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48: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活需要勇气作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因为有了勇气,我才站在蹦极台上,低头向离我百米多高的草地上跳;有了勇气,我才能够站在舞台上,秀出我那优美的舞姿;有了勇气,也才有了家里书柜上那一张张证书,那一个个闪闪发亮的奖碑;因为有了勇气,才有了我辉煌的今天!
勇气,使我站在蹦极台上!
在那烈日当空的一天里,爸爸妈妈同我一起去蹦极,有多少次我摇着头,耷拉着小脑袋,跺着脚,掉着“金豆豆”,我哭着,闹着,不去就是不去,而今天,长成大姑娘的我,心中充满了勇气,再加上爸妈的一声令下“必须跳”,我只好闭着眼睛,心“扑通扑通”地跳,走上了蹦极台,经人一推,终身一跳,“啊”尖叫声回荡在天外,此时,我已用勇气战胜了恐惧。
勇气,让我站在了绚丽的舞台上。
我还小,那一次比赛中,心中对台下几百双锐利的眼睛充满了恐惧,在台下准备的我,急得直跺脚,眼泪在眼眶了直打滚,吵着不上台,可最后,在妈妈的利诱下,爸爸的鼓励下,我还是上了台,那一次,过于紧张,抢拍了,没得奖!可回到家后,我反思了一下,心理立刻有了勇气,在又一次的“小童星”比赛中,我又凭着勇气,战胜了困难,有了勇气再次让我获得了金牌!
勇气,令我的获奖证书、奖杯堆积如山!
生活中就该有勇气,因为有了勇气,我才有荣誉、进步!
厦门市湖里区英华中小学初一:杨建
摘要: 作文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引导学生的写作上,应立足于现实生活。学生作文中的造假现象相当严重,鲜有真实感受的表达,缺少真实思想的支撑,没有真实情感的宣泄,这些制约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在引导学生的写作上,应立足现实生活,强调真实。
关键词: 作文 真实 “心”真 “理”真 “事”真
一、真事。许多同学都认为生活单调,没有事情可写,因此他们要么编造,要么借用作文选上的材料,乔装打扮,以此来应付作文,作文成了造假的工具。其实,只要盘点一下生活所赐予每个同学的素材,可写入作文的何其多!只是我们没有勇气去写那些真实的事。写《真情》总喜欢爸爸、妈妈如何地关爱“我”,却不敢表露爸爸、妈妈其实关系很坏、很僵、甚至已经到了要离婚的地步的事实,不会表达此刻的“我”的矛盾复杂而又痛苦的心理以及由此产生的依恋、希望之情,如果这里的假设是事实,把它表达出来,应该说字里行间传递的就是至真至诚的感情,正是这些自己在内心不断品尝,并且只有自己才能品尝出滋味的东西,恰恰浓缩着独特的体验和感悟,浸透着最真最善最美的感情,恰恰是作文中最需要的东西,而且是最能打动人的东西。许多真事隐藏于内心不愿意示人,是需要勇气才能表达出来的事情。所以让学生大胆地突破人为设置的心理防线,让作文装上一个秘密,写出一段心事,道出一种苦闷,袒露心迹,表达自我的真实,既使作文教学的方向得以纠正,更使作文真正地走向学生的心底,成为学生生命活动的一种表达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写这样的真实,其实是在恢复作文的本真状态,是使作文呈现出生命底色。
二、真“心”。童心如蓝色的天空,明亮纯净。作文理应显露这抹蓝色,这蓝色理应闪现在作文的每个细节里,尤其是内心感受里。但有些同学在叙事写人描绘自己的内心感受时,总会拿崇高而虚假的话装点文面,以示利益之高,比如写到困难挫折,总会战胜,其心理活动大多为翻雪山过草地的英雄行为和、等英雄人物如何鼓励自己激起勇气走出困境之类,而其言并非他们所想所感。这类文句充斥着大量学生的文面,作文雷同、虚假、造作,难现一颗纯真的童心。因此,敞开真心,描述那种来自心灵深处的震颤,状写那份滚动在内心的事实,无疑作文也就闪烁生命的光彩而使读者感知到一颗心的真实跳动,作文也就有了感人的力量。心灵的颤动总是美丽而感人的,每个人的心底都隐藏着这样的“美丽”和“感人”,只是学生在作文时不敢拿出真心,总担心这种心灵的真是消极的,会削弱文章的主题,所以宁可写得虚假,也要显示主题的积极向上,正是这种方向性的错误才造成了作文的空洞、干瘪。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很有必要引导学生用心去倾听自己真心的跳动,从中寻找写的冲动,勇敢地再现真实的内心活动,这样作文才能负载真情实感。只要是健康的“真”,又何愁它不会感动他人,引起他人的共鸣?
三、真“理”。“文以载道”是说作文应该承载思想。正确的思想总会闪烁金色的光芒,因为它是人生的收获。只有装载真实的思想、真实的感悟,“载道”才能是生命活动,作文才赋有生命的质感。但是,时下许多同学在作文里所表现的思想是灰色的,因为并不是他自己思考和感悟的结晶,而是服从于社会对主题崇高的追求的迎合,是成人思想给他们的强加。真正的思想并不是几句空洞的教条的政治口号,也不是几条不食人间烟火的道德伦理规则,而是在具体的事件和情境中明得的理,获得的悟,取得的思考,它是生命质量得以提高的标志。因此,要写出真“理”,就必须写真实的思考,真实的感悟;就必须在观察和感知生活的同时,做到善于深想,勤于思考,在所见所闻中发现所感,寻找引发思考活动的触发点。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用几条规范标准代替学生丰富的思想活动,学生是自己思想的主人,他有权利思考,有权利形成自己的思想并表达这种思想;我们不仅要尊重学生的这种权利,还要培养学生的这种意识和习惯,使学生思考的触角伸向生活的每个角落,深入更深的境地。只有拥有自我的思考,“文”才能载真实的“道”,这个“道”,才是自己真实的健康的思想。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作文写真话,抒真情,力求写出自己的独特的体验和感受。我以为从上述三方面入手,在这“三真”上下力气,花功夫,理想教学效果是一定能达到的。
一个人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中需要决心、需要自信、需要勇气、需要鼓励。在失落与无助时,不妨为自己竖起大拇指,它回给你走出低谷的决心;当你路遇挫折,停止不前了的时候,不妨为自己竖起大拇指它会给你战胜困难的勇气;当你软弱与自卑时,不妨为自己竖起大拇指,它会给你战胜自我的信心。
是啊,一个人不仅需要用困难与挫折来磨练自己,更需要风雨后的鲜花与掌声,如果一个人的成绩得不到充分的肯定,他就失去了人生奋斗的动力。这时,为自己竖起大拇指,便显得尤为重要。
那时我才四年级,是个成绩平平、默默无闻的女孩。但出乎意料的是,老师竟指名要我去参加全校的作文比赛。听到这个消息,我百思不得其解,我的作文写得并不好,老师这是什么用意?回到家,我随手拿起以前的一个作文本,漫无目的地看起来,那都是我以前写的作文,看那一个个大大的“A”在眼前跳动,那一条条鲜红的波浪线是我内心升起了一丝希望。我的嘴角浮起微笑,重新鼓舞起来:老师是看我基础不错,想借此机会锻炼我。我暗暗在心里为自己竖起大拇指,以示鼓励,并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使自己前进。
从那以后,我不仅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练笔,还坚持每天几日记,增加了课外阅读量,在短短的三个星期内,我进步神速,特别是作文,比原来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终于到了比赛那天。我默默地站在考场门口,胸口像揣了只兔子似的,“扑通、扑通”。但我定了定神,为自己竖起大拇指,告诉自己:“我能行!”我自信地走进考场,迎接下面的挑战。
在比赛中,我轻松应战,“奋笔疾书”,连我自己也惊讶这是我的作文。我满怀信心地交了卷。
两个星期后,该宣布成绩了,我内心一点也不紧张,因为我知道自己一定能一定能行!果然,“二等奖,四年级二班,田雨婧。”我满脸微笑,迈着大步走向讲台,心中涌动着无数的幸福与快乐。在心里,我再一次为自己竖起了大拇指,这次,是对自己取得成绩的肯定与自豪!为自己竖起大拇指吧,让你的生活永远闪射着光芒;为自己大拇指吧,不让你的生活暗淡无光;为自己竖起大拇指吧,大大方方、潇潇洒洒地为自己的生命喝彩!
爱看鲁迅的文章,可老师偏偏讲一些烦琐的事:
常常从一个字里挖出许多东西。从语言表达上分析作用,从感情抒发方面列出数种感情,其中不缺夸张成分。要从文章结构上分析是如何的条理分明,紧凑严谨,哪里前后照应,哪里铺垫渲染,哪里总领全文,哪里点明中心。文章特色也要分析,哪儿是动静结合,以静衬动,以动衬静,哪儿是欲扬先抑,哪儿是活词活用,哪儿有拟人,哪儿有排比,哪儿有暗喻,哪儿有夸张。
我不禁要问,鲁迅真的是经过这样一番缜密思索后才写出文章的吗?
如果是,我当然要替他老人家感到悲伤难过,写作竟成了一种负累!
诚然,好文章就是好文章,需要我们学习,可要是如此好法,谁人能经受起这般折磨。
作文是用心去写的,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声音,是真正原生态,纯天然,无污染的心灵感受。它可以满载喜怒哀乐,不满,抱怨,妒忌,孤独,犹豫,快乐,激动,希望,憧憬,只要是自己的,是我的,皆可入文。说想说的,写想写的,是一种畅快,欣慰。无奈,现实生活中,一切都需要勇气。
你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写作文,除非你愿意让人以为你在故意作秀;你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写作文,如果你能容忍别人指责你的思想在颓废;你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写作文,只要你视考试分数为粪土。
作文背负了太多太多,甚至于未来,它太沉,太重,太累。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工作和学习的岗位上获得更多、更好的成就,这是推动我们去努力奋斗的主要动力之一,也是推动学生主体进行创造性学习,能动地冶铸自己综合素质的重要内驱力之一,他们都希望以自己的行动品尝到成功的欢乐,只有获得这种欢乐才能激励他们再行动的动力。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成功,应采取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写作的成就动机。
首先应降低作文标准,帮助学生树立适当的成就动机。习作就是习作,是学生自己学习写作、练习写作。《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二学段写作目标的设定上,特别强调“对写话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可见,中小学作文教学是打基础的习作阶段,重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定位过高,贪大求全,是不利于学生入门的。习作目标应该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而不是高不可攀的;是具体明确的,而不是模糊抽象的;教师不应设任何多余的限制障碍,不提任何盲目拔高的要求。降低了写作标准,学生的写作兴趣容易被激发起来,就会乐于写作。只要写了,就会有收获,写作能力就有提高,当学生看到自己的收获――写作成功,就会产生新的乐于表达的欲望,形成“兴趣――写作――兴趣――写作”的良性循环,学生的写作将会由外在的需要转化为内在的需要,即写作成就动机,这正是我们追求作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其次,让学生享受自由表达的权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种给学生的“能动点”多一些“自由空间”,少一些“围城限制”的做法,最大限度地消除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各种有形或无形的“围城”,让他们充分享受自由表达的权力――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从而激起习作动机,形成热爱写作的内驱力。教师要用儿童的眼光来看儿童的习作,只要是学生自己的话,哪怕是幼稚可笑的,也应该给予鼓励,不要用成人的标准来规范儿童,使其获得实践体验和实现成功的满足感。
再次,注重互动交流,分享成功的快乐,使学生获得进步的动力与勇气。采用同桌互评,小组评议更能让学生共享写作资源,体验成功的快乐。同学间不仅学会了去发现别人的优点,还能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别人,去赞扬鼓励别人,而且自身在学习过程中也受到鼓舞,进一步增加了学习的欲望,更加对学习充满了乐趣。根据低年级孩子好胜心强,爱表现,喜欢受到关注,爱听激励的语言这些特点,采取纵向评价的形式,强调个体学生的过去与现在作比较,学生成绩和素质的增值,不是简单地分等排序,而是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树立自信心,让他们真切地享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不断地获得前进的动力与勇气。
最后,提供展示平台,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不管是什么人,对自己的劳动成果都有一种渴望让别人认同的心理。学生的写作行为也一样,只有获得更多的肯定,才会提供持续不断的写作内驱力。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开拓多样化的写作展示平台,为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郭根福教授在《新课程语文教学法》中提出的“开辟多种园地,为学生的作文”发表“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就是非常科学的做法,如:(1)利用班级板报或手抄报展示优秀习作;(2)定期进行“闪光点”诵读与评比;(3)班级汇编优秀作文集,装订成“书”等办法都可以展示学生的成功之处。只要有亮点,有进步的习作都可以得以展示,拓宽学生体验成功的平台,品赏成功的喜悦,就能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减少学生的挫折感和失败感。
总之,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要从激发学生写作成就动机入手,鼓励和帮助学生建立成就动机,形成写作内驱力,强化他们的写作兴趣,才能坚定学生写作的自信心,促使所有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时光匆匆的过,转眼间我已走过了13个春夏秋冬。进入了初中,也开始从稚嫩一步步走向成熟,开始品味酸甜苦辣,五味俱全的人生了。我们会哭泣,会疲惫,会迷茫,会不想前行。人生的道路总不会是平坦的光明大道,我们需要一盏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给自己点一盏灯,驱散路途上的迷雾,温暖迷失的心,照亮前行的路,这样我们才能够到达胜利的彼岸。
梦想,就是我们的那盏灯!点燃梦想之灯,我们便有了前进的方向和勇气。再大的风,再大的雨,我们都能迎着风雨前行。在漫漫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丢失很多的东西,但是我始终紧紧地把梦想抱在怀里,贴在心炊。有了它我便不再孤独,不再寂寞,不再彷徨。梦想是浩瀚海洋中一座灯塔,指明着人生方向!梦想是茫茫沙漠中的一片绿洲,给你生的希望,不放弃的勇气!
一直很想说,自己是个“追梦女孩”很小的时候有这样那样的梦。会向划过夜空的流行悄悄地许愿,盼望将来的某一天梦想能够实现。长大以后,才发现,不是对着流星许愿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要靠自己不断努力,奋发图强,梦想才会实现!五年级的时候我爱上了作文,也是从那以后,我给了自己一个梦想,尽管它离自己很遥远,但对我来说,那是希望,是前进的动力!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开始写作文,开始不断地参加作文征赛,不断的去投稿。但是给予我却是两手空空。无论我怎么付出也没有收获。我迷茫了,我失望过,伤心过,甚至曾经放弃过。一个人悄悄地在寂寞的夜里哭泣,泪水涟涟,在泪水中我仿佛看到了闪闪的灯光。真的,我看到了,透过微弱的光,我看到了前方黑暗中精灵在对我招手,就是那盏灯,在呼唤我勇敢向前。于是我擦干了眼泪,重新整理好自己的心情,坚定地向理想彼岸。
只有奋斗,只有拼搏,梦想之灯才会亮出绚丽的色彩,不仅可以照亮自己,也可以温暖他人。
给自己点一盏灯,当你在人生的道路上,找不到方向的时候;给自己点一盏灯,当你为一时的失败而痛苦的时候,便想想自己的梦想,你就有了面对失败的勇气;给自己点一盏灯,当你为一时的成绩而沾沾自喜的时候,想想自己的梦想,你就知道未来的道路还很长,很长;给自己点一盏灯,当你在因害怕前方的黑暗而不敢向前的时候,想想自己心中那盏灯,它一直在为你照明……
人生的路,因为有了这盏灯便不再黑暗;生活,因为有了这盏灯而不再单调;再黑,再远,再难走的路我们都不会胆怯了!我们的青春会因梦想而更加精彩,给自己点亮那盏梦想之灯吧!
中午放学回家时,抄近路从学生饭堂经过,随意瞥了一眼,只见有些学生只买了一碗苞谷糁,一块饼子,总共一块钱,我一下子惊呆了:这正是在长身体的小伙子呀!我的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我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在吃这样的主食,况且又是特别需要营养的高三学生。我不知道,我的孩子如果中午吃这样的饭食,我的心里是何等的潮湿,但这些学生却在远离父母的地方,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精神饱满,向理想冲刺——后生可爱,后生可畏!
忽然想起前一段时间,听到班主任支老师谈到开班会时,给学生讲了这么一番话:你们不一定要吃炒面,个人根据个人家庭实际情况,吃一碗一块钱的麻式,就一个家里蒸的馍,也可以。你们在求学,求学就该吃苦。
求学就该吃苦,这话说得多实在。我又想起以前听一位北京的优秀教师作报告时谈到这么一个故事,有一次开班会,有一位女生走上讲台,大胆袒露了一个有损于尊严的秘密:她身上穿的所有衣服,都是自己下岗的父亲从垃圾堆里捡来的。这些衣服拿回家,洗干净,自己照样穿在身上。这位教师受到了强烈的震惊,震惊的原因倒不完全是因为这个学生懂事,更重要的是被这个女学生能够大胆地战胜虚荣、直面现实、挑战尊严的勇气所折服。一个人有如此的勇气,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果然,第二年,这个女生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外交学院法语系。大学毕业后,又因品学兼优,被选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法大使馆工作。
不知道哪位名人说过这么一句话,“苦难,是一所从来没有人愿意上的大学,但从这里毕业的人,个个都是强者。”这番话,道出了一番真理:苦难,是人生珍贵的财富,人生的奋斗,其实就是拥抱苦难,走向辉煌。
在这些买苞谷糁的同学中,有几个是我的学生,其中一名同学,昨天还给我缴了他的一份习作《我骄傲,我是农民的儿子》,在文中,他谈到自己生长在农村,母亲在小镇上的一处露天地里卖小吃,严寒酷暑,风来雨去,一直在为孩子奔波。父亲在不知疲倦的在建筑工地打工。我被他作文中逼人的朴素和真诚打动了。征得他的同意,我把他的作文在晚自己辅导时间,给全班同学读了一遍,希望我的学生会被这种精神所感染。当我读他的作文的时候,他的脸上写满了平静、淡然,面对同学们由衷的掌声,他仍是一脸的平静。我相信,明天的太阳一定会从这里升起的。
也许,苦难充实了每一个富有感情的人生,这就是生活的原动力。或许这也就是苦难的魅力所在,而这碗苞谷糁正是对苦难所具有的魅力的最朴素的解释。
缺乏苦难,人生将剥落全部的光彩,幸福也无从谈起。
2005年11月2日于愚公斋
【关键词】真实 想象 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5-0116-02
《义务教育大纲》的作文要求符合我国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际,既能体现小学生作文属于习作、练笔的性质,又能避免由于要求过高使多数学生望而生畏,挫伤广大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有利于绝大多数学生达到基本的作文要求。作为教师,更应该以学生为本,确定好习作教学的目标。
一 挖掘内心真实感受
1.注重积累,展示真实自我
老舍曾说过:“要养成一种习惯,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记下来,因为不知哪一天,你的作品里需要描写一阵风、一阵雨,你如果没有这种积累,作文就写不丰富。经常生活,经常积累……这样日积月累,你肚子里的东西就会多起来。”可见,真实的文章来源于生活的积累。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活经历不是那么丰富,在写文章时并不能像大人那样信手拈来,这也是造成他们作文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就需要下大力气加强积累,首先要积累一些科学常识,避免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否则张口就是“秋天金色的麦田……”就会被人笑话了。其次,通过日记等记录平日生活的点滴,渐渐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这样一种我手写我心的习惯会一直伴随学生的成长。最后,老师对于学生的想法要尊重,不要直接否定学生的一些看法,使他们有信心和勇气把自己真实的一面展示出来。
2.不要把我们的感受强加给孩子
当我们观看十分精彩的影片时,可能十分钟的感觉只有几秒钟一样,而我们在站台焦急地等公交车时,一分钟是那样漫长。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其实,这两种感受都是真实的,只不过所处的情境不同,内心的感觉不一样。习作中,只要学生把这种真实的感受表现出来就是好文章。同样的真实事件,由于每个孩子观察的角度不同,理解的偏差,写出来的文章就会差异很大。但是只要不违背学生的意愿,反映了真实的想法,同样是很宝贵的。
二 展开想象,合理构思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第二学段“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第三学段“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并明确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那么,我们该如何指导学生展开想象呢?
1.展开想象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想象应选择不定向的、自由自在的方式,也就是浮想联翩,不受限制地思考。一般地说,人们思考问题常常是按一定的常规、一定的角度进行,思维的范围比较窄,而想象不是按部就班地思考,而是不受任何拘束放开来想,思维充分发散。思维发散,头脑中就能形成许多从来没见过的事物形象,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形象。
有的孩子之所以作文难以入门,就是不敢大胆去想象。须知,我们的作文不是数学,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也不是新闻,必须与客观事实完全一致。恰恰相反,好的文学作品往往有许多虚构的故事和人物,就像《西游记》,虽然明明知道许多情节是假的,但是依然看得津津有味,甚至难以自拔。如果用“求真”的眼光来看的话,你就会发现有无数个问题解答了。好多人都说小孩子最富想象力,人长大了,似乎想象能力弱了,果真如此吗?对此,我们不能说学生的想象力不丰富了,而只能说他的想象更成熟了。
2.想象不是胡思乱想,要有实实在在的内容
想象的内容来自现实生活,想象是以生活和知识为基础的。
本人曾经要求学生写《童年趣事》,其中一个学生的事较为有趣,写到小时候姥姥怕她尿床,时常叮嘱她睡觉前不要喝水。有一次睡觉前她和妹妹吃饼干,由于口渴喝了一大杯水,上床前才想起姥姥的话,赶紧去了五趟厕所,上床后心里还不踏实,就想干脆不睡了,后来熬不住还是睡着了。一觉醒来,赶紧摸屁股底下,坏了又湿又臊,她一哭把姥姥引来,姥姥一看却笑了,原来是睡在旁边的妹妹尿的。作文生动有趣,下课时我专门问她这件事是真的吗?她犹豫了一会说:“一半真,一半假。”原来,小时候姥姥确实经常提醒她睡觉前不能喝水,她有一次睡觉前喝了水,也没有尿床,而妹妹小时候的确尿过床,只不过并不是和她在一起睡觉时尿的。她只是觉得把两件事拼凑在一起更加有趣。我当然不会批评她,反而夸奖她很会合理想象。
3.展开想象要善于捉住“激发点”
“激发点”常常是眼前的人、事、景、物。“激发点”选得好,想象的阀门就很容易被打开,脑中会闪现出许多奇妙的事物。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他们看到的、用过的、玩过的、吃过的东西很多。而他们的想象也往往是随着这些物件的刺激而引发的。根据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习作时,可以有意识地出示一些物件,给学生直观刺激,引导他们习作。如出示一张照片、一支钢笔等,让学生给它们以生命,与它们对话。又如秋天到了,我先让学生亲自到操场上拾枯叶,然后让他们写上的叶片最像什么,让他们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回去之后,我再让他们编一个《一片树叶的故事》,以第一人称叙述校园的这片树叶的经历,从春天一直写到秋天,由于校园环境学生很熟悉,加上人和树叶的一些交流,学生在这一年中许多难忘的校园生活的精彩片段被生动地展现出来。
三 与时俱进,丰富活动形式
《义务教育大纲》指出可以从三方面帮助学生获取作文内容:一是接触社会、接触自然;二是课外阅读;三是各种实践活动。特别是小学生,一些实践活动,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关键词:兴趣;自觉需要;提高
小学生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有很多学生怕作文或讨厌作文。不外呼有两种情况:一是对作文抱有神秘感,以为自己缺乏写好作文的能力;二是他们作文的动机不纯,只是“奉命作文”。这些心理障碍不克服,就不可能培养良好的写作兴趣,调动写作的积极性,作文教学的目标也就无法实现。怎样克服这些心理障碍,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对学生做出恰当的心理估计
每一个学生的作文,都有长处和短处,即使差生也有写得好的地方。可是很多学生不能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失去了写好作文的勇气。因此,作为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作出正确的估量,应看到他们作文中闪光的东西,哪怕是仅有一两个用得恰当的词,一两句精炼的话,也要加以鼓励,使他们鼓起作文的勇气。如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特点常用红笔把他们作文中的好词佳句画出来注上批语,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交流学习,学生见到教师充满爱心的评语感到很受鼓舞。并且还要注意作文批改的速度,让小学生及时知道老师是如何评价自己的,自己哪些地方写得好受到老师的肯定,哪些地方需要修改等等。这样学生产生了写好作文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二、力争将写作变为学生的自觉需要
休金娜认为:“认识兴趣具有极大的价值,它能促使学生思维过程积极化,表现在积极探索、大胆猜测、深入研究、刻苦钻研等问题实质的倾向上。它还能使学生思维活跃,灵活运用知识,迅速地调动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各种问题。”在作文教学中都知道,有的学生特别喜欢看电影电视,有的则喜欢听广播、看报纸。教师就要抓住这一点,不失时机地跟他们讲:电影电视之所以能吸引人,感染人,是因为有好的剧本,人们之所以愿意坐下来听广播、看报纸,是因为其文章的内容能吸引人,人们想听、想看。这些电影电视,广播报纸等都离不开写作,写作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这样,学生不仅认识到了写作在今后工作、生活中的作用,而且意识到写作知识需要学习,写作能力需要提高。这样,学生的写作兴趣导致了行动,行动实现了目标;实现目标是为了满足需要,满足需要则使目标、行动、兴趣构成作为训练中的良性循环,从而转化为学生实现作文目标的内驱力。
三、要使学生感到作文成功的愉快
为了使学生感到作文成功的愉快,教师要设法创造条件使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具体做法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作文的标准有区别;每次作文训练的目标不要太多,最好只设一个。只要达到这一目标,就予以表扬,使他们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克服自己怕作文的心理障碍,看到自己的进步。特别是差生,要让他们尝到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乐趣,感到自己有能力写好作文,促使他们今后有更大兴趣去练习作文。如一位有经验的教师刚开始教三年级时,第一次让学生写作文,就跟同学们说:“今天我们第一次作文就一条要求,格式正确。内容是写“童年的趣事”。你回忆吧!童年时候那件事你感觉最有趣,就写那件事,随便写,怎么想就怎么写,怎么高兴,怎么有趣就怎么由着性子写。”这么一来,那些淘气的学生也能写出感染人的文章,因为他们的口语都很风趣,一没顾虑就写出来了。一读,大家还觉得挺能吸引人呢。这样的作文写了几篇,连淘气学生也不怕作文了。
四、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宜的写作情境
创造一个适宜的写作心理情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法,刺激学生的写作欲望,引起写作兴趣。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只布置一个作文题,可以看到学生无从入手,没什么可写。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写作过程的特点,精心设计出一些与教学目的相关且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景。教师可以围绕着“准备”“构思”“起草”和“定稿”等活动向学生布置各种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学习任务来完成写作练习。如让学生写“第一次___”的写作练习中,可以发现学生在作文中不能准确地把握住自己“第一次”的真实感受,作文写得空洞、不真实。于是,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电脑课,给学生创设作文情景,让他们回忆第一次电脑课的内容。先指导学生回忆整节电脑课的内容,再让他们仔细想想操作电脑的步骤,先干什么,接着做什么。请同学到前台进行演示,在演示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表演同学的动作、表情是怎样的,并且要求用准确的词语表达出来。接着请学生将观察到的动作、表情用的准确词语按顺序写下来。然后让他们再回忆第一次学会操作电脑的感受,说给大家听一听。在每个人都有了亲身经历的时候,布置给学生《第一次操作电脑》的习作。学生都迫不及待地拿起笔,一气呵成地把整个过程生动、形象地叙述出来。这样通过创设情景,激趣,使学生的写作认知水平得到提高,达到了作文教学的目的。
总之,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是指导学生作文的关键一步,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内容可写,写作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总评:以勇气与自信为题材的作文很多,但如果不能写出真情,那无疑是让人失望的。同学们每天接触的事情很多,往往都需要勇气与自信,那么平时你是怎么培养起勇气和自信的呢? 这篇作文选材贴近生活,文辞朴实无华,真切感人,比如在描写“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紧张感”时,“我脸上挂着一种非常不自然的笑容,看着前面的地板,我僵硬地迈出了脚步”,这么生动的描绘就真切自然,又使同龄人产生共鸣;在写到自己“充满自信地走了起来”时,作者接着就是“只听见耳边传来一阵热烈的掌声”,这种把心理与环境结合起来的衬托手法,既有现场感,又能反映出作者的勇气与自信是源自一种水到渠成般的感动。不足之处见文中标示。
点评人:朱雨欣(小学高级教师)
大家都知道,以前的我胆小如鼠,连上台讲一小段故事都不敢。而现在呢?我什么活动都会积极参加,知道我为什么有了这么大的变化吗?这还要多亏了那次模特走秀的练习…… (采用对比手法引入主题简洁明了。)
前一段时间(,)我们几个同学被何叔叔邀请去试一试(模特)走秀,准备参加电视台的一场文化演出。那次妈妈因为有其他事情只把我送到电视台门口就回去了,看了看那高大的大门,我心慌慌地走了进去。在电视台里(,)我看到了一位(身材)苗条(相貌)漂亮的大姐姐与一群小朋友们,这位大姐姐就是我们的指导老师张冰冰,我们叫她冰冰姐姐。 (“心慌慌”这个词准确地反映出了起初的“胆小如鼠”。对“冰冰姐姐”的描写自然引出了下文。)
练习室在十楼,十分宽阔,冰冰姐姐叫我们先按自己的想法走一遍,然后相互指出不足。我是第二个练习的,在我前面是一个皮肤较黑的小妹妹,她走得棒极了!短裙一抖一抖的,面带甜蜜的微笑,乌黑的长发左右摆动,大家都情不自禁的(地)边鼓掌边叫好。轮到我了,看着这么多人,看着大家期待的目光,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紧张感。“加油!加油!别忘了在幼儿园时你就练习过走秀,可不能出臭(丑)。”我心里暗暗给自己打气,虽然这样想,可心中还是慌慌的,脸上挂着一种非常不自然的笑容,看着前面的地板,我僵硬的迈出了脚步。
“加油!加油!”大家都在为我鼓劲。
“加油!你笑得可漂亮了,别紧张,大家不会笑你的。”冰冰姐姐看我这么紧张,在一边给我鼓劲。我听了后感到一股暖流涌进了我的心中。 (以上三段紧扣当时的情景和心情怎样来写,真实细腻地刻画了第一次走秀时的复杂心情,突出了内心的紧张。)
“是啊,大家都那么认真都希望自己能走好,为什么我那么紧张呢?有什么害怕的,大家都不是专业的演员,走不好大家也不会嘲笑我的,自己努力就好,况且我以前练得很棒。”我终于想通了。 (老师的关注与鼓励,简练但融入心间,加上本段的心理活动描写,让“勇气与自信”水到渠成。)
看着大家鼓励的眼神,我抬起头,挺起了胸堂,充满自信的走了起来,只听见耳边传来一阵热烈的掌声。 (应该把此时的内心感受生动具体地表现出来,这样一来,环境描写就能更好地衬托出内心的感受与收获。)
从那件事之后,我的身上多了两样东西——勇气与自信。 (结尾简洁与第一段呼应。)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题记
见过我的人,都情不自禁的感叹道“哇!这也太黑了吧!是从非洲来的吧?”。就连老外见到我也问“AreyoufromAfrica?”(你来自非洲吗?)我笑笑答道“我是中国的非洲人。”说实在的,我就是漂几次白后也不会逊色于包公。当然了,看着皮肤雪白的小伙伴们,我也曾问过自己“为什么我是小麦肤色?”我偶尔也受过“黑种人”会有的歧视。但或许因为我是天生的乐天派吧,我不曾厌恶过这与生俱来的与众不同。
比尔·盖茨,这位首富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就是比尔的那份敢于与众不同的勇气让他踏上了一条更适合他的道路,从此世界出现了一位神话般的IT天才。如果当年的他仍留在哈佛,那么我们眼前的windows系统至少要推迟4年才会与我们见面吧。敢于与众不同的勇气不是成功的必定条件,但却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敢于与众不同,保留与众不同。世界上没有两片长得一模一样的叶子,因此这些绿色精灵在我们眼中就越发可爱。而地球上的主宰们,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的生活故事没有机会展开,就销声匿迹了。要让人生真正开花结果,我们最需要的是敢于与众不同的勇气。世界太大,生命太短。我们不奢求有谁会记得我们,只为了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只为了不在世上白走一遭。随心所欲,秀出自我。没有正确与错误,有的只是身后一个个不悔的脚印,以及前方一条未知的却一定很美的路。
我想,我已感受到敢于与众不同的勇气的美好了。起码,这篇作文就是我最好的见证。现在以及多年后,我都为我身上这一身巧克力感到骄傲与自豪。它不仅是黑,是彩色的黑。
初三:a落地式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教师的作文评价不但要在写作方法上进行指导,更重要的是要在学生的学习心理、道德品质、为人处世等诸多方面进行引导。
一、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进行激励性评价
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多种智慧,也就是说人人都具有某方面的智慧,但因学生的个性差异,显示出来的内容不一样而已。于是,我们就会思考:我们现行的评价是要满足一部分学生成功,而让一部分学生失败,还是让所有学生都能成功?结果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因而,作为教师,我们应尽量放大学生的优点。要让学生树立“我能行”的信心,找回拼搏的勇气。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见解,进行有效的激励性评价,这样能让学生得到实实在在的成就感。在一次作文中,我随机在几个同学的作文本上写一个大大的“棒!”“好!”或写上:你的想法跟老师的一样!学生拿到作文本子后那种眉飞色舞,逐个相告的神态让人历历在目。
二、淡化结果,关注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为此,我们应该淡化习作结果的评价,关注材料获得的过程评价。引导学生平时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物,学会从生活中选取作文材料,并逐渐学会捕捉生活中有趣的、有感的、印象深刻的或者新奇的人、事、物、景,提供学生交流所听、所见、所思、所感的时空。对积极地通过观察、实践、调查、体验等获得真实材料的学生给予好的评价。
三、在课堂开放中“评价”,“渲染”作文水平
传统的作文改评,教师是评价的主导者和权威者,开放的作文评价应该是“交互式”的,在“交互式”的评价过程中,有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渲染”作文的水平,从而激发学生作文的动力。
1.师生共改,“改”中提高
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早就指出:“文章不能一做便佳,须频改之方入妙耳。此意学人必不可知也。”文章要“入妙”,就须“频改”。通过反复修改,学生逐渐明白了文章该怎样写,不该怎样写,积累了写作经验,领悟文章“入妙”之法。“改”,首先以自评自改为基础。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认真读自己的作文,把自己的作文至少自读两遍,做到边读边改。学生自己可能改的是错别字和语句的多字漏字问题。其次以互评互改为核心,请学生先将自己作文中自认为比较成功的语句读给他人听,让大家共享。然后交换读,每位学生都需对阅读的作文提出自己的看法。
2.“渲染”佳作,“评”出动力
学生享受到了成功,才能有前进的动力,因此,我采用多种形式:(1)佳作交流。每次作文我总要选择几篇佳作或有一定进步的学生的作文在班上自己朗读。对于教师来说这是轻而易举的事,作为学生来说却读出了他们的积极性。(2)佳作展览。学习园、黑板报专设“佳作栏”,贴上学生的优秀作品,供大家欣赏。(3)佳作参赛。投稿各级教育机构的征文活动,我总是不厌其烦,平时留意学生的作文,看到立意新颖、语言生动优美的作文便认真修改、打印,组织投稿,看到有比赛总积极参加。学生看到自己的作文变成铅字发表于报刊,更是高兴,作文的积极性更浓了。
当然不可能每一位学生都能如愿以偿,为了让同学保持写作文的那份积极性,前不久,我将学生的作文汇编成册,分“环保教育、多彩生活、心中之物、畅想空间、诗歌、童谣”等栏目。看到自己的作文编入作品集学生特别高兴,也得到了家长的欢迎。然后再组织学生、家长共同阅读,评出“十佳作品”和“十佳作者”。通过这一开放性的作文评价,调动了学生和家长的力量,使学生更清楚地找到了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