握好尺度。

2、制定相应的措施。首先要确定理论依据,使彝族毕摩文化的保护有据可依。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要积极的探索彝族毕摩文化保护的途径。其次要做好宣传的力度,提高彝族人的意识,要通过宣传使每个彝族人民都高度重视彝族毕摩文化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工作。最后要加强重视,完善机构,政府部门要从人、财、物三个方面进行投入,加大宣传的力度,推出彝族毕摩文化的特色品牌。

3、充分利用高校和学术界的力量。高校不能直接参与彝族毕摩文化的保护,但是作为保护工作的积极参与者,高校所起的作用是任何结构没有办法替代的。 高校可以增设有关这方面的专业学科,招收此类学生;同时在毕摩文化的研究队伍中,文化学等通过理论研究,分析研究在当前经济文化背景下,毕摩文化如何发展,得出一些指导意见,推荐给政府,这些都将对毕摩文化的传承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4、利用新闻媒体的力量。仅仅只靠政府、高校,没有新闻媒体的介入,毕摩文化的保护不能深入人心。彝族毕摩文化的保护必须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宣传和不断的向公众宣传对这种文化造成的危机。毕摩文化作为我省重要的非物质文化,要进行保护和传承,就需要通过媒体的力量,深入实际,报道其最真实的一面。这就需要媒体人员亲自深入彝区,从生活体验的角度去了解和认识毕摩文化,实现图像、文字和视频多种角度的综合,扩大彝族毕摩文化在全省的影响力,提高社会的保护意识,促进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注释:

①巴莫阿依:彝人信仰的世界,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②阿牛史日、吉郎伍野:凉山毕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34页。

③阿牛史日、吉郎伍野:凉山毕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35页。

④曲木尔足:浅谈彝族毕摩的由来及地位【J】,西昌学院报,2007第2期,第91页。

⑤余宏模:贵州彝族毕摩文化与彝文典籍类型【J】,贵州民族研究,1996年第4期,第75页。

参考文献:

[1]孟慧英.彝族毕摩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2]朱文旭.彝族原始宗教与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3]张德元.论彝族毕摩的性质及其历史贡献[J].贵州民族研究,2002(0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