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1900多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7%。 在1999年-2008年短短的10年间,..." />
时间:2023-05-30 09:47: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再就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就业
失业
失业保险。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1.招生规模大。我国于1999年开始高校大规模扩招,高等院校招生和在校生规模快速增加。2003年全国各类教育论文" target="_blank">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1900多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7%。
在1999年-2008年短短的10年间,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翻了三番多。1999年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大幅度增加,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59.68万人,比1998年增加51.32万人,增长47.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0.5%,比1998年提高0.7个百分点。2008年研究生招生人数44.60万人,比扩招前的1998年增加37.35万人,增长了5.2倍;普通高等教育招生人数607.70万人,比扩招前的1998年增加了499.34万人,增长了4.6倍多。从这些数据可以很容易的看出近十年来高等教育规模增长幅度很快很大。
2.毕业人数多。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生毕业的第一年,高等教育本科、高职(专科)毕业生共347.09万人,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187.75万人,比2002年净增54.02万人,增长40.39%,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159.34万人,加上毕业的研究生11.11万人,毕业生总人数近360万人。而到了2008年仅普通高校毕业生就达到了512万,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剧增。
3.就业率下降。近几年大学生就业率逐年下降:1999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就业率为85%;2000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一次就业率为76.1%;2001年共有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115万,6月初一次就业率70%;2002年开始,高校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当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145万人,较上年增加了27.1万人,增幅23.1%,6月初一次就业率64.7%,比上年下降约5个百分点;2003年是高校扩招的本科毕业生的第一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比扩招前的1998年净增104.77万人,增长了1.3倍,6月初一次就业率为50%;2004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280万人,比2003年净增68万,增幅达32%,截止到6月底一次就业率仅为47%。而根据中国新闻网和英才网的联合调查,2008年的毕业生除了继续深造的,仅有12.8%的毕业生成功就业。
二、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的必要性。
1.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有助于促进再就业。建立失业保险的基本功能就是保障失业人员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和促进其再就业。最近几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的政策,对大学生的最大意义并不在金钱上,而是体现国家引导鼓励大学生把找工作的目光投向基层,促进大学生的就业与再就业,为社会创造财富。而事业保险的促进再就业功能也是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的最终目标。
2.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有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协调发展。
失业是社会问题,失业率增加,对社会所构成的威胁,不是线性的,而是呈指数形式爆炸式发展的。从目前状况看,大学生失业不可能很快消失,它不是暂时存在,很可能将长期存在。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一群思维活跃的年轻人在步入社会的关键时刻连续遭受打击,会引起他们及其家庭对社会的敌视,一旦他们群体闹事,给社会的震荡将是很大的,这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协调发展。因而,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大学生在失业期间获得必要的经济帮助,保证其基本生活,并通过专业训练、职业介绍等手段,为他们重新实现就业创造条件,使得大学生可以有再就业的机会和条件。
3.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有助于拓展我国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失业保险作为是我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的发展必定会促进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
三、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可能面临的问题。
1.保险金的来源。大学生失业保险的资金来源应该是学生、学校、政府三方。而让大学毕业生自己承担保险费用的一部分,势必会加大学生的经济压力。同时,学校和政府要以何种形式给予补贴,补贴多少,如何进行管理等等问题目前都还有待确定。
2.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容易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一个在毕业生如果能在毕业后立刻拿到失业补助金,那么他就极有可能先选择不找工作,然后在领取失金后再寻找工作。
3.保险费率的拟定。要拟定保险费率,必须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失业率,二是投资收益率。但由于失业率的统计口径及方法等难以确定,因此保险费率不易划一。
综上,我国在当前建立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考虑:筹资方式、具体保险金额、给付方式及保险费率等。
四、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的建议。
1.明确大学生失业保险基金的来源。学生个人承担部分。以自愿为前提,大学生在校期间每月交纳一定的费用,建立一个失业保险的个人帐户;学校负担部分,可以从每年学校收取的学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的金额;国家负担的部分,可由国家财政拨款,作为大学生失业保险的专项基金。最后,社会各界的公益性捐赠也可成为一部分基金来源。
2.规范对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建立每位大学生失业保险个人账户,把失业保险纳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中,避免失业保险基金的流失。失业保险基金必须存入财政部门在国有商业银行开设的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由财政部门依法进行监督。
失业保险基金专款专用,不能挪作它用。
3.建立全国联网的失业大学生数据库。高校在每年的毕业生派遣之后,应认真做好毕业生的未就业登记工作,建立未就业毕业生数据库,进行全国联网,并且及时更新相关数据。当毕业生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失业保险申请时,劳动保障部门可以上网查询该人的相关信息,防止有人冒领与浪费。
4.加强失业保险的立法工作。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是促进大学生失业保险的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针对大学生失业保险,可以制定相关的大学生失业保险办法,对享受资格、享受待遇、基金来源、监管、等做出明确规定。法律还要明确规定聘用大学生的单位的连带责任,也就是说用人单位在录用大学生之前,必须对其失业保险金的情况了解清楚。
5.发挥失业保险的再就业功能。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旨在促进失业毕业生的再就业。因此,应在确保失业毕业生基本生活的前提下,把再就业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失业毕业生的再就业培训,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可以在保险金的领取方面附加一些限制性的条件和义务。
参考文献
[1]刘源清。浅论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J]高校讲坛。2008.
[2]毛健。失业保险[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3]卢红梅,马杰。我国大学生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科学探究,2005,(4)。
[4]曾艳。毕业,失业?————大学生失业现象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
[5]李妮莉。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障的制度选择[D]华中科技大学,2005[6]林毓铭。大学生失业的政府保障模式与市场保障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2007(8)。
(一)适用对象扩大到乡镇企业及城市的合同制农民工。目前我国失业保险主要限于城镇劳动者,而不包括乡镇劳动者和城市农民劳务者。考虑到失业保险的本质特征--普遍性,从理论上讲,所有的有劳动能力且愿意就业的劳动者均应包含在失业保险的保障范围之内。失业保险的对象应包括各种劳动者。
鉴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之时,尤其是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城乡劳动力的流动,在制订失业保险条例实施细则或修改条例时,应适当扩大失业保险的适用对象,将失业保险的适用范围扩充到乡镇企业及城市的农民劳务,应该允许在城市从事较固定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按属地原则加入失业保险。
(二)考虑大学生的失业保险问题。大学生失业成了一种普遍存在、相对存在且将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它具有相当大的危害性。因为这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也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根据规定,则刚刚毕业尚未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又是不可能领到失业保险金、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虽然《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将未就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纳入“低保”范围,但是领取“低保”程序繁杂,条件苛刻。所以有必要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有助于促进再就业,创造财富,有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协调发展,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二、提高失业保险制度的立法层次,健全失业保险法律体系
目前我国失业保险的法律依据主要为1999年国务院颁布的《失业保险条例》。《条例》只是一个行政法规,而立法层次直接决定制度的束力。由于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缺乏最高层次的立法,一方面,导致失业保险基金的收缴困难。据1998年下半年的统计,全国企业拖欠保险费总额达365亿元;另一方面,导致各种挪用、挤占、截流社会保险基金的行为层出不穷。从影响失业保险基金的收支,妨碍失业保险基金用于就业促进方面的支出。因此,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制度的实施需要立法层次的保证,这也是我国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和完善的基础。
三、强化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功能
如前所述,失业保险制度应该包括生活保障和促进就业两个方面。相比之下,促进就业更为重要。所谓促进就业是指通过就业培训和就业服务,帮助失业者提高就业能力,创造就业机会,目的是从根本上解决失业者的就业问题。
(一)加强职业培训。中国劳动力具有绝对数量多而相对综合素质低的特点,普通劳动力供给严重过剩,但符合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技术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严重匮乏。对失业人员进行培训,是促进就业的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必须加强再就业培训针对性,提高再就业培训效果,提高再就业率。有关部门在开展培训前,必须及时掌握劳动力市场的相关信息,同时加强对培训对象具体情况的分析,采取个性化的培训和就业服务,在培训方式、培训课程、培训时间等方面,为失业者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提高培训效果。另外,应该把失业登记部门与劳动部门、职业介绍部门合在一起,在失业人员进行失业人员登记,办理失业金申领程序的同时,进行职业介绍登记,参加劳动技能的培训,以提高再就业率。
(二)加大基金对再就业的倾斜。加强失业保险的促进再就业功能,基础便是有资金作保证。对于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结构、比例均应显现出倾斜性,以协助失业保险的这一功能的更好发挥,体现失业保险在治理失业方面的主动性。1、加大失业保险基金对再就业的支出比例
在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结构上,中国偏重单纯的生活保障,在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等促进就业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不能有效为促进就业提供资金上的保证。由于中国失业保险制度没有明确规定用于职业培训项目的基金支出比例,所以失业保险基金用于再就业上的资金就具有较大的弹性,从而对再就业支出方面难以有足够的资金保障,使再就业的实质性进展受到影响。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失业保险基金对再就业的支持力度很大。如德国政府使再就业培训经费放在各项失业投入的首位。中国的失业保险法规应扩大保险基金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费用的提取比例。在立法上把当前的不确定比例固定下来,明确规定失业保险基金中用于促进再就业和基本生活方面的法定比例,使再就业方面的支出比例具有刚性。在确保失业人员失业期间基本生活的前提下,扩大现行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积极加大促进再就业的支持力度。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 客户经理 银行 长兴
浙江长兴联合村镇银行为发展小额农户贷款,自2009年开始招收村官做农贷客户经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值得有关方面的参考和借鉴。
一、大学生村官在长兴县的发展
选聘大学生到村(社区)任职,即大学生村官,是国家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作出的重要决策。湖州市长兴县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于2006年全面启动“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按照“统一招录在县、日常管理在乡镇(街道)、培养使用到村(社区)”的总体思路,通过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对大学生村官进行规范管理。村官的聘期一般为三年,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如何解决村官创业、再就业问题,使其“流得动”是推进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难点,也是县委县政府工作的重点。为此,县委县政府实行“有条件的随时流动”制度,取得良好效果。截至2012年2月末,长兴县共招录村官344人,各年度累计离岗156人,除104名考入机关及事业单位外,其余32名被企业聘用,顺利完成了再就业。在这32名被企业聘用的村官中,有将近一半(15名)被浙江长兴联合村镇银行聘用,其中12名成了农贷客户经理。
二、长兴联合村镇银行吸收村官做农贷客户经理的动因与做法
浙江长兴联合村镇银行(下文简称长兴村行)成立于2008年5月20日,注册资本金2亿元,由杭州联合银行“主发起”,是浙江省开业最早的村镇银行。目前,该行除总行营业部外,还开设了5家直属支行。该行自设立之初,就致力于农村金融业务,明确了“贷农、贷小”的市场定位。为了更好地贯彻这一市场定位,该行于2009年3月成立了农户、小企业专营部,专门面向当地茶叶果蔬种植、家禽水产养殖等种养殖业开展业务。“专营部”成立后,合适的农贷客户经理便成为业务开展及部门发展的“瓶颈”。因为,作为农贷客户经理,不但要掌握小额信贷工作,而且还要熟悉农村,对农村有感情,与农民“对得上话”。当时,长兴村行的信贷人员主要来自于“四大银行”及其他股份制银行,符合上述要求(尤其是熟悉农村)的客户经理很少;而由新招入的大学生培养起来的客户经理则由于不熟悉农村、不能够与农民“对上话而难以胜任这一岗位。鉴于上述种种原因,只能抽调出3位骨干员工进入新成立的农户、小企业专营部。当然,这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的。因此,如何从速造就一批称职的农贷客户经理,便成为长兴村行领导日夜思索的问题之一。而此时,正好长兴县第一批村官的聘期即将到期,县委人才办正在积极推进该批村官再就业,这让长兴村行领导得到了启发:大学生村官既有必要的学历文化基础,又有3年的农村工作实践,如果再加以一定金融技能的培训,将有可能成为合适的农贷客户经理。带着这一想法,长兴村行与县委人才办进行了交流沟通。由于县政府先前已与长兴村行有过“大学生创业担保贷款”、“农村党员创业贷款”等项目的合作,加之村行决策快,意见反馈迅速,因而双方经过商议,便一拍即合。
长兴村行的具体做法如下:①长兴村行优先招收户籍为长兴当地的村官做客户经理,聘期将到的村官通过自愿报名、面试等程序,由县委人才办推荐去长兴村行。“村官”进入长兴村行后,需经过“两个试用期”才能成为银行正式员工。②第一个“试用期”为挂职试岗期,时间为3个月。这一期间,由“农户、小企业专营部”进行培训与挂职试岗,到期后,根据应聘者的实际工作表现和意愿,双方协商签订就业协议。③第二个“试用期”为第三方派遣期,不设定时间期限。在该阶段,已签订就业协议的村官客户经理先以劳务派遣的方式进入银行工作,当其完成行里规定的相应业绩指标后,即可转为正式的员工,纳入银行编制,享受银行正式员工的工资及福利待遇。
实践表明,上述做法细致周到,既使得“村官”们在再就业时有充分的选择机会,又保障了银行能够招收到“合格”的客户经理人员。2009年,长兴联合村镇银行与首批7位村官签订了就业协议,此后,村镇银行继续与县人才办合作,于2010年与2011年再聘用了8名村官。这15位村官中,有12位成为专门的贷农贷小客户经理,他们工作业绩出色,已有5位通过第二个“试用期”,转为正式员工。
三、“村官”客户经理的业绩优秀
【关键词】扩大就业 着力点 措施
当前,破解就业难题,必须从科学发展的高度,站在统筹全局的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规划,政府、高校、企业、社会等等各方都不可或缺,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高校:五条措施为就业铺路
解决就业问题,高校是第一关。每年都有数十万高校毕业生走向社会,这些毕业生使社会背负巨大就业压力。而且自我国高校扩招以来,本科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沉重的就业压力,高校应当积极采取措施:一是调研并编写大学生职业规划,将其和大学生创业指导列为学校学生必修课,通过富有职业培训经验的教师讲课,系统地讲授有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力求以课程设置的形式来转变传统的“被动就业”观念,使学生能深刻认识到“职业规划”和“主动创业”的可行性,从而让大学生积极地树立“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新型就业观念,从而为以后的就业铺路。
二是高度重视对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培养。高校可以考虑成立富有个性的心理健康协会或者类似组织,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大赛,使他们在就业方面的思想和心理素质得到切实提高。
三是充分考虑就业的现实情况,尝试开辟以大学生素质拓展为载体的创业之路。可以探索建立面向在校学生的兼具综合性、实践性、规范性和开创性的素质教育项目,内容包括与政府联合举办论坛,邀请专家来校举办讲座,聘请企业家担任职业指导人,通过这些措施,帮助在校大学生更真实地了解社会、规划人生。同时,还可以邀请在现实中创业成绩比较突出的毕业生回校与在校生交流心得。对于毕业生在就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学校还可以组织专门的调研活动加以分析、研究,及时提出对策,有针对性地完善教学环节设置,调整和协调教学资源组织,为后来的大学生提供可资之鉴。
四是建立大学生自主创业基金,助推大学生创业。根据统计,大学生创业资金的80%以上是依靠父母和亲友。资金的缺乏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一个瓶颈,这在客观上对在校大学生起着负面影响。学校可以探索建立大学生自主创业基金,可在很大程度上鼓励大学生创业。
五是不断深化大学生的素质拓展计划。根据大学生的现实情况和存在的困难,有针对性地设计素质训练内容和形式,着力培养大学生相应的经营管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以及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学校可以借助与地方开展的校地共建等等的优势,借助已毕业校友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企事业单位与高校的就业对接与沟通,增加学生就业的渠道。
政府:强力保障就业
政府在促进就业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
紧密结合实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扩大就业。首先,政府在研究实施经济结构调整、安排产业布局和重大项目建设时,要优先考虑对就业的影响,着重做好企业职工的稳定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农民工就业等重点工作。第二,发挥好重大建设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在项目实施方案中,明确扩大就业的具体安排,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和农民工等群体并落实相关的就业扶持政策,同时及时启动对这些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与教育。第三,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与扶持就业创业相协调。在制订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时,注重发展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同时又要支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鼓励发展轻工、纺织、建筑业,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强大的竞争优势,发挥这些产业能提供大量岗位的优势,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上岗机会。第四,支持建设与发展中小企业。严格落实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扶持与资助政策,积极为它们提供政策、信息、技术咨询、融资等专门的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突出问题和现实困难。第五,最大限度地拓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要增加投资,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调整农业结构,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支持农村中小企业发展,鼓励农民联合创办经济实体,积极拓展农村的劳动力就地、就近上岗就业的空间。第六,努力发挥服务业吸纳就业的强大优势。大力发展具有较大增长潜力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活服务、救助服务等新领域,开发养老服务、医护服务、居家服务、物业服务等岗位。做好旧小区的社区就业,充分利用新建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等配套服务扩大就业。
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企业负担,鼓励企业稳定就业岗位。进一步深化和推进国有企业的改制、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大,指导它们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裁员。鼓励它们千方百计通过多种稳妥的方式分流、安置富余人员,为富余人员提供更多的上岗机会。在政策上给予国有企业以一定的支持与帮助,鼓励企业在提供就业岗位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鼓励劳动者多渠道就业。首先,要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为他们创造宽松的创业和投资环境,完善落实税费减免、场地安排、市场准入、小额担保贷款、免费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补贴等一系列的相关扶持政策。其次,帮扶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再就业,促进“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以支撑这些家庭的经济收入。再次,进一步开发社会上的公益性岗位。
做好重点人群的就业工作,强化公共就业服务。第一,把大学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首位。不断完善、落实各项扶持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城乡基层、非公有制企业和中小企业就业上岗,鼓励他们自主创业。第二,强化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强化对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集中开展上门服务和“一对一”援助支持服务。第三,加强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促进一批农民工在城镇再就业。做好对新失去工作的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的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在政策上、资金上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做好城市和县乡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间的信息对接,及时为进城农民提供有效的岗位和就职信息。
实施职业培训计划,帮助更多劳动者提高职业操作水平。首先,组织农村的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免费的技术培训。积极培育一批掌握一定技能的建筑工匠、技术人员和农村基础设施管养维修人员。其次,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培训、定向式教育等多种新型模式,积极培养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中急需的技术工人、蓝领工人。再次,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发动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和职业院校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角度、多方位的职业技能培训,引导他们充实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后的就业率。
就业单位: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
现实中,就业单位往往比较挑剔,但如果企业能做到以下几点,对用人单位自身、对劳动者以及对社会,皆有莫大助益。
减少对人才的歧视。就业单位应当逐步转变观念,坚持只要是人才、只要有用武之地,就应当积极提供岗位的理念,减少对他们的歧视,这样,营造了良好的用人环境,将对塑造企业长远的品牌有着较大的作用。
挖掘并充分利用人才的特点。企业在使用人才时,对人才特性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有的注重年轻的活力,有的则偏爱成熟的积累,这种选择的侧重点与企业的行业性质、企业自身特点及企业负责人的个人倾向等都有关系。因此,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人才的特点,充分利用他们的个性与优势,避免贪大求全,结果人才的真正优势没有发挥出来,对企业本身也会带来不利影响。
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留住真正的人才。企业本身应当树立长远的能留住人才对自身也有利的思想,大胆地为人才提供用武之地,建设积极深厚的企业文化,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人才留住了,企业自然会有发展潜力,可谓一举多得。
社会:处理好几个关系
要搞好就业,除了高校、政府和就业单位做出共同努力外,社会各界也应当广泛动员,共同做好就业工作。一是应当不断强化就业工作联席会议统筹协调机制,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作用,支持和动员诸多社会团体开办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机构,积极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服务。
二是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以带动和促进就业。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鼓励支持劳动者不等不靠,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 反思:大学生就业难题如何破解 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 大学生就业怪象再反思 从大学生就业反思高校教育管理 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之管见 后金融危机时代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 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培育机制的反思 大学生就业困难引发的高校教育反思 大学生就业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触动与反思 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求职软肋 破解大学生就业结构性难题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 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经济学思考 微格教学模式下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自我反思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破解大学生就业困境 创新大学生就业能力指导,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高职学生就业难题及其破解 综合类大学舞蹈专业学生就业状况对芭蕾基训的反思 金融危机对天津市大学生就业影响及对教育管理工作的反思 如何化解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难题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由上表可以看出,2009年以前大学毕业生一直是以两位数增长,2003年增长率更是达到46.2%(这是因为2003年是第一届高校扩招生毕业),大学毕业生的增长速度明显超过了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而大学毕业生的失业人数也随着毕业人数的增加不断创新高。大学生实际失业人数恐怕要比以上数据多,上面数据没有统计在海外读大学,回国后失业的人数。另外,毋庸讳言,还有一些大学毕业生是被就业的。
一边是大学生失业大军的迅速扩大,一边是莘莘学子一年又一年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书包越来越沉,眼镜片越来越厚,以及他们的父母省吃俭用、花费大把的时间、精力、金钱,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大学,期盼以此转变孩子的命运。中国父母对孩子的付出是国外家长难以想象的,特别是寒门学子,举家背债供其念完大学。为培养一个大学生国家也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大学生毕业后却不能就业,保障自己的基本生活都是问题,拿什么来回报国家、回报父母?又如何谈“中国梦”?
反思:大学生就业难谁之过?
社会层面的问题
(1)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企事业单位减员增效、政府精简机构、部队裁员,社会用人需求不足,劳动力供大于求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矛盾,大学生就业难只是这个大背景下的一个侧影。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每年需要安排大约2500万的劳动力,其中青年学生大约占了1400万,包含高校毕业生700万人,中专、技校、初中、高中毕业生有700万人。剩下的1000万余人是军队转业人员、下岗再就业人员等。而每年实际能够安排的劳动力大约在1200万左右,也就是说还有上千万人的就业缺口。
(2)产业结构不合理。世界工业史上发生了两次国际产业转移:第一次产业转移是在1953年-1992年,美国把发展的重点放在计算机、通讯、医药等产业,而将钢铁、纺织等产业转移到日本和西欧国家;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出现在1965年-1992年,日本和西欧国家重点发展集成电路、高端制造和精细化工等技术密集型产业,把劳动密集型产业环节转移到东亚、拉美等新兴工业化国家。这两次转移后西方发达国家人才市场出现了两种显著变化:一是企业中白领员工需求量超过蓝领员工,知识经济初现端倪;二是服务业从业人员超过其他行业从业人员的总和。而我国处于国际分工地位的底部,是“世界加工厂”,这种低端制造业对应的必然是低端岗位需求旺盛,企业需要的是大量蓝领工人,“白领”岗位严重不足,对大学生需求有限。此外,我国第三产业也很不发达,占GDP的比重不到40%,而发达国家达到60%-70%。第三产业作为人才密集型产业,能吸纳大量人员就业,第三产业不发达就意味着大量的就业问题无法解决,而与大学生就业相匹配的知识型服务业更是长期低迷。
(3)全球性经济危机导致世界各国经济不景气,工作岗位减少、大量员工失业。国际劳工组织警告,2013年全球失业人口将突破两亿,失业率将高达6%。这使得我国本来就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雪上加霜”,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留学生因国外就业机会减少而回国找工作,对国内大学毕业生就业造成冲击;二是我国外贸企业受经济危机影响很大不得不裁员,这些被裁人员需要再就业必将挤占部分新增岗位。
高等教育层面的问题
【关键词】职业指导;就业;困难群体
一、职业指导内涵性解析
职业指导是随着经济社会和职业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是指根据社会职业需要针对人们的个人特点以及社会与家庭环境等条件,引导他们较为恰当地确定职业方向、选择劳动岗位或者转到新的职业领域的社会活动,是沟通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教育部门和社会的有效途径。它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即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选择职业、预备职业、获得职业和改进职业。
二、就业困难群体构成要素
就业困难群体,目前给出的界定是想找工作,但因文化学历低、技能差、多次求职失败,且失业一年以上的人员。在就业群体中,属于弱势群体,这一群体,在求职和就业过程中容易遭遇挫折,即使勉强就业,但临时就业或弹性就业仍占了大多数,其就业质量低,工资收入低、稳定性差、享受不到社会保障和有关福利待遇。
目前,这类群体主要包括以下人员:
1、具有生理残疾的人。在人生理上具有残疾的人,由于生理上的残疾,不能与常人平等地享有就业权利,受人歧视,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就业困难,生活贫困。
2、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所谓第一剩余劳动力,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以及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受到自身素质及社会制度等条件的限制,适合他们的工作岗位有限,而且多为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等艰苦岗位。是当前城乡就业工作中需要特别关注的一类困难群体。
3、企业改制中的下岗群体。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中国人口多,下岗职工问题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开始突显。在下岗职工中,多数人年龄偏大,文化、技能素质偏低,缺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再就业十分困难,是一种典型的就业弱势群体。
4、大学生群体。中国目前在校大学生大概有三千万,而且在就业市场里大学毕业生占了将近一亿,如此庞大的数字对大学生本身来说就是很重的压力,而待就业人数多就意味着竞争,在竞争过程中,部分大学生因“眼高手低”等因素使其自己成为就业比较困难的群体。
三、职业指导在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工作中有效性分析
1、工具性分析
(1)职业指导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职业指导帮助农村劳动力迈出就业第一步。使农村劳动力了解如何进行求职、求职时需办理哪些手续,打消他们在就业之前的一些顾虑。
职业指导帮助农村劳动力了解当今劳动力市场的情况,劳动力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自己的实际情况是否适合市场需求,通过有关数据或典型事例让他们了解自身条件与市场需求的差距,在市场上正确定位,确定适合自己的岗位。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条件,工资的高低是与岗位需求条件成正比的,及时调整期望值。帮助农村劳动力掌握求职技能,增强就业能力。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合理定位,掌握一定的求职方法和求职技巧,引导他们参加培训,增强就业竞争力。
(2)职业指导促进下岗群体再就业的作用。下岗群体由于来自方方面面的原因,往往会遇到较一般人更多的就业障碍,而这种心理障碍又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着他们正常的求职活动。因此,下岗群体进行职业指导,帮助他们改变就业观念、树立竞争意识,促进其再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职业指导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作用。职业指导可以帮助大学生在初次择业前,培养职业选择能力,促进个人职业选择过程的成熟度,从而做出明智的受教育和职业选择的决策。此外,职业指导也可以预防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负面消极的后果,比如焦虑、自卑等。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要树立就业意识。以市场为导向,全过程、多方位进行就业培训和指导。使学生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下,树立人生目标,规划职业生涯,带着良好的学习习惯、较高的综合素质、强烈的创新意识、广博的知识内涵、敏锐的观察视野走向各自的工作岗位。
2、价值性分析
开展职业指导本身具有重大意义,其可以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合理运行,可以帮助用人单位获得切合单位需要的劳动力,有助于劳动者实现自我价值,也可以促进教育改革。而针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职业指导显得更为重要。
(1)剧增的就业人数,要求加强职业指导,快速增长的就业人数给社会就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2)较高的困难就业人数,要求重视职业指导,因就业人数的急速增长导致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未能很好的跟上这一节奏,因而产生了较高的困难就业人数。
5月28日,在由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主办的“营造孵化环境,引领大学生创业就业论坛――暨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授牌仪式”活动上,贵阳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作为我省唯一一家大学生创业园建设单位,获得全国首批“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殊荣。贵阳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是为实施国家火炬计划而创办的科技企业孵化器。1992年5月至今,该中心已累计孵化企业300余家。
遵义市:采取措施整治虚假违法药品广告
日前,遵义市正积极部署虚假违法药品广告专项整治工作。此次专项整治活动的集中整治阶段从6月1日到2011年9月,明确提出要大力整治虚假违法药品广告,加强对新闻媒体广告行为的监管,尤其要加强对资讯服务类和电视购物类节目中有关广告内容的管理,建立违法广告公告制度和广告活动主体市场退出机制。
安顺市:畜产品合格率100%质量安全名列全国第一
今年初,农业部组织专家对全国3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89个大中城市进行了畜产品质量安全抽样监测,安顺市畜禽产品抽样监测合格率100%,排名全国第一。近年来,安顺市通过全面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加强饲料行业管理和服务工作,加强无公害、标准化养殖推广等措施不断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
六盘水市:六渠道促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六盘水市将着力点放在开发就业岗位服务上,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开辟六条就业渠道:一是兴办社区就业实体,即在乡、镇、街道以及社区的劳动保障服务机构;二是开发公益性岗位;三是实施再就业援助;四是开展创业指导;五是鼓励自谋职业;六是推行灵活就业。
黔南州:惠水县公布371名执法人员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近日,惠水县将371名执法人员信息以县人民政府公告的形式在政府门户网站上予以,全面接受社会监督。惠水县相关部门将依法受理因行政执法过错行为或不当行政行为引起的各类行政执法投诉,并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全县行政执法人员行政执法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有效运用执法监督权利,保障执法活动的规范进行。
黔东南州:黎平县严防村级新增债务
黎平县实施多措施严厉防治村级新增债务:一是规定村级公益事业项目建设遵循“量力而行,量入为出”的原则,严禁乡镇、村通过借债等方式搞建设;二是对村级扶贫等项目建设,项目资金落实到位后方可实施,严禁要求村级配套项目建设资金;三是实行“村财乡管、乡管村用”制度,对一些村干以考察学习为名外出旅游的不予批准,尽量减少村级财务支出。
黔西南州:试行考察对象家庭财产报告制度
2008年12月,黔西南州推出《考察对象家庭财产报告制度》,在全州开始试行。按照报告制度的要求,考察对象必须报告个人收入;家庭主要成员的财产状况;报告人参与操办的本人及近亲属婚丧喜庆等事宜收取礼金、有价证券、贵重礼品的情况;报告人及家庭主要成员由继承、赠与或偶然所得等形式获得财产的情况等八项内容。
毕节地区:获批建设贵州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近日,毕节地区已获准打造综合性贵州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根据《贵州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条例》和《贵州省“十一五”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为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全省高新技术产业集聚,辐射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毕节地区综合性贵州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将主要围绕生物、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信息等产业领域进行建设发展。
为全面了解近年来我区妇女创业就业工作情况,进一步推动广大妇女实现再就业,我区妇联于7月初先后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座谈等形式,对妇女创业就业工作进行了调研。
一、我区妇女创业就业的特点
1、女性创业就业环境不断优化。近年来,我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为女性创业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区委、区政府实施积极的创业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意见》等一系列扩大就业、促进创业的具体措施,为广大妇女创业就业营造了良好的环境。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区拥有各单位从业人员21.2万人,其中女性从业人员10.5万人,占全区就业总人数的49.5%。
2、女性就业结构趋向合理。随着我区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及旅游服务业的强力推进,女性就业结构日趋合理,从事第三产业特别是一些素质要求较高的领域,如金融保险、文化艺术、会计等行业,女性所占比例有所上升,就业层次有所提高。
3、非公有制企业成为吸纳女性就业的强大载体。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个体经济已成为拓宽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各类女性也纷纷到非公有制企业里搭建就业创业舞台。目前,我区非公有制领域从业人员中女性占到了50%以上。
4、自主创业女性比例偏低,规模不大。我区自主创业女性比例约占就业女性比例总数的4%,比例偏低,且因为女性总的来说比较保守,冒险、创新意识不强,再加上对高新技术的掌握不够,女性创办的实体规模普遍不大。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1、加大宣传教育,转变妇女再就业理念。区妇联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宣传鼓动、组织发动、团结带动”的特有优势,针对妇女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大张旗鼓地营造妇女创业再就业的浓烈氛围,使妇女这支重要的力量得到充分激发。一是促进妇女干部再就业观念转变。为了使各级妇女干部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积极组织各级妇联召开了妇女再就业动员大会,大力宣传“实现就业,自我发展”、“努力创业、勤劳致富”的思想,把再就业工作纳入了重要工作日程,作为一件大事、实事来抓,统一了各级妇联干部思想认识,增强了抓好再就业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有力地促进和推动了再就业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促进广大妇女再就业观念转变。通过现场参观学习、召开妇女群众大会、进村入户、个别座谈等形式,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发动工作,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传媒及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帮助妇女破除“男主外、女主内”的陈旧观念,克服“怕吃亏、怕吃苦、不敢闯、不敢干”的消极意识,鼓励她们到更广阔的领域和空间求发展。三是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全区各级妇联组织注重典型的培养,树立了一批再就业先进典型,如__区金水湾生态休闲山庄董事长龙文琼、__区哨溪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朱宁英、湖南省绿森林药业链锁有限公司总经理莫稳莲等,充分利用各级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大造舆论和声势,并向省市推荐。同时,每年评选“双学双比”、“巾帼建功”创业典型,推介妇女创业就业的生动实践和成功经验,通过宣传鼓动,再就业体现价值、实现致富的思想观念日益深入妇女内心深处,再就业的妇女越来越多。
2、加强培训、提高技能,奠定妇女再就业基础。技能培训,是提升妇女素质,提高创业就业能力的治本之策。多年来,区妇联与区人社局、农业局、科协等部门联合,充分利用多种教育资源,多形式开展培训。围绕本地产业特色开展了食用菌、果树栽培等实用技术培训。为增强广大妇女就业技能,组织妇女开展计算机、家政、美容美发、缝纫等转移技术培训,以满足不同妇女的实际需求。三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68期,培训妇女8000余人,帮助3000余名妇女创业就业,4000多名农村妇女转移就业。
3、规范服务,搭建女性创业就业平台。一是搭建信息平台。每年春节前后,区妇联都会与区劳动就业部门和企业举办招聘会等活动,及时向妇女就业创业提供信息咨询和指导,争取用人单位的支持,为妇女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20__年3月20日,开展了“春风送岗位”活动--__区春季就业招聘会,入场的 企业有25家,提供2300余个工作岗位,约1000多名女工上岗就业。20__年,与区就业局组织300多名务工人员(其中女性120多名)参加了全市20__年百万个企业岗位招聘会。另外,区妇联还想方设法开辟公益性岗位,多方联系为“4050”人员提供公安交通协管员、环卫所清洁工、社区管理人员等岗位。二是搭建资金平台。小额贷款是妇联参与扶持女性创业的有效形式,为切实解决广大妇女在创业中资金不足的困难,为广大妇女搭建创业平台。20__年9月,区人民政府下发了《__区促进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办法》的通知,为促进妇女创业就业,帮助更多有创业意向和城乡妇女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区妇联与区人社局、区财政局等部门互相配合,齐抓共管,在降低信贷门槛、简化信贷手续、建立便捷化信贷服务等方面达成共识,联合开展了“发放小额贷款,支持妇女创业”的活动。至目前为止,全区共发放了妇女小额担保贷款960万元,为120名创业妇女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扶持。三是搭建帮扶平台。搞好结对帮扶是带动更多妇女创业就业的主要途径。近年来,区妇联通过开展妇女干部与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女性的结对,女能手与贫困妇女结对,女老板与女大学生结对等活动,为她们提供项目、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扶持,共结对200多对。
三、女性创业就业的存在问题
1、性别歧视依然存在。我国法律中虽然规定了妇女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但实际上妇女就业机会并不是平均分配,用人单位拒绝招收女性或者提高对女性的录用标准现象时有发生。
2、妇女素质有所提高。单一劳动技能和较低的文化水平束缚了广大妇女的创业就业,在妇女中具有专业技术素质的人偏少,存在“有人没事做、有事没人做”的现象。
3、女性就业观念陈旧。部分女性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还没有从“单位”、“机关”、“贵贱”劳动观念中解放出来,对一些适合妇女从事的养老服务业、家政服务业,有些人认为是伺候人、低人一等的工作,不愿再从事,尤其是一些女大学生就业的期望值较高,都希望找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很少有人主动创业或从事一些基础性工作。
4、资金瓶颈制约女性创业。通过走访座谈我们发现,部分想创业的女性由于资金问题至今没有实现理想,就是一些创业的女性由于资金的制约,只能选择一些投资少、技术含量低的传统产业,想扩展规模、提升品质又缺乏资金支持。
四、关于女性创业就业的几点建议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女性创业就业的良好氛围。首先要大力宣传妇女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唤起广大妇女的主体意识,引导她们转变创业就业观念,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其次,要通过评比表彰、专题演讲、电视专题片、报纸专版等形式加大对女性创业典型的宣传,扩大社会对她们的了解和认同,带动更多的女性投身创业。三是各级党委、政府制定与实施有利于妇女创业就业的经济和社会政策,建立完善分性别创业就业统计,使妇女创业就业决策更具科学性、工作更具针对性。
关键词:就业指导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强化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应对就业压力,还能够引导大学生及时调整就业心态。一方面可以指导大学生解决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思想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大学生解决一定的实际就业难题,提高就业指导的有效性,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其实,早在2009年我国教育部就明确指出,高校应当协调党政部门、院系组织,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结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解决相关的就业难题,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提高学生职业道德
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其实属于一种“契约”,需要一定以诚信为前提。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在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中,培养学生在应聘时的诚信意识,在制作简历时要本着诚信原则,填写真实的荣誉和成绩。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提醒学生若在找工作中有考公务员、考研等特殊情况,就要在签订协议时告知用人单位实际情况,在征得用人单位同意后,再就业协议中备注相关协定。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提醒毕业生,就业协议一旦签订就不能轻易毁约,并须根据规定时间按时到单位报到。除此之外,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就业指导课程、就业培训课程中,要鼓励毕业生调整心态,勇于从基层做起,自觉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严格保守职业机密。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强化诚信教育,不仅可以增强毕业生的诚信度,还可以让大学生就业之后自觉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获得就业单位的好评,提高高校的就业口碑,为之后的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
二.优化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不仅面临着现实环境,还处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关注网络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创建健康、积极的网络环境。首先需要制定完善的网络规章制度,加强网络监督,运用网络构建健康的舆论环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其次,要充分运用网络优势,创新就业指导教育的途径,根据省会的人才需求,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分析整理最新的就业信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并针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与热点问题,发动网友力量,寻找最佳解决途径。此外,在就业指导思想教育中,还要优化社会环境,引导学生理性分析社会就业环境,并根据环境适时调整和改变自己,及时搜集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信息,关注市场用人状况,对自己进行合理评估,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三.增强学生的社会认同感
高校就业指导中要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在就业培训讲座、职业规划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程中,通过多种途径对毕业生进行思想教育,运用多种方式增强毕业生全局意识、国家意识和集体意识,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集体荣誉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的就业理念。高校要明确育人目标,鼓励毕业生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自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努力。并通过评选、发放各类国家奖学金、助学金,激发大学生对国家的热爱之情和感激之情,进而增强为国效劳、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此外,高校还可以根据办学实际安排大学生参观革命老区,进行暑期实践活动。并鼓励毕业生积极参加“西部计划”、“农村振兴计划”、“三支一扶”等相关就业计划,自觉将自身发展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1.韦吉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趋势――提高非智力因素在大学生就业竞争中的含金量[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
关键词:失业保险 就业再就业 服务
《失业保险条例》的宗旨是:为了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失业保险基金收支范围随着形势的发展,就业和再就业的需要,有一个自我完善、适时调整的过程。不仅在失业职工失业时获得物质帮助,而且围绕着促进就业这条主线开展运作。
一、失业保险制度中失业保险基金存在的问题
参保范围狭窄,失业保险覆盖面低,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大学毕业生排除在外,农民工参保率低;扩面难,效益好的民营企业不愿参加,公务员为纳入,缴费基数计算期不确定、收支管理环节多;以上带来的问题是失业保险基金不够厚实,抗风险能力弱。用于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方面的财力支出受限,必要时不得不靠财政专项拨款支付。
基金开支范围窄,对确保失业职工实现再就业手段少,《失业保险条例》虽然规定了五项主要保障劳动者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需求的内容,但对于急需从失业走向就业的劳动者扶持较少,失业保险基金不能用于鼓励企业招收失业职工的贷款贴息、岗位补贴、失业职工灵活就业的社会保险补贴、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等。对于失业职工的职业培训也主要是初级培训,但实际上,失业职工大部分都有一定工作经验和劳动技能,他们需要更多的是创业培训和创业扶持,财政必须单独拨款扶持。
二、失业保险基金可用于促进就业的时机
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稳定就业岗位,国家、省、市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扶持政策。包括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在内的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把就业专项资金纳入失业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内,为促进就业减少企业裁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就业专项资金(失业保险基金)
就业专项资金(失业保险基金)可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困难企业的扶持
降低失业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从2009年至2010年,将失业保险的单位缴费比例由2%降低为1%。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发挥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就业的功能,对年度内不减员或少减员的困难企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或岗位补贴;在生产经营困难情况下组织职工开展在岗、转岗和技能提升培训参加鉴定的给予“职工技能培训补贴”;对困难企业职工发放不超过6个月的生活补助费;延续现行的就业优惠政策帮助就业,延长使用失业保险基金帮扶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对持有《再就业优惠证》或《就业登记证》的给予“职业介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
(二)对职业介绍所的扶持
给予职业介绍机构免费成功介绍失业人员实现就业、签定一年期以上劳动合同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适度提高“职业介绍补贴、岗位补贴”。
(三)对灵活就业人员的扶持
对灵活就业人员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贷款贴息”。
(四)对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扶持
给予大学毕业生创业以“创业补贴”、“场地租金补贴”、“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等。
四、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
2009年我区把单位失业保险费率从2%降为1%,起到了积极的效果:根据《失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报表》的财务数据来看,出现了参加失业保险人员没有减少反而增加,失业保险基金没有减少反而增加的现象。当年失业保险基金增加94万元,同比增加20.9%。
因为相关优惠政策的落实大大激励了企业参加失业保险的积极性。基金的增加为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提供了财力保障,形成了良性互动,更好地发挥失业保险基金的作用。
2012年失业保险基金支出中“促进就业支出”达1336万元,占全年总支出的16.9%,比2011年同比增加22.2%。
以下是我区3年《享受各项就业扶持政策情况》、《就业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两张财务报表的统计数据汇总:(期间2010年-2012年,3年扶持优惠期)。
社会保险补贴共补贴428.90万元,其中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185.30万元;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为243.6万元。共有26787人次受益,其中企业吸纳人员:6788人次;灵活就业人员:19999人次。
职业培训补贴336.70万元,享受人数:3575人次;职业介绍补贴109.15万元,享受人数:14400人次。
岗位补贴34.40万元,享受人数:1168人次。
技能鉴定补贴56.50万元,享受人数:3041人次。
享受小额担保贷款贴息额为:146万,享受人数:285人次,共安排担保贷款基金数3328万。享受小额担保贷款贴息企业户数68家。
自主创业人员税收减免人数为15人,共减免营业税等36万元。
可以看出从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的就业专项资金对鼓励企业吸纳下岗失业职工、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帮助特困群体就业、大学生就业创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金融支持;创业贷款
一、创业、就业大学生融资需求情况
第一,资金问题是大学生创业难的首要问题。在百名调查对象中,有创业意愿人数为41人,普通就业意愿人数为59人。从调查情况看,多数大学生选择普通就业而非自主创业,是因为对刚毕业的大学生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来说,创业面临多重难题。首先,没有启动资金,一些学生上大学就靠贷款或借债,没有钱去支持创业;其次,国家虽出台了一些扶持大学生创业的贷款优惠政策,但是由于大学毕业生缺乏经验,创业成功率低、风险高,倘若失败,连基本生活都成问题。原本想通过上大学致富,却可能导致穷上加穷、债务缠身。从问卷调查结果看,认为大学生创业难的主要原因依次是缺资金(40%)、缺经验(33%)、缺人脉(20%)、缺创意(7%)。可见,资金问题是目前大学生创业难的首要问题。
第二,四成高校毕业生需要银行贷款支持。有创业意愿的41名学生中,在创业资金预期来源方面,银行借贷成为首选。有26名学生选择银行借贷(占63.4%),另有8人选择自筹(占19.5%),7人选择政府援助(17.1%)。在具有普通就业意愿的59名学生中,由于就业不需要太多先期投入,需要金融支持的人数相对较少。总体看,在百名被调查高校毕业生中,需要银行贷款的为41人。
第三,毕业生贷款需求体现独有特点。首先,在贷款额度上,由于大学生首次创业以中小型项目为主,多数学生选择中间档次(2-5万)的贷款额度,占比51.8%。其次,在贷款期限上,由于创业需要有一定的周期,多数学生选择1-3年,占比为60.7%。再次,在偿还方式上,为分散还款压力,多数学生选择分期还本付息,占比为73.2%。最后,在贷款优惠条件的选择上(可多选),要求政府贴息成为首选。选择政府贴息、免除担保和央行基准利率的学生占比分别为71.4%、42.9%和21.4%。大学生贷款需求额度如图1所示。大学生贷款需求期限如图2所示。
第四,多数高校毕业生不了解贷款的手续和条件。由于锦州市内金融机构多未开办大学生创业贷款业务,加之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在被问及“你是否了解贷款的手续和条件”这一问题时,选择不了解的学生占76.8%。
二、金融机构提供创业、就业贷款的问题与障碍
第一,全国性商业银行二级分行业务权限受限制。市内4家国有商业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开办某项业务均需得到上级行的批准。而目前,6家银行尚未收到上级行关于开办支持大学生创业、就业贷款业务的指导性文件。
第二,大学生创业贷款违约风险较高。多数金融机构认为,大学生有知识、有理想、有抱负,有想干大事成就大业的雄心与激情。但他们接触社会实际较少,缺乏市场调查,眼光高,不务实。过分追求独树一帜,创业计划盲目性大,可操作性差,容易导致创业失败或创业计划流产,形成不良贷款。调查问卷显示,8家金融机构都将“违约风险大”作为提供创业就业贷款的最大障碍。
第三,创业贷款管理成本高、借款人资质难以认定。大学生创业贷款单比金额小,笔数多,创业大学生人员流动性较强,贷后管理难度较大。在贷款资质上,多数金融机构要求借款人具有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以有照经营为前提,成立了相应的经济实体作为创业经营的主体,经营项目有一定的自筹资金,项目可行且预期能够创造足够的现金流量用于偿还贷款。但创业大学生是否符合以上条件,在认定上较为困难。在8家被调查金融机构中,选择贷款管理成本高的有4家,占比为50%;选择借款人资质难以认定的有3家,占比为37.5%。
第四,部分学生无力提供抵押物作担保。由于大学生创业贷款违约风险较大,为提高资产安全性,银行多要求借款人提供相应的抵押或质押物作担保。但相当一部分学生无力提供担保物,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贷款的发放。在被调查大学生中,选择希望银行将免除担保作为贷款优惠条件的占比为42.9%。而锦州市8家金融机构中,仅有3家金融机构愿意简化手续、提高审批效率,两家金融机构愿意提供央行基准利率作为贷款优惠条件,却没有一家金融机构愿意将免除担保作为贷款优惠条件。
第五,将大学生列入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支持对象范围也存在问题。首先,贷款额度相对较小。现有政策规定,小额担保贷款金额一般掌握在两万元左右,这一额度无法满足部分学生的资金需求。其次,贷款利率规定不够灵活,不利于调动商业银行的贷款积极性。现有政策规定小额担保贷款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水平确定,不上浮。而大学生创业贷款风险大、管理成本高,若禁止利率上浮,银行无法通过灵活确定贷款利率覆盖其风险溢价。在辖内8家被调查金融机构中,愿意以执行央行基准利率作为创业、就业贷款优惠条件的只有两家。再次,财政贴息范围及额度有限。从问卷调查看,政府贴息成为大学生对贷款优惠条件的首选,占71.4%。现有政策规定,对持《再就业优惠证》及《复员转业退役证》的人员,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并从事微利项目的,由中央财政实行全额贴息。对持失业登记证的其他城镇失业人员,从事微利项目的,由财政给予50%的贴息。然而,一些农村生源的大学生毕业后户籍即迁回本地,不符合城镇失业人员这一条件;一些毕业生需要政府贴息,但从事项目并非微利项目,也不符合贴息条件;另外,50%的贷款贴息额度对创业学生的帮助也十分有限。
三、加大金融支持大学生创业、就业力度的建议
第一,鼓励全国性商业银行总行尽快下发《关于开办大学生创业、就业贷款的指导意见》。支持下级行积极开办此项业务,逐步完善相关管理办法及操作细则,结合地区及本行实际为大学生贷款提供优惠条件。
第二,发挥小额担保贷款对拉动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倍增效应,积极推动其逐步向商业可持续的个人创业贷款平稳过渡。进一步扩大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支持对象范围,扩大政策覆盖面,将贷款对象由下岗失业人员扩大到所有无业人员;针对学生的需求适当提高贷款额度;允许贷款利率上下浮动,并确定一个合理的浮动范围,实现用利率溢价覆盖贷款风险,稳步建立和完善金融支持创业、促就业的长效机制。
第三,进一步拓宽财政资金的使用渠道,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对于大学生创业、就业贷款,微利项目增加的利息由中央财政全部负担;公共财政还可以通过补贴担保费用等方式为金融机构提供信贷风险补偿;通过财政资金成立公益性担保机构和担保中心,为青年创业提供担保,探索建立政府、银行、青年共同承担的风险防范机制;重点给予特定的金融机构更多的激励和必要的成本费用支持,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大学生创业、就业的积极性。
第四,加强对创业、就业大学生金融知识的宣传。人民银行可联合团市委、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等部门举办“金融支持青年创业就业推进会”活动,在全市银行机构选拔优秀青年专家组建金融讲师团,设立青年创业金融大讲堂,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融资和财务辅导。
[关键词]制度因素;高校毕业生;预期净收益
近几年我国高校持续扩招,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338万人,而2006年达413万人。这些年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如此多的高校毕业生究竟流向哪里呢?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针对30余所高校的两万多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中国大学生就业首选企业”问卷调查。在大学生就业的城市选择上,大学生的目光依然集中在上海、北京、东部沿海地区、广州、深圳。同时还表明,大学生对进小城镇就业依然存在疑虑。出现这种现象与我国特殊的制度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我国的很多制度因素都影响了毕业生的初次就业以及再就业,从而影响了他们的流动。基于此,本文拟对这些制度因素影响毕业生就业流向的机理进行探讨。
一、高校毕业生流向的一般理论分析
高校毕业生的流动是劳动力流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国内外对劳动力流动的研究主要是基于托达罗(Todaro,1969)的城乡预期收入假说。托达罗假定农业劳动者迁入城市的动机主要在于城乡预期收入差异,差异越大,流入城市的人口越多,用模型表示为:
模型中M表示人口从农村迁入城市的数目,d表示城乡预期收入差异,>0表示人口流动是预期收入差异的增函数。农业部门预期收入等于未来某年的实际收入,现代工业部门的预期收入则等于未来某年的预期实际收入与城镇就业概率的乘积。这样,城市预期收入差异可以表示如下:
其中ω表示城市实际工资率,π表示就业概率,r表示农村实际收入。
但是很多学者认为,根据中国的国情,该假说应用到我国有诸多缺陷,如周天勇认为托达罗模型不符合二元结构转换的实践,特别是不符合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情况,并提出了中国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容量扩张的思路。周立新等人认为还要考虑人力资本的流动成本,且认为制度所产生的制度性成本是其流动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杨云彦等把就业变量引入模型,而收入变量仍然是劳动力流动的一个解释变量,他们通过分析就业增长在地区之间的差异,论证了就业替代、就业转移对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重要影响。蔡日方通过引进制度变量对现实中流动与城乡差距的同时扩大做出理论解释,讨论制度障碍阻碍了劳动力的迁移,导致劳动力流动不能相应缩小城乡差距,并提出改革以户籍制度为首的一系列制度,创造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制度环境。
在高校毕业生流动的研究方面,赖德胜认为在主要市场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如果没有特别的障碍,很多毕业生会先到次要市场去就业,等有合适的机会再转移到主要市场就业。但是,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及其所导致的高流动成本,使得毕业生不惜暂时失业也要想方设法留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文东茅也认为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多重分割,劳动力在不同地区、行业、所有制单位之间的流动仍然存在很大的障碍,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时大都不愿到西部和农村地区,担心一旦在这些地方就业将很难再回到东中部和城市。
本文在以上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学的角度,用成本一收益法来分析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和再就业时的流动情况,并引进制度变量来具体的分析我国目前的制度因素是如何影响高校毕业生的流动成本与预期收益,以至于影响他们的就业决策。
二、制度因素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影响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的合理流动和迁移能够实现人力资本价值及人力资本价值的增值。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对成本和利益的考虑是决定人们是否迁移和流动的基本动因,高校毕业生是经济理性人,他们在流动中也寻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及成本最小化。
1.制度因素对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流向的影响
本文把针对高校毕业生劳动力市场统分为主要市场和次要市场:沿海地区、大中城市、机关事业单位、外企、高新技术企业、国企等可看作主要市场,而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农村等可看作次要市场。
对于初次择业的高校毕业生来说,他们的初次就业流向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到主要市场就业,二是降低要求先到次要市场就业。不管他们到哪里就业,未来的预期收入可以表示如下:
在(3)式中,r(t)表示在未来的工作中所获得的预期净收入,ω(t)表示未来的实际收入,(t)表示在主要市场和次要市场的就业概率,c表示找工作所花费的成本,包括交通费、安家费、搜寻费用等。
高校毕业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劳动者,只要他们愿意去次要市场就业,基本上都能找到工作,也就是上式中的就业概率为1,这样会提高他们的预期净收入。如果他们到主要市场搜寻职业,就业概率就小很多,因为这几年高校扩招,主要市场在短时间内不能吸收如此多的高校毕业生,这样他们在主要市场搜寻的时间或许就会长一点,搜寻费用也要多一些。但从长期来看,如果毕业生能在主要市场就业,其实际收入足以弥补寻找工作所花费的成本。一个突出的事实是,高校毕业生在主要市场的货币收入明显高于次要市场。然而,在计算预期收入时,他们不但会考虑从新工作中获得的货币收入,也会考虑非货币收入,而非货币收入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特定的制度因素有关。
首先,产生于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户籍制度不仅限制着人民的迁徙自由,还牵涉到个人的实际利益。我国的户籍制度与很多社会福利和权益相关联,如劳动就业、医疗保险、住房补贴、退休养老,这些无不影响个人未来的收益。我国目前的户籍制度改革还存在着重重障碍,如果毕业生选择了到农村地区就业,要想再返回城市就难了。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中,与“户口”联系最为密切的一个词是“生源”,它直接关系到毕业生就业地区的选择。毕业生进入某些地区就业落户还受到“指标”限制,就业协议的签订很大程度上也受户籍制度的制约。在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中,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衔接得不好,引发了许多矛盾和纠纷,这无疑会影响他们的就业成本。
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能解决毕业生的后顾之忧。在我国的城市中存在着明显的二元体制:计划控制部门和市场主导部门。前一部门的用工制度由政府严格限制,工资或收入由制度决定,良好的福利待遇和较好的工作稳定性使得一部分毕业生偏向于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就职。在市场主导部门中,很多外企、大型合资企业、合作企业的保障体系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比较完善,很多毕业生都愿意去;而我国的大部分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目前还没有普遍建立最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毕业生的收入。“上海大学生就业取向”调查结果显示:“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金融保险业”分别以29.3%、28.8%、18.6%位居前三。党政机关作为大学生传统的主要就业领域,仍然具有很大吸引力。几乎每个学科,包括理工科,有20%以上的在校生选择到机关就业;在接受调查的毕业生中,对福利待遇感到烦恼的占28.4%,居首位。
总之,综合考虑货币收入和非货币收入,主要市场的预期净收益明显高于次要市场,由此引致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流向很不均匀,大都向沿海地区以及大城市流动。
2.制度因素对高校毕业生再择业流向的影响
一般来说,若与流动相联系的预期收益现值超过了与之相联系的货币成本和心理成本的总和,便会发生流动。反之,如果流动成本很高昂,即使新工作的潜在收入大于目前工作的收入,人们也会认为不值得而选择不流动。因此,预期净收益现值就是对劳动者的流动起最终决定作用的因素。预期净收益现值可用公式(4)表示:
其中VP为净收益现值,E2为第n年新工作所得,E1为第n年原工作所得,N为预期新工作的年限,i为年利率,n为成本和收益变动的年份,C为第n年由于流动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货币费用,Z为流动所带来的净心理成本减去心理收益。
我国传统的档案制度与人才的自由流动发生冲突,现有的档案制度不仅增加了流动成本,也限制了人力资本的合理流动。我国的档案在人事调动、选拔人才、评定职称等事务中具有很大的参考作用。如果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时降低就业期望选择了西部地区、农村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当他们想再换工作时,这些地区由于缺少人才,就想方设法予以挽留,扣住档案不放,这些人为了把档案从原单位调走,就必须得付出一定的成本,而且这也会衍生出“制度”交易等腐败现象。此外,我国的档案保管机构众多,但比较分散,且专业性的档案管理机构很少。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时档案随他们到单位,如果超过规定的时限还没找到单位,学校就会把档案放到户口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放到人才交流中心的档案在提取时要收取一定的保管费,这又会增加流动的成本。
此外,我国次要市场的很多单位在接收毕业生时对服务期有严格的规定,一般为三年或五年,期满后才准离开再就业,否则就要支付很高的违约费用。而在沿海地区,就业者和用人单位拥有双向选择的权利,就业者可以随时准备离开。而且,流动的难度增大也会大大增加流动的心理成本。如果劳动者迁移或流动时,他们在心里就觉得到另外一个地方工作或生活很难,即心理成本偏高,那么这无疑会影响他们的流动。
综上所述,制度因素使得高校毕业生再择业时流动困难。他们毕业时如果选择在西部或农村就业,或许很难离开,而只能呆在原地继续接受低收入工作,先前的人力资本投资得不到预期的回报。为了避免这种预期后果的出现,高校毕业生往往宁愿在主要劳动力市场进行职业搜寻,不愿到次要市场就业。由制度因素所带来的高校毕业生再择业时的高昂的流动成本反过来又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初次择业流向的不均匀。
三、进行制度改革,为毕业生流动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我国近几年来在广大西部地区和基层急需人才的情况下,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却出现了人才相对过剩现象,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为了改变这一不合理状况,必须降低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和再择业的流动成本,提高他们的预期净收益,从而增强其流动性。因此,要为毕业生到农村和西部地区以及非公有制单位就业或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提供方便,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1.彻底改革户籍制度
首先,将户籍制度改革为人口登记制度,使户口与一系列福利制度脱钩,这样,高校毕业生流动时就不必考虑没有户口所带来的损失,消除了他们择业和再择业时的顾虑;其次,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的户口迁移制度,高校毕业生入学时户口可以根据本人自愿,迁入学校或放在原籍。
2.改革档案制度
必须实现人事档案的契约化、社会化、电子化、法制化,消除人才流动的壁垒。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要求人才与用人单位的关系仅仅是契约关系,就业与用人通过双向选择来实现,档案不再是单位的附属物,毕业生流动时不会因档案受制于单位,单位也能快速地获取求职者的信息。
3.改革社会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