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48: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海燕郑振铎阅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初中语文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80034
相关研究表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我们教师课堂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可以进一步促进他们的学习成效,让他们更加高效地进行学习。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认为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也在孜孜不倦地探索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具体方略。那么,究竟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下面,我总结其中的几点论述如下。
一、在对比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对比是培养和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就应该组织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有效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
例如,执教郑振铎的《海燕》一课的时候,我要求学生们将这篇课文与高尔基的《海燕》进行对比阅读。阅读完之后,我这样提问道:“同学们,虽然两篇课文的题目都是《海燕》,但是阅读完两篇文章之后,你们认为这两篇文章中所传递出来的思想感情一样吗?”问题提出之后,有学生立刻回答道:“不一样。郑振铎的《海燕》所传递的主要是思乡之情,而高尔基的《海燕》主要传递的是反抗精神。二者存在很大区别。”听到这样的回答我非常满意,说道:“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准确,接下来请大家对这两篇文章的内容再进行仔细的对比阅读,看看它们在写作手法以及技巧方面有何异同。”通过这样的对比阅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得以有效培养和提升,这即是对比的魅力所在。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我们不应该只是照本宣科,适当的时候也应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对比,利用对比引导学生们对相关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这对于提高初中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在想象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想象是思维的至高境界。因此,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也是我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经常要做的一件事情。我认为,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经常性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从而有效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例如,执教《为人民服务》一课的时候,我这样提问道:“同学们,将来你们想从事什么职业?又如何为人民服务呢?”对于该问题学生们进行了丰富多彩的想象。有的学生说:“将来我要做一名教师,教育祖国的下一代,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有的学生说:“我更愿意当一名医生,救死扶伤,为人类造福。”有的学生说:“将来我要做一名建筑设计师,设计出世界上最美丽的大楼,为人民造福。”有的学生说:“将来我要做一名音乐家,谱写出更多美丽的乐章,让人们能够享受到更加美好的音乐。”……学生们的想象是美好的,在想象的过程当中充分表达出了他们的美好意愿,这也是培养他们思维能力的绝佳途径。
所以说,在想象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可行的,这一点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业已得到很好的证明。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做一名智慧型教师,多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进而有效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
三、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事实上,实践不仅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对已经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进行验证,更可以有效提升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所以,我们初中语文教师也可以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执教《卖油翁》一课的时候,学生们纷纷被文章中卖油翁高超的技能所折服。看到此种情况,我微笑着说道:“老师今天也准备了相关道具,有哪位同学愿意尝试一下呢?看看你们是不是也可以做到。”听到我这样说,学生们一下子来了兴致,纷纷上台尝试。但是却屡屡失败。面对此种情况,大家似乎已经丧失了信心。出现这种情况在我的意料之中,于是我继续鼓励学生说道:“你们应该在刚才的经历中总结失败的教训,相信你们在下次一定会获得成功。”听到我的鼓励,学生们似乎若有所思,不一会儿就有学生表示说愿意再尝试一次,这次果然获得了成功。于是,我要求这名同学分享成功的经验,他缓缓说道:“事实上,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首先手不能发抖,其次在倒油之前要对准铜钱的中心。做到这一点就可以了。”虽然他的成功可能是偶然的,所说的心得体会也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是从中也可以充分看出他已经动脑了。这不正是我所希望看到的结果吗?
在与原著进行对比教学的过程中,不能让原著过多地消耗你的课堂时间,本末倒置,要让原著为自己所用,恰到好处地丰富和补充课堂教学。
一、 萃取精华,丰富文本
课例:《三打白骨精》
苏教版第十二册《三打白骨精》原文开头说道:
“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只见山势险峻,峰岩重叠。”
文中的“山势险峻,峰岩重叠”在《西游记》原著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峰岩重叠,涧壑湾环。虎狼成阵走,麂鹿作群行。无数獐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道旁荆棘牵漫,岭上松楠秀丽。薜萝满目,芳草连天。影落沧溟北,云开斗柄南。万古常含元气老,千峰巍列日光寒。”
在课堂教学中,我将这一段摘录自《西游记》的文字呈现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读一读。六年级学生虽然不能很好地翻译这段文字,却早已从这段文字中感受到了那份“妖气”,为下文白骨精的出现做了铺垫。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从这段补充的文字中,学生不仅能感受到这段景物描写为下文白骨精出现所营造的氛围,更能让孩子们体会到《西游记》的魅力不仅仅在情节设计上,语言文字的精彩也是值得他们细细品味的。这样的课堂补充为他们今后理解、鉴赏文学作品进行了铺垫。
二、 古今对照,潜移默化
课例:《螳螂捕蝉》
苏教版第十二册《螳螂捕蝉》一文中这样描述少年讲述给吴王的故事:
少年说:“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吴王夸奖说:“你看得真仔细!那黄雀要捉螳螂吗?”
少年接着说:“是的,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故事娓娓道来,清楚明了。但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我却给了他们一点小小的难度。我告诉他们,这个故事非常有名,而古人将这个故事说得简洁明了,我们一同来读读文言版的《螳螂捕蝉》。于是,我出示原文,并加上注释: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选自《说苑・正谏》)
在注释的帮助下,学生能轻松地读懂这段文言文。同时也感受到中国古代文言的简练与精准。这样的学习潜移默化的将文言文的学习渗透进课堂,让学生对古文的学习渐渐亲切起来。著名语文教育家顾黄初教授讲过这样一句话:“把语文还给语文。”《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说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我们的很多文章都出自古文,适当地为孩子们进行拓展,有助于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例如《拔苗助长》《鹬蚌相争》这样的寓言阅读,也是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对照阅读。
三、 设疑问难,激趣导读
课例:《林冲棒打洪教头》
苏教版第九册《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的学习中,我和孩子们共同讨论了这样一个问题:林冲处处对蛮横无理的洪教头忍让,为何后来却能大胆地施展武艺,把那洪教头打得灰溜溜而逃?课文中有这样一句:
“林冲寻思,庄客称他教头,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父了,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
这句话交代了林冲有所顾虑的原因,那为什么后来没有了顾虑呢?学生阅读文章,会看到这样一句话:
柴进说:“我也正想看看二位教头的本事,林武师就不要推辞了。”
其实,这一句话并不能真正打消林冲的顾虑。其实,原著中的一些片段生动地呈现了林冲心理的变化。这时,呈现原著片段,让学生阅读。学生们从这些地方看到了林冲逐渐打消顾虑的过程:
林冲自肚里寻思道:“这洪教头必是柴大官人师父;我若一棒打翻了他,柴大官人面上须不好看。”柴进见林冲踌躇,便道:“此位洪教头也到此不多时。此间又无对手。林武师休得要推辞。小可也正要看二位教头的本事。”
柴进说这话,原来只怕林冲碍柴进的面皮,不肯使出本事来。
由于柴进强调了洪教头也才来不久,其实就是暗示林冲,自己与他并无多少交情,不必顾忌,所以林冲才能放下心来,才会出现后面要求谢了枷锁比试的情节。否则,林冲一定委曲求全。
原著中还有一段:
柴进乃道:“二位教头比试,非比其他。这锭银子权为利物。若还赢的,便将此银子去。”
柴进心中只要林冲把出本事来,故意将银子丢在地下。
……林冲想道:“柴大官人心里只要我赢他。”也横着棒,使个门户,吐个势,唤做“拨草寻蛇势。”
林冲看明白了柴进的心意,才会使出本领,把洪教头打得灰溜溜。于是才会有了前后不一样的表现。
将删改课文和原著两相对比,显而易见的是篇幅长的原著容易学习和理解,因为它有具体的情景,有鲜明的性格、幽默的情趣、可把握的情感。《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提出“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 5―6年级阅读要求提出“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原著进行对比阅读,很好地帮助学生把握人物性格,更激发了他们去阅读原著的兴趣。
谢尔福德曾提出生命的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每一个儿童面对浩如烟海的学习内容,其学习的承受力和耐受度是有限的,超多或者达不到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而处在耐受可允许的范围,则最适合儿童的发展。
其实,在我们的教学中并非所有名著选段都适合与原文进行对比式阅读教学。例如三年级的课文《燕子》。课文选自郑振铎的《海燕》。选段侧重表现了燕子的形态与动态,准确规范的语言,清晰明了的结构,仔细入微的观察是孩子们学习语言,进行写作的范本。这大概也是编者选择这段文字的初衷。但是,如果,教师不顾及儿童的年龄特点,将《海燕》的原文引入课堂,且不说文章借写燕子来抒发爱恋故国故土的深厚感情,寄寓作者一定要返回故国的期望和信念,就是作者的语言恐怕也是孩子们很难理解和接受的。
关键词:语文;高效课堂;主体;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谐;发展
上次到邻县市听了两节语文课让我沉思至今。这两堂课的教学设计从解读文本来看,都可以说是归纳性强,全面深入,教学重点突出。从老师的角度看,基本功扎实,表达流畅,教学重难点讲到了,教学任务也按计划完成了。
学生的声音呢?他们思考了多少?收获了什么?不光是这两节公开课,反观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或多或少地还存在学生学习“低效”的现象。为什么学生不喜欢如此涵义丰厚、多彩实用的语文?语文教学改革冷静之后都在关注课堂的“有效”“高效”,问题是怎样在平时的教学中实现?
经过对众多有效课例的分析和研究,再结合自己的教学探索,笔者认为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必须在四处用“心”。
一、潜“心”读学生
针对以上两堂课,我想最大的问题是角色的定位。两堂课学生都是接收得多,思考得少;老师填的多,学生自己感悟的少。从教育现状来看,更多的老师花大量时间在将教学参考书中大量的内容条理化,思考怎样尽量面面俱到地分析给学生听,提哪些问题让教学任务完成,对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构建解读不多,导致课堂上学生参与不多,思考不够,课堂呈现低效。
《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学习是极具个性化的学习,“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只有学生自读自悟自写自用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老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读、备学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
二、用“心”定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在方向上对教学活动设计起指导作用,为教学评价提供标准和依据,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崔允教授提出规范的教学目标四个要求:学生为行为主体;行为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
没有确定教学目标的课堂,只能是随心所欲的,讲到哪算哪的无效或低效课堂。有的教师制订教学目标过于泛化,把“目的”当做“目标”,忽视了学生个体发展的教学基点。“有效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这里的‘发展’不仅是知识和技能,以及学习方法的获得,还包括学生的内在发展。”
三、精“心”巧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说:“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璞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删繁就简,精巧而有创新,突出教学目标,实现学生发展,就是教学设计的范畴。
随意的浅层的课堂提问还是随处而在,这助长了学生思维和学习习惯的随意,影响课堂的连贯,阻碍了对问题的深刻理解,问题的达成度会随之大大降低。为活动而活动只有温度而没有深度,只有形式而没有实效,不能实在地发展学生的能力。
主问题式、板块式、启发问题式等是有效教学中常用的设计。下面是我对《海燕》一课的教学设计:
海燕 郑振铎
“入境”――学生竞赛 设计情境……才华展示
“入文”――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畅所欲言
“入疑”――体味思路 质疑释疑……头脑风暴
“入情”――品味语言 披文入情……品味感悟
家乡的小燕子 海上的小燕子
思念故乡,心系祖国
当然教学设计不完全等同于课堂实施,只是预设。课堂的生成也是一种资源,根据教学目标,灵活地实施教学设计,最大化地催化课堂生成,就是教师的课堂机智了。
四、真“心”创和谐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家园,课堂教学不只是实现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过程,而且更应该是师生共同经历的成长过程。这是有效教学结合当代教育思想的一个进步,改变了以往过分强调教学的科学性特征,重视教学中人的地位,关注人性和生命的意义。
“寓教于乐”的和谐氛围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保证。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善于发现和欣赏学生有价值的思维与独特体验,营造教学的和谐氛围。这样学生更能在课堂上乐于倾听他人的观点,愿意表达自己的见解,表现出愉悦积极的学习态度。真情的悦纳让师生的情感在课堂呈现“湖光秋月两和”的协调境界。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在文本中积极思考,用心体悟,畅所欲言,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总之,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应该立足于学生,让学生自己“动”起来,让学生交流感悟,让学生锻炼能力,让学生掌握方法,愿听想说,真心读真情写。抛去浮华,回归文本,重视学生的发展,这样才能真正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1997第3、4期.
2.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再版.
3钱剑波.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