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梯子阅读答案

梯子阅读答案

时间:2023-05-30 09:48: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梯子阅读答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梯子阅读答案

第1篇

[关键词] 设疑激趣 语文教学 反向设疑 比较设疑 搭梯子设疑

一、理论基础

疑问是兴趣的开始。没有疑问,学生就不善于思考。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创造潜能总是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的,所以教学过程中的设疑置难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这个过程还可使人们由于受到创造的快乐而使认知兴趣得到有效强化,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稳定。

宋代朱熹指出:“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见长进。”陆九渊也认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没有疑问就没有思考的源泉,也就没有创造的动力。许多伟大的科学研究都是从疑问开始的。如果爱迪生没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就不会成就其一生两千多项发明;如果牛顿不执着地探究“苹果为什么下落”的答案,就不会有“万有引力”定律的诞生;如果爱因斯坦没有对物质世界的疑问就不会有狭义相对论的诞生;如果哥白尼没有对“地心说”的质疑就没有“日心说”的问世……总之,怀疑的头脑、批判的精神是创造能力的源泉。高斯说得好:“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

二、什么是设疑激趣

设疑激趣是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方法。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考,教师在教学中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很有必要的。这种教学方法叫做设疑激趣,设疑激趣的语言是教师精心设计的,具有启发性、激趣性、艺术性的课堂教学语言。

用设置疑问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可以吸引学生寻根究底,不断挖掘语文知识的深层含义,深入到知识的内核中去。疑问就成为不断催发智能的刺激剂。经常激疑生趣,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定会与日俱增。学习过程中他们就会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如果学生形成了一个善疑乐思的学习习惯,就意味着他们获得了创造力的潜能。所以,设疑激趣是语文乐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如何设疑激趣

设疑激趣关键在于怎样设疑,也就是如何提出问题。设疑是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激趣是教学的目的与效果。通过设疑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与欲望,启迪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那么,如何设疑才能激趣呢?这确实是一门值得语文教师认真研究和不断探索的教学艺术。从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介绍和教育教学论著中受到启发,我归纳了以下几点,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1.反向设疑

为了加深学生对某个问题认识的深度,激起学生对问题的有意注意,教师可以设计若干系列的、与正确答案相矛盾的问题;或者给出一个问题的错误答案,让学生通过读书、思辨、讨论,然后得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又叫做问误答正法。

如教鲁迅的小说《药》,有位老师在讲到小说的主人公时提出一个问题:“很多人都认为,作品中写的最多的人物就是作品的主人公,你们认为这种说法对吗?”有同学认为对,并说出理由:“大部分小说的主人公是文中描写较多的人物,如《阿Q正传》中阿Q写得多,阿Q就是主人公;《孔乙己》中孔乙己写得多,孔乙己就是主人公。我还没见过哪篇文章里写得少的人物是主人公的。”有的同学附和这个观点,有的同学拿不准,等待老师的启发。教师接着说:“那么可以说,《药》这篇小说中华老栓着墨最多,因此华老栓就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由于同学们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大部分同学能够判断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这时有位同学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小说的主人公应是作品中表现主题思想的人物,而不能以在作品中写的多少来决定。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夏瑜而不是华老栓。”他的看法得到大家的一致通过,也得到了老师的赞扬。

评析:因为老师精心设疑,提出的问题和正确答案刚好矛盾,所以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带动他们相应的学习活动。大家积极地阅读和思考,课堂教学生气盎然、活泼有趣。相反,如果老师用平铺直叙的方式提问:“《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你认为是华老栓还是夏瑜?”显然不能达到先前的课堂效果。

2.比较设疑

比较设疑是教师运用正比、反比、类比等方法,选择有相似点的比较项进行比较时设计的问题,目的是深化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培养学生善于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养成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举一反三的学习习惯。比较设疑也叫做比较式提问或迁移提问。

如教师教《阿房宫赋》时可提问:“《阿房宫赋》与《六国论》都是写秦国灭亡的事,它们在写法上、立意上有什么不同?”教《故乡》时可提问:“闰土称‘我’为老爷,而杨二嫂称‘我’为贵人,他们两人对‘我’的感情是否一样?有什么不同?”教《社戏》时,可根据迅哥两次吃豆的不同感受设疑:“迅哥两次吃豆都是六一公公家的罗汉豆,为什么感到今天吃的没有昨天吃的那么好?两次吃豆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作者的心情发生了什么变化?”

评析: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使问题更明朗,使人变得更聪明。这种认识问题的方法迁移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同样具有明显的效果。比较设疑可以让学生发现矛盾,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激起思维的火花,在比较中提高认识和鉴别事物的能力,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培养语文学习的能力。

3.搭梯子设疑

搭梯子设疑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提问方法之一。《礼记•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悦)以解。”意思是说,一个善于提问的老师,就好像攻伐坚硬的木头一样,总是先从脆弱的部分入手,然后再砍伐那坚硬的部分,久而久之,学生自然能愉快地接受、理解各个问题,师生都感到轻松愉快。所谓搭梯子设疑,就是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设计问题的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于教师设疑的巧妙和不露痕迹,学生没有感到特别吃力,就掌握了课文的知识,达到相当的认识深度,这不也体现了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趣味所在吗?

例如,讲授《故都的秋》,教师先让学生朗读文章的前两段,然后提出第一个问题:“这两段主要写什么?”阅读之后,学生很容易看出:第一段写的是北国的秋,第二段写的是江南的秋。紧接着问题二:“在作者的眼里,北国的秋怎么样,江南的秋又如何?”还是从字里行间寻找答案。只要仔细阅读,学生不难回答出:作者认为北国的秋清、静、悲凉;南国的秋让他“看不饱,赏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味不够。问题三:“这两段文字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北国的秋与江南的秋的?”站在前两个问题的认识高度,同学们很容易得出问题的答案:作者把北国的秋与江南的秋进行比较,采用的是对比的修辞手法。问题四:“通过对比,你认为作者更喜欢哪里的秋天,这两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由于前两个问题的铺设架桥,学生通过有选择的反复阅读和思考,认识到作者要表达“对故都北平的秋天的深深怀念”之情,尽管他大多数时间生活在南国的苏州、杭州、上海,广州、香港、厦门,却始终不能忘怀北平的秋天,所以不远千里,辗转反侧来到北平,就是想再尝一尝这故都的秋味。

评析:教师先后设计了四个问题,一个问题比一个问题深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一层比一层深刻,师生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了教学任务。这个教学片段充分体现了搭梯子设疑的优越性。反之,如果改变了问题的先后顺序,教师一上来就问:“同学们读了第一、第二自然段,认为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肯定大部分同学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激不起学生看书和思考的兴趣。

第2篇

关键词:科学的等待 有效科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2-115-02

在探究式科学教育日渐成为世界科学教育发展趋势的大背景下,仍然存在人们对它的理解并不相同。科学教育的核心在于幼儿科学态度、科学探究精神以及科学思维的培养,发展其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在科学教学中,由于幼儿“突发状况”(教师原本设计的活动思路之外的事件)的出现概率增加,并且这些“突发状况”经常是影响科学结论的,在这种状况下,教师选择怎样的处理方式?急于求成式的告知结果便成为教师解决幼儿“突发状况”的方法。当然,这种方法与我们所说的“做科学”是完全相违背的,纯粹是被动的接受。这种在形式上“探究”,本质上“告知”的学习只是一种装饰后的传授式科学教育,这样的解决问题方式只能让幼儿成为一种复读机器,对幼儿的终身发展毫无意义。

等待本身就具备一种消极、被动的成分,但本文所要阐述的是一种“科学的等待”,是一种积极、主动、间接的引导幼儿思维发展的方法。

一、有效科学探究

1、探究的概念

探究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探究,英文“Inquiry”,亦称发现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检验、探究性学习。不难看出:这里的探究是一种内在的、积极的、主动的学习。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从探究中的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到形成解释、获得答案,是一种由外在到内在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是需要探究者对外在事物进行分析、推理、判断、选择然后转化为自身内在认识的过程。这也就是思维的参与过程。因此,思维在幼儿的探究活动中应该是肯定存在的。

(一)有效科学探究

有效探究中的有效是指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的活动。那么有效探究的概念即为:在自身积极主动中实现预期目的的探究活动。探究的有效性与幼儿的探究特点有着直接的关系。

幼儿探究活动的特点

首先,幼儿喜欢探究

正如杜威所说,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儿童的本能冲动,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因此,孩子喜欢探究。

其次,幼儿探究的外在化

幼儿的探究过程往往受原有经验和幼儿思维水平的限制,他们的探究具有主观性、表面性、片面性。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再次,幼儿探究的持续性差

由于幼儿探究的外在化,使他们在探究事物的本质中经常存在很多问题,当问题得不到解决时,他们就会显得灰心,就有可能不再进行持续性的探究。

正是由于幼儿探究的这些特点,那么幼儿有效探究的提出显得更为有意义。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促进幼儿有效探究的根本在于能让幼儿抓住事物的本质,从而实现预期探究目的。然而,能否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又与幼儿思维水平相关。可见,发展幼儿思维是促进幼儿有效科学探究的根本方法。

(二)等待与科学等待

所谓等待就是不行动,直到所期望的人或事出现。那么,当幼儿探究中遇到发现瓶颈时(探究时遇到的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们是不是消极等待呢?当然不是。本文所强调的是科学的等待,它含有多个含义,一个是自然的;还有一个就是针对幼儿探究的特点引导幼儿实现预期目的,但绝不是去强求,只是让老师做一个“热情而积极的鼓励者、支持者,有效而审慎的引导者。”

科学等待的提出主要源于:

1、学习本身就是一个重新建构自身原有只是体系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瞬间完成的,而是需要一个过渡期,这个过度的时间段就是我们等待的时间。

2、3―6岁阶段的思维是一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实践证明,每差一岁,幼儿的思维能力就有明显的差异,4岁孩子已经能理解实验要求,按要求做出反映。5―6岁的幼儿已经能开始探索事物的内在原因了。这都说明,这个时期已经孕育抽象思维的因素了。但抽象思维常会受到具体形象思维的影响。如何帮助他们顺利通过透过现象看本质(即学会思维的方法)就是科学等待的内容。即思维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等待过程。

3、等待就是要避免急于诱导学生解答,急于给答案,更不要直接给出科学概念的定义。因为要扑灭儿童好奇心的办法就是直接告诉他答案。如果学生认为老师什么都懂,他就会感到上课只要注意听和记住老师的话就行了,不会再有探究的兴趣。也就是说等待作为一种教育方法,它所凸显的是教师的引导支持作用。

三、 科学等待的具体内容

在科学等待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教师的引导,但一定是能启发幼儿思维的引导,因为只有幼儿的思维得到发展,那才是最有益于幼儿终身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发现:这样的引导比直接告诉他答案要困难的多。因为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幼儿的家庭教育方法等的不同,引导方案就会有不同,这种(个体的不同)变量就导致了难度的增加。下面将从教师的提问技巧和回应技巧两个方面说一说。

(一)教师的提问

1、提问设计

问题的递进关系主要是指问题要由浅及深,是他们伸手跳起来可以够得着的,是能够引起他们继续探究的兴趣的。因为如果问题一来就很深奥,孩子们就会灰心,觉得是一个自己不能到达的高度,从而失去探究的兴趣。

例如:在大班科学活动《拆装圆珠笔》活动的重点是:细心拆装,养成做事细致的好习惯。难点是对于拆下的圆珠笔如何组装的问题。这里就要提醒孩子注意,那么他们会采用怎样的学习方法,这个可以是他们自己决定的事情。那么这个活动的提问设计可能就是要让孩子先探究圆珠笔的构造,让孩子了解了之后再进行圆珠笔的组装,这样在难点问题的解决上就会有效许多。

2、提问的实施

问题设计好之后就是要面对幼儿开始实施。当然,我们应该清楚的知道:设计好的重难点问题不一定就是现场孩子的重难点问题。我们最常见的就是设计好的问题不能顺利的让孩子做出预想的推理结论。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没办法的去告知孩子结论,这种现象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形式主义了。这时的情况应该是设计的主要问题不能引起孩子的共鸣,那么我们就需要一些次要问题做梯子,让幼儿顺着这把梯子爬上去。

例如:在中班科学活动《弹性》的探究活动中,由于他们年龄的关系,如果直接让孩子们比较观察物体的“弹”,是否就真的能让孩子明白“弹性”呢?这里就可以利用橡皮泥,因为橡皮泥在受力后也会产生变化,但这种变化只是“变形”,因为它回复不到最初的状态,在孩子们对橡皮泥的变形有了了解之后,再在此基础上去比较海绵的受力变化状态,就会很直观的明白“弹性”是物体在受力变形后又能回到最初的状态。那么在此活动中“橡皮泥”的变化问题就是一个梯子,带领孩子体会到弹性的梯子。

次要问题的提出与教师对该教材的理解是有绝对关系的。只有教师对本教案中的科学现象有了实质的了解,才能真正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有针对性的提出引导方案。同时也应该是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

无论是设计的提问还是实施中的提问都要注意问题的开放性。只有这样才能给幼儿更多的思维空间。最典型的代表问题就是:你发现了什么?同时,教师也应该在提问之后给予孩子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因为无论任何人都需要有对问题的思考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教师一定要调整好心态,不要急躁。要善于观察孩子们在思考过程中的点滴“黄金”发现,因为这些发现有可能就是你帮助孩子实现新发现的基础。

(二)教师的回应技巧

回应也是要讲究策略的。这里的回应不单指对幼儿提问的回应,应包括对幼儿出现的一切问题的回应。例如操作中、思维上、情绪上的回应。

3、 非语言回应策略

好的回应方式不一定就是有语言参与的,评价回应方式的好坏应该是能否激发幼儿思维的发展为标准。

非语言回应会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功效,就是因为老师没有给出直白的语言指导,反而会让他的思路开阔,因此就会产生更多的可能性。另外,这种回应的好处还在于它不会打断孩子们原有的思路。

非语言回应方式主要包括:微笑、点头、眼神、手势、摸头等一些激励性的肯定动作。在这种肯定中幼儿会更加积极的进行探究,教师只要等待幼儿的探究结果就好了。

4、 语言回应策略

语言回应往往比较直接,可以让幼儿得到比较明确的反馈信息,从而对自身原有思路进行新的分析。

(三) 追问

当幼儿对老师的回答不够清晰、明确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针对性比较强,能够充分引起幼儿的再思考。

例如:在中班科学活动《装电池》探究活动中,孩子在介绍自己装电池的方案,但结果明显不正确(电池的正负极摆放方向错误),这时教师不是直接否定孩子的答案,而是首先采用“后退”的方法,帮助孩子回顾原有的知识经验,然后再利用现有的答案与原来的知识经验不相匹配的矛盾,追问他,是让他认识到此刻的矛盾,从而思考,改变现在装电池的错误方案。

有时在直接的追问中不一定就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那教师也一定不要着急,就像刚才的案例中一样,“以退为进”,先不防退一步,再利用追问的方法,引起幼儿的在思考。

(四) 举例反问

这种方法一般用在幼儿进行概括总结时。概括总结不一定就非得由老师来进行。因为当幼儿对探究活动有了比较深入实践之后,他们是有能力进行概括总结的。但可能幼儿会受到语言的阻碍而使总结不准确,教师就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帮助幼儿进行比较全面的总结。这种方法往往要在集体中进行。这样就可以利用同伴间的补充建议,使总结更加快捷。

例如:教师对中班幼儿提问:“什么是弹性”? 幼儿起初的回答可能是:“物体会变形”。那么这时老师就可以利用这种方法说:“那么橡皮泥是有弹性的吗?因为橡皮泥用力捏后就会变形啊”?这时其他幼儿就会给出更加合理的概括。教师仍然可以利用这种方法继续反问,直到幼儿给出的总结全面、科学为止。

科学的等待内容不仅包括教师的积极引导,还应包括对幼儿科学学习方法的关注上。不要因为教师的介入而影响孩子们的探究行为,一定要在自然的环境中对孩子进行观察。

三、 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的等待是完全符合幼儿成长规律的方法。它是一种积极的等待,积极的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从而帮助幼儿思维的发展。一定要给予幼儿动脑、动手、动口和思考的机会,坚决反对“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孩子是智慧的,教师要走进孩子,观察孩子,从孩子的行为中发现孩子的智慧,并从中获得启示,不断促进孩子的发现。

参考文献:

第3篇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交流过意见,他觉得幸福和成功需要的资质之一,就是一个人能够忘我和专注地做一些事情。一个人除了要会和别人玩,还要有自己专注于某些事情的乐趣。但是这个道理现在是无法给儿子讲清的。他便采用了身教的办法,企图把这种印象从小就烙在孩子的心中。

每次逛街,我看到玩具就想给儿子买,但往往都是在老公的反对下只买一两种。他的解释是:一个人的幸福感不在于拥有了多少,而在于拥有时的感受。给孩子太多,他是拥有了,但拥有的感觉却变得很迟钝和漫不经心。当很多父母都在不停地给予孩子物质的时候,其实是剥夺了孩子拥有时的珍惜感觉。

有段时间,我给儿子买玩具很注重实用性,在宜家看到那个漂亮小木马时虽然很喜欢,但转念想不如买两件可以摆弄的便宜玩具。可老公说,要让孩子拥有一些无用但美好的东西,有些东西可以不用,但需要拥有。那只金黄色的小木马,儿子果然十分喜欢。有时候,抱着它在屋子里跑来跑去。

但老公对儿子做的生活服务性的事情很少,他甚至嫌弃儿子把餐桌弄得太狼藉。我对他表示不满,他对我也不太理睬。有一天,我又表示了强烈的不满,我说:“儿子都快满两岁了,你想想,你为他做过什么呢?”他竟然振振有辞地说,洗尿布、喂饭菜的事让给你做,是给你做母亲的一点唱主角的机会。儿子大一些,等我上场唱主角的时候,你的戏份就少了。我就反问他,我现在怎么知道,你将来能够为儿子做什么?他搬来梯子,让我自己到书架顶层去找我要的答案,还说:“一会儿,自己找台阶下啊。”

此前,我竟然没有注意到,书架的顶层已经排列了好多新书,都写着儿子的名字和大约阅读的年龄段。仔细看,还分了类:一是“必读书库”,二是“自选书库”。

老公说这是给儿子十八岁前的精神壮游“踩点”,也是避免垃圾出版物污染孩子的最好办法。就在我知道自己怀孕的当天,他就开始给孩子准备这份秘密礼物了。他用自己的读书心得在书中给儿子留下了好多“路标”。他给孩子挑选的读物中有人文经典,比如可以让孩子练就文化“童子功”的唐诗、《论语》《庄子》等;还有很多书则是关于科普和未来社会学的。他希望儿子在上小学的时候就能够了解《新财富宣言――基因改写未来》这样的书。它能给孩子一双提前看见未来的眼睛,看到新技术时代的到来对人们的生活、职业、寿命和投资(包括智力投资)的巨大影响。在书的扉页上,爸爸给儿子写了一句话:“在世界上,只有一样东西比任何军队的力量都强大,那就是认识到谁的时代已经来临的思想。这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快,在你长大到七岁的时候,比尔・盖茨早已变成了历史人物,领导思想和财富的新人将是了解这个世界的变化比任何其他人更早和更多的人。”

爸爸送给儿子五岁的生日礼物是上海科普出版社的一套科普丛书,他说这些书既可以培养儿子对自然科学的兴趣,还可以萌发其哲学思维。挑选了好的书,就给自己培养孩子找到了最好的帮手。我当时站在梯子上,头顶着屋顶,心里痛骂这个阴险的人。我想,这么光明正大的事情,他这么处心积虑地瞒着我,不就是骗我一顿骂,然后,又让我哑口无言、自惭形秽吗?我想,爱孩子,是母亲的强项,我岂能让人比下去。我也要给儿子来一个精神建设工程,我才不甘心只是给儿子做一个生活勤务员呢,母爱,会是高质量的,走着瞧吧。

想了想,我也可以给儿子建立书库。而且那些书是财富之外,更关乎他将来生活幸福的观念和细节的。我立刻从梯子上往下走了几步,从书架中间挑选了几本我看过的好书,写上儿子的名字和推荐给他的理由。第一本当然是《我爱你,妈妈》,推荐理由是:感恩,知道感谢为自己付出过爱的人;第二本是《女孩是天赐的》,推荐理由是:将来要找到一个在这本书的教育观念下成长起来的女孩做终身伴侣;第三本书是《一封给小男孩的信》,推荐理由是:尊重你的爱情,能够辨别出值得自己爱的女人,并且能够保护她、呵护她。

好书倒是很多。可是,还得有一个高招超过老公。我突然想起可以给儿子准备一个收集格言和生活切身体会的本子,命名为“明智而美好的生活档案”。想到此,我立刻从梯子中间跳到了地板上,并得意地对老公说:“看看,我就这么找到了下来的台阶。”

我的秘密工作开始了。

有一天,我去坐城铁,刚买好票,我看到车进站了,就跑了起来,这时一个慢悠悠走在我前面的人说:“别跑了,赶不上了。”最初几秒,我并没有听那个女人的话,继续跑,但跑了几步,似乎觉得那女人说的也是,我就开始放慢脚步。把买票时找的零钱往口袋里装。等我走到站台的时候,我才发现几乎只差一秒钟就可以上那趟车。我把这个故事写在给儿子的“明智而美好的生活档案”里,我告诉儿子,我从这件小事得到的切身体会是:第一,任何时候,不要听给你泄气的声音,你自己不做,永远不知道哪件事情能成功,或者哪件事情会失败;第二,不要随意改变初衷,决定了快跑,就快跑,零钱任何时候都能够放到包里去。

我一边做这个工作,一边在某些时候不经意地瞟一眼我老公,意思是:你曾经有秘密,我现在有比你高级的秘密。但是,有一天,我又打算从柜子里取出本子给儿子写上一条的时候,我发现有人篡改我的杰作。在我给儿子写的“要乐于助人”那条后面,老公在后面的补充是:“以不妨碍别人的意愿为前提,也不做替别人扶钉子的事情。”我想了一下,觉得发展老公加入到我的工程中来,创意被他分走一点点,但儿子的收益却会大大增加,就对他说:“好吧,算你赶上了。”

偶尔,我也会暗笑我和老公对孩子的一片痴心,忍不住问他:“这些痴心是一种妄想吗?儿子能像我们期待的那样吗?”他说:“把我们能做的做到就好了。”

第4篇

数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而深入的思维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把问题问得过于紧密,过于封闭。一个开放的问题,一个适度留白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更能促使学生进行深入的数学思考。

留白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为欣赏者提供了自我想象和自我创作的空间。而数学问题中的留白,如同艺术创作一般,更能激起学生灵动而活跃的数学思考。

一、 在问题中留白具体的数字,激起学生对内在规律的深入思考

《小数大小的比较》教学片断:

出示:红星小学四年级三位学生跳远成绩单:

师:从表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生:B是第一名。

师:C的成绩不知道,怎么知道B是第一名呢?

生:B的成绩是4.02米,超过4米,而A、C两位同学都是3米多,4米不到。

师:也就是说,比较小数的大小,应该怎么比呢?

生: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小数部分。

师:那谁是第二名呢?如果C是第二名,那么C可能跳几米呢?

学生讨论。

生:如果C是第二名,那么C的十分位上的数字一定要比8大,所以C的成绩可能是3.95米。

生:我认为十分位上的数字不一定要比8大,跟8一样也可以的,因为百分位上的5已经比4大了,所以3.85也是大于3.84的。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并没有直接让学生比较三个具体的数字,而是对其中一个数字进行了留白处理。然后,数字的空白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其中一个数字并不知道,这反而引起了学生对小数大小比较的内在本质的思考。学生的发言,很好地总结了比较小数大小的内在规律。借助这一处留白,教师进一步地提问“如果C是第二名,那么C可能跳几米呢?”此时,学生更是深入思考,灵活运用这种内在规律进行逆向推理。学生在跃跃欲试的情境中,展开了充分而活跃的思考,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试想,如果没有这一处的留白,学生的数学思考也许还只停留在最基础、最低层次的思考。留白的处理虽然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思维障碍,但正是这种障碍,使得学生不得不进行一些跨越,进而显著提升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含量,使得学生能够透过数字的表象,进行内在逻辑规律的思考。

二、 在问题中留白文字的表述,激起学生对图形信息的充分想象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片断:

教师出示一幅特殊的折线统计图:只有两条折线,却没有其他任何文字信息(如图1)。

师:这是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请你想象一下,这可能是一幅关于什么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经过思考,陆续有学生发表了看法。

生:我认为这可能是一幅关于病人健康状况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师:哦,你觉得红的上升的直线代表越来越健康了,绿的中间一段平的有可能是不太健康的时候吗?很好,你打开了思路。

师:再想想看,还可能是什么?

生:可能是两个地区,一个地区气温越来越高了,一个地区一下子高了,平了好几天又一下子高了。

生:我觉得可能是两个公司的产品,一个卖得越来越好,一个卖到后来就平稳起来了,后来又突然上升了。

师:现在老师把它补充完整。(教师出示横轴是时间,纵轴是路程。)根据现在的信息,你能想到这是哪一个童话故事。

生:是龟兔赛跑。绿色的是兔子,红色的是乌龟。兔子中间在睡觉。所以中间很平稳。而乌龟一直在跑,所以是一直上升。

对图形的阅读和分析能力是数学思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时候学生在分析和理解图形时很容易受到文字的干扰,习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图形,数学思维就会有所限制,并不能很好地关注图形本身所表达的信息。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利用留白的教学手段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一幅只剩下两条折线的统计图,使得学生的思考和注意力完全集中到了图形本身所表达的信息上。其中一条直线一直呈上升势态,而另一条直线中间有一段保持了水平状态。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创造性地想到了这可能是一幅描述健康状况的图,可能是一幅描述两地气温的图,可能是一幅描述两种产品销售量的图……当学生充分阅读和分析了图形本身所表达的信息后,教师又加了折线图纵轴和横轴的信息,但仍然留白了其他的文字信息。最后,学生通过自己的智慧,终于发现原来这是一幅描述龟兔赛跑的统计图。

留白是一种艺术手法,更是一种教学手段。留白并不是简单地留下一块空白,一处恰当的留白,一方面使学生更加关注教师所要表达的内容,另一方面,更使学生对留白之处进行了充分的想象和思考。留出文字的空白,激发了学生对图形的兴趣,使学生深入地分析了图形,加深了对图形信息的理解,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 在问题中留白思考的方向,激起学生自主进行多角度思考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片断:

在完成小数读写法的基本教学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总结出示了一张完整的小数数位顺序表。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张小数数位顺序表,你能从表中看出什么名堂来?你能发现这张数位表有哪些特点吗?可以自己独立思考,也可以同桌小声讨论。

经过一段时间的自主思考探究,陆续有学生表达了自己的发现。

生:我发现小数部分的数位都比整数部分的多一个“分”字,计数单位都多“分之一”三个字。

师:你从单纯的字面上发现了整数与小数部分数位与计数单位的不同,这是一个很直观的发现。

生:我发现小数部分没有个分位和个分之一。

师:对啊,所以在整张数位表中,除了小数点,个位也是一个很特殊的数位。

生:我发现这个数位表从中间向两边,整数部分是十百千万,小数部分也是十百千万,就是个位比较特殊,只有一个。其他数位有点对称的感觉。

师:你说的真对,那么利用这种对称性,同学们能继续发现什么呢?

生:万分位后面是亿分位。

生:不对,我认为应该是十万分位,因为万位的前面是十万位,所以万分位后面应该是十万分位

师:说得真好,同学们已经能够利用自己的发现对数位表进行进一步的补充了。

……

自主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应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而在我们的传统数学教学中,总是习惯性地给学生提一些轻易就能解答的问题。总是习惯性地给学生架好梯子,让其伸手就能摘到桃子。既然踩在梯子上伸手就能摘到,说明桃子本就在不高的地方。此时,相比于桃子本身,如何找来梯子,如何架设梯子恐怕才是学生最需要学会的本领。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提了一个很开放的问题:“你能看出什么名堂?”“你能发现什么特点?”教师并没有具体地指导学生看哪里,要怎么看,从什么角度去看。教师把思考问题的方向留白了。虽然留出了空白,但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思考空间。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数位表,得到了非常宝贵而丰富的发现。这些研究成果,都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到的,并不是被教师牵着鼻子找到的。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自主进行数学思考,自主尝试研究角度,自主运用探究方法,这些都是宝贵的数学财富。不教并不是无为,留白并不是空白。在充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后,教师又一一点评了学生的研究思路。这既是对学生的肯定,又是对这些思考和研究方法的着重强调,原先留白之处,已被学生用精彩的笔墨描绘充实。

综上所述,一个留有空白的问题,更能激起学生灵动而活跃的思考。留白,能使学生透过数字的表象,深入思考内在的本质规律。留白,能使学生排除文字的干扰,充分想象图形所包含的丰富信息。留白,能使学生抛开教师的束缚,自由地翱翔在自主探究的数学课堂上。让我们在问题中留出适当的空白吧,给学生一片自由的驰骋空间,使他们地描绘出五彩的水墨神韵。

参考文献

[1] 沈利明.留白数学课堂,追求水墨意境.学生之友,2012(12).

[2] 刘晓炎.留白在数学中的妙用.上海中学数学,2012(11).

第5篇

关键词:能力立意;问题中心;有效课堂;复习策略

课堂教学是高考复习的主阵地,也是关键所在,高三第一轮复习是系统全面的章节复习,主要是夯实基础,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巩固所学生物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命题已从“以知识立意”转向“以能力立意”,所以,教师的复习内容也应以能力立意,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引导学生多角度迁移和转化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以能力立意提升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一、瞻前顾后,滚动提高

高三学生生物必修课本已经学完,我们重新拾起复习时,在掌握了知识点的基础上,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要学会回头看、向前看,只有瞻前顾后才能滚动提高。复习课中这种方法可以用在讲任何知识点的时候,只要涉及前后知识,教师都应带领学生展开联想,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把知识串起来,构建知识体系。如:高中必修一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的复习,就不能像学习新知识那样,只是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等知识点的复习,而应把这些知识点与必修二中“减数分裂”知识,选修三中“胚胎工程”等知识点相联系,通过比较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归纳其中的规律,掌握相关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我借助相关教学媒体,串讲知识点,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认真归纳总结,从而构建细胞增殖的知识体系。

同样的内容再来复习时绝不能像上新课那样教学,一方面是构建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引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如:对“有丝分裂”知识的掌握,高一的学生只要掌握有丝分裂各期的特征就行了;但是,对于高三的学生,仅仅掌握这些是不够的,还必须与减数分裂的知识、胚胎发育以及遗传变异等知识相联系,形成一个知识体系,注重瞻前顾后,滚动提高,形成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问题聚焦,教师点拨

一轮复习立足课本,夯实基础,逐节逐章层层递进,全面系统地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不遗漏一个知识点。课本上正文、附文、图片等都不放过。生物高考以来,没有哪一道高考题目是脱离教材的,可以说题材在教材之外,知识在教材之内,能力在基础之内,所有的高考题目的答案都在教材之内。所以,在一轮复习过程中必须坚持学案教学,把知识点问题化,通过学生的阅读、讨论,总结归纳,了解学生的知识缺陷所在、能力不足之处,然后有针对性地讲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细胞分裂”的复习课中,我先发给学生复习的学案,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课本的相关内容,学生通过讨论完成细胞分裂的问题,我再带领学生总结归纳细胞分裂的知识网络,弄清楚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征,这一部分知识是高中教学中的难点、重点,也是遗传变异的细胞学基础,同样是高考的高频考点,如果单纯地让学生死记硬背,效果不会很好。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问题,不仅掌握了相应的知识,还发现了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学习的,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教学的立足点在于思路的引领、学法的指导。传经布道的关键在于传授技艺、方法,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给学生以梯子,讲爬梯子的要领,让学生自己爬上去”。在综合能力上,老师的责任是抛砖引玉,授之以渔。一轮复习备考教学中要把教学内容问题化,让学生自己通过主动探索、分析和判断,得出结论;然后针对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剖析和点拨,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反馈到课本的知识点当中,从更多的角度、更高的层次来重新认识这些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

三、加强训练,不断提高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练。”高考能力的提升需要千锤百炼,离开了必要的练习,学生答题的能力就无法得到提高。而且,练习题的设计要有梯度、有针对性,要让学生都看到自己的进步,看到一片新天地,不断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习充满乐趣,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如:在“减数分裂”复习课中采用的

试题:

1.给几个细胞分裂图(图略),请判断下列细胞分别属于什么分裂的什么时期?该细胞叫什么?形成的子细胞是什么?

2.将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其DNA分子都已用32P标记的精原细胞,在只供给含31P的原料中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再各自进行减数分裂。则最终所产生的八个中,含31P和32P标记的所占的比例分别是( )

A.50%、25% B.100%、25%

C.100%、50% D.75%、25%

3.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yy的患者,从根本上说,前者的病因与父母中的哪一方有关?后者的病因发生在什么时期( )

A.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

B.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

C.与父母亲都有关,受精作用

D.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

以上三道题中的第1题比较简单,是此内容的最基本的知识,学生只要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征就可以回答,这可以提高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兴趣。第3题所考查的内容则比第1题又进了一步,需要学生把细胞分裂的基本知识和遗传知识进行简单的小综合,才能作出回答,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6篇

七、怎样理解文中具有概括性的句子

湖南卷第16题【请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文,简要说明作者对 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是什么】____________“文中画线的句子”是指“有人在渴望它的改变,有人在期待它的延续――一切都在两难之中”。

解答该题,若能居高临下,事情就简单多了。人们对于那些曾经惠及我们,而今将要退出历史舞台的人、事、物等,应有一个良好的共同心态,即认为它的离去是一种必然,但又为它的离去而感到怅惘(失落、惆怅等),眷恋之情萦绕心田。这基本上是一个原理性质的命题,如汪曾祺《胡同文化》的结尾:“再见吧,胡同。”

回到“农耕文明”上来。它曾经惠及文明达几千年之久,但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它退出历史舞台是必然的,但我们对它的感情却不会像它退出历史舞台那样迅速,我们会感到惆怅,心存眷恋。正像我们的亲人离我们而去,在理智上我们知道这是一种必然,但在感情上却表现出巨大的韧性。正是这种“韧性”,才使我们觉得我们是懂感情的,是珍惜感情的,才为我们拥有这一种美好的人性而感到踏实。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试题骨子里还是客观的。

具体到“有人在渴望它的改变,有人在期待它的延续――一切都在两难之中”,似乎是一种“二难选择”,而实际是理智和情感的冲突。

【现场练习】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其后试题。

这种高楼大厦的新神话拔地升天,也正把我们的天空挤压和分割得狭窄零碎,正在使四季在隔热玻璃外变得暧昧不清,正在使田野和鸟语变得十分稀罕和遥远。清代张潮在《幽梦三影》中说:“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诗文。”如此清心和雅趣,似乎连同产生它的旧式宅院,已经永远被高楼大厦埋葬在地基下面了。全球的高楼居民和大厦房客们,相当多已习惯于一边吃快餐食品,一边因雪想堵车,因花想开业,因酒想公关,因月想星球大战,因山水想开发区批文。当然,在某一天,我们也可以步入阳台,在铁笼般的防盗网里,或者在汽车急驰而过的沙沙声里,一如既往地观花或听蝉,月下吹箫或霜中饮酒,但那毕竟有点像勉勉强强的代用品,有点像用二胡拉贝多芬,或者是在泳池里远航,少了一些真趣。这不能不使人遗憾。遗憾是历史进步身后寂寞的影子。

(节选自《阳台上的遗憾》)

根据全段,分析作者对高楼大厦的态度,并就文末“遗憾是历史进步身后寂寞的影子”所蕴含的作者观点作出简要评价。(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现代的高楼大厦有它的长处和短处。历史是发展进步的,但在进步的同时也会留下不少遗憾。①辩证的态度②时代的眼光③深刻的反思

八、怎样分析人称的表达功能

2006年辽宁卷第20题――“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

解答这样的试题,要弄清楚这第二人称是指读者还是作者的抒情对象。如是指第二人称,则可以这样组织答案:这样写,拉近了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独特感受,在一种亲切自然的话语情景中,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如是指抒情对象,就要这样组织答案:运用第二人称,把对象拟人化,拉近作者和抒情对象之间的距离,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对象的某种情感;同时含有“呼告”手法,能把感情表达得鲜明而强烈。

【现场练习】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其后试题。

吃着自己种出来的瓜菜,觉得它们每一样都有来历,每一样都有故事。什么时候下的种,什么时候发的芽,什么时候开的花……往事历历在目。

虫子差点吃掉了新芽,曾让你着急。一场大雨及时解除了旱情,曾让你欣喜。转眼间,几个瓜突然膨胀了好几圈,胖娃娃一般藏在绿叶深处,不知天高地厚地大乱家规,大哭大笑又大喊大叫,必定让你惊诧莫名。

有时候,瓜藤长袖飘飞,羽化登仙,一眨眼就缘着一根电线杆攀向高高蓝天,在太阳或月亮那里开花结果,让你搬来椅子再加上梯子,仍然望天兴叹。你看见一条弯弯的丝瓜挂在电线上,像电信局悬下来的一个野外的话筒:刚才是谁在这里通话而且是与谁通话?或者说这么多电话筒从瓜藤下来,从土地里抛撒出来,一心想告知我们远古的秘密却从来无人接听?

你想象根系在黑暗的土地下吱吱地伸长,真正侧耳去听,它们就屏住呼吸一声不响了。你想象枝叶在悄悄地伸腰踢腿挤眉弄眼,猛回头看,它们便各就各位一本正经若无其事了。你从不敢手指瓜果,怕它们真像邻居老吴伯说的那样一指就谢,怕它们害羞和胆怯于是气呼呼地不再合作,总之,它们是有表情的,有语言的,是你生活的一部分,最后来到餐桌上,进入你的口腔,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这几乎不是吃饭,而是游子归家,是你与你自己久别后的团聚,也是你与土地一次交流的结束。

你会突然想起以前在都市菜市场里买来的那些瓜菜,干净、整齐而且陌生,就像兑换它们的钞票一样陌生。它们也是瓜菜,但它们对于享用者来说是一些没有过程的结果,就像没有爱情的婚姻,没有学习的毕业,能塞饱你的肚子却不能进入你的大脑,无法填注你感情的空空荡荡。难怪都市里的不少孩子都不识瓜菜了,鸡蛋似乎是冰箱生出来的,白菜似乎是超级市场里长出来的,看见松树就说是“圣诞树”,看见鸭子就说是“唐老鸭”。在一个工业化和商品化的时代,人们正在越来越远离土地上的过程。

什么是生命呢?什么是人呢?人不能吃钢铁和水泥,更不能吃钞票,而只能通过植物和动物构成的食品,只能通过土地上的种植与养殖,与大自然进行能量的交流和置换。这就是最基本的生存,就是农业的意义,是人们在任何时候都只能以土地为母的原因。英文中culture指文化与文明,也指种植和养殖,显示出农业在往日文化与文明中的至尊身份和核心地位。那时候的人其实比我们洞明。总有一天,在工业化和商品化的大潮激荡之处,人们终究会猛醒过来,终究会明白绿遍天涯的大地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得多。

那才是人类culture又一次伟大的苏醒。

(《土地》 韩少功)

试结合上面的文章内容,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叙述人称?其作用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第7篇

一、走出名著,尊重孩子的再创造

绘本《搬过来,搬过去》是婚姻爱情三部曲中的一首动听旋律。讲述的是:一位小个头的鳄鱼先生爱上了一位大个头的长颈鹿女士,他们从彼此陌生到相识相知,到彼此相爱而生活在一起,却因为相互间的巨大差异而面临着许多的麻烦,但他们终于勇敢地携起手来,共同打造幸福的生活。图书有可爱的形象,柔和的色彩,幽默夸张的动作表情,那贯穿始终的爱正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刚开始,我试图从图书画面入手,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猜测鳄鱼与长颈鹿因为身高差距带来的种种困难及他们为彼此做出的努力,感受他们之间浓浓的爱。

为了让孩子也能感同身受,在孩子们猜测搬到谁家住比较合适后,我先出示这张图片:长颈鹿小姐搬到鳄鱼先生家,在睡觉时出现了困难,她长长的颈一直伸到了马路上。文字是这样介绍的:“当她睡觉时,只要伸展一下身体,她就完全看不到鳄鱼。”结合后一幅画面(长颈鹿小姐的头伸在烟囱外,鳄鱼先生爬上梯子想和她说话)想表达的意思是一对爱人不能对视是件很痛苦的事。孩子们看完后一下子说开了:“长颈鹿小姐这样睡觉会着凉的。”“如果晚上下雨,长颈鹿小姐不是被雨淋湿了吗?这样不好!”“这也太危险了吧。马路上的车子那么多,会轧到长颈鹿小姐的。”……没有一个孩子注意到长颈鹿小姐与鳄鱼先生交流上的障碍,我尝试引导将孩子们的注意力拉回来,但显然成效不大,甚至因为这样的硬伤使孩子有些意兴阑珊。在研讨时教师开始争论,是尊重原著还是尊重孩子。最后大家终于形成共识:一部作品不仅是作者的心血,也是读者再创造的过程,只有在相互创造理解的过程中,作品内容才能得到充实,不断完美,孩子的发现才是最直观、最真实、最有价值的,何况他们的发现也是对生命的尊重。

我们将生命教育价值点定位在感受“爱”,只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从孩子们抑制不住的笑声中发现原来对于孩子来说爱并不是最重要的,他们更直接的收获是从图书画面中感受到的有趣。比如鳄鱼先生搬过去住到长颈鹿小姐家后,孩子们就发现了好几处有趣的地方:鳄鱼先生需要借助绳梯爬上马桶,用来冲水的拉绳太高够不着,卫生纸离它又远又高……于是我的引导语开始有了变化:“你们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看到什么好玩的了?”“你们笑什么?”……尊重孩子的发现,发现生命的快乐,这样的活动何尝不是生命教育?因为这样的改变,让我的教学变得更丰满灵动。以孩子为本的活动设计理念成为成就经典绘本再创造的重要法则。

二、因势利导,保护孩子的积极性

绘本《会跳舞的棒棒糖》是建立在《甜津津的河水》这个童话故事基础上组织开展的。小熊有一根棒棒糖,但因为最初有独享的想法,致使那些生活在水里的朋友一个个离去,小熊很后悔自己的自私想寻回友谊。教师的活动设计中有一个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小熊,你有什么好办法和朋友们分享这根棒棒糖?”孩子们的思维很活跃:重新去超市买很多的棒棒糖;回家再拿一些棒棒糖来送给朋友们……很显然这是建立在孩子生活经验基础上的答案。教师是这么回应的:“如果不能去超市买呢?”“家里也没有这么多棒棒糖呢?”结果孩子们哑口无言,再也想不出什么法子来。出现这样的场面问题症结在于教师特别在意那个等待中的“把棒棒糖放进河水里大家一起吃”的答案,而缺失了因势利导。孩子们忽略了要分享“现有的这根棒棒糖”的信息,如果教师能够首先肯定孩子的想法没有错,进而再次明确要求或者加以引导:“好办法!不过你们别忘了,这些朋友都游走了,怎么把棒棒糖给它们呢?”这样既保护了孩子们表达的积极性又提出了挑战,如此基于孩子的生活经验他们才有脉络可循:“哦,可以把糖放到水里溶解让大家喝到甜甜的河水。”

教师的追问在这儿显得尤为重要,既肯定了孩子的想法,又抓住孩子回答中的有效信息,并加以引导往往会让他们更积极地去思考、去发现。

在这样的追问中,孩子的思维更加活跃之外,生命中重要的品质――分享,也在孩子心中扎下了深深的根基。

三、实践探索,激发孩子的创造欲

第一次看到《爷爷一定有办法》这个绘本就被感动,这其中闪烁着生命的智慧以及亲子间浓浓的情感,而爷爷的智慧又一次次将故事带向,这样有趣而又富有内涵的绘本正是孩子们喜欢和需要的。我利用“猜”故事的形式来唤起孩子的阅读兴趣。观察封面认识故事主人公时,我让孩子们说一说自己心目中有办法的爷爷是什么样的,孩子们果然兴趣浓厚,这个“猜”也一直伴随着故事中神奇的变化贯穿始终,没有固定答案,每一次想象都可以得到肯定。伴随着“猜想”的是动手操作,每个孩子手里都有一块和约翰爷爷一样的“毯子”,孩子们的想象天马行空,却是有据可循的,那依据就是自己手里不断剪裁变化着式样的材料。当孩子们一次次利用现有的材料学着爷爷的样子 “喀吱喀吱”地剪着、想象着时,教学活动已经呈现出一种可贵的生命特质: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想象,给予每一个孩子创造的机会。

第8篇

一.追求有意义的学习――问题教学的出发与归宿

为什么要采用问题教学策略?中外教育史上许多精辟独到的论述,语文新课程的理念,语文实践中的种种困惑,都在引领我们的思考走向深入。

孔子主张学思结合,其启发教学原则便是弟子主动发问前提下教师的点拨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凸显出学生主动学习的特征;孟子则重视怀疑批判精神,“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同时认为读书过程没有一番切身的感受体验与认真主动的探究,是不能为之的;而在古希腊,苏格拉底的对话式辩论,通过一系列提问,层层剥笋,去伪存真。先哲们对问题教学的论述或实践,表明其必须让学生主体主动参与学习。

语文新课程强调阅读时需要“珍惜学生独特的体验”。而有些老师进行问题教学时,给出唯一正确的答案,束缚与遏制学生的独立思考,漠视与低估学生的能动思维结果,使教学过程陷入机械。其实,有意义的问题教学的最大特色,便是学生思维成果内容与形式的丰富多样。“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问题教学应该彰显学生个性,促进学生的创造、发展。

新课程实施中,课堂活跃了,也有了一丝“浮躁”的味道。究其原因,激发学生非认知因素(情感、态度、意志等)与有意义学习间缺少沟通的桥梁。苏格拉底追问诘难之所以能将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入深层,关键就在于学生思维过程不只显示理性的认识,也在不断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问题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和形成知识,更要重视拉动学生的思维张力,使得他们的动机、情感、能力都得到发展。

所以,问题教学追求的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即“使每一个人在态度、认知、情意、行为和个性等方面都发生变化的学习”。

二.引领学生发现、创造――问题教学实施的核心

在语文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策略,必然涉及问题的设计、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三方面。在追求有意义的学习理念下,问题教学的实施应该指向引领学生去发现、去创造。

1.问题设计策略

(1)目的性。“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要通过课文教学引导学生实现知识迁移与能力形成。问题教学重在用问题引发教学,因而这里的问题不能漫无目的,而要紧扣教学目标。《飞夺泸定桥》一课的教学,是让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到战士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一位老师精心构思,巧借课题质疑:泸定桥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又是怎样夺取泸定桥的?并以此来引领学生反复读文。这些问题可谓一问中的,切中要害。

(2)问题性。问题要包含学生求知的东西,切合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即是说,问题是介入学生“已知、已学”与“未知、未学”之间,使学生感到困难,但又是通过思维活动能够解决的。好的问题有助于给学生讨论与学习的空间,有利于引发与集中学生的思维活力。学生只有主动地思考探究,其中的问题性才能得以排除,必要时还需要教师的点拨与指导。再如教学《飞夺泸定桥》时,“泸定桥在哪里?”这一问题只需教师稍作介绍即可,如以此展开教学,就不具有问题性。许多老师习惯教学时质疑导入,让学生提出课始时的疑问,但如果对学生的质疑不加以归纳,问题因为不具有“问题性”,教学就会流于形式。

(3)艺术性。问题教学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语文知识、智慧生成的过程,而好的新颖的问题往往暗含着一种方法、策略。《清平乐・村居》一词教学时,这样艺术地设问:“无赖”本指刁钻泼辣、不讲道德或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又是“最喜”又是“无赖”,矛盾吗?你怎么理解?生活中看到过类似的情况吗?借助矛盾冲突引发学生思维,促动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学习新知。于永正老师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在学生读文后发问:“你心里有什么滋味?”引发学生咀嚼感受,品读课文,问得极妙。

2.问题提出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进入“愤”、“悱”状态,从而产生问题并乐于解决问题。创设情境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可以播放有关教学的记录片,也可以是教师饱含激情的教学语言渲染熏陶,使得教学成为一个强劲的磁场,能够触动学生诗意的想象。听过一位特级老师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她把教室布置得庄严肃穆,课始伴随音乐,师缓缓讲述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学生似乎一下子就走进了课文情境,问号也随之而来:人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要这样送别总理?……学生进入细致入微的思考,也因此获得真切、生动的体验。

(2)提供思维的“梯子”。作品总是反映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时代面貌等,是学生顺利理解课文的前提条件。教学中向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在此基础上发问,学生便可顺藤摸瓜,少走弯路。《凡卡》一文教学时,老师往往有这一问让学生思考:“爷爷能收到信吗?为什么?”如果不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他们往往会纠缠于信封写作的不规范,很难据此体会小凡卡在这种社会中,只能过着悲惨的生活。因此,有必要给学生思维的“梯子”,向学生提供当时社会的阅读材料,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才能愈发体会造成小凡卡命运悲惨的社会根源。

3.问题解决策略

(1)美读感知。“文者,情之经”,语文教学要重视美读,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体味涵咏,读出文章的美味,品出文章的美感。要让学生读得“文章如出我心”,“文章如出我口”。这方面,许多成功的语文教学便是范例。当然,美读时需要注意两点:一要“有情”不要“无情”,二要“真情”而非“矫情”。

(2)感悟体会。美读只是让学生获得关于课文的丰富感性认识,而学习课文达到理解,离不开弄清蕴含在课文语言文字中的意象。《》教学时,“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理解这一“暖”一“寒”,必须让学生体会巧渡金沙江的喜悦,强夺泸定桥的悲壮。这里就需要让学生反复揣摩、体会。在这一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学生间的合作与对话,实现生生互动与思维共享。

(3)想象创造。语文教学不能只满足于让学生感知理解课文,还要引导学生实现知识迁移,养成语文能力,这自然需要在问题教学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狐狸和乌鸦》时提问:乌鸦又叼回一块肉,再次碰到狐狸,会发生什么呢?”《鸟的天堂》中那棵大榕树,究竟大到什么样子呢?《“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的情形,生活中也有类似情形吗?引发学生的想象与创造,使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为寻求一种答案。

三.兼顾学习过程与思维结果――问题教学评价的关键

如何评价问题教学?在追求有意义的学习理念指导下,我们不仅需要关注问题本身是否具有指向性与包融性,更要关注是否以问题来诱发学生主动深入思考,使得学生摆脱单纯追求结果的学习倾向,从而更注重知识的整合与语文素养的积淀、提高。

由于问题教学带有很强的启发性,因而可以引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问题的解决实则是老师引导学生去发现、想象、创造、追问,更能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经过长期的熏陶教育,将逐渐学会质疑,学会思考,进而学会读书,学会学习。因此,在关注语文问题教学时,我们尤其要注意其过程的价值取向。

当然,“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语文问题教学有时也很难回避自身的局限性。如问题设计欠科学,探究过程易被简化,很难设计满足全体学生需求的问题等,甚至问题教学还会挫伤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我们灵活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切忌机械、僵化。

第9篇

基于这些理由,本文选取在国内被广泛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三套《数学》教科书,从微观层面来考察其中“勾股定理”部分的编写.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由于编写者疏落或失误造成的问题. 这些问题有可能对学生的学习及今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那么我们有必要指出这些错误,并希望编写者在教科书修订时做出修正和改进.

1 引言的设计

三种教科书在这一章的开始都有引言和题图. 比如人教社版《数学》,放置了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会场的照片,其中会徽非常醒目;照片旁边有三段文字作为这一章的引言. 其中第一段有这么一句话:

后来人们进一步发现并证明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你能发现这个关系吗?

笔者认为这段话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在引言部分就把结论明确地告诉学生,那么其后的“观察”、“探究”和“猜想”还有什么意义?第二,把结论告诉学生后再问学生你能发现它吗,同样没有任何意义. 就好象问一个已经吃好饭的人,你想吃饭吗?

我们认为,引言可以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来导入本章的学习,也可以给出本章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这一章要学习什么. 但不可以把需要探究和猜想的结论展现在学生面前.

图1

人教社版《数学》还有一处类似的错误,18.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用古埃及人画直角的方法来引入的,随后配了一幅插图(图1). 但是令人沮丧的是,从穿着看,画面中的人是古希腊人,而非古埃及人. 这个小错误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也许不会产生大的影响,但是作为国家权威教科书出版单位,犯如此低级的错误也是不应该的.

2 定理的发现

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数学计算、数学论证乃至数学推断等能力,勾股定理的教学正是一个恰当的例子. 不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虽有探究式教学的理念,但在师生行为的设计上有两个难解的困惑:①通过度量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长,计算它们的平方,再归纳出a2+b2=c2,由于得到的数据不总是整数,学生很难猜想出它们的平方关系,因此教师常常把勾股定理作为一个事实告诉学生;②勾股定理的证明有难度,一般来说学生很难自行探究,寻得解决的方法.[2]教师通常是依据教科书来进行教学的,那么,我们来看一下教科书是如何设计的.

华师大版《数学》第48页安排了“试一试”:

测量你的两块直角三角尺的三边的长度,并将各边的长度填入下表:

根据已经得到的数据,请猜想三边的长度a、b、c之间的关系.

笔者认为,这个活动设计得非常不好. 为什么?一块任意的三角板,它的三边长很可能并非整数. 让学生猜想三边长分别为3、4、5或者5、12、13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就已经不是十分容易的事(比如,学生容易得到3+5=2×4而不易得到32+42=52;也有学生由32=4+5和52=12+13猜想a2=b+c),更何况来猜想三个非整数之间的平方关系. 教科书这样设计和处理,容易导致学生盲目的探究和盲目的猜想,在这“盲目”上浪费了不少时间,而且没有多大意义和价值.

3 勾股定理是“发现”而非“发明”的

华师大版《数学》第55页安排了“阅读材料”:《勾股定理史话》. 其中有这样一段话(下划线为本文作者所加):

人们对勾股定理的认识,经历过一个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其特殊情况,在世界很多地区的现存文献中都有记载,很难区分这个定理是谁最先发明的. 国外一般认为这个定理是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学派首先发现的,因而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这里有两处错误. 第一,勾股定理是“发现”还是“发明”的?我们知道,发明是创造,一种从无到有的过程;而发现是一种本来就有,从不认识到认识的过程. 那么,数学定理的证明方法,可以是一种从无到有的发明过程,而定理本身本来就存在,而后被人发现的. 教科书中一段话里对定理的产生使用了发明和发现这两个词语,就有一定矛盾和混乱. 第二,并不是因为毕达哥拉斯或其学派首先发现定理,而是因为在数学史上有明确记载,毕达哥拉斯或其学派首先证明该定理,才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的. 同样的错误,我们可以在人教社版《数学》上看到,第74页有个小标签,上面写着:

在西方,一般认为这个定理是毕达哥拉斯发现的,所以人们称这个定理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相比较而言,北师大版《数学》则相对比较准确. 第8页有一则“读一读”:《勾股世界》. 最后一段话:

相传两千多年前,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首先证明了勾股定理,因此在国外人们通常称勾股定理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4 问题情境应避免“人为”的创设

北师大版《数学》设置问题情境,用“旗杆问题”来引入新课题. 该问题是:

强大的台风使得一根旗杆在离地面9米处折断倒下,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12米处. 旗杆折断之前有多高?

对于这一问题,如果考虑该题的现实性和科学性,横向的“12米”是容易测量的,那么纵向的“9米”又是如何得到的呢?如果可以通过直接测量的话,那么折断部分的15米应该也不难测量(唯一难测量的情况就是尺子的长度大于12米而小于15米). 所以这个问题的设计并不合理. 相对而言,教科书中的“梯子问题”在合理性上难以找到瑕疵. 比如华师大版《数学》第50页在给出勾股定理后安排了例1:

如图(图略),将长为5.41米的梯子AC斜靠在墙上,BC长为2.16米,求梯子上端A到墙的底边的垂直距离AB. (精确到0.01米)

这里,梯子的长度是容易测量的,BC的长度也是容易测量的,而垂直距离AB确实是难测量的. 因为难以测量,我们便求助于计算,求助于数学. 这样就体现了数学是有用的.

我们再来看北师大版《数学》第9页例1:

我方侦察员小王在距离东西公路400米处侦察,发现一辆敌方汽车在公路上疾驶. 他赶紧拿出红外测距仪,测得汽车与他相距400米,10秒后,汽车与他相距500米,你能帮小王计算敌方汽车的速度吗?

从情境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角度考虑,这一题应该问题不大;但我们来看另外一题:

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某一时刻刚好飞到一个男孩头顶正上方4000米处,过了20秒,飞机距离这个男孩头顶5000米. 飞机每时飞行多少千米?

这一题出现在修订前的北师大版《数学》中,与前一题在本质上是一模一样的. 如果考虑一下这个4000米和5000米是小男孩或旁观者通过什么途径测到的,就不难明白,为什么教科书修订时把这一题改成前一题了.

我们再来看一题,北师大版《数学》第3节《蚂蚁怎样走最近》中安排了“随堂练习”:

甲、乙两位探险者到沙漠进行探险. 某日早晨8:00甲先出发,他以6千米/时的速度向正东行走. 1时后乙出发,他以5千米/时的速度向正北行走. 上午10:00,甲乙二人相距多远?”

我们在一本美国的几何教材《发现几何》第9.3节的练习B中看到了这道题目的原型[3]:

在火星正午时间,朗达・本德博士离开美国火星研究站,以60千米/时向东行进. 1小时后I.M.布赖特教授离开同一研究站,以50千米/时向北行进,去观察极地冰帽. 火星时间下午3时,博士与教授相距多远?答案精确到千米.

从这两个问题的表述上看,《发现几何》比北师大版《数学》更具想象和充满冒险. 北师大版《数学》只把学生带进沙漠,而《发现几何》却把学生带到了火星. 北师大版《数学》是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或者说是“做数学”;而《发现几何》不仅是“做数学”,更是“玩数学”,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解决数学问题,而这个过程是充满乐趣的.

笔者这里举了几个例子,是想说明教科书编写者在设计习题时采用不同的观念,有的是为数学而问题,有的是为学生而问题,或者为生活而问题. 不同的观念导致习题是“人为”还是“为人(学生)”的区别. 比如,“人为”的问题,为数学而问题,问题都是围绕数学而编写、杜撰的(前文那个“旗杆问题”就是为数学而数学). 从数学角度讲,它也许是严谨的,完美的,但它也许远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也远离了学生的想象世界. 事实上,教科书在编写时,应该从学生出发,考虑问题情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出现“人为”的题目.

5 赵爽的证明方法

赵爽如何利用弦图证明勾股定理,在数学史研究中是有争议的. 钱宝琮先生认为他采用代数方法,利用面积计算;而吴文俊、李文林先生则认为他采用几何方法,利用出入相补原理. 事实上,代数观点比较容易解释赵爽的文字,但这种思维方式不太符合赵爽时代的人们的数学思维习惯.

我们看到,对这样未形成定论的内容,教科书在处理时却显得有些草率.

人教社版《数学》在73页,明确给出了赵爽利用弦图证明勾股定理的基本思路,这是一种几何方法,用出入相补原理来证明的.

华师大版《数学》在52页安排了“读一读”,介绍了弦图和赵爽;之前“试一试”使用拼图和计算面积验证(或者证明)了勾股定理. 课文中没有明确给出赵爽的证明方法,但联系上下文,容易让学生认为赵爽是使用代数方法证明勾股定理.

北师大版《数学》第8页和第9页介绍了证明方法,将大正方形分割成四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然后通过计算面积验证勾股定理. 虽然没有明确指出赵爽的方法,但显然编者认为他是采用代数方法. 其后12页介绍了刘徽用出入相补原理证明勾股定理,但没有从几何方法介绍赵爽的弦图.

我们认为,对于未有定论的内容,教科书就不应该草率地把某种观点强加给学生,不可以对学生说,赵爽就是用这种代数方法证明勾股定理的,或者说赵爽就是用这种出入相补原理证明的. 数学教科书在涉及数学史时要特别注意一个问题,即在向学生展示史实,展示重要事件、重要人物与重要成果时,要尊重历史. 尊重历史就是要展现历史的本来面目,不能歪曲历史而误导学生,对有争议的以及没有最终定论的题材应给学生必要的说明. [4]所以,比较合理的做法是,教科书先重点介绍其中一种证法,随后简单介绍另一种,同时声明本书倾向于前一种观点;而学生可以接受前一种,也可以是后一种观点. 不过,不管是哪一种,学生都应该经过自己的思考,要有接受这一观点的理由.

参考文献

[1] 鲍建生,王洁,顾泠沅.聚焦课堂――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研究与制作[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80.

[2] 顾泠沅.教学改革的行动与诠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44.

第10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创新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393-02

1.充分认识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传统观念认为,语文不过就是读读背背、抄抄写写,统小学语文教学唯教参是从,作文教学大搞新八股,考试答案坚持唯一标准。这样的教学,不仅搞得学生语文能力低下,而且造就了一大批"唯书、唯师、唯标准"的考试机器,学生缺乏自信心好奇心、求知欲,丧失了个性,缺乏创造性。现行的考试制度也束缚了老师的手脚,传统的语文教学束缚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要了解每个学生的思维特点,打破影响他们创造思维发展的心智枷锁,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老师讲课,不是让学生接受现存的结论,而是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真正获得知识,并且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

2.营造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良好氛围

陶行知先生说过:"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了,而且,使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实施愉快教学,学生没有精神压力,心情愉悦,情绪饱满,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反之,如果课堂气氛呆板、严肃、紧张,学生就会感到疲劳、烦躁,如坐针毡,思维就会处于呆滞的状态。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发挥教学民主,师生关系融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和学生打成一片,共同探讨,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给学生充分表达意见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想说就说,想问就问,有不同的认识可以展开争辩。 表扬和鼓励不平凡而有价值的问题,对学生的作品及意见,不要立即下判断,留到最后让全体学生共同评估。形成学生之间和谐的关系,养成能容忍不同看法的态度,不讥笑他人的意见。不能轻易打断学生的思考和发言,允许不同意见甚至错误意见的存在,对学生的一些不同看法要予以鼓励,使学生在饱满的学习情绪和热烈的讨论中,发现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问题,从而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大胆置疑,探索求异的创造性思维

横看成岭侧成峰,由于知识积累的差异、生活背景的不同,就会形成"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认识差异,因此教学中应打破老框框,鼓励学生勤思考,多提问。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鼓励他们对一些现成的理论和传统的观点从不同的方向、甚至相反的方向进行大胆的质疑,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独立思考,探索求异。切不可照本宣科,把教参的理解强硬地灌输给学生。教学《舍身炸碉堡》一课,我问学生:炸碉堡非要舍身不可吗?学生觉得这个问题非常新奇,纷纷献计献策。有的说可以用一根竹竿顶住炸药包;有的说可以搬些石头把炸药包放在梯子上;有的说在桥墩上打个洞放上炸药包......我接着问大家:你们能想出这么多办法让不用"舍身"就可以炸毁碉堡,难道就没有想到而非要舍身去炸碉堡吗?经过联系课文内容,学生认真思考,认识到在当时千钧一发的时刻,如果再不炸毁碉堡,战友们就会一个接一个地倒下,甚至全军覆没,在那万分紧急的关头,他根本就没有时间和机会去想这些,唯一的办法就是舍身才能快速炸毁碉堡,保全战友的性命,赢得战斗的胜利,从而体会到在生死抉择时,是以国家和人民为重,视死如归、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

4.注重学生想象力培养促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激发出学生的想象、联想以及幻想,对于一些留有想象空间的课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联想以及想象。积极引导学生在幻想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未来大胆进行幻想,例如在教《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结尾有这样一句话:"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句话是对全文的总结,概括了荡舟漓江的情景,内涵丰富。这时我抓住词句,引导学生想象:桂林山水景色如何?人们荡舟漓江去是怎样的感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描述游览的情景。有时,教师要善于利用"空白点",引发学生"补想",培养学生的合理想象能力。

5.课内外结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教学中注意课内外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课堂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阵地。但学生课前对课文的感知,课后的巩固、应用也是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指导行为的独立的教学发展阶段。这也是教师引导学生在生活和社会中去组织、探索、实践、运用,培养他们各种能力使知识得到内化的好时机。因此,阅读教学也要注意课堂内外联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首先,可以尽量避免布置机械、重复性的作业,增加实践性、趣味性的练习,使学生进入创造性思维和实践的境界。在教学《挑山工》这课前,就可以布置学生回家做"挑空桶上下楼"的试验,让每个学生都去亲身体验。到课堂上学习课文理解挑山工登山的特点时,就可以让他们谈谈实践的体会。综合大家的讨论,学生就能很快理解挑山工为什么要走折尺形的路线,也将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他们"踩得踏实,不懈攀登"的精神。这比教师费力地讲解更要深入人心。 其次,还可以把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如《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后的环保知识讲座、《孔子拜师》之前"我心目中的孔子"故事会等,或课外读书活动、语文竞赛等活动,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发挥学生的特长,还可以进一步深化思想教育,全面锻炼学生语文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创造性思维。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非常重要,我们应切实转变观念,我们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们还应不断地探索,努力寻求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将教学逐步发展成为创新式的教学,大胆尝试创新,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加强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

第11篇

1.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为连续的自然数,则其面积为().

A.12 B.6C. 3 D. 不能确定

2.如图1所示,在ABC中,三边a,b,c的大小关系是().

A.a<b<cB. c<a<b

C.c<b<aD. b<a<c

3. 如图2,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

A. 25B. 12.5C. 9D. 8.5

4.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a2+b2、2ab、a2-b2(a>b>0),则这个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

5.在同一平面上,把三边BC=3,AC=4,AB=5的三角形沿最长边AB翻折后得到 ABC′,则CC′的长等于().

A. B.C.D.

6.要登上12 m高的建筑物,为了安全需使梯子底端离建筑物5 m,则梯子的长度至少为().

A.12 m B.13 m C.14 m D.15 m

7.某市在旧城改造中,计划在市内一块如图3所示的三角形空地上种植草皮以美化环境,已知这种草皮每平方米售价a元,则购买这种草皮至少需要().

9.如图5,一艘轮船以16海里/时的速度从港口A出发向东北方向航行,另一艘轮船以12海里/时的速度同时从港口A出发向东南方向航行,离开港口2小时后,则两船相距().

10.如图6,将一根长24厘米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6厘米,高为10厘米的圆柱形水杯中,则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至少为()厘米.

A.14 B.16

C.24-2D.24+2

二、填空题

11.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5cm,12cm,其中斜边上的高为___.

12.已知RtABC中,∠C=90O,若a+b=14cm,c=10cm,则RtABC的面积是____.

13.如图7,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7cm,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和为_____cm2.

14.如图8,ABC中,∠B=90O,两直角边AB=7,BC=24,三角形内有一点P到各边的距离相等,则这个距离是______.

15.如图9,某会展中心在会展期间准备将高5m,长13m,宽2m的楼道上铺地毯,已知地毯每平方米18元,则铺完这个楼道至少需要______元.

16.如图10,已知OA=OB,B的坐标为1,那么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是___.

17.如图11,把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AB放在定直线l上,按顺时针方向在l上转动两次,使它转到A″B″C″的位置.设BC=1,AC=,则顶点A运动到点A″的位置时,点A经过的路线长是______(计算结果不取近似值).

18.若ABC的三边a、b、c满足a2+b2+c2+338=10a+24b+26c,则ABC的面积是___.

三、解答题

19.如图12,在ABC中,AB=AC=13,BC=10,求BC边上高的长.

20.已知RtABC,∠C=90O,∠A,∠B, ∠C的对边分别是a,b,c,若a=9cm,c=41cm,求ABC面积.

21.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是6和8,求这个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22.如图13,AB=15cm,AC=14cm,BC=13cm,且BDAC,求BD的长及ABC的面积.

23.如图14,一只蚂蚁从长、宽都是3,高是8的长方体纸箱的A点沿纸箱爬到B点,那么它所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多少?

24.在ABC中,BC=a,AC=b,AB=c,若∠C=90O,如图15,根据勾股定理,则a2+b2=c2,若ABC不是直角三角形,如图16和图17,请你类比勾股定理,试猜想a2+b2与c2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5.阅读材料并解答问题.我国是最早了解和应用勾股定理的国家之一.古代印度、希腊、阿拉伯等许多国家也都很重视对勾股定理的研究和应用,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首先证明了勾股定理,在西方勾股定理又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关于勾股定理的研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勾股数组,我们知道,“能够成为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以下是毕达哥拉斯等学派研究出的确定勾股数组的两种方法.

方法l 若m为奇数(m≥3),则a=m,b= (m2-1)和c= (m2+1)是勾股数.

方法2若任取两个正整数m和n(m>n),则a=m2-n2,b=2mn,c=m2+n2是勾股数.

(1)在以上两种方法中任选一种,证明以a、b、c为边长的ABC是直角三角形.

(2)请根据方法l和方法2按规律填写下列表格:

(3)某园林管理处要在一块绿地上植树,使之构成如图18所示的图案景观,该图案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组成.要求每个三角形顶点处都植一棵树,各边上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均为1米,如果每个三角形最短边上都植6棵树,那么这四个直角三角形的边上共需植树多少棵?

参考答案

一、1.B 2.D 3.B 4.A 5.D 6. B 7.C 8.A 9.D 10.C

二、11.cm;12.24cm2;13.49;14.; 15.612;16.-;17.i;18.30.

第12篇

问题一:课程游戏化倡导“自由、自主”的游戏精神,鼓励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自主学习。然而,在本土户外区域活动中,如果教师放手,孩子们有能力玩好游戏并在游戏中获得发展吗?

本着“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我们的本土户外区域活动以“自由、开放”为组织核心,鼓励幼儿在游戏中自由选择、自主学习、不断创新、愉悦身心。然而不少教师心中存有疑惑:我们以前的游戏活动都是教师预设好内容再组织幼儿游戏,这样放手让幼儿自己进行游戏,他们能行吗?会不会出现游戏水平低、游戏内容重复等问题?带着疑惑,我们进行了本土户外区域游戏的尝试,用实践进行检验。

案例:放弃竹梯之后

妙可搬来一把竹梯,想把竹梯搭在两个木梯之间做成一座小竹桥,但是竹梯太宽,放不进木梯里。起初妙可想通过调整梯子的位置把竹梯放进木梯里,但是试了几次之后还是不行,就放弃了。接着妙可拿来了一块木板,把木板一头搭在桌子上,一头塞进轮胎里,一个滑滑梯就搭好了。有了这次的成功经验之后,妙可又拿来了一块木板,她把木板搭在两只桌子之间,从木板上面走是独木桥,从木板下面钻就是一个山洞。

这是一个发生在运动区的游戏案例。在组织开展本土户外区域活动时,我们没有要求幼儿玩什么、怎么玩,而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下他们可以使用哪些材料。在游戏开始之后,幼儿三三两两结伴搬运搭建所需的材料,然后利用材料本身的形状特征进行组合搭建。案例中妙可在放弃竹梯之后,又进行了多次尝试,利用木板搭建出了“滑滑梯”和“山洞”。可见游戏中没有教师的指导与帮助,孩子完全有能力通过尝试、探索来获得新经验,习得新本领。在观察中我们发现像妙可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孩子们受原有经验和能力的限制,他们的设想可能不会马上成功,但是他们会在不断尝试和同伴互助互学中得到启发、获得灵感,慢慢开拓思路、提升技能,最终获得成功体验。

在“自由、自主”这一理念指导下的放手是指给幼儿足够的时间、空间等让他们能够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但放手并不等同于放任,如果打着放手的幌子以放羊式的方式组织游戏,对幼儿的游戏行为不作任何思考,显然是错误的。我们常说理念指导行为,在本土户外区域活动中,教师首先自己先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果教师思路不清、模棱两可,孩子也会受到影响,不能真正自由、自主地投入到游戏活动中去。其次在本土户外区域活动中,幼儿是需要教师指导的,这种指导可以是宏观的也可以是隐性的。如:材料支持,通过材料的增加、删减或者重塑来解决活动开展过程中出现的争抢材料、安全隐患等问题;经验迁移,通过班级内的建构活动和晨间户外区域游戏帮助幼儿积累、丰富建构、搭建运动场景的经验;组游戏,以分组的形式引导幼儿进行合作建构和搭建运动,不仅能够更好地进行大带小游戏,还能发挥团队力量,让活动更有效果。

问题二:幼儿自由、自主的游戏方式,使得游戏过程变得更加瞬息多变、不可预见,这对教师的观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本土户外区域活动中,教师应该如何有效观察幼儿游戏?

案例:纸箱的创意

当我们把纸箱投放到建构区之后,马上引起了孩子们的关注。瞧,杨洋他们拿来许多纸箱,玩起了叠叠高的游戏。一排纸箱叠好了,在旁边又叠起了另一排纸箱。也许是他们想要用纸箱来建构房子呢。正当“房子”快要成型的时候,杨洋他们却又改变了主意,把纸箱一个一个横着排列在场地上,凯凯看到了,马上拿来另一只纸箱和纸筒,搭出了火车头的样子,然后第一个坐下说:“我是司机,谁要乘火车呀?”他的吆喝声吸引了很多小朋友,大家坐上火车可真开心。

在此案例中,孩子们真正成为了游戏的主人,“房子”没造好,只要“我不愿意”,随时都可以终止。他们在用行动诠释“我的游戏我做主”,可是这让习惯于“导演”游戏的教师心慌了――面对灵活多变的游戏内容,教师又该如何进行有效观察呢?

1.制定目标,落实行动

由于活动内容不可预见,要做到有效观察,就需要制定目标,落实行动,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在本土户外区域活动开展之初,教师的观察是零散的、盲目的,常常是看到什么新鲜、有意思的事就观察什么,这样的观察缺乏目的性与系统性,效果不显著,意义不大。因此,教师不能被表面现象牵着鼻子走,要把“活动目标是否实现”“目标是如何体现在行动中的”等指标作为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活动观察。如,教师可以跟踪观察幼儿是如何进行大带小游戏的,木板在搭建中是如何实现一物多玩的,运动中幼儿是如何规避危险进行自我保护的,等等。

2.明确分工,实时交流

在本土户外区域活动中,常见的一个场景是幼儿不断变换着各自的游戏位置,一会去材料长廊搬运材料,一会来到场地上用材料进行搭建,一会又去其他地方“闯关”。显然进行个案跟踪观察是不适宜的。此外幼儿受年龄特点和能力的限制,对安全的预见性不够,运动中存在安全隐患,教师需要进行看护与提醒。因此在游戏观察中我们的第二个做法是“明确分工,实时交流”,即教师明确分工,定点、定内容进行观察,在游戏结束后再进行及时的交流与探讨。教师定点,能够全面关注幼儿的游戏情况,避免游戏出现盲区及无人看管的状态,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或当幼儿需要支持时无人回应。定内容观察是相对而言,教师在游戏观察前进行及时的沟通,了解彼此观察的方向,尽量避免内容的重复。

3.且行且思,梳理记录

幼儿是游戏的主人,在游戏中自编自演、尽情释放。而教师则扮演起摄影师的角色,不仅用眼睛观察孩子的行为,用耳朵聆听孩子的交流,而且会用镜头捕捉孩子游戏的一个个瞬间,用照片或视频的方式记录幼儿游戏的第一手资料。在本游戏进行过程中,我们观察孩子们在玩什么、是怎样玩的。在游戏结束之后我们梳理照片与视频,及时回顾,思考孩子为什么要这样玩,其原有经验是什么,他们通过游戏又获得了什么发展。然后选择一个有价值的点撰写学习故事,通过“发生了什么”“学习了什么”及“下一步怎么做”三个板块的撰写,以描述的方式还原游戏现场,总结孩子们学习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新经验,并提出改进策略。

且行且思,观察与思考相结合,才能碰撞出灵感的火花,通过梳理、回顾及撰写学习故事,我们能够及时发现游戏中的闪光点和不足,并通过策略调整,使本土户外区域活动开展得更适宜,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更多的发展。

问题三:在本土户外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有效观察为进一步指导幼儿的游戏提供了依据。本土户外区域活动中的“小毛小病”教师能够及时对症下药,遇到“疑难杂症”教师又该如何化解?

案例:垫子上的游戏

士博拿来垫子放在地上就躺下来惬意地享受阳光浴,垫子在士博的眼里就是一张舒适又柔软的床。雯雯比士博多拿了一个轮胎,她把轮胎垫在垫子的一头,垫子马上变成了一张沙发,雯雯趴在“沙发”上,双目微闭,在想什么呢?瞧,雯雯不忘把脱下的鞋子排成了一排,真是一个注意生活细节的小姑娘。婷婷和小伙伴也喜欢躺在“垫子床”上,与众不同的是他们还给自己盖上了“被子”,垫子做的被子盖上舒服吗?

在这个案例中,一块垫子,在孩子们的手中来了个大变身:既可以是舒适的大床,也可以是温暖的被子。孩子们能够发挥创意,这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在运动区孩子们却“不运动”,这又该怎么办呢?在组织开展本土户外区域活动的时候,我们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有的小问题是能够凭经验及时解决的,但是在“疑难杂症”面前,我们就会心存疑惑,举棋不定。教师该如何走出这种困局呢?

1.加强学习,提升水平

要想游刃有余地面对游戏中的种种问题,加强理论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是关键。除了学《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之外,也可以结合当前研究的内容进行专题学习。比如,通过阅读相关的教育著作、文章等,看一看别人是怎么做的,想一想哪些是值得借鉴的,避免走错路、走弯路。

2.问题跟踪,积累资料

当我们困惑不解、毫无头绪的时候,不要急于判断或者下定论,而应该多积累第一手资料,进行问题跟踪,在大量资料与案例面前,答案自然会浮出水面。就像案例中所遇到的问题,我们首先采取的策略是按兵不樱看看孩子们是怎么做的。后来发现他们在游戏一段时间后,兴趣逐渐转移,慢慢把垫子竖起,向“房子”“迷宫”等场景过渡。看来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孩子们会慢慢积累经验、自主学习,提高搭建和运动技能。

3.专题研讨,共享智慧

遇到问题时,闭门造车是走不出思维定势的局限的。抛出问题,借助他人的力量,才可能走出“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境,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开朗。我们可以采取专题研讨的方式进行问题会诊,调动集体的智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然,集体研讨这种形式并非遇到问题时才能使用,常态化的专题研讨更有助于及时提炼先进经验、发现需要改进之处,为下一步优化活动打开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