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得失分率

得失分率

时间:2023-05-30 09:48: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得失分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关键词:网球比赛;技战术;数据挖掘;关联规则

中图分类号:G84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3612(2010)09-0129-05

The Development of Decision-making Analysis System on Techniqueand Tactics of Tennis Match

SHI Fuying1,ZHANG Hui1,LIANG Chengjun2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Coaching,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 Shanghai 200438, China;2. School of kinesiology,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 Shanghai 200438,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systemic research was made for tennis technique andtactics analysis by using association rule of data mining, and the tennis techn ique and tactics data collection and intelligent analysis system was designed an d developed. By using this system, the author analyzed 5 games of Serena Willia m s and found out her technique and tactic characteristics, this research played a n active role in preparation of Chinese women tennis team for 2008 Beijing Olymp ic Games.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data mining technology was capable of descr i bing and analysis on the association of stroke technique (stroke line, stroke lo cation) and won or lost point(or sequence), and discovered the concealed techniq ue and tactics rules, in order that coaches can provide effective coaching for a thletes in tennis game.

Key words: tennis match; technique and tactics; data mining; associationrule

技战术是决定网球比赛胜负最重要的因素[1],因此一直是网球教练员、运动员和 科研 人员研究的重点与难点。目前,国内外对网球比赛技战术分析还主要采用传统的比赛观察与 统计方法[2-4],多使用描述性的统计指标,如发球成功率、得分率;底线技术使 用率与得 失分情况;制胜分数、非受迫性失误、破发成功率等对比赛的结果进行技术统计,其优点是 操作简便、速度快,但缺点是由于各项统计指标相互间是独立的、静止的和抽象化的,无法 从统计中获知运动员是在什么样的状态下使用某项技术以及采用该技术后对双方后续攻守 态势发展所起到的作用等问题。本文采用系统观察的方法与数据挖掘技术,开发了计算机技 战术数据采集与智能分析系统,并用于对国家女子网球队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其它大赛 的技战术分析,收到良好的效果。

1 网球比赛技战术的系统观察

网球比赛技战术的系统观察是由观察单位和观察体系两部分组成。其中,观察单位是指 运动员最小的比赛行为,如网球比赛的每一次击球,它在比赛技战术观察与分析中不能再进 行分割,即观察的最小单位。网球比赛技战术观察体系包括一般性指标、时间指标、空间指 标、技术指标、战术指标和效果指标等[5],如表1所示。

表1 网球比赛技战术观察体系

指标类别 指标内容

一般性指标项目(单打、双打、团体)、比赛名称、地点、运动员姓名、对手姓名、

比分 (盘、局、场)

时间性指标击球序列(发球、接发球、第三拍……),分序列(开局、中局、尾局); 盘序列(第1盘、第2盘……);局序列(第1局、第2局…,胜局或负局) 空间型指标击球落点(右区前场、右区中前场、右区中后场、右区后场、中路右区前场 、中路右区中前场、中路右区中后场、中路右区后场、中路左区前场、中路左区中前场、中 路左区中后场、中路左后场、左区前场、左区中前场、左区中后场、左区后场)

击球位置(右区位、中路右区位、中路左区位、左区位、侧身位、反侧身位)

技术性指标发球、抽球、凌空抽球、截击、挑高球、高压球、切削球、放小球、抢截球 、穿越球、反弹球 战术性指标进攻、防守、相持

2 网球比赛技战术数据挖掘技术

网球比赛技战术数据挖掘是根据比赛技战术的属性,运用关联规则按照发球轮和接发球轮分 别进行了挖掘,分析击

球落点、击球位置和技术与得失 分的关联特征。

2.1 关联规则挖掘技术[6-8] 关联规则是如下形式的逻辑蕴涵:AB,其中A,B是项集,对于事务集D,A∈D,B∈D,A∩ B=Φ。一般用两个参数描述关联规则的属性。

支持度(Support):支持度(AB)=包含A和B的元组数/元组总数。支持度描述了A和B这两个项集在所有事务中同时出现的概率。

可信度(Confidence):可信度即是“值得信赖性”,可信度定义为:可信度(AB)=包含A和B的元组数/包含A 的元组数;可信度表达的就是在出现项集A的事务集D中,项集B也 同时出现的概率。

关联规则的挖掘问题就是在大型数据库中找出具有给定的最小支持度和最小可信度的关 联规则。

关联规则挖掘的算法主要分成两个步骤:

1)找出存在于大型数据库中的所有频繁项集。项集X的支持度最小支持度min sup,则称X为 频繁项集。

2)利用频繁项集生成关联规则。对于每个频繁项集X,若YX,Y≠Φ,且Confidence( Y(X-Y))min conf,则构成关联规则Y(X-Y)[2,3]。

第2步比较容易,目前大多数研究集中在第1步上,Apriori算法最为经典:

算法1算法:

Input:DB,min sup

Output:Re sult=所有的频繁项集,和它们的支持度。

方法:

Result:={}

k:=l;

C1=所有的1―项集

While(Ck)do

begin

为每一个Ck中的项集生成一个计数器;

for(i=1;i|DB|;i++)

begin/*所有DB中的记录T*/

对第i个记录T支持的每一个Ck中的项集,其计数器加一;

end

Lk:=Ck中满足大于minsup的全体项集;

Lk的支持度保留;

Result:=Result∪Lk

Ck+1所有的(k+1)―项集中满足其k―子集都在Lk的全体;

k=k+1;

enddo

2.2 网球比赛技战术关联特征分析方法 根据网球比赛技战术特 征分析的需求,数据挖掘主要寻找下列技战术关联关系:

1)前2、3、4拍击球落点/技术/位置与得失分的关联;

2)任何时段的3、4拍击球落点/技术/位置与得失分的关联。

3 网球技战术数据采集与智能分析系统

3.1 网球比赛技战术数据采集系统 数据挖掘分析所需要的网球技战术数据是由一个专门的采集系统完成的,如图1所示, 其主要有3部分构成。左侧部分是视频监视窗和视频编辑栏;中间部分是模拟场地,按技术 采集需要将网球场地划分成若干小的区域,点击该区域表示球的落点;右侧部分是技战术指 标,包括击球技术、附加信息、击球位置、比赛态势、击球结果、得分情况。

图1 网球比赛视频与采集界面

采集时通过观看视频,从上至下在各栏目中选择相应的技术特征即可。一次击球的技战 术数据录入完成后,系统自动进入下一次击球技术的录入状态。相对单打而言,双打技术采 集系统较复杂,每次要选择击球队员(单打为系统自动默认)、双方队员的阵型等技战术信 息。由于该系统尽可能详细的采集了网球比赛技战术信息,因此为后续的数据挖掘分析提供 了充足的资料,如图2所示。

图2 网球数据采集系统的技战术数据结构

3.2 网球比赛技战术数据挖掘分析 网球比赛技战术数据挖掘模块主要由分析条件选择与分析结果显示2部分组成。分析条 件选择包括击球选手、关注重点、拍数限制、分析范围。其中,关注重点主要是击球(发球 )落点、击球(发球)位置、击球(发球)技术三个方面。

图3 网球技战术决策支持系统界面

拍数限制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对发球轮或接发球轮前1、2、3、4拍出现比赛结果数据 挖掘;二是对相持三拍球以上“任意时段”最后3拍、4拍球的数据挖掘。

分析范围主要指限定是发球轮还是接发球轮。如研究最后连续3拍、4拍球的情况,选择 “其他”,如图3所示。根据上述的选择,即可进行比赛技战术信息挖掘运算,并得到下列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 该系统的另一个特点是,还可以查看与分析结果相关联的技战术视频。

4 网球比赛技战术数据挖掘分析应用实例

为了在下列技战术具体分析中更好地使用数学语言,在此对支持度、可信度、得分率和 使用率做如下定义:1)支持度描述了A 和B这两个项集在所有事务中同时出现的概率。以 网球技战术分析为例,即某种技术组合出现并且选手得分的情况占所有技术组合出现总次数 的概率就为支持度;2)可信度表达的就是在出现项集A的事务集D中,项集B也同时出现的 概率。在网球技战术分析中是指当某种技术组合出现时,选手就会得分的情况占这种技术组 合出现总次数的概率。3)在技战术分析中,得分率是指某种技术出现并得分的情况占该技 术出现总次数的概率,而使用率则是指某种技术出现情况占所有技术出现总次数的概率。

以中国女子运动员的主要对手V・威廉姆斯的5场比赛为例,运用网球技战术数据采集与智能 分析系统进行分析,为我国选手与其对抗时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战术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4.1 发球轮技战术特征分析

4.1.1 发球落点与最后的失分关联特征 数据挖掘结果(表2)显示V・威廉姆斯发球特点表现在,发内角球数目最高,发外角球 数目略低于发内角球,但是其左右外角区域信度分别为74.14%和75.41%,说明V・威廉姆 斯 发外角球赢球概率高于内角。发中路球无论是支持度还是信任度都是最低的。可以看出,V ・威廉姆斯廉姆斯发球落点主要选择内角和外角,中路发球只是战术变化的一种穿插。

表2 发球落点与得失分关联

序号落点区 域 支持度/%信任度/%

1发球(对方右区内角)21.5462.69

2发球(对方左区内角)20.966.15

3发球(对方右区外角)19.675.41

4发球(对方左区外角)18.674.14

5发球(对方右区中路)10.243.75

6发球(对方左区中路)0.935.71

4.1.2 发球轮前三拍落点与技术得失分特征

4.1.2.1 前三拍落点与得失分关联分析 比赛中前三拍出现得失分共有55条记录,主要技战术特征体现在:V・威廉姆斯发球到 对方左区内角对方回球到中路V・威廉姆斯回球到对方右区,信任度为20%,这一技术序 列得分率较低。如发右区外角,对方回球至中路,V・威廉姆斯打到对方左区,支持度为7. 2 7%,信任度达到75%;该技术序列如发右区内角,则V・威廉姆斯的信任度达到100%。右区内 角左区中路,该技术序列V・威廉姆斯信任度为0,上述数据表明,接V・威廉姆斯的右 区 内角发球回球到其左区位(反手位)获胜概率较高;如回击到中路,V・威廉姆斯再击球到 对方左区位比回击到对方右区位得分概率高(表3)。

表3 发球轮前三拍落点与得失分关联

序号落点序 列支持度/%信任度/%

1左区内角中路右区9.0920.00

2右区外角中路左区7.2775.00

3右区内角中路左区5.45100

4右区内角左区中路5.450.00

4.1.2.2 前三拍击球技术与得失分关联特征 从击球技术上看(表4),在所有第三拍出现比赛结果的55分球中,抽球技术使用频 率最高,支持度达78.18%。发球后如对方使用抽球技术回球,V・威廉姆斯使用抽球技术回 击的信任度为34.88%,获胜概率不高;而对方使用其他技术接球,V・威廉姆斯抽球还击, 其信任度为75%左右,上述数据说明,V・威廉姆斯发球质量不高,使得对手接发球带有一定 攻击性,该后继击球相对主动性不强,从而失分较多;当发球质量高时,迫使对方不能用抽 球还击,在被动情况下采用其他技术接球,使V・威廉姆斯的获胜概率大大提高。数据显示 ,对方采用抽球接发球后,如V・威廉姆斯放小球,则失分较多,本次分析有三条技术序列 ,其均失分。

表4 发球轮前三拍技术与得失分关联

序号技术序 列支持度/%信任度/%

1发球-接发球(抽球)-抽球78.1834.88

2发球-接发球(挡球)-抽球7.2775.00

3发球-接发球(切削球)-抽球5.4566.67 4发球-接发球(抽球)-放小球5.450.00

5发球-接发球(切削球)-截击1.82100

6发球-接发球(抽球)-挑高球1.820.00

4.1.3 发球轮前四拍球落点、技术得失分特征分析

4.1.3.1 前四拍落点与得失分关联分析 挖掘结果显示(表5),V・威廉姆斯发球轮“右区外角中路左区中路”和“右 区内角中路中路左区”的技术序列支持度、信任度均较高,主要体现在其击球后对方 变线后出现的失误,而在与对方同线路相持中信度则较低。

表5 发球轮前四拍落点与得失分关联

序号落点序 列支持度/%信任度/%

1右区中路左区中路中路3.330

2左区内角中路左区左区3.330

3右区外角中路左区中路6.67100

4右区内角中路中路左区6.67100

4.1.3.2 前四拍击球技术与得失分关联分析 从前四拍击球技术上看(表6),对方接发球回球后,V・威廉姆斯的抽球进攻给对手 造成不小的威胁,对方采用抽球、放小球、切削球等击球技术,均使得V・威廉姆斯有较高 的 信任度,达80%以上,在全部第四拍球出现比赛结果的32条记录中,V・威廉姆斯获胜达到25 次,获胜概率达到78.13%,说明其发球的攻击性为后续技术实施创造有利的机会,其战术 实施多围绕前四拍击球展开。

表6 发球轮前四拍击球技术与得失分关联

序号技术序 列支持度/%信任度/%

1发球接发球(抽球)抽球抽球50.0081.25

2发球接发球(抽球)抽球放小球12.50100

3发球接发球(抽球)抽球切削球6.25100

4发球接发球(抽球)抽球高压球6.250

4.2 接发球轮技战术特征与规律数据挖掘分析

4.2.1 接发球落点技战术特征分析 从V・威廉姆斯接发球轮击球落点来看,V・威廉姆斯接发球回球至中路支持度较高,但是 信任度较低,平均为39%;其中接左区内角球回球至中路信任度为28.75%,说明正手处理离 身体较远的击球稳定性较差,这一点从接右区外角球回球信任度数据也能反映出来。信任度 较高的回球是左、右区中路回直线,为60%左右,说明站定中击球其主动分边意识较强,而 强势的击球也为自己得分创造机会,如表7所示。表7 接发球落点与得失分关联

序号落点序 列支持度/%信任度/%

1接发球左区内角回中路15.5028.57

2接发球右区中路回中路14.0244.74

3接发球右区外角回中路10.7043.75

4接发球右区内角回中路10.7051.72

5接发球左区中路回中路7.7537.93

6接发球右区中路回斜线6.6452.38

7接发球左区中路回斜线5.9061.11

8接发球左区中路回直线5.5437.50

9接发球右区中路回直线5.5460.00

10接发球左区内角回斜线5.1750.00

11接发球右区内角回斜线4.8038.46

12接发球右区外角回斜线4.4341.67

13接发球左区内角回直线3.3255.56

4.2.2 接发球轮前两拍技战术特征挖掘分析

4.2.2.1 接发球轮前两拍落点与得失分关联分析 从V・威廉姆斯接发球轮前两拍的击球落点来看,V・威廉姆斯接发球回球至中路数目最多 ,支持度为30%,接下来一拍球对方回至中路V・威廉姆斯获胜概率较高,信任度达90%,而 回 球至左区和右区其信任度分别为52.38%和35.71%。V・威廉姆斯接发球回球至右区,对方 回球 至右区、左区、中路,V・威廉姆斯获胜概率较高,但是支持度较低。上述数据表明,与V・ 威 廉姆斯对抗,其接发球回中路后避免在同一条线与其相持,根据数据统计将球回至右区位( 正手区位)其输球比例较高(表8)。

表8 接发球轮前两拍落点与得失分关联

序号技术序 列支持度/%信任度/%

1中路-左区30.0052.38

2中路-右区20.0035.71

3中路-中路14.2990.00

4右区-右区10.0057.14

5左区-右区5.7175.00

6右区-左区10.0085.71

7左区-中路5.7175.00

8右区-中路2.86100

9左区-左区1.43100

4.2.2.2 接发球前两拍技术与得失分关联分析 V・威廉姆斯接发球,对方无论是运用抽球还是切削球与其在底线对抗均不占优势,V・威 廉姆斯赢球比例高,支持度分别为82.09%,7.46%;信度分别达到62.27%和80%。如采用 上网 战术,占据网前进行截击击球,则获胜概率大大提高。因此与V・威廉姆斯对抗,尽量避免 多在底线对抗,有机会积极上网,制造压力从而夺得先机(表9)。

表9 接发球前两拍技术与得失分关联分析

序号技术序 列支持度/%信任度/%

1接发球(抽球)-抽球82.0962.27

2接发球(抽球)-切削球7.4680

3接发球(抽球)-截击7.460

4接发球(抽球)-放小球1.49100

5接发球(抽球)-挑高球1.49100

4.2.3 接发球轮前三拍落点与得失分关联挖掘分析 V・威廉姆斯接发球回中路,对方再回球至中路,V・威廉姆斯 变线打到对方右区位,支持度18.18%,信任度达37.5%,输球比例较高;如果V・威廉姆斯 变 线打到左区位,则赢球率较高,信任度为100%。接发球回到左区位,对方回球至中路,V・ 威 廉姆斯再次回击中路球,该技术序列支持度4.55%,信任度达100%,获胜概率较高。而技术 序列中路-左区-左区,中路-右区-中路,中路-左区-中路,V・威廉姆斯全部失分(表10) 。说明在与V・威廉姆斯底线对抗中,一方面要尽量让其在跑动中击球,另外也尽可能让其 在压迫状态下变线,削弱击球的攻击性,降低击球的威胁性、稳定性,从而提高赢球比例。

表10 接发球轮前三拍落点与得失分关联

序号技术序 列支持度/%信任度/%

1中路-中路-右区18.1837.5

2右区-中路-左区11.3660 3中路-中路-左区4.55100

4中路-左区-左区6.820

5中路-右区-中路6.820

6中路-左区-中路6.820

7左区-中路-中路4.55100

4.3 最后连续三拍球的技战术特征分析 从最后连续三拍球落点来看,V・威廉姆斯的技战术特征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V・威廉姆 斯击球至中路,对方回球至中路,V・威廉姆斯变线打对方左区位,支持度为6.82%,信任 度 为88.89%;打对方的右区位信任度为50%;连续打对方中路,信任度高达83.33%,这三种 战术使用频率也较高(表11)。

表11 最后连续三拍球落点与得失分关联

序号技术序 列支持度/%信任度/%

1中路-右区-左区9.0958.33

2左区-中路-右区8.3336.36

3右区-左区-右区6.0637.50

4中路-中路-左区6.8288.89

5中路-中路-右区10.6150.00

6中路-中路-中路4.5583.33

7中路-左区-中路3.7960.00

4.6 数据挖掘分析的主要结论

通过对V・威廉姆斯廉姆斯的五场比赛的数据挖掘分析,得出V・威廉姆斯比赛主要技战术 规律如下: 4.6.1 发球轮技战术特征 V・威廉姆斯廉姆斯发球落点主要选择内角和外角,发内角球数目最高,发外角球数 目略低于发内角球,但是其赢球比例最高,中路发球只是一种发球战术变化的一种穿插。

V・威廉姆斯发内角球后,无论是对方接发回中路还是直线球,接下来V・威廉姆斯变线后 输球比例均较高,回球至原线路赢球比例高。

从前四拍击球技术上看,对方接发球回球后,V・威廉姆斯的抽球进攻给对手造成不小的 威胁,对方采用抽球、放小球、切削球等击球技术,均使得V・威廉姆斯有较高的赢球率, 说明其发球的攻击性为后续技术实施创造有利的机会,其战术实施多围绕前四拍击球展开。

4.6.2 接发球轮技战术特征与规律数据挖掘分析 V・威廉姆斯接发球回球至中路数目最多,但是信任度较低。在接下来一拍球对方回球至 中路V・威廉姆斯的信任度则较高达到90%,而将球回至其右区信任度只有35.71%。与发球 轮 相同,与V・威廉姆斯对抗中,应尽可能调动其在跑动中击球或逼迫其主动变线,从而削弱 其击球优势。

5 结 论

与传统的技战术分析方法相比较,数据挖掘技术能够对击球技术(击球线路、击球位置 )与得、失分的过程(或次序)进行关联描述与系统分析,揭示运动员深层次的技战术特征 ,从而使教练员更加有效地指导运动员进行比赛。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论运动训练计划[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66.

[2] 唐小林.我国网球男子运动员发球技术运用能力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 学院学报,2006,32(1):74-77.

[3] 陈正,等.我国网球项目奥运备战运动员技、战术水平跟踪监测及比赛胜负规律分析 [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1):67-71.

[4] O’Donoghue P, Ingram B. A notational analysis of elite tennis strategy[J ]. J Sports Sci,2001,19(2):107-115.

[5] 虞丽娟,张辉,戴金彪,等.隔网对抗项目比赛技战术分析的理论与方法[J].上海 体育学院学报,2007,31(3):48-53.

[6] Michael.J. A.Berry.数据挖掘―客户关系管理的科学与艺术[M].北京:中国财政 经济出版社,2004.

第2篇

关键词:15届男篮世锦赛;Q型聚类;综合评价;评价

中图分类号:G841.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9-1294-03

Using Q-type analysis to the 15th World Men's Basketball Championship Ability Generalized Analysis

CHEN You-zhong, ZHONG Yong-long

(P.E. Dept.,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230036, Anhui China)

Abstract:In the thesis the author made a statistics about ten attaching and defending indexes including the shooting attack number of times, the rate of two points, the rate of three points the attack backboard, the defensive backboard, the secondary attack, the inference, the foul the fault, the success and failure fraction and so on 10 targets of the 15th World Men's Basketball Championship 24 teams in 80 competitions, And he made an one-way ANOVA and many-wide comparison to the differences of indexes and verified the result with the way of grades evaluation to evaluate quantitatively each team's skill tactical ability,and help Chinese men' basketball team design a strategic goal fitting itself for develop of world.

Key words: the 15th World Men's Basketball Championship, Q-type analysi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evaluation

1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参加2006年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的技术指标为对象,运用Q型聚类方法对24支各国球队技战术水平综合评价,共统计80场比赛。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分析,最后运用等级相关法对结果进行效度检验[1,5]。

2结果与分析

2.1世界篮球格局变化分析由系统确定的初始类中心观测量各指标值分别为第1、8、16、24名的观测量(表1),本聚类过程使用默认值:迭代次数为10,收敛参数为0.02。即当迭代到10次则停止迭代;或当迭代使类中心变化的距离小于最小的初始中心距离的2%时,迭代停止。本迭代过程经过2次迭代,当第2次迭代后类中心几乎没有变化,收敛参数为0.02结束了聚类过程。表1给出最终的类中心变量值,反映出聚类结束量四个类中心在多维空间中的位置。其1至4类分别为一流、二流、三流和四流水平。

运用上述方法对世锦赛各队进行聚类,结果第1类有5支国家队为世界一流强队,占总队数的20.83%;第2类共有3支国家队为二流强队,占12.5%;第3类共有9支国家队为三流水平队,占37.5%;第4类共有7支国家队为四流水平队伍,占21.67%(表2)。

对聚类结果进行效度检验,本文采用等级相关分析法。与聚类结果相对应,将各国球队按名次划分为四个等级。1~4名为一等;5~8名为二等;9~16名为三等;17~24名为四等,运用等级相关公式:p=1-6∑D2/N(N2-1),其中p表示等级,D表示两变量排序后各对数据的秩次差,N表示两变量的数据成对数。计策得p=0.9804>r(0.001,24)=0.642,表明聚类结果与比赛成绩具有非常显著相关意义。聚类结果客观地反映了比赛结果。证明所选用的指标科学有效,本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第十五届世界篮球锦标赛是世界篮球技术最高水平的展示,由表2可知:

世界篮球一流水平的西班牙、希腊、美国、阿根廷;

二流球队为立陶宛、法国、尼日利亚、安格拉;

三流球队为委内瑞拉、卡塔尔、中国、波多黎各、斯洛文尼亚、澳大利亚、塞黑、新西兰、德国;四流球队为巴西、塞内加尔、卡塔尔、委内瑞拉、黎巴嫩、巴拿马、日本。

从以上分析世界篮球发展格局可见,在世界一流球队中,形成了欧、美鼎立的局面,在整体排名来看,欧洲球队大有占据篮球霸主的潜力和发展趋势,亚非篮球整体水平虽有提高,但要赶上世界强队仍有很大的差距,亚洲球队除中国外,仍无明显进展,作为非洲的一枝独秀安哥拉进步明显,上述格局与历届世锦赛和奥运会比赛发展格局变化有吻合之处。

2.2世界强队篮球技术特征分析技术是战术的基础,战术是技术的表现形式,技术的稳定发挥是比赛获取胜利的关键,从世界篮球发展格局上看,欧洲球队技术细腻,善于配合,像西班牙、希腊、阿根廷其不仅进攻次数多而命中率也较高,整体作战能力强、队员相互配合默契;防守能力强,协防、补防意识好这些造成其球队得失分率高。这也是欧洲球队占领强势的原因所在。美洲球队美国、阿根廷,失误次数较少,投篮命中率较高,说明技术运用准确,篮板球控制好,冲抢积极,助攻次数明显优于对手也反映了美洲球队个人能力强,队员战术意识好,善于运用突破创造投篮得分的机会。亚洲球队以中国为代表,投篮准确,命中率高,但技术不够细腻,失误较多,其它各项指标较比欧美存在差距,这也是亚洲球队跻身三流球队的主要原因。

表3表明各类间在有投篮的进攻次数、两分命中率、三分命中率、进攻篮板、助攻、犯规、抢断、得失分率8项指标上均存在着非常显著性差异,说明强弱间的差距也主要集中在该8项指标上。应用多重比较,进一步分析各类间两两之间的差异(表4),有投篮进攻次数指标,第1类与3、4类均存在显著性差异;2分%指标除1类与4类没有外其它均有显著性差异;在3分%、助攻和抢断三项指标上强队明显优于弱队;得失分率指标更是强弱队的分水岭。

文献表明,对胜负关系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进攻成功率,它约占各种因素的40%[7]。因为进攻成功率是一项综合性的进攻指标,它包括进攻次数、投篮命中率、助攻、进攻篮板、得分能力等多种进攻因素的信息量。得分、投篮命中率两项指标直接反映进攻效果的优劣,对进攻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助攻次数衡量协助同伴得分的能力,它反映了一个队进攻整体技战术水平,对进攻质量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失误包括配合失误、个人失误、及进攻违例等,它反映了进攻效果的优劣,失误过多不仅降低自己的进攻质量,给对手以进攻良机,同时,影响首全队的士气,进而影响比赛结果。进攻篮板球指标高不仅增加了进攻机会,进攻威胁,且有助于加强本队进攻信心,提高进攻质量从而也影响到进攻的成功率。

篮球比赛始终牌交替的矛盾中,两者既对立又统一。攻守平衡理论要求每个队员乃至每一支球队既要重视进攻又要重视防守。从2003-2004、2004-2005及2005-2006赛季NBA篮球赛最后总冠军都是防守能力很强的球队。这也说明当今世界篮坛发展是向防守方向发展。但篮球比赛的攻防机会基本是均等的,防守的目的在于努力控制、尽可能地降低对手的进攻成功率。得失分率、抢断、防守篮板三项指标反映了防守能力。减少失分,增加抢断、提高防守篮板都是以扼制对方进攻次数和成功率,瓦解对手进攻为目的的。比赛中的防守多以积极的攻击性防守为主,它不但体现出破坏性,而且也是变被动为主动、迫使对手按自己的进攻节奏变化的一种有效手段,例如八分之一比赛中中国同希腊的一场比赛第三节,希腊利用他们贯用的全场紧逼,两人包夹等赋有攻击性的防守,迫使中国一节失误达12次之多,且一节只得6分。希腊队同样利用其攻击性防守击败美国队进入到冠军决赛。可见攻击性防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得失分。防守篮板球是控制对手进攻效果的关键环节,也是本队由守转攻的保证,但应注意到作为进攻“量”的保证,篮板球对比赛结果影响最终还是通过进攻效果反应出来。如本届世锦赛委内瑞拉队篮板球总数排第2位,但由于其投篮命中率、助攻、得分、失误等指标均处于低水平,是其最终只得倒数第4名的原因所在。所以说在做好防守、保证好篮板的同时,应努力提高进攻的成功率,两者都兼备才是最后获得胜利的保证[1,3]。

3结论

1) 美国、希腊、阿根廷、西班牙5队为世界一流强队;法国、立陶宛、尼日利亚、安哥拉、4队为二流强队;中国、波多黎各、意大利、斯洛文尼亚、塞黑、土耳其、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9队为三流水平队;日本、巴拿马等7支球队为四流水平队。聚类结果与实际比赛成绩排名呈高度显著性相关,应用Q型聚类分析法对综合评价各国球队攻防整体具有实际意义。

2) 有投篮进攻次数、2分%、3分%、进攻篮板、防守篮板、助攻、犯规、抢断、失误、得失分率10项攻防指标客观反映出比赛中各队的比赛能力和综合水平。本届世锦赛一流强队与三、四流球队之间主要差距集中在有投篮进攻次数、2分%、防守篮板、助攻、犯规、抢断、得失分率7项上。

3) 统计结果显示目前世界强队已不仅是美国一支,且已成多足鼎立状态,欧洲攻坚性的防守再次破碎进攻犀利的美国队重获世界篮坛霸主的梦想。故在强调进攻的同时,必须注意提高球队的整体防守能力,在提高防守的基础上提高比赛的质量和进攻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张湛宁.论攻击性防守在篮球比赛中的地位[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8(4):75.

[2] 薛留成.体育测量与评价[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10.

[3] 华炳泉,等.提高篮球进攻稳定性的主要对策[J].体育科学,1990(2):26.

[4] sports.省略(新浪竞技体育风暴).

[5] 袁伟民.越困难越要做硬汉――袁伟民给集体项目会诊[N].重庆万州日报,2000-9-24(第3版).

第3篇

试卷分析是每次考试结束以后教师试卷结构、学生考试状况的一种综合分析,是一种客观的教学反思行为。其中包括对教师前一阶段教的情况的反思,对学生前一阶段学的情况的反思,对本次考试的反思,同时也是对教师命题水平的反思。教师通过对试题的知识覆盖、难度、题量等特点的横向、纵向比较,及时发现试卷是否符合课程标准规定,是否反映本学科特点及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对试卷编制的合理性,客观性做出正确的描述与判断。试卷分析不仅可以对试卷和考试做出恰当的评价,提高教师制卷水平,也有助于充分获得考试提供的教学反馈信息,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试卷分析一般要做到这样几个结合:一是教师分析与学生分析相结合。不仅教师要分析,学生也要进行试卷分析。二是“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同级部的比较,与兄弟学校比较,与以往考试的比较。三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例如,既要计算出每道题的得失分率,也要分析得失分的原因。

一份完整的试卷分析报告应该由这样几个部分组成,即试卷评价(命题评价),成绩统计及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的教学改进措施等。

一、试卷评价

试卷评价也称命题评价。

1、试卷有多少大类题型,各种题型所占分值比重是多少,哪些内容为考察的重点,所占分值较大?

2、命题覆盖范围分析。各种题型在教材中的章节分布,是否覆盖所有章节?有哪些章节中的内容在试卷中所占比例较大?考试内容是否超出课程标准范围,与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否一致。基础知识题与基本技能题的考察是否都能够兼顾到?

3、题量大小与难易程度分析。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试卷完成度是多少?是否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卷内容。试卷中基本题、有一定难度题、拔高题(难度较大)所占比重是否合理,有无偏题、怪题等。

二、成绩统计及分析

成绩统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分三率统计。

一分即平均分,班级平均分是多少?

三率即及格率、优分率(90以上)、低分率(30分以下),三率计算分别是及格人数、优分率、低分人数除以班级人数乘以100%。

2、分数段统计。

最高分、最低分各是多少?各个分数段有多少人?

3、各题的得失分及在学生成绩中的体现。

每道题的得失分是多少或者说正确率是多少?各个分数段中的学生在这种题型中的得失分情况,是否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4、难度。

全班学生的平均分除以试卷总分就是全卷实际难度值,难度值在命题评价上又叫难度系数,小学高年级的难度系数一般设定在0.8左右。

三、存在问题

1、通过学生的考试分数,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平均分看,与平行班、与以前考试比较,如果低于正常值,或有较大差距,就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水平、班级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从一分三率可以客观看出班级学生的层次,不同学生掌握程度。如果差生人数多,教学中不够重视补差工作。如果优分人数少,说明平时提优不够。

从最高分可以看出自己教学的全面性与命题要求,与兄弟班级还有多大差距。一般来讲,在平行班级中,优秀学生的发展是比较均衡的。如果本班的最高分与其它班级相差较大,(低于5分)那就要反思自己哪些知识点、学生掌握不够,教学有疏漏之处。

从分数段,可以看出本班学生的整体状况,在各个层次上的分布情况,教师可以针对情况查漏补缺。

2、从卷面情况看,可以看出学生的具体问题。通过考试,诊断出学生学习中到底存在哪些问题,是知识的问题,还是能力的问题?是教师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是教材问题,还是试卷问题?是教的问题,还是学的问题?是共性问题,还是个性问题?

从卷面的整洁度来看,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

典型问题教师要做好记录。是共性问题还是个性问题?每一种题型从得失分看出学生问题所在。

不同的题型,诊断的功能不同,可以看出学生思考的误区。

当然,教师分析问题不能局限于一次考试中发现的问题,教师要多联系学生生活学习实际、在家在校表现情况,从中更多地看到学生的客观情况。

2、改进措施

问题找到了,就要对症下药,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改进计划。计划要有针对性,要有可操作性,能够解决问题。

课后记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记成功之处——教学设计的奇思妙想,灵机一动;教学方法的精心安排,巧妙之举;师生交流的精彩发言,火花显现……教学中还往往出现精彩难忘的片段,如新颖有趣的导言,直观形象的演示,生动得体的比喻,教师适时巧妙的设问,突发事件的处理,简洁明了的板书等,这些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法指导,信息技术方面的独到见解,都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课后将这些课上发生的点滴花絮记录下来,日后进行整理归纳,经验就会越积累越多,教法会越来越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也会有大的飞跃。

记失败的教训——对教学过程中的节外生枝,要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今后在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记教学中的应变——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种“想法”要比自己平时想的要高明得多。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后悔莫及。

记学生的见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记教案的修正——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若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为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记下学生的课后提问——下课后,学生会提些问题,有些是学生没听懂的,有些是学生的一些误区,有些是学生对内容更深层次的思考,这些都记下,可以使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减少偏差。

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课后写日记,随想等——对这些一手的资料及时地整理、思考和研究,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的需要、兴趣和发展现状,客观地评价学生,同时反思也有助于进一步改进教学行为和提高教学水平,为下一步的教学规划提供依据。

第4篇

有人说:“希望与失望往往成正比例,希望值越大,失望值越高。”也有人说:“希望与失望往往成反比例,报的希望越高,获得失望的机率就越小。”而我认为这两者之间的偶然性十分的大,根本无法比较。

有两个人,都是身患绝症,一个人对生活充满了无限的希望,活的十分乐观,每天都与别的病友谈笑风生,还做做运动,忘了自己是一个身患绝症的人。而另一个人每天都躺在病床上无论别人怎么的开导,都不肯起床活动,他说:我可不想抱太多的希望,免得失望。最后前者奇迹般的战胜了病魔,康复了,后者向病魔低下了头默默的死去了。

听了这个故事你一定会说:“还是多报一点希望好啊!”但听了下面这个故事,你可能就不会这么认为了。

一个十分希望引人注目的人,在一家公司里工作,为了让别人记住他,什么事都抢着干,因此在短时间内招到了大家的喜欢,可久而久之,大家听厌了他的簦目床黄鹚庵值拖碌淖龇ǎ苤谇Ю镏猓飧鋈瞬辉偈艿酵旅堑南舶镜睦习逡膊桓才湃挝瘢痪盟怀戳琐嫌悖姑挥幸桓鐾吕窗参克喾戳成隙际锹獾谋砬椋飧鋈说玫降氖对侗鹊背霰ǖ南M嗟亩唷

讲了这么多,其实我就是想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希望与失望是在不同的场合下合理的拥有,在第一个故事中就要多报一些希望,在第二个故事中就不要太多的希望,只要勤勤恳恳的干活,你当初的希望都会变成现实。

第5篇

新的一年来到了,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关心事实政治,努力不懈的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思想觉悟,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终于幼教事业、热爱幼儿,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努力提高水平和能力。

在工作中我能吃苦,以集体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迟到、不早退,坚持出满勤,服从领导分配,在不同岗位上尽到自己的职责。服从领导分配,不计个人得失,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工作中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除了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还能服从领导分配,帮助学校做好工资调级工作。工资调级任务急,工作量大,一点也不能出差错,我能认真核查,仔细查对,保证了工资调级的顺利完成,受到学校领导的赞扬。这一年期间,我分别担任大班老师工作,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制定教养工作计划,协调班级工作,管理好班级财务,作好家长的联导沟通工作,担任各科教学时,以幼儿为主体,不断提高教学能力积极开展主题探究活动,创造适合幼儿操作与主题活动相适应的环境,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幼儿并为他们所喜欢的学习内容,注重幼儿个性与语言的发展,积极参加教研活动,认真观察、学习和借鉴好的教学形式,逐渐改变老的教学模式,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及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幼儿为主体,给幼儿自由发展与想象的空间。我以新《纲要》为指导,认真完成教学活动,坚持超周备课,写好效果检查,认真总结工作中的得失。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能做到言传身教,作孩子的楷模,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在课堂上传授他们知识,在生活中关心他们饮食起居,在日常生活我注观察每一个幼儿的特点,做到对每一个幼儿的情况心中有数,特别是对相对较差、性格特殊或比较调皮的幼儿,更是倾注了更多的爱心和耐心,余鹏飞小朋友刚转入我班,由于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小朋友,他变沉默了,对老师和小朋友表现得不亲近,象一个长满刺的小刺猬,谁碰他他就扎谁,爱期负小朋友。面对这样的孩子我首先亲近他,消除他的陌生感,鼓励小朋友主动与他交往,对他爱犯的小毛病批评时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多表扬,活动时尽量鼓励他多发言,如他不愿意也不强求,慢慢地他开始转变了,对待老师和小朋友不再拒绝,现在他已逐渐地融入班级这个大集体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徐天益小朋友不爱说话,我就经常找她谈心,聊她感兴趣的话题,鼓励她大胆与小朋友交往,现在她进步多了,能主动找老师说话,与小朋友交流了。

要对幼儿实施完整的教育,家长的配合是分不开的,也更需要老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开学时,我们召开家长会,向家长汇报计划及要求。家访中,及时反馈幼儿在园内的生活情况,共同商讨育儿方法,有针对性的密切配合。家长开放活动中,认真准备教育活动,让家长看到幼儿的情况,了解幼儿园的教学水平,对家长提出有益建议我积极采纳,家长提出意见我虚心的接受,家长对我们的工作非常支持和满意,为此,在本次家园联系表问卷调查中,家长对我们工作满意率达100%,徐天益小朋友的家长说:“我们对幼儿园的老师表示感谢,她们教会了徐天益许多知识,帮助徐天益培养好习惯”潘宋义小朋友的家长说:“自从把潘宋义转到钟家村幼儿园,我们觉得他的性格变得开朗多了,在家里爱说爱笑,也爱找小朋友玩了”付哲小朋友的家长说:“小孩交给你们幼儿园的老师,我们家长十分放心,感谢老师对小孩的培养”家长们的话言句句都倾注了对我的信任,同时也给了我极大的鼓励。

第6篇

【关键词】产权 福利 甄别成本

一、引言

1960年科斯(R.H.Coase)的《社会成本问题》的发表提出了通过产权理论研究外部性的问题。科斯第一定理知道,当交易成本为零的时候,从效率角度看,产权的最初分配是无关紧要的。然而,在现实世界中交易成本在绝大多数下都是存在的,进而的科斯第二定理又接着指出如果交易成本不为零,那么产权的最初分配将会对效率产生重大影响。然而,当交易成本无法降低以使私人交易有效存在时,可以根据规范的霍布斯定理,构建法律以使私人之间的协商失败导致的损害最小。也就是说,为最小化上述损害,法律应将产权分配给对之评价最高的一方。从理论上讲,这些都有其道理,文章的意图不在于评价前人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思路的探讨,而是关注其中的一个环节,即“将产权分配给对之评价最高的一方”之中“评价”的衡量标准问题,因为同样的思路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将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因而,我认为选择正确的评价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二、文献综述

在通常的教科书或论文中,很多人喜欢用成本或效用去比较利益冲突的二人的福利得失,在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中,他举农夫与饲养者的例子时使用的是显性成本,即以具体的货币单位来衡量利益冲突方福利的得失。而在哈尔・R.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的教科书中又大多采用效用来衡量福利的得失。那么到底应该用哪种方法去评价这里的福利得失,以及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和在具体情况下的采用标准,前人似乎都没有明确指出。本文基于此,希望通过论述不同的评价方法及在具体情况下的选择标准来弥补这一空白。

三、评价方法的评述

在衡量福利得失的问题时,主要有显性成本法、机会成本法和效用法三种评价方法。为了方便与将这三种方法进行对比,我举一例以方便接下来的比较。假设一个企业家与一个农夫为邻,企业家的狗经常会跑到农夫的住宅范围之内戏耍,但是有可能会伤害到农夫,如果农夫被咬伤,企业家将要付给农夫一笔10万元的医药费。要避免农夫被咬伤的措施只需要在两家之间修一堵墙,使狗不能随便地进入到农夫家的范围之内。又假设谈判成本无穷大,即两者之间不能通过谈判来确定由谁来修筑这堵墙,因而需要外力来通过比较福利,将修筑墙的责任分配以使社会福利最大化。

1.显性成本法

显性成本是指计入账内的、看得见的实际支出,例如支付的生产费用、工资费用、市场营销费用等,因而它是有形的成本。假设农夫修筑这堵墙的成本是4万元,而企业家修筑这堵墙的成本是3万元。那么根据显性成本法和效率原则,很明显在谈判成本过高使私人之间的谈判无效时,应该将修筑这堵墙的责任判给企业家,因为这样可以使得整个社会得到1万元的剩余。

这样的评判方法最大的好处是便捷、成本低,利益冲突双方的成本容易衡量。然而,这样做是否真的科学,或者说是否符合经济学中的效率原则呢?

2.机会成本法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是要研究一个经济社会如何对稀缺的经济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问题。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这一前提出发,当一个社会或企业用一定的经济资源生产一定数量的一种或者几种产品时,这些经济资源就不能同时被使用在其他的生产用途方面。这就是说,这个社会或这个企业所获得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收入,是以放弃用同样的经济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时所能获得的收入作为代价的,机会成本就是由此而产生的。一般地认为机会成本是指在生产以单位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在这一例子中,如果我们将二者支付的货币看作资本这一生产要素的话,那么通过机会成本来衡量这一问题可能会获得不同的结论。假设企业家如果用3万元资本进行工业生产可以最终获得本利和6万元,而农夫将4万元投入农业生产只能得到本利和5万元(由于两人的技能不同,所以不能将自己的要素跨行业进行生产)。所以,企业家和农夫修筑这堵墙的机会成本分别是6万元和5万元。这时如果再运用产权责任分配的法则,就会发现结果与运用显性成本法截然不同。这时如果将修筑责任分配给农夫,将会使社会得到1万元的剩余。

然而,这种方法与显性成本法相比难以测度,每个人为了逃避责任可能会谎报或者将自己伪装成能够给资本带来高收益的人,因而使用该方法成本较高。但是这种方法与显性成本法相比却更符合经济学的思想,更加有利于判断真实的社会福利得失。

3.效用法

效用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评价,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这里需要注意的有两点,一是效用是一种个人主观感受,不同的人对于某一种物品的评价可能会不同,因而每个人可能具有不同的效用函数。二是效用的衡量要遵循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即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假设农夫对货币的效用函数是uF(x),企业家对货币的效用函数是uE(x),其中x表示货币数量,且农夫按机会成本付出后的资产为a万元,企业家的资产比农夫的资产多b万元。那么两者按机会成本付出后。农夫的效用损失分别为,企业家的效用损失为,这时需要判别两个值的大小,根据min{UF,UE}来决定将修筑责任判给谁。这时,我们是假设两者的效用函数本身不同且遵循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看出这种判断是很困难的。如果我们将这两个式子简化,将假设农夫和企业家具有相同的效用函数但仍遵循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那么uF(x)=uE(x)=u(x),则农夫和企业家的效用损失分别为和,但这时UF和UE的大小仍然是难以判别的。由此可见,效用法的优点是最符合经济学的对福利的评价标准,因而许多经济学教材在分析产权问题时使用这一标准。但是缺点也显而易见,主观性强,实际操作困难,想要准确应用的实际成本高。

运用不同的方法对产权相关利益方的得失进行衡量,是进行产权责任分配的基础。然而正如上文所述,三种方法各有利弊。当三种可以都可以无成本地采用时,使用效用法无疑是最有效的,因为效用更能从本质上反映社会福利的大小。然而无成本的假定在现实中显然是不存在。当我们想采用效用法比较冲突方利益的得失时,我们遇到的最大困难将是获取个人效用函数的困难,甚至在实际中这个效用很可能是不可获得的,因为个人或许都不知道自己准确的效用函数,那么外人就更难以将其准确地获得了。如果我们想退而求其次,采用机会成本法核算其得失,那么困难也是显而易见。首先,我们可能无法准确地获知他们运用该要素的潜在最大获利可能。其次,如果人们是理性的,正如上文所说,利益相关方有激励伪装自己,发出错误的信息,这样产权分配者将会处于信息劣势的地位,如果想获取利益相关方真是的机会成本可能将要付出巨大的甄别成本,使得甄别之后的社会福利小于甄别之前的社会福利,因为这个甄别过程并不能增加社会福利,而是进行净消耗,造成社会福利的净损失。以上两点缺陷可能使得机会成本衡量法只能停留在理论水平上,而不能在分配产权的现实中得以运用。最后,让我们再来分析显性成本法,这是会计学所遵循的法则,而不是经济学所提倡的。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由于衡量过于简单,其衡量的结果很可能不能从经济学意义上反映出社会福利的变化。但是,显性成本法的最大优点就是可行性极强,显性成本的衡量虽然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但与上述两种方法相比无疑得到大大的简化。因而我们可以将上述三种方法从理论有效性和实施成本总结如下:

按理论有效性排序:效用法>机会成本法>显性成本法

按实施成本来排序:效用法>机会成本法>显性成本法

四、具体问题下的方法选择

上文已叙述了评价福利的三种方法及其优缺点,可见三种方法的理论有效性和实施成本有着正相关关系,而在具体操作中应该综合考虑采用三种方法的收益与成本。可以采用甄别成本和资源误配时所造成福利损失来确定采用哪种评价方法。

假设|UF-UE|为资源误配时给社会造成的福利损失,U(c)为甄别成本,并且通过甄别后的产权分配能够完全避免资源误配损失。当产权给双方带来的效用损失的差额较小时,应该采用显性成本法,因为甄别成本可能高于两者之间的效用差额,即U(c)>|UF-UE|,可得到|UF-UE|-U(c)

|UF1-UE1|

上式中U(Co)和U(CU)分别表示采用机会成本法和效用法的甄别成本,可得自左向右依次采取显性成本法、机会成本法和效用法。

五、小结

上述论证表明在科斯定理、标准的霍布斯定理等关于产权分配理论思想不做改变的情况下,仅是福利的衡量标准不同也会造成结果的巨大差异。而在具体选用福利衡量方法的时候,也不能仅仅考虑该方法在理论上的有效性,还要考虑运用该方法的成本高低。因而告诉我们如果在任何情况下使用单一的方法评价方法可能无法真实地反映社会福利的变化,从而影响产权分配理论的有效性。因而要使用成本―收益方法来衡量使用哪种标准是合适的。具体而言,可以将不同情况下甄别成本与资源误配损失相比较来确定具体测度方法的使用。当然,这一方法应用的缺陷之一是上文所已提及的UF与UE无法准确确定,因而只能是估计量,在进行估计时,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是|UF-UE|的大小而不是UF与UE。因为我们若能确定UF与UE,就没有必要在进行比较,而ΔU=|UF-UE|-U(c)>0才是我们要进行进一步的方法确定的必要条件。由于本人能力有限,因而对这一问题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论述,不足之处还希望各位读者能够给予雅正。

参考文献

[1] R.H.Coase: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 3 (Oct., 1960), pp. 1-44

[2] R.H.Coase: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 New Series, Vol.4, No.16. (Nov.,1937), pp. 386-405

[3] 卢现祥、刘大洪:法经济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第7篇

1 深度分析试题,统计分数得失,精心备课

无论阶段性测试题、专题性测试题,还是模拟题,都有一定的难度比例,试题源于课本又略高于课本。教师在认真评讲的基础上,更要深度分析试卷。(1)从知识点、框架到解题方式,把相同的知识点归类,解法相同的归类,课本例题习题引申、拓展归类。(2)统计学生分数的得失,并找出错因,一般而言错因大致分为:①概念模糊不清;②运算失误,包括笔误;③思维定势的负迁移;④数学建模失当等。在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后,精心备课,切记讲评课的目的:(1)矫正错误,让学生掌握准确的解法; (2)分析得失,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考试;(3)站在数学思想的高度,对知识点及解题方法做进一步归纳总结,提炼成自己的解题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讲评时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

所谓讲评课,既要“讲”,又要“评”,评“不足”,评“偏差”,评出数学思想,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体做法是:教者是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评课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动脑动手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发展。切忌教师一讲到底,眉毛胡子一把抓。其实,讲评课也是一种反思性的教学活动,若没有学生手与脑的参与,就收不到良好的讲评效果。因此,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以暴露他们的思维过程,包括错误思考和典型的巧妙思考。教师还应该尽量提供学生消化的空间、探究和拓展的空间,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发展的意识。

3 以试题为蓝本,迁移背景,提炼数学思想

一般而言,试题中的综合题,运用的知识点较多,也较复杂,是由教材中的典型例题、习题通过加工、提炼、深化综合而成的。讲评试卷的综合题时,要以试题为蓝本,追根溯源,让学生有亲近感。然后,让学生把试题迁移到教材的原型题中,再以原型题为背景,经过改造、延伸、拓展得到。此外,教师要始终保持组织者、引导者及参与者的角色,尽量少一点“包办”。

4 知识点及问题归类注重条理性、系统性

讲评试卷还可以根据备课进行分板块讲评,以有利于学生归纳建模,大致可以这样分:(1)同知识点考察题;(2)解法相同或相似题;(3)学生答题中出错率较高的题;(4)由课本例题、习题经过加工、引申、拓展的题;(5)尚存在有加工、引申、拓展必要的题;(6)热点难点的题。分板块讲评既可以把知识条理性、系统性,又可使学生有源可寻,培养了学生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思想,并且讲评时要留有一定的探究和拓展的空间,使学生在探究中形成了基本的解题技能和技巧。

5 深化典型题的解题模式和技巧

第8篇

1、参赛方式

锦标赛:

全校十八个院系(包括体育学院、法学院、经管学院、外国语学院、建筑学院、数学院、艺术学院、计算机学院、光电学院、机电学院、土木学院、文经学院、海洋学院、药学院、环境学院、国际交流学院、人文学院、化学院),每个院系各派出一只男子代表队,每支代表队由8—12名球员组成,每次比赛有两队各六名选手组成进行比赛。

2、比赛日期及赛程(详见赛程表)

3、比赛机构设置及分工

本次比赛设立仲裁委员会和比赛组委会及常设机构如下:

仲裁委员会:审核比赛期间执行规则、规程中发生的纠纷

活动组织委员会:负责策划制定大赛的相关规程及完成大赛的各项组织工作

裁判委员会:负责比赛的临场执裁维持比赛的正常进行

4、比赛细则

(1)各参赛队以院系为单位报名至校学生会体育部,并附带参赛队服颜色及队员号码(4—15号),每队报名人数,不得少于8人,不得多于12人。(报名截止到3月 28号)

(2)队员名单上报后不得更改,请尽量报满12人名单。

(3)参赛运动员必须为烟台大学在读注册的,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不包括自考生),以有效证件为准(学生证、身份证)。

(4)若参赛队伍对比赛过程或比赛结果有异议,须在比赛结束24小时内,向比赛仲裁委员会递交书面申请以及相关证据,由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

(5)仲裁委员会成员由校团委老师、承办院系团委老师、校学生会主席、分管体育部常委及各院系学生会主席组成。

(6)正常比赛对抗中出现的任何意外伤害事故,由学生本人承担责任,若因比赛外的不文明现象或更严重的冲突事件造成的意外伤害事故将严格按照烟台大学xx年学生排球赛的处罚规定处理。

(7)队员凭有效证件上场比赛,在入场前将比赛证件交予比赛监督,比照确认场上队员。(有效证件仅限学生证、身份证)

(8)每队队员的服装必须统一且号码清晰明确,否则不得上场比赛。队员不得佩戴对其他队员有危险的装备,如手表、珠宝饰品、发卡等。

(9)赛程中编号靠前的球队为主队,编号靠后的球队为客队,当双方球队的队服颜色相近时,则按照主队队服为浅颜色客队队服为深颜色的原则自行协调。

(10)比赛双方观众划分区域,如一方观众所在区域出现问题,该方院系承担全部责任。各院系自律部负责维护好院系比赛现场秩序,杜绝一切不文明现象发生。

(11)各院系需报比赛监督两名,上报人员应具备基本排球知识。

(12)每场比赛设有比赛记录员一名,比赛监督两名,负责记录比赛过程和成绩。比赛结束后当值裁判、两队队长需主动到球场中线处找到记录员,在比赛记录上签字以示比赛公平有效,若比赛过程中各队记录数据与记录员记录数据出现偏差,在无法查实的情况下,以记录员记录为准。

(13)为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各参赛院系需向烟台大学学生会体育部缴纳押金400元。若球队和球员在比赛期间有违纪行为受到处罚,罚金将从此押金中扣除,如无处罚,押金将在比赛全部结束后一周内全部退还。

5、比赛规则

(1)排球比赛采用五局三胜制。比赛采用每球得分制,得分的队伍同时获得发球权,队员按顺时针方向轮转一个位置。每局比赛先得25分并同时领先对手2分的队胜一局。当比分为24:24时,比赛继续进行至某队领先2分为止。决胜局先得15分并同时领先对手2分的队获胜。当比分为14:14时,比赛继续进行至某队领先2分为止。[1]

(2)在比赛中,每队最多可以请求2次暂停。暂停时间限制为30秒钟。第1-4局,每局另外有2次时间各为60秒钟的技术暂停,决胜局没有技术暂停,每队在该局中可请求2次30秒钟的普通暂停。

(3)比赛过程中当球成死球时方可换人,换人必须经过裁判允许,未经允许擅自上场者将责令其下场。

(4)比赛开始时,如果某队在场上比赛的队员不满6名,比赛不能开始,如有下述情况球队示弃权告负:

1、在主裁判通知后拒绝比赛,

2、其行为阻碍比赛的正常进行,

3、比赛开始时间15分钟之后,球队未出场或能上场的人不足6名,

4、球队队员出现冒名顶替或不实情况,取消该队比赛成绩和参赛资格,所有比赛均按0:3告负,并没收全部押金。

(5)若遇特殊情况干扰造成比赛中断,主裁判有权中断比赛。当时比赛成绩有效,并在一周内补赛,补足剩余时间比赛。

(6)每场比赛双方各带比赛用球一个,由裁判决定比赛用球。

注:若比赛中出现以上规则中未提及的问题,将严格按照最新《排球竞赛规则》中有关规定执行。

6、成绩的决定

锦标赛

(1)小组赛采取单循环制,每队胜一场积2分,负一场积1分,弃权积0分,名次按最后积分排列。小组赛分4组,每组的前两名出线进入八强。

(2)若出现积分相同情况按以下顺序决定名次:

1、以两个相关球队之间比赛的成绩来决定名次;

2、考虑两个队所在组内所有比赛的得失分率高低排列(得失分率=得分之和/失分之和);

3、两个队以上的积分相等,按得失分率排列后仍有队伍相同,只考虑得失分率相同的队之间的比赛得失分率高低排列;

4、在按上述原则也无法排出名次时,则按各队在比赛中的累积得分高低排列;

5、如累积得分也相同时,由抽签来解决名次排列问题。

(3)小组赛结束后即进入复赛,实行单场淘汰制,直至决出冠亚军。

精神文明奖和最佳组织奖

由组织委员会根据检查结果评定。

7、比赛处罚

(1)若球队队员出现冒名顶替或不实情况,取消该球队比赛成绩和参赛资格,所有比赛均按0:3告负,并没收全部押金。

(2)队员场上出现骂人情况一次罚款50元;出现打架及冒犯裁判现象罚款400元,以上情况情节严重者取消其院系参赛资格。

(3)院系啦啦队在观看比赛过程中出现不文明现象,一次罚押金50元,其情节严重者取消其院系参赛资格。

(4)比赛监督未到、迟到或早退,或工作出现重大失误,其所在院系一次扣罚押金400元,再次出现将影响该院系奖项评定。

以上情况出现后,除规定进行处罚外,联赛组委会有权根据情节严重程度作进一步处罚。如出现其它没做规定的违纪现象,经由组委会作出酌情处罚,并由书面形式将处罚方式全校通报。

8、奖项设置

锦标赛:

团体奖:比赛团体前三名;

精神文明奖和最佳组织奖各三名。

个人奖:比赛设有mvp一名;

最佳阵容一套;

最佳裁判员六名;

优秀工作者十名。

(注:本次比赛最终解释权属于赛事组委会所有)

烟台大学xx年学生排球赛

组织委员会

烟台大学xx年学生排球赛日程表

时间

事件【2】

备注

3月23日(周三)

召开各院系部长动员大会,发放球员报名表,比赛监督表,裁判员推荐表。

3月25日(周五)

各院系排球队队长抽签,并领取比赛章程、赛程。

3月28日(周一)

各院系体育部长开会交球员报名表和监督、裁判表,并对球员资格进行审查,交比赛押金。

3月29日(周二)

裁判员动员大会,并对其进行裁判员培训。

3月29日(周二)

承办院系学生会动员大会

3月30日(周三)

排球赛开幕式暨比赛开始

烟台大学xx年学生排球赛预算

1、奖项:(共1190元)

奖杯

1套 ×120元=120元

冠军:奖品

12人×20元=240元

亚军:奖品

12人×15元=180元

季军:奖品

12人×12元=144元

奖状12面(带框)

9 套×20元=180元

备用奖状

4 张×1.5元= 6 元

最佳阵容:奖品

6 人×20元=120元

m v p:奖品

1人 ×20元= 20元

证书:

60个× 5元=300元

2、裁判员补助:(624元)

学生裁判员

7元/人/场 × 32=224元

教师裁判员

50元/人/场 × 8 =400元

3、杂品:(625元)

比赛用水

24元/箱×25=600元

比赛用笔

1 元/支×20= 20元

文件袋

1 元/个× 6= 6 元

合计:

2440元

烟台大学xx年学生排球赛

物资申请表

名称

数量

裁判用哨

8个

比赛横幅

1 条

文件夹

6个

记录台指示牌

6套

桌子

4 张

椅子

20把

注:记录台指示牌(犯规指示牌、暂停指示牌。)

xx年3月

开幕式程序

xx年3月30日

一、 主持人宣布烟台大学xx年学生排球联赛开幕式开始

二、各代表队入场

三、升国旗、奏国歌

四、领导致词

五、球员代表宣誓,裁判员代表宣誓

六、各代表队退场

七、开场比赛开始

闭幕式程序

xx年4月

一、 主持人宣布烟台大学xx年学生排球联赛闭幕式开始

二、各代表队入场

三、升国旗、奏国歌

四、裁判长宣布比赛结果

五、宣布各奖项评选结果

六、颁奖

七、主持人宣布闭幕

八、代表队退场

烟台大学xx年学生排球赛裁判委员会

裁判长:

委 员:

烟台大学xx年学生排球赛仲裁委员会

主 任: 校团委、体教部、**学院相关领导

副 主 任: 校学生会指导老师、**学院学生会指导老师

办 公 室

主 任:

成 员: 各院系学生会主席

单场比赛流程

1、 参赛队队员于比赛前15分钟到达比赛场地。

2、 参赛队队长于比赛前10分钟交齐相关证件。

3、 参赛队队员于比赛前5分钟登记完毕。

4、 参赛双方代表挑边。

5、 辅助裁判员检查双方队员装备。

6、 裁判员、运动员入场。

7、 裁判员、运动员宣誓。

8、 参赛队员握手并向观众表示感谢。

第9篇

论文导读:总决赛共有巴西、俄罗斯、荷兰、德国、中国、日本六只世界女排劲旅参赛,中国女排名列第五位。

关键词:2009世界女排大奖赛,中国女排,技术分析

 

第17届女排大奖赛是2009年国际排联(FIVB) 举办的最为重要的、最高级别的赛事之一 。论文参考网。总决赛共有巴西、俄罗斯、荷兰、德国、中国、日本六只世界女排劲旅参赛,中国女排名列第五位。

1. 中国女排与其他国家女排5项技术数据的比较分析

1.1 中国女排与其他国家女排一传比较分析

表1 中国女排与其他国家女排一传得失分胜率比较

 

排名 球队 得分 失误 总数 成功率 1 中国 253 23 414 61.11% 2 日本 234 21 390 60.00% 3 德国 221 17 395 55.95% 4 荷兰 230 32 417 55.16% 5 巴西 197 35 366 53.83% 6 俄罗斯 197 24 404 48.76%

第10篇

关键词:马龙;乒乓球;正手技术分析

1.前言

本文通过对2012年新科世界杯单打和奥运会男团冠军马龙正手技术的分析与研究。马龙作为中国乒乓球队新生代中的绝对主力前些年出道虽早且在国内外一系列比赛中取得过较好成绩但一到了世界大赛上却鲜有佳绩,尤其在世界大赛的决赛或半决赛中经常出现问题,在世界比赛中马龙与中国另一位优秀运动员张继科的比赛往往能胜多负少,除了马龙快速多变的攻防转换之外其正手整体超强的进攻体系是制约张继科的一大利器。下面我就对马龙的正手进攻体系进行探讨和分析[1],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横板运动员正手技战术水平提供科学理论和参考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马龙

2.2研究方法

2.2.1录像观察法

收集马龙在2011至2012年国际重大赛事上的5场关键战役比赛录像,统计出结果。

2.2.2数理统计法

通过数理统计法算出马龙在5场比赛中正手技术在发、接发第一板后的抢拉,反拉以及相持三个阶段的使用和得分情况以及正手进攻技术制胜分的各项质量分析,使本研究更有说服力。

2.2.3分段指标评估法

得分率和使用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正手得分率=正手得分/(正手得分+正手失分)*100%

正手使用率=(正手得分+正手失分)/(全场正手得失分+全场反手得失分)*100%

3.结果与分析

3.1马龙相持段正手技术的分析

对于男子运动员来说,在比赛中往往多拍连续中远台对拉的胜负能够对他们的自信心以及气势带来提升。而相持球在连续的进攻、防守或对拉时,正手整体实力的好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3.1.1马龙相持阶段各项技术分析

表1马龙相持段各项技术统计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马龙在相持阶段的总体得分率还是很高的,尤其是正手在相持中的优势非常明显,达到67%,将近七成的得分率可以说为他取得最后比赛胜利奠定了强有力的保证。虽然反手在对拉或连续拉中的得分率不高,但是其使用率远远小于正手,五场比赛反手相持段的使用率仅为38%,而强大的正手实力很好的弥补了马龙在相持中反手的略显不足。大家都知道,受腰腿发力等方面的影响,正手拉球无论是在稳定性和力量上都比反手要高,所以男子运动员在相持尤其是中远台的对拉中,基本都是形成正手对拉的局面,而马龙恰恰在正手整体的强攻方面具有超强的实力。

3.3.2马龙相持阶段正手各项技术分析

表7马龙相持段正手各项技术统计

通过表7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马龙在相持阶段正手在主动拉和对拉过程中突出了他速度和落点的变化,因为本身在相持对拉中对方拉过来的球就有一定的力量和速度,而马龙通过积极的跑动和调动对手来获得局面的优势来得分。由此可见,马龙的正手除了拥有超强的主动进攻能力,主动拉得分29、对拉反拉已得到了22分,在相持阶段当双方都在发力时他更注重对速度和落点的把握,在被动时更注重利用技巧取胜,被动拉得11分。这充分说明了马龙正手整体的进攻体系非常完善。实力高出其他选手,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对手都能够在相持阶段利用正手强势进攻得分,值得肯定。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3马龙在相持阶段正手连续的主动抢拉、对拉能力目前已强于其他优秀的男子运动员,究其原因除了他本身灵巧快速地特点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在相持中正手的进攻体系更加全面,无论是中近台的快拉快带还是中远台的对拉他都能自如快速地进行回击,不仅在质量和命中率方面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在落点的控制上也能做到游刃有余,这也与他良好的步法跑动以及规范的动作形态有很大的关系。

4.2建议

4.2.2在以往马龙输掉的比赛中我们发现经常会出现在比赛前半段优势明显的情况下后半段被对手一旦在局面上扳回一些后,显得后劲不足导致输掉比赛,而这除了有他心态保守的问题之外最重要的是缺乏硬实力,所谓硬实力就是中远台正反手均衡的对拉、反拉能力。现阶段马龙已经在正手整体的系统中拥有了强于他人的硬实力,但是反手系统,尤其是中远台的对抗中还是使用率较低显得有些底气不足,不像张继科、王皓、波尔这些实力派选手对反手技术体系的信心强,所以首先要从思想上相信自己的反手能力,这样在比赛中的出手才会更加果断,才能使整体的技术更加深厚,对手也将更难击败他!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羽毛球;女单;汪鑫;技战术

1.前言

羽毛球是我国重点项目,是我国在奥运会上夺金的重要项目。随着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尤其在实行新赛制以后,比赛偶然性大大增加,受到了各国优秀羽毛球运动员的强烈冲击越来越大,所以要想我们中国羽毛球事业一直保持强盛下去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材已是迫在眉睫了,女单作为中国羽毛球的传统优势项目,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女单选手一直保持着强大的个人和团队实力。然而近年,新赛制的推行,使得中国羽毛球女单的绝对优势不存在了。虽然世界女单排名前三名均为我国选手,但是国际重要赛事的冠军越来越少,输球也越来越多,面临来自邻国的威胁越来越大目前,27岁的汪鑫近年来有大的突破,被众人寄予厚望,2008年的全国羽毛球锦标赛团体赛中,汪鑫爆冷击败谢杏芳,一战成名,是中国队非常前途的新人。本论文针对汪鑫近两年内的不同对手的比赛录相进行软件数据采集的方法进行各方面的分析,从中总结分析出汪鑫一些需要改进或加强的地方,为中国羽毛球队的训练与参赛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还为中国羽毛球事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贡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汪鑫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2.2.2数据统计法

原始数据使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算各项技战术得分、失分、得失分的比率等特征值。

2.2.3对比分析法

各种信息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对研究得出的观点、结论和建议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推理并加以论证。

3.汪鑫网前技术

通过统计对比分析,从胜局中可以得出汪鑫使用前场网前球正反手的使用率较为均衡,其中使用率最高的技术为推球,使用率达到60.8%。其次使用率排二,三的技术的为挑球和放球,使用率分别为44%和31.7%。从负局中得出汪鑫使用率最高的技术为挑球,使用率为67.4%,其次使用率排第二,三的技术为推球和放球。使用率分别为64.7%和24.2%。汪鑫的网前打法多以推挑为主以压制别人后场为目标,这样的打法有利也有弊,有利点就是可以通过积极地压制别人后场迫使对方回出低质量的球从而使自己占主动甚至得分,有弊点就是在打球过程中处于顺风的时候,球不易控制,力量过大出界或者推挑的质量低,容易让对方抓球回击,挑球的球速一般较慢,能给对手一定的准备时间。所以适当的加大网前搓放和勾对角的比率还是有必要。还应注意各项技术的使用应相互联系、密切配合、富于变化才能给对手构成威胁。

4.汪鑫后场技术

汪鑫后场杀球效果分析

表1 汪鑫后场杀球得 失分统计表

扣杀球是把高球用力向前下方重击、重切或者重点击球,由于这种球速度快,力量大是羽毛球运动中主动进攻与得分的重要技术。从表7中可以看出汪鑫后场杀球使用率为16.2%,两局直接得分率为41%,两局接间得分率为11.8%,两局失误率为8.4%,总的得分率为52.8%,主要靠进攻得分,女单运动员发后场球比例较大,所以后场技术高、吊、杀接发球的比例相对较高,所以在比赛中每球必争,杀球成为比赛中进攻的最有效也是最常用的手段。从表中数据中可以看出汪鑫后场杀球直接的得分率为21%,20%,说明汪鑫杀球具有攻击力,落点准,速度快的特点,导致对方无力回球或者直接失误。从数据中也可看出王汪鑫在第一局中失误率高于第二局,导致其失误率上升的原因可能是体能的下降、领先或落后心理的变化。综上,汪鑫的后场杀球具有攻击力,也是场上主要得分的手段之一。

5.结论

5.1 汪鑫使用前场网前球正反手的使用率较为均衡,主要体现在网前的“推挑球”使用得多。

5.2 汪鑫接杀球防守能力较强,但反手防守能力高于正手。

5.3 汪鑫后场主要以高球和吊球技术为主,进攻能力强,汪鑫的后场打法是以拉吊突击为主,回球落点多变,而且主动进攻,斜线吊球与直线杀劈技术出众。

5.4 汪鑫后场杀球具有攻击力,速度快,是得分的主要手段。

5.5 汪鑫后场得分较高,技术较稳定,网前的得失分率也高。

参考文献

[1] 赵新华.从96汤、尤杯看世界羽毛球发展趋势及对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8(1)

[2] 王桂忠,吴武彪.中国羽毛球运动的格局与展望[J].四川体育科学,2003(4)

[3] 程勇民.“快、狠、准、活”技术风格对中国羽毛球运动的促进与制约[J].体育学刊,2005(3)

第12篇

知识的习得是从已知到未知的发展过程,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缺乏对学生学情的思考。“学情”指学生及其学习的情况,“学情分析”是指教师对学生在现阶段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知识基础和认知结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等进行了解分析,以便以学定教的过程。著名教育家奥苏贝尔曾经说过,“如果我不得不将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原理还原为一句话的话,我将会说,影响教学的最重要因素是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把握已知,分析未知,探索“怎知”的过程,提高学生化学学习的效率。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学情分析做以下几点思考。

一、对学生的“已知”心中有数

这里说的“已知”是指学生已经具备的与本节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等,准确了解学生的“已知”就能够确定教学内容的起点,就能有效选择问题情景和教学策略,就能有效利用先行组织者进行教学。如在高中化学必修1《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分析学生的“已知”:(1)已经掌握了一些重要元素的化合价,能够判断一些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2)已经知道部分元素具有可变化合价。(3)已经学习了一些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4)已经知道化学反应可分类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5)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也略有所知,能从“得氧”和“失氧”的角度定义氧化和还原反应。我们只有对学生的“已知”做到心中有数,就能准确制定课堂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应达成的学习目标。

二、对学生的“未知”定位准确

“未知”是相对“已知”而言的,学生的“未知”是指课程目标要求学生达到的“未知”水平,它包括学生应该掌握的学习目标中所包含的知识、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的过程中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包括实验操作能力,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在《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中,学生应该达到的知识和能力目标包括:(1)如何判断氧化还原反应,(2)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3)能够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4)能够用双线桥和单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等。结合我们学生的实际出发,对于“用双线桥和单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转移电子的个数”,我们只要求学生能够分析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如只有一种氧化剂和一种还原剂的反应,让学生能够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并能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判断出氧化还原反应,能从化合价的升降角度分析出氧化剂和还原剂在反应中得到和失去电子的情况。

三、对学生的“怎知”精心设计

“怎么知”反映学生是如何进行学习活动的,它体现学生的认知风格和学习方法、习惯等。如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中,我采用层层深入的方法进行。首先板书CuO+H2=Cu+H2O,学生根据初中所学知识能很快判断CuOCu失去氧原子,发生了还原反应,此时我追问“那么该反应中的H2H2O,发生了什么反应呢”?学生很容易答出“氧化反应”。接着我再举几个有得失氧的氧化还原反应让学生分析得氧和失氧的情况。当通过练习,学生对从得到氧和失去氧的角度判断、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掌握得很好了,接着引导学生来分析这几个反应中物质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是否发生变化。学生惊喜地发现,这些反应中都存在着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这样学生就能很自然地得出“只要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范畴就更广了。我们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时,就可以根据“是否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来判断了。学生要掌握这个知识点并不难,因为初中已经学过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以及如何判断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此时接着再问“那么元素化合价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化合价的变化由什么引起的呢?”学生的思维一直跟着我的思路向前走,此时问题一出,学生都议论开了,“是什么引起了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呢?”

在初中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示意图,知道了元素的化合价与原子结构有关,比如钠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因为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当它失去这个电子后就显+1价。由此学生可以得出答案了“因为有电子的得失,所以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比如钠和氯气生成氯化钠的反应中,钠原子失一个电子,化合价由0+1;氯原子得一个电子,化合价由0-1。此时,我给学生分析了另一个反应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氯化氢中氢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该反应中不存在电子的得失,而是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电子的转移,因此说“电子的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在课堂教学中,要提高教学效率,学情分析必不可少。正确分析学情,可以让学生达成如期的目标,也能让学生对该科目产生学习兴趣。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