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48: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梅兰芳和孟小冬,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叙事割裂;整体感;人物塑造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3-0142-02
2008年,陈凯歌导演在《无极》之后,再次回到他所熟悉的戏剧题材,拍摄了《梅兰芳》。不过这一翻身之作,却褒贬不一。这其中当然有《霸王别姬》的原因――《霸王别姬》既是巅峰,那后来之作,便难免高山仰止了。其实虽同是戏剧题材,同出于一个导演,拿《梅兰芳》和《霸王别姬》进行比较,是颇有不当的。《霸王别姬》改编自名著,在原著中已有感人的情节,活生生的人物及一应的悬念、冲突等等,其中的灵魂人物程蝶衣,只是个虚构的人物,可任导演发挥。
而《梅兰芳》则不同了,梅兰芳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确切说是历史教科书上的人物。面对这样的大人物,陈凯歌不能随意的去虚构他的身世,也不能随意地去虚构冲突,所选事例,只能在真人真事上进行发挥。所以《梅兰芳》题材上的把握,难度是极大的。作为梅兰芳的传记电影,或者更适合拍的当是纪录片,而不是剧情片。
但这部投资过亿的大制作电影,毕竟不是一部纪录片。而站在剧情片的角度,这部电影的叙事,是有着重大失误的,那就是影片叙事的割裂。这里,笔者主要讨论两个问题:第一,如何来认识影片的叙事割裂;第二,进一步探讨这种叙事割裂,对影片所造成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梅兰芳》的叙事割裂。
本片的故事,由三个段落组成。第一部分,讲述少年梅兰芳在京戏方面的天赋与执着,因为这份执着,他与传统势力决裂,并取得了成功;第二部分,主讲梅兰芳和孟小冬的婚外恋情,其以悲剧结束;第三部分,讲述抗战期间,梅兰芳在日本人的之下,蓄须明志,拒绝演出,直到抗战胜利。一个人的一生,本有许多的段落,导演选取梅兰芳一生中这三个最重要的事件,本没有什么错。可在三个段落的叙述上,彼此却严重割裂,是一种分裂的叙事。如故事的第一段,在这一段之中,导演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讲述少年时期梅兰芳在京戏方面的天赋,尤其是他结识邱如白之后,大胆突破成规,并以创新取得胜利。而到了故事第二段,奇怪的是,梅兰芳这种对京戏的痴迷,似乎一下子不见了,或者说,谈了许多。我们所能看到的,是梅兰芳出现于舞台的次数减少,是梅兰芳对于出演美国起初的犹豫,是梅兰芳在与孟小冬相恋时,对应酬的无奈。故事的第二段,京戏对梅兰芳而言,更像是个职业,职业而已。
这或者是由故事第二段决定的,因为故事第二段的核心,是梅兰芳与孟小冬的恋情。为了凸显这一份爱情的无奈,梅兰芳对应酬“座儿”的情绪抵制,是可以理解的。但从人物性格的统一性的角度来说,这种抵制,似应当更多的表现为梅兰芳自己内心的挣扎,这才是在前一段落的基础上,进行的连贯叙事。而导演选择的表现,却是邱如白的横加干涉。
更严重的割裂,是第二段到第三段。第二段的核心是恋情,虽然孟小冬到底离开,但到了故事的第三段,孟小冬最起码当还有一个身影。第二段故事中,梅兰芳为了孟小冬连“座儿”都不愿答谢,深情如斯,那么第三段之中,当梅兰芳放弃演出时,就没想起过那个曾经同台演出的红颜知己?当梅兰芳为战火逃离时,就没关怀过这个曾经的恋人是生是死?
故事第三段的核心是表现梅兰芳的爱国之情,可这和第二段的恋情,并非不能兼容。相同的情形,我们可对比好莱坞大片《勇敢的心》。这部影片之中,华莱士初恋情人美伦的出场时间,还不如《梅兰芳》里面的孟小冬,但美伦死后,影片的安排,是华莱士并没有将美伦忘记,不时的梦里相会,在临死的最后,还“看到”了美伦在人群中的召唤。这种连贯的叙事,在影片最后使爱国之情和爱情,都达到了升华。
可知这不仅不是矛盾的,相反的还能凸显。《梅兰芳》的第三段之中,孟小冬到了哪里去?是否平安?对梅兰芳是否留恋……这些都是作为剧情片,观众对一个主要人物,所自然而然关注的。而影片中第三段我们所看到的,是孟小冬连个最基本的交代都没有,仿佛这部电影之中,从来就没有这一号人物。
由上可知,这就是影片的割裂叙事了。
那么,这种割裂的叙事方式,又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笔者认为后果有二:一是破坏了影片的整体感,造成观赏的乏味;二是造成人物形象含糊朦胧,破坏人物塑造。
其一,来看对影片整体感的破坏。在常规叙事中,影片是需要一条统一的情感主线的,情感有起伏,才能避免观赏的乏味。所以成功的影片一般都在段落间设置有小点,而小的设置又不能偏离主线,顺着主线,或正或反,使观众情感逐步递进,最后达到整部影片的。仍比如《勇敢的心》,影片的点大致是――爱人的死去和英雄的觉醒,英雄举起自由大旗并取得胜利,英雄的死亡和对自由的呼唤。这三个点,前后相连,将观众情绪第次推进,在最后一幕,达到情感的最。
而回看《梅兰芳》三个段落的点,它们彼此割裂,毫无关联。第一段落,梅兰芳与十三燕的对决,投机者的加入增强了故事的冲突意味,梅兰芳的首败,使得故事也有个转折,算是精彩;第二段落,梅孟两人的恋情,温馨惬意,孟小冬的爽朗,梅兰芳的略显呆板,都让陈凯歌较好的刻画了出来,雇佣者枪逼孟小冬那一段,台词虽然“雷人”,但在气氛的营造上,也算差强人意。第三段落,梅兰芳与日寇的斗争,第一回合平淡无奇,之后邱如白代梅答应演出,一下将梅兰芳推到了风尖浪口,是影片最精彩的部分,将故事推向。不过这只是第三段落的,并不是整部电影的。因为整部电影的核心,并不是爱国。
那么整部电影的到底在哪里?影片的割裂叙事,使影片缺少统一的情感线索,进而缺失主线意义上的起承转合,影片三个片段的三个点,彼此分割,毫无关联,没有起到对观众情绪第次推进的作用。整部影片,有小铺垫无大铺垫,有小悬念无主悬念,有小转折无大,感觉这不是一部电影,而更像是一部《梅兰芳》的片集,这种整体感的缺失,其在观赏上的冗长乏味,也就不足为怪了。
其二,再来看对电影中人物塑造的破坏。看完《梅兰芳》,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大部分观众记住了邱如白,对梅兰芳反而没什么印象。这对于一部梅兰芳的传记电影来说,就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败了。
一部电影,其人物塑造的成功,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演员的表演;二是电影本身的文本设定及拍摄问题。这部电影邱如白“喧宾夺主”,当然有表演方面的原因。孙红雷演技深湛,将邱如白对京戏的痴狂,表现得淋漓尽致。而黎明臃肿的身材并不适合表现舞台上女人的梅兰芳,比如其中黎明身穿白色西服,和章子怡即兴对戏的那一段,便看不出有任何的女人韵味。
但抛开舞台,黎明将生活中男人的梅兰芳,还是表现得丝丝入扣的。两人在表演上并无多大差异,即使微有差异,也不至于成为把《梅兰芳》变成“邱如白传”。其中的主因,还是出在电影的割裂叙事上。
让我们来看《梅兰芳》,电影的三段故事,讲述了这位大师不同的品质,可以表述为:
1、在京戏上的天才;
2、对艺术的痴迷及勇于创新的精神;
3、对爱情的真诚与渴望;
4、身虽伟大,心是平凡;
5、对国家的忠诚;
……
一个人的品性,原本有许多不同的方面,陈凯歌这样去表现,原本是没什么问题的。可问题是,电影的割裂叙事,总是使得在展现这一品性时,抹杀了另一品性,或者使两者变得矛盾。
比如在表现梅兰芳对京戏的痴迷这一品性上。我们看到,第一段之中,虽然邱如白为梅兰芳不惜辞掉工作,但是,在京戏的痴迷上,他并没有压倒梅兰芳,因为梅兰芳不惜与十三爷爷挑战,勇于唱新戏《一缕麻》。而到了故事第二段,他的这种痴迷,似已不如邱如白;到了第三段,梅兰芳拒绝出演,蓄须明智,而同时的邱如白,却是为了让梅兰芳的演出,忘却国家。导演的这样的安排,本意是反衬梅兰芳的爱国,可这样安排下来,梅兰芳的爱国形象固然是凸显了,但邱如白对京戏的痴迷形象,也通过反差,骤然提升。在接下来的第三段之中,邱如白的痴迷形象异常鲜明,而梅兰芳,却由不得散漫了。
又比如影片第二段,梅兰芳与孟小冬的恋情是核心。所以导演费了很多的手法,去刻画他们感情真挚的一面。两人的雨中浪漫相遇,舞台上的默契配合,看到落魄伶人朱慧芳时的心心相惜……等等,甚至在人物的安排上,导演把妻子芝芳设计成一个相对强权的女人。家妻不贤,是以有了梅兰芳情感的出轨,可以说,第二段的梅兰芳,是一个重感情的梅兰芳,他对孟小冬的感情是真诚的。可这种真诚,到了第三段,瞬间就转换成梅兰芳夫妻患难与共的画面,而孟小冬无影无踪,那么回思整部影片时,梅兰芳当初对孟小冬,到底是真诚的爱,还是一时的心血来潮?
为了展示梅兰芳爱国的品性,便将之前其对待感情真诚的一面忘记。导演在故事的三个段落中,塑造了梅兰芳性格的各个方面,可陈凯歌似乎总是犯同一个错误:为了表现这一段落中,梅兰芳的某一品性,于是全力营造,结果忘记了上一段落中,梅兰芳原有的品性。这种割裂叙事,其结果必然是对原有形象的消解。看罢《梅兰芳》,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梅兰芳?似乎看到了他的很多方面,但事实是什么也没看到。
这就是笔者所要谈的两个问题了。概言之,就作为剧情片的角度来看,《梅兰芳》的割裂叙事,是失败的。前面说过,梅兰芳题材本身难度极大,既要作为剧情片,其虚构的空间,又是非常的小。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体谅陈凯歌的难处。
但体谅并不等于影片就应当拍成这个样子,就相同的题材,《梅兰芳》是完全可以和《巴顿将军》、《圣雄甘地》等等传记电影进行比较的。在这些经典传记电影中,我们看到了一条明朗的线索,一个完整的故事,一个鲜活的人物。而这些,《梅兰芳》都没有。
中规中矩,精巧纤细。
这是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梅兰芳》在剧本创作上给我的第一印象。
写剧本,讲故事。一部近两小时的电影在剧本创作上难度颇大。《梅兰芳》选取了大师生活中的三段往事:成名(与十三燕打擂得胜)、成功(与孟小冬相识相知、赴美表演成功)、明志(时期,梅先生蓄须明志,拒不出演。直至抗战结束)。
三段故事各有特色,由于很多现实的原因,剧本写得也是中规中矩。不过个中细节,却是精巧纤细,丝丝入扣。
第一段:成名。少年梅兰芳聪慧好学,一心想要打破旧规矩,创立新戏风。老艺人十三燕不满他的轻率活跃,提出比戏三天。第一天梅兰芳就输了,之后他决定演时尚新戏,结果反败为胜。第三天,梅兰芳恳求十三燕放弃打擂。老艺人说了一句话――输不丢人,怕才丢人!精彩!
第二段:成功。梅兰芳成年后在国内已成名角。一个巧合的机缘,他遇见了唱老生的名角孟小冬。惺惺相惜、相识相知,两个人因为共同的事业而走到了一起(听着特别耳熟)。然而梅夫人福芝芳找到孟小冬,说了一句话――他不属于你,也不属于我。他是属于座儿(观众)的。惜别之日,孟小冬对梅兰芳说:别怕。之后梅兰芳赴美演出,一举成功。
第三段:明志。抗战爆发,日本人要求梅兰芳演戏粉饰太平。梅兰芳不顾威胁利诱,顶住各方面的压力。在新闻招待会上蓄须明志。梅兰芳面对残忍的日本军官只说了两个字――不演!他怕吗?可能有点儿。但是作为中国人,他在行动上没有别的选择――不演。
再来说说剧本创作中的人物。人物,人和物。一个邱如白,一副纸枷锁。一人一物,贯穿了整部影片。
邱如白是编剧着力塑造的一个主要角色。从粉丝到经纪人,从听戏、爱戏到迷戏,他说过一句精彩的对白――战争总会结束,但梅兰芳终将不朽!邱如白是为梅兰芳而生而死的,是为京戏而生而死的。他心中只有大师,为了梅兰芳的不朽甚至可以做一些令人不齿的事情。但是,他是真的爱戏爱大师。这个人物,丰满而真实。
一副纸枷锁。如同一双舞者的红舞鞋。戴上就永远不得解脱。都说诗言志,剧本也是如此吧。这副纸枷锁套住的不只有剧本中梅兰芳的大伯,也包括梅兰芳。甚至还有背后的导演陈凯歌。对于深谙创作的编剧和导演来说,不疯魔不成戏,不激情不成戏。然而,我们在这部《梅兰芳》的剧本创作中看到的更多的是淡淡如水的平静,或许这也是经历过辉煌后的陈凯歌导演的真实写照吧。在对于要把《梅兰芳》拍成什么样的导演阐述中,陈凯歌表示要把梅兰芳还原成为一个“平凡”的人,要把大师的生活还原成一个平凡人的生活。从这点上来看,剧本的创作并不是尽如人意的。毕竟,世间只有一个梅兰芳。只要这个世界存在,梅兰芳一定会成为不朽。所以说,陈凯歌可能更想通过剧本把一个淡定的台前的梅兰芳和一个淡定的幕后的陈凯歌摆在一起。平淡如水的生活更多地体现出一种从容。就像他在电视节目的访谈中所说的,真正的大丈夫绝对不是“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而是应该“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从这点上来说,剧本里的梅兰芳先生更多地应该体现出中华民族那种温文尔雅中表现出来的坚韧和淡定,这一定是编剧和导演所努力追求的东西。这一点,他们做到了。
如果说电影《梅兰芳》是从死别(斗戏)、生离(弃情)、聚散(秉义)三个方面讲述一代名伶从成长到成熟的轨迹的话,那么陈凯歌则用他的景深镜头渲染着人生如何在举轻若重之间徘徊并找到最终的皈依。
轻死而重生的皈依一:“你的时代到了。”
与十三燕的斗戏,是全剧最吸引人的一场。貌似两个梨园行里的老生与青衣的擂台,实际上却隐隐透出一个时代的更迭推进。初出茅庐的梅兰芳受五四新思想的影响,浅尝辄止地推行京剧改良。其所谓的改良一言以蔽之――复归人性。传统观念认为,京剧必有一套特有的、规范的唱念做打的技术,他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要符合传统美学色彩即不能喜形于色。而梅兰芳把京剧看做一种“古典歌舞剧”,“古典歌舞剧是建筑在歌舞上面的。一切动作和歌唱,都要配合场面上的节奏而形成它自己的一种规律。前辈老艺人创造这许多优美的舞蹈,都是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动作,把它进行提炼、夸张才构成的歌舞艺术。所以古典歌舞剧的演员负着两重任务,除了很切合剧情地扮演那个剧中人之外,还有把优美的舞蹈加以体现的重要责任”。此举无非就是将舞台上的戏中人与生活中的人中戏二者结合。这也正暗会了五四时期讲究的“人的文学”。应该说,梅兰芳是顺应了时代大潮的趋势,将传统的艺术品质中注入新的时代元素,使人性的复苏在京剧舞台上呈现出来。但是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总不会一帆风顺,梅兰芳在当时所受到的阻力在师徒二人斗戏中可见一斑。这是新对旧的挑战,旧对新的颠覆。正因为有这两种暗流在汹涌涡旋,才显得斗戏一场别样的异彩纷呈。
十三燕与梅兰芳既是梨园行里的对手,又是现世场里的亲人。这错综的情感纽带串联在一起,使得我们看到刚中有柔的十三燕对后辈的关爱呵护以及柔中有刚的梅兰芳对“爷爷”的敬慕顺从。顺从不等于苟同,时代已将人推到了浪头,在新与旧的抗衡中,我们看到了新生事物勃勃的生机,也看到割裂脐带时隐隐的伤痛。熙熙攘攘的戏园子,寻乐子的观众哪料到,这场师徒大战貌似腥风血雨,实则凄清缱绻。当十三燕在人去园空的舞台上把最后一段唱腔完美收音后,也结束了他一生的梨园痴梦。他痴在守了一辈子皇上御赐,却没能换得一个面子,他痴在演了一辈子黄忠,到了落得个“尚能饭否”的残局。十三燕临走前对梅兰芳的那句话,“小心弄脏了你戏里的人”,可见一个老伶人对“座儿”、对“玩意儿”的尊重。
生与死之间的纠葛,不仅仅是梅兰芳与十三燕之间的情感纠葛,也是传统京剧与现代京剧之间的纠葛。当变革已迫在眉睫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个苍老的时代最华美的转身,十三燕的去世并不会给人悲悯之感,而是另一种惊艳――他用生命扶起了年轻的梅兰芳,让世人看到一个老伶人最精彩的谢幕。即便无人喝彩,但必将馨香沁人。
轻情而重义的皈依二:“梅兰芳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他是座儿的。”
梅兰芳与孟小冬的恋情,使我们看到现世的虞姬与霸王的倾城之恋。当年这两位京剧界泰山北斗惊天动地美妙而悲怆的婚姻,留给后人无限演说的可能。不管是出于何种缘由,最终还是曲终人散,劳燕分飞。也许福芝芳那句话给这个结局作了最好的注释:“梅兰芳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他是座儿的。”
历史永远是今天的历史,当我们试图回到那个精神的原乡,在这段倾城之恋中我们读到什么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始终在犹疑是什么让孟小冬走离这段刻骨铭心的恋情,让梅兰芳一生在心海里苦吟着小冬的名字?恐怕真是那句话,梅兰芳是孤独的。谁打扰了梅兰芳的寂寞,谁就会毁了那孤高任性的林黛玉和那令六宫粉黛尽失颜的杨贵妃。如果梅兰芳迷恋在孟小冬的身旁,就如同程蝶衣殉葬在段小楼的旁侧,那么中国京剧界里恐怕会多了―对苦命鸳鸯,而少了那些凄美的怨妇、思妇形象。梅兰芳在舞台上把他对小冬的万千难言之语,幻化成眼眸里的拳拳深意,那惊鸿一瞥曾打动过多少痴男怨女。
也许只有懂得这些,才会明白为什么电影里有那么多从镜子里折射出来的人影。十三燕的辞世和孟小冬的离去,都是在镜子里反照出来的,这是否就预示着在梅兰芳的心目里,他们一个个走出了梅兰芳的心幕,却永远走不出他的心海。在孟小冬的恋情中,梅兰芳懂得了为艺术要牺牲什么。如果说十三燕将梅兰芳推向了“伶界大王”的舞台核心,那么孟小冬最终成就了这个“伶界大王”,只是我们在繁闹的落幕声中,依稀听到“流水落花春去也”的唏嘘无奈之音。
轻肉而重灵的皈依三:“有人要看一个弄脏了的梅兰芳吗?”
陈凯歌把梅兰芳的人生形容为“被绑架的人生”。如果这句话用来诠释电影的前两段人生是贴合的,但是在抗战的轰鸣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把纸枷锁内化成人生定力的新伶人。梅兰芳一生有无数的“梅党”簇拥,这些人既成就了他,也拖累了他。他们将梅兰芳推到了京剧舞台的中央,却丢给他一个太眩晕的光影,使我们看不到他明眸善睐里凡人的心痕。终于,在战火的洗礼里,梅兰芳留须明志之举将一代伶人的身影幻化成一个大写的“人”字。自古以来,伶人的称谓里,读到的太多“伶”的美丽与凄清,但缺失了对“人”的认同。梅兰芳以男人演女人,也无非是在传统观念上解释“伶”的意义,男人演女人,比女人更像女人。可是女人就是一个被约束、被禁锢的所在。自古以来,伶人仅仅是一个哗众取宠的玩偶,在曲终人散处,玩偶便被踩在脚底,玩弄于股掌之间。
只有到了抗战,梅兰芳以他的留须让人们看到一个生活中的虞姬,宁愿自刎也不能任人践踏;葬花中的黛玉,“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浊陷渠沟”。这便是真正的由众人簇拥的孤身独行的梅兰芳,重灵而轻肉的梅兰芳。电影里,孟小冬最终送给梅兰芳一把伞,对他说:“畹华别怕,我走了。”让我们读到了那个凄美的情爱回响:台上做个不离不弃的女人,台下做个敢作敢当的男人。梅兰芳的重灵轻肉,没有玷污梅兰的高洁,更深化为竹菊的桀骜不驯。
戏曲名伶孟小冬位及“冬皇”,超凡脱俗,即使人到中年,还有着盛放荷花般的高贵气质,可惜在爱情上却输给了世俗女子福芝芳。当年,梅兰芳与孟小冬情深意浓之时,梅兰芳原本决定带她去东京,福芝芳得知消息以堕胎相逼,最终梅兰芳只好谁也不带。心高气傲的孟小冬因此大受打击。后来梅母去世,福芝芳再次以腹中胎儿相挟,不许孟小冬入门凭吊,终于导致孟小冬心灰意冷,离开了梅兰芳。
倘若是孟小冬怀上梅兰芳的孩子或是死缠烂打再多一点儿坚持,对福芝芳还以颜色,或许梅孟之恋不会以悲剧收场。要知道,当时的孟小冬已是梅兰芳的三太太,与二太太福芝芳并无地位上的太大差别。她们的差异只在于福芝芳愿意在追求幸福的世俗之路上走得更远,而孟小冬坚守的是一份理想中的爱情,男人有强大的担当,知她的委屈,明她的心意,只需凭着自己的才华横溢及彼此间的惺惺相惜,便可达到琴瑟合鸣,海枯石烂。但她并不知道,世间不缺乏敢爱的男子,却从来都缺乏有担当的男子。男人无不是害怕麻烦、容易在世俗面前低头的。
一位朋友疑心很久,终于忍不住去查先生的短信,一查便出了问题。她像一个战士,找到了女当事人的单位电话,打过去约定见面时间。与女当事人正面交锋,与自己的丈夫面谈,心里的悲痛自不必说,却忙得井井有条,像在公司做一项公关项目。事件平息后,她感叹,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会那么俗气地站在另一个女人面前,气得心脏都快跳出来了。
爱情原本是件俗事,倘若过于脱俗,最终往往曲高和寡。指望男人有专一的自觉性,就像指望男孩儿自觉地爱干净、不玩泥不玩沙,是有违他们天性的。你以专一给他做榜样,他会说男女大不同;你宽恕他的时候,他也会感动那么一会儿,暗下决心要对得起你的宽恕。然而,一旦面临诱惑,他却很容易心存侥幸――她不会发现的,就算真发现了,也不在乎再原谅我一次。
如果你没让他吃过苦、受过罪,他便理所当然认为你比旁人好对付。遇到不好对付的旁人,自然先将你的利益放在一边,只因为你比较“简单”一点儿。脱俗的女子就这样一次次被逼到角落,相反,那些表面看来不讲道理的女子却屡屡成功上位。
始终觉得,爱情中没有太多的复杂道理可讲,无非是忠诚与责任。男人天生适合在事业上拼杀与征服,在家庭生活中却常常处于弱智与不活跃状态,女人有必要对他们实施忠诚与责任的教育。教育手段太过粗暴,当然可能引起他们的反感,然而相比教育手段过于温和来说,那确实还不是最危险的。当男人遇到一个俗得很彻底的女人,懂得用各种祖传的方法“修理”他时。他多半会选择忍耐,因为他很容易想到,女人都是如此,再换一个也好不到哪里去。
当男人面临A与B的选择时,死缠烂打的那一方总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当然,你要做神清气爽的勇士,目标明确,方寸不乱,而不是哭哭啼啼的黄脸婆,如果你能像福芝芳一样摸到男人的软肋,“挟天子以令诸侯”,结果会更加完美。
在男人心中始终存在着两个女人,一个是缪斯女神,一个是世俗太太。前者是用来回忆的,后者是用来生活的;前者超凡脱俗,后者则非要有那么一星半点儿的俗气,否则不能胜任。如果要选择的话,你是想做他的缪斯女神还是世俗太太呢?
(摘自“新浪”)
从录像上看,扎伊迪的鞋扔得十分专业,先后扔出的两只皮鞋直飞布什的头部。布什虽然已经年届七十,依然身手矫健,非常镇静地躲过两只鞋子。还可以坚持开完新闻会,并且拿刚刚发生过的一幕开玩笑。
这一次,在我看来,布什没有被羞辱到。扎伊迪只不过给了布什一个表现其反应速度和心理素质的机会,他的表现与他的职业――美国总统,很般配。
一个没有被放大的事实是,现场一些伊拉克记者站起身来,向布什表示道歉。显然,他们想表达的是,扎伊迪的行为并不代表全体伊拉克记者,扎伊迪在新闻会现场做出的举动不符合一个记者的职业道德,给记者的职业抹了黑。
有关记者的职业道德或者在进一步放大到新闻伦理层面的讨论从来没有平息过。讨论的核心是,在记者工作的时候,他是应该纯粹地作为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记者”履行自己的职责,还是可以带着自己的政治主张、价值观乃至人之常情直接参与到你所采访的事件中。当然,如果扎伊迪扔出的不是两只鞋子,而是两只手榴弹,那就完全是另外一个问题了,那个时候他的职业是一名战士(或者叫)。其行为的正当性就完全是另外一个问题了,超出了本文所讨论的范畴。
认可后者的人显然会把扎伊迪当作英雄,他们会认为扎伊迪有权利用两只鞋子表达一部分伊拉克人民对于美国的不满。既然记者是社会舆论的代言人,他为什么不可以用自己的行为表达民意呢?他的行为比起一千条报道更有力度。
但作为同行,我和扎伊迪的伊拉克同行持有同样的观点,扎伊迪行为的正当性是值得商榷的。其实不单单是记者这个职业,还有不少职业比如医生、教师、演员、律师、法官、检察官、公务员等职业都存在着职业伦理的问题,这些职业的特殊性在于它的公共性,也就是说这些职业占有一部分的公共权力,他们的行为影响着社会舆论或者社会秩序。
一些道德困境会时常会被放在这些职业的从业者面前,比如说一个医生有没有权利放弃对一个恶毒罪犯的治疗?比如说一个教师有没有权利在解决班级问题的时候鼓励学生告密?比如说一个律师应不应该主动提供对自己的委托人不利的举证?比如说一个法官应不应该因为百姓的舆论重判一个犯罪嫌疑人?
再发散一下思路,在地震袭来的时候范美忠老师有没有权利放下同学第一个跑出教室?陈冠希同学有没有权利把他和女明星的床笫之欢拍下来,要不要追究他丢失电脑的道德责任7当我们把这些问题列到这里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做出自己的判断,给出自己的态度,但对当事人来说,因为每一个具体的事件都有复杂的背景,不同的人往往会做出不同的行为。
电影《梅兰芳》里,一个“纸枷锁”的概念贯穿全篇,这个永远套在艺人脖子上的“纸枷锁“一层意思是说在这个圈子里混不容易,这个纸枷锁是社会套给梅兰芳的。另外的一层意思就是职业的道德与伦理,这个纸枷锁是梅兰芳自己套给自己的。
“深明大义”的福芝芳只用一句话就摧毁了孟小冬・梅兰芳不是你的,不是我的,梅兰芳是“座儿”的。这句话比“谁毁了梅兰芳心里的那份孤独,谁就毁了梅兰芳”更有力度。它把演员这个职业的道德核心点了出来――你出了名,成了角儿,有人喜欢,有人捧场,你就不再是仅仅属于你自己的了。所以电影里的梅兰芳到最后也没有和孟小冬看成那场电影。福芝芳、孟小冬和梅兰芳自己最后都认可了那具纸枷锁的合理性。因为套着这副纸枷锁,才有了后来蓄须明志,不给日本人演出的气节,也成全了梅兰芳的一世英名。
从这个角度上说,陈冠希拍照片虽然说是个人的自由,但让照片流传出来就要承担代价,尽管他不是故意的。他忘了作为一个演员应该给自己戴上一副纸枷锁,否则就是自毁前程。只要你的职业具有公共性,你的行为的合理性就只能由公众来评判。
电影散场,清冷的夜街上,一轮明晃晃的月亮高高悬挂在幽蓝的夜空中。新闻联播上说,今天是几十年中月球离地球最近的一天。我迎着月亮慢慢往回走,市郊的田野中没有路灯,白晃晃的月光好像流动的雪,碎掉的水银般照亮了整个尘世。我安静地走着,心里却还在锣鼓喧天地响着《游龙戏凤》的唱段,心灵的某个角落,软塌塌的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其实还是那句话:请不要破坏他的孤单。
虽然在电影最后,梅兰芳努力表达了一生都想做一个平常人的愿望,但是,他或许不知道,从登上舞台的那一刻起,他就被赋予了某种使命和责任。
对于梅兰芳和孟小冬的分开,我始终没有多少扼腕的惋惜和感慨。如果梅兰芳真的沉湎女色不思进取,孟小冬也就成了祸水。所幸她最终留了一份遗憾和疼痛在梅的心底。这份遗憾和疼痛,好像肥沃的土壤,不期然更茁壮了梅兰芳的孤单,他的星辉和光芒从而愈发地璀璨和夺目。
孤单是一种成全。我默默咀嚼着这几个字,想到那些白日在场子里喧嚣跳跃的笑脸和寒暄,貌似繁盛的面具之下,有谁看得见他人内心的荒芜?
久未谋面的大学哲学老师,刚刚出了一本集子,说出来虽然比较生僻,但在他所属的那个专业领域,这本书却成为一个里程碑似的标志。我们一千人等赶着去祝贺,巷子尽头两间低矮的陋室里,坐着飒然朴素的儒雅老者。大家惊讶恩师的蜗居,虽然不至于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的境地。但对于一个专业领域的大家来说。也实在有点寒碜和简陋。
我们忍不住义愤填膺,恩师却笑道,其实单位对他还是很照顾的,资金房子都有支持,但是他却习惯在这两间老房子里创作。穿着皱巴巴灰色外套的慈祥老头,凭空嗅嗅鼻子,转而问我们:“你们没感觉到这房间里有一种让人安静的气场吗?”
环视寂寥的房间,我忽然明白了恩师的气场所指,其实就是一种清冷的寂寞和孤单。过去我只知道人人都对寂寞和孤单避之不及,今天赫然知晓,有的人竟会为了保持一颗心的清冷而逃离温暖的家人和优裕的环境。恩师的解释很简单:“耐不住寂寞的人,是不能真正俯下身子来干事的。”这句话仿佛是一服清醒剂。
一个人,尤其是在精神上保持清洁的知识分子,除了物质生活的讲究之外,还应有点精神家园的滋养。就如同这月光下的城市,城里的灯光照耀歌舞升平的江湖;而城外的月光,却是孤单灵魂放飞歌声追逐高蹈思想的摇篮。哪一种状态更能让一场轮回不辜负,答案或许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要想收获真正有价值的沉甸甸的人生,月光下的独舞,应该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选择。
其实孤单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宿命,只是太多人将它当成一种暗疾,总在慌不择路地寻找各种方式与它对抗。爱情、朋友、江湖,一种手段失效之后,另一种手段接踵而至,但无论怎样逃脱和躲避,它还是影子一样寸步不离地跟在你的身后。
要想真正远离孤单,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与孤单和解,让心灵成为孤单的伙伴。当一个人能够享受孤单,并在孤单中有所成就时,孤单就不再是凄冷的寂寞,而成为一种源泉,快乐的源泉。
漫长的夜路到了尽头,打开家门,看到一室温暖的灯光后,如释重负地歇一口气。在温暖的房间里看电视、喝水、聊天,要睡觉时去拉窗帘,猛然被室外那依然皎洁如雪的月光给惊在那里。
或许,这个世界并不缺少悟道的智慧,最关键的因素是,除了心悟之外,你还做过些什么。“劝君看取名利场,今古梦茫茫。”那些喧嚣一时的显贵,或者亦深知孤单的终途。但为什么他们一意放弃和解而选择对抗,原因不外乎舍不了这份红尘繁华、俗世喧闹。
在没有见到他之前,她早已听过他的名字无数次,不,不只是听过,简直是如雷贯耳。他是梅兰芳,唱红大江南北的伶人,生得又如此儒雅。照片上的他,芳华绝代,简直是生而为梅派。
她是不是春闺梦里曾有他?多少人在她面前提起他,她一定佯装与自己无关,一定还努力地练功排戏。
他也应该知道她吧?才18岁,就已经有人叫她“冬皇”―她不是青衣,是30年代最红的须生,一个艳丽的女子演老生,师从著名老生余叔岩。戏子众多,比她唱得好的或许还有,但是,哪一个女子可以唱老生唱到这样好?以至于四大须生之一的谭富英先生看完《搜孤救孤》后连声称绝,遇人便说:“小冬把这出《搜孤救孤》唱绝了,反正我这出戏是收了。”收了,就是再不唱了。马连良先生后来也没有唱过,也没说什么,但是他把《搜孤救孤》改成了《赵氏孤儿》,难道不是服输吗?
其实他是想和她唱一场戏的。想象过,他唱铁镜公主,她唱杨四郎,只这样一想,便怦然心动。
相遇成为必然。
在一个堂会上,在一个美丽的春天,她和他,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就这样遇到。
飘逸俊美的他,小巧倾城的她,一个是须生之皇,一个是旦角之王。有人提议,唱段《坐宫》吧!她出来,有闭月羞花的倾城色,也许所有爱情的产生全一样,只不过刹那间,当她把须子摘下,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倾城倾国的女子。
王皇同场,珠联璧合。
众人只知道疯狂鼓掌,而她的心却狂跳不已,少女的心刹那间打开,所有的爱情全在于一种物质被激活。
从此他和她陷入爱情不能自拔,两人在台上是夫妻,在台下是情侣。梅兰芳娶的第二房太太福芝芳冷冷地坐在台下,嘴角浮起冷笑―什么她都可以和人分享,唯独爱情不行。
谁能阻挡爱情的火焰―他看她,是倾城佳人水边照。夸她:你唱得是天上地下,没有可比较。她娇羞地笑,穿着他给买的新绸缎说:我顶喜欢你唱的虞姬,死也死得那样凛然!
他们一分钟也离不开似的,他说:我会对你好,一定的。
她点头:我会一辈子跟着你。
热恋时都希望是生生世世,谁能想到他和她只有短短几年,短到来不及珍惜就离散了。忙着要结婚时,他与她去照相,一对璧人,绝色倾城,无可比拟的这张黑白照片至今仍然是经典。婚期定在1927年,众多好友前来捧场,她以为从此可以过上风花雪月的生活,他们都如此爱戏,都这样痴迷于对方。但是,仅有爱情可以吗?
孰料,良缘开始纠缠于三人行。
福芝芳闹着要打掉肚子里的孩子,她当然要闹,要哭,当初是明媒正娶过来的太太,是大太太不生育才娶的她。他们也曾缠绵,也曾盟誓,她不明白,怎么转眼他就有了新人? 她要把自己的爱情夺回来。
那一个每天指桑骂槐,而这一个不谙事故以泪洗面,一直期待他的保护。可他只是将她搂于怀:小冬,忍忍总可以过去。或者有时,他干脆沉默。
能过去吗?
忍字头上一把刀啊!他们再也没有初恋时的明媚,再也没有想象中的甜蜜,每天陷于这样的挣扎中。他还是怕福芝芳的,于是选择逃走。
她哭,一次次哭:你回来,你救我!
他却救不了她。
梅家有丧事,她去奔丧,福芝芳一声问:“你是谁?你没资格进梅家门。”硬生生将她挡在门外。她一声声喊:梅郎,梅郎……心都要碎了。然而他做不了自己的主,他不是自己的,他是整个梅家的,他是福芝芳的。
她黯然哭泣。居然连戏都唱不下去了,有几个月不练嗓子不排戏,急坏了那些戏迷;更有疯狂迷恋她的京城达官之子王维琛,怀着满心的恨去杀梅兰芳,结果是朋友张汉举去开门,当了替死鬼。
命案轰动一时。
她是红颜祸水。福芝芳找了更恰当的理由:这样的女人,如此妖气重重,怎能放在家里?她有无限的委屈。他应该站出来的时候却没有站出来。她掩面而走,任凭后来他在她房前的雨中站了一夜。那一夜,其实是她和他了断的一夜,如果她不是一次次被辜负,怎可斩断这一段好姻缘?
多少年能出一个梅兰芳?多少年能出一个孟小冬?
情已断,梦已逝,爱已凉,她在《大公报》登启事:是我负人?抑人负我?世间自有公论,不待冬之赘言。所说话语,字字平静,但寒意凛然。
再后来,她病得几乎香消玉殒―爱情从来都是最大的杀器。她那时是谁?是轰动一时的命案里的女主角,是一代冬皇。不知道她是不是寸步都有人跟着,以至于只能躲到寺庙里去?曾经有5年,她在天津的一个寺庙里,素颜薄面,清心寡欲地生活。
后来,杜月笙,她最疯狂的粉丝,用直升机接她回了上海。后来,她跟了他―一个人在心死的时候,是最容易做出轻易的决定的。他曾托人劝说她,不要跟杜月笙。他的心里还有她,那是他爱过的人,哪能轻易忘却?她是他一生的朱砂,永远想起《游龙戏凤》里的皇帝,摘了须才发现是个俊俏女子,那样惊艳的刹那,谁能忘记?
她一意孤行,以为的良缘原来是孽缘―罢了罢了,忘记最好,如果不爱了,还有比让时间谋杀记忆更好的吗?以后多年,她和他再未相见。后来她辗转去了香港,再去台湾,晚年照片仿佛一个修行多年的尼姑,穿灰色衣服、戴黑边眼镜,眼神空阔苍凉。但她用的手帕,始终有一朵梅花。
梅,那是他呀。
守的个梅根相见,多少恨?却原来,我们一生爱的人,只有一个,只能是一个。无论是过尽千帆,还是一意孤行。他永远不再唱《梅龙镇》,因为那出戏只属于他和孟小冬。午夜梦回,他一定惊醒过。醒来,看到白月光一片,而窗外小冬正来,薄薄的雾上来,抹一把,原来,是相思泪。
[关键词] 贺岁电影 意识 融合 剖析
前言
中国的贺岁电影已成为中国人不可缺少的“年夜饭”上的一道菜,有人形容这道菜是现代人生活中的一种调节方式。既然是调节方式,那么所使用的手段就成为方式中的重中之重,笔者将这种方式称为电影中的文化意识形态。
中国贺岁电影至今已有十年历史,在这十年中,以冯小刚、陈凯歌等著名导演的作品最为与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在这其中既有大制作的《满城尽带黄金甲》、《无极》,至今仍让观众回味无穷的《甲方乙方》、《夜宴》等,更有让观众翘首以盼的《赤壁》《叶间》等,这其中的“中国味道”不但让中国观众流连忘返,也让国外观众拍手称奇。
2008年的贺岁电影与往年有较大不同,但中国传统文化意识形态依然在本年度的电影中比比皆是。最具中国传统文化的电影如:人物传记类的《梅兰芳》、《叶间》。大型历史题材的《赤壁》,中国版阿甘正传的《硬汉》等等。在受中国传统意识形态影响的现代爱情喜剧也是今年电影的主打题材,如《桃花运》、《爱情左灯右转》《非诚勿扰:》、《女人不还》等。在此。笔者将其中的中国传统意识形态在贺岁片中的影响进行简要剖析。
1、从故事的结构来讲
在让观众一改对以冯小刚导演为代表的喜剧电影产业态度的人物传记电影《梅兰芳》中,以写实手法的故事结构中透露着最具中国特色的封建意识和传统文化的思想禁锢。在影片中。梅兰芳与孟小冬的爱情悲剧就是一个积聚了中国传统封建意识与现代思想冲撞代表。戏中的梅兰芳莲步轻移,眼波流转,千娇百媚,万人崇拜:戏外的梅兰芳,曾与自己的师傅打擂,曾为不臣服于日本人而蓄须,他和孟小冬的恋情被传为一代佳话,却经不住中国封建思想的禁锢而为一些世事俗事终结于四万大洋。这不由得让人为一代大师梅兰芳叹一声: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在电影《赤壁》中。周瑜与小乔的爱情让人仰敬,小乔在为夫君的名利与江山社稷中选择离开后不禁让观众为之的选择潜然泪下,让观者一面为小乔的勇气而震撼,一面又为“英雄难过美人关”而感慨。
在现代爱情喜剧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的印迹,如《爱情左灯右转》中的女主角林嘉欣与陆毅扮演的律师所发生的一段恋情中体现的最为透彻。林嘉欣百般劝阻一对即将走向婚姻边缘的夫妇与冷面的律师处理的态度截然相反:林嘉欣的一句“劝和不劝离”一语道破中国传统文化意识。在新时代,再摩登的女郎也内心深处隐藏着传统的意识理念,还有在林嘉欣与张峻宁的恋情描写中,两人的分手并不是之前出现的性格不和等原因。而是因为年龄的差距,张妈妈的义愤填膺让在坐的观众都可以理解和接受,即使生活在国外受着国外文化影响和熏陶的中国人,骨子中所透露出的依然是中国最为传统的意识理念。
2、就电影人物分析
最具人物特性、让观众眼前一亮的人物性格,笔者认为是《赤壁》中的诸葛亮和周瑜。在两人风趣的对话中,让观众不由感到离我们远去已久的历史人物其实离我们的时代并不遥远,也许有人会讲,这是导演特意的安排。确实也只有在电影中,这样的历史碰撞才会发生,也只有在贺岁电影中,现代与历史的文化形态和意识理念才会形成。观众在重温赤壁大战的紧张气氛中但到一丝的轻松。在电影《赤壁》中,导演为管中呈现的不再是仅仅将聪慧与计谋溶于一身的文弱书生诸葛亮,这里的诸葛孔明更是一位集计谋与幽默于一身,谨慎与义气与一体的大将风范。他的初人友军搬救兵一段足以显现出他的胆识过人:风尘仆仆而来,不顾盟友的嘲笑,在以自己的目的为基础上一眼识破孙权之意,出击重点,一举拿下已达到个人的目的。他的“我已经很久没有不冷静”一句让观众开怀一笑的同时,更拉近了观众与历史人物的距离,导演这样的处理或许是有一点的“不冷静”,但在观众看来却成为了电影的亮点,评论的话题。
影片《女人不坏》也正是沿袭了这一文化冲撞而让人对其影片极具期待《女人不坏》将传统意义上的体贴、美丽、优雅与恶搞后的野蛮、小聪明、另类造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不但让影片增加了不小的看点。也让观众从另外一个突破传统的角度重新诠释了自己心中的那个“她”。所谓三个女人一台戏,影片《女人不坏=》中的三个女人所上演的这部叛逆与传统文化意识相融合的大戏足以让观众轻松一刻后留下深刻印象。这让人不禁想起了韩剧《我的野蛮女友》等一系列以“野蛮”为主题的电影。“女人不坏”沿用了这一主题,在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下将“野蛮”升华、提炼。重新演绎了中国式的“野蛮”。
而在影片《爱情左灯右转》中的十二位男士的性格描写上,将现代年轻人中的最具特点的形象更夸张的展现在观众眼前。吝啬与慷慨,率真与市侩,坦诚与欺骗,不论从人物语言描写还是从人物性格特征的诠释,将现代社会中的一些现象和人物动态诠释的淋漓尽致。
3、结语
中国元素,是当今国际时尚界的宠儿,因而原本己经习惯以西式婚纱与时尚姿态示人的美丽新娘,也该尝试着做一次回归,以中式新娘的美丽姿态,展现中国式的脉脉风情。中国新娘,秀外慧中,蕙质兰心。竹音摄影工作室邀您演绎,让人沉醉的神秘东方古典之美。竹音摄影工作室推出中国国粹——京剧爱情故事系列,利用影视化妆造型、影视拍摄的手法结合当今影视剧的人物形象打造中国式新娘,让国人与外国友人惊叹于中国文化的博大与深邃。
1、基本情况简介
“打造中国新娘,让中国婚礼在世界婚礼文化艺术中占据一席之地,是我们所应承担的责任!”竹音摄影工作室,将推出以国粹京剧、中国旗袍等以中国艺术为特色主题的婚纱摄影。
2.主要执行对象
新婚青年、情侣、中外夫妻、喜爱艺术照片者
3、近期状况
推出一系列套餐:中国新娘5月花嫁、东方旗袍写真、国粹京剧爱情A或B系列等等。
4、组织部门:竹音摄影工作室
5、策划开展原因:
近期反映京剧的电影《梅兰芳》的盛行,帷幕拉开,看着章子怡和黎明颇具京韵的一折一递一转身一颌首,穿过梅兰芳与孟小冬的一段传奇爱情故事。
京剧,成全了陈凯歌,成全了中国电影,也成就了人们对于戏剧爱情的热潮。美好的相遇,惨淡的结局,那时候心想,人生,若是永远都能够只在最初相遇的那一刻停留,该多好。心中只是惘然,于是许多年后会惊艳于那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颤于心尖。那幡然醒转的一悟一叹,又是在怎样的扣击人心,氤氲着渗透百年回转的唏嘘。她回头望了他一眼,她就再也不是她了。国粹京剧爱情A或B系列推出正好顺应了这股京剧风潮。
6、社会影响
一段京剧《长生殿》,讲得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一段京剧《白蛇传》,演绎了一个风情旖旎的神话爱情故事。西湖三月,风雨断桥,幻美传奇,细腻隽永。
一段京剧《碧波仙子》,讲述了人鱼相恋的魅力爱情故事。书生张珍自幼与丞相金宠之女牡丹订立婚约,但家境败落,金宠悔婚,安排其在碧波潭书馆读书。潭中的鲤鱼仙子日渐爱恋张生,幻化为牡丹与之幽会,但不久被金宠发现。鲤鱼仙子与张生经历重重磨难,最终忍痛揭下鱼鳞三片坠入凡尘。
有情人终成眷属。不管古人还是今人,爱情都是一样美丽的。但是,近几年来喜欢看京剧的中国人却越来越少,这个事实表明,中国人对京剧的关心程度比以往大大减少了。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应该先有中国人来爱护。只有这样,京剧才能被世世代代继承下去,受到全世界人的青睐。大师将京剧搬上中国电影,中国电影站在京剧的肩膀上尽情忘我的演绎。“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乘着京剧电影的风潮,竹音摄影工作室拍出更好的京剧爱情作品,让中国京剧走向世界,从而让世界更多了解中国。
二、SWOT分析
在所有影楼摄影行业,目前尚未推出国粹京剧爱情系列。首先我们就走在了对手前头。采用了差异性竞争策略。其次,在宣传造声势上,借助新片《红楼梦》中演员采取的京剧造型引起的大众眼球关注,借助新片《梅兰芳》中京剧的爱情故事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势头,推出的国粹京剧爱情系列。充分运用了借力打力的营销策略。
三、资源需要:
所需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聘请著名的京剧化装师,京剧服装师为中国新娘的国粹京剧爱情系列服务。
四、活动开展:
舞台道具的设置,灯光的配合,为顾客制造出一种古香古色,美轮美奂的优美意境,散发出舞台艺术的魅力。以京剧优美的爱情故事为引线,配合精致京剧扮相,长长的水袖,细针密线的绣花长衫,生、旦、净、末、丑的脸谱,充满了浓郁的中国特色。让中国新娘的爱情幸福味道长久留在记忆相册中。浅吟低唱,欲说还休,爱情京剧经典,梨园呈异彩,瑰丽琼花开。相约艺术,珍视传统,在弘扬国粹艺术的道路,焕发艺术的热情和灵感,谱写新世纪爱情的华章!
1993年,王瑜救了梅葆h的场,替她出演《文昭关》,梅葆玖对她大为激赏,赞道:“真像当年的孟小冬”。当年在杜月笙寿筵上,亲眼目睹孟小冬广陵绝唱的谭元寿也说:“王瑜活脱脱一个孟小冬。”
王瑜四岁时登台朗诵,八岁学柳琴,后学琵琶,九岁在苏州市评弹比赛上拿一等奖,十岁时拿了全国通俗歌曲比赛的金牌。曾有一家台湾唱片公司要包装她,送她去日本发展……此外,她的文化课成绩也总是名列前茅。
王瑜二十来岁就成为上海京剧院副团长,她不满足于此,而是顶着压力尝试各种方式去推广京剧:举办“瑜音绕梁”清音会,创办演音会,为大众做讲座,出席《跨界歌王》、《天天向上》等电视目,在弹幕网站上直播京剧技巧,在“喜马拉雅”开通讲座,在澎湃开设问答栏目……她想送给观众一句话:“尊重先于了解”,“如果你都没有了解,就谈不上讨厌和喜欢。你必须先要了解,才能决定是不是要去喜欢和消费,是不是要去学它。
《跨界歌王》以“跨界”为亮点。舞台上亮相的都是娱乐圈名人,其中又以影视剧演员、主持人为多。今年,节目的评委席上出现了一个气质独特的人。她是位女性,却不施粉黛,不踩高跟,第一期节目亮相时,她穿一袭素朴的长衫,留一头利落的短头发,言行举止温文尔雅。根据主持人的介绍,很多人才知道她叫王瑜,人称“瑜老板”。是京剧名角,中国第一女老生。
她举止潇洒爽快,任嘉伦出场时,她直言对其有天然的好感,自居为迷妹。身在梨园,但张国荣、邓丽君的通俗歌曲张口就来,一首《我》,把享誉乐坛多年的戴玉强“吓得一个踉跄”。她在节目中的表现,改变了许多人对京剧演员的神秘、低调的刻板印象,收获男女粉丝无数。借着她的个人魅力,原先对京剧一无所知的人,也开始认识到这门传统艺术的魅力。 王佩瑜在《跨界歌王》做评委
孟小冬再世
借着《跨界歌王》和其它节目中清爽潇洒的装扮,从容幽默的谈吐,以及随手拈来的京剧知识,王瑜为京剧艺术俘获了一大批新受众。这其中包括不少看动漫、听流行歌曲,与电动游戏相伴成长的九零后和零零后。新粉丝最开始会有些先入为主的看法,以为自己的偶像是借了综艺节目、直播平台的东风,才像燎原野火一样播散她的声名。其实,王瑜真正扬名立万的时候,要早于这些节目,甚至早于小粉丝们的出生。
王瑜12岁学戏,初学老旦,后改老生。她所宗的流派由京剧大家余叔岩开创,这一派承前启后,继承、发展了“京剧大王”谭鑫培的艺术,行腔曲折自如,抑扬悦耳,有“云遮月”的美称,而就人物表现而言,长于表现名臣良将的儒雅风流。因电影《梅兰芳》为更多大众所知,人称“冬皇”的坤生孟小冬,正是余派传人中的佼佼者。
按中国人的老传统,乾天坤地,一阳一阴。这就有了“乾旦坤生”的说法,指戏台上阴阳、男女的对换。男扮女装,唱旦角,是为“乾旦”,梅兰芳先生就是其中一座高峰。女扮男装,唱生角,是为“坤生”。在民国,坤生中最享盛名的,是前边提到的孟小冬先生,她以女儿之身,扮演老年男子,也就是女老生。旧社会对女人唱戏颇有偏见,乾隆一朝之后,女伶几乎绝迹。到了民国这种局面略有扭转,但除了孟小冬横空出世,把老生角唱得连男人也要俯首认输之外,再没有戏坛公认的女老生延续她的辉煌。直到王瑜的出现。
王瑜师从范石人、王思及、朱秉谦等名师学老生戏,以余派唱腔为根基,兼采众家之长。她本就天资过人,又有高手点拨,加之勤学不倦,所以在外人看来,她的演艺之路仿佛畅通无阻,年纪轻轻就被认作是“小冬皇”。
1993年11月,著名演员程之先生在上海兰心大剧院张罗了一次京剧专场。这次专场声势颇大,邀请了梅兰芳先生的传人梅葆h、梅葆玖姐弟公演,梅葆h出演余派代表作《文昭关》。现场票一售而空,观众正翘首以盼,梅葆h却忽然病倒,无法登台。救场如救火,好在王瑜不久前还在程之面前表演过这出戏,程先生赞赏不已,说这是他看到过最好的《文昭关》。程之和王思及两位先生一商量,决定由王瑜代替梅葆h上场。这样,十五岁的戏校学生王瑜,和一众名家同台演出。《文昭关》是王瑜跟从思及老师学的第一出戏,一招一式都刻入骨髓,登台之后,她满心想着模仿老师的举止、腔调,结果博得了满堂彩声。梅葆玖对王瑜的表现大为激赏,赞道:“真像当年的孟小冬”。演出结束,梅葆玖将表演录音和王瑜的照片寄给在京的圈中好友,四处说“上海出了个余派小老生,叫王瑜。”
1994年,王瑜随中国少年京剧艺术团赴香港演出,这一回,王瑜演的是《搜孤救孤》。了解近代京剧史的人都会明白,演这出戏的压力,不只在于技巧的拿捏,更在于每一位把这出戏带上舞台的演员,都会感受到孟小冬的压迫感。
1947年,杜月笙六十大寿,各路京剧演员齐集上海,在杜月笙的寿筵堂会上演出。孟小冬也应邀之列,所选的剧目就是这出《搜孤救孤》。孟小冬的演出一连两场,场场爆满,有不少像马连良先生这样的名角前来观摩。那时的上海全城轰动,收音机里的演出实况传来传去。其时四大须生之一的谭富英先生,看完演出后称孟小冬把这出戏“唱绝了”,决定再也不唱这出戏。1949年,孟小冬离开内地,再没有上过舞台。那两场《搜孤救孤》就成了绝响。
王瑜唱这出戏还不到二十岁,唱罢一位先生携夫人前来约她吃饭。席间,这位先生说道:“你出场的时候,我们感觉是老师回来了。”“老师”说的就是孟小冬,而这位先生是蔡国蘅,孟小冬的弟子,曾跟随冬皇几十年,被孟小冬戏称为自己的“将军”。这样的人物说出这样的话,分量当然不轻。而当年在杜氏寿筵上,亲眼目睹孟小冬广陵绝唱的谭元寿也说道:“王瑜活脱脱一个孟小冬。”这些京戏大腕的点评,让“小冬皇”的名声越传越开。
孟小冬是王瑜十分敬仰的前辈,也是她一生摆不脱的名字。年轻时王瑜曾说:“我不想做孟小冬第二,想做王瑜第一。”后来她却改变了想法,做自己的某某第一并不难,而孟小冬是高山仰止的大高人,能被称为她的后继之人,已经是莫大的荣耀了。
拿过通俗歌曲比赛金牌
王瑜学戏,并不是打一开始就筹划好的,她的天分找到合适的用武之地,是一个充满偶然的过程。
王瑜1978年出生在苏州,父亲从医,母亲从教。王妈妈吴芸之曾经做过幼儿园长,十分懂得怎样培养小孩子,用现今的话说,就是擅长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她年轻时也有副好嗓子,能歌善舞。不过,十年“”毁掉了她运用、增进自己文艺才能的黄金时期。或许出于父母常见的补偿心理,她分外用心地操持起女儿的幼教工作,天天给小瑜唱童谣、放磁带,培养她对声乐的感觉。年纪稍大一些,王瑜又被送去各类文艺训练班学习。信奉“减负”哲学的家长,大概会认为吴芸之揠苗助长。可是对非常之人不能用寻常手段,这些繁重的训练非但没有压垮小瑜,反而使蕴蓄在她身体里的潜力很快就迸发了出来。
王瑜四岁时就登台在幼儿园联欢会上表演朗诵,大人听了她讲的故事,也为之动容;八岁时学柳琴,后来改练琵琶,很快就掌握了不少名曲;九岁的时候,她在苏州市的评弹比赛中拿了一等奖,而她的技巧是课余时间对着磁带自学而来的,只花了两个月;十岁的时候,王瑜学唱通俗歌曲,拿到了全国通俗歌曲比赛的金牌。王瑜唱功实在了得,据她后来的回忆,曾有一家台湾唱片公司要包装她,送她去日本发展……此外,王瑜的文化课成绩也总是名列前茅。
谁都看得出王瑜的天分高于常人,无法确定的问题,只在于这些天赋要用来干什么。当时,父母、老师心中或许有不少盘算,但应该没有多少人料到,这个清丽可爱的小女孩,将来会挂上髯口,扮演须眉男子,而且演成了中国第一的女老生。
王瑜常说自己的成功难以复制,这不是出于骄狂,而是因为变幻的机运常常超出人的算计,她知道自己能在菊坛扬名,当然要归功于天分与刻苦,但也少不了命运的眷顾。因为与京戏、与老生行当的结缘过程满是巧合。
舅舅吴祖荫是京剧琴票,能拉会唱。他知道外甥女多才多艺,而且一点就透,就带她学唱《钓金龟》。这出戏说的是守寡多年的老妇康氏将两个儿子养大,长子张宣赶考得中,其妻却将寄回的家书藏匿,丢下老母不管的故事。王瑜这时候唱的还是老旦,学了两个月后,参加苏州的京剧票友大赛,拔得头筹,再后来又在江苏省的比赛中拿到名次。
这之后,王瑜常被电视台、电台邀去录音。上海的余派京剧研究家范石人先生在这时候找到了她:“我是研究余派的,你如果一直唱老旦,就算唱成李多奎,也不能挂头牌,想不想改唱老生?”王瑜答应了,从此入了老生行。
让人啼笑皆非的是,王瑜当时虽有京剧功底,但对梨园门派传承一知半解,以至于觉得“余派”之“余”指的是于魁智,“挂头牌”挂的是什么,她也不尽了然。但她觉得扮成男性这件事本身就很好玩。就这么阴差阳错,王瑜这匹奋蹄疾奔的骏马,无意中踏上了正确的道路。
你喜欢京剧,只是你自己不知道
王瑜少年成名,二十来岁就做到上海京剧院副团长,唱到国内第一女老生的地步,无论以什么标准,都可谓功成名就了。但是她不满足于此,而是顶着压力,创新京剧演艺的形式和推广方法。
王瑜比谁都清楚,京剧的魅力是永恒的,但时代变了。孟小冬以两场《搜孤救孤》引得上海全城趋之若狂的场面,换在今天,无论如何也不能重现。不是演员的功力一定就今不如昔,只是京剧已不是最强势的大众艺术形式,电影、电视、流行乐……现在有太多选择摆在人面前。王瑜这样数量级的角色,在京剧圈子中人尽皆知,而圈外大众不少人却以为她是新近走红,这本身就能说明问题――懂戏、听戏的人越来越少了。
大概在1993年,刚入上海戏校不久,王瑜和同学们常有演出。那个时候她就发现,台下赶来听戏的多数都是老人。这批老人“离开”后,将来我们的观众在哪里?对王瑜来说就成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王瑜知道,不管是为了自己安身立命,还是京剧事业的未来,她都需要将京剧介绍给更多人,尤其年轻人。只有戏迷一代代延续,京剧才能有稳定的市场。
为了推广京剧,王瑜最早的尝试是去学校演讲。2000年,她受邀去上海向明中学做一次京剧普及讲座。_讲之前,她花了五六天时间,日夜颠倒、寝食难安地准备讲义,又反反复复对镜排练。做好了准备,王瑜发现自己无法准备的地方出了麻烦,那就是听众。在这些中学生看来,京剧实在过于陌生,有些学生刚到现场,就埋头睡觉,还有些学生是被学校强迫赶来充数的。
碰上这样不买账的听众,王瑜最开始有些紧张。但她台上经验太丰富了,从四岁在学校联欢会上表演,到后来和京剧名角同台献艺,大场面她见了太多。将自己准备的内容有条不紊地讲出来之后,王瑜很快就镇定了下来。她口齿伶俐,思维敏捷,把学生们逗得一阵阵大笑。看火候到了,王瑜打算让这帮新新人类亲眼见识一下,京剧到底是什么样的。她在现场教学生京剧里如何跑圆场,如何上马,又如何开门,如何擦眼泪……渐渐的,学生开始接受王瑜了。学校看反馈不错,还希望王瑜能多讲几次。
这次经历让王瑜深受鼓舞。这群十七八岁的青少年,可是正处在叛逆的时候,厌恶说教、灌输,乐于质疑一切。而陪他们长大的,是快节奏、随手可得的流行曲和电视剧。可他们一旦有机会直观到京剧的博大和美妙,仍旧会被其征服。这也就是王瑜常说的:“世上只有两种人,喜欢京剧的人,还有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的人。”京剧的魅力就在那里,问题只在于如何给它一点点注意力。
王瑜做什么都有点子。大方向定了之后,手段对她而言向来都不是问题。2006年,她开通了新浪博客,在这上面记录自己的排练和演出行程,及所见所感。她还有自己的论坛“余音绕梁”,常在上面跟网友互动。等到综艺越办越火,直播、视频网站控制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业余时间,王瑜马上就把它们变成为京剧开路的新工具:出席《跨界歌王》、《天天向上》等电视节目,在弹幕网站上直播京剧技巧,在“喜马拉雅”开通讲座,在“澎湃”开设问答栏目……王瑜说,她对京剧有信心,所以不论何种平台,只要与传播京剧的宗旨不相冲突,她都愿意尝试。
除了这些借力施展的动作,王瑜还有自己的“主场节目”。她创办了“瑜音绕梁”清音会。清代咸丰年间,因为国丧,戏班不得吹吹打打地上台演出。可不少名角和戏迷戏瘾难耐,便发展了“清音桌儿”这种表演形式。表演者不着戏服,不用伴奏,全靠清唱。清音会就如这一表演形式的一种延续,既像演唱会,又像沙龙。王瑜也身着便装,一边演唱,一边讲解京剧常识和掌故,一点点磨平观众对京剧的理解障碍。
清音会的形式,还可说有“清音桌”的影响,而她创造的“演音会”几乎无法归类。王瑜解释道,京剧中演奏和演唱本来浑然一体,而演音会则是要把京剧文武场中的各种乐器剥离出来,单独呈现它们所演奏的内容。2016年的一场演音会上,王瑜登台给观众逐一介绍演奏家手中的乐器,每段介绍结束,乐手就即时以此乐器演奏一曲。
清音会讲戏、唱戏,而演音会则重在让听众熟悉京剧中的演奏文化。对消化不良的孩子,人们会建议他少量多餐。王瑜正是先将京剧文化零敲碎打,一块块地喂给观众,让他们先对京戏的某一部分了解,产生兴趣,进而消除接触京剧的障碍。
在这多番努力下,王瑜微博粉丝已经超过十九万,是名副其实的网络红人了。而每次演出信息,就有网友留言“什么时候来武汉?”“西安人民欢迎你啊!”,伸长了脖子盼她过来。用王瑜的话说,尽管不少网友是冲她本人来的,但这些个粉丝之中,哪怕只有一小部分转化为真正的戏迷,就是成功。
不过,王瑜的努力并不总是能赢得掌声。有些老派戏迷无法接受戏曲演员上综艺,担心视频弹幕和livefeedshow(用以在大屏幕上播放演员表演细节)等新花样会败坏京剧艺术。2012年王瑜曾与音乐人梁剑峰合作,在清音会上以吉他为京戏唱段伴奏,就遭到不少讥评。但王瑜认为,对传播京剧来讲,没有人知道哪种形式更有效,但机会来到眼前,就不能什么都不做。
Q=《北京青年》周刊A=王瑜
Q:你现在生活状态如何?
A:多数时间在工作,每天在十五小时以上。要学戏、备戏、练功、吊嗓,还要处理自己团队的一些事务。此外,在喜马拉雅开讲座,出席综艺节目,都会花很多时间。
Q:作为一个京剧演员,做流行歌曲赛事的评委,有什么样的压力和收获?
A:压力谈不上,收获蛮多。京剧歌唱也是歌唱,只是唱法不同。既然都是歌唱,肯定是有共同的东西可以拿来分享的。这对一个京剧演员来说,也是打破自己专业边界的一个机会。最重要的是,跨界歌王重在跨界,所有舞台上这些人都是各自专业的佼佼者,有的是特别会唱,有的是热爱歌唱,带着不同的理由来到这个舞台,他们最终的目的是要在本专业以外突破自己,做跨界的学习和提升。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不管是评论员还是选手,都是有各自的收获。有人通过这个节目认识我,进而认识京剧,我借着节目也会讲京剧吐字和发生,气息的运用,包括在一些戏曲的演绎中可以融合戏曲的表演或者发声。也就是说,在这个节目当中不见得非要安利自己的专业。但是在点评或者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分享在京剧上的心得体会,切磋交流。
Q:在推广京剧的过程中,你最得意的点子有哪些?
A:比如把京剧的韵白运用在古诗词的朗读里面,原来很多人可能没往这边想。我觉得中国的唐诗、宋词跟戏曲的演绎还真是可以做一个结合。
Q:你在选择推广手段的时候,会有什么评估?
A:首先还是看节目定位,我要看它和我个人的诉求是否有交集,如果完全没有,只是为了娱乐而娱乐,或者只是上综艺节目露个脸,混个脸熟,那对我就没什么太大必要。比如《跨界歌王》这样的节目,就有它的特殊性,它的主题就是跨界,在这个平台上面,我可以为戏曲和京剧发一些声音。
Q:革新与推广的工作中,最令你受鼓舞和打击的是什么?
A:最让我受鼓舞的,就是能让很多非京剧观众进戏院,看京剧。打击倒没有,因为我其实不会太在意大家的负面评价。你不可能取悦所有人。
Q:很多手段可以运用到京戏中呈现出来,你怎样选择?
A:我们会用到多媒体、视频。这与我们本体表演是不矛盾的。也就是f,我的创作一定有一个标准,就是把声光电这些包装拿掉之后,这出戏还能不能成立。我们京剧界很多开宗立派的前辈,也是在前人基础上进行一些创作,才有了自己的流派。用梅兰芳先生的话来说,就是“移步不换形”。“形”说的是传统,“移步”,其实就是传播,放在不同的容器里。
Q:“演音会”是你独创的,怎么会想到这种艺术形式?
A:我想做一个中国民族乐器和戏曲表演的平等对话。京剧本身是很强势的,所有人、所有乐队都是为角儿服务的。演音会在这方面做了一些突破,打破了原来的一些规矩。演员和演奏者在一个平等的平台上对话。演音会的设想也是基于我对京剧、昆曲的尊重和热爱,京昆演音会嘛,昆曲是京剧的来源之一,昆曲有很多曲牌,有很多好的音乐形式。
陈汗编过《赤壁》,如今又捣鼓出了《孔子》,跟古典文化铆上了劲,然而关于这部电影,他一直声称的是,自己只是个素材提供者,左右不了电影的走向。
第一问
为何还是高大全的形象
南都娱乐:电影中孔子感觉还是挺完美?而没有还原成人?
陈汗:首先,某程度上,他政治上其实是失败的,他其实什么都做不了,不成功,他的完美是道德上的。在真实人生中,他自己也会食言,只是我们的篇幅没办法写那么多。你现在都觉得他挺完美了,如果我们要从完美的角度拍,那不是更恐怖,他明明失败了,我们都写得他很威风⋯⋯明明死了,都说他好像成功一样。
南都娱乐:电影从孔子从政开始写起,给人的感觉他已经不太像公众熟知的教育家哲学家了?
陈汗:电影观众基本都是15岁到35岁,这个题材一听,年轻人有没有兴趣?我觉得是兴趣不大,所以我们提高到20岁以上。我们拍《孔子》不一定迎合了你的口味,但我们吸引你们进去,让年轻人容易接受,所以有战争,还有南子,我们已经做到极限了。
第二问
电影中全是名言警句
南都娱乐:电影台词有很多是孔子的名言,编剧是不是在给名言填空?
陈汗:这样是很笨的编剧的做法,用名言来编,难度也很高。孔子的事件80%都是真的,所以如果我们写对白写得太白也不舒服,而且孔子的思想有那么多好的句子,如果有情节有场合,刚好能用,为什么不用上呢?比如看到人杀那些孩子很惨,就“仁者爱人”啦。
第三问
既是春秋,却未怎么表现时代
南都娱乐:电影里似乎对那个“礼崩乐坏”大时代展现不多?
陈汗:没错,孔子是最好礼的,但对现代观众来讲这是感受不到的,包括以前见了父母不拜都是犯罪的,还有怎么见君王,君侯怎么走,这些都有礼仪的,可观众现在怎么懂呢?你要花很大的努力,而且这部分好看吗?所以重礼方面我们只是用了很简洁的手法,像电影里他拜都拜了三次,回国的时候是大拜,我们就把礼透过几个点编成可以表达的形式,这方面不能不照顾,但停在这里就够了。因为它很丰富的内容,要是把恢复古礼这部分拍出来,前十分钟就跑掉了。
第四问
把塑造成知己
南都娱乐:“子见南子”的戏是不是出于商业考虑?
陈汗:我也有一些别的素材,比如历史上有一个十大恶人之首,杨虎,他跟孔子很像,后来孔子因为被人误会为杨虎,把他拘留了5天,还坐牢,我也提供了,但导演没用。关于南子这段,我只能说这是我们编剧提供的素材之一,我当然希望老板找我写剧本是知道我写的剧本是会赚钱的,闷不闷,吸引不吸引这是我最先考虑的,一些理念是之后再放进去的,我尽量提供一些视觉性的东西。
南都娱乐:看完电影有个观感,最是孔子知音的其实是南子?
陈汗:对!当然,这跟历史可能有一点不符。但编剧看来,也是有这个可能的,因为这一段历史上是空白的,让女人去了解孔子⋯⋯如果完全配合历史,就可以去看论语了,不用看电影了。
《孔子》现象观察
去世2500年后
对世人的束缚
在2009年无数华语闹剧片狂轰滥炸之后,《孔子》是2010年华语电影首秀,且肩负着狙击《阿凡达》的重任,不过周润发的肩膀尽管还是那么坚挺,依然是扛不起。即使发哥是当前唯一能够诠释孔子的演员,也无法规避电影本身难以承受的现实之重。《孔子》是超级无敌地糅合了各个有关部门的意见,四平八稳,却没有更多属于自己的声音,达不到厚德载物的儒家大师的气场。
就好像《天下无贼》在电影局的指导下,最终加上了张涵予那条警察线索,与《孔子》有关的有关部门更是牵涉文化、教育、宣传等有司。《孔子》当然是合乎主旋律标准的电影,中规中矩的故事,超级无敌的面面俱到,美中不足的是价值观不深刻。孔子在活着的时候,是个失败的君子,观众想看到悲剧的诞生和根源、他的光荣和梦想缘何成为后世中华文化的基石,却是但见他隳三都、游列国、返家乡,欲穷千里目但电影未能更上一层楼。
孔子本是一个很有情怀很具高度的人,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但是《孔子》里更像是个不断奔跑的人,步履不停却承载不起文化的判断,观众也只好跟着孔子去旅行。春秋之末,礼崩乐坏,孔夫子怅然,意欲克己复礼,以复古精神拯救物质世界,令人遗憾的是文明的冲突表现出来太多的是政治和阴谋,孔子在这个浊世中并无从体现出他高人一等的伟岸精神力量,他的上位与被逐,太过于电视剧范儿。
刘欣然 男旦风华
京剧“四大名旦”的时代,是男旦艺术的顶峰。但现代京剧中的男旦,却凤毛麟角。刘欣然就是北京前门西河沿旁正乙祠戏楼的当家男旦。门口的海报上,是他在《梅兰芳华》和《凤戏游龙》里剧照,扮相端丽,眼神温婉,会让人联想起一个词语:风华绝代。
与从小学戏的京剧演员不同,刘欣然纯属半路出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的他曾是北京市气象局的公务员。真正开始接触京剧已经是2006年。有年纪大的票友见他眉清目秀,便建议他尝试旦角,那时的他对京剧只是懵懂,连程砚秋为何许人也都不曾知道。可有缘的是,他正式迈入京剧的门槛,却是在北京票友大赛上唱了一曲程砚秋的《荒山泪》。
刘欣然还记得第一次上妆时的情景,没有镜子,却听周围的人说这姑娘扮相真漂亮。直到真正看到镜中自己,也着实被惊艳了一下。他的戏剧生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关锦鹏邀请他参与自己的首部戏剧作品昆曲《怜香伴》,林兆华则让他参演话剧《老舍五则》中的一幕,台湾导演刘亮延的实验京剧独角戏《曹七巧》更是让刘欣然在宝岛打响了男旦的名号。那段时间,他做出了人生最大的选择,放弃稳定的公务员工作,成为了一名职业男旦。
舞台上的刘欣然,婀娜多姿、雍容大方,唱腔清澈圆润、婉转流淌。但这种光鲜的耀眼的背后,是炼狱一般的苦日子换来的。因为没有任何戏剧基础,那时已经27岁的刘欣然必须要经过魔鬼训练才能成功,从票友到专业演员,绝不仅是一步之遥。
现在,他定期出演《梅兰芳华》和《凤戏游龙》。后者的剧目中,他分饰梅妃和李凤姐两角,成为舞台上的“双面娇娃”。他没有奢望梅先生当年“四大名旦”的辉煌时代能够再次来临,只是在享受“作为一个男性来演一个女性形象,这本身就是一个人生当中的一个奇遇,对于一个演员来讲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或许仍然有人觉得男旦是异类,但刘欣然却不以为然。私底下的他是个纯爷们儿,办事干净利落,人缘极佳,他为我们安排了所有采访拍摄的场地和道具,然后笑呵呵的说有事就随时叫他。刘欣然说,他现在所做的,是希望人们不仅仅认为京剧是因循守旧的文化遗产,也可以为古老的艺术注入新的生命。
李晶 英俊坤生
李晶是个85后,穿着很潮的彩色打底裤和帆布鞋,戴一副黑框眼镜,青春洋溢的在正乙祠戏楼忙前忙后,招呼着我们的到访。只看这身平日的行头,无论如何猜不出她在京剧里的角色是老生。年初开始,每周六晚,她都在这座古老的戏楼里演出《凤戏游龙》,搭档就是刘欣然,他们的组合,让“乾旦坤生”这种传统京剧独特的艺术形式得以延续。
京剧里女人演男人叫坤生,早年有名角儿孟小冬,因其女老生的传神表演,被称为“梨园冬皇”,也是“余派”创始人余叔岩门下唯一的女弟子,李晶自然视孟小冬为偶像。坤生对演员先天的条件要求很严,要身材有型,脸部略长,眉眼间透着几分英气。李晶本人是个漂亮姑娘,但细看起来却有着天生老生的模子,所以扮相英俊,在《凤戏游龙》里把唐明皇和正德帝演得颇有力度。
小学三年级时的音乐老师是李晶的票友,耳濡目染的熏陶下爱上京剧。少年宫老师招她进了少年京剧班,她三年里风雨无阻,从未缺席过一堂业余培训课。之后进戏校进行系统学习,现在中国戏曲学院读硕士,师从余派接班人陈志清。
私下里,李晶快人快语,情绪上来慷慨激昂,是个直性子的女孩儿,闲暇时光,她会和一群朋友去后海的一家老北京菜的四合院连吃带唱,那家店的老板是票友,甘愿提供一个交流京剧的聚集地。这些人里,除了李晶是专业的演员外,其他都是来自各行业的非专业人士,这让李晶知道京剧的受众是逐渐增加,而非越来越少。
李晶每周最期待的时刻就是在周末演出后看观众的反应,每一次的座无虚席和掌声爆发都让她欣慰和自豪,哪怕是第一次现场看京剧的人,也没有起堂儿离席的。她在用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离京剧又进一步。
程荣 传道授业
虽然已经过去了20多年,但是还能从程荣的身上看到87版《红楼梦》里龄官的影子。这个角色,是贾家买来的十二个唱戏的女孩之一,小旦,长得很像林黛玉。程荣生在戏曲世家,父母都是北方昆曲剧院的演员,从小受京剧的专业训练,龄官的角色刚好适合当年的她。
不过岁月没有在她的脸上留下什么痕迹,皮肤依旧饱满光滑、双目有神,极为古典的鹅蛋脸形也不见变化。我们的拍摄在正乙祠戏楼的纯木制舞台上进行,为程荣找了一把琵琶当道具,一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场景应运而生,身形和手势竟然都与这项乐器融为一体。这与她多年来的京剧功底不无关系,古老的艺术形式之间总有相通之处。只不过现在的程荣已经不做演员好多年,舞台之下她是中国戏曲学院的老师,迎来送往一批批的京剧学子,传道授业解惑的已经是90后的孩子。
程荣开玩笑说,老师这个职业,让她从一个不爱说话默默无语的人,变成了一个真正的“话唠”,不停的在跟各种学生讲解何为京剧。但她让刚进大学的青年从彩排没有自信变得对角色积极主动,让对不知京剧为何物的外国留学生能独立的唱完一出戏,也能让十几岁的小朋友彻底爱上京剧。
课堂以外的程荣,性格温和活泼,和各个年龄段的学生都像朋友一般。她不爱逛街和太过热闹,却爱在家里画画、看书。她的妈妈以前唱花脸,在脸谱绘画上颇有成就,也有国画功底,程荣就跟着学起了写意。她看的书很杂,这其中包括网上流行的穿越小说,她要跟每一代学生都有共同话题。
程荣一直想做一系列的解析京剧的戏,像把传统剧目《四郞探母》进行压缩和精减,让普通观众也能明白如何欣赏和理解一部戏。最近她在做的则是写戏,算是编剧处女作,内容是记录一个京剧演员的台前幕后,从演员刚入学的不知所措和贪玩,到辛苦练功能上台演出,演员台上的光鲜与背后的辛苦永远密不可分。或许对于一个老师来说,她更知道何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陈志清 现代传人
陈志清生长在“梨园世家”,祖父是有“老夫子”之称的青衣泰斗陈德霖,姑父则是余叔岩。他自幼随父亲陈少霖学戏,是京剧界的老戏骨,真正意义上的“余派传人”。或许是多年唱戏的缘故,陈志清精神矍铄、头脑敏捷、口齿伶俐,完全不像古稀之年。更为难得的是,他思想活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懂得变通,觉得京剧应该越发的有活力而不是陈腐的代名词。
李晶去年攻读艺术硕士,通过导师慕名找到陈志清拜师学艺。现代的师徒关系,已经不用在门前下跪或是斟茶行礼,遇到陈志清这样的老先生,学生反而会受到更多的爱护。他对学生不苛刻,到他家学习的人,都被老师的嘘寒问暖所感动。我们为李晶的拍摄设计了包含现代元素的红唇造型,与传统京剧的戏妆截然不同,陈老师非但没有愠色,且第一个对新鲜的创意叫好。
陈志清说,时展了,很多外来的好东西必须得接受。京剧最古老和核心的东西不能动,但有些冗长缓慢的地方该压缩得紧凑一些,在发音方式上也可以借鉴一些西洋的歌剧的唱腔和发音位置。他年少的时候学戏,多半是模仿,感觉不对,就再来。老师把手伸进嘴里,用手指比划口腔肌肉应该哪里用力哪里放松,然后自己体会。陈老师想在这个方法的基础上加入一些现代音乐的理论,学起来可能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