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音乐小课堂

音乐小课堂

时间:2023-05-30 09:48: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音乐小课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音乐小课堂

第1篇

音乐课堂;素质教育;生命品质

【关 键 词】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5)06-0176-02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人生价值,你对人生价值的定义是什么呢?幸福、优秀……无论是哪种,如果没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是不会达到的,而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课堂是实施音乐教育的主要途径,本人在课堂教学中从提升学生生命品质这一角度出发反复探索与实践,课后认真反思和总结,得到切实可行的有效教学小策略,与各位音乐同行共勉。

一、秀出你的风采,彰显个性的生命品质得到提升

个性发展教育,即发展个性的教育,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他接受教育的独特方式而采取的相应教育。每一个学生都应当有根据自己的爱好而感兴趣的事,每一个学生都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有所创新,每一个学生都应当有一门自己特别喜欢的课程。总之,使每一个学生在某一个方面得到充分发展,真正发展其个性。

在我的音乐课堂中,有一个每节课都会出现的环节叫做“秀出你的风采”,就是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后,给学生3分钟的时间,学生在这段时间里或是自己或是跟同学合作为大家“秀”表演。在这个表演活动中,要求表演的同学大胆展示自己。要求作为观众的同学要尊重表演的同学,无论你喜不喜欢这个节目,都要在表演结束的时候用掌声表示感谢。

学生在“秀出你的风采”这一音乐活动中,人人都是主角,人人都要参与,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发挥。尤其原来一些在课堂上比较“内向”的同学,在组内其他同学精彩表演的带动下,也能够积极参与到表演活动中,并逐渐“乐在其中”。五年三班有个王同学,当音乐课堂上轮到他的小组表演时,他表现得非常胆怯,并不想为大家表演。我是他班的音乐老师,同时我也负责这个班的葫芦丝器乐教学。这个学生虽然内向,但是他在葫芦丝课堂上的学习是非常认真的,而且吹奏水平在班级中也属于优秀的,于是我就鼓励他为同学们表演吹奏葫芦丝曲。开始一段时间表演的时候,他表现得很羞涩,低着头把乐曲完整地吹奏下来就赶紧走下台了。随着表演次数的增多,我发现这个孩子表现得越来越放松,脸上出来了微笑,身体也随着乐曲律动起来……现在他不但非常愿意为大家表演,而且都是吹一些教材上没有,他自学的名乐曲。他不但建立起了自信,而且彰显个性的生命品质得到了提升。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一个学生的天赋、性格特点、爱好兴趣、成长环境都不同,在不断的表演活动中,学生们彰显个性的生命品质真正得到了提升。

二、了解每一位学生,相互关爱的生命品质得到提升

关爱,就是关心爱护,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相互关爱。你需要关爱,我需要关爱,他也需要关爱。我们在去关心爱护他人的同时,也会得到别人的关爱,所以我们要相互关爱,让爱的种子在和谐社会里生根发芽。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应该关爱自己的学生。关爱,不一定必须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例如,学生遇到难题,我们及时帮助他解惑,当学生需要鼓励的时候,我们给他一个眼神或拥抱。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怀和担心,那你就勇敢地选择崇高的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创造的喜悦。”正因为爱,所以会有创造的喜悦,正因为有创造的喜悦,所以对教育、对学生更加充满爱的情感。关爱每一位学生,从了解每一位学生开始。

一年四班有这样一名学生,我了解到在他还不到一周岁的时候,他的父母就因为感情的问题而离异了,他的妈妈扔下他去了外地,所以从那时起他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记得在一节音乐课上,我所要教授的内容是歌曲《摇篮曲》,这首歌曲主要表现的是在静静的夜里,妈妈哄宝宝睡觉时的情景。从上课开始我就一直关注着这名学生,他平时是很爱回答问题的,可是在这节课上他却表现得很沉默。尤其是当我们唱到“摇篮轻轻摇,妈妈笑微微……”时,我看到他低下了头,我的心也跟着一沉。我不能让他这样难过下去,当我们把这首歌曲唱完之后,我对所有的同学说:“下面音乐老师想把这首歌曲换个唱法你们想听吗?”“想!”孩子对我的“突然”提议都很赞同。于是我唱到“摇篮轻轻摇,奶奶笑微微……”这时有好奇的同学问道:“老师你怎么把歌词改了呀?”“因为老师的妈妈在我小的时候一直在外地,我从小是奶奶哄大的,所以我唱奶奶呀。你们都是谁哄大的呀?”“我是姥姥。”“我是爷爷。”……其他学生都争先恐后的说起来,这时他也抬起了头而且跟同学生一起说:“我是爷爷奶奶哄大的。”于是,我抓住这个时机说:“谁把我们哄大,我们就唱谁好吗?”就这样,我在他的脸上看到了笑容。歌曲唱完之后我继续抓住这个契机说:“无论是谁把我们带大都为我们付出了真心的爱,我们也要用自己的真爱去对待其他人。我会怎样关爱他人呢?”学生们一个个举起小手发表自己的想法……我想如果我对这个学生没有足够的了解,那么这节音乐课不但会带给这个孩子伤害,更失去了一个教育学生相互关爱的机会。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想虽然一年级的孩子很小,但是他们互相关爱的生命品质或多或少都得到了提升。

三、手势拉近距离,克服困难的生命品质得到提升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困难。因为个体差异,每个人在遇到困难时候的反映是不同的。有的学生思维敏捷反应快,但是可能缺少深度;有的学生反应慢,深思熟虑,但是可能思维有内涵。音乐课中的困难又不同于其他学科中的困难,例如音乐中音准的问题就需要因人而异,而且还要有一个需要长时间坚持不懈的过程。

第2篇

一、通过具体细致的教材分析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前准备很重要,而备课则是重中之重。我认为教材分析要和本课的教学目标相结合,突出鲜明、具体的特点。只有教师真正吃透、理解了教材,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知道音乐作品中哪些要素是真正对学生有用的,对本课有用的。因此在分析教材时,首先要反复聆听,把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触和理解记录下来,再用音乐术语进行整理,尤其要把本课涉及到的音乐要素分析透彻。一旦把音乐作品分析透了,目标自然而然也清晰了,方法、形式等也相应的水到渠成了。有了教材分析具体细致这个前提,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清晰也很重要。在每堂音乐课中,大目标是靠小目标去实现,小目标靠大目标去统一,它们之间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所以有了大目标后,制定小目标时必须注意,若干小目标都必需为实现大目标而服务,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坡度,让学生的思维经过“爬坡”的过程,而不是轻而易举地获得成功。同样的道理,教学中教师除了对整堂课的教学目标要清晰外,对每一个环节的小目标也要清晰。在教学环节的每一步都要清楚地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怎样才能达到我预设的目标?”也就是在学生已知与未知之间架桥设阶,以不断激起学生“跳起来摘果子”的热情和欲望,开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只有围绕目标,环环相扣,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通过动静有度的课堂节奏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音乐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合理调控音乐课堂节奏也是一门学问。音乐课是学生享受美、体验美、感受美的场所,音乐体验不仅可以在“动”中参与感受,也可以在“静”时细细品味。可以打一个这样的比方――教学节奏犹如一个顽皮的精灵,跳跃在于每一节课中,有人巧妙地指挥它,有人却无奈地受制于它。能够指挥它的老师,总能够让课堂如行云流水般夺人眼球;而受制于它的老师,总是让人感觉上课好像老牛拉车般力不从心。

怎样才能更好地控制教学节奏,使音乐课堂教学更为有效,从而构成音乐课堂中的一种和谐美呢?在实践中我体会到,音乐课的课堂结构要动静有度、充满美感。这里的“动”与“静”,是指教学形态的表现而言的。所谓“动”,是指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种活跃状态。如学生积极参与、涌跃发言、热情舞蹈、愉快歌唱等,是“有声有色”的教学。所谓“静”,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相对安静状态,如学生静心聆听、深入思考等,是“无声世界”的境界。如果一堂音乐课一直处于动态,“动”多“静”少,以致于学生兴奋过度,容易使课堂处于失控状态;如果自始至终寂静,课堂气氛十分沉闷,“静”多“动”少,则学生容易疲劳,抑制学生的思维,也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动”“静”合理搭配。在低年级要以“动”为主,但也要有适当的“静”进行调节。让学生在激烈的活动后静下来,给他们以舒缓调节的空间和时间,往往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随着年级的升高,要增加“静”的次数,延长“静”的时间,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的余地。总之,音乐课堂教学应该是动与静的交替与有机结合,这样才能营造出一种和谐的、美的教育氛围。

三、通过灵活应用的课学教学语言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活动的灵魂就在于教学的语言技巧,教学语言技巧掌握得好,可以使课堂气氛生动活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度。音乐课堂因其艺术性和与生活的密切关系,需要更精妙的语言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运用教学语言的时候应该注意抓住学生特点,对待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应该运用不同的教学语言。

四、通过有效的课堂平价机制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任何的评价都不是随意的,从课改之前的吝啬赞美到课改之后到处泛滥的“你真棒!”教师们对课堂评价产生了许多误区,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也发现课堂的评价体系也越来越完善了,教师对如何使用好课堂评价也有了自己的妙招。但其中都遵循着几点原则:

(1)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评价,根据学生的心理成长进行评价。如低年级的学生的自律性不太好,好奇心比较重,上课时容易做小动作或没跟上教师的课堂节奏,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奖励其他表现好的同学来引导表现不好的同学,并通过游戏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高年级的学生虽然他们处于青春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但他们同样希望得到好的评价,善意的批评、用心的引导他们是能感受到的。

(2)课堂评价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准确的学到知识,更好的开展课堂教学工作,所以评价的前提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怪异、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创新成果。

第3篇

(一)盲目评价

新课程标准提倡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提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表现,于是尊重、赏识、激励纷纷登上课堂教学的舞台。有些教师视批评如越雷区,似乎稍有批评,就怕会扼杀一个“贝多芬”,只要学生一唱歌或回答问题,教师一概以“你真棒!”“你真行!”“你很好!”“你真聪明!”“你真会动脑筋!”等赞扬进行笼统的评价,也不管学生的思考、感悟如何。这样频繁使用必然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因为尊重不意味着肯定错误的或较大偏差的理解和感受,它不等于迁就和盲目的赞赏。

(二)教师自我为中心,指令性语言多

在音乐课堂中,会听到这样的话:“请你跟着老师来唱”、“你能像老师那样演吗?”“跟着老师跳起来!”在这些言语中可以看出教师是在努力尽自己“教”的职责,让学生通过模仿来实现学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失去了“主角”的地位,不能够主动地来学,思维受到限制,只是一味地模仿。他不会去想:用别的方法来演唱或者用别的动作来表演也许会更好。

(三)课堂语言欠精练

1、重复学生的发言

在学生每次发言完毕之后,教师总是重复一遍学生的话。也许是因为学生的声音太轻,教师想转述给大家,但久而久之,便成了习惯。

2、毫无意义的提问

在《龟兔赛跑》欣赏课的课堂上;多媒体出现了乌龟和兔子赛跑的画面,教师问学生:“他们是谁啊?你能给他们取个名字吗?”生答:“他们是龟先生和兔宝贝”他们两位在干什么呀?生答:“他们在跑步比赛。”图上的乌龟和兔子大家原本都认识,并给他们取一个名字有什么意图呢?叫乌龟和兔子不是更简洁吗?

又如:在聆听歌曲范唱后,

教师问:“这首歌好听吗?”

学生马上回答:“好听!”

师:“有趣吗?”

生不假思索:“有趣!”

师:“想学吗?”

学生也非常聪明,都能明白老师的意图,都大声地回答:“想!”

课堂气氛似乎格外热烈,师生互动环节也似乎得到了体现。老师难道仅仅是为了课堂气氛而设计的这些问题吗?这都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想法”吗?像这些带有暗示性的,根本不需要动脑筋就能回答的问题,即使学生还没回答我们就已经知道答案的问题,还能算是问题吗?

3、口头禅

“好吗?”“哦……”“是吗?”“恩”等语言成了教师们的口头禅。也看了一些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再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发现这样的课堂教学语言还是比较普遍。

(四)课堂语言缺乏生机

很多老师在上课时都曾经有过如此经历,自己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设计了一份相当精美的教案,运用了多媒体课件,个人觉得相当的不错,而且教学手段用了很多,教学方法也十分新颖,可是课堂仍旧活跃不起来。当然,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很多,但老师生动、有趣、诙谐的语言激励学生,启发学生才是重要的原因,简单枯燥的“满堂灌”很难引起学生们的共鸣。

二、改进教师课堂语言的策略

新的课堂更强调了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性,通过语言的交流更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帮助他们体会音乐的美,同时还可以促进师生的交流。一个有语言修养的教师在上与他人同样的课程内容时,可以用寥寥数语就能使学生心领神会。那么音乐教师该如何来设计教学的语言呢?

(一)课堂评价,评得精当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具有教育、激励、改善等功能。”对学生要以描述性和鼓励性评价为主。其评价是不能用一个“好与不好”来简单概述。老师进行评价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鼓励时的语言也要富于感情要善于捕捉学生的信息做出恰当反馈,对待学生不同时机不同情况的回答,采用的评价语言,令学生感到教师真正注意着自己。

《春天来了》教学片段。师:同学们,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生1:我最喜欢夏天。生2:我喜欢春天,因为春天里小乌特别多,百花都开了,多美丽呀!师: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不但说出了自己最喜欢的季节,还告诉大家你喜欢的理由。师:今天,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吧!(初听《嘀哩嘀哩》全曲后)师:听了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生3:我觉得歌曲活泼、轻快。师:哦,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呢?生3:我是从歌曲的速度和小朋友的语气中感受到的。师:真是个细心的孩子,能从多方面来感受音乐。生4:我听到了“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听得真仔细!歌词都听出来了,学习音乐就需要一双音乐的耳朵。在你们眼睛是怎么样的?生5:我看见碧绿的草、红红的花,小鸟在书时枝上唱歌呢!而且阳光特别温暖。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不仅介绍了你眼里的春天,还感受到春天里温暖的阳光。

“你听得真仔细!歌词都听出来了”、“学习音乐就需要一双音乐的耳朵。需要即兴、简要的评价,是教师有意识地在引导学生专注投入地倾听。“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不但说出了自己最喜欢的季节,还告诉大家你喜欢的理由了!”类似的评价不仅积极地给予了鼓励,还说明了鼓励的原因。这些语言丰富,并带有明确目的性评价,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增强学生自我认识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精巧设问,训练思维

课堂设问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问题不在“多”,而在于“精”。预设问题要善于撷精取粹,精在它能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心灵的交流。

1、问题尽量避免“是不是”、“好不好”、“同不同意”、“对不对”这种十分简单、不假思索的提问。人音版第二册《云》的教学片段:欣赏白云和乌云的图片,聆听《海上风暴》片段,提问“这段音乐你觉得适合白云还是乌云?为什么?”学生直觉分析后设置空白点,“你觉得白云的音乐应该怎么样?”讨论之后聆听《云》的伴奏音乐“这估音乐你满意吗?为什么?”进一步分析感知旋律的特点。

上述片段中,整个教学设计为动态生成而设计,在学唱歌曲前,教师不是直接让学生聆听歌曲《云》而是通过欣赏《海上风暴》片段再提问,从而得出白云和乌云不同的音乐形象之后再听《云》的音乐继而再提问。一系列的提问都是为引导学生了解并熟悉音乐形象而服务,设计得比较巧妙。

2、由易到难、启发思维

启发学生的思维是课堂提问最重要的目的。非常简单的问题,学生不会积极地去思考,就算有所思,也不能引起内心强烈的共鸣和震撼;问题过于深奥,则会让学生望而生畏、甚至望而却步,从而失去兴趣和信心。因此,提供给学生的问题应由易到难,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一步一步打开学生的思路,激活学生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不断启迪学生思考,引起认识冲突,激发探究欲望。

第二册第一课《小雨沙沙》为了让学生们能充分感受春天的小雨。笔者通过结合小花、种子、禾苗等事物,初听全曲后,学唱《小雨沙沙》接着动画欣赏,引发想象,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种子听到小雨的声音会说什么?(2)种子的表情是怎样的?再表演种子进一步感知。当学生有充分感知体验以后,引导他们想象。(3)雨中还有谁与种子一样开心?又通过结合小花、小树等成长情景让学生进行歌词的再创造。

(三)情感语言,说得精妙

1、言之有序,清晰精练

所谓“序”就是指音乐教学语言要有逻辑性。在音乐教学中,任何模棱两可、含糊其辞的教学语言都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这就要求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要紧扣教学内容,讲课时注意语言的科学性和条理性,凡是涉及实质性内容的,每个判断的主概念和宾概念之间的关系,都要提示清楚;每个有关音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要力求准确。要做好这些,教师就必须精心设计每个环节,用什么语言过渡,哪些应该先讲,哪些应该后讲,使学生在重点、难点、疑点等关键问题上能够得到透彻的理解;需要教师认真细致地钻研教材,在课前就做好精心的准备,特别是在备课时就要有组织课堂语言的准备,并选择最好的表达方式。唯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思维保持连贯统一,顺利实现音乐教学的环节转换,提高教学效率。

2、言之有趣,妙趣横生

风趣的语言既是一种独特的教学手段,也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使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产生无穷的魅力,可以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成为一种享受、一种乐趣。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风趣、幽默语言的运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培养创新精神,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年级《大鹿》教学片段。师:在繁茂的大森林里,住着许多非常可爱的小动物,它们相互帮助,互相关心,在森林里无忧无虑地在生活着。有一天清晨,忽然,听到“啪”一声枪响,发生了什么事呢?(随后老师用惊疑的眼神看着学生,并让学生大胆猜测。生:怎么了?生:猎人来了?他们打架了?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听完下面这首歌曲你就会知道了。生:(学生们都瞪着大大的眼睛,安安静静地竖起小耳朵想听个究竟)

有趣的事物很容易吸引学生的,如讲趣味性的故事就是吸引儿童注意力的最好方法之一。在教唱歌曲时,老师抓住二年级小朋友爱听故事的特点,先给学生讲故事,再风趣地设置了故事悬念,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听,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将一堂沉闷的歌曲教学课变成了一堂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综合艺术课,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有趣。

3、言之有韵,声情并茂

音乐是美的艺术。因此,对音乐教师的要求更高,要求音乐教师要富有激情,语言要像旋律那样优美,像歌声那样动听。歌词朗诵时,在力度、语调、速度、音量等音乐要素上都要做到恰到好处,力求生动、悦耳,用清晰的节奏感和抑扬顿挫的语调为音乐课画龙点睛,为塑造艺术形象推波助澜。

《小乌鸦爱妈妈》教学片段。在学唱歌曲前教师朗诵一段动人的故事:在开满野的路边,飞来了一只小乌鸦,它不吵闹也不玩耍,急急忙忙地赶回家去。你们知道它赶回家干什么吗?生:带着疑惑的表情相互对视着……师:原来它们的妈妈年纪大了,躺在屋里飞不动,小乌鸦叼来了虫子,一口一口地喂给妈妈吃,你觉得它是怎样的一只小乌鸦?谁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生:懂事。生:是呀!多懂事的小乌鸦,多可爱的小乌鸦,飞来飞去不忘记,是妈妈把它养育大!你们想听听音乐版的《小乌鸦爱妈妈》吗?生:学生们竟都格外响亮地回答“想!”。师:听完后谈谈你的感受。听音乐,学唱歌曲……

在上一片段中,教师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诵,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来感悟小乌鸦的孝心,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分析和记忆了歌词。在朗诵故事后,问学生想听听音乐版的故事吗?此时的学生兴趣与好奇心正浓,他们响亮的回答,相信是发自内心的。听完歌曲后,有的学生说:小乌鸦真懂事呀,我也要向它学习。有的说:这首歌真好听!我回去后要唱给妈妈听!有的说:这首歌用了不同的情绪来演唱的……学生们似乎对这首歌曲特别感兴趣,老师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的言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以生为本,平等对话

在设计语言的同时不能忽略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即:师生的角色转变问题。长期以来,在课堂上我们都以教会学生学习为目的,习惯地把学生当作教学的对象,却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学习意识,甚至丧失了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角色转换,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和学生一起活动,让他们来当小老师、小指挥、小导演、小编舞、小理论家等。

(一)语言设计应关注学生

教师以尊重的口吻来设计课堂语言,唤醒学生的内心感受。如在学唱新歌之后问:“你认为哪句最好听?哪一句比较难唱?”“我们来试着唱一唱”为了进一步巩固歌曲,教师可以问:“你想怎样来表达歌曲?你想用什么方式来演唱?”等。学生会通过舞蹈、打击乐伴奏、朗诵等很多方式来表达歌曲,用领唱、齐唱、合唱等形式来掌握歌曲。

(二)语言设计应激励学生音乐思维

每个学生都有音乐创造的潜能,关键在于音乐教师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造性活动。

第4篇

一、营造互动的课堂

首先让课堂内学生活动的空间和时间相对增强,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的频度加强。要充分利用教学时空重组的有利因素,让全班学生“动”起来,提高班级音乐教育的效益。

1、在师生互动中,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支持性环境中学习,而且也有助于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例:在上《新疆是个好地方》,通过玩跳手指舞《找朋友》这个游戏,使整个课堂气氛马上达到了第一个沸点;之后,让学生每一组只学唱歌曲中的一句歌词,学跳一个新疆舞的动作,学生既觉得新鲜,又没有心理负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结果每一个同学都学会了这首歌和舞蹈。

在以上师生互动的情境中,师生之间既有知识的传递,又有情感的交流,更有思维的培养,师生完全处于平等状态。学生在宽松的师生互动中体会到各种舞蹈动作和各个民族的舞蹈,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2、在情境中生生互动,形成交流合作的良好气氛。例:在《小乌鸦爱妈妈》这一课中,首先通过学生观看无声动画片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然后教师提问,让学生在小组间进行交流讨论,将一个爱妈妈的小乌鸦的形象引出,接着让学生进行情境表演,自己分配角色,分别扮演乌鸦妈妈和小乌鸦。当唱到“乌鸦妈妈飞不动,小乌鸦找来虫子一口一口喂妈妈”时,有一些孩子都哭了。每一位学生相互合作,无拘无束地表演,几乎达到了忘我的境界。通过音乐,彼此间的体验得到了交流,良好的合作氛围在无形中营造起来了。

3、在情境中互动,实现人与境融合的理想境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至关重要,因为当学生和教师一同创设并成为情境的一部分,在其中思考、活动达到忘我状态时,便进入一种人境融合的理想境界。在教唱“小红帽”这首歌时,同学们都看过这个动画片,我就让一个学生在上面讲故事,另外再请几个小朋友来演情景剧 ,这时学生让我来演大灰狼,我很高兴的也上演了,他们可高兴了,这个音乐情景剧的演出也获得了成功。音乐教育应当追求一种无权威的学习机制,我们的音乐课堂更应该如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努力改变自己与学生的角色,放下架子,把自己融入学生,多扮演“合作伙伴”、“设计师”的角色。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过程和方法,引导运用组织、设计、分工、讨论等方式开展音乐学习和实践活动,让他们从自己有兴趣的体验里获得知识与能力,把音乐学习看成愉快而有意义的事。

4、你问我答。儿童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好奇产生问题,创新始于问题。在音乐教学中,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被动地接受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已经过时。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将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比教师主观设计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活他们的思维。

5、与学生“打”成一片。音乐教学是”活”的课堂,是”动”的课堂,座位排列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要排列成各种不同形式,缩短师生空间和心理距离。教师和学生之间做到“打”成一片。

在音乐课中,我喜欢和学生们坐在一起,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大多数时间我来做“伴唱”,让更多的学生有上台表演的机会。在进行歌表演中,我不会把我所编的动作迫不及待地教给他们,而是让他们无拘无束,自编动作,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这样的课堂充满了民主气氛,学生更乐于接受。教师融合在学生中,学生充当着特殊的角色,师生空间的互换促进了师生角色的融合,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主宰互动的课堂

音乐课“自主”的教学模式体现着浓浓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其强调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鲜明个性的人,使他们热爱音乐,热爱生活,在音乐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成功,体验快乐。

从学生学习音乐时的主观愿望出发,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做主的信心和能力。教师要开放思想,尽可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在学习中去探索,即使学生碰到了困难也不是件坏事。要给予学生学习、思考和进步的空间。让学生能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室环境、多媒体设备以及教师为其提供的学习工具,自行确定学习方法、学习内容的难易,选择学习伙伴和乐器等等。在教师的耐心帮助和精心策划下,学生可以像吃自助餐一样,需要什么拿什么,喜欢什么取什么。音乐学习的最终目的和结果,是一种自发的、高层次的心理愉悦的体验。音乐的形象陶冶着学生美的情操,音乐的表现释放着学生内心丰富的感受。随着音乐的流淌,学生间、师生间的情感达到了交融,美的体会更让师生情绪高涨,课堂充溢着最愉悦的情感,学生的音乐潜力和才能也在最自然的过程中被充分地挖掘和展示了出来。

第5篇

音乐课堂上,很多教师设计了各种教学手段来开展歌曲教学,但往往歌曲只唱了两三遍,在学生还没有掌握的情况下又开始了其他环节的教学,如加入器乐伴奏,歌表演、创编歌曲等,而对歌曲本身的内涵却完全没有体会和表现。一堂课下来,有的学生完全不会唱本课学的歌曲,有的学生开始唱错的地方到下课还是唱错。就歌曲教学而言,学生连基本的演唱歌曲都没有掌握,又怎么能开展好后面的音乐活动呢?因此,在以歌曲教学为中心的音乐课堂中,我们还是应该坚持以唱为中心,围绕唱来巧妙设计课堂教学,让音乐课堂飞扬出学生优美的歌声。下面,结合歌曲《八只小鹅》,来谈谈音乐课堂的“唱的设计”:

一、教师示范唱——激发学生歌唱兴趣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范唱起着示范、点化作用,范唱与新歌的教学是否成功有很大的关系。在新歌教学以前教师进行范唱,目的是运用歌声直接感染学生,让学生对新歌的内容、思想感情、风格等有一个完整、直观的印象,从而引发学生对歌曲的喜爱,激发学习新歌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歌曲《八只小鹅》的教学过程中,一开始,在多媒体画面的衬托下,我就设计了一段导语:我们来到小河边,瞧!这里不仅是小鱼小虾的天堂,猜猜看,还有谁也喜欢到这里来玩耍?边讲解边播放小鹅“呷呷”的叫声,在学生听出了是小鹅叫声的兴奋劲中,我趁热打铁抛出了这样一句话:听,它们一边玩,一边还在唱歌呢!说完,跟着伴奏音乐声情并茂地对歌曲进行了范唱。学生一下子就被老师近距离的歌声吸引住了,在老师清晰的歌声和形象的表情动作示范下,学生很快就了解了歌曲的内容和情绪,激发起了对学唱新歌的浓厚兴趣,为下面的教学作好了铺垫。

二、带着要求唱——提升学生演唱能力

带着要求唱就是在歌唱中提出演唱要求,比如在情绪上、强弱变化上、演唱方法等。这时教师可以采用启发、比较、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来感悟和掌握,可以说“带着要求唱”是整首歌曲教学的关键所在。对歌曲的演唱有了要求,才能赋予歌曲以生命力,否则就会变成“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分别用这四种力度来演唱表现小鹅叫声的歌曲第一乐句,让学生在边唱边体会的过程中,感受不同力度的歌声所表达的歌曲的不同意境。这种看似简单的练习丰富了学生对歌曲的认知,提高了学生的演唱技能,同时也为学生表现歌曲奠定了基础。又如:当唱到“八只小鹅快快活活在玩耍”这句歌词时,为了让学生能够用歌声更好地表现小鹅的“快活”,教师分别用“连贯”和“跳跃”两种不同的歌声来演唱“快快活活”这个词,让学生体会、辨别哪种声音更恰当,学生一下子就从老师直观的歌声中找到了答案,并能用跳跃欢快的歌声把这句歌词唱好听了。从学生前后不同的歌声对比中,能够感觉到“带着要求唱”对表现歌曲的重要性。

三、动作辅助唱——化解学生演唱难点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这种情况:对歌曲的难点之处,任凭教师怎样示范或者讲解,学生还是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一张嘴,不是旋律混淆了,就是音高唱错了,致使本来一节完整的课就在这些地方“卡了壳”,带来教学的遗憾。针对歌唱中的一些难点,如果能设计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动作加以辅助,就能巧妙地把难点化解掉。在《八只小鹅》的教学过程中,我就遇到了这种情况:“八”字的音高是全曲的最高音,又在歌曲的开头,学生一下子找不到“高音DO”,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就体现不出来。我急中生智,让学生在“八”字这个节奏上用手做小鹅张嘴的动作。随着小鹅张嘴歌唱的有力动作,学生一下子就把“高音DO”的音高和强拍上的力度感觉找到了,教学的一个难点迎刃而解。在歌曲的第四、五乐句“它们态度优雅,看来架子很大”歌词相同,旋律相似,学生一张嘴,就把相似的地方唱成了相同的旋律。任凭老师怎样分析歌谱,还是有不少学生改不过来。于是,我启发学生想象:在低音的旋律部分,仿佛是小鹅在躬身行礼;在高音的旋律部分,仿佛是小鹅在展翅高歌。在练唱这两个乐句时,指导学生配以“躬身行礼”“展翅高歌”这两个动作。有了形象的动作辅助,全体学生一下子就把正确的旋律找到了,并且把小鹅优雅的姿态用歌声很好地表现了出来,这个“用动作辅助唱”的教学环节还成了课堂上的一个亮点。

四、歌曲创作唱——开启学生音乐想象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在音乐教学中,处处都有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机会。教师应将创造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艺术表现。而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跳出来,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和“合作伙伴”,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宽松、融洽的人际环境。为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开启学生的音乐想象力进行创作。在学会了歌曲《八只小鹅》后,我抛出了这样一个话题:歌曲中的小鹅是那样地快乐,那能不能在歌曲中你认为恰当的地方加进“呷呷呷”小鹅的歌声,来更好地唱出小鹅的快乐心情呢?在得到学生肯定的回答后,指导学生小组讨论,得出方案。并且和学生一起投入地进行演唱练习。经过学生创作后的歌曲,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歌唱欲望,学生显得格外地投入,歌声也更加欢快了。接着,我又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河对岸的小鹅听到你们这么快乐的歌声,也想加入你们的歌唱中来,请同学们给它们来设计一下演唱形式,好吗?一下子,学生的创作热情给激发出来了,有的说用“对唱”的形式,有的说用“轮唱”的方法,还有的说把歌曲的合唱部分再进行反复演唱,以达到更加热闹、欢快的效果。教师因势利导,组织学生用他们设计的唱法进行了演唱。课堂里歌声飞扬,可以感受到这悦耳的歌声是从学生的心里流淌出来的。正是对歌曲的合理创作演唱,开启了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演唱歌曲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歌唱,培养演唱的自信心,不断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这是新课程标准赋予我们的责任。只要在教学实践中,积极主动地探究,体验挖掘歌曲中美的内涵,就能带领学生在歌的海洋中自由翱翔,让音乐课堂歌声飞扬。

第6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导入;音乐情境;背景故事;疑问

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创设音乐情境、引入背景故事、巧妙设置疑问这三方面对小学音乐课堂导入的方法进行

阐述。

一、创设音乐情境,渲染浓厚的教学气氛

我们可以通过创设音乐情境导入新课,这样,我们就能为学生创设一种与音乐内容相关的情感氛围或场景,从而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我发现,将多媒体技术引进音乐课堂,是创设良好音乐情境的一种有效手段。多媒体技术形、声、色并茂,具有生动性、形象性等教学特点,将它引进教学课堂,音乐教材中那些抽象的语言文字和画面就会通过色彩逼真的画面、动听悦耳的声音展现在学生面前,渲染了浓厚的音乐教学

氛围。

比如,在学唱《彝家娃娃真幸福》这首歌曲时,我对全班学生说:“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国家,彝族是其中的一个少数民族,彝族人民居住的地方风景秀丽,人们也是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现在,就请你们跟老师一起,去看看彝族的风土人情吧!”然后,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了与彝族相关的图片与视频

资料,投影屏幕上色彩艳丽的画面、动听悦耳的声音立即引起了学生的注意……见状,我继续说道:“彝族人民的生活是不是很有趣、很美好啊?那么,彝族小朋友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呢?今天这节课,就请你们跟老师学习《彝家娃娃真幸福》这首歌,好不好?”学生顿时热情高涨地进入这一课的学习中。

二、引入背景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爱听故事是小学生的一大特点,故事对于他们来说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和不可抗拒力,因此,我们可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小学音乐的课堂导入阶段向学生讲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背景故事,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而且会使学生明白道理、受到教育。

比如,在学习《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时,上课开始,我对全班学生说:“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讲述一件发生在时期一位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你们都认真听啊。在时期,有一位七岁的小朋友叫王二小,有一次他在放牛的时候,碰到了扫荡山沟的日本鬼子,他为了掩护村子里几千名干部和老乡,将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将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了大石头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然而,年仅7岁的王二小却牺牲了。很快,王二小的事迹传遍了整个解放区,为了纪念他,人们创作了后来传唱中国的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听完这个故事,学生脸上都露出了惋惜和感动的神情,而且眼睛眨都不眨地看着我,于是,我继续说道:“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看看歌里是如何讲述这位抗日小英雄的故事的,你们想学吗?”“想!”这样,我通过为学生讲述这首歌的背景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思想上的教育。

三、巧妙设置疑问,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小学生年龄小,缺乏一定的生活阅历和生活经验,因而他们有着好奇、好动、爱追根溯源的心理,所以,在小学音乐课堂导入环节,我们可依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巧妙设置与教学内容有关而且富有生动性、启发性的问题,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投入到音乐知识的学习中。

比如,在学习《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首歌曲时,上课伊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现在大家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衣食无忧、温馨幸福,然而,在父母那个年代,尤其是旧时期,却与我们现在的生活完全不同,那么,那时候他们是不是经历了一些苦难呢?如果是,他们经历了哪些苦难?又有着怎样的艰苦生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以妈妈的口吻讲述旧时代痛苦生活的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样,在课堂一开始,我通过向学生提出几个与他们亲人相关而且具有疑问性的问题,激起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他们满腔热情地投入到这首歌的学习中。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课堂导入方法多种多样,我们需要依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合理选择和运用,从而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课堂效果。

第7篇

关键词:语言艺术表演;小学音乐;运用方法

在小学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音乐的学习道路上进行知识的获取、技能的提高。在笔者几年的教学经验中,发现利用语言艺术表演在音乐课堂中的正确、有机运用,可以显著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本文将重点对于语言艺术表演在音乐课堂中的运用进行阐述。

一、传统教学观念下小学音乐课堂的现状

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根深蒂固,很多小学音乐教师依旧通过循规蹈矩的方法进行授课。不管是照本宣科的记忆歌词还是反反复复的演唱训练,都会严重挫伤学生对音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让学生的音乐技能无法得到真正的训练。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对于音乐课乃至音乐产生厌烦的心理,对学生认知和享受音乐产生不利影响。

二、语言艺术表演概述

语言艺术表演是以语言为主、表演为辅,综合了游戏、朗诵、故事、曲艺、主持,即兴说快板、三句半、绕口令、说唱、演讲或音乐表演等形式与表现手段结合为一体的活动。

教师通过语言艺术表演在音乐教学上的有机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增强学生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欲望。语言作为载体增强学生的记忆力、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音乐课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的性格,健全人格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语言艺术表演在音乐课堂中的运用方法

1.通过朗读提高歌词记忆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和记忆。通过朗读,学生对声音和文字的词曲进行感悟,提高对歌曲的理解,对学唱时的记忆也有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事实上,小学阶段所有的歌曲都可以通过事先朗读歌词的方法让学生进行歌词的领悟、记忆和掌握,诸如《西风的话》《卖花生》等。学生如果在此基础上实现有感情地朗读或依据歌曲的节奏进行朗读,将会起到更加明显的作用。

2.讲述故事,加深音乐理解

通过将歌曲的内容和现有的故事相结合,或者通过合理的改编将音乐作品所体现的主旨或音乐知识有机地和故事相融合,并利用学生的自主讲述创设情境吸引其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加强对音乐的内涵理解和知识巩固。

举例而言,学习四年级歌曲《狼来了》时,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讲述《狼来了》的故事,体会歌曲中表现的意境,发现歌曲和经典故事的联系,从而激发学习歌曲的兴趣。另外,在教授《音调》的课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将七个音符改编成故事让学生进行讲述、进行记忆,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美国音乐电影《音乐之声》中的歌曲。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实际状况改编成儿歌或故事供学生讲述。

3.依靠对话模仿音乐情境

小学音乐课程中很多歌曲都有对歌的成分,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对话叙述歌词,或者将歌词改编成更富有语言艺术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对话表演,让学生在欣赏或进行表演的过程中创设出歌曲所描述的情境。比如歌曲《牧羊女》,教师就可以安排男、女生各一名进行歌词内容的对话,甚至可以在里面添加一些幽默的对话内容,让学生在欢笑中掌握歌词、学习歌曲。

4.多种语言艺术表演丰富音乐

除了朗读、故事和对话的形式外,还有很多语言表演方式可以让学生仿佛置身音乐作品所创造的环境中,零距x地感受音乐作品的内涵。

比如《多年以前》和《七个小矮人之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直接展现或改编、联想的方式表演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体会音乐作品所创设的情境,促使学生更深层次地领悟歌曲。

不仅如此,将三年级的歌曲《小斑鸠对我说》改编成绕口令、将《十二生肖歌》用快板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表演也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小白菜》这首歌曲原本悲凉凄苦,可以将歌词变成说唱形式引导学生表演,风格迥异的表演形式也会让学生在新奇有趣、眼前一亮的感受中体会音乐的神奇,进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课堂上的语言艺术表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音乐的内涵、感悟音乐的美感。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生活多观察、多积累,将生活和艺术有机结合。当学生以语言的形式表演出来时,他们所感受和思考的就不再局限于将歌曲或音乐哼唱出来,而是通过歌曲的状态呈现出相应的情绪和思想,从而体会音乐的魅力。

参考文献:

第8篇

【摘 要】小学音乐课是一门深受学生喜欢的课程。音乐课的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技能,更能培养学生的表现力与创造力。教学的中心环节就是课堂教学,它的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的好坏。积极探索有效的途径,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参与意识,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当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教师可以从细节入手,多方面改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文科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能的主要途径之一。有效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创设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教学情境进行积极创设,用相关的情境对课堂进行导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学习苏少版墨西哥歌曲《拉库卡拉查》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谈谈对墨西哥的认识,然后,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下墨西哥的基本概况和风土人情,给学生播放一段热情奔放的墨西哥舞蹈,学生自然会对墨西哥产生一种向往之情,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一定的提高。音乐课的教学不能单单以教学为主,更加要结合一定的歌曲分析和情景处理,使得学生真正的参与进来,保证学生学习具有积极主动性。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必须设置和教学内容符合的情境,从而让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江南好》这首歌曲时,我们可以主动为学生创设情境。在刚上课时,老师就问:同学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里?学生就七嘴八舌地说开了。然后,老师说:今天这节课要带大家去美丽的江南。于是,一边展开地图,一边指出地理位置,向学生介绍江南的文化、地域特点,从“江南水乡”到“鱼米之乡”,激发学生对江南文化、江南旅游的向往。然后,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江南美景,这种如诗如画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引导学生主动进入歌曲,还能将感情带入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情趣,让课堂教学具有更大的成效。情境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要从音乐作品的欣赏角度进行情境的设置,创造音乐作品的物质情境或者是人文情境,使学生融入其中,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四季童趣》的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对音乐内容中的情境通过flash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对音乐内容产生直观的感受,让学生对自己四季的童趣进行描述,形成良好的互动,调动学生的热情,使学生融入到学习的氛围当中,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法多元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音乐教师在教授音乐知识时,要结合音乐的文化氛围,要融合当地的舞蹈文化,这就需要老师有很丰富的知识。教师可以更好地对学生传授音乐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音乐教师上一堂课,要首先完成教学任务。若想完成教W任务,又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需精心设计各种讲解方法。不同的音乐教学内容有不同的讲解方法,歌曲演唱、器乐演奏、乐曲欣赏、音乐创作等,都有各自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需要努力探索,找到各教学内容的最佳讲解方法,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例如,欣赏管弦乐曲《快乐的小熊猫》时,让学生两人配合,手搭肩作抬水状,伴着乐曲和小熊猫一起欢快地抬水去,随着旋律的渐渐熟悉,活泼可爱,憨态可掬的小熊猫们汇聚一堂……这样,学生一下子进入了角色,对乐曲所表达的内容也有了初步的理解。又如,学生免对各种节奏型,往往会出现不懂和混淆。死记硬背的效果肯定不好,教师可根据生活中的不同音响特点将节奏型归类和比较,让学生反复练唱和对比。如钟闹摇(的嗒的嗒)、机枪(哒哒哒哒,哒哒哒哒)等,增加了学生对节奏型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发动学生,采用思考、讨论等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师要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就应充分利用小学生的性格特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营造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可以运用游戏法、故事法、表演法等有效的方法,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在《音节歌》的教学中,我通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导入新课,并介绍他们都是来自美妙的音乐王国,然后邀请八个小朋友分别扮演小矮人和白雪公主,教师引导学生玩一个解救小矮人的游戏,在游戏中认识了DopRepMi。在新歌学唱环节,我还引入了表演教学法,小矮人被解救出来了,可他们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怎样送他们回家呢?指导学生认识音阶,并用手势打出,之后鼓励他们一边听音乐,一边随音乐的情绪做表情动作。这样,通过鼓励学生表演,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将唱歌与表演巧妙结合,让学生在感知音乐内涵的同时,充分展现自己的音乐潜能,激发了学习音乐的兴趣,营造了生机盎然的课堂氛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重视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教学的过程,发挥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音乐活动实践中,使他们能够对音乐具有个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由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很多音乐知识都不能在课堂中完成。因此,音乐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的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在组织课外实践活动时,教师要提前设计好活动方案,给小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就能极大地拓展小学生的知识面,并给小学生以鼓励和帮助。为了改变音乐教学的现状,我在实际工作中鼓励小学生成立音乐学习小组,发挥团队的力量,让每个小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快乐地成长。课外实践还可以充分锻炼小学生的互助合作能力以及集体观念,淡化“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让小学生的综合实力得到更多的提升。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从而为小学音乐课教学效率的提高提供保障。例如,在上小小音乐剧《东郭先生》这一课时,学生初步了解东郭先生的故事并感受了音乐剧的主题音调后,我就组织学生进行了这样一项音乐实践活动:自行分配故事中的人物角色,如东郭先生、狼、猎人、农夫、毛驴、大树等,自行准备道具,在课堂上将第一幕内容表现出来。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参与音乐实践的机会,从而转变对音乐的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学习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真正地激发学生的音乐素养,能够真正地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教师要对音乐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音乐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音乐教学氛围,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母亲”设定为音乐主题,让学生搜集此首歌曲以外的关于歌颂母亲的歌曲,并在课上进行交流,丰富学生的音乐资源,并让同学对歌曲进行演绎,明确自己的歌曲与课本歌曲的不同之处,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促进有效性教学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周丽松.《教育教学论坛》,2013(7):209-210

第9篇

摘 要:柯尔文手势是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借助七种不同手势和不同的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在空间把所唱的音的高低关系体现出来。使抽象的音高关系变得直观、形象。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音高、音准与交流的一个身体语言方式。

关键词:柯尔文手势;小学;音乐教学

如何运用柯尔文手势更好地服务于音乐教学,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巧用柯尔文手势,让音乐课堂“动”起来

柯尔文手势借助七种不同手势和不同的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在平时的音阶训练中,唱“do”时,双手握拳将手的位置放于腹部平行;“re、mi、fa、sol、la、ti、do”各音的位置将逐渐升高,唱到高音do′的位置高举头顶,听着琴声由头顶依次逐渐下行。这样形象、直观的柯尔文手势相对不同高度的音高与音乐语言来与学生交流,不断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好习惯,而且在愉快的氛围中,让音乐课堂“动”起来。

二、运用柯尔文手势,建立音高概念

小学阶段是音乐学习的黄金阶段,也是解决孩子们音准、节奏的关键时期。柯尔文手势的动作是利用从腰部、腹部到头顶这样一个跨度,将音高在一定程度上予以视觉化、形象化、直观化。比如,在学唱歌曲《梦之船》一课,由于旋律八度大跳、音区的频繁变换,这样使孩子们很难找准音高,此时运用柯尔文手势让学生通过手势辅助学唱歌谱,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歌曲旋律线条的走向,更能够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到八度之间的高低跨度。在我们常规的音乐课堂中我们应当智慧地选择柯尔文手势,不是所有的歌曲都适合用柯尔文手势辅助学唱歌曲。

三、巧用柯尔文手势,优化合唱教学

合唱教学是小学歌唱教学中的难点,在合唱训练中音程的训练非常重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用手势表示音高的距离,帮助学生借助视觉感受音程的大小、唱准歌曲。又如,二年级《大钟和小钟》一课,一开始我就分声部让学生根据我的手势把大钟那种坚定有力和小钟那种跳跃的感觉唱出来,通过反复多变的练习学生内心就会有一定的旋律走向,在此基础上,我再让高低声部的学生根据我的手势唱出来,这样效果就会好很多,这样让学生边唱边做柯尔文手势大大降低了合唱的难度,不断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新课程新体系的引领下,柯尔文手势在空间上把所唱的音的高低关系体现出来,挖掘学生自身的音乐潜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音乐课是一门美的艺术,学生就是作品中不断跳动的音符。通过在音乐课堂中运用柯尔文手势,让我们的音乐课堂“动”起来!

第10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活动

一、小学音乐课教学模式

现阶段,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我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像音乐课这样的辅修科目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中的重要性也开始被正视起来。

新课标的推广下,现阶段的小学音乐课主要采取较为新颖的教学模式,例如:

1.体验式音乐教学。在课堂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参与互动、自主学习等形式完成学习内容,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这种教学模式也在其他课堂中被充分应用,符合大纲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2.信息化音乐教学。之前的音乐课,大多只能老师弹钢琴,学生跟着伴奏学唱课本内容,这样比较单一枯燥。现在,现代化信息设备被带入音乐课堂,多媒体设备能更全面、更快捷地将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作品带到学生眼前,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开阔学生的眼界。

二、小学音乐课有效课堂活动的前提

有了好的教学模式,能帮助老师保证课堂教学内容的顺利进行。但同时我们不能忽略课堂活动这样的细节问题。有效的课堂活动可以让原本充实的课堂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如何发掘有效的课堂活动?怎样将课堂活动变得有效呢?

1.让学生动起来。音乐课上,更多的时候学生是坐在座位上演唱、欣赏。这样很容易就因为一时的分心而错过课堂内容。所以,有效的课堂活动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动起来。

2.课堂活动要有趣味性。一味地欣赏枯燥的交响乐或者讲授乐理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过大,容易让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具有趣味性的课堂活动可以帮助老师抓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3.活动要简单易操作。课堂中的课时有限,课程进度也有明确要求,所以,在进行课堂活动时一定要注意活动的可操作性和时长。节省课堂时间的同时,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

三、小学音乐课课堂活动分享

接下来,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简单地分享几个比较实用简洁的音乐课小活动。

1.听音识名人。将不同作曲家相同风格的音乐分别播放给学生进行赏析,并讲解其中的分别。将学生编分小组,仔细听老师用钢琴重新演奏,说出对应的作曲家名字。

2.音乐大风车。讲解完乐理知识后,让学生跟着音乐节奏一个接一个地起立围着教室跑一周回到座位落座。当音乐停止时,刚刚落座的学生需要回答老师的乐理问题。

3.你来指挥我来唱。讲解完基本的指挥手法后,用“击鼓传花”的形式选出一名学生到台前指挥,然后下面的学生要根据指挥,正确演唱制定曲目。

正确的课堂模式,配合丰富的课堂活动,一定会让音乐课堂变得高效,并且充满趣味。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同时,也让学生更牢固地把握审美标准。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优化课堂;音乐课堂;教师角色

中图分类号:G623.71一、教学环境的创设是优化音乐课堂的重要条件。

有效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成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音乐感兴趣是孩子们的共性,孩子们往往把每周两节的音乐课视为“一周最美好的时刻”。但如果我们教法呆板,一成不变,索然无味,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应给学生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能够学生在平等、宽松、和谐的环境下愉快学习,其中音乐教室、音乐器材的运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把教学内容和目的任务,将难点、重点、主导思想、作品风格、音乐知识等,形象而生动地导入课的主体中去,让每堂课都有“新鲜”感,学生的兴趣越来越浓。教学中根据课型和具体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做法。导入新课时,教师把设计好的语言用抒情的朗诵、优美的语言、传神的手势、会说话的眼睛传给学生,调动起学生的情感.

二、优化音乐课堂教学中改变教学模式

活跃音乐教学课堂,首先要开放组织教学环节。以往的音乐课堂往往从师生问好开始,这样的课堂教学从一开始就显得沉闷,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叫人觉得疏远,学生进入音乐学习状态慢,而采取律动进教室,用音乐相互问好,开放组织教学环节,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很快进入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思维的开放,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极大的发挥。如在学习歌曲时,先让学生想象一下,看着课题,看着插图,歌曲表现的会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学生的回答各种各样,非常有意思,学生的思维也得到充分的表现。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思维的开放,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极大的发挥。如在学习歌曲时,先让学生想象一下,看着课题,看着插图,歌曲表现的会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学生的回答各种各样,非常有意思,学生的思维也得到充分的表现。用形象的比喻、拟人化的手法,鲜明的感彩,把歌曲的题材、内容表达出来。不但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还能更充分地发挥学生潜意识学习的巨大潜能。例如:引入时我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几只‘可爱的’小山羊在山顶上玩耍,突然间冲出了三只‘凶狠的’大灰狼。突出小羊的可爱和大灰狼的凶狠。后来,大象、狗熊、刺猬和猎狗都听见小羊的呼救纷纷赶来帮助小羊,大家团结起来把狼赶走了。”通过这样的导言把感彩带给学生,使学生情不自禁地置身于情境中。

音乐课教学中只有改变传统式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才能真正让音乐课“活”起来。

三、优化音乐课堂教学形成合作学习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首先要积极创造学生乐于参与的情景,激发学生想学、愿学、乐学和爱学的强烈学习兴趣,精心设计教学情景,以景激趣,以趣促学,让音乐课堂教学在活跃的氛围中进行。

其次,师生间的合作,要真正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师生间的合作必须建立在无权威的学习环境上,教学中教师要摆正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相信学生,在课堂上要正确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真正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和学生学习的服务者,要重视积极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最大潜能地发挥学生的音乐才智。再次,生生合作,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为学生创造自助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实际教学中,把原来的整班学生科学划分小组,重视组内成员性别、兴趣、音乐能力方面的合理搭配,充分考虑组内成员之间音乐学习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变原来班级整齐排列的秧田式为“T型”“田字格型”“马蹄型”“圆型”“月牙型”等多种排列方式,促进生生间的合作学习。

四、优化音乐课堂教学转变教师角色

要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教师必须放下师长的架子,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人际关系,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以大朋友的身份加入,通过适当点拨,发挥向导作用,促进师生间相互交往和愉快合作的和谐关系,从而发展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健康的个性,使学生在参与、合作过程中得到素质上的提高。只有转变教师角色才能拉近自己与学生的距离,学生就会自主参与课堂学习,在课堂上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例如我执教的《小乌鸦爱妈妈》有课中,我试着转变个人角色,用亲切的表情语言或肢体语言,与学生融入音乐学习中,扮演乌鸦妈妈的角色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情感,按照旋律流动的美,辅以形象动作来表现乐曲情境。比如用双手舞动来表示乌鸦的翅膀,用手上的动作来表示吃虫子情景,让学生跟随乐曲节奏扮演小乌鸦和老师一起表演,让学生扮演歌曲中的人物引发他们学习的欲望。不自觉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陌生感没有了,学生不仅了解了音乐旋律,还体验到了音乐的乐趣。此外,师生之间的平等谈话也是优化音乐课堂教学的因素之一。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愉快和谐的氛围,使学生始终被音乐营造出的愉快和谐氛围所陶冶、感染和激励,充分发挥音乐的审美功能,更好地完成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等一系列心理活动,在情景中放飞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第12篇

一、音乐与游戏的结合

学生置于游戏之中应该是最快乐的,游戏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总有着不可拒绝的吸引力,他们渴望在游戏中获得乐趣,获得成功,获得老师和同学的称赞。因此,音乐与游戏的结合也是快乐教学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科学合理的游戏设置理应成为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的过程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智力,更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提升了课堂教学实效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游戏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游戏形式应灵活多样化;第二,游戏内容应简单易操作;第三,游戏应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二、音乐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

高科技手段应用于课堂教学的现象已屡见不鲜。当前形势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在高科技手段的支持下为音乐教学提供更多的课堂学习素材,创设最佳的课堂教学氛围,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此外,多媒体技术不仅包含了文字和图像,更结合了声乐音频与视频的效果,在提供视觉享受的同时也是现代化课堂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奇有趣的画面,极具震撼效果的视听,正是当前小学音乐快乐教学的指向所在。

三、音乐与兴趣的结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科学的兴趣指导下,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小学音乐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作为一门艺术类科目,音乐课程给予学生的应是一种感官享受与审美情趣的完美结合,力求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学会在音乐欣赏中体验音乐带给他们的无限乐趣。学生的兴趣不尽相同,教师应通过不同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再以这些为依据开展自身的教学设计。找到兴趣之后积极参与是关键,只有参与到活动中去,才能将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进而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

四、音乐与唐雪婷动手能力的结合

音乐带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听觉的享受,它对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小学音乐教学中关于打击乐器的讲授对于学生来说是新奇有趣的,也是音乐基本实践技能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施过程。在快乐教学的理念指引下,教师可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动手制作打击乐器。课堂上,教师可安排学生用自己制作的打击乐器来演奏某段旋律,甚至可以让学生自我即兴发挥演奏一段旋律,这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尝试和突破的过程。制作材料可以是简单的,例如小瓶小罐或是铅笔盒、小竹筒等,然而学生却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尽全力完成自己的“作品”。音乐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情境是极其重要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辅助工具来体现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和启发性,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拓展思维,大胆想象,敢于创造。这不仅大大提升了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是快乐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践。

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课程实施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灌输过程,而应在于基本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在学生在自我实践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快乐教学正是从这样的角度出发,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基本认知规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实现寓学于乐的教育目的。小学音乐课程的讲授关键在于课堂气氛的营造,积极乐观的课堂环境不仅能够舒缓学生的紧张情绪,更能促进学生音乐技能的提升,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获取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情感的培育与体验过程。

作者:唐雪婷 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头道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