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赞美青春的诗歌

赞美青春的诗歌

时间:2023-05-30 09:47: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赞美青春的诗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赞美青春的诗歌

第1篇

关于感恩老师的诗歌范文1《坚守讲台》

人们对教师的赞美枚不胜举,

然而,

我要说这一切赞美教师都难以涵盖你奉献的心灵。

大家都是有血有肉知疼懂爱的人,

渴望幸福的现代文明。

只是为教育的振兴,

你才舍弃私利,

坚守三尺讲台,

默默无声地哺花育树,

追求自己矢志不渝的憧憬。

关于感恩老师的诗歌范文2《精神传递者》

老师有海纳百川的胸膛,

老师有取之不尽的宝藏,

从儒家思想到素质引航,

从粉尘飞扬到到浏览上网,

从“臭老九”到“教书匠”,

老师走过的路艰难坎坷、泥泞漫长,

却愈战愈勇、愈挫愈强,

一代一代源源流长,

因为他们传递的是接力巨棒,

留下的是精神食粮,

注入的是拼搏刚强,

才使炎黄子孙昂首挺立于世界的东方。

关于感恩老师的诗歌范文3《最美的神话》

老师,

您用您的一生教我们懂得为何要有追求,

为何要有理想,

为何要超越自己。

老师,

第2篇

各位领导、青年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和评委老师的厚爱,也感谢市委宣传部、团市委、市文联、日报社和市作协搭建这个平台,举办了这次诗歌盛会,让我有机会能在这里交流诗歌创作的点滴体会,汇报自己写作的一些情况。

我喜爱读诗,诗歌的神奇力量常常让我心动,甚至震撼。李白坡的大气磅礴、艾青的深沉旷远,泰戈尔的低吟浅唱、里尔克的意味深长、常常让我沉醉。从大学开始,我陆续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一些散文和诗歌,我觉得诗歌是一种很好的抒感、交流思想的载体,诗歌让我的内心始终保留着一份对生活的新鲜认同和柔情。

大学毕业后,我从家乡来到张家港工作,那是1997年,正是张家港以“文明城市”名满天下,全国兴起“学习张家港”热潮的时期,从那时起,我就目睹了港城带给我的一个又一个惊喜。1997年到2011年,这十几年,特别是近几年,港城变化之大,发展速度之快,用“日新月异”、“翻天覆地”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我住在城西新区,走出家门,有时不能相信,眼前马路纵横、高楼林立、绿树成荫的花园式新城,曾经是我十年前眺望过的一片田野和村落,有好多次,我想写篇散文,把内心的深切感触记录下来,但苦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角度。

看到“文明港城·青春风采”青年诗歌征集活动的通知后,我想,巨变中的港城不就是一首激动人心的诗篇吗,它的文明和谐、现代优美、城乡一体,就像一幅动人的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焕发出迷人的魅力。作为港城一名青年,我为能在这幅美丽画卷上增一点光,添一抹色,感到由衷的自豪。于是,我一气呵成,写就了这首《港城大写意》。

这首诗写完后,因为工作比较忙,并没有加以更多的润色,就仓促交稿了,后来我又读了几遍,发现很多不如意的地方,比如诗歌征集主题的把握上,比如思想内涵的挖掘上,比如意象的开拓上,还有音韵的推敲上,也许要留待以后进一步改进,也请各位前辈和老师多指点。

我知道,港城人杰地灵,诗家辈出,像北岸、中海、徐小华、阿西等老师,他们的诗歌,风格虽然各异,但都达到了很高的造诣,让我敬慕不已,常常品读再三,获益匪浅。

作为一名诗歌爱好者,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我会牢记青年的职责和使命,以“五四”精神为指引,以这次活动为起点,继续向经典学习,向各位老师、各位诗友学习,继续讴歌青春的中国,青春的港城,歌颂这个伟大的时代,赞美勤劳智慧的港城人民,努力创作出展现港城现代、文明、和谐的诗歌作品。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领导、老师、诗友的提携和厚爱。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

第3篇

护士节的诗歌(一)最可爱的人

你们用对生命的爱

实践着南丁格尔的诺言

你们用温柔的话语

激励我们战胜病魔的信心

匆匆的脚步,伴随你忙碌的身影

甜甜的微笑,袒露你火热的心肠

重重的隔离,驱不散朋友的牵挂

厚厚的防护,隔不断亲人的期盼

你无私-----

献生命、扶伤痛,含辛茹苦

你勇敢-----

抗危机、攻难关,势如破竹

你忠诚-----

遵医德、守宗旨,不辱使命

我们自豪

曾与你们并肩作战

我们深信

定能为你们排忧解难

我们凝聚

敬佩的目光注视你

殷切的希望围绕你

深情的勉励呵护你

无声的爱意传递你

祝福你白衣天使

希望你们平安归来

护士节的诗歌(二)

春天,您迈着温暖的脚步走来,

轻声细语中,

让我们忘了吃药的苦,

忘了打针的疼。

夏天,您迈着热情的脚步走来,

笑容满面中,

让我们忘了生病的愁,

忘了住院的烦。

秋天,您迈着沉稳的脚步走来,

有条不紊中,

给我们带来了战胜疾病的勇气,

带来了恢复健康的信心。

冬天,您迈着严谨的脚步走来,

从容不迫中,

给我们带来了救治生命的希望,

带来了幸福美好的明天。

深夜,病房里有您轻盈的脚步,

我们在您的细心巡视中安然熟睡。

白天,病房里有您忙碌的脚步,

我们在您的精心护理下逐渐康复。

不管是春夏秋冬,

不管是黑夜白昼,

您的脚步不停地穿梭在病房里面,

时光的脚步不停地穿梭在您身上。

护士服里的身姿不再那么挺拔,

馄饨帽里的青丝添了些许华发。

您用天使的脚步诠释了永恒的青春,

我们用永恒的感谢铭记了崇高的您。

献给您,光荣的护士节!

献给您,敬爱的天使们!

花未眠——致白衣天使

不觉一年花开柳绿的五月,已然来到。

是暖流融化了岩石的冰层,滴下圆润晶莹的水珠,宣告春天的降临。

人间万物在聆听了冬长长的幽叹后也渐渐苏醒过来。

人们早已抖落身上冬的痕迹,放开身心去拥抱生活,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安详。

可是,危险却在逼进医|学教|育网整理。

远处突然一声巨响,迸发出无数火花。

挣扎、沉默………

听、是谁在,谁在哭喊,撕心裂肺的声音。

滴落的鲜血砸在灰暗的路上,如此冰凉,如此绝望。

满身血迹的母亲的求救,希望在何处?

看,远方那奔驰的白色,仿佛展翅的飞鸟。

听,那抚慰的笛声,仿佛告诉人们,不要害怕。

是他们,他们来了!

母亲紧紧抓住救护医生的手,颤抖着哀求救救自己的孩子,

她是那么恐惧,那么惊慌。

洁白的帽沿下是医生、护士沉静的脸,

他只是平静的点点头,母亲顿时充满了希望。

因为她知道,天使已经握住了己的手。

是啊,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片断,白衣天使们总是为百姓们点燃希望。点亮生命之火,照穿病痛的深渊。

看似柔弱的她们,却有着无比坚强的翅膀。

战斗在生和死的边缘,冲锋在血与泪的界线。

永远不会感到疲惫,永远不会退缩。

因为他们知道,人们不能离开他们,人们需要他们。

相信每位选择白衣相伴的朋友,都是在青春洋溢的心灵中充满希翼的吧!

救死扶伤,无私奉献,和平年代最平凡也最光辉的事业。

诺贝尔文学家川端康成说过:

花是不眠的,它在夜间也会迤逦绽放,不会惊醒任何梦中人。

只有当人们需要芳香时,它会第一时间涌入你的鼻间,

你才会发现,花儿如此可爱。

医务工作者不正是那一朵朵缤纷的花么。

每当节假日,谁还在病房内工作,等待一切可能出现的危险,

当人们沉浸在欢声笑语中时,谁又能忆起那张张曾经对你微笑,给你慰藉的脸庞。

可是他们无怨无悔,如不眠的花儿暗自吐露着芳香。

他们是生命的守望者,站在离蓝天最近的地方,却承受着最大的劳累与辛酸。

他们也需要休息,但病魔容不得他们这么做,

因为他们是天使,是上天派来拯救众生的。

可是任凭中华五千年,也没能找出一个词来修饰他们的功绩。

他们知道,为人民服务是他们的天职,无需夸耀。

多么朴实无华,多么伟大啊!

就让我们来为他们赞叹、高歌吧!

为他们坚强的背影深深的鞠一躬,

送上心灵最深处的赞美诗。

花未眠,在那不灭的黑夜,

花未眠,在那平凡的路边,

向着天空,盛开着,

昂起圣洁的头,

迎接风雨和闪电,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繁华三千,磨不尽笑颜,

当你需要芳香时,只需一个回头,

他就在你身边

花未眠,等待你去发现,

花未眠,生命因你而灿烂。

笑了,他们听到了祝福,他们会永远盘旋在我们的天空,像春的阳光,永不熄灭!

放心的做一切该做的事吧!

当你遭遇病痛的时候,

第4篇

天才的气息/

张枣今年3月8日去世之后,他的诗歌被记起。以诗歌在当今中国的边缘地位,恐怕再无“轰动大江南北”的可能,但这首《镜中》仍然传诵出了诗歌的小圈子。当柏桦做出这个预言时,张枣瞪大眼睛,半信半疑。他一直不能理解:《镜中》太浪漫,不如自己其他的一些诗歌成熟、技巧高超,为什么会如此受欢迎?但是,就像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样,这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青春感伤,天然地具备了流行的元素。诗中勾连起传统的意象,意境圆融,诗句清晰干净,非常现代,让读者觉得又是熟悉,又是陌生。更何况诗人如此年轻。

这首诗,是带着天才的气息被创造出来的。

22岁的张枣,被柏桦这样形容:“梦幻般漆黑的大眼睛闪烁着惊恐、警觉和极其投入的敏感,复杂的眼神流露出难以形容的复杂,因为它包含的不只是惊恐、警觉和敏感,似乎还有一种掩映着的转瞬即逝的疯狂。他的嘴和下巴是典型的大诗人才具有的――自信、雄厚、有力、骄傲而优雅,微笑洋溢着性感。”

在照片里,在许多人的回忆中,张枣似乎是当时诗歌界的青春偶像。他清瘦英俊,穿着不俗,眉宇间少年意气风发,英文系研究生,不到22岁就写出了《镜中》《何人斯》这样不凡的诗作。在当时的重庆,四川外语学院和西南师范大学有两个诗歌圈子,前者以张枣为首,后者以柏桦为首。柏桦回忆说,张枣在这两个圈子里欢快地游弋,最富青春活力,享受着公认的天之骄子的身份。他那时不仅是众多女性的偶像,也让每一个接触他的男生疯狂。

张枣很清楚自己的魅力,才华和知识于内,自信自如的人生游戏于外,青春适得其所。一天深夜,柏桦在张枣的房间谈起他的一位女性教师朋友,张枣突然很肯定地说,你信不信,我会让她几分钟内迷上我。柏桦颇不以为然,赌气似的,让他去一试身手,结果令他震撼,“他就这样轻盈地送上了对我的承诺。”

“第二代”与“第三代”/

这两个诗歌圈子,渐渐形成了自己的诗歌主张。当时的诗坛,仍然是北岛、舒婷等“朦胧派”的天下,但新的声音和浪潮即将出现。年轻的重庆诗人们把中国当代诗歌划为三代:1949年至“”是第一代人,起始于“”的北岛们是第二代,而他们是第三代人。

“第二代”中许多诗人来自政治中心北京,又经历过“”,承担了太沉重的国家、民族命运,这让南方的才子们感到诗歌场域的强烈不协调。相比起政治抗争,他们认为个人体验是更重要的文学生命。1984年,张枣和好友傅维谈起“上一代人”,也就是北岛他们的诗歌,仍然是“英雄主义”的集体协作,与国家政治联系过于紧密,而正在汹涌而来的诗潮是“极端个人化写作”的现代主义诗歌。

从诗歌理念的角度,这种说法当然是有道理的。今天的北岛对自己前期的不少作品也多有反思,在许多场合,他都拒绝朗诵众所期待的《回答》,认为其中的语言暴力,事实上是承接了革命话语。诗歌往前走,必定要走入个人,走入内心。但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个粗糙的断代显然有年轻诗人们对于自身定位的焦虑。北岛一代的声势实在太大,他们克制不住“弑父弑兄”的冲动。

这两代人微妙的关系,在1985年早春北岛的重庆之行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那是一个雨夜,谈话在四川外语学院张枣昏暗零乱的宿舍进行。柏桦回忆道,北岛的外貌在寒冷的天气和微弱的灯光下显出一种高贵的气度和隽永的冥想。这形象让张枣感到了紧张,他说话一反常态,双手在空中夸张地比划着,突然发出一阵古怪的笑声,并词不达意地赞美起了北岛的一首诗。

而同样在场的傅维则记得,谈话在略显拘谨的氛围中展开。寒暄一阵,张枣率先打破了僵局,他对北岛说,我不太喜欢你诗中的英雄主义。北岛听着,好一会儿没说话。听张枣说完所有的看法,北岛没有就张枣的话做出正面回答,而是十分遥远而平静地谈到了他妹妹的死,谈到他在白洋淀的写作,谈到北京地下诗坛的状况,最后他说,我之所以诗里有你们所指的英雄主义,那是我只能如此写。接下来,北岛也读了张枣的诗,当即表示比较喜欢《镜中》和其他几首。张枣不再紧张了。

这场“第二代”与“第三代”的见面只是开端。1991年,《今天》在海外复刊时,北岛邀请张枣做诗歌编辑。当时二人都“孤悬海外”,同病相怜,却也藏着更深的分歧。

“没有对饮的那个人”/

张枣1962年生在湖南长沙,从小和外婆住在一起。外婆是“旧社会”过来的少数读过书的老人家,她有一本白居易诗选,锁在装粮票和钱的柜子里,有空就拿出来读。张枣说,她读了很多年,最后都被翻烂了。

外婆还喜欢另一个诗人,杜甫。她当时在一个汽车修理厂值夜班。十岁的张枣和外婆一起睡,小孩子夜里不好好睡,老是踢被子。早上醒来后,外婆说,真是“娇儿恶卧踏里裂”啊!张枣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外婆告诉他,这是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句子。张枣不能完全明白这首诗,但是他一下子就觉得了“娇儿”这个词用得太好了,“一下子呈现了我和外婆的关系。”他疑惑,为什么这样一个平常的动作也会变成诗歌?好像变得不太一样了。幼小的他并没有想到要当诗人,只是觉得自己的世界被照亮了。

张枣的爸爸是一个诗人,他常常用俄语给他念普希金。尽管语言不通,韵律不同,但是张枣一样感到了诗意。

评论者常常指出,张枣的诗歌“古风很甚”,古典与现代交融得了无痕迹,这和他的童年教养是分不开的。1978年,16岁的张枣考入湖南师范大学外语系少年班,1983年考入四川外语学院研究生。他选择了英语,日后,他赴德国读书,德文相当好,还可以用俄语读原诗。他用西方诗歌的技巧,在汉文化中选择题材,视野非常开阔,谈起这个话题,张枣曾对傅维冒出一句湖南话:这下我用的武器就先进了撒,晓得不?

关于在德国的生活,张枣给上海诗人陈东东的信里写道:“我在海外是极端不幸福的,试想想孤悬在这儿有哪点好?”他说起物质上的窘困,“几乎不能动,不能旅行,甚至不能出门,因为我现在能用的钱,只相当于你们那里的人民币70多块。”那是1991年。

更难以忍受的是精神的寂寞。“住在德国,生活是枯燥的,尤其到了冬末,静雪覆路,室内映着虚白的光,人会萌生‘红泥小火炉,能饮一杯无’的怀想。但就是没有对饮的那个人。是的,在这个时代,连失眠都是枯燥的,因为没有令人心跳的愿景。于是,趁着夜深人静,再独自闲饮。这时,内心一定很空惘,身子枯坐在一个角落里,只顾早点浸染上睡意,了却这一天。”

和热闹鲜活、友朋相伴的中国相比,德国寂寞得太多。这里不再有诗友间的互相激发,也没有掌声随时在侧,甚至婚姻生活也不顺利。张枣烟抽得很凶,开始酗酒,每天晚上都要喝醉才能入睡。

“生活,有趣的生活应该是生活本身惟一的追求”/

1996年张枣回国,他赶到北京傅维住的东城区炮局胡同,一见面就说,哎呀弟弟,找个地方我先睡一觉。几乎是话音一落,倒在床上,呼呼就睡过去了,鼾声之大,几乎可以掀翻房顶。傅维看着床上那人,几乎都认不出来了,发胖,谢顶,鼾声如雷,哪里还是以前那个美男子张枣,顿时感觉有点黯然神伤。

与此同时,诗歌之于中国社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是上世纪80年想高扬的中心位置,诗歌逐渐被边缘化,诗人很难成为明星,而中国的物质生活却迅速丰裕起来。诗人钟鸣形容得好,革命和金钱教育了一代人,代价惨重,前者破坏了诗人和历史最幽暗的部分,后者破坏了诗人和文学――乃至书写最纯洁的关系。

傅维在张枣写出杰作《早晨的风暴》之后,认为倚天已出,无以争锋,渐渐怠惰了诗艺。后来,他开始从商――这也是许多诗人最后的选择,他写信告诉张枣自己的变化。回信中,张枣写道:“我赞同你说的生活之重要,甚至生活先于艺术。我个人亦想回国干,国外这些年,固然给了我无价之宝,但生活与艺术的最终完善,只能在祖国才能进行。它有活泼的细节,它有不可选择的无可奈何的历史过程,应该去参与,不管用哪种方式。总之,生活,有趣的生活应该是生活本身惟一的追求。”

张枣开始常常回国。他几乎是贪婪地品尝着生之滋味,似乎要补足在德国时的寂寞空间。

陈东东的岳母说,“张枣这个人真是滑稽,嘎滑稽,馋得不得了。我从来没见过这么馋,这么喜欢吃东西的人。”从德国每次飞抵上海,张枣并不直奔岳母家(他第二任妻子是上海人),而是让出租车停在离那儿不远的一家南货店门前,拖着箱子跨进店堂,欣喜地抚摸着每一支火腿,每一块腊肉,每一捆香肠,这儿闻闻那儿嗅嗅,打听每样东西的价格,但是忍住不买。直到飞回德国前一天,才扑向南货店大买一气。每次帮他打包行李的时候,陈东东都会很不耐烦,已经装不下了,还要多塞些鱼干、腊肉、糟鸭、熏肠、老干妈辣酱什么的。“回德国这可要吃上半年呢”张枣总会说。

傅维记得有一次,张枣把青椒皮蛋送进嘴前,无比温柔地说:“让我好好记住了这细腻丝滑还有清香,我们再说话,可好?”

张枣热爱红尘,而德国的生活却不太如意。北岛到柏林参加活动,去图宾根大学去看他。张枣丢了工作,外加感情危机,家里乱糟糟的,儿子对着音响设备踢足球。

张枣那时已经很少写诗了。1998年,德国汉学家、作家顾彬和张枣约好,他为张枣翻译、编辑出版一本德文诗集,而张枣为他翻译出版一本汉语诗集。顾彬为此推掉了自己的工作,第二年,张枣的德文诗集《春秋来信》出版。而顾彬的诗集呢?张枣翻译了还不到一半。顾彬不无抱怨地回忆说,他总有各种各样的借口,说我的诗很难翻译,他的诗不是更难翻吗?

张枣不停给顾彬打电话,一边解释,一边邀请他到大连旅行。他说,一切费用都有人赞助,还暗示那里会有女孩,可是对于顾彬这样的加尔文教徒,这些物质都不值一提,惟有工作、创造才是最重要的。他因此与张枣分道扬镳。

2004年,张枣开始在中央民族大学教书,2006年彻底搬回中国,看起来,他选择了滋味浓重的生活。更为严肃的北岛不认同这个选择。

北岛经历了漫长的流放生涯,曾经在北欧孤独的永夜难以入眠,但他感谢寂寞,让他完成了生命的沉潜,没有淹没在国内的虚华之中。他觉得这是诗人作家必过的关坎。在张枣回国前,北岛曾经和张枣通过几次很长的电话,他深知张枣性格的弱点,他认为,声色犬马和国内的浮躁气氛会毁了他。他对张枣说,你要回国,就意味着你将放弃诗歌。张枣完全同意,但他实在忍受不了国外的寂寞。

张枣去世之后,诗人们评论他的诗歌成就,回忆他才华飞扬的青春――逝去的人很容易成为神话,却很少提及他最后的日子,只有在只言片语中,表达些许惋惜。

第5篇

    一

    我们此处所论及的“及时行乐”,源自拉丁语“carpe  diem”,英语通译为“seizethe  day”。该词组本是一个中性词组。汉语中也有人将此直译为:“捉住这一天”, 另有人译为:“把握今天”、“珍惜时光”等等,甚至有人将此译成“只争朝夕”。作 为中性词组,翻译过程中过份褒贬似乎不妥,而通常所译的“及时行乐”虽然在含义方 面较为消极一些,有些贬意的成份,但哲学意味更浓一些,哲理性更强一些,实际上与 原文的思想意义还是比较吻合的,如《简明文学术语辞典》对此的解释是:

    Carpe  diem:A  theme,especially  common  in  lyric  poetry,that  emphasizes  thatlife  is

    short,time  is  fleeting,and  that  one  should  make  the  most  of  present   pleasures.(“及时行乐”:一种主题,在抒情诗别普遍,强调生命短暂,时光飞 逝,一个人应该最注重现实生活的乐趣。)

    “Carpe  diem”最早出现于古罗马诗人贺拉斯的诗句中。我们从这一出处的上下文中 可以看出这一词语的确切含义。贺拉斯在《颂歌·卷一·十一》(Odes  I  XI)中写道: 

    聪明一些,斟满酒盅,抛开长期的希望。

    我在讲述的此时此刻,生命也在不断衰亡。

    因此,及时行乐,不必为明天着想。(注:Horace,The  Complete  Odes  and  Epodes,

    trans.by  W.G.Shepherd,Middlesex:Peguin  Books  Ltd.,1983,p.79.)

    虽说贺拉斯(65~8B.C.)最早使用了这一术语,但他并不是最早表现这一思想的诗人。 实际上,这一主题思想的出现,要比贺拉斯的《颂歌》早得多。我们无法考证究竟这一 主题思想最早出现在什么时代,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作为古罗马文学直接先驱的希 腊文学中,“及时行乐”主题就已经出现。如公元前3世纪的莱昂尼达斯(Leonidas)在 自己的作品中就典型地表现了这一主题: 

    应当明晓:你生来是个凡人,

    鼓起勇气,在欢宴中获取快乐。

    一旦死去,再也没有你的任何享受。(注:J.E.Wellington,An  Analysis  of  the 

    Carpe  Diem  Theme  in  Seventeenth  Century  English  Poetry(1590-1700),diss.,

    Florida  University,1955,p.42.)

    古希腊的其他抒情诗人萨福、阿尔凯奥斯,也着意描写现世生活的乐趣,萨福在《哪 儿去了,甜的蔷薇》一诗中,就写下了“一旦逝去,永难挽回”的诗句。尤其是阿那克 里翁在一些描写人生乐趣和爱情以及颂酒的诗作中表现了强烈的“及时行乐”的思想。

    古罗马诗人中,也有早于贺拉斯的诗人描写了这一主题。如早于贺拉斯的古罗马杰出 诗人卡图鲁斯(84~54B.C.)就在《生活吧,我的蕾丝比亚》等诗歌作品中表现了人生无 常、生命短暂、光明有限、黑夜漫漫的时空观,因而不要顾忌任何流言蜚语,尽情享受 现世爱情的欢乐: 

    生活吧,我的蕾丝比亚,爱吧,

    那些古板凳指责一文不值,

    对那些闲话我们一笑置之。

    太阳一次次沉没又复升起,

    而我们短促的光明一旦熄灭,

    就将沉入永恒的漫漫长夜!

    给我一千个吻吧,再给一百,

    然后再添上一千,再添一百,

    然后再接着一千,再接一百。

    让我们把它凑个千千万万,

    就连我们自己也算不清楚,

    免得胸怀狭窄的奸邪之徒

    知道了吻的数目而心生嫉妒。(注:飞白:《诗海——世界诗歌史纲》(传统卷),漓江 出版社,1989年,第91,183,107页。)

    这一“及时行乐”的世界观甚至影响了17世纪的古典主义作家本·琼森等诗人。本· 琼森不仅对此诗极力称赞,而且还经过改写将这一思想反映在自己的作品中: 

    Come,my  Celia,let  us  prove,

    While  we  can,the  sports  of  love,

    Time  will  not  be  ours  for  ever,

    He,at  length,our  good  will  sever…(注:Robin  Sowerby,The  Classical  Legacy 

    in  Renaissance  Poetry,London:Longman  Group  UK  Limited,1994,p.144.)

    (来吧,我的西丽雅,趁现在力所能及,

    让我们前来体验爱情的游戏,

    时光不会总是归我们所有,

    它最终将要中断我们的意志……)

    可见,在贺拉斯之前,在“carpe  diem”这一词语尚未出现之前,就已经有为数不少 的诗人表现了这一思想。

    然而,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重大影响的,还是贺拉斯的“及时行乐”。其中影响最 深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以及17世纪的玄学派诗歌。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旗帜,复兴古代文化,反对封建和神权,因此 ,以体现现世生活意义的贺拉斯的“及时行乐”的主题思想也在经过漫长的中世纪之后 ,重新得以重视。莎士比亚、龙萨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家创作了不少这一主题 的诗作。他们在诗中表现出抛开天国的幻想,追求现世生活,享受现世爱情的人文主义 思想。如龙萨在《当你衰老之时》一诗中,发出了“生活吧,别把明天等待,/今天你 就该采摘生活的花朵”(注:飞白:《诗海——世界诗歌史纲》(传统卷),漓江出版社 ,1989年,第91,183,107页。)这样的呼吁,强烈地表现出“及时行乐”、莫失良辰 的思想,表现出了人文主义的生活信念和处世态度。

    而在17世纪的一些具有玄学派特征的诗歌中,“及时行乐”的主题更是得到了相当集 中的表现。英国玄学派诗人赫里克(Robert  Herrick)的《给少女的忠告》(To  theVirgins,Make  Much  of  Time)、《考里纳前去参加五朔节》(Corinna's  Going  aMaying),马韦尔(Andrew  Marvell)的《致他的娇羞的女友》(To  His  Coy  Mistress), 爱德蒙·沃勒的《去,可爱的玫瑰花》,西班牙具有玄学派倾向的着名诗人贡戈拉的《 趁你的金发灿烂光辉》等,都是表现这一主题的杰作。如《致他的娇羞的女友》一诗以 极强调演绎推理的结构方式,一层一层地揭示出把握时机、享受生活的重要性。该诗在 第一诗节中声称,如果“天地和时间”能够允许,那么我们就可以花上成千上万个“春 冬”来进行赞美、膜拜,让恋爱慢慢地展开;到了第二诗节,笔锋突然一转,说年华易 逝,岁月不饶人,“时间的战车插翅飞奔”,无论是荣誉还是,都将“化为尘埃” ;于是,诗人在第三诗节中得出应当“及时行乐”的结论: 

    因此啊,趁那青春的光彩还留驻

    在你的玉肤,像那清晨的露珠,

    趁你的灵魂从你全身的毛孔

    还肯于喷吐热情,像烈火的汹涌,

    让我们趁此可能的时机戏耍吧,

    像一对食肉的猛禽一样嬉狭,

    与其受时间慢吞吞地咀嚼而枯凋,

    不如把我们的时间立刻吞掉。

    让我们把我们全身的气力,把所有

    我们的甜蜜的爱情糅成一球,

    通过粗暴的厮打把我们的欢乐

    从生活的两扇铁门中间扯过。

    这样,我们虽不能使我们的的太阳

    停止不动,却能让它奔忙。(注:飞白主编:《世界诗库》第2卷,花城出版社,1994  年  ,第204,167页。)

    (杨周翰译)

    虽然这是献给“娇羞的女友”的诗,但是,该诗却是对生命的意义的沉思,正如有的 论者所说:“这一首以及时行乐为主题的诗所要表现的不是一种爱情的关系,也不是马 韦尔的激情,而是他对处于时间支配下的生命的感受。”(注:David  Reid,TheMetaphysical  Poets,London:Longman,2000,p.226.)

    18世纪以后,“及时行乐”的主题虽然不再像文艺复兴时期和17世纪那样典型和集中 ,但仍然被许多诗人所关注。直到20世纪,还出现了索·贝娄的重要小说《及时行乐》 (Seize  the  Day)以及弗罗斯特的同名诗作《及时行乐》(Carpe  Diem)。

    二

    “及时行乐”这一主题的盛衰和发展与各个时期的思想思潮密切相关。在古希腊罗马 及其以前的文学中,由于受到朴素的唯物论的影响,以及最初的现实主义的影响,“及 时行乐”这一主题得以产生。但是,这一时期的“及时行乐”的主题仍缺乏深刻的哲理 性,主要是局限于享受爱情、美酒,突出现世生活的意义,虽然也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但主要是充满着悲观主义的色彩,其基本定义仍然局限于:“吃喝玩乐吧,因为你明天 就会死去。”(注:Horace,The  Complete  Odes  and  Epodes,trans.by  W.G.Shepherd,Middlesex:Peguin

    Books  Ltd.,1983,p.79.)而在随后的中古时期,由于宗教神权统治 一切,成了时代的基本特征,因此,来世主义等思想占据了决定性的地位,这样,以反 映现世生活幸福为前提的“及时行乐”的主题,在此期间也就极少有所体现了。即使是 个性解放色彩较浓的“普罗旺斯抒情诗”等作品,虽以情爱与教会神权进行抗争,但多 半是抒写对女性的赞美和崇拜。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由于自然科学的成就以及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强调现世生活意 义的“及时行乐”的主题从而有了人文主义的内涵。因此,尽管仍是“及时行乐”的主 题,但思想却显得更为深沉,具有了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神权、反禁欲主义的进步意 义。与此同时,表现手法也有所改变,尤其是到了17世纪,一些诗人的表现手法已经显 得十分新颖奇特。如在《给少女的忠告》一诗中,赫里克写道: 

    含苞的玫瑰,采摘要趁年少,

    时间老人一直在飞驰,

    今天,这朵花儿还满含着微笑,

    明天它就会枯萎而死。

    太阳,天庭的一盏灿烂的华灯,

    它越是朝着高处登攀,

    距离路程的终点也就越近,

    不久呀,便要沉落西山。

    人生最美便是那青春年华,

    意气风发,热血沸腾,

    一旦虚度,往后便是每况愈下,

    逝去的韶光呀,永难重温。

    那么,别害羞,抓住每一个时机,

    趁着年轻就嫁人,

    因为,如果你把美妙的时光丢失,

    你一定会抱憾终生。(注:飞白主编:《世界诗库》第2卷,花城出版社,1994年,第2  0  4,167页。)

    (汪剑钊译)

    玄学派诗人特别喜欢使用自然意象。马韦尔在《致他的娇羞的女友》一诗中,把爱情 也形容为“植物般的爱情”(vegetable  love),赫里克在《致水仙》等诗中,则使用“ 夏雨”(summer  rain),“晨露”(morning  dew)等一些自然意象来象征人生的短暂。在 这首《给少女的忠告》的诗中,玫瑰、时光、太阳等意象都作为喻体,烘托“青春易逝 ,抓住时光”的道理。尤其是“含苞的玫瑰”作为美和爱的象征,极为妥贴、形象。整 首诗中,不仅强烈地感受着时光的飞逝,而且还联想着死亡的逼近,从而突出了“及时 行乐”的哲理性。

    其后,在强调公民义务的古典主义的诗歌中,以及在宣传和勾勒资产阶级理想王国和 强调教育和启迪功能的启蒙主义的文学作品中,“及时行乐”的思想也就不再具有时代 的特征,极少有人涉及了。而浪漫主义诗歌虽然“重情轻理”,沉溺自我,但是,在强 调“情感”和“自我”的同时,浪漫主义又十分注重“想像”,从根本上说,浪漫主义 是理想主义的文学,因此,十分现实的“及时行乐”的思想,仍与浪漫主义显得格格不 入。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文学中,虽然这一主题偶有涉及,但文艺复兴时期以及17世纪 那样的突出的现象,似乎也不复重现了。

    三

    尽管“Carpe  Diem”这一词语为古罗马诗人贺拉斯首次使用,而且,“及时行乐”这 一主题在古希腊罗马文学中曾得到极大的关注,然而,这一主题并非西方诗歌的特产。 在东方诗歌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就表现这一主题而言,不少诗歌可谓达到了“异曲同工 ”的境界。例如,被誉为人类最早的史诗——公元前两千多年前的古代东方巴比伦的《 吉尔迦美什》,就已经包含了这一思想: 

    当诸神创造了人类的时候,

    他们也为人类设置了死亡,

    用他们的手阻止生命的存在。

    因此,吉尔迦美什,你应该大吃大喝!

    日日夜夜欢欣开怀,

    每一个夜晚狂舞高歌!

    让你的服饰珠光宝气。

    让怀中的娇妻心满意足。

    这就是人生的真正意旨。(注:Maureen  Gallery  Kovacs  trans.,The  Epic  of 

    Gilgamesh,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p.85.)

    在中国古代的诗歌作品中,这一主题也同样得以关注。现以唐代《金缕衣》一诗为例 ,来看“及时行乐”这一人类共同的主题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度的具体的表现形式: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该诗同样是以鲜花的意象作为喻体,来表现“及时行乐”的主题。该诗的意义在于强 调爱惜时光,莫要错过青春年华。花开时节毕竟短暂,青春年华转瞬即逝,所以,诗人 坦诚宣称:不必犹豫,大胆享受现实生活,否则只会遭遇“空折枝”的处境。从构思上 看,该诗与贡戈拉的《趁你的金发灿烂光辉》极为相似,前部分使用祈使句的形式,劝 说对方享受生活,最后一行所表现的也是形成强烈对照的“将来”的衰败状态。从措辞 上看,同是表现“及时行乐”,中国诗歌显得更为含蓄、婉转,而西方诗歌则更为热烈 、奔放、直率。

    再从哲理性来看,东方诗歌在这一主题的表现方面更具哲理的深度。题材范围也更具 有开拓性,不再局限于男女情爱,而是重视个性生命的存在价值,并且从人类社会、战 争、存在之谜等各个方面来思考和探讨这一命题。如王翰的《凉州词》,在尽情尽致狂 欢作乐之时,仍表现出戎马生涯的悲凉以及厌恶征战的情绪: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种既豪迈奔放又凄楚悲凉的情绪结构恰如其分地展现了征战者的心理状态。尤其是 “古来征战几人回”一句,突出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创伤,从而使“及时行乐”的主题 具有了消极反战的进步意义。而李白在《将进酒》中的诗句更使“及时行乐”的主题充 满了昂扬的生命意识: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东方的另一诗国——波斯的重要诗人海亚姆的《鲁拜集》中的一些诗篇,虽然表现的 也是“及时行乐”的主题,但却是对人的存在之谜的探讨。如在第24节诗中,诗人认为 生命来自于土,归之于土,一旦“沉沦成泥”,便毫无声息,“永无尽期”,因此,人 的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尽情利用”现实的时光: 

    啊,尽情利用所余的时日,

    趁我们尚未沉沦成泥,——

    土归于土,长眠土下,

    无酒浆,无歌声,且永无尽期!

    海亚姆甚至从陶樽、泥土等无生命的物体中,探讨存在之谜和生命的价值,并借无生 命的陶樽的口来叙说“及时行乐”的哲理: 

    我把唇俯向这可怜的陶樽,

    想把握生命的奥秘探询;

    樽口对我低语道:“生时饮吧!

    一旦死去你将永无回程。”(注:飞白:《诗海——世界诗歌史纲》(传统卷),漓江出 版社,1989年,第91,183,107页。)

    由此可见,当西方诗歌在古希腊罗马文学中开始出现“Carpe  Diem”这一词语,并展 开这一主题时,在先于千年的《吉尔迦美什》等东方诗歌作品中早已表现了这一主题思 想;当西方尚处在中世纪的教会神权的统治之下的时候,东方诗歌中已经强烈地闪耀着 具有人性色彩的“及时行乐”的思想,尤为重要的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古时期东 方诗歌中的这一主题,在不同的地理方位上表现了西方的人文主义的先声。

第6篇

即使有,看看学生的搞笑创作。“床前明月光,李白睡得香”“半夜三更鬼敲门,路上行人欲断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壶二锅头。”“沉舟侧畔千帆过,孔雀开屏花样多。”“工藤破案未半而中道被毒,今变成柯南,个子矮小,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究其原因,首先是诗歌受到了现代传媒技术的冲击,与电影、电视、动画相比,诗歌没有直接可感的声音、色彩和画面,需要一字一句地去阅读,需要用脑子去想,费时、费事、劳神,因此学生热爱读诗、写诗的不多,能够把创作热情持续下去的则更少;再者,我们现在的中小学里,很少有专门的诗歌社团,更少有专门指导创作诗歌的老师,甚至连专门指导诵读诗歌的课程也很少见。学生的诗歌阅读,仅靠教材里提供的一些诗歌作品,但大多数是背了就算。老师怕讲不好,学生呢,更不在意,因为考试的时候无非是填填空,中考的作文大多限定不准写诗歌。

彝族诗人吉狄马加说过:“我历来相信,诗歌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依然是人类精神世界中最美丽的花朵,诗歌作为人类精神财富中永远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它将永远与人类的思想和情感联系在一起。”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笔者对学生的现状有些忧心。因此,在初中的起点年级,努力的做了一些尝试。

(一)诱发创作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的写诗热情,首先就要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中学时代正是情感丰富的时代,教师适当的引导,是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的。

诗歌言志抒情,语言凝练优美,韵律抑扬顿挫,而一些优美的抒情诗很容易触动读者的联想、想象,带给人美的享受。因此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多带领学生赏析、品读经典的诗作是一个不错的开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七上开学之初,选择带领学生赏读冰心的《繁星》、《春水》。学生一开始很不以为然,但是当赏读到《繁星・八》:“残花缀在繁枝上/鸟儿飞去了/撒的落红满地/生命也是这般的一瞥么?”学生马上叽叽喳喳的说,这就是我们楼下花坛里的樱花树花落时候的情景啊……

在鉴赏诗歌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学生品评诗中的情感。诗歌是表达人们感情的很好的途径:相思之情、战难之苦、爱情的美好、亲情的珍贵、爱国之情的强烈等等,或者深情款款,或者慷慨激昂,或者诙谐幽默的……很容易感染学生。在教学泰戈尔的《母亲》时,诗歌的第一节让学生模仿母亲唱《摇篮曲》,学生们个个乐不可支。但是当让学生说说母亲在寺庙里祷告的话语时,一个孩子说:“神啊,请保佑我的孩子,健康、平安、快乐的长大,要有什么病痛都降临到我头上,不要让我的孩子承受半点不幸……”学生了都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在讲述诗歌的时候,也可以适时穿插一些典故、传说或文学故事。中学生爱玩、好动。但是对故事、传说还是比较感兴趣的,而很多诗歌的作者或者诗歌本身就有很动听的故事或者传说。在教学诗歌时,可以适时穿插,以此引发学生学诗歌的兴趣。在讲述泰戈尔的《母亲》之时,引导学生读课下注释: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借此机会就谈论到中国作家和诺贝尔文学奖的关联。学生们个个摩拳擦掌。

此外,还多鼓励学生敢写,敢动笔,及时发现每一个闪光点。

(二)诗的创作

写诗光有热情不够,还要有“工具”,那就是诗歌写作的知识。诗歌的写作知识浩如烟海,但是对中学生来说,让他们掌握基本的写作手法,可以写出诗来就是一个很不错的进步。

1.美的立意。

诗歌通常以情感取胜。诗要立意,确立诗歌的主题就叫立意。主题是诗歌的核心。诗歌精简凝练,不象其他文学作品那样丰满,但正如何其芳所言:“诗是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因此,作者应该要把传递给读者的思想、感受或感觉确定下来,表达出来。李丹平曾主张:“诗可以读懂,也可以读不太懂,甚至可以读不懂,但必须能让人感觉到。”因此,在诗歌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立意的重要性。并且从我们所阅读诗歌中,归纳了一些常见的主题。比如:爱、自由、理想、志向、爱情、赞美等等。

2.美的形象符号。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与情感,都是抽象的。如何把这些抽象的东西表达出来,传递给别人,只是直白地说出来肯定不行,必须让具体的形象来说话,让人家从可以把握的形象中感受或领悟到什么。因此,诗的构思和创作,总是和选取创造意象的过程关联在一起的。余光中《论意象》一文中指出:“诗人内在之意诉之于外在之象,读者再根据这外在之象试图还原为诗人当初的内在之意。”

因此,在明确立意之后,要选择恰当的意象,让意象来说话。先让学生积累一些诗中常见的意象:月、蝉、柳、冰雪、草木、长亭、芭蕉、梅花、杜鹃、乌鸦、羌笛等等。但是意象的选择对初中生依然是一个难题,将结合意境的构筑进行探索。

3.美的意境。

好的诗歌情理形神交融,这就是意境了,意境是诗歌特有的审美范畴,没有意境,称不上好诗。因此,古今中外的诗人都非常看重诗的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意”与“境”的交融有好几种方式,比如:触景生情、状物移情、情理相融等。

但是对初学写诗,而且阅读面很狭窄的初中生来说,更多的技巧反而容易让其不知所云。在明确了立意、意象、意境的重要性之后。在引导中,和学生探索了三种模式:

【横断模式】

截取一个生活片断或者意识片断,筛选一系列意象,或者使用一系列比喻,来抒发感情,表现作者的思想。学生习作《星星――寄父亲》:“每晚,我望着天上一颗一颗闪烁的星星/您是否也能看见/如果能我要将星星送于您/一颗星星代表健康/一颗星星代表平安/一颗星星代表工作顺利……/如果哪一天/您看见了千万颗繁星闪烁/不必惊讶,那是您至爱的女儿对您的思念与祝福”

【升华模式】

这类诗歌一般分为两部分,前边是较平缓的铺垫,后边翻出新意,造成引人注目的突进,使情思与意境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言志”的旧体诗词大都采用这种模式,前边写景,情景交融, 后边写“志”,志中有情。学生习作《母亲》:“一颗小小的种子/掉落在土壤上/他是那么的脆弱/一阵微风就可以吹走/土壤对种子说/别怕,别怕/你看/这儿厚实着呢/晨曦中,种子萌发了/烈日下,小树长高了/风雨中,长成了参天大树/母亲,谢谢您/没有您无悔的付出/怎会有壮实的我”

【自白模式】

直接抒发感情,使用论断式的议论,又称议论模式。这种自白不容易写好,作者必须有相当的认识和体验水平。写作中,要注意情感的适度。学生习作《描绘――寄母亲》:“我每天描绘着母亲的模样/描绘着――描绘着/让她陪伴我成长/从笔绘到心绘/有时被旁人辱骂而遗忘/有时被心中的怨恨所代替/但我仍会伤心的描绘着/总希望有一天我所描绘的能变成现实/母亲,如果你在梦中看见了我/千万不要装作不认识/这是您遗弃的女儿/日日夜夜,只求您能回来”

第7篇

摘 要:在中国新诗的发展过程中,西方浪漫主义思潮和现代主义思潮影响至深。通过分析穆旦诗歌中的自我形象、主体意识、身份特征等,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新诗从前期个性化、统一的浪漫自我转向了后期非个性化、分裂的现代自我。与此同时,穆旦这位追逐现代主义的诗人在晚年又走向了抒情、浪漫的某种回归,他力图在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个性与非个性、抒情性与知性等两种不同的思潮和创作范式之间寻求某种结合点和平衡,建构具有中国特质的新诗传统。

关键词:穆旦;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主体意识;自我形象

20世纪40年代中国新诗在经历了浪漫主义、前期象征主义的洗礼后,开始逐渐向现代主义转型,一方面是对欧美浪漫主义与象征主义的吸收与扬弃,另一方面是对新月派、创造社、象征派的反思与超越。其代表流派是“九叶派”(或称“中国新诗派”),它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30—40年代先后到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讲授英美现代诗歌的两名新批评家理查兹(I·A·Richards,1893-1979)和燕卜荪(William Empson,1906—1984),{1}以及期间任教的诸多中国著名学者、诗人、翻译家,如叶公超、闻一多、朱自清、冯至、卞之琳、梁宗岱、李广田、赵萝蕤、吴宓等。正是得益于一批精通欧美现代主义文学的中外学者以及西南联大这个远离尘嚣的学术环境,一些视文学为生命的莘莘学子一方面亲身体验着战争年代的焦虑感和人类现代文明的异化感,另一方面执著于艺术的探索与崇高的历史使命,使得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在40年代奇迹般地茁壮发展,走向了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并驾齐驱的道路。其中最杰出的诗人是穆旦,通过分析其前期诗歌中的自我形象、主体意识、身份特征等,可以看出中国新诗如何从早期个性化、统一的浪漫自我转向了后期非个性化、分裂的现代自我。不过,与多数现代诗人较为固守某种思潮不同的是,穆旦力图在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个性与非个性、抒情性与知性这两种不同的文学思潮和写作范式中寻求某种结合点和平衡,把源自西方的各种文学资源植根于中国传统的文化语境与自身个体的生命体验中,创造性地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质的新诗传统。

一、思潮的转型:从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

1935年9月,穆旦考入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最初,和许多爱好诗歌的青年学子一样,他“首先接触的是英国浪漫派诗人”。{2}穆旦的同班同学王佐良回忆道:“从南方去的我,注意到这位瘦瘦的北方青年——其实他的祖籍是浙江海宁——在写诗,雪莱似的浪漫派的诗,有着强烈的抒情气质,但也发泄着对现实的不满。”{1}如写于1938年的诗作《我看》:“去吧,去吧,O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O,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许多浪漫诗人都喜欢使用“O”、“哦”、“啊”、“呵”、“噢”、“唉”之类的感叹词,初出茅庐的穆旦也不例外,模仿的是雪莱、拜伦式柔美、纤细的抒情风格,喜欢运用风、云、天空、鸟、树、花朵、青草等美丽、纯净的自然意象,抒发着对生命、流光、青春的无限慨叹。从这个“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忧郁者“我”的声音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敏感多愁、孤独忧郁而充满幻想的纯情形象。

1937年10月,穆旦随清华南迁,就读于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后迁往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穆旦就读于外文系,受教于叶公超、卞之琳、吴宓等名师,选修了燕卜荪开设的“当代英诗”,开始系统地接触英美现代派诗歌和文论。1930年,年仅24岁的燕卜荪出版了令其老师理查兹也感到十分惊奇的诗歌批评著作《含混的七种类型》(Seven Types of Ambiguity),系统地论述了英国诗歌中出现的不同种类的含混,被文论家认为是新批评派语言分析方法的第一部成功之作。这使得文学研究可以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也使得在学院的课堂上理解现代派诗歌、传授诗歌写作技巧成为可能。来到西南联大教书的燕卜荪,毫不迟疑、毫无保留地把这一套现代诗歌理论传授给了中国弟子们。对这群青春勃发、渴求新知的大学生而言,一个出现在中国校园中的英国现代诗人本身就具有任何书本所不能代替的影响。尽管当时的学习和生活条件特别艰苦,“但是这些联大的年轻诗人们并没有白读了他们的艾里奥脱(即艾略特)和奥登。也许西方会吃惊地感到它对于东方文化的无知,以及这无知的可耻,当我们告诉它,如何地带着怎样的狂热,以怎样梦寐的眼睛,有人在遥远的中国读着这二个诗人。”{2}在这一群夜以继日、不知疲倦的年轻诗人中就有穆旦,他极为用心地大量阅读叶芝、艾略特、狄兰·托马斯和奥登等现代主义的作品,“尽管这一类书仅有那么几本,或者刚从国外进来,经过无数同学不停地传阅,已经书页发皱、卷角,纸边都如狗耳,甚至失去了封面,却让这些青年诗人打开眼界,给了他们前所未闻的知识”③。

在燕卜荪的引领下,联大的文学青年掀起了对现代派的迷恋和模仿热。穆旦惊奇地发现,原来还有如此新奇的写诗题材和技巧,他开始尝试着运用挖掘、浓缩、凝聚、组合等西方现代派技巧,描写战争与骚动年代的中国现实感与现代心理的痛苦体验。其诗风不再是过分的抒情、柔美纤细或美丽幻想,而变得更为硬朗、凝练、坚实,乃至复杂、晦涩。其诗歌主题也是前所未有的丰富而广泛, 有对理想、英雄、民族、土地的赞歌和对战争、暴力、贫困、饥饿、通货膨胀、罪恶的诅咒,如《赞美》(1941)、《不幸的人们》1940)、《森林之魅》(1945)、《饥饿的中国》(1947)等;有流亡的痛苦、刻骨的孤独、青春的欲望、爱情的困惑与季节的变幻,如《我》(1940)、《我向自己说》(1941)、《诗八首》(1942)、《诗》(1943)、《忆》(1945)、《发现》(1947)、《我歌颂肉体》(1947)等;既有对世俗生活、人间百相的摹写,也有童年记忆的追寻、的渴慕,如《童年》(1939)、《还原作用》1940)、《祈神二章》(1943)、《隐现》(1947)等。其写作技巧从单一的抒情或象征走向了更为复杂的内心独白、戏剧化场景,甚至是对诗剧的尝试,如《防空洞里的抒情诗》(1939)、《绅士和淑女》(1948)、《蛇的诱惑》(1940)、《神魔之争》(1941)等。

第8篇

关键词:《五月之歌》 隐喻 美

任绍曾(2008:89)指出:隐喻的中心不是语言,而是思维。的实质在于借助一类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夏天琼(2008:473)也指出:隐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学作品中往往有大量的隐喻,作家巧妙地利用隐喻,使其在突出主题方面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本文将借助认知语言学中隐喻的概念来分析歌德诗歌《五月之歌》的主题思想,从而突显隐喻对突出诗歌主题方面的重要作用。

1.背景介绍

歌德(JohannWolfgangGoethe,1749—1832)于1749年8月2813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他是德国民族文学的最杰出的代表,被认为是德国最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在他一生大跨度的生活和创作生涯中,经历了一个由早期浪漫主义到后期古典。

《五月之歌》初稿约作于1771年5月。最初发表于1775年《伊里斯》杂志上,后收如1789年著作集中时,做了改动。本诗将自然和爱融合成一体,简洁明快,为歌德打破向来模仿的阿那克瑞翁诗体的技巧、展开新生命的大作。贝多芬曾为本诗谱曲。《五月之歌》这首诗歌共八小节,第一到第三节写的是自 然之美,通过描写自然中的阳光、大地以及花草树木等事物来抒发内心的欢悦心情。第四、第五两节写的是上帝之爱,诗人从大千世界的美好中感受到了上帝人性化的关爱。最后三节作者歌颂的是自己恋爱的幸福,在诗人的眼中,仿佛时间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在为他美好的爱情歌唱。作者从自然之美写到上帝之爱,再到自己的爱恋,将这三者串联起来,通过隐喻揭示了世界上三种不可忽视的美。文章的主题即是借助这三种事物来抒发自己内心对美的赞美。

2.诗歌赏析

关于歌德的《五月之歌》,从古至今有无数的人拜读了,但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本文从隐喻学的角度重新解读了这首诗歌,揭示了隐藏在文辞背后深刻的主题思想。

2.1

自然多明媚,

向我照耀!

太阳多辉煌!

原野合笑!

千枝复万枝,

百花怒放,

在灌木林中,

万籁俱唱。

万人的胸中

快乐高兴,

哦,大地,太阳!

幸福,欢欣!

这三节诗人赞叹的是自然的美好风光,叙述的的诗人跟朋友在散步时的情怀。第一小节是写自然,在诗人眼中,自然是明媚的,不仅照耀着诗人的身体,还照耀着诗人的灵魂。太阳呢,诗人没有用“灿烂”这个词,而是使用了“辉煌”一词,由此凸显出诗人的赞美是发自肺腑的。“原野含笑”,仿佛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在向诗人张开笑脸。第二节不管是花草还是树木,都在尽情地展现着它们的生命力,就连深林中的俱寂仿佛都在歌唱。

2.2

哦,爱啊,爱啊!

灿烂如金,

你仿佛朝云

漂浮山顶!

你欣然祝福

膏田沃野,

花香馥郁的

大千世界。

这两节,诗人歌颂的是上帝之爱。上帝,本来是人们心目中神圣但却不真实的人物,但是诗人将其拟人化,把上帝的爱写得真切。上帝的爱如金子般,不仅不会朽,而且散发的是令人眩晕的光芒。上帝如朝云一般,漂浮在山顶,不仅博大,而且无时无刻不伴随左右。美,在诗人的眼中也因为上帝的爱变得无处不在,大千世界都是沁心馥郁的。

2.3

啊,姑娘,姑娘,

我多爱你!

你眼光炯炯,

你多爱我!

像云雀喜爱

凌空高唱,

像朝花喜爱

天香芬芳,

我这样爱你,

热血沸腾,

你给我勇气、

喜悦、青春,

使我唱新歌,

翩翩起舞,

愿你永爱我,

永远幸福!

在这几节里,诗人毫无掩饰地抒发了自己的爱恋。两个倾心相爱的人,在各自的眼中变成了最美的景物。有了爱一切都是那么的欢欣。仿佛是云雀在太空高歌,仿佛置身朝花暮草之中,浑身散发着诱人的气息。因为有了爱,才有了勇气、喜悦甚至青春,因为有了爱,生活便犹如唱歌一般,跳动的都是欢快的旋律。爱是伟大的,爱是不朽的,爱是超越的。

2.3 隐喻分析

Lakoff(1993)(转引自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2008:133))指出:隐喻是跨概念域的映射,这种映射是不对称的,是部分的。每一种映射都是源域和目标域的实体之间一系列固定的本体对应,一旦那些固定的对应被激活,映射可以把源域的推理模式投射到目标域的推理模式上去。诗人通过赞美五月,通过五月之下万物的美好及生生不息在于向读者传达的是这样的信息。表面上,诗人歌颂了自然、上帝之爱和恋爱的幸福,其实,这三个主题融汇在一起,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美。真实的自然世界是美的,如影相随的上帝之爱是美的幸福的爱恋更是美的。能够看到这些美,是因为观赏者的心灵是美的。只有拥有美好心灵的人,才能看见自然本真的风光,才能相信并用心体会上帝的关爱与眷顾,才能用真心去爱另一个人。如果把诗人笔下的自然、上帝之爱和幸福的爱恋比作源域,那么它们所要映射的便是人物的心灵之美。

结语:

本文结合了认知语言学中隐喻的观点分析了歌德的一首诗歌《五月之歌》,从中证实了隐喻与文学的密切关系。要深刻地理解诗人创作的目的及作品的主题思想,隐喻手段是非常重要的。(作者单位: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

参考文献:

[1] 滑明达主编.外国文学作品赏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1.

[2] 朱立元主编.西方文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M],2008.4.

[3] 金大业著.歌德[M].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年01月第1版.

[4] 郑佳燕.中西爱情诗下隐藏的不同文化内涵—《五月之歌》与((春思》之比较[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4).

[5] 冯奇.认知语言学与修辞学研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

[6] 唐孝威,黄华新.语言与认知研究(第三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第9篇

和煦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温暖的阳光普照举水南岸,百里平畴铺开了希望的画卷,英雄的团风耸立起创业者的丰碑。这里是劳动者的福地,这里是建设者的乐园;这里如诗如画,这里如醉如痴。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之际,县总工会、县文化体育局在这里隆重举行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诗歌朗诵会,参加这次诗歌朗诵会的选手共有28位,他们分别来自县直机关各条战线、各个部门和乡镇,每位选手带给我们的都是献给劳动者的颂歌,欢迎大家欣赏!

1、XX县庆祝“五一”劳动节诗歌朗诵会现在开始,首先上场的是县公安局的参赛选手郭霖、蔡准。他们参赛诗歌的题目是《五月的颂歌》,大家欢迎。

2、每一个花开的瞬间,都凝聚着汗水的挥洒,每一个前进的脚步,都灵动着生命的荣华,这就是红五月的赞歌。下面请欣赏团风中学带来的配乐诗朗诵《五月的赞歌》,朗诵者杨帆、卢琦。

3、是谁,用青春丈量了生命的宽广,是谁,用汗水韬敛了太阳炙烈的光芒,是我们辛勤的劳动者,是劳动者用勤劳的汗水谱写着生活的赞歌。请欣赏由县实验中学带来的诗朗诵《五一赞歌》,朗诵者方亮、吴金涛。

4、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曲感恩的乐章,电力工人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心血和汗水点亮了万家灯火。下面请欣赏由县供电公司带来的诗朗诵《倾注你我心血,点亮万家灯火》。朗诵者肖凡、方荣等。

5、我们歌颂祖国,我们赞美家乡,我们热爱劳动,我们追求成功,这就是团风38万人民的颂歌。请欣赏革命老区贾庙人民的心曲《劳动礼赞》。朗诵者周高峰、汪艳芳。

6、地下脉动千万条,是跳动着的五线谱,紧连着水厂工人的心,他们奏响了劳动者乐章,把爱奉献给千家万户。下面请欣赏由县建设局带来的诗朗诵《水厂工人》,朗诵者:李牧。

7、团风,你用炽热的胸怀、温暖着创业者的信念,你用大地般的情怀,托起一片灿烂的明天。请欣赏由县妇联带来的配乐诗朗颂《团风创业者的歌》,朗颂者肖春英。

8、成功是汗水浇开的花朵,辉煌是心血点染的征程。团风地税人用不懈的追求,正迈向事业的高峰。请欣赏县地税局带来的诗朗诵《团风地税人》,朗诵者:罗想,王小伟。

9、春风轻抚着绿色的禾苗,春雨滋润着广婺的田野,农技人员的辛苦劳作,为大地奉献着最美的赞歌。请欣赏县农业局选送的诗朗颂《最美的赞歌》。朗诵者:李玉荣

10,我们不是伟人,我们也不是英雄,但我们拥有无怨无悔的人生,因为我们是平凡的养路工人。请欣赏县交通局选送的诗朗颂《养路工之歌》,朗颂者:张媛、王鄂

11、大鹏展翅九万里,扶摇直上冲云天,信合人带着执着、梦想与追求,向着更高、更远、更辉煌的明天前行。请欣赏县信用联社选送的诗朗颂《信合礼赞》,朗颂者:吴超

12、团风,正在创新崛起,正在用创业者的激情演绎着从贫弱到富强,从封闭到开放,从保守到创新,从追赶到跨越的精彩嬗变,你的儿女永远是您的光荣。请欣赏县实验中学选送的诗朗颂《光荣颂》,朗颂者:赵海涛等。

13、爱我团风,古老而充满朝气的名字;爱我团风,勤劳而勇敢的人民;爱我团风,用伟大的创造推进经济的展翅飞腾。请欣赏杜皮乡选送的诗朗颂《爱我团风》,朗颂者:程志芳。

14、有一种事业,把共和国的光辉播撒到每一个角落;有一种人,把党的温暖传送到千家万户。这就是我们的民政人。请欣赏县民政局选送的诗朗颂《我们是民政人》,朗颂者:漆莲。

15、有一双手,将世间的疾苦消融,给暗淡的生命捧起一抹朝霞;有一双手,让患者和家属感激的微笑尽情在绿色通道里渲畅。这双手就是我们的白衣天使。请欣赏县医院选送的诗朗颂《白衣天使》,朗颂者:陈芳、赵洋。

16、人们,因为劳动而幸福,因为幸福而劳动,劳动是人类的天职,劳动是人类的本原,劳动创造了人类和世界。请欣赏县畜牧局选送的诗朗颂《致劳动者》,朗颂者:袁晓颖。

17、有一团火,点燃着生命的光芒;有一团火,温暖着颤动的心房,那天使之翼扇焰了希望的火炬,呈现着一道美丽的风景。请欣赏县妇幼保健院选送的诗朗颂《天使之翼》,朗诵者:王兰萍,熊丽娟。

18、世上有部永远也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世上最应该记住的人,也应是母亲,然而,最应该记取的最易忘记,有谁还能知道母乳的汁味?请欣赏县广电局选送的散文诗《母亲》,朗颂者:夏梦玲。

19、劳动,创造一页页厚重的历史;劳动,书写一个个惊世的奇迹。我们站在红五月的首端,书写了团风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篇章。请欣赏县发改局选送的配乐诗朗颂《唱响红五月的赞歌》,朗颂者:王翔、赵。

20、我们以盘古开天般的气概,把岁月的长河裁剪;我们以夸父逐日般的追求,将生命的烈火点燃,团风交通的腾飞,已成为21世纪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请欣赏县交通局选送的诗朗颂《交通礼赞》,朗颂者:周何方。

21、五月的阳光温暖柔和,五月的花香飘醉着欢乐,我们是光荣的劳动者,在五月的怀抱里放歌。请欣赏县畜牧局选送的诗朗颂《五一劳动者之歌》,朗颂者:董琦。

22、是谁,用公平正义诠释着法律的内涵;是谁,用忠诚和无私托起了天平的两端。是你,共和国的人民法官。请欣赏县法院选送的诗朗颂《人民法官赞歌》,朗颂者:漆峰。

23、我们颂扬五月,我们崇尚劳动,我们拥有创造历史的气魄,我们是新一代的团风人。请欣赏县实验小学选送的诗朗颂《五月的颂歌》,朗颂者:刘敏、汪震杰。

24、我见过你,你像朝阳,为幸福者涂抹亮色,你似晚霞,给愁苦人送去余晖,你见证了团风的发展和壮大。请欣赏县司法局选送的诗朗颂《我见过你》,朗诵者:朱晓君。

25、劳动,以母亲的方式,教给我们什么是生命,劳动者光荣的韵律,从母亲肺腑传出,唱响千年。请欣赏县法院选送的诗朗颂《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朗诵者:占翠。

26、是谁,用辛勤的汗水哺育了春日破土的嫩苗?是谁,似和煦的春风温暖了我们的心灵?是您,光荣的人民教师。请欣赏团风镇选送的诗朗颂《我们是光荣的人民教师》,朗颂者:涂静等。

27、你是“金色盾牌”,用言行捍卫了自己的庄严承诺;你是“钢铁卫士”,用血肉之躯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你,就是我们光荣的人民警察。请欣赏县公安局选送的诗朗颂《警察之歌》,朗颂者:张琼。

第10篇

在2011年12月湛江举办的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六届研讨会上,我曾经不客气地批评了新世纪诗歌形象被矮化、影响力下降的现象,指认当下诗歌面临着三大困惑,一是诗坛整体感觉平淡,缺乏明显的创新气象,有分量的作品少,二是写作本身问题严重,在日常情感和精神提升、情感和理性、精神追求和艺术探索之间多有失衡,三是书写方式的革命日渐暴露出危机,不论是民刊还是网络,卧虎藏龙之际也藏污纳垢,所以新诗形象的重构障碍重重。

如此判断绝不意味着我从根本上否定新世纪诗歌,或者说我只是有意强调了新世纪诗歌的一个侧面,以期引起诗坛“疗救”的注意。事实上,新世纪诗歌尽管存在着不少缺憾,却始终能够在边缘化的文化语境中顽韧地坚守,非但没像有些学者预言的那样走向“死亡”,反倒以一系列的创作实绩不断传递着突破的信息,昭示出了种种生长的可能和希望。

“边缘化”:是祸也是福

据《光明日报》的一份调查反馈,江苏省某中学一位语文老师提问,请喜欢诗歌的同学举手,结果几十人的班级举手者居然只有两人,而且都是女同学,无独有偶,记者在北京街头随机采访五位同学,问他们是否喜欢诗歌,令人吃惊的是回答竟完全是否定的。[1]这种记者意想不到的境况让很多人一直在感叹和疑惑,诗歌界究竟是怎么了?为什么曾经作为泱泱大国文学中心和焦点的诗歌,突然就遭遇了从天上到地下的命运转换,让诗人同诗歌一起贬值,不仅大量的诗歌写作者、研究者处境异常尴尬,连心理、年龄离缪斯最近的中学生也如避瘟神一样在疏远诗歌?其实,这一切都和诗歌边缘化的处境紧密相关。

新诗边缘化的现象不是突然产生的,它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即打下了很深的伏笔,只不过至新世纪程度愈加深重了而已。说来难怪,随着现代工业技术对乡土文明的取代、商品经济力量的甚嚣尘上、西方后现代文化对中心与权威的解构,以及学历教育、大众文化的疯狂挤压,人类和诗性栖身的大自然之间的关系被逐渐割断,变轻了的精神意义和诗歌价值诉求有时不自觉间就被染上了一定的铜臭气。在这种欲望化的拜金语境和权力、技术的“合谋”之下,诗歌艺术在文学的共名时代向无名时代位移的90年代门槛前,必然会走向冷寂而彻底的边缘,当时国内各种层次的报刊竞相取消诗歌发表的园地,众多诗人困顿、沮丧、绝望不已,就是最好的明证。置身于诗性消亡的残酷背景中,不少诗人也曾经做过顽强的抗争,像将诗看得高于生命的海子就曾希图在麦地之上重构自己的精神家园,但他发现麦地贫瘠的现实根本没法改变,诗歌圣洁而无力又逃避无门之后,唯一的选择只能是死亡,于是在1989年殉诗而死。他的死似乎构成了诗性消逝的一个象征性源头,而后无数诗人渐次举起“白旗”,走上精神逃亡之路,当代诗坛遭遇了更为令人震撼的颠踬与灾难。诗人们有的忍受不了贫困和寂寞之苦,改弦易辙,毅然投入商海,或转场去侍弄能够“赢利”的散文、小说文体,如韩东、海男、张小波、朱文、杨争光、秦巴子、叶舟等,有的直接去拥抱了死神,如骆一禾、戈麦、顾城、方向、徐迟等,有的径直逃亡到了海外,如北岛、江河、杨炼、严力、牛波、张枣、张真、宋琳、胡冬、欧阳江河等,而大批写作者则彻底告别“浪漫”,走向更为实际的生活。队伍的分化、园地的流失与读者的锐减本身,已使缪斯不堪重负,集体沉寂,使曾经的能够为民代言、众目关注的诗歌时代迅疾异变为隔日黄花,“饿死诗人”也超越诗句层面成了诗人生存境况最贴切的隐喻。而诗歌内部文化神话、青春期写作、纯诗经营等写作方式理解、表现时代方面的失效,和海子死后短暂的新乡土诗热潮造成的诗歌精神的空前倒退,更把诗歌推向了灭顶的深渊,茫然的诗人们普遍面临着“写”还是“不写”的灵魂拷问。到了个人化写作的90年代乃至新世纪,这种境况仍在持续。

但是,边缘化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么可怕,对于诗歌来说它或许是祸的同时也是福。原因在于诗歌的本质是寂寞的个人化行为,平淡、清净应该是写诗、读诗的常态,如果非要人为地去制造喧嚣和热闹,无疑就背离了诗之品性。诗歌这种存在机制决定,边缘化语境一方面令诗歌逐渐淡出焦点和中心,一方面也敦促诗歌回归了本原的位置和属性,或者说沉寂也为诗歌写作队伍提供了一次难得的纯粹、净化的机会。面对清贫的冷板凳和无边的孤独,那些压根就只将诗歌作为养家糊口工具的所谓的诗人们,自然不会长时间地“恋战”诗歌而纷纷去另觅“高枝”;与上述大量“技艺型”诗人相反,那些把诗当做生命意义寄托形式、宗教信徒一样的“存在型”写作者,则愈发凸显出了真诗人的风骨,他们像郑敏、王小妮、光、王家新、于坚、臧棣、翟永明、西川、林雪、潘洗尘、伊沙、朵渔等一大批优秀诗人,能够面对物质化的欲望潮流又抵制其精神掠夺,潜心致力于日常生活的精神提升,一直在诗歌现场坚守。如王小妮走入新世纪后就注意协调诗与生活的关系,投身平淡、庸常家庭生活同时,始终不失一颗诗心,在柴米油盐的“交响曲”里仍捧出了不少诗情的珠贝。“米饭的香气走在家里/只是我试到了/那香里面的险峻不定/有哪一把刀/正划开这世界的表层。//一呼一吸地活着/在我的纸里/永远包藏着我的心”(《活着》),散淡、凡俗生活细节的背后,闪烁着“纸里包不住”的理想之火。一向具有清洁诗歌精神的李琦,对诗的虔敬养成了一种习惯,那就是对每字每句都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生怕一丝的粗心草率而损害了诗歌的健康和尊严,所以每次总是抖落尘埃、洗净双手,然后再从容地坐在静谧的桌前,享受写诗的神圣和安详,每写完一首诗都有经历大病一场的感觉。这批诗人冷静沉着,心气平和,没有打旗称派的狂热,而是立足“此岸”的人生世界,又能牵系人类理想的精神高空,参悟到不论到什么时候诗歌都必须靠文本说话,因此也专注于写作自身,他们质量上乘的文本蕴含的“灵魂的雷声”和从容成熟的艺术打造,为新世纪诗歌带来了突破、超越的“福音”。

突破的征象

新世纪诗歌的突破是从多角度进行的,其成绩也有多样化的表现,主要表现则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出于对以往诗歌缺憾的反思与纠偏,学会精神担当的诗人们不再满足于仅仅创作“纸上的诗歌”,而是深入当代,努力“及物”,以“此在”处境和经验,替代乌托邦和宏大叙事,重建了诗歌与现实对话的机制。进入新世纪后,诗人们悟到,贯通八九十年代的两种基本诗歌形态——“大词”书写和“圣词”书写,都有过不菲的贡献,但因过于贴近时代、高调或过于疏离人类、高蹈,均和人间烟火气浓郁的现实、芸芸众生关涉不大,前景可疑;于是不约而同地注意从日常、世俗化的生活中挖掘诗意,通过生存境遇和感受的表现,加强诗和当代生活的联系。如“还有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小动物/是我尚未认识的朋友/我像赞美它们,我准备着/在这里向它们靠近/删去了一些高大的词”(黄礼孩《细小的事物》),面对一些细小、卑微的存在,诗人的思绪悄然波动,诗仿佛写的就是身边最普遍的生活情景,但那种对往昔、美好事物珍视的温暖情怀仍然令人心动。《这世界还欠我一个命名》(潘洗尘)不过就是诗人心理意念的瞬间闪现,作者是用善良、痛苦、血乃至生命奉献的好人、诗人,却“只求这世界还我一个简单的称谓/这称谓/只须从一个孩子的口中呼出/——父亲”,简单的生存愿望,因接通了人类经验和情感的深层,触及了生命中最柔软也最深重的精神伤痛,最能击中人心。特别是经历了SARS、海啸、雪灾、地震、奥运、共和国60华诞等大悲大喜的事件之后,诗人们的精神伦理上扬倾向更加显豁,他们在诗中对地震、雪灾中人的命运和苦难的抚摸,对底层人类生态的持续关注,在放射人性、人道光芒同时,甚至使诗获得了介入现实、针砭时弊的行动化功能。如《五月的咏叹》(雨田)蕴蓄着一种人类的大爱,一种精神的担当与人性的抚慰。大难过后眼睛“充血”、箫声“哽咽”的灾民,“并不绝望 那个从外地打工回到山村的人/他从废墟中挖出的那把镰刀和锄头已经磨得闪闪发亮”,地震能撼动房屋,却撼不动民族向上的精神信念,他们从痛苦的废墟中站起的身影,使顽韧和希望的含义获得了新的诠释。“多少铁片制品是留下多少指纹/多少时光在沙沙的消失中/她抬头看见,自己数年的岁月/与一场爱情,已经让那些忙碌的包装工/装好……塞上一辆远行的货柜车里”(郑小琼《表达》)。诗显示出对人类的命运担待和遭遇关怀,女工青春的现实是寂寞与忙碌生活的二重奏,爱情和青春只能在机器的流水线上被吞噬和埋葬。钢铁与肉体两个异质意象并置,外化出青年女工忙碌、寂寞而悲凉的残酷现实,赋予了诗歌一种无限的情绪张力,其对人类遭遇的关怀,愈衬托出底层百姓命运的黯淡。

第11篇

[关键词]杜涯诗歌 主题分析 重复

河南的女诗人杜涯,经过了漫长的“在黑暗中的写作”时期之后,她的诗终于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在描述90年代以来的诗歌时。杜涯终于成为一个无法被忽略和遗忘的名字。但是,即便是得到了较高的评价,杜涯诗歌单一的主题始终是被诟病的。这一点。那些不吝于赞美之词的诗评家也不例外。对于这种批评,固执的杜涯说:“我有自己的想法”。的确,她后来的创作中并没有以开拓新的主题为努力方向。当时杜涯并没有说这种想法是什么,但是最近她的一些关于诗歌境界的理论文章,使我们对她的创作主题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

一、“问为何事来人间”

在秦岭,我看到无名的花开了

又落了。我站在繁花下。想它们

一定是为着什么事情

才来到这寂寞人间

――杜涯《无限》

整体看来,杜涯诗歌的取材和主题确实比较集中。早在90年代初期,诗评家耿占春曾这样来描述杜涯的诗歌创作:“她拥有简朴、一致的诗风。和几乎不变的主题:时间消逝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令人伤感的变化。”这种概括对于杜涯后来的创作依然有效。

杜涯诗作的主题也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寻找和孕育的过程。但是一开始她就凭借着乡村生活的苦难经验和天性的敏感确定了乡土题材和哀歌情调。乡村及其亘古不变的风景是她早期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意象:三月的桃花、冬天的柿树、静默的乡村、乡亲们一年四季的“种植,收割,吃饭,生病”、还有那种让人伤痛不已的“不变的命运和缓慢的光阴”(《致故乡》),这些平凡而恒常的事物被杜涯捕捉进她的诗歌。抒情性成为杜涯90年代诗歌创作的特色,她早期的诗歌显示出的朴素、简单的意象和节制的抒情,也使她在标榜“叙事性”的90年代诗坛上因为“过时”而显得落寞。

尽管这一时期的杜涯已经显示了她抒情性的天赋和捕捉独特意象的能力,但她诗歌的主题还是略显单薄。如《遗忘之歌》、《转达》、《桃园之冬》等早期代表性作品,意象像雪片般纷至沓来,营造出一种万物流逝、光阴不再的哀伤气息。但是,由于诗人过分流连于这种抒情,在主题的表达上仅仅是点到为止。如何把这些意象更好地与主题的呈现和深化融合起来,从而将抒情性升华到一定的境界中去,而不是沉湎于一种伤感、哀婉的抒情氛围之中,应该是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2005年《无限》终于使杜涯对自己的写作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这首诗中,杜涯反复地追问生命的理由和意义――问为何事来人间?它延续了杜涯乡村题材和哀婉的抒情特色,但将诗人单纯对自然的歌咏和对万物流逝的伤感上升到了对生命本身的叹惋和价值的追问。

《无限》显然在杜涯的创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可以说是她生命和诗歌创作的分水岭。此后,她把关注点目光从早年的时光、生命、流逝等转向了更为深远开阔的地方:无限、永恒、终极意义、宇宙的思想和精神、以及生命的归宿等。“杜涯的句子开始抓住一点什么了,以后就再也不肯放松,持续十余年,直到最近一举完成的长诗《星云》,似乎什么样的重量都能解决了。”《无限》使我们有理由对杜涯有了更多的期待。果然,《星云》仍然是裹挟着《无限》的气息,但是气势却更为恢宏。从自然界的季节更替写到宇宙的循环往复,最后依然归结到对生命的缘由和意义的追问:“我为何到来?又为何必须离开?/为何会有大地缝隙中的逝者?/那去了的,为何再不能复归。回来?/为何没有永恒的世界,永恒的物质,永恒的时间?”这种不懈的追究构成了这首长诗的抒情。最终,她长期以来苦苦思索的问题似乎得到了某种解答:“一切都到来了,一切又归去,又寂然,又平静/这是你的法则,是时间的法则/这里,那里,之前和以后的法则:一切都结束了,一切都重新开始”。万物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在这样的认知中,诗人的内心也复归于平静,达到了升华有限生命的境界。

“问为何事来人间?”杜涯执拗的叹惋几乎涵盖了她诗歌的全部主题。万物为什么来到人间?我们以什么来对抗生命的有限?在诗歌中,杜涯反复地追问生命的理由和意义。这种意识和追寻使她的诗歌有了某种深度,并有效地避免了单纯抒情式的浅吟低唱。

二、“春天里的门窗一扇扇关闭了起来”

这个世界上无人能够帮我

“这是命运”。我曾这样想。它冰冷的目光

望向以后的岁月:在省城,我抓取生活

却迅速抓住了疾病、背叛、卑污、诋毁

春天里的门窗一扇扇关闭来起来

――杜涯《自述》

“多少年了,我伤痛于时光的无情流逝、生命的永久消散,伤痛于时间的一去不回,伤痛于那曾经的美好一切都永不回来。”(《时间回归》)伤痛、哀婉、忧伤几乎成为描述杜涯诗歌的关键词。杜涯在解释自己的创作风格曾说过:“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今天的他,绝不是无缘无故的。”我们可以从诗人的经历和体验来考察她诗歌主题的形成原因。

毫无疑问,童年经验对一个敏感的诗人来说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生性敏感的杜涯在童年时即对生命的流逝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加上多年医院工作的经历,她见识过太多的病痛和死亡,生命的悲凉感似乎与生俱来。《桃花》是杜涯的一首伤怀诗。三月桃花,灿烂盛开,但是在杜涯这里却和死亡这一人世间最残酷而不幸的事件联系在一起。一个烂漫的小女孩的欢呼和大人们的哀伤,对比愈发鲜明,人生的无常感更是痛心彻骨。灿烂的桃花和殒落的生命让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过早感受到了生命的沉重与虚无,这种过早对死亡的感觉几乎是刻骨铭心的:“忽然,我明白我第一次,面对什么/那一年我九岁,或者十岁/我还不懂得死亡/我也不懂得生命流逝和消亡/……我知道我的童年已经结束”(《回忆一个秋天》)。

童年的过早结束无可救药地对诗人的创作心理产生了致命影响,那种岁月的易逝和生命的悲凉感成了杜涯诗歌的基调。而沉湎于回忆的写作又使她的诗歌有着一种如盐浸过的苦涩和忧伤。诗人这“一生的黑暗、凋谢、光芒”仿佛是童年开始就注定的宿命:“对我们中的一部分人来说,童年即是一生。我属于这一部分人中的一个。”《童年》童年几乎成就了杜涯的一生,这个精神分析学意义上的命题在杜涯的诗歌中得到充分的印证。在《纪念童年》这首诗中,作者童年中最为刻骨铬心的事情竟是家人在强势乡邻侵犯下的愤怒和无助。这种屈辱使这个出身贫寒但高傲自尊的孩子心理蒙受的阴影终生难以祛除。

之后,大学梦在黑暗中无声熄灭,她“曾多次在深夜里痛哭,”成年后,她辞去医院的工作流浪省城,企图“抓取生活”,却“迅速抓住了疾 病、背叛、卑污、诋毁”。经受了一系列致命的打击后她慨叹命运的无常与不公:“世界上无人能够帮助我”。“生活,它先是踩踏了我,而后来则是我抛弃了它:我转身离去,越来越远,‘我与生活的决裂越来越难以弥补’”。(《自述》)

“春天里的门窗一扇扇关闭了起来”,所幸的是杜涯并没有在这种打击下消沉。也没有长久沉浸于无法言说的哀伤和愤懑之中。而是在生活的磨难中逐渐开阔了视野。将对自己不幸命运的思考融入到了对生命意义和无限宇宙的思考:“不要硬把我拉进他们狭隘的视野。他们的生活。――我关心的是屋顶以上的事物。”(《告诉》)对于杜涯来说。写作变成了她最后的救赎之途,成为缓解内心苦难和生命焦虑的有效手段:“对于一个诗人来说,‘诗歌写作’几乎是能将其心灵照亮的惟一光亮,是一个诗人对抗内心黑暗的工具。也是对抗必将到来的死亡的一种方式。”(《宇宙的心》)

这种饱经沧桑的经历却使得杜涯的写作过早地进入了一种暮年的心态。她的挚友。同为河南的女诗人扶桑这样爱怜地说起杜涯:“你还很年轻,但我却感觉不到你的青春”。(《冬夜怀人》)张杰则称杜涯的写作是一种“老年写作”:“这种写作在写作者本人可能是无意识的,但在局外人看来,它是一种潜在的身份确认,这种确认就是一种写作上的老年身份确认。”这种暮年心态和老年身份的确认,是建立在个人的苦难经历和对人间普世苦难经历的体验和感悟之上的。这也是为什么在杜涯的诗歌犹如一个暮年老人对伤痛往昔的回忆,对生命的洞彻和感悟。

三、“重复”成就的意义:杜涯的诗歌主题观

事实上一个诗人成熟而终至完成。是需要且必须是“重复”的,惟其“重复”才能在众人中显现其与众不同的声音,并使之不断增强,使之成为有别于众人的独一无二的声音。

――杜涯《诗,终止于境界》

“诗,终止于境界”是杜涯新近提出的诗歌理论,她延续了早期的“诗的最高境界是沉默”的观点,以理论化的思考来回答了那些对她诗歌风格和主题单一的批评。在她看来,优秀的诗歌和诗人最终要达到的不是思想,而是境界。而与境界密切相连的就是诗歌的主题。在一个诗人的终其一生的创作中,始终有一条主题的主线存在着、延伸着。对于个体诗人来说。主题可以是恒定的,惟一的,而这种恒定恰是依凭不断的“重复”成就的。这可以看做是杜涯诗歌主题不断重复的一个注解。

“重复”不是单调。也不是简单的复制。“重复”是“不断的延伸和加筑。使心灵的基石逐渐增高并稳固,从而获得镇定无比的力量,”所以经过“重复”的主题才能是强韧而恒定的。杜涯认为,主题,可以看成是诗人的心灵的方向,所以主题之所以以一贯之和恒定。是与心灵的恒定是有关的。

第12篇

摘 要:劳伦斯的诗歌作品是他一生中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生活经验和创作激情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劳伦斯的诗歌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他的晚期创作,作品中探讨了寻求新生的自我之路——死亡。他在诗中对死亡唱起了颂歌,把死亡视为一个失去了活力的躯体获得新生命的必要途径,视为自我实现之路,如同浴火重生的凤凰获得了新的生命。

英国20世纪的小说家大卫·赫伯特·劳伦斯(1885-1930)在小说方面不仅为世界文学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诗坛上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本人一直认为诗歌创作是自己整个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创作贯穿了他的整个写作生涯。他的诗歌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早期的诗歌具有一定的自传色彩,表现出了以文学的形式进行哲学探索的特点。中期的诗歌着重处理人与现代社会的关系,进而揭示自然与现代文明的对立关系。而最值得关注的是他晚期的诗作,在这个时期的诗作里,诗人最为关注的是灵魂的重要性,突出了灵魂不灭、死而复生的观点,着重描写寻求新生的自我之路——死亡。

劳伦斯的一生经历了多种坎坷,其作品长时间受到官方的查禁,他的思想和观点在他有生之年一直被看成谬误和下流的东西,他寻求自我实现的途径一直未能成功。晚年疾病的折磨增强了他渴望死亡,摆脱不幸的欲望。但他相信死亡不是一切的终结,而是通向新生的门坎,于是他转向歌颂死亡,企盼在死亡之中获得新生。死亡成了他这个时期大多数诗歌的主题,这些诗歌主要收集在《三色紫罗兰》《荨麻》《三色紫罗兰续编》和《最后的诗》中。

《最后的诗》是劳伦斯晚期最著名的诗集,“歌颂死亡,赞美新生”是其中心主题,展现了劳伦斯从理解到接受死亡的内心挣扎与斗争。在这一时期劳伦斯致力于对生命问题的探讨,把死亡看成是新的自我实现之路,他的思想也达到了深化和升华。他认为死亡是生命的平衡物,通过毁灭腐朽和消耗殆尽的东西来实现再生的可能。在这部诗集中,《巴伐利亚的龙胆》《灵船》和《不死鸟》等诗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劳伦斯寻找新的自我,歌颂死亡的主题,同时也展示了劳伦斯辉煌的艺术成就和思想成就。

一、寄新生于死亡

《巴伐利亚的龙胆》是一首关于珀耳塞福涅神话的诗,珀耳塞福涅是女农神得墨忒耳的女儿,被普路托国王打下地狱,一年中有六个月必须与普路托一起呆在阴间。这首诗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开始部分的描写美丽、阴沉而又使人感到自信。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借助于冥王普路托和冥后珀耳塞福涅的神话故事,描述了一个人的生命灵魂走向阴间拥抱黑暗和死亡的经历。在诗人的笔下,阴间不但不阴森可怖,反而庄严神圣,充满爱情的幸福。诗人把龙胆花这一黑色花的庄严的意象比做火炬,这一联想奇特大胆,龙胆花成了一把指引诗人进入死亡疆域的火把,指引灵魂通向地狱之路:

给我一支龙胆花,给我一支火炬!

让这朵蓝色叉状火炬之花给自己引路

沿着那越来越黑暗的楼梯下去,蓝色越来越暗

……

到那看不见的王国去,那里黑暗醒着,

冥后只是一个声音,或是看不见的黑暗,

她投入冥王普路托的怀抱,他黑色的激情深深地打动她的心,

被浓厚阴影的激情穿透,

在黑暗火炬那璀璨的光华中,

黑色的光芒撒向沉湎于幸福中的新郎和新娘

“黑暗在黑暗中苏醒过来”集声音、思想和意象于一体。诗人浓墨重彩地描述了这一黑色意象,让它在神话故事的背景下显得神圣而庄严,指引着灵魂通向黑暗的地狱之路,同时又把它做为通向未来的明灯。全诗到处弥漫着黑暗,并且黑暗逐步加深,直到与普路托的黑暗融为一体。龙胆花从照亮到冥府之路的“黑暗中冒着幽幽蓝光的火炬形花”变成“照耀在沉湎于幸福中的新郎和新娘(普路托和珀尔塞福涅)身上”的婚礼之火炬。珀尔塞福涅手中火炬形的龙胆花,照亮她去普路托的寝室,走向冥王普路托的怀抱。龙胆花成为引入“看不见的王国”的向导。诗人发出一连串的沉思,借助龙胆花和神话道出了诗的深刻意蕴:拥抱死亡不但不阴森可怖,反而庄严而神圣。死亡是我们不可逃避的结局和命运,但死亡并不可怕,正如凤凰一样,珀尔塞福涅将得到重生,因为她是春季万物复苏的象征,她最终将会把我们引向光明和复活。因此,死亡从一种具有毁坏性的东西转化成具有神秘的毁坏兼具创造力的东西。这种作用通过诗中对看似矛盾的龙胆花的处理得到了加强,它因黑暗而显得明亮:

巴伐利亚的龙胆,又大又黑,唯有黑暗

用普路托忧愁的冒烟的蓝色

染黑火炬般的白昼……

发射出黑暗,蓝色的黑暗,像得墨忒耳的苍白的灯放出光芒

指引我吧,给我引路。

这里的神话典故作为和平死亡的前兆,有着黑暗的神圣感。为了加强它的象征性,劳伦斯运用了重复的技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急于踏上死亡之路这个神圣的旅程。在《鸟·兽·花絮语》中劳伦斯也写道:“啊,冥后普西芬妮,普西芬妮,从冥王哈得斯那儿带给我一个死人的生命吧。”

二、告别旧的自我——躯体,追随新的自我——灵魂

劳伦斯一生都在探索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关系。他创作中的黑暗意识自然而然地转化成为对于死亡和死后灵魂的想象和探索。在诗人看来死亡不仅仅是生命的等义语,而且是生命的再生,是告别旧的自我,追随新的自我的途径,他认为只有在死亡之中才能复生。这种死亡意识也体现在另一首诗歌《灵船》(The Ship of Death)中。在《灵船》中,两个基本的意象是秋天的果实和小小的灵船。从早期的生活开始,地中海一直是诗人想象力充分驰骋的天地,它的神秘性一直对即将死去的诗人有着不可抗拒的创作激情,诗人搭建《灵船》,乘着灵船在地中海上起航。灵船的意象取自《伊特拉斯坎古墓》中的“小青铜灵船”(the little bronze ship of death),就是这艘灵船把伊特拉斯坎(又名伊特鲁里亚人)带到“另一个世界”,对他们来说死亡只是完整生命的自然延续。任何东西都是有生命的,秋天种子重生的意象使劳伦斯想到了完整生命的自然延续,腐朽在他的意识中不含有任何绝望之意。

全诗以秋的意象出现:时值秋天,掉落的水果通向湮灭的漫长的征途。秋天的苹果像大颗的露珠一样掉落,撞破了自己,为自己打开了一个出口。苹果掉到地上以后腐烂,释放出种子来获得新生。灵魂也一样,人死之时,灵魂脱离躯壳,因此,得制作灵船,装上逃离了躯壳的灵魂,告别旧的自我,通往湮灭之乡,乘坐灵船到另一个世界。“向自我道一声告别,从掉落的自我中寻找一个出口”,到达黑暗的湮灭之乡(the dark oblivion)。这小小的灵船使劳伦斯强调死亡的创造力并深化了死亡的概念——死亡是一段生命之旅的结束,同时,又是另一段新的生命之旅的开始。他将生命神圣进程中的死亡描述为“灵魂最漫长的旅程” (the longest journey),死亡从而成为了生命中的一部分。在这种意义上,死亡则是生命以另一种形态的延续。根据《圣经》,诗中 “ark”(方舟)一词暗示了劫后重生。短语“soundless, ungurgling flood” (无声的、不是汩汩作响的……洪水中)的运用使劳伦斯成功地把对感官的影响和引起感情的象征结合在一起,写作上的这种特色使得整个旅程既有说服力又富于联想。

诗的最后两部分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是最深刻的。在劳伦斯看来,有黑暗必会有光明,黑暗过后,黎明就会到来,黑暗与光明、生与死在不停地相互转换,灵船在黑暗的死亡之海上没有目标地航行,从永恒中分离出一条线,破除黑暗,迎来黎明,灵船归来了,因此,灵船找到了新的自我,像玫瑰一样萌发,开始新生。“虚弱的灵魂从灵船中走出来,重新以宁静填充心房”,表明了劳伦斯对自然界的更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深信不疑。诗人在诗中恳求“把死亡处死吧,处死这漫长痛苦的死亡/摆脱旧的自我创造新的自我。”

三、凤凰涅槃——新我的实现

除上述两首诗外,“新生”在《死亡的欢乐》(Gladness of Death)《死亡之歌》(Song of Death)和《不死鸟》(Phoenix)等诗中也受到了褒扬。诗人把死亡看作通往新生的门槛,“经过无比痛苦的死亡体验/便会出现生后的欢乐/巨大冒险中的奇特的愉快”,并且还说“我将像黑色三色紫罗兰那样绽放……很高兴地感觉到在死亡的黑暗阳光下展现自己并带着一种奇怪的甜甜的香水味……在死亡的巨大空间,生后的轻风把我们亲吻成人性的花朵”。《死亡的欢乐》这些诗句反映了诗人在死亡中寻求自我实现——新的自我的愿望。在《死亡之歌》中,他唱道:“没有死亡之歌,生命之歌就会变得愚蠢,没有活力”,诗人把死亡——对生命的冷酷的否定——看作是一种凸现生命意志的反衬。《不死鸟》一诗就集中寄寓了这种思想:

不死鸟要想恢复青春

只有燃烧自己,活活地燃烧,烧成

炽热的毛状的灰烬

然后,巢中有新的小东西微微动弹

带着缕缕柔毛,像漂浮的灰烬

显示出她已恢复自己的青春,如同雄鹰

永生不死的鸟

不死鸟(phoenix)是古埃及传说中的一种火凤凰,它身体巨大,有着漂亮的羽毛和悦耳的歌喉。传说它可以生长500年,在它死时它会用芳草和树枝造巢,然后点燃树枝,把自己烧成灰烬,最后从火中跳出一只新生的凤凰。劳伦斯非常喜欢凤凰的意象,在他自己设计的乌托邦“拉那尼姆”(Rananim)中就选用了凤凰作为徽章中的图案,因为他非常清楚此鸟的特殊含义在于死而复生,象征长生不老。劳伦斯想从火凤凰的传说中对死亡进行新的探索。然而,凤凰涅槃只是一种传说,只是一种幻想,它不能给人以信服的解答,死神是无情的,它于1930年3月2日夺去了劳伦斯的生命,诗人的美好愿望也随之灰飞烟灭。然而诗人留下的诗集却是现实,是永恒。在这些诗中船与凤凰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死而复生美好信念的憧憬和迎接死神来临的泰然自若,诗人的情感、思想显得十分真挚、深沉而感人。

四、结语

由此可见,劳伦斯渴望死亡及强烈的复活和新生的思想已跃然纸上。他的死亡观并不消极,反而蕴含着乐观的精神和深奥的哲理。在他的创作意识中,光明和黑暗是统一的整体,二者对立地存在着,也可以相互转化。黑暗预示着光明,死亡则孕育着新生。他理解死亡、超越死亡,“超越死亡而进入一种新的存在”。死亡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半,生孕育了死,死又孕育了生”。尽管死后的精神复活是一种近乎臆想、多少带有本能求生的精神假定,劳伦斯死后也未能像《不死鸟》中的凤凰一样获得新生的躯体,但诗人正是通过这种看来是唯一现实的途径,来使他此在的世俗生命获得异在的可能,死亡不仅被转化为“一种活的东西”,而且“死亡有真正的尊严和美”,并“和生命一样被承认”。

叔本华说过:“从肉体上看,我们有肉体的生命,不过是一再拖延的死亡,这死亡,便是与生命既对立又统一的死亡。死亡是自然生命的一部分,是毁灭旧的自我开创新的自我的净化器。”劳伦斯用清新的语言、明快的旋律和奇特的意象,歌唱爱情,歌唱死亡,寄希望于灵船,去追随死后复生的新的自我,他的灵魂在他的诗歌中获得了新生,绽放出永恒的艺术光芒。

参考文献

[1] 吴笛选编翻译. 劳伦斯诗选. 桂林:漓江出版社,1998.

[2] 段吉福编.劳伦斯随笔集(2). 成都: 四川文艺出版社,1996.

[3] 姚暨荣译. 安宁的现实——劳伦斯哲理散文选[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2.

[4] 灵剑. 论劳伦斯诗歌的几个主题[A]. 外国文学评论[J]. 199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