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怀念母亲课文

怀念母亲课文

时间:2023-05-30 09:48: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怀念母亲课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怀念母亲课文

第1篇

<<怀念母亲>>-------读后感

今天,我学完<<怀念母亲>>这篇季羡林老先生写的课文.让我知道季老身在异国他乡,可心却想着生身母亲与祖国母亲,表达了他热爱祖国.

这篇课文说了:季老先生6岁离开生身母亲去城里住.在他读大学二年级时,母亲不幸去世.然而,季羡林就成了孤儿,他痛苦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后来,季羡林老先生到德国留学,不知道为什么,祖国母亲也频来入梦,为了说明当时感情,他就在德国写了几篇日记:看到房东太太见儿子还没回家,那着急的样子,我就想起故国的母亲,故国的朋友.我真想回家,有时想得不能忍耐....

这时,我便想起我的母亲,她同其他母亲一样关爱我,一样担心我,一样教育我,跟其他母亲一样不顾疲劳为我赚钱,为我买学习用品,买衣服.可是,我却不为妈妈着想,有一次,妈妈让我帮她刻字,我正看着电影,说:"妈妈,这东西'太难了',我搞不出来!"说完,我又津津有味地看起了电影.妈妈叹了一口气,就自己匆忙地刻字.看了<<怀念母亲>>这篇课文后,我非常羞愧,因为太赖了!!!我下定决心,以后要孝敬母亲.

读了这篇课文后,我要向季羡林老先生学习.

第2篇

1.诵读课文,概括出作者笔下的项脊轩的特点。

2.在诵读中品味朴实的语言,体味其中蕴含的丰富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研读作者直接表达怀念母亲、祖母及妻子的语句,体味朴实语言中的真挚情感。

2.教学难点:体味简明语句中蕴含的丰富而复杂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都有过这样一个深刻的体会:睹物思人。看到熟悉的事物,就不由自主地想起当时的事、当时的人,当时发生的一切;听到熟悉的老歌,就会想起那些年一起走过的日子。无论是物还是歌,他们都凝结了我们的情思,才会让我们想起和他们有关的那些人。同样一间老屋“项脊轩”也凝结着归有光深切的情思。

二、初读课文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的第一段,学生思考:起初的项脊轩是怎样的一间小轩?

(指名学生概括出小轩的特点:旧、破、暗、小)

就是这样一间百年老屋,却让归有光对它情有独钟,一往情深啊!那么,这间老屋到底让作者凝结了怎样深切的情思呢?学生从文中找出直接表达作者对小轩情感的句子。

(学生齐读第二段,并找出句子:多可喜,亦多可悲。)

这间小轩让作者可喜的是什么?即给作者带来了那些乐趣?

(教师引导:本段是过渡段,承上启下。)

(指名学生回答:环境优雅,更适合读书学习,还有一份快乐源于自己亲手改造了小轩,劳动收获之后的快乐吧!)

3.可以说,这间幽雅的小轩陪作者度过了最难忘的快乐的学习时光。但可喜之外,亦多可悲。那么,让作者可悲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齐读3-5段并回答:先是,诸父异爨,设置了很多小门,多了很多墙。)

为什么庭院中多了墙和门,作者就觉得悲伤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这些门和墙仿佛砌在了亲人们的心上,使亲人之间产生了隔膜,失去了以往的热闹,不再有以往的和气了。)

5.教师补充:归有光是很具有家族观念的人,他的祖上曾有过五世同堂的记录,他祖父的高祖,死前留有遗训:“吾家自高、曾以来,累世未尝分异。传至于今,先考所生吾兄弟姊五人,吾遵父存日遗言,切切不能忘也。为吾子孙,而私其妻子求析生者,以为不孝,不可以列于归氏。”,归有光对此是颇为神往的。但是,这种状况并没有因遗训的存在而延续下来,反而伴随着归有光的成长,家族离析日益加剧,待到创作此文时,作者已目睹了十余年来的家族变化,由篱到墙,鸡、狗东奔西跑,客人穿越厨房赴宴,百年老屋被瓜分,家庭呈现出它的无序与败落,家庭成员的心理隔膜也不断加深。古代中国,人们宗法观念很强,渴望家族家庭团圆和睦,也是归有光的愿望,如今家族分崩离析,让作者不觉心生悲凉与无奈。

三、品读课文

令作者悲伤的不只是诸父异爨,更重要的是他失去了平生对他影响最大的三位亲人,我们重点来看看作者对这三位亲人的追忆。

1.作者在对三位已逝亲人进行了一番追忆后,分别用一句话表达了自己的怀念之情,请从课文中找出这三句话。

(学生自读课文,分别找出:①语未毕,余泣,妪亦泣。②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③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先分析怀念先妣的句子:“语未毕,余泣,妪亦泣。”,这句话中哪个词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怀念之情?

(学生回答:泣)

作者为什么“泣”?“泣”字包含了作者哪些感情?

(学生回答:作者想起母亲了,伤心了,所以会哭泣。)

(师生共同品味“泣”字:“泣”字在古汉语中的意思是“低声哭或无声哭”。)

作者为什么不用“哭”字,而用“泣”字呢?哪一个词表达的情感更强烈呢?我们将这个“泣”字再次还原到语句中,大家反复诵读,仔细体味。

(“泣”字在情感表达上比“哭”字更为强烈,人在极为伤心难过的时候,会选择低声抽泣。)

②教师再范读,并且补充作者的一些生活经历。

(归有光八岁丧母,十九岁写此文。十几年来,他失去了母亲的呵护与关爱,他从哺育过归家两代人的老妪之口,了解到母亲的一言一行以及她对儿女的深爱,作者也只能从他人的言谈中增加对母亲有限的了解,而聆听的同时又更让他意识到与母亲接触的短暂、母爱的失落、以及母亲生命历程的转瞬即逝,也就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了对母亲极度的思念,而这又是一种对至亲骨肉的刻骨铭心地哀思,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隐隐悲痛。所以,“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也就自然而然了。)

③追问:既然如此悲痛,为什么不用“号”字?

(学生讨论、思考并回答:作者是通过老妪的描述追忆自己的先妣,而老妪是先大母的婢,言外之意就是“他们”之间是主仆关系,虽然当时作者年龄小,但他毕竟是主人,在奴仆面前不能失了仪态和身份,何况我国古代宗法制度、等级制度森严,主就是主,仆就是仆,即使对母亲的哀思多么地无法掩饰,也只能压抑着内心的伤感,含蓄地表达出来。)

分角色朗读怀念大母的部分,并反复诵读“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体味“长号”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①这里为什么用“长号”而不用“泣”字呢?“长号”怎么解释?

(学生思考并回答:“长号”在古汉语中的意思是“放声大哭”。)

②为什么作者回忆起祖母时就放声大哭了呢?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原因有三点:1.作者想起祖母对自己的关切之情了,尤其是文中那句“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一句简单的问候足见祖母平日对自己的关怀与体贴。2.作者认为辜负了祖母对自己的期望。十九岁写此文时,作者在仕途上还是一事无成;二十岁才中了举人,六十岁中了进士。3.此刻作者独自一人呆在自己曾经读书的小轩之中,回忆起祖母对自己的关切的一幕幕以及对自己在仕途上所给予的厚望,令作者无法释怀又无处诉说,心中充满了懊悔与痛苦,自然就无所顾忌地爆发出来,故而“长号不自禁”。)

③教师补充:归有光的祖母,面对归家“读书久不效”的事实,将希望全寄托在了长孙身上,她的爱护、期望与激励之语,孙子虽记忆犹新,老人却已命归黄泉。归有光自束发读书项脊轩中,“竟日默默”,以求奋发。虽说初作此文时,作者连秀才都不是(归有光二十岁中秀才),但从他以曾经昧昧一隅最终名闻天下的蜀清、诸葛孔明自比,则志向可知矣。可以说,无法实现祖母的愿望,是让归有光最为心痛的了,再加上此刻他是独处,内心的懊悔与思念祖母无法排遣的痛苦此时一股脑地倾泻出来,嚎啕大哭中所包含的复杂情感就可以想见了。

5.师生齐读怀念亡妻的部分,学生思考:为什么表达对亡妻的怀念时,既没有“泣”,更没有“号”,而只是重点写了庭院中的枇杷树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相对于对已逝长辈的追忆而言,对亡妻的怀念,这是一种夫妻之情。归有光八龄丧母,少年时祖母去世,虽然妻子来归,暂时驱遣了作者的无依之感,可是好景不长,几年之后妻子又亡故,作者再次跌入感情低谷。即便是这样,归有光这样一位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影响的文人而言,孝情大过其它一切情感,何况,中国古代的文人他们在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更懂得哀而不伤的道理,“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几句,看似简单,却含蓄隽永,并不是他对妻子用情不深,只是深受传统礼教文化(男尊女卑)的影响罢了。可恰恰就是这简单的几句,反倒让人回味无穷,妻子亲手种植在庭院中的枇杷树,不只是种在了项脊轩的庭院中,更是种在了作者心里,并且在作者的心底生根、发芽,最后枝繁叶茂、亭亭如盖,只是如今,树长人亡,物是人非,可谓是“那年今日此树前,人面树影两相宜。人面不知何处去,树影空自笑春风。”作者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之情也就可以想见了。)

第3篇

关键词:《怀念母亲》多媒体课堂教学

一、教材分析

课文结构分明,层次清晰。第一自然段,开门见山指出两位母亲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为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调,同时指出下文对两位母亲的描述,这为阐述自己对祖国母亲的爱铺垫了感情基调;然后,作者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描述了在漫漫的留学生涯中,将对两位母亲同样的敬意、相同的爱慕表达的酣畅淋漓,最后,作者呼应文章开头,说明为什么会有对两位母亲不变的情怀,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

二、教学思路及设计

这篇课文的中心句是“我对这两位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课文的字里行间充分流露了作者的真情实感,让人思潮澎湃,情绪跌宕起伏。可是对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很难深入体会作者这份真挚的情感。我经过再三思考,多方查阅资料决定从三个角度寻找突破口:

1.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

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课堂上,我让学生们分成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找一找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这样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以读促讲,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课堂上,我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不同的感彩。在理解作者对祖国母亲的怀念时,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齐读、小组读、自读等方式,感受作者对祖国母亲崇高的敬意和不变的爱意。

3.补充资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课堂上,随着学生的学习,我适时插入季老先生《赋得永久的悔》的几个片段,让学生明白作者对母亲的悔恨原因,并让学生反复地读,从读中体会到了作者因为无法尽孝而心存自责,愧疚之情。

运用多媒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文本感悟的有效性。

教学片断1:

幻灯片出示重点语句:

(1)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1>学生齐读这段话,说说“频来入梦”中“频”的意思?(点击课件,“频来入梦”四个字变为红色。)

(2)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1>这句话中有一对反义词,它们是――

学生齐答,教师点击课件,“甜蜜”、“凄凉”变为红色。

【设计意图:以幻灯片出示重点语句,将学生的的有意注意集合在一个点,有助于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和把握,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抓住句中的重点字,领悟作者对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

教学片断2:

透过这浓浓的怀念,季羡林老爷爷向我们传递的时百善孝为先的中华传统美德。时刻将母亲牵挂在心学者,已无法在生身母亲膝前尽孝。学成回国的他不停地工作,为祖国母亲争得了许多的荣誉。然而不幸的是:2009年季老永久地告别了我们,让我们带着对季老无限的敬仰之情,通过这首诗来缅怀他那颗至死不渝的中国心吧――

播放视频歌曲《我的中国心》

【设计意图:情到浓时,通过歌曲的播放,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使学生在歌曲的感染中深深体会到作者对祖国母亲那份崇高的敬意,正是因为他时刻不忘自己的祖国,才会有祖国母亲频来入梦。】

教学片断3:

总结全文:这样的思绪可以在日记中找到许多许多,这样的情怀在心中很浓很浓。让我们将作者对两位母亲崇高的敬意与不变的爱慕通过我们的朗读体现出来吧。

课件播放伴乐《爱之悲》。

【设计意图:文本解读的最佳途径就是读,只有多读,多想,读中想,想中读,才能做到对文本的深刻解读。通过读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通过文字的背后看到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读着读着,自己仿佛就是作者,达到与作者心灵的交融。】

三、课后反思

课前,我对本节课的教学是信心十足,充满了期待。因为这是我精心准备的一节课,课后我感觉课上学生配合很好,整个课堂显得很是流畅,几个预设的生成点都得以顺利的完成。感到遗憾的是课堂结束的时候拓展的时间太长,预设好的配乐朗读没有时间进行,自我感觉课堂不够完美,没有按着自己的设想进行到底。

四、教研室老师的点评

教研室的梁老师、宋老师、还有杜老师听了我的课,先将各位老师的评论摘录如下:

梁老师:这节课可以以“频来入梦”为契入点:为什么两位母亲会“频来入梦”?因为“我对这两位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从何体现呢?

宋老师:《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曲播放得太突然,学生的感情才刚刚被感染,就来大声地唱歌,这不但起不到激感的作用,反而会扰乱学生的思维。课堂中学生读得很多,但给人的感觉是泛泛而读,没有情感的注入,只为读而去读。

杜老师:整个课堂的基调感觉不是很好,拓展中统计学生为母亲洗脚的人数没有意义。

五、评课后的自我再反思

虽然各位老师对我的课评论的很是委婉,但我在此非常地感谢三位老师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听我的课,并耽误自己宝贵的时间对我的课进行了点评和指导。如果没有三位老师的点评,或许我会一直沉浸在自我满足的中,根本就意识不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是三位老师正确而深入的点评才使我如梦方醒,一直以为自己最成功的地方却恰恰是最不成熟、最失败的。

结合三位老师的点评,我将自己的这节课又进行了一次全新的反思,我的这节课的确非常失败:整个课堂看似热热闹闹,但缺少了统领全文的主线。

1.幻灯片中的重点语句以及重点字词设计的很好,但没有发挥它真正的作用,所有句子的体会都是我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而他们自己却没有思考的空间。幻灯片它只是起一个引导学生思考的指示灯的作用,不应成为教师用于讲解、统领学生、驾于课堂的工具。

2.本课教学中,一曲《我的中国心》本应可以激起学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没想到所起到的却是反作用。那么何时播放呢?宋老师建议说,应在学生理解歌词以后再让他们去听,这样有一个情感的缓冲,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感情变化,不失时机地运用多媒体,创设一个最适宜产生情感共鸣的环境,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情感。

第4篇

1、读《凡卡》有感:我一口气读完了《凡卡》这篇课文,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我哭了,我为九岁的凡卡过着非人的生活而感到痛苦,我仿佛看到了凡卡又在挨打挨骂。

2、《红楼梦》:看了很多遍的红楼,以前总是觉得林黛玉的一生是那么的凄凉,总也不忍看后几回中的黛玉焚稿,宝玉成亲.觉得那么残忍的结局,知道就够了,不想一遍遍去复习那种伤心。

3、《匆匆》: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匆匆》,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之情。

4、《秋天的怀念》:今天,我们学习了《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它使我深受感动。它让我懂得了做母亲是多么的不容易,知道了“母-子之间”那浓浓的亲情。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

网络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我们的语文学习应充分利用网络,形成网络资源共享。

一、利用网络资源,再现课文情境

课文以语言文字为主,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去想象、体会情境,而小学生以形象思维见长,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文字所描绘的形象,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演示作品中的形象。如教学《台湾的蝴蝶谷》一文时,老师从网络上下载了大量的世界各国的名蝶,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还播放了一段介绍蝴蝶泉的视频,姿态各异的蝴蝶给学生以视觉的冲击,动态和静态的蝴蝶形象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

二、利用网络资源,补充文本空白

1.补充时代背景。如学习《草船借箭》一文,学生能从文本了解到的仅仅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而对周瑜为什么为难诸葛亮以及诸葛亮怎么会到东吴等恩怨纠葛充满疑惑。因此,引导学生上网点击有关《三国演义》的网站,弄清“草船借箭”的背景,观看“草船借箭”的电视片断,对文中主要人物的个性做感性、全面的认识。这样,不但帮助了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同时也激发了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有助于他们积淀古典文学的素养。

2.补充作者资料。《秋天的怀念》一文以深沉的笔调回忆了自己瘫痪后,母亲对自己点点滴滴、润物无声的关爱,表达了自己对母亲无尽的思念,作者史铁生青年时期因一场重病致终生瘫痪,在他人生最辉煌的岁月遭此打击,其思想上的波动是可想而知的,史铁生写的《秋天的怀念》正是他当时真实的心路历程,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地了解作者在语言文字背后表达的那种无奈与痛苦,可从网上下载史铁生的生平资料,让学生阅读,然后再读课文,学生带着对作者的同情与敬意去读课文,一定会更入情入境。

3.补充语言文字训练。学习《荷花》一文,在学生反复诵读“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后,适时点击网上关于荷花的各种图片,引导学生用这样的句式再描述各种不同形态的荷花,有效地进行仿说仿写的训练。

三、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综合实践

除了直接利用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资料外,还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知识的拓展,这种拓展可以通过开展综合实践的方式来实现。如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翠鸟》一课,课文主要从翠鸟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活动特点来介绍了翠鸟。学习这课后,可以“认识翠鸟”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学生在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标的基础上,以“翠鸟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活动特点”为单位分成三组,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合作探究活动。同时让学生以组为单位把本组探究的结果以电子作品或探究小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并进行交流。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作者单位:河北省阳原县东井集中心学校

第6篇

课文以言为经,以情为纬,紧扣文章的语言入情、悟情、抒情,巧妙地拨开文章表达的秘密,引领学生在情感与语言中和谐共振,借此来感悟慈母的情深。而后在深入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学习作者借助平实却富有深情的语言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并引入课外阅读文本,进一步深入领会语言描写的具体方法。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为学会品味作品的语言,体会作品的感情,在阅读中“披文以入情”。单元选文都表现了亲子之间浓浓的深情,这些爱的表现都体现在人物的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上。品读本文时,着重落在细致解读作者描写他与母亲对话的段落,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其朴实自然却富有深情的语言,深入学习描写对话的方法。其次,通过对比阅读,群文阅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寻慈母形象,入文得言

课文记叙的是六十年代的故事,对于现在的孩子难以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母亲为了生活而操劳的不甚美丽的形象,这对理解课文带来了障碍。为了能让现在这些孩子体会到课文中的困苦生活,体会到将困难留给自己,将快乐给予自己的孩子的母亲形象。课前为学生补充阅读了梁晓声的原著《母亲》中的几段文字,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理解课文所展示的母亲形象。首先以“慈”字入手,激起学生阅读质疑兴趣,启发学生:在你的印象中,慈母应该是什么样?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慈母呢?不仅回顾了平日积累的描写母亲的词语和语段,而且作为质疑点,让学生展开思考。“假如你写‘慈母’,下面两个语段,你会选择哪个?”

语段A:我爱看妈妈的脸,乌黑发亮的秀发下一张端庄秀丽的脸,脸色泛着红润。无数个炎热的夏天夜晚,妈妈在床头为我扇动着扇子,我心疼地说:“妈妈,手酸吗?”妈妈摇摇头,微笑着:“不会,宝贝,快睡吧!”

语段B: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那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

语段A这是我们所常见的,学生常写的,也是所谓描写慈母形象的标准语段。语段B是课文所描写的母亲形象。这两个语段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语言、神态上的描写都截然不同。至此引发学生思考,这是写慈母吗?引导学生紧扣课题读题,并在课题上书写个问号,激发学生探寻作者描写慈母形象的真实意图,进入课文深层次的学习。

二、习工作环境,品言得意

整篇课文并没有浓墨重彩刻画母亲对我的“作为”,而是着力描写了家境的困窘,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以及自己第一次亲眼目睹母亲工作的三个特写镜头和几句简单质朴的语言,就将一个瘦小疲于奔命,却仍坚守着家的温暖,坚守着对儿女的希望的母亲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一个老头儿朝里边的角落一指。”可以看出,母亲工作的条件是多么艰苦,环境是多么令人心寒!“震耳欲聋”说明母亲要忍受着精神的折磨,而且是长时间的。“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人,脊背弯曲着,头凑近在缝纫机板上。”其中的“这一排排,头凑近在缝纫板上”让一个承受生活重担、辛苦劳作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不仅如此,母亲工作在噪声震耳欲聋的一个角落,还得争分夺秒地忙碌着,这是一个怎样的母亲啊?这是一个伟大的母亲!让学生研读慈母工作环境的过程中,以具体的语言为依托,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感悟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捕获情感,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对母亲的赞颂之情。

三、悟母子对话,探文得法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与写作的基础,但平时阅读与写作中,学生往往将目光聚焦到事情叙述之中,轻视了语言的描写。因此,在写作文时,学生不能具体描写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语气等来表现人物,语言描写显得比较苍白、枯燥,特别是对话描写缺失主题,随心而写。而人物对话,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俗话说“言为心声”,可见语言既是人物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又是人物展示性格特征的镜子。本组多篇课文都是主要通过人物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本课突出对话描写,能够成为学生学习语言描写的好例子。那么引导学生掌握本文描写语言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母子间的对话,是文章着墨最多的地方。这段语言描写是以对话形式出现的,是作者和母亲、以及母亲的同事之间的对话。首先让学生抓住这段对话的主题“要钱”,借此明法:对话描写要紧扣一个话题,不能随心所欲地写,我们向作者学到写对话的第一个方法“对话要有主题”。

引导学生自读母亲的话语,透过学生自读批注,学生已然学会思考,能读懂对话的背景,并与上下文相联系。例如,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这儿对话描写不是态度恶劣,而是因为环境太吵。这便是在向作者学习第二个方法“联系上下文”。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妈干活!”看起来对儿子不够亲切,却是写出了母亲不停地工作。一个快,一个别耽误,母亲这一句话,透露了母亲为了生活,为了孩子,日夜不停地操劳,为的是多挣些钱,好让孩子吃饱。一元五角,对于当时的家庭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也许母亲生病了,她舍不得买药;母亲衣服旧了,她舍不得换件新的;母亲手指龟裂了,她舍不得添双手套。可是今天,我问母亲要钱买书时,母亲却拿出来了。所以,这样的朴实、真实的语言写出了母亲的爱子情深。此时,老师质疑文本,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如果用上前面那样温柔的语气,秀丽的脸庞来写母亲,那不是更让人感受母亲的慈爱吗?通过讨论反馈,学生解开了疑团,对人物对话描写的认识提升了一个台阶。借此明确了第三个方法:写对话,就是要符合人物身份,不是全天下的妈妈都是一个语气,一种腔调,不同的妈妈有着不同的说话方式。正是这样不同的、个性鲜明的语言,才能体现人物的不同特点,也才能显露出他的内心世界。

四、融课外群文,赏文得能

高年级课文多数为名家名篇,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我们从课文出发,提供与课文相关,又稍有拓展的课外阅读片段或文本,帮助学生提升阅读量,学以致用,课内得法,课外得能。最终形成以课文为中心向周围呈辐射式阅读的方式,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开阔了视野,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

1.课前阅读

课文所记叙的事情,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较远,学生难以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针对这种情况,在学习课文之前,就让学生补充阅读了梁晓声的原著《母亲》中的几段文字,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环境,为深入理解课文所展示的母亲形象做好铺垫,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接近那段陌生的岁月,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比较阅读

老师在课上推荐学生阅读与课文相类似的文章片段,与课文进行比较,同中求异。例如,在本课学生习得文章写作手法的基础上,引入作家史铁生同样描写母亲的名篇《秋天的怀念》,进行对比阅读:“作家梁晓声用朴素而深情的语言回忆了慈祥的母亲,让我们读读作家史铁生怀念母亲而写下《秋天的怀念》。他笔下的母亲与梁晓声的母亲有什么不同呢?”这样深入的阅读,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两个作家不同的描写语言的方法,不同的体现人物形象的方法,明法方能得能。

第7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朗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1-242-01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有要求“有感情的朗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同时,朗读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上好语文课的必要前提。

一、注重教师范读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研究朗读,掌握朗读的技巧。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全身心地共同进入角色。教师范读要抑扬顿挫,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语速,轻重缓急,让学生进人意境。特别像《怀念母亲》和《再见了,亲人》这类感彩很浓厚的课文,更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朗读得平平淡淡,甚至结结巴巴,那就无法表达出母子之间的深深的爱,更难体会到中朝两国人民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依依惜别之情,也就体会不到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用生命和鲜血凝成的深情厚意。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前,自己必须学会声情并茂的朗读。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从而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二、认真指导朗读

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教师必须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朗读指导要讲究方法,注意有的放矢地组织训练。在分析课文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多读,让学

生自己去咀嚼,品尝。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情感去朗读课文,训练语感。对高年级学生来说,在指导朗读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每篇课文的教学充分发挥朗读在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方面的作用。尤其像《草原》、《林海》等这类意境深远、情感浓郁、文字优美的课文,更要让学生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用恰当的语调、语速,有感情地朗读。如教学《草原》时,文中“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表示我的愉快”时,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正确地停顿;二是要读出重音。“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通过这样的朗读指导,学生就会感受到草原的天的晴朗和开阔,叫人心情特别愉快。学生有了这种体会,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这种意境,也就会无拘无束地读出作者那种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就文体来说,课文中有诗歌、散文、小说、童话、寓言、说明文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就要根据不同的文体进行朗读指导。如朗读感情浓郁,语言优美,笔调活泼的《桂林山水》,就必须采取鲜明的节奏,抑扬的语调,一气呵成的语势去朗读,从而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抒发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美好的情感。对于说明文,如果还照《桂林山水)那样的节奏、语调、语势、情感来读就欠妥。这种文体的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层次清楚,从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从读中发展思维和语言,只要读得正确、流利.层次清楚就可以了。

三、着重抓好重点段落朗读

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让学生会读会写会说,任何一堂阅读课都不可以脱离这个“第一要务”。以理解、品味句子为教学重点,意在引导学生学会读写优美句子,学会读写含义深刻的句子,提高理解、品味、运用语言的能力。课文的重点段中,一般用词准确,句子含义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如《怀念母亲》中的第一自然段就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两个母亲的崇高敬意和真挚的爱慕的思想感情,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要着重指导学生读懂句中蕴含的情感,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读出作者对两位母亲的怀念之情。

又如教学《将相和》一文时,可找出廉颇说的话来读一读。要引导学生抓住“很不服气”这个词来理解整段话,突出他有“计较个人地位”的思想。如“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要读得急重些;“得给他个下不去”要读得缓重些来突出廉颇对蔺相如地位比自己高而不服气。而蔺相如又是怎样对待廉颇的呢?要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蔺相如说的那段话。“秦王我都不怕,还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国之所以不敢进攻赵国,就是因为我们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泰国必然乘机攻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的利益啊!”教师要特别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可用两种不同的语气来指导,第一种用读普通反问句时的高声调、重语气来读,第二种用沉缓的语气来读,让学生对比,哪一种语气让人觉得蔺相如是在自吹自擂,哪一种语气更能反映出蔺相如对敌无畏,对己团结的高尚品质。通过这样的朗读训练,把学生的学路直接引向文章的思路,从而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教师通过对重点语句和段落的朗读指导,既可以加快学生对文中心思想的掌握,又可以促进对重点段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意思的理解,从而达到训练语感,为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熟读成诵

第8篇

一、在“读一读”中渗透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尤其是新课程实施以后,识字量明显增大,学生能够自主阅读一些文章。作为教师,我们不妨立足于课堂,把朗读教学作为渗透思想教育的场所,使他们在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同时把课堂中受到的审美熏陶带到平时的阅读中,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懂得真、善、美。

如《鸟岛》一课,描写的风光虽然是千里之外的青海湖鸟岛,但学生读来感觉并不遥远,反而亲切自然。学生在饱览鸟岛风光的同时,通过朗读体会到了爱鸟、护鸟的重要性。当我问到“多么有趣的小鸟,多么可爱的鸟蛋,我们回去的时候,捉几只小鸟,拿几个鸟蛋留个纪念,好吗?”我的故意误导,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反对,激起了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二、在“说一说”中引导

低年级语文教学别注重说话的训练,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正确引导,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的影响力会很大。

如在学了《水乡歌》后,让学生也来夸夸自己的家乡,由于学生在课上欣赏了一段录像,普遍感到我们的家乡原来有那么美的景色、那么多的特产。我在小结时说:“我们的家乡如此美丽,如果你们能像你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样打扮我们的家乡,那将来这里一定会更美丽!”通过这次说话训练,我明显地感觉到学生对自己家乡感到很自豪。

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课结束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此时此刻,你想对二小说些什么?”学生有的说:“王二小,你真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小英雄。”有的说:“王二小,我们会记住你的。”有的说:“王二小,没有你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说:“是呀,没有王二小,没有无数像王二小一样为革命流血牺牲的战士们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同学们,时光在匆匆地流逝,但人们对英雄的崇敬和怀念却是永恒的。”

三、在“听一听”中感受

语文教学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所以听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而且,听能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好习惯,能让学生尊重别人,认真倾听他人讲话。

在学习《谁的本领大》这篇课文时,课文中的对话很生动,体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我事先把对话提了出来,让学生倾听风和太阳的对话,并让学生说说你听出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说了很多。“是的,我们不能太小看别人的能力,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要正确地对待其他人,不能太自以为是了。”“太阳和风后来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短处,看到他人的长处,他们的进步可真大。”学生在倾听中学会了思考,在倾听中感受到了做人的真谛,在倾听中明白道理。

四、在“写一写”中明理

“三八”妇女节刚过不久,我们就学习了《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母亲关爱子女,子女感恩母亲”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本课围绕“游子吟”展开,生动地展现了孟郊远行,母亲为他操心、送行的情景。最后一段在前面感情积淀的基础上推出了诗句,使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到了诗人对母亲的敬爱、怀念之情。这时,老师说:“其实,你们的妈妈也很了不起,想一想,你们的妈妈平时是怎么关心你、帮助你、教育你的,选一件你特别感动的,印象深刻的写下来吧。”学生交了写话本,妈妈关爱孩子的方式各种各样,都很生动感人,学生能联系生活经历体验,感受到慈母的满腔关爱。我花了两节课的时间逐一展示,孩子们很高兴。对自己的妈妈认识得更深了,也更有感情了。

第9篇

 

在我国,感恩之美德,犹如长江黄河奔流不息不下数千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报恩德。可现代社会似乎已经成为“独生子女时代”,长辈们对独生子女的娇惯和溺爱,滋长了孩子们的自我意识,许多被娇惯坏的孩子都以自己为中心,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在学校则目空一切,不知尊师敬长,关爱他人,把父母为之的付出看得理所当然。他们记得住自己的明星、偶像,却记不住自己父母的生日;他们知道索取,却不知如何奉献。小学生的“感恩”现状着实令人心忧如焚。

 

感恩教育的缺失与中国大多数父母教育孩子时太爱包办及毫无原则的溺爱有关,它“造就”了一批以自我为中心且独立意识较差的孩子。很多小学生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家庭的宠儿,加上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的不正确、不科学更导致了孩子的缺乏独立与宽容他人,故此感恩教育的实施显得不容忽视。

 

那么,作为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该怎样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呢?

 

一、通过充分发掘教科书中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知恩

 

感恩教育,首先要让学生知恩。小学语文教材中表现“感恩”的内容很多,其中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作为老师,我们要善于发掘,要根据文章特点,引导学生筛选信息,明白要感谁的恩,感什么恩。

 

1.自然之恩

 

大自然不仅保证了我们生存的物质条件,还以壮丽秀美的山川哺育我们的精神,教材中有许多挖掘大自然之美的佳作。好比《黄山奇石》当中景色秀丽的黄山,神奇有趣的怪石,使孩子们在享受大自然美景的同时更增添了保护自然的爱心。

 

2.父母之恩

 

教科书中多角度表达父母之恩,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多角度理解父母之恩,同时把这种情感扩展到身边的人,如《春蚕》中辛劳无怨无悔的母亲,《秋天的怀念》中给残疾儿子重燃生活信心的病重的母亲,通过对母亲形象的塑造,让学生联想到自己的母亲,进而理解父母恩、亲人恩以至对他人的关爱。

 

3.祖国之恩

 

教材中许多文章可以让学生从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丰富底蕴,从祖国的优秀儿女身上感知祖国的凝聚力和无尽的恩情,如《颐和园》能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灿烂文化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更多地萌生对祖国的大爱,以及作为国人的自豪感。

 

4.社会之恩

 

如我们要引导学生从《画杨桃》感受师恩,学会回报,进而有对社会的责任感及形成相应的价值观。

 

二、通过情感体验,让学生对感恩教育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感恩

 

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肤浅的。我们要通过情感体验,让学生对感恩教育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1.在朗读中体验

 

适宜感恩教育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适宜在朗读中体验恩情和深深的感激之情。因此,在知恩之后,要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感情朗读的重点,一是直接抒发感恩情感的语段,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可反复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对父母的感恩之心;二是突出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语段,在朗读中体验人物的崇高;三是景物描写细致的语段,要在反复的朗读中深入意境,体验大自然的美,激发敬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如《山雨》,要抓住描写山雨的语段反复朗读,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愉悦自己的情感。此外,要腾出时间让学生朗读全文,体会情感,鼓励学生课外多读全文,把对课文的体验留下深深的痕迹。

 

2.在想象中体验

 

表现大自然美景的课文,通过想象深入意境,能使大自然之美深入人心,如《黄河魂》对壶口瀑布的想象,能更加体验到大自然的造化之功,祖国的雄伟壮丽。

 

3.在思维中体验

 

对表现事物意义的课文,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思维,在思维中深刻认识事物的意义,体验恩情的深广。《圆明园的毁灭》,通过让学生体会圆明园毁灭的意义,从而体会到一个强大的祖国对人民的意义,激发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情感。

 

三、表达心声,把情感升华到更高的层面——报恩

 

从文本入手,学生已经知恩、感恩,还要做适当的拓展,让学生通过表达心声,把情感升华到报恩和施恩的层面。主要方法有:第一,保持角色本色诉衷肠,如教学《西湖的“绿”》,可以“我为西湖的‘绿’做贡献”为话题,引导小练笔或进行说话训练。第二,深入角色诉衷肠,如《秋天的怀念》一课,“每年扫墓时,史铁生会跟母亲说什么?”第三,变换角色诉衷肠,如《穷人》的拓展教学,“假如你是西蒙的孩子,醒来后你会说什么?”

 

总之,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丰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感恩、知恩、报恩和施恩,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优良的心理品质,培养他们的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祖国栋梁,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功能之一,是社会注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第10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兴趣激发;鼓励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兴趣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好的体现,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作为一名教师,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兴趣被激发起来,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现在学生学习兴趣却越来越差。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做好以下几点:

一、别开生面的开课,激起学生的兴趣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开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知识的教学。只有开课时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才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课堂气氛才能活跃了,学生学习的知识的印象才能更深刻。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就要根据课文内容灵活采用多种方法开课。

例如在学习《怀念母亲》时,可以让学生畅谈对母亲的感受,也可以就这个题目质疑:谁在怀念母亲?作者的母亲是谁?作者的母亲怎么去世的?作者为什么怀念母亲?

在学习《匆匆》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计算自己已经度过了多少个日子?这四千多个日子是怎么溜走的?我们一定可以从文中找到答案……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课文。学贵有疑,精心设疑,创设问题情境,必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教师要让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大家积极发言,认真思考,并把提出的问题罗列在黑板上。鼓励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学生读完后回答提出的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回答喜欢的问题。学生情绪就会被调动起来,大家积极踊跃,争着说我找到了第几个问题的答案……对于学生的回答,不管对错老师都要给予鼓励,并不断引导、规范。开课方法多种多样,但不管使用何种方法开课,必须要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二、富有深情的讲述,激发学生的兴趣

讲解应是学生的需要,当学生对某些新知不了解或不知从何学起的时候,教师要用讲解的方式来指导他们,启发他们自己去探索。教学中,为了赶教学进度有时采用满堂灌,学生昏昏欲睡教学效果很差。其实教师繁琐讲解,学生却很难吸收,讲得很多,效果却越差。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就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作为教师首先要放低姿态,语言亲切,态度和蔼,深入学生中间,让学生不再畏惧老师。其次,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精心组织教学,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把握重点和难点,科学地构建课堂教学的知识结构。在传授知识过程中用风趣的语言,清晰的板书,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调动学生情感,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让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三、生动有趣的活动,激起学生的兴趣

单一的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疲劳,教师要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运用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主体,让学生变得活泼、轻松、有兴趣。浓厚的兴趣将会变成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增强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如在解决稍有难度的问题时,可以采用小组探讨的形式。同学之间,隔阂较少,关系融洽。大家畅所欲言,你一句,他一句,逐渐使复杂的问题得以解决,既解决了问题,又增进了友谊,还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可以在教学中,采用分角色朗读、模拟表演、做小游戏……教师就是要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教材内涵,通过描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等,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精彩纷呈的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

传统的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一本书,一支粉笔。讲解一些较复杂、抽象的内容时,既费时费力又难以讲清楚。而运用多媒体则正好弥补这种缺陷。它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繁为简,图文并茂,形声结合。如在讲授《威尼斯的小艇》时,通过课件展示威尼斯的迷人风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学习《桂林山水》一文中“绿得像一块无暇的翡翠”时,通过展示翡翠与漓江水的图片,使大家获得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多媒体的使用从根本上激发了教与学的兴趣,将抽象化为具体、将枯燥变为生动,巧妙地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之中,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五、创造成功的机会,激起学生的兴趣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氛围;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兴趣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好体现,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作为一名教师,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兴趣被激发起来,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别开生面的开课,激起学生的兴趣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开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知识的教学。只有开课时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才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课堂气氛才能活跃,学生对学习的知识的印象才能更深刻。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就要根据课文内容灵活采用多种方法开课。例如在学习《怀念母亲》时,可以让学生畅谈对母亲的感受,也可以就这个题目质疑:谁在怀念母亲?作者的母亲是谁?作者的母亲怎么去世的?作者为什么怀念母亲?在学习《匆匆》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计算自己已经度过了多少个日子?这些日子是怎么溜走的?我们一定可以从文中找到答案……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课文。学贵有疑,精心设疑,创设问题情境,必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教师要让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大家积极发言,认真思考,并把提出的问题罗列在黑板上,鼓励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学生读完后回答提出的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回答喜欢的问题。学生情绪就会被调动起来,大家积极踊跃,争着说我找到了第几个问题的答案……对于学生的回答,不管对错老师都要给予鼓励,并不断引导、规范。开课方法多种多样,但不管使用何种方法开课,必须要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二、富有深情的讲述,激发学生的兴趣

讲解应遵循学生的需要,当学生对某些新知不了解或不知从何学起的时候,教师要用讲解的方式来指导他们,启发他们自己去探索。在教学中,为了赶教学进度,老师有时采用满堂灌,学生昏昏欲睡,教学效果很差。其实教师繁琐地讲解,学生很难吸收,讲得很多,效果却很差。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就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作为教师首先要放低姿态,语言亲切,态度和蔼,深入学生中间,让学生不再畏惧老师。其次,教师应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精心组织教学,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把握重点和难点,科学地构建课堂教学的知识结构。在传授知识过程中,老师要多使用风趣的语言和清晰的板书,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调动学生情感,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让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三、生动有趣的活动,激起学生的兴趣

单一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教师要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运用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主体,让学生变得活泼、轻松、有兴趣。浓厚的兴趣将会变成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增强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如在解决稍有难度的问题时,可以采用小组探讨的形式。同学之间,隔阂较少,关系融洽。大家畅所欲言,你一句,他一句,逐渐使复杂的问题得以解决,既解决了问题,又增进了友谊,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模拟表演、做小游戏……教师就是要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教材内涵,通过描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等,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精彩纷呈的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

传统的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一本书,一支粉笔“打遍天下”。但是当讲解一些较复杂、抽象的内容时,既费时费力又难以讲清楚,而运用多媒体则正好可以弥补这种缺陷。它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繁为简,图文并茂,形声结合。如在讲授《威尼斯的小艇》时,通过课件展示威尼斯的迷人风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学习《桂林山水》一文中“绿得像一块无暇的翡翠”时,通过展示翡翠与漓江水的图片,使大家获得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多媒体的使用从根本上激发了教与学的兴趣,将抽象化为具体、将枯燥变为生动,巧妙地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之中,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五、创造成功的机会,激起学生的兴趣

兴趣有赖于成功,不断取得成功,受到表扬的学生,学习兴趣会不断地巩固和发展;而屡遭失败,经常受到批评、斥责的学生,其学习兴趣就会日渐衰弱,直至完全丧失。一个成功的喜悦强于百次说教。所以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就要给学生多创造些成功的机会,要满足学生对成功的渴望,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如学生在课堂中用得较好的一个词语,一句充满情感表达的语言,一次工整的书写,一段精彩的朗读。教师都应进行鼓励,细心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在合适的场合给予鼓励、表扬,让他们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尤其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鼓励和安慰。如果老师能够发现他们的优点,哪怕是很小的一点。教师的鼓励,会唤起他们沉睡的心灵,继而获得更大的成功。教学的艺术,就是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第12篇

【关键词】语文味;记叙文;教学法;《少年闰土》;尊重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2-0008-04

记叙文是小学语文课程最重要的文体,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对记叙文的教与学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要在记叙文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可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语文味教学法创立者程少堂老师在其主编的2015版《语文味教学法》一书中指出:语文味教学法,是以语文味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教学过程中师生共生、共赏、共创、共享、共鸣、共融、共进为教学宗旨,以既要就语文教语文又要跳出语文教语文,使教学成为真、善、美、乐相统一的过程等为教学原则,以“一语三文”教学模式和其变式为主要教学方式,以语言、文章、文学、文化为教学内容要素和教学过程结构,以融合文本思想内容与师生生命体验、打造新的教学主题为教学重心,以营造教学审美意象与意境、建构教学艺术作品为教学追求,同时又充分具备语文教师和学生通过语文教学来抒情言志并实现价值推送之功能的一种“有温度”的表现性教学法。语文味教学法是程老师独创的现代教学法,具体操作主要体现在语言、文章、文学、文化4个层面为一体的“一语三文”教学模式上。

每篇课文都可以从语言、文章、文学、文化这4个层面去学习课文,而且能把所有的教学目标都囊括其中。关于什么是语文,学术界或实践界大约有以下3种观点:①语言+文章;②语言+文学;③语言+文化。而程老师主张这样一种观点:语文=语言*文章*文学*文化,语言、文章、文学、文化是语文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而每篇课文都是语言与文章、文学、文化的有机统一。

下面,本文将从语言、文章、文学、文化4个方面,结合具体的记叙文课例,谈一谈语文味教学法在小学记叙文中的应用。

一、语言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中提到“要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并且“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应该说,在整个小学阶段都应让学生保持对语言文字的浓厚兴趣。

1. 语言之美,可以是一个字

例如,“飙”字,言其迅猛,像一群狗一样疯跑;“乌”字,不点睛,因为羽毛纯黑。又如,象形字“明”,左边一个太阳,右边一个月亮,可以跟学生讲讲这个字的来源、造字法,还可以动手画一画这个字的演变过程,等等。

2. 语言之美,可以是一个词

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少年闰土》的“语言之美”这一环节,笔者这样设计:课堂开始检查预习,朗读生字词,接着出其不意地展示3组词语:①厨房、扭、窜;②刺猬、畜生、套;③扫、拉、罩。笔者让学生选择其中一组的3个词连起来说一句话,意思要连贯,学生发挥想象,遣词造句:“今天我抓住了一只刺猬,我把它套到门前,没想到那畜生却把绳子咬开,逃走了”“厨房里有一只老鼠,它在冰箱前面扭来扭去,见到我之后就窜出去了”“我家买了一只刺猬,刚回到家,我妈妈不小心被它的刺扎了,于是就骂‘这畜生’,然后她就用绳子将刺猬套住扔出去了。”不难发现,如此设计好处较多:一来检查预习、复习旧知,二来锻炼了学生遣词造句的说话能力,三来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的发言常常让人忍俊不禁,活跃了课堂,一举多得。值得注意的是,选择的这几组词语非常有讲究:一是这些词语必须是课文中需要掌握的生字词;二是可以选择一些形近字、同音字放在一起进行区分;三是可以选择一些难写的、容易写错的词语;四是几组词语连起来可以概括成课文的主要内容。

3. 语言之美,可以是一句话

它可以是用词华丽、优美,可以是用修辞而生动,可以因拟人而描写形象,可以是描写生动、写出意境。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课文《秋天的图画》有这样的句子: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这个句子用词准确、语句生动、意境优美,很值得品味与模仿。

4. 语言之美,可以是一段话

以《少年闰土》为例,这篇课文最经典的就是第一段:“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文章开头安排的“月夜瓜地刺猹”这幅静谧神异的图景,不仅勾画了少年闰土机敏勇敢的形象,而且巧妙地打开了“记忆之门”,一下子就把读者带进了鲁迅所描绘的奇异世界,打破了时空界限。教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一开篇就去读一读、背一背这段优美的段落。

二、文章

语文味教学流派中的“文章”包括文章的信息、体式、技法,小学语文课标第三学段阅读的要求中提到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对于小学生来说,笔者在选点上提供以下几点建议。

1.“文章”的选点可以是“技法”

仍以《少年闰土》为例,这篇课文写了4件事: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作者将4件事情写得有详有略,这便是这篇课文在“文章”上的选点。如何让学生体会作者精心选材,详略得当?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①文中说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作者为什么只选这4件来刻画闰土?②再探究。看看课文,哪件事作者用的笔墨最多,为什么重点写这件事?最后总结章法:作者不仅精心选材,还把印象最深的看瓜、刺猹详细写,其他略写,有主有次,有详有略,这种写法叫做详略得当。

2.“文章”的选点可以是“材料”

例如,人教版六年级课文《怀念母亲》以回忆(日记)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通过探究:季羡林有许多写母亲的日记,为什么只选这几篇?学生通过再读课文,不难发现这几则日记最能反映作者对两位母亲的思念,最能反映中心,进而总结选材要跟主题息息相关。

3.“文章”的选点可以是“写作顺序”

例如,《飞夺泸定桥》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日出》是围绕“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不同景色来描写的,《我的战友》是按时间顺序写的,课文中有“天还没亮”“中午的时候”“黄昏的时候”等表示时间的词语,凭借这些词语,联系事情的发生、经过和结果。在理清作者思路的同时,也了解写文章的章法了。

三、文学

语文味中所说的“文学”主要是指一种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学主要探讨语文文本中语言的情境化和个性化,文学语言本身具有的形式美,以及如何运用语言手段刻画文学形象等问题。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各学段都做了相应的要求:“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依据新课程标准,在“文学”的选点上可以这样做:

1.“文学”的选点可以是“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例如,《少年闰土》的教学目标之一: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特点。鲁迅是最善于描写人物外貌的,尤其是描写人物的眼睛。《少年闰土》中有两处外貌描写,刻画了闰土可爱的形象。第一处: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第二处: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心愿,用圈子将他套住了。这一环节让学生讨论“你从这两处对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中,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让学生体会外貌描写对认识人物的重要性,再依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写教师或同学的外貌。为了让学生更感兴趣,要求学生在写的时候不写人名,只写特征,集体评改时让全班同学猜一猜写的是谁。这样一动笔,让学习到的文学常识马上得以“落地生根”。

2.“文学”的选点可以是“关键词句的表情达意”

例如,《怀念母亲》这篇课文,可以这样处理“文学”这一环节:指导学生抓住以下关键几处,在语中悟,在悟中读: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这个句子,抓住“凄凉”和“甜蜜”,为什么是凄凉,却又是甜蜜的?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笔者补充资料,出示《留德十年》中的日记,让学生了解他在德国时学习与生活十分艰辛,并鼓励想象他在德国时还会碰到什么处境?赏析过后加以指导朗读。

又如,《怀念母亲》这篇课文中的句子: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这里紧抓“面影”探究:母亲的面影是什么样的?学生可能会想象什么样的眼睛、什么样的笑容。然而此时,笔者要告诉学生的是《赋得永久的悔》里季羡林写道:“现在回想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也没有笑过,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从而让学生理解面对这样一个受尽苦难的母亲,他还没来得及尽孝,心中十分悔恨。

通过上面的赏析进行探究:作者是如何把思念之情表达出来的?领会并总结作者的表达手法:①关键词句的表情达意;②借助环境天气的烘托。

3.“文学”的选点可以是各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想象,等等。

“文学”层面的选点还有许多,可以根据课标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酌情赋予。

四、文化

小学阶段在文化层面的要求,课标上也是有明确规定的: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为教师在文化层面进行教学提供了权威的依据。

“文化”这一块应该是语文味最具有魅力的地方,这里的文化主要指反映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深层结构。一般来说,语文教材中主题单元的编写是有特殊用意的,同时教师也有自己的人生体验,教师根据自身独特的情感体验赋予教材别样的价值推送,也是不错的主意。这个“文化”是最考验一个教师思考问题的角度,考验教师独特的价值观的。所以,在“文化“的选点上,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1.“文化”的选点可以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例如,《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是讲述两个人的友谊。一般的教师对“文化”这一块可能会处理成“友谊可贵”等。再细读课文,不难发现,作者笔下的闰土和“我”是很不一样的。他们两个环境不同、阶层不同、生活不同,但“我”有没有看不起闰土?不但没有,反而很尊重他。由此,如果“文化”这一块仅仅处理到“友谊可贵”,则没有挖掘到这篇文章所体现的真正价值,而“人格尊重”才是新颖而独到的理解。现实生活中,有的城里人看不起乡下人,有的大城市人看不起小城市人,有的薪资高的看不起薪资低的人等,而人格尊重这个价值推送不仅新颖独到,而且对学生的生活也起到了实实在在的指引与教导作用。

2.“文化”的选点可以是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

例如,《怀念母亲》这篇课文中第四个层面的“探析文化之美”的文化探析――“孝顺母亲,感恩祖国”,语文味教学法认为“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先要教育学生从小爱自己的母亲、亲人,同学,朋友,爱周围的一草一木,爱草叶上的露珠,爱放学时的晚霞,这样的人不会不热爱自己的祖国。”这个文化价值的推送显然要技高一筹,一般教师会处理到“孝顺母亲”或高喊口号,空讲热爱祖国也就罢了。如果把“爱国就爱一草一木”这个道理告诉学生,一下子就让学生找到了热爱祖国的切实行为。

“文化”的选点还可以是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快乐人生、健康情趣、自然和谐,等等。

采用一语三文的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还要坚诗以读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相机点拨,幽默点染,激情点燃,鼓励自主探究,既要就语文讲语文,又要跳出语文教语文。

附:

语文味教学法之记叙文《少年闰土》常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会写7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3.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思想感情的变化。

4. 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5. 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教学过程

一、初读:感受语言之美

1. 尝试背诵课文的第1段(重点段落)。

2. 出示词语。

厨房 扭 窜

刺猬 畜生 套

扫 拉 罩

(1)自由读。

(2)遣词造句:上面这三组词语,选择其中一组造句。每组中的3个词都要用进去,而且意思要连贯。

二、再读,品味文章之美

1. 上面这些词语:大部分来自闰土和“我”讲的这4件稀奇的事。

(幻灯:4件稀奇的事)――齐读

2. 探究:文中说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作者为什么只选这4件来刻画闰土?

3. 再探究:看看课文,哪件事作者用的笔墨最多,为什么重点写这件事?

(师总结章法:作者不仅精心选材,还把印象最深的看瓜刺猹详细写,其他略写,有主有次、有详有略,这种写法叫做详略得当。)

4. 品读“看瓜刺猬”。

(1)师:那我们就来看看“我”印象最深、最有意思的看瓜刺猬!请看阅读提示。

(请仔细默读“看瓜刺猹”这件事,看看哪里让你觉得最有意思,为什么?并且想一想怎么读好它?你们可以在书上画一画,边读边想,也可以写上一些批注。)

(2)生汇报。

①摘瓜不算偷

A.感悟出:稀奇,很少见、闰土善良淳朴

B.指导朗读

②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轻轻地走去……

A.感悟出:紧张

B.指导读,重点指导“轻轻地”

③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这窜了。

A.感悟出:凶猛,伶俐

B.指导读

④他害怕吗(哪儿看出来的)

有胡叉呢。

A.指导读

⑤看见猹了,你便刺

A.感悟出:场面刺激

B.指导:加快速度大声点

⑥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A.师:要读好这句话,不容易,你得注意变换语气。

B.师范读(加表情动作)。

C.生自由地练习,再指名读。

(3)分角色朗读(男女学生合作读)。

三、三读,赏析文学之美

1. 师:虽然30年过去了,但看瓜刺猹的画面一直深深印在我的脑海。这迷人的夜色……,这小英雄一般的少年,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一幅多美的图画啊!

2. 音乐起,齐读。

3. 这篇文章最经典的就是这一段话,写得很精彩。尤其是鲁迅善于对人物外貌的描写,找出闰土外貌的描写。

4. 我们讨论一下:你觉得这两段对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中,看出少年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师小结:外貌描写能让读者准确地认识人物。

5. 模仿写一写:选取在座的其中一个同学,观察一下,抓住特点进行描写,把同学的外貌写出来。(生开始写作)

6. 指名读,大家猜。

四、四读,探析文化之美

1. 出示图:你觉得他们的关系怎么样?找出最能体现他们关系的语句。

(出示最后一段)

2. 你们看看,他们两个虽然是好朋友,但有很多不同,课文里去找找。

3. 师:到现在我还听说,有的城市里的人看不起农村人,有的知识分子看不起农民,为什么?

4. 那课文里的我有没有看不起闰土?反而是 ?(喜欢,羡慕,尊重)

师:尊重,这是对朋友的尊重,也是对人格的尊重!

5. 配乐齐读最后一段。

6. 最后让我们以鲁迅的名句来结束这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