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出乖露丑

出乖露丑

时间:2023-05-30 09:47: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出乖露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带有乖字的成语有以下一些:

乖嘴蜜舌:形容口齿伶俐,惯于说讨好人的甜言蜜语。出丑放乖:犹言出乖露丑。伶俐乖巧:伶,机灵,乖巧,合人心意,形容人机警,让人满意。意虑乖僻:意虑,思考,乖僻,古怪。,所想的事情非常古怪离奇。使乖弄巧:耍手腕,耍花招, 犹言卖俏。首尾乖互:比喻关系密切﹐互有牵连,出自《宋书·徐谌之传》。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关键词:《型世言》校点

《型世言》是明代崇祯年间刊行的拟话本小说集,共40回,钱塘陆人龙编。作品题材取自明代故事,以惩恶扬善、“树型今世”为目的,强调了小说的社会教育功能。但由于种种原因,国内早已亡佚,仅有残本。1987年,法籍华人陈庆浩先生在韩国汉城大学奎章阁发现了亡佚300余年的《型世言》全本。1992年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出版了影印本,才逐渐被学者所重视。国内最早由江苏古籍出版社于1993年出版了繁体竖行排印本,其选择台湾影印本为底本,参校日本佐伯文库所藏《二刻拍案惊奇别本》之复印本和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三刻拍案惊奇》之影印本,并由陈庆浩先生主持校点,确为广大学者和读者作出了极大的贡献。然因过录改排,间或有疏略之处。今不揣浅陋,对校上海古籍影印奎章阁本,并略加按断,以就正于方家。

(1)不料角战之时,自辰至未,胜负未定。忽然风起东北,飞沙走石,尘埃涨天。咫尺不辨,立身不住。[1](P7)

按:据上海古籍版影印奎章阁本《型世言》(后简称奎章阁本),“尘埃涨天”后脱四个字“南兵逆风”[2](P20)。

(2)归梦不成天未晓,半窗残月冷花稍。[1](P14)

按:这是一首题为《秋词》的诗,原文是:

霜空星淡月轮孤,字乱长天破雁雏。

只影不知何处落,数声哀怨入苇芦。

轻风簌簌碎芭蕉,绕砌蛩声倍寂寥。

归梦不成天未晓,半窗残月冷花梢。

“花稍”,奎章阁本亦作“花稍”[2](P42)。中华书局版作“花梢”[3](P13)。“花梢”,指花木的枝梢。与此诗语义吻合。《二刻拍案惊奇》第四十卷:“游人似潮,昨日相期,佳客游遨。此时月色上花梢。”[4](P596)而“花稍”,谓装饰艳丽。《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俩媳妇儿是给打点了一分绝好的针线活计,正想进场这天打扮上,花稍花稍。”[5](P545)

(3)又二女之烈,又显得尚书之忠。有以刑家,谁知中间又得高秀才维持调护。[1](P20)

本段原文如下:总之天不欲使忠臣斩其祀,故生出一个高秀才;又不欲忠臣污其名,又生这二女。故当时不独颂铁尚书之忠,又且颂二女之烈。又二女之烈,又显得尚书之忠有以刑家,谁知中间又得高秀才维持调护!忠臣、烈女、义士,真可鼎足,真可并垂不朽。[1](P20)这是《型世言》第一回最后一段总结赞扬铁铉的忠贞,二女的刚烈,还有有义之士高贤宁的救助使得铁铉后嗣最终解救并一家团圆之事。其中“有以刑家”义为“使得全家遭刑”,这正是铁铉的忠贞导致的,故应与“又显得尚书之忠”联成一句,使得全段意义清楚。该处当标点作:又二女之烈,又显得尚书之忠有以刑家,谁知中间又得高秀才维持调护!

(4)王良道:“一般都是王家子孙,他买产,我卖产,岂不令人笑话?幸家中略可过活?我且苦守。”[1](P27)

按:“幸家中略可过活”不是疑问语气,而是陈述语气,故后应点逗号。该处当标点作:王良道:“一般都是王家子孙,他买产,我卖产,岂不令人笑话?幸家中略可过活,我且苦守。”

(5)此时世名母子,捧着王俊尸首,跌天撞地痛哭,指着王俊名儿哭骂。王良也不敢应,躲在家中。[1](P28)

按:本文故事的起因是王良,王俊的叔叔,因不满侄子改建、侵占公共祖宅而引起矛盾,最终被他打死一事。所以本句叔侄名字颠倒。应改作:此时世名母子,捧着王良尸首,跌天撞地痛哭,指着王俊名儿哭骂。王俊也不敢应,躲在家中。

(6)魏拱道:“若不要他断送,等他多出些钱与你罢!”[1](P30)

按:该句据奎章阁本“魏拱道”后脱十七字[2](P80)。应改作:“魏拱道:‘这等才圆活,不要他断送,更有志气!’”屠利道:“若不要他断送,等他多出些钱与你罢!”

(7)论定了价铁,与了他几分作定。[1](P31)

按:“钱”,奎章阁本作“铁”[2](P85),形近而讹。

(8)自此以后,时时偷闲与这些人说曰。[1](P44)

按:“说曰”,奎章阁本作“说白”[2](P114)。“说白”,明代吴语动词,“说闲话;聊天”之义。

(9)店中喜得掌珠小时便在南货店中立惯了,又是会打吱喳的人,也不脸红。铜钱极是好看,只有子,到难看处,盛氏来相帮,不至失眼。[1](P45)

按:“只有子”意义不明,据奎章阁本脱“银”字[2](P118)。

(10)其余裙袄,乡间最喜的大红大绿,如今把浅色染木红官绿,染来就是簇新,就得价钱。况且我又拿了去闯村坊,这些村姑见了无不欢天喜地,拿住不放,死命要。爹娘或是老公添怕不趁钱,若是女人自买,越发好了。[1](P46)

按:此段文字,标点有多处可商。1.“死命要”与“爹娘或是老公添怕不趁钱”之间,不应点断。“要”的宾语即是“爹娘或是老公添”。2.“爹娘或是老公添”后,应点断。3.“怕不趁钱”后,点问号。“趁”,明代吴语,赚钱义。《型世言》第三回:“(盛氏)晚间吃夜饭时道:‘媳妇,我的时光短,趁钱只是你们享用。这生意死煞不得。死煞人不来,泛滥要折本。你怎不顾你们趁钱、折本,反与我鳖气?’”[1](P48)故该处当点作:其余裙袄,乡间最喜的大红大绿,如今把浅色染木红官绿,染来就是簇新,就得价钱。况且我又拿了去闯村坊,这些村姑见了无不欢天喜地,拿住不放,死命要爹娘或是老公添,怕不趁钱?若是女人自买,越发好了。

(11)过了五六日,光棍道:“今日工部大堂叫咱买三五百两尺头。”“老爷爷”便同去一去。悔气,才出得门,恰撞了耿埴。[1](P80)

按:光棍所说的话,一直到“老爷爷便同去一去”,后引号应标在“去一去”后。故该处当标点作:过了五六日,光棍道:“今日工部大堂叫咱买三五百两尺头,老爷爷便同去一去。”悔气,才出得门,恰撞了耿埴。

(12)到后边丈夫死了,要歇店舍不得这股生意,让人家中又没甚过活,只得呈头露脸,出来见客,此时已三十模样。有那老成客人,道是寡妇也避些嫌疑,到那些少年轻薄的,不免把言语勾搭他,做出风月态度恍他。[1](P98)

按:“此时已三十模样”当属下,和“有那老成客人,道是寡妇也避些嫌疑,到那些少年轻薄的,不免把言语勾搭他,做出风月态度恍他。”联为一句。这样划分后,前一句说明朱寡妇为什么在丈夫死后继续开店,后一句紧跟着介绍三十岁左右已成寡妇的她,开店时遭受到客人对她的不同态度。故该处当标点作:到后边丈夫死了,要歇店,舍不得这股生意;让人,家中又没甚过活,只得呈头露脸,出来见客。此时已三十模样,有那老成客人,道是寡妇,也避些嫌疑;到那些少年轻薄的,不免把言语勾搭他,做出风月态度恍他。

(13)将死生一日,叫贵梅道:“我病谅不能起,当初指望读书显祖荣妻,如今料不能了。只是你虽本分端重,在这里却没好样、没好事做出来。又无所出,与其日后出乖露丑,不若待我死后,竟自出身。[1](P105)

按:这段话是朱颜到了要死的前一天,对妻子贵梅的遗言。大意是说:“我生病定不会活了,当初指望能读书耀祖荣妻,如今看来已经不可能了。只是你虽然本分端重,在这里却没有好样、没有好事能做出来,又没有孩子,与其日后出丑露乖,还不如等我死之后,你自己改嫁吧。”其中“又无所出”意思是又没有孩子,“又”表递进,紧承上文,当属上,分析贵梅在他家的艰难处境。后一句“与其……,不若……”构成选择复句,是给贵梅想出对策,让她改嫁,摆脱他母亲的折磨。故该处标点当改作:到将死生一日,叫贵梅道:“我病谅不能起,当初指望读书显祖荣妻,如今料不能了。只是你虽本分端重,在这里却没好样、没好事做出来,又无所出。与其日后出乖露丑,不若待我死后,竟自出身。”

(14)又叫寡妇借丧事名色,把这些客人茶不成茶,饭不成饭。客人都到别店去了,他竟做了乔家主,公然与朱寡妇同坐吃酒。[1](P106)

按:“客人都到别店去了”文意紧承“又叫寡妇借丧事名色,把这些客人茶不成茶,饭不成饭”,当属上。“又叫寡妇借丧事名色,把这些客人茶不成茶,饭不成饭”,是表原因的分句,“客人都到别店去了”,是其结果句。故该处当标点作:又叫寡妇借丧事名色,把这些客人茶不成茶,饭不成饭,客人都到别店去了。他竟做了乔家主,公然与朱寡妇同坐吃酒。

(15)叫华期牌拿这封书与明山看,道督府不肯信他谗言,只是各官动疑,可速辨明。[1](P128)

按:“期牌”,奎章阁本作“旗牌”[2](P324),是旗牌官的简称,形近而讹。“旗牌”,本义指写有“令”的旗和牌。元白朴《梧桐雨》楔子:“须知生杀有旗牌,只为军中惜将才,不然斩一胡儿首,何用亲烦圣断来。”[6](P442)由本义借指传递号令的军吏,旗牌官的简称。官府颁给钦差大臣作为准其便宜行事的凭据。文献中多有记载: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提起冤仇泪如涌,要请甚旗牌下九重,早拿出奸臣帅府中,断首分骸祭祖宗,九族全诛不宽纵”[6](P1007)《型世言》中均作“旗牌”,如:第七回:“只得差人招抚,缓他攻击,便差下一个旗牌。这旗牌便是华萼。”[1](P124)又:“正打着马儿慢慢走,忽然破屋中突出一队倭兵,华旗牌忙叫:‘我是总制爷差来见你大王的。’”[1](P125)

参考文献:

[1][明]陆人龙编撰,陈庆浩校点.型世言[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

社,1993.

[2][明]陆人龙.《古本小说集成》之《型世言》[Z].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5.

[3][明]陆人龙著,覃君点校.型世言[M].北京:中华书局,1993.

[4][明]凌初编著,王根林校点.二刻拍案惊奇[M].上海:上海古

籍出版社,1998.

[5][清]文康著,高仁校点.儿女英雄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第3篇

本文要谈的是有关体育明星博客的问题,实话实说,对此我的感觉是一条牙好胃口更好的狗面对刺猬,却无从下嘴。归根结底,我认为名人写博根本算不上一个现象。博客如今是个人尽可夫的东西,写博客的人自然也是谁都可以做,只要你会用键盘敲字就可以了,并无门槛限制。

出于工作需要,我曾经浏览过周宁、桑兰和张云松等人的博客,经过他们本人允许后,我摘了一部分文字放到我的版面上,可这个过程是异常痛苦的.因为我发现自己无法找到那些我真正想挪用的文字。不厚道地说,这些体育明星写的东西呈现出两种特性——或干干巴巴、或惨不忍睹。这个遴选过程对我基本构成了“摧残”。鉴于本人经历,完全可以负责任地给年轻朋友一个善意的告诫:珍爱惜体育明星,远离他们的博客。

诚然,体育明星们的文笔差些也是可以理解的。再说,读与不读是读者的权利。因此,拿体育明星的博客生活与余华的博客相比是很不厚道的,甚至,拿他们的博客和老徐(静蕾)、李冰冰、高晓松的对比也很无趣。娱乐明星都是聪明人,他们在博客上也如在舞台上、银幕上那样带着身段儿,做秀的成分很重,一句话,他们更知道你喜欢读什么、看什么,娱乐明星开博的最大意义就是通过这种渠道极大满足看客的窥私癖。

至于体育明星,每日的生活乏善可陈,不能指望他们写出什么让你兴趣盎然的东西来。以乒乓球队为例,领导根本不允许这帮七情六欲俱全的孩子谈恋爱,话说回来,娱乐明星写博客文字都带着面具,面具之后是不足与外人道的自我炒作,这个圈子的水太深了,连跳水冠军都会呛着。

因此,我的观点是,那些主动找体育明星来某处开博的人明显动机不纯,起码不是本着与人为善的态度。这些家伙完全是拉郎配的架势,拉来一个算一个,骗得一次点击就多一次,他们的理念实质上就是:独“博”乐不如众“博”乐,百姓博不如名人博。至于是否因为写博而导致那些在我们心目中高大、光辉夺目的明星们出乖露丑,他们是不关心的,甚至会躲在角落窃笑。这有点像我约某位知名体育节目主持人写专栏时的心理——不增删一字,保持该老师雄文全须全尾、原汁原味有如《吕氏春秋》,读者图的就是“刚刚打开电梯”式的轻松幽默和与之俱来的优越感。

综上所述,我认为有必要呼吁一下,让那些已入或未入网络“骗子”彀中的体育明星们及时从开博的兴奋中觉醒,这帮家伙没怀什么好意,天下没有白给的午餐,亦无白送的博客。

温凤麟

作为WEB2.0的代表性产品,博客这个概念已经在网络百姓中炸开了花,而它简单明了、鲜活生动的表象作用让草根与英雄的距离越来越近。因此,各大门户网站和博客运营商在高点击率的利益诱惑下,都毫不例外地把明星博客当作主打产品。作为体育博客编辑,我想说的是,体育明星在网站上开“博”的不少,但能出彩和引起轰动效应的博客还没有出现。

体育明星不同于演艺明星,艺人生怕被公众遗忘掉,需要的是自我表现体育明星要的是成绩而不是做秀,竞技成绩上去了,观众的注意力自然就过来了,这不是写几篇博客就能解决的问题。当然,你也不能指望体育明星个个儿都跟余秋雨似的,能把简单的生活起居和文学、和哲学等结合起来。体育明星本身的写作欲望和表现欲望的不足是最大症结。

体育明星中最有意思的莫过于邢傲伟的博客。他的博客访问量大约有20多万次,在体育博客里面也算个中翘楚了。起先我很疑惑,邢的博客里只有几句励志名言和一些琐碎的生命感悟,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人来关注呢?慢慢的,我发现邢傲伟酷爱回复普通网友的留言。平时,很多人会觉得体育明星架子大,但在这上面,他们却呈现出另外一番性格。你见过做鬼脸抢镜头的张昊么?见过逛街上瘾的李妮娜么?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也只是普通人而已,而网友需要的也正是这种平等交流的满足感。

如果抱着追星窥视的心态看体育明星博客,多半会失望;如果当成普通人的日记看的话,你才会发现:原来杨阳也会包饺子,张国政娶媳妇时很热闹,邹市明没事儿就爱去海边逛逛……

第4篇

吴永福

写作文,可分可合,分是分解,合为合成。分解成零件,再组装起来,就是合。议论文一般分为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这三要素便可分解开来,有所针对地安排训练。先说论点,要会提出论点。比如以“幸福”为题,可提的论点有:幸福是要靠自己寻找的,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不忘记帮助别人,幸福要靠劳动来创造,从生活中发现幸福,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等。论点不妨多提几个,再有所比较,从中选择。再如“挫折”,可提的论点有:应该正确看待挫折,学会在挫折中成长,挫折能磨练人的意志,挫折也是人生的财富,直面挫折才能取得成功,战胜挫折是成功的第一步等。能围绕论题或论述对象多提几个论点,有助于拓展思维。提了论点,接着就要阐明论点,即论点所指的是什么。比如“从生活中发现幸福”,有句名言说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样的,幸福也要靠发现。有了发现的眼睛,那幸福就不是远在天边,也可近在眼前。从生活中发现幸福,其实就是品味生活。再如“应该正确看待挫折”,面对挫折,不能人为地放大痛苦,倘那样,生命中就有难以承受之重;也不能过于麻木,满不在乎,倘那样,就不能从中吸取教训。正确地看待挫折,可将之视为人生经验的一课,既然回避不了,不妨勇敢地面对。

论据,应依据论点提供的方向来转述,就是定向转述。比如,“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这样一则材料,就可根据不同论点的需要来转述。齐宣王让三百人一起吹竽,这是一种典型的大锅饭制度,南郭先生得以混身其中。齐湣王要听独奏,打破了此种制度,南郭先生混不下去了,只好逃走。也可侧重于环境方面,齐宣王要听三百人合奏,人数多,便于个别人混身其中。不好的环境,才得以滥竽充数,当环境改变,就不好混了。还可从才学的角度来看,南郭先生缺乏真才实学,才使得前后境遇发生逆转。倘若真有才学,不仅不会出乖露丑,还有可能得以好好表现。

论据所需的素材,不是一个,而是多个,要能组合起来。论据素材有事例有名言,可组合事例,也可组合名言,还可二者交错地组合起来。以“感恩”为题,韩信早年贫穷,经常挨饿。淮水边,有个给人漂洗纱絮的老妇人,人称漂母。他见韩信挨饿,就把自己带的饭分给他吃。韩信发誓要报答漂母,他被封为淮阴候后,就派人四处寻找漂母,并以千金相赠。霍金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在一次学术报告会结束后,有个女记者发问:霍金先生,卢伽雷病使你永远地固定在了轮椅上,你不觉得命运让你失去了很多东西吗?霍金微笑着,用手指敲击键盘,屏幕上便出现了这样的话:我有我始终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不仅不抱怨命运,还特地提到了感恩。不用说,心怀感恩,也有助于霍金的努力和成功。外国还有一个感恩节,主要是为感谢上天的恩赐,赐予每年的好收成。这是说,人不要忘了回报天。再如,《诗经》中说:“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投给我桃子,回报以李子。古语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小羊为了报答养育之恩,当老羊体弱行动不便,便跪下来用乳汁喂养老羊。乌鸦呢,当年老的乌鸦不能外出捕食,也便叼来食物喂养,是为反哺。李密在《陈情表》中说:“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我”怀着鸦有反哺的私情,希望企求能够完成养老送终的心愿。“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我”活着时当牺牲生命来相报,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受人一滴水的恩惠,便当涌出一汪清泉来相报。孟郊的《游子吟》中又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说小草般的心思,能报答得了养育万物的太阳的光辉呢?龚自珍则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化作了春泥,更可以养护花朵。

论证,包括论证结构的安排和论证方法的使用。论证结构有总分式、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等。总分式即有论点和分论点,论点为总,分论点是相对于论点之分,因而分论点要依据论点来合理切分。比如苏洵的《六国论》,围绕着“弊在赂秦”,设了两个分论点,即“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两个分论点是有机结合的,可谓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等,常可用来切分。一分为二,也可分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比如水滴石穿的典故是为人熟知的,很能体现持之以恒的道理;若以此为论点再切分,主要方面是坚持不懈,次要方面则是目标明确。并列式,即论证的主体层次是并列结构或平行展开。若是主体层次间有推进或深入,则就是层进式。对照式,有正面的论证,也有反面的论证。一般地说,可以有论点所指为正面的,说了正面再说反面的情形。正反结合的论证,在结构上就是对照式。就分解而言,可采用拟提纲的方式。不管哪一种论证结构,都可先要求写出论证的提纲。

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引证法、对比法、喻证法等,就分解来看,可多做一些举例分析和引用分析。举例分析,即例证法,大都是叙议结合,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比如唐朝诗人李贺,每天太阳出来就出去。他骑着一匹瘦弱的小马,带着一个小童仆,还背着一个古锦囊。边走边看边想,遇有所得,就写下来,投入古锦囊中。等到傍晚回来,就够写成诗了。他写诗,不是先定题目,而是得之于生活积累。他母亲让婢女检视古锦囊,发现书写得多,就埋怨道:这孩子是要呕出心血来才罢休啊!从母亲的话语里,也可看出李贺为积累诗歌素材付出了许多。有积累,才有所得,因而成就为一位著名诗人。当然,李贺写诗一例,可侧重于积累来分析,也可侧重于辛勤的付出或实践出真知等。分析的趋向,自是要结合论点或论题的。结合论点或论题来分析,才有针对性,也可谓一事一议。再说引用分析,比如荀子的《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是强调积累的重要,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即会由量变到质变。“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积累,是一步步地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积少成多,最终就可达成目标。议论其实就是分析,分解与剖析,先有所分析,再综合或归纳起来,归纳,自然是归结到论点或论题上。

(吴永福 福建省长汀一中 366300)

第5篇

俗话说:希望越大则失望越大。这句话在当今书坛基本应验了。年轻人喜欢装老,觉得个人高高在上,成就非凡,徐娘半老喜欢装嫩,艳丽迷人,很傻很天真。越豪华的作品集越不能看,艺术质量与包装成反比,看了让人喘不过起来,不如不看。个性张扬、表现自我等不断高调出现,呼声越高的人越没有个性。先宣布自己是大师,大师若挂不上号就算作名家吧,名家不够格就勇做先锋,先锋沾不上边就展示一点叛逆,叛逆不足就来一点怪异,只为证明自己不是常人。过度渲染,造成理解上的偏差,过度强调反面之意如果不张扬的话,个人是否就是一头废物?即便不是废物,也和废物差不多。事实上,没有人生下来就知道自己是大师的,很多人成名后虚构经历。人是有习气的,很多方面存在局限性。大多数人不可能超越时代,习惯、阅历、知识需要不断完善。只有极少数先行者的思想可以超出自身的时代。活在红尘中,无法摆脱世俗烦恼,“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名人有功成名就之感,但也有各种难以启齿的苦楚。艺术大师有痛苦,高高在上,可能没有知音,没有传人。书协主席有痛苦,钱挣了不少,作品却无法传世,一身的口水和质疑声,到头来只是一个过客。所以说,名人有名人的优势,常人有常人的福气。

如今的书家先要学做一个演员,掌握高超的表演技巧,粉墨登场。女书家喜欢撒娇,男书家喜欢撒野。撒娇只能私下里,撒野必须公开化。网络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些笔会场景,时不时有男书家脱得剩下大裤衩,赤膊上阵,满脸都是墨汁,手攥毛笔头,狂书一气,风雅之成粗俗之举。有时我常想,书风的粗俗化其实大有征兆,世风粗俗、心理粗俗、行为粗俗、口味粗俗,相互间存在关联。或许在一些人心中,觉得非如此,便算不上坦荡自然、不拘小节,标题常常也耸人听闻,多半冠之以“史上最牛”或“最强大阵容”云云。个人可能觉得“很过瘾”。然而不要忘了,网络是公共场所,所以和在大街上裸奔没有本质区别。故意做出令人骇怪的样子,让人感觉有惊人的举动,必有惊人之作,甚至是惊世之作,然而结果呢?“巨制”未必就有“巨作”。书家想一出手就是经典,一动笔就是经典,根本不可能,经典扎堆就不再是经典。平常创作中的平常之趣,并不易得。

对待书法就像对待人一样。真正地理解书法,书法才会理解人,才能走进个人心灵深处。人有时责怪别人不理解自己,岂知自己经常不理解别人。不被理解,是因为不能相互理解。爱好书法和理解书法不是一回事,就像有的夫妻一辈子也未必了解。人会伪装自己。善于表演就是伪装,因为一些时候,可能会身不由已。最悲催的就是“被鼓掌”,无法做真实的自己。看着别人叫好也跟着叫好,却不知道怎么好,成了“拍手党”。有的人为了书法,常常死去活来,却不知道书法是怎么一回事,爱得一塌糊涂,到头来伤痕累累,不但乐趣全无,反倒一头雾水。关键是要想通一点,人生中做任何事,一定要有趣味,不管乐趣、苦趣、情趣、意趣、兴趣,否则很难坚持下去。

保持趣味,就是保证“新鲜度”,必须保持合适的距离。距离是一种美,是一种心态。保持距离,包括对待展览,对待名利,对待走穴,对待各种是非,有自己的人生底色。保持与他人的距离,可切实避免和别人风格过于接近,保持个人书风的特色。所谓的距离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为人的态度。有的人总认为自己很“能”,常常觉得冤家路窄,总认为自己被别人抢了风头,心里不痛快。要知道,“君子之量容人”,有容乃大。历史中有很多同时代的人物,有的终生为敌,势不两立,如秦代的李斯和韩非,三国的诸葛亮和周瑜,外国的伏尔泰和卢梭。有的终生挚友,一团和气,如唐代的李白和杜甫,宋代的苏轼和黄庭坚,外国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后者成为“双星子座”,光耀千秋。保持合适的距离,是一种谦让。二是做事的态度。每个巨大成功都是由很多小小的成功不断积聚而成的。书法犹如爱情,可以爱得少一点,但要持久一点。一个人可以慢慢实现目标,每天带给自己一点小惊喜,否则乍惊乍喜,只怕有一天会心脏病突发。要毁掉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突然给他一百万,顷刻间一无所有。按照佛家的说法,一个人的福报有限数,有的人可以享受一辈子,而有的人只能享受一阵子。世间万事万物最终都要获得平衡,如果十人在一起个个都想占便宜,这个“亏”谁来吃呢?必须有人买单。常有学生问我,在贸易经营中如何占尽先机,必须做到未算胜先算败。一生算计,最后自己落入彀中。保持距离,也是留出思考的空间和回旋的余地。距离可以成为一种动力,正视和古人的差距,才能正视自己,正视书法。

书法是个人之事,是平常事,与其他人没有太大关系。一旦有了很多关系,对个人来说可能出现利益冲突,就书法本身而言,变成一种竞技,必须面对“有成绩是爷爷,没成绩是孙子”的现实。别让书法在自己心里变味。书家是有七情六欲的凡夫俗子,每天都能遇到杂七杂八的事,各种情绪都能通过书法转换,韩愈说:“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人生难免存在很多的碎片,通过书法可以连缀成一个整体。失败了受挫,与书法变得更加隔膜。得到暂时满足时,会有一种,但次数多了,就会逐渐麻木,失去兴趣。理解乐趣多半是娱乐过瘾,快意当成,一种表现欲的满足。有的人好像除了书法什么也没有,其实只是通过书法实现个人目的,倘若最终无法实现,不就一无所有?人生命运极其微妙,往往会在须臾间转换,甚至出现乐极生悲。平和的日子里多半没有大悲大喜,像王羲之的“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颜真卿的“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人生有如斯经历,定会痛断肝肠。就常情而言,并非个人所期望者。歌手韩红遭遇车祸脱险之后,认为“活着就好”,其他的退居其次。理解人生需要很多的经历。真正的平淡是复归平淡,与书法中的“复归平正”相对应。复归平常,真正做到有平常心。

人常常贪得无厌、欲壑难填,费尽心机,往往作茧自缚,却很可能像飞蛾投火,至死也未必明白。有时为达目的出乖露丑、爆料揭幕也在所不惜,专骛新奇、追求另类的原因在于,不喜欢平常,但另类多了,不也一样平常?人的天性会喜新厌旧,成功需要克服这种情绪。书法是一种重复。很多时候需要重复,只有技法的重复锤炼才能创造。人生何尝不是一种重复?每天三餐饭,吃的喝的都是最平常的油茶米面,面对日出日落,洗脸刷牙睡觉,周而复始。重复并不是复制和克隆。如果为了省心省力,一幅字写了几十遍甚至上百遍,每天都是“海纳百川”、“惠风和畅”,没有阴晴雨雪的变化,或者总是“春眠不觉晓”和“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味重复,就变成了机器流水作业。平常成了平庸。这和经典的久盛不衰不是一回事。“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重复中有不重复,内容可以重复,情感积累和艺术思维不能重复。只要用心,就不会重复。经典作品之所以能百观不厌、百学不厌,在于可以有不断更换改变的理解和演绎,乃不重复之处,在别人没有感受体会到的地方,有了新的感受,领悟到艺术的真谛,也即是人生的真谛。

人生在正常中有无常,平常中有不平常。不平常多了也是平常,“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庄子有一句名言,“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按照现代人的说法,“我平常,所以我存在。”普通人要学会善待自己,珍惜平常的乐趣,不用勾心斗角,不用去算计别人,也不怕别人来算计。书法是平常事,能坚持下来,就是不平常。无法坚持,就连平常事也做不了。有的人看别人吃豆腐牙齿快,小事不屑做,大事做不了,“心比天高,命如纸薄”,到最后一事无成。很多人离开了展览或培训,就好像丢了魂一样,觉得精神空虚、无所事事。每天必须有“重大事件”发生,书协领导不出面讲话,名家不举办笔会,记者就写不出新闻,没有新闻就得制造新闻,要有种种不平常的举动。跳得最高,往往摔得最惨。记得有人说过,人的天性中都喜欢游手好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这种倾向的根源在于,对于具有理性的生物而言,休息和宁静就是对于幸福的定义。古老的《击壤歌》唱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就连皇帝老子都管不了,生活是多么惬意有趣,而在今天看来又是多么难得!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以平常心面对一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