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英语竞赛试题

大学生英语竞赛试题

时间:2023-05-30 09:48: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英语竞赛试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英语竞赛试题

第1篇

关键字:创设;各种有利条件;提高;英语四六级过级率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3-0113-01

引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College English Test,CET) 是一项全国性的英语水平考试,自从 1987 年 9 月首次举行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以来,其规模不断扩大,考生数目逐渐增多,成为了国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外语考试。有的学校甚至用四六级考试的通过率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英语水平。中国人才众多,就业的时候四六级还是很大的一个门槛。有很多的企业甚至是硬性要求,没有过四级或者是六级的人,甚至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比如 2012 年国家公务员招考简章上就明确要求"四级成绩 425 分以上" [5]。所以教育部虽然改革了四六级考试,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不过现在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如果不过四六级,我们就与公务员绝缘; 不过四六级,我们就很难找到一个工作,哪怕这个工作需要使用英语的机会很少;不过四六级,我们的简历会在第一关就被淘汰;总之不过四六级,你将会失去很多的机会。但是,对于二本院校的学生来说,过四六级是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的。因为二本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没有重点大学的学生那么好,有的学生的英语基础甚至比较差,他们的学习自觉性也比不上重点大学的学生。但是学生必须努力学习并通过四六级考试,这样他们在以后的考研或者是就业时才会有竞争性,才会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教师得想办法创设各种有利条件提高学生的英语四六级过级率。

1.检查和督促学生的课外作业

大学生虽然已经长大了,但是他们还是有一定的惰性,所以创造有利的条件让学生积极进行英语课外学习,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快乐学习。检查和督促学生的课外作业,很多大学生们都认为他们已经上了大学,课外就应该放松地玩了,如果教师不检查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他们便不会完成。所以,大学教师也要跟踪检查学生的作业的习惯。如果发现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教师要都催促,采取策略让学生尽快完成。

2.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角的活动

九江学院的英语角办得很好,从每周三晚上七点开始。虽然每周去的学生都不少,但学生还是很多人不知道有英语角的存在,并且有的学生从没去过。所以教师要加强课外进行宣传,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角的活动。其实光是口头上的鼓励效果还有不明显,教师要采取措施,争取班上每周三都有学生到英语角去讲英语。教师可以对学生去英语角的次数作出规定,并派人去做记载,轮流派学生去。学生慢慢的便会相互影响,从不愿意到英语角去到喜欢去英语角。这样,学生在英语角的活动的频率就会增加,并且提高口语能力和课外学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英语竞赛活动

外国语学院每年会组织各种英语竞赛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4.及时在QQ群上传英语学习材料

大学生不像高中生,学校为他们买很多他们所需要的资料,大学生的资料大多数都得学生自己去买,所以,教师很有必要及时在QQ群上传英语听力学习材料和阅读,翻译等的材料,因为学生都有手机,并有使用QQ的习惯。如果教师及时给学生上传学习资料,便会更方便学生去学习。教师尤其要给学生上传从网上下载的听力资料,并且指导学生利用MP3,带内存卡的收音机,手机等设备去收听,因为学生到网上去选择下载资料往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经常督促学生在QQ群共享里下载资料,对于做得好的同学要及时表扬。

5.指导学生购买或使用英语四六级考试复习资料

大学教师大多上课给学生讲解课文,而给学生讲解四六级模拟试题的机会却很少,因为课堂的时间有限。有的学院会统一给学生购买四六级模拟试题,但是学校如果不统一购买,教师要指导学生去购买,并经常督促他们去完成,检查他们做的情况,对于做得好的,教师要及时表扬,从而鼓励先进的学生,并让他们去影响其他的学生。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讲解部分题目,尤其是要给学生讲解解题方法。学生在考前必须做一些模拟试题,这样他们才能熟悉题型,适应考试。

6.及时通知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动态

大学生虽然可以从各个学院获取各方面的信息,但大学的英语教师一定要意识到自己也是学生的信息源,要及时提供学生自己所知道的信息,不能觉得大学生长大了,要自己对自己负责,而对学生的各种考试不闻不问。在大学里,有少量的学生连自己期末考试或者补考的时间都会错过。所以教师得及时在群共享里或者班上通知学生考试的时间和动态。

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是有限的,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有利条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热情,让学生在课外投入更多的学习英语的时间,从而增强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四六级过级率。

参考文献:

[1] Horwitz,E.K.Horwitz,M. B.Cope,J.1986.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J].Modern Language Journal,70.

[2] H.H.Stern. Issue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 [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48-52

[3]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

[4] 刘玉梅.大学英语四级成绩差异分析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3 ( 8 )

[5] 皮郁郁,张正江.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教育现象学的视角[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12(6)

作者简介:

第2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第二课堂 讲座 英语综合能力 存在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003-02

2007年教育部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首次对个性化学习以及自主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部在积极改革第一课堂听说教学,推动个性化学习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同时,积极拓展大学英语学习的领域,开辟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

我部在2010-2013秋季学期,以良乡校区为中心首先开展了英语语言与文化系列讲座活动。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语言接触,通过邀请国、内外语言学习方面的专家和不同领域的学者等就语言和文化进行解读,形成对英语语言和文化的多角度理解,构建英语学环境,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以及文化意识,培养适应国际化发展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

在此系列活动开展的6个月内,我们共邀请到16名专家、学者等,开展了15场次别开生面的讲座,累计听讲座的学生人次达3200多人次。特别是本学期受教室容量的限制,每次都有不少学生不得不搬来座位,挤在过道里听讲座。学生对这一系列活动的反馈非常好,有位老师对我们说没有想到学生这么积极地去听讲座,这场面还真是不多见。

系列讲座中极具特色,特别受到学生欢迎的包括:由

北京市盲校四位英语非常出色的学生做的关于他们面对生活挑战,以英语改变人生的讲座LIFE WITH LOVE AND CHALLENGE,其中David Lai(来佳俊),英语说的跟Native

Speaker一样棒,曾经4次与郎朗同台演出;Richard Han(韩东),对人文历史特别有研究。《用“五子棋”谱写强者之歌》以流畅的文笔讲述自己的故事。他和其它几位同学成立了北京盲人学校第一个英文电台“Crazy Radio”。盲人孩子英语学习的经历和他们用于挑战人生的精神着实让我们的大学生惊叹和佩服,许多学生在振奋之余,之后还通过email同他们联系交流。由美国大使馆文化处推荐的Grey Burn,他是一名画家,为作画游历多个国家;他是一名竞技游泳运动员,参加过3界残奥会,拥有5项世界纪录和6枚奖牌。他以个人的经历和同学们共同探讨艺术、追求、挑战、人生意义等,同样令在场的同学们折服。北京教育考试院推荐的2011年美国国家年度教师奖获得者Michelle Sheare的讲座让同学们和这位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接触,重新对美国校园文化、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师生关系等做了最真实、最准确的定位。在美国富布赖特学者Cray Staggs和他的朋友们的American Culture: Underlying Beliefs and Perceptions讲座上,从一个本土人士的角度剖析美国国情、教育、社交、文化等,打破了我们对美国文化的一些固化定式,其信息量丰富,深入迁出,台上台下形成互动,着实引起了不晓的轰动,激起不少学生对听英语讲座的兴趣。Parker Trevathan作为一个音乐人,以他丰富的旅游生活和音乐工作经历为线索,为同学们讲解了他在世界各地旅游的所见所闻,组建乐队的过程,和对世界不同音乐的理解。制作精美的PPT和富有激情地讲解赢得了学生们由衷的掌声。斯坦福英语的Byron Louge以幽默,激情,丰富的表情和肢体动作,让学生们随他而动,学生们在活跃的气氛中体会学习英语的传统技巧,和在信息化时代利用网络进行在线学习英语的方法。“要学外语,学好外语”成为大家离去时一致的共识。在本部开展的以四级为主题的讲座也引起了相当程度的关注,两位资深教师、培训专家讲练结合,帮助学生分析测试重点和如何训练,学生们收获颇丰。

针对学生的需求,我们继续联系了一些专家和学者,他们也愿意借这个机会来到首师大和学生们交谈、交流、探讨。英语语言与文化系列讲座活动有助于营造校园范围的英语学环境,形成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之间的互动,推进英语的日常渗透,构建一个广阔的、开放的、灵活的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语言接触机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实现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整体提高。

除此之外,我们还一直进行电影周活动,去年首都师范大学大学英语教研部第二课堂之“英语电影之夜”第3季于2013年10月13日在良乡校区综合楼1201正式启动。较之前两季的观影活动,新一季“英语电影之夜”根据问卷调查采集的数据分析,综合考量了90后新同学的观影兴趣和成长诉求。因此本季10部影片无论在思考空间、时间跨度、类型题材方面,还是视听效果、故事情节和票房口碑等方面都力求精益求精。而十月份的观影参与数据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新一季“英语电影之夜”取得开门红,前四周的观影人数都超过了300人。 如果说《蒙娜丽莎的微笑》(Mona Lisa Smile)给学生带来的是对象牙塔生活的更多憧憬的话,那么《当幸福来敲门》(The Pursuit of Happiness)无疑给学生们带来是有关“幸福”和“幸福感”的励志思考。如果说《肖恩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对自由、希望与坚持的人性探讨足以带给学生心灵震撼的话,那么《与霍金一起了解宇宙》在将学生带进科学世界的同时,更多引发了他们对人类进步与价值取向的再思考。

2014年4月13日,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北京市初赛在我校顺利举行。本竞赛由全国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组织举办,旨在促进大学生英语水平的全面提高,激发广大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夯实和扩展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全面提高广大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C类竞赛面向全市各高校的非英语专业的在校本科生,竞赛内容主要包括大学英语学习阶段应该掌握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英语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的能力。

我校今年共有989名同学自愿报名参加竞赛。由于校区分散,报名学生涉及全校所有院系,一方面我们利用大英部网站和更新了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专栏。另一方面为使学生更有效地进行竞赛准备,我们在良乡校区和北一区组织了三场赛前辅导培训,由长期负责这项赛事活动的教师对竞赛基本情况及近年竞赛试题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学生反馈效果不错。

然而,看似硕果累累的成果,除了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英语氛围以外,我们不得不承认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对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重视度不够,认为这只是辅助第一课堂的一种手段,情不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英语成绩;(2)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管理方面系统性欠缺;(3)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尤其是良乡校区位置的局限性,一些嘉宾会不太方便从市里来到郊区开讲座;(4)管理第二课堂人员师资缺乏,教师除了教学任务外,还要承担第二课堂的管理任务,从师资和教师体能上都不理想;(5)学生参与活动热情很好,但缺乏系统性,没有成效管理机制;(6)经费不足,第二课堂活动的展开离不开经费的充足保障。

鉴于上述问题,笔者根据自身对于第二课堂的认知和管理经验,希望能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管理问题。

合理规划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充分重视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并把第二课堂活动纳入第一课堂成绩考核体系中,具体要有相应书面规章制度体现。活动管理由主管老师统一协调,活动完成和执行可以指定学生协助并组织。

大学英语活动的开展需要学校经费上的支持,除此之外,我们可以在社会上,找企业,社会团体赞助的方式顺利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品牌。从学校层面上加大对第二课堂的宣传,让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这个概念深入学生的心里。

加大对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视,并将第二课堂活动体系纳入大学英语成绩考评体系,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和大学英语培养单位都要积极探索,促进大学英语教学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润清,吴一安.中国英语教育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第3篇

关键词: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英语写作教学;启示

一 引言

"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 (以下简称大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的国家级竞赛。大赛旨在加强高职院校间英语教学的交流,展示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水平和改革成果,带动全国高职院校重视对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从而深化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推动全国高职英语教学的总体发展。自2010年创办以来,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大赛。

大赛分公共英语组和英语专业组两个组别。 各省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是在全国组委会的指导和监督下组织实施的,其标准和要求与全国大赛保持一致。从湖北省的英语专业写作比赛题型来看,笔者发现大赛试题从题型、内容到风格、取材都有其突出特色,体现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针对性、目的性和应用性。通过分析大赛试题,教师不难找到高职高专英语写作教学的重点和方向,对英语写作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 大赛题型分析

大赛要求选手们在120分钟内完成两篇不同类型的作文,分别是应用文(根据已提供的图片、图表、概括性说明等撰写商务报告、商务信函、备忘录、内容较丰富的广告、产品使用说明等),要求不少于200词; 主题作文(根据已给关键词、段首句、规定情景、提纲或围绕某一主题等作文),要求不少于350词。赛题内容充分体现高职特色,既贴近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又反映未来工作岗位对英语写作能力的要求和个人职业发展的需求。大赛的题型特色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概括:

1.选材注重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从近四年的大赛模拟试题和真题看,内容涉及到各种真实的可以理解的语言材料,如商务文件、商务信函、图表、备忘录、概括性说明和撰写报告等;也有考察学生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议论文。 其命题原则是依据目前高职英语教育的相关文件,充分反映高职英语教育的发展趋势。试题的真实性来源于对语言本质和交际任务的理解和认识。通过试题的提示方式引入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运用语言来谋篇布局。进行大量语言实践和有意义的语言运用,考察学生掌握的语言知识,提高其言语技能和实际运用英语的写作能力。

2.突出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的职业性。

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包括:外贸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和翻译员、秘书、文员、经理助理等。这些岗位要求学生掌握好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和掌握各种应用英语写作的技巧。试题内容充分考虑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职业性,让学生置身于职业实践中,让学生自己鉴别、搜索、选择材料,进行应用写作。 如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图表材料写商务报告;根据提供的材料写备忘录和会议纪要;根据提供的关键词写产品介绍或说明书等。

3.对英语写作教学具有"风向标"的作用。

写作大赛考题给教师和学生反馈了不少信息,如英语写作课的内容和形式应该与本专业岗位紧密结合;要突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要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从实践教学的内容建设开始,让学生在掌握了相应的写作知识后,在学习中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完成相关工作任务。

三 大赛对高职高专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1. 将高职英语写作定位为初级技术写作。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要求课程建设要针对现代企业运行的内容和方式,重视对学生执行能力的培养,在高职英语课程中具体体现为对学生未来工作过程中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的培养。但就高职英语写作课程而言,大部分的院校还是以学科模式进行设置,以通用基础课程的形式呈现,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就业需求,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高职英语写作教学定位不明确。

调查显示,高职毕业生主要受雇于中小型企业,在跟单、报关、采购、销售、旅游、和科技文化交流等涉外工作中运用英语。从工作性质上分析,英语写作是高职学生在工作任务过程中运用英语进行信息沟通的一种活动,主要涉及科技及商务信息,以传递技术数据、操作流程使用方法为目的。高职学生作为基础工作者,必要的英语应用写作能力是最起码的要求。主要涉及的写作任务是将简单的工作和商务信息进行传达,应用范围广泛;写作时并不拘泥于语言的表达形式和风格,写作内容简单,写作方式策略灵活,可以与翻译等方式综合运用。因此高职英语写作应该定位于初级技术写作,高职英语写作教学就是初级的技术写作教学。

2. 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的重点和方向是交际。高职教育是大众化教育,是立足于"背景行业、依托企业"的应用性教育。英语写作教学的核心目的应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传统的英语写作课堂上,教师普遍采用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结果写作法,把重点放在写作成品上,词汇、语法及结构备受重视,却忽略学生对内容的发现和挖掘。根据高职院校专业特色,高职英语教学工作者应更加关注学生职业发展和岗位需求分析,挖掘信息交际内涵和本质,思考职业写作中的沟通交际理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写作过程,采用以交际理论为基础,注重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的过程写作法,培养和完善学生清晰完整表达思想的能力,设计与工作岗位密切联系,更加具有实际意义的写作任务,最终到达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并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目的。同时教师应把写作教学与其他课堂活动有效结合起来,结合听、说、读、译等课堂训练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交际能力。

3.将对比分析法运用到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就曾经指出:"只有通过比较,英语和汉语的特点才能显现出来,也更容易学和教。"在辅导学生参加大赛的过程中,学生进行了大量的作文练习,辅导教师也进行了认真地批改。学生作文中比较经典的错误是由于不了解中西方思维差异而犯的中式英语错误。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实施英汉对比分析法,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层面,句法层面以及文化层面的差异,如英语重形合,以形显义;而汉语重意合,注重逻辑事理顺,以神统形等。了解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及其在语言表达上的映射,以英语的思维方式学习英语,减少学生因语际干扰所致的语言错误,有利于实现对英语从感性到理性质的飞跃,最终达到准确、规范、恰当地用英语传递语言信息的目的。

4. 高职英语写作教学要强调规范。高职英语写作课程是以实际应用为目的的,重点在英语应用文的写作上,同时也要求学生会写常用的议论文和说明文等。而应用文具有规范性(程式性)、广泛性、实用性、时效性和授意性与受意性(工具性)等特点,内容包括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经常应用的个人简历、调查报告、实习报告、工作总结、求职演讲、合同样本、书信、启事、会议记录、备忘录、说明书、通知、日记、海报、便条、启事、请柬等。以上写作都有其固定规范和格式,并且对于语言措辞的要求相对严格,一旦出差错,就很可能给工作带来损失。因此,在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强调写作的规范性,让学生从模仿范文框架语言开始,逐渐熟悉各类英语写作文体的规范和要求。

四 结语

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虽然举办时间较短,但已经引起了全国各高职院校的关注。大赛给高职英语写作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即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的定位要准确,要突出英语的实践性和实用性;要注重学生能力与兴趣的结合,写作内容与就业岗位的结合;积极与行业、企业多交流,根据学生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以达到提高高职英语写作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写作官网.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实施方案

[2] 史文生.论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的功能及其发展[J]. 职业与教育,2010(33):20-22

[3] 马广惠,文秋芳.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4):34-39

[4] 江晗. 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对职业写作课程建设的作用[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25-28

第4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幽默

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阅读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石,是学生英语成绩提升的保证。高中英语中的阅读跟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教师应该把“新课程下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作为工作的重点,探索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限时训练,提高阅读速度

上英语课的阅读部分时应该进行限时训练。高考试题中的“阅读理解”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在一个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阅读,并力求达到最好的理解效果。限时阅读是有效提高阅读速度的重要方法之一。限时阅读对于高中三年级的英语教学更加有效,在高一和高二也可以做适当训练,但到高中三年级就要特别注意集中训练,加大训练强度和力度。在限时训练中除了要注意精选材料外,还要特别注意不可让学生过于疲乏甚至产生敌对情绪,那样会适得其反。要指导学生养成训练完毕认真检查和复核答案的习惯。可以变换印证答案和复核的形式,如组内展示、班内展示、口头展示、书面展示、竞赛展示、游戏展示等,增加探讨和交流的程序。检验答案能重新审视文章主题和作者写作意图,是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有机结合与重新运作的保证,这样才能释放学生的情绪,使学生更有兴趣。

二、精选阅读材料,精编阅读试题

从心理语言学角度上来说,内在动机是学生学习和取得优异成绩的动力源泉,而内在动机是由兴趣产生的,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生命课堂追求以生为本,要求教师精选材料,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达到高效的目的。如在讲授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四第三单元 A taste of English humor 时,我们可以适时补充相关英语幽默短文或谚语:Behind every successful man,there is a woman,and behind every unsuccessful man,there ate two.The wise never marry,and when they marry they become unwise.让学生体会中英幽默的不同,同时也可以播放一些有关 Charlie Chaplin的视频,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卓别林的幽默演技特点和中西幽默文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课外时间,可以推荐学生把英语报纸杂志作为泛读材料,还可引导学生从互联网上下载自己喜欢且能读懂的文章作为课后泛读材料,如时事新闻、名人轶事、新闻爆料、励志故事、警世名言、微博日志等,这样既培养了阅读能力,拓宽了学习渠道,同时也因人而异,增进了学习兴趣。也可选用辅导资料中的阅读文章,监督指导学生认真阅读、限时训练,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指导学生循序渐进,控制好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这样才会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真正体现生命课堂的内涵。

三、采用任务阅读方式

高中英语阅读的传统教学方法,只注重阅读效果,把阅读理解答题正确率当成阅读能力的评判依据。量化的阅读考核方法,体现不出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过程,不具有科学性。通过采用任务量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法,优化阅读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用文本来表达阅读内容。借助于任务阅读的具体要求,向学生清晰地展示英语阅读的难点和重点,使学生在阅读时,通过任务阅读形成有效的思维意识,达到学习目标,让学生借助语言学习,认知和感悟阅读的内容。如在讲解高中英语人教版Many meaning of color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reading l 的习题,使学生深刻地感知英语语篇的内容。老师布置探究性的思考题目,让学生进行思考解答,优化英语阅读过程。然后让学生进行最后的综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四、指导学生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注重日常积累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中间会遇到很多困难,

如生词与背景复杂的文章。这时候老师要注意提前给学生做好心理铺垫,不能因为一两篇文章难度较大,就让学生失去信心。对于有长句、生词以及文化背景复杂的文章,老师要进行一定的疏导,

以培养学生积极的阅读心态,同时就阅读中出现的词汇要使用专门的本子指导学生进行积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促进阅读效率的提高。阅读不仅仅需要准确,还需要对时间进行很好地把控,培养学生进行限时阅读,要求学生每天要读四篇文章,时间限定25分钟,然后不断地进行效果比对。阅读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阅读后要做好笔记,并多思考“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story?”启发学生自我思考,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总之,我们在高中阅读教学中必须切实结合教材实际、学生实际,紧紧围绕高中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探索阅读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摸索出一条真正适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新路子,通过积极探索,把阅读教学搞上去,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第5篇

【关键词】内蒙古地区大学英语 网络多媒体分级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行动研究理念的西部高校大学外语教师职业发展研究”(2013B127);内蒙古工业大学教改项目“大学英语高级视听说拓展课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2011045);内蒙古工业大学科学研究项目“大学英语教师话语研究”(SK201211)的主要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096-02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大学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地位日益突显。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界越来越关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背景下教育的发展和变革” [1]。 将现代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对教学模式的改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理念的更新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在信息技术、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以下突出的问题:课程设置不合理, 仍然把单纯的语言技能教学放在首位,英语课堂人数通常达到了80人以上,教学效果及质量难以达到新一轮教育部的教学培养目标的要求,即通过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2];教学手段僵化,仍然沿用单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严重制约了语言教学的效果,大部分高校没有全面铺开网络多媒体教学和自主学习模式;由于西部高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或不发达的地区,学生英语水平层次不齐,听说能力薄弱,自主学习能力较低。基于存在的这些问题,本研究实践探讨了基于网络多媒体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模式,侧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这对推动西部地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基于网络多媒体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设计

1.1改革目标

本研究以内蒙古工业大学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为例。2011年,内蒙古工业大学在以往分级教学改革成果上,进一步展开多媒体网络分级教学改革模式,具体改革目标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手段,完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和手段,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与质量,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和较高的综合文化素养,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

1.2改革内容

1.2.1实施多媒体网络分层次分课型教学模式

根据英语水平不同,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在全校大学英语课堂中提出了“读写+听说+网络”(2+1+1)三位一体的多媒体网络分层次分课型教学模式:在第一阶段开设视听说、读写译和网络自主学习课程;在第二阶段开设实用英语写作、英美文化、高级英语听力等专业课程;在第三阶段开设中西方文化比较、英美国家概况等多媒体知识拓展课程。层次分级与课程内容设置,见表1。

表1多媒体网络分层次分课型大学英语课程设置

1.2.2逐渐完善网络课程的建设

自改革以来,内蒙古工业大学投入使用了交互型网络实验室中心2间,总计168座。另有数字媒体资源中心一间,语音室2间。目前大学英语课程实现了所有学生网络自主学习。多功能网络教室36学时/周,为学生提供语言能力操练的环境,自主学习人数近2600人,平均使用率达85%。学生可以随时进入自主学习状态,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真正体验到以“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为主,“交互式学习”为辅的学习乐趣。

1.2.3完善第二课堂建设

将第二课堂建设纳入教学管理范畴,使之制度化、体系化、规范化。增加、改善科大英语广播电台的播出栏目和播出内容。每周五晚上举办“英语角”活动, 活动主要以辩论、主题讨论、自由交流等形式展开。每学期具有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为学生进行每周一次的“教授助你成才”讲座。每年举行“学风杯”英语演讲比赛。每年6月份举行为期两周的校园“英语节”活动,包括英文歌曲大赛,话剧表演等,为学生提供英语学习及交流的平台。

1.2.4应用教育技术辅助教学(CALL: Computer?鄄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全面推行计算机网络英语考试和英语口语考试。教师通过计算机辅助测试(12级CAT测试)系统可以掌握学生自主学习进度。这些测试形式充分反映了课堂教学的实际,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对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反拨效应,突出能力测评, 适应发展的需要,使之切实向能力考试方向转变。

1.2.5实行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评价机制

多样化的形成性评估手段强调统一部署和个性化教学相结合,从根本上起到了对学生的督促作用,强化听说能力的培养,使其更加注重日常学习的积累及表现,也使教师拥有更多自,从而为调整教学方法及手段提供了依据[3]。具体方法为:终结性评估即期末卷面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卷面题型主要参照国家四、六级考试题型,能够真实有效地检测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所取得的成绩并能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形成性评估即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60%。具体分值为:口语成绩占总评成绩的10%,学生每节听说课以及口语测试的表现是口语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根据统一要求,教师批改学生书面作业每学期不得少于5次,占总评成绩的10%(翻译或作文,作文数不得少于3次);月考(卷面形式)主要测试听力或写作能力,占总评成绩的20%;读写和听说课堂表现各5分,占总评成绩的10%(依据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和回答问题的准确程度赋予分值);网络自主学习成绩占总评成绩的10%,以自主学习进度、完成情况、课程达标等指标评价网络自主学习成绩。

2.实施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实践成效

2.1教学理念进一步更新

课题组倡导并努力体验“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实现了课堂教学与多媒体、网络、现代信息技术交互活动相结合的复合式教学手段,注重发挥了课堂教学重情感交流和师生互动的长处,又充分利用了丰富的网络资源优势,便于学生进行听说自主学习。

2.2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在全校教学督导专家组随机听课中,大学英语教师总体印象优;学生对大学英语任课教师评教结果优良,受到学校教务管理部门以及学校教学质量督导专家组的一致好评。课题组成立以来,有2位教师获得“自治区教学名师”称号;2位教师获内蒙古教育厅颁发的优秀课题成果二等奖;1位教师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指导教师特等奖;1位教师获首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技艺大赛内蒙古赛区一等奖、全国总决赛三等奖;1位教师首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指导教师三等奖。

2.3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明显提高

实施教改后学生在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通过率升高。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内蒙古工业大学“学风杯”英语口语比赛以及英语节、英语角等系列活动,取得很好的成绩。教改以来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3名、一等奖13名、二等奖44名、三等奖203名。学生的实际英语应用能力得到了大幅的提高,尤其是学生的听说能力。

2.4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加强

课题组积极实践信息化教学“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核心思想。学生在网络教室学习环境下,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主学习培养方法与实施措施具体表现为学生可通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手段将枯燥、被动的语言学习变得生动有趣的主动学习;网络+辅导的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主体, 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随之提高;通过作业检查及教学网络平台的监督体系等形式对学生学习进度情况实施监控,确保学生的学习时间及效率。

3.存在不足与建议

尽管网络自主性学习具有强大的网络平台和丰富的网络信息库资源的支持,但学生能在多大程度上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主要不是取决于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而是取决于学习者的学习内驱力的强弱及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水平。因此,网络自主学习应在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优越性的同时,着重培养人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和协调好新的“人机关系”,让物质的优越性于人的主观能动性能更好地结合,使网络自主学习真正成为网络“自足”学习。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对各种网络学习策略的探讨不够成熟,也未能做到详尽的细化和具体的回归分析;其次,本研究样本偏小,学生只局限于内蒙古工业大学,其他院校的学生并未涉及;再次,调查没有考虑诸如兴趣、焦虑等情感因素对网络学习策略的影响,也未进行测试对象年级变化的跟踪调查。建议进一步调查研究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学习者的学习内驱力的强弱及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水平的关系;

2)“人机关系”在网络自主学习中起什么样的作用;

3)网络自主学习如何能够真正成为网络“自足”学习。

针对西部地区普通高校教学所面临的问题,课题组实施的基于网络多媒体的分层次教学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果。不同层次的班级选用难易不同程度的教材,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坚持输入、摄入、输出全面兼顾、平衡发展的原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读写+听说+网络”(2+1+1)的教学模式既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语言输入,又合理发挥了教师在课堂中不可替代的组织、管理和监督等重要作用。迄今为止,教学改革覆盖面广、受益学生人数多。此教学模式可以带动西部地区更多的兄弟院校,对新形势下西部地区普通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尧学. 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总体思路[J]. 外语界, 2008,(5): 2.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 北京:清华出版社,2007.

第6篇

【关键词】高职 图书馆 吸引读者 思考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198-02

21世纪是计算机信息时代,人们利用网络寻求信息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快捷准确。然而,高职院校的一些大学生,迷恋网络,把更多的时间和注意力放在网络上: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网络声频、视频等娱乐对大学生的诱惑力越来越大,机房、网吧门庭若市,而图书馆门可罗雀,有的甚至染上了网瘾。他们认为在网上什么都可以找到,省时省力,没有必要到图书馆去看书,使图书馆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据专家分析,大学生沉迷于网络娱乐和虚拟世界,疏于阅读思考,对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缜密严谨的思维方式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来说,弊大于利。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我们的图书馆事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种挑战,我院图书馆工作人员就如何吸引大学生阅读,采取了一些措施和方法,在此抛砖引玉,与同行们进行交流。

1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特点

高职院校是培养经济建设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高职学生入学时的文化基础薄弱、学习方法和习惯有失偏颇;长期处于文化成绩“弱势”,使得他们中大多数已经厌倦了书本,选择高职院校并非自愿;但他们和其他年青人一样思想活跃,易接受新生事物,同时思想也比较单纯,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在众多的网络信息面前,不能完全把握其真伪,不能去除糟粕汲取精华。如何去引导这些大学生,这不仅是学院教师的责任,图书馆工作人员也是责无旁贷的。

2 吸引读者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2.1 加强图书馆自身建设

2.1.1 改变观念

网络是高校图书馆最大的竞争对手,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信息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和全方位的特点,以及快、精、准的趋势。高职大学生的书籍阅读范围不断扩大,阅读的方式、数量也有了很大变化,图书馆提供的单一的文献形势和传统的信息服务方式难以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1]。要想图书馆走进每一个读者心里,使高校图书馆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必须改变观念。过去图书馆是等读者,读者要信息,我们工作人员只要热情服务,业务熟练就足够了,但面对图书馆的现状,这种服务模式是完全不行的,要走出去找读者,送信息,了解大学生阅读需求,与教学一线密切结合,走调查、宣传、导读、信息传递、回访“一条龙”服务模式。

2.1.2 提高图书馆员的业务水平[2]

这是图书馆吸引大学生阅读最基本的条件,在激烈的竞争面前只有饱满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过硬的本领,必须要有新时期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走出去,请进来,走出去就是每学期派出一名图书馆员接受继续教育如:我馆与河北大学图书情报专业取得联系,定期进修学习。请进来就是把图书馆方面的专家,或有经验的同行请进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进行集体培训。如:我们利用假期举办馆员培训班,达到每个馆员都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信息搜集及检索能力,沟通能力。我们开展了专业技能竞赛,业务大练兵活动。为更好的为读者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大力宣传图书馆

学生下课进网吧或机房,不愿进图书馆与他们不了解图书馆有关。所以我们要积极宣传图书馆。传统的图书宣传已过时,无论什么样的好书都不能为读者所了解,那末如何宣传,根据学生爱上网的特点,我们就利用网上宣传,充分利用新媒体推广服务,架构实时平台,促进与读者互动交流。达到图书宣传之目的。

为了让学生点击图书馆网站,我们搞了一个长期征集网页活动,这一活动激发了网络爱好者的兴趣,他们立刻响应,大显身手,设计了各种各样各具特色的网页。我们把新颖、有创意的网页用到图书馆网站上,一周一换,这一措施使网上图书馆点击率直线上升。图书馆宣传还利用大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丰富的想象,利用艺术,幽默的语言,图文并茂吸引读者。如:采用妙趣横生的宣传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了解图书馆,利用图书馆,让学生参与到图书馆宣传中,组织并鼓励他们在各系部进行图书馆宣传设计比赛,包括,宣传画,宣传标语演讲等,让图书馆宣传遍及学院的每一个角落,走进每一个人的心里。

2.3 图书馆举办各种活动吸引大学生

图书馆不是图书的堆积,也不是一群建筑物和图书工作人员的叠加。而是一个区域文化和历史的象征,是图书馆理念的体现,我院图书馆的理念就是为学生创造一个终生学习,娱乐和创造性思维的环境。使图书馆真正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我们定期组织各种活动。如:读书会、猜谜语、计算机培训班等。如:本学期我们举办了迎奥运知识竞赛,同学们纷纷查资料,参加比赛,借此我们图书馆在网上也推出了大量相关信息和知识,并向学生推荐了相关的图书和资料并帮助查找。这一举措受到了全院师生的好评,在活动中利用了图书馆信息,同时学生也掌握了知识,促进了和谐校园的发展。

2.4 建立学科联络员制度,及时了解学生所需信息

通过自愿报名和考试,在学生中选拔学科联络员,学科联络员的职责是向系部学生介绍图书馆资源与服务,搜集,反馈院系学生的现实或潜在需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则通过反馈的信息及时搜集相关资料与信息,通过网络,宣传活页等形式推送信息,及时解决利用图书馆资源服务方面的问题[3]。例如:经贸系学科联络员向图书馆反映目前很多学生参加会计资格考试,我们根据这一信息,把历年来助理会计师、会计师资格考试相关的信息(注意事项,往年过关率等)及时发送到网站上,并把往年会计师资格考试试题送到学生手中,由于数量大,无法达到一人一份,就把这些试题及时发送到网上,这样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同学们利用图书馆的兴致越来越高。学科联络员在起到图书馆与学生桥梁的作用下,还参与图书馆文献资源采访、管理,使图书馆的图书成为学生真正喜欢,有指导意义、实用的图书。

2.5 深入各系部了解所需,送书上门

图书馆不能像过去一样等着读者上门,而要走出去,结合各系部活动,真正做到人性化管理,热情地为读者提供各种帮助和服务,送书上门,做到随时随地为读者服务,馆员定岗定位,责任到人,每个馆员跟踪一个系部,了解学生需求、想法。以及在利用图书馆中遇到的问题。与学生相互交流,建立阅读档案,妥善处理读者意见,搞好跟踪调查,及时了解读者反馈,有效的导读,根据读者的年龄、文化、专业等分析学生的阅读目的,阅读能力和心理状态,对学生指导,培训,帮助学生制订课外阅读计划。如:政教系结合学习十七大开展《身边的变化》征文活动。是以改革开放到十七大召开这些年身边的变化为主题。我们获得这一信息后就把七六年到零七年的GDP制成折线图发到网上,每年工业、农业生产总值进行搜集,归纳,制成表格,发到系部,对于来管查找资料的学生大力支持,帮助查找。学生在利用图书馆中尝到了甜头。到图书馆学习查资料的学生越来越多。

2.6 充分挖掘自身资源提高馆藏利用率

有的学生认为,我们在网上什么信息都能找到,没有必要去图书馆做那些费时费力的事,网络完全可以替代图书馆。网络由网络的优势,图书馆有图书馆的长处,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它的馆藏是根据本院所设专业特点及学生状况,特点进行采购图书资料的,是教师、学生的得力助手。要改变学生的这种错误想法,就要挖掘自身资源吸引大学生阅读,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在每个专业书库设立个性书架,特色书架。个性书架要根据各系部组织的活动不断更换。如:外艺系举办口语比赛,我们就把英语演讲、英语对话等相关书籍放到个性书架上。将社会热点问题和大学生关注的焦点相关书籍集中摆放,既方便读者快速获取感兴趣的问题答案,也能发挥阅读引导功能。建立专业数据库,使师生能够快速查找所需专业知识,扩大图书馆信息储存量,利用高科技手段加上热情的服务,保证做到快、准、精。

3 实践效果

通过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不断努力,学院图书馆网站点击率由原来的百分之三十增加到百分之九十,书籍借阅率,文学书提高百分之四十,专业书提高百分之三十,一改过去的冷清局面,据学生处统计,学生迷恋网络,上网聊天已明显下降,整个校园形成了浪费时间可耻,勤奋读书为荣的良好氛围。我们图书馆将一如既往,就如何吸引大学生阅读一题,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在摸索中前进,以充分利用图书馆,为国家培养合格的高职高专人才为己任,努力工作,不断创新。图书馆必将成为每个高职大学生的得力助手,成为影响他们终身的朋友。

参考文献

[1] 刘磊,穆丽娜,张小冰.高校图书馆应如何吸引E时代大学生的注意力[J].图书馆杂志2006.(12):34.

第7篇

关键词:英语;口语交际;课堂教学;课外活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8-0133-02

在我国对外开放日益加快的今天,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现行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的核心要求是“培养学生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使用语言进行交际分为口头交际和书面交际两种方式。笔者结合英语教学实际,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相关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1.课堂前五分钟表演。

(1)演讲。每节课安排一两个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用英语表述简短的国际国内新闻、校内外趣闻或所见所感,也可以讲述一个英文小故事。其他学生可以就相关内容提一两个问题,让讲述的学生回答。这样,既锻炼了演讲者的口头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其他学生的听力,便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同时,还促使学生形成了关心国家大事及善于观察、乐于参与的良好习惯。

(2)表演情景剧。利用课前五分钟,让事先有所准备的两三个学生表演情景剧。不但可锻炼学生口头运用英语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情景表演当然要分角色,将言、行、情融于一体,其核心是利用“言”进入“境”激起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来创造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理解语言知识和内容,并积极学会利用语言进行交际。如在at the doctor’s的对话中,Suppose A is a doctor.B is a student.B has a toothache,so he has to go to see a doctor.Make a dialogue between A and B.通过对话,学生掌握了在医务室对话的常用句型。此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对话,让学生复习巩固,加深印象。

2.加强师生、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在课堂教学中,要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避免“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例如,采取部分或全体学生与教师交流的形式,让学生多开口,尽可能多参与实际交流。在教师的指导下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好方法。结合所学内容,让学生分组讨论或开展问答练习、角色表演、竞赛等形式,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3.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时要遵循外语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要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侧重于培养阅读能力;课堂上尽量使用英语教学,可适当配合母语;教学过程虽然以学生为主体,但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可忽视,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面向全体充分鼓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抓好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时开展一些相关的课外活动,将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要充分利用直观的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努力创造英语学习的环境,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多播放录音;还可从网上下载英语听力材料,让学生多听多模仿原汁原味的口语,在感受纯正英语的同时,身临其境地体验具体的交际场景和丰富的肢体语言。这样会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4.做交际性试题。考试、测验是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成绩,获取教学反馈信息,及时改进教学的有效手段。在语言教学中,既要检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更要考查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考试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包括笔试、口试及听力测试。有针对性、有选择地做一些和交际有关的试题,强化交际性用语的特点,了解交际习惯和中英交际用语的差异,并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的准确度。例如,打电话时,双方的询问与回答都有习惯说法,遵循固定的表达方式。听到对方的祝愿后,要视具体场合来回答。以下是两种不同的情境:

――Happy new year!

――__________.

A:The same to you.

B:Thank you!

C:The same as you.

D:You have it too.

――Happy birthday!

――__________.

A:The same to you.

B:Thank you!

C:The same as you.

D:You have it too.

5.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氛围。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人际交往、思想共鸣的过程。例如,在教学现在进行时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加深认识,采用歌曲与游戏的形式边唱边演,先教学生唱“London Bridge”这首歌,然后通过游戏的形式边唱边演,让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拱桥,唱到“My fair lady”时,桥倒下来,抓住一个学生,合唱时伦敦桥把他来回摇摆,合唱结束后游戏继续进行,直到所有学生都抓住为止。由“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now.”来引出现在进行时,不仅达到了新授课的目的,而且增强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通过课外相关活动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1.组织英语主题演讲会、英语晚会、英语故事会、英语口语竞赛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突破班级界限,让整个年级或全校学生都参与进来。笔者曾结合五一国际劳动节、国庆节等节日分别举行“I LOVE WORK”、“I LOVE MY COUNTRY”等主题演讲;还可定期举行以欢乐、有趣、生动、活泼为原则,节目形式多样的英语晚会,如歌曲、小品、猜谜、故事接龙或单词接龙等游戏。举行这些活动,让学生在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同时陶冶情操、享受快乐。

2.创建英语角。英语角可以由各班英语活动小组带头,广大学生参加,教师随机参与的形式。教师要关心并指导英语角的持续健康发展,抓好“领头人“的培养,经常听取学生的汇报并及时提出改进的意见,使之成为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阵地。在活动中,教师起穿针引线的作用,不要刻意纠正学生的错误,让学生在轻松、活泼、随意的气氛中毫无顾虑地用英语进行交际。同时,要及时反馈活动的开展情况,对在活动中表现出色、会话水平有明显进步的学生要给予表扬,以积极向上的主流来激发学生争强好胜的精神。

3.收听、收看英语节目。笔者让学生坚持收看中央电视台10频道每天中午12:15推出的《希望英语杂志》栏目,定时收听英语广播节目。

第8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英语交际;能力培养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英语交际能力是指人们运用语言工具进行思想的交流,达到相互之间的了解、往来和接触的能力,其最基础的部分就是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综合而形成的英语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其实质就是要培养他们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四种能力间相互融合,彼此渗透,密不可分。因此,英语教学只有通过运用语言知识进行语言交际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知识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这也是英语学科推行素质教育的最基本的要求之一。近几年来高考和各地中考以及各类竞赛命题中都注重加大了语言思维能力、交际功能测试题的比重,更加强化了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导向功能,如何有效地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成为英语教学改革的热门话题。

一、合理创设情景,强化学生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

英语学习不能脱离现实和语言氛围而孤立地存在。在最接近真实的语言交流情景中学习英语,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轻松地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犹如导演或乐队指挥,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合理设置情景,调配学生充当情景演员角色,鼓励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尽快地融入情景角色,在class work、pair work、group work、team work、中得到充分锻炼。教师的导入和情景的设置应生动活泼,形式丰富多样。

1、实物演示

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实物或特征动作,边演示边示范口语,学生也相应模拟并练习表述,所用道具教师可以提前备齐也可直接从教室或学生手中随机获得。

2、挂图或简笔画

简笔画简洁明快,生动逼真,能够直观体现所授内容,将具体物体形象化,复杂形象简单化,且设置情景亲切可感,同时简笔画也是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功。通过简笔画有利于将抽象的知识思维形象为妙趣横生的图画,立体地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根据画面情节展开合理想象和描述,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表达能力。

3、趣味故事

教师根据课文材料内容选择与内容情节密切相关的趣味故事,开始新课前向学生讲述,以达到巧妙入题的目的。也可以串联故事,让一位同学起头,其它同学补充,滚雪球式接龙,大胆推理演绎。也可以将主干词组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编出合乎逻辑的故事情节。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持续热情,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逻辑能力很有裨益。

4、游戏活动

教学游戏内容形式多样,能够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为学生创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英语兴趣,寓教于乐,乐中有得,学生们在争先恐后的游戏活动中发挥和锻炼了自己的语言思维能力和口语快速反应技巧,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口语机智能力。

二、坚持听说训练,掌握正确语感

许多学生由于受到母语影响,英语口语土洋结合,似是而非,别说直接与外国人交谈,就连周围同学也难以听懂,语言交际能力薄弱,这也是中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笔者认为要扭转这种局面,必须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教师可利用听力教材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让学生大胆地张口说英语。还可让学生口头复述听力材料,说出其主要原因。用英语复述语篇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初步交际能力,训练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指导教育学生多感受和模仿电视、广播、磁带中英语节目的标准语音语调,对于央视电影频道每周播出的带中文字幕的原声电影和国际频道的英语新闻节目要求学生尽可能地观赏,在轻松活泼的语言环境中自然地提高语言交际质量,并带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口语训练活动,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敢于开口,主动开口,善于开口,努力减弱母语的干扰,掌握正确的语感,这对于听力训练弥足珍贵。

三、灵活驾驭教材,活跃英语教学

教材是联系教与学的纽带,合理处理教材内容非常重要。现代外语教学要重视课本,但如果完全被课本所束缚,不仅教法会凝滞、教学受到限制,更重要的是达不到交际的目的。所以在教学中要增加语言材料的输入。在利用课本的同时使用电化教学手段,逐渐增加与课本水平相近的语言材料。这就要求教师做到教学过程交际化,让学生用中学,学中用,学以致用,对教师备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要注意钻研教材,分析编者思路,把握知识脉络,选择难度适当的阅读材料,并在阅读前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帮助其理解所要阅读的内容;然后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阅读策略和技巧。在采用新的阅读策略时,教师应给予讲解和示范;带领学生反复进行跳读和览读的阅读技能训练,在捕捉必要信息的同时提高阅读速度,体现交际教学的真实性、实用性和整体感。

素质教育中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强化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不懈的过程,既需要教师具有灵活多变的成熟的教学方法,还需要教师具有对学生博大的爱心和无私的投入,需要更多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和深入研究。随着全社会对素质教育的共识,相信英语交际教学必将获得更大的发展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将会得到迅速、明显的提高。

致谢:本文在完成过程中,得到河南师范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1210476087)和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22400450294)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李春宁,崔美凌.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简析[J].教学与管理,2013,(18):140-142.

[2]王静.英语阅读技巧及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0,(17):118-119.

[3]王莉莉.重视文化背景差异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J].当代教育科学,2011,(16):60-61.

[4]张艳君.浅谈原声电影与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电影文学,2012,(12):162-163.

第9篇

关键词:电子设计大赛;培训;指导;精益思想

作者简介:曹海旺(1976-),男,河北景县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电子通信工程系,副教授。(河南 郑州 450015)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编号:13240041042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2-0175-03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是提高大学生和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促进学校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重要平台,也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具体形式之一,涉及到参赛者的德、智、体等各方面的水平。[1-3]电子设计大赛内容与电子类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紧密相连,包括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传感器技术和测量仪器仪表、电力电子等,不仅可以巩固和扩大学生在课内所学的知识,拓宽思路,而且能充分考验大学生的洞察能力、综合应用分析能力、联想能力、创造能力、使用当代科技最新成果的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其团队精神和协调组织能力。如何科学地培训和指导大学生参与电子设计大赛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结合近年来对电子设计大赛培训及指导的体会,探寻将“精益”思想融入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及指导中,以期对其培训及指导提供参考。

一、精益思想概述

精益思想(Lean Thinking)来源于日本丰田的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方式。20世纪80年代,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出现了丰田的精益生产,它以整体优化的观点合理地配置和利用生产要素,消除生产全过程一切不产生附加价值的劳动和资源,追求“尽善尽美”,达到增强企业适应市场多元需求的应变能力,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4,5]从生产角度来看,“精”体现在质量上,追求“尽善尽美”、“精益求精”;“益”体现在成本上,只有低成本的企业才能获得竞争优势。进入21世纪,“精益思想”跨越了制造业,在各个行业得以应用,例如精益物流等,成为新一轮的管理思想。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及参赛的指导也是管理思想应用的过程,因此笔者结合自己近年来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及指导的实践,将精益思想应用于电子设计的大赛的培训及指导实践中,提出基于精益思想的电子设计大赛培训及指导方法,即电子设计大赛的精益培训及指导。

二、电子设计大赛培训及指导中精益思想的运用

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和指导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包括学生、教师及组织者等多个参与主体,而且包括多个学科及课程的教学及培训,同时又是提高大学生动手能力及综合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笔者认为,电子设计大赛中精益思想的运用不仅仅要关注竞赛指导环节的精益化,还必须注重竞赛培训的改善,必须注重其中的管理环节、组织环节和执行环节的精益化,以确保电子设计大赛培训及指导的永续经营,从而获得竞赛的良好成绩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充分理解精益思想的哲学方法,移植和引入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下面针对电子设计竞赛中的精益培训及指导,从精益的观念、对象及过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精益的观念

在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和指导中运用精益思想,首先应该树立精益的观念,把追求持续改善、追求尽善尽美和追求零失误作为电子设计大赛培训和指导中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观。为此,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加强。

首先,必须认识到,电子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动态性,没有任何一种培训方法和指导策略是一成不变的,能够适应所有的设计和竞赛过程,因此,任何的培训模式和指导策略只能是一种参考,需要随着电子设计的发展而不断改进。只有这样电子设计的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不断提高。

其次,电子设计培训和指导的改进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一味地追求革命性的创新,而出现混乱和失误。

最后,在电子设计的培训和指导中要坚持尽善尽美的价值观,探究现有的培训方法和指导中的点滴不足,并通过持续改善以确保电子设计大赛中的“零失误”。只有在观念上树立了精益培训和精益指导,才能确保在方法和策略上的精益。

2.精益的对象

在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和指导中运用精益思想,还需要所涉及的人员追求精益,其中不仅包括培训教师的精益授课、学生的精益学习,还包括指导教师的精益指导,以及参赛学生的精益求精。

首先,电子设计不是无源之水,电子设计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课程讲授及培训中不断深化和提高。因此,需要基础课程教师及培训教师的精益授课。授课的内容除了为学生奠定电子设计的基础知识,还需要联系电子设计的发展而不断改进,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相结合。只有这样,我们的电子设计培训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其次,电子设计的培训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精益求精。电子设计培训的对象是学生,他们也是电子设计的参与主体,学生只有能够精益求精地学习好电子设计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工具,才能根据实际问题完成相应的电子设计。例如,在模拟电子这些基础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在学习时不仅应该知道模拟电子电路的原理和设计方法,更应该了解这些电路具体的应用环境,懂得相关芯片的性能参数以及使用,这样,在面对竞赛问题(例如电子设计大赛测试类问题)时,才能够应用好模拟电子电路,解决实际问题。精益的学习是电子设计水平提升和良好成绩获得的基础。

再次,在电子设计大赛中,指导教师的精益指导对于竞赛的结果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为期四天的竞赛中,参赛学生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脑力,而且还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很多学生为了争取时间,经常通宵熬夜。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培训中的准备工作也许都被忽略,这时需要指导教师不断的精益指导。例如,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测试题中,基本要求一般容易实现,很多问题在发挥、提升部分就会随之而来,如果我们不精益求精,很多问题就无法实现。如果我们采取精益的思路,自然会考虑到更多更仔细的问题,那么电路的稳定性以及可扩展性自然不在话下,也不会出现有时候测试可以、有时候不能实现的问题了,对问题的解答就越来越精确,当然,参赛的成绩也就更好了。

最后,在电子设计大赛中,需要参赛学生的精益求精。虽然电子设计大赛是耗时耗力的事,但参赛的学生应该精益求精对待每一个问题,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成绩。如果只是为了解决问题或者完成任务,那么必然忽略了熟悉电子设计中的细节问题,从而影响了竞赛的成绩,这也是“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

3.精益的过程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是一个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极好载体,它可以巩固和扩大学生在课内所学的知识,拓宽解题思路,而且能充分考验洞察能力、创造能力、数学语言翻译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综合应用分析能力、联想能力、使用当代科技最新成果的能力,可以培养大学生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和协调组织能力。笔者一直认为,竞赛的结果只是一个方面,对于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获得一种动手能力,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电子设计的方法还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追求电子设计大赛成绩的同时,不应该忽略电子设计培训中的精益问题。

首先,从电子设计相关的基础课程开始,从一些基础课程(例如“电路”、“模拟电子”、“数字电子”等)入手,精益求精,打好电子设计的基础。其次,当进入培训阶段时,则应该从实际问题的分析入手,多问几个为什么,逐步培养起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问题的细节,获得全面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在通过了基础课程和培训课程的授课后,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设计方法,但缺乏实际的应用,因此,需要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可以通过往年题目训练,也可以自拟题目,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以深化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最后,在电子设计竞赛中进行实战。在电子设计的培训和竞赛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密切配合和精益求精,才能最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知识的应用能力,提升综合能力。

三、精益培训及指导的层次

笔者认为电子设计大赛的精益培训及指导应该包括精益管理基础、精益职能、精益方法、精益目标[6]等四个层次,其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1.精益基础

精益基础是电子设计中精益实施首先必须具备的前提,包括精益思想和精益意识两个方面,没有正确的精益思想和良好的精益意识作支撑,电子设计的培训及指导中就无法实现最终的目标,也会丧失了前进的动力。

电子设计培训和指导中的精益思想是把追求持续改善、追求尽善尽美和追求零失误作为基本理念和价值观。在电子设计培训和指导中不断运用精益的思想来改进其流程,反对一切形式的浪费、波动与僵化,持续追求高效,这也是电子设计大赛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

所谓的精益意识,是指培训及指导的组织者、参与教师以及参赛学生运用精益思想思考、观察的各项管理、教学过程以及参赛过程,将实际结果或可能结果与目标反复对照,从而优化管理和实际操作的思维过程或思维状态。精益意识也是精益管理的重要基础,没有精益意识,在实践中往往缺乏持久的动力。

2.精益职能

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及指导过程涉及到多个职能部门,也是一个多部门、多职能协作的过程。没有职能部门间的密切协作,也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培训效果和竞赛成绩。在此过程中,涉及到了电子设计大赛培训及竞赛的组织、培训、选拔、指导以及对结果的控制。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各个部门及参与人都树立精益求精的思想和意识,减少不必要的流程和冗余的信息交互,时刻以精益目标为导向,完成各自的任务,奠定电子设计培训与指导中精益方法的应用以及效果保证的基础。

3.精益方法

精益方法是指为使精益职能达到精益目标的实践途径。在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及指导中,精益方法包括PDCA、TQC以及流程精益等。这些方法是精益电子设计大赛培训与指导的技术支持,而且精益方法层出不穷。例如PDCA法来源于质量管理,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行动)的第一个字母,在精益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和指导中同样可以采用该方法,不断优化培训和指导的流程,改进教学质量。

4.精益目标

精益目标处在精益管理层次结构的顶端。精益的目标包括创新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培养、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的竞赛成绩等等。除此之外,学校可树立良好的学习和创新氛围。

在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及指导中,精益基础、精益职能、精益方法、精益目标之间有密切关系。以精益思想、精益意识构成精益的基础,是开展精益职能优化的前提,是有效选择精益方法的基础,是确立、取得精益目标的思想先导。精益方法是精益思想的现实体现,连接精益职能优化实践与精益目标之间的途径与桥梁。精益目标是精益管理直接、具体的导向。

四、精益培训及指导的实施

在电子设计大赛的精益培训及指导的实施中,笔者认为应该加强下面几点的建设:

1.转变原有的思维模式,树立精益思想和意识

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和指导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根本上树立精益的思想和意识,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地精益求精,才能避免培训和指导中的失误,这也是精益培训及指导实施的关键因素,需要多方参与者的共同关注,改变思维模式,树立新的精益思想。

2.职能部门之间密切协作

在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和指导中,多个职能部门密切协作,才能把实践中的问题及时解决,才能调动起参与者的积极性,才能保证良好的氛围及效果。职能之间的密切协作是电子设计培训及指导中的基础保障。

3.杜绝一切耗损培养质量的行为

在整个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和指导过程中,由于涉及到不同的部门和人员,就会存在许多冗余的流程,这对于最终的精益目标而言,无疑是一种浪费。因此,需要优化过程中的流程,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把精益的目标放在首位,杜绝一切有损质量的行为。

4.注重过程

没有充分的准备,就不会有好的竞赛成绩。因此,应该注重竞赛前的培训以及每一个动手实践的机会,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精益求精,才可能在最后的比赛中求精,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

5.以追求尽善尽美为目标,不断改进

任何过程都不会是完美的,都可以不断改进。因此,在电子设计大赛结束后,不管成绩如何,都应该对其进行经验总结,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在以后的培训和竞赛中不断完善,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

五、结束语

通过多年教学和实践,结合精益的思想,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电子设计大赛的教学水平和实践效果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新的思想和方法为学校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培训及指导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在改革探索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缺陷,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努力,不断进取,勇于创新,使学生勇于挑战新高度,继续提高电子设计的教学及实践水平。

参考文献:

[1]孙艳丽,孙晶,宫俪铭.以电子设计大赛促进实验室管理[J].科技信息,2011,(17):183-184.

[2]马湘蓉,孟繁繁,阿地力·依米提.依托电子设计大赛促进师范院校电子专业的发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2,(11):217-218.

[3]陈国庆.依托电子设计大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J].广西教育,2012(8):20-22.

[4]孙川三,薛炜华.运用精益思想实施精益化管理[J].商场现代化,

2008(4):160.

[5]孙杰.全面精益管理概念的界定[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9,

第10篇

【论文摘 要】调查表明,多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缺乏最佳策略。在教学中激发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培养良好的学习策略,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学生英语学习自觉性的有效途径。

一、英语学习策略现状分析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完成特定学习任务时选择、使用和调控学习程序、规则、方法、技巧、资源等的思维模式,其与学习者的特质、学习任务的性质以及学习发生的时空均密切相关,是一个有特定指向的认知场函数。它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含计划、监视和执行);情感策略(与学习动机、兴趣、态度有关);资源管理策略(含时间管理、学习环境管理和寻求帮助)等。为较准确把握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笔者对炮兵指挥学院2009级全体硕士研究生进行了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约80%的学生缺乏最佳的外语学习策略,部分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多数学生有学好英语的愿望,但缺少达到活用式层次所需的学习策略。调查还表明:约50%的学生课后主要背单词,50%的学生很少朗读或从不朗读课文,经常朗读者仅占7%,60%的学生课外英语读物为四、六级试题集,60%的学生课外英语听力练习注意力不集中或不力求听懂。学习成功者通常采用的比较费时的学习方法,如背诵课文、操练句型、反复朗读课文、大量阅读英文报刊、收听英语广播等,没有被多数学生所采用。

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途径

培养和激发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动机,可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风,即自觉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这既是我们的教育手段,也是我们的教育目的。鉴于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特点,作为教员,应做到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将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的学习结合起来;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克服消极情绪,转化错误动机,促使其自我完善,增强其内部学习动机的推动力。

1.细致组织教学,改变学生模糊不清的学习动机。

教员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等方面要进行细致的工作,以帮助那些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模糊认识的学生。在授课过程中教员要让学生了解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注重课文的新颖性、趣味性,提问的启发性,教学的互动性,安排的灵活性,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状态,保持一定的兴奋度。同时,教员应给学生适当地留一些自由交谈、自由发挥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在模仿、复制、创新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增强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学生的成就动机一旦被激发,其学习兴趣就会高涨,就能够主动用英语进行交流,使课堂教学和学习变得活跃而有效。长此以往,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就可得到改观。

2.注重把英语语言文化导入教学,促进个人前途型学生全面发展。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教学不能忽视目的语文化的导入。理想的学习氛围是,学习者在课堂上表现出对目的语及其文化的浓厚兴趣,并渴望从目的语的学习中有所收获。因此,教员除了对语言知识本身的传授外,还应对英语转载的丰富的英美文化及风土人情进行导人式引导教学,进而激发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内在动机,使之更愿意付出努力去学习这门语言。同时,教员还应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大量阅读英语报刊、杂志及文学作品,以开阔视野,了解英语文化。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引导下,可以使那些个人前途型学生向综合型发展。

3.学习评价方式多样化,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评价方式不能只局限于终结性评价,对学生的评价还要依赖多样化的形成性评价。首先,教员要精心设计测试题,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经常性的小测验,这比一次性的期末考试效果更好。教员要将小测验的成绩向学生及时反馈并进行评价,最重要的是要注意评价每个学生自身的进步与退步情况。其二,运用各种奖惩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如排名次,给予奖品、证书,平时成绩计入综合测评成绩等。其三,引入竞争机制,适当开展竞赛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作文比赛、词汇量测试比赛、阅读速度比赛、英语朗读比赛等。这些竞赛活动会使学生的成就动机更加强烈。

4.合理定位等级考试,使履行义务和个人前途型学生向综合型发展。

多年来,四、六级考试通过率是衡量英语教学好坏的主要评价标准,学生不通过六级考试就拿不到学位证书,这一规定对其英语学习既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因为考级的压力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情绪。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给过级考试重新定位,把握好它的度,以克服英语考级对学生学习动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策略

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还要有好的学习策略作为辅助。因为学习策略是自主学习能力的一部分,学习策略能力的形成使最终的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成为可能。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对于学生有效地学习、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比掌握学习结果本身更为重要,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长效性,而且具有广泛的迁移作用。

1.学习策略的教学应着重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习策略的教学不同于知识教学,学习策略的教学除了指导学生学习和运用常见的学习策略之外,还应着重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大部分学生可能拥有大量关于学习或学习方法的知识,但却不会联系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运用这些知识。学不得法在学生学习时是经常出现的现象,而使用学习策略的能力是个体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教员可以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使其通过自己的行动、体验、适应和矫正,逐步获得较为有效的学习策略,并不断巩固、发展,直至掌握适合自身习惯和特点的学习方法,从而使他们终生受益。

2.学习策略的应用必须与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相结合

调查表明,学习策略水平较低的学生,其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也较低。因此学习策略的应用必须与培养他们自我监控能力相结合。首先,当学生面临学习任务之前和实际的学习活动展开期间,教员要注意激活和维持良好的注意、情绪与动机状态;其次,教员要与学生一起分析学习情境,鼓励学生提出与学习有关的问题并制订学习计划;再次,在具体的学习活动展开期间,教员应鼓励学生之间互相监控学习的过程,维持或修正学习的行为;最后,在学习活动结束以后,教员要总结性地评价学习的效果,其中包括对学习方法的评价。同时,在学习策略的学习和应用中,教员必须指导学生对策略进行自我反思与总结。

3.加强元认知策略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和学习能力。

已有研究表明,人的元认知水平与其拥有的元认知知识有极大关系。元认知水平的高低,反映出一个人是否具有较多的关于学习及学习策略方面的认识,并能否善于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灵活地应用各种策略去达到特定的目标。因此教员在教学中要注意传授元认知知识,并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了解认知对象的特点,明确学习目标。学生的元认知特点和水平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员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指导,给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认知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元认知体验,丰富和内化他们的元认知知识。通过元认知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及训练,使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和学习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大学 英语教改 跨文化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础及宗信仰等,因而各自不同的语言环境下会产生了不同的社会文化、语言习惯等语境因素。跨文化交际不仅是不同语言形式的沟通,从根本上说它就是不同民族文化上的交流。而学会跨文化交际,无疑会极大地拓展个人、企业,甚至一个国家的发展空间和综合竞争能力。所以我们要通过大学英语教改来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一、大学英语跨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大学英语教师普遍认可“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相互作用”这个理论观点,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却难以做到两者平均对待,过于强调语言学习,忽视了文化传授。第一,教师仍旧强调词汇、语法、句型等语言知识点的传授,对文化知识的涉入很少;第二,当学生追问相关知识点时,教师难以从文化角度予以解释,很多情况下都是以标准答案、英语语感、习惯用法等理由来回答学生,导致学生难以获得深刻全面的理解。外语教学不应该被狭隘的“工具观”所局限,应该持一种视野更为广阔的“外语专业观”和“外语教育观”。从教学角度看,大多数的大专院校没给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英语文化类的课程,即使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了英语文化课,也涉及面不广或没得到足够重视;教学中使用的大部分教材资料只重视语言形式而忽视了这种语言形式的意义,忽视语言在实际场合及语境中的运用;课堂上,大多数教师只重视语言形式的正确性,很少会涉及到如何得体地运用语言形式,英语文化知识的介绍更是少之又少,即使涉及到也是随心所欲,缺乏系统性;测试中更是没有涉及到语用能力及文化知识。从学生的角度看,非英语专业学生过于依赖英语教师,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只是学习基本的语言规则,不学习语用知识,更谈不上运用语用知识了,这样便认识不到语言和文化知识的密切关系了,因而也不能在正式的外交场合用得体地道的英语进行交际了。

二、跨文化视野下大学英语教改的措施

1.构建科学合理的跨文化教学体系。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上,教师和学校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建构一种合理的跨文化教学体系,比如说,课堂教学毕竟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阵地,因此最为重要的还是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把文化列为教学目标与内容,制定出分阶段目标,这样目标明确,教师也便于操作;加强文化背景知识介绍,让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从多个视角了解其文化;利用直观电教手段体验异国文化,教师可以多方面地寻找资料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不仅了解西方文化更可以通过实际的语境学会如何进行这种语言的社会运用;注重文化差异,加强文化对比,提高文化意识,做好知识文化介绍,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教师自修及教材、试题的再研究。要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也是对教师的一种较高的要求和革命,教师必须花较多的时间来搜集合适的资料。而且在教学时还得根据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删减,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成绩时还需将语言文化的考核考虑进去。

2.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将文化知识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把有关英语国家当时的社会环境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对课文内容进行准确理解。如有学生在表达对“出风头”的看法时说,”He likes to show off in public because he advocates individualism, which of ten annoys the people around him.”显然,该学生对individualism这一美国式价值观产生了误解。在对文化差异的宽容性上,应该说中国学生无论是在跨文化交际中以别人的文化准则来评价解释对方的行为,还是英语学习产生的自我认同的生产性变化,都处于有利的方面。对于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中国英语学习者多缺乏真实的跨文化交际环境的锻炼,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将文化融入到课堂中。

文化决定思维,而思维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基于不同思维会导致的相同语境下英汉不同的表达。例如在服务行业用语不可以像中文那样使用“你想买什么?”之类的问语,而会代之以“What can l do for you?”或者“Is there anything that l can do for you?”等,语言的侧重点在于“我能为您做点什么?”至于“你想做什么”那是个人隐私,是不便询问的。在有关“家庭”的课文章节中,可以在文化导读部分强调指出西方人语言的婉转性特点,即便在家庭中,西方人也很少像中国人那样习惯于使用祈使句,而更多使用一些表示客气请求的句式,如“Can I…”“How about…”“Would you like to…”“Do you mind if...”当然,西方人在公共社交场合更注意语言表达的委婉。所以说如果具备一定的文化意识,那么在学习外国语言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就是说,要想学习一个国家的语言,必须首先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形态,并逐步形成相应的跨文化意识。

(2)引导学生通过第二课堂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仅靠课堂教学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和掌握外语的需要。因此,必要时适当、合理、有序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帮助学生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辅助手段。为此,我们在设法改革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应积极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让学生参与大量的课外英语交际活动,如观看原声电影,听英语广播、听报告、听讲座,订阅英语报刊、小说,参加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口语竞赛,开展英语角活动,积极参加课本剧排练,指导他们尽量按照角色的特点和特定的言语交际环境来正确地使用语言等,通过这样的课外教学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兴趣,促进学生参与跨文化交际的积极性,并帮助他们逐步提高结合社会文化背景来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3)邀请外籍友人交流。学英语的人如果期望能有效地与英语国家的人们进行交际,他们不仅要了解讲英语国家的人们通常在各种不同场合会说些什么及做些什么,而且要意识到在哪些方面他们自身的文化影响着他们本身的言行,从而能对不符合他们自身文化的言行采取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因此,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外多接触外籍友人,通过在日常生活中与外籍友人的接触往往能学到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有关社会文化背景、风土人情以及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东西。通过了解这些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可以使得学生加深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三、结束语

总之,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决定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而在新时期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大学英语听说课中介入跨文化知识教学,对提高我国大学英语的教育质量是一个有益的创新与探索。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时出的呼声。文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克服跨文化交际障碍,正确理解与合理接受西方文化,培养他们得体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能仅仅停留于口号,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更新教育观念,研究教育理论,并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创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切实意识到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作用,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武晓燕.跨文化视域下的大学英语听说课教改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19).

[2]刘慧.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02).

第12篇

关键词: 高职英语翻译教学 复合型人才 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与交换的活动,其本质是传播引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对外交往的扩大,我国需要大批复合型人才来承担与世界沟通的信息传播者的角色。针对这一需要,教育部也把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够将一般题材的英语翻译成汉语列入了《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高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也把翻译题设置为必考题型,这些都说明教育部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学政策及相关考试题型的调整加大了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视力度。

一、高职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的现状

翻译教学一直以来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目前大多数公开出版的大学英语教材都没有全面、系统地介绍翻译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导致教师在课堂上忽视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仍旧采用传统的灌输方式,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并且,由于课时和师资的限制,加之教学指导思想的偏颇,教师对翻译的处理仅仅局限于对照参考译文照本宣科或稍作发挥,从而形成翻译教学可有可无的局面。大学翻译教学还存在着其他一些问题,如学生翻译水平普遍较低,学生平时缺乏翻译训练及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介绍,缺乏适合大规模考试的翻译题型及数量和质量都能满足教学需求的大学英语师资等。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翻译教学的对策

1.给学生传授基本的翻译理论

要给学生讲授基本的翻译标准和常用的翻译方法与技巧,让学生懂得怎样忠实于原文,什么是可以接受的译文,什么是直译,什么是意译。翻译贵在理解。只有理解了原文,才能使译文忠实于原文,才能使译文通顺易懂。例如:You’re a pal!(选自电影Presumed Innocent)译为:你真够朋友/你真够哥们!电影字幕是:“你是一个朋友”,这句译文是判断或阐述,而原文是抒情(属于“表达类”言语行为)。可见,好译文要翻译出原文的交际功能。教师应当常常给学生作这样的翻译训练,以开拓他们的翻译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师要注意结合翻译准备教学内容及方法,也可结合课文中的句型讲翻译技巧。学生的大量练习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师可多利用一些实际的素材给学生训练,促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渐提高翻译水平。同时,在测评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重视翻译能力的测评。测试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除了可以借鉴四级新题型中的汉译英填空题形式外,还可以有段落翻译,英汉句子翻译,或者是组织几次翻译竞赛等。通过这些测评方式,教师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翻译技能的重视程度,而且可以极大地提高他们对翻译的兴趣。

3.注意文化差异

学习任何一门语言,文化差异总是给学习者带来困惑。语言的文化差异,一般来说是一种语言中蕴藏着某一民族或社会团体所固有的或特定的社会传统、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及思想特征等深层的文化特征。只有了解中英之间的文化差异,才能更好地表达原作的思想。然而,有些人将翻译理解为两种语言的简单转换过程,就是母语与英语的互译,忽视语言形式后的文化差异、语境等问题。因此,教师要将翻译教学与英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注意向学生传授基本翻译理论、方法和技巧,通过反复实践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4.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

所谓基本素养,是指翻译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亦即对翻译者的基本要求。除了应该具有高尚的“译德译风”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之外,译者还必须具备三方面的素养,即一定的英语水平、较高的汉语修养和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大量的翻译实践表明,这三方面的素养越高,越能顺利地完成翻译工作。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一种创造性的语言活动。翻译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实践和不断积累的过程。作为翻译方法的教授者,更要注意自己在英语知识和中文知识方面的丰富、提高和拓展,要对使用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地理、历史、外交、文化、宗教、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5.改善高职英语中翻译教学的方法

高职英语基础课课时有限,无法像英语专业那样专门划出一定的学时来教授翻译。这就要求教师利用好各种机会和条件进行翻译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教师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特长及其弱项等来组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积极评价学生的优秀译文,培养学生对翻译的自信心,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像传统教学法那样,让学生被动接受老师布置的任务和“唯一、正确”的译文。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翻译教学最好在真实的或模仿实际的翻译环境中进行,缩小课堂教学和实际翻译之间的距离,只有增强教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才有利于提高翻译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