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梅花的诗句

梅花的诗句

时间:2023-05-30 09:47: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梅花的诗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梅花的诗句

第1篇

1、描写梅花诗句有很多,“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描写了梅花坚贞孤傲的傲骨;

2、“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描写的是梅花姿态的优美和幽幽的香气;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赞美的是梅花的幽香。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关键词: 梅花诗 梅花意象 三个层面

自从诗歌鉴赏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在语文高考中,许多考生感到无从下笔,平时的复觉得力不从心,此时教师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诗言“志”,诗又如何言“志”的呢?诗人往往紧扣某一意象,寄托情思,抒发胸怀。因此,对意象的探究成了我们打开鉴赏之门的一把钥匙。而诗人笔下的菊、梅、莲、山、月、水等这些最普遍的意象首先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巨大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使得梅在文化领域尤其是文学中更多地寄予了作者的情思,成为具有丰富内涵的形象喻体。梅花是历代文人歌咏的对象,尤其清代人的文集里写梅花的更是数不胜数。对梅花的描写,大致有以下三个层面。

一、直接将梅花作为自然物象来歌咏

有直接描写梅香的,“暗香浮动月黄昏”([唐]林和靖,《山园小梅》),小园的梅花在众芳散尽后,稀疏、遒劲的梅枝倒影在水中,梅花飘散着沁人心脾的梅香,这种嗅觉的体验令诗人怡然自乐,独享其中。描写梅香的诗句还有“唯有暗香来”(王安石,《梅》),“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元]王冕,《白梅》),“寒水一瓶春树枝,清香不减小溪时”([宋]张道洽,《瓶梅》),“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唐]崔道融,《梅花》),等等。有直接描写梅影的,“明月愁心两相似,一枝素影待人来”([明]夏完淳,《寄迹武塘赋之》)把自己的思乡之情寄托在一束梅影上,千里之外,冰雪封道,归家之路慢慢,此情唯明月可表。此外还有诗句“小院栽梅一两行,画空疏影满衣裳”([清]汪士慎,《题梅花》),“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高启,《梅花诗》),等等。有的描写梅花不畏严寒,“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宋]王安石,《梅》)赞颂了梅花在百花零落的冬季,不畏严寒寂寞,独自绽放,默默向天气渐散发清香。因为梅花开在寒冷的冬天,许多诗人称梅花为“寒梅”,“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李商隐,《忆梅》)。此外描写梅花不畏严寒的诗句有“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唐]齐己,《早梅》),“绝讶梅花晚,争来学历窥”([唐]萧纲,《雪里觅梅花》),“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等等。有的赞颂梅花是早春的使者,“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南朝]谢燮,《早梅》),为了最早传达春天到来的好消息,梅花不甘人后,早早开放。“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唐]王适,《江上梅》),望着汉水岸边绽放的梅花,诗人居然有片刻的犹疑,春天是到了吗,是报春的梅花吗?此外,表示梅花报春的诗句还有“欲传春消息,不怕雪埋藏”([宋]陈亮,《梅花》),“梅花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宋]卢梅坡,《雪梅》),等等。

二、将梅花作为喻体,寄托自己的情怀的

欣赏梅花,诗人因为心境的不同,而从梅花中读出了不同的内涵。有的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像“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唐]杜甫,《江梅》),年前梅花已经鼓苞,年后逐渐绽放,冬去春来,光阴静静流淌,在花开花落间,诗人感叹时间的逝去,想起了自己的故乡,一种乡愁弥漫心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欹穸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维,《杂诗》),王维的《杂诗》以平实的语言,向我们传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此类诗句还有“逢花却忆故园梅,雪掩寒山径不开”([明]夏完淳,《寄迹武塘赋之》)等。散落的梅花引起诗人哀叹,梅花的凋谢往往引起相思闺怨。“梅花浑似真真面,留我倚栏阑干”(张可久,《黄钟・人月圆雪中游虎丘》),“真真”是指美丽的女子,《太平广记・画工》中有一个叫真真的美女。诗句表达了对心爱之人的思念之情。“东风吹梅畏落尽,贱妾为此敛蛾眉”(鲍泉,《咏梅花》)。而梅花的随风而逝同样引起了闺怨,时间一年年过去了,游子却尚未归来,同样的诗句还有“为问王孙归也未?玉梅开到北枝花”([元]郭钰,《冬词》)等。梅花因其不畏严寒的品质引起诗人的慨叹,因而通过赞颂梅花来彰显自身高洁的品质和凌寒不屈的意志。“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这首诗表面上是赞美梅花的精神,实际上是言明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胸襟气质和坚贞纯洁的节操,梅花已经成为了人格操守的象征,相近的诗句还有:“南枝夜来先破蕊,泄露春消息。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有时节暗香来梦里。”([元]贯云石,《双调・清江引・咏梅》)此处的梅花在月光映照的雪夜默默绽放,象征了诗人孤高纯洁的品质。王安石的《梅》也是极具代表性: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足雪,唯有暗香来。墙角处几支清瘦的梅花,在凛冽的寒风中卓然独开,淋漓尽致地把梅花的精神传达出来。

三、以梅花为意象构建一种轻盈透明之境

梅花因其高洁的品行,让历代的诗人为之侧目。中国的梅花诗大都营构出一种轻盈透明之境,一种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生命境界。宋人陈知柔在《休斋诗化》中有一段论述杜甫的话:(杜甫诗)“荷叶荷花净如拭”,次有得于佛书,以清净荷花喻人性之意。故梅之高放,荷之清净,独子美识之。从陈知柔的言辞中可以捕捉到,梅花之高放与荷花之清净,实在是诗圣人格一体的两面,表达人格的高品位,即是精神生命所达到的阶位。“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唐]林和靖,《山园小梅》)林逋种梅养鹤成癖,终身不娶,世称“梅妻鹤子”。正是他对梅花有着异乎寻常的感情,才能写出这首流传百世的咏梅绝调来。梅花在他的笔下高洁脱俗,不染纤尘,尤其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昏黄朦胧的月色洒遍大地,泉池溪流潺潺泠泠,天地间朦胧迷离中几束梅花旁逸斜出,遒劲有力;疏影似有还无,隐隐约约,这就是诗人隐居独处,没迹尘世,与世无争的生动写照。它构建出了圆融朦胧的意境,而这正是艺术的最高境界。花枝疏影,无限幽倩,无限朦胧,犹如提纯出来的空明澄澈之境。此外还有“三弄笛声初到枕,一枝梅影正横窗”(陆游,《幽居春夜》),“才有梅花便不同……寂寂轩窗淡淡风”(张道洽,《咏梅》),“任他桃李争观赏,不为繁华易素心”([元]冯子振,《西湖梅》),等等。

从中国的梅花诗中,实可以看出诗人的万古诗心。对作为自然物象的梅花的赞美,对脱俗清纯世界的营构,最终还是想传达出诗人形而上的人生感悟。因此文中论述的三个层面,从审美角度来讲,是逐渐递进的,是为了探索出一种生命的境界。

参考文献:

第3篇

在数不胜数的繁花中,美丽、娇艳的很多很多。我单单喜欢平凡的梅花,与我志同道合的还有梅妻鹤子的林逋。古代描写梅花的诗句也是很多的,宋代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是那样的优美,把梅花的样子深深刻在了读者的心中。

梅,一种极为平凡的植物,盛开在令人畏惧的严寒,独占枝头,不畏不惧。他是冬天的佼佼者,以一身洁白或墨黑所征服花的世界。他由五瓣娇小的花瓣组成,白梅是那样的纯洁;墨梅是那样的高贵,在伴有梅花独有的那种幽香,立刻把人深深吸引着。

冬天,大地万物都沉睡了,看不见高贵、典雅的玫瑰,看不见出淤泥不染的莲花,也看不见婀娜多姿的,只有它,一朵朵小小的梅花,正义凛然地耸立在冰雪地的严冬。他抬头挺胸,十分神气的占领了整个冬季人们的目光。他不与百花争春,他只在枯燥的冬天,开放,吐露芬芳,他把冬天点缀得冷艳动人。

梅花以他不怕严寒,勇于战胜生活中一切不利环境而独占枝头,我们也该学习他的不怕困难,勇于战胜挫折。在学习中,我们要加倍努力,更上一层楼;在失败后,我们要拍拍胸脯,抬起头,说,我能行;在生活中,我们要勇敢的生存,不被恶势所击败。这就是梅花对我们的启示。

我爱梅,我爱它的娇小动人,我爱它的幽雅香气,我更爱它的不畏严寒,勇往直前。

第4篇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舞步来到人间。她用灵巧的双手染绿了枯黄的大地;他用清新的口气吹醒了五颜六色的花朵;她又用美丽的舞姿吸引了无数小动物,它们陪着春姑娘一起跳着,显示出了春天的活力。当它们跳出了一个五彩缤纷的春天的时候,在那里,一条小河分出了两片天地。

河的这边,牡丹花惊艳四射?婀娜多姿,可与杨贵妃相比美;河的那边,稀稀落落的长着几支梅花的枝干,看上去简直比东施还要丑,枝干上一朵花也没有开,与牡丹花香,比他逊色的不是一点半点。它们隔河相望,比邻而居。谁知,牡丹常以自身的美丽当做骄傲的本钱,自以为是,对梅花总是嗤之以鼻,以显示它的“高贵美丽。”

有一天,牡丹骄傲的问:“喂,小梅,你说我是不是天下最美的花。”梅花摇着头不说话。

“哼!你知道啥呀!就连周敦颐的诗中都夸我‘花之富贵者也’和‘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说明人类都喜欢我,你知道吗?噢,对了,我忘记了,你才疏学浅又怎么会明白呢?”牡丹显然很生气。

这时的梅花,本来也可以用诗人的诗句来与牡丹比,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咏梅绝唱。但它没有这样做,它保持了沉默。

时间飞逝,转眼间,夏姑娘、秋娃娃相继离去,冷酷的冬先生来到了人间。

冬先生一到人间就已优胜劣汰的基本准则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裁员。曾经辉煌一时的牡丹此时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弯腰驼背,随风摆动,仿佛随时都会倒下的样子。而梅花却特有一种美丽,它那优雅的身姿不比任何一种花逊色。它那似雪的花朵,飘荡着淡淡的芳香,这真是“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看着梅花的身姿,闻着梅花的芳香,牡丹忍不住问梅花。

“你为什么不笑我不能在冬天开花,没有你美丽呢?”

“世间万物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等到春天到来时,你仍然是美丽的牡丹,你比我更美,我有什么可张扬的?”梅花静静的说。

听了梅花的话,牡丹惭愧的低下了头,她的脸上飘起一片通红的云霞

第5篇

正月梅花凌寒开。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北宋·王安石《梅花》)“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通“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的《雪梅》一语道破雪与梅的不同,充满人生智慧,读来饶有情趣。北宋林逋的“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把梅花的形态、神韵描绘得淋漓尽致。唐代黄蘖禅师亦有“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的名句。

二月杏花满枝来。

唐代罗隐的《杏花》写道:“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宋代叶绍翁写道:“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些优美的诗句,被人们千古传诵。

三月桃花映绿水。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唐·周朴《桃花》)清代孔尚任也有“小院桃开人不见,闭门独赏一枝红”的佳句,形象生动,悦目怡人。

四月蔷薇满篱台。

“朵朵精神叶叶柔,雨晴香拂醉人头。石家锦幛依然在?闲倚狂风夜不收。”(唐·杜牧《蔷薇花》)“浪摇千脸笑,风舞一丛芳。”(唐·李群玉《临水蔷薇》)画意诗情,令人陶醉。

五月榴花红似火。

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山石榴》诗云:“似火山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闲。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元人张弘范的《榴花》诗云:“猩血谁教染绛囊,绿云堆里润生香。游蜂错认枝头火,忙驾熏风过短墙。”杜牧的诗用美人去映衬榴花,而张弘范的诗则用游蜂来映衬榴花,同一手法,效果不同,因为蜂性畏火而错认榴花,就更加形象地显出榴花的火红。

六月荷花满池塘。

民间相传,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节。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笔下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荷池小景,以及“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佳景,千古流传。

七月凤仙展奇葩。

明代瞿佑的《凤仙花》写道:“高台不见凤凰飞,招得仙魂慰所思。”唐代吴仁璧的《凤仙花》诗写得更加形象逼真:“香红嫩绿正开时,冷蝶饥蜂两不知。此际最宜何处看?朝阳初上碧梧枝。”

八月桂花遍地开。

明代朱元璋的《红木犀(桂花的别称)》诗云:“月宫移向日宫栽,引得轻红入面来。好向烟霞承雨露,丹心一点为君开。”唐代宋之问也有诗句:“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天香”浸透了赏桂人的身心,也倾倒了无数文人墨客。

九月竞怒放。

唐代白居易有《咏菊》一首:“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元稹也有咏菊诗:“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黄巢更有脍炙人口的《不帝后赋菊》诗:“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在《秋菊》中也赞美道:“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十月芙蓉千般态。

唐代白居易诗曰:“莫怕秋无伴醉物,水莲花尽木莲开。”木莲就是芙蓉花。宋代苏轼则写道:“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看来,诗人们皆识芙蓉之美。

冬月水仙凌波开。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盈盈步微月”(宋·黄庭坚)道出了水仙花的轻盈曼妙姿态。杨万里的“韵绝香仍绝,花清月未清。天仙不行地,且借水为名”亦风流不减。

第6篇

从字面上理解,“花都”似乎是一座花的都市,没错!大家都知道我国的诗坛吧!从古至今,千百位诗人给我们留下的诗句都是“精玉良言”,许多诗人写诗的时候,体裁大多为花、草、树、木。比如“、梅花、荷花”等等。如果在几百年前,李白到了花都这座城市,相信写出来的文章一定会更优雅,从我小到大,记忆里是乡村的花特多,而在花都看到的花更多,在花都的夏季也是花的季节,随便抬眼就能看见一串艳红,或一串粉白趴在草丛中笑,当然,花都也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适宜创业和发展居住的现代化新城市,它拥有山青水秀的王子山公园和省级旅游胜地——芙蓉度假村,又有文化内涵的圆玄道观和颇具历史价值和洪秀全纪念堂,还有资政大夫祠等多处旅游景点,花都的天真蓝啊!花都的水真情啊!河水像玻璃一样;花都的草真绿啊!犹如绿色的海洋;花都的环境真美啊!鸟儿在天空中自由飞

翔,鱼儿在水中无拘无束地游淌……飞机起飞了,从高空中俯瞰飞花平原,该是件多么美好的事啊!地上的“海水”令人神往,真像是花都最美的绿叶,风吹过“海面:,就像花仙子在林中翩翩起舞。

颜色艳了,香味香了,花都花开了。

我在等待心中的期待——啊!多美的一道风景线啊!你看,几位少先队员在搀扶着一位老

奶奶过马路;你再看那边,一位青少年朋友正给一位老爷爷让座,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不禁想:在四季如春的城市里,确实不难发现其中的风景线,在各式各样的花圃中,花都已经开好了,红艳艳的一簇簇,直艳到人心里去,它让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城市有好人,有善,有至纯至真。

提起“花都”二字,人们总会联想到花的,的确花都是一个花的盛产地,当然,花都还有一个好听的别称——“花城”,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其实,这里头的原因多着呢!让我来给你一一道来。

从字面上理解,“花都”似乎是一座花的都市,没错!大家都知道我国的诗坛吧!从古至今,千百位诗人给我们留下的诗句都是“精玉良言”,许多诗人写诗的时候,体裁大多为花、草、树、木。比如“、梅花、荷花”等等。如果在几百年前,李白到了花都这座城市,相信写出来的文章一定会更优雅,从我小到大,记忆里是乡村的花特多,而在花都看到的花更多,在花都的夏季也是花的季节,随便抬眼就能看见一串艳红,或一串粉白趴在草丛中笑,当然,花都也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适宜创业和发展居住的现代化新城市,它拥有山青水秀的王子山公园和省级旅游胜地——芙蓉度假村,又有文化内涵的圆玄道观和颇具历史价值和洪秀全纪念堂,还有资政大夫祠等多处旅游景点,花都的天真蓝啊!花都的水真情啊!河水像玻璃一样;花都的草真绿啊!犹如绿色的海洋;花都的环境真美啊!鸟儿在天空中自由飞

翔,鱼儿在水中无拘无束地游淌……飞机起飞了,从高空中俯瞰飞花平原,该是件多么美好的事啊!地上的“海水”令人神往,真像是花都最美的绿叶,风吹过“海面:,就像花仙子在林中翩翩起舞。

颜色艳了,香味香了,花都花开了。

我在等待心中的期待——啊!多美的一道风景线啊!你看,几位少先队员在搀扶着一位老

奶奶过马路;你再看那边,一位青少年朋友正给一位老爷爷让座,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不禁想:在四季如春的城市里,确实不难发现其中的风景线,在各式各样的花圃中,花都已经开好了,红艳艳的一簇簇,直艳到人心里去,它让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城市有好人,有善,有至纯至真。

颜色暗了,香味淡了,花都花未枯。

第7篇

蜡梅,因香气似梅花,颜色、质感像黄蜡而得名,又因傲霜斗雪绽开于百花凋谢的寒冬腊月,故也作腊梅。此外,它还有黄梅、黄梅花、香梅、腊木、素儿、雪里花、干技梅等别名。其枝干苍劲,花色金黄灿烂,芳香浓郁,元代文人耶律楚材曾用“枝横碧玉天然瘦,蕾破黄金分外香”的诗句来描写它。历代咏蜡梅的诗很多,诗人写蜡梅时常在“蜡”宇上下工夫。诸如“蝶采花威蜡,还将蜡染花”,“蜜蜂采花作黄蜡,取蜡为花亦其物”,“岁晚略无花可采,却将香蜡吐成花”,“底处娇黄蜡样梅,幽香解白北寒开”,“冻蕾含香蜡点匀,古来幽谷有佳人”……都以“蜡”喻花,写得贴切得体,妙趣横生。

蜡梅是我国的传统名花,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传说先民在四千年前就已开始种植观赏了,到了西汉,武帝修建上林苑,遍选奇花异草入内,其中就有蜡梅花,但当时韵蜡梅是野生品种,花色淡黄接近白色,花瓣较尖,形似狗牙而被称为“狗牙梅”或“狗荚梅”,武帝认为其名不雅,就命人将其改为九荚梅,盖因其花瓣为9片。“蜡梅”一词至少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杜牧就有“蜡梅还见三年花”的诗句。宋代任渊在《黄庭坚诗序》里说:“香气似梅花,类女工捻蜡而成,京洛人故谓蜡梅。”范成大的《梅谱》也有“此物本非梅类,以其与梅同时,香又近,色酷似蜜蜡,故名蜡梅”的记载。清代刘灏的《广群芳谱》中就曾提到罄口梅、荷花梅、九英等蜡梅品种,并特别指出开花最早,色深黄,香最浓的檀香梅是蜡梅的最佳品种。蜡梅在明代传入朝鲜,后又传八日本,再后由日本传八欧洲。

蜡梅还有一个别名叫“素儿”,根据《宾月宴语》记载:宋代诗人王直方的父亲家中,有许多侍女,其中有一个叫素儿,长得最美。在蜡梅盛开的时候,王直方折了一枝送给他的诗友晁无咎,晁赋诗答谢,其中有“芳菲意浅姿容淡,忆得素儿如此梅”之句。一时被传为美谈,一些文人便把蜡梅称为“素儿”。

蜡梅原产我国中部,河南、湖北、陕西、江苏、四川等地都有分布,人工栽培以河南省鄢陵县的蜡梅矗为著名,有“鄢陵蜡梅冠天下”之美誉。此外,重庆、四川成都以及江苏镇江、扬州等地的蜡梅也有较高的知名度,其中江苏镇江还把蜡梅选为市花而广泛栽培。

在鄢陵还有一个关于蜡梅的传说:相传有一天,汴京城(今河南开封)突然天昏地暗,狂风骤起,大风所到之处,瓦揭树断,就连皇宫门前的影壁墙也被刮倒了,皇帝想派人马上修复此墙,但又疑暴风摧墙乃天帝发怒所为,恐违天意而有不测,考虑再兰。仍无良策。次日早朝,百官朝拜之后,皇帝请大家商量万全之策。有大臣出班奏到:“宫前影壁损毁,不宣重修,如若将鄢陵蜡梅移来一株,栽于此处,一则可使蜡梅枝成壁,二则可遮阴赏花,三则蜡梅花开正值新年,颜色金黄,更是吉祥之兆,望陛下三思。”皇帝听后,愁眉舒展,即刻准奏。几天后,一株上等的百年素心蜡梅从鄢陵运至宫中,栽于宫门前,正好与原来的影壁大小相同。腊月的一场大雪过后,这株蜡梅便在皑皑的白雪中欣然绽开了金黄色的蓓蕾,吐出了浓郁的芳香。皇帝到此一看,盛开的蜡梅花像一串串吊挂的金钟,在凛冽的寒风中微微晃动,与白雪交相辉映,顿觉心旷神怡,不禁惊叹“真乃国色天香,天下第一花也”这时飞来一只喜鹊,轻落在蜡梅枝顶。弹落了枝头的雪花,皇帝见此雅兴大发,让人取来文房四宝,画了一幅《蜡梅飞鸟图》,鄢陵蜡梅也因此名扬天下。

蜡梅为蜡梅科、蜡梅属落叶灌木,其品种很多,其中较为著名的有“素心蜡梅”,又称荷花蜡梅,其花瓣全部为黄色,花心为黄色或白色,无紫色条纹,花瓣近椭圆形,盛开后反卷,浓香馥郁,河南邢陵的素心蜡梅花开时不完全张开,且张口向下,似金钟吊挂,所以又称金钟梅或吊金钟,南宋诗人杨万里“栗玉圆雕蕾,金钟细著行”就是指此蜡梅,此外扬州也有一种叫“扬州黄”的素心蜡梅,其颜色较浅。“檀香蜡梅”,其花深黄,色如紫檀,花密而香浓,故得名檀香蜡梅,此梅品质较佳。且开花早。坡“玉蕊檀心两奇绝”就是指素心蜡梅和檀香蜡梅。“虎蹄蜡梅”,因花形似虎蹄而得名,花瓣椭圆形,花色黄,盛开时中心有紫红色斑纹,香气浓,此花农历十月就能开放,故又有早梅、十月梅之名。“罄口蜡梅”,其叶大花大,花色纯黄,花瓣较圆,内部花瓣有紫色条纹,香气淡雅,花朵稀疏。宋代范成大《梅谱》说此梅“形似僧罄之口也。”明代王象晋的《群芳谱》称“虽盛开常半开半含,名罄口梅。”“狗牙蜡梅”,也称红心蜡梅、狗英蜡梅、狗蝇蜡梅、九英梅,因其花瓣狭长而尖,形似狗牙而得名。此外,还有夏天开花的夏蜡梅;花朵较大,颜色呈红褐色的美国夏蜡梅等品种。

香,是蜡梅花的一个重要标志。有诗云:“纵有冬心橡样笔,能描花骨不描香。”蜡梅的香味很特别,它艳而不俗,浓而且清,只要你嗅到郡么一点点,就会感到幽芳彻骨,心荡神浮。古人评品花番有“浓、清、久、远”四条标准,而蜡梅的香浓可醉人,清芳凛冽,经久不散,远飘数里,四条标准占垒了。实为花中上品。

第8篇

阅梅

梅,孤傲。她不屑在春天开放,与那些或妖媚或清雅的花朵争芳斗艳;也不愿在夏季盛开,和柔美如仙的清荷比清秀;更不肯在落花飘叶的秋日绽放,跟枯叶里的生命------比悠闲。她只在冬日的雪中悄然怒放。

一剪寒梅,几片花瓣,何来妖娆?梅花的颜色,只有在雪中才最浓艳。遥望一片茫茫的雪地,只要闻见一阵芬芳,便知道是梅花孤芳自赏。细细品读,便可读出梅的诗句:愈冷愈傲,愈寒愈开,只有一抹嫣红飘香来。

梅,百花争艳自悠闲,任凭冬日寒风刺骨,也无怨无悔。她等过了春绿意,夏的热烈,秋的优雅。也许是宿命使她与众不同,而她也毫不惧怕寒风,再苦也要放飞一个鲜红的梦。读梅,便只能等到冬天;赏梅,也必和雪花一同观赏。

春日的花不寂寞,蝴蝶蜜蜂会日日相伴,直到凋零。而梅是最寂寞的,陪伴她的只有雪。我最爱梅与雪,凄美得如同画卷。我最爱在雪中阅梅,因为雪也挡不住她的娇美。好一株傲雪红梅!

缓缓展开一幅寒梅图,画卷中的梅开得正艳。没有题诗也可读出一首最美的长诗,而作者正是梅花自己。梅,用自己的魅力化成了一首生命的赞歌。虽在冬日里期盼温暖,而春日的阳光射来,这一季的生命也将终结。自古红颜多薄命?不,梅的坚毅使她不再弱柳扶风。感受不到春天的阳光,心中便生出一股温暖。

白雪茫茫中,一抹嫣红的容颜,那就是梅,她的美丽只有细细品读才会流露,流露出来的,便是最美的长诗。

第9篇

我喜欢清雅幽馨的兰花,花容婀娜而不轻佻,着色秀丽而不娇艳;我喜欢夜来香,一阵晚风吹过,浓浓的花香沁人心脾;我喜欢如火如荼的,一朵朵风情万种,极尽妖娆;我喜欢袅袅婷婷地兀自站立在风雪中的腊梅,被银白世界烘托成仙风道骨,气韵翩然……我喜欢一年四季里争奇斗艳的各色花朵,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洁白的荷花。

我们学过很多描写荷花的诗句。比如:杨万里写的《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千古流传的诗句都为我们展示了荷花高贵而又美丽的风采。

荷花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莲花。在外婆家旁边的田里就有一池荷花,每年夏天我都要顶着烈日在荷花池旁边呆上半天,它的美使我留连忘返。你瞧,一张张荷叶挨挨挤挤,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又像一把把撑开的绿伞,轻轻地浮在水面上。晶莹的露珠躺在荷叶上,就像一颗颗耀眼的珍珠。一朵朵荷花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像娇羞的少女,满脸绯红,微微含笑。洁白如玉的花里托着深绿色莲蓬,莲蓬向上的一面有许多小孔,里面睡着荷花的宝宝,那就是莲子。一阵微风吹来,荷花们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舞动,真是美不胜收。

荷花浑身是宝。当荷花凋谢之后,莲子就是一宝。莲子可以做成莲子汤、莲子羹等,是夏天清凉消暑的好宝贝;埋藏在污泥里的藕是夏日里的一道美味佳肴,藕还可以加工成藕粉,藕粉冲成的汤清凉可口,十分好喝;藕还可以做成藕饼,味道也不错。

荷花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人类,我赞美你——荷花。虽然你没有兰花的清幽,没有牡丹的富贵,没有竹子的潇洒,没有水仙的玲珑清秀,也没有梅花的傲雪怒放,更没有桂花的十里飘香,但是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你清秀、雅洁、妩媚、可爱,你是我们心中的凌波仙子。

我爱你,美丽的荷花!我真希望自己就是一朵荷花,在阳光下穿着白色或粉色的纱裙,伴着微风翩翩起舞,和你们一同唱歌。微风吹过,我们静静地站在那儿,看着蜻蜓在我们身边飞过,为我们传递快乐;看着小鱼在我们身边游过,讲述它们的故事;看着青蛙从我们身边跳过,告诉我们远方发生的事情。就这样天天过着快活的日子,天天那么纯洁,那么高贵。

第10篇

最初是想描写一番屋前的腊梅花,可如今花早已凋谢,只留下些许记忆。犹记得花的模样是那般小巧。整个花朵不过小指尖般的大小,鲜红的花瑞在花瓣的层层包裹之中显得有几分小女儿态,竟让人联想起“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诗句来。花瓣是黄色的,但具体是种什么黄也说不上名号来。说是金黄,不如她雅致;说是鹅黄,不如她清秀,暂且就叫她梅黄吧!花儿大都有绿叶来衬托,可腊梅没有。也许是叶子怕那冬日凛冽的寒风,也许是腊梅花心善,不忍让叶子来作陪衬。不管怎么说,这倒是让腊梅更显纯净。

近几日,我又去探望了一次那腊梅,花儿虽是没了,但枝干上时疏时密地缀上了些新叶。叶片很小,都争着抢着往外冒,它们在沐浴过春雨之后,更显得绿意诱人了。低头细看,每片叶上仿佛涂了一层明油,使它们看起来如婴儿的脸一般细腻、柔滑。而那些卧在叶上的小水珠则把叶子细小的纹络一展无遗,多么可爱!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让我们领悟到新生事物是无比美好的,它总会替代旧的事物。的确如此,可若以达观之心来看,沉舟、病树也很美妙,它们更易引发我们的想象。美丽的腊梅凋谢之后紧随而来的是那一抹明丽的新绿,它们岂不都很美好?我们的生活就如这黄花、新绿一般,无论新的、旧的,无论过去与末来,只要常怀欣赏之心,皆是无限美好的。

第11篇

摘 要:梅花以其曲折多姿的形态,经霜耐寒的特性受到古代文人反复咏唱,诗人借助这客观之象,融进自身的主观之意,赋予梅花各种美好的品格。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融合为一体,梅花的艺术形象既有理性也有感情,激发读者的想象。本文就以宋诗为中心,谈谈诗人的梅花情结。

关键词:宋代 诗人 梅花情结

早在魏晋时期,梅花就被写入诗歌中,人们首先把它作为一般春花春树认识和描写,比如萧纲的《雪里觅梅花》:“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俱羞惜腕露,相让到腰赢。定须还剪彩,学作两三枝。”后来梅花渐渐上升为独立的审美表现对象,而不仅仅作为春景的点缀,就自然产生了梅花独有的意象。

尤其是宋代,生活在龌龊尘世,志不得伸的诗人们更与梅花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看到在寒霜季节盛开的梅花,傲雪耐寒,独入清香,于是就把它诠解为一种孤高绝俗、贞洁自爱的君子情操,以梅隐喻自身的美德。“穷冬万木产枯死,玉艳独发凌清寒。”欧阳修《对和雪忆梅花》描绘了梅花娴雅不俗,耐得寒冷,饱经霜打依旧傲然挺拔的贞秀丰姿。宋初诗人韩维眼中梅花就是如此孤高绝俗,在严寒霜雪中保持铁骨芳姿。《劲谢》描写在恶劣环境下生长的梅花:“自持孤石比坚性,不与众木争芳姿。”(释显忠《石缝梅》)虽生长环境不好,但依然顽强,自下而上,不随俗浮沉而保持真我。

北宋中期,经过苏轼等人的吟咏,梅花的君子意象得到进一步深化。苏轼写了大量咏梅诗,在其诗中带有强力主观表现性,一方面如前人一样淋漓尽致地展现诗人孤芳自赏、幽洁自持的性格志趣,另一方面也寄托了内心深处与世委蛇而又不甘沦弃的孤清与落寞。《松风亭下梅花盛开》:“先生独饮勿叹息,幸有落月窥清樽。”《再用前韵》:“酒醒人散山寂寂,惟有落蕊粘空樽。”《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人去残英满酒樽,不堪细雨湿黄昏。”等诗都可体现苏轼咏梅诗中高洁之志与孤寂之感交渗一体的双重感情取向。在苏轼以后,也有不少借咏梅感慨落寞孤独的诗篇:沈与尔《次韵梅花》:“岁寒为尔添愁绝,倚树微吟亦自伤。”在寒夜独倚着树而叹息,是何等寂寥索寞。陆游也甚爱梅,在《城南王氏庄寻梅》中写下了“可怜庭中梅,开尽无人知。寂寞终自香,孤贞见幽姿。”的诗句,以盛开的梅花无人去欣赏,透露出怀才不遇的无奈与感伤。另外李少云的《梅花落》:“素艳明寒雪,清香任晓风。可怜深似我,零落此山中。”此比喻极为明显:抱负既然不能伸展,唯有顾影自怜了。这些诗篇不但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思想感情,其中蕴涵的那份幽独寥落、冷清荒寒的感觉正是当时士大夫在仕途挫折时的经常体验。

到了南宋,国势飘摇,社会动荡,士人阶层涣散零落,诗人在受挫时感到尘世的不如意,而且受道家逍遥自适人生哲学的影响,很多诗人寄情于山林,渴望过一种清净无为与世无争的生活,于是在咏梅诗中,出现了梅花另一个意象――隐者高士的意象。

梅花开在残腊初春之际,长于高山纲谷、水驿荒村,但它清香依旧,洁白无瑕,给身处逆境的诗人以无限慰藉。王琪的《梅花》:“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所表现的是一种平淡恬静的生活态度。张舜民的《望子岭梅花方开用黄道韵》:“木海亭前花似锦,岭头梅蕊怯风沙。正如隐者归幽谷,鹤版征书未到家。”吕本中的《早梅》:“独自不争春,都无一点尘。”韩元吉的《梅花》:“本来淡薄难从俗,纵入纷华亦绝尘。”含括了老庄的虚静淡泊、萧散自得的隐士襟怀,更包含着对个人志节操守的重视以及对个人精神自由的维护。梅花自古就有“霜雪美人”的意象,早在柳宗元《龙城录》里已记载了一个梅花传说,隋开皇中赵师雄于寒冬时节在罗浮山中见一淡妆素服的美人,此女就是梅花所化。此后诗人就爱将梅花比拟“霜美人”、“雪美人”、“冷美人”。这是由于梅花本身具有美人姿态,有清冷淡雅的美,使人不由得将其看作是“客来惊起晓妆匀”的女子,是忽然发现的惊心动魄的“空谷佳人”。

宋初诗人梅尧臣笔下的梅花是玲珑的小家碧玉:“家住寒溪曲,梅花杂暖春,学妆如小女,聚笑发丹唇。”(《红梅》)在吴颐《次韵宪宣德红枨诗韵》里梅花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高洁处子:“玉骨冰肌冷照人,匀红轻盈绛罗巾……寄声闭户英夫子,体取居尘不杂尘。”也有诗人将梅花描绘成一个冰肌雪肤玉骨霜心的仙子,如晁端友的《梅花》:“皎皎仙姿脉脉情,绛罗仙萼裹瑶英。”朱熹的《次韵列秀野前树梅》:“玉立寒烟寂寞滨,仙姿潇洒净无尘。”陆游的《湖山寻梅》“骑龙古仙绝火食,惯住空山啮冰雪。”在周必大眼中梅花既有仙子的袅娜多姿,又有邻家女子的娇涩可人,《次韵史院洪境卢简洋馆中梅》:“初疑太真欲起舞,霓裳拂拭天然姿。又如东家窥墙女,施朱映粉尤相宜。”更有诗人将梅花比喻为思念爱人的:“秋水娟娟隔美人,江东日暮几重云。孤灯竹屋霜清夜,梦到梅花即见君。”可见梅花在诗人心中的地位是何等高尚与尊贵。

其实梅花这三个象征意象往往不是分离的,而是相融相通的。在很多咏梅诗中,这三个象征意义是同时存在的。比如欧阳修的《对和雪忆梅花》:“穷冬万木立枯死,玉艳独发凌清寒,鲜妍皎如镜里面,绰约对若风中仙。”既写出梅花傲雪坚毅的品格,也赞美梅花如仙的形貌。又如陆游的《开岁半月湖村梅开无馀偶得五诗以烟湿落梅村为韵》:“居人空巷者,疑是湖中仙。”久居荒芜之地的人,既是隐者,又像神秘的仙人,陆游巧妙地将这两个意象交织在一起,使此诗内容更丰富。张孝祥的《道间见梅》中则把梅花描绘成一个孤高自爱的女子,其实也是把贞士和美人的意象结合了。梅花的三个意象之所以能相融,是因为这三个意象都有共通的核心――贞洁的象征。

另外,以梅花来表达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也是古诗中梅花又一重要意象。第一首梅花诗,南北朝陆凯所作的《赠范晔》就是以梅花传达友情:“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唐代不少诗人已经运用这个意象进行咏梅诗的创作。折梅赠友已成为常用的典故。到了宋代,王安石等人继承了这一意象:“驿使何时发,凭君寄一枝。”(《梅花》)“殷勤手折遥相赠,不欲花前独举觞。。”(《和史诚之谢送张明叔梅台三种梅花》)梅花成为传达友情的信物,“折梅寄友”表达友情的意象逐步深化、发展。到了宋朝中期,梅花在诗歌里不仅仅是一个信物,更代表着一种情绪,诗人看到梅花就不由想起远在他乡的朋友。苏轼的《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岭北霜枝最多思,忍寒留待使君来。”张舜民的《舟行湘岸见梅盛开》:“为怜北客飘流远,偷报东君信息回。香气轻于新酿熟,襟怀重似故人来。舟中莫问无兼有,急急呼儿觅酒杯。”也有诗人在咏梅诗中抒发对友人情人的相思之情,如朱松的《饮梅花下赠客》:“且当醉倒此花前,犹胜相思寄愁绝。”诗人有感于世路艰难,抒发了思乡却不得归的怆痛之感。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诗人们咏梅绝不只是为了描摹梅的物态,更重要的是借梅怡情、抒怀、表节。咏梅诗之不同于一般的咏物诗,是由于诗中报咏之梅已经成为诗人心灵的客观对应物,并赋予其深刻的含义,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独立高昂的心灵境界。

第12篇

涧户④寂无人,纷纷⑤开且落。

【注释】

① 辛夷坞:蓝田辋川(今陕西省蓝田县内)的风景胜地,位于王维辋川别墅附近。坞,四面高、中部低的小块地方。

② 木末芙蓉花:指辛夷。辛夷,落叶乔木。

③ 萼:花萼,花的组成部分之一,包在花瓣外面,花开时托着花瓣。

④ 涧户:涧口,山溪口。

⑤ 纷纷:也作“丝丝”。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曾官至尚书右丞。王维精通佛学,诗中常蕴含禅理,人称“诗佛”。维摩诘乃大乘佛教中的一个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为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这就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的诗、书、画都很有名,他也很精通音乐,多才多艺。他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诗、山水诗,还是绝句、律诗,都有脍炙人口的佳篇,其中最能代表他创作特色的是山水田园诗。他的诗空灵淡远,孟浩然的诗清新自然,二人齐名,合称“王孟”。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枝条顶端的辛夷花苞,在山中绽放出鲜红的颜色。寂静的山沟里再没有别人了,花儿纷纷开放后又片片洒落。

【赏析】

王维晚年因不满朝政黑暗,先后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和辋川建造别墅,过着亦仕亦隐的生活。这首《辛夷坞》是王维《辋川集》诗二十首之第十八首。这组诗全是五绝,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绘画小品,从多方面描绘了辋川一带的风貌。作者很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不仅以细致的笔墨描绘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还写出了景物的精神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