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成分英语

成分英语

时间:2023-05-30 09:48: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成分英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成分英语

第1篇

关键词:英语语调 序列成分 表态功能

表态功能是指不同语调与其表达的情感态度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是语调最具普遍性的功能。英语语调态度功能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语音过程,受语调序列成分及语调韵律成分中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将以语调序列成分为中心探讨英语语调的表态功能。

一、英语语调序列成分

根据Peter Roach (2000),英语语调的序列成分是指那些一个接一个,以顺序存在,且不同时出现的语调成分。这些序列成分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a)调冠、调头、调核、调尾(包括它们的音高变化)

b)停顿

c)语调边界

其中调核是必不可少的成分,最具表态功能,调冠、调头、停顿以及语调边界是可选的成分,在很多情况下也会影响语调的表态功能。

二、英语语调序列成分的表态功能

依据以上序列成分的划分,本文将从调核型、调冠型、调头型、停顿、语调边界不同的角度对序列成分的表态功能进行分析。

1. 调核型

调核型是语调表态功能的主要手段。它是指调核不仅有句子的重音,并且有句子的逻辑重音,通过在调核上的不同语调而产生不同的情感态度。

(1)调核含义

调核含义可以表现在单独的调核上,也可以表现在调核和调尾复合而成的调核音段上。不同的调核和调核音段体现着不同的调核含义。一般来说,降调表示肯定或结束,其中高降调较为普遍,表示较为激烈的情绪,低降调则表示冷淡的情绪;升调表示未完或疑问,低升调较为普遍,给人感觉也更为礼貌,而高升调则常用于构成疑问句式;降升调表示怀疑、犹豫或暗含之意;升降调表示惊讶或讥讽;平调表示继续或常规。例如:

a) I can’t say I a gree.(高降调,口气严峻,表示再无商量余地)

b) I can’t say I a gree. (低升调,语气较委婉,表示不同意,但愿意听取对方解释)

c) It’s quite ˇ nice.(降升调,表示言外之意,后面很可能说到不好的一面)

d) It’s quitenice.(升降调,表示讽刺,是一种反语)

e) Goodmorning. (平调,打招呼常规用语,没有特殊情感)

(2) 调核位置

调核位置的表态功能主要是指因句子重音的不同而引起说话人的不同态度。一般情况下调核位置是在一个语调单位的最后一个实词的重读音节上,然而,调核的位置也会因说话人思想感情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不同的调核位置可以表达说话者不同的感情和态度。例如:

a)――Why don ’t we start now?

――It’s much too early.

在这两句对话中,说话人A已感到焦虑和不耐烦,认为现在该动身了,说话人B违反调核位置应落在“early”上的常则,把调核位置置于“much”上,强调他们仍有充裕的时间,以此来消除对方的焦虑和不耐烦。

b) ――Mary’s always late.

――Mary’s always late.

说话人A将调核位置落在句中最后一个实词“late”上,只是说明“她总是迟到”这一事实,而说话人B将调核位置落在副词“always”上,表示一种强烈不满的情绪。

c) ――We are going to buy a house.

――Have we enough money?

说话人A用的是常规调核位置,表示事实陈述,而说话人B将调核位置落在疑问助词“have”上,强调一种怀疑的态度。

d) ――David came today.

――What did he want?

当调核位置落在人称代词上时,具有表达某一特定感彩的功能。第二句中调核位置落于“he”上,可表示说话人B不耐烦的强烈情绪。

2. 调冠型

调冠型结构是通过音高的比较来加强说话人的情感。当高调冠位于低升调的调核前,说话人表示关心、热情的态度,形成轻松的谈话气氛;当高调冠位于高升调的调核前,说话人着重加强“惊讶”的程度;当高调冠位于降调前,除了加强说话时的力度外,有时还表达说话人不耐烦或气愤的情感。例如:

a) Howwonderful! (一般的感叹口吻)

b) ― Howwonderful!(高调冠与低降调核形成音调的高低对比,表示强烈的感彩)

c) ――She’s asleep.

――A Sleep?(高升调调核,表示吃惊)

――A Sleep?(高调冠位于高升调的调核前,说话人着重加强“惊讶”的程度)

3. 调头型

调头型是指句子中的调头处于句子的重要位置而获得不同语调的变化,这种结构对语调表态功能起着积极的作用。例如:

What’s your opinion of this article?

a) It’s quite original. (高调头,表示态度较激动、认真、热情)

b) It’s quite original. (低调头,表示态度较冷漠,兴趣不大)

4. 停顿

依据Cruttenden(2002),停顿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无声停顿(unfilled pause),指没有任何声音的停顿;另一类是有声停顿(filled pause),指在RP(received pronunciation)中运用中元音[?藜]和双唇鼻音[m]等的停顿。无论是无声停顿还是有声停顿都是语调单位划分的外在标准,停顿可出现在语调单位之间,也可以出现在同一语调单位内,尤其是在即兴发言时。停顿出现在同一语调单位内具有特殊的表态功能,常表示犹豫和思考,一般来讲停顿的时间短于语调单位间的停顿。例如:

a) How much did it worry...you? (无声停顿表示犹豫)

b) Do you still have the desire to be...to be ...tiny?(无声停顿表示犹豫)

c) When...[?藜] in 1940,he found that British Communist Party was not prepared to answer the questions.(有声停顿表示犹豫)

d) Well [?藜m] I don’t think I will. (有声停顿表示犹豫)

5. 语调边界

语调单位的划分,语调边界的位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语调单位的划分和语法单位结构没有必然的联系,一个语调单位可能是一个句子、一个从句、一个短语,甚至是一个单词;语调单位的划分因语速、语境、说话人态度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情况下,语速快时语调单位较长,在正式场合语调单位较短,说话人为了表示强调时语调单位也较短等。例如:

a) I promise// to serve// my fellow citizens//to the best//of my ability.(在政治演说中,为了强调和表达的清晰,语调单位较短)

b) I promise that I’ll get you the back -ordered merchandise // just as soon as it arrives in the warehouse. (在商业交流中,情况紧急,情绪迫切,语调单位较长)

英语是一种语调语言,语音手段是英语民族表情达意的主要手段,因而研究英语语调的表态功能对于探讨言语交际和交际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英语语调序列成分的表态功能作了简要的分析和归纳,希望能为英语语音教学者及口语教学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Alan Cruttenden. Intonation [M].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2.

[2]Peter Roach. English Phonetics and Phonology:A Practical Course [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3]Alan Cruttenden. Gimson’s Pronunciation of English [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4]卜友红.英语语调的结构、功能及应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5]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6]张凤桐.英国英语语音学和音系学[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7]陈莹.英汉超音段音位功能对比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

[8]肖依虎.潘翠琼.英语语调的表态功能分析[J].淮北煤师院学报,2000,(1):105-106.

[9]杨玉国.英语语调调核位置的功能及其对英语言语交际的影响[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2):82-84.

第2篇

[关键词]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英语写作

[中图分类号] H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1-0171-03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统计分析活动的广泛开展,通过对实践活动的总结,逐步形成了一系列运用多个指标对多个单位进行评价的方法,简称综合评价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多个指标转化为一个能够反映综合情况的指标来进行评价。主成分分析法是综合评价方法中一种较新的评价方法。它与现有的专家评分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聚类法等有着不同的原理和特性,充分考虑了各指标之间的信息重叠,能够在保留原有信息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对高维变量进行最佳的综合降维,且更客观地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避免了主观随意性,提高了综合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及合理性。[1]

在目前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分项式评分标准仍然是多数教师经常采用的用来诊断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方法。研究发现,分项式评分标准适合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诊断性评估。[2] [3]这种评分方法能够对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作出更加细致和准确的区分,提高英语作文评分信度。[4]也就是说,分项评分法有助于甄别学生作文的弱点是语言表达能力不足的问题,还是思维缺乏条理性,篇章布局和逻辑性差等细节问题。但是,由于各分项的指标受重视程度会有差别,所以各项得分的简单相加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及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成分分析法通过对学生英语作文评分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突出显示学生的强项与弱项,从而给教师和学生本身提供一个有针对性的参考,了解每个学生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强,从而达到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综合提高。这对教师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主成分分析数学模型及过程

假设我们研究n个学生的英语作文综合水平,考查英语作文的p项指标。记第i个学生的p项指标值分别为xi1,xi2,…,xip,其中xij为第i个学生的第j项数据值,则这n个学生的p项指标值可以表示成n×p矩阵。利用公式,将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其中xj=xij为第j个指标的样本均值,Sj=为样本标准差。经标准化处理后的相关系数为,其中i,j=1,2,…,p,则得到相关系数矩阵为R=(rij)p×p。然后,求出相关矩阵R的p个特征值λ1,λ2,…,λp以及对应的特征向量。设λi对应的特征向量为Ci=(c1i,…,cpi),其中i=1,2,…,p。则我们得到p个主分量,其中第i个主分量表示为Fi=c1iX1+c2iX2+…+cpiXp。

第i个主成分Fi的特征值μi即主成分的方差。方差越大,对总方差的贡献越大,对总变量的贡献也越大,其贡献率为ηi=μi / μk,其中ηi反映了第i个主成分综合原始变量信息比。

选取m个主成分,如果前面m个主成分贡献率之和接近于1,一般来说,只要达到85%就可以,我们就取前m个主成分F1,…,Fm,也就是说,这m个主成分基本保留了原来指标变量的信息。这样,指标或者变量就减少到m个,从而起到了筛选指标或者变量的作用。对于以上的计算,我们采用MATLAB数学软件进行。

三、英语写作评价实例分析

现以江苏师范大学数学系二年级某班随意抽取15名学生在一次英语写作的成绩为例。这次写作评分分为四个部分,包括内容(5分)、语言文字(5分)、组织结构(3分)、写作技术(包括拼写、标点符号、大小写及字数等,2分)四个部分,共15分的评分。这四项指标标记分别记为内容(X1)、语言文字(X2)、组织结构(X3)、写作技术(X4),学生的各项指标分数见表1。

对15位学生四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结果见表2。

根据表2中的数据,算出四项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R,即

从R出发,计算出特征值、方差贡献率、累计贡献率和特征向量,结果如下表。

于是,主分量与标准变量的关系为

F1=0.5857213X1+0.0529997X2+0.6843405X3+0.4310448X4,

F2=-0.413745X1+0.7703048X2-0.011086X3+0.4851006X4,

F3=-0.302631X1-0.614473X2-0.143337X3+0.7143474X4,

F4=-0.627822X1-0.162002X2+0.7148493X3-0.261888X4.

由表3可知,前三个主成分F1~F3的累计贡献率为85.73%,满足≥85%的条件,因此可以用前3个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其中,相应的Xi的系数反映了偏差程度,正系数反映出较好的水平,而负系数反映低于平均水平,系数的绝对值反映了偏差程度的大小。

在第一个主成分F1的表达式中,X1和X3指标上有较高的载荷系数,可以较好地反映学生的写作内容和组织结构;在第二主成分F2的表达式中,X2指标上有较高的载荷系数,可以较好地反映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在第三个主成分F3的表达式中,X4指标上有较高的载荷系数,可以较好地反映学生的写作技术。因此,选取前三个主成分即可对学生的英语写作综合水平给予综合评价。比如,若F2的值较高,则说明这个学生在写作中语言文字方面水平较高,则这个学生需要加强在其他方面的提高,故其综合评价函数如下:

F=0.3690401F1+0.2819632F2+0.2063451F3

下面计算出学生的综合评价水平分值,即F的值,若学生的F值越高,说明学生的英语写作综合水平越高。下表给出学生按F值的排序:

表4 各主成分及综合得分

在表4中,各主成分及综合得分为负时,表明该生的写作成绩居班级平均水平之下。按综合得分大小排序,就可得到每个学生的写作综合水平在班级中的名次,综合评价学生和原始排序有所不同,可以反映出学生的英语写作的综合素质、强项和弱项。如总分相加排名第1的9号学生,其分数经过综合处理后降到第2名,这名学生在内容写作、组织结构方面成绩突出(F=2.702006),但语言运用能力较弱(F=-0.64305),今后在学习中要关注如何正确使用英语语言。后一种排名次序改变较大,除了6号学生外,其他学生的得分名次均有所改变。名次顺序浮动较大的是2号、3号和13号学生。笔者就以这三个学生作为代表,对他们的写作情况进行分析。2号学生由原始总分相加排名第13上升到第7名,写作成绩在15名学生中居于中间水平(F=0.044278),从F2(0.424306)和F3(0.805763)的值可以看出,该学生写作的语言文字和写作技术方面水平尚可,但在写作内容、组织结构方面(F1=-0.65474)较弱,低于标准水平,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3号学生由第11名上升到第4名,这名学生在写作中语言运用能力强 (F2=1.50462),和2号学生一样,需加强写作内容、组织结构方面的训练(F1=-0.56928);13号学生由原始总分相加排名第9下降到第15名,写作成绩在15名学生中最差(F=-0.95434),必须加强对内容结构和写作技术的训练(F1=-1.41493,F3=-1.32725)。

四、结论

主成分分析法从若干指标中选取主要的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淡化主要指标的作用,大大简化数据结构;可以客观地确定权重,避免了主观随意性,因而使得评价结果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利用这种评价方法,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在班级中所处的位置,找出自己的不足,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加强相应的训练,最终提高写作综合素质,还可以有效地区分学生的差异,给教师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 参 考 文 献 ]

[1] 董L.基于降维法的译者风格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2):282-293.

[2] Knoch U.The assessment of academic style in EAP writing:The case of the rating scale[J].Melbourne Papers in Langu?鄄

age Testing,2008(1):34-67.

第3篇

[关键词]英汉翻译;名词转换;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4-0153-02

英汉是属于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在句法、修辞和词汇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差异,而名词就是英语句子中的一个显著差异。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人们得出的结论是:英语在理论上看来是动词为核心,而实际上其实是名词占了很大的优势;汉语中理论上是名词为中心,但实际上是动词为核心。有很多文章都有提到动词优势与名词优势的对比,但很少著作从英汉翻译中提出名词的翻译策略,本文主要从英汉互译的角度提出名词如何转换才能使译文更加准确地表达出原文的信息。

一、英语与汉语两种语言的词类语法特征的分析和对比

词类,是词依靠在句法结构当中所发挥的语法功能进行划分的,例如,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每个句子主要由主语、宾语、状语、谓语、补语这五种句子成分组成。在印欧系当中,句法成分与词类两者之间是简单的一一相对应的关系,一般都是一种词类仅充当一种语法成分,但在汉语当中,词类与句法成分有着复杂的关系,一种词类通常会充当很多种语法成分。

(一)英语词类的语法特征

在英语词类当中,往往除了名词会充当主语、主语补语、宾语、宾语补语及定语之外,其他的词类一般只能充当一种句子成分。在英语中,若一种词类在句子中充当多种句子成分,句子就会出现形式错误且逻辑混乱,因为这样,为了准确表达,英语就有了一词多类的情况。但汉语在很多时候是一种词类充当多种句法成分,所以相对复杂。但汉语本身就是表意文字,即使这样,仍然可以简单明了地表达信息。也因为英语一种词类充当一种句子成分,在汉译英的时候,要依据英语的不同词类充当不同句子成分的习惯与英语的搭配习惯来选择词汇的不同形式,在必要时候,对同一词语进行不同词类进行恰当处理。

(二)汉语词类的语法特征

与英语词类相比较,汉语的句法成分与词类之间并非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而是非常复杂的。例如,一种词类,不管是动词、形容词或者是名词,都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因为汉语比较注重意合,并不太注重一致的形式,这种特征就决定了汉语即使相同含义的词是一种词类,却能够在不同句子中充当多种句子成分,并且不会陷入逻辑混乱的境地。所以汉语并不需要词性变化,仍然可以准确地表达想法与思想。

(三)汉语与英语语法互相转换的定义及特点

词类转换的定义就是在一个单词不改变单词自身形态的前提下,从一个句子的词类转换为另一个不同的词类。换句话说,也就是需要转换的词,在不借助词缀的情况下词类就可以进行转换,而这种词类转换最经常用到的转换就是名词转换。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因为上述两种不同的语言特征,在词汇及语法结构的悬殊差异的情况下就需要进行句子的词类转换,正因为句子中,名词占有极大的优势,学生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尤其需要熟练名词的转换,才能使译文不仅可以表达出原文的正确信息,还可以通过名词的巧妙转换使译文更加通畅、生动。根据以上英汉词类的分析,汉语以动词占极大优势,却以名词为重点,英语以动词为主,而频率动词占有极大优势,可见英语在使用中以名词为主,汉语以动词为主,因此就会延伸出下文的各种词类转换。

二、英语向汉语翻译时名词巧妙转换的策略与成因

(一)英语名词在句子成分中所占优势的分析

英语名词被广泛使用,在英语词条中,名词可达90%以上。除了被广泛应用之外,英语中有很多名词化倾向,这是英语的表现形式之一。名词化倾向主要是指在英语中经常使用名词来表达行为、动作、状态等本应该由动词或者形容词表达的意义。所以名词与动词转换在英汉互译中所占的成分很大,名词与动词互换是英语的必备技巧之一。这种英语名词是有动词或者形容词抽象而得到的名词,而抽象名词在句子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这其中的大部分都英汉翻译中都应该被转换为形容词或者动词。

动词的ing形式,也是名词化的翻译手段之一,这一类词虽然具备名词的性质,但包含了动作的意味,所以在英汉互译中要把这一类动名词翻译为名词。

英语的名词广泛使用,必然带动介词的多用,所以介词的优势也是名词优势所造就的必然结果,而这类介词的优势与名词是相辅相成的。据统计,英语中的介词多达285个,而英语中的介词几乎都可以在英汉转换中具备动词的意义,还有部分介词具备多种动词的意义,所以在汉英互译的过程中要认真分析介词的动作意义,将介词适当翻译成汉语中的动词形式。

综上所述,英语名词的优势主要与以下几方面有关:(1)名词被广泛使用;(2)抽象名词翻译成动词;(3)名词的广泛使用造就介词的优势。

(二)英语向汉语翻译时对英语抽象名词的巧妙转换策略与成因

英语的名词化有明显的倾向,有许多应该用动词表达的英语都借助名词来表达概念。在英汉互译当中,应该注意汉语动词,摆脱英语名词化的束缚,根据翻译的需要,把英语中的名词转换为汉语动词。在英语中,有很多由形容词或者动词演变的抽象名词,这些都是英语才具有的,一般而言,在汉语中极其难找到所对应的词语,所以要把它们翻译成汉语动词。

(三)英语向汉语翻译时对英语动作意义名词的巧妙转换策略与成因

除抽象名词之外,英语句子中还有很多表示动作意义的名词,在这些名词当中,还有很大部分可以被用作名词的,是动词与名词的兼类词,在汉英互译时,要领悟其中的动作意味,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转换为动词的形式。

(四)英语向汉语翻译时英语动词ing形式的转换

动词ing的形式,是一种名词化手段,就是在动词原形后面加ing,使动词赋予名词的性质,这一类词来源于动词,有动词的特征,所以,在汉译时,还要还原为动词形式。

(五)英译汉过程中如何对英语名词进行巧妙转换

有部分名词是由形容词派生而来的,这一类名词一般都可以转换成形容词。有些前面加了不定冠词作为表语的名词,一般也要翻译成形容词。还有一部分名词是作为定语去修饰名词的,这一类名词也可以翻译为形容词。

三、汉译英名词翻译的转换策略与成因

在汉译英时,因为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于语法有很大的差异,在保证不改变原文意思的前提下,译文则必须改变词类,这称为词类转换,词类转换在英汉互译中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翻译技巧,只有正确运用这种技巧,才能翻译出准确而通顺的文字。

汉语是一种动态语言,有动词多用的习惯。而英语是静态语言,动词往往只能充当谓语成分,如果要充当其他的句子成分,就要改变词形或者添加词缀,改变词类。在汉译英过程中,一般要将汉语谓语动词之外的动词转变成英语的名词或者动名词,特别是不定式结构或者抽象名词。

(一)在汉译英过程中,对汉语名词灵活转换的策略与成因

在汉语当中,一种词类充当几种句子成分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例如汉语的名词不仅可以充当主、谓、宾语,还能充当定语,这些也是很普遍的情况。但在英语中,即使名词的用法有很多,也可以充当主语、宾语、表语、定语,但充当定语则非常少。但汉语的名词充当定语的情况有很多,所以,在汉译英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都要将汉语的名词转换成英语的形容词,才能使句子更加通顺明了。

(二)在汉译英过程中,汉语形容词转换为英语名词的技巧

汉语的语法功能比英语的语法功能要强,汉语的一种词类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汉语的形容词不仅可以充当主、宾、定语,还可以充当谓语成分,而英语一般只能一种词类充当一种句子成分。英语的形容词在通常情况下只能充当定语、宾语补语及补语这三种句子成分。所以,汉语中如果形容词充当了谓语,不管是整个句子的谓语还是句子当中的部分谓语,在翻译为英语的过程中,一般都要翻译成与汉语意义相符合的名词短语或者名词。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特别对于高年级学习英语而言,英汉互译中名词的巧妙转换对学习英语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在说明书、广告词以及一些习语的翻译中,名词的转换可以更加通顺自然而准确地表达出原文的信息。但因为英汉互译的灵活度比较大,而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所以很难在翻译两种语言的时候找到可以完全相对等的词语,为了翻译出流畅的译文,英语名词的转换应该严格遵循通顺而忠实这两个标准,所以要根据原文中的不同情况进行灵活处理。

参考文献:

[1]薄冰.薄冰大学英语语法[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0.

[2]古今明.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宋天锡,吴文梅.英汉翻译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第4篇

关键词: 语料库 非英语专业 it分裂句 习得状况

1.引言

简单地说,分裂句(cleft sentence)即以it为引导词的强调句型。其结构形式为:it+be+中心成分+that-/who-分句。如:It is a new car that Mary is driving.这种句型之所以被称为“分裂”,是因为一个句子被分割成两个部分,其中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主语和谓语。历年来国内学界对英语分裂句的研究大都是关于分裂句本身的语法形式、语法功能的探讨(张素英,2003;王易仓,2002),或是进行英汉对比(张和友,2005),或是从语篇语言学的角度考察英语分裂句(乔丽娟,2007)。基于语料库的分裂句研究甚少,高晓微(2000)的硕士论文利用计算机软件SNOBOL4和SPSS对航海英语数据库NEC与其他五个相关数据库中的it分裂句总的出现频率、强调成分、引导词和时态等方面进行了量化分析和比较。那么中国学生对it分裂句的习得情况如何呢?王立非、文秋芳在《“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的建设与研究评述》一文中有所提及,他们认为中国学生在分裂句使用的总量上远远低于英语本族者,并倾向于大量使用that作为嵌入句的引导词,分裂句的强调成分主要为名词短语和限定分句。王、文(2007)所得出的关于中国学生分裂句习得情况的结论是基于对SWECCL语料库的研究,本文尝试借助CLEC和FLOB两个语料库中的子库,通过对比数据进行小型研究,旨在证明王、文(2007)所得结论的正确性,并运用二语习得中的迁移理论简要分析数据结果。

2.相关理论及相关语料库简介

在具体运用语料库进行研究之前,有必要首先对研究中将要涉及的二语习得理论的内容及相关语料库的信息加以简介。

2.1二语习得相关理论简述

Odlin(1989)认为语言迁移是一种“跨语言影响”,包括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和母语向第二语言的借用。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先后经历了“早期的行为主义母语习惯迁移论(L1 habit transfer)和对比分析假说(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中期的心灵主义的迁移可忽略论(minimalist position)及近期的认知学的迁移制约论”(许菊,2004)。根据Odlin对语言迁移的研究,母语迁移主要表现为:正向迁移、负向迁移和习得时间不等。其中,负向迁移即母语干扰,是二语习得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母语和目的语的某些形式和规则系统不同而被(学习者)误以为相同所致”(唐承贤,1997)。Odlin将负向迁移的结果概括为“过少使用”、“过度使用”、“运用错误”和“误解”。其中“过少使用”是由于目的语的某些结构与母语相应结构差异大,因而二语学习者很少或不使用这些目的语结构;“过度使用”是指二语学习者有意回避某些难的目的语结构而过度使用一些简单结构代替。本文关于it分裂句的习得研究仅涉及母语负迁移中的过少使用和过度使用问题。

20世纪70、80年代起,母语迁移研究发现不同母语特征的迁移取决于其标记程度。Ellis(1985:206)将标记理论与母语迁移的关系概括为:母语无标记,目的语无标记,中介语无标记;母语无标记,目的语有标记,中介语无标记;母语有标记,目的语无标记,中介语无标记;母语有标记,目的语有标记,中介语无标记。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因没有理解中英文在标记性方面的差异而出现汉语到英语的迁移现象。这样的迁移不但会体现在中介语的语音、形态和语义层面,而且会体现在句法层面。“强调语法标记性的英语更重视各种固定句型的使用,并且有很多英语句型在汉语中的对应句型差异巨大”(王蕾、陈俊,2007)。例如“it”可以被使用构成分裂句,而汉语句子多使用小句构成复合句来表达。王、陈(2007)认为,忽视这种差异的中国学生在写作中要么多用简单句,要么在复合句的使用上容易出现语法错误。

2.2相关语料库简介

本文关于it分裂句的小型实证性研究是基于FLOB和CLEC两个语料库,并借助计算机索引软件Antconc完成的。下面分别简要介绍一下这两个语料库的情况。FLOB是上世纪90年代按照LOB语料库的抽取方案而建成的英国英语书面语语料库,收录500篇书面文本,总词数100万。CLEC语料库(谭键,2005)是于2003年在我国著名应用语言学家桂诗春与杨惠中两位教授的主持下建设完成的,全称是《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该语料库中的子库包含了中国高中学生、大学英语四级、大学英语六级、英语专业四级和英语专业八级学生的书面英语文本,总词数约为100多万。该语料库对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习得情况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同时也在语言教学方面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为教材编写与语言测试提供了丰富翔实的资料。

3.研究方法及步骤

由于笔者所做研究是基于语料库的小型研究,故而仅选取FLOB和CLEC语料库中的个别相关子库作为索引对象。具体为,Frown中的子库J(以下简称子库J)及CLEC中的ST3子库(以下简称子库ST3)。子库J是关于学术及科技方面的英国英语书面文本,ST3是代表中国大学非英语专业四级水平的书面文本。另外,需要应用的计算机索引软件为Antconc软件。

首先,通过检索考察中国二语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者在写作中使用it分裂句的总量和比例情况。根据it分裂句的结构形式为:it+be+中心成分+that-/who-分句,利用Antconc软件中的concordance功能分别对it is和it was在子库J和ST3中出现的次数进行索引,在所得词条基础上再逐条筛选,挑选出符合it分裂句的词条项,从而得出it分裂句在两个子库中的总数,并计算出在各库中的比例。具体数据见表一:

其次,考察使用that作为嵌入句引导词的情况。通过对之前的两个语料库筛选出的it分裂句分别进行标注,得到由that作为引导词的词条数。

具体数据见表二:

最后,考察it分裂句的强调成分,根据前文中王、文(2007)认为的中国英语学习者所使用的分裂句中的强调成分主要为名词短语和限定分句,我们重点对所筛选出的两个语料库中强调名词短语和限定分句的it分裂句进行标注,并分别计算其出现频率以示对比。

具体数据见表三:

4.数据分析与讨论

在文章这一部分中我们将对以上三个表格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揭示这些数据所呈现出的关于二语学习者习得it分裂句的特点是否与王、文(2007)中得出的结论相符,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

首先观察表一的数据,由于两个语料库子库的基数不同,我们只能通过计算it分裂句在两个库中所占比例来进行比较,结果发现it分裂句在子库ST3中的出现比例为3.31%,在子库J中的出现比例为7.95%,使用比例上中国非英语专业学习者比英语本族语使用者低一半多,从而验证“中国学生在分裂句使用的总量上远远低于英语本族者”这一结论成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其次观察引导词的情况,根据表二的数据显示,由that作引导词的it分裂句在子库ST3中有22条,比例高达84.62%,比子库J的比例高出33.1%。这一数字可以说明并证实这样的结论,即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习得it分裂句时倾向于大量使用that作为嵌入句的引导词。

最后看表三关于it分裂句中强调成分的情况。我们要验证的是中国英语学习者所使用的分裂句中的强调成分主要为名词短语和限定分句,这一点同样在表三的数据中得到了证实。可以明显看到在子库ST3中筛选出的26个it分裂句中,名词短语作为强调成分的出现次数就有22次之多,比例高达84.62%;剩下的4条it分裂句中,强调成分为限定分句的出现次数也有3次,也就是说在这26条it分裂句中有25条的强调成分是名词短语和限定分句。而相比之下子库J中的数据则要少得多,这两种情况出现的比例加起来还不到50%,可见英语本族语使用者在运用it分裂句时所强调成分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

那么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习得it分裂句过程中呈现出以上这些特点的原因何在呢?接下来将作进一步讨论。从上文对表一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中国英语学习者对it分裂句明显存在“过少使用”的情况,而表二和表三的数据显示出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的it分裂句又存在“过度使用”that作引导词和强调成分为名词短语和限定分句的情况。我们认为这样的“过少使用”和“过度使用”应当缘于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迁移的负迁移结果。如前文所述,“过少使用”是由于目的语的某些结构与母语相应结构差异大,因而二语学习者很少或不使用这些目的语结构;“过度使用”是指二语学习者有意回避某些难的目的语结构而过度使用一些简单结构代替。则我们有必要考察一下英语中的it分裂句在汉语中是否有对应结构,它们之间的差别有多大。张和友(2005)曾对英语it分裂句的来源从发生机制上作了解释,认为分裂句就是运用具有焦点算子性质的分裂构式对叙事句某一成分“聚焦”操作形成的一种句式,并比较了英汉分裂句的差异。他认为分裂句形式上的不同在于:英语为“it is X that”,汉语为“(是)……的”。从标记缺省上看,汉语中的“是”可省略,“的”字一般不省略,而英语中可省略的是that。另外,汉语是话题型语言,“是”不是句法上的必要成分;英语是主语型语言,“it”必不可少。由于英汉在句型结构上的差异,因而使得中国英语学习者过少使用英语it分裂句这一强调句型。而过度使用that作引导词和强调成分为名词短语和限定分句的分裂句说明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偏好使用简单常见的分裂句结构而有意回避其他一些复杂结构。

5.结语

本文分别从CLEC和FLOB两个语料库中的子库ST3和子库J中筛选抽取出it分裂句,通过三个方面数据(it分裂句的使用总数、由that作引导词和强调成分为名词短语和限定分句)的对比分析,得出的结果恰好验证了王、文(2007)的结论,即中国学生在分裂句使用的总量上远远低于英语本族者,并倾向于大量使用that作为嵌入句的引导词,分裂句的强调成分主要为名词短语和限定分句。最后,试用二语习得中的迁移理论对这一习得情况进行分析。由于不同母语特征的迁移取决于其标记程度,而英汉两种语言在分裂句的句式标记方面具有明显差别,所以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习得英语it分裂句这一特定句型时会出现诸上几种因母语迁移而产生的过少使用和过度使用的情况。

参考文献:

[1]高晓微.IT-分裂句在航海英语中的量化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0.

[2]乔丽娟.英语分裂句的语篇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7,(4):151-153.

[3]谭键.语料库及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与应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5,(1):61-63.

[4]唐承贤.差错分析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2):46-50.

[5]王蕾,陈俊.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研究[J].西安外事学院学报,2007,(4):73-78.

[6]王立非,文秋芳.“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的建设与研究评述[J].外语界,2007,(1):22-28.

[7]王易仓.分裂句的演变[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6):454-457.

[8]许菊.标记性与母语迁移[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47-52.

[9]张和友.英语分裂句的来源――兼论英汉分裂句差别之因由[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140-146.

[10]张素英.分裂句浅析[J].邢台学院学报,2003,(3):81-84.

[11]Ellis,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第5篇

【关键词】语言标记 壮语 母语迁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C-0065-03

一、语言标记性和母语迁移

中介语的理论是从一个崭新的语言角度来研究二语习得,而其中的“迁移”更是国内外语言学重要论著关注的问题。功能类型学对二语习得中母语迁移研究有着重要的贡献。格林伯格(Greenberg)认为语言普遍性建立在语言类型学研究的基础上,世界上的各种语言中,相对于更普遍更有规则的形式来说,有的语言形式更不寻常更难。更基本、更自然、更常见语言成分是无标记的,相反则为有标记的。标记性的概念在语言习得领域被用来解释迁移现象。埃利斯(Ellis)概括了标记在母语迁移方向的作用,具体为:母语是无标记,目的语也无标记,中介语表现为无标记;如果母语为无标记,目的语有标记的,就会发生迁移现象;母语是有标记的,目的语无论有无标记,都不会产生迁移现象。母语规则发生迁移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是该规则在母语中很常用。埃克曼采用格林伯格的标记概念提出标记性差异假设。埃克曼(Eckman)认为:相对有标记,无标记的分布更广。如英语的冠词“a,an”中“an”相对于“a”的使用范围更窄,更复杂,所以“an”是有标记的而“a”无标记。有标记的语言成分比无标记的语言更难习得,而且标记程度对应着语言的难易程度。标记程度越低就越容易习得,而且习得就会越早。蔡金亭根据语言标记性假设对二语习得困难或母语迁移将出现的区域进行了预测。语言标记性假设还可以说明困难的相对程度。他指出并非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所有差异都会导致困难和迁移,只有当目的语成分的标记性更强时语言差异才会引起迁移。

语言标记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当母语和二语之间有差异时,为什么有的差异会造成学习上的困难,而另一些则不会。中介语是一个完整的语言体系,它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各个层面。国内外专家学者也就标记性和母语迁移进行了研究,如寮菲{查了英-汉中介语中发生母语迁移的情况,并证明了标记性差异假说;王蕾和陈俊对中国学生由于英汉语言标记差异造成的母语迁移进行分析,解释语言标记性和语言迁移的关系等。但他们都是关注汉语和英语之间迁移的研究,关于少数民族语言如壮语和英语之间的研究却是空白。利用语言的标记性来比较研究壮语和英语的迁移现象,预测壮语为母语的习得者学习英语可能出现的困难,更好找出困难的原因,这对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体现教育的公平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在语言标记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壮语与英语的句子结构比较以及壮语与英语的词进行研究比较,旨在分析壮语和英语之间的异同和语言迁移的关系。

二、壮语和英语的词法和句法比较

(一)壮语和英语的词法和句法特征

壮语和英语的词法和句法非常复杂,本文主要从壮语和英语的语序(修饰成分和中心词的语序结构),壮语和英语的句法功能比较(可充当主语、谓语和宾语的成分进行比较)进行分析比较研究。

1.壮语与英语的语序比较

修饰成分和中心词的语序结构: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分属两个不同语系的壮语和英语,它们的语言形式差异很大,但两者之间又有着某些相似之处。尽管由于生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长期影响和融合,壮语受汉语的影响非常大,但壮语依然保持着它作为一种语言的本身特征,具有完整的语音、词汇、句法等体系。汉语的结构主要形式是“修饰成分+中心成分“这种结构,如:蓝蓝的天空(修饰词+中心词)、努力地工作(修饰词+中心词)。但古汉语中,中心词+修饰成分也常见,如“马之千里者(能日行千里的马)”。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现代汉语中,无论是形容词修饰名词或副词修饰动词,其修饰成分常见于中心词之前。壮语在修饰成分和中心词的语序结构上明显不同于汉语。比较壮语和英语的修饰成分和中心成分的语序结构如下。

第一,在壮语里,形容词修饰名词时,壮语名词在前,形容词在后(区别于汉语)。英语的修饰成分可放中心成分前或中心成分后。例如:

壮语:byoem henj (黄头发)

头发 黄色

haeuxbieg (白米)

米 白

liengjndaem(黑伞)

伞 黑

英语:yellow hair(修饰词+中心词),something new(中心词+修饰词), an interesting film(修饰词+中心词), something interesting(中心词+修饰词),he was“the first to arrive”(中心词+修饰词)等等。

第二,壮语疑问代词与名词结合时,位置在名词之后;英语的疑问代词在前;壮语指示代词位置在量词后。例如:

壮语:buh maz(什么衣服)

衣服 什么

vunz gizlawz(哪里人)

人 哪里

fag cax haenx(那把刀子)

把 刀 那

英语:which country(哪个国家),whose book(谁的书),that knife(那把刀)等等。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壮语和英语在修饰成分和中心成分的语序结构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根据语言标记理论,中心词突出是常见的、普遍的一种语言形式,所以壮语和英语在修饰成分和中心词的语序结构上属于无标记。

2.壮语和英语的句法功能比较(主要从可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和定语的成分进行比较)

第一,主语。壮语在一定条件下,主语可以由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形容词(形容词性词组)或主谓词组充当;英语的主语往往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或名词性从句充当。比较如下:

壮语:Ndwn dwk mbouj doengh hoj dangqmaz.(站着不动很难。)

Vaiq hix mbouj dwg,nguh hix mbouj dwg.(快也不是,慢也不是。)

Saw yawj lai gyaeuj dot.(书看多了头疼。)

壮语中第一个例子使用“Ndwn dwk mbouj doengh站着不动”动词性词组充当主语;第2个例子用“Vaiq快”和“nguh慢”形容词来充当主语;第三个用“Saw yawj lai书看多了”主谓词组充当主语。

英语:The film is interesting.

Seeing is believing.

What he said is right.

从以上例子看到,英语中“the film”,“seeing”和“what he said”都是由名词或名词性从句充当,其词性的语法功能是确定的、一致的。而充当壮语的主语的词性灵活,多变。

第二,谓语。壮语中,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组可充当谓语,名词、代词和数词等也可以充当谓语。在壮语判断句中,一般无需系词“是”的帮助,直接用名词充当。而英语的谓语只能由动词或动词短语充当。比较如下:

壮语:Ngoenzlwenz nit,ngoenzneix haemq raeuj.(昨天冷,今天较暖和。)

Ndaw gyausiz seuqsatsat.(教室里干干净净的。)

De ginsiyanj.(他近视眼。)

Ngoenzcog sam nyied sam.(明天是三月三。)

第一个例子中,壮语是使用形容词“nit冷”和“raeuj暖和”充当谓语;第二个例子用“seuqsatsat干干净净”充当谓语;第三个例子用“ginsiyanj近视眼”充当谓语;第四个例子中由于壮语判断句中,一般无需系词“是”的椭,所以直接用“sam nyied sam三月三”来充当谓语。

英语:It was warm yesterday.

He has finished the job.

The classroom is clean.

英语中的第一句用系动词+表语(名词充当表语)的结构充当谓语;第二句用“has finished”动词来充当;第三句使用了系动词+表语(形容词充当表语)的结构充当谓语。三个例子都明显地体现出英语中动词或动词短语充当谓语的特征。

第三,宾语。壮语有谓词性宾语,也就是说表示人的心理活动结果的谓词性词组可以做宾语;而英语要求用名词性的词、短语或句子充当。比较如下:

壮语:Gou siengj gwn vanj raemx ndeu.(我想喝一碗水。)

De ngeix guh gijmaz saeh ngoenzlwenz.(他回忆昨天做了什么事。)

De loqraen miz vunz heuh.(他梦见有人叫。)

在这些例子当中,第一句用了谓词性的词组“gwn vanj raemx ndeu喝一碗水”充当宾语;“guh gijmaz saeh ngoenzlwenz昨天做了什么事”充当宾语;最后一句“miz vunz heuh有人叫”也是使用谓词性的词组充当“loqraen梦见”的宾语。

英语:I want to drink some water.

He recalled what he did yesterday.

Mary bought some books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第一个例子是用非谓语不定式短语“to drink some water”充当宾语;第二个例子“what he did”名词性从句做谓语动词recalled的宾语;第三个例子谓语“bought”的宾语是名词短语“some books”。

第四,定语。壮语的定语分为修饰性定语和限制性定语。修饰性定语多由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组充当;限制性定语多由代词、名词、名词性词组、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充当。英语的定语由形容词、形容词性词组或定语从句(也叫关系从句或形容词从句)充当。比较如下:

壮语:De daenj diuz buh moqsupsup ndeu.她穿件崭新的衣服。

Aen mak henjrwgrwg neix.这个熟透了的果子。

Lwgsawz dumq ndei gwn raixcaix. 煮的白薯很好吃。

第一个例子“moqsupsup崭新的”形容词充当定语;第二个例子中“henjrwgrwg熟透的”也是形容词充当定语;第三个例子用动词“dumq煮”动词充当定语。

英语:This is a very important meeting.

I’d like to show you something interesting.

The boy whom you saw yesterday is here now.

第6篇

关键词:空主语;虚主语;英语;汉语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2-0250-03

一、引言

语言是形式和意义的扣合系统。但是,在人类语言中,这种扣合并不都是严丝合缝、完美无缺的。在这其中,人们常常提到的两类情况是:一是只有语音形式而没有实际意义。例如,人们常常提到的英语中的虚主语it和there。二是没有语音形式而有意义。例如,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由移位或者删除等手段而造成句子表层形式上的空位现象。

本文拟从“没有语音形式而有意义”的空主语和“只有语音形式而没有实际意义”的虚主语角度讨论英汉两种语言的某些类型差异。

二、空主语和虚主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非对称分布

根据Chomsky所谓空主语现象通常包括时态句(或定式句)中的空主语和非时态句(或不定式句)中的空主语。前者既具有代词的指代性,也具有反身代词的照应性,看起来更像一个代词的隐形形式,通常被记做pro,而后者既没有指代性也没有照应性,是一个在句子表面形式上不可见的空成分,通常被记做PRO。在GB理论框架下,这两类空主语的最根本区别是前者有格位,而后者没有。

文献中常常提到英语中是[-pro]而[+PRO]类的语言。例如:

(1)Marry i want to [PRO i meet Jim tomorrow.]

(2)Marry persuaded Jimi [ PROi to win.]

(3)[空位]probably want to discuss a lot.

(4)[空位]tried to escape to South America.

通过上述例句,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英语是不允许时态句主语位置为空的语言,如(3)(4);而非时态的中的主语则可以为空,如(1)(2)。其中,关于PRO的分布及其解读的研究通常属于控制理论(Control Theory)的研究范畴。

有意思的是,在英语中却存在只有语音形式而没有实际意义的虚主语(也被称之为傀儡主语或者形式主语)。例如:

(5)It is raining.

(6)There are some matches there.

跟英语不同,在汉语确实允许空主语pro而同时没有虚主语的语言。例如

(7)[空位]早就已经吃过饭了。

(8)[空位]不小心打翻了桌子上的牛奶。

(9)下雨了。

(10)这儿有不少火柴。

显然,在汉语中,主语位置允许为空,如(7)(8),可以是无主句而不需要所谓的虚主语,如(9)(10)。

三、与此相关的英汉类型差异

通过上述讨论,我们可以发现,英汉两种语言在“空主语”和“虚主语”这两个方面所呈现出来的差异为: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一直试图在句法范围内解释英汉两种语言的上述不对称早期的研究,如Taraldsen,,Chomsky,Rizzi等等。通过跨语言的类型考察,特别是Rizzi对意大利语中的空主语情况的考察,发现空主语pro的允许与否跟该语言中的曲折词缀的丰富程度有关。在英语中,因为其表示主谓一直关系的曲折词缀不够丰富而不允许pro,而汉语是因为压根没有曲折词缀而允许pro。但是,这一结论至今都没能令人信服,相反,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了很多的例外,也就是说,曲折词缀丰富与否并不能为此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虽然,目前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仍是众说不一、悬而未决,但是由此而呈现出的英汉两种语言差异则是非常明显的。而且,我们认为这种差异带来了成系统的系列句法后果。

(一)从语义角度来看,在汉语中能够占据主语位置的成分更为丰富,而英语则相对较为贫乏。这主要是从句子的表面形式而言的。在汉语中能够出现在主语位置的成分可以是动作的施事,还可以是受事,与事,动作凭借的工具,甚至是动作发生的时间或处所。例如:

(11)杯子马上就要洗干净了。

(12)张三我也告诉他了。

(13)这把刀只能切肉,不能剁骨头。

(14)桌子上摆着很多书。

在(11)中,“杯子”是动作“洗”的受事,这类句子在汉语中一般也被称之为“无标记被动句”。在(12)中,“张三”既不是动作的发出者,也不是动作的直接对象,而是动作所关涉的话题。在(13)中,“这把刀”是后面一系列动作的所凭借的工具。在(14)中,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的“桌子上”直接做主语了。

英语中一般没有或者罕见直接对应于上述例句的表达。究其原因是英语中的题元投射比较严格,而且又不允许空主语存在。所以表达非施事的成分在作句子的主语时受到严格的条件限制。而在汉语中,空主语的存在则大大方便了这些成分比较相对自由地至少是在句子的表面形式上占据主语位置。

(二)从主语位置的数量来看,在汉语中,与空主语的相关的另一个重要现象是双主语现象。例如:

(15)这棵树叶子大。

(16)水果我喜欢苹果。

(17)This tree leaves are big. (18)*Fruit I like Apple.

在上述例句中,例如(15)中的“这棵树”和“叶子”,(16)中的“水果”“我”都是主语,其中各自句首位置的名词短语是大主语,如“这棵树”“水果”等,而之后的“叶子”“我”都是小主语。反映到树形图上,如(19):

同时,明显的是,跟(15)(16)相对应的英语则全部是不合法的句子。此外即便是把其中的主语换成虚主语这些句子仍然是不合法的。与此相关的一个英汉差异便是对下列句子的处理。

(20)张三死了父亲。

(21)*Zhang san died his father。

文献中常常提到,英语中没有对应于(20)的表达,如(21)的不合法。多年来,这个问题一直不断地受到学界的讨论。问题的难点在于如何合理地解释这一不对称。在我们看来,(20)这类句子中存在一个空主语,换句话说,这个句子是可以看做双主语句。明显的证据为,我们可以在这个位置上洗出一个显性的主语,例如:

(22)张三[他]死了父亲。

所以,英语类语言中没有这类表达的关键因素可能是因为它不允许空主语,进而没有双主语现象造成的。如果我们的这种分析是正确的,那么则可以对这类难题提供一个相对简单的最终归结为语言类型差异的解释。

(三)从语用语义等非句法因素对句法的干扰来看,虽然无论是在英语中,还是在汉语中,较之宾语位置,主语位置都是最易受到非句法因素干扰的位置。但是,相比之下,汉语中主语位置上的句法成分无疑更容易受到非句法因素促使的语用操作。例如,主语后头可以出现表示停顿的语气词。

(23)这件事啊,得好好商量一下。

(24)价钱,也不算贵。

(25)我吧,从小就爱看小说。

也即,汉语中的主语可以经由添加话题标记而不是经由移位操作而变成整个句子的话题。而英语则不可以。根据徐烈炯、刘丹青英语的话题结构只有以下两种形式:

(26)John, I didn’t like.

(27)John, I didn’t like him/the man.

除此之外,汉语的主语位置可以经由话题化操作显现为空主语,例如:

(28)张三因为[pro]没有写作业,而[pro]受到了老师的批评。

(29)李四之所[pro]没有来上课,是因为[pro]得了感冒。

在(28)(29)中,句内主语都是因为受到处于IP之外的话题同指约束而能显现为空。但是这类表达不见于英语中。汉语中主语可以收到句外话题成分的影响而显现为空,而英语中主语则不受这种影响。

(四)从主语成分在整个句子中的功能来看,英语类语言的句子的封闭性要比汉语好。在英语中,当主语成分不表达任何意义的时候仍然需要一个形式主语来完成句子在表层形式上的封顶,而汉语则根本没有虚主语,从整体上看,汉语句子的封闭性要逊于英语。例如:

(30)There is nobody there.

(31)It was a great trouble for him to ask for help from other people.

虚主语的存在说明,较之汉语,英语这种语言在句子在形式上要求完整保存性。同时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中英民族间的思维差异。如果再考虑到上面提到的(28)(29),则可以认为,空主语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句子在表层形式上非完整性保存特征,而虚主语则可能是句子在表层形式上完整性保存要求的特殊产物。

(五)虚主语的选择,避免整个句子头重脚轻。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一般都会提到英语是“头轻脚重”的语言。事实上从句子的信息结构排列顺序来看,的确如此,例如:

(32)It is not easy to master a foreign language.

(33)掌握一门外语是不容易的。

(34)It is a bad manner to speak ill of someone behind his back.

(35)背后说某人坏话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

由上述对比,不难发现,在英语中,虚主语的一个重要功能便是调节整个句子的重心。为了避免整个句子的失衡而把原来占据主语位置的重成分,如小句,复杂的动词不定式短语等等,搬移到句末位置。以往人们一般认为汉语的小句组织没有这种特定的要求,复杂成分可以直接在句首作主语,而不必移到句末。但是这种简单的描述并没有揭示何以汉语可以如此。我们认为,汉语中没有这类重成分后置的根本原因是,正是因为汉语中没有虚主语。

四、结语

传统的看法是,英语类语言是主语导向,而汉语是话题导向的。但是,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学界大都观点不一。与以往的研究不同,本文的解释不是通过假设一些玄而又玄的虚功能范畴,而是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语言事实从“没有语音形式而有意义”的空主语和“只有语音形式而没有实际意义”的虚主语角度讨论英汉两种语言的某些类型差异,研究发现,“汉语允许空主语pro而没有虚主语和英语不允许空主语pro而有虚主语”。最关键的是这种不对称带来一系列的句法后果:在汉语中能够占据主语位置的成分更为丰富,而英语则相对较为贫乏;较之英语,在汉语中主语位置上的句法成分更容易受到非句法因素促使的语用操作;汉语中存在双主语现象,而英语没有;英语类语言的句子的封闭性要比汉语好;虚主语的存在使得英语可以避免“头重脚轻”,而汉语则是因为没有虚主语而没有类似的把原来占据主语位置的重成分搬移到句末位置的句法操作。本文的分析也再次印证了英语是形合类语言,而汉语是更注重意合的语言。

参考文献:

〔1〕Abraham, W. 1993. Null subjects in the history of german: From IP to CP’. Lingua, 89, 117142.

〔2〕Chomsky, N. 1982. Some concept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theory of government and binding[M].Cambridge, MA: MIT Press.

〔3〕Chomsky, N.2000. Minimalist inquiries: The framework. In: Martin, R., Michaels, D., Uriagereka, J.(Eds.), Step by Step: Essays on Minimalist Syntax in.Honor of Howard Lasnik. MIT Press, Cambridge, MA,pp. 89156.

〔4〕Holmberg, A. 2005. Is there a little pro? Evidence from Finnish. Linguistic Inquiry, 36, 535564.

〔5〕Huang, C. J. 1984. On the distribution and reference of empty pronouns Linguistic Inquiry 14:531574.

〔6〕Huang, C. J. 1987. Remarks on empty categories inChinese. Linguistic Inquiry 18, 321337.

〔7〕Huang, C. J. 1989. Pro-drop in Chinese: a generalized control theory. In: Jaeggli, O., Safir, K. (Eds.), The Null Subject Parameter. Kluwer, Dordrecht, pp.185214.

〔8〕Huang, Y. 2000. Anaphora. a cross-linguistic approac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9〕Rizzi, L. 1986. Null objects in italian and the theory of pro. Linguistic Inquiry, 17, 501558.

〔10〕Siguresson, H. á. 1993. Argument-drop in old Icelandic. Lingua, 89, 247280.

〔11〕Taraldsen, K. T. 1978. On the NIC, vacuous application and the That-Trace Filter. Ms., MIT.

〔12〕邢福义.汉语语法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第7篇

1汉语和英语主干成分的语序对比

在语序上,汉语和英语都是主谓宾结构。通常情况下,汉、英的主干成分和语序是相同的。下列5种基本句型的扩展、组合、省略和倒装等变式形成了汉英中复杂多样的句子。

(1)英语句型:SV=subject+intransitiveverb(主语+不及物动词)汉语句型:主语+谓语Thebellrang.门铃响了。在这种句型中,汉英可按本来的语序翻译。

(2)英语句型:SVC=subject+linkingverb+subjectcomplement(主语+系动词+主语补语)汉语句型:主语+动词+补语Sheismygirlfriend.她是我女朋友。上述句型中,汉语句型中的动词变化相对较多,其补语是补充说明述语的结果、程度、趋向、可能、状态、数量等的成分。而英语句型中是系动词,其后的部分则是用来说明主语的身份、性质、品性、特征和状态的。但在这种句型中,汉英也基本上可按照本来的语序翻译。

(3)英语句型:SVO=subject+monotransitiveverb+directobject(主语+单宾动词+直接宾语)汉语句型:主语+谓语+宾语WestudyChinese.我们学习汉语。汉语和英语中大多数动词都可作为单宾动词。且汉英的宾语都主要表示动作的承受者或结果。在这种句型中,汉英也是可以按照本来的语序翻译的。

(4)英语句型:SVoO=subject+ditransitiveverb+indirectobject+directobject(主语+双宾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汉语句型:主语+谓语+间接宾语+直接宾语TheteachergavemeaChinesebook.老师给了我一本汉语书。宾语分为间接宾语和直接宾语。这两种宾语在汉语和英语中均存在。间接宾语主要指人(或动物),直接宾语主要指物或指事。此句型中,汉英基本可以按照本来的语序翻译。

(5)英语句型:SVOC=subject+complex-transitiveverb+object+objectcomplement(主语+复合动词+宾语+宾语补语)汉语句型:主语+谓语+宾语+补语TheycallhimJerry.他们叫他杰瑞。此类句型也基本可以按照本来的语序翻译,但值得注意的是汉语句型中“补语”与英语句型中“宾语补语”的对应。汉语中,此句型的最后一部分大多是补语,是对前面宾语的补充和说明;英语中,某些及物动词的宾语后面还需加上补足语,才能使意思完整。

2汉语和英语修饰成分的语序对比

修饰成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附加成分。在汉语中,附加成分主要指定语、状语、补语,在英语中主要指定语、状语、宾语补足语(或主语补足语)等。附加成分的语序在汉、英语中差别较大,所以汉语和英语修饰成分的语序对比,主要是指定语、状语等位置的异同。

(1)定语1)单词作定语英语中单词作定语时一般前置。Sheisabeautifulgirl.她是一个漂亮的女孩。但下列单词作定语时应后置:alive,present,possible,available,responsible,concerned,needed,involved等形容词或分词作定语时常须后置。Howmuchmoneyisavailable?多少钱是可得到的?英语中,如中心词是由some,any,every,no等构成的复合代词充当,其定语须后置。They'veeateneverythingelse.他们把其余所有的东西都吃掉了。汉语中副词不作定语,英语中有时用副词作定语,英语中副词作定语时通常后置。Lifethereisfullofhappiness.那里的生活充满了快乐。需注意的是,汉语和英语虽然都将定语前置,但具置又有所不同。在汉语中,定语连用时,首先是表明事物本质的定语,其次才是表示规模大小、力量强弱的定语。且定语的排列顺序是由重要到次要,由大到小,由专有到一般。而英语则恰好相反。anewinternationalpoliticalorder国际政治新秩序2)短语作定语在英语句子中,修饰名词的短语一般放在所修饰的名词之后;而在汉语中,修饰名词的短语则放在所修饰的名词之前。SouthKoreanisourcloseneighbourseparatedonlybyanarrowstripofwater.韩国和我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3)从句作定语无论是限定性定语从句,还是非限定性定语从句,在英语中一般都须后置;而与英语中的限定性定语从句对应的部分在汉语中多前置,与非限定性定语从句相对应的部分和英语语序相同。ThisisthepersonwhichItoldyouabout.这就是我和你说过的那个人。Theplane,whichtakesonlyonehourtogetthere,isquickerthanthetrain,whichtakessixteen.飞机到那儿只要一个小时,比火车快,火车到那儿要十六个小时。

(2)状语1)单词或短语作状语英语的状语有三种位置,即句首、句中和句末,而汉语中副词或副词短语作状语时一般不放在句末,通常放在句首或句中。在以上的三种位置中,放在句中的状语在汉语和英语中都处于谓语动词之前,尤其是表示“强度”、“频度”的副词,如“经常”(often),“总是”(always),“很少”(seldom),“从不”(never),“通常”(usually),“几乎”(almost),“几乎不”(scarcely),“逐渐地”(gradually)等。SheoftenspeaksChinese.她经常说汉语。除上述表示“强度”、“频度”的副词外,英语中其他状语一般位于谓语或宾语之后(不包括表示强调的)。昨天下午同学们在教室里认真地复习功课。Thechildrenwentovertheirlessonsearnestlyintheclassroomyesterdayafternoon.或:Yesterdayafternoonthechildrenwentovertheirlessonsearnestlyintheclassroom.以上的例子不难看出,英语的第二种句子形式强调时间。汉语句子中,同时出现时间状语和地点状语时,时间状语一般放在地点状语之前,而英语则完全相反。如果还有方式状语,在汉语里的通常顺序是:时间状语、地点状语、方式状语;英语也是完全相反。此外,同一句子中如有两个时间、地点状语,汉语按照较大单位到较小单位排列,而英语恰好相反。如:Johnworkshardonthefirmeveryday.约翰每天在公司里努力工作。2)从句作状语英语的时间状语从句、地点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既可放在句首,也可放在句末。放在句首时,其语序与汉语的语序一致;放在句末时,其语序与汉语的语序相反。如:ThingsweredifferentwhenIwasachild.WhenIwasachild,thingsweredifferent.我年幼的时候情况和现在不同。Iwillfollowyouwhereveryougo.Whereveryougo,Iwillfollowyou.无论你去哪儿,我都要跟着你。放在句首或句末均可与汉语的语序一致的原因状语从句。Becauseheissick,hedoesn'tgotoschool.因为他病了,他没去上学。放在句首且与汉语的语序一致的让步状语从句和表比喻、象征的方式状语从句。Aspeoplethought,heisamurder.像大家想的一样,他是凶手。放在句末且与汉语的语序一致的结果状语从句、比较状语从句。Heissmarterthansheis.他比她聪明。放在句末且与汉语的语序不一致的有表方式、状态的方式状语从句和目的状语从句。YoumustdoitasItellyou.你必须照我说的那样去做。#p#分页标题#e#

第8篇

关键词:翻译要素;技能研究;英译汉;英语长句

在翻译英语长句过程中,由于长句的结构过于复杂,加上句型多变,语句含义及逻辑关系层层叠加。与此同时,英语长句中还采用了错中复杂的高级词汇。甚至有的长句中采用了西方的词汇。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常常使人无从入手。然而,翻译再长的英语句子,都是在遵循英语语法的基础之上运用词语组织句子。事先分析英语句子当中潜在的规律、结构或主次关系,接着再灵活运用科学的英语翻译中的技巧将其翻译成通顺的语句。英语语言往往在形成中紧密联系着民族文化。只有完全掌握了历史传统文化的背景及翻译当中基本的技巧和要素,准确的理解句子当中的语境,才能准确翻译出长句当中的核心思想,在翻译的过程中挥洒自如、灵活变通,尽可能避免用英语翻译长句的汉语时,不能确切地表达出长句中的思想感情和语言含义。因此在翻译英语短句的上特别需要重视语言的技巧。同时,英语长句的翻译也是这样的。本文主要研究英语长句翻译当中的语言要素以及语言技巧。

一、英译汉长句的结构和成分

从分析的英译汉当中的长句机构及成分来看,如果遇到较长的英语句子的时候,起初应该合理分析长句的句型及结构,才能准确理解句子中的语境,将长句翻译成汉语。英语长句中有多种句型,包括:宾语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同位语从句、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强调句、宾语句和倒装句,以及带it的形式主语等。从理解语句当中的关系成分来看,不仅要分析句子成分,也要分清主从句之间的关系。而在分析长句成分中,重要的是要理解介词短语作后置定语,例如:原句:The pen on the book.翻译:笔在书本上面。同时,在分析并翻译定语从句及分词短语的时候,往往是将其含义放在它所修饰的语句前端,当定语从句比较长的时候,如果放在前端可能导致歧义的现象,因此,遇到这种情况应当单独成为一个句子,也可以使用一些翻译的技巧(加注法),让整个句意变得顺畅。以主从复合句为例:It is true that people with better education are usually able to get better paying jobs,It作为形式主语,代替that后面的主语从句中的better education are usually able to get better paying jobs,而修饰前面的先行词people。因此,对于进行英语学习人员而言,掌握英长句语翻译的要素合技巧,对于大幅度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尤其重要。

二、英译汉长句中的翻译要素

(一)英译汉长句中语境的理解

“主从复合句”在英译汉长句当中是最为常见的句型之一,它和中文当中的中短句恰恰相反。在历年英语考试过程当中,常常以长句翻译为主要题目,很少出短句翻译的题目。因此,针对英语学习的同学来说,如何正确理解英译汉长句翻译当中的要素及技巧研究,将自身英语水平大幅度提升尤为重要。从长句语境的理解来看,在英译汉长句当中,即使词汇含义存在相似点,但由于语言环境的不同,其词义也有千秋。需要将整句的语境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只翻译逐个词,这样才能使整个句子顺畅。因此,英语学员在翻译较长的英语语句中,掌握英长句语翻译的要素合技巧,同时,事先需要判断整个英语长句当中的语言环境,再集中抓住长句中的关键词,最后整体进行长句翻译。

(二)英译汉长句中传统文化

在翻译英语长句中,正确理解语言中的传统文化对翻译有重要的影响,由于各国的传统文化不同,间接导致了核心价值及传统文化不同。这些不同之处能很好的体现在各国英语语言当中。例如,在我国通常将“龙的传人”用英语单词dragon翻译成“成龙”的含义,但是这在中文词库中属于褒义词,但在英语词库中“dragon”属于邪恶的词汇,与中文含义恰好相反,属于贬义词汇。因此,在英译汉的过程中,如果英语翻译人员想要把英语长句翻译得更为实际,那么需要积累足够多的翻译经验,了解各国的传统文化脉络,以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文化障碍及冲突。

(三)英译汉长句中关键词及长句的理解方式

在翻译英语长句中,一方面,正确提取其中的关键词并理解其中的含义尤为重要,同时,相关翻译人员需要仔细推敲并准确找出长句中的关键词汇并进行合理翻译。在翻译英语长句中,往往英语句子中都会出现一词多解,排除外在的解释以外还依然存有内在的关联含义及情感等。因此,翻译人员不仅仅需要找准关键词汇,还需要找准中文含义所对应的正确语境。另一方面,正确的把握长句中的意思,需要翻译人员结合句子表面含义之外的引申含义,例如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语言相关及生活习俗等。“翻译”不仅仅停留在国与国之间浅层的含义,更体现在国与国之间的传统文化传递及交流。因此,英语翻译者需要在平时练习的时候培养自身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及融合多种思维方式,拓宽自身的眼界以便更好的挖掘英语语句中的关键词,学会科学的翻译英语中的长句。

三、英译汉长句翻译的技巧研究

在翻译英语的长句当中存有千变万化的语言技巧,只有准确的掌握适合某长句的翻译技巧,那么所进行翻译长句的难题会迎刃而解。

第9篇

摘要:如何翻译英语长难句是翻译的难点,笔者通过分析长难句的特点,提出如何理解长难句,并结合实例解析了三种常用的翻译方法,即包孕法、拆译法和综合法。

关键词:英语;长难句;翻译方法

一、引言

自从中国加入WTO,与国外的各个领域交流密切了,英语成为交际的重要语言。把英语翻译成汉语是表达和传达意思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人们尤其感到困难的是如何翻译英语的长难句。不管多长多难的英语句子,都是有章可循的,需要掌握一定的翻译方法。英语翻译讲究准确性、通顺性和简洁性;翻译要有逻辑性和结构严谨。翻译不仅要符合原文的意思,还要符合汉语的思维,清楚易懂。

二、英语长难句的特点

英语长句看起来较长,结构复杂,给人摸不着头脑的感觉,觉得很难去翻译。这是因为长句包括语法功能上平衡的结构,非谓语动词的各种形式和各类从句,从句与从句之间的关系可能包孕、套嵌,也可能并列、平行,多种修饰语(定语或状语)和插入成分。

定语是英语长难句中较为复杂,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成分。常见的定语有定语从句、介词短语和各类的非谓语动词。定语从句包含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此外长句的另一个常见组成成分是状语,以状语从句为主。状语从句由各个连词所构成的各类从句。可见长句往往包含复合结构,要有扎实的语法基础和分辨能力才能识别出来。虽然长难句的句子结构多为繁杂,但是结构严谨,遵循一定的规律,具备很强的逻辑性。

三、英语长难句的理解

正确理解英语长难句子的关键是在理顺句子结构,按句子成分对号入座。这些有助于进入下一步的翻译中。

1.辨别句子结构

英语句子结构都有固定的形式:主谓(宾)或主系表,这是句子的骨架和命脉。首先找出主语,如果没有采用倒装结构的,往往位于句首;然后识别谓语,找出动词和相应的助动词或情态动词。

2.判断短语和从句的功能

短语类型有介词短语、动词不定式短语、动名词短语和分词短语等;从句有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分清状语从句的类型,表示时间、原因、条件、结果或伴随情况等)。接着判断和分析这些短语和从句在句中的功能,它是表示主语、宾语、定语还是状语等。

3.分析词、短语和句子的相互关系

句子的每一个单词、短语和句子是相互关联和相互依存的,这也是理解长难句最困难的一步。但经过长期的实践与研究后,发现大多存在互相修饰的关联。如:the girl in red“红衣女孩”, “the girl”中心词,”in red”是修饰”the girl”的,它是介词短语。如是定语从句,则要找出所修饰的先行词,往往置于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之前。只有正确理解修饰成分,才能理解前后的逻辑关系,从而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4.掌握固定词组或固定搭配

英语是一门需要靠记忆和练习实践所建立起来的学科。没有一定的词汇量是很难进入英语学习,更别说要准确翻译英语句子。分清英语中的固定词组和固定搭配是很重要的,这会让你在翻译中事半功倍。

四、英语长难句翻译方法

上述长难句的理解是符合英语语法和逻辑思维的,在转化为汉语时,还要适当进行加工。即要用汉语译出各个结构,然后进行整理、排列、润色,最后才形成语言通俗流畅的句子,符合汉语逻辑思维的句子。下面用实例解析三种英语长难句常用的翻译方法。

4.1包孕法

所谓包孕是指在把英语长句译成汉语时,把英语后置成分按照汉语的正常语序放在中心词之前,使修饰成分在汉语句中形成前置包孕。但修饰成分不宜过长。

例如Money spent on advertising is money spent as well as any I know of.(李玉技 2008:184)

本句基本结构是主系表“Money is money”,”spent on advertising” 修饰第一个“money” ,而“spent as well as any I know of”修饰第二个“money”。本句采用包孕法翻译,将后置定语前置,使之符合汉语逻辑思维。译文是“在广告上花钱和在其他任何我所知的方面花钱一样值得。”(李玉技 2008:184)

4.2拆译法

拆译法就是从句子中拆出某些成分(词、短语或从句),并将其或置于句首,或置于句尾,或不作变动,但要适当加入一些动词或虚词,为句子的衔接做铺垫。

如:This will be particular true since energy pinch will make it difficult to continue agriculture in the high-energy American fashion that makes it possible to combine few farmers with high yields. (李玉技 2008:285)

本句的框架是“This will be particularly true since…”。since引导原因状语从句,that引导定语从句,修饰先行词“the high-energy American fashion”。翻译重点在于在各个从句之间进行按顺序的拆分,以达到符合原文意思,流畅易懂。译文是“这种困境将是确定无疑的,因为能源的匮乏将使农业很难以高能量消耗这种美国耕种方式继续下去,而这种耕种方式使投入少数农民就可获得高产成为可能。”(李玉技 2008:285)

如:James Brindley of Staffordshire started his self-made career in 1733 by working at mill wheels, at the age of seventeen, having been born poor in a village. (庄绎传 2006:168)

本句结构是主谓宾,”in 1733” “ by working at mill wheels” “at the age of seventeen” “having been born poor in a village”分别作状语,都标识着时间顺序。故翻译时要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从句末逆向翻译到句首。译文为“斯塔福郡的詹姆斯.布林德雷,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农村家庭;1733年,他17岁,就着手改良磨坊的车轮,从而开始了他那自我奋斗的生涯。”(庄绎传 2006:168)

3.综合法

有些长句结构复杂,在使用单一的包孕法或拆译法时,翻译效果都不理想时,考虑采用综合法。综合法即对句子综合处理,仔细推敲长句的各个成分,理清句子结构和理解句子意思,然后按照汉语思维重组句子。综合法注重的是能够灵活自如地并且忠于原文地翻译,可适当增词与减词,务必还原内容与情感。

如This is an age of “knowledge and distributed intelligence”, in which knowledge is available to anyone, located anywhere, at any time; and in which power,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are moving from centralized systems to individuals. (李玉技 2008:45)

本句框架是”This is an age of “knowledge and distributed intelligence,in which, and in which”。两个”in which” 是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先行词是age。本句结合包孕法和拆译法,按逻辑顺序和结合汉语思维习惯进行综合翻译。译文是“这是一个’知识和分布式智能’的时代:一个随时、随地、随便任何人都利用知识的时代,一个能把能量、信息和控制从中心系统传向每个人的时代。”(李玉技 2008:454)

五、结束语

总之,为了处理好长难句的翻译,我们必须首先弄清楚长难句的句子结构,然后在实际翻译中结合语境和汉语的思维采用适当的翻译法,务求句子符合原 意,并使译文读起来地道、生动。

参考文献:

[1]李玉技. 长难句与词汇突破[M]. 北京:群言出版社, 2008:184.285.454.

第10篇

希腊词汇拼法构词方式

一、源自希腊词汇的拼法

众所周知,在源自希腊的词汇进入到英语的过程中,它们的拼法(拼读与拼写)也被一同接纳和使用,从而造成了有别于我们所熟悉的日常英语词汇拼法的现象的存在。下面是一些比较典型的希腊词汇的拼法:

1.ch拼读成/k/音。源自希腊的词汇中,ch拼读成/k/音,如同在chord, choral, anchor, 或echo等词中的读音一样。

2.ph 拼读成/f/音。源自希腊的词汇中,ph拼读成/f/音。

3.y拼读成/ai/音或者/i/音。用y来代替i的用法常常表明这些词汇的希腊词源。

4.不发音的辅音。源自希腊的词汇当中还有一些特殊的拼法,例如rh中的h不发音,ps中的p不发音,pn中的p不发音,和mn中的n不发音等等。

二、希腊构词部分

大家知道拉丁词缀和词根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可以构成英语的词汇。同样,我们也可以用源自希腊的构词成分来构成英语词汇。我们几乎就像把短词组合在一起构成英语的合成词一样来把这些希腊的构词成分组合在一起来来构成新的词汇,如同flashlight和toothbrush一样。

一般来说,可以将希腊构词成分分为以下几类:

1.表“谈话-研究”之意的构词成分logylogue。另外的一个希腊构词成分或词根是aster或astr(o)。它等于英语词汇的“star”,亦即“星”的意思。我们称之为aster的花拥有“star-shaped”亦即“花型的”花瓣。asterisk是打印机使用的小“星”亦即[*]。asteroid是“星状的物体”;astronaut字面上的意义是“星际航行者”。在astrodome里你可以看到恒星。disaster一词是拉丁前缀dis和希腊构词成分aster的结合体。很久以前人们认为是恒星统治地球上的生命,因此disaster就成了由于恒星的错误位置所导致的不好的事情。astrology一词是由astr 加上o 再加上词根logy 构成的。意为“恒星的研究”。它的意思后来发展为对人类生活的“恒星的影响的研究”。astronomy一词现在的意思是“天文学”。希腊词汇中的生命一词是bios。我们用bio词根加上logy来构成biology一词,词义为“生物学”。希腊词根ec 或eco的词义是“房屋”。由logy词根构成的ecology一词是“房屋里的生物”或环境的研究,亦即生态学。希腊词汇ge或geo的词义是“地球”。用于geology一词,意为“地球”和其结构的研究,即“地质学”。希腊词汇myth,或story 转换成了我们熟知的mythology一词。即神话。meteors一词对希腊人来说是“空中的物质”,现在由meteor 加上o和logy构成的meteorology一词的词义是“气象学”。

三个源自拉丁语的构词成分和logy结合构成了大家熟悉的词汇。它们是socio, mineral和criminal。socio的词义是“联系”,出现在sociology一词中,意为“社会学”。mineral的词义是“岩石”,和logy相结合构成了mineralogy一词,意为“矿物学”。criminology一词源自拉丁语criminal(罪犯)和希腊构词成分logy。当我们谈到criminology一词时,它的意思为“犯罪学”。(我们要注意由mineral 和logy构成的mineralogy 一词和由criminal加上logy构成的criminolog的拼法。)在physiology(生理学)一词当中用到了来自希腊词汇中表“自然”一词的physis的变体physio。在psychology(心理学)一词中用到了来自希腊词汇中表“灵魂”或“思想”的词汇psyche的变体形式psycho。构词成分theo源自希腊语言中表“神”之意的词汇theos,因此theology一词的词义为“神学”。我们使用的zoo这个词根就是源自于希腊词汇中表“动物”的词汇,因此zoology的词义为“动物学”。希腊词汇mono的意思是“一或独自”,如其在monoplane或monotone中的使用一样。monologue的词义是“独白”即一个人所作的演讲。希腊词汇dia的意思是“通过”或分成两个部分;因此,dialogue 的词义是“对话”。拉丁词汇前缀pro也有“在……前面”之意。如果将pro和logue结合起来,就有了prologue一词,意为“序幕”,“序”;也就是一出戏的介绍部分。另外的一个与希腊词汇logue一起出现的拉丁构词成分是travel。这两个部分构成了travelogue一词,意为旅行纪录片或旅行见闻讲座。(在使用中要注意源自travel和logue两部分构成的travelogue一词的拼法形式。)另外的一个源自希腊词汇的词汇是catalogue。希腊构词成分cata的意思为“向下”,因此catalogue的词义为“目录”。

2.表“写、画”之意的构词成分graph(y) gram。graph一词源自希腊动词graphein,其意是“写、画”。铅笔里面的黑色的软物质称为praphite,可以用它来“写”。希腊词根graph(y)和gram和另外的构词成分构成的词汇都有“写”的意思。我们将表示“地球”之意的geo和表示“写”之意的graphy结合在一起,构成了geography(地理学);将表示“生命”之意的bio和graphy构成biography(传记)。希腊前缀para的词义是“在……一旁”,如在parallel一词中,其意为在另外一条线的一旁,即“平行的”。parasite的意思就是靠吃“在……一旁”的或另外的东西来生存的动物或植物,其意为寄生植物或寄生虫。paragraph的词义则是段落了。希腊词根biblio的词义是“书”,因此bibliograph的词义就是目录或文献目录。

3.表“计量”的构词成分meter,metry。希腊构词成分meter和metry的词义是“计量”。metric system(米制)是一种“计量”体制。meter这个词本身也是一个英语词汇,如gas meter (煤气计量器)。因为dia的词义可以是“贯穿”,因此,diameter的词义是直径。

4.表示“名字”的构词成分onym。词根onym源自希腊表示“名字”的词汇onyma。

5.表“声音”,“观察”,“圆的”和“治理”等意思的构词成分phonephonophonyscope spherecracycrat。上面我们归纳了希腊的构词成分的基本含义,下面的参考表将有助于我们复习这些部分。

参考文献:

[1]A.S.Hornby,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2]Longman,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M].Lond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ress,2003.

第11篇

关键词:科技英语;地铁行业;翻译的特点和技巧

1引言

随着国内地铁行业的飞速发展,无论在技术引进方面还是在对外销售推广方面,国内地铁制造商对外交流日益密切。科技英语翻译在当今世界的技术传播和商务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推动各类科技类企业发展壮大。但是,科技英语翻译不同于文学类英语翻译和新闻类英语翻译,它有着其特有的一些特点。

而地铁行业的相关英语资料作为科技英语资料翻译的一部分,具备与其他行业科技英语翻译相同的特点。本文将根据科技英语翻译的特点,结合地铁行业的科技英语翻译实例,梳理地铁行业中科技英语翻译的特点及相关的翻译技巧。

2地铁行业科技英语的语言特点

地铁行业的科技英语将地铁相关专业知识和英语语言结合起来,特点是用词准确专业、语言简练、表达客观、条理清晰、内容确切,具备很强的专业性、实用性和指导性。

2.1专业词汇

地铁行业科技英语的词汇具有专业性,很多普通的词汇在地铁行业科技英语中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比如地铁行业中常说的pantograph,英文原意为动臂装置,指同样构造的有活节的结构。但是在地铁行业中,pantograph却解释为受电弓,它是车辆的集电装置。

地铁行业科技英语的词汇经常一词多义的情况。如coupling这个单词,在地铁行业中不同的使用情景下含义不同,比如“coupling of gear box”翻译为“齿轮箱联轴节”,而“coupling of cars”则翻译成“车辆连挂”。

地铁行业科技英语中使用大量的缩略词。如VCU、MVB、DCU、MMI等等,在地铁行业中分别对应vehicle control unit(车辆控制单元)、multifunctional bus(多功能车辆总线)、driver control unit(司控单元)和man machine interface(人机接口)。类似的缩写词汇在地铁行业的科技英语翻译中大量存在,而且有时同样的一个缩略词也可以表示多种不同的含义,比如上文中的DCU,也可以指door control unit(门控单元)。

在地铁行业科技英语翻译过程中,新词汇层出不穷。因为地铁行业科技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新发明的不断增加,出现的新词也越来越多。例如,随着节能环保概念的提出,在地铁车辆上开始应用节能装置(energy saver)。

2.2句型结构

地铁行业科技英语的语篇风格不同于文学作品,基本上属于应用文体,结构严谨、逻辑性强,在句型方面具备下列特点。

地铁行业科技英语在句法上有物称多于人称、受事多于施事的显著特点。物称是指句子多用物体作为主语。这主要是因为地铁行业科技文体大多是用于说明技术信息,且更注重应用和客观的缘故,因此一般不需要写出动作的施加者,而是强调客观事实。

地铁行业科技英语中多使用名词化结构。名词化结构指主导名词后附加介词段远或非限定动词的结构,它的特点是简洁、客观、信息量大。

地铁行业科技英语的另一个特点是句子比较长,结构比较复杂。而且因为物称多于人称的缘故,地铁行业科技英语中也多用被动语态。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又使得地铁行业科技英语的句子成分更加复杂。

由于地铁行业科技英语文章要求书写简练、结构紧凑,因而常常使用分词短语代替定语从句,这样既可以缩短句子,又比较醒目。

由此可以看出,地铁行业的科技英语翻译之所以复杂,不仅在于地铁专业技术的复杂性,还在于科技英语本身所具备的上述特点。

3地铁行业科技英语翻译的技巧

在梳理了地铁行业科技英语翻译的特点之后,笔者根据从事地铁行业科技英语翻译的经验,用例句说话,阐述了地铁行业科技英语词汇、句子成分、被动语态和长句的翻译技巧。事实证明,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些技巧,能够使地铁行业科技英语翻译事半功倍。

3.1地铁行业科技英语词汇的翻译

在地铁行业科技英语翻译过程中,如果专业词汇有固定的解释,那么译员来说比较容易记住并使用这类专业词汇。但是在没有固定解释的情况下,如果翻阅词典,经常会发现一词多义的情况,有时甚至找不到合适的词义来进行解释。这时,要使意思翻译的既确切又符合专业特点,就得根据专业背景、上下文语义、逻辑关系等,确定相关词汇的含义。通长来说,最常采用的方法是词义的选择和词义的引申。

(1)词义的选择

原文1:The non-conformity can only be released only after the permission of customer.

译文1:只有在客户同意之后,才可以对不合格品进行放行。

原文2:Check all brakes are released.

译文2:检查所有制动是否都已缓解。

Release在有放行、释放、等含义。在上述第一句话中,release应该取“放行”之意;而第二句话中,在地铁车辆上至制动系统的“缓解”,与释放的含义相符。

(2)词义的引申,比如词义的具体化、抽象画等。

原文3:To avoid any hurt of the operators,the part shall be designed without any sharp nose.

译文3:该部件不得设计有任何尖锐的突出部分,以防伤害操作人员。

众所周知,nose是指“鼻子”,这里的却不能直接这样翻译。这里指部件上突出的部分,用nose是比较形象的,具有一定比喻的含义,这里要将其具体化,因此翻译成“突出部分”。

3.2地铁行业科技英语句子的翻译

地铁行业科技英语语句成分复杂,多采用被动语态,且多采用长句。以下主要从这3个方面举例说明地铁行业科技英语翻译的技巧。

(1)句子成分的相互转换

由于英汉语言表达方式不同,为了避免译文生硬或者费解,译者在将地铁行业科技英语资料转化成中文时,为使译文通畅流利,需要对句子的成分转换进行考虑。

原文4:It will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rolling stock availability and therefore theclarification and accuracy are mandatory.

译文4:这直接影响了车辆的可用性,因此必须清楚地、准确地对其加以说明。

这句话如果直接翻译出来应该是“这对车辆的可用性有直接影响因此清晰性和准确性是必须的。”这样的翻译并不符合中文表达的特点,且不易理解。因此应该将英语句子中的宾语“影响”转化成谓语、将后面的主语“清晰性和准确性”转化成了状语,而且句子中的其它成分也进行了相应的转化。

(2)被动语态的翻译技巧

把地铁行业内的科技英语被动语态翻译成汉语时,应该灵活多变的进行考虑。通长来说,为了使句子通顺,且更符合中文的特点,需要采用反译法将英语中的被动语态翻译成汉语中的主动语态,但是,也有一些特殊的情况,需要保留原文的风格特点,因此也在将英语翻译成汉语时,采用顺译法保留原文中的语序。

原文5: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brake resistorand the input fuse,all components required foroperation are integrated into the device.

译文5:除了制动电阻和输入熔断器之外,工作所需的其它所有零部件都集成在这个装置内。

原文6:The protection and monitoring functionsare ensured by the MITRAC DCU/M.

译文6:通过MITRAC DcU/M实现保护和监测功能。

上述2句话都采用了被动语态,但是第1句话使用了顺译法,第2句采用了反译法。总的来说,无论是切换顺译或反译,更重要地还是根据上下文,保持整篇文章的通顺流畅。

(3)长句翻译

在地铁行业的科技英语中,特别是在相关的技术规范、标书等文件中,使用长句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而长句之所以复杂,主要在于其中包含了各种复杂的成分,包括从句、介词短语、动词不定时等各种复杂的成分。因此,在翻译相关长句时,突破口在于找到句子的主要成分。在找到主句成分后,在进行相关定语、状语、从句等内容的补充。最后重整句子,使译文通顺。

原文7:If any brake of the following brakemodes,namely service brake,emergency brake,holding brake and security brake,is to beapplied to stop the vehicle in case of differentsituations,firstly related information shall beshown to the driver via the DDU to instruct thenext step to be done by the driver and then thedriver shall take measures quickly to apply thecorresponding brake according to the instruction.

译文7:在不同情况下,如果需要施加常用制动、紧急制动、保持制动和安全制动中的任意一种制动,首先,应该通过DDU向司机显示相关信息,指导司机如何采取下一步行动,接着,按照相关指示,司机快速采取行动,施加相关制动。

这是一个典型的长句,总共有70个单词。首先要找出句子的主语,剔除if条件状语从句部分之后,可以判断出主句的部分为“information shall be shown to the driver”,但是在这句主句之前有“firstly”这个单词,接着往下寻找,发现句子中出现了“and then”,这就表示这段话中还有一个并列的主句,也就是“the driver shall takemeasures”。将句子的主干部分找出并翻译之后后,只需将其它成分填入,调整语序即可。

第12篇

语言最为基本的组成部分是词汇和句子,其中词汇是基础,句子是构成文本的重要成分,因此,我们将从计算机英语的词汇特点和句子结构特点来分别进行论述。

1.1计算机英语的词汇特点

(1)广泛使用缩略词,由于计算机术语的特殊性,有些术语需要用缩略词形式来增强文本的简洁性,如ADSL:AsymmetricalDigitalSubscriberLoop,非对称数字用户环线。(2)借用其他学科的词汇计算机技术从相邻学科,如电子及无线电技术、自动化学科中借用了大量的词汇,其含义无显著变化,如console控制台,coder编码员,编码器,compiler编译程序等。(3)新词不断涌现,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新词语也在不断出现,大多数新词语都是合成原有词汇中的一部分而形成的,如webhead网民,网迷;通过合成原有词汇一部分形成新复合词也是构成新词的一大力量,ShortcutKey快捷键,ipad平板笔记本电脑等。(4)将普通词汇转换成专业词汇普通词汇,通过对原本含义进行延伸,被转换成专业词汇,down主要是形容角色状况的形容词,意思是角色受到攻击并倒地,一般情况下都是用作连接其它词语使用的。延伸为下载,或down机,即死机的意思。

1.2计算机英语的句子特点

(1)计算机英语中,在表述定义、阐述现象、描述过程等情况时,多用陈述句,如:Powercablesonlyfitonewayandanimproperconnectionwilldamagethedrive.(电源线有固定的连接方式,而且不当的连接会导致碟机受损)。(2)在计算机英语中,上机指导、设备使用说明等情况时,多用祈使句,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必要指明主语,如:Pluginandturnonyourcomputer。(插上电源并打开计算机)(3)多用被动语态句在计算机英语中,被动语态用得较多,这是因为与主动语态结构相比,被动语态结构更少主观色彩,更富于客观性,这很适合于描述客观事物。另外,在被动语态句中,被说明的对象被置于主语的地位上,位于整个句子的前部,所以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如:Thekeysofthekeyboardcanbedividedintothreefunc-tionalgroups(键盘中的键可以划分为三个功能区)。

2如何翻译好计算机英语文本

首先,计算机英语翻译要做到“真”,计算机是非常严谨的科学,对计算机文本的翻译来不得半点偏差。其次,由于计算机科学专业性和译文读者知识局限性的反差,译文的可读性也要在翻译的时候加以重点考虑。上述两点是翻译计算机英语时要遵循的两条最基本的原则。除此之外,计算机英语翻译还要注意一些技巧和方法:

2.1计算机英语词汇的翻译

根据上述计算机英语词汇的特征,在翻译计算机英语词汇和专业术语时,应尽量采用异化的翻译方法,个别词语采用直译甚至音译。例如:bit比特,二进制的一位,这些词汇采用的都是音译加意译的翻译方法,Bluetooth蓝牙技术,Mouse鼠标,则采用的是直译,这些译法都已被广泛接受。对于层出不穷的新生词汇,在没有找的合适的对应汉语词以前,就直接采用音译的方法,例如:Hacker,译为黑客,指专门在互联网上到处从事解密、获取信息等非正规活动的不明身份的用户。必要的时候,也可采用释译法,如:Wi-Fi(WirelessFidefity)无线保真,一种无线网络传输技术。

2.2计算机英语句子的翻译

结合上述计算机英语句子的特征,在翻译计算机英语文本时,应注意到其复合句多的特点,翻译时应采取断句的方法,把长的复合句变为简短的简单句,使译文符合汉语表达习惯。需要强调说明的是,计算机英语中经常用到被动语态。针对这一情况,可以采用特有的翻译方法:(1)固定结构英语中有不少常用的被动结构,一般已有习惯的译法。(2)转译成汉语的无主语句汉语的无主语句可以用来处理一些不便或没有必要提及主语的句子。(3)转译成主动句当按“顺序翻译”翻译成汉语被动句感到不符合汉语习惯时,则将被动句译成主动句。(4)顺序翻译,当将原文的被动语态句直接翻译成汉语的被动句,而又符合汉语的习惯时,可顺序翻译。(5)综合翻译在遇到一个句子中接连出现被动结构,各种情况交错出现时,要综合运用各种译法,才能将全句译成比较通顺的汉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