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母亲节的诗句

母亲节的诗句

时间:2023-05-30 09:47: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母亲节的诗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母亲节的诗句

第1篇

草绿了,燕又归。

阳春三月刚刚过去,

五月的芬芳又把我的心儿陶醉。

五月是个极不平凡的月份,

“五一”劳动节,

“五四”青年节,

“五一二”护士节,

还有那让人期待已久的“五八”母亲节

母亲节,这是母亲的节日,

但在孩子的心中,

它犹如母亲的“生日”。

孩子的生日,

母亲不会忘记;

母亲的“生日”,

我们也同样让她喜上加喜。

一支康乃馨,

代表着儿子的心愿;

一首自由诗,

倾吐着儿子的心声:

母亲,您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是您,给了我宝贵的生命,

是您,让我懂得了人间的亲情,

是您,时时给我遮风挡雨,

是您,在我人生的道路上点亮了一盏明亮的灯。

当我刚出生时,

您甘甜的乳汁滋润着我甜蜜的梦;

当我满地爬行时,

您鼓励着我勇敢的前行;

当我刚刚学会走路,

您灿烂的笑容早已成为我梦中的风景。

幼儿园时,

您不辞劳苦的晚接早送;

走进校园,

一天八趟四个来回,

一辆自行车承载着你我,

踏过了多少雨雪泥泞。

每天早上,

当我还在甜蜜的梦中,

早起的闹铃已经把您吵醒;

当我吃完早餐背上书包,

大街上又响起您那欢快的自行车铃声;

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冰霜雪冻,

您总是保护我迎向那酷暑寒风。

当我和同学闹矛盾时,

您总会温和的开导我,

循循善诱的给我讲道理,

甚至会和我一起向同学赔礼;

当我考试成绩不理想时,

你总会热情的鼓励我,

努力,努力,再努力!

当我生病时,

您总会时时守在我的身边;

当我发烧打吊针时,

您会把自己的衣裳盖在我身上,

而您却在寒夜里冻了整整一夜。

您最关心我的学习,

从学前班到现在,

您给我报了许多课外班,

书法、绘画、象棋、游泳,

作文、奥数、英语、硬笔。

为了我的学习,

您几乎牺牲了所有的假日和星期天,

您的良苦用心,

就是“要盖高楼先打地基”。

母亲,您是我心中的太阳,

是我生命的守护神,

是我人生的指路灯;

你黑发中的银丝,

承载着我生命的摇篮,

你前额的道道皱纹,

震撼着我稚嫩的诗行。

您只求付出不求回报的品德,

将永远启迪着我怎样做人。

母亲,在这金色的五月,

在这“五八”母亲节前夕,

我为您献上这首不是诗的小诗,

来表达我对您的爱,

衷心的祝福您节日快乐,

感谢您对儿子所有的付出和关怀!

同时,我把这首诗,

也献给天下所有的母亲,

祝你们节日快乐!

2005年4月5日

第2篇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母亲的故事。这些故事带着对母亲的敬重和爱,千古流传。

【“四大贤母”】

大思想家孟子的母亲、大文学家欧阳修的母亲、民族英雄岳飞的母亲和古代名将陶侃(kǎn)的母亲被古人誉为“四大贤母”。

她们养育和教导子女的故事流传至今,分别是:孟母三迁、画荻(dí)教子、精忠报国和封坛退(zhǎ)。

孟母三迁:

孟子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虽然生活很艰难,但是为了让年幼的孟子能受到好的熏(xūn)陶,孟子的母亲不辞辛苦,带着年幼的儿子连续搬了三次家。最后,他们终于住到了一个人们知书达理的地方。

画荻教子:

欧阳修的父亲是个正直的好官,他去世后,家境一落千丈,但是,欧阳修的母亲坚持在沙地上用荻草的茎教儿子读书写字。

她对欧阳修说:“你父亲的品德非常高尚。我决心把你培养成像他那样的人,因此,再大的苦我也能吃!”在母亲的教导下,欧阳修立誓要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精忠报国:

岳飞在抗击金兵之前,母亲问他有什么打算。

岳飞说:“我要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

母亲听了非常高兴,她用绣花针在岳飞的背上刺下了“精忠报国”这四个大字。在母亲的激励下,岳飞在沙场上英勇抗敌,成为一代名将。

封坛退(即糟鱼):

有一次,陶侃的部下送来了一坛糟鱼,陶侃差(chāi)人把鱼送给母亲。

母亲见了糟鱼很高兴,部下便说:“作坊里有的是,直接去拿就行。您爱吃的话,我下次再送!”

陶侃的母亲听后很生气,把糟鱼退给了儿子,并写了一封语气严厉的信,教育他不能用官员的身份拿不该拿的东西。陶侃看了信后感到十分羞愧(xiū kuì),从此牢牢记住母亲的教训,成为清正廉(lián)洁的好官。

【献给母亲的花】

看完了“四大贤母”的故事,我们再来说说献给母亲的花吧。

在国外,献给母亲的花是优雅美丽的粉红色香石竹,不过,我们常常叫的是它的别名――康乃馨(xīn)。

和国外不同,在中国,传统的母亲花则是萱(xuān)草(花)。

比起浪漫的香石竹,枝叶修长的萱草更加优雅,更符合中国人心中母亲的形象呢,所以,古人常常在文章里用“萱草”来指代母亲。

【写给母亲的诗】

中国各个朝代的诗人都用诗句表达过对母亲的感恩与热爱,小编选了其中的两首,我们一起来大声诵读吧。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墨萱图

【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第3篇

阳光哺育万物生长,母亲哺育孩子长大,母亲是孩子生命中永恒的太阳。为表达天下儿女对母亲的一片感恩之情,反哺之恩,在今年母亲节期间举办真情献母亲感恩母亲节活动,陶行知先生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途。因此,要倡导学生从孝敬自己父母开始, 学会热爱生活、体验生活、感受亲情,并以实际行动向母亲表达自己的一份感恩之情。

二、活动目的:

1、宏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广大学生中倡导热爱生活、体验生活、热爱父母、珍视亲情的良好社会风尚。

2、通过学生自己体验与实践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对母亲的反哺之恩及感恩之情。

3、借助本次活动,为我校注入具有时代特质的、关爱家庭亲情的德育内涵,从而唤起学生对孝心深沉的回味,达到德育目的。

三、组织机构:

主办:建资协青协

四、活动时间:

x月x日——x月x日母亲节

五、实施范围: 全校学生

六、组织形式:学生体验活动由各班自己负责组织实施。

七、活动内容:

(一)发动学生开展下列体验活动:

1、各班在母亲节发出一份致全班同学的公开信:

2、给妈妈制作节日贺卡:

由学生自己动手,通过绘画、照片剪贴等形式制作一张体现母

子、母女亲情的节日卡,作为一种亲情的记录,永久的留念。

3、制作亲情小档案,牢记妈妈的节日 :

天底下每一个母亲都记得孩子的生日、爱好、以及其他每一个重要的日子,而又有多少孩子了解妈妈的生日和爱好呢?悄悄地收集起这些东西,并把它记录下来,不时地给妈妈送上一份意外的惊喜!建议形式:

妈妈,我爱您

妈妈的姓名

妈妈的生日

妈妈的兴趣、爱好

妈妈的拿手菜

妈妈最喜欢吃的食品

妈妈最爱的颜色

妈妈最担心的是

妈妈最快乐的事是

妈妈最想做的事是

妈妈最大的心愿是

妈妈最想得到的礼物是

4、制订我的自立小计划,给妈妈一个放心:

回报母亲厚爱,重要的是要早日学会自立,学会帮妈妈分担力所能及

的事情,让妈妈从此少为心。把我的自立小计划写在这里吧!跟妈妈说:妈妈!您放

心!这些事情再也不用您为心了!

5、我为妈妈做件事:

例如:

1)今天我为妈妈洗洗脚

2)我帮妈妈洗衣服 我帮妈妈做顿饭等。

八、注意事项:

1、此项活动由校办公会研究讨论决定,各班务必予以高度重视,以此为契机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促进我校德育进程。

2、各班要充分利用橱窗、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大张旗鼓地营造感恩的氛围。

3、活动结束后,各班以班级为单位上交系青协秘书部一份活动总结存档。

大学母亲节活动策划书二一、活动主题

花开五月天 感恩母亲节

二、活动背景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些都是孟郊的诗句,表达了儿女们对母亲的感恩之心,歌颂了人间最伟大的爱母爱。母爱是人类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我们赋予它太多的诠释,赋予它太多的内涵。没有历史史诗的撼人心魄,没有风卷大海的惊涛骇浪,母爱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浅唱低吟想起了母亲,志向消沉就会化为意气风发;想起了母亲,虚度年华就会化为豪情万丈;想起了母亲,漂泊的游子就会萌发起回家的心愿;想起了母亲,彷徨无依的心灵就找到了栖息的家园!提起你手中的笔,在母亲节,为亲爱的母亲写点什么或做点什么吧。让我们来叙写成长,来描画我们心中的母亲,关注我们伟大的母亲。

三、活动目的

通过系列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重温成长过程,感恩伟大母爱。让文学氛围重新回到校园,让大学生学会感恩,学会用心灵关怀。了解母亲节的来历,知道母爱的伟大;懂得珍惜亲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让学生懂得每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养育之恩、懂得“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做人的起码修养和道德准则,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健康心态,塑造健全人格,并学会感恩。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端正学生的劳动态度。

四、活动时间 20xx年5月11日

五、活动地点 1407自习室

六、活动对象

04班全体同学

七、活动流程

1.主持人播放母亲主题的背景音乐,展开母亲节的气氛。

2.由团支书号召同学们制作黄丝带传递母子亲情,用内心真诚的话语道出对母亲的爱!

3.由一些班委、学生代表上台述说自己和母亲的一些故事。把气氛推向一个高度。

4.由班长号召大家给自己的母亲打电话或者发短信表达自己的爱,让同学们懂得每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养育之恩、懂得“感恩”。

5.主持人给大家观看一段母亲从孩子刚出生,到孩子长大母亲默默付出的视频,让同学们体会到母亲的伟大,能看出母亲平时对我们做的点点滴滴,活动开始进入。

6.鼓励同学写信,抒发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可以把一些平时不好意思说出口的感谢妈妈的话大胆表达出来。

7. 帮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如:洗衣、做饭、拖地等);开展一次感恩卡制作活动:自制一张送给父母的感恩卡,向父母说一声谢谢,道一声辛苦了,送一句祝福语。这些事对于我们很简单,但是对于父母却有特殊的意义。

8.最后主持人总结此次团日活动,并组织有序散场。

八、活动预期效果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可以感恩伟大母爱。让爱重新回到校园,让大学生学会感恩,学会用心灵关怀。了解母亲节的来历,知道母爱的伟大;懂得珍惜亲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九、活动注意事项

1.各班委积极组织,注意把握现场气氛。

2.积极调动同学情绪,使活动气氛高涨。

3.视频、照片提前准备,不要太过于枯燥,宣传委员做好ppt。

第4篇

社团文化艺术节之——母爱无疆

二、活动背景: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些都是孟郊的诗句,表达了儿女们对母亲的感恩之心,歌颂了人间最伟大的爱母爱。母爱是人类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我们赋予它太多的诠释,赋予它太多的内涵。没有历史史诗的撼人心魄,没有风卷大海的惊涛骇浪,母爱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浅唱低吟……想起了母亲,志向消沉就会化为意气风发;想起了母亲,虚度年华就会化为豪情万丈;想起了母亲,漂泊的游子就会萌发起回家的心愿;想起了母亲,彷徨无依的心灵就找到了栖息的家园!提起你手中的笔,在母亲节,为亲爱的母亲写点什么或做点什么吧。让我们来叙写成长,来描画我们心中的母亲;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女性,关注我们伟大的母亲。

三、活动内容:

1、主题征文:关于成长,关于母爱

(1)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故事

(2)妈妈的故事

(3)我与妈妈的故事

2、“为妈妈许愿”校园公益活动

四、活动目的:

通过系列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关注女性,重温成长过程,感恩伟大母爱。让文学氛围重新回到校园,让大学生学会感恩,学会用心灵关怀。

五、主办: xx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团体联合会

承办: 启梦文学社

六、活动日期:

七、活动安排

前期准备:

4月16—19日确定活动方案及相关活动的组织安排,联系其他院校争取对整个瑶湖院校进行活动;

4月20—25日 联系征文活动的评委老师;寻求活动经费的支持,

4月25—27日 着手宣传工作

中期工作:

4月29日—5月6日动员各系参与本次征文比赛,号召各系同学踊跃参加。

5月6日—5月10日 在校园内进行宣传,由启梦文学社制作宣传板及宣传海报。

5月11日 举办“为妈妈许个愿”校园公益活动,加大活动影响力。

5月12日—5月13日 整理活动收集的愿望,在社团博客群上如果可能的话联系广播站进行部分广播。

5月14日—5月30日 收集各院各系征文稿件

6月1日—6月10日 文学社组织初评,评委老师终审来稿,评出优秀文章

后期工作:

6月11日 公布征文结果

6月13日 优秀文章整理成册,只要参与征文活动的班级即可免费获得一份。

八、奖项设置:

一等奖一名 二等奖二名 三等奖三名优等奖若干

颁发相应的证书及奖品

九、人员安排:

活动策划:xx

宣传海报:xx等宣传部人员

现场协调:xx以及纪检部人员

十、经费预算:

征文奖品:70元

第5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流中,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灿烂文化精髓,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发起热爱祖国的情感,语文教师还应自觉担负起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任务,引导学生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代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语文工作者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我们应在语文教学中从多角度寻找传统文化教育的窗口。

一、课前预习渗透传统文化

教师在课前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或设计恰当的相关问题铺垫蓄势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浓厚的兴趣。例如,在教《荷叶母亲》《金色花》时,我先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来做开场白;然后在预习导学中,设计一些预习题:(1)你还能背出有关歌颂母亲的诗句吗?(2)你能给母亲唱一支歌吗?(3)你能几个真实反映伟大母亲的事例吗?同学们踊跃发言。有同学竟然能背出“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的诗句,有学生说出了孟母三迁和岳母刺字的故事。当一个学生唱出了《世上只有妈妈好》时,有几个学生禁不住潸然泪下。就这样把母爱的主题渗透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再如,在教《散步》一文时,可设计一些问题导入新课,如:同学们,在你们家里,父母是爱子女多一些,还是孝敬老人多一些?你妈妈和你奶奶关系如何?你是如何孝敬爷爷奶奶的?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自然而然就引发学生关于孝道的思考,从而启迪他们自觉地去关爱孝敬老人。

二、课堂教学中学习传统文化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主阵地,也是渗透传统文化的主阵营。首先,要重视文言文教学,例如讲《论语》时除了让学生学到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修身做人的原则外,还附带介绍孔子的生平事迹、教育思想以及他的政治理想,让学生深刻体会孔子被称为一个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的原因;讲授《桃花源记》时,穿插讲述陶渊明的生平事迹,就更能让学生了解陶渊明的高洁情怀,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陈太丘与友期》能使学生懂得守信用的重要性;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可让学生树立忧患意识;学习《木兰诗》能让学生学到我国古代人民勤劳、勇敢、善良、孝顺、机智、不慕名利、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美德……文言文作品中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它们对学生的感化作用。其次,现代文也包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也应引导学生好好领悟。例如,《羚羊木雕》中的重义轻财;《背影》中的父子深情;《邓稼先》中的爱国与奉献精神;《登上地球之巅》的拼搏精神;《社戏》和《安塞腰鼓》中的地域文化等等。如此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足以让学生受到熏陶感染,从而提升个人文化修养。

三、课外阅读中吸收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积淀在于积累,积累的目的是要强化文化的底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目前语文课,学生读得少、背得少、积累得少,语文教材收录的文章数量有限,完全不能满足学生阅读要求,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课外广泛阅读各种健康有益的读物,特别是对那些有着悠久历史与深厚文化底蕴的经典名著应认真阅读,甚至要会背诵其中的名言语句,从而丰富文化知识,积淀文学底蕴。如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到《增广贤文》《诗经》《唐诗三百首》《宋词》,都可先识记后背诵、再感悟,进行积累。其次,像《史记》《隋唐演义》《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封神演义》《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等古典名著都应鼓励学生去品读,使学生从中受到思想教育,积累文学语言,学到写作技巧,还能了解历史文化知识,增强自身文化底蕴。再有,现代文学名著诸如老舍的《骆驼祥子》《茶馆》、钱钟书的《围城》和朱自清的散文、鲁迅的散文、杂文等,还有当今流行的《故事会》《读者》《意林》等报章杂志也是课外阅读的对象。这些现代文学读物既能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也能为学生提供作文素材,是学生丰富的课外精神食粮。

四、语文作业中感悟传统文化

(一)我们可让学生在作文练习当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作文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层次,它既是学生对生活现象的深切感受,也是学生对生活实践的独特体验。在作文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引发学生思考、分析、议论、总结,可以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1.片段描写。

片段描写是写作的基础。加强片段描写训练才能把文章内容写得具体充实。例如可叫学生写出母亲节这天想对妈妈说的话;教师节给老师发一条手机短信;和朋友闹矛盾了,写一段向朋友道歉的话;把面对生活中的某种困难是如何战胜的过程写出来;写一段话描述自己的理想;写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片段……这些片段描写就包含了孝道、感恩、友谊、乐观、坚强、立志、亲近自然等儒家和道家的传统文化思想。

2.大作文练习。

(1)作文主题就包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如“爱国”“思乡”“亲情”“责任”“诚信”“自强不息”等。

(2)可以把历史文化名人当作写作对象。

如把孔子、庄子、屈原、诸葛亮、曹操、韩信、司马迁、王昭君等历史文化名人当作写作对象,写作题材将显得大气,文化底蕴也显得深厚。

第6篇

我是个热爱文字的女子,经常记录生活随笔,但却吝啬到很少为母亲写下动人的诗句。我想每个人提到母亲,都会有如我一样的感觉,明明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可是却无从说起。总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被眼泪浸透宣纸......

菊老说:“你是女孩子,想哭就哭。”

“可我不想被别人看见我的眼泪。”

“ 为自己的亲人流泪是可敬的,为自己的爱人流泪是可爱的。”

“可是你会笑我不够坚强么?”

“......”

我怕流泪。严格的说,我怕被人看见我的泪水。更怕那一大滴眼泪落下来,湿了人间。所以我不去列举事例,更不想用前人那些赞美母亲的名言。其实我知道,即使用白描的手法,也会让我泪流满面。还是放在心里吧。可是,那些过往,那些点滴,那么真真切切。那么近,又那么远......

母亲是漂亮的!

从小我就知道我的母亲很美。她有白皙的肤色、匀称的身材、勤劳的双手。还有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慈祥的眼睛里,时刻透着智慧与善良。母亲将这双眼睛毫无保留的遗传给了我,但我却没有母亲那般坚强。

母亲是坚强的!

在我印象中,母亲好像从来不知疲倦,日夜操劳。家里家外收拾的干干净净、停停当当。 母亲没有多少文化,但她经常说:女人撑起半边天,男人在外打拼才能无后顾之忧。母亲性格开朗乐观。即使现在因病严重失眠而不得不依靠药物才能入睡的状态,她也从来不说苦、不喊累。如今生活条件好了,母亲仍旧清闲不住。去年她和父亲在弟弟那儿生活了一段时间又回了老家,她说:享受不了大别墅的福,还是乡下空气清新,老房子住着踏实,等以后有了孙子再来......其实我知道,她是不想给儿女添麻烦。

母亲是温柔的!

我曾一度认为母亲不会温柔,甚至母亲的温柔也是柔中带刚。她不会软语叮咛、轻言嘱咐,惹人眼泪。我每次遇到逆境时,她总是会坐在我身边,静静的陪伴着我,或者帮我分析,但却从来不陪我一起流泪 。即使流泪,她也会躲起来。这一点我像极了母亲。

母亲是善良的!

年幼时,经常听到左邻右舍的婶子大娘们称母亲为“队长”。这完全是因为母亲人缘极好,乐于助人。那时乡下人生活条件都不是很好,而母亲总是有个稀罕物就要拿出去与邻里分享。这使得我和年幼的弟弟因了少吃一口而经常抱怨母亲的慷慨大方。而母亲每每总是说:人可以不富有,但一定得善良。

是的,母亲。长大后我明白了您话里的内涵------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我家是通电的那年买的电视机,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记得那个时候,每到晚上家里便是门庭若市。母亲从来都是把电视机放在院子里,供邻居观看。那时没有什么糖果招待别人的。母亲总是烧上开水,然后就把家里所有能充当板凳的物件全部拾掇出来让乡邻们坐下,甚至包括砖头。那个时候我还很小,印象不是很深刻。却清晰的记得经常为和邻居小孩儿挣一个座位而哭鼻子。这时坐在砖头上的母亲就会把我揽在怀里,把座位让给别人。以至于后来长大了,每次和母亲一起看电视,总是要腻在她温暖而舒适的怀里安静的睡去。连梦都是香甜的......

我家院子里有一棵老槐树。父亲将其主干砍下,任其往四周生出很多枝枝桠桠。每到夏天,这里就是纳凉娱乐的场所。尤其一到晚上,好多小伙伴们就踩着凳子爬上去看电视,叽叽喳喳闹个不停。而母亲是不许我上去的,她说:女孩子不一定要漂亮,但必须文文静静。而我总是趁母亲不备偷偷溜上去。有一次被树杈勾住了衣服,怎么也下不来,急得眼泪直流。母亲看到我那个狼狈的小模样,哭笑不得。说:看你还敢不敢再上去了。

每年五月,适逢槐花盛开。满院槐花清香袭人,那是我最快乐的时光。因为此时我可以名正言顺的和母亲拿着篮子上去摘槐花,然后等着母亲给我们做好吃的槐花菜。现在想起来,仍旧垂涎三尺。

时隔多年,那一串串的洁白凝结着童年一串串快乐的音符,总是我最难忘怀的回忆。

第7篇

一、 策略一:利用个性化生活情景,让学生在作文中抒写“个性”

1体验生活,提升对生活的认识水平

新《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放在语文教育首位。主张语文教学要体现问题意识、个性化学习、主体性学习,开放性教学,建构性教学,为主体性发展指明了方向。作文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自由表达”作文内容,“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明确地提出作文个性化的教学思想。

要想让学生有独特的、深刻的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必须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并进行积极的正面的引导。我曾让学生以“幸福”为话题谈谈自己的感受,并用真切的文字写下来。学生的描述生动而细致,富于情感的个性语言拨动着我们的心扉。白居易有句诗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谢春晖同学在儿童诗《我的幸福在哪里》中写道:我的幸福在哪里/请看我的婴儿相册/那开裆裤中的雪白尿片/那满脸堆起的傻笑/小手在舞,小脚在蹈……/这就是幸福的真实写照/母亲节/我帮妈妈多做事/妈妈见了笑嘻嘻/六月八日,妈妈的生日/妈妈夸声“乖儿子”/这就是我/一个做儿子的幸福/这就是我/一个做儿子的骄傲……

学生个性化的思想和阅历在文章中展现出来,同时也彰显了精彩的自己。

2课堂生成情境,提高对事物的观察水平

课堂上创设或生成一些情境,让学生观察,学生处于“物我相融”的境界里,老师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转化语言,内化语言。

母亲节前夕,我在班上搞了一个活动,每人带一个生鸡蛋到教室里,看看谁是称职的“母鸡”。大家的体会都颇深,卢彦池同学写下了独特的体验:“惨啊!可怜的鸡蛋!”我很庆幸:受到伤害的不是我的“baby”。一天过去了,我的鸡蛋完好无损。通过这件事,我感到父母实在不容易。他们把像鸡蛋般脆弱的我们拉扯大,还要照顾我们的吃穿,他们多辛苦呀!我一定要好好努力学习,回报他们。这是一个场景的积累,这种积累无疑是鲜活的,一碰到类似的情景的激发,马上就会还原成语言。

把游戏的观念引入作文课堂教学,也会带来很多的好处,很大程度上能激起孩子的表达情绪,孩子们有了写作的内容,不用挖空心思搜索枯肠去榨取贫瘠的生活资料了。游戏的本身还带给他们许多的知识和文化。我在课堂上搞的“你演我猜”、“我是小小发型设计师”“今天我掌厨”等游戏,让课堂成为学生表现的舞台:“有请炫风队表演者鞠星语闪亮登场,掌声欢迎!”只见她找来两支铅笔,一个笔筒,然后,像拿筷子似的抓着两支铅笔,伸向笔筒,接着把筷子抬高,一直提到额前,把头抬起,嘴里发出“哧溜――哧溜――”的声音。炫风队一下子就猜到是“吃面条”。“炫风炫风,炫出风采!”他们高兴地欢呼起自己的口号。我们队每个人都面色沉重,我的心都揪起来了。

这样的习作练习,是让学生取材于身边的人和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使学生能“因事而发”,学生感到有事可写,也写得生动而有个性。

3家庭题材,激起学生对生活的情致

家长给孩子以生活,给他们以爱,并且由此而激发出他们的爱的情感,是帮助他们搞好写作学习的重要基础。也许,父母们不经意间谈论到的一切,都会带给孩子意想不到的作文题材和情绪感受。充满情趣的家庭生活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学生作文是否有创意,取决于他们生活经历是否丰富。范力同学的《爱如兰花》就是家庭生活的的真实写照:爸爸在妈妈的指挥下,时而轻揉,时而用力,样子虽然笨拙,但是却换来妈妈阵阵惬意的笑声。阳光下,妈妈的笑容是那样迷人、幸福、灿烂。妈妈的笑容里,有爸爸的片片关爱。那关爱,那真情就像兰花一样,细细的、幽幽的……我明白了:爱就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这么平淡无奇。

不同的人总有不同的阅历和感受,可以从一个最熟悉、最擅长的角度立意谋篇。面对这个话题,同学们可以从材料出发,发表见解,也可以发挥自身的创造力,拓展思维空间,去升华思想,立意谋篇。善于想象者,可以描绘一种具体情境,塑造出血肉鲜活的人物;善于思辨者,可以通过分析议沦而直抒胸臆;热情者,可以用亲情催发人心灵中的温馨;冷静者,可以用思想叩动人的心扉。只要用心声与读者交流,就会让人受到伟大而无私的爱感化,产生一种人生的感悟,从而学会爱人、爱这个世界。如果能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文体,则更有利于创造力的发挥。学生身临其境,所以感受也就更形象,更真切,个性化语言的运用也就水到渠成。

二、 策略二:挖掘教材,教学个性化

1依托课本,训练途径开放化

依托课本,抓住契机,精心设计,进行大量的续写、扩写、仿写等作文训练,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水》一文让学生不仅体验到缺水的苦涩,也体验到有水的快乐,更深刻地认识到水的珍贵。学完课文后,我们的环保小分队,他们分组立题调查研究,有“地球上的水资源”,有“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 有“水污染报告”,有“保护母亲河在行动”,有“节水小窍门”,有“关于水的诗句”……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表达出了自己的心声:“ 面临如此大的威胁,我们应该学会节约,如果我们每人节约一杯水,那全世界就节约下一条江,长此以往,我们节约多少条江,多少个海呀!”

2课外延伸,作业布置生活化

教学中,我们要有开放意识,以教材为范本,进行课外延伸,布置开放式作业,如:到伙伴家去做一个有礼貌的小客人,寻访家乡的古迹,与身边的名人面对面,到十字路口当一回小交警,调查社区环境污染状况并就此给市长写封信,尝尝打工挣钱的辛苦滋味……

第8篇

初中生父亲节感恩演讲稿范文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感恩父亲》。

每年六月份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这个由外国人率先设立的节日,它表达了全世界人民对父亲的尊敬和对长辈的爱戴,他同样符合我们中国人。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在母亲和父亲的关怀呵护下健康成长的。

在人类爱的长河里,父爱和母爱同样伟大。回想一下自己的成长历程,教我们坚强、教我们自立、教我们树雄心立大志的是父亲;父亲是勇气和力量的源泉,是希望和信心的化身。尤其在做人、求学的岁月里,父亲留给我们的是坚强和忍耐,如同巨石山峰,能抵挡住风雨的洗礼、雷电的怒吼、波涛的汹涌。无论春夏秋冬,不管爸爸在哪里,一个电话,一句教导,一个叮嘱都证明了父亲的爱是无限的。难怪人们会选择一年之中阳光最炙热的6月来过父亲节,原来它蕴含着的是父亲给予子女的最真挚、最火热的爱。

感谢父亲,感谢他深沉而炽热的爱;感谢他无私的付出,让我在优越的条件下生活,在优美的环境中学习,让我享受童年的快乐;感谢父亲成为我们的人生加油站,成为我的良师益友,成为我们温暖的避风港。同学们,在我们歌颂和赞美母爱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父亲的伟大。高尔基说过:父爱就像一本震撼心灵的书,读懂这本书,就读懂了整个人生。

最后,希望在父亲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怀着真诚的心,真诚地对自己的父亲说声:"亲爱的爸爸,您辛苦了。我会付出行动,做一个值得您骄傲的好孩子。九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你们马上就要面临中考,这是你们人生中的大事,希望你们好好把握最后的攻坚时间,祝福你们考试顺利,金榜题名!七八年级的同学们要好好把握时间,争取考个好成绩!

这个美丽的节日虽然只有一天,但是,对长辈的尊敬和爱戴却是永远。同学们,爸爸妈妈给了我们生命,他们用双手抚养我们长大,他们的叮咛时时伴在我们耳边……爸爸妈妈爱我们,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像鸟儿和树叶一样知恩,用同样的爱回报他们呢?如果愿意,用我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精神面貌驱逐他们心中的烦恼,给他们带来快乐和欣慰吧!希望我们能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记得父母的养育之恩,并用一种感激的心态对待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在父母生日的时候,在父亲节即将来临的时候,别忘了为他们送去一声祝福,一声问候。

最后,祝愿各位老师、各位同学的父亲、祝愿全天下所有的父亲永远健康!

初中生父亲节感恩演讲稿范文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首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知道本周星期x,即本月x日是什么节吗?------对,是父亲节.所以我今天国旗下要讲话的题目就是是:《感恩父亲节》。

同学们,谈到父亲节,我们应当知道它的由来。

19XX年,居住在华盛顿的布鲁斯.多德夫人,在庆贺母亲节时产生了一个念头:既然有个母亲节,为什么不能有个父亲节呢?

多德夫人和他的5个弟弟早年丧母,是由父亲一手抚养大的。多少年过去了,姐弟6人每逢父亲的生辰忌日,总回忆慈父含辛茹苦养家的情景。在拉斯马斯博士的支持下,她提笔给州政府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呼吁建立父亲节,并建议将节日定在6月5日她父亲生日这天。州政府采纳了她的建议,仓促间将父亲节定为19日,即19XX年6月第3个星期日。第2年,多德夫人所在的斯坡堪市正式庆祝这一节日,市长宣布了父亲节的文告,定这天为全州纪念日。以后,其他州也庆贺父亲节。在父亲节这天,人们选择特定的鲜花来表示对父亲的敬意。人们采纳了多德夫人的建议,佩戴红玫瑰向健在的父亲们表示爱戴,佩戴白玫瑰对故去的父亲表示悼念。后来在温哥华,人们选择了佩戴白丁香,宾夕法尼亚人用蒲公英向父亲表示致意。为了使父亲节法律化,各方面强烈呼吁议会承认这个节日。1972年,尼克松总统正式签署了建立父亲节的议会决议。这个节日以法律形式定下来。

同学们,这个节日虽然是由外国人率先设立的,但它表达了全世界人民对父亲的尊敬和对长辈的爱戴,因此,我们也应当记住这样的节日。

同学们,爸爸妈妈给了我们生命,他们用双手抚养我们长大,他们的叮咛时时伴在我们耳边爸爸妈妈爱我们,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像鸟儿和树叶一样知恩,用同样的爱回报他们呢?如果愿意,用我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健康成长的精神面貌驱逐他们心中的烦恼,给父母带来快乐和欣慰吧!

同学们,请记住本周星期x(本月x日)是父亲节.这一天我们要向父亲问声节日快乐,用各种形式来感恩和回报父亲。父亲为我们做了那么多的事情,我们也要回报父亲,为他做点事情。对父亲来说,孩子的好成绩就是父亲的欣慰,面对即将来临的期末考试,我们只有刻苦努力,搞好期末复习,争取取得期末考试优异的成绩,才能不辜负父亲的期望,用优异的成绩就是对父母的回报。

今年的父亲节只要那么一天,很快就会过去的,但我们对长辈的敬爱之情却永远不能消失。希望我们能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记得父母的养育之恩,并用一种感激的心态对待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在父母生日的时候,在母亲节、父亲节来到的时候,别忘了为他们送去一声祝福,一声问候。

谢谢大家!

初中生父亲节感恩演讲稿范文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大家还记得昨日是什么日子吗它是六月的第三个周日——父亲节。这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父爱感恩”。

1948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去和在美国的妻子会合。一天在用腰刀削苹果时,不料船体突然剧烈摇晃起来,父亲不慎摔倒,腰刀直戳心脏。但是这位坚强的父亲在女儿面前不动声色,只是说着“我没事。”抵达的前夜,父亲来到女儿身边,对女儿说:“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女儿不解地问:“但是你明天就要见到她了,你为什么不自己告诉她呢”他笑了,俯身在女儿额上深深刻下一个吻。船到纽约港了,女儿一眼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认出母亲,她大喊着:“妈妈!妈妈!”就在此时,周围忽然一片惊呼,女儿一回头,望见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刹那间染红了整片天空。尸体解剖的结果让所有人惊呆了:那把刀无比精确地洞穿了他的心脏。他却多活了三天,而且不被任何人知觉。唯一能解释的是因为创口太小,使得被切断的心肌依原样贴在一齐,维持了三天的供血。这是一个奇迹,这个奇迹的名字叫做:父亲。

白花没有艳丽的色彩,但却清香四溢,默默带给我们温馨,而我们却很少察觉,很少注意到它的开放。有人说,也许父亲就是那朵不起眼的小花。的确,相对于温柔亲切的母爱而言,父爱是深沉的。如果说母爱是清冽的甘泉的话,那父爱就是巍峨的高山。父亲用坚实的臂膀挑起了家的重担,挑起了一个男人的尊严的同时,也把沉甸甸的父爱挑了起来。我们不曾拥有这样一个故事,但父爱的灵魂是相同的,它深沉,它浑厚。它是为家庭挥汗如雨默默的付出,是你遭遇挫折时几句鼓励的话语,是你烦恼时一剂治愈的良药,是你犯错时严厉的批评,更是平日里若隐若现的关怀。父亲节作为一个一年一度的节日,的确,是我们回报父爱的良好契机。但是同学们,“感恩”二字并不是节日的特权。“知礼感恩,敬爱父母,孝顺体贴”是我们作为一个高中生所必备的礼貌素养。十多年前的某一天你奇迹般的降临了,好奇地探索身边的整个世界。十多年后的这天你是否仍旧对身边的一切充满着热情,心怀着感恩成为更好的自己就是对父母老师最好的回报。我想只有心怀感恩,才会有所珍惜;只有心怀感恩才会懂得奉献。让我们去懂得感恩,学会感恩,一齐在感恩中成长,在感恩中感悟大爱。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初中生父亲节感恩演讲稿范文

朋友们:

大家好!

可能是要到父亲节了吧,最近常听到这一首歌“感恩的心”我也去找来听过,听了之后让我感触特别多,所谓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没有亲情和友情,世界就会一片孤独和黑暗。这些都是很浅显的道理,没有人会不懂,但是,我们却常常缺少一种感恩的思想和心理。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我们小时候常常背诵的诗句,讲的就是要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报恩德,这些流传至今的成语,告诉我们的也是要感恩。

父母赋予我们生命,我们应该懂得感恩并用实际行动来回报他们;老师赋予我们知识,我们应该懂得感恩并用成绩来回报他们;祖国赋予我们一片和平宁静的土壤,我们应该懂得感恩并奉献自己,自然赋予我们希望,我们应该懂得感恩并用爱来回报。

虽说大恩不言谢,但感恩不仅要存之于心,还要付之于行。对你要感谢的人,一定要把那份心意表达出来,因为那不仅仅是表示感谢,更是一种心灵的交流。在这样的交流中,我们会感到世界因这样的息息相通而变得格外美好。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为了回报祖国母亲对他的哺育之恩,拒绝了美国政府对他的高薪聘请和一切荣誉称号,毅然回到贫穷落后的祖国,投身于科学事业,为我国的现代化国防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懂得感恩的人,是有谦虚之德的人;懂得感恩的人,是有敬畏之心的人;懂得感恩的人,是对生命有深刻理解的人。

其实不管做什么,在我们生活当中必不是只对父母感恩,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去感恩,甚至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感恩是一种美德,也是道德的体现,朋友们,让我们将感恩的心永远记在心中,让我们永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吧,谢谢大家!

初中生感恩父亲节演讲稿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每年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这是大家熟知的,今年的父亲节马上就要到来了,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感恩父母》。同学们,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从哪里来呢?听到这个问题,大家肯定都会说,是父母把我们带到世界上来的。是啊,十多年前的某一天,我们的父母用泪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们的到来。

但当我们来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们却多了一项繁重的工作——照顾我们。尽管这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但父母们却毫无怨言地抚养我长大。为了给我们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他们总是那么辛苦,那么努力。小的时候,我总把这当作天经地义,因为我不了解,也不知道父母的辛苦。现在,我长大了,我知道该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去体谅父母,应该担当起,照顾、孝敬父母的责任。

古语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我们一点一滴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帮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因此,我们应该懂得感恩,懂得感谢父母。我们第一次喊爸爸妈妈的时候,第一次独立迈开一步的时候,第一次歪歪扭扭地写出一个字的时候……是父母在身边耐心地教导我们。

父母,是上苍赐予我们不需要任何修饰的心灵的寄托。母亲的话总是那几句,却每次都让我心里的烦闷一扫而空,不知去向。母亲是多么关心我的学习呀,她一知道我成绩考差了,就非常担心,整天愁眉苦脸,而我考好了呢,她就整天笑嘻嘻的。父亲也是一个光荣的使命,上帝赐予了他们照顾我们的光荣事情,他是我们家的顶梁柱,虽然不像母亲一样特别关心我的学习,而是关心我的健康和生活,有了这两样,我才会快快乐乐,父亲也会开开心心。

第9篇

1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德育

语文教材含有丰富的德育因素,语文课堂是学生德育的重要阵地,语文教师承担着在课堂教学中渗进德育的重要职责。只要教师能结合教材,坚持教学和德育“双轮驱动”,就一定能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情感,高尚的品德修养,让课堂绽开德育之花。

1.1 在指导朗读中渗透德育

语言具有一种音乐美,或音韵铿锵,激越高亢;或柔和婉转,音调悠扬;或抑扬顿挫,优美和谐。在朗读的过程中,感情表达的恰当、情态摹仿的真切,能使听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这样就能大大增强文章的美感,从而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如教《鸟的天堂》〉一课,通过学生反复朗读优美的诗句,从而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从中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1.2 在字词句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一些重要的词语、句子,让学生透过这些词句,想象出具体的事物形象,体会到语言文字的优美。如教《 草原》第一段时,我抓住“柔美”“渲染”“墨线勾勒”“翠流”“这种境界,既叫人惊叹,又叫人舒服,”等词句,引导学生根据这些词句进行想象,在脑海里勾勒出草原的辽阔与美丽,从而体会到语言文字的优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1.3 在分析课文内容中渗透德育

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可以让学生从中受到思想教育。如教《长城》一课,通过看图和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使学生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又如教《将相和》一课,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蔺相如那种有勇有谋的性格和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质以及廉颇那种知错就改的优良品德,从而提高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与行为习惯。

1.4 在现代化教学手段中渗透德育

现代化手段如投影、录像、多媒体等,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如教《一夜的工作》一课,可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学,播放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况,从而使学生深深体会到不辞劳苦的工作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激发起学生崇敬与爱戴的思想感情。同时,使用先进的教学仪器,又能激发起学生热爱科学的浓厚兴趣。

2 在作文教学中实施德育

俗话说:“文如其人”。作文是学生思想的流露,感情的倾诉,人格的体现,学生的作文是否有鲜明的主题,是否有健康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可看出学生的品德水准。在作文教学中,我始终以德育为主导,让学生感受生活,说真话,写实情,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2.1 在积累材料中初步感知

小学生写作文时的材料积累大致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观察、感受生活时的材料积累;二是阅读书报时的材料积累。抓住了这两方面适时进行德育渗透,便可使学生在积累材料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

2.1.1 指导学生多贴近自身的实际去进行观察和感受。如指导学生写《我的家乡》一文时,可先布置学生多了解、调查家乡的过去到现在所发生的变化,然后适当的引导,使学生感知这些变化的渊源。这样,学生作文时就能从家乡今昔的变化中抒发爱国爱乡情怀,受到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2.1.2 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要帮助其选择有益的书刊,加强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使他们在领会、吸收优秀作品的构思、立意、语言表达等方面能力的同时,逐步洗涤自己思想上的尘埃。

2.2 在指导审题时加以引导

作文教学,应抓好审题这一环节。在指导学生审题的过程中适当地引导,提高他们思想道德水平。如《记一位乐于助人的同学》,应引导学生向这位“同学”学习“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对于一些较含蓄的文题,可以先多角度、有深度地启发学生谈谈自己的写作思路,这样,就能在训练过程中既使学生提炼出正确、鲜明的主题,又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的思想认识不断得以提高。

2.3 在活动作文中注重德育渗透

喜爱活动是小学生的天性,组织开展丰富多采的教育活动,既愉悦了身心、陶冶了品行,同时也能充分调动起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当然,开展活动应该注意选择时机,做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2.3.1 节日作文。一年之中,各种各样的节日不胜枚举,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特定的意义。比如,母亲节、父亲节,节日这一天,做件什么事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敬爱之情呢?要鼓励学生先做后写。“做”是指导学生学习的必要环节,是理解的延伸和升华,是能力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指导学生在“做”字上下功夫,其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2.3.2 劳动作文。劳动教育也是德育的内容之一。组织学生养花、养鱼、养鸟、种草、种树、种庄稼,并做好观察日记,寓劳动于活动之中,寓作文于劳动之中,是对学生进行美化净化居所、保护生态环境、珍爱劳动成果等社会公德教育的最佳着力点。

2.3.3 爱心作文。给生病的同学补课、向战斗英雄献花、帮孤寡老人扫除庭院、给“希望工程”捐款、参加全国“手拉手”等“献爱心”活动,并将所见所做所想记录下来,都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良好契机。

2.4 在作文评讲中注意德育强化

小学生的作文从整体上讲,不足之处尚多,优秀习作略少。尽管如此,教师在评讲学生作文时更应注意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强化。要善于发现和抓住学生习作中的每一处优点和细小进步,尤其是对于作文中表现出来的反映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精神的应大力给予表扬,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3 通过课外活动实施德育

课外活动比起课堂教学来,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加自由活泼。因此,学生往往对此兴趣很浓,通过课外活动,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和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3.1 组织课外阅读

许多课外读物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如文学作品、音乐欣赏等,我适时引导并有针对性的组织学生阅读,组织他们开展一些讨论,互相交流,写心得体会。

3.2 组织与语文相关的实践性活动

第10篇

关键词:园林;花木;花木文化;花木特征;植物配置

园林作为休憩和赏景的场所,在人们休闲娱乐和审美情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中国的园林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当今的园林建设中,传承中国的园林文化,并使其与生态环境相结合,是我们园林设计者应当承担的责任。花木是建园的基础,是园林的灵魂,园林设计必须发挥花木在园林中优化环境和美化环境中的作用。这就需要了解花木文化和花木特征之间的关系,并将这种关系运用到园林植物配置中,既达到植物配置的科学性,又达到它的艺术性,营造园林的优雅环境,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1.花木在园林中的作用

园林就是人们利用改造天然地貌或人为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栽植和建筑布局,形成供人们观赏、游憩和居住的环境。也就是说,园林是人对自然界改造的结果,是人类营造的自然环境。而山水、花木和建筑,三者相互依赖、相互补充,构成园林的3大要素。其中花木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园林中如同画龙点睛之笔。据说,汉武帝在修上林苑时,群臣曾自各方献名果异卉3000余种。可见,园林的营造离不开花木的种植,也可换句话说:造园就是以种植花木而起家,以花木为基础。有了花木,园林才舒适宜人、惟妙惟肖。

1.1美化环境作用

按照美化环境的需要,园林中的山水、建筑和花木,要相互搭配、融为一体。而花木的作用,就是把山水和建筑联系起来,达到装点山水、衬托建筑的目的。园林的美化,就是借助花木的颜色、形态、气味等,呈现给人们美景。正如杨鸿勋在《江南园林论》中所提出,园林花木具有九大造园功能:“隐蔽园墙,拓展空间;笼罩景象,成荫投影;分隔联系,含蓄景深;装点山水,衬托建筑;陈列鉴赏,景象点题;渲染色彩,突出季相;表现风雨,借听天籁;散布芬芳,招蜂引蝶;根叶花果,四时清供”。这是对花木美化环境作用比较全面的概括。

1.1.1视觉景观。花木的色彩和形态为人们提供视觉美感,人们对色彩的需求不是单调的。花木色彩的多样性,恰恰满足了人们对色彩的需要。绿色是生命之色,它有益于人们开阔视野;红色是热烈之色,它使人们感情奔放;白色是纯洁的象征,给人以淡雅和清新的感觉;紫色是神秘的色彩,给人高雅的感觉。另外,花木的姿态参与园林视觉景观的形成,为人们提供形态美感。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这种特性显得大巧若拙。柳以柔为美,微风拂来,垂柳依依,“轻盈袅袅占年华,舞榭妆台处处遮”。总之,花木的色彩和形态,为人们提供了视觉美感。

1.1.2听觉、嗅觉等景观。花木不单是一种视觉艺术,而且还涉及到听觉、嗅觉等感观。例如,在苏州园林拙政园的“留听阁”,可领略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之情,也体现了荷叶“听雨”的功能;“听雨轩”取“雨打芭蕉淅沥沥”之意,是借雨打芭蕉而产生的声响效果来渲染雨景气氛。花木的香味沁人心脾,令人身心爽朗。将花香用于园林造景,更可以悦性怡情,倍增游兴。例如苏州园林留园中的“闻木樨香”,拙政园中的“雪香云蔚”和“远香益清”(远香堂)等景观,无非都是借桂花、梅花、荷花等的香气袭人而得名的,从而吸引游人前来分享花木的芳香。

1.2优化环境作用

花木在园林中不仅具有美化环境的意义,还具有优化环境的作用。花木在净化空气、改善小环境的气候、净化水源等方面,具有特殊作用。

1.2.1花木有净化空气的作用。大气的污染表现在气体灰尘增加上,随之而来的是细菌的繁殖。而花木正是通过滞留、吸附、过滤灰尘,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凡是有花木的地方,气体中的尘埃量可减少56.7%,使霉和细菌减少50%。郁郁丛生的花木之所以能给人带来空气清新、环境宜人的感觉,是花木净化空气作用的体现。

1.2.2花木有改善小环境气候的作用。人们的生存环境,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工业大气的排放导致温室效应,为了缓解,则需要借助植物的力量。花木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种植花木,可以使气温降低3-5%,可以使空气的湿度提高10%-20%。在炎炎盛夏,凡是花木繁茂之处,都会为我们带来清爽宜人的感觉。

1.2.3花木有净化水源的作用。水是生命之源,人的生存环境需要优质的水源。工业废水的排放,使我们生活用水的质量下降。治理水污染,净化水源,除了遏制污水的排放之外,就是借助于花木。许多花木是通过吸收水中有害物质来净化水源的。有些花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吸收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物质,这样污染物质就作为营养成分储藏到植物体内,从而使水质得到净化和改善。

2.花木文化与花木特征

文化是人们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对外部事物认识的成果。花木文化就是人对花木认识的成果。花木文化的形成,需要人们认识花木的特征,并对其产生美的感受。研究花木文化,了解花木特征,才能实现对园林植物的最佳配置。

2.1花木文化

所谓花木文化,就是花木在发展过程中,与其它文化门类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形成与花木关联而又独立的文化现象和文化信息的总和。花木文化,是人们在对花木的本质与特征的认识以及人们对自身美好愿望的表达中产生的。自然界为我们提供了五彩缤纷、形态各异的植物,这些植物成为我们欣赏的对象,也成为构建花木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如果说花木文化是美丽的花朵,而花木则是支持花朵生长的水分和营养。此外,人们对情感的抒发和对理想的追求,往往是借助于花木来实现的。比如,我们经常说,“姑娘像绽放的花朵,美丽动人”;“英雄如挺拔的松柏,意志坚强”,这实际上都是通过花木来表达人的思想和愿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花木文化,可见,花木文化是人和花木相结合的产物。

花木文化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文学艺术是其中一种。我国的古诗充满了对花木的赞美。“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是对柳树的赞美,把柳比作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美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满地黄花堆积”等,这些诗句都是通过描写的特征,来表达诗人的情感。除了诗句外,还有许多成语,如““胸有成竹”、“出水芙蓉”、“人面桃花”等都是借助花木达到对人的姿态和品质的赞誉。民俗节日和生活习惯,也是花木文化的表现形式。“母亲节”往往和康乃馨相联系,为了表达母爱,人们将康乃馨献给伟大的母亲;“情人节”和婚礼仪式总是和玫瑰、百合相伴随,情侣和爱人之间,用这些花卉来表达爱的热烈和永恒的感情;赠送老人牡丹或翠柏,以表达健康长寿的祝福;在外交活动中,常以橄榄表达和平的愿望。这些都是最为常见的花木文化表现形式。

2.2花木特征决定花木文化

花木文化所表达的不仅仅是作者的思想情感,更多的是花木本身令人惊奇的造化。花木文化是以对花木特征的认识为基础的,当然在花木文化中也渗透了人的许多情感。松、竹、梅谓之“岁寒三友”。因为人们把这3种植物视作具有共同的品格。松苍劲古雅,不畏霜雪风寒的恶劣环境,能在严寒中挺立于高山之巅,具有坚贞不屈、高风亮节的品格。因此在园林中常用于烈士陵园,纪念革命先烈。竹是中国文人最喜爱的植物,它被视作最有气节的君子。难怪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梅更是广大中国人民喜爱的植物,诗词中用“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来赞赏梅花不畏的独特气质、虚心奉献的精神以及象征其坚贞不屈的品格。

梅、兰、竹、菊号称“四君子”。“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菊,凌霜自得,不趋炎热。合而观之,有一共同点,都是清华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于是,它们常被文人雅士用来表现清高拔俗的情趣、正直的气节、虚心的品质和纯洁的思想感情。其中,兰被认为最雅,绿叶幽茂、柔条独秀,无娇柔之态,无媚俗之意,香最纯正、幽香清远、馥郁袭衣,堪称清香淡雅。耐寒霜,晚秋独吐幽芳,赞赏不畏风霜恶劣环境的君子品格。

另外,莲花被誉为品德的高尚。“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写出了莲花的高洁,体现了有道德的人是十分可贵的。“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表现出作者清新素雅的居住环境,突出了其高洁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花喻冬雪,比喻中含有广阔而美丽的景象,同时字里行间又透露出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

正是因为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像人形的臃肿的根,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才使得鲁迅留恋在百草园中自由快乐的童年;正是因为白杨树的伟岸,参天耸立,不折不挠,人们才高度赞美白杨树平凡的形象,歌颂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和顽强的斗志;正是因为凤仙花的美丽和迷人的香气,才使得泰戈尔在诗中写到“这是三月的明月之夜,风仙花的芳香在空气中弥漫,我的长笛被丢弃在地上,你的花环还没有编完”。这样美丽的诗句。总之,花木文化反映了植物特征。

3.园林植物配置原则

以上的论述表明,花木文化是人们在认识花木中逐渐形成的,又对园林的植物配置发挥了引导作用。我们所进行的园林植物配置,就是把花木文化应用到建园中。如何使花木文化在园林植物配置中得到充分体现,实现植物配置的合理与审美需要,就要遵循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在园林设计中,对于植物的配置,应当做到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既要使植物适应生态环境,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植物的意境美。

3.1科学性原则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制宜是园林植物配置科学性的基础。植物个体的生态习性不同,对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空气等都有特殊的要求,群体中还涉及各种植物相互关系,这就要营造多种植物生长所需的生态环境,因此,如果要对风景林进行改造,必须尊重土壤的理化性质。在城市土壤中,多砖砾瓦块、钢筋水泥、石灰,一方面要选择对这种土壤抗性强的树种,另一方面要研究如何改良这种土壤。由于城市土壤密实度很高,土壤中缺乏空气,很多植物的须根扎不下去,就从铺装、砖缝中钻了出来。因此,在这种条件下,土壤中如果没有一点砖砾瓦块,对根系的生长并不利,但是过多的砖砾瓦块又导致灌溉水的流失。研究表明:土壤中砖砾瓦块的含量在20%-30%比较合适。又如,城市中高层建筑林立,由于冬夏太阳的高度不同,一天当中从早到晚的光照强度和四季的光照强度不同,因此建筑四周阴影里的光照情况不同,只有了解了这些地点的光照情况,以及需要栽植在阴影里的植物所需光度,才能事先判断该植物是否能正常生长发育。

3.2艺术性原则

园林植物配置中的艺术性,就是把形式美的法则应用到植物配置之中,以便给人们提供美的享受。这就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3.2.1整齐一律与多样统一的原则。植物配置时,树的形态、颜色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这样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变化太多,整体就会显得杂乱无章,但如果平铺直叙,又会单调呆板。因此,要掌握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的原则。运用重复的方法最能体现植物景观的统一感。如街道绿带中的行道树,用等距离配植同种、同龄乔木树种,或在乔木下配植同种、同龄花灌木,这种精确的重复最具统一感。

3.2.2对比与调和的原则。植物配置时要注意相互联系与配合,体现调和的原则。找出近似性和一致性,配植在一起才能产生协调感。相反,用差异和变化可产生对比的效果,具有强烈的刺激感,形成兴奋、热烈和奔放的感受。因此,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常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主题或引人注目,分为形态的对比和色彩的对比。如南京中山陵两侧用高大的雪松与雄伟庄严的陵墓相协调,又如绿篱中紫叶小檗与金叶女贞的搭配,色彩对比强烈,呈现跳跃新鲜的效果。

3.2.3对称与均衡的原则。将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种类按均衡的原则配植,景观就显得稳定。色彩浓重、体量庞大、数量繁多、质地粗厚、枝叶茂密的植物,给人以沉重的感觉。相反,色彩素淡、体量小巧、数量简少、质地细柔、枝叶稀疏的植物,则给人以轻盈的感觉。如一条蜿蜒曲折的园路两旁,在路右侧若种植1棵高大的雪松,则邻近的左侧须植以数量较多,单株体量较小,成丛的花灌木,以求均衡。

3.2.4韵律和节奏的原则。在植物配置中,要掌握有规律的变化原则。无论是植物的颜色还是形态,以大体等距离的时间或空间重复出现,都会产生节奏。而韵律又表现出一种特有的韵味和情趣。如相隔50m或100m就配植1棵高大的行道树,人们在沿径游赏时,就会有韵律感的变化。

3.2.5比例与尺度的原则。世界上事物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关于事物形体的比例也是多样的。人们最常见的一种恰当的比例关系,就是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的“黄金分割”(0.618:1)。德国数学家阿道夫・蔡辛曾断言:宇宙之万物,不论是树木花草,还是飞禽走兽,凡是符合黄金律的总是最美的形体。在植物配置中,必须处理好植物距离的比例关系,使之尽可能地符合黄金分割律,这样才能让人感到植物之间的和谐美。

第11篇

刘雪华与刘德凯的恋情是在拍摄琼瑶电视剧时开始的,那个时候他们是台湾最红的男女演员。两人性格相近――观众通过电视剧认识刘雪华,总以为她是一个温婉柔弱的女子,事实上生活中的她十分开朗率性、活泼好动;而刘德凯风流倜傥、洒脱不羁。

不同的性格,注定了他们的开始也与众不同。那是在一个片场,刘德凯径自走上前说:“我想让你成为我的女朋友!”多年以后,刘雪华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叹息着说:“其实那时候我对他并不是特别有感觉,但是他那种自信笃定的态度引起了我的兴趣。现在想来,或许是自己很年轻,又是一个性格好胜、喜欢挑战的女人,所以我没有直接拒绝他,而是说:那你来试试吧。结果这一试,我输了,他赢了。我真的成了他的女朋友。”

甜蜜的时光里,两个人曾将彼此的爱情誓言写在纸上,将纸用塑料袋包好放在一个盒子里,然后将盒子埋在一座山上,在四周做了记号以后的每一年,他们都会照着记号,将盒子挖出来,打开誓言看一看,这是一个只有他们两人知晓的秘密,也成了两人之间一种心照不宣的仪式。后来因为砍伐树木,记号被人破坏,他们再也找不到那只盒子了。

两个人经常玩一些孩子气十足的恶作剧。有一次。刘雪华把写给刘德凯的情书泡在尿里,取出后用夹子夹在晾衣绳上晾干,然后寄了出去。刘德凯收到信后觉得气味不对,他不动声色地也写了一封情书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刘雪华接到这封气味扑鼻的情书后哈哈大笑。

可是,二人之间更多的是争吵和冷战,还有如影随形的不安全感。刘德凯是一个对爱情抱着随缘态度的人,认为缘来了不必拒绝,缘走了不必遗憾,他在台湾有“情场王子”之称。他外表高大儒雅,又有绅士风度,自然有不少女孩子爱慕他。而他是一个不会对女孩子说“不”的人。

各种传闻时不时传到刘雪华的耳朵里,个性刚烈的她经常为此和刘德凯发生争吵。最激烈的一次是她在一夜未归的刘德凯的衣袋里发现一只女人的耳环。她愤然离家出走,住到了妈妈家。刘德凯一连3天不吃不睡守在刘雪华妈妈家的楼下,一直坚持到了第四天早晨,刘雪华先心软下来,她不自觉地在心里为对方开脱:口袋里有一只女人的耳环并不能证明什么吧,或许那只是一个误会,他如果真的爱上了别人,就不会这样不吃不睡守了3天3夜了。刘雪华决定和刘德凯和解,但是妈妈拦在楼梯口骂她不争气,不许她下楼。刘雪华担忧着刘德凯的身体健康。乘着妈妈上洗手间的时候偷偷跑出来,扶着他回了家。事后,刘雪华明白,爱要学会妥协和隐忍。

一路磕磕绊绊走来,尽管心里有着那么多的不快乐和不踏实,但是刘雪华从未想过要和刘德凯分手,毕竟一起走过了这么长的时间,爱他似乎已成习惯。1997年,刘雪华怀孕,两人将婚姻的事情提到了议事日程。当时刘德凯要去法国拍戏,本来刘雪华可以同行,但是考虑到怀孕初期坐飞机对胎儿不好,她放弃了这次法国之行,两人相约等刘德凯回国后立即登记结婚。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一个月后,从法国归来的刘德凯好像变成了另一个人,出于一种女人的直觉,刘雪华觉得他的心已经不在她身上了,在她的苦苦追问下,刘德凯终于坦白。他爱上了一个刚刚20岁的法国女孩,名叫安琪。

刘雪华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整日里神思恍惚,终于有一天在浴室洗浴时不慎摔倒,导致胎儿流产。这个意外的打击让非常喜欢孩子的刘雪华无法原谅自己,更无法原谅刘德凯,她最终选择了分手。不久,刘德凯和安琪结婚。刘雪华感到难以接受,刘德凯举行盛大婚礼的那天,她拔掉电话线独自呆在家里,一边喝酒一边看着电视上关于婚礼的报道,更觉痛不欲生,她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幸亏妈妈赶来,这才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如今,对于那段6年的感情,刘雪华一脸伤感地用了4个字概括:一场噩梦。

痛苦岁月,邂逅相守一生的他

失去了孩子,失去了爱情,刘雪华经历了一生中最痛苦的时光。她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梳头、不洗脸、不见人、不接电话,一整天都穿着睡衣,甚至整整一个月没有下过楼。她经常坐在家中的一面大穿衣镜前,自己和自己说话,一说就是半天。她得了很严重的抑郁症,始终无法摆脱结束自己生命的念头,有时候她趴在阳台上往下面看,有一种强烈的想跳下去的冲动。她一直以为自己一定活不了多久,悄悄地写好了遗书,而最终让她没有将这一行动付诸实施的原因是:如果她自杀了,媒体会说她“为情所困”,然后是各类同情和惋惜的叹息声,这是个性骄傲的她所无法接受的

几乎是在家人的软硬兼施下,那一年的秋天,刘雪华到上海度假,恰巧著名编剧邓裕昆也在上海编写剧本。秋天是吃大闸蟹的季节,邓裕昆请朋友们来家里饮酒吃蟹,而这群朋友中有一位认识刘雪华,就将她也拉了过来。初次见面,刘雪华对男主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她说:“当时,他圆滚的脑袋上居然还梳着一个小分头,我觉得他的样子好傻啊!”有过一段破碎婚姻的邓裕昆对刘雪华却是一见钟情,或许是当时刘雪华身上那种淡淡的幽怨气质打动了他吧,他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这样一个美丽、哀伤的女人,应该有一个好男人来好好呵护、照顾她,不让她受一点点伤害,他觉得自己就是那个男人。

邓裕昆虽然比刘雪华年长13岁,却是一个浪漫而富有激情的男人,他对她发动了强烈的追求攻势。不久,刘雪华去北京拍戏,一个下雪的早晨,她从下榻的宾馆走出来想去街对面的豆浆店喝豆浆,她惊讶地发现街边停着一辆落满积雪的汽车,有人用手指在雪上写上了她的名字。她一路走下去,发现每一辆车上都写着她的名字,一直走到街的尽头,邓裕昆正裹着一件棉大衣站在雪地里对着她笑呢!

邓裕昆付出的这一切,得到的却是刘雪华的拒绝。她诚恳地对他说:“你年纪不小了,不要在我身上浪费时间,我不是你要寻找的那个女人,我不想再陷进情爱的泥潭里难以自拔。只想平静地独自度过余生,、”邓裕昆没有放弃,他说:“没关系,你不用有压力,我们慢慢来,做不成夫妻,做朋友也是一样的:”他一直默默关怀着她,每天给她打电话,天冷了让她添衣服,吃到好东西、看到有趣的事情想着和她分享。刘雪华那颗原本冰冻的心在邓裕昆的温情暖意下,渐渐苏醒。

有一天,一位记者采访邓裕昆,谈到他的感情生活,喝了一些酒的他真情流露,对着采访机说起了刘雪华:“我真的是特别特别爱她。”他的深情打动了记者,恰巧这位记者和刘雪华也是相熟的朋友,她将这段采访录音放给刘雪华听:“这么爱你的男人,你

这一辈子不会碰到第二个了,你可别犯傻啊!”刘雪华听着录音,这是一个年过不惑的男人深陷在一份得不到回应的爱情之中的痛苦而真切的表白。她打电话给邓裕昆让他立即来她家,那一天,她终于痛哭着倒在他的怀里,所有的冷漠与拒绝在一瞬间全部化作绕指柔,她泪眼朦胧地问他:“为什么你不早些出现?那个时候,我还年轻……”他紧紧抱着她:“现在也不晚啊。一点儿

都不晚……”他们成了情侣,无论年龄还是相貌都相差甚远的他们曾经不被人看好。只有他们自己明白:这一次,他们彼此没有选错人。

1999年9月18日,刘雪华和邓裕昆相偕到友人家聚会,酒过三巡,兴致盎然的朋友们怂恿他们“择日不如撞日”。于是,午夜过后的9月19日零时9分成了这对新人的吉时,在朋友们的祝福声中,他们顺手抓起一张餐巾纸,卷成两个纸质戒指互相给对方戴上,宣布结婚。

如今回忆起这段往事时。刘雪华仍旧满是笑意:“我们结婚的消息第二天就上了各大报纸的头条,娱乐媒体的记者也都堵在楼下,纷纷说我怎么把消息封锁得这么严密。其实连爸爸妈妈也是看到报纸后,才知道他们的宝贝女儿结婚了。”

平淡生活,比翼双飞相过幸福

婚后的生活非常幸福,邓裕昆包容了刘雪华的一切缺点:她没有方向感,独自出门会迷路;她不会做家务;她不会烧菜……他的宠爱,让一向清瘦的刘雪华婚后整整胖了8公斤。

有一次,正在外地拍戏的刘雪华接到邓裕昆的电话:“你猜我在哪儿?”刘雪华很诧异:“两个小时前我们通电话,你不是在香港么?”邓裕昆得意地笑:“我在你宾馆房间里。”刘雪华不相信:“我的房间你怎么能够进去呢?”邓裕昆说:“我告诉服务员,你的房间里一定放着我的照片?”正如邓裕昆的预料,服务员领着他开门进房间后,他不费吹灰之力就在床头柜上找到了夫妻二人的合影,他得意地指着照片对服务员说:“看看,这是谁?我嘛!”

偶尔也有争吵,这时候邓裕昆总会让着刘雪华,他开玩笑说:“谁让我比她大这么多呢,她是我们家的公主,是我的‘祖奶奶’,在她面前,我永远只有低头认罪的份儿。”每次刘雪华生气,邓裕昆就乘她出门的时候把道歉的话啊甜言蜜语啊写成诗词,记在小纸片上,然后将纸片分别藏在衣服口袋里、冰箱里、烤箱里以及一些她回家会看到的地方,以此逗她开心。邓裕昆说:“看着都是些小心思小把戏,其实很不容易,因为每次都要绞尽脑汁写得不一样,否则就没有效果了。”

结婚一周年的时候,邓裕昆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共白首,看天涯辽阔,比翼双飞。”其实,这也是刘雪华内心深处最大的愿望,她常常对友人叹息:“他比我大13岁啊,所以我现在最担心的是有一天他比我先死,要是那样,我一个人可怎么活呢?”

为了邓裕昆的健康。刘雪华真可谓是费尽了心思:他不爱吃水果,她就买来各种水果,洗净、去皮、切成小块,放在榨汁机里榨成果汁,看着他喝下去;他不爱出门运动,她买来两台跑步机放在家里,每天拉着他陪着自己一起跑步;他总是忘记吃药,她就将每一次要吃的药分别装在小袋子里,让他随身带着,到了吃药的时间就打电话提醒他……有一次,邓裕昆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引发重度肺炎,病情一度危急,刘雪华原本是个不信佛的人,但是在那种无助的情况下,她独自虔诚地拜遍了台湾所有的寺庙,她跪在佛前许愿:“只要让我的爱人度过这一难关,我愿意将我的寿命与他分享,他不足的寿命用我的来补吧!”后来。邓裕昆恢复了健康,刘雪华也成了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并且戒掉了自己最爱吃的肉食。

如今,邓裕昆也越来越依赖于刘雪华的照顾,半天不见她的人影就会坐立难安。刘雪华说:“说出来可能很多人都不相信,他都60岁的人了,每天早上一睁眼,嘴里还会喃喃地叫我‘妈妈’,他激发起了我身上的母性,让我不由自主要去保护他、照顾他、牵挂他。”正是婚姻,将原本大大咧咧稀里糊涂的刘雪华变成了一个体贴温存的女人。

婚后这么多年,刘雪华一直想生一个孩子,可是始终未能如愿,对此她很无奈地解释说:“我们去医院检查过两次,都没问题啊,也可能是因为我以前流过产,老天爷为了惩罚我而让我怀不了孕。我都48岁了,老公又比我大十几岁,以后可能更生不出来了。”

第12篇

孩子 终身发展 奠基者

家庭教育,是人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它在人的成长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道德品德形成方面举足轻重,休戚相关。那么,作为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呢?

一、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当下,社会思潮更趋多元化,人们的价值观、荣辱观较以往也发生了许多微妙的变化,急功近利、心浮气躁、道德滑坡,这些已给社会带来了不小的道德危机。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身体健康,其他方面可以忽略不管。这种认识十分粗浅且颇为偏激。

现代教育认为,教育的核心是提高人的发展潜能,它主要包括品德素养和知识技能两个方面。人的品德素养决定人的发展方向,良好的道德素养是人健康成长发展的助推器。然而,许多家庭忽视孩子道德伦理、价值观念和人格意志等情感素质的培养提高。有的家长认为,让孩子吃好穿暖就尽了家长的责任,教育孩子那是学校的事情;有的家长奉行“树大自然直”的信条,对孩子信马由缰、放任自流;还有的家长对孩子娇生惯养、呵护宠爱,连老师的正当批评教育都妄加指责,生怕孩子受委屈。这些,都是存在严重缺陷的教育观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一个家庭里,只有父亲自己能教育自己时才能产生孩子的自我教育。”作为家长不仅仅是亲子关系,还应当是师生和同学关系。正因为家庭血缘亲情、耳濡目染的同化传承作用,父母才把长期修炼而固化了的优秀品质以及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的知识经验潜移默化地传授给下一代,使其传承光大。

二、将品德教育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孩子成长中起初基本道德概念的形成,主要是通过模仿父母、同伴和老师的言行来感知的。马克思指出:“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子女则是父母的影子。”如果父母谈吐举止粗俗、不讲社会公德,其对子女的不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即便是家长无意识的的习惯或情绪流露,也会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影响。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慎言慎行,不在孩子面前轻易流露对生活和社会的不良情绪,用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来影响孩子,将对其形成健康的人格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教孩子学习礼仪

父母要教孩子使用礼貌用语,对长辈师长称呼“您”“老师”“师傅”“阿姨”“叔叔”等;对他人提出要求时要说“请”;与人打招呼时要说“您好”;与人分手时要说“再见”;给人添麻烦时说“对不起”;得到帮助时说“谢谢”等。孩子这样做,既可历练个人的品德修养,也可提升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需要家长老师在生活学习实践中不厌其烦地言传身教、并通过各种具体生活化的实践体验,使其固化为他们的品质。如在外乘车行走教他们给老年人让座、帮扶老人或残疾人过马路;在商场购物或饭店就餐,看到服务员礼貌热情地招待客人,家长应告诉孩子这就是一种文明的表现。让这些随时随地并生活化了的教育素材,内化为其自身的素质。

2.教孩子学会感恩

人的一生,无论成败,都会得到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诲、亲人的关怀、朋友的帮助及大自然的恩赐。茫茫大千世界、芸芸沧海众生,在自己的成长发展中能受助于别人,是多么大的恩赐和缘分啊!正是这样的相互依存,我们才有勇气和信心度过生活中的一个个难关并幸福快乐地生活着。

第一,教孩子懂得感恩父母。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子女,子女理应感恩孝敬父母。汉代黄香扇枕温席的佳话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句,就是子女孝敬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写照。可是,现在的孩子大多数被父母长辈宠为小皇帝和小公主,关心宠爱呵护有加,以自我为中心,偶遇不如意的事就无理取闹,甚至离家出走。更何谈感恩了!

让孩子懂得感恩、亲身体验是最具教育效应的。家长要经常鼓励孩子在妇女节、劳动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通过帮妈妈做饭、给父母洗一次衣服、发一条短信、写一句感言、策划参与家务劳动等,让他们从中体会孝敬父母的亲情和感受。

第二,教孩子感恩老师。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天地君亲师”和“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尊师重教信条。作为家长,不要轻易在孩子面前对老师品头论足或贬低老师,尽管老师也非十全十美,但在没有遇到更好的老师前,至少他仍然是孩子的老师。教师节时,让孩子亲自动手为老师做一张“感恩卡”、打个电话、发条短信,借此表达一份感谢之意。这也是培养感恩品德的一种方法。

第三,教孩子感恩社会。要教育孩子常怀感恩之心,真情回馈社会。比如,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义务劳动、扶贫助困等志愿者活动。

3.培养孩子勤俭自立的能力

“动物界有一套超越万物之灵的育儿理念,许多动物在它们的幼儿很羸弱时,会把它的幼崽含在嘴上或护在翼下,怕它们遇险而夭折;但当它们的孩子长大些时,它们会毫不留情地把孩子赶离自己身边,让它们独自去经风雨、练本领,甚至不给孩子留下回头路!只有这么做,孩子才能经得起任何风浪之袭击,才能够绝处逢生。含在嘴上、护在翼下和赶离身边,都是父母对孩子不同的爱的体现,连动物也深知“惯子如杀子”的道理。教育界有句口号叫“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但从教育的实际来看,更应该做到的是“再富不能先富孩子”。当今社会物欲横流,比阔斗富的不良风气也在侵蚀学校、影响孩子。一些孩子常与同伴比衣服、比玩具、比用具,甚至比谁家有钱、谁的父母“官”大。这些孩子在父母的娇生惯养下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全然不知“食丰而生奢,阔盛而生侈”“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危险。再富不能先富孩子,才能逼孩子学会独立前行,学会感恩惜福。

我校“德育工作生活化”课题研究组对本校2010和2011级380名一年级在校生做了追踪调查研究:只有33.4.2%(127名)的家长“每天要求女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同样,在对低年级小学生生活能力的调查显示,一年级学生,不会洗脸的有198名(占52.1%),不会穿衣服的148名(占38.94%),而不会整理书包的334名(占87.9%)。调查表明,多数家长不重视孩子的劳动教育,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得不到锻炼。

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安排孩子做一些诸如叠被子、洗小件衣服、刷鞋、扫地、倒垃圾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鼓励孩子积极参加社区和学校组织的活动,指导孩子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让他们在完成学习和劳动任务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尤其一些家境不富裕的家庭,更要鼓励孩子多向名人和身边有作为的孩子学习,形成积极阳光的心态,锻炼解决困难的能力,从而提高自主应对事物的能力。

三、当好子女的法定监护人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一个孩子只有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拥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曾指出:“家长对孩子不能只注意在校的学习成绩,也要关注思想品德方面的修养,注意他们在社会上可能受到的不良影响,否则好孩子也有可能变坏,有的甚至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我们要克服单纯依赖学校的思想,应经常与学校、老师联系,及时了解沟通孩子在学校及家里的表现情况,做到用心、尽力、尽责,当好孩子的监护人,做孩子终身发展的奠基者。

参考文献:

[1]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江苏省教育科技工会.行知教育论著百篇.

[2]杨振中.文言文启蒙读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3]柯世力.再富也要“穷”孩子.星洲日报.

[4]古代官员的教子之道:知书讲礼 生活简朴.中国古代史.

[5]《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省级重点课题“德育生活化”》课题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