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曹刿论战译文

曹刿论战译文

时间:2023-05-30 09:48: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曹刿论战译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1、意思是: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2、【出处节选】《曹刿论战》——先秦:左丘明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白话译文】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文言文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重视积累,在积累中升华

(一)重视诵读积累

新课标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并在“阅读与鉴赏”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文言文复习首先一定要让学生去朗读。文言文大多音韵和谐,内涵丰富,很适合朗读,而朗读本身就是一种对话――和作者对话、和文本对话。有效地、投入地朗读,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在具体的复习设计中,我们一定要把朗读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读出新意境、读出新思想、读出自己新的理解。

让学生自读,从课题到作者,再到注释,放手让学生自由读,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初步了解作者、课文的大意、表达思想感情。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合作下进行研读品味。

1.读准字音。这是最基本的要求。2.读准诗文的节奏。要求在语言层面上通读文言文,做到停顿正确,理解文意才不会出错。文言文的断句很重要,要传给学生断句的方法。因为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对句子理解的对错。断句有词组断句法和意义断句法两种,学习者要反复训练、反复琢磨、反复玩味。3.读出语气和语势。这样有利于体会古诗文的感情和气势,表现出诗文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

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必然会被文言文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文言文的整体感知。

(二)重视文言词语、句式的积累

在文言文字词句落实上必须要打破一味死记硬背的模式,应着眼在运用上,体现在阅读实践中的运用。在复习文言文时,一般采用“注重字词,标记疑点;课堂质疑,师生释疑;联系旧知,推求词义;归类整理,练习巩固”的方法。曾经出现过的字词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联系、比较、整理。如虚词“之”“其”“而”等字用法,在文言字词的认读中,要注意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比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在句的认读方面,初三学生要熟悉常见的文言句式,把握句子的主要意思,如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等。

(三)重视方法积累

1.归纳和纠正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失误

(1)词义不明常出错

文言实词数量很多,再加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可以说五花八门。那么我们应如何下手呢?

我认为应该先求其根本,再展开想象进行推断和猜测。

如文言文中的“间”字的义项不少:①中间。“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②隔离。“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③暗中。“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④夹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⑤参与。“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2)省略成分不增补

省略句的省略成分,必须补出却没有补译出来。例如,“触草木,尽死”(《捕蛇者说》),漏译成“蛇触及草木,全死了”,这不合逻辑。如果把原文的省略成分补全,那么就应译为“(蛇)触及草木,(草木)全枯死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照搬注释不变通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中的“牺牲”,其注释是“指猪、牛、羊等”,有的同学就译成“猪牛羊、珠玉、丝绸……”。其实,这里的“牺牲”,是古时祭祀用牲的通称,翻译时不能照搬注释,应变通一下,把全句译成“祭祀用的牛羊、珠玉、丝绸等物品……”,这就比较妥帖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曹刿论战》)中的“风烟俱净”。

(4)倒装句式不调整

在古代汉语中,有一种倒装句,在翻译时,要恢复成现代汉语的正常句式。

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避免文言文翻译过程中的常见错误,翻译要力求原文字字落实,译文字字有据,这就必须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

2.质疑和探讨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由“教书匠变成研究家”,“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有着鲜明的个性体验。语文教学要求老师带领学生走进教材,走进文本,更要让学生走出教材,走出文本,这样在教师正确引领下的多元解读,学生才能获得文本阅读的智慧,获得语文学习的高峰体验而不能把文言文教学限定在对教材的教学上,困于教材,墨守成规,就教材教教材,就教参教文本,用自己的解读代替学生的解读,用教参上的答案限制学生的思维。

第3篇

将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是高考的必考项目,不少同学在这方面存在误区。

1、脱离语境

文言文翻译常见的考查方式是翻译文中加横线的语句。有些同学没有掌握“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翻译原则,不善于跳出该文句本身去关注全文和整体意思,不善于把握该文句与上下文的联系,常常曲解句意。

2、漏译和增译

漏译是指原文中该译的词,特别是关键词没有译出;增译是指不从原文实际出发而凭空添加某种意思。无论是漏译还是增译,都不符合文言文翻译中“信”的基本要求。

3、以今释古

文言实词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古今异义。有些同学不了解或不甚了解这一特点,习惯于用现代汉语的常用意义去解释文言中的同形异义词,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4、不明句式

这里所说的句式是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特殊句式。如果不能准确把握文言句式的特点,翻译就极易误入歧途。

5、不懂修辞

文言文中运用修辞手法(比喻、借代、互文、用典等)的现象屡见不鲜。同学们若不懂修辞,拘泥于直译,很可能误解甚至曲解原意。

二、文言文翻译方法

把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关键要掌握三点:

1、把句子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理解它的含意。如果只注重翻译句子的本身,而不顾及全篇及上下文,很容易造成对句子的误解。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师说》)这句话,如果脱离了上下文,很难把它理解成“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否焉”。

2、全面而准确地把握句中的关键词及文言句式特点。翻译文言句子的关键在于译好关键词。值得注意的是,“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虽没有列入考试范围,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文言文就可以不学习文言句式。阅读文言文,除了要熟悉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外,还应了解文言句式的特点。翻译句子是不可能离开句式的。

3、掌握翻译的原则和方法。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是“信”“达”“雅”。“信”即要真实地表达原文句的意思,也就是要逐个对照落实;“达”即要规范而明白晓畅地进行翻译;“雅”即用词造句讲求精美,文笔要求优美。从高考要求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来看,只要做到“信”和“达”就可以了。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可概括为“对、加、留、删、调”这五个字。

“对”,就是严格地按照原文的词义、词序和句式,逐字逐句地把文章译成现代汉语。如《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可直译成“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

“加”,有两种情况。一是指在单音词的前边或后边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的词或短语。如“古之学者必有师”中“古、学、必、师”等单音词,就分别译成“古代、求学、必定、老师”等双音词。二是指增补原文省略句中被省略而现代汉语中不能省略的部分。如《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个句子可译为“(第)一(次)击鼓,(士兵们)鼓足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衰减了,(等到)(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竭尽了。”译文括号里的词语,都是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增补的。如果不增补这些词语,译文就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不能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

“留”,就是保留某些不必翻译的词语。文言文中某些专用名称,如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国名、年号等,可以保留不译。另外,文言文中古今同义的词,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译文时也可保留不译。

第4篇

下面例释文言文翻译常用的十种方法:

1保留法

就是保留。也叫抄录法。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专有名词、官名、国号、年号、地名、爵名、谥号、庙号、书名、人名、物名、职称、器皿、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不翻译。比如《陈涉世家》“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中,将军和都尉都是官名,照录不翻译。

2删除法

就是删除。删去不需要翻译的词或某些虚词,诸如发语词、音节助词和部分连词,在句中只起语法或语气作用,无实在意义,翻译时要删除。比如《曹刿论战》“夫战,勇气也。”这里的“夫”为发语词,翻译时应该删去。又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寡人之于国也》:“填然鼓之”“树之以桑”,这里的“之”起补足音节的作用,没有实意,应该删去。

3添补法

就是增补。也叫补充法。即先补上文言句中省略成分,然后再翻译。(1)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2)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与坐谈”。翻译时在“坐”前补出代词“之”。

4替换法

就是替换。也叫换义法。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又如《寡人之于国也》:“王无罪岁”中的“岁”换成“年成”。又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今齐地方千里” 中的“地方”换成“土地方圆”。

5调整法

就是调整。也叫调序法,即将语序移位。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如《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可以调整为“汝之不惠甚矣”的形式。又如《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可以调整为“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6直选法

就是选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比较常见,因此选用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已经成为文言文翻译的难点。如《出师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里的“顾”是一个多义词,有多种解释:回头看、看、探问、拜访、顾惜、顾念、考虑,在本句中用“拜访”最为恰当。

7直译法

就是直译。也叫解释法或对译法。即对某个词怎么解释就怎么翻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通假字。如《秋水》:“泾流之大”这里的“泾”通“径”,指河流的宽度。又如《 烛之武退秦师》中 “退”是使动用法,应该翻译为“使……退却”。

8意译法

就是变通。也叫转述法或改写法。即将文言文中习惯用语改译为现代说法。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有比喻、互文、借代、婉说等手法。用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来表述用了某种修辞格的词语,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等意义,直译会不明白,应用意译。如《鸿门宴》:“秋毫不敢有所近。”直译: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意译:连最小的东西都不敢占有。

9缩译法

就是紧缩。也叫凝缩法。即把用了繁笔的文句译为简笔。例如《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可译为:“秦国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可以将其凝缩。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焉耳矣”加强了肯定的语气,可译为“了”。现代汉语中的某些双音节词,在文言文中恰恰是两个连用的单音节词,对这类词语翻译时要尽量拆开,不能用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直接翻译。例如:再郡多有出息。(1999年全国题) 译文:在郡中放有很多高利贷。“出息”应为“出”和“息”,应翻译为“放高利贷”。

10扩词法

就是扩展。也叫加字法。即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一是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词或多音词,二是对一些言简意丰的句子,翻译时,要扩展其内容,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一词是“妻子、儿女”的意思。又如《触龙说赵太后》:“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中“秦急攻之”可扩译成“秦国就急忙进攻赵国”。又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可扩译成“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的赞礼人,那谁能来做大的赞礼呢?”才会流畅。

关于翻译文言文的方法,还可以按照下面的顺口溜记忆:

文言语句重视直译,把握大意斟酌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古义现代词语代替。

倒装成分位置转移,被动省略找出规律。

碰见虚词重通语气,敏化语感使其流利。

第5篇

误区一:混淆古今异义

例1 (2011年高考湖北卷)孝文皇帝去坟薄葬,以俭安神,可以为则。

误译 孝文皇帝放弃了筑坟的礼节而简单地埋葬,用节俭安定神明,可以作为准则。

正译 孝文皇帝放弃了筑坟的礼节而简单地埋葬,用节俭安定神明,可以把这作为准则。

分析与对策 例句中的“可以”为两个词,“可”是能愿动词“可以”的意思,“以”是介词“把”。现代汉语中“可以”是一个能愿动词。如果把文言文中的“可以”直接理解为现代汉语的“可以”,译文就不完整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①积累古今异义词。一是借助教材注释识记古义,如《曹刿论战》中“忠之属也,可以一战”;二是借助复习资料上的《古今异义词简表》识记古义。②翻译一个词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这个词的古义,此外还要检验这个古义放在句中是否妥帖、句意与上下文是否相符等。

误区二:词类活用分析错误

例2 (2011年高考福建卷)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

误译 我给你一座新的亭子,并改变它的名字为“一柱”,可以吗?

正译 我为你新修那座亭子,并重新命名为“一柱”,可以吗?

分析与对策 例句中的“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新修”;“题”,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命名”。一般情况下,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如果带了宾语,这个形容词就活用为动词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①借助复习资料熟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类别,并能通过对活用特征的识记、比较,结合语境进行正确翻译。如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这个形容词在句中就具有动词的性质。②翻译语句的前提是读懂文章大意,而考生检验翻译正误的方法,就是将译文放到文段中去检验,使自己的翻译符合语境,合情合理。

误区三:误译文言虚词

例3 (2011年高考安徽卷)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赂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

误译 有个押运粮饷的官员因为放弃押运逃跑,在路上死了,这个官员的孙子因为行贿请求把祖父列在因公事而死的人物中,先生训斥并且赶走了他。

正译 有个押运粮饷的官员因为放弃押运逃跑,在路上死了,这个官员的孙子通过行贿请求把祖父列在因公事而死的人物中,先生训斥并且赶走了他。

分析与对策 “其孙以赂乞入死事之列”中的“以”字,应译为“通过……手段”。有些考生误以为这个“以”与“有运饷官以弃运走”中的“以”用法一样,都是“因为”,造成翻译的句子不通。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①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其、之、以、而、乃、乎”等考试大纲规定考查的虚词及其多种用法,解题时要根据句意,准确翻译。②翻译完一个句子之后,要检查一下自己翻译的句子是否通顺,关联词是否得当。

误区四:漏译省略成分

例4 (2011年高考四川卷)一日,携褚币诣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

误译 一天,带上纸币到富人家买谷种,正遇大雪,站在门口,人们不理睬他。

正译 一天,(吕徽之)带上纸币到富人家买谷种,正遇大雪,站在门口,(那家)人不理睬他。

分析与对策 原文中虽然省略了主语,但为使文意通顺、明了,翻译时要将省略的成分补上。另外,有些通过直译无法使文意贯通的地方,如“人弗之顾”,也应适当加上使文句连贯的词语,不应简单地翻译成“人们”。

考生漏译省略成分,除了粗心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通读整个句子或与译句有关联的前后句,没有形成整体语境意识,只是“就词译词”,不能很好地把原文的意思传达出来。这种毛病轻则影响考生对个别词语的判断和翻译,重则影响考生对整个句子的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①树立较强的语境意识,阅读时真正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在翻译一个句子时,不能偷懒,只满足于读单一的那个要求翻译的句子,还应适当“瞻前顾后”地把握语境。②翻译出一个句子之后,不要急着做下一题,而要回顾一下自己翻译的句子是否通顺,看看有没有缺漏的成分,如主语、宾语等。

误区五:语序处理不当

例5 (2011年高考山东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误译 不要害怕百姓犯罪,不要阻止百姓出力。

正译 不要用刑罚让百姓害怕,不要用强力阻止百姓。

分析与对策 原文是介宾短语后置句,为使文意通顺、明了,翻译时要将后置的介宾短语移到谓语动词前面,即将“以罪”“以力”这两个介宾短语分别移到“惧”“止”的前面。另外,“惧”“止”后面都省略了代词“之”,也应适当补出,使文句连贯完整。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①考生应熟练掌握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特别是介宾短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谓语前置等倒装句,翻译时应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②翻译出一个句子之后,要联系上下文看自己翻译的句子是否合理,看看有没有与文意冲突的地方。

误区六:语言不合规范

例6 (2011年高考重庆卷)斥止验问得实,立缚送大帅斩以徇,由是兵卫肃然莫敢犯。

误译 (江皋)呵斥他们停下来,审问得到实情,立刻缚送大帅那里砍了头,从此驻军肃然,没有谁敢危害百姓了。

正译 (江皋)呵斥他们停下来,审问得到实情,立刻捆绑起来送到大帅那里斩首示众,从此驻军纪律严明,没有谁敢危害百姓了。

第6篇

从历年高考的作答情况看,为数不少的考生容易出现并且易造成失分的错误主要有三种:一是脱离语境,误译词语;二是以今测古,替代不当;三是粗释大意,遗漏要点。为此,考生必须将上述内容列为复习重点,注意字词和句子的关系,并加以重点强化和灵活把握。不擅翻译的学生更应该把“取法于课内,巩固积累于课外”作为备考的基本原则,因为这是考生准确翻译句子的必备条件。

翻译句子题要坚持“三步走”:读―译―验。

一、读――联想所学,通读全文

首先,要读懂读通,能概括其主要内容或含义;其次,要正确理解句子之间、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要理解语句的深层含义或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一)阅读时要注意句子的停断。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不能读作“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要留意句中的专用名词,细心体会。

如称谓、地名、国名、典章制度等,不要错读导致误解。

(三)要注意古今异义现象,勿将两个单音词误作一双音节词理解。

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其/实汉贼也”等。

(四)要体会古今语言的语法差别。

特别是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如倒装句、被动句及使动、意动用法等。

平时复习,遇到不懂的字词,要养成查工具书的习惯。查阅工具书时,要注意词的义项选择。

二、译――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文言文翻译要考虑采分点的问题,就必须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翻译原则,“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这样,原文字字有落实,译文字字有根据,得分必高。

(一)直译。

1.直译的原则:严格按照原文字句进行,尽量保持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表达方式和原文一致。

2.直译的方法:“对、留、换、删、补、调”。

(1)“对”,字字落实。严格按照原文的词义、词序和句式,逐字逐句,把文言句翻译成现代白话句,尽量把原文的单音词对应译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词。例如:“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2013年高考全国卷新课标卷Ⅰ《马文升传》),可译为“在家闲居,无事从不到州城去。说到当时政事,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对译时多选用与文言实词相对应的、有共同语素的双音节词。

(2)“补”,补足成分。我们要翻译的句子会有此处省略N字的情况,必须增补省略句中被省略、而今天又不应省略的部分。例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可译为“(第)一(次)击鼓,(士兵们)鼓足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衰减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竭尽了”。

(3)“换”,以白换文。用现代汉语相应的词句替换原文词句。主要是替换那些不宜用对译法翻译的文言词语。例如:“(卢)循晨造南津,命三军入城乃食”(2013年高考全国大纲卷《杜慧度传》)中的“造、乃、食”就不便对译,就用替换法译为“卢循清晨到达南津,命令三军攻入城中才能吃饭”。

(4)“留”,保留名号。就是要保留原文某些不必翻译的词。某些专用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国号、年号等,可以保留不译。

(5)“删”,省去不译。对于在句子中只起协调音节作用的词语(如发语词、音节助词、语气词等),和只有语法功能而无实际含义的词语(如结构助词、某些连词等),在翻译时就应删去。另外,偏义复词在翻译时也应把不表意的一个词删掉,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中的“出”应在翻译时删掉。

(6)“调”,调顺语序。文言倒装句的语序务必调整,如“会元遗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2010年全国卷一)中,“胁王以危言”是倒装句中的介词结构后置句,这句应译为“拿吓人的话威胁梁王”。再有,古人一句两断的句子需要调整语序。如“馆陶众庶,合境悲泣”(2009年全国卷一),应翻译为“馆陶县整个境内的百姓都悲哭”。

(二)意译。

如果语句难以直译,就遵循原文的意思予以意译。但仍须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需要意译的情况有如下几种。

1.处理某些词语的词典意义或典故意义,要意译。当词语的词典意义和这个词的语境意义有相当距离时,就不能用词典意义简单替换,而应该意译。例如“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就需要意译为“我活着应当不惜肝脑涂地,死了也要报恩”。

2.处理一些修辞格,一般要意译。例如:“汝爝火余烬,敢与日月争明邪!”(2010年全国卷一)中的“爝火余烬”、“与日月争明”是比喻,翻译时就要意译为“你们(元朝)就像火把将要烧完,怎么敢和太阳月亮(一样的明朝)争夺光明”。

3.处理一些特殊句子,要用意译。例如:“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论积贮疏》)把“汉之为汉”译为“汉朝成为汉朝”或“汉朝建立汉朝”都讲不通,如果意译为“汉朝建立政权以来”就通顺了。

三、验――“信”与“达”

译文要准确、通顺,就要讲究规范,符合“信、达、雅”的前两个标准。所谓“信”,就是忠实于原文,不误译,不漏译,不增译;“达”就是无语病,通顺明白,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要求和习惯。

第7篇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翻译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4-213-01

教学的重心放在翻译课文上,字词句的学习就会湮没在整个翻译过程及译文中,学生对它们的印象就必然不深。因为学生没有掌握基本的“建筑材料”(词语)和“建筑方式”(句式),当然谈不上知识的迁移。再说,也没必要去整篇翻译。逐字逐句去讲解、翻译,只会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讲到九霄云外去。当然,配合教学需要的必不可少的翻译还是要做的。

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目的很明确――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那么,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分析文章的微言大义和写作的技巧上就大可不必了。这么说并不是认为文言文教学中不要讲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上的特色。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不理解思想内容,词语的学习也难以落实;形式与内容互为依存,不提写作特点,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样是一纸空文。

我们应该把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字词句的学习上来。课堂上,教师应该以点拨式的词语教学带动整个文言文的教学。要把理解词语、掌握句式放到最重要的位置,让学生堂堂课有所得,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可通过日积月累逐渐培养起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要转换教学的“主角”,让学生真正站到教学主体的位置上来。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求取知识、训练技能的天地。这样,课堂教学效率何尝不会提高?

学习古文,要把知识教学与能力训练密切结合,要讲科学性。知识教学要“精要、好懂、有用”。精要,就是抓基础的、带有规律性的知识,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好懂,就是深入浅出,让学生好接受、能消化;有用,就是学以致用,实用,能解决阅读中的问题。能力训练要“务实、得法、有效”。务实,就是扎扎实实训练文言文阅读的基本功,培养实实在在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得法,就是根据学生语文能力实际,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训练;有效,就是要讲究效果,这是文言文教学的归宿,也是检验文言文教学得失成败的标准。

要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效率,关键要抓字词、句式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字词、句式的积累训练,首先要理解、掌握每课训练重点中所列字词句。训练重点中的字词、句式是专家经过大量分析研究总结出的文言常用字词、句式,是阅读文言文的“工具”,积累并掌握它们是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必要环节。课堂上,教师要以这些字词、句式的教学为主进行教学,要结合语境,要板书,要小结。每节课都要按照训练重点把这些内容的训练落到实处。品味“词”。如《口技》一文中,开始便用“京中有善口技者”开门见山,所谓“善”,即擅长之意,不仅指口技艺人技艺高超,而且起到了统领全文的作用,课文中所展示的三个场景也是围绕这个字去写的。品味“句”。如《曹刿论战》中“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如果只让学生掌握“鄙”的词义是“目光短浅”,却不能深层次地把握课文,只有将“鄙”同下文的一问一答相联系,才能深入理解课文的中心。品味“段”。例如《口技》中的第1、5自然段,展示了口技艺人简简单单的道具,首尾呼应,有力地衬托了表演者技艺的高超不凡。深入挖掘文言文,展示文章内涵的字词、句式还有很多。

其次,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常有一诃多义、一词多用现象,课堂教学中遇到过去课文中曾出现过的词语,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联系、比较。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对于熟悉的东西总有一种亲切感,并乐于接受,所以这种方法特别有利于词语的积累,一个词出现的次数达到两次或两次以上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其意义、用法进行归纳、整理,找出规律,以利于知识的迁移。教师先做示范,然后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教师则给予指导、检查,让训练真正落到实处。

第8篇

1. 识记。虽然对课内古诗文识记的考查已经在卷面中有所反映,但识记是古诗文阅读最基础的环节,准确、熟练的识记,会为解题带来意想不到的便捷。

2. 积累。积累与古诗文相关的文学知识和文化常识。例如作者的人生阅历、所处的时代背景、创作特色,历史上的重要事件、重要典故等。所谓“功夫在平时”,只有多与古典文学亲近,才会形成很好的语感,才能和作者产生共鸣。

3. 理解。要理解古诗文表达的基本内容,要以“分析”和“概括”为基本手段,对古诗文的基本内容进行合理的阐述或提炼。

古文考查中,最为常见的是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重点考查字词的解释、辨析,句子的翻译。因此,同学们要能够熟练掌握文言基本知识,了解文言基本现象。譬如:常见的实词、虚词,常见的词类活用,常见的句式。在此基础上,准确理解文章的意图也是考查的重要内容。

古诗词也需要进行语言的理解、切换,即从诗词的概括性语言转换为意蕴丰富的散文化语言。虽然考试大纲对诗词没有做明确的“翻译”要求,但同学们在心中一定要有“转化”的意识,因为只有真正理解了诗词中每一句话的含义,才有可能准确地把握作者的基本情感、基本思想和表达意图。

4. 鉴赏。能够结合古诗文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鉴赏语言特色、人物形象、事物特征、意境特质、文章意图等。

5. 辨析。能够独立思考,对古诗文所表达的事理、思想、情感等进行合理的判断,表达自己的态度,并陈述理由。

6. 迁移。由古诗文表达的内容向实际生活迁移和辐射,用合理的想象或判断,抒发个性化的学习感受。

【考点透视】想一想:本节课应抓住哪些要点?

课外古诗文阅读,功夫在课内。课内知识掌握扎实了,课内经典篇目理解透彻了,遇到课外古诗文时,就能从容应对。课外古诗文往往是考生不熟悉的文本,首先需要认真阅读,读懂文本,然后再去答题。

第一,学会句读,掌握结合注释理解文本的技巧。试卷中,生僻难懂的字词、不常见的文言现象、特定的文化常识和背景知识等,一般都会以注释的形式出现,“磨刀不误砍柴工”,同学们对此一定不能视而不见,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将这些重要的注释放过,要保持不急不躁的心态,耐下性子将它们读完。此外,文言文的断句很重要,尤其是一些长句,要仔细揣摩,弄清其结构,这样,理解文意就基本不存在什么问题了。

第二,养成“心读”的习惯。所谓“心读”,是指在心里放声朗读,或者说是心中的“虚拟诵读”。如此,才能做到尽可能地不遗漏文本中的任何信息。阅读古诗文,“心读”格外重要,因为古诗文的语言特征是表意简洁集中,漏读一个字,就可能遗漏了极为重要的信息,从而在理解上产生偏差。

第三,迁移知识,活学活用。文言文常见的知识点,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实词、虚词等,是需要同学们结合具体语境去揣摩其用意的。此外,课内诗歌鉴赏的“意境法”“表现法”“关键词法”“修辞法”等,同样是鉴赏课外古诗文的重要方法,在“反馈评析”环节,再具体讲解。

【典题诊断】试一试:你已经掌握得怎样了?

1. (2012・江苏省南京市)

阙 题①

刘慎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②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释】 ① “阙”同“缺”,此诗原题在流传过程中遗失。② 每:每当。

(1) 白云深处,青溪岸边,山路蜿蜒,柳条掩映,体现了“读书堂”环境之______(请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

(2) 诗人善于从感官的角度表现景物的特点,请以第二联为例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012・江苏省无锡市)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异之。后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徙,带山之县必骇,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①之原也,窃为郡内忧之。”邵不从。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钞②。

年二十二,太祖辟为司空掾属,除成皋令,以病去,复为堂阳长。其治务宽惠,不行鞭杖,而民不犯禁。迁兖州刺史,政化大行,百姓称之。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建安二十二年,与夏侯、臧霸等征吴。到居巢,军士大疫,朗躬巡视,致医药。遇疾卒,时年四十七。

【注释】 ① 宄(guǐ):坏人。② 钞:掠夺。

(1) 下列句中的“以”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其境过清 B.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 策之不以其道 D.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2) 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司马朗少年时即能从容应对质疑,初露才华。

B. 司马朗执政不靠刑罚而靠宽厚仁慈,百姓照样不犯法,很有人格魅力。

C. 司马朗为了让军士以他为榜样,故意在军队中过着简朴的生活。

D. 当军队出现瘟疫时,司马朗能体恤下属,亲自为军士送医送药。

(3)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 客谢之( ) ② 监试者异之( )

③ 窃为郡内忧之( ) ④ 以病去( )

(4) 翻译下列句子。

①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馈评析】听一听:你一定会深受启发!

同学们,做了上面的题目后,你们有什么感觉?要做好课外古诗文阅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阅读诗歌时,要学会找“诗眼”。所谓“诗眼”,就是通往诗歌内核的“缺口”和“幽径”,在阅读一首诗时,往往会因为发现了“诗眼”而感到豁然开朗。例如题1中的第(1)题,很多考生的答案是“深”,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如“幽”更为准确。而且,题目中已经给出了提示――“白云深处,青溪岸边,山路蜿蜒,柳条掩映”,则答案自然是非“幽”莫属了。

第二,阅读诗歌时,要学会徜徉于诗歌的意境。例如题1中的第(2)题,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很多考生只停留在“感官角度”,忽视了“分析”,而这个“分析”,是要以考生对情境的虚拟体验为基础的。所谓“徜徉于诗歌的意境”,就是“神游”于诗歌景物的意境之中,把自己置身于作者所展现的场景中,然后回答自己有怎样的感觉或感想。

第三,要学会利用题目回答题目。一般来说,一个文本的多道阅读题之间是有梯度和关联的,譬如题1中第(1)题的题干“白云深处,青溪岸边,山路蜿蜒,柳条掩映”,就为第(2)题的意境分析提供了启示。

第四,要掌握阅读课外文言文的正确方法。通常分三步。第一步,结合注释通读全文,了解文本大意。第二步,细看题目,研读字词。在这一步中,同学们需要一一落实问题中的字、词、句在文本中的位置。一般来说,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较为容易的问题都可以在这一步中得到解决。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从更高的层次上认知全文,既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又可以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失误,是一个深入兼复核的过程。

第五,要学会回忆课内文言知识。课外古诗文阅读,同样注重考查词语的含义,这就要求同学们平时要多积累常用实词的词义以及常用虚词的用法。做题时,同学们要善于联想曾经学过的相同或相类似的字词的含义,然后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从文章整体入手去解答,从而提高准确率。

例如题2中的第(1)题考查“以”的用法和意义。回顾课内学过的知识,我们知道“以”有下列用法和意义:①因为,由于(例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用来(例如“杀之以应陈涉”);③把,拿,用(例如“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④以为,认为(例如“皆以美于徐公”);⑤凭,靠(例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⑥按照,根据(例如“策之不以其道”);⑦以致(例如“以塞忠谏之路”);⑧通“已”,已经(例如“固以怪之矣”);⑨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如“受命以来,夙夜忧叹”);等等。本题中,“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中的“以”解释为“因为”,A选项“以其境过清”中的“以”解释为“因为”,B选项“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中的“以”解释为“认为”,C选项“策之不以其道”中的“以”解释为“按照”,D选项“令辱之,以激怒其众”中的“以”解释为“用来”,这样一分析,就不难选出正确答案了。

第六,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时,要掌握好“不变与变”。

专有称呼不变。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可以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这一句中的“庆历”“滕子京”“巴陵郡”就不需要翻译,整句话可翻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

特殊句式要变。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倒装句、判断句、省略句等),在翻译时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是主谓倒装句,就要翻译为“你太不聪明了”;又如“陈胜者,阳城人也”是判断句,就要翻译成“陈胜是阳城人”。如果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了主语,翻译时就要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第七,对内容的理解要从原文中寻找依据。例如题2中的第(2)题,C选项说“司马朗为了让军士以他为榜样,故意在军队中过着简朴的生活”,“故意”之说在原文中找不到任何依据,显然是错误的。这道题相对来说还比较简单,遇到比较复杂的题目,同学们一定要仔细阅读文本,从文本中发现线索,寻找答案。还有的题目需要根据原文材料进行一定的逻辑推理,或与选支进行比较辨析,难度也就更大了。但只要掌握了方法,细心做题,总会得出正确的答案。

【专题强化】练一练: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1. (2012・江苏省无锡市)

谢亭送别

许 浑

劳歌①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释】 ① 劳歌:送别歌。

阅读上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1) 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012・江苏省宿迁市)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晚 春

韩 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①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释】 ① 杨花:诗中指柳絮。

(1) 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012・江苏省镇江市)

绝句二首(其一)①

杜 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 ① 此诗作于杜甫草堂。

(1)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两句中的“燕子”和“鸳鸯”各在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本诗描绘的初春景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反映出诗人当时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012・浙江省杭州市)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送人之松江

俞 桂

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

要记此时分袂①处,暮烟微雨过松江。

别董大

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① 袂:袖子。诗中的“分袂”是“分别”的意思。

(1) 《送人之松江》所写送别的季节是________,《别董大》所写送别的季节是_______。

(2) 请赏析这两首送别诗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012・江苏省南通市)

天净沙・春

白 朴

春山暖日和风,

阑杆楼阁帘栊①,

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

小桥流水飞红②。

【注释】 ① 帘栊:带帘子的窗户。② 飞红:花瓣飞舞。

(1) 画线句展示了一幅 ■ ■ ■ ■、 ■ ■ ■ ■ 的美丽画面。

(2)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有“小桥流水人家”之句,它和这里的“小桥流水飞红”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2012・江苏省南京市)

古 镜

沈 括

【甲】古人铸鉴①,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凹则照人面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乙】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②其理,以为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③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予观之,理诚如是。然予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

(选自《梦溪笔谈》,有删节)

【注释】 ① 鉴:镜子。② 原:推究。③ 差:略微。

(1) 下列给【乙】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加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A. 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B. 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C. 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D. 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2) 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收人面令小 令初下,群臣进谏(《邹忌讽齐王纳谏》)

B. 予观之 同予者何人(《爱莲说》)

C. 又见他家所藏 才美不外见(《马说》)

D. 文画铭字无纤异者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根据文段内容,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 古人制镜,使镜面略凸,能收到“__________”的效果(用文中原句填空);制造的透光镜,能在日光下透射出背面的花纹和文字。由此可见古代铸镜技艺很________(用一个词语概括)。

② 有人推究透光镜能透光的原因,作者原先赞同,后来产生了怀疑。他怀疑的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2012・江苏省扬州市)

鸣机夜课图记(节选)

蒋士铨

铨四龄,母日授四子书①数句。苦儿幼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磔②、点、画,合而成字,抱铨坐膝上教之。既识,即拆去。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

记母教铨时,组绣绩纺③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楚④,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

【注释】 ① 四子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② 波、磔(zhé):汉字书写笔画。③ 组绣绩纺:即编结纺线。④ (jiǎ)楚:用于责打的大条等。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 母日授四子书数句( ) ② 苦儿幼不能执笔( )

③ 无误,乃已( ) ④ 与轧轧相间( )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抱铨坐膝上教之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邹忌讽齐王纳谏》)

B. 旋复持儿而泣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C. 儿怠,则少加楚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D. 解衣以胸温儿背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 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蒋母严于教子的做法,与孟子关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观点是相通的,你赞成这样的做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2012・江苏省南通市)

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①。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②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③而不扰,故所至民便④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注释】 ① 嶷(yí)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② 机阱:陷阱。③ 宽简:宽松简易。④ 便:安逸、安适。

(1) 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因 取 旧 案 反 覆 观 之

(2)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 读书辄成诵( ) ② 晚更号六一居士( )

③ 虽机阱在前( ) ④ 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当有文人来访,欧阳修为什么不与他们谈论文章?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选文第三段,结合下面的链接文字,具体说说欧阳修具有怎样的从政思想。

【链接】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