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47: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思政课的地位和作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在很多的学生看来,思政课太过于理论、枯燥、乏味,一点实际意义都没有,纯粹是“说教课”,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学生都不喜欢也不屑于上思政课,认为思政课讲的都是“高、大、上”的道理。而随着我国对外经济往来的日益频繁以及互联网的普及,社会主流思想都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对我国的学生的心理以及传统的主流价值观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心理的变化。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可以说为思政课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有价值的教学视角,它提倡要充分肯定受教育者以及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体性,认为教育中应该要注意挖掘个体的潜在正力量以及固有的美德,利用个体本身具有的天赋和优势特点,不断激发个体内在固有品质,这对思政课的教学具有积极的启发作用。
二、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整体现状
思政课在我国国内的教学体系中,一直是重要的教育课程,但是其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呈现出以下的特点:
(一)思政课教学教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
根据相关的调查,很多从事思政课教学的老师产生职业倦怠感的时间要比其它学科老师产生倦怠感来得快,一般学科的教学老师从事至少五六年以后才会有轻微的职业倦怠感,但是思政课的教学老师三到四年的时间就会开始产生职业倦怠感,这种倦怠感主要表现在:消极情绪较多,缺乏上课的激情以及探索新教学方法的动力,上课较为应付,很多老师常常是照本宣科,对职业的认同感比较低,不要求有多大的教学效果,对学生产生多大的影响,只要求把课讲完,导致长期以来,教学的方法都不会革新,教师缺乏创新的动力,而学生也很容易受此影响,产生消极学习的情绪,很多学生甚至将思政课当成“自习课”,老师讲老师的,自己看自己的。
(二)学生容易出现习得性无助的学习心理
习得性无助主要指的是“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在学习方面的表现就是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在学生身上主要表现为:学生也曾经很努力的想要学好思想政治教育课,想要努力认可教师教学的方法、课本的内容等,但是长期的坚持,却仍然无法获得教师以及家长的肯定,久而久之就会消极对待这门课程。学生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教师的因素、教学环境、周围同伴的影响,学生自身的心理,学习能力等,尤其是学生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影响最为明显。
(三)思政课课程教学不受重视
在我国国内,智育被摆在绝对的优势地位,而德育一直被放在辅教育的地位,学校一般更注重的对学生智育的提高,而忽视德育的重要性,忽视了教育的本质。笔者针对思想政治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中发展,认为其地位高的学生和教师所占的比例不到10%,而认为其地位一般所占的比例则占到32%,认为其没什么地位的所占的比例超过58%,这表明思政课在我国国内的教学体系中处于“冷门”课程,教师厌教、学生厌学是对其现状的反映。
(四)学生学习的兴趣动力不足
虽然当前,我国在不断的推进素质教育理念,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传统应试教育的思维却仍然存在。在笔者针对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动力的调查中发现,认为自己对思政课非常感兴趣的学生不到2%,认为没感觉的所占的比例为5%,认为自己有一点兴趣的所占的比例为22.3%,而认为“一般”的所占的比例则超过70%,也就是说并不是一门受学生欢迎的课程,调查中笔者还发现,认为“思政课”对自己有帮助的所占的比例大约为25%,认为教师讲课没意思所占的比例超过60%,在学习动力方面,普遍学生认为学习思政课都是被迫的,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
三、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的策略探究
笔者认为要将其应用于思政课教学中,可以尝试的策略主要有:
(一)贯彻积极的教学理念
教学的理念是意识形态的东西,但是意识对行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积极的理念和消极的理念对于教学所产生的影响可以说是完全相反的,消极的教学理念带来的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而积极的教学理念可能带来的是“学生爱学、教师爱教”,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要以积极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向学生传递正面的“教学能量。”积极的教学理念包括积极的教学观、积极的学生观、积极的教育观。积极心理学认为,看待问题应该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里不可能没件事都如人意,同时也不存在完美的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面对挫折的时候,人的态度越消极,就会越被动,事情就会朝着更加消极的方向发展,反之则正好相反,教学也一样。思政课本身是没有有趣无趣、有用无用的属性的,其趣味和作用关键在于“人的态度”。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应该要努力肯定思政课教学的积极作用,注意关注学生学习中的积极因素,用积极的心态来对待教学,寻找教学的动力,改变教学的方法,变“无趣”的教学为“有趣”的教学,同时要注意挖掘学生身上积极的因素和品质,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理念,指导学生在逆境中成长,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让学生更加健康的学习成长。
(二)注意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
教学氛围对学生的学习虽然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却具有较大的影响,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要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积极心理学所提倡的理念,用积极的态度来转变教学的方式、变革教学的手段以及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的思维,以及学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教师应该要不断的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教学的方式。在过去的教学中,思政课的教学方式大多是以讲授法为主,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只有“听”的份,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基本的情感上的互动,使得学生上课很容易出现疲乏的状态,消极的情绪容易占主要的位置。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创新,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有了更多的可能,尤其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录像、录音、视频等,不断丰富教学的内容,使得思政课充满趣味性,可以广泛应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模拟课堂教学法等来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获得积极的情感的体验,让学生通过各种讨论提升对思政课教学情感认可,树立积极的学习观。
四、结语
关键词:人文关怀;思政课;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042-02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现象,是建构在“人”的基础上的对象性活动,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人,思想政治教育最本原的目的是促进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其终极价值追求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使人从动物性存在提升到社会性存在。高等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应该从这个逻辑起点出发,确立人文关怀的宽阔视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学生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思政课教学人文关怀的内涵
注重人文关怀是由思政课的课程性质和地位决定的。思政课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课程,是高等学校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其目标是育人,即追求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注重人文关怀是思政课教学所应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然而长期以来,思政课教学中人文关怀的理念并没有很好地贯彻,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大学生以理想模糊、精神贫血和价值悬浮为标志的人文素养下降,甚至缺失。所以,“以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过于理想化的教学内容常常让学生觉得遥不可及,学生普遍认为这门课不是上纲上线就是假、大、空,远离生活,缺乏人情味,从而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出现逆反心理,从而造成教学效果的缺失。”[1]
以人为本是贯穿于人类文化形成与发展的一个基本原则,可以说,人类文化所体现的基本精神就是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的教学理念渗透于思政课教的主要体现是,对学生细节上的关心、细微处的关怀,使学生达到充分的存在、自我的享受,能够对自身进行自觉地自我调节和控制,达到自我完善和功能的充分发挥。也就是说,思政课教学中的以人为本不是从抽象的人出发,而是从现实的人出发。总之,思政课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具体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贯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合理、有序地组织教学活动,科学地完善教学各个环节;二是注重学生个体的需求,按学生的个性开展教学活动并规范运作各教学环节。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人文关怀缺失的现状
(一)学校领导对思政课重视不够
不少高职院校的领导对思政课教学重视不够,不愿在这方面多投入。教育部教社科司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的通知中规定,“思政课课堂规模一般不超过100人,鼓励小班教学”。但是,很多高校,尤其是一些职业院校,注重技能教育,忽视思政教育,为节省资源,采用合班上超大课的办法进行该课程的教学。合班学生数一般都在100人至200人之间,有的甚至更多,这不利于因材施教。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甚至无法记住所有学生的名字,对所有学生都“同等对待”、上课一锅煮,无法顾及学生的差异,无法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独创性,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于每个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心理发展水平和思想境界都不同,面临的实际问题也不同,采用这种“一刀切”的方法实施教学,效果不理想。提出的道德要求过高,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无法达到,因而缺乏积极性;提出的道德要求一般或过低,对一些上进心极强的学生也起不到激励作用。因此,在这种“大一统”式的课堂教学中,要深入细致地搞好思政课教学,取得实效,难度很大。上大课不仅效果不好,还导致学生对思政课的错误认识,产生漠视、轻视甚至无视思政课的心理。
(二)对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不够
“当代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个人的自主性。”[2]在高校,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力量,起主导作用。但当前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仍以规范式教育为主要特点,重规范落实轻人格培养。这样的教育方式过多地依赖外在规约对自己的制约作用,简单明了地给学生以基本理论知识、标准统一的道德规范,无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以独断的态度和注入的方式向学生灌输关于“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必须怎样不许怎样”的信息和教条。学生几乎没有选择权和话语权,只有被选择、被决定和被加工的权利。这样极易造成学生的个人意识、独立意识和主体意识的缺乏,也限制了学生独立的判断和理性的思考,限制了学生的全面进步和个性化发展。这就与关心人、尊重人的本质、张扬人的个性的人文关怀相背离。如此培养的学生就像机器制造出的产品一样,尽管规格相同,但缺乏特色和个性。
三、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人文关怀的实现路径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建立参与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做人的工作,人的素质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而且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启发人的自觉性,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造就具有自主思想意识、道德行为的社会成员。思政课教学,作为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一定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1、要尊重
在课堂上,思政课教师尊重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的发挥,给他们以平等自由参与的机会,充分尊重学生的参与权和选择权。在大学管理中,特别是在教学管理中,无视学生权利的存在将被证明是一个严重的错误。让学生能充分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和自我完善,从而学会对自我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以达到思想道德教育目的。
1.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摆到应有的地位。
《意见》明确要求各高校要重视思政课的地位和作用,要加强实践教学。但多数高职院校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只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课理论性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性教学,没有将实践性教学摆到应有的地位,从而导致实践性教学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作用和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不少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对着教材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地说教、灌输,而对学生接收程度及反应情况全然不顾。这必然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实效性不强。因此,高职院校要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就要充分认识到实践性教学的价值和重要作用,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将抽象的理论和活生生的现实结合起来,用事实说话,用事实验证理论。
2.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性教学各自为政,割裂倾向明显。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都没有形成大思政教育格局,实践性教学和理论性教学存在着各自为政,严重脱节的现象。思政部教师多以思政课的课堂理论教学为主,课堂以外的实践性教学活动虽有参与,但次数较少。大多实践性教学活动多由非思政课专任教师的学工人员来负责组织,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传统”等主题社会实践活动。这样,无形中就造成了思政课教学理论和实践相分离的问题。有着深厚理论功底和扎实学科专业知识的思政课专业教师往往只注重理论性课堂教学,而忽略实践性教学活动,从而错过了利用实践来检验、巩固、强化理论性教学的大好时机,制约了理论教学的实效。由于学工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水平没有专业教师高,尽管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但由于缺乏专业理论教师明确目标的引导和科学理论的指导,造成开展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往往处于分散和割裂的状态,活动彼此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和统一,从而使得实践性教学活动处于一种孤立的处境,这必然影响思政课的教学实效,也不利于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
3.实践性教学支撑条件保障不足,教学实施随意性普遍。
受思政课在整个高职院教育教学体系中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不利影响,开展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的各种支撑条件,如教学课时、实践教学场所、实践性教学经费、教师队伍等都无法得到充分保障,从而导致了实践教学实施的随意性比较大,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有效保证。这种随意性首先表现在排课上面,多数高职院校的课程安排上没有固定的实践性教学课时,有的想排就排,不想排就不排,对实践性教学课时的规定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和硬性的要求。高职院校开展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的师资队伍既有思政部的专业教师,也有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团委、就业指导中心、学生处的老师,整个教学队伍成分复杂,来源多样,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在教学方式上,思政课教师开展实践性教学的随意性较大,大多根据自身的喜好、兴趣和专业特长,有的根本没有任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实施方案和考评标准。在实践性教学经费的保障上面,虽然实践性教学同理论性教学具有同等的地位和作用,在大学生思想修养和德育素质的提升上负有同样重要的使命,但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院相关部门大多看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在经费安排上能省就省,从而使实践性教学因经费不足而流于形式,没有充分发挥实践性教学真正的功效。
4.实践性教学考评监督制度缺失,师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由于受“重理论、轻实践,重教材、轻现实,重教师、轻学生”等传统观念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实践性教学课程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实践性教学的考评监督制度严重缺失。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没有制定专门的实践性教学考评监督制度,开展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如何考核,如何评定等级则缺乏统一的标准和依据,甚至有的高职院校至今没有把实践性教学纳入学生的学科成绩评定范围之内。考评制度的缺失直接影响了实践性教学主导方教师和主体方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再加上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的许多活动是在课外校外进行,更有许多实践教学活动安排在假期,在没有建立完善的实践性教学监督制度的状况下,实践性教学就很容易流于形式,如果再存在考核不当、评价随意,很可能就使得思政课实践性教学被教学双方应付了事,从而失去开展实践性教学的真正意义。
二、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组织和运行质量的对策分析
近年来,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性教学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至今没有形成一套适应当今形势特点的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组织和运行模式。因此,务必要在加强对《意见》精神深刻领悟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的内涵,深刻剖析实践性教学在组织和运行上出现的主要问题,着手构建一套适合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组织和运行的基本模式。
1.纠正认识误区,拓展思政课实践性教学内容。
在确立实践性教学内容之前,高职院校一定要纠正对实践性教学的目的和意义方面存在的认识上的偏差,严格按照教育部“05方案”的要求重视并加强实践性教学,将实践性教学在高职学生道德教育教学体系中摆到其应有的位置。在坚持学生自主性与教师指导性相统一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实践的具体内容,开展调查研究。同时,教师要加强相关指导,帮助学生确立有价值、有创意的实践性教学内容。传统的实践性教学往往是在理论性课堂教学完成后,开一个专题研讨会、组织同学们去红色旅游景点接受一下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单一和刻板,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政课实践性教学方面,要不断围绕其实践性教学目的拓展其内容。在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可立足于思政课理论性教学活动,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安全教育等活动,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特点、学生个性和能力差异等主体因素,制定适合学生实际情况,且针对性强、重点突出的实践性教学内容规划。结合周边相关教育资源,合作共建一批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并把基地资源拉进课堂,成为实践性教学的重要内容。
2.改变传统观念,丰富思政课实践性教学形式。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实践性教学形式是实践性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组织形式仍然比较单一,主要以社会调查参观为主。这种局面的长期存在不利于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的有效组织和运行。因此,高职院校要一改过去“以教学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平台”的实践性教学组织和运行的传统观念,千方百计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中心,以社会为平台”的开放式立体化实践教学方式,进而形成现代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的组织和运行模式。课内实践教学可以开展课堂讨论、学生模拟教学、经典影视赏析、团队辅导教育等活动;社会实践教学可以进行参观调查、阅读研究实践、校园文化活动、“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服务等活动;虚拟实践教学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包含网上调查、网上论坛管理、开设主题博客、创建课程聊天室、网上红色基地网站考察等教学形式。点面结合,既有依据教学内容开设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又有社会研修基地的拓展探究。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现实生活与虚拟空间相结合,形成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形式也就丰富多彩、种类繁多。
3.完善组织管理,加大思政课实践性教学保障力度。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在进行思政课实践性教学时面临教学经费严重缺乏、教学资源相对短缺、教学组织实施困难的窘境。要摆脱这种局面,就要不断完善组织管理,在组织机构、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建设、课时保证、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加大支持和保障力度。当前高职院校在思政课实践性教学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就是缺乏有效的机制,甚至有不少高职院校还没有成立由校党委书记或副书记任组长的“思政课建设领导小组”。有的高校虽然早已成立了领导小组,但形同虚设,很少开展实质性的工作,实践性教学保障经费不足的问题更是无人问津,涉及到多部门合作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工作更是相互推诿、扯皮,导致实践性教学难以顺利开展。因此,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的组织和运行势在必行。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校内外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实践性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师资保障。
4.引入监督机制,建立思政课实践性教学考评监督体系。
关键词:思政课 问题 对策
高校的思政课是全国本专科生的必修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的重要途径。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强调:“要不断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真正使思政课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要达到这些要求,思政课老师就必须要找出思政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思政课不够重视
笔者对我校高职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发现,无论是成绩优秀的学生还是成绩一般的学生他们对思政课都不是特别的重视,十个学生中有八个学生持这样的态度。几乎80%的学生对思政课抱有一种负面评价,一说上思政课就感觉是枯燥、抽象和背诵。很多高校都实行大班制教学,学生过多,导致老师无暇顾及,学生在课堂上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有睡觉的、玩手机的、看小说的、打游戏的、做其他作业的等等。并且,他们还认为思政课可学可不学,有些还认为即使是不学,他们也可以考及格。中央财经大学的冯秀军教授说“别的课是从零开始,我们的课是从负数开始,”所以说,要转变学生的错误观念需要花费很大力气。
(二)教材内容不符合高职学生的需求
根据05课改方案,高职院校使用的是全国本专科生通用的教材,教材内容理论性比较强,事例比较少、太过于空洞,让人感到枯燥乏味。对于本科生可能比较容易接受,他们基础比专科生要好很多,而且有一定的学习自觉性,高职院校的学生更重视的是专业课的学习,本身他们都不重视思政课,再加上教材那么枯燥,就更不愿意学了。
(三)教师理论水平不够、教学方法不得当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然而有些高职院校的老师,自己理论水平都不够,还如何给学生解惑?现在高职院校使用的教材都是15版的,然而仍然有一些老师上课的内容还停留在老版本的教材上。上课不负责任,上课来了,下课走了,根本就没有想方设法让学生去爱上思政课,教学方法传统单一,纯粹是灌输式的输入,有的老师甚至还在照本宣科,或者是做个PPT照着读一读,教学质量不高,没有达到思政课教学的目的。
(四)思想教育工作和思政教学相脱节
思政课的教学与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但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存在辅导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和思政教学相脱节的现象,思政课老师只负责上课,不参与学生活动,也不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没有实现管理和理论教育的相通。
(五)缺乏实践教学
思政n可以说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不能只局限于教材,应该多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而现在高职院校在这方面却很薄弱,缺乏规范的实践教学计划,甚至有很多高职院校没有实践基地,而他们所谓的实践教学无非是听讲座、举办辩论赛。
二、解决的对策
对于以上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一)实施中、小班教学
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所有高校对思政课的教学都采用大班制,为什么呢?是不是因为学校也认为这门课没那么重要才这样做呢?同样,英语课等一些课程也可以说是每个学生都必须要学习的课程,但是,英语课却是以班级为单位上课,然而,大学里的思政课却是几百号人一起上课,试想,一个教室坐了上百人,老师怎么能管的过来?怎可能兼顾每个学生?一节课短短几十分钟,有时候老师也要点下名,几百个人一起上课,点名就要点去十来分钟,我们可以算下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时间还有多少?而中、小班制教学可以兼顾大多数学生,老师可以和学生“一对一”的交流而不是“一对多”的交流,这样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建立微信公众平台
网络环境使学生的上网频率和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远远高于其他群体,网络传播的信息以千军万马之势涌入大学生头脑,在这种新情况下,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以学校为单位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号里每天可以关于思政方面的某一个专题的讲座或者是相关的知识点,在这个平台里学生可以和老师互动,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言论、文章或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由管理员审核,对审核通过的可以发到朋友圈供同学们阅读、讨论,对好的文章予以一定的物质或精神的表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加大实践教学力度
实践出真知,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必须突出实践性,但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的实践教学,如:观看爱国影片、辩论、讲座;应该要走出去,如: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参观博物馆等,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达到思政课上课的目的。
(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一个学生是否爱学习、想学习关键也在于老师,学生上课不认真,一方面的原因也在老师没能够吸引他,所以,老师要不断提高自己,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突破原来“重教师单向灌输,轻师生双向交流;重教师一言堂,轻学生群言堂;重教师教学积极性,轻学生学习主动性”②坚持“因材施教”不能搞“整体化”,同时也要注意结合学生和教材的特点,及时转变教学方法。
(五)建立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交流机制
针对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和思政教学相脱节的现象,高校可以为辅导员和思政课的老师搭建立一个交流的平台,加强辅导员和思政课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双管齐下”最终达到“治标治本”的效果。高校也应该尽可能的聘用思想政治教育出身的毕业生担任辅导员,对非思想政治教育出身的老师要加强对他们的培训。
总之,影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因素有很多,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花大力气,也需要学校、学生、老师相互配合,共同努力。
注释:
①丁永刚:《现今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误区及引导对策》,《青海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关键词:高校 思政课 教学语言 网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高校思政课可以说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主要阵地,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这一过程当中,语言表达形式是否合理合适有着重要作用。所以要想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创新语言形式,从而提高其感染性和生动性。
1 网络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影响
网络对高校思政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方面。从积极影响角度而言,网络激活学生热情,能够帮助其树立主体价值。网络时代开放平等成为主流思潮,主体的话语权不受其社会地位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借助网络丰富知识并改变思维方式。很多大学生借助于网络参与到公共事务,同时实现个人的发展。此外,在网络时代,信息呈爆炸式发展的速度,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以及便捷的交流方式,深受学生的喜爱,也培养他们应用信息以及技术的意识,提高他们获取科学信息并加以传播的能力,最终拓宽了大学生信息来源以及渠道,丰富他们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从而成长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生在网络时代通过不断地创新网络语言,可以在虚拟空间真实表达自身思想情感,并且通过富有创意并且新奇的网络语言,来体现大学生的鲜明创造性。大学生的想象力以及自我意识通过网络得到表达,从而灵活使用课内外的知识,来体现他们创造性的思维。
另一方面,网络也给大学生带来不利的影响。网络文化弱化大学生对于主流价值观的高度认同。网络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学生的思维以及交往方式,并且超越时空界限。网络上话语主体日益多元化,并且激活其欲望以及想象力。网络的工具化以及利益性导致其内在价值缺失,从而引发大学生的异化。在网络上,话语暴力层出不穷,话语权也被滥用,各种不良信息以及话语冲击主流价值观,从而导致大学生形成浮躁心态,严重影响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从而导致一些大学生精神浮躁,尤其是那些价值判断力以及抗诱惑能力比较弱的大学生,容易出现人生方向迷失以及价值选择判断错误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大学生理想以及信念,导致主流价值的边缘化。
2 高校思政课提高语言艺术性的措施
第一,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语言需要多一点文学色彩。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不应当是一板一眼的,同样能够富有激情。例如在讲解哲学原理的主客体统一这一问题中,就能够引用坡琴诗来说明在演奏优美音乐的过程当中,不仅仅需要琴这一客体,同时需要人这一主体的动作,只有两者实现相辅相成,才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音乐。通过加入文学元素,同泛泛而谈比较而言,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展思政课理论的意境以及学生想象力。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强调教学语言的文学色彩需要适可而止,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学语言美学意味并营造教学氛围。
第二,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语言需要多一点人情味色彩。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往往给学生以枯燥空泛以及说教的感觉,因此对于思政课的教师而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走进学生心里而让学生高度认同并加以接受。在高校思政课的教师形象环节,思政课的教师要避免沦为僵化道德标本,其身上需要体现出人性的丰富内涵,兼具厚重的德性以及丰富的人性,这样的思政课教师才更加具有魅力以及说服力。此外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需要尽量将宏观东西微观化,并将空洞东西生活化,从而让思政课教学回归生活。最后是在教学语言方面,高校思政课的对象是人格意识较为独立的大学生,因此教师在表述的过程当中需要提高教学语言的人情味色彩,要展现出平等包容的心态以及人性关怀态度。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机制;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3.03.029
所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接受机制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为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积极促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方面的教育内容的实现,使其内在要素自身及与外在社会、环境和技术等要素相协调,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结构和功能的有效运行,达到促进教育内容的接受的过程。高校思政课接受机制作为隐藏于各种教育现象之后的运行机理和内在逻辑,本身是抽象的,但因教育的实践性,其表现却是实在的。决定高校思政课效果最根本的、最基本的两种机制是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笔者将从教学环境、教学主体、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五个方面探讨高校思政课的动力、平衡和评价机理,以期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一、教学环境与教学主体:高校思政课接受的动力源
高校思政课接受需要动力,而动力最重要的表现是活力,其活力的衡量尺度是效果或发展。所谓高校思政课的动力机制是指高校思政课赖以运动、发展和变化的不同层级的推动力量,以及它们产生、传输并发生作用的机理和方式。社会发展加速与个体素质提升困难之间的矛盾是高校思政课发展面临的问题,也是其发展的契机和动力。这一矛盾既是高校思政课的源泉与动力,又规定着高校思政课的性质与方向。以下将从多样化教学环境与多元性教学主体两个维度,建构知情互补的高校思政课动力系统,实施多种教学变量的整合,以提高教育内容的接受度。
(一)以教学环境的多样化强化高校思政课的主导性
教学环境的多样性特征,源于经济全球化和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在教育现代化促进了文化自觉意识觉醒的时代下,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时代性的课题。在这种特定境遇下,主体接受各种现代化的价值与观念,产生了特殊的心理期待与困扰,对高校思政课环境提出新的要求,急需强化教育的价值引导功能。由于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本质特征,如果能积极地发挥人类的意识性、自觉性、可选择性的能力,顺应教育的社会性、物质性和对话性的特性,那么就可以从环境中获取高校思政课的动力,增加接受的可能性。
首先,要整合高校思政课的技术环境,促使学生接受特定的思想观念,增强国家认同感,维护国家的同一性,维护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虚拟技术负荷着人文价值,支撑着人文维度[2]。技术变迁中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与运用,网络的多元性、开放性和创造性,对现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具体表现为主体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利益诉求趋于多样化。虽然教育教学环境的新特性挑战了国家的主导性与统一性,但也为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新的动力,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其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注意精神环境的创设,创设精神环境,需要依据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促发积极心理,避免消极精神,积极开发高校思政课的激励与引导功能,解决大学生的理性图景化生活与现实判断中建构理想信念的思想冲突。关于利益环境的设计,需要从利益诉求出发,高校思政课教学部门要联合学生工作、校园文化建设部门多方协作,满足大学生的知识学习与人格完善的利益,这种需求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原动力,是发展的持续力。因为利益需求是社会的唯一推动力。
(二)以教学主体的多元化增强高校思政课的体验性
人作为最有灵性的生命体,既是主体性的存在,又是价值性的存在。从高校思政课教学本身来理解,其由教师、学生、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等若干因素构成。其中,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主体平等对话是其相互关系的核心。高校思政课是双边主体的互动式教学,体现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要从认知、情感、信念和意志的心理层面着手,旨在体现教育的体验性,开展有效的符合大学生实践的针对性的教学。
1.主体认知对高校思政课接受的促进作用。虚拟技术的发展极大提高了主体的感知能力,高校思政课主体认知的提高提供了技术支持[3]。教学中教育者应根据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学科情况,甄别和筛选教学设计,反思教学流程、教学策略、教学目标。在这个设计过程中,高校思政课教师对教育对象的认知研究,可以理解为在外在刺激和学习者个体特征相结合情况下进行渐进性和累积性的自我建构过程,认知过程的表征有同化、顺化和调节几个重要环节。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认知图式是一种知识的组织体,它能控制感知思维与行动策略,并处于经常性的变动中。要根据学生认知状况的阶段性、层次性、个体性地确定知识框架,确认教学重点,建构系统化的整合知识块,形成体系化的教学结构。在教学流程上,通过概念和现实图式,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反思相结合。在教学目标上,从认知的个体性出发,满足个性发展,激发创造性思维,实现教学模块化及自主选课。
2.主体情感对有效传递高校思政课的价值观的持续作用。伴随着认知过程而产生,并对认知过程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情感。教师用情感共鸣和互动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情感,设立情感教育课程,建立情感教育导师制,拓展尽可能的校园内的情感教育途径[4]。学生学习高校思政课时正是成就成熟公民,强化对社会的责任的过程。因爱国除了源于认知外,还有情感因素的作用。不管是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还是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归因,都与学生情感的作用分不开。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如能关注学生自我评价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并对其进行启发与引导,那么将会形成学生的积极情感,从而增强其政治认知学习的效果。双边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主体都有各自的信念形成路径。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对教学工作、教师角色和学生学习的确认,他们的信念对教师的知识及判断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教学过程。另一方面,学生在教学的对话交流中,逐渐产生了对真、善、美的确信与追求,这种信念有助于增强对理论与观念的接受度。
二、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高校思政课接受的平衡源
在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环境、教学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同时,课程内容的优化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对提高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所谓高校思政课的平衡机制是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及其相互之间多个要素的协调而保持和谐有序稳定状态的运行机理与方式。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对于高校思政课教育效果起着平衡作用。课程本身是一个关注实践的领域,包括课程编制、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环节。高校思政课课程目的在于将社会主义中国占主导地位的,被社会教育体制所认可的思想体系,上升为集体意识。高校思政课课程设计要将设计好的课程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有效教学的实现途径之一是整合不同的课程模式,在教学中把握规律,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效率与效益的平衡。
(一)中华文化对高校思政课课程设计的预制性
中国思想文化从以德性自觉的人性论为侧重点到的社会性自觉的人性假设,都对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取向产生根本影响。
1.中华文化传统对高校思政课内容的接受提供了内在依据。当下科学主义和享乐主义以及个人解放思潮都对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文化之根产生冲击。在文化传统因素的作用下,高校思政课经历了圣化、去圣化到再圣化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受到了,以追求君子、圣人的理想人格教育为旨趣的思想文化的直接影响。美国著名学者爱德华·希尔斯在《论传统》一书中提出了人都是生活在传统的掌心中的观点。《论语·述而》中提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圣人型的德性传统具有社会感召力,现代的社会性传统具有社会民主性,高校思政课长期以来在课程设计上认为,传统圣贤特质并不是神授的,而是文化传承的结果,体现在传统道德教化中树立典型和权威。西方学者也认为,“不仅权威及其血统,而且社会中的一系列行动模式、角色、制度、象征符号、思想观念和客观物质能够产生神圣的感召力。” [5]
2.中国化为高校思政课的持续存在提供了现实经验。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并中国化的进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异质性增强,社会与国家的同质性增强,从而使教育的社会性自觉和德性自觉走向规范和整合。高校思政课的社会性人格形成有特殊文化传统和制度的渊源。因而,中国文化的预制性对高校思政课课程设计提供了内在依据与现实路径。网络社会的发展下,高校思政课接受度提高要通过网络参与方式使学生在开放多元的社会中获得利益表达渠道。现代型人格的形成因条件的特殊性,只能通过一定的契约关系使新社会实现有机整合。价值教育国际化是一种传统,高校思政课课程设计不仅关注大学生德性自觉精神的培养,大学生社会性自觉素养的提升,更关注其理性自觉意识的培养,这是对人类对文明与秩序的一种尊重。大学生中不同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利益差异和冲突,需要依赖于法治化的教育制度安排,即高校思政课要依赖于大学生的自觉协商意识,形成和平解决争端的利益协调机制。
(二)价值观教育特质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综合诉求
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接受度受到传统文化、制度安排和现实环境的制约外,根本上受制于价值教育的价值判断的主体性与历时性。
1.价值观教育的特殊性。智力教学多为掌握知识,以目标实现与内容传递为旨趣,以传授科学知识为教学目的。运用智力学习中的基本原理与规律的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服务,确实可发挥教学方法和知识传输的效率上的优势。但这只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基础,却不能代表学生的自主性能自然生成,个人素质会自觉产生与发展。价值学习具有事实知识学习的特征,更有自身的特殊性,如主体体验性、效果长期性、信念持久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学方法依托于课程的规划、实施和评价。大学生知行能否统一,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进的重要任务。从学生视角来看,价值教育的效果与其生活经历、学习环境、生活情境和自我启蒙意识息息相关。在此基础上考虑网络化、市场化和全球化背景,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改革要着眼于大学生的自主和谐发展,养成主体的习惯,着力于提高学生的认知与实践能力。
2.价值观教育与智育的共同性。教学论认为从教学目标出发,学习是事实、技能和规范的传授与习得的过程。高校思政课工作者应掌握知识学习的直接作用方式,平衡操作性与监控性,发挥外显性与内隐性,挖掘普遍性与迁移性。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高校思政课学习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趋向目的性、生活性和实用性[6]。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得当,有效与否关键在于是否有针对性。而针对性则在于能否解决问题。高校思政课采用问题式教学时要充分把握人们在解决问题时经历的起始、中间和目标三个状态,将任务领域转化为人的问题空间,实现对问题的理解和表征。“如果一个问题得到了正确表征,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7]。 高校思政课教学要从心理机制、策略选择和技能形成等教学模式的实践操作上,克服教学方法的单一认知取向,完成教学的整合。在个人品行和道德行为的培养上,要用整合模式培养一贯性的品质。教学方法也需要整合,即从主导到主体,从单一到多元,从灌输到渗透,从环境到情境的转变。
三、教学评价:高校思政课接受的动力平衡源
高校思政课评价作为对教育教学绩效考评的重要方面,主要对教学目标的实施情况和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进行测量,使得教学系统趋于合理,并用于修正下次教学行为。高校思政课评价是以人的素质为对象的一种观察、测量活动,应遵守未来导向原则、整体推进原则、渐进累积原则、持续发展原则和多元化原则。高校思政课教学测评的蓬勃发展,促进教育教学研究科学水平的提高。新时期的评价理念与方法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高校思政课评价在目的上从分类功能发展到培养功能,在内容上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在机构上从管理本位转向服务本位转向。评价具有引导和整合的作用和功效。社会评价趋于多样化,使得高校思政课评价也需建立自己的多元评价机制。
(一)设置多重性评价指标,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
综观泰勒、斯塔弗尔比姆再到斯坦克等美国学者提出的教学评价模式的特点,高校思政课评价要明确教学目的与任务,关注接受效果,关注学习活动中相关人员的多种意见,关注教育效果的长远性,重视师生的应答情况以及量表的科学性。高校思政课评价在取向上要树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态度,给学生创设自主的思考空间,教学决策人性化。评价者应考虑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应考虑教师、家长和相关人员对教学的参与能力。高校思政课评价的科学化要充分整合与完善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
高校思政课评价的内容要与政治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相适应。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和教学效果的时代性使得高校思政课评价的标准与指标应向多样化转变。高校思政课评价机制应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应关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科学、公平和权威的评价要给人选择权、机会均等和程序正义,价值观由一元向多元转化,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对个体的全面评价。高质量的教育观推进高校思政课的评价标准由单一性转向多样化、个性化和社会化。因此,高校思政课评价应从目标导向发展为人本导向,从把学生作为传承工具到强调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从社会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向,引导其逐步得到全面发展。
(二)以多样化的教学反馈手段巩固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
教学反馈起着调节器的作用,为高校思政课评价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空间,所谓反馈即将系统输出量的全部或一部分,经过一定的转换,再送回输入端,从而对系统的输入与再输出施加影响。教学评价作为对高校思政课各种功能的平衡的一种重要方式,具有权力制衡和诊断性作用,其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对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可以提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促进教育创新及其可持续发展。多样化反馈形式,多样性的反馈工具与手段,快速和及时的反馈可发挥多元性评价的积极功能。结合控制论、系统论和多元智能理论,高校思政课评价应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使其更加专业化、系统化。事实上,任何一种评价机制,失去反馈都是大打折扣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还需要借鉴国外教育评估经验,“加强单位评估和学程评估”[8]。
总之,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性是教育工作者应高度关注的现实课题。高校思政课大系统中动力—平衡—评价机理三个维度反思高校思政课的接受机制,对于解决教育质量困境,探索新的教育评价体系,提高教育效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思政课体系具有深层次价值。
[参考文献]
[1]曾慧,黄红生.虚拟技术的人学审视[J].求索,2010(10):7578.
[2]胡小安,童鹰.虚拟技术与主体认知能力的提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1):6265.
[3]褚惠萍.大学生情感教育研究[J].江苏高教,2012(1):119120.
[4]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M].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5.
[5]刘儒德.论问题解决过程的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2292.
关键词:结构主义;思想政治课;改革
结构主义教育思想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的一种西方教育思潮,曾对美国及其他许多国家的课程改革产生过重大影响。
一、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产生背景和主要观点
1.产生背景
结构主义课理程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苏争霸开始,美国极力想要改变教育质量低下的状态。1959年底,全美科学院召开了各领域专家会议,布鲁纳担任主席。布鲁纳在大会结束时做总结报告,该报告的中心问题是教育课程编制中如何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2.布鲁纳的主要观点
(1)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布鲁纳认为,只有掌握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即各门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公式等理论知识,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这门学科;只有把具体的事物放到知识结构中去,才容易记忆和运用;只有掌握了基本知识结构,才能举一反三,有助于理解其他类似的事物。除此之外,这种课程编制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迁移,帮助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的沟通。
(2)螺旋式课程编制。在课程编制上,布鲁纳提出了螺旋式课程。螺旋式课程是把一门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基本原理,在不同年级重复安排,逐渐扩大范围,循环加深程度。关于螺旋式课程编排,他提出了三个具体要求:一是教材能适当地加以转换;二是符合儿童认知发展特点;三是要采用适合于促进儿童智慧成长的教学方式。
(3)提倡发现学习法。发现学习是指人通过独立思考、自己掌握原理原则的一种学习方式。其优点主要在于有利于学生自己掌握知识的体系和学习方法;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的自信心;三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自主创新的思维和能力;四是有利于知识技能的巩固和迁移。
二、当前我国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状况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德育性质的课程。因此,高中政治课的定位也不能背离这一属性。但是,作为高考文综中的一门课程,它已完完全全变成一门智育性的课程。思想政治课已经变成了“洗脑”和“死记硬背”的代名词,学生学起来痛苦,教师教起来无奈。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设置也决定了这门课程的特殊地位,它不像其他科目那样,界限清晰,属性明朗。以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课本为例,它分为必修一《经济生活》、必修二《政治生活》、必修三《文化生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四册。在这四册课本当中,似乎只有《政治生活》比较贴近课程的实质,而且不像数学由易到难的编排,也不像历史以时间为轴编排。高中政治这四册课本之间的关联并不大,难以将它们有机串联起来。因此,高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比较迷茫,学习难度也会相应加大。
2007年课程改革之后,新加入的《文化生活》这册课本原本以无时、无处不在的文化现象为切入点,为学生介绍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和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但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有趣的教学内容变成了死记硬背的考点,学生很难不产生厌烦情绪。
三、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对高中思政课改革的启示
基于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理论,适时对高中思政课程设置加以变革,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效率的提升。
1.打破现有的课程设置结构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设置还是传统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按照布鲁纳的观点,这种按照不同知识的性质划分不同学科的做法有以下四个价值:一是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学科更容易理解;二是有利于课本知识点的识记,特别有利于意义识记;三是能促进知识技能的迁移;四是可以沟通高级知识与初级知识。或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有这样的价值,但是对于高中政治学科来说却不一定。
笔者认为,与其将高中政治课分为这样几大板块,倒不如按照课本特点,将其融入其他学科之中。例如,《经济生活》这本书里面涉及许多生活当中的经济常识,有时候还会涉及一系列的数学公式和演算。如果能将《经济生活》融入数学教学中,既能更好讲解这些经济常识,又能增添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再比如《生活与哲学》可以融入语文教学当中,高中语文文言文在讲解孔子、孟子、老庄的哲学思想时,完全可以将之与哲学乃至西方哲学进行对比。这种对比和碰撞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哲学的基本理论,辩证的取舍不同的哲学思想。《文化生活》完全可以融入历史和地理学科当中,《文化生活》的基本知识来源于历史和地理,专业的地理和历史教师能更好地讲解出其中的渊源。
除了将这样几门核心课程融入其他学科之外,思想政治课还可以做一个更大的调整,就是改变课程名称和教学内容。按照布鲁纳的另一主要观点,任何学科都能够采用智育上正确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这个大胆假设往往被人误解,然而它的实质是“使问题配合学生的能力,或者找出该问题的某方面以便做出这种配合”。它要求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与课程实施方式相配合,形成“在智育上是正确的方式”。德育本就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应该由家庭、社会、学校共同完成。在学校环境中,德育也并不仅仅只是思政课教师或思政课这一门课的责任和义务,它需要各科教师以及各个岗位的教职工通力完成。按照布鲁纳的观点,德育效果的提升需要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与课程实施的方式加以配合,以一种正确合理的方式,是完全可以实现学生思想道德的提升的。
在这一点上,纵观我们的思政课程设置,小学时期的思想品德,由于没有考试的压力,学生学起来是比较有趣的。在这一时期,思品课教师应更多结合当地实际,开发课程资源,研发校本课程。例如,湖北省孝感市的小学生都会学习《可爱的孝感》这样的一门课程。学生表示,这门课有利于了解自己的家乡文化,增强他们对优秀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依此,可以开发类似的《可爱的湖北》《可爱的中国》这样的课程,增加思品课的趣味性。按照布鲁纳螺旋式课程理论,此类课程还可以在初高中思政课中重复安排,逐渐加深难度。
我国思政课程设置还可以借鉴美国的公民教育和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它们把思政课的属性明确划为德育的课程和教学生做合格公民的课程,淡化思政课的意识形态性,增强其实用性。这样可以减轻学生对思政课的反感,提升思政课德育的教学效果。
2.推广发现式教学法
在教学方法上,布鲁纳主张“发现法”。所谓“发现法”,对学生是一种学习方法,叫发现学习;对教师则是一种教学方法,叫发现教学。他认为,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运用发现式教学法,鼓励学生运用发现式学习法,自己去发现和探究思政课学习中以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和思政课的特殊性质相互作用下,导致思政课教师经常运用“灌输法”进行教学。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政课是一门只需要死记硬背就可以拿高分的应试课程。思政课教师在落实思政课教学目标时,把完成三维目标中的知识目标放在首位,甚至当作唯一的目标。过分地强调知识点的记忆和背诵,忽略了思政课的德育本质。
“灌输法”有利有弊,其最大弊端就是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而发现式教学法刚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发现式教学法最大的优点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拥有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以后,会主动去探索,去发现问题,这远比思政课教师的灌输法效果更好。
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对实现学习目标有重大意义,因此要帮助他们实现合适的自我需求,也就是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工作不是变得更轻松而是更加重要了。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关照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学生,采取鼓励的方法,先易后难,让他们逐渐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有进步时要及时表扬。长此以往,学生树立了学习的信心,就会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事,认真主动地去发现和探索学习中的问题。
3.思政课教师角色的转变
布鲁纳的观点,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当前社会上“重理轻文”的现状,思想政治课本来就是不受重视的科目。长期不受重视,使得许多思政课教师安于现状,一门心思当教书匠,认为只要落实好知识点,让学生考高分就是完成教学目标。思政课教师的这种教学态度和心理是不利于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提升和德育目标的实现的。
2016年2月23日,江苏省宣布秋季新入学的高一新生从2018年开始取消文理分科,开启“3+3”高考模式,也就是学生除了必考的三门基础课语数外,再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中选取三门进行考试。作为未来高考的一种趋势,它对思政课的要求变得更高了。如果思政课再不改变其“枯燥无味”“死记硬背”的常态,学生只会越加反感,不去选择政治课作为高考科目,那么日常学习中就更加不会重视政治课,如此反复,恶性循环,思政课的地位只会一降再降。这个趋势给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带来更大的挑战。
思政课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思政课教师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师。思政课教师除了要抓好教学常规以外,还要不断改变教学方法,例如,布鲁纳所提倡的发现式教学法。
综上所述,高中思政课改革可以借鉴布鲁纳的相关理论,但要综合考量各方因素,积极稳妥地推进。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张华.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卷)・课程改革国别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陈秀梅.结构主义课程的简析[J].科技信息,2006(1).
【关键词】独立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单主体” “主体间”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C-
0050-02
一、“单主体”与“主体间”教学模式概述
当前,独立学院学生对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而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重要性也凸现出来,如何有效地提高独立学院思政课的影响力,更好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每个独立学院迫在眉睫的事情。据调查,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学普遍采取的是传统教学模式,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受传统主体哲学“主客体二元论”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的影响,把教育主体定性为单方面,可称之为“单位主体”模式。“主客体二元论”以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论”为代表,将目光集中于教师的教育行为,认为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将学生放在可以被教师塑造的客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自主性。这样一来,思政课对学生的影响作用非常有限,而在具体授课过程中“单主体”模式也存在不少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主体间”教学模式走进人们的视野。主体间性的表现形式是交往教育,这种交往教育强调主体间的精神沟通,教师和学生不是把对方看做可占有改变的对象,而是与“我”讨论共同“话题”中对话中的“你”。这种对话不是简单的聊天,而是一种平等民主的“参与—合作”关系。这种教学模式更加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在短时间内能极大提高思政课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二、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学现状分析
(一)大班集体上课,授课形式单一
为节省教学成本,大班授课成为独立学院思政课上课形式首选。独立学院思政课基本都采用大课制,即合班上课。每次上课的学生人数都在200人左右,教室一般都是阶级教室,这种授课方式本身对教师和学生就有一定限制。例如,在阶级教室上课,空间很大,学生人数多,教师很难有精力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通常采用的只能是讲授的方式。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只能借助幻灯片和影像资料来授课,提问或课堂交流活动很少能开展,就算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学生,也会由于设备等现实条件的限制,导致学生的回答往往只有周边同学能听清楚,稍远的同学根本听不到,同样,学生的回答教师也难以听清楚,无法达到互动效果,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影响会越来越少,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课程实践环节受限制,表现形式单一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之一是增加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即让学生将课堂里的知识、观点、问题带出教室,通过自我探索,把知识用于社会,结合现实和课本,加深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和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然而,由于受现实条件限制,独立学院思政课的课程内实践环节一般都是采取教师给题目、学生写论文的形式,很少有教师和学生进行外出实践活动。而且面对大班的现实,思政课教师也不可能有足够的精力带领多人进行外出实践。这样,缺少实践活动,学生积极性得不到发挥,知识就会停留在课堂里、书本上。
(三)师资来源复杂,无法开展“主体间”教学
独立学院的思政课教师来源较复杂,主要由母体学校来授课的教师、独立学院本身就有的专任和兼职教师以及少数外聘教师组成。一般而言,母体学校教师占绝大部分,外聘兼职教师占一部分,专职教师最少。母体学校委派的思政课教师虽然水平比较高,经验丰富,但是他们在母体学校就承担了较多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在独立学院上课难以集中精力,往往只能在课堂上讲授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内容,以完成工作量为目的,很少愿意开展其他教学形式。母体学校的教师通常上课时来下课就走,和学生无任何交流,只求完成教学任务,无法体现“主体间”教学。自有的思政课专任教师人数少,课时量要求高,理论功底不足,在授课方面对学生的说服力较弱,对于课堂的把握程度较差,他们不敢也不愿意开展“主体间”教学模式。而外聘教师一向难以管理,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独立学院“主体间”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发展。
三、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学模式由“单主体”转向“主体间”的必要性
由上述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学现状分析可知,目前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学仍采用“单主体”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存在较大弊端,其向“主体间”教学模式转变具有必要性,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是迎合社会发展趋势的需要
网络时代,知识呈爆炸性增长,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多,大学生快速吸收着大量知识,他们的视野空前开阔。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政治信仰、价值取向、道德伦理等方面都受到一定的冲击,面对社会现实和金钱利益的诱惑,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也悄然发生着改变,这种变化使得思政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现有的思政课却没有跟上时展的脚步,说教成分居多,和社会现实脱节严重,学用脱节的现象很容易使学生对以教师为主导的“单主体”教学模式产生厌倦和抵制的心理,对于单纯的说教式教学的不信任感和怀疑感上升;同时,他们认为学习理论不如考证,毕业时多证在手求职不难,对于思政课的学习没有兴趣,课堂上往往是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并没专心听讲。因此,为迎合社会发展趋势,思政课应改革教学模式。
(二)是独立学院学生特点所决定的
相对于本部学生来说,独立学院学生有着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昂贵的学费使得家庭贫困的孩子被排除在独立学院之外,因此,独立学院学生家庭经济基础雄厚,社会交往比较广泛,见多识广。入校后,学生表现出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强,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要求也相对比较高。另外,独立学院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动手实践能力较强,相比课堂上的死板教学,他们更倾向于相信自己所看所知,对等的主体关系能使他们更容易接受课堂内容。
(二)是独立学院自身发展的需要
独立学院培养学生有其特定的定位,国家对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置专业,主要为地方和区域社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传统的“单主体”教学模式只能让学生被动接受理论知识,只求“知”不求“解”,学生知道知识却不知道为什么;在实践指导方面也软弱无力,学生在学习中没有把课本知识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不能引起思维上的变动和思想上的提升,主动性和创新性得不到正常发挥,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达到国家要求。在这种大环境下,思政课的教学模式也必须转变为“主体间”教学模式。
四、独立学院思政课“主体间”教学模式的完善
(一)提高教师素质,为“主体间”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质量保障
独立学院思政课专任教师人数少且年轻化,素质有待提高。而“主体间”教学模式对教师素质要求比较高,要发挥“主体间”教学模式的作用,必须配有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现今社会中新观念、新事物、新成果不断出现,但思政课教材内容却滞后于社会实践的发展,思政课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把理论教学和当今社会现状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主体间”教学模式。同时,独立学院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充实教师队伍。此外,应组织现有专任教师外出交流与培训,帮助教师提高理论素养,增强责任心,促使他们在认真研究教学规律、研究学生与课程特点、更新和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中提升素质。
(二)运用各种教学辅助手段,加大“主体间”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今思政课堂上网络教学变得十分常见,教师课堂补充的知识内容多半来源于网络,用网络手段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吸引力成为教学的一种手段,“主体间”教学在其中可以得到较好体现。可充分利用网络化教学,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解读各种网络信息,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把网络变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引导学生用主流观点看问题,从而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
实践教学作为主体性教学模式的一种重要表达形式,通过让学生参与社会工作和调查,把书本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由于实践教学需要建立实习基地,会耗费大量经费,同时也需要校内外师资力量的指导,很多独立学院往往因此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独立学院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由相关教师带队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让学生通过与社会的面对面接触,感受到真实的社会现实,从而将自己融入到社会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自身思想政治水平。
除社会实践外,党团活动、党课、学生社团活动等也可以作为思政课教学的辅助手段,引导学生在政治上积极上进,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探索社会。这样,通过思政课的教学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性互补,单纯的讲课就变成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相长、师生互动的“主体间”教学模式。
(三)加大学校的支持力度,为“主体间”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独立院校对“主体间”教学模式的选择运用是基于社会、学生和自身三方面的因素,对于“主体间”教学模式应做到提倡和激励。如积极支持思政课的各种实践活动,对思政课教师加大培养力度,对思政课教师制定一系列的激励制度,对思政课的效果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衡量标准。总之,应从学校整体角度出发,真正做到为思政课“主体间”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朱艳,张雳.构建新课改下主体间互动交往的师生关系[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3)
[2]李包庚.独立学院思政理论课的危机与对策——基于宁波大学科技学院的调研[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6)
【基金项目】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2011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专项课题资助重点课题(BW11SZA04)
关键词: 案例教学 高校思政课 实效性
高校政治教育,是一门人文性的学科,是以人为教学对象的学科。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该学科教学具有理论抽象性、意识形态性及政治性等特点。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形式化趋向严重,教学方法保守拘谨,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大学生作为年轻一代,思想更加活跃,其思想呈现多元化的现象也更加明显。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全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陷入了低谷,导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相对西方而言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为保证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稳步发展,必须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
一、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
当代大学生由于自身素质和社会中的一些负面问题,出现了许多思想政治方面的问题,诸如:理想信念模糊、政治信仰缺失、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协作意识差,受市场经济中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的影响大。思想政治教育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方式,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社会价值观和正确意识形态的必要手段,也是个人参与社会实践,融入社会生活的重要指导思想。作为时代所需要的新型人才,作为国家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大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前提是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的高要求[1]。而在《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管理的有效结合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思政课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状
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体制的改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及价值取向,而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却始终没有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显得保守、落后,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经常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在高校教育中处于被动地位。目前,高校思政课的课程理论和实践生活严重脱离。虽然思想政治教育是理论性极强的学科,其教学内容具有抽象性及系统性,但是如果过于注重理论教育而忽视生活性和实践性,就失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马克思曾经说过,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因此,个人的思想意识的变化是通过个人的实践生活表述的,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由于高校思政课缺乏针对性,再加上其理论性特点导致与生活实际脱节,高校思想政治课明显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存在实效不佳。
二、关于案例教学
(一)案例教学法简介
案例教学是由美国哈佛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于1870年首创,后经哈佛企管研究所所长郑汉姆推广,并从美国迅速传播到世界许多地方,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一种成功教育方法。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引入我国。作为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进行学习。案例教学一般要结合一定理论,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在案例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既不是编出来讲道理的故事,又不是写出来阐明事实的事例,而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基于一定的事实而编写的故事,它在用于课堂讨论和分析之后会使学生有所收获,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对于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人文学科,是以人为教学对象的学科,具有理论抽象性、意识形态性及政治性等特点。对于这一特点,马克思曾经提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显示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发展[2]。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将知识理论灌输在实际生活实例中。案例教学法正是结合一定理论,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的教学方法,非常适用于高校思政课。
案例教学法在理论上与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相适应,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其分析问题和提炼信息的能力。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要正确运用案例教学法,针对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将课程上的理论与实际的案例信息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案例中获取更为直观的知识,使学生的思维更为活跃,并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总之,案例教学法是提高高校思政课堂教学效率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3]。
三、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中的运用
(一)制订明确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主要包括特定的教学对象、明确的教学目的、具体追求的教学效果和对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及其控制。在高校思政课中运用案例教学,主要目的不仅仅在于传授政治思想理论知识,还在于通过动员学生的参与热情,唤起潜藏在学生身上的丰富的实践经验及其能力。明确的教学计划不仅要考虑案例课的过程控制,还要考虑整个教学计划的进度特别是其中案例部分的安排及其效果,要注意案例部分和理论部分、实践部分的平衡。
(二)选择合适的案例
要做好高校思政课的案例教学,就必须选择适合的案例。所有的案例是为一定的教学目的编写的,选择案例一定要考虑案例编写者的着眼点。同时,案例教学的目标是启发学生对现实的政治问题的思考、争论和进一步探索,基于问题和探索问题是这种教学方法的核心特点[4]。因此,选择的教学案例要结合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兼具综合性和实践性,同时富涵鲜明、强烈和错综复杂的问题意识,能充分引发学生的争论与思考。
(三)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
对案例的讨论环节能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以完全释放,是案例教的的特色所在,也是其终极目标。因此,在高校思政课的案例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根据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帮助学生从对案例的认识与思考过渡到对案例后的本质知识的思考。老师要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环境,让学生积极地讨论,并乐于表述自己的观点。
(四)课程的总结与评价
对课程的总结与评述是案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老师要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公正而客观的评论,并对自己的教学成果进行总结。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重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并将理论学习渗透在案例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其精神实质却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管理的实践和进步大有裨益。在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教学宗旨的背景下,在以思想政治素质作为新时代人才主要评价标准的当代,创新性的大学生思政治课教学方法是更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方式,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能够为大学生的未来,为社会发展的未来提供思想依据的良好支撑。
参考文献:
[1]张新旭.思想政治课教学案例的应用[J].职业教育,2011(6):78-79.
[2]李钺.思想道德修养课中案例教学法效果浅谈[J].今日科苑,2008(12):67-68.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博客建设;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94-01
博客在互联网上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综合性平台,使得人们可以简易迅速便捷地自己的所见所想,及时有效轻松地与他人进行交流,自主自决地进行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和资源管理。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应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博客建设的有益探索。
一、博客建设有利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模式的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传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采用的是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得单向灌输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内容较为抽象,手段较为单一,形式较为枯燥,时间较为短暂,辐射力、感染力和吸引力不强,教育信息在传授过程中耗散较大,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反馈,致使思想政治理论课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而博客则可以弥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从“脸面对脸面”转为“界面对界面”,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空间变得更为广阔,教育内容变得更为丰富,教育双方的地位变得更为平等,交流沟通变得更为开放。思政教师可以把自己积累的优秀教学资源,分门别类地到自己的博客上,也可以把自己工作及生活中发现的问题或感想写成日志晒出来,还可以链接重要的新闻报道、时政快评、精彩的电子刊物、图片、音频、视频,以及精品网页、网站等,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丰富的共享型的教学资源库。不论是以“游客”身份,还是通过博客好友链接形式,学生都可以随时访问这个资源库。大量的学习资料结合生动健康的媒体内容,具有鲜明清晰的视觉冲击力,使学生们在十分放松的心情下,自主地选择浏览内容,在主动的学习探索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师的思想观念。博客不仅可以进行单向信息传播,而且能够实现多样化的互动交流。师生之间既可以双向交流,也可以组建博客圈展开多向交流讨论;即可以同步在线即时交流,也可以异步在线延时交流,信息交换相当充分。在博客这个虚拟平台上,教育主客体地位对等。
二、博客建设有利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渠道的开拓
博客为高校在网上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辟了一个新渠道,为思政教师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提供了新窗口。在博客这个能自由平等地表达意见的平台上,即使意见不同,少数人也不会因此屈从于大多数,或者保持沉默,而是坚持阐明自己的合理主张。博客给人们造就了一个自由倾诉情感,真实流露思想的精神家园。或访问,心灵独白或交流探讨,即可采用真名,也可匿名。因而减少了学生们的思想顾虑和面对面时的尴尬,能够敞开心扉自我诉说或者沟通对话。这正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过程中一种求之不得的境地。为思政教师及时充分地掌握大学生的思想感情动态,进行教育和疏导,开辟了一条新路径,提高了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三、博客建设有利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资源的共享
博客倡导的核心精神之一就是利他性的共享精神。“越分享越多”,就是博客无与伦比的魅力精髓。一般情况下,在线开博是免费的,博客的访问权是开放的,内容是公开的。博客作者会把自己原创的,转载的或连接的资料,以及他人的评价和反馈信息,完整地无偿呈献给来访者。运用超链接方式、博客之间、博客与博客圈、博客与其所在的博客圈和网站就集合成一个庞大的共享型资源库,不仅信息和知识共享,而且经验和思想也共享。思政教师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时常会产生一些思想体验,这些思想体验就是一部分隐性知识,初期是粗糙、零碎、似明非明的。当思政教师把它们用文字的形式记述在博客上后,这些隐性知识就逐步显性化了。
四、博客建设有利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效能的延续
对于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用的发挥不应该是短暂的、肤浅的、局部的,而应当是持续的、深入的、广泛的。因种种条件限制,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囿于教室、校园等一定的时空范围之内,效果不是很理想。而博客的即时、互动、立体网状传播方式,能够赋予思想政治理论课活动极强的渗透性、覆盖性,促进其效能的延续。通过博客、思想政治理论课活动可以在更广阔的范围、更长的时间内开展;学生们也能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接受在线教育。从长远来讲,思想政治理论课效能的可持续,还有赖于思政教师自身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的增强,以及学生们自我教育意识和习惯的养成。在博客空间进行的叙述、感悟、阅读、交流、借鉴、评论、交锋、往往能引起人们的深度反思活动。
教学自信也就是教师对自己通过教学过程达成教学目标的认可。所谓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自信,是指对自己有能力通过教学,成功地完成特定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信任。教学自信在思政课教师职业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课程教学环境、职业发展条件都较弱的高职院校里,它是所有思政课教师教学生涯中的宝贵财富,是走向成功教育的基本要素。
(一)驱动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在目前普遍实行的大班教学情况下,一个思政课教师在课堂往往要努力去吸引上百名学生,而大课堂又难于管理和组织有效教学,教师很容易被大课堂学生的消极反馈所影响,进行消极教学,造成教学质量的下滑。此外,高职学生的主动求知欲望不强,这就更需要思政课教师必须主动的进行有效的教学引导和感染,这其中教学自信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思政课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自信,能够对自身的教学进行肯定,不容易受消极环境的影响,更倾向于去改变教学对象而不是接受被教学对象所改变。充分相信自身所具备的教学能力与影响力,就能够拥有较高的教学自信,产生职业认同感,并投人源源不断的精力到教学工作中去。于是教师为了达到自己的教学预期,实现对自身教学自信的印证,对教学工作能够表现出较大的热情,在面临问题的时候,也能坚持不懈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实现自己的教学预期,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反之,教学自信缺乏的思政课教师,很容易受外在不利环境的影响,由于高职学生的学习欲望不强,很容易在课堂上反馈给教师一种否认其教学的信息,从而导致教师要么否定自身,教学自信受挫,要么就否定学生,根本不愿意教。无论出现哪种情况,都会使得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而且,其对自己提出的教学预期也较低,仅仅满足于“上完课”,“上满工作量”的要求,对教学、对学生表现的都较为消极,缺乏兴趣、缺乏关注,自然也不太关注教学质量的问题。
(二)促进思政课教师职业认同度的提升
高职思政课教师身上目前存在较多的职业心理问题就是职业倦怠,职业认同度低。它不仅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发挥,也制约了教师个人的成长与发展。预防和克服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倦怠,提高其职业认同度,主观上这就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自信,以促进自我人格的完善,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改革开放几十年,社会主义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些国人对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教育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最初的认可、追求到现在所出现的冷淡甚至嘲讽,思政课教师这一职业并没有很好的形成职业认同的外部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思政课教师自身来说,职业认同度更多的要靠良好的教学自信来提升。思政课教师拥有较高的教学自信,在工作中才能够以自我认知为中心,坚定自身的政治信仰,有效避免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形成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这一职业的正确价值定位。全身心地投入到创造工作价值的教学科研活动中去,努力获得各项工作成果,提高职业认同感,并进一步转化为工作的动力,实现职业认同和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当前思政课教师教学自信不足的状况分析
思政课教师应该在政治信念、理论素养、实践经验、人格魅力和师德师风等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教学自信是构建这些能力和素养的基本要素。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自信较为缺乏,不利于思政课教学的有利开展以及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
(一)教学自信不足的主要表现
随着我国思想领域的日益多元化、西方意识形态不断对我国加强渗透的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难免受到影响,其主要表现为对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某种程度的不自觉和不自信。而新媒体的发展,又使得学生无时无刻不处在信息的包围圈中,社会发展的各种表象不断涌现在大学生面前,造成大学生认识上的困惑。针对学生面临的这些困惑,部分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的自信缺乏就凸显了出来。有的教师片面的向学生强调这门课程是综合型课程,于是在实际授课中过多的讲授历史、社会等方面的知识,引用其他的学科理论,而中立性的淡化了课程的理论主导性;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对社会主义理论的充分认识,不能清晰的向学生阐明社会主义的理论描述与当前社会发展之间的落差;有的教师在面对大的社会舆论环境时,缺乏引导课堂舆论的自信,不能用思想政治理论向学生解读当前社会问题以及政府的政策,引导学生正确、理性地看待问题等等。
(二)教学自信不足的主要成因
首先,是思政课教师主观方面因素。一名合格的思政课教师“在思想方面,首先自身要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真正树立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但是“如果教师自身素质不高或者不全面,对发展着的理论一知半解,对社会实践知之甚少,对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漠不关心,那将无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展示理论的巨大魅力,无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大学生头脑,其教学必然是无效的。”思政课教师作为党员教师,多数人都具有坚定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发展充满信心,能够将思政课教师这一职业作为终身职业而勤勉努力。但是就目前我国高职办学历史而言,很多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来源比较复杂,既有应届的研究生,也有返聘的退休教师;既有原来在大学任教的思政教授,也有从中专学校升格而来的思政教师;既有思政教育专业出身的专业对口教师,也有其他专业的跨专业教师。这一情况造成部分高职思政课教师,自身在政治信仰、理论功底、认知和探究能力、实践程度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方面存在不足,并且还出现了信仰弱化的问题,这些都会影响到良好教学自信的建立。其次,是思政课的客观方面因素。高职院校因为自身办学定位等原因,重专业技能技术教学而轻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使得课程出现教学边缘化现象,例如部分院校课程被压缩课时、学分等;有的院校没有给予思政课教师以归属感,更多的只让思政课教师感受到行政权力管理约束作用,而缺乏对思政课教师的发展指导,仅要求教师完成学校硬性规定的教科研任务,例如注重专业课教师的进修、培训和实践而轻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进修、培训和实践等;教材的内容滞后于现实,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没有能够进行的必要的指导。课堂上的道德理论教育与社会环境之间产生了一定的裂痕,对于重视应用和实践教育的高职课程而言,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职学生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的信任度和认同度。课程地位较低,教师发展不被重视,教学内容和社会环境错位等因素都使得思政课教师地位逐渐处于高校的边缘,处境的尴尬往往造成心理的自卑和失落,进而影响工作的热情和进步,导致教学自信不足。
三、提高高职思政课教师教学自信的途径
教学自信是思政课教师不断进步、获得成功的基本品质。无论是高职院校的领导者,还是思政课教师自身都应该关注教学自信的提升,营造有利的教学氛围,建立有效的培养机制,促进思政课教师的良好发展。
1.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自信依赖于自身的知识自信
虽然高职的办学层次不比本科院校,但是实际的教学情况决定了其课堂的教学难度却要大于前者。有些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照本宣科、避而不答、答非所问的现象,除了部分教师存在敷衍了事的心态意外,就是教师自身底气不足,这大大削弱了思政课教师的课堂权威。高职学生中学阶段因为成绩不佳被老师忽视的学习经历,使得他们对社会的看法也偏于消极,在一些是非问题上容易受不良言论的影响。因此,在面对重要的政治和理论是非问题时,思政课教师不可以回避问题,必须明确以自己的观点进行解读和引导,充分展示自己在知识上的权威性,这就需要拥有广博的知识素质,建立知识自信。“要教育人民,必须自己先受教育。要给人民以营养,必须自己先吸收营养”。思政课教师必须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和把握理论思想,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是一个思想深邃、内容丰富的科学体系,必须刻苦研读经典著作,熟练掌握以及中国化理论等的精神实质,掌握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要拥有值得依赖的知识自信,思政课教师除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外,还要具有较为广博的多领域知识素养,对哲学、法学、经济学、宗教、文学、历史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领域都应当有一定的修养。“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唯有如此,思政课教师才能掌控课堂,在教学中树立知识权威,依靠坚实的政治理论基础,丰富的知识储备,既能坚持思政课的主导方向,又能够有效地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加以例证和解读,从而使教学过程具有吸引力,强化教师教学自信的获得。
2.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自信要加强社会实践
认识论指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最终目的。思政课教师虽然在求学阶段接受了大量的专业知识教育,但思政课的课程特性决定了仅有这些是很不够的。思政课的教育内容要紧扣时代,许多新的理论要靠实践不断地去证实、去发展。高职教育本就立足于应用,培养的学生未来更多的也是进行实际操作而不是理论研究,所以思政课教师要更多的进行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实事求是的纠正自身主观理解所造成的偏差,克服可能存在的脱离实际的问题。为此,高职院校要建立规范化的实践机制,支持思政课教师积极进行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各高职院校要根据思政教育及自身办学的特色和规律,对实践的内容、组织形式、实施步骤、所要达到的目标、与课程内容的关系等方面,建立规范化的操作细则,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完善。保证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的物质保障,按中央有关文件要求以每生每年不低于15元的标准进行提供。思政课教师在实践考察活动结束之后,要把实践活动的各类收获,如文字,图片、数据、视频、实物等,根据课程内容和要求,认真加以分类和整理,建立思政教学资源库,并形成机制,在以后的实践活动中,不断补充、完善新的素材,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使用,对理论教学进行有效支持。只有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对自己传授的思想政治理论坚信不疑,才能在教学中理直气壮,从而树立课堂权威,培养教学自信。
3.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自信要培育职业自信
[关键词]网络信息技术;微课;慕课;教学模式改革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8.16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8-0-02
1 思政课网络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 网络教学模式发展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同时也给教育事业带来了一定的变革,网络教学为学生自主自发学习提供了一个平台。此外,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处于社会中的个体也不只是单纯地接受着世界的改变和影响,而是以主人公的地位和身份开始参与社会各项变革。同时网络资源丰富多样,具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表现方式,和传统教学方式相比,网络教学模式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选择倾向,因此可能会产生双重的教学效果。
1.2 网络教学模式发展的价值分析
师生交流和合作是思政课取得成功的重要步骤,网络教学平台诸如泛亚平台、慕课平台等都能够打破时间、空间的有限性,实现双方及时互动和沟通,因此网络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育工作者必须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采用正确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实践活动。网络教学模式能够把各种新观点、新思想、新见解都呈现到学生面前,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体现时代精神,而且还能体现教育事业与时俱进的生命态势。
2 思政课中“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路径分析
2.1 “微课”教学的特点
首先,微课教学主要是利用学生的零碎时间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从它的名称上就可以知道微课重在突出“微”的特点。通常来说,思政课微视频的时间以20分钟为上限,而一般的微视频大多短小精简,时间有明显的限制,大约7~10分钟是最长限度。这是因为思政课较为复杂,部分内容较为晦涩,再加上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思政课微视频的时间会稍微延长一些,以便让学生对知识获得更好更深的理解。
其次,从微课的内容来看,目标性强、重难点突出是微课教学的另一大特点。在微视频里教师能够针对课程的重要内容或者某个部分进行课程设计,从而使学生能够明白自身的薄弱环节,进而结合微视频来查漏补缺,巩固知识。微视频简洁明晰,学习目标明确,课程重难点突出,所以学生能够快速弥补所缺漏的知识。注重交流、互动性强是微课教学的突出特点,学生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发表自己的收获或者看法,同时还可以看到别人的评论和建议,遇到不易掌握的部分,学生还可以利用平台和他人进行交流,对疑难问题进行探讨,从而解决自己的难题。
2.2 “微课”教学的具体应用途径
2.2.1 改变观念,认识“微课”
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影响,很多教师难以一时接受微课教学模式,认为微课只是传统教学方式一种补充,始终难以发挥支柱作用,因此学院改变部分教师的传统观念,让他们开始真正充分了解微课,并逐步意识到微课的重要性。首先设计微课比赛,通过比赛来让师生了解微课的基本知识,突出微课教学的先进性和典范性。其次,教师制作出微视频,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突出微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提高学生思政课的成绩,让师生看到微课的真实教学效果,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革落后的教学模式。
2.2.2 系统规划,完善机制
落实微课教学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做一个系统的规划。首先保证微课教学具有科学的领导机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后期的方向不会有失偏离,同时分设各个管理部门,例如:微课宣传部门、微课策划部门、微课落实部门及微课推广部门,使其各司其职,在管理的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微课的落实情况,不落实难以出成绩,因此相关管理部门要注意督查微课的课时情况和学生的接受状况,采取课时学分制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具体表现来考核教师和学生。另外,在宣传、策划和推广时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介,精心制作网页,做好和教师的沟通,定期更新网站内容,定期注意维修网站。基于以上分析,可以说,微课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成功运行需要各方的配合和合作,
3 思政课中“慕课”教学模式的应用路径分析
3.1 “慕课”教学的特点
微课程是慕课的重要载体,碎片化学习是微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学生们可以利用自己的零碎时间,通过各种移动终端设备,根据自身的需要来进一步学习思政课。这样不仅有效地利用了学生的时间,而且还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学到有价值的知识。另外,师生互动也是一大特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平台上学习的学生,同时还可以立即了解学生的需求,并对部分内容进行更新。
其次,从学习方式上来说,慕课的微课程学习方式多种多样,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减少外在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从学习内容上来看,慕课的视频又被划分为若干个微课程,这些微课程都是由众多个小问题来衔接的,如果学生想要继续看下一个微课程,那么学生就要先回答正确衔接两个微课程的小问题,这样才能展开下一步的学习。这些衔接的小问题不是随意设置的,而是依据微课程所讲的内容来设置的,一方面通过微课程学生可以明白自己掌握的程度,另一方面能够凝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不仅仅在每个微课程衔接处会出现小问题,而且当学生观看某段视频超过一定时间后也会出现相应的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