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成语典故

成语典故

时间:2023-05-30 09:48:05

成语典故

第1篇

以羊替牛

古时候,人们每到一定的日子,都要在祠庙里举行一种祭祀仪式,以表示对神灵的虔诚、求得神灵的庇佑,这种祭祀仪式叫“祭钟”。每逢祭钟时,不是要杀一头牛,就是要杀一只羊,然后将牛的头或者羊的头用大木盘子盛放在祭神的供桌上,人们就站在供桌前祈祷。有一天,齐国都城里来了一个人,他牵着一头牛从皇宫大殿前走过。这时,恰值齐宣王在大殿门口看见了,命人叫住那牵牛的人,便问道:“你打算把这头牛牵到那里去呢?”那人回答说:“我要牵去宰了,用来祭钟。”齐宣王听了后,看了看那头牛,然后说:“这头牛本来没有罪过呀,却要白白地去死,看着它那吓得颤颤抖抖、哆哆嗦嗦的样子,我真不忍心看了。把它放了吧!”那个牵牛的人说:“大王您真慈悲,那就请您把祭钟这一仪式也废除了吧?”“这怎么可以废除呢?”齐宣王严肃起来,接着说:“这样子吧,就用一只羊代替这头牛吧!”这篇寓言故事告诉人们:杀牛和杀羊都是屠杀生命。对牛的怜悯与对羊的残忍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不能算是仁慈。齐宣王的以羊替牛只不过是骗人的把戏,可见他的虚伪。

饭牛而歌

宁戚在喂牛时唱歌,引起春秋霸主之一齐桓公的注意,因此受到重用的故事,一向以佳话流传。屈原在《离骚》中歌而咏之:“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汉代王逸注曰:“宁戚,卫人;该,备也。宁戚修德不用。退而商贾,宿齐之东门外。桓公夜出,宁戚方饭(喂)牛,叩角而商歌: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短褐单衣适至干。从昏放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桓公闻之,知其贤,举用为客卿,备辅佐也。”后人常用此故事为贤才落魄或君臣遇合之典,如李白诗“宁戚未匡齐,陈平终佐汉”;李咸用诗“谁听宁戚敲牛角,月落星稀一曲歌”等。

刘宽让牛

东汉刘宽,以仁厚谦和著称。“事有功善,推之自下;灾异或见,引躬克责”,故而“海内称为长者”。累官至大尉,勤于职守。他的最有名的故事是“让牛”,被范晔写进《后汉书》。说的是一次刘宽乘牛车外出,走在路上,有人丢了牛,认定眼前拉车的牛就是自己的。刘宽并不争辩,下车步行而归。过了些时候,丢牛者得到了自己的牛,便把刘宽的牛送了回来,叩头谢罪说:“真是对不起您这位长者,请责罚我吧!”刘宽说:“物有相似,事会出错,亏你能把牛送还,为什么要谢罪呢?”此事一经传开,州里都佩服刘宽的宽厚仁慈。

吴牛喘月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有这样一则故事:晋人满奋,字武秋,官至尚书令。一次他在晋武帝身旁侍坐,北窗是琉璃窗,实际上很严实,但看起来却像透风似的。见此情景,满奋面现难色。晋武帝笑着问他为什么犯难,满奋回答说:“臣好比吴地的牛,一看见月亮就喘起来了。”原来吴地(今江淮一带)的牛,多为水牛,最为怕热,太阳一晒它就发喘。久而久之,一旦看见月亮,便误以为是太阳,也喘息不停。对于这一典故,诗人们极感兴趣,时有吟咏。如李峤诗“在吴频喘月,奔楚屡惊风”,李白诗“六月南风吹白沙,吴牛喘月气成霞”等。

骑牛过关

道教学派的创始人老子,骑着青牛过函谷关,被尹喜发现,行弟子礼,拜其为师。后来老子离开函谷关入秦,遍游秦国各地的名山大川,最后隐居于扶风一带讲学,传播道教思想,他写的《道德经》,成为了道教的经典。老子死后葬槐里,就是现在陕西周至县东南的终南山麓。

弦高贩牛

郑国的弦高干的是长途贩运牛的生意。他赶着牛走在路上,正遇见一支打算偷袭郑国的秦国军队。弦高急中生智,把贩运的牛献给秦军主帅,说是奉郑国国君之命前来劳军,秦军主帅以为阴谋败露,便撤兵而回。

牛衣对泣

西汉时有个叫王章的人,家徒四壁,生活十分清苦。这年冬天,天气寒冷,王章夫妻只得在地上铺一层厚厚的草作床,身上盖的是乱麻和草编成的“牛衣”。有一次,王章得重病,失去了生存的信心,躺在牛衣中哭起来。他一面哭,一面和妻子诀别。他妻子是个坚强、贤惠的女人,劝慰丈夫说:“我们虽然很穷,只要你养好身体,发愤读书,目前的困境是可以改变的,为什么要这样绝望呢?”王章听后,很受感动,决心生存下去。在妻子的照顾下,他的身体果然一天天好起来。终于功成名就,汉元帝时官至左曹中郎将,汉成帝时又从司隶校尉选拔为京兆尹。“牛衣对泣”这一成语,用来形容生活贫穷和困苦。

九牛一毛

汉朝名将李陵带兵讨伐匈奴,不幸战败投降,汉武帝听说后大骂李陵叛国。司马迁认为李陵不是真心投降,而是在等待立功赎罪的机会,汉武帝听到不同意见非常生气,把司马迁关入大牢,处以残酷的腐刑。司马迁本想自杀,但又想到自己只是一个地位低微的人。“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之一毛,与蝼蚁何异。”司马迁坚定了要活下去的信念,含辛茹苦写成了《史记》这部伟大的世著,留芳千古。

对牛弹琴

说的是古时有个音乐家叫公明仪,擅长弹琴。有一天,他看到一头十分健壮的牛在低头吃草,就地给牛弹琴一曲清趣抒情的《清角之操》,但是,牛一个劲地吃草,不理他。公明仪细揣摩领悟到了,不是牛没有听到琴声,而这种曲子太高雅,它根本听不进去。

仲文断牛

讲的是南北朝后周时,有个聪明的少年叫于仲文。这天,村子里的任姓和杜姓人家各丢了一头牛。两户人家派人去找,但只找回了一头牛。任家、杜家都说这牛是他们家的,告到州里,州官无法断案,有人建议请于仲文来帮助处理此案,于仲文叫人用鞭子狠命地抽打那头牛,他在一旁冷眼观察,见任家的人很心疼,而杜家的人蛮不在乎。他随即向州官说明了看法。接着,让两家都把自家的牛群赶来,把被打的牛放开,只见那牛直奔任家的牛群。于仲文立即宣布,那头牛是任家的。

第2篇

只有拥有纯洁美好的心灵,方能展示出动人的秀气来。可以说心灵美好的程度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一个人风度的美好。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成语风度翩翩的相关典故,供大家参考。

一、风度翩翩成语解释【释 义】 风度:风采气度,指美好的举止姿态;翩翩:文雅的样子。举止文雅优美。

【出 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列传》:“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男子

二、风度翩翩成语典故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八十三万大军南下,刘备在危急关头,派诸葛亮去东吴求援。当时东吴群臣多主张投降曹

操。《三国演义》写诸葛亮舌战群儒,一点没有卑躬屈节、苦苦哀求的影子,而是侃侃而谈,纵论天下大事,使人不得不服,把诸葛亮的风度表现得淋漓尽致,反映了他确实比别人站得高、望得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东坡词把诸葛亮的风度形容得多美!

《世说新语》载:曹操个子比较矮小。有一次,匈奴派了使者来,礼当曹操接见。但曹操怕自己形体不美被使者取笑,便让崔琰冒充自己,他则拿着刀扮成卫士,站在崔琰的床头。崔琰是个长得很威武的汉子。接见之后,曹操派人暗中探听使者的反映。使者说:“魏王(指崔琰冒充的“曹操”)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三、风度翩翩成语造句1、有的风度翩翩,有的和蔼可亲;

有的温柔贤惠,有的严肃认真,各自风格独特。

2、风流潇洒,玉树临风,风度翩翩,一树梨花压海棠。

3、没想到他平日风度翩翩,原来竟是个无恶不作的衣冠禽兽。

4、二十年前风度翩翩的老张,经过多年生活的磨难,已变成蓬头厉齿了。

5、在一个盛大的晚会上,风度翩翩的男士落落大方地邀请女士们跳舞。

6、这位总经理年纪轻轻就有这么大作为,而且风度翩翩,文质彬彬。

7、这小伙子一表人才,风度翩翩,真让人爱。

8、一个风度翩翩的男士向这边走来。

9、如果想成为风度翩翩的惨绿少年,就得好好充实自己。

10、李叔叔潇洒大方,风度翩翩。

11、风度翩翩的现代集团世家贵公子,腰缠万贯,养尊处优,仪态从容大方。

12、从那边走过来一个风度翩翩的男人,哇,真的眼前一亮哦。

13、门外走进一位男士,身材修长、风度翩翩。

14、他的举止文雅优美,真是风度翩翩啊!

15、走进来一个青年,朗目疏眉,风度翩翩。

16、他那风度翩翩的样子,十分引人注目。

17、别看他风度翩翩的,其实什么本事也没有,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18、想不到这个“风度翩翩”的少年,竟是个扒手。

19、他风度翩翩地走进礼堂,朝大家莞尔一笑。

第3篇

梁上君子的成语典故【1】

【成语】: 梁上君子

【拼音】: liáng shàng jūn zǐ

【解释】: 梁:房梁。躲在梁上的君子。窃贼的代称。现在有时也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人。

【成语故事】:

东汉的时候,有一个人叫做陈寔(音:实)。每次别人遇到什么纷争的时候,都会请陈实出来主持公道,因为大家都知道陈实是一个忠厚诚恳的大好人,每个人都很喜欢他、听他的话!有一年陈寔的家乡闹饥荒,很多人都找不到工作做,有的人就到别的地方去工作,也有人因为没有工作可以做,变成了小偷,专门去偷别人的东西!

有一天晚上,有一个小偷溜进陈实的家,准备等陈实睡觉以后偷东西,这个小偷不知道陈实发现他躲在屋梁上面,不过陈实却假装没看到,安静地坐在客厅里喝茶。过了一会儿,陈寔把全家人都叫到客厅,对着大家说:“你们知道,人活在世界上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如果我们不好好把握时间去努力,等我们老了以后再努力就来不及了。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就要养成努力向上的好习惯,长大以后才能对社会、家庭,还有自己有好的贡献!当然也有一些不努力的人,只喜欢享受,这些人的本性并不坏,只是他们没有养成好的习惯,才会做出一些危害社会的坏事情,你们现在把头往上看,在我们屋梁上的这位先生,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小偷一听,吓得赶快从屋梁上爬下来,跪在陈寔的前面:“陈老爷,对不起!我知道我错了,请您原谅我!”陈寔不但没有责骂小偷,还非常慈祥的对小偷说:“我看你不象是一个坏人,可能是因为生活困苦所逼,我现在给你一些钱,你不要再去偷东西了,好好努力,做错事情只要能改过,你还是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的!”小偷感动的哭着对陈寔说:“谢谢陈老爷!我一定会好好努力的!”后来,这个小偷果然把自己的坏习惯改掉,努力做事,成为一个大家都称赞的好青年!

后来,大家就把陈实说的话变成梁上君子这句成语,用来称呼偷拿别人东西的小偷!

梁上君子的成语典故【2】

版本一:

寔在乡闾,平心率物其有争讼,辄求判正,晓譬曲直,退无怨者。志乃叹曰:"宁为刑罪所加,不为陈君所短。“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寔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后汉书·荀韩钟陈列传第五十二》)[1]

版本二:

陈实,东汉人也,为人仁爱。时岁饥民馁,有盗夜入其室,

栖于梁上。实阴见之,乃起整衣,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斯。”儿孙曰:孰也?实指梁上盗曰:‘‘梁上君子是也。‘’盗大惊,自投于地,扣头归罪。实徐谕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乃令人谕之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

版本一译文

陈寔在乡间,以平和的心对待事物。百姓争执时,陈寔判决公正,告诉百姓道理的曲直,百姓回去后没有埋怨的。大家感叹说:“宁愿被刑罚处治,也不愿被陈寔批评。”当时年成不好,民众没有收成,有小偷夜间进入陈寔家里,躲在房梁上。陈寔暗中发现了,就起来整顿衣服,让子孙聚拢过来,正色训诫他们说:“人不可以不自己努力。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坏的,(坏)习惯往往由(不注重)品性修养而形成,于是到了这样的地步。梁上君子就是这样的人!”小偷大惊,从房梁跳到地上,跪拜在地,诚恳认罪。陈寔开导他说:“看你的长相,也不像个坏人,应该深自克制,返回正道。然而你这种行为当是由贫困所致。”结果还赠送二匹绢给小偷。从此全县没有再发生盗窃。

第4篇

亡羊补牢的意思

[释义] 羊丢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语出] 《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正音] 亡;不能读作“wànɡ”。

[辨形] 补;不能写作“朴”。

[近义] 知错就改

[反义] 知错不改

亡羊补牢的成语典故

从前,有个人养了一圈羊。一天早上他准备出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狼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邻居劝告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没有接受邻居的劝告。第二天早上,他准备出去放羊,到羊圈里一看,发现又少了一只羊。原来狼又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邻居的劝告,就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补得结结实实。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被狼叼走的了。

用亡羊补牢造句

1) 亡羊补牢,并非为了弥补以往的损失,而是为了减少或杜绝以后再发生类似的状况。

2) 亡羊补牢固然是好,但诱饵明显,还是会引狼入室的。

3) 今天你没背书,但只要现在背书那样也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4) 墙虽然坏了,但只要及时补,就能做到亡羊补牢。

5) 虽然损失了一些财物,但是你现在作出决定,亡羊补牢还来得及。

6) 亡羊补牢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授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7) 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未能认识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有时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8) 张学良始则失地,今幸固守锦州,亡羊补牢。

9) 虽然你以前做错了事情,但只要你亡羊补牢,就为时不晚。

10) 谁没有失误,只要之后知道亡羊补牢就为时不晚。

11) 虽然你已经犯下了错误,但是亡羊补牢也为时不晚。

12) 我第一单元考试成绩不理想,没有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通过总结努力学习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13) 我想大家都明白“亡羊补牢,犹为未晚”的道理,只要你还想学习,任何时候努力奋起直追都有希望。

14) 好在亡羊补牢,犹为未晚,只要明事理、懂切割、惩包庇、动真格,重塑公信力,尚可期待。

15) 俗话说:亡羊补牢,未为迟也;俗话又说: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同一事物,各有各的看法很正常,可是我们的感情谁看了都会说:铁!

16) 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已经找到破坏的自然,“亡羊补牢,犹为未晚。

17) 俗话说:亡羊补牢,未为迟也;可俗话又说: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如果当你知道自己犯了错,而不去补救那才真的是晚了,就算真不能补救,也要将损失降到最低,又有何可畏惧的呢?拿出。

18) 俗话说:亡羊补牢,未为迟也;可俗话又说: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现实中我们还是应知错就改,我知道你一直是那勇于承担的好公民。

19) 女人就是这样,千方百计想着如何守住大门,却放任男人打开窗户干着眉飞色舞的勾当,一辈子都在担惊受怕中度过,却不知道亡羊补牢。方莹

20) 现在普查甚至追责,可谓亡羊补牢犹为未晚。

21) 亡羊补牢,犹为未晚!(原标题:太兴铁路工程潜藏质量问题。

22) 亡羊补牢,犹为未晚,不能成为一种卸责心理的自我安慰,甚至是不痛不痒的对外托词。

23)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见兔顾犬,犹未晚也。

24) 俗话说:亡羊补牢,为时晚也。俗话又说:亡羊补牢,未为迟也。可以在一个地方摔倒一次,但不可以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错误不可避免,但总结经验可以防止重倒复辙。

25) 窗前明月光,原来催债荒;举头四目望,只见大水缸;皆愿儿时不努力,一天到晚打游戏,要想翻身挺腰板,亡羊补牢还未晚!

26) 不是每一起事故发生后,都能用“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来安慰自己。

27) 俗话说:亡羊补牢,未为迟也。俗话又说: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羊亡之前补牢最好,羊如已亡,补牢是必须的啊!

28) 我父亲死在长江三峡大坝蓄水之前。要不然,他又会再多一个永不能退休的“科研”工作。我父亲说:“面对不懂人类语言的野外生物,我们这些教授,做的只能是亡羊补牢的工作。”。袁劲梅

29)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30) 虽然面临挑战,但马晓光表示,亡羊补牢,犹为未晚,两岸应抓紧时间。

31) 本着“篱牢犬不入”的精神,还是从“亡羊补牢”入手,才有可能逼退境内外赌博势力的搜刮热情。

32) 记住,亡羊补牢,犹为未晚.那你现在打算怎么办?

第5篇

【引言】杀身成仁成语接龙及典故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杀身成仁(shā shēn chéng rén),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杀身成仁的成语接龙,供大家参考。

一、杀身成仁成语解析身:自身的性命;成:成全;仁:仁义、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原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或为了崇高的理想而舍弃自己的生命。出自先秦·孔子《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二、杀身成仁成语典故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向孔子请教说:“先生,您讲的仁德、忠义都是极好的。人人相爱,以仁义待人,确实是一种美德。仁德我很想得到,但活在世界上也是我的欲望。假如仁德与生命两者发生了冲突,该怎样处理呢?”孔子严肃地回答说:“这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凡是真正的志士仁人,都不会因为贪生怕死而损害仁义,应该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弟子恭敬地给孔子施礼,表示敬服。这时,孔子的学生子贡又问 先生说:“仁德一定是很难得到的吧?我们应当怎样去培养它呢?”孔子回答说:“培养仁德可以从头做起。比如说,工匠要做好他的活计,必须先有得心应手的工具。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应该选择那些大夫中的贤者去敬奉他;对于自己来说,就应该挑选那些士人当中的仁者交朋友。这样,才会培养起仁德来。”出处《论语·卫灵公》

三、杀身成仁成语接龙杀身成仁 -->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智勇双全 -->全无心肝 -->肝胆照人 --> 人命危浅 -->浅尝辄止 --> 止暴禁非 --> 非同寻常 --> 常年累月 --> 月晕而风 --> 风风雨雨 --> 雨打风吹--> 吹灰之力 --> 力倍功半 --> 半筹莫展 --> 展翅高飞 --> 飞蛾扑火 --> 火耕流种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 豆蔻年华 --> 华冠丽服 -->服低做小 -->小廉大法 --> 法不阿贵 --> 贵在知心--> 心惊胆战 --> 战无不胜 --> 胜任愉快 --> 快意当前 --> 前仰后合 --> 合二为一 -->一锤定音 --> 音容宛在 --> 在所不惜 --> 惜玉怜香 --> 香草美人 --> 人命危浅 --> 浅尝辄止--> 止暴禁非 --> 非同寻常 --> 常年累月 -->月地云阶 -->阶前万里 --> 里应外合 -->合二为一 --> 一锤定音 --> 音容宛在 --> 在所不惜 --> 惜玉怜香 --> 香草美人 --> 人命危浅--> 浅尝辄止 --> 止暴禁非 --> 非同寻常 --> 常年累月 --> 月晕而风 --> 风风雨雨 -->雨打风吹 --> 吹灰之力 --> 力倍功半 --> 半筹莫展 --> 展翅高飞 --> 飞蛾扑火 --> 火耕流种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杀身成仁成语接龙及典故范文。

第6篇

【拼音】huà hǔ chéng gǒu

【成语故事】东汉初年伏波将军马援对子侄后辈教育十分严格,希望他们成为有用的人才。他不喜欢侄子马严和马敦在别人后面说长道短,他写信《诫兄子严敦书》告诫他们,让他们学杜季良、龙伯高。如果学不成就像画不成老虎反而画得像一头狗一样。

【典故】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 《后汉书·马援传》

【释义】画老虎不成,却成了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模仿不到家

【近义词】画虎不成反类狗

【示例】身已许君,复何吝惜,但恐画虎成狗,致贻污谤。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胭脂》

第7篇

[导读]流连忘返成语接龙及典故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流连忘返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liú lián wàngfǎn,常形容对美好景致或事物的留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流连忘返的成语接龙,供大家参考。

一、流连忘返成语解析流连:留恋不止。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孟子·梁惠王下》:“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

二、流连忘返成语典故“郑和奉明成祖和平外交政策屡下西洋,不仅在西洋诸国和往来于西洋的各国人民中间产生了广泛影响,而且与西洋诸国风土人情,结下了深厚友谊。1431年,郑和最后一次奉诏出使。一天,当船队离开古里的时候,已是正午时分。船队整装待发,只等郑和扬帆起航的命令。码头上肃立着许多当地送行的官员和老百姓,郑和眼望着恋恋不舍的人群,眼望着几十年航海生涯中他多次踏过的土地,怀里紧搂着一颗榴莲,不禁又想起第一次出使和水手们吃榴莲的情景。他知道,这将是航海生涯中最后一次和故里的告别。他情不自禁,老泪纵横。沿途的一草一木、一情一景都浮现在他眼前,使他心驰神往、感慨万端。他久久站在那里,竟忘记了下达起航的命令。这时,一位多次跟随他出使的老臣被打动了,不禁感叹说:‘真是流连忘返啊!’”流连忘返,典故出此

三、流连忘返成语接龙流连忘返 --> 返老还童 --> 童牛角马 -->马龙车水 -->水磨工夫 --> 夫人裙带 --> 带罪立功--> 功标青史 --> 史无前例 --> 例行差事 --> 事预则立 --> 立此存照 --> 照葫芦画瓢 -->瓢泼大雨 -->雨栋风帘 -->帘窥壁听 --> 听之任之 -->之死靡二 -->二八佳人 --> 人命危浅 -->浅尝辄止 --> 止暴禁非 --> 非同寻常 --> 常年累月 --> 月晕而风 --> 风风雨雨 --> 雨打风吹--> 吹灰之力 -->力争上游 -->游辞巧饰 --> 饰智矜愚 --> 愚不可及 --> 及宾有鱼 -->鱼溃鸟散 --> 散兵游勇 --> 勇而无谋 --> 谋臣武将 --> 将功补过 --> 过五关斩六将 -->六畜不安-->安常履顺 --> 顺天应人 --> 人命危浅 --> 浅尝辄止 -->止戈兴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智勇双全 -->全受全归 -->归心似箭 --> 箭拔弩张 --> 张灯结彩 --> 彩笔生花 --> 花朝月夕--> 夕寐宵兴 --> 兴师问罪 --> 罪有应得 --> 得道多助 --> 助边输财 --> 财不露白-->白发朱颜 -->颜面扫地 --> 地旷人稀 --> 稀奇古怪 --> 怪声怪气 --> 气宇轩昂 -->昂昂自若 --> 若存若亡 --> 亡羊得牛 --> 牛角书生 --> 生搬硬套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流连忘返成语接龙及典故范文。

第8篇

巧夺天工是一个成语,读音是qiǎo duó tiāngōng,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技艺。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巧夺天工的成语接龙,供大家参考。

一、巧夺天工成语解析夺:胜过。巧:精巧。本义: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多指工艺品。出自晋·郭璞《葬书》:“微妙在智;触类而长;玄通阴阳;巧夺造化。”

二、巧夺天工成语典故甄氏是中山郡无极县人。其祖父甄邯曾任汉太保,世袭颁布俸禄二千石。他的父亲甄逸,曾任上蔡县(今河南上蔡县)令。甄氏三岁时,父亲病故。甄氏天资聪明,九岁时经常到书房外偷听哥哥们读书,常用诸兄笔砚写字,在此执教的老师,为甄氏的好学精神所感动,便破例收下了这个女学生。长大后,甄氏才学见识名冠当时,尤以诗作见长;而其貌之美,可以倾国。当地有一算命先生,颇有些名气,据说能算出一个人的未来吉凶。甄夫人请算命先生为女儿看相算命,算命先生一见甄氏姑娘,大吃一惊说:“此女将来贵不可言!”

当时,出身于四世三公大官僚家庭的袁绍,担任冀州(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邺城)牧,他的第二个儿子袁熙尚未成亲。袁熙听说甄氏才学出众,貌若天仙,而且是官宦人家出身,门当户对,请求父亲派人去提亲,这样,甄氏便嫁到了袁家。后来,袁绍在与各地方势力的混战中取胜,他的三个儿子也各领一州。但好景不长,公元200年袁绍在官渡之战中被曹操打败,不久吐血而亡。他的次子袁熙不久也被公孙康杀死。

此时,袁绍的夫人刘氏和甄氏一起住在邺城(汉献帝被曹操迎接迁都至许昌,任命袁绍为太尉、封邺侯,故家眷居邺)。曹操的长子曹丕破邺城后进入袁府,见到甄氏即被她的美貌所惊呆,他当即要她理一下披散的头发,见甄氏脸上有泪痕,并递过去手帕让她擦脸。临走时,留下一队卫兵保护袁府,不许外人闯入。不久,曹丕禀明曹操,派人把甄氏接到自己府里,与她喜结良缘。

自此曹丕对甄氏宠爱无比,百依百顺,曹操死后,曹丕代汉称帝,建立了魏国,甄氏被立皇后。当时甄氏已年过四十岁,容颜衰败。为了能使曹丕长久宠幸自己,她每天早晨都要花很长时间梳洗打扮。

据说在她宫室前的庭院中,有一条长得非常美丽的绿色的蛇,它嘴里时常含一颗红珠。每当甄皇后晨起梳妆打扮的时候,它就在她面前签署成奇巧的形状。甄皇后后来注意到,这条蛇每天筋同的形状,从来不重复。于是,她就模仿它的形状梳头。

时间久了,甄皇后的头发虽然是用人工梳成的,但它的精致巧妙可称得上“巧夺天工”。当然,她每天头发的形状也是变化不同的,后宫的人都称它为“灵蛇髻”。曹丕见了后,觉得她仍然非常年轻漂亮,还是对她十分宠爱。

但是,随着年华的消逝,即使再精致巧妙的梳妆,也无法改变甄皇后失宠的命运。年轻美貌的郭皇后终于替代了她的地位。而她由于对此不满,惹怒了曹丕,最后被下诏赐死。曹丕死后,甄皇后所生长子明帝即位,追谥其母为文昭皇后,另建寝庙,曰“文昭庙”,世世享祀,与祖庙相同。此成语源于甄皇后为永葆青春秀美,精心梳理“灵蛇髻”,以取悦皇上的故事。

第9篇

指桑骂槐,汉语成语,拼音是zhǐ sāng màhuái,表面上是指甲骂乙、指东骂西,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成语指桑骂槐的相关典故,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一、成语指桑骂槐的解释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那一个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

二、成语指桑骂槐的典故春秋时期,吴王阖庐看了大军事家孙武的著作《孙子兵法》,非常佩服,立即召见孙武。吴王说:“你的兵法,真是精妙绝伦,先生可否用宫女进行一场小规模的演练呢?”众美女一到校军场上,只见旌旗招展,战鼓排列,煞是好看。她们嘻嘻哈哈,东瞅西瞧,漫不经心。孙武下令180名美女编成两队,并命令吴王的两个爱姬作为队长。两个爱姬哪里做过带兵的官儿,只是觉得好笑好玩。好不容易,才把稀稀拉拉、叫叫嚷嚷的美女们排成两列。

孙武十分耐心地、认真细致地对这些美女们讲解操练要领。交待完毕,命令在校军场上摆下刑具。然后威严地说:“练兵可不是儿戏!你们一定要听从命令,不得马马虎虎,嘻笑打闹,如果谁违犯军令,一律按军法处理!”

美女们以为大家是来做做游戏的,不想碰见这么个一脸正经的人!这时,孙武命令擂起战鼓,开始操练。孙武发令:“全体向右转!”美女们一个也没有动,反而孙武并不生气,说道:“将军没有把动作要领交待清楚,这是我的错!”于是他又一次详细讲述了动作要领,并问道:“大家听明白了没有?”众美女齐声回答:“听明白了!”

鼓声再起,孙武发令:“全体向左转:”美女们还是一个未动,笑得比上次更加厉害了。吴王见此情景,也觉得有趣,心想:你孙武再大的本领,也无法让这些美女们听你的调动。

孙武沉下脸来,说道:“动作要领没有交待清楚,是将军的过错,交待清楚了,而士兵不服从命令,就是士兵的过错了。按军法,违犯军令者斩,队长带队不力,应先受罚。来人,将两个队长推出斩首!”吴王一听,慌了手脚,急忙派人对孙武说:“将军确实善于用兵,军令严明,吴王十分佩服。这次,请放过寡人的两个爱姬。”孙武回答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吴王既然要我演习兵阵,我一军法规定操练。”于是,将两名爱姬斩首示众,吓得众美女魂飞魄散。孙武命令继续操练。他命令排头两名美女继任队长鸦雀无声。

鼓声第三次响起,众美女按规定动作 ,一丝不苟,顺利地完成了操练任务。

吴王见孙武斩了自己的爱姬,心中不悦,但仍然佩服孙武治兵的才能。后来以孙武为将,终使吴国挤进强国之列。

三、成语指桑骂槐的造句1、我认为他在指桑骂槐地数落我,我当然要有所回应。

2、别以为她在责备下人,她是指桑骂槐,根本就是说你。

3、这种每次都拐弯抹角、指桑骂槐的邻居,谁受得了?

4、当然,他指桑骂槐,锋芒是针对我的。

5、有话好好说,何必指桑骂槐。

6、也许是刚才受了气,他老人家藉机指桑骂槐,发洩发洩。

7、老太太指桑骂槐地骂了半天,也不知道她骂的是谁。

8、他一贯遭到消息界指桑骂槐的影射。

9、你说她在指桑骂槐,我怎么都听不出来?

10、冷嘲热讽,指桑骂槐的作风是要不得的。

11、你以为他真是骂自己的女儿么?其实是指桑骂槐,让我听的。

12、这部小说显然是含沙射影、指桑骂槐,讽刺了那些政治人物。

13、我这个直肠子听不懂别人指桑骂槐,有话请直说!

14、我一向笨,所以你就是指桑骂槐,我也听不懂。

15、这分明是指桑骂槐,含沙射影,发泄对这几位同志的刻骨仇恨。

16、你有什么意见请明说,不必指桑骂槐,弄得大家糊裡糊涂。

17、小李对王明指桑骂槐。

18、他们就是吵嘴,也从不血口喷人,指桑骂槐。

19、对于他指桑骂槐的挖苦,我毫不在意。

第10篇

众所周知,每个成语都是有一个与之相关的典故,下面,就由我来给大家讲一个《闻鸡起舞的成语典故》。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他有一个好朋友刘琨,常常与他同床而卧,同被而眠。-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把刘琨叫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读完这个故事,我想到:祖逖和刘琨,他们每天一听到鸡叫便起床练剑,日复一日,历尽寒暑,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练成大器,报效祖国。他们不好高鹭远,而是脚踏实地的刻苦学习和训练,这是非常可贵的。

而我们的一些同学呢?虽然理想远大,想成为一流科学家,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但他们嘴上说的是这些,而行动却与说的相差太远。一流科学家难道成天不写作业?祖国的栋梁之才只知道打游戏,看电视?科学家、栋梁之才都是通过勤奋学习所成就的,所以我们只有踏踏实实的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还有一些同学也很用功,但是缺点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不到坚持,所以也没有什么效果。试想一下,如果今天你学了,明天没学,是不是在你后天准备学时,今天学到的已经都忘掉很多了?每天要接触的新知识那么多,只有不断地温故而知新,才能融会贯通。所以,我们要坚持复习,并且持之以恒。

同学们,我们要争取和祖逖和刘琨一样,脚踏实地,坚持不懈,为成就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山西太原太师三附小五年级:王彬楠

第11篇

认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成语典故》抄袭了自己编著的《中华典故大观》,而且连排版时的错字都没有放过。为此,老作家许嘉利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告上法庭并索赔23万元。昨天,北京市二中院开庭审理了此案。

许嘉利介绍,就在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中心准备以千字65元再版他编著的《中华典故大观》时,发行部市场调查却发现该书的发行空间已经完全被《中华成语典故》挤占。经过对比两套书,许嘉利发现《中华成语典故》全文照抄《中华典故大观》904条,近55万字,字数占《大观》的41.7%,还变相剽窃了数百条。另外,该书还原封不动地照搬《大观》处理原文时出现的失误,连错字都没放过。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表示,自己没有侵权,但同意赔偿5万元,许嘉利拒绝接受。该案没有当庭宣判。

第12篇

There were no donkeys in Guizhou. Someone brought a donkey there from outside of Guizhou and then let it free at the foot of a mountain. When a tiger saw the big donkey and heard it give a loud cry for the first time, he was so frightened that he ran far away from it . Later, the tiger came back and got close to the donkey. Moreover(而且),he teased(戏弄)the donkey. The donkey became very angry but only could kick him with its hoofs(蹄子). Discovering that was all the donkey could do,the tiger ate it up immediately.

刻舟求剑

Once in the State of Chu there was a man who crossed a river by boat. While crossing the river, he dropped his sword into the river because of carelessness. So he carved(刻)a mark on the side of the boat at once, marking the place where his sword was lost. After a while, the boat stopped. Then the man jumped into the river and looked for the losing sword according to the place he had marked. As a result,the sword could not be found.

自相矛盾

There was a man who sold spears(矛)and shields(盾) in a crowded street. To show the firmness of his shield,he cried,“Look, nothing can break my shield.”A moment later, to show the sharpness of his spear, he cried again,“Look,there is nothing they will not penetrate(刺穿).”At this time someone nearby asked,“How about using your own spear to try on your own shield?”The man could not give a reply.

曹冲称象

Once Cao Cao,King of Wei,got an elephant. He wanted to know its weight. However,the elephant was so big that none of his men knew what to do.

Then Cao Chong,one of his sons,asked his father to give him a big boat and a lot of heavy stones. He promised to get the weight.

Cao Cao was surprised,but he still told his men to do as the boy asked. They came to a river and according to Cao Chong,the elephant was led down to the boat. Then he marked along the water line on the boat. When the elephant was out of the boat, the men were asked to carry stones into it. As the water again came up to the place he marked,Cao Chong ordered the men to take the stones out of the boat and weigh them one by one. Finally he got the weight of the elephant by adding up all the weight of the sto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