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春天的谚语

关于春天的谚语

时间:2023-05-30 09:48: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春天的谚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于春天的谚语

第1篇

春天谚语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一人心里没有计,三人肚里唱本戏。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人勤地不懒,人懒地起碱。

人勤地不懒,秋后粮仓满。

读书不离案头,种田不离田头。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船到不等客,季节不饶人。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要想庄稼好,一年四季早。

一场春风对一场秋雨。

行下春风望夏雨。

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

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雷打立春节,惊螫雨不歇.

第2篇

2、惊蛰日打雷,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谷丰收,米价便宜。

3、二八乱穿衣,三九褴糁穿;三月穿三样,四月穿蚊帐.---指春季天气多变.

4、三月三月,一日剥皮,三日盖被.

5、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6、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7、春分,日暝封分:春分日昼夜各为十二小时。

8、春分种芍药,到老不开花

9、十年老不了一个人,一天误掉了一个春。

10、春分有雨病人稀:春分日若下雨,则病人少。

11、春寒雨那溅,冬寒叫苦旱.

12、二八乱穿衣,三九褴糁穿;三月穿三样,四月穿蚊帐。---指春季天气多变。

13、春风不刮,草芽不发。

14、春东风,雨祖宗,夏东风,一场空:春天要是刮东风,那将是春雨绵绵;夏天要是刮东风,将雨水短缺,给农作物生长带来不利。

15、春分种芍药,到老不开花:芍药夏日开花,春分种太慢了。

16、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无春好种田。

17、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

18、春曝死鬼,夏雾做大水

19、立春日如在上年十二月内谓之早春,若播种莫过早也不过迟,按季节行事。

20、春天人们起得早,秋后人马吃得饱。

21、春天囝仔面,一日变三变.

22、春曝死鬼,夏雾做大水:春天降雾会放晴,夏天降雾会雨涝成灾。

23、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初一如下雨,初二则会放晴,初三若下雨则会落到十五。难估计。

24、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25、惊蛰闻雷米似泥:惊蛰日打雷,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

26、入春以后,气候阴晴冷暖无常。

27、三月三月,一日剥皮,三日盖被。

28、雷打立春节,惊螫雨不歇。

29、二月二打雷,稻米较重捶: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当天,如果春雷乍响,这一年收成很好。

30、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31、春寒雨那溅,冬寒叫苦旱。

32、春天气温低则多雨,冬天气温低雨反而少。

33、春天孩子面:春季是介于寒冬与盛夏之交,这时南方气候开始暖和,而北方还在寒冷中,南北温差很大,所以春天的天气变化无常。此时,北方的冷空气和南方的暖流常常交汇冲突,发生了气旋,天气便转为阴雨。气旋过后,天又转晴,这好像小孩子破涕为笑,故言“春天孩子面”。

34、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35、春时东风双流水,夏时东风旱死鬼:春天如果刮东风,将是阴雨天气,地上将雨水横流;夏天如果刮东风,将出现严重的旱情。

36、立春之后万象回春,稻田、池塘等水面开始蒸发,明示世人春天已降临。

37、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后好种豆:这是台湾北部的农业现象,南部则比较早。

38、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39、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

40、春天后母面:入春以后,气候会阴晴冷暖无常。

41、二月二打雷,稻米较重捶

42、三月半,寒得勿会足百田岸.

43、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44、立春以后,潮汐海流加大。

45、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46、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

47、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春天气温低则多雨,冬天气温低雨反而少

48、立春日若下雨,直到清明前都会多雨。春喜晴不喜雨,尤忌打雷。

第3篇

早春晚播田:立春日如在上年十二月内谓之早春,若播种莫过早也不过迟,按季节行事。

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

立春晴,雨水均。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

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双春好种田。

雨水连绵是丰年,农民不用力耕田。

雨水日下雨,预兆成丰收。

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春天气温低则多雨,冬天气温低雨反而少。

惊蛰闻雷米似泥:惊蛰日打雷,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

二月二打雷,稻米较重捶: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当天,如果春雷乍响,这一年收成很好。

春分,日暝封分:春分日昼夜各为十二小时。

关于春天的农谚大全(最新)相关文章:

1.2015有关风向与天气的谚语(最新)

2.2015关于春天的农谚大全

3.2015关于春天的农谚有哪些

第4篇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一人难唱一台戏。

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

一颗星星布不满天,一块石头垒不成山。

一根稻草抛不过墙,一根木头架不起梁。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不怕虎生两翼,就怕人起二心。

不怕巨浪高,只怕桨不齐。

柴多火焰高,人多办法好。

柴多火旺,水涨船高。

船载千斤,掌舵一人。

稻多打出米来,人多讲出理来。

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

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枝蜡烛多一分光。

孤雁难飞,孤掌难鸣。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集体是力量的源泉,众人是智慧的摇篮。

莫学蜘蛛各结网,要学蜜蜂共酿蜜。

莫学篾箩千只眼,要学蜡烛一条心。

墙倒众人推。

轻霜冻死单根草,狂风难毁万木林。

群雁无首不成行,羊群出圈看头羊。

群众心里有天平。

一人知识有限,众人智慧无穷。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一人难唱一台戏。

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

一颗星星布不满天,一块石头垒不成山。

一根稻草抛不过墙,一根木头架不起梁。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不怕虎生两翼,就怕人起二心。

不怕巨浪高,只怕桨不齐。

柴多火焰高,人多办法好。

柴多火旺,水涨船高。

船载千斤,掌舵一人。

稻多打出米来,人多讲出理来。

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

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枝蜡烛多一分光。

孤雁难飞,孤掌难鸣。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集体是力量的源泉,众人是智慧的摇篮。

莫学蜘蛛各结网,要学蜜蜂共酿蜜。

莫学篾箩千只眼,要学蜡烛一条心。

墙倒众人推。

轻霜冻死单根草,狂风难毁万木林。

群雁无首不成行,羊群出圈看头羊。

群众心里有天平。

更多相关热门文章推荐:

1.小学二年级关于团结的谚语大全

2.小学二年级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大全

3.小学二年级与天气有关的谚语大全

4.小学五年级关于团结的谚语集锦

5.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集锦

第5篇

小雪节到下大雪,大雪节到没了雪。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

小雪地不封,大雪还能耕。

小雪不把棉柴拔,地冻镰砍就剩茬。

小雪不起菜(白菜),就要受冻害。

小雪不砍菜,必定有一害。

趁地未封冻,赶快把树种。

大地未冻结,栽树不能歇。

夹雨夹雪,无休无歇。 小雪封地地不封,老汉继续把地耕。

小雪不耕地,大雪不行船。

小雪地能耕,大雪船帆撑。

小雪不封地,不过三五日。

小雪虽冷窝能开,家有树苗尽管栽。

到了小雪节,果树快剪截。

时到小雪,打井修渠莫歇。

小雪到来天渐寒,越冬鱼塘莫忘管。

小雪大雪不见雪,小麦大麦粒要瘪。

小雪封地地不封,大雪封河河无冰。

节到小雪天降雪,农夫此刻不能歇。

继续浇灌冬小麦,地未封牢能耕掘。

大白菜要抓紧砍,菠菜小葱风障遮,

大小冬棚精细管,现蕾开花把果结。

冬季积肥要开展,地壮粮丰囤加茓。

植树造林继续搞,果树抓紧来剪截。

牛驴骡马喂养好,冬季不能把膘跌。

农家副业要大搞,就地取材用不竭。

油房粉房豆腐房,赚钱养猪庄稼邪(长)。

苇蒲绵槐搞条编,技术简单容易学。

鱼塘藕塘看管好,江河打鱼分季节。

春打黄昏冬五更,浑水白天清水夜。

更多相关热门文章推荐:

1.各地关于小雪节气谚语【汇总】

2.关于小雪节气的时令谚语【集锦】

3.2015小雪节气的民间谚语

4.2015关于小雪的谚语最新

5.关于春天六个节气的谚语汇总

6.2015年有关小雪的谚语大全

7.小雪节气关于农事的农谚【汇总】

8.各地关于二十四节气歌谚语大全

第6篇

二十四节气春分谚语

1、春分前冷,春分后暖;春分前暖,春分后冷。

2、春季雨丰不歉,冬有大雪多面。

3、春分分芍药,到老花不开;秋分分芍药,花儿开不败。

4、春分无雨划耕田。

5、两头去,中间留,玉米苗子黑油油。

6、好种出好苗,早发早结桃。

7、春分利大风,利到四月中。

8、春分时节,果树嫁接。

9、春分天暖花渐开,马驴牛羊要怀胎。

10、新土填得多,大长胡萝卜。

11、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

12、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

13、春分春分,昼夜平分。

14、要想出好苗,棉籽粒粒挑。

15、花开九不尽,果价要跑人。

16、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后好种豆。

17、春分前后,大麦豌豆。

18、麦过春分昼夜忙。

19、有钱买种,无钱买苗。

20、追肥浇水跟松耪,三举配套麦苗壮。

21、种子买得贱,空地一大片。

22、春分节到不能让,地瓜母子快上炕。

23、春分春分,百草返青。

24、春分无雨到清明。

25、春分不暖,秋分不凉。

26、惊蛰蛾子春分蚕。

27、春分大风夏至雨。

28、春分有雨家家忙。

29、春分降雪春播寒。

30、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31、春分栽不妥,再栽难成活。

32、好种出好苗,好苗多结桃。

33、春分雨多,有利春播。

34、春分至,把树接;园树佬,没空歇。

35、种不正,苗不正,结个葫芦歪歪腚。

36、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37、春分天暖花渐开,牲畜配种莫懈怠。

38、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39、春分麦,芒种糜,小满种谷正合适。

40、麦怕春旱,谷怕急雨。

春分节气谚语

1、春分前后,大麦豌豆。

2、春分春分,百草返青。

3、春分雨多,有利春播。

4、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5、种子买得贱,空地一大片。

6、春分南风,先雨后旱。

7、春分豆苗粒粒伸。

8、惊蛰蛾子春分蚕。

9、春分栽不妥,再栽难成活。

10、春分早、谷雨迟,清明种薯正当时。

11、春分前后怕春霜,一见春霜麦苗伤。

12、春分无雨莫耕田,秋分无雨莫种园。

13、麦怕春旱,谷怕急雨。

14、花开九不尽,果子没人问。

15、春分西风多阴雨。

16、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17、春分降雪春播寒。

18、春分大风夏至雨。

19、春分时节,果树嫁接。

20、春分春分,昼夜平分。

21、要想出好苗,棉籽粒粒挑。

22、填平坑湾,先种黍穇。

23、春分,日螟封分。

24、春分至,把树接;园树佬,没空歇。

25、种不正,苗不正,结个葫芦歪歪腚。

26、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

27、麦到春分昼夜长。

28、春分不种麦,别怨收成坏。

29、春分早报西南风,台风虫害有一宗。

30、春分分芍药,到老花不开;秋分分芍药,花儿开不败。

31、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后好种豆。

32、春分日,植树木。

33、春分不上炕,谷雨插不上。

相关文章:

1.关于二十四节气歌谚语有哪些

2.表达春天节气的谚语有哪些

3.有关春分的民间谚语

第7篇

冬至的农谚:

冬至时节天最短,太阳直射最偏南。

白天九个多小时,六成以上是黑天。

光照时数它最少,降水量小冠全年。

即日开始进数九,日后天气渐渐寒。

防止冻害最重要,瓜菜窖口要封严。

大棚瓜菜加倍管,黄瓜番茄始卖钱。

修台条田深刨沟,春天整平筑埂堰。

林木果树看管好,严防破坏和摧残。

冬季积肥天天搞,背起粪篓把粪捡。

尿浇小麦不停顿,草木灰肥单积攒。

数九骡马要加料,开春上套不为难。

亲鱼越冬深处扎,塘底深坑集中点,

冬季定要加保护,否则砸锅子孙断。

冬至出日头,过年冻死牛。

冬至天气晴,来年百果生。

冬至节令天。稼接桃李奈。

冬至稻无刈,一夜脱一箩

不到冬至不寒,不至夏至不热。

犁田冬至内,一犁比一金。冬至前犁金,冬至后犁铁。

第8篇

母行千里而不愁,儿行千里母担忧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子不知父母恩。 —— 谚语

从小不知老娘亲,育儿才知报娘恩。 —— 谚语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 谚语

德行与技艺,是子孙最美的产业。 —— 谚语

赐子千金,不如赐子一艺。 —— 谚语

入田观察,从小看大。 —— 谚语

言教不如身教。 —— 谚语

娇生惯养,没有好儿郎。 —— 谚语

月里婴儿娘引坏。 —— 谚语

孩子不好慢慢教,哪有挖井只一锹。 —— 谚语

树杈不修要长歪,子女不教难成材。 —— 谚语

老受夸奖的孩子,最容易放任自流。 —— 谚语

教子光说好,后患少不了。 —— 谚语

树小扶直易,树大扳伸难。 —— 谚语

牛要耕,马要骑,孩子不教就调皮。 —— 谚语

新衣裙头次就要洗净,人从小就要品行端正。(维吾尔族) —— 谚语

人从小时教,马从驹时训。(蒙古族) —— 谚语

衣服要从新的时候爱惜,孩子要从小的时候教育。(维吾尔族) —— 谚语

得过且过成大祸。 —— 谚语

人不教不懂,钟不敲不鸣,树不修不长,娃不管不成。 —— 谚语

幼小读书要琢磨,休怪老师批评多,生铁百炼才成钢,宝剑再快也要磨。 —— 谚语

家兴出孝子,家败出妖孽。

国威不可内伤,家丑不可外扬。

斗气不养家,养家不斗气。

亲人间的他恨比蝎子还危险。

生活在失去和睦的家庭里,等于生活在地狱里。

父之爱子,教以义方。

家庭不是别的,正是人类自己。

生了孩子,还要想怎样教育,才能使这生下来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完全的人。

人遗子孙以财,我遗子孙以清白。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若一家自相纷争,那家就站立不住。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兄须爱其弟,弟必恭其兄。勿以纤毫利,伤此骨肉情。

人道之兴,必由夫妇。

母亲在家事事顺(阿尔科特)

只生不养的母亲不是真正的母亲(约·谢得)

人最终总要离开母亲(贺拉斯)

没有母亲,何谓家庭?(艾·霍桑)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萨克雷)

儿行千里母担忧

河里孩子岸上娘

慈母泪,有化学分析不了的高贵而深沉的爱存在其中(英国)

宁死做官的爹,不死讨饭的娘

母亲的击打决不会使孩子残废(犹太人)

走遍天下娘好,吃遍天下盐好

母亲的低语总是甜蜜的(英国)

父母的爱,为诸德之基(英国)

母爱最高尚(德国)

母爱之爱,春天常在(法国)

母爱只有做母亲的才知道(沃·蒙塔古)

孩子是母亲的生命之锚(萦福克勒斯)

甜不过蜂蜜,亲不过母女

女是娘的罗裙带

娘挂闺女,记在心里,闺女挂娘,急断肝肠

十朵九朵黄,十个女儿九个像娘

苗好米好,娘好女好

有其母,必有其女(英国)

儿行千里母担忧

河里孩子岸上娘

娘痛儿,路样长;儿痛娘,线样长

娘想儿,长江水;儿想娘,哭一场

娘想儿,长如江;儿想娘,扁担长

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意大利)

打在儿身,疼在娘心

慈母泪,有化学分析不了的高贵而深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打铁不惜炭,养儿不惜饭。

出门靠朋友,在家靠父母.

十个叔叔抵不上一个老子,十件褂子抵不上一件袄子

第9篇

【清明节节气的谚语】

1, 清明不拆絮,到老没成器。

这个谚语出自清人王有光的《吴下谚语》卷二。它的意思是说,到了清明,春这个季节已经过了一半,夏天在逐渐的来到,棉被、裤需要拆洗了,让太阳晒掉里面一个冬天的阴气。春天是个很让人困顿的季节,很容易使人养成娇惰的性情,这些对于一个人来说“都是晏安鸩毒”,不振作起来是成不了大器的,到老也没什么出息。

2, 清明不带柳,来生变黄狗。

出自清人潘荣升《帝京岁时纪胜》。到了清明的这一天,人人都会佩戴新折的柳条出门踏青、扫墓。妇女们会把这些柳条插在头发上,而男人们又总是把柳戴在衣襟上或用柳圈戴在头上,唐玄宗曾经说过这一天戴柳“可免虿毒”。这个谚语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当时没有一个人不配戴的柳条的,因为不配戴,来生是要变成黄狗的,很戏谑的说明了事实。

3, 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这条谚语与上一条意思相近,但有点儿雅了,像是经过了文人的改造,所以在一些著作中流传更广,出于明代田汝成的《熙朝乐事》,清明这一天,谁要是不戴柳的话,小孩子也会变成老头了。如在清人顾铁卿的《清嘉录》卷三,“三月,插杨柳”条目下,这条言语被增加了一个字,成了“清明不戴杨柳,红颜成皓首”。

4, 清明前挂金钱,清明后挂铜钱。

出自清人李光庭的《乡言解颐》,李光庭这样解释,他说,清明前后半月,吴俗都有“标插坟墓”的习俗,用纸钱配挂在上面,称为“寓钱”。它既不是金的也不是铜的,为什么却称为金钱、铜钱呢,这主要是用来表达哀思者的孝心。挂在清明之前,说明孝思深厚是最可珍贵的,其钱虽不是真的金钱却胜似金钱;挂在清明之后,说明孝薄而不值得提倡,这钱不是金的而是铜的了。

明代的徐光启在其《农政全书》里引用了有关清明的三点谚语:

5,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这条在卷十一“农事,占候”条目下。徐光启说道,二月最怕夜雨,如果晚上是晴的,即使雨多,也没有什么妨碍,如果有十个夜晚以上下雨,乡下人都会叫苦连天了。初四下雨,叫做春水。初八前后,一定有风雨。因此他引用了这条谚语,意在说明天气的自然规律,天气是逐渐暖和起来了。这条谚语还出现在清人梁章钜的《农候杂占》、明人徐应秋的《玉芝堂谈荟》里。

看,这些就是关于清明节谚语的欣赏了,你们会学会欣赏了吗?每一句清明节谚语,背后都有它们欣赏的地方,我们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才会懂得欣赏哦!

很多人对清明时节如何养生很重视,但是却找不到好的方法。究竟清明时节如何养生呢?下面就来看看小编是怎么介绍清明时节如何养生的。

1、换衣不宜过早:俗话说“二月乱穿衣”,说的是清明节前后,因为气候变化多端,早晚温差大,应该准备一件可以随便穿脱的外套。早上出门上班时穿一件风衣,注意保暖,中午感到热时,可脱掉,晚上下班回家再穿上,这样就会有效预防感冒。一般来讲,应根据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注意防寒保暖,以助人体生发,抵御外邪侵袭,才有助于身体健康。

2、悲伤莫要过度:清明节是重要的祭祀节日,通过祭祖和扫墓活动来缅怀先人,寄托哀思。当看到亲人的墓碑,许多人难免睹物思人,悲痛万分。此时此景,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不过,悲伤过度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是很严重的,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更应控制情绪,以防旧病复发。另外,春季又是多种精神疾病的高发期,再加上清明扫墓容易使人情绪低落、抑郁,诱发精神疾病。因此,清明前后人们不要过于悲伤,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舒畅的心情。

第10篇

关于“春捂”有很多谚语:“春不忙脱衣”,“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等,都是前人经验的总结。

保健专家认为,“春捂”的重点应该是脚和腿。为了方便或健美,春暖减衣,常从裤子减起。然而,因为人体下肢距离心脏最远,且处于下方,血液循环要比上半身差得多,容易遭到风寒侵袭,尤其是年老体弱者,极易由此而致关节病。

随着医学气象学的兴起,科学家对“春捂”作了多方面研究,提出了一些供人们在生活中便于“操作”的数据,姑且称之为“春捂指数”。

1.把握气温,15℃为“春捂”临界温度。

研究表明,对多数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而需要“春捂”者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2.注意温差,昼夜温差大于8℃是该捂的信号。

春天气象特点是变化无常,前一刻还是春风和煦,转眼间又寒流涌动了,“花儿又被风吹落”,让你又感到冬日的肃杀。面对“孩子脸”似的春天,应随气温变化而增减衣服。何时加衣服呢?专家认为,昼夜温差大于8℃为该捂的信号。

3.把握时机,在冷空气到来之前24~48小时未雨绸缪。

医学气象学家发现,许多病症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和降温的持续时间密切相关。比如感冒、消化不良、青光眼,早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心肌梗死、中风等,在冷空气过境时会骤然增加。因此,“春捂”应在气象台预报冷空气到来前的24~48小时,再晚便防不了风侵寒蚀。

4.持续时间,7~14天恰到好处。

第11篇

公元前320多年前的雅典城郊外,常常可以看到一位60多岁的老人,身边跟随着十多位青年,他们或是在树林中逍遥自在地漫步交谈,或是坐在山谷溪旁的大石块上,热烈地讨论着。

“老师,您再讲讲‘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老人捋了捋胡须,缓缓地说到:“我们希腊人有个很有趣的谚语:如果你的钱包在你的口袋里,而你的钱又在你的钱包里,那么,你的钱肯定在你的口袋里,这不正是一个非常完整的‘三段论’吗……”

雅典人都知道,那是亚里士多德正在给他吕克昂学园高级班的学生上课呢……

这个故事,其实就是蕴含着逻辑学的道理。我不由想起教高一时候的一个具体案例。下面就依此来做一简单的推理过程。

我们学校用的历史课本,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本,2007年第三版。在必修二中,主要学习的是经济模块。第10课为《中国的曲折发展》(P44-P47),主要讲述的初步的发展,以及一战中取得难得的发展春天,还有一战后一直到解放中国的发展历程。

在探讨“短暂的春天”这一学习模块时,我们简单概括出了产生短暂春天的几个主要原因:

1.满清统治,为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政策,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3.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4.一战爆发,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这些知识点,学生掌握并不是很难,但是,具体运用中,思维能力还有待锻炼。在随后分析张謇的企业时,有些同学就不能把张謇的企业和发展相互联系起来。

譬如我带的两个班,一个程度稍好,而另一个基础比较差,我们姑且就称之为A和B两班。

在A班,我提问张謇的企业为什么能够发展。大多数同学只看到了小字部分关于张謇的资料,所以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一原因能够归纳出来,但是,对于其他原因能够归纳完整的,全班48人,超不过10人。而在B班,能够答出者更是寥寥无几,可见学生练习思维能力之欠缺,还有待强化训练。

一般来分析(如图所示):

张謇的企业,属于中国近代,它是中国近代发展尤其是迎来短暂春天时期的一个缩影。那么,近代迎来短暂春天的原因,也就是张謇企业能够迅速崛起的原因。而春天过后重归萧条的原因,也是张謇企业迅速衰弱的重要原因。

第12篇

然而,这些植物、动物以及非生物是怎么预测天气的呢?我们经常使用的气象谚语,如“十雾九晴”“东虹日头西虹雨”“鸡迟宿,要下雨”“水缸穿裙,阴雨将临”等,是否有一定的科学性?我们该不该从老祖宗的气象谚语中借经验呢?

动物

预报员

自古以来,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断观察、分析动物的生活习性,利用动物的异常变化来预测天气。如唐诗中的“水旱卜蛙声”;元朝末年的《田家五行》中的“狗吃青草主晴”“海燕忽成群而来主风雨”。为什么我们能根据动物的行为预测天气?

通过对气象学、大气物理学和动物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我们得知,在天气变化之前,特别是剧烈的天象到来之前,大气压力、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和大气中的气溶胶以及部分地区的电磁场等,都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动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使动物表现某些异常反应。引起动物行为异常的原因大致包括:

在阴雨天气到来之前,往往出现云量增多、气压降低、气温升高、湿度增大、风力变小等现象。这些现象容易造成水中、空气中的溶解氧减少,满足不了动物的生活需要,如谚语“鱼起浮有雨”和“河里鱼跳,风雨之兆”“旱天蚯蚓出洞,有雨必凶”和“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等。又如“癞蛤蟆白天出洞,下雨靠得稳”的谚语,癞蛤蟆又叫蟾蜍,一般多在夜晚活动。它是两栖动物,肺的呼吸功能有限,单靠肺呼吸不能满足其所需的氧气,还要靠皮肤进行呼吸,所以,癞蛤蟆的皮肤必须经常保持湿润,才能使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在皮肤的黏液中,然后再经由皮肤进入血液。如果皮肤过于干燥,就会失去呼吸功能,造成其呼吸困难,甚至死亡。另外,下雨之前天空云量增多、阳光减弱、湿度增大,适宜癞蛤蟆白天出洞。因此,这样的谚语能预报天气。

初步探测显示,阴雨天气来临之前,或者连阴雨天转晴时,悬浮在大气中的带电粒子会发生变化。实验表明,动物对正电粒子和负电粒子的反应是不同的。正电粒子进入动物体内可使其烦躁不安、神经兴奋,而负电粒子进入动物体内可使其感觉舒适、心情愉快。

生在陆地、长在水中的甲鱼,每到夏秋季节上岸生蛋,在民间有“甲鱼生蛋一条线”的说法,不少地方还流传着“甲鱼放蛋窝,洪水到窝边”的谚语。这是有科学根据的,从甲鱼生蛋到小甲鱼孵出,在夏秋季节一般需要20天左右。如果小甲鱼出壳时,河水少、蛋位高,刚出生的小甲鱼要爬较远的路才能回到水中,它们可能会在半路;如果蛋位低,甲鱼蛋容易受到洪水冲击。为了繁殖后代,甲鱼在世代进化中逐渐形成了防止后代遭受灾害的本能。

类似这种情况的动物还有许多。比如“母猪衔草,大雪会落”“喜鹊做窝高,雨水大;喜鹊做窝低,雨水少”等。

季节的变化可引起动物的变化。如“群雁南飞天转暖”“雁过十八天有霜”“燕子来得早,春天回暖早”等谚语。大雁、天鹅等候鸟,每到冬天就飞向温暖的南方越冬,到了春天再飞回北方。它们每年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迁徙,而候鸟迁徙时间的早与迟是由自然界季节的变化引起的。

由于某时段天气出现反常可引起动物的异常行为。例如,在湖南等地广为流传着“正月青蛙叫,秧子撒两道”的谚语。它的含义是,在农历正月上中旬,若听到青蛙的叫声,早稻育秧时将遭遇寒潮天气。由于青蛙是冷血动物,它的体温随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我们知道,环境温度在8℃以下时,青蛙开始休眠;当环境温度在0℃以下时,即可造成其死亡;环境温度在10℃至15℃时,是其最佳活动温度。

湖南一些地区通常在3月底到4月初这段时期早稻育秧,假如在这期间能听见蛙叫,代表着气温较高,但是3月底到4月初的气温还不稳定,假如此时出现低温阴雨天气,早稻秧苗易受冻害,造成严重烂秧现象。

有关植物预测天气的原因很多,而且十分复杂。大多数植物的生长期或某些现象综合反映了当时的天气、气候特点,并揭示了前后期天气、气候的变化关系。植物预测天气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由于低层气流上升可引起一些反常现象。如“树叶翻背摇,大雨淹过桥”“芋麻叶无风翻白背,有冰雹”等。这类现象大多出现在晴朗、微风的午后,由于地面受太阳辐射影响,使得近地面的空气受热膨胀,产生上升气流,导致树叶出现“翻背摇”的现象。而大气低层气流的上升,有利于产生雷阵雨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由于气压、气温、湿度等变化,引起的异常物象可以用来预测天气。如“虫窝淌水,天将阴雨”“杨树疤出水,天要下雨”等。春夏季节,杨柳等树木生长旺盛,枝叶繁茂。在正常天气条件下,树木根部吸收的水分与其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所消耗的水分基本平衡。即树木体内的水分收支相等。当阴雨天气来临之前,由于气压低、湿度大,加上云量增多等,使得树木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减弱,这样其根部吸收来的水分大于消耗,剩余的水分就会从容易破裂的韧皮处─虫窝或树疤处溢出。

我们还可能听过这样的谚语―“巴根草生霉天将雨”。巴根草学名结缕草,“生霉”是指巴根草的茎叶交叉处出现的小小白色毛团,像食物霉烂后长出的白毛一样。根据观察分析,这种现象大多出现在大雨来临之前,气温高、湿度大、云量较多的天气条件下。一般田埂、路边等干燥地区的巴根草生霉,未来1~3天内有雨。而在潮湿地区的巴根草,由于经常生霉,所以不能用来预测天气。

由于天气、季节的变化而引起的一些植物物象也可以预测天气。如广东、广西一带有“木棉花开,大冷不再来”,华北地区有“枣树发芽种棉花”等谚语。我们知道,各种植物的发芽、开花等物象与当地气温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研究,木棉开花时的日平均气温已稳定通过20℃,一般不会再出现10℃以下的天气;而在华北地区,一般枣树发芽时,日平均气温已稳定通过15℃以上,5厘米(播种棉籽的深度)的地温一般在13℃以上,非常有利于植物发芽,而且发芽后不会再遇到霜冻天气。

另外,在华北北部、内蒙古和东北等地区有“鬼子姜开花,十八天下霜”“野开霜将来”等谚语,这也是季节变化的反映。这两种植物的开花都在秋后,这时日照时间明显减少,天气逐渐转凉,预示初霜即将来临。

TIPS:使用谚语需验证

有些气象谚语受到字数和韵脚的限制,单从字面很难确切地表达原意,这些谚语就会令人费解。例如,东北地区流传的“老母猪过河要下雨”中的“老母猪”是指天空中的一种云,而不是指动物。

气象谚语在千百年的流传过程中难免有走样或误传等情况,如谚语“春南夏北,有风必雨”,有的地方写成了“春南夏北,有风无雨”。

有些谚语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方言土语夹杂其中。比如福建省沿海渔民流传这样一条谚语,“晡晏抢云半夜开”。这里面的“晡晏”是傍晚的意思;“抢云”是指雨云。不了解方言,就很难弄清谚语的含义。

还有不少谚语中使用比拟或夸张的语句,如长江中下游地区流传的“南风送九九,荷花气死藕”。再如东北地区流传的“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和西北地区流传的“十月雾,晒死秦川兔”等,对冷热程度进行了夸张描述。

另外,许多谚语有着明显的地域性,在某地适用的谚语,到另一地就不一定适用。有些谚语还带有片面性、局限性,甚至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等。我们必须通过验证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方可使用。

非生物

预报员

自然天气条件下的物体都受到气压、气温、湿度、阳光、风等气象要素的影响,而这些气象要素的变化或多或少地会引起非生物的一些异常,非生物的这些异常反过来又可以预测天气。

“水缸穿裙,阴雨将临”“石头出汗,不久雨见”“旱烟回潮,雨在明朝”“琴弦松,雨淙淙”等谚语该如何解释?这些现象是由于空气中水分增加、相对湿度增大引起的。“水缸穿裙”和“石头出汗”是由于水缸、石头等物多在室内、墙根等背阴处,它们的温度通常比当时的气温低,其饱和水气压小,水汽在水缸和石头表面容易达到饱和状态。当空气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水缸、柱脚石、墙基石以及背阴处的山石等往往出现凝结的水分。水缸和石头的温度愈低,空气湿度愈大,凝聚的水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