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47: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归去来兮辞赏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前言】
《满江红·暮雨初收》是北宋词人柳永的一首词,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词的上片分为两段,前半段写傍晚雨后萧瑟之情,后半段写渔人归家之景,反抒词人归思之情;下片写桐江一带的奇山异水,引发词人倦于游宦的心绪及渴望归隐的愿望。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对游宦生涯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
【注释】
⑴满江红:词牌名,唐人小说《冥音录》载曲名为《上江虹》,后改今名。柳永始填此调,有仄韵、平韵两体,此词为仄韵,为正体。《乐章集》注“仙吕调”,高栻词注“南吕调”。格调沉郁激昂,前人用以发抒怀抱,佳作颇多。双调九十三字,上片八句四仄韵,下片十句五仄韵。
⑵长川静:长河一片平静。川,指江河。征帆:远行船上之帆。
⑶蓼烟:笼罩着蓼草的烟雾。蓼,水蓼,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
⑷苇风:吹拂芦苇的风。萧索:象声词,形容风声。元稹《酬乐天雪中见寄》:“知君夜听风萧索,晓望林亭雪半糊。”
⑸几许:有几个。短艇:轻快的小艇。
⑹遣:使,令。行客:词人自谓。回程:回家的路程。
⑺桐江:在今浙江桐庐县北,即钱塘江中游自严州至桐庐一段的别称。又名富春江。
⑻漠漠:弥漫的样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⑼严陵滩:又名严滩、严陵濑。在桐江畔。
⑽游宦:春秋战国时期,士人离开本国至他国谋求官职,谓之游宦,后泛指为当官而到处飘荡。底事:何事,为了什么事呢?
⑾云泉约:与美丽的景色相约,引申为归隐山林之意。云泉,泛指美丽的景色。
⑿归去来:赶紧回去吧。陶潜著《归去来兮辞》以抒归隐之志,故后用“归去来”为归隐之典。仲宣:三国时王粲的字,王粲初依荆州刘表,未被重用,作《登楼赋》,以抒归土怀乡之情。后为曹操所重,从曹操西征张鲁。
⒀从军乐:即《从军行》。王粲曾作《从军行》五首,主要抒发行役之苦和思妇之情。
【翻译】
傍晚的落雨刚刚停止,桐江一片寂静,远征的航船在夜幕中靠岸停泊。对面的岛屿上,水蓼稀疏雾霭寒凉,秋风吹拂芦苇萧索作响。多少渔人行驶着小船,却只见船上的灯火飞快地回归村落。对此令我思念起回归的路程,对漂泊生活产生了厌倦而忧伤的情绪。
桐江景色美丽,雾霭漠漠密布,好似浸入了水波之中,山峰如刀削一般,白鹭和鱼儿围绕严陵濑飞翔和跳跃。游宦生涯跋涉辛苦一事无成,何况早就有归隐云山泉石的心愿。回归吧,羡慕渊明的躬耕田园,厌倦仲宣的从军艰苦。
【赏析】
柳永仕途蹭蹬,年届五十,方才及第,游宦已倦,由此产生了归隐思想。这首词就是归隐思想的流露,抒发了词人对游宦生涯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
词一开始,“暮雨”三句,雨歇川静,日暮舟泊,即以凄清的气氛笼罩全篇。水蓼和芦苇都是于秋天繁盛开花,可见时间是萧瑟的秋天;雨后的秋夜,更使人感到清冷。“临岛屿”二句,写船傍岛而停,岸上蓼苇,清烟疏淡,秋风瑟瑟。景色的凄凉与词人心境的凄凉是统一的,含有无限哀情。这几句写傍晚泊船情景,以静态描写为主。至“几许”以下,词人笔调突然一扬,由静态变为动态,写渔人飞艇,灯火归林,一幅动态的画面呈现在眼前,日暮归家,温暖、动人的生机腾然而起。这里以动景反衬上面的静景,反使词人所处的环境显得更加静寂。一个“飞”字和一个“尽”字,把渔人归家的喜悦表现得极具神韵,又同时从反面引出“遣行客”、“伤漂泊”二句,渔人双桨如飞,回家团聚,而词人却远行在外,单栖独宿,触动归思。整个上片分为两段,前半段写景,后半段抒情,情景之间融合无隙,境界浑然。
词的上片明确点出了“伤漂泊”的感情基调,下片则具体的写出了“伤漂泊”的具体内涵。换头再以景起,上片是夜泊,下片是早行。“桐江好”六句,句短调促,对仗工整,语意连贯,一气呵成,先写江山之美。美好的河山扫尽了昨夜的忧愁,桐江上空,晨雾浓密,碧波似染,峰峦如削,白鹭飞翔,鱼虾跳跃,生动美丽的景色使词人心情欢娱。从感情线索上看,这里又是一扬。但因为词人情绪总的基调是愁苦的,欢娱极为短暂,又很快进入低谷,“严陵滩”三字已埋下伏笔,这里以乐景写哀,江山美好,鱼鸟自由,渔人团聚,而词人一年到头都是四海为家,宦游成羁旅,于是“游宦区区成底事”之叹自然从肺腑流出,词人得出的结论是不值得,不如及早归隐,享受大自然和家庭的天伦之乐。“云泉约”三字收缴上文,同时也启发下文,具有开合之力,所以结语痛快地说“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用王粲《从军乐》曲意,表明自己再不想忍受行役之苦了。
一、加强古诗文诵读感悟的有效教学,让学生在诵读感悟中积累
1. 初步诵读,整体感知文本
(1)巧设情景,激活兴趣。例如用讲故事方式来学习《桃花源记》,用多媒体创设孙权劝学的场景来学习《孙权劝学》,播放影视片来学习《隆中对》等。
(2)变换形式,激发热情。在《唐雎不辱使命》中塑造了秦王、唐雎两个鲜明的形象,而人的内心世界、性格特点都是从人物对白中表现出来的。通过分角色朗读,我们就可以从中读出秦王狡诈、骄横、残暴、外强中干的性格;唐雎不畏强权、争锋相对、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形象特征。有些诗词还可以改用吟唱的方式来强化诵读效果。事实上不少古代诗词本身具有的乐感也给我们提供了这个便利。例如曹操的《龟虽寿》,在《三国演义》中即是边唱边舞的形式出现的。
2. 吟诵想象,品味美文
(1)吟出内涵,品出意味。
在教授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时,学生对“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一句总是用同一个音调去读,即使反复朗读都读不出其深长的意味来,此时笔者重点引导学生对“已矣乎”一句的读法的细考:“已矣乎”的是什么意思,有没有什么言外之意,它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该怎样读这一句才能读出诗人的这种感情?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之后,经过互相启发和补充,终于悟出此语字面意思是“算了吧”,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功名前途的决绝舍弃之志,貌似洒脱,实则话语之间隐含了一丝对自己本想积极进取成就一番大业,却郁郁不得志不得不黯然归隐的无奈和痛苦心理。因此,该句的“已”语速要读得短促一些,语调要读得轻一点,而“矣乎”两个虚词语速要读得平缓一些,语调要高一些,语气要重一些。而这一朗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吟(吟读甚至吟唱)的过程。经过反复揣摩品读,学生就能读出了其真正的意味了。
(2)吟出体验,悟出美感。
感受语言美。古诗词往往结构整齐,语言讲究平仄押韵。朗读时使人感受到一种音乐般的美妙,让人在优美的文字里感受那种真切的企慕之情或伤感之味等。
想象意境美。朗读会让人展开想象的翅膀,再现作品中的生活画面,从而获得完整的形象美感。如当读到《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时,就可感受到作者宝刀未老、意气风发、雄姿勃勃的形象,也感受到出猎队伍声势浩大,策马驰骋的宏大场面,从而体会到作者热情澎湃、奋发向上的情感。
体验情感美。赏析古诗文必须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从人物的喜怒哀乐中体验作者的爱憎情感,才能激发强烈的情感反应,从而领会各种表现手法的妙处所在。例如赏析《武陵春》,作者用了三种表现手法来抒发“万念俱灰、无尽哀愁”的思想感情。首先,借景抒情。用“花已尽”、“日晚”来比喻自己青春已逝,步入晚年的伤感。
二、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勾联,提高语言学习与体认传统文化的能力
1. 古今词义的勾联
古今词义的勾联主要是在学习教材中的重要的文言词语时,可利用今天仍然在广泛使用、学生耳熟能详的含有古代意义的词语(含成语、谚语、俗语等),通过分析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及文化内涵来感知该词在课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运用训诂学的研究方法来考察具有鲜明汉民族文化特点的成语,必定能由源及流、由流溯源地窥视成语的状貌。例如,“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一古诗名句中的“见”,运用训诂中声训的方法,可以知道其中的“见”古代是“现”(“出现”之义)的通假字,故不读(jiàn)而读(xiàn)。现在还被广泛使用的成语“图穷而匕首见”中的“见”便正是这种用法的一个典型例子。
关键词: 中学语文 古诗歌教学 思想内容 明确情感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新理念、新思想正在逐渐形成。怎样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大家都关注的问题,我们应在继承传统时有所创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这种讲授型教学从流程看,主要是传递―接受,以教师为主体,重视知识的系统传授,忽视智能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创新发展。
古诗歌教学也沿用这种模式:解题―作者简介―字音―朗读―串讲―总结思想感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有时也视情况设计一些问题或创设情境,供学生讨论思考。但问题和活动都是围绕“考试”展开的,即针对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写作特点等进行分析讲授。乍一看,教师教学没有问题,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精心准备的“大餐”,但忽略“食客”的口味是多种多样的,从而既累了老师,又苦了学生。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模式多元化,如“情景教学”、“问题教学”、“探究教学”。古诗歌教学在发扬传统教方式的基础上,还应明确下面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掌握理解诗歌思想内容基本的过程
1.读标题,搜取信息。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些诗歌题目就交代了很多信息。如白居易的《长恨歌》,题目暗示了很多内容:谁恨?恨什么?为什么恨?怎样表现恨?有了这些信息,读诗的时候就会有兴趣、有目的;陆游的《书愤》,题目不但点名了感情基调,而且指引学生寻找那个“愤”,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李商隐的《马嵬》,包含了历史事件,暗示了内容。这些题目中的信息都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读标题,让学生有意地读,有意地联想和想象,在脑海中再现一些哪怕是不形象的情景,也为学习下文打好铺垫。
2.看作者,知人论世。高考大多选名家作品,这些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作品风格,或豪放,或沉郁,或清丽,或哀婉。知其人,晓其风格,对其作品的理解也就容易得多。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自然要了解其“但使愿无为违”的理想人格;读苏轼的《赤壁怀古》,自然要明白“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人生体验;读杜甫的《登高》,自然要清楚杜甫“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伟大人生理想。有时可把作者放在大的历史背景中把握其思想倾向,如晋时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实;“三吏”、“三别”时的“安史之乱”;“春花秋月何时了”时的离愁别绪。当然,这些需要积累,也需要点拨,更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3.看注释,破解难点。课本注释是中学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注释可增长百科知识,掌握足够的字词,能提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注释主要有题目注释、生字注释、词语注释、知识型注释。题目注释中有诗歌出处,或有诗歌体裁(如词牌名的注释),或有重点词语,或有作者和背景;生字、词语和知识型注释不但是积累的需要,而且是进一步读诗的基础。在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不应是扫除字词障碍的学习,而是善于发现注释中潜在知识的功能。阅读注释可以说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门槛。
4.抓整体,全面参照,以意逆志。在阅读时要教学生善于抓住诗中的重要信息。这就要求抓抓诗后及题干中的补注和交代及某些词语的含义,往往可以了解其写作背景、写作目的;二抓全诗情感意象;三抓尾联末句。如柳中庸的《征人怨》: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此诗的语言特点是慷慨悲凉,诗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征人的戍边生活。“马策”即马鞭。“刀环”,刀柄上的铜环。马策,刀环虽小而微,足以引起对征戍之事的一系列联想。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而且可以感受到征人转战跋涉的辛苦,征人的怨情也跃然纸上。“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在前文叙事写景的基础上,最后抒情议论,画龙点睛,这是中国诗歌的一大特色。而尾句通常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如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最后一联明显地透露出作者对贾生的同情和对孝文帝的讽刺。
二、明确情感,全面赏析
在基本了解思想内容的前提下,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再明确情感线索,全面赏析。诗眼是诗歌的眼目,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在“映阶碧草自春色,映阶碧草空好音”一句中,映阶碧草,映阶碧草本是赏心悦目的景象,然而一用“自”、“空”两字周旋,抒情状态便幡然改异。读诗时,抓住诗眼,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意象是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往往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完美结合。古诗中有许多具有固定象征义的意象,如孤篷、浮云、长亭、南浦等表达离愁别绪,明月、杨柳、芳草、鸿雁、杜鹃等表达思乡怀人,落花、流水、夕阳等表达时光流逝、美人迟暮,梅花、、荷花、青松、翠竹等隐喻正道直行、坚贞孤傲的君子等。利用这些“情感载体”,可整体把握全诗抒发的情思。
诗歌意境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抓住这几个关键处,学生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了解诗词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总之,古代诗歌教学还是要教给学生自主赏析诗歌的方法。
古今中外的文章和文学作品,是人类实践和智慧的结晶,浓缩了人类各个时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阅读它们,可以帮助学生获取人类文化的精华,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人类的感情,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科学创新。为了适应时展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语文教学的过程不再单纯是智育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的过程。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必须引导学生进入文学这座语言艺术的殿堂,融入审美教育于文学作品的学习与欣赏之中,让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把握艺术形象的过程中,通过认知、感悟、理解、品味和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培养学生的认知和鉴赏能力,使他们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净化他们的灵魂、陶冶他们的情操。下面,试就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组织开展鉴赏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谈一些肤浅认识和做法。
一、发掘范例,点亮鉴赏之灯
教材是学生阅读和鉴赏的基本材料。多数篇章闪耀着作者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和对人生的认识。善教者应从教材入手,激发学生的鉴赏兴趣,引导学生踏上鉴赏之路。通过学习富于美感的作品去鉴赏自然美与人性美、人情美,如《边城》《荷塘月色》《再别康桥》等。再如鲁彦的《听潮》: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的,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这是海边落潮景致的绝唱,当感知眼前海水涨落时的文字后,立即能够从声音、色彩和形态各个方面感受到落潮时的诗情画意,雅静而清丽、充满柔情的优美境界,体会到其曲径通幽,意境高远的特征。在这里,自主学习是“本”,但教师的点拨是“火种”,也不可缺少。教师应努力做到善于引导学生为自己制作“火种”,进而培养学生燃起大火“照亮自己”的能力。
二、加强朗读,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意境
语文教学中,课文内容是学生听到的、看到的和嘴里读到的最直接的感知材料,而朗读则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能够激发美感,感受作品意境。叶圣陶曾经说过:“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务必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由此可见,朗读能让学生感知作品的内涵从而理解作品所蕴涵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如读《赤壁赋》、《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逍遥游》等,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其感悟到文章中形象的美和意境的美。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读”贯穿了全课时的始终,把学生带进文章意境中,让学生在读文中去体味、去感受、去琢磨,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要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感彩。在加深学生对课文的领悟理解的同时,更加深了对古文化的了解,也更增加了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三、精品细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鉴赏’二字,粗略地解释起来只是一个‘看’字。”文学鉴赏的“看”就是阅读。阅读数量方面来说,无疑大量的阅读有助于鉴赏能力的提高。要增加阅读的数量并不意味着毫无选择地进行阅读,学生的阅读要保质保量,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品读。声情并茂的品读可以制造一种情景氛围,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的感受。学生读《孔乙己》之后,大都觉得孔乙己“有趣”“可笑”,但是,细读之后,学生更多感到了这个人物的可悲,并认识到其可悲的真正原因不在于“好吃懒做”,而在于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之深。同时,在不断的阅读思考中,学生也体会到小说中孔乙己说“茴”字有四种写法而留下的余味,十几处“笑声”的描写各不相同的意味。“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会这么过。”所传达出来的是无可奈何的寂寞与凄切之感。
四、拓展思维,培养艺术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山一水,一词一句,只要加以想象,无声的文字符号就会变成充满激情的语言,无形的画面就会变成栩栩如生的景观,隐匿于字里行间的美就会自然地跳脱出来。文学作品的赏析吟读必须拓展思维,展开想象的翅膀,达到审美求真的愿望。如鉴赏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时,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再造性想象,根据诗文提供的描述构成一个具体的形象:诗人站在一望无际的长江边上,目送友人泛舟而去,一直呆呆地望着友人的船帆渐渐地、渐渐地消失在远远的地平线上,最后只见不尽的长江与天际相接。这里有诗人对友人“烟花三月”般的美好祝福,有挚友间真诚的情谊抒发,有朋友远离的愁苦宣泄。总之,学生的知识、经验、情感会通过想象负载到已经创造出的艺术画面上去,收到很好的情感共鸣。
五、引导批评,启迪无限创造力
对文学作品的鉴赏,不能说个“好”就算了,要能说得出好在哪里,也不能光说个“不好”就算了,要能说得出不好在什么地方。因此,在文学鉴赏中,还要教会学生对作品进行分析评价,培养批评能力。引导学生批评,教师首先应收集并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有代表性的各种批评意见,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得到借鉴,并不断积累、充实经验。其次,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文学批评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发展个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例如《陌上桑》中秦罗敷的形象,“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如此艳丽的衣着,珍贵的耳环,别致的发型。有这样打扮外出劳作的吗?任谁一看,都知道这是一个贵族少女的形象。因此我们不应将罗敷定格为一个民间采桑女子的形象,将她定格为一个外出春游顺便采桑叶的美丽少女更能让学生领会接受。
关键词:大学语文;激发兴趣;作品节选;教学课件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央视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热播,该节目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在高职院校的所有课程中《大学语文》课程承担着传递中国优秀文化的重任。然而在学生不重视公共基础课程的氛围中,如何上好大学语文课程,如何激发学生学学语文课程的兴趣,成了当今高职院校里语文教师共同探讨的话题。
二、选好教材,节选好作品
我们所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是学校教师编写的一本大学语文教材。教材节选的作品量特别多,而大学语文课的教学课时是每周两节课程,这就意味着教材上的作品并非都能进行讲解完毕,这需要教师进行有挑选的讲解,这时教师可以根据作品的价值和学生的兴趣挑选一些便于学生接受的,也便于教师驾驭的文学作品进行讲解。我挑选的作者有庄子、屈原、李斯、陶渊明、王维、白居易、王实甫等,我逃选的文学作品有神话传说、诗经中《氓》、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庄子的《秋水》、《谏逐客书》、《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节选等。这些内容从学生的F场反映来看,整体来说还是比较感兴趣的。选好教材,节选好作品,节选出适合学生且有意义的文学作品是激发学生兴趣是重要的第一步。
三、精心制作课件,满足视觉需求
学生对满屏文字的课件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在大大下降。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尽量减少文字的出现。现在是信息化社会,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学生对教学课件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教师做出优美精致的教学课件,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步。每周我都要利用一天的时间来制作下周上课的教学课件。我制作教学课件的原则是:“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同时穿插教学视频”。
在课程导入时,我会以问题的形式导入,比如在讲解陶渊明时,我以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当中的一道题进行导入。问题是:下列哪位诗人在当时不受关注,到后世“粉丝”众多?A选项是白居易,B选项是李白,C选项是陶渊明。这道题我对大赛的视频进行截图,让学生明白问题的权威性,从而激发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之后在明确答案的环节,我把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冠军武亦姝的回答截图下来,从而导入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
在讲解作者时,首先要利用各种浏览器找到清晰度较高,视觉舒服的照片插入教学课件当中。除了清晰度高的照片的插图,还要思考怎么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进而把知识点传递给学生。在讲解文学作品的作者时,对于同学们比较熟悉的作者,例如:孔子、屈原、陶渊明、王维等作者。我会把作者简介做成填空题的形式,让学生来进行填空。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旧知识的回顾以及课堂上的表现欲。
在讲解接下来的内容时,我以和学生对话的形式进行讲解。我会分别提出以下问题:1.您了解陶渊明吗?能否用词语进行概括?2.我们学过陶渊明的那些诗文?《饮酒》《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3.陶诗的题材有哪些?在讲解这些问题时,师生要进行充分互动,教师不做过多讲解以引导为主,学生的回答和参与是主要教学环节。按照课堂的学生表现,学生会积极主动去回答这些问题。教师从而引入对教材节选田园诗《和郭主簿二首 其一》讲解。学生在大课堂上手机的使用情况很频繁,为了更好的在课堂上利用手机进行学习,我会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利用手机进行自主学习,时间结束后,我来用问题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对于难点问题老师和学生进行探讨,进行探究性学习。
高质量的教学课件需要任课教师付出大量的心血和时间。每个老师的讲课风格各不相同,对课件的使用习惯也各不相同。教师制作出适合自己同时也能满足学生要求的课件对于激发学生兴趣是重要的第二步。
四、穿插教学视频,使教学内容活起来
教师可以适当在讲述的过程中加入影视作品的节选视频,让学生对文学作品有更直观的感受。比如在讲述《长恨歌》时,可以截取热播的电视剧《大唐荣耀》中杨玉环被唐玄宗赐死的片段,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来充分理解李杨的爱情故事;在讲述《西厢记》时可以把电视剧中崔莺莺和张生佛殿偶遇的过程以及红娘被打的过程通过视频的形式让学生来赏析,以此来分析红娘的性格特点;在讲述诗人王维时,可以通过播放纪录片来让学生对诗人有更深刻的了解。在讲解屈原的《山鬼》时,因为文章不易理解加上生词较多,可以把山鬼的歌曲进行播放,让学生通过音乐来弄懂字词,结合画面来理解文章的内容。
五、增加知识储备量
作为大学语文老师,对教师的知识储备量要求很大,尤其是历史知识的了解。例如在讲述屈原的一生时,我需要结合史书《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的内容进行讲解,需要了解秦国侵略楚国,楚王狼狈不堪地逃难的历史背景进行讲解;在讲解李斯的一生时,我需要了解“始皇帝在东巡至沙丘时突然驾崩,临终前他命赵高拟下遗诏,宣长子扶苏回咸阳登基。赵高找来丞相李斯和胡亥,并拿出遗诏,在赵高的巧言利诱下,三人终达成协定。三人决定秘不发丧,而是先对付扶苏,然后再拥皇子胡亥登基为帝。次日赵高再次找来李斯,他让李斯造假,写下命扶苏自尽以及解除蒙恬兵权的诏书。”的电视剧情来进行讲解;在讲解王维的一生转折点时,需要老师来了解安史之乱对其所造成的巨大影响。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学生对历史和文学作品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比较感兴趣。我们的大学语文教材是按照朝代顺序进行排列的,一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制度都会对文学作品有所影响,所以好的历史知识储备对老师讲好大学语文课程来说尤为重要。
总之,作为高职院校非中文专业的公共基础课, 学校的大学语文课大都是大课堂,在我校每节课人数都是250个人左右,大课堂不便于教师进行课堂管理,加上学生的不重视,目前大学语文课堂处于一种尴尬状态,可谓是在夹缝中求生存。 一方面学生不爱学,另一方面教师难教学,探索适合高职院校上大课的新的教学方式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了解大学语文的课程特点,对教学内容加以调整,对教学的每个环节进行认真的准备。
《大学语文》课程是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它具有人文性、工具性、职业性等特征,是人文教育落实的最合适载体,对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素养有重要意义。选好教材,节选好作品,制作好课件,文学作品和历史相接轨,那么接下来教师的讲课过程可谓是水到渠成,学生兴趣的激发也就不再是困难的事情。
参考文献:
[1]杨玲.大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激发策略的有效性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18).
[2]郭艺丁.浅谈如何激发大学语文的学习兴趣[J].管理学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