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英语名字女

英语名字女

时间:2023-05-30 09:48: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英语名字女,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英语名字女

第1篇

1、Aurora,女子名,源于罗马神话中曙光女神的名字。

2、Anatole,女子名,与希腊神话中日出女神名字的英语形式相同。

3、Chloe,女子名,源于希腊神话中谷物女神Δημ?τηρ的别称。

4、Cynthia ,女子名,源于希腊神话中月亮女神的名字

5、Daphne,女子名,源于希腊神话中化身月桂的仙女的名字。

6、Diana,女子名,源于罗马神话中月亮女神的名字。

7、Doris,女子名,源于希腊神话中三千海洋女仙之一的名字。

8、Eudora,女子名,与希腊神话中海赠女神名字的英语形式相同。

9、Eunice,女子名,与希腊神话中海胜女神名字的英语形式相同。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原来,英语中的月份均来自拉丁语,其中有一些为古罗马神或皇帝的名字,有一些来源于古罗马历法。下面我们逐一看看不同的月份有什么样的传说和故事吧。

纪念古罗马诸神和皇帝

January——双面神雅努斯

January一词源于古罗马神话中一位名叫雅努斯(Janus)的双面神。据说雅努斯的脑袋前后各长有一副面孔,一副回顾过去,一副眺望未来,于是人们就选用了他的名字演变成January来表示辞旧迎新的1月。

February & June——丰产女神朱诺

古罗马神话中,朱诺(Juno)是司管生育和保护妇女的神,古罗马人对她十分崇敬。在古罗马,每年的2月初是举行“洁净节”的日子。这一天,人们向丰产女神朱诺献祭后,从献祭的牲口身上割下皮革,制成名叫Februa的鞭子,抽打不育的妇女,以求怀孕生子。英语中表示2月的词February便是由拉丁文Februa演变而来。这一天,人们还要忏悔自己过去一年中犯下的罪过,洗涤自己的灵魂,以求得神明的饶恕,使自己成为一个纯洁的人。而6月自古以来都被视为结婚的旺季,于是人们便把6月奉献给女神朱诺,以她的拉丁文名字Junius来命名6月,June一词便由此演变而来。

March——战神马尔斯

按照古罗马人的传统,每年的3月是出征作战的季节,而古罗马神话中的战神是马尔斯(Mars),人们为了纪念这位战神,便用他名字演变而来的词March来命名3月。

April——爱神维纳斯

4月是为了纪念古罗马神话中的爱神维纳斯(Venus)而命名的,而维纳斯的希腊名为阿佛洛狄忒(Aphrodite),表示4月的单词April便由此演变而来。4月也是一年当中春天的开始,万物生长,春意盎然,正好与阿佛洛狄忒“爱与美之女神”的寓意不谋而合。

May——春天之神玛娅

古罗马神话中的女神马娅(Maia)专门司管春天和生命。为了纪念这位女神,古罗马人便用她的名字演变而来的词May来命名5月。

July——凯撒大帝

罗马统治者朱利叶斯·凯撒(Julius Caesar)大帝被刺死之后,人们建议用凯撒的名字来命名其诞生的7月,July一词便由其名字Julius演变而来。

August——奥古斯都

朱利叶斯·凯撒死后,屋大维(Octavianus)继任罗马皇帝。为了和凯撒齐名,屋大维也想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一个月份。他的生日原本在9月,但他自己选定了8月,并且用他登基时罗马元老院授予他的尊号奥古斯都(Augustus)来命名,因此8月即为August。在古罗马历法中,8月原本比7月少一天,但是为了和凯撒平起平坐,屋大维决定从2月中抽出一天加在8月,从此2月便少了一天。

沿袭古罗马历法

现在的一年当中有12个月,但其实古罗马历法最初只有10个月。后来,罗马政府决定增加两个月放在年尾,而凯撒大帝又把这两个月移到年初,成为1月、2月,原来的1月、2月变成了3月、4月,其他月份依次顺延,就形成了现如今世界沿用的公历。

除了前面提到的8个月是为了纪念古罗马神话中的诸神或皇帝,剩余的4个月基本都沿袭了古罗马历法的叫法。

September 9月

在拉丁文中,Septem是“7”的意思。古罗马历法中的7月正是凯撒大帝改革历法后的9月,因此虽然历法改革了,但是人们仍旧沿袭之前的名称Septem,英语中表示9月的词September便由此演变而来。

October 10月

英语对10月的称呼October来自拉丁文Octo,即“8”的意思。它和上面讲的9月一样,虽然历法改了,但名称仍然沿用了下来。

November 11月

奥古斯都大帝去世之后,提比略(Tiberius)即位。因为之前的罗马皇帝凯撒和奥古斯都都有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月份,罗马市民和元老院于是要求提比略用他的名字命名11月。但是提比略没有同意,他对大家说,如果罗马每个皇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月份,那么出现了第13个皇帝怎么办?于是,11月仍然保留着旧称Novem,即拉丁文“9”的意思。英语表示11月的词November便由此演变而来。

December 12月

同样的道理,12月也沿用了旧名Decem,即拉丁文“10”的意思。英语中表示12月的词December便由此演变而来。

作者简介:

朱汉祺,北京新东方学校“酷学酷玩”冬/夏令营词汇教师,主讲高中三级、四级词汇课程,擅长将生活中鲜活的例子和笑点融入课堂中,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掌握词汇。

God Is Watching 上帝看着呢

The children were lined up in the cafeteria of a Catholic (天主教的) elementary school for lunch.

At the head of the table was a large pile of apples. The nun (修女) made a note, and posted on the apple tray:

"Take only ONE. God is watching."

Moving further along the lunch line,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table was a large pile of chocolate chip cookies. A child had written a note:

"Take all you want. God is watching the apples."

Strange Socks 奇怪的袜子

第3篇

引言

从古至今,人名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区别他人、代表自己的简单符号。在社会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人名更多的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时代特点以及生活环境产生联系。文学作品是人类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文学作品的内涵也赋予在人物姓名中。文学作品的人物姓名,其实代表着作者的一定意图。在创作的时候,作者需要根据所要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身份地位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预示人物的最终结局。在英语文学作品中,有一大批经典,作品的主人公名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甚至成为后世某种典型人群的代名词。因此,通过研究分析英语文学作品中人物命名的含义,就能够了解文学本身意义,同时可以察觉英语语言文化。

1.引经据典

英语文学语境中,其思想源泉由希腊罗马神话与《圣经》共同组成。在英语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补替代性的作用。同时由此衍生出较多的文学作品。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就曾说过,如果没有神话,所有的文化就会失去其应有的创造能力。文学创作只有利用神话才能调整视野,才能将所有的文化运动归类为统一体。在14世纪-16世纪的这一段时期内,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就将古希腊罗马文化抽离出来,并将其作为希腊罗马文化的瑰宝。在当时的诗人、剧作家以及小说家严重那个,希腊罗马神话与英雄传独具魅力,是不可多得创作题材,如英国的莎士比亚、弥尔顿、济慈、雪莱、萧伯纳等大部分剧作家与诗人都在创作作品的时候运用希腊罗马神话的人物与故事,同时还有一批作家和诗人,在创作的时候利用神话来传达自己的思想。研读《哈利波特》就会发现,英国现代的女作家罗琳创作这部作品的时候,其中有很多的人物名字来源于神话和中世纪的传说。如德拉科Draco(拉丁文“龙”)的取名,因西方神话传说中龙蛇不分,作者以此暗示他是十足的蛇;纳西莎Narcissa源自希腊神话中的Narcissus——一个因为爱上自己在水中的倒影而终日坐在水边最终化作水仙花的美少年(narcissism意为“自恋”)——作者用这个名字来讽刺马尔福家的人自视甚高;赫敏Hermione的名字源于希腊神话中的神使Hermes,作者用来比喻她的智慧。《圣经》即便是是一部宗教类的作品,但是在全世界广为流传,其影响价值非常大。曾经就有学者说过,“假使所有英文写的作品都毁灭了,只剩下英文《圣经》这一部书,那么这部书自己就足以把英文里全部的美与力量显示出来”。不少创作家在创作的时候,所用题材来自于圣经故事。如王尔德的《莎乐美》、拜伦的《该隐》等等。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借助圣经中的名字来传达作品的思想。

2.套用词汇

实际上,不少文学创作者在创作的时候,会借助现有的单词或词组,如名词、形容词作为作品中人物名字。而这种现象在英语文学中可以说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在早期的宗教小说中,七大罪恶与人类的优秀品德将直接变成具体的人物。这种创作方式,在英国创作家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ThePil-grim’sProgress)中表现的非常明显。这部作品采用寓言形式体现英国王政复僻时候的社会状况,将贵族阶层那种荒贪婪的性格以讽刺的方式表现出来。作者将正面人物称为“基督徒”(Christian)、“福音先生”(Mr.Evan-gelist)、“忠诚”(Faithful)、“希望”(Hopeful)、“仁慈”(Mercy),称反面人物为“恨善法官”(JudgeHate-Good)、“无赖先生”(Mr.No-good)、“乐先生”(Mr.Love-lust)、“残忍先生”(Mr.Cruelty)、“嫉妒”(Envy)等。而萨克雷的《名利场》(VanityFair)则是借助Sharp(敏锐)给一位穷苦艺术家的女儿命名。

3.谐音造字

在英语文学作品创作的过程中,作品人物命名同样可以采用同音字、新造字以及近音字等方式来命名。比较直接的方法就是套用现代词汇的方法。事实上,这还是一种比较隐晦的额做法。在莎士比亚的《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命名约翰•福斯塔夫爵士(SirJohnFalstaff)。Falstaff与falsestuff谐音,意为“假货”,巧妙的将表面上开起来勇敢、高尚、足智多谋的人物形象,实则为自私、贪生怕死的的人物表现出来。塞缪尔.理查逊的《克罗丽莎.哈洛》(ClarissaHarlowe)中女主人公克罗丽莎的情人洛夫莱斯(Lovelace)与loveless(没有爱情)谐音,是个专门勾引妇女、荒无度的色狼,他帮助克罗丽莎出逃并非出于爱情而是为了一己之欲。

4.结语

第4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 口语教学 探索

口头交际活动的特点是它通常有两个或更多的参与者,各人按自己的交际目的和愿望不断变换着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角色。与笔头交际相比,说话的事前准备较少,语句较短,反馈比较快。“针对这些特点,口语教学要注重在教室里创造一种近似于真实生活的语言交际模式,气氛轻松,语言不必太正规,不需预先排练,话语交接自然,具有真正‘新’的信息交流。”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改变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小学英语教学的关键。小学英语师资缺乏是制约小学英语教学的瓶颈。因此,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的关键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水平。分析小学师资队伍现状,总结小学英语课程开设的实践,我认为立足于现有师资力量的培养、提高,不是学好了再干,而是干起来再学习。边教边学,在实践中打造小学英语教师队伍,才是解决 小学英语课程师资问题的有效方法。

(二)学校要重视小学的英语教学工作。学校要根据学生实际,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为英语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特别要重视学生发音准确性的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简单英语知识,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师要根据 小学生的特点认真研究和实施教学方法。

1、教师不仅让学生背单词、学音标、记语法,还要让学生多听、多说、多玩、多演,在活动中接触语言信息。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把每一课导演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时而朗读,时而重述,时而提问,创造语言情境,启发学生思维,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从而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营造语言环境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1)起英文名

给学生起一个通俗易懂,而又别致的英文名字。可根据学生自己名字的特色起,例如:名字中有叫‘月’的女生起名叫‘Moon’;名字有‘雪’的女生起名叫‘Snow’ ;还可根据谐音起名,例如:有‘婕’的女生可叫‘jesse’;有‘涛’的男生可叫‘Thomas’或‘Tom’。这些名字对于小学生很有新鲜感,所以从一个名字就很有可能引起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而不再排斥。老师可让学生每人只做一张写有自己英文名字的卡片,上课前摆放在桌子上,上课时老师叫学生,学生叫学生都只叫其英文名字,这样学生潜移默化地掌握了常用的英文人名的读法和写法,同时也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2)坚持值日生报告制度或小演讲

坚持值日生报告制度或小演讲给每个学生都提供了均等的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尽管开始时学生要在课前作充分的准备,甚至查阅资料、书写材料,背诵等。但准备过程中学生也能复习或运用到所学过的知识。每个学生锻炼口语都是先从背诵开始的,然后逐渐积累句子,有了一定的单词量和语法结构知识,或是所背句子熟练后,才能从‘背’变成“说”。

(3)视听模拟口语练习 培养语感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模拟表演创设的情境,往往受时空限制无法全部做到。而 小学设备落后,在这种情况下,可运用录音手段来移植情景,形象生动地再现有关对话的时空。例如:下雨的情境课堂上难以再现,又无多媒体设备来展示图片或录像,老师可让学生听预先录下的下雨声,打雷声,也可展示预先画好的有关下雨的图片(在有限的设备资料情况下,可取得美术老师的帮助),让学生先体会下雨的情境,再学习有关下雨的对话内容,这样学生在情景中深入角色,自觉主动学习,又在表演中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华,在相互评价中体现自我。

(4)唱英文歌,形成轻松愉快的气氛

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的注意力易分散,唯有对感兴趣的东西才会集中注意并能持久。不少小学英语学习内容可以用歌曲形式表达,这有助于激发兴趣和分散难点。学生在唱歌时,随着旋律的起伏变化,在感到松弛、愉快、满足的同时,产生兴奋情绪。凡是教材上有的歌曲我们都学唱,学生在没有掌握多少英语的情况下,就能唱出一句句有难度的英语歌,这无疑给学生增添了无限乐趣和成就感,增强了求知欲。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融音乐与英语为一体,能帮助学生理解对话,表现情景内容,创设有声语言环境,使学生自然投入。在唱歌过程中,可以根据歌曲内容进行问答或分角色对话,体现歌曲中的交际情景。唱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增强记忆力。让学生从机械、呆板、单调、紧张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消除学习疲劳,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可以说唱歌也是在课堂上不可缺少的“调和剂”和“兴奋剂”。

(5)看图说话提高口语能力

第5篇

姓名的文化内涵

姓名植根于不同文化背景之中,反映了人们不同的文化理念、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人名可以反映不同的社会文化。英汉姓名的区别主要是姓与名的顺序不同。汉语的姓名是姓在前而名字在后。“姓”代表祖宗和家族,“名”是对某个人的专门称呼。姓氏大而名字小,姓氏重而名字轻(包惠南、包昂,2004),这其中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中华民族一向注重群体与家族,“祖宗”、“家族”有着至高的地位,“祖宗”、“家族”的利益往往大于个人的利益。在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姓”必然居于“名”之前,以显示其更重要的地位。就文化模式而言,中国人更强调集体观念,而英美人,尤其是美国人则更具自我意识、更注重自我(胡文仲,1988)。正因如此,西方人“重名轻姓”的姓名文化观念也就不难理解了。另一方面,汉语与英语也有一些共同的姓名文化观念。二者往往都会选择具有明显阳刚特征的名字来命名男性,用能够彰显柔美特性的词来命名女性。例如在汉语中,男性常以“阳”、“刚”、“强”等为名;而“珍”、“淑”、“洁”等字,常被用作女性名字。在英语中,男性的名字会选择诸如 Alexander 亚历山大,意为人类的慰藉;Andrew安德鲁,意为刚强;Walter沃尔特,指强有力的统治者。女性名字中,如Nancy意味着“高雅”,Jenny象征“文静”。在现实社会交际中,当这些寓意美好、涵义丰富、体现性别的字出现在姓名中时,人们很容易辨别出名字使用者的性别。

中英姓名的翻译策略

(1)音译

音译即根据姓名本身的读音直接进行翻译的方式。这种方法最方便、最直接,使用也最广泛。但是,由于中英两种语言系统的特点,在进行音译时,必须注意音调问题。中文中一个音有四个声调,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声调来区别字形;英语中没有音调,所以中译英时没有办法体现声调差异(余永年,2000)。例如,王晶和王静音译到英语中都是Wang Jing,外国人就会以为两人拥有同一个名字。尽管音译只能保证姓名的表征,但却最能保证异国情调的“原汁原味”。

(2)意译

意译指的是根据姓名的内涵来翻译的方法。文学翻译常常采用这种方法。因为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会给某个角色的名字赋予某种寓意,一看名字,读者便可以看出这个人物的身份、性格,甚至命运。有学者将《红楼梦》中的意境幽远的名字进行了意译处理:林黛玉—Black Jade,贾宝玉—Magic Jade,薛宝钗—Precious Hairpin,王熙凤—Phoeni(x黄新渠,1996)。吴世良先生在翻译Spring Moon 时,也采用意译:AugustWind—长风,BoldTalent—秉毅,Enduring Promise—允坚,Dummy—哑巴。这种方法更能译出原文的意境和效果(尚新,2004)。

(3)音译与意译相结合

中外语言差异往往会导致文化缺失,而这种缺失很难通过单纯的音译来弥合,而单纯采用意义必然会破坏其最初的形式。因此音意译相结合成了折中的翻译方法。以时下非常流行的《哈利波特》为例,其中哈利波特的老师“Sirius Black”就被翻译为“小天狼星布莱克”,体现了音意译相结合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东西方文化交流不断深入。读者对西方语言的了解与掌握程度也在不断提高。音译意译相结合的人名翻译法能更好地传递原语的信息文化,成了一种新的翻译趋势。

(4)补译

第6篇

1、艾米丽英文名字:Emily。

2、艾米丽为女子名,含义来源于古代英语,意思是对手(rival)。

3、Emily is a feminine name derived from the Roman feminine name Aemilia. The Latin name Aemilia in turn may derive from the Latin word aemulus (or from the same root as aemulus), meaning rival, but this may be a folk etymology.——维基百科。

艾米莉是从罗马女性化的名字艾米丽亚得出一个女性化的名字。反过来拉丁名艾米丽亚可能源于拉丁词aemulus(或同根为aemulus),意思是“对手”,但是这可能是一个民间词源。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

关键词:中西方;称谓;差异;跨文化比较

称谓语运用的得体与否,关系着交际的成功与否,尤其是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有必要了解和掌握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称谓语的特点和正确的使用方法。以便更顺利地完成跨文化交际。中西方两种文化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称谓系统,主要体现在社会称谓,亲属称谓上。本文将以这两种称谓为中心,探析这两种称谓的差异以避免交际禁忌和不必要的误会,从而使跨文化交际顺利的进行。

一、中西方称谓语的总体差异

(一)中国人的非对等称呼

中国人习惯于非对等称呼,究其原因是中国人受传统文化中儒家观念和宗法等级观念影响。中国人在“男女之别”、“长幼之别”等儒家观念教化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观念的影响下形成森严的等级观念。中国人非对等的称呼方式最明显的体现在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的称呼要用敬称上。如:职员给经理写信,开头要称呼:“X经理:您好!”;儿子给年迈的父亲写信“父亲:您老最近身体可好?”反过来,经理可以直呼职员的名字。父亲可以直呼儿子的名字或昵称,不用使用敬称“您”。“您”往往表示对长辈或上级的尊敬,这种非对等称呼在日常中国人的亲属称呼和社会称呼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二)西方人的对等称呼

西方人的对等称呼源于西方宗教文化和西方人对于法律的崇尚。西方普遍信奉基督教,倡导通过救赎解放个人和自由,尤其是倡导人人平等观念。西方法律观念更是体现着人人平等观念,强调个人的人权。如:在美国晚辈或者下级可以直接称呼长辈或上级的名字以表示亲昵。如:小孙子Jim直接称呼爷爷Mark的名字:“Jim:Mark,can you give me one doller to buy a bag of chocolate?” “Mark:Ok,honey!But you must finish your homework at first.”这种晚辈直呼其名表示亲呢的现象,在中国出现可能被视为对长辈的不尊敬。甚至在美国奥巴马探访幼儿园小孩子都可以直呼奥巴马的名字,以表示亲近。这种现象在美国很常见,但在中国几乎不能发生。

二、中西方亲属称谓语差异的比较

(一)中国人的亲属称谓

中国人的亲属称谓系统复杂且带有明确性。中国的称谓分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而且亲属称谓的每个年龄段上划分的很明确。如:父亲、母亲;侄子、侄女;等。可以看出每个亲属都由固定且唯一的称谓语,辨别十分明确。中国人称呼家庭成员、亲戚或邻居时,往往用“二哥”、“三姐”、“四婶”、“周大伯”之类。此外,中国人还有两个很特殊的称谓现象:中国人在社会交际中,会向和自己没有亲属关系的陌生人使用亲属称谓以进行顺利的语言交际。如:在社会交往中,乘车让座时会对陌生的老人说:阿姨/叔叔、大爷/大娘您坐。另一个特殊现象是亲属转称现象。中国的夫妻间会称呼对方:孩儿他爸/孩儿他妈;亲人间也可运用,孩儿他姥爷、孩儿他舅舅等。

(二)西方人的亲属称谓语

西方的亲属称谓语中没有父系和母系之分,也没有长幼之分。体现了西方人的平等观念。此外,西方人的亲属称谓语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例如:Grandfather / Grandmother既可以表示爷爷/奶奶,也可以表示外公/外婆。尤其是Cousin既表示堂兄弟姐妹,也表示表兄弟姐妹。这都体现了西方的亲属称谓的多义性和模糊性。

用英语称呼男人或是女人时,一般是直呼其名。特例是称父母为Dad,Mom,Mum,Mother等,称祖父母为Grandpa,Grandma等,有时称年长的亲戚为Aunt Mary或Uncle Jim。就连对这种亲属关系,美国人也倾向于用名字相称,不用表示亲属关系的词语。

三、中西方社交称谓语的差异

(一)中国人的社交称谓语

社会称谓反映了交际各方的交际关系、社会角色以及尊敬程度等。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所以历来就特别重视社交称谓。如:中国古人谦称自己为“在下”,敬称他人为“仁兄”。古代人对于交友也有很多称谓,如“布衣之交”、“刎颈之交”等。建国后中国人习惯不分年龄不分性别地称呼陌生人为“同志”,但随着改革开放的顺利实施,“同志”则较多地被使用在年龄稍长的人群进行社会称谓交际,而称呼年轻的陌生人为“小姐/先生”或“美女/帅哥”。中国人还习惯于用“姓+职业/头衔”称呼陌生人、上级等。如:孙局长、刘大夫等。中国人对于熟人、老朋友或同事之间的交际称谓,会用“老+姓”的方式去称呼表示亲近。如“老张”等。而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习惯使用“小+姓”。如“小李”。此外,原来“师傅”只用来称呼老手艺人、工人、厨师、汽车司机等。现在却成了一种很普遍的称呼,不问职业,不分男女,都可以称“师傅”。而对某一领域有资历但不一定从事教育行业的人,也会敬称为“姓+老师”如“范老师”等。

(二)西方的社交称谓语

西方社会重视人权,讲究人人平等。西方人在社会交际中不分年龄差别或职称级别都可以直呼其名,如“Tom”。西方人还常用“Mr./Ms.+姓”方式去称呼。如称呼自己的老师“Mr. Bond/Ms.Elizabeth”。西方人还可以用职称或学历称呼他人,如“Doctor.Lee”。西方人社交时对于陌生人可以用“Sir/Madam”去称呼对方以表示尊敬。

但近年来,许多讲英语的西方人常用名字称呼别人。如Tom、Michael等。这种做法在美国人中尤为普遍,甚至初次见面就用名字称呼。年龄相近或年龄悬殊的人之间也这样称呼,没有不尊重对方的意思。可以听到孩子叫年长的人Joe,Ben,Helen等。甚至孩子对父母或祖父母也可以这样称呼。

四、中西方称谓语的禁忌和偏误

西方人很忌讳“老+姓”的称呼方式,但在中国用“老+姓/姓+老”表示亲近尊敬。如“老高、刘老”。西方人“老”代表体弱多病,社会地位下降,不受人重视。所以和西方人进行交际时要避免用“老”这个字去称呼西方人。

对军官的称呼在汉英两种语言中也有所不同。在汉语中用姓加职务,如“陈司令”、“郝团长”等。在英语中只用姓加军衔不加职务,如可说 Captain Johnson(约翰逊上尉),却不说Company Commander Johnson(约翰逊连长)。汉语作品译成英语时常将某些称呼直译成英语词,如把“爷爷”译成Grandpa,实际上不完全对应。有些人用英语写中国的事情时,用这些称呼使文字带有中国色彩,这是无可非议的。不过,有些称呼使人为难。如何称呼教师,是直接叫Teacher 还是叫Teacher Zhang?这两种叫法都不符合英语习惯。如果让中小学生就按英语习惯,称教师为 Mr Wang(王先生)、 Mrs Yang(杨太太)或 Miss Fei(费小姐),中国人又觉得有些刺耳。把“叔叔”译成P.L.A.Uncle,把“警察叔叔”译成Uncle Policeman都不妥。第一,很多外国人不知道P.L.A.代表“中国人民”;第二,在西方,军队和警察与人民的关系不像在中国这样亲密,不明白为什么要称他们为“叔叔”。

通过对比我们能更好地了解中西方称谓语的差异、禁忌和偏误,从而减少跨文化交际中所产生的困惑和误解,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兼容并包的文化胸怀,博采众长的文化视野将助我们搭起一条通向国际的友好桥梁,使中国文化更好的传播到世界每个角落,也使我们更加了解西方文明。(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梁萍.中西方称呼语的模糊性差异对比分析[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院报 2011.12

第8篇

关键词: 中西称谓语 文化 差异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称谓”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民俗语言学家曲彦斌则认为,“称谓”是“习俗礼制与语言的结合体,是关于人际之间用作叫法、称呼的语言习俗”。称谓是完整的语义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表达说者对听者的感情,而且可以起到在他们之间建立特定社会关系的作用。称谓可以分为两种: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每一种语言的称谓因为受到民族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制约,都有其复杂的系统和规则。因此,了解汉英称谓的差异及差异背后的社会文化根源有助于我们从语用对等的层面正确地翻译并使用称谓语。

一、亲属称谓

亲属称谓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叫法。各个民族都具有表示家庭成员关系的亲属称谓系统。英语的亲属称谓以家庭为中心,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只区别男性、女性,却忽视配偶双方因性别不同而出现的称谓差异。汉语亲属称谓是标明汉民族血缘、婚姻关系的语言符号,既丰富又复杂且繁复多样。汉语要区分血亲姻亲,如伯父、姨母和伯母、姨父;区分父系母系,如姑妈、堂兄和姨妈、表兄等。而英语的亲属称谓就简单得多,仅用几个词就能全部涵盖,如grandparent,brother,sister,uncle,aunt,尤其是cousin一词身兼数职,不受年龄性别的限制,没有血亲姻亲的区分,堂兄(弟)、堂姐(妹)、表(兄)弟、表姐(妹)全部用这一个词表达。

此外,在汉语中还存在着大量的亲属称谓语的泛化现象,即用亲属称谓语称呼非亲属成员。无论是街坊邻居、朋友熟人还是素不相识的路人,人们均按性别、年龄称呼对方为奶奶、大叔、大娘等。泛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表示亲密和尊敬,即将非亲属成员纳入亲属关系网以表达亲近之意,因而在选择称谓时根据被称呼对象的特点尽可能地选择亲属称谓系统中关系最亲近的称谓语。这也符合汉民族注重血亲的伦理观念和“天下一家亲”的宗族社会的影响,而这一现象在英语民族中是极为罕见的。英语民族血统观念淡薄,亲属称谓语的泛化是和强调个人独立性的民族特性相悖的。

二、社会称谓

社会称谓是指作为一定的社会群体或一定的社会组织的人在互相交际时按对方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所使用的一切称呼方略和规则。社会称谓系统具有开放性和隐蔽性,其选择机制较为灵活。一方面,被称谓者的社会地位是公开的,在一个人身上有时可能同时存在着几种社会称谓;另一方面,这些社会称谓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时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它反映一定的社会集团规范,包括地位规范和结合规范两个方面。前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角色关系和权势关系,后者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亲疏和远近。我们生活在各自民族的国度里,生活在各自独立的社会中,它有异于其他民族和社会,但又与其他民族和社会保持各种各样的联系,这就导致了中西社会称谓存在着同一性与差异性。但总的说来,异远大于同。这种区别的大小与语言文化差异的大小相一致。中西语言文化背景差异愈大,社会称谓的区别也愈大;中西社会结构的差异愈大,社会称谓的差异也愈大。

(一)姓名称谓

汉语中姓名称谓多用于同辈人之间或上对下的关系中,如李明、王正等;亲朋间称呼用昵称,如小明、阿正等;除恋人或至亲外不会用单字,如明、正等。而且交际双方称呼对方姓名常与其他称谓形式叠加使用。称呼不同,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熟悉程度。在英语中,姓名称谓用得最普遍的是用名字称呼,是彼此熟悉关系密切的表示。英语的姓名称谓是整个称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名相称在美国人中尤为普遍,年龄相近的人以名相称,孩子也可称年长的人的名字,甚至人们初次见面就用名字称呼。在大学里,学生直呼教师或教授的名字,也不会让人觉得不礼貌。但是在某些特别正式的场合,要避免以名相称,如对州长、外交官等。英语国家的教名还有多种昵称或爱称形式。用昵称表明双方一种更亲密的关系,多用于父母对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亲朋好友之间,如称教名为James的男孩为Jim,称名字叫Elizabeth的女孩为Bess。在某些场合人们称呼对方的姓氏或姓名全名,如上司对下级、军官对士兵、中小学教师对学生等。英语中没有“称谓词+名”这种称呼形式,如“John Brown”不能称为“Mr.John”。英语中对长辈和上司都可直呼其名,汉语中则不可。

(二)职业称谓

职业称谓指按人们所从事的职业对他们进行称呼。在汉语中,警察、护士、医生、服务员、老师等都可用作称谓,如称呼别人为警察叔叔、护士同志、服务员等。汉语中最常用的职业称谓有师傅、大夫和老师,但在实际应用中,它们的含义已经超出了原本的职业含义,成为一种普遍的尊称。英语也有职业称谓,常见的有大夫或医生、教师等,但称呼时要加上姓氏或姓名,如Dr.King。

(三)泛称称谓

泛称指通用于社会上各界人士,不分职业、职务甚至不分年龄的一种称呼,在社交中起着重要作用。先生、小姐、太太、夫人、女士、同志是汉语中常见的通称。英语中也有不少泛称,Sir和Madam是一组对应的通称,带有敬意,它们一般不与姓氏连用。Sir是男性通称,可用来称呼上级、长辈、警察、老师等。Madam是对陌生女性的称呼,商店店员常对女顾客这样称呼。Mr.和Mrs.是另一组相对应的带有敬意的通称,称呼时一般在其后加上对方的姓氏或姓名全称。Miss是对未婚女性的称呼,语气较正式,通常称呼时后面加上对方的姓氏或姓名。Ms.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女性通称,由Mrs.和Miss合成而来,可以称呼已婚及未婚的女性。使用时后面要加上妇女本人的姓氏或姓名。

(四)人称称谓

人称称谓语中主要使用第二人称。汉语第二人称单数有“你”和“您”之分。“你”是普通称呼,多用于平辈之间、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老师对学生等。“您”是敬称,用于对对方表示尊敬或礼貌,可用于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学生对老师、服务人员对顾客等。汉语第二人称的复数是“你们”,但不能说“您们”,而说“您几位”。英语中,第二人称是“you”,既可用作单数,也可用作复数。

三、结语

综上所述,英汉两种称谓语存在这很大的不同,前者简单而笼统,后者却丰富、复杂而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两者不存在对等性。称谓语常在跨文化交际中造成彼此理解上的困难,因为不是所有称谓都能在两种语言中找到令人满意的对应词。英汉称谓的差异,不仅是语言上的差异,更是文化上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文化的互相冲突是必然存在的。如果我们回避这种文化差异的存在,以自我民族文化传统为中心,就会造成交际的障碍或失败。当然,不同的文化在交际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的。文化都是平等的。我们应该了解自己,学会文化适应,以达到交际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曲彦斌.中国民俗语言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2]王丽.从“亲属称谓语及其外化”看中西文化.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7.

[3]李万敬.从称谓语看中西文化差异.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4.

[4]梁真惠.汉英称谓的差异及其翻译.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2.

第9篇

    logo设计分享到: 本站编辑:admin 日期: 2010-05-09 19:38 点击:次

    很早就有一种强烈的感受想对老中的洋名情节发表点感想,无奈在北美谋生计太忙碌,中

    文打字太慢,老丁又太懒,就没有动手。前几天参加了一个老中的聚会,在美国也叫party,又感觉到肚子里这股人身之气在转动,今天就打出点儿时间来把这个屁放出来。

    现在咱们国内国外的老中都爱弄个英文名字叫一叫,人在公司上班,英语是工作语言,咱

    们这两个字三个字的中文名字按拼音翻成了英文有时候连老中自己都叫不清楚,而且按洋

    人的习惯名前姓后,有不少中文名字叫出来也不好听,比如叫朱达飞的,叫任布实的,叫

    门大钢的……,还有一个哥们叫肖小雄的,把缩写写出来人家还以为他是拍***的呢。

    怎么办呢?起个洋名字吧,谁让咱们中国早年衰落让英语横霸世界的呢,洋名字同事叫着

    方便,自己也用不着老往更正别人,没什么不好,老丁也弄了一个。可老丁总觉得这是个

    无奈之举,让人逼得没法子了,秀士在矮檐下不得不低个头。但是几次老中聚会下来,再

    看看国内的青春言情连续剧,才忽然感到老丁这种观点在老中圈子里实际上是个异数,真

    是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李鸿章不是说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吗?怎么现在本末

    颠倒了?

    先说老丁一到party上大家都做自我先容,Linda,Michael,David,Jennifer……。一大堆,轮到老丁了,老丁自报陈老丁,就有人追着问你英

    文名字是什么,老丁心想都是老中又不是中文音发不出来中文字记不住,干嘛老对英文名

    字感。无奈不想驳人家面子,就说了英文名字,然后还补充了一句老中在一起互称中

    文原配名字多好,可后面这句话是没人理呀,一晚上没人管我叫老丁,全称呼我洋名。二

    三十人的聚会出了两个MichaelJiang,三个LindaLi,然后还得

    用中文解释一个姓蒋一个姓江,一个姓李一个姓厉还有一个姓黎,绕了这么大个国际圈子

    最后权威的注释还得回到中文上,躲躲躲躲的干什么,躲也得躲得过往呀。

    以前老中聚在一起话题出不了三个,1.股票,2.屋子,3.孩子在哪儿学钢琴,现在

    又多了第四个,给孩子起个什么英文名字。以前咱们的爸妈给咱们起名的时候绞尽脑汁想

    找那跟别人不重名的,现在好了,您找往吧,百家姓说是有一百个,可您连自己的姓带您

    四周来往的朋友加在一块儿,要是能数出二十五个来,那算您朋友多交际广,再往英文里

    那么一翻,江蒋除以二,李历黎除以三,也就剩不下十来个了。英文名字常用的也就那么

    男的十几二十来个,女的十几二十来个,十五的平方是225,咱们就排列组合吧。咱们

    老中有时候挺逗的,又不想跟别人重名又怕起怪名,互相之间打听别人起什么名字,然后

    就开始念道,这个太通俗,那个太常见,好不轻易闻声一个没见过的,就眉头一皱,做怀

    疑状反问一句,“哟,有那么个名字吗?”最后还是出不了那么个圈子,就跟老中买车是

    的,基本上是集中在TOYOTA CAMRY和HONDA ACCORD里,别的车

    也看过也考虑过,也试开过,等该掏钱的时候……,不信你看看你家开的什么车,再上华

    人超市停车场往看看。还有见过一对夫妻带着小孩往餐馆吃饭吗?老婆让老公点菜,老公

    说吃烧茄子,老婆一脸不屑地说吃它干嘛我在家也能做,老公又说那咱们吃西红柿炒鸡蛋

    ,老婆小绿豆眼一瞪说花钱上饭馆吃西红柿炒鸡蛋你有病吧。老公说那你说吃什么吧,接

    下往就是沉默,长久的沉默,为什么呢?由于老婆她自己也不知道她自己想吃什么。

    开完party过了几天有个在party上熟悉的老兄给我打电话,张口自报家名,我

    是Charles,老丁反应有点迟钝没反应过来,你是Charles Who啊?他

    说,“对,我是Charles Hu,” 我说“我忙着呢,别老跟我打岔,再问你一

    遍,你是Charles Who?”他说“老丁,我找你有急事,我也跟你再说一遍,

    我是Charles Hu。”我说“Who is Hu?”,他说“Hu is W

    ho!”………。

    最逗的是老丁的一个多年不见的老同学,他和他老婆都是我大学同学,有回老丁出差途经

    他们住的地方往看看他们,迷了点小路,两个小时的路开了四个钟头,一按门铃,老同学

    急迎出来,“哎呀,怎么开了那么久,沾泥佛早就把饭做好了。”

    我说:“老兄你这几年不见你过得不错呀,家里还雇人给你做饭啦。”

    朋友说:“什么雇人做饭呀,是我老婆。”

    老丁更犯晕了:“你连老婆都换啦?”

    朋友说:“我哪有那福气呀,还是原配苦菜花。”

    老丁一听明白啦,心说:兄弟啊,你真是老太太睡摇篮,跟我装孙子呀。咱们哥们这么些

    年了,你老婆也是我同学,跟你结婚前还跟老丁挤过眉弄过眼,苦菜花叫了多少年了,虽

    说你这两年你是股票升值,开上奔驰,苦菜花不想叫了,那叫甜菜头也行,你跟我还沾哪

    门子泥佛呀?

    更了不得的是,我哥们引我进门时朝厨房喊了一嗓子,布满天津味儿的,“Honey,

    老丁到了。”我的妈耶,这哈泥喊的,跟高英培是的,老丁牙都差点儿没倒了。

    说完国外该说说国内的了,老丁这几年经常回国,在美国也老看中心四台的连续剧,陈道

    明,孙海英,孙红雷演的那是没的说,还有一些仿台派,仿韩派,仿日派的言情生活片就

    看着有点儿葛了,女孩子们都漂漂亮亮的乖乖的真有女人味,男孩子们也都潇潇洒洒的乖

    乖的也真有女人味,把小头做成鸡窝状,再染成屎黄色,跟朋友自我解释曰我叫鸡蜜,我

    叫汤蜜,这名字一叫出来马上就跟一般老百姓不一样,酷啊,帅啊,洋气啊……。还老学

    得乖乖的样子,叫Jimmy,不叫James,叫Tommy,不叫Thomas,不

    是老说中心台节目都得审查吗?这小鸡蜜小鸭蜜的粉墨登场怎么没人管呢?看样子赵安是

    真给抓起来了。也不知道赵安有没有英文名字,没有得起一个,要不然人家把他当女的了

    ……。.电影《手机》大家都看过吧?徐帆教育电视台主持人明明自己是北方人不要老学

    台普,看这言情片里全是学台普的,你说你是个受党教育多年的大陆人,你又不是个鹦鹉

    你主人把你的舌头给剪短了,你没事儿老费劲模拟台湾普通话干嘛?瞧丫一帮傻波依甜哥

    哥蜜姐姐们舔着张臭脸一张口就是:

    “嗨,我是白领是小资,我的名字叫James.”

    “嗨,我办公在写字楼,我的名字叫作Joe。”

    “嗨,我在外企扫扫地,我的名字叫Julie。”

    “嗨,我在酒店当大厨,我的名叫Andrew。”

    “嗨,我是街上小流氓,我的名字叫作John。”

    “嗨,我在歌厅当三陪,我的名字叫作Faye。”

    “嗨,我是一个小忘八,见面请你叫我Ken。”

    “嗨,我给总裁当小蜜,总裁管我叫Honey。”

    “哇,今天的大便当好好吃渥,娃赛我好enjoy渥…”

    老丁一听浑身汗毛孔都竖起来了,以后吃饺子不用沾醋了,让你们站在旁边报报名就够了

    。

    行了,不开玩笑了,说正经的吧,老丁要劝劝你们,脖子上挂个听诊器不能代表你就是医

第10篇

作橐幻庞镅裕英语承载着作为语言的所有功能。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是让学生接受这门语言学习的一个关键期。一旦错过了学习的关键期,要想将英语学好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将要比此前多很多。因此,作为老师、家长,我们都要重视小学时期英语课程的学习。尽管英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纵观当前英语学习所呈现出来的检测形式却让我们感到遗憾,各级、各类的考试层出不穷,但这些考试大都是以笔试为主,听力为辅,而作为语言最需要的口语表达却找不到展示的舞台。英语教学进行了十多年,学生毕业后不会说英语的现状可以说是持续了很多年。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说英语的能力呢?怎样让学生会说英语呢?经过多年的思考与实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尝试。

一、英语教学要让学生“想”说

欲望的表达需要恰当的时机。英语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想”说,教师的引导非常关键。作为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在英语课堂上,只有用英语进行表达才算是在上英语课,在学习英语。教师要努力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从最基础和最简单的英语表达开始,引导学生将英语说出来。学生初接触英语之时,作为老师,我们就要让学生进入到英语学习的氛围中,比如帮助每一位同学取一个富含深意的英文名字。比如,帮学生取名为Cary,我们就要告诉他,这是个适合电影明星的名字,温和、友善、无忧无虑。比如取名为Megan,就告诉学生,以此为名的人给大家的印象是个像小精灵般的女孩,她可爱、充满朝气、轻快灵活、爱笑。取名为Amy,则要告诉学生Amy是个玲珑、纤细的女孩,安静、沉着、有文化素养。学生有了一个富有深意的英文名字,从此以后,学生在英语课上的发言及表演都用英文名字来相互称呼,亲切而自然。这样,学生就渐渐习惯了用英语交流。为了让学生“想”说英语的欲望得到持续,老师还要学会推波助澜。比如,在课下与学生见面时,要主动叫他们的英语名字,向他们打招呼:“Hello!Megan,How are you!”“Good afternoon!Cary!”教师也要鼓励和要求学生,在见到老师或者同班同学时,要主动叫他们的英语名字。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就能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为学生提供开口说英语的机会。

二、英语教学要让学生“大胆”说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想”说了,但是害怕说错,说不好。这时,老师就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说。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先模仿课本对话“大胆”说。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模仿课本上的英语对话,并且试着将自己模仿的对话进行录音,然后对照录音进行比较,发现不到位之处即可及时纠正。初开始是自己录音,学生有进步了就可以让学生相互录音,相互纠错。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大胆”说。教师在课堂上和课外活动中,要积极创设相应的情境,为学生提供实践“大胆”说的机会。情境的创设应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口语交际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式其实有很多,如陈设相关的实物、绘制有关情景的图画、制作必要的道具、录像节目、语言描述和表演等。无论哪种方式都要为学生“大胆”说提供积极而良好的内在和外在环境。

三、英语教学要让学生“愿意”说

学生的学习只要由被动转为主动,一切难题都将迎刃而解。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爱唱爱跳,英语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予以充分利用。比如,教师可以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歌曲的作用。英文歌曲旋律优美,有独特的魅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充分利用英语歌曲“唱”的趣味性,让“唱”成为学生开口说英语的一个切入点,引导学生“愿意”说。例如,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利用英文歌曲Who is wearing yellow today?请学生将歌词中的“yellow”换成“blue,red,purple,black”等表示颜色的单词,然后让学生紧跟旋律进行歌唱。学生争先恐后,积极主动,自觉自愿,在说唱的过程中轻松地掌握了各种颜色的单词。为了让学生“愿”说英语,教师要利用好教材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情景模拟练习,或自编对话。还可以让学生扮演教师、爸爸、妈妈、同学等表演买东西、道别、借学习用品等,以2至3人为一组,每次让几组学生上台表演,鼓励学生积极表达。

四、英语教学要让学生“多”说

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关键在于一个“勤”字,英语教学中要让学生会说英语,就要鼓励学生“多”说。“多”说就要尽可能地进行多种形式的口语练习,如交谈、复述、口头造句、情境表演、看图说话、仿编诗歌、故事接龙等,逐渐地向说“好”过渡。在英语教学中,要使学生在课堂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就要打破单一、拘谨的师生对话,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课外、走进生活,把生活搬进课堂,在课堂上再现生活情景,把课堂还原为学生的生活空间,使学生有话可说。学生通过课堂上的练习,课后的巩固,老师的鼓励,同伴的协助,只要坚持开口说,有机会就能去说,说英语的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

总之,通过课堂教学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说”英语的重要性,但是期待在课堂上的“说”就让学生学到一口流利的英语是不现实的。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尽可能多地创设“说”的情境,铺设“说”的路径,引导学生采用恰当的学习方式努力去开口“说”,才能为以后一口流利英语的表达打好基础。

第11篇

关键词: 电影片名翻译 直译 音译 意译 商业效益

随着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外国电影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娱乐生活与外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无形中为不同文化之间架构了一座沟通的桥梁。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消费者第一关注的就是电影的片名。纵横香港影坛十几年的“大佬”向华胜在谈到电影票房时说,影响影片票房的有因素,其中排在第一的是“片名”,所谓“名不震,钱不顺”,可见影片名对于一部电影的重要性。

一、影响片名翻译的几个因素

1.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

受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东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差异。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中国文化属于人文文化,重人伦,轻器物,重综合归纳,对于语言,重暗示,主张慎言、戒言,片名倾向艺术性及美感,如《大红灯笼高高挂》、《一江春水向东流》等;西方文化属于科学文化,重物质,轻人伦,热衷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强调人性的独立、人格的完整,描写力求细微曲折,唯恐描写不周,很多影片都以片中人物的名字命名,如Rebecca,Hamlet,Pygmalion,Lolita,The Slma and Louise,Ghost,Pocahotas等。

2.审美观

中国传统的美学以对称为美,例如,中国的建筑、书法艺术,无不体现方正的对称美。中国人偏爱对偶,讲求正对、反对、词类对应、句式对应等。喜用比喻、四字格等,如《倩女幽魂》、《男儿本色》、《卧虎藏龙》等。许多外来影片的汉语译名也多采用四字结构,被赋予了浓郁的中国文化韵味,如《曲终人散》(The End of the Affair)、《兵临城下》(Enemy at the Gate)、《窈窕淑女》(My Fair Lady)。西方美学重写实,文字重形合,尽管英文电影同样很重视片名的音律美,如使用头韵Rat Race,Beauty and Beast,等等,但从整体上说,英文电影片名大都客观、直白,如Leon,Nanny McPhee,The Princess Diaries等。为考虑中国观众的审美观念及语言习惯,曾风靡一时的英文电影Gone With the Wind,You’ve Got Mail,The Bridge of Madison County,Speed等分别翻译成《乱世佳人》、《网落情缘》、《廊桥遗梦》、《生死时速》,迎合了观众的接受能力和审美情趣,开拓了市场销路。

3.商业效益

电影是一种特殊的商品,除了背负艺术之名外,还要面对市场、面对票房。一部电影想要拍得好,动则需花费上千万的资金,电影的发行必须考虑到市场、消费者的心理,而消费者最先接触的则是电影片名,片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票房收入的高低。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神作Inception,在网络上曾被译为《奠基》,反响平平。相比在香港上映时的译名《潜行凶间》与台湾的《全面启动》,在内地上映时的译名《盗梦空间》,不仅名字够炫,而且充满想象力,该片收获4.5亿元票房。

二、英语电影片名翻译方法

严复先生于1898年首次提出“信、达、雅”,但“信、达、雅”并不是指形式上的完全一致。当外国语翻译成本国语时,为了准确地表达思想,译者不应当拘泥于与原文字面上相符或与词汇上和句子上相符,而应当根据全文,包括原文的内容、思想倾向和风格,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考验译者的能力。近年来,多国别、多题材、多样式的进口影片不少采用四字格,至多不超过五字,朗朗上口又好记。电影片名言简意赅,但包含的信息量大,总摄全篇内容。引进片票房好不好,与片名的翻译是否有眼球效应有一定关系。当今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主要有以下方法。

1.直译法

直译,简单明了,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原片名的“原汁原味”和“本来面目”,忠实传达原片名的信息。如电影Gandhi《甘地》,Seven-year Itch《七年之痒》,Cold Mountain《冷山》,Rain Man《雨人》,Roman Holiday《罗马假日》等。这些片名翻译,既能被观众接受,又忠实于电影内容,再现原名信息,不失为片名翻译佳作。直译并非放之四海皆准,如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汤姆・汉克斯两位影帝联袂主演的犯罪大片Catch me if you can,是一部取材于真实案件的侦探片,但片名直译得让人不知所云,《有本事来抓我》、《有种你来抓我》,该片在大陆上映时甚至出现“来抓我啊如果你可以”这样生硬的译法。该片在香港上映时译为《神鬼交锋》,在台湾上映时译为《猫捉老鼠》,均有商业效应。《逍遥法外》是业内最常用也是最为观众接受的译法。

2.音译法

音译是指用发音近似的汉字将外来语片名翻译过来,这种用于译音的汉字不再拥有原意,只保留其语音和书写形式。为了保持原片名的意义和风格,不少影片采用片中主人公的名字或故事发生地点作为片名,这类片名多采用音译。如Casablanca《卡萨布兰卡》,Jane Eyre《简・爱》,Elizabeth《伊丽莎白》,Romeo and Juliet《罗密欧与朱丽叶》,Pirates of the Caribbean《加勒比海盗》,Pearl Harbor《珍珠港》,Titanic《泰坦尼克号》,Schindler’s List《辛德勒的名单》,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哈利波特与魔法石》,The Lord of the Rings《指环王》。

3.意译法

意译是指根据原片名的大意,尊重译语的语言习惯,对其进行一定的延伸与修饰,不逐字逐句地翻译。由于东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有些直译的片名往往令人费解,因此为了使译语观众能够接受和理解,这类片名必须根据影片内容和原名进行意译,不求其形,但求其神。经典译片Gone 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Cleopatra《埃及艳后》。灾难片The Day After Tomorrow在国内上映时,片名《后天》太简单了,后译为《末日浩劫》,光看名字,就赚足了观众的眼球,在全球席卷了五亿多美元的票房。

4.直译意译并用

直译法和意译法的结合能保留原片名的元素,并增加一些抽象的内容,这种方法在翻译引进片的时候被广泛使用,因为它最忠实于原片,能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电影《魂断蓝桥》,原名Waterloo Bridge,直译为《滑铁卢桥》,如果以这个名字上映,估计就会损失大批的观众。乍看名字,还以为是一部与拿破仑有关的战争片。事实上,Waterloo Bridge是一部凄美的爱情片,男女主人公在二战期间相爱,男主人公罗伊参战出征,女主人公玛亚因战争和社会给她带来种种不幸,再加之误传爱人罗伊的死讯,最后自绝于伦敦的滑铁卢桥上。发行商为了避免观众由于地域差异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引起迷惑,将影片译为《断桥残梦》,后来编译组在全国范围内征名,一位女士寄去的“魂断蓝桥”,成为最终的中文片名。《魂断蓝桥》点明爱情主题,加之“魂断”两字,断定是一部爱情悲剧。中国自古以来,传颂着多少凄美的爱情故事,此译名正符合中国的传统美学,被赋予浓郁的中华文化韵味。据悉,该片登陆中国,反响异常热烈,远远胜过它在本土所得到的追捧,很快掀起了一股《魂断蓝桥》的热潮。当时国内的电影院在报纸上给这部电影大做广告,打出了这样的广告标语:“山盟海誓玉人憔悴,月缺花残终天长恨!”可见,这部译制片首先在片名上就赢得了观众的“心理市场”,实属佳作。当然,还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如Pretty Woman《风月俏佳人》,Speed《生死时速》,Ghost《人鬼情未了》,Sister Act《修女也疯狂》,Taxi《的士速递》,Home Alone《小鬼当家》,等等。

三、结语

在全球文化交流的背景下,电影作为传播的媒介,是普通观众了解各国文化的途径之一。要想吸引观众走进影院消费,首先便要有亮眼的片名,译者要对电影精雕细琢,寻求最佳的译名。总之,片名翻译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更应该顺应潮流,结合实际,在很好地保留与传递原文文化内涵的同时,满足中国观众的审美需求,迎合中国市场的需要,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张晓舸.东西方文化差异下的电影片名翻译[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

[2]邴照宇.浅议当今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特性与方法[J].新西部,2009(4).

[3]王昌芹.归化法与异化法在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J].电影评介,2009(22).

第12篇

6

个小组,让我们自主学习(其他的就不废话了)。于是,我就荣幸地与下面几位同学共个组:

小明——大名李明,看到这个名字,首先你一定会想到,是个男孩。哈哈,你错了,小明实实在在是个女孩子,可别看她是个女孩子,可是她的性格犹如她的名字,很像是个男孩子,小明也经常说,她很想当个男孩呢。小明这个人,可谓真是多才多艺啊,什么写毛笔字啊、画画啊,在班里都是一流的,如果你看了她的作品,你一定会竖起一根大拇指!小明是我们组的组长,这个组长,已经足足当了一个学期了,组里大大小小的事儿都归她管、归她做,唉,有了她,我这个组长可就清闲喽。小明是个英语课代表,自然最突出的科目是英语,英语每次考试我几乎都没有超过她,这不,期末考试她的英语就是个

99

分,实在是厉害啊!

6+0

——看到这个别名,你应该感到挺奇怪的:这个别名好乖哦!其实啊,

6+0

大名刘佳玲,你难道不觉得她的名字的谐音挺想数学算式里头的:

6+0

吗?于是,她就光荣地有了这个别名。说起这个

6+0

,大家都是这样形容她的:挺像黑社会里的大姐头。可不是嘛,看她的外表:衣着啊言行啊,真的有点儿像那种黑社会里头的,刚开学见到她的时候,还真有点害怕以后会被她欺负呢!我和小明都是这样认为的。可不,

6+0

在纳闷儿呢,因为她一点也不觉得自己是这个形象,经常在追问我们:我到底哪点儿像大姐头啦?

6+0

呐,这个问题,就留给你慢慢地深思去吧。

接下来的是:永恒——瞧瞧,这个名字,起得多好,一看就有很深刻的含义,我觉得班里就数他的名字最为经典了。永恒的性格,大家都认为他挺像个女孩子,说话也娇滴滴的,上课回答问题总是很小声,如果上语文课要他去主持,他就会说:“要我的命哎!”不过,男孩子总归男孩子,永恒是我们组里的体育健将,跑步速度挺快,但就是怎么也超不过体育委员。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皮肤挺黑,害得也不知道是谁替他起了个称号——永恒的黑,很搞笑。永恒的圆珠笔字、粉笔字都写得很好,班里如果要出黑板报,或者要写“一周主要工作”,老师都爱找他,他也许是我们班男生中写的字最漂亮的吧!

尊尊——大名温文尊,这个家伙,名字挺怪,额头挺扁,嘴巴挺大,长得挺矮小。按我的话来说,他就是我们组的一只“苍蝇”,可不,每天“嗡嗡地叫”,烦死人了。比如,这位尊尊大哥几乎每天都要问:“组长啊,今天语文作业是什么?”“数学作业是什么?”“英语作业是什么?”,刚开始还觉得这孩子,还挺有责任心的,可是,尊尊大哥几乎每天都这样,不知不觉就有点烦了,于是我们就会不耐烦地回答他:“不知道!自己上课不认真听

!

去问科代表!”尊尊同学啊,责任心可有点过头喽。尊尊同学还有个特点,就是挺爱说英语的,不过,他每天每天说来说去就是这几句“

How are you? I'm very cold!

……”自然而然地,就使人很烦了,要不怎么称得上是我们组的一个苍蝇呢?

正正——大名叶勇正,名字起得挺好,勇敢、正直,不错不错。正正这个人不大爱说话,可是这个人可好呢,叫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 于是我给他起了个称号“老实鬼”,这个人确实挺老实的。此外,正正还有另外一个称号,就是“蒙娜丽莎”,就是当时有一位同学不知怎么的,说他很像蒙娜丽莎,我们以前都没注意到,乍一看,嘿!正正跟蒙娜丽莎长得真的有几分像,于是从此,我们都是“丽莎”长,“丽莎”短地叫他,连老师也是,弄得他怪不好意思的。

诰诰——大名刘诰发,诰发告发,嘿嘿,这名字还挺有趣儿。诰诰同学是我们组里出了名的捣蛋鬼,上课不是在讲话,就是在插老师的嘴,老师说一句他说一句,为此,我们组为他而扣了许多分。于是,我必须监督着他,让他上课闭上嘴,监督着他,可是这个诰诰同学,屡次不改,上课还是总在讲话,为此,这个学期我受了他的气最多。不过,这个家伙平时也挺幽默,挺有趣的,有时候他的话也会使我们开怀大笑,诰诰同学,你真是让我们又好气又好笑啊!

接下来,就是“真的疯”同学,看到这个别名还挺有趣,因为他大名曾德锋,谐音挺想“真的疯”,于是,他又荣幸地有了这个别名。不过这个“真的疯”,可不单单是名字上的“疯”,他的个人还真的有点像“疯子”。比如说,你无论在哪里看到他,他总会绽放出阳光灿烂的笑脸,我们总是以为他肯定心情好,遇到开心的事儿了,可是不光一次,他几乎每天都这样,问他原因他也说:“呵呵,不知道。”害得我们把真的以为他“真的疯了”。“真的疯”同学,别的不行,但是上课时如果板书有误,他总能找出那个错别字,这个他是最在行的,如果哪个小组有错别字被他找出来了,那么那个组就会扣分,我们组就有加分。害得其他组的同学都有点儿怕他了。“真的疯”同学,可不是一般的细心啊!

再接下来,就是我们的达达同学,大名曾达,人高马大,平时也不大爱说话,成绩全班倒数第一,悲哀,为啥倒数第一的同学就在我们组啊!这个达达同学,上课也总是在说悄悄话,我们组也因为他而扣了不少分。这个达达同学,对我们组没啥贡献。上课总是在发呆,他的字是“天书”,没人看得懂,作业也经常不完成,是“坏学生”的“榜样”。达达同学啊,其实你只要稍微地努力、勤奋一些,就可以赢人啊!祝你能有所改变。

咦?我们组明明就有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