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48: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低碳环保作文300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门头沟区以“共建城市环境,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以周四垃圾减量日为载体,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工作,通过以点带面,普及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知识,在全区市民百姓中养成了垃圾减量和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推进了资源循环利用。
唱个歌谣 垃圾分类很轻松
垃圾分类投放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可说归说,做归做,真正实施起来还是有点难度的,究竟该怎么分装?并不是每个人都清楚的。门头沟区绿袖标指导员创新工作方法,一边唱着垃圾分类歌谣,一边引导居民实行垃圾分类,形象生动地在居民中普及了垃圾分类知识,对指导居民自觉分类垃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垃圾分类歌谣:
“垃圾是个大杂烩,扔前请你分分类,分清几种垃圾桶,仔细分类可利用。
绿色大桶装剩菜,化作肥料来灌溉,瓜果皮核茶叶渣,厨余垃圾容纳它。
还有蛋壳和落叶,放进绿桶来装卸。灰色大桶装其它,变废为宝靠大家,纸巾尿片食品袋,卫生填埋变无害,陶瓷灰土和烟头,装入灰桶不用愁。”
社区里一位大妈说:“以前看文字和图片介绍怎么垃圾分类,看过后总记不住,有时候倒垃圾还是忘了分类。唱垃圾分类歌让我能轻松地记住垃圾分类的做法,每次倒垃圾脑子里就会想起分类歌,倒垃圾不会出错了。”
新桥南大街社区老党员王正秋自己也编写了一首垃圾分类顺口溜,轻松一念,诀窍重点都在其中。
葡东社区的“分类奶奶”
在葡东社区有个出了名的“分类奶奶”——韩兴芝。在人们的印象中,“臭”似乎总是和“脏”联系在一起。可韩奶奶是一个非常干净利落的人,家中更是一尘不染。那您就不禁要问了,她为什么落得这么一个称号呢?
2010年8月份,葡东社区做为全区十个垃圾分类试点社区之一,开始筹措和运行社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工作。自葡东社区居委会筹备之日起,韩兴芝就积极地投入到了社区的各项公益事业之中。她担当了楼门组长、社区志愿者、居民代表、治安巡逻员等许多职务,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这退休了比上班还忙,不挣钱了比挣钱时还忙”。所以在招募绿袖标指导员的时候,社区领导首先就考虑到了这个热心肠的老太太,她就成为了全区第一批“绿袖标指导员”。
韩兴芝负责着葡东社区两栋楼共计96户、300多人口的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宣传、指导、监督工作。刚接到任务时,她没想到那么难。等到真干上之后才知道,累点儿、脏点儿、苦点儿自己都能克服,关键是居民的不理解和不支持使她很苦恼。出来进去的小朋友们不懂事的,看她整天摆弄垃圾,以为她是捡破烂的,就追赶着喊她“臭奶奶”。好心的邻居们都劝她说“小韩,别干了,这活儿没法干,咱又不差这几个钱”。但是韩兴芝却说:“垃圾减量、垃圾分类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利国利民,我可不能打退堂鼓,一定要干好。成为绿袖标,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为建设绿色北京出一份力,就是将来干不动了,我也能给子孙后代留点儿念想呀。”就是这朴实的话语,坚定的信念使韩兴芝这个“分类奶奶”一直坚守在垃圾减量垃圾分类这块阵地上。
刚进行垃圾分类时,宣传工作尤其重要。韩兴芝为了深入进行宣传,主动为用户代领垃圾桶,利用晚上入户率高的时间为所辖居民送桶到家,并且发放了近百份宣传册,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为居民进行讲解,深受居民的好评。每次搬来新住户,她都会一次次地入户进行指导,直到分类准确为止。他们楼里有一住户家的厨余垃圾里总有烟头,她就专门对他进行“强化”记忆,每次都告诉他烟头是其它垃圾。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户人家的垃圾终于达标了。象这样的住户不在少数,都需要她反复指导,跟踪指导。韩兴芝说:“不怕不会分,就怕不坚持,只要把这件事当做大事来做,好习惯总会养成的。”
韩奶奶说她现在想的最多是在垃圾减量上作文章,怎样从源头上减量、怎样从厨余垃圾上减量再减量。夏天吃西瓜量大,而西瓜皮中水分较多,汁水与其他垃圾混合后,会产生污水。韩奶奶说:“我们家里的西瓜皮,基本上都吃了。为了达到减量的目的,我摸索着用西瓜皮做饺子、包子、菜盒子,还挺好吃的。我做好了送去让大家尝,教大家怎么做,不仅省了钱,还能从源头上起到垃圾减量,真是一举多得!”
韩奶奶已经60多岁了,可是无论培训还是学习,她都积极参加、认真领会。在上岗不久后,她对所有生活垃圾的分类准确率就达到了100%。在参加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知识竞赛时,她家取得第二名,还被推荐代表门头沟区参加了北京市18个区县“绿娃在行动”知识竞赛,一路过关斩将,以预赛第一的成绩进入了决赛,获得了三等奖。
全面发动 大力宣传
人人参与垃圾分类
2011年开始,门头沟区以强势宣传为着力点,建立全方位的宣传机制,通过专题专栏、公益广告、主题活动、宣传资料、学校教育等多种途径,把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到各个层面,营造了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使垃圾分类处理逐步成为广大村民的自觉行动。
区委、区政府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主题宣传实践活动。活动以“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为主线,以倡导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为重点,以“周四垃圾减量日”和“再生资源回收日”活动为载体,开展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主题宣传实践活动。在55个小区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在10所学校、5个党政机关开展生活垃圾“零废弃”管理试点宣传活动。同时,区文明办还制作了公益广告片、动漫及真人的垃圾减量宣传片,区属媒体在《文明进行时》、《文明之窗》栏目开设专栏进行播出。在社区发放垃圾分类宣传资料和海报、挂横幅,普及宣传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知识。
从3月至11月,每3个月安排一个主题。3-5月为绿色社区活动季。重点在55个社区、居民家庭开展主题宣传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参观垃圾分类处理设施,举行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张贴宣传海报,制作播放公益广告,对社区居民进行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宣传。
6-8月为绿色餐饮活动季。重点在饭店、酒楼、度假村、农家乐等餐饮企业,持续推广适量点餐、减少浪费;剩菜打包,减少废弃;减少一次性餐盒、筷子、水杯等用品的使用;扩大“绿色餐饮宣传员”队伍,积极打造绿色餐饮文化,促进餐厨垃圾源头减量。
9-11月为绿色乡村活动季。重点在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及农村地区,推行科学文明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群众垃圾分类意识,引导商户“净菜上市”和执行国务院《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的决定,果蔬垃圾就地生化处理,或就近运至相对集中的资源化处理站,从源头减少垃圾产生。
垃圾减量来评比
家家参与来减量
在门头沟区文明办、区市政市容委共同组织的“做文明有礼北京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主题宣传实践评比活动中,55个社区的参与形式新颖,有知识竞赛、公益劳动、文艺演出、小品比赛、诗歌朗诵、书画展评等。活动最终选出最佳活动奖10个、评选出优秀创意奖6个、市民参与奖7个。
大峪街道承泽苑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竞赛系列活动
利用板报、横幅、LED等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发放倡议书、生活垃圾指导手册等3000余份,环保袋及围裙2000余份;开展“低碳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竞赛”6期;评选出10名优秀绿袖标指导员、50户垃圾分类优秀家庭。通过宣传,社区居民知晓率达到100%。
城子街道向阳社区:争当小小宣传员活动
组织社区青少年参加垃圾分类知识讲座。课后在绿袖标指导员的指导下,同学们亲自上阵体验垃圾分类指导员的辛苦,并和家长共同学习《首都市民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一同进行了垃圾分类,使此项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葡东社区:环保时装秀活动
暑期,在学生中征集“废品小制作”,通过时装表演形式向社区居民进行展示。通过趣味活动,在家长和学生中宣传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及低碳环保理念。
峪园社区:垃圾分类宣传日活动
张贴宣传画45处,发放倡议书、垃圾分类歌等资料1450份,宣传品2500余份;在社区各类会议中,即时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开展“共建城乡环境,共享美好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日活动;社区文艺晚会上,表演由垃圾分类歌改编的快板。居民垃圾分类方法知晓率达到100%。
月季园一社区:四项活动力保垃圾分类活动
1.用科技力量“武装”垃圾分类。利用音频软件制作垃圾分类宣传广播,定期播放。通过社区博客、电子屏开展宣传。
2.用丰富多彩“宣传”垃圾分类。组织居民参加垃圾分类小游戏;利用周四垃圾分类宣传日,发放宣传手册、分类指导书等,通过橱窗、展板、板报等开展丰富多彩直观的宣传。
3.用干净整洁“保卫”垃圾分类。定期清洗垃圾桶,定期对垃圾桶及周边洒药,防止蚊虫滋生。每周坚持,形成长效机制。
4.用从小做起“展望”垃圾分类。“从小做起的垃圾分类活动”分两部分,一是“情系党恩,共享快乐假期” 活动,通过征文、绘画、小制作等,培养学生从小树立低碳生活理念。二是垃圾分类知识问答比赛。“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周围一片”,为社区环境做贡献。